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2024-10-12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共11篇)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篇1

内容摘要: 【关键词】 鼻疾病;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

鼻腔鼻窦疾患病种多,病情复杂,手术视野差,其中尤以鼻窦炎,鼻息肉多见。随着鼻内镜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方式,而是经鼻窦内窥镜于直视下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重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气和引流功能,恢复鼻窦黏膜的纤毛清除功能[1],降低复发率,在手术条件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进步,以适应新的护理模式,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 鼻疾病;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 1 临床资料

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利川市人民 医院 五官科共收治鼻腔鼻窦疾病患者605例,其中男375例,女23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81岁,平均48.5岁,病程6个月~12年不等,局麻+表麻480例,全麻125例。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应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说明手术方式、优越性和效果,让患者消除心理恐惧和怀疑手术的 治疗 效果等。通过良好的沟通,让患者对医护人员及手术产生信任感,同时树立信心,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手术。

2.2 术前准备

(1)鼻内镜手术虽说是小器械、小部位,但关系到手术成功和术后的效果[2],所以术前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全麻者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局麻者可少量饮食,术前剪鼻毛,男性患者刮胡须。(2)用物准备:鼻内镜系统一套,鼻息肉摘除或鼻中隔矫正无菌手术包一个,一般的不锈钢盒、吸引器、吸引头(两套),可活动托盘,小电垫锅,小器械车(一套),准备充分后对所有器械消毒处理。

2.3 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交谈,对患者提问要进行必要的解释,以消除紧张心理。麻醉:根据所选麻醉方式,以达到局部充分的收缩麻醉效果。(1%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呋喃西林麻黄素液。)体位:平卧,头低仰卧位,略偏向术者侧10°~30°。术中配合:(1)打开无菌手术包,吸好表麻药。(2)将消毒好的内镜系统等物品放在手术器械台上,接好电源,依次打开各种器械电源开关。妥善固定内镜导线及导光束,切勿扭曲,打折等。(3)在手术器械台上备好热水,以迟缓术中因鼻腔,镜头温差而产生冷凝起雾,影响手术视野。(4)备无菌生理盐水,以不断冲洗吸引引流用,并注意随时添加。直至手术结束。(5)清除病变组织后,鼻腔擦抗生素软膏,膨胀海绵填塞术腔。(6)术毕依次关掉各种仪器电源,注意先关闭冷光源开关,以保护灯泡[3]。

2.4 术后护理

局麻手术患者,术后常规取半卧位,以降低头面部压力,减少手术后出血,全麻患者去枕平卧6 h后改半卧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鼻腔疼痛,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对疼痛明显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适当局部冷敷,以减轻毛细血管渗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减少出血及减轻疼痛。术后因行鼻腔填塞,患者只能张口呼吸,应加强口腔护理,口部盖以湿纱布,少量多次饮水,以减轻口干、咽干等不适。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篇2

1 术前的准备

1.1 患者的准备

患者手术缺乏起码了解, 加上长期受鼻塞及头痛等不适所困扰, 既期待手术的到来又害怕面对手术及麻醉。导致患者术前出现紧张、焦虑不安、失眠等心理。针对这些状况,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就到病区访视患者, 认真查阅患者的病历及其相关资料,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优点, 手术间特殊的环境、设备及麻醉的配合。并向患者介绍术前及术后有关注意事宜。如麻醉方法和步骤, 注意事项及配合, 并介绍成功病例, 使患者情绪稳定,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1,2]。

1.2 仪器及器械准备

(1) 仪器的准备:如视频监视系统, 视频转换器, 冷光源, 双极电凝器, 切割吸引仪等仪器, 并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 确保术中正常使用。仪器的放置应符合医师的习惯, 要合理有序。 (2) 特殊器械的准备:包括硬性鼻内镜 (0°、70°) 、光源线, 双极电凝线和双极电凝镊, 吸引手柄及吸引刀组等, 根据手术种类备齐筛窦钳, 咬骨钳, 咬切钳, 咬骨剪, 剥离器, 镰状刀, 枪状镊等器械。

1.3 药品的准备

(1) 局麻手术:药品包括2%利多卡因、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肾上腺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吸收性明胶海绵、医用胶原蛋白海绵等药品。 (2) 全麻手术:全麻用药由麻醉医师全权负责。

2 术中的配合

2.1 体位的管理

协助患者仰卧位, 在头部垫软头圈, 并稍向主刀倾斜10°~30°, 膝下垫软枕并固定之, 将两臂固定于体膀的两侧, 仪器全置于床头端, 准确连接各连导线并妥善固定好。调节好电视监视系统, 视频转换器, 冷光源, 切割器, 双极电凝器, 吸引装置等。

2.2 麻醉的配合

(1) 局麻手术:常用局部麻醉+表面麻醉, 由主刀医师执行, 在麻醉前护士备好麻醉药品及用品, 并与主刀医师仔细核查麻醉药品的名称, 剂量, 浓度及使用方法, 及时准确地给予麻醉所需的物品, 随时对患者施予人文关怀, 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护。 (2) 全麻手术:术前仔细询查患者是否进食、饮水及术前用药执行等情况。再次向患者讲解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手术过程的一些相关知识与配合要点, 并随时给予患者安慰, 以便配合气管插管, 减少苏醒时烦躁不安及更好地配合复苏时的拔管。主动协助麻醉医师静脉推药及配合插管。麻醉成功后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仰卧位。患者眼部涂四环霉素眼药膏, 用3M透明敷粘贴, 预防消毒液体进入眼睛。将四肢按要求固定好, 防止术中患者因全身麻醉后肌肉松弛而双手下垂出现静脉血淤积及麻醉苏醒过程中自行拔管等意外情况的发生[3]。

2.3 手术的配合

手术开始, 室内光线不宜太亮, 以保持显示屏幕的清晰;物品的放置应符合医师的习惯, 要合理有序。鼻内镜手术用物在指定区域的器械托内, 并将其与各仪器准确地连接, 吸引装置术中要保持正常运转, 据主刀医师的习惯及时补充冷的或热的生理盐水, 确保镜头清晰, 以免视野模糊, 保证术野清楚, 随时冲吸引头及切削头, 防止血块堵塞吸引, 确保手术的进程;手术中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解释, 以利患者配合手术;术中,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特别是在手术时间延长, 手术比较复杂, 患者体弱, 出血多的情况下, 更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吸引瓶内出血量, 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向主刀医师报告, 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治疗[4];术毕, 供给适量的止血海绵填塞鼻腔, 准确填写各种手术记录单, 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3 体会

3.1 器械和仪器完好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手术使用器械及仪器设备

多, 术前应仔细检查所器械及仪器的运作是否正常, 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性能, 熟悉手术步骤, 配合熟练, 器械及仪器设专人负责保管, 平时要加强手术室护士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手术配合技能的培训, 促使术中配合流畅,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2 仪器的清洗及保管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

特殊手术器械和电视监视系统均属贵重仪器, 使用时需轻拿轻放, 严防撞击, 摔落。器械术后注意清洗、保养, 特别要注意将各个关节及管腔彻底清洗干净, 使用后先浸泡于多酶稀释液中2~8 min并超声洗涤10~15min, 再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 注意检查细小部件是否脱落, 性能是否完好, 零件遗失应及时查找, 性能不好及时维修或更换;鼻内镜镜头禁止用毛刷或其他硬纤维刷洗, 以免划伤镜面, 严禁碰撞硬镜镜体, 以免损坏镜头, 应套上保护套, 放入盒内后送低温等离子或环氧已烷灭菌;冷光源使用完毕后, 先将光源亮度调至最小, 同时关闭电源开, 光源导线用干湿纱布擦净, 勿打折, 受压, 以免损坏光纤。

3.3 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配合十分重要

(1) 因鼻内镜微创手术多是局部麻醉手术, 常无麻醉医师在场, 作为手术室的巡回护士, 要全面掌握局部麻醉药品的药理机制, 毒副作用及安全剂量等, 如利多卡因用量成人一次剂量不超过500mg。使用药品前与主刀医师作好核查工作。仔细查查麻醉药品的名称, 剂量, 浓度及使用方法。用后药品安瓿不能丢弃, 定点放置, 以便核查, 用药过程及手术全程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谨防麻醉药品的毒性反应发生, 发现异常, 及时汇报主刀医师, 主动做好毒麻反应抢救和治疗。 (2) 因部分鼻内镜微创手术是在全身麻醉下实施, 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全身血管处于舒张的状态, 会导致术野出血的增多, 主刀医师往往为了保持术野清晰及减少术野的出血, 常常会使用肾上腺素棉片压迫创面止血或者要求麻醉医师控制性降低血压。因此, 巡回护士必须密切地关注手术的进程, 紧密地配合麻醉医师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并处理[4]。 (3) 巡回护士要熟练掌握鼻内镜仪器、特殊器械、药品等的使用方法及性能, 高频电刀的使用方法, 熟悉手术步骤, 配合熟练, 动作轻柔迅速, 配合稳准默契, 确保手术顺利快捷, 提高手术成功率, 缩短手术时间,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3.4 巡回护士与患者沟通、配合也很重要

手术顺利离不开患者的配合, 作为巡回护士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 语言要通俗易懂, 充分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术中关注患者的主诉, 及时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患者紧张, 恐惧的情绪, 便于手术顺利实施[5];再有巡回护士指导患者呼吸方法, 保持呼吸通畅, 防止分泌物阻塞造成窒息, 并注意观察患者神智及呼吸等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 小结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是目前外科学的新项目、新技术之一。手术虽然不大, 但要确实做好, 一方面既要求专科医师和麻醉医师有精湛的技术, 另一方面又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 在术前患者、器械、仪器、药品等准备, 术中体位的管理、麻醉和手术的配合等, 以及器械和仪器完好性及仪器的清洗和保管等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因此, 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层面,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并不断地学习新项目、新技术, 不断地总结手术配合的经验, 熟悉手术的每一个步骤, 密切配合主刀医师的操作, 以便日后更好的配合手术。另外, 此术式多数患者麻醉实施局部麻醉+表面麻醉, 术中可保持其在清醒的状态, 既能及时主动地反映疼痛的程度, 又可防止邻近器官重要结构的误伤, 能主动有效地吐出积血, 防止误吸;其次对部分患者实施插管全麻, 术中可减轻其恐惧和不适;再有术野麻醉常采用肾上腺素与局麻药联合应用, 既可达到麻醉目的, 又可对创面血管起到收缩止血作用, 故术中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 此术式易于推广。

摘要:通过5年来对医院开展鼻内镜微创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的总结, 希望给同行护士予启迪, 手术虽然不大, 但要确实做好, 需要在术前患者、器械、仪器、药品等准备, 术中体位的管理、麻醉和手术的配合等, 以及器械和仪器完好性及仪器的清洗和保管等的每一个环节。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配合,体会

参考文献

[1]黄晓艳, 张金桃, 刘翠容, 等.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局限性残留或复发患者的护理[J].微创医学, 2009, 4 (1) :38.

[2]邱丽琴.术前护理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急反应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 3 (6) :28-29.

[3]郑月花.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 2010, 31 (1) :311.

[4]李晓敏, 覃山羽, 谭至柔, 等.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黏膜下肿物的配合与护理[J].微创医学, 2009, 4 (3) :309.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 篇3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 配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45-02

鼻内镜外科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个缩影。我国的鼻内镜外科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鼻内镜发展到今天,手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延伸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诸多领域。

1 适应证 随着内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内镜已不只限于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性疾病,借助鼻内镜检查还可以发现和治疗隐蔽型真菌病、咽囊炎、咽鼓管阻塞或分泌性中耳炎等.而且适应证已扩展到眶尖、眶内及颅底区域等.目前,我院长做的手术有鼻中隔矫正术,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手术,鼻窦囊肿摘除术,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眶爆裂骨折的治疗,经鼻眶減压术,经鼻视神经减压术,经鼻脑脊液漏修补术,鼻出血,经蝶垂体瘤切除术,鼻窦异物取出术等。

2 腔镜设备与器械

2.1 设备 鼻内镜手术设备包括监视系统、图像存储系统、视频转换器、各种角度的内镜、冷光源、导光纤维光缆、视频彩色打印机、录像机、全自动无损伤电动切割机。

2.2 器械 包括筛窦钳(分别为0o、45o和90o钳)、不同角度和规格的咬切钳、不同角度的咬骨钳、成人及小儿用反张咬骨钳、不同角度和不同张开方向的上颔窦组织钳(也可用于额窦开放手术)、不同角度吸引器头、镰状刀和刮匙、上颌窦开窗器等。

2.3 消毒方式 鼻内镜是一种光学器械,不能采用高压灭菌法。而戊二醛长时间浸泡,可使鼻内镜的衔接部分发生退化,缩短其使用寿命。环氧乙烷灭菌法和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是鼻内镜消毒最为理想的方法。放置时应注意鼻内镜的镜体不要与其他物品发生磕碰而损伤镜体。

2.4 仪器操作技术

2.4.1 内镜、手术器械和电视监视系统均属精密贵重仪器,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仪器及器械有效和正常地工作。因此应有专人保养,专柜保存,定期清点整理,以免损坏。

2.4.2 内镜要轻拿轻放,谨防碰撞,摔落。光学镜头用擦镜纸擦拭,并用软套管保护。

2.4.3 光源导线内为光导纤维,最忌折断,使用时应避免强行扭曲。

2.4.4 应把光源放置在通风的位置,最好不要将其放置于金属匣中或与其他仪器重叠在一起放置。这些都不利于散热,将影响仪器的寿命。

2.4.5 手术时将全自动无损伤电动切割机的刀头深入术区内,刀头可以将肿物吸入刀头远端的开口内,由于内刀片转动,吸入的组织立即被切碎并吸走。通过刀头侧面的开口可以控制组织切除范围,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小到最小的程度。由于有连续的吸引装置,还可以随时将血液吸净,保证连续操作。

3 基础操作

3.1 麻醉 鼻腔镜手术视手术创伤大小、病变程度和范围及患者耐受程度,可选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多选用2%利多卡因10ml内加2滴肾上腺素,或浸有1%丁卡因内加3支肾上腺素的混合液棉片填浸鼻腔黏膜表面,达到相应的麻醉效果。对于较复杂创面较大手术以及小儿手术等,则选用全身麻醉。

3.2 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头垫并略偏向手术者,手术者站在或坐在患者的右侧,助手站在或坐在患者的左侧,也可采用半坐位。颌面部及鼻前也以75%乙醇消毒。

3.3 切口 做鼻中隔手术者,常规于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前2mm“L”形切口。

3.4 用物准备

3.4.1 器械:鼻内镜基本器械、鼻内镜补充器械,活检钳。

3.4.2 敷料:敷料包、大孔巾、手术衣。

3.4.3 特殊物品:1%丁卡因、球后针头、防雾涂剂或温生理盐水、鼻棉片、膨胀海绵(术后填塞用)、金霉素眼膏、庆大霉素。

4 手术护理要点

4.1 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后,必须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即使在全麻时也做局部浸润,有利于减少出血和操作。

4.2 鼻内镜手术创伤刺激较一般手术为轻,所以它对镇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术中为保证患者制动,麻醉一般选用短效的肌松剂。

4.3 鼻窦、鼻腔血管丰富,手术有时出血量较大,而且渗血多时会使手术野对手术产生影响,在麻醉苏醒拔管时可能引起误吸,所以一定要把吸引器准备好,而且在患者清醒后须确认手术部位无明显渗血时方可拔管。

4.4 优质和品种齐全的器械组合是成功开展鼻内镜手术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除常规必备的手术器械外,应根据患者的病变特征和部位,准备一些特殊器械。

4.5 鼻内镜检查中和术后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局部麻醉剂过敏、昏厥等。因此,术前要配备必要的抢救用药、可变换体位的多功能手术床和方便的通讯联络设备。

4.6 配合鼻内镜手术麻醉时对手术护士的特殊要求 巡回护士要严格区分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剂,做好标记以示区别。如在盛放表面麻醉剂丁卡因的药杯内放置棉片,在盛放浸润麻醉剂利多卡因的药杯内放置针头。

4.7 如器械可高压灭菌时,应首选高压灭菌。术后器械要彻底清洗保养:一般是先用清水洗,再用蒸馏水洗,关节处尤为重要。管腔内不要存有积水,晾干或擦干,然后上油。

4.8 巡回护士提前到位,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各条线路的连接方法,并能排除仪器的常见故障。术中应严密观察手术进程,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应付,及时准确地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新生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篇4

【摘要】目的 总结新生儿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新生儿手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术前注意查对,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尽力缩减手术时间是确保手术安全完成的保证。

【关键词】新生儿;手术;护理

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解剖、生理与病理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宜能力及对手手术打击的耐[1]受力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要求很高,必须细心、科学、合理。

现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新生儿手术进行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新生儿手术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出生日龄3~28 d,体重1500~3300g。食管裂孔疝1例,食道闭锁1例,胎粪性腹膜炎1例,肠套叠5例,先天性幽门肥厚13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0例,先天性背部巨大脑脊膜膨出2例,肛门阴道漏5例,先天性消化道漏2例。13例患儿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1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两种以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最长4 h短1.5 h。麻醉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合并吸入复合麻醉。 2护理方法 2.1术前准备

2.1.1开放两路静脉,留置胃管、尿管,手术床备电热毯,备吸痰器,插管用具,给氧装备,安放体束缚带和夹板,手术用的各类无菌包。

2.1.2手术用物准备

应先了解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和手术部位及患儿发育情况准备,小儿器械要尽可能符合小儿脏器大小及解剖组织学特点,尽可能选择精巧器械,要有特制小儿麻醉设备、辅料的尺寸也应根据年龄特征大小和患儿具体情况及手术部位选择。2.2术中护理 2.2.1体位的摆放

新生儿体重小,再加上手术时间长,所以体位的摆放很重要,既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又要注意循环系统功能不受影响,还要充分暴露手术野。不论何种体位都要患儿舒服,在骨头和关节处我们有特制的四头绷带固定,以免手术中体位变动。2.2.2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手术一般都插管全麻,呼吸机或手动控制呼吸。由于辅料大,患儿一般在被完全覆盖,所以患儿胸口或背部常固定一个听诊器,随时听诊双肺。术中用过的器械及时收回,以免过多压在患儿身上,影响患儿呼吸。2.2.3输液观察

[2]新生儿液体要求比较准确,一般用微量泵泵入,根据患儿血压和出入量,随时调整速度。液体必须通畅,一般选择头皮或四肢静脉。小儿穿刺部位手术铺单后被覆盖,必须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外漏及阻塞,并给予弹力绷带固定,确保静脉畅通,手术顺利。

2.2.4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新生儿安静时心率110~114次/分,血压60-70/40-50mmHg,血容量为体重的10%。小儿心率的变化是判断术中失血量的指标,术中失血﹥10%时,患儿心率即出现变化。若心率增快表示出于代偿期,过快表示出于失代偿期,必要时可以输血补充血容量。2.2.5注意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不以适应,到手术室后又脱离保温箱,所以注意保暖,防止手术后肺炎。手术间温度在24~26C,湿度在50~60%,进行各种操作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术中体腔内冲洗洗液必须是温盐水。保温毯温度保持在28~32C,因为保温毯是是持续恒温,保持患儿体温不降低。2.2.6心里护理

患儿对手术室有陌生感、恐惧感。要求我们从至始至终都要关心、爱护、要发扬母爱的温柔,减少哭闹,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待患儿呼吸,循环稳定后,送回病房。途中用婴儿保温转运车,备氧气、插管用具等。将患儿头偏向一侧,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保证患儿的安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3结果

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4讨论

4.1提高手术室人员业务素质

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护士娴熟的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专业医学护理知识和技巧以及急救知识,更强调对疾病系统认识,还应掌握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器械、设备使用和管理。手术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常常会出现波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趁着果断地救护和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手术室护士必的素质。4.2注意事项

新生儿长相相似,一定要身份核对,腕带识别。小儿皮肤比较娇嫩,易损伤,在静脉穿刺和体位固定时,一定要动作轻柔,防止人为损失。电极板要贴好,皮肤不能与金属接触,防止灼伤。

4.3尽力缩短手术时间

[5][4]

[3]小儿对手术的应激性较差,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所以护士要非常熟悉手术步骤和解剖层次,配合时思想要高度集中,传递无误,要有预见性的做好服务。巡回护士在协助麻醉师、摆放体位、建立静脉通道也要做到动作迅速、敏捷。5小结

由于小儿发病特点与成人不同,多以急症和直接威胁生命的先天性疾病入院手术,病情变化快,手术的危险性也较大,在手术配合上绝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护理工作是手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对基础护理技术技艺求精,特别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进展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做到镇静,分秒必争,尽量避免各项意外发生。参考文献

鼻内镜手术3587例护理配合 篇5

1 临床资料

本组3587例,其中男2056例,女1531例;年龄8岁~84岁,平均年龄(26±4.1)岁;病程2.0年~10.0年,平均(2.0±0.7)年。所有患者均为经传统保守治疗2个月~3个月效果不佳者,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1997年海口标准[3]分型、分期如下:1型1期457例,1型2期1158例,1型3期745例;2型1期584例,2型2期358例,2型3期206例;3型79例。全部患者临床表现均有程度不等的鼻塞、脓涕、头闷胀感及记忆力减退,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716例、嗅觉改变1 129例、合并鼻中隔偏曲1 473例、腺样体增生肥大316例、鼻窦囊肿563例。

2 术前准备

2.1 患者准备

手术室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到病房访视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鼻内镜手术的特点、手术设备的先进性、手术适应征、手术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通过图片、视频、具体数据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科主任介绍及术后患者的亲身感受,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对手术的信心及安全感,使其能顺利接受手术。

2.2 手术设备

德国狼牌监视成像系统,手术电动刨削系统,有0°、30°、70°鼻内镜,鼻内镜全套手术器械、鼻中隔全套手术器械,常规上颌窦包和布料包。

2.3 填塞材料及药物

高膨胀止血海绵,生理盐水冲洗液,红霉素眼膏,2%利多卡因,0.1%盐酸肾上腺素,1%地卡因溶液。

3 手术操作及配合

3.1 手术操作方法

患者常规行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用0.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双侧鼻腔分别进行,收缩3次约15 min。在0°鼻内镜下,观察鼻腔结构,息肉的形态、大小、蒂部,钩突的形态,中鼻甲有无肥大及气化,中鼻道引流状况,下鼻甲形态,鼻中隔偏曲情况,腺样体有无肥大及分级等。按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息肉,切除肥大增生及息肉样变的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结合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CT扫描情况酌情开放前后组筛窦、额隐窝、蝶窦。对并发鼻中隔偏曲者,同时施以三线法鼻中隔矫正术,并发下鼻甲肥大者行黏膜下部分切除加骨折外折术;并发腺样体肥大者,于鼻窦手术完成后同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术毕行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对行鼻中隔矫正术者行4-0号可吸收线鼻中隔全层贯穿缝合。

3.2 手术配合

患者由巡回护士接入手术间,巡回护士、主管医师和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术前身份核查、确定手术部位。由巡回护士行术前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静脉通路,完成心电血氧检测的连接,协助麻醉医生行气管插管,协助麻醉医生牢固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以避免妨碍手术医生操作及导管脱出。用头枕固定患者头部,连接摄像系统、鼻内镜切削动力系统,必要时备电凝系统,并确定其处于工作状态。准备各种手术用品,保证手术器械功能良好,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术中随时观察手术的出血量、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及手术进展情况,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补充所需物品。术毕待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和麻醉医生一起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与病房值班护士做好床前交接班。

3.3 结果

本组3 5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鼻内镜手术配合与护理技术操作熟练,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4 讨论

鼻内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新术式[4],相对于传统手术,具有多角度、视野清晰、微创性、保留正常黏膜的情况下能做到彻底清除病变及无颜面瘢痕等优点。鼻内镜及相关器械属于精细易损器械,护士应熟练掌握鼻内镜及相关器械的性能、保养及使用方法,保证器械的功能正常,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为顺利完成手术创造条件。

鼻内镜消毒方法,鼻内镜系统属精密光学仪器,不耐高温,不能进行高温灭菌。低温灭菌方法主要有环氧乙烷(EO)、甲醛灭菌、低温等离子体等,被先后应用于临床消毒,环氧乙烷对细菌(包括结核杆菌)、芽孢、真菌、立克次体及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均具有杀灭作用,属于广谱杀菌剂。其灭菌机制是与细菌蛋白质分子、酶、核酸中的氨基、羟基、羧基或巯基相结合,对菌体细胞的代谢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从而达到灭菌作用。其缺点是消毒周期长、有毒、易燃易爆、消毒成本高等,限制了临床应用。甲醛杀灭微生物的机制主要是烷基化作用,破坏微生物分子的活性,使其死亡,对细菌、芽孢都具有杀灭作用。其灭菌优点是安全、快速、经济、有效,缺点是甲醛亦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呼吸道有刺激性。低温等离子灭菌机制是活性自由基的作用,即等离子团中的过氧化氢基、羟基等活性物质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结合,破坏其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其优点是消毒速度快、不残留毒性物质、安全,目前广泛应用于腔镜手术的灭菌。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巡回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手术的进程,与术者及时沟通,协助麻醉医师施行控制性低血压,保证较少的出血量,术野清晰,减少手术并发症。通过观察心电监护仪,实时了解患者的麻醉深度,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确定氧饱和度探头与患者紧密连接,掌握气管插管的深度,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麻醉医师及手术医生沟通,协助处理,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器械保养。鼻内镜手术结束后,由专人负责相关器械的清洗、保养、维护。清洗时与普通器械分开,避免相互碰撞损坏,将可拆卸的部件予以分离,钳、剪等用软刷刷洗,洗净后经2人查对无误,打包、登记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处理。鼻内镜属于贵重光学医疗设备,清洁时应将镜头洗净吹干后放入专用镜头套内,摄像头镜头用海绵包住,以免碰撞或落入灰尘杂质而损坏光学镜面[5]。护士无论在手术前后鼻内镜都要小心拿放,避免碰撞,不能成角折叠,防止光导纤维被折断,放置位置要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全身麻醉下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 加强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手术配合,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红云,刘春岭,庞英慧.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4(23):45-46.

[2]张福英,段红玲.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8(15):23.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4]汪忠文.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77-178.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篇6

霉菌性鼻窦炎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其发病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鼻窦口狭窄或阻塞,造成窦腔内环境异常,包括分泌物的潴留,低氧状态,PH值下降,糖含量上升和粘稠度增加等,为病原微生物创造了适应的生长环境,在一定诱因下致人发病。鼻内镜下窦内病变清除术(ESS)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1]。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在传统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2],保证术后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消除霉菌赖以生存的环境。与以往根治性或破坏性的手术方式相比,它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功能的手术方法。自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2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6例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21~54岁。表现为头痛、鼻塞11例,单纯表现为头痛3例,涕中带血4例,头痛、面部上牙疼痛8例。26例均有抗生素治疗史。其中上颌窦18例,筛窦2例,蝶窦6例,病程3个月~10年。

1.2 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鼻内镜检查示:6例蝶筛隐窝处有豆腐渣样物质,18例可见钩突内外中鼻道有干酪样物质,2例中鼻道仅有少许黄色脓性分泌物。CT检查示:鼻窦腔内大部或全部呈密度不均匀的不透光影,病变向鼻腔膨出。23例软组织窗位显示窦腔有钙化斑。

1.3 手术方法:使用0°、30°硬性鼻内镜。26例均采用局麻,其中单纯上颌窦开放15例,蝶窦开放6例,上颌窦、筛窦开放2例,鼻内镜联合上颌窦根治术3例。术中见窦腔内病变为褐色、灰白色、淡绿色、豆腐渣样或干酪样物,窦腔粘膜增厚,易出血。

1.4 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霉菌感染。2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1例并发症。随访1~2年,无1例复发,疗效满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鼻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恐惧,表现为食欲减退、失眠等,有的甚至血压增高。这种紧张的精神状态可使神经、体液调节处于紊乱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3]。我们在日常护理操作中,通过个人访谈、集体教育及书面材料等方式向患者讲解鼻内镜手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介绍术前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术中配合要点、术后饮食、可能的不适及对策等,使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为避免鼻毛遮挡手术视野及污染手术器械,术前1天为患者清洁鼻腔剪除鼻毛。剪鼻毛时使光源准确地反射到鼻前庭,充分暴露鼻毛,避免拉拽鼻毛及扎伤鼻黏膜,增加感染机会。术前晚和术日晨嘱患者禁食水,并用洗必泰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术后给予半卧位。其作用是:减少头部血流对鼻腔伤口的压力,减轻疼痛及出血;利于鼻腔伤口渗血从口内流出,便于观察术后渗血量;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

2.2.2 疼痛的特点及护理:鼻内镜手术后的疼痛主要是头部胀痛,其次是创面疼痛,在术后24小时内最为严重,一般患者可忍受,必要时可给予杜冷丁75~100mg肌注,给予止痛剂后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以免发生呼吸抑制。

2.2.3 并发症的观察:手术并发症有鼻出血、眶内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4],较常见的是鼻出血。多由于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手术后精神紧张及疼痛致血压升高使术中已关闭的血管再度开放。因此,我们要经常巡视病房,认真观察患者血压及精神状态,告诉患者鼻腔有少量出血是正常现象,若出血较多或自口中吐出血块时应检查鼻腔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必要时在鼻内镜下重新检查处理。手术当日前额及鼻部给予凉毛巾冷敷,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渗血和疼痛。

2.2.4 饮食护理:患者术后进温热半流食,1~2天后改为普食。术后很多患者没有食欲,拒绝进食,这与术后吞咽时前额和鼻腔胀痛有关。应鼓励患者进清淡易消化抗水肿、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多餐,饭前饭后洗必泰漱口。

2.2.5 鼻腔护理:随着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发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注意力开始向手术后术腔护理及综合性治疗倾斜[5]。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病变,保持窦腔的通气引流[6]。术后第3天在鼻内镜下用10%浓度洁尔阴洗液冲洗鼻腔,隔日1次。目的是清除术腔分泌物,清洁窦腔,彻底改变霉菌生长的环境,有效降低复发率。术后1个月内每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1次,术后1~3个月每2周清理鼻腔1次,术后3~6个月每1个月清理鼻腔1次。

3 小结

在开展内镜鼻窦手术以前,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未引起足够重视。传统的手术方式如上颌窦根治术,虽然也能清除病变,但其破坏性大,对黏膜损伤较重,不符合鼻窦正常引流的生理功能,且术后不进行冲洗和随诊,病变易复发。目前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处理技术的进步,霉菌性鼻窦炎都能得到明确诊断。治疗上,内镜鼻窦手术这一先进技术能彻底清除窦腔内的病变,保证术后窦腔的通气引流。另外,规范化的鼻内镜手术后护理工作对手术最终成功起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对此应有足够认识。

参考文献

[1] 刘收厚.上颌窦曲霉菌病的内窥镜手术治疗.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3;17(3):150~151

[2] XU G.The re-recognition of some concepts in endonasal endoscopic surgery.Chinese J Otorhinolaryngol,1998;33:76~78

[3] 阎莉,药晋红,朱丽.鼻内窥镜手术的规范化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44~45

[4] 孔维佳.耳鼻咽喉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

[5] 许庚,李源,谢民强,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9.34:302~305

[6] 刘铭,刘华超,周兵,等.鼻内窥镜技术在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3:267~269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篇7

【关键词】咽囊炎;鼻内镜;射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61-01

咽囊炎是由烟囊感染或化脓所形成的一种炎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在进行口咽视诊、间接喉镜检查和鼻咽镜检查是较容易被发现,但由于位置特殊、隐蔽,也往往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并且对于此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难度,临床上通常对患者采用鼻腔下射频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比较明显。本次研究选取部分患者作为对象,分析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后的护理工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之间收治咽囊炎患者若干名,从中随机选取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在31~66岁之间,平均年龄(45.3±6.4)岁,病程为0.5~4年,平均病程(1.7±0.5)年。10例患者经鼻咽喉CT诊断及鼻咽部活检,均确诊为咽囊炎,且所有患者均排除白血病、红斑狼疮等血液型疾病,无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症状。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行鼻腔下射频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采取坐立姿势,以1%的丁卡因麻醉患者鼻腔及鼻咽部粘膜,再以吸引器对患者鼻腔、鼻咽部粘膜分泌物作适当清理,将囊肿位置、体积、形态充分暴露于鼻内窥镜下。在鼻内镜照明下,将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仪的射频针沿囊肿边缘0.2~0.4mm处插入烟囊粘膜下,热凝烟囊时间维持3~5s,使粘膜呈现局部白色,破坏烟囊壁。以直钳破开烟囊前壁后抽出囊肿液体,然后再用射频凝固囊壁,扩大烟囊开口。术后采用抗炎素减轻创面水肿程度,术后第2天开始鼻腔冲洗,每周复查。

1.3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创面白膜脱落时,咽囊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表示治愈;临床症状减轻表示有效;鼻后部流脓、臭味等症状无变化则表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患者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0例患者在手术后2~3周内创面白膜均脱落,16例患者治疗痊愈,占80%,4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0%,总体有效率为100%。经术后2~6各月随访记录,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咽粘连现象,无复发。

3讨论

3.1术前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尽量排除手术禁忌症,在手术前1天清洁口腔、面部和鼻腔,晚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2]。有吸烟、喝酒史的患者则需对其进行提前戒烟戒酒的嘱咐。保持室内清洁度和湿润度,避免患者因温度过低而受凉感冒,进行影响手术效果。

3.2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尽量保持半卧姿势,以减轻充血和水肿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在术后48h內,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由充血和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如有此现象则需向医生报告,及时以相应抗生素和激素进行治疗。督促患者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的咳嗽和打喷嚏而引发伤口出血。同时也要叮嘱患者及时用益口漱口水进行口腔清理,避免口腔内的多种细菌造成伤口的重复感染。

3.3饮食护理

患者在术后48h可适当食用流质食物,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恢复状况逐渐过渡,至恢复正常的饮食,但在恢复过程应尽量避免食物过热,1~2周内不可食用过于粗糙和辛辣的食物。尽量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对于疼痛感明显而拒绝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多次鼓励其进食。

3.4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两部分。咽囊炎的症状是患者鼻腔后部有脓状分泌物流入口咽部,容易引发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大多数患者经历长期的病症困扰后,易产生厌烦、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患者对于手术方式缺乏了解,也会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所以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详细地介绍病情状况和手术的目的、疗效和优势,以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较为明显,所以造成患者的伤口恢复过程略显艰难,患者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时刻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尽量满足其需求,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3.5出院指导

出院时,护理人员也应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锻炼,增强术后体质,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尽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咽喉不适。并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复查,随时关注病情恢复状况。

参考文献

[1] 钟碧芳,陈静华.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754-755

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篇8

鼻内镜手术是20世纪70年代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klinger开创的手术方法, 它可在直视下手术, 视野清楚、操作准确、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成功率高、无面部瘢痕、患者痛苦小。鼻腔和鼻窦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 手术径路深极易损伤筛板、中颅底、血管和神经而产生各种并发症[1]。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行鼻内镜手术157例, 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57例, 其中男108例, 女49例;年龄14~68岁, 中位年龄42.6岁;鼻窦炎101例, 鼻息肉56例。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脓涕等。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 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Ⅰ型15例, Ⅱ型87例, Ⅲ型5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配合医师讲解手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重点讲解此术式的优点如微创、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疗效确切等, 缓解其紧张情绪, 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简略介绍此手术的风险和常见并发症,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协助医师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 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四项、传染病抗体筛查、鼻窦冠状位CT等。术前1d行皮肤准备, 剪鼻毛, 清洗鼻腔;全麻手术者, 术前12h禁食水;对于因紧张而血压较高者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前按医嘱给予阿托品、苯巴比妥肌内注射, 携带CT片。

1.2.2 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给予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局麻术后患者取半卧位, 以减轻头面部的充血和肿胀。术后24~48h内可行鼻额部冷敷, 可起到减轻鼻部渗血、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对疼痛明显者, 可服用镇痛药如双氯芬酸钠等。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术后3d内可有吸收热, 如持续发热或高热提示伤口感染, 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 控制炎症, 预防颅内感染发生。嘱患者将其口内分泌物吐在弯盘中, 以便较准确地估计出血量。注意检查咽后壁有无新鲜血液流出, 如有频繁吞咽动作, 或反复从口中吐出新鲜血液, 或前鼻孔有持续血液滴出, 应立即报告医师。若鼻腔填塞物自后鼻孔脱出, 可沿软腭游离缘水平剪断。切忌随意拉出填塞物。嘱患者当有打喷嚏感觉时应立即张口呼吸或用手指按压人中穴, 以免填塞物松动脱出引起出血。术后注意观察眼部有无水肿、眶周有无淤血、眼球有无运动障碍、复视或视力下降等症状, 若发现上述症状常为术中损伤纸样板所致, 损伤纸样板可引起眶内感染[2]。因此, 发现纸样板损伤症状, 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后患者鼻腔若有持续不断的水样分泌物溢出, 及时送检, 以鉴别是脑脊液还是鼻腔分泌物, 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鼻腔卫生, 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劳累,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尽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出院后注意按时使用滴鼻剂, 防止鼻腔粘连, 滴鼻方法要正确, 使药物能充分进入鼻腔鼻窦, 发挥药效。向患者说明鼻内镜术后复查及每天冲洗鼻腔的重要性, 出院后定期随访半年以上。

1.3 结果

本组157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中, 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 (7.01%) , 其中鼻腔出血3例、眶周淤血及皮下气肿3例、鼻腔粘连4例、呼吸道并发症1例。

2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传统鼻窦手术后, 症状无改善或病变复发, 很难达到根治性治愈[3]。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配合医师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并加强护患沟通;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处理好并发症, 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总之, 鼻内镜手术围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减轻或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患者不适并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唐金英.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后的护理[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 2003, 5 (7) :78.

[2]李玉霞.鼻内镜手术38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3) :5713-5714.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患者中男32例, 女20例, 年龄30岁~76岁, 平均年龄53岁。52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手术时间2 h~3 h, 平均2.5 h, 住院时间为5 d~7 d。术中没有并发症, 术后随访效果均满意。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护理

2.1.1 患者准备

由于患者对鼻内窥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不了解, 对此应做好术前访视, 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了解其心理状态,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及手术和麻醉的注意事项, 介绍成功的手术例子, 减轻患者的紧张感, 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与恐惧,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2.1.2 用物准备

手术前1 d, 护士应了解手术名称及手术方法, 备齐术中常用的一次性用物和止血物品:无菌保护套、棉片、高膨海绵、四环素眼膏、肾上腺素等。

2.1.3 仪器准备与检查

常规消毒内窥镜的基础器械和特殊器械, 准备鼻内镜设备、鼻息肉包、鼻内镜特殊器械包、镜头、电动吸引切割器、双极电凝、鼻部敷料包, 调试鼻内窥镜显像系统的各仪器。

2.1.4 环境准备

术前1 h打开空气净化系统, 调节室温23~25℃, 保持手术间湿度50%~60%。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应提前进入手术间, 准备各项工作。做好核对工作, 建立静脉通路, 一般选择静脉穿刺下肢进行输液, 便于术中用药及观察。患者取仰卧位, 两手臂固定于身体两侧, 双膝用约束带固定保护, 正确安放电极板, 以防发生烧伤, 颈部放置一托盘, 方便术中摆放器械, 注意保暖, 提供人性化护理。

2.2.2 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 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全麻患者应注意保护眼睛, 巡回护士在患者麻醉后向结膜囊内挤入适量四环素眼膏, 耳朵内塞入棉球, 贴无菌透明敷贴遮盖, 防止角膜干燥和消毒液流入耳内造成损伤。

2.2.3 检查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是否齐全, 将显示屏放置于合适位置, 打开显示屏, 正确连接好光纤、摄像线及电凝线、吸引器, 调节电视屏参数, 使其清晰度达到最佳状态, 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方法。

2.2.4 术中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防止因鼻腔分泌物堵塞或误吸引起呼吸困难, 观察输液反应及呼吸机、吸引器等仪器功能运转情况, 密切关注手术进展,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5 术中切下的组织应保留好, 不得随意丢弃, 术后送病理检查。

3 讨论

3.1 鼻内窥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愈合快、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已成为治疗鼻部疾病的主要微创手术方式。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鼻内窥镜手术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手术步骤, 才能较好地配合完成手术。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鼻窦、鼻腔血管丰富, 手术时可能出血量较多, 应确保两套抽吸器通畅。鼻内镜术野狭小, 鼻窦血管丰富, 出血多时易污染镜面而影响手术, 控制性降压是鼻内镜手术麻醉中常用的技术, 巡回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 遵医嘱调节好硝酸甘油的滴速和补充血容量[2]。

3.2 鼻内窥镜仪器昂贵, 器械精细, 应正确使用和保养, 才能延长其使用时间及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手术结束后, 手术器械用清水冲净表面, 将血擦干, 放入加酶的超声机内清洁后, 打包送消毒。摄像头、内窥镜、光纤的镜面应用柔软、吸水强的布清洁, 镜头用镜头纸擦拭, 以免破坏镜面。各导线应无角度地盘旋, 不可过度弯曲和折叠, 存放于固定的盒子, 做好使用登记。

参考文献

[1]田永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3.

儿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篇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88-01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组织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对疾病和外界刺激反应也有显著的差别。儿童手术护理配合既有与成人手术常规护理的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现将手术室配合儿童外科手术40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年9月~2008年8月间,我院手术室共配合儿外科手术40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皮肤囊肿切除术11例,腹股沟斜疝9例,阑尾炎8例,睾丸鞘膜积液4例,肠套叠4例,斜视行矫正术4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护士应熟悉儿童的心理特点,术前熟悉病情,了解手术过程。于术前一日访视患者,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有关情况,与其沟通以增加熟悉感,并尽量解除父母的疑虑,密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缩短手术婴幼儿与母亲分离时间。护士要有亲切的言语,耐心、细致的护理,使患儿有一温暖、安全、踏实感,从而渡过手术。

2.2术前准备:准备好手术中所用物品,如抢救药品、氧气、吸引器、电刀、吸痰管等。由于儿童组织和器官较细嫩,手术野较小,应选择较精细的血管钳和手术刀、剪,腹部手术选择较窄的腹腔拉钩,各种造瘘管,引流管应选细而质地较柔性能优良的乳胶管,以防止损伤体腔脏器。调节手术间的湿温度,因儿童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手术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4~26℃,湿度在55%~60%,以防止术中散热过多而体温下降,影响呼吸功能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2.3呼吸道通畅护理:儿童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术前禁食4~6h,婴儿禁止喂奶4h,术前2h禁止喂水。常规准备吸引器并调试好,使其压力维持在10kPa,儿童鼻腔、咽喉狭小,黏膜柔软、纤细,但血供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所以易受感染,也易引起阻塞,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4循環系统的观察:时刻注意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对于失血较多的手术,应术前备血,做到及时输血,防止休克。儿童一般出血量>10%易发生心力衰竭,导致休克。一般1岁以上儿童收缩压低于85mmHg,脉压<30mmHg为轻度休克,收缩压60~85mmHg为中度休克,低于60mmHg为重度休克。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1]。

2.5严格查对制度:患儿进入手术室要严格查对制度,检查患儿所住科室、姓名、床号、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是否完善,详细询问术前用药、皮试,配合及皮肤准备情况,禁食时间及胃肠减压情况,以防禁食不好而发生麻醉中呕吐窒息。

2.6出人量的观察:术中注意观察尿量以及颜色的变化,准确掌握患儿的情况。应测定每小时尿量,正常尿量为1~2ml/(kg•h)。儿童尿量>20ml/h,婴儿尿量>10ml/h,提示肾功能正常。精确计算失血量:新生儿血容量为体重10%,2~3岁为8%,出血量>10%易导致心力衰竭,一个新生儿出血30ml占血容量的10%,所以在儿童手术时必须精确计算失血量,做到及时输血,防止休克。估计失血比较多的儿童手术,应在切皮肤之前备好血[1]。

2.7儿童手术体位的放置:体位的放置既要保证手术野充分暴露,维持原位不移动,又能使病人感觉舒适,不影响呼吸循环的正常活动。儿童皮肤柔嫩,所以血压表术带不要过紧,里面放好衬垫,不压伤患儿。固定好患儿的体位。因儿童皮肤细嫩,又躁动不安,不易配合,因此固定体位时约束带应松紧适宜,尽量固定牢固一些,局部要衬棉垫,避免挤压伤,并注意保持呼吸通畅。儿童不舒适或感觉难受不善于表达,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全靠医护人员的感觉给以舒适的体位。

2.8术中配合:操作应轻柔,由于小儿组织较嫩,器官较小,操作必须轻柔细致,器械要轻拿轻放,切勿粗暴,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收回,以免过重的器械压在患儿身上影响呼吸及循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由于小儿各种调节技能尚不完善,对疾病,麻醉及手术的耐受较差,所以手术时间不宜过长。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对术中用物特别是特殊用物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影响手术的进程。洗手护士要思维集中,动作敏捷,尽量简化手术步骤。巡回护士在进行各项工作时要技术娴熟,行动迅速,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以缩短手术时间。

2.9儿童术中输液、输血的管理:穿刺部位的选择,根据年龄及手术部位决定穿刺部位。头颈部手术,应尽量把输液放在下肢足背静脉。胸腹部、下肢手术选上肢静脉,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好选头皮静脉。输液针的选择,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静脉粗细以及手术的大小而定。输液速度的调节,输血一般以等量输血为原则,即出多少补多少,输液要求输入量尽量准确,速度以每小时7~10ml/kg为宜。静脉输液的观察,术中止血护士要经常观察外渗、外漏或阻塞。静脉通路是抢救输液、输血、给药的重要途径,所以一定要保持通畅的输液途径。

2.10术后护理:手术完毕,护送患儿回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待手术情况,术中患儿病情变化情况,手术中用药,输血、输液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交接各种引流管等,并向患儿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和血压。早期镇静,以减少吻合口的水肿,以增加回流量。严格控制液体量,注意保暖。

3小结

鼻内镜手术120例的安全护理 篇11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 男76例, 女44例, 年龄16~72岁, 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流脓涕伴嗅觉障碍等。住院天数5~13 d, 平均7 d。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30例, 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 鼻息肉患者25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患病时间长, 症状时轻时重, 合并感冒时症状更重, 不少患者曾采用各种治疗方法, 效果不明显, 个别鼻息肉患者多次手术仍然复发, 患者治疗信心受挫, 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 耐心地与患者交流, 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并让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介绍自己的体会, 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一定了解后, 将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2], 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皮肤准备

手术前l天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漱口液含漱, 剪鼻毛时动作轻柔, 勿误伤鼻腔黏膜。

2.1.3 术前常规准备

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 如鼻部CT、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尤其是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 如血压异常应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再行手术, 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前晚患者要有充足的睡眠, 必要时口服舒乐安定2 mg。

2.1.4 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3]

对于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避免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出现。有的患者或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对疾病又没有正确的认识, 期望值过高, 对医护人员不够信任, 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 不服从护理人员的安排;有的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有待提高;这些都是不安全因素。我们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预见性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护理人员加强监管力度, 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 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人人过关, 以过硬的本领为患者实行全方位护理, 以保证患者享受高质量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本组120例均采用局部麻醉, 术毕回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血压的动态改变, 对判断鼻腔有无出血是一项重要的提示。生命体征正常者一般采取半卧位, 此体位有利于分泌物的流出, 减少感染机会, 有利于减轻患者鼻塞症状;如有异常, 则采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待正常后改为半卧位。

2.2.2 鼻腔的护理[4]

术后的鼻腔填塞患者会感到呼吸不畅、鼻额部胀疼、眼溢泪、结膜轻度充血等, 属于术后正常反应。鼻额部冷敷, 减轻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减轻鼻部渗血, 又有止疼痛的效果。护士应告诉患者这些不适会在取出纱条后消失。还可以引导患者听一些轻音乐、看电视里感兴趣的节目来分散注意力, 减轻疼痛的程度。每日用1%麻黄素滴鼻液和1%复方薄荷石蜡油滴鼻液滴鼻, 2次/d, 以收缩鼻腔黏膜, 软化血痂, 有利于隔日的鼻腔清理, 加快伤口愈合。

2.2.3术后出血的观察

术后避免打喷嚏、咳嗽, 以免纱条脱出, 引起术区出血。不可避免时可采取张口呼吸, 舌尖顶上颚、下牙咬上唇等方法来缓解。密切观察鼻腔有无渗血、出血情况, 患者鼻咽腔有分泌物要嘱其吐出, 这样便于观察、估计出血量, 避免咽下引起恶心呕吐。当鼻孔有持续渗血, 或口吐鲜血或凝血块, 提示术腔出血, 马上通知医生, 进行术腔的止血。

2.2.4 术后饮食

术后当天进温凉流质饮食, 勿食硬性食物以免咀嚼牵拉刺激伤口诱发出血, 术后第2天可食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软食。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脑脊液鼻漏

密切注意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鼻腔有无水样分泌物流出等, 若有应及时送检, 以鉴别是脑脊液还是鼻腔分泌物。如发生脑脊液鼻漏, 及时采取半卧位, 严禁堵鼻、擤鼻及用力咳嗽, 本组未发生此类并发症。

3.2 眶及眶内损伤

术后观察有无眼痛、视力减退和复视等症状, 观察患者眶周有无淤血、眼部有无水肿。本组未发生此类并发症。

3.3 鼻腔粘连

术后正确的填塞、及时换药、按要求定期复查可以预防粘连的发生, 本组有8例患者, 就是因个人因素未能按要求定期复查, 导致了鼻腔的粘连。在分离粘连部位后, 局部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 涂抹红霉素眼膏, 每两天予以更换, 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痊愈。

4 出院指导及随访

4.1 用药及键康指导

出院后戒烟酒, 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预防感冒, 注意鼻腔卫生, 继续按医嘱使用滴鼻剂, 防止粘连, 正确滴鼻方法要教会患者, 使药物能充分进入鼻窦, 更好的发挥药效。

4.2 随访

手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期是术后3~10周[5], 此时为“黏膜转归竞争阶段”, 告诉患者回家后严格按医嘱使用滴鼻剂, 一定要按要求时间复查, 复查间隔期如有异常及时来院检查, 免得贻误病情。本组病例术后随访半年之久, 仅有2名患者鼻息肉复发, 总体来说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5 小结

本组120例手术的安全护理使我们体会到:手术只是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 而安全护理则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而且术腔护理和术后随访则一项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持之以恒。在采取上述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方法后, 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庚, 李源.内窥镜鼻窦外科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4:85.

[2]黄茂华, 陈嫒, 肖利, 等.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前的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4) :39-40.

[3]谢晓红.患者安全管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 (6) :544-545.

[4]阎莉, 药晋红, 朱丽.鼻内窥镜手术的规范化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4) :44-45.

上一篇:年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下一篇:高中生美人鱼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