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一切

2024-07-14

世界上的一切(精选6篇)

世界上的一切 篇1

利比亚新闻发言人,前一刻为弟弟的死嚎啕大哭,后一刻就镇定宣告:我们还可以战斗!白宫发言人,是最高会议“第五人”,也是总统密友,关键时刻还可以挡子弹。

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的大学生弟弟2011年在北约空袭中死亡。据称,听闻噩耗时,他冲出房间,跌倒在地嚎啕大哭。然而,事后易卜拉欣仍用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或严正宣告、或镇定澄清,充当卡扎菲的喉舌,让人似乎看到了利政府背水一战的坚定。

硬汉穆萨·易卜拉欣:为卡扎菲将“大话”说到底

201 1年,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在接受一家电视台电话采访时表示:政府军有能力持续战斗数月,甚至数年。

易卜拉欣说:“政府军有能力在巷战中取得胜利,并发誓要把利比亚变成火山,岩浆和火焰之地。”他说,如果反对派将他们的总部从班加西迁至的黎波里,他们将无法平静渡过。

然而,就是当天,利反对派攻进阿齐齐亚兵营,甚至占领了卡扎菲官邸,战事经历了从胶着到转折的质变过程。

虽然易卜拉欣的坚定发言在当日的巨变中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话”,甚至被传为笑柄,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仍然语气坚定地为卡扎菲尽忠宣传。

不久,易卜拉欣又发表讲话称,卡扎菲仍留在的黎波里领导人民进行战斗,利比亚政府军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场景,似乎与萨达姆的那个新闻官萨哈夫有些相似,那位语气坚定、妙语连珠的人曾用优美的手势,浅显的表达,以及丰富的词汇为巴格达铸就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单从职业的角度看,这两个人该算是非常“敬业”的了。

但利嘴始终是敌不过长枪短炮。萨哈夫后来是投降了,易卜拉欣也于去年被捕了。

战争是战争,职业是职业。在一场即将失败的战争中,在一场力量殊异的战争中,我们似乎从作为发言人的穆萨·易卜拉欣身上,读到了这个时代欠缺的一些东西,忠诚,坚守,不离不弃!这样一种家国情怀,成为利比亚政府兵败如山倒时的一抹亮色。

白宫发言人,最高会议“第五人”

白宫新闻发言人可以列席所有最高级别的会议,除了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第五个人就是新闻发言人。在这个会议上他没有投票权也没有决策权,但必须全程参与,最短时间内了解决策全过程并思考如何向公众传播。

但在很多场合和历史事件中,新闻发言人同时也充当了总统密友或者是保镖的角色。今年2月11日,在白宫发言人吉布斯离职前的最后一次发布会上,奥巴马称其为“一个伟大的朋友”,并将一个附有照片和领带的玻璃框送给吉布斯留念。

1981年3月,刚入主白宫50天的里根要在一个集会上发表讲话。一名叫约翰·欣克利的精神病人开枪,击中了里根的左胸和护卫在旁的白宫发言人布雷迪的头部。里根很快治愈出院,布雷迪却因头部受伤太重,失去了工作能力,再也没能回到发言人岗位上。

“前世记者”:新闻媒体人

据不完全统计,白宫历届新闻发言人当中有85%是新闻记者出身或在媒体工作过,而在近30年来,这个比例几乎是100%。

在选任标准中,政府看中记者出身的新闻发言人在传媒界积累的丰富人脉和经验,他们比一般政客更懂得媒体的价值,知道“枪弹”可能从哪里来,知道记者喜欢问什么问题,想得到什么答案。

从现任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的履历来看,“记者”传统仍然十分明显。卡尼1987年进入新闻界,先在《迈阿密先驱报》担任记者,随后成为《时代》驻迈阿密站的首席记者。在1990年至1993年期间,会说俄语的卡尼担任《时代》杂志驻俄罗斯记者。

发言人制度始于美国

1829年上任的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最早聘用总统新闻发言人。自他之后的几任新闻发言人是以私人秘书出现,直到1857年麦金利总统上台,新闻宣传助理才开始领取政府薪水。

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期间,当过记者的史蒂夫·厄尔利被任命为首任白宫新闻秘书。厄尔利向罗斯福阐述职业规划时,就要求不受限制地联络总统,直接向总统汇报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他还取消了事先提交问题的做法,提醒总统注意记者们可能提出的问题。

罗斯福首个任期内先后举行了300多场新闻发布会。从那时起,记者在发布会最后总会说,“谢谢你,总统先生,XXX提问到此结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界强化了“知情权”概念。1966年,美国又颁布了相关法律:公众有权向联邦政府机关索取任何材料;如果政府机关拒绝公众的特定请求必须说明理由等等。

而“公开运作原则”,则是由福特总统新闻秘书内森阐述并持续使用至今的,甚至被用于所有负责对外公布信息的美国官员。内森总结了一套原则:讲真话,不撒谎,不掩盖,亲自公开坏消息,越早公开越好,加上自己的解释。规范新闻记者与政府官员关系的基本规则建立后,关于“公开”、“背景”以及“不公开”信息发布规范也基本延续下来。

世界上的一切 篇2

渴求有一个世界是属于我的一切,让我来贪恋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来享受关于我自己的一切。

看着这世界娇艳的一切,却发现自己没有力气来用力的微笑,没有力气来向我的世界炫耀我所拥有的这璀璨的一切,因为我的世界拥有着我的一切,不惊不扰。也许有一天,我的一切将会淡化出这个属于我,包含着我,却又不打扰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就像天空,而我的一切就是那颗太阳,那轮月亮,那片繁星,那彩微光。我的世界就像一片大海,而我的一切就如“沉尸海底”的银针,永觅不着。世界不仅仅只有我的一切,他包含着我的一切,但他还有更多更多的,就这样,进行着无休止的死循环。

我想装着我的一切去填满我的世界。可是,我的一切是红色的,但我的世界是黑色的。我所拥有的一切都即将快被染成黑色,阴霾不散,悲伤看不见的即将是我的一切。

我没有翅膀,就只能用我的一切来逃脱,奋力地奔跑,我以为我爬上了世界,却永远不知道下一轮回是几丈深渊。

迎面而来的海风,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心安。仿佛我拥有了整个世界,我看到了海面,我摸到了海风,我闻到了泥水的芬芳。那一霎那间,我知道,我是安全了,我拥有了整个世界,他保护着我,寸步不离,生死不弃。可是!我清楚的是,我的世界里——没有海。

眼前绽放的`烟花如此璀璨,迷人。我扭过身子,不让自己的眼睛看见这浮华灿烂的一朝。那是梦,世界与一切的梦,一睁眼就会消失的梦,一好奇就会消失的梦,一迷恋就会消失的梦。与那簇烟火背道而驰,走得那么坚强,走得那么决裂。可还是会不停的望着自己的脚边,望着自己脚边的影子,地上的光亮就是应他而起,又因他而灭。于是我扬起双手,自作多情般的,想象着海的风,感受着你的璀璨华丽又虚无飘渺的光。

这个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 篇3

写就这本书的人却不是狂热的登山者,而是将摄影带入14座梦想清单的一个普通人。陈业伟,因为在山村长大,而对山格外青睐,估计从小爬山练就的体质让他对高反有着天生的抵抗力,当然10年来无数次出入高海拔地区的经历也锻炼得一身好体魄。他把摄影当做业余爱好,却倾注了毕生激情。对于完整拍摄14座8000米级雪山的巨大项目,他单枪匹马就搞定了。这么说不代表容易,相反,“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样的短语都不足以形容真实遭遇的惊险,作者在书中详略得当地对这类经历进行了描述。他说:“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冒生命危险是值得的,我已经把自己调整到‘出门写遗书’的心态。”几次与作者通话,我听得出来这是一个低调、害羞、认真的人,略带口音的低沉嗓音和偶尔断句的紧张感,脑海里不自觉浮现出中学物理老师那朴实的模样。

表面上看,这本书是因为与14座有缘而显得高大,有人会想:登山的人谁没上过几个五六千米,陈业伟只是远远地拍,又不是登顶14座。的确,这么一想好像也没有多牛X,但系统来讲,把14座8000米级雪山完整而有序地拍摄纪录下来的摄影师的确没有过,而如此详实而精心打造的中文原创书籍更是鲜有。

再说文字的可读性—高。不知作者是否做过文字工作,通篇读下来,没有一句赘述,没有一个尿点,流畅性与精炼度融合得很到位,甚至有些词语可以让目光停下来仔细推敲寻味。他能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极大的勇气,而独自一人做这样一件事,需要更多旁人不能言及的理由。梦想、生活、冒险、孤独,书里呈现出的不是一个偏执狂硬要怎样怎样达到目标的雄心壮志,更多的是阐述他与这14座雪山的纠纠缠缠。因此,字里行间不是仅有单纯的记叙体,还有细腻的思考、剖析与感叹—你能听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讲故事。

当你翻阅图片,会有一种欣赏油画的感觉,山川河流肌理明晰,云雾光影缥缈神秘,雪峰含着金光,冰川透着寒气,万物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碰,这也是摄影师追求顶尖摄影器材和极致画面的目的所在。陈业伟说,没有三脚架想拍好片子说出来就让人感觉不认真。他在书里也提到,一次拍摄中明明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却扭断了三脚架的两条腿,不得不作罢下撤,让朋友千里之外紧急寄送三脚架来。绝不马虎凑合—这就是他的摄影观。因此,在陈业伟呕心沥血把14座的摄影旅程写完之后,还在这本书的最后附录了一个堪称业界良心的“器材篇”,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使用心得让摄影的价值普及大众。器材的选择和搭配关系到成像质量的基础,技术含量也体现于此,数码后背的选择、相机系统及镜头的比较,你若是个技术控,最后这一篇绝对是你的餐后甜点。

世界上的奢华酒店 篇4

2008 年开设在斐济私人岛屿的泊塞顿酒店,是世界首家在海底放置加压舱作为客房的酒店,一共设有22间客房,全透明房间天花板,形成270度广角,海底的全部景色尽收眼底,只有乘坐私人潜艇才能到达酒店,双人的最低消费价格是3万美元一晚。

欧贝罗伊酒店(Oberoi Vanyavi⁃las,Ranthambhore)印度

印度最高端的酒店欧贝罗伊酒店,位于一个老虎保护区外围,配有管家服务和私人围墙式花园。被《旅行休闲》杂志评选为2010 年最佳酒店,欧贝罗伊酒店带来的狩猎和顶级奢华混搭风格令人难忘。

半岛酒店(The Peninsula Hotel)中国香港

半岛酒店的细节做到了最佳,大理石铺垫的浴室、每间房能看到的等离子电视机、现场水疗SPA和尽收眼底的维多利亚港美景,半岛酒店已经维持奢华享受超过82年历史。连见识无数的《酒店》杂志总编杰夫·外恩斯滕也感叹在半岛酒店大厅喝茶的美妙。

勒赛奴酒店(Le Sirenuse)意大利

勒赛奴酒店是意大利最豪华的酒店之一,吸引着各国的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该酒店曾是赛奴萨莱家族的夏季行宫,直到1951 年才改建而成,家具都是由赛奴萨莱家族亲自挑选。拥有私人游艇和以悬崖为天然池壁的华丽游泳池,过惯了忙碌生活的企业家们,如果能够在这样的小镇上懒洋洋地避世几日,感觉有如重生一般。

乔治五世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George V)法国巴黎

乔治五世四季酒店地处巴黎金三角中心,紧邻香榭丽舍大道,与充满浪漫气息的塞纳河仅数步之遥,245 间客房使其在巴黎豪华酒店中出类拔萃。法国巴黎四季酒店2010年年底在美国杂志评选的全球十大豪华酒店中,排名第一,该酒店平均每晚房价高达850 美元。皇家套房是酒店内最贵的,每天的租金高达9000 欧元,渴望体验皇家风范的豪客长年累月栖身于此,享受着君王般的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奢靡至极。

波因特酒店(Point)美国纽约

这曾是洛克菲勒竞选营地,酒店位置具有高度隐蔽性,位于纽约阿迪伦达克山区无明确路标和指示牌指引。酒店内部建有石料壁炉,高雅温暖。木板铺就的露天平台,清新怡神。每晚1300美元。

酋长宫酒店(Emirates Palace⁃Hotel)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全世界唯一一座8 星级酒店,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的阿布扎比酋长国斥资约30亿美元建造,位于阿布扎比海滩,是一座古典式的阿拉伯皇宫式建筑。这座与阿联酋总统府仅一街之隔的宫殿式饭店,远看像一个巨大的城堡,拥有1300多米长的黄金海岸线。酒店拥有全球首台可供提取黄金的自动柜员机,还设有专属码头和直升机停机坪。

垂直地平线树屋天堂酒店(Verti⁃cal Horizons Treehouse Paradise)美国俄勒冈州

每间树屋客房内都布置了不同主题,对于拥有童年树屋美好回忆的客人来说,树屋酒店的存在如同让他们坐上了时光机般美妙。具有关食评审资格的厨师能够保证一流餐点的供应。

清迈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Chi⁃ang Mai)泰国

清迈四季酒店位于眉林(Mae Rim)山谷的稻田中,由一大片兰纳王朝式样的建筑组成,离开清迈市区仅几分钟车程,是世界级奢华度假酒店。清迈四季度假酒店拥有64 个优雅别致的阁楼客房,每间都带有一个隐秘的私人阳台,此外酒店还设有16间华丽的套房。每间客房和套房都仿造泰北家庭建筑装修风格,配有许多现代化的设施。清迈四季度假酒店萨拉眉林(Sala Mae Rim)餐厅专门提供给客人具有独特风味的泰国北方菜和素食。

拉德拉酒店(Ladera)圣卢西亚岛

拉德拉酒店的房间设计直接依山而建,一面开放式的墙面既是圣卢西亚岛的高点,也是海景最佳观景点。这里也是婚礼梦幻场所,9 栋别墅、23间套房和完全环保的热带植物水疗放松。

世界上的一切 篇5

2.执着,终于还是零乱的溃不成军

3.一个人的冬天冷的如此彻底

4.这年代,习惯了放肆,丢失了矜持

5.找一个理由,否认忧伤,笑容就会灿烂到无所不在

6.寂寞如此,冷暖自知

7.一个人的夜,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在亵渎寂寞,一个人在独自悲伤。我的世界只有我一个,主角是我,配角依然

8.沉默是害怕的借口,傻笑是委屈的理由

9.沙漏。漏掉的是我们易逝的年华

10.安静的笑容,带有无尽的忧伤

11.快乐是悲伤的代名词

12.这世界假的太逼真

13.只能说还太年初,悲欢离合,面目全非

14.短暂的幸福拥有就足够

15.说太多,不如沉默,想太多,我会难过 滚、、、、、OK?

16.关于幸福,很多年前就不属于我

17.伤过了,幸福还会远吗

18.我喜欢不劳而获,可不劳而获不喜欢我

19.关于幸福,到底有多远,有谁知道

20.生是分离的痛苦,死是永恒的厮守,幻想的充实来弥补现实的空虚

21.曾经你说:“我们的爱情童话里才有。”后来才发现不是每一部童话都会有完美的结局 22.孩子们,别拿青春做梦,这个世界连呼吸都在说谎

23.爱过的人和爱着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犯贱

24.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25.人永远不知道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

26.马不停蹄的错过,轻而易举的辜负,不知不觉的陌路

27.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男人看到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

28.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钱却可以把人带进去

29.真爱就像幽灵,人人都谈论它,可却从未有人真正见过它

30.寂寞就是有人说话时,没人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

31.男人的话就像老太太的牙齿,有多少是真的

32.过去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我再回到过去

33.生存是什么?生存就是不择手段的活着

34.真正的流浪与漂泊是,你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

35.我们最大的情敌,不是第三者,而是岁月

36.我想做你的一颗牙齿,因为这样,至少我疼的时候,你也会难过

37.对你微笑,纯属礼貌

38.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既然我拒绝绽放,那么我也就同时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39.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40.世上唯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

41.男人的谎言可以欺骗女人一夜,女人的谎言可以欺骗男人一辈子

世界上的一切 篇6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那首非常出名的诗《未选择的路》中,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主题。“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如果你足够自信且特立独行,你当然可以像你崇拜的那些人——比如苏珊-桑塔格那样,去选那条“未选择的路”——它芳草萋萋,更加诱人,更何况生命这游戏,你大概不会有复盘的机会,为何不让它变得有趣呢?

《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是乔纳森-科特对苏珊·桑塔格的访谈录。根据谈话的主题,内容划分成七个部分,几乎涵盖了其一生的重要思想。

我还是喜欢称苏珊·桑塔格为思想家,因为无论是出版文集、写小说还是拍电影,只是她保存并传播思想的方式,并且不同旁人,对于桑塔格而言,前者的意义要远大于后者。“我的思想差不多总在变化”。而这种善变,其实是桑塔格用来抗衡这按部就班世界的“武器”。

《反对阐释》是我最喜欢的苏珊·桑塔格的作品。“去阐释,就是去使世界贫瘠”。这样的观点一出便惊世骇俗,但由她抽丝剥茧,你却很难不去支持这个聪明的女人的主张。事实上,比起汉娜-阿伦特、西蒙娜·薇依等重要的女性学者,苏珊-桑塔格的思想似乎更具“女人味”一些。她任性,感知却总是丰富的,这使得她可以轻松驾驭各种媒介,“构建一个新世界”。或许她的思想不会如阿伦特等人那般撼动人类思想体系,但作为一名始终活跃的严肃作家,苏珊-桑塔格所守护的“人类的尊严”,却会让更远的人群,看到光芒。

你真的应该知道,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我们究竟多么需要有人来“亮一盏灯”,照给大多数人看他们所处的境遇。“现代沟通的本质就是任何事物都可表达,任何情况都可等价”。桑塔格这样说,可并不是打算赞美。因为这种趋同最终会造成的是个性的缺失。没有个性,思考便无从谈起。20世纪的浩劫让人们丢掉了信仰,时至今日也没能找到重建的图纸。倘若是趋近天堂的现代科技革命再让人们放弃思考,那么人类的未来将如何续写,还真是件费脑筋也很难想象的事。

桑塔格当然不常把人类的未来挂在嘴边。作为一个女性,并具备女性思维的思想者,桑塔格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总能将事实归纳到思考的结果之中。在她的一生中,思考始终是“逃避黑暗”的本能。只有思考才能让她始终在“意图”上领先于自己的生活。关于她,人们最常提及的还是她的“疾病史”。当四十二岁时被告知罹患癌症,将不久于人世时,她却开始着手寻找这“百病之王”对于她的精神世界究竟意味着怎样的“隐喻”。而最终完成的《疾病的隐喻》,则是对她自身经历最好的答复。

无数人赞美思考可以拓宽生命的广度。可事实上,思考真正的意义在于质疑——对于一切客观事物,在不存在阐释的前提下,它显然是,并且只能是它本身。但对于一个思考者,这却是改写世界模样的机遇——当固有的阐释缺位时,隐喻的意义,其实可以由你自己来决定。

所以,无论你是否承认“太阳之下无新事”,按部就班的世界总会令人感到无趣。世界的样子不会因你而改变,可你眼中的世界,则是另一番光景了。如果你有勇气粉碎一切,或许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那可真是场华丽的冒险。

上一篇:热力耦合数值模拟下一篇:中药配合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