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内毒素(共4篇)
血浆内毒素 篇1
近年来, 肝病与体内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临床专家的重视。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肠源性内毒素相关血症及肠道菌失调症状[1]。临床上通常采用活菌制剂治疗肝硬化, 其能够抑制肠道G-菌生长, 调节肠道菌群, 但治疗效果有限[2]。本文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予以通腑化瘀法治疗, 分析其对患者体内内毒素及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19例, 女性11例, 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 (43±6.82) 岁, 病程4~19年, 平均病程 (12.7±4.7) 年;对照组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22~63岁, 平均年龄 (42±6.97) 岁, 病程5~19年, 平均病程 (12.9±5.2) 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相符合, 且所有患者经过相关常规检查确诊[3]。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同意签署治疗和护理方案知情同意书;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高于10pg/mL。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脏等疾病者、上呼吸道出血者、反复感染者、肝癌患者、应用抗生素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 研究组采用通腑化瘀法治疗。所有患者均静脉滴注1.2g还原型谷胱甘肽、30mg苦黄针以及150mg甘利欣, 并行保肝降酶及退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乳果糖口服液 (国药准字:H10890057, 生产企业:辽宁丹东康复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10mL×10支) 治疗, 每次10mL, 1天3次。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通腑化瘀方法治疗, 方剂组成为丹参15g、穿心莲15g、大黄10g, 用100mL水煎煮服用, 1天3次, 1天1剂[4]。治疗过程中需保证患者大便通畅, 每日排便2~3次, 持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IL-2和TNF-α水平, 采用偶氮显色方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及IL-2、TNF-α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s, pg/mL)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改变情况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血浆IL-2、TNF-α水平均显著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治疗后组间IL-2、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s, μg/mL)
3 讨论
目前, 肝硬化的治疗仍没有特效方法, 通常采用活菌制剂进行治疗, 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6]。活菌制剂可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生长, 降低机体内毒素水平, 疗效较为显著。
临床研究表明, 肝病的发生发展与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内毒素能直接对肝组织造成损伤, 加重病情, 使消化道出血, 导致肝肾类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7]。因此, 降低机体内毒素水平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对肝硬化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血浆内毒素主要来源于肝硬化患者的肠道, 其产生主要与肠道水肿、淤血等病理变化有关, 可导致肠道细菌异常增生、菌群失调, 肠黏性屏障遭到破坏, 进而导致肠源性内毒素相关血症的发生[8]。机体产生内毒素后, 将会进一步诱导血浆IL-2、TNF-α级联反应, 直接损害肝脏。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 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内毒素水平。祖国中医学理论中, 肠属于六腑之一, 其相关疾病治疗主要遵循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原则。肝硬化患者肠道蠕动下降, 湿热滋生, 导致肠道出现水肿淤血, 血脉不通畅;淤血和湿热同时在肠道内结, 邪毒内陷、腑气不通, 最终导致肝硬化发生。中医学认为, 应采用活血化瘀、通腑泻下的方剂治疗肝硬化, 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及毒素排泄, 缓解水肿淤血症状。因此, 采用通腑化瘀法治疗肝硬化效果显著。
通腑化瘀方主要包括丹参、穿心莲和大黄, 其中丹参具有降低肠道内TNF-α水平的功效;穿心莲具有燥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并且能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 进而加强机体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大黄具有荡涤积滞、活血祛瘀和泻下通便的功效, 可加强肠蠕动, 抑制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降低肠黏膜通透性, 抑制内毒素吸收。该治疗方法日常花费较少, 药源比较广泛, 服用方便, 临床推广可行性高。
经过治疗,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下降, IL-2、TNF-α炎症指标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 采用通腑化瘀法治疗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 且治疗成本较低,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薛爱荣.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9 (22) :294-296.
[2]齐玉珍.张武治疗肝炎肝硬化经验总结[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 2011.
[3]吴文平.黄保中主任医师诊治肝炎、肝硬化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 2012.
[4]潘奇, 周新喜, 高燕申, 等.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 19 (4) :561-562.
[5]姬宪立.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光明中医, 2013, 31 (4) :479-481.
[6]晏长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9) :314-316.
[7]于坤.通腑化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3 (15) :456-457.
[8]佘世锋, 常少琼, 樊冬梅, 等.中医综合疗法防治肝硬化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 2010, 34 (13) :396-398.
血浆内毒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大坪医院肿瘤中心2010年2月~2012年7月入院治疗、符合2001年第8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通过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的患者65例, 65例均经临床影像学、肝穿病理活检确诊, 并为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HCC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 (32例) 和对照组 (33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AFP、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TACE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成功后, 在DSA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在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吡柔比星20~40mg、丝裂霉素10~14 mg、氟尿嘧啶500~1 000 mg, 然后予吡柔比星10 mg与超液化碘油的混悬乳化剂及适量明胶海绵栓塞肿瘤动脉。碘化油用量视肿瘤直径及肿瘤供血情况而定, 一般为1~2 m L/cm, 注射碘化油至瘤灶沉积浓密完整或血流变缓慢, 直到出现血管铸型为止。TACE后, 两组均行常规保肝 (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 治疗疗程7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00 m L静脉滴注, 2次/d, 疗程7d。两组患者均于TACE前、后3天 (因TACE后肝损害大多于术后3天达到高峰) 、7 d分别空腹采集血液样本5 m L, 检测肝功能 (包括血清ALT、AST、TBIL) 及血浆内毒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功能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内毒素检测采用BET-24A细菌内毒素测定仪 (动态浊度法) , 试剂由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生产批号:10112101。用EDTA抗凝血浆进行VEGF的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 试剂盒为美国RB公司产品 (批号:5060511) 。所有检测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必净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因、AFP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血必净组与对照组TACE前后血浆内毒素含量变化
介入治疗前, 两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介入术后第3天, 两组血浆内素毒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血必净组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介入术后第7天, 两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均降低, 其中血必净组接近术前水平,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血必净组及术前,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血必净组与对照组TACE前后VEGF含量变化
介入治疗前, 两组血浆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介入术后第3天, 两组血浆VEGF含量有所升高, 二者分别与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介入术后第7天, 两组血浆VEGF均较术前及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 但血必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 血必净组与对照组TACE前后副作用及肝功能变化
介入术后, 血必净组发热、恶心呕吐、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介入术后第3天, 血必净组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P<0.05) ;介入术后第7天, 两组ALT、AST、TBIL水平均回到正常水平,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5。
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2) 与TACE前比较, P<0.05;3)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2) 与TACE前比较, P>0.05;3)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覮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覮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肝癌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早期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TACE目前已成为治疗HCC的主要措施, 其基本原理是使抗癌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 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以直接杀伤肿瘤;同时栓塞微粒 (球) 局部栓塞、阻断肿瘤的动脉血供, 使肿瘤发生缺血坏死、缩小,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经研究证实, TACE后肝脏缺血坏死导致血中内毒素及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1,2]。血必净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 大量文献表明[5,6,7], 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拮抗血浆内毒素、抑制炎症递质、阻断炎症级联瀑布反应等作用, 广泛应用于脓毒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本组数据显示, 介入术后第3天, 肝脏缺血缺氧坏死致血浆内毒素水平、肝功能ALT、AST及TBIL明显升高 (P<0.05) , 而血必净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肝功能ALT、AST及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且较对照组, 血浆内毒素水平能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P<0.05) , 说明血必净具有拮抗内毒素血症, 抑制促炎症因子的释放, 从而减轻HCC患者TACE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本组数据亦表明, 介入术后第3天肝癌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 伴随肝功能损害指标ALT、AST及TBIL均升高;而术后第7天, 血浆内毒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肝功能亦达到正常范围内。说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高低与肝病患者肝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8,9], 与文献相符。经TACE治疗后患者常见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术后栓塞综合征表现, 本组数据也显示, 介入术后两组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 但血必净治疗组发热、恶心呕吐、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进一步揭示了血必净具有对抗细菌毒素、降低内毒素水平、调节免疫及炎症介质、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VEGF是体内最强、特异性最高的一种血管生长因子, 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参与实体瘤的血管新生, 与实体瘤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10]。研究发现肿瘤VEGF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1,12], 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in-duced factor 1, HIF-1) 在VEGF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缺氧情况下, 细胞产生HIF-1, 进而激活VEGF m RNA, 上调VEGF的表达。有研究表明肝癌的恶性程度越高, 生长速度越快, 缺氧程度较重, 上调并分泌的VEGF就越多[13,14]。TACE通过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滋养动脉, 使肿瘤缺血缺氧, 导致VEGF分泌变化。文献显示, TACE介入治疗后, 血清VEGF水平将出现在短期内升高, 以后逐步降低再升高的趋势[15,16]。TACE术后VEGF分泌曲线的变化, 反映出肿瘤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及坏死情况[15]。本组数据显示, 介入术后第3天, 两组血浆VEGF含量均较术前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介入治疗在短期内大量杀死了肿瘤细胞, 抑制了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 但同时介入手术中碘化油和 (或) 明胶海绵栓塞供瘤血管后, 肿瘤缺血缺氧, 刺激并上调VEGF m RNA表达, 合成大量的VEGF, 致使VEGF在术后第3天变化不明显。介入术后第7天, 两组血浆VEGF均较术前及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 (P<0.05) , 可能是因为TACE术使肿瘤病灶大部分发生凝固坏死的同时, 也使残余肿瘤病灶形成一个缺血、缺氧的微环境, 这种微环境诱导细胞因子的表达, 增加VEGF基因转录, 使VEGF m RNA的稳定性增加, 上调VEGF-m RNA及其受体 (VEGF) 的表达以及癌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双向旁分泌VEGF, 促进血管的生成。但血必净组术后第7天血浆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血必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改善, 内毒素水平下降, 以及侧支循环形成 (缺氧缓解) , 使肝癌细胞分泌VEGF下降有关。有研究表明[17], 血清VEGF较高的患者, 复发与转移率大大增高, 因此, 有学者提出把VEGF作为肝癌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判断指标。本组资料提示TACE术后第7天, 血必净组较对照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VEGF水平, 从而有可能降低其复发转移率, 影响其预后。
血浆内毒素 篇3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内毒素,(1,3)-β-D-葡聚糖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并且长期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常常合并各种感染,包括真菌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快速可靠的诊断是真菌感染治疗的关键。由于真菌培养阳性率较低,真菌代谢产物的检测在真菌感染诊断上的意义,成为近年被关注的热点。(1,3)-β-D-葡聚糖是除接合菌属外普遍存在于真菌细胞壁的一种特征性的多糖成分,其在正常人血浆中的浓度很低,而深部真菌感染者却可明显增高,故检测患者血中(1,3)-β-D-葡聚糖含量,可预测深部真菌感染[2],但是对NS的研究较少,内毒素(endotoxin,ET)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胞壁外膜的以脂多糖为主要成分的大分子结构,与各脏器损害间存在密切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其可以加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损害[3],但是在NS患者中同样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对42例NS患者的(1,3)-β-D-葡聚糖和内毒素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3~62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1)尿蛋白>3.5 g/d;(2)血浆白蛋白低于25 g/L;(3)水肿;(4)血脂升高。患者入院时采用无热源肝素钠抗凝管收集受检者静脉血约2 ml,立即离心后,取上清液冻存于80℃待检。
1.2 仪器与试剂
(1,3)-β-D-葡聚糖和内毒素检测采用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2-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和EKT-5M Set动态内毒素检测试剂盒进行测定,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和肌酐的含量,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痰标本、尿标本、粪便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真菌涂片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二变量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检验方法对肾病综合征真菌感染的诊断
12例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患者中,有10例经过进一步检查和临床分析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另2例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患者为经过临床治疗分析排除真菌感染;而血培养17例患者中,8例患者虽然培养呈阳性反应,但是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正常,经过临床治疗分析排除真菌感染,比较发现血浆葡聚糖检查、血培养、涂片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3.33%、2.94%、38.09%。见表1。
2.2 内毒素与肾病综合征患者尿素和肌酐的相关性分析
经过比较发现,内毒素水平与患者的尿素和肌酐呈明显的正相关,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升高,尿素和肌酐明显降低,其中内毒素与尿素的相关分析:r=0.928,P<0.01;内毒素水平与肌酐的相关性分析:r=0.989,P<0.01。见图1、2。
3 讨论
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特征,多伴有水肿、高脂血症以及其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感染是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常见呼吸道、皮肤、泌尿道感染和原发性腹膜炎等。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并且长期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导致真菌感染日渐增多[1],并且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较高,原因就是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困难,从而造成抗真菌治疗的延迟。一部分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是在尸检时才确立,因此,抗真菌治疗的尽早诊断对NS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几乎所有真菌细胞壁结构均含有(1,3)-β-D-葡聚糖,当真菌进入人体深部组织后,经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D-葡聚糖从胞壁中释放出来,从而使血液中(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并且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可迅速清除(1,3)-β-D-葡聚糖[4,5],因此,(1,3)-β-D-葡聚糖是诊断真菌感染的有效指标。而本研究中显示(1,3)-β-D-葡聚糖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真菌检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明显高于血培养和涂片检测,说明(1,3)-β-D-葡聚糖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真菌检验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NS患者肾功能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显示,内毒素水平与肾病综合征患者肌酐和尿素呈明显的正相关,这说明,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常常并发肺部和尿路感染,感染造成内毒素水平升高,而内毒素又导致和促进肾功能损害,但是内毒素造成肾功能损害的作用机制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内毒素是通过结合蛋白(LBP)和CD14系统介导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诱导这些细胞分泌大量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各器官[6]。根据以往的报道[7,8],内毒素可能是在肾脏病变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和加强肾功能损害的,被内毒素激活后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如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蛋白酶、前列腺素、胶原酶、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通过引起肾脏局部组织细胞的损伤;破坏肾小球基底膜,增加局部血管通透性;改变肾小球血流动力学使局部的血管阻力增大和血流量的减少;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产生,导致肾脏的纤维化和肾小球的硬化,最终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损害,并促进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检测(1,3)-β-D-葡聚糖和内毒素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Ogami N,Horino T,Arii K,et al.Primary cutaneous cryptococcosis in apatient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5,20(11):2578-2579.
[2]Karageorgopoulos DE,Vouloumanou EK,Ntziora F,et al.β-D-glucan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a meta-analysis[J].Clin Infect Dis,2011,52(6):750-770.
[3]曹盛,梁劲松,李静.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内毒素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19(1):10-11.
[4]Tomazett PK,Félix CR,Lenzi HL,et al.1,3-β-d-Glucan synthase ofParacoccidioides brasiliensis:recombinant protein,expression and cy-tolocalization in the yeast and mycelium phases[J].Fungal Biol,2010,114(10):809-816.
[5]Alexander BD,Smith PB,Davis RD,et al.The(1,3){beta}-D-glucan testas an aid to early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following lungtransplantation[J].J Clin Microbiol,2010,48(11):4083-4088.
[6]粱莹.内毒素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67-2668.
[7]Nitescu N,Grimberg E,Guron G,et al.Urotensin-Ⅱreceptor antago-nism does not improve renal haemodynamics or function in rats with en-dotoxi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 y[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0,37(12):1170-1175.
血浆内毒素 篇4
关键词:肝硬化,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乳果糖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病及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观察表明肝硬化的代偿期患者内毒素血症发生率23.5%~36.4%。失代偿期患者为59.5%~75.9%。动物实验亦证实实验性肝损伤均可发生内毒素血症。LPS可加重原有肝损害,又可诱发全身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参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肝病患者的预后,因此,寻找有效治疗途径来减轻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血症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通过建立肝硬化腹水鼠模型,探讨乳果糖对其LPS、TNF的影响,为临床有关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肝硬化模型制备及分组
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15g),其中18只为正常对照组,予液体石蜡0.3mL/100g体质量皮下注射,2次/周,共8周。另外,82只首次按0.5nL/100g体质量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液体石蜡液体,以后按0.3nL/100g体质量每周2次皮下注射,同期以10%的乙醇溶液代替饮水自由饮用。于造模第4周开始将成活的5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肝硬化对照组(n=26),乳果糖治疗组(n=26)。肝硬化对照组处理同上,未予药物治疗;乳果糖治疗组处理同上,另予乳果糖0.5mL/100g体质量灌胃,1次/d.于每9周每组取8只动物,作心脏直接抽血5mL(加抗凝剂),3000转/min离心10min,血浆放-20摄氏度冰箱保存;另一部分血不加抗凝剂,取血清标本作ALT检测。内毒素检测采用鲎试剂盒(上海伊华临床医药科技公司产品),肿瘤坏死因子检测采用L929靶细胞法测试。
1.2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分析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肝硬化模型组中大鼠血浆LPS、TNF及血清AL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乳果糖治疗组中大鼠血浆LPS、TNF及血清ALT均显著低于肝硬化模型组(表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肝硬化模型组比较,△△P<0.01,△P<0.05
2.2 相关分析
血浆LPS与血浆TNF呈相关(r=0.826,P<0.01)。
2.3
三组大鼠血浆LPS、TNF及血清ALT的比较,如下图1、2、3所示。
3 讨论
肝硬化患者及实验性肝硬化动物中内毒素血症发生率较高,并且肝功能损害越重,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本实验结果亦显示,肝硬化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鼠。内毒素不仅会加重原有肝损害,而且可诱发全身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紊乱,参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肝病患者的预后。其致病机制可能有:①激活白细胞膜上NADPH氧化酶,通过连锁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活性氧);②刺激机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激活补体系统造成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造成细胞代谢障碍与多器官功能损害;③诱导肿瘤坏死因子生成,而后者能与多种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造成细胞代谢障碍与多器官功能损害;④刺激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单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后者具有与TNF重叠的生物活性。提供以上机制损害细胞,对慢性肝病进行性发展起一定作用。
乳果糖能够降低内毒素已被大家公认。Pain等报道,应用乳果糖可以降低阻黄患者术前门静脉内毒素浓度和术后体静脉内毒素血症发生率[1]。国内也有报道,乳果糖能够降低胆总管结扎大鼠体静脉内毒素血症发生率[2]。本实验证明乳果糖能够降低血浆内毒素,并且乳果糖治疗组LPS、TNF及ALT水平均较肝硬化模型组显著降低.这是因为:乳果糖为正常肠道仅少量吸收的双糖,在结肠双歧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的作用下迅速代谢,分解为乳酸和醋酸,酸化肠道,缩短了肠传输时间,减少了肠有害菌生长和易位,从而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乳果糖亦可在肠腔、血浆中直接灭活内毒素;乳果糖还可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显著抑制TNF的产生[3];由于乳果糖可降低LPS和TNF,对肝细胞起保护作用,故可降低ALT.
因此,对非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给与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抑制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保护肝脏,有利于阻止慢性肝病的进行性发展。
参考文献
[1]Pain JA,Bailey ME.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of lactulose in obstructive jaundice[J].Br J Sary,1986,73:775.
[2]陈维荣.方善德.乳果糖、去氧胆酸纳和鹅去氧胆酸对阻塞性黄疽引起的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对比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12(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