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生化(精选8篇)
血浆生化 篇1
重型肝炎是严重肝脏病变, 易诱发肝衰竭导致死亡, 其死亡率高达60%~80%[1]。近年随着人工肝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良好的临床效果为重型肝炎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人工肝支持治疗方法中血浆置换疗法也成为其重要手段。本院为更好研究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血浆置换治疗患者,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血浆置换治疗患者84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安2000年召开的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2]。男45例, 女39例, 年龄31~76 (43.4±10.9) 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28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43例, 慢性重型肝炎13例。有6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1例合并肝性脑病, 2例合并肝肾综合征, 3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1.2 仪器及试剂
采用北京伟力公司WLXGX ̄8888型血液净化, 血浆分离器为中空纤维膜型 (PS ̄05) 、血液回路管等均为原厂配套。生化指标检查常规检查方法, 仪器为日本东芝TBA ̄40FR全自动分立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方法
于首次治疗前30min及治疗结束8h后, 采静脉血8ml进行分离检查肝肾功能, 检查项目包括:总胆红素 (TBIL) , 白蛋白 (ALB) , 谷丙转氨酶 (ALT) , 谷草转氨酶 (AST) , 总蛋白 (TP) , 血尿素氮 (BUN) , 胆碱酯酶 (CHE) , 清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A/G) , 肌酐 (Cr) 。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 注意休息、补充能量及维生素、纠正或维持水电解质紊乱, 给予新鲜血浆、血液制品, 预防并发症出现, 退黄、保肝治疗, 并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术前给予地米10mg+异丙嗪25mg预防过敏治疗, 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给予0.5mg/kg肝素钠。置换血流速度20~30ml/min, 每次置换血浆总量2500ml, 间隔3d后重复一次, 每例患者进行根据病情置换1~8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6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对比
TBIL、ALT、AST、BUN、CHE治疗前后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G、Cr、ALB、TP治疗前后对比,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治疗结果
通过血浆置换治疗, 52例好转, 19例要求出院, 13例死亡。无过敏、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重型肝炎是以急性重症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伴随肝功能衰竭、出血、肝性脑病等的临床症侯群[2]。其发病机制为病毒等至使肝细胞大量死亡, 使体内代谢产物无法排出形成堆积, 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常并发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内毒素血症等, 及时有效地清理体内有害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成为缓解病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3]。
目前治疗最有效方法为肝移植, 但由于费用昂贵、肝源缺乏、技术难度大及术后排斥反应等, 使此项技术临床应用度不高[4]。人工肝血浆置换是肝功能替代疗法, 其治疗机制为通过人体正常新鲜血浆替换患者体内含有大量有害堆积物的血浆。使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减低, 阻断有害物资堆积引发的其它脏器损伤, 达到缓解病情作用。同时配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保肝药物治疗, 促进肝功能恢复[5]。其次, 血浆置换还可以起到补充蛋白、凝血因子等作用, 降低或治疗并发症, 加之基础治疗, 更好的使机体内环境得以改善, 挽救患者生命。本组通过对血浆置换前后重型肝炎生化指标检查发现, T BIL、ALT、AST、BUN、CHE治疗前后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均有明显好转。好转52例 (61.90%) , 要求出院19例 (22.62%) , 死亡13例 (15.48%) 。死亡率明显低于以往文献报道60%~80%, 疗效满意。
血浆置换虽也有一定过敏反应、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出现, 但只要合理预防、严格掌握适应证进行, 均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发生。可见, 重型肝炎患者运用血浆置换治疗, 具有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献忠, 梁学琳, 王治宇, 等.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5) :24-27.
[2]潘业, 欧宏杰, 曾建勇, 等.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2, 6 (1) :46-48.
[3]周家杰, 吴启文.血浆置换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6 (2) :509-511.
[4]吴锦瑜, 陈志勇.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3) :489-490.
[5]高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9) :964-965.
血浆生化 篇2
关键词:肝素抗凝血浆;血清;生化检验
【中图分类号】R45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65-02
血清分离的传统方式在效率上较低,不能满足急诊检验的时效要求,而血液中的成分也容易在血清分离之中受到破坏,血清中所存在的纤维物质容易导致管道阻塞,从而不容易达到快速检验和提高结果的准确性?而检验中运用肝素钠可以有效的减少检验误差,达到血清快速分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处理的80例患者,其中男性为45例,女性为35例;年龄范围为21至67岁,平均年龄为(45.3±3.5)岁;患者来自于各科室,检验全部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晨起空腹状况下做静脉采血,血液样本采集6ml,分别进行肝素抗凝试管装置和普通试管装置各3ml?肝素抗凝试管通过翻转混匀静置后做离心处理,离心机设置为3000转/min,离心5min,将分离血浆做备用;普通试管中的血液在37摄氏度的水浴箱中放置半小时待血液凝固后,运用离心机做血清分离做备用,同时将样本中的杂质清除,而后对比血浆和血清中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各做3次重复性的检测?
1.3 评估观察
观察评估血清与血浆中的钙?钾?钠?镁?氯离子,以及肌酐?尿素氮?丙
作者简介:陈海燕(1972—),女,宁夏永宁人,宁夏永宁县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检验生化检验?
陈丽娟(1982—),女,宁夏永宁人,宁夏永宁县妇幼保健所,临床医学检验?
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观察血浆与血清检验方式所带来的两者差异性,如果差异性不明显,证明血浆具有较为准确的检验效果,其临床实用性较强,如果有偏差意味着部分检验标准需要进行一定校正才能达到有效的临床诊断意义?同时也要增加结果来说明检验结果的选取性使用?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经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同时数据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中的肌酐?钙?氯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镁指标上,肝素抗凝血浆的检测情况较低,在尿素氮与钠的检出率上则显著提升,两者差异显著?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可以对凝血酶和凝血活酶的活性产生作用,抑制血小板的凝聚,通过与抗凝血酶产生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抑制PF3?IXa?VⅢ因子间的作用,同时抑制凝血酶的正常合成,此外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凝血酶催化,抑制凝血因子的功效,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影响?而传统的血清生化检验,血清的分离时间长,血细胞会产生凝血?离心与代谢,等从而产生细胞受压变性破坏,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会有不准确的情况,甚至检测结果的偏差会由于时间的延长而偏差提升?而肝素抗凝的运用可以避免血凝,同时也缩减检验所需要的时间,特别适用于急诊的生化检验,时效性更优质【1-2】?
肝素结合钠离子的过程之中,肝素会干扰降低离子电极在钠离子上的敏感度,从而影响钠离子的含量,因此血浆检验方式中的钠离子水平会高于血清检验方式?常规的血清检验方式检验的耗时较长,对急诊患者不能快速进行疾病的确诊,从而致使检验时间过长而导致治疗的延误,甚至因为治疗时机的错失而造成患者不可逆的损伤?而运用血浆方式替代血清,其效果已经有一定临床价值,在本研究中,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中的肌酐?钙?氯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镁指标上,肝素抗凝血浆的检测情况较低,在尿素氮与钠的检出率上则显著提升,两者差异显著?急诊生化检验中运用肝素抗凝血浆有较好的利用价值,但是对于部分指標需要进行一定校正?一般情况下,需将检验方式可以保证更好的检验时效性,样本也具有更稳定效果,对于急诊情况紧急状况,快速的检出结果并出具报告对临床诊治有较重要的价值?并且该检验方式适用性广,可操作性强,一般检验人员都可以有效进行操作,同时其设备与血清检验而言,不会加大检验更多的费用,对仪器的要求也并不高,在基层医院也可以广泛的开展,适应急诊救治情况较强【3】?
对于急诊患者而言,治疗时机是关键,加快治疗干预时间可以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提升抢救的成功比例,降低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而产生的生命威胁或者其他不可逆的损伤,为患者争取更多优质治疗效果的机会?而在诊断工作中,除了要达到诊断的准确性,更需要提升诊断的速度,需要检验人员快速的将诊断报告得出?
在检验过程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采集要避开其他药物或者检验干扰因素影响,在样本的送检过程中要减少不规范因素的影响,降低标本的震荡,检验过程中要对仪器做定期校正,避免自动分析仪自身差错而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具体的检验要根据情况所定,但是规范操作是基本,否则相关检验结果以及校正等都不具有检验精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瑞淞.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168-170.
[2] 高艳飞.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4(9):208-209
血浆生化 篇3
1 材料
1.1 基本材料
标本收集管、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肝素钠抗凝真空采血管 (武汉致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肝素钠注射液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公司提供) 。
1.2 标本来源
血浆样品来自于2007年8月—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急诊患者。其中男43例, 女32例, 年龄8~72岁。
1.3 试剂和仪器
ROCHE 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ROCHE公司提供的试剂。ROCHE CFS、PRECINORN-U、PRECI-PATH-U质控物行校准与室内质控。AFT-500D电解质分析仪及试剂由深圳康力公司提供。
2 方法
2.1 抗凝剂配制
肝素钠注射液每支2mL, 含量12 500 U。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对肝素钠抗凝剂使用浓度进行配制[1], 将2mL的肝素钠与60.5m L的蒸馏水充分融合, 每支试管加0.1mL该溶液, 肝素钠浓度为50U/支, 放置于37℃恒温箱烘干备用。
2.2 标本采集
按常规方法于30min内采集血液标本并分别注入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与肝素钠抗凝真空采血管中, 每管各2 m L, 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血浆, 其中肝素钠抗凝组离心2min, 离心速度3 000r/min;普通干燥组先放置于37℃恒温水育箱中[2], 30min后, 离心5min, 离心速度3 000r/min。标本在整个过程中需无溶血, 较短时间内给予平行测定。
2.3 分析方法
将离心分离后的血清与血浆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ALT、AST、CK、GLU、CHOL、TG、CRE、UA、TBIL、BUN。电解质分析仪测定K+、Na+、CL-。
2.4 统计分析处理
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处理,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由表1可知, 血清与血浆各项项目检测结果经比较除K+、GLU、TBIL有显著性差异外, 其它各项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肝素钠抗凝血浆可适用大部分生化项目的急诊与自动生化检验。
4 讨论
(1)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普及, 其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检验的时间, 但其长期往往处理标本时间较长[3]、物资及人力浪费较多, 故如何提高检测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用血浆代替血清进行化学分析, 因抗凝血浆从采集至离心仅需2min, 其前期准备时间明显优于血清标本者。本文为了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特将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的临床生化实验的检测项目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中的检测结果经比较除K+、GLU、TBIL有显著性差异外 (P<0.05) , 其它各项无显著性差异。
(2) 肝素抗凝血浆对K+的影响。本组结果中肝素钠抗凝血浆的K+为4.08±0.67, 血清中的K+则为4.42±0.29。肝素钠抗凝血浆K+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清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肝素钠抗凝血浆极少出现溶血, 而血清中当溶血度<0.01%时, 其溶血情况较难被肉眼察觉。其次, 当血液出现凝固时, 则会有部分血小板因破裂而使得K+被释放出来。再次, 血清的分离时间相对较长, 使得细胞内钾部分渗透至细胞外液。最后, 肝素与血液中K+相结合而生成肝素钾[4], 从而使得K+的活度降低, 离子电极对K+的响应受到影响, 而使得其K+的测定结果偏低。
(3) 肝素抗凝血浆对GLU的影响。本组结果中肝素钠抗凝血浆的GLU为5.26±0.47, 血清中的GLU为4.56±0.51。两组GLU结果产生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在分离血清过程中, 因血细胞代谢时红细胞的无氧酵解使得血液标本中的部分GLU被消耗[5]。而分离血浆时, 因其分离时间短且分离后立即给予抗凝剂和临床生化检验处理, 从而使得血液分离后其GIU的消耗量明显少于血清, 从而肝素抗凝血浆中GLU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
(4) 肝素抗凝血浆对TBIL的影响。本组结果中肝素钠抗凝血浆的TBIL为22.09±7.06, 血清中的TBIL为14.47±5.56。影响两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血浆的浊度使得TBIL出现假性的升高[6], 再次, 在分离血清时因TBIL会氧化并分解, 故使得血清中TBIL的含量降低。
综上所述, 肝素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中的K+、GLU、TBIL均有一定的影响, 故肝素钠抗凝血浆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需有选择性地给予急诊生化项目的测定。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22-123.
[2]邱志林, 方建伟.肝素钠抗凝血测定钾钠氯及其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l, 16 (6) :337-338.
[3]MILES RR, ROBERTS RF, PUTNAM AM, et a1.Comparison of serum and heparinized plasma samples for measurement of chemistry analytes[J].Clin Chem, 2004, 50 (9) :1704-1706.
[4]李美珠, 陈社安, 陈展泽.血浆和血清25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 2004, 1l (5) :728-730.
[5]李丰尧, 孙开梅.血清与肝素化血浆几种酶测定结果比较[J].医学文选, 2004, 23 (1) :70-71.
血浆生化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之间收治的急诊患者160例, 其中男88例, 女72例;年龄20~60岁, 平均 (32.4±4.5) 岁;主要症状表现:关节肿胀、疼痛44例, 程度不同的呕吐、恶心、腹痛110例, 其他症状6例。
1.2 检测方法
为所有患者抽取静脉血6 ml, 平均注入2支试管内。将3 ml静脉血注入不含抗凝剂的试管中, 在37℃放置30 min, 放入离心机内分离上层血清。将其余3 ml静脉血注入含有肝素钠的抗凝管中, 轻轻晃动使其混合均匀, 马上放入离心机内分离血浆。分别测定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的10项急诊生化项目 (采用攀事达PSD-15B电解质分析仪测定氯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含量) 。检测时采用的仪器为日立7060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与之配套的试剂, 每份血样均进行3次检测, 计算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3]。
1.3 检测指标
本研究中, 测定的指标包括肌酐 (Cr) 、丙氨酸转氨酶 (ALT) 、镁离子 (Mg2+) 、钙离子 (Ca2+)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氯离子 (Cl-) 、尿素氮 (Bun) 、钾离子 (K+) 、葡萄糖 (Glu) 和钠离子 (Na+)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及处理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检测, 血清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中Cr、ALT、Mg2+、Ca2+、AST、Cl-、Bun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肝素钠抗凝血浆中的K+和Na+水平低于血清, Glu浓度高于血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研究结果中, 两组Cr、ALT、Mg2+、Ca2+、AST、Cl-、Bun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肝素钠抗凝血浆中的K+和Na+水平低于血清, Glu浓度高于血清 (P<0.05) 。血清K+浓度更高的原因是血液凝固过程中, 血小板遭到破坏, 其中的K+得到释放, 浓度增加。而且血清分离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较长, 使得部分红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通透性向细胞外渗出K+。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等固有物质与K+在红细胞中的浓度低于血清浓度, 相当于“稀释”了血浆。肝素能够和Na+相结合, 从而降低离子电极对Na+的敏感性, 这也是导致Na+在血清与血浆中存在浓度差异的原因。血液凝固过程中, Glu是红细胞的消耗物, 所以血清中的Glu含量降低[4]。
采用常规方法检验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 需消耗较长时间, 导致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诊断和治疗, 甚至会延误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机。针对该问题, 肝素抗凝血浆则显示出了自己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优势。肝素的本质的黏多糖, 其分子量大、含有硫酸基因、带有多个负电荷, 抗凝作用强。其在血液中对于血小板的聚集有阻碍作用, 可通过抑制血液中形成凝血活酶和降低其活性来起到抗凝的效果。肝素在低浓度环境中会使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从而阻碍凝血酶的自我催化, 使X因子无法在血液中充分发挥作用, 其他因子也难以相互反应, 也就是说, 血液中的抗凝酶能够和肝素发挥协同作用[5,6]。两者结合后, 肝素会具有更强的抗凝血酶功能, 抑制凝血酶形成、阻碍血小板聚集并对抗凝血酶。在进行生化检验的血液中加入肝素, 可以避免血液发生凝固, 同时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避免因为血液凝集而影响检验结果, 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检验时间短的优点, 可以尽快获得生化检验结果, 展开临床诊治工作。急诊患者不仅发病突然, 且大多病情进展快, 救治成功的关键就是把握治疗时机。为争取足够的治疗时间, 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诊断患者的病情, 而影响诊断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化检验工作的速度, 所以提高急诊生化检验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在血浆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 可以确保检验对象始终保持原有活性, 以免血液凝集影响检验结果, 在满足生化检验需求的同时可缩短检验时间, 从而为救治患者赢得更多时间[7,8]。
综上所述, 相比于采用血清进行常规急诊生化检验, 采用肝素抗凝血浆可以大大提高检验速度, 而且K+浓度有明显差异, 具有较高的应用率, 肝素钠的抗凝能力强, 能使放置误差减少、避免血液凝固和减少溶血, 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真实地反映,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更适合作为标本。
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的160例急诊患者, 均采集6 ml静脉血, 平均放入普通试管与含有肝素钠的抗凝管中 (各3 ml) 。离心后测定10项急诊生化项目并加以比较。结果 血清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中肌酐、丙氨酸转氨酶、镁离子、钙离子、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氯离子、尿素氮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肝素钠抗凝血浆中的钾离子和钠离子水平低于血清, 葡萄糖浓度高于血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肝素抗凝血浆可以大大提高检验速度, 且钾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 具有较高的应用率。肝素钠的抗凝能力强, 能使放置误差减少、减少溶血,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更适合作为标本。
关键词:急诊,生化检验,肝素抗凝血浆,血清,葡萄糖
参考文献
[1]罗春华, 李国静, 赵武, 等.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27 (7) :658-659.
[2]时芳芳, 秦东春.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 (9) :1230-1231.
[3]王银玲, 周立平, 王齐晖, 等.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23) :3127-3128, 3130.
[4]罗利民, 黄艳平, 毕卫红, 等.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血液透析后病人生化检验的评估与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 34 (1) :59-61.
[5]尹娟.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6) :36-37.
[6]李泽文, 席文华.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9) :228-229.
[7]王好玉, 赵振文.探讨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2) :5455-5456.
血浆生化 篇5
关键词:奶牛,铜缺乏症,抗氧化能力,葡萄糖
铜是奶牛必须微量元素之一, 在奶牛生长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对奶牛的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以及免疫功能等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铜缺乏症是奶牛一种常见的矿物质缺乏性疾病, 它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主要症状有走路摇摆, 皮焦毛燥, 腹泻, 憔悴, 毛褪色, 呈熊猫眼状等[1]。常见于放牧的犊牛、育成牛。铜缺乏可引起动物骨骼变脆, 骨质疏松症, 影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等, 如不及时诊治, 容易导致死亡[2]。
该试验通过检测铜缺乏奶牛补铜前后机体血浆Cu、SOD、BUN、Glu、TP、T-AOC、MDA的变化, 为揭示铜对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奶牛场选取铜缺乏的泌乳奶牛10头, 临床表现:走路摇摆, 皮焦毛燥, 下泄, 憔悴, 毛褪色, 呈熊猫眼状等不同的症状。每头患病牛内服硫酸铜4 g·d-1, 1次灌服, 每周1次, 连续服用2周。以后饲料中添加含铜微量元素添加剂。
1.2 方法
10头缺铜症奶牛分别在补铜前1 d和补铜后10 d进行尾静脉采血10 mL, 置于试管中, 150 IU肝素抗凝, 迅速离心 (3 000 r·min-1, 5 min) , 分离血浆, 液氮冷却, 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 待测定指标 (见表1) 。表1中检测项目的试剂盒购于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长春汇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725-N (南京)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F-6124型 (北京) 半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
所测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 SPSS 11.5软件对组间的差异用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表2显示, 试验奶牛补铜后血浆BUN、TP、SOD水平略高于补铜前 (P>0.05) 。试验奶牛补铜后血浆Glu、Cu、T-AOC水平明显高于补铜前 (P<0.05或P<0.01) 。试验奶牛补铜后血浆MDA水平显著低于补铜前 (P<0.01) 。
正常情况下, 奶牛的血浆Cu浓度为15.76±1.36μmol·L-1[4], 而试验中缺Cu奶牛血浆Cu含量为11.35±2.29μmol·L-1, 补Cu后血浆Cu达到了正常水平。正常奶牛血浆TP含量是83.6±12.12 g·L-1[4], 试验中缺铜奶牛血浆TP含量为81.64±13.41 g·L-1。补铜后患病奶牛血浆TP略上升。缺铜对奶牛机体蛋白质合成影响小。然而, 正常奶牛血糖含量为3.50±0.45 mmol·L-1[4], 缺铜时奶牛血糖含量明显降低3.14±0.62 mmol·L-1, 补铜后奶牛血糖平均水平达到正常。因此缺铜对机体能量代谢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其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注:*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正常新陈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 不断被抗氧化系统清除, 这一系统的完整与含量对自由基的清除和机体健康起保障作用。由于体内有一完整的抗氧化酶系统, 如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酶、谷胱甘肽等。多数报道表明, 铜作为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是很多酶, 尤其是体内抗氧化物酶的激活物和组成物。当机体缺铜时, 导致体内抗氧化酶系统活性降低或者合成不足, 降低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5,6]。该试验中患病奶牛血浆SOD含量为4.36±0.88 U·mL-1略低于正常的4.50±0.56 U·mL-1, T-AOC含量为0.39±0.05 mmol·L-1, 极显著的低于正常的0.74±0.09 mmol·L-1。补铜后奶牛血浆SOD、T-AOC均达到了正常水平。这表明机体通过补铜, 为机体抗氧化酶系统提供了足够的铜离子, 从而使得抗氧化酶系统的合成和活性增高,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
丙二醛 (MDA) 作为脂质过氧化物, 可反应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间接地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 (MDA) 在体外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及线粒体内关键酶活性。在缺铜症时, 机体MDA显著升高[7]。该试验中病牛血浆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 说明过氧化物的堆积使动物体内一些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损害。补铜可有效降低奶牛体内MDA的含量, 减轻脂质过氧化损害的程度, 减少细胞被损伤的程度[8]。
3 讨论
该试验证实了奶牛缺铜会干扰奶牛机体能量代谢和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 补铜能有效的改善这些情况。
参考文献
[1]柴春彦, 赛福丁.阿布都拉, 石发庆, 等.奶犊牛缺铜症的病因学调查[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0 (10) :36-38.
[2]徐世文.铜缺乏与家畜疾病[J].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8 (4) :40-41.
[3]王聪, 黄应祥.奶牛微量元素铜营养的缺乏症[J].饲料与畜牧, 2005 (2) :14-16.
[4]Arundel J H, Jacobs D E, Leslie K E, et al.Veterinary Medicine[M].London:W.B.Saunders Company Ltd., 2000:1480-1549.
[5]王伟, 韩博, 史言, 等.微量元素铜代谢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8 (9) :33-36.
[6]王宗元, 曹光辛, 胡在朝, 等.动物矿物质营养代谢与疾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18-147.
[7]张威, 贾志海, 卢德勋.反刍动物铜营养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草食家畜, 2005 (4) :50-55.
血浆生化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高邮鸭, 江苏高邮鸭集团提供, 选择8周龄公母鸭各20只, 禁食12 h后, 翅下静脉采血2 m L, 加入含有柠檬酸钠的抗凝管, 离心, 制备血浆。
1.2 测定项目
测定体重、胫长、胫围、体斜长、龙骨长、半潜水长和胸宽等体尺指标。
测定外周血浆VLDL和TG浓度, 分别采用AMEKO鸭VLDL ELISA检测试剂盒和鸭TG 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测定。
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软件整理试验数据, 用SPSS20.0统计软件中的相关模块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邮鸭血浆VLDL、TG浓度和体重、体尺性状测定结果 (见表1)
注: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公母间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1可知:高邮鸭公母鸭之间VLDL、TG浓度差异不显著 (P>0.05) , 公鸭胫长、体斜长、半潜水长、胸宽极显著高于母鸭 (P<0.01) , 公鸭胫围、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鸭 (P<0.05) , 公母鸭体重差异不显著 (P>0.05) 。
2.2 高邮鸭血浆VLDL、TG浓度与体重、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2)
注:相关性均不显著 (P>0.05) 。
由于高邮鸭公母鸭之间VLDL、TG浓度无显著差异 (P>0.05) , 因此相关性分析不分性别。高邮鸭血浆VLDL、TG浓度与体重、体尺性状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VLDL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及半潜水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 (P>0.05) , TG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 (P>0.05) , 与胫长、体斜长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趋势 (P>0.05) 。
3 讨论
禽类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主要与脂肪代谢有关, 因此目前关于禽类血浆VLDL和TG的研究还是以与产蛋性能、产肉性能关系的研究为主, 而关于VLDL、TG浓度与体重、体尺性状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龚道清等[3]对肉种鸡血浆VLDL浓度与肥度性状的相关研究表明, 16周龄肉种鸡血浆VLDL浓度与54周龄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54周龄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呈不显著负相关。王健等[4]报道, 番鸭血液中三酰甘油与70日龄体重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中, 高邮鸭血浆VLDL和TG浓度与体重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
檀俊秩等[5]报道, 42周龄同一品种母鸭血浆VLDL水平明显高于公鸭。而在本试验中, 8周龄高邮鸭公母鸭之间外周血浆VLDL和TG浓度没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生长阶段不同有关, 鸭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性别对血浆VLDL和TG浓度的影响较小。
本试验中高邮鸭血浆VLDL浓度与胫围、龙骨长及半潜水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血浆TG浓度与胫围、龙骨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 与胫长、体斜长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趋势。可见高邮鸭血浆VLDL、TG浓度与体尺性状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 不能为选育提供可靠的依据。
4 小结
性别对早期生长阶段的高邮鸭血浆VLDL和TG浓度的影响较小;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及半潜水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血浆TG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 与胫长、体斜长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趋势。
摘要:为了探讨高邮鸭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总三酰甘油 (TG) 与体重、体尺性状之间的关系, 试验测定了8周龄高邮鸭公母鸭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TG浓度及体重、体尺性状。结果表明:8周龄高邮鸭公母鸭之间血浆VLDL浓度和TG浓度均差异不显著 (P>0.05) ;公鸭胫长、体斜长、半潜水长、胸宽极显著高于母鸭 (P<0.01) , 公鸭胫围、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鸭 (P<0.05) , 公母鸭体重差异不显著 (P>0.05) ;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及半潜水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 (P>0.05) ;血浆TG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 (P>0.05) , 与胫长、体斜长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趋势 (P>0.05) 。
关键词:高邮鸭,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体重,体尺性状
参考文献
[1]杨宁.家禽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GLODEL P.Animal blood groups and broche[J].Genetics, 1985, 16 (4) :319-327.
[3]龚道清, 张军, 李辉, 等.肉种鸡血浆VLDL浓度与肥度性状的相关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 2001, 22 (3) :47-50.
[4]王健, 段修军, 龚道清, 等.番鸭血脂性状与腹脂率、肌脂率、肝脂率的关系[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2 (11) :7-8.
血浆生化 篇7
关键词:肝素锂,血清,血浆,生化检测
随着医院服务质量及效率逐渐提高, 临床对实验室的要求, 特别是对检验结果回报时间 (TAT) 要求也随之提高, 门诊医生和患者更希望能在上午取到生化检测报告单。而传统的血清标本分离需要孵育后再离心, 造成检验结果时间延长。而肝素锂抗凝的标本可以在标本采集后直接离心, 分离血浆用于检测。现关于血浆与血清的差异的报道各有差异,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共计45例, 同时检测同一患者的血清和血浆标本中的生化指标, 用于探讨在本科室内两者的相关性, 血浆能否代替血清用于临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采集管:
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均由成都瑞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2 标本来源:
随机采集45例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 年龄在10~80岁。同一患者用碘伏消毒后同时采集肝素锂抗凝管和干燥真空采血管各5ml。肝素锂抗凝管直接离心, 3 000转15min, 分离血浆;干燥真空管于水浴箱中孵育40min后3 000转离心15min, 分离血清。
1.1.3 检测项目:
总胆红素 (TB) 、直接胆红素 (DB) 、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LP) 、总胆汁酸 (TBA) 、5, 核苷酸酶 (5′-NT) 、腺苷脱氨酶 (ADA) 、尿素氮 (BUN) 、肌酐 (Cr) 、尿酸 (UA) 、胱抑素C (CYC) 、葡萄糖 (GLU) 、糖化血清蛋白 (GSP) 、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载脂蛋白A (ApoA) 、载脂蛋白B (ApoB) 、同型半胱氨酸 (HCY) 、钾 (K) 、钠 (Na) 、氯 (Cl) 、钙 (Ca) 、磷 (P) 、镁 (Mg) 、二氧化碳 (CO2) 、β羟丁酸 (β-HBDH) 、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羟丁酸脱氢酶 (HB-DH)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淀粉酶 (AMY) 、脂肪酶 (LIP) 、抗链球菌O (ASO) 、类风湿因子 (RF) 、C反应蛋白 (CRP) 等临床化学常规检测项目。
1.1.4 仪器:
K、Na、Cl用重庆迅达XD-683检测, 其余各项目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1.5 试剂:
K、Na、Cl用重庆迅达XD-683配套校标液检测。TB、DB、5′-NT、TBA、BUN、CR、UA、CYC、GSP、ADA、CO2、LIP、ASO、RF、CRP由成都新成公司提供;TP、ALB、ALT、AST、GLU、CK、HBDH、LDH、ALP由北京中生公司提供;TC、TG、HDL-C、LDL-C、ApoA、ApoB由瑞源公司提供;Ca、P、Mg由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AMY、GGT由Olypus公司原装试剂;HCY、CK-MB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β-HB由上海景源公司提供。
1.1.6 质控品和校准品:
质控品用美国Aalto Scientific公司提供的Lever2 (45632) 、Lever3 (45633) ;校准品采用试剂配套校准品。
1.2 方法
(1) 质量控制:每天用伯乐2个水平质控品测定, 结果在控后, 再进行标本测定。 (2) 样本检测:比对标本穿插与患者标本中, 血清和血浆同时测定, 所有试验在2h内完成。 (3) 数据分析:根据每个项目血清和血浆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用Excl计算其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r) 。若r>0.975则认为两者相关性良好;r<0.975则认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45例患者41项检测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其中TP、ALB、Ca、Mg、CO2的相关系数<0.975说明两者无相关性, 其余各项相关系数均>0.975, 两者相关性良好, 检测结果无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血清与血浆标本在生化项目的检测上有没有差别, 现文献的报道也不一致, 为了探讨肝素抗凝的血浆能否代替血清用于临床检测, 我科也做了相关的实验, 探讨在本科使用的检测方法和条件下, 两者的相关性。通过上表比较可知, 41项常规生化检测项目中, 除TP、ALB、Ca、Mg、CO2外, 其余项目血浆与血清间检测结果高度相关。
无抗凝剂的血清标本, 在标本采集后需要30min的孵育时间, 冬季孵育时间还要延长, 这样延长了标本检测时间, 对非急诊的危急值发现时间延长, 进而延误临床医生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的有效的救治[1]。门诊和急诊患者延长了取报告时间。通过上表的比较, 大部分项目血浆与血清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 有差异的项目, 主要原因为未抗凝的标本采集孵育时间较长, 而又未分离血清, 血液在凝固过程中血块收缩挤压, 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 使细胞内外发生离子交换, 使血清中离子浓度改变[2]。因而与含抗凝剂的标本采集后立即分离出的血浆, 在部分检测项目上值有差异。有文献报道指出, 用血浆代替血清作常规化学分析, 可减少样品放置时间等原因造成的误差, 结果将更为真实[3]。
综上所述, 证明血浆和血清结果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在大部分项目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应对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重新确立其血浆的参考值范围, 无显著性差异的项目可沿用血清的参考值范围。用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检测, 可以有效地降低检验结果回报时间, 为门、急诊患者争取更为宝贵的治疗时间, 同时也可减轻医院实验室日益增大的工作压力, 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红, 王丽, 王小凤, 等.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5) :83.
[2]传良敏, 邓君, 王文建, 等.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样本中34项生化检测结果的偏倚评估[J].检验医学, 2009, 10 (24) :727.
血浆生化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急诊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中男38例, 女22例;年龄21~59岁, 平均年龄 (46.5±3.7) 岁。采用常规法抽取所有患者血液4 ml, 分为对照管和实验管, 对照管中2 ml血液不含有抗凝剂, 实验管中2 ml血液则含有肝素抗凝剂。
1.2 检验方法
使用蒸馏水对肝素钠予以配置, 剂量为500 U/ml。在每支一次性塑料采血管中添加0.1 ml的抗凝剂, 放于恒温箱 (37℃) 行干燥处理后再使用。于清晨采集每例患者血液4 ml, 在普通干燥管 (对照管) 与含有肝素钠 (来自武汉致远, 型号为WZK-NH) 的抗凝管 (实验管) 中分别注入2 ml。对实验管予以震摇后使其均匀, 再使用离心机按照3000 r/min的速度行20 min的离心处理, 而后便可获得肝素抗凝血浆。待对照管血液凝固后, 放于恒温水浴箱中 (37℃) 中, 时间约为30 min, 同样采取上述离心法获得血清。将黄疸、溶血以及脂血等标本排除, 再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产自武汉致远, 型号为OLYMPUSAU640) 测定血清与血浆相关指标。60份样本均检测3次, 而后再取平均值。
1.3 检测指标
钙 (Ca) 、钠 (Na) 、氯 (Cl) 、葡萄糖 (GLU) 、肌酐 (Cr) 、钾 (K) 以及尿素 (Urea) 。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检验测定值对比:对照管K为 (4.41±0.47) mmol/L, Na为 (140.5±4.36) mmol/L, Cl为 (101.4±5.21) mmol/L, Ca为 (2.22±0.12) mmol/L, GLU为 (4.77±0.37) mmol/L, Cr为 (60.03±7.41) μmol/L, Urea为 (3.78±0.32) mmol/L。实验管中K为 (3.71±0.52) mmol/L, Na为 (139.6±5.02) mmol/L, Cl为 (101.6±5.11) mmol/L, Ca为 (2.21±0.16) mmol/L, GLU为 (5.66±0.43) mmol/L, Cr为 (61.01±7.35) μmol/L, Urea为 (3.76±0.31) mmol/L。两组试管中K、GLU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诊科由于检验时间过长, 会导致患者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 不仅加重患者痛苦, 而且还会加重患者医疗负担。故需采用一种快速检验方法以减少等待时间, 加速检验报告的生成。肝素属于硫酸粘多糖, 分量子在15000个左右[1], 同时具有类型不一的抗凝效果。肝素可抑制凝血活酶与凝血酶的生成及其活性, 而后阻碍血小板聚集。其抗凝机制为通过与凝血酶结合, 对Ⅸa、PF3以及Ⅷ等因子的作用进行抑制, 并且增强抗凝血酶Ⅲ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能力, 增强肝素抗凝血酶的效果[2]。同时还可对凝血酶所具备的自我催化能力以及与凝血因子Ⅹ的对抗作用进行抑制, 故一般不会影响测定结果。当前临床广泛使用静脉血清, 将其作为主要生化检验标本, 在诊断并设定参考值时多将静脉血清作为主要来源。然而由于血清分离过久, 而在这一时间段中血细胞会经过凝血、离心以及代谢等活动, 因此可在极大程度上导致血细胞遭受挤压, 继而被破坏或者出现变形, 为部分指标测定值带来误差, 且时间越长误差越多。而肝素抗凝无需经过血液凝固, 有效提升检验效果, 同时为患者争取更多诊治时间。
本研究中, 对照管与实验管经过测定后, 钾、葡萄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郦敏霞等[3]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血清中之所以钾浓度要高于血浆主要原因在于凝固时, 存在于血液中的血小板被破坏, 其中的钾离子释放后溶血, 同时血清分离过久增强了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钾离子出现外渗现象, 逐渐渗到细胞外, 在这过程中钾离子进行了交换, 导致血清钾比血浆钾要高。而血清葡萄糖比血浆葡萄糖要低的原因则是凝固时血液中的红细胞对糖产生了消耗。故而在急诊生化检验中使用肝素抗凝血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总之, 科学使用肝素抗凝可以有效避开血液凝固过程, 利用极短的时间实现对标本的有效分离, 抑制血溶现象的发生。通过使用血浆钾开展测定工作, 可以获取较为科学的测定值, 测定结果可以很好地体现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 为急诊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生化检验分析资料, 提高检验依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实现对钾浓度差异的有效纠正。在急诊生化检验过程中使用肝素抗凝血浆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开展检验工作时应该科学调整和纠正钾、葡萄糖存在的差异, 提高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从而制定更加有效和完善的临床治疗方案, 为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提供可能。
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急诊患者, 采用常规法抽取所有患者血液4 ml, 在普通干燥管 (对照管) 与含有肝素钠的抗凝管 (实验管) 中分别注入2 ml, 再对两组试管中的血液行离心处理, 将血浆与血清分离后使用仪器予以分析, 同时对诸项急诊生化指标予以测定对比。结果 两组试管中钾、葡萄糖测定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使用肝素抗凝血浆可行性高, 误差少, 可加快检验报告生成速度, 符合急诊科特点,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素抗凝血浆,急诊生化检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向军.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对电解质等检验数据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 2014, 14 (7) :161, 164.
[2]杨焕涛.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4, 24 (2) :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