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术护理

2024-08-29

血浆置换术护理(精选9篇)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1

血浆置换是目前治疗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用人工方法将患者含有害物质与致病因子的血浆分离出去, 同时将正常人的血浆与自身血细胞混合后重新回输体内的方法, 以达到去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本院于2007年5月将血浆置换术用于重症肝炎辅助治疗, 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1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49例, 女2例, 年龄17~69岁。药物性肝炎2例, 慢性重症肝炎48例, 肝癌1例。接受1~4次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自身症状改善, 精神好转,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黄疸稳定下降, 疗效显著。

1.2 方法

应用德国贝朗公司Diapact CRRT血液净化装置, 选用Haemoselect L-0.5血浆分离和管路一套, 采用血浆等量置换法置换等量血浆。以肝素生理盐水预充装置, 设定所需参数, 建立血液通路, 每次置换血浆用量为2 000~3 000ml , 根据病情每例患者需治疗1~4次。

1.3 术前准备

(1) 病人准备:保证患者充足休息和睡眠, 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少饮水, 排空大、小便。 (2) 物品准备:备同型血浆、生理盐水、葡萄糖酸钙、肝素、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常规用药及急救药品;心电监护仪一台;16号动静脉穿剌针两个, 穿剌盘一个;纱布、棉球、弹力绷带、常规消毒用物一套。 (3) 治疗室准备:治疗前, 室内紫外线照射1h, 物体表面1∶500含氯消毒液擦拭, 室温保持22~24℃, 湿度50%~60%。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重症肝炎患者病情危重, 心理压力大, 加之对血浆置换知识的缺乏, 导致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作为护士首先应以诚恳的态度, 主动热情地与病人进行交流, 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及治疗目的, 使其消除不安情绪, 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2.2 术中护理

(1) 过敏反应:表现为畏寒、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应及时给予激素、抗组织胺药或钙剂, 治疗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2) 低血压:表现为头昏、心慌、四肢湿冷、脉速、血压下降, 可减慢血流速度, 延长血浆置换时间, 必要时用升压药。 (3) 出血:注意观察穿剌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 应熟练掌握穿剌技术, 尽量避免反复穿剌。 (4) 破膜:血浆分离器因为制作工艺而受到血流量及跨膜压的限制, 如置换时血流量过大或置换量增大, 往往会导致破膜, 所以预充分离器时注意不要用血管钳敲打排气, 防止破膜的发生。 (5) 报警处理:治疗中如遇机器报警, 应先消音再查故障, 以免引起患者恐慌。如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

2.3 术后护理

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穿剌部位拔针后以食、中、无名指垫自制纱布压卷压迫20~30min, 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静脉压迫2~4h, 动脉压迫4~6h。如皮下有出血, 24h内可冷敷, 24h后可热敷或用喜疗妥按摩, 并保持清洁, 防止感染。如肢端有麻木紫绀现象, 应检查绷带是否固定过紧, 可酌情松放。对股静脉穿剌患者在6~8h内穿剌侧不宜屈曲、用力。

2.4 饮食护理

治疗后24~72h要严格控制蛋白质食入量, 嘱其少食多餐, 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应注意摄入足够的热量, 以免长时间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影响抵抗力和病情恢复。

血浆置换术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是重症肝炎较先进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它不仅缩短了疗程, 为患者的康复、延长生存期及肝移植争取了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责任心, 认真做好术前、中、后的护理工作, 是血浆置换术得以顺利进行和成功的保证。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1例重症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术, 使其清除体内代谢产物, 保持内环境稳定, 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肝功能恢复的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治疗过程中的细心观察及治疗后的精心护理是保障血浆置换治疗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症肝炎,护理

参考文献

[1]许家璋, 段钟平, 主编.实用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9.

[2]林惠凤, 主编.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0.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2

【关键词】肝病;血浆置换;护理问题;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48-02

在治疗肝病的临床实践中,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有效方式。血浆置换指引出患者的全血到体外,将血浆在膜式血浆分离器作用下分离出来弃去,将毒素和致病因子清除后,对新鲜冰冻血浆加以补充,从而实现对已衰竭肝脏某些功能的替代,使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更快,促进肝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治疗目的的达到。不过这种治疗方式在国内并没有普及,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出血等不良反应,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或解决。[1]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对12例肝病患者进行了17次血浆置换治疗,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接收血浆置换术的12例肝病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3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6.1±0.8岁;诊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10例,其中合并肝昏迷患者2例;肝移植术后黄疸1例,重症肝炎1例。12例患者共进行17次血浆置换,平均1.4次。

1.2方法

血浆置换治疗在装置方面对WLXGX-888型血液净化仪加以采用,由北京伟力公司生产。在保肝、护肝、退黄、对症等综合治疗措施下,对12例肝病患者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对ALSS治疗室严格消消毒,对其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对体外循环通路加以建立,并用生理盐水对管路预冲后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平卧,对一侧股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加以采用,将血液引出后通过血浆置换装置分离血细胞与血浆,同时对一侧肘静脉留置针穿刺加以实施,在体内输入分离后的血细胞和置换液并将分离出的血浆弃掉。

对血浆置换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以100ml/min为血流量标准,2000-3000ml为每次血浆置换量范围,治疗时间维持在2-4h内。

2.结果

在血浆置换治疗护理过程中,12例患者中10例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3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术中细心护理,及对护理中问题的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的落实,除1位患者意识不清外,其他所有患者在治疗中情绪均比较稳定,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血浆置换,促进了病人治愈率的提高。

3.讨论

肝炎的发展很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其治疗方法中,血浆置换成为当前相对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不过血浆置换术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概括来说,本组血浆置换治疗肝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及防范对策如下。

术前护理中主要内容为心理护理、对周围血管状态的评估及术前准备等。本组12例患者中10例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对治疗缺乏信心,对血浆置换治疗知识的认识比较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对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个性特征对患者耐心解释血浆置换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可靠性等,也可邀请成功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从而帮助患者消除对治疗的不安等心理,使患者从内心肯定并愉快地接受这一治疗。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对患者周边血管状态做好评估工作,及时将不适合穿刺周围血管的患者情况通知给医生,治疗前还应对留置管路的通畅与否进行检查。血浆置换治疗对体外循环加以采用,带有一定危险性,所以护理人员还必须对患者进行术前相关检查,对其过敏史加以讯问,嘱咐患者少饮水等,操作过程保证无菌。

术中的护理主要内容为应用患者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枸椽酸钠中毒、增强病人的舒适感等。由于对血浆、异体血浆蛋白的大量输入及对血浆置换耗材的使用,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在操作中护理人员也能够对患者面、胸、四肢、背部等仔细观察,当患者出现皮肤发红、荨麻疹等情况即为过敏反应,护理人员需立即给予患者5mg地塞米松,同时静脉泵入2040ml 10%的葡萄酸钙。并将血浆速度减慢,将患者指甲剪短,避免患者将自己的皮肤随意损伤。在对大量新鲜冰冻血浆输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低血钙症状,一旦患者出现口周麻木、恶心等表现,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患者30-40ml 10%的葡萄酸钙,同时将500ml生理盐水加入其中静滴,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及将滴速减慢。[2]整个治疗过程时间长达4-5小时,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多多交流,注意患者的舒适感,帮助其变换体位等,使患者保持最好的状态接受手术。

术后护理主要内容为应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出血倾向、潜在感染等。血浆置换治疗演唱了凝血酶原时间,会减少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加上对肝素的使用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症状。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面色、意识、穿刺部位出血与否等注意观察,必要时可对血小板加以输入。在肝素的应用上可用低分子肝素暂时替代,对鱼精蛋白加以使用对管路连接情况加以检查等。血浆置换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血管插管处感染和血源性感染,护理人员必须对对病室消毒隔离,用含氯消毒擦试床单,同时使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如发现感染情况,应及时对抗生素加以使用[3]。

本组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中护理过程十分认真,对治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12例患者较治疗前和护理前心理均稳定很多,除1位患者意识不清外,其他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血浆置换。显示在血浆置换治疗中,规范的护理程序是其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贺春蕾,侯智锐.血浆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1(02):55-56.

[2]王芳.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32-33.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其中男16例, 女5例, 年龄32~60岁, 平均年龄 (48.22±10.58) 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病5例, 慢性加急重型肝病16例。全部病例, 均符合2010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21例患者共实施血浆置换术34次, 其中8例分别接受两次治疗, 6例患者分别接受三次治疗。每次血浆置换量为2000mL, 治疗时间2~2.5h, 两次治疗间隔3~5天。血浆置换装置采用日本旭化成医疗公司Plasauto-IQ21全自动血浆净化装置, 膜性血浆分离器 (-OP-08W) 。21例患者经过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 治愈出院4例, 好转出院14例, 死亡3例。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思美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酰胆碱、门冬氨酸钾镁及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以肝素生理盐水1500mL预冲洗PE管路装置。患者取平卧位, 行一侧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并置管, 然后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 经PE装置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 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 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设定PE相关参数:血流量80~120mL/min, 血浆流速为血流量的25%~30%。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2000mL, 单次血浆置换量为2000mL, 治疗时间2~2.5h, 两次治疗间隔3~5d。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准备

3.1.1 治疗室准备:

保持空气新鲜, 每日治疗前后用紫外线照射30min, 物体表面及地面用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室温在22~25℃, 湿度为50%~60%。

3.1.2 患者准备:

(1) 术前与主治医师确定治疗时间, 如果患者没有进行深静脉置管需要到病房提前了解患者血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 详细介绍血浆置换术的操作方法和作用, 用温和的语言和诚挚的态度教会患者在术中如何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事先告知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如过敏、皮肤瘙痒、口角麻木等症状, 若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以便及时处理。 (3)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思想交流、沟通, 以增加治疗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4) 详细介绍人工肝的费用及治疗效果等问题, 让患者或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1.3 物品准备:

(1) 血浆置换管路和分离器、注射器、胶布、采血管和冻存管 (写明患者姓名、病区、治疗种类、治疗日期、治疗前后时间) 、止血钳、引流袋等。如果是需要穿刺的患者, 要准备16G穿刺针、弹力绷带、止血棒、输液贴。肝素、0.9%氯化钠100mL和1000mL、地塞米松、盐酸异丙嗪、10%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 (2) 必要的抢救药品及物品;保证充足的氧气, 备好吸痰设备及完好的心电监护仪和输液泵。 (3) 核对血浆的血型、剂量、献血者的姓名及血袋编号并作好记录。设定水浴箱温度为37℃, 将冰冻血浆放于水浴箱轻摇融化备用, 融化血浆应予4h内用完以减少过敏反应。确保人工肝机器设备运行状态完好。 (4) 安装和预冲管路:正确安装管路--预冲管路--在管路自动冲洗期间通知病区送患者和病历—管路冲洗结束设定参数, 根据医嘱确定肝素用量。 (5) 遵循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指导方针, 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 均安排有经验且熟知患者病情的人工肝专职医护人员全程实施不间断的监护, 评估、核实患者的生命体征, 特别是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 以及患者有无输血史、近期出血史。转运时一定要通知家属, 熟悉转运路线, 保证转运电梯的运作。本组21例患者转运顺利, 没有意外发生。

3.2 术中护理

3.2.1 规范操作、循序渐进。

治疗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血型及“人工肝治疗同意书”是否签署完整。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 治疗过程中从电源的开启、管路安装、管路预冲、血路连接、体外血液循环的整个治疗过程到结束的每一步均应按规定步骤操作。治疗前10~20min给予抗过敏药物, 根据医嘱给予合适的抗凝剂并检查核对各设定的治疗参数是否正确。治疗开始时血流速度应较慢, 一般开始在40~80mL/h,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10~20min后如患者无不适可逐渐加大血流量到预定值。在治疗的每一步骤均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2.2 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1) 保持有效的血管通路:治疗中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或置管处有无血肿及渗血, 循环管路是否通畅, 防止治疗中出现管路接口滑脱, 管路打折、扭曲、受压等。一旦发生意外立即采取措施, 以保证体外循环血液顺利返回体内。患者应保持安静, 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适当镇静以获取通畅的血流。 (2) 全程给予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 如意识、面色及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调整设定参数。如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观察心电监护仪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观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及采血压、滤器的变化, 每30min记录一次。如有变化应及时寻找原因并处理。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积极给予处理。

3.2.3 不良反应的处理:

(1) 过敏反应:是人工肝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术中应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寒战、发热、皮疹等, 为减少过敏反应, 术前常规应用抗过敏药物, 正确保存和融化血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检查血浆有无浑浊、沉淀、漂浮物, 血袋有无破损及保质期。若有过敏可给予地塞米松5mg或异丙嚓25ng静脉推注, 严重者给予吸氧。如对症治疗无效则应停止血浆置换。 (2) 电解质混乱:低血钙时患者会出现口唇麻木、局部肌肉痉挛抽搐, 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低钾、低钠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 应给予相应的电解质补充。本组中有1例出现低血钙症状, 经处理后未影响治疗。 (3) 低血压:表现为心慌、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 可能与血流过快、过敏、血容量不足、脱水过多、心功能不全及回血温度参数设定过高有关, 应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如减慢血流速度, 取头低脚高位, 增加回心血量。如上述处理无效时可给予快速补液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等, 必要时停止血浆置换治疗。 (4) 其他:观察有无出血, 因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功能较差, 在治疗时应尽量控制肝素用量, 并根据凝血指标调整肝素的用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观察滤出血浆的颜色、量。判断有无溶血。

3.2.4 准确记录、认真交班。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客观的记录有利于医生了解患者在治疗中动态信息、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治疗结束时, 人工肝室护士应与病区护士认真交班, 如治疗中有无并发症、生命体征如何、应用的药物及用法用量。人工肝护士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应继续观察30min, 如患者情况稳定方可转入病房。

3.3 术后护理

3.3.1 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患者均处于肝功能失代偿期, 免疫功能低下, 加之术中插管, 有开放性伤口存在, 易合并感染, 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对患者应执行保护性隔离, 置于相对无菌的单人病房, 病室内应有空气净化系统, 定时消毒, 保持通风换气并减少探视。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戴好帽子、口罩, 穿隔离衣、换隔离鞋。有助于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防止交叉感染。

3.3.2静脉导管的护理。

查导管是否固定牢固, 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导管滑出。观察置管部位有无渗血、肿胀、疼痛和感染, 若实施股静脉留置导管, 那么留置导管侧肢体6h不宜屈曲, 每班测量置管部位下5cm的腿嗣及对侧相应部位的腿围以便及时发现有无水肿和血栓形成。插管处换药、冲管每2~3d一次, 并用无菌辅料覆盖,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渗液 (尿液) 浸湿应及时更换。置管处可用抗生素涂抹。如有红肿可用75%酒精湿敷。局部有感染时或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高热时应及时拔管, 并作细菌培养。

3.3.3 饮食指导。

血浆置换术治疗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内毒素等有害物质可被清除40%~60%, 全身中毒症状减轻, 食欲也随之好转。应嘱患者注意勿进食过量, 如摄入过多蛋白质可引起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治疗后24~72h内饮食应适宜, 控制蛋白质的入量, 少食多餐, 宜营养丰富、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保持大便的通畅。

4 小结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4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治疗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疗效观察

血浆置换已成为内科治疗免疫性疾病[1,2]、中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高脂血症)[3]、凝血障碍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终末肾病等多种疾病的常规方法之一。我院于1995年1月~2006年1月间采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例,取得临床满意疗效。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男4例,女26例;年龄13~51岁,平均32.5±17岁;病程28~67天,平均46±18天。中毒的形式:呼吸道、皮肤吸收中毒2例;误服2例;口服26例。毒物的种类有3911中毒17例,1605中毒4例,1059中毒6例,氧化乐果3例。2例为慢性中毒过程,余28例均为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30例患者均表现胆碱能危象和毒蕈碱样症状:多汗、瞳孔缩小,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心率减慢。烟碱样症状:肌张力增高,肌束震颤,心率加快。不同程度的全身抽搐。

27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3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6例,浅昏迷21例,深昏迷3例。部分患者有二便失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4~21.2)×109/L,RBC(3.2~4.6)×1012/L,HGB110~165g/L,PLT100~270×109/L,W-SCR0.25~0.37,W-LCR0.63~0.75。其中2例有血红蛋白尿。chE活力<30%。

治疗:所有病例均在迅速清除其体内毒物,维持呼吸功能,应用特效解毒剂如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积极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疗法(PE),抽吸病人静脉血800~1000ml,应用贝克曼低温冰冻离心机分离出血细胞和血浆,弃除含有毒素的血浆,血细胞经洗涤后加上相当于弃除量的冰冻 或新鲜血浆回输[4]。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的缓解程度和血浆chE活力测定结果,每日或隔日置换1次,每次弃除和补充血浆量为500~1000ml.每人次置换4~10次,平均6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天监测血生化、电解质、胆碱脂酶活力,积极补充血液中的丢失成分,如蛋白质、K+、Na+、Ca2+等,尽可能使血液中各种指标接近或达到正常,维持内环境稳定。

疗效标准:①显效:患者清醒,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呼吸道无异常分泌物,毒蕈碱和烟碱样症状消失,体征改善,chE活力>90%。病情痊愈。②有效: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变浅,呼吸功能恢复,呼吸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减少或消失,毒蕈碱和烟碱样症状缓解,肌张力改善、生命体征平稳,血浆chE活力>70%,病程相对较长。个别病例有后遗症。③无效:病情进一步恶化,昏迷程度加深,呼吸麻痹,毒蕈碱和烟碱样症状加重,体征无改善,患者死亡。

结 果

回顾我院1995年1月前应用常规方法救治的28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与1995年1月后采取血浆置换治疗3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疗效对比,从病例资料,中毒程度和临床疗效具有明显可比性,列表如下。

3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PE疗法,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与传统疗法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讨 论

根据一般性统计资料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在15%以上,但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更高。根据上表临床资料看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死亡率高达28.57%,采用血浆置换法治疗死亡率降低到6.67%。虽然血浆置换有较多并发症发生,如输血反应,恶寒、发热、低血压、低蛋白血症、低巨球蛋白血症、荨麻疹、溶血、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感染、肺栓塞、心血管意外、血液传播性疾病等。但及时进行血生化监测,积极有效补充损耗血浆量及其丢失成分,仍可避免这些并发症。血浆置换对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非常有效,可及时补充老化的胆碱酯酶消除胆碱能危象,操作简便,技术易于掌握,不失为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有条件的医院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文,童晓欣,等.血浆交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28例临床分析.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312

2 傅祖植,编写.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血浆置换疗法

3 李大年,主编.丛志强,著,现代神经内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入版社,2002,8:961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为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24名重症肝炎患者。其中男74人、女50人, 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7.7岁, 病程2~39年、平均病程10.6年。按照重症肝炎亚型划分, 38人系急性重型肝炎、25人系亚急性重型肝炎、31人系慢加急性重型肝炎、30人系慢性重型肝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2人。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肝炎亚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仅实施重型肝炎临床常规诊疗方案, 即保肝、退黄、抗病毒、抗感染、促进肝细胞再生、纠正血液内环境异常、并发症防控等常规内科处置疗法, 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给药。

1.2.2 观察组

本组应用对照组的临床常规诊疗方案, 同时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将患者输送至恒温治疗室, 常规建立静脉通道, 并建立静脉体外循环通路。而后应用应的血液净化装置和与之匹配的血浆分离器及综合管路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进行血浆置换的总量为2 000 m L, 单次置换时间控制在2~3 h。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 日后可每3~5 d再次实施血浆置换术。合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1.3 临床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 护理人员应完善落实患者入院后的护患沟通。患者及家属文化层次及个人素质各不相同。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细节对其性格、道德、综合涵养等作准确的评估。而后在护患沟通时因地制宜, 运用合适的态度、更能吻合对方知识水平的语言来进行病情交代及入院宣教。同时, 对患者的疾病基本知识及该患者所要实施的相应治疗的临床原理实施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每当患者或家属提出疑问时, 应为其耐心解答, 绝对禁止搪塞或遮掩。若患者及家属提出质疑, 则需谨慎思考后再作答复, 必要时请示上级护师或医师进行处理。总之, 务必要在最开始就给患者留下良好的个人印象, 以便获得患者及家属后续的治疗配合。 (2) 护理人员充分做好治疗前准备, 首先为观察组患者建立股静脉给药通道, 同时实施治疗区备皮, 操作时应干净利落, 尽量减少患者的穿刺痛苦, 绝对避免备皮时损伤患者皮肤。 (3) 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进行病床上排便训练, 以备不时之需。 (4) 遵医嘱为患者采集血、尿、便样本, 送交实验室进行生化检查。 (5) 保障病房内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及湿度适宜, 定时清理及消毒病房, 并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

1.3.2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仅观察组实施。 (1)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并向医师实时汇报, 以便医师做出反应进行相应的干预。 (2)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临床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无菌操作, 避免免疫力低下的重型肝炎患者诱发感染。 (3) 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时应密切观察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 如发热、腹痛、喉头水肿、皮肤瘙痒等。治疗前可先遵医嘱为其肌肉注射25 mg异丙嗪、静脉推注5 mg地塞米松以预先防控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而由于术中应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持续滴注, 该药若迅速注射可诱发低血钙, 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肢体抽搐、甚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此时应遵医嘱调整抗凝剂给药速度, 同时遵医嘱为其静脉补钙, 同时为其热敷及按摩缓解症状。此外, 由于血浆置换量大且迅速, 若患者机体虚弱可诱发暂时性低血压, 导致头晕、面色苍白、心悸、血压下降, 此时应报告医师进行合理干预, 必要时开放新的静脉通道进行补液以维持血容量稳定。 (4) 治疗结束前, 应保留治疗后的血液标本送交血生化实验室进行检查, 以期为医师开展后续治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1.3.3 术后护理

(1) 观察组护理人员应每日对血浆置换术使用的股静脉通道实施护理, 密切检查术后肝素封管情况, 若穿刺留置套管发生出血, 可先实施冷敷、加压包扎、盐袋敷贴, 并嘱其将患肢抬高。 (2) 观察组护理人员密切检查留置针固定情况, 及时更换松动或干涸的胶布或无菌敷贴, 绝对避免导管脱落。同时, 叮嘱患者留置穿刺套管的肢体绝对不能用力。一旦穿刺点发生红肿、疼痛等则提示发生感染, 则必须将留置针及导管拔除, 遵医嘱给予其抗生素, 而后另行建立静脉通道。 (3) 为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营养饮食计划, 以半流食或流食为主, 奉行高热量、低蛋白、低脂肪、低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且少食多餐。

1.4 研究指标

两组常规治疗方案同步进行, 待观察组血浆置换疗程完成后,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血清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 TBIL) 、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time, PT)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引入生活质量量表 (quality of life, QOL) 进行评估, 满分60分, QOL分数越高, 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据均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实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研究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血清ALT、AST、TBIL、PT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改善 (P<0.05) , 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QOL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后均有所改善 (P<0.05) , 而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上, 重症肝炎患者其肝功能多可暂时性地发生失代偿衰竭, 而在这一肝功能可逆的病变阶段, 为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干预, 减轻肝脏负担, 并且用外力干预行使肝脏的代谢功能, 是治疗此类患者的最重要手段。临床学者受到肾脏替代疗法的启迪, 开始实施肝衰竭血浆置换疗法, 并且收到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肝功能衰竭患者, 其血浆内蓄积大量代谢废物、毒素、病原体等[3], 而通过人工血浆置换, 能够迅速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有害抗体、病理性免疫复合物、重金属、代谢废物等有害物质, 使肝脏的代谢及解毒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代偿, 这样可优化人体内环境, 保障人体各组织脏器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4]。改善患者的肝炎症状及体征, 同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5]。

本次研究中, 通过完善术前护理, 能够让患者及家属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然后为患者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 为患者采集相关的生化检查样本, 以便医师对其实施后续治疗、以及为评估其病情、日后评估疗效奠定重要的基础。通过完善执行术中护理, 能够让患者在接受血浆置换术过程中安全稳妥, 极大地降低不良反应等意外发生的几率, 即使出现不良事件也可以由医师第一时间进行对症处理。通过履行术后护理, 使患者血浆置换所依赖的静脉通道保养得当、最大程度上避免套管滑脱、漏液、阻塞等意外发生, 最终避免患者被迫拔管并再次穿刺带来身心痛苦, 并给予其细致的营养护理, 以期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 促进其自身组织的修复。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术后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程度更好, 而由于患者其治疗后的内环境更好, 新陈代谢秩序更好, 因此, 患者一般状态更好, 故其生活质量也优于对照组。由此得出结论重症肝炎病患实施血浆置换术可清除患者体内毒素, 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 而辅以科学有效的全程护理有助于提升疗效,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肝炎病患实施血浆置换术的治疗全程护理经验。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24名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2人。对照组应用重型肝炎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匹配常规治疗的护理方案, 观察组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护理。待观察组血浆置换疗程完成后,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血清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 TBIL) 、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time, PT)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ALT、AST、TBIL、PT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均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症肝炎病患实施血浆置换术可显著清除患者体内毒素, 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 而同时辅以科学有效的全程护理有助于提升疗效,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全程护理

参考文献

[1]狄庆芬.29例重型肝炎病人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16) :1431-1432.

[2]葛爱学, 种红侠.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监护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7) :712-713.

[3]朱桂琴, 郭索萍, 冯国琴, 等.重症肝炎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15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18) :16-17.

[4]李桂香.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12 (1) :144.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观察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64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34例, 女30例, 年龄19~69岁, 平均年龄 (51.2±4.7)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2]。乙型肝炎26例, 戊型肝炎14例, 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11例, 未分型13例。主要临床并发症:干性脑病6例, 自发性腹膜炎6例, 肝肾综合征2例, 电解质紊乱3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31例) 和对照组 (33例) , 其中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0例;对照组中男13例, 女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照重型肝炎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常规内科治疗, 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择期实施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血浆置换治疗期间, 对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1) 术前准备。首先, 做好治疗室准备。在实施血浆治疗前, 要对治疗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消毒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同时, 保持恒定室温, 通常冬季室温为28~30℃, 夏季室温26~28℃[3]。其次, 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肝、肾、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血浆置换治疗需要较长时间, 术中患者可能出现较大血流动力学变化, 为保障手术顺利实施, 应嘱咐患者术前排空大小便。必要时, 可进行术前导尿, 并做好穿刺位置皮肤准备。治疗开始后, 患者血浆中坏死毒物等不良物质将被排出体外。因此, 除治疗过程中特殊用药外, 其他常规药物要在血浆置换术后服用。 (2) 术中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患者面色、神志。血浆置换术需要用到大量血浆, 加之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流速度较快。因此, 可应用心电监护仪器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和观察, 每0.5小时记录1次患者生命体征;手术药品、器械、设备以及常规物品等要配备齐全,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医护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 避免交叉感;在安装分离器及体外循环管路时, 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并应用1500 ml生理盐水 (38~40℃) 加肝素钠对分离器管路进行冲洗[4]。 (3) 术后护理。血浆置换结束后, 应观察患者穿刺位置是否出现血肿, 如血肿面积过大, 可通过抬高患肢以及冷敷等方法缓解血肿。同时, 观察辅料是否发生渗血, 若出现渗漏应及时进行更换。术后要充分固定导管, 避免导管发生脱落;导管需在患者体内留置较长时间, 因此易形成血栓, 引发患者血管闭塞。若护理不当, 则可导致导管内发生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同时, 留置管使用后要用肝素稀释液进行封管, 保持插管畅通。若观察到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或红肿, 应及时将插管拔除, 并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结果

2.1肝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案例, 经过血浆置换治疗后, 临床中症状均有所改善。如腹胀缓解、食欲增加、黄疸消退等, 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1例出现四肢麻木, 2例出现皮疹, 未发生过敏性休克, 经积极治疗和对症处理后, 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对照组5例出现四肢麻木, 8例出现皮疹, 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目前,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医学临床被广泛推广, 而人工肝血浆置换手段在治疗重型肝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得到众多专家与医学人士的承认与肯定[5]。根据临床经验, 认为除了上文所列护理干预措施外, 还应做好并发症处理。1要做好血浆过敏预防控制工作, 配备好的血浆制品要在6 h内用完, 天气过于炎热时不能超过2 h。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过敏反应进行及时处理, 如皮肤瘙痒, 可口服阿司咪唑;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应立即停止血浆置换, 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2要警惕低血钙。血浆置换术需采用抗凝剂, 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症状。本文观察组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钙现象, 护理人员立即为其实施按摩, 并进行补钙治疗, 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在治疗的应用, 缩短了治疗时间, 为肝移植手术争取了更多时间, 从而有效降低了肝炎的患者的死亡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 加强护理, 从而确保工干血浆换置手术顺利实施。本院在为重型肝炎患者提供诊疗时,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 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而围术期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促进患者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方法 64例重型肝炎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1例) 和对照组 (33例) , 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案例, 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 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为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时, 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以及术后科学处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型肝炎,肝功能

参考文献

[1]何金秋, 陈川英, 邓见廷, 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国危重急救医学, 2012, 12 (2) :105-108.

[2]孙丽华, 范晓棠, 肖琳, 等.MELD在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中的作用.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2, 8 (10) :42.

[3]彭秀丽.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黄疸消退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概况.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12, 10 (4) :109-110.

[4]刘素芬, 王阳.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5 (9) :62-63.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7

1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通过一定方式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在膜式血浆分离的支持下,将患者血液中的致病物质或毒素分离出来,并将血浆中的病理成分清除干净,取而代之的是新鲜冷冻血浆[1]。通过血浆置换,一方面能有效清除患者体中的致病因子与代谢毒素,一方面能有效补充患者体内多种活性成分,为患者肝移植或肝脏康复赢得宝贵时间。

2 护理干预对策

2.1 术前护理

血浆置换手术本身属于较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由于对手术的陌生、恐惧,患者术前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应激心理[2],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敏感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加强术前心理辅导意义重大。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需求与动态变化,拉近与患者的距离;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提高护理责任心与爱心,耐心听取患者倾诉,及时排解其不良心理;通过丰富的心理学沟通技巧掌握患者的心理防御特性与负性情绪,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预防机制,指导患者用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总而言之,护理人员需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2.2 术中护理

术中应严密关注患者的肢体温度、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预防出现低血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发冷、恶心等过敏症状,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密切关注仪器的运作状态,检查管路连接的可靠性,预防接头脱落导致大出血,保障机器运转顺利;做好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处理,重症肝炎患者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现感染症状,在静脉穿刺、更换血浆等操作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另外,由于患者病情凶险,必须及时、准确进行手术过程记录,准确、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血浆交换量及各项参数值。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尤其要警惕以下并发症:①低血压。血浆置换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冰冷、头昏等低血压症状,一旦出现需及时减缓血流速度,尽可能延长置换时间,并合理应用升压药物。②过敏。由于异体血浆输注,患者极易出现胸闷、发热、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吸氧等积极对症治疗。③出血。重型肝炎患者自身凝血机制较差,特别在使用低分子肝素后,部分患者极易出现皮下血肿或渗血等情况,需及时进行鱼精蛋白治疗。

2.3 术后护理

2.3.1-般护理术

后应加强对患者血压、心率、瞳孔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加强导管护理,预防导管脱落、扭曲等情况,保持导管畅通;加强巡视,密切关注患者有无鼻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密切关注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与各项肝肾功能检查有无变化;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温湿度适宜,物品摆放整齐;加设床栏,预防坠床,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安全与舒适需求。

2.3.2 并发症护理

①感染:及时更换敷料,密切关注敷料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更换药物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出现感染症状。②深静脉血栓: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需指导患者合理卧床休息,及早进行适宜运动,正确使用坐便器如厕,预防下肢过度屈曲;及时测量患者下肢周径,密切关注有无肿胀等情况出现;还应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等,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3.3 饮食护理

血浆置换术后,患者体内毒素、胆红素水平会暂时下降,患者食欲显著增加,但患者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若饮食不合理会导致患者腹痛、腹泻[3]。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清淡可口,营养丰富,积极鼓励患者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多餐。

3 小结

血浆置换成功率与临床护理质量密切相关,给予患者全程、优质的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丽梅,黄桂敏,农娟娇.护理干预在重型肝炎行血浆置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7):187-188.

[2]王雪,陶英,梁江宏.人工肝血浆置换病人的心理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7):863-864.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78例, 均为我院2002年3月~2009年10月住院的重症肝炎患者, 其中, 男45例, 女33例, 年龄18~65岁。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病因:药物性肝炎4例, 急性重症肝炎22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14例, 慢性重症肝炎36例, 肝癌2例, 并发症:Ⅱ度以上肝性脑病8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和电解质紊乱各2例。

1.2 方法

在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 选择时机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首次治疗前先用单针双腔导管建立右股静脉通道, 血浆置换机采用北京伟力WLXGX-888型, 分离器为德国PF2000N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先用1 500~2 000 ml生理盐水预冲, 最后500 ml生理盐水加肝素10 mg, 预冲时要充分清除血浆分离器和血路管内残留气体, 使血液从动脉流经膜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弃掉, 将血细胞和等量的血浆、白蛋白液及平衡液等经加热后从静脉端回输体内, 置换完毕后用100~200 ml生理盐水回血。血流速度为80~120 ml/min, 血浆分离和输入血浆流量为20~30 ml/min。每次置换血浆量为2 500~3 500 ml, 每次血浆置换治疗间隔1~3 d, 血浆置换治疗次数1~5次。本组78例患者共进行血浆置换治疗145次。

2 结果

78例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食欲增强、腹胀减轻、黄疸减退、精神好转。6例治疗前伴肝性脑病患者昏迷程度减轻, 其中有4例由Ⅲ度降为Ⅰ度。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肝、肾功能、凝血机制显著改善。最终好转出院66例 (84.6%) , 死亡11例 (14.1%) ;血浆置换145例次中, 18例次 (13.1%) 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颜面、四肢麻木7例次, 皮疹9例次。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血浆置换作为治疗重症肝炎的一种手段, 对挽救重症肝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症肝炎患者病情较重、病程长、预后差, 患者及家属都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等情绪[2]。患者对血浆置换的基本知识、疗效、安全性缺乏了解, 没有信心, 担心治疗效果。我们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浆置换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目的、可能遇到的情况及处理措施, 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 帮助患者及家属减轻陌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因此, 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 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3.1.2 血液净化室的准备

人工肝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60 min, 保持室温恒定, 以夏天26~28℃, 冬天28~30℃, 湿度40%~50%为宜。物体表面1∶500含氯消毒液擦拭, 保持房间相对无菌。进入人工肝室的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帽子、鞋套, 必要时穿隔离衣。

3.1.3 术前准备

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及有无血浆过敏史, 保证患者充足休息和睡眠, 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术前做好患者的常规检查:血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 术前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使用异丙嗪、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以预防过敏反应及出、凝血。核对、检查血浆,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 在使用前先试行一次, 出现故障及时排除, 以保证上机后正常运行。

3 2术中护理

3.2.1 严格无菌操作

重症肝炎患者由于病情重, 免疫功能低下, 易并发细菌感染, 因此在机器预冲、留置管的换药、更换血浆等方面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3.2.2 严密观察病情

治疗过程中应行多功能监护, 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面色、肢端颜色, 15~30 min记录1次, 观察皮肤有无瘙痒、斑丘疹等血浆过敏反应, 严密观察管路有无扭曲、留置管有无引流不畅、血浆分离器有无凝血、排液速度与血浆输入速度是否平衡[3]。密切观察跨膜压 (TMP) 动静脉压的变化, 以确保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及机器的正常运转。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并与其交流分散注意力。

3.2.3 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1) 过敏反应:PE治疗时需要大量补充异体血浆易发生过敏反应。常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严重者出现胸闷、气促、血压下降, 常规静推地塞米松5 mg或异丙嗪25 mg即可。 (2) 低血压:重症肝炎患者多数合并腹水,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治疗中血浆置换速度不宜过多过快, 否则易引起血压下降。表现为头昏、心慌、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 治疗中持续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面色、尿量及末梢循环变化, 视情况加速输入液体, 或输入20%白蛋白, 同时减慢或停止血浆滤出, 必要时少量应用升压药。 (3) 低钙反应:大量含有枸橼酸钠的血浆输入体内可导致低血钙, 随时观察病情, 倾听患者主诉, 如患者出现颜面口周及四肢麻木, 有紧绷感, 则为低血钙, 可予10%葡萄糖酸钙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4) 出血: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出血倾向明显, 治疗时要严格观察插管部位有无渗血、渗液, 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口腔、鼻腔出血以及呕血、便血等情况, 随时调整肝素用量, 治疗结束后给予鱼精蛋白中和患者体内残余肝素, 预防出血。

3.2.4 及时记录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血流速度、血浆回流速度等参数并作以详细记录, 如有变化,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3.3 术后护理

3.3.1 血管通路的护理

每次血浆置换后用20 ml注射器将管腔内的血液冲洗干净, 再用常规肝素每腔注入1.5 ml, 边推液边退, 使管道内充满封管液, 旋紧肝素帽, 防止回血及血液凝固阻塞导管。妥善固定导管末端交代患者减少床上活动, 防止管道受压、扭曲, 发现局部有红肿、疼痛、脓液时立即拔出插管, 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无效予以拔出重新置管。

3.3.2 饮食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后, 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内毒素等有害物质可暂时下降, 内环境得到改善, 食欲会明显增加, 但此时的肝功能及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饮食不当可能引起腹泻、腹胀等不适反应, 甚至诱发肝昏迷、消化道出血。因此应反复告知患者少量多餐, 禁食高脂肪、粗糙有刺激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待病情逐渐恢复后, 可适当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以保证机体的需要。

3.3.3 心理护理

术后4 h病情多有反复, 各项检查指标与刚做完PE术时相比, 略有回升, 伴随着自觉症状也会比术毕时重, 加上治疗操作多、花费大, 因此患者心理负担重, 应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3.3.4 预防感染

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 机体负氮平衡, 白蛋白及白细胞均减少, 机体抵抗力下降, 加上在血浆置换过程中丢弃大量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而造成免疫球蛋白丧失, 进一步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极易并发感染, 治疗后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监测血象变化。病室按时开窗通风, 保持床单干净、整洁, 严格控制陪护人数, 做好基础护理。股静脉置管处每日消毒、更换敷料, 避免留置管的感染[4]。

4 讨论

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 肝脏功能严重障碍, 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大量积聚, 继之严重影响其他脏器功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多脏器损害而死亡。人工肝技术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5], PE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 其作用在于能迅速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毒性物质如内毒素、胆汁酸、胆红素等外, 还可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 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促进肝功能恢复及肝细胞的再生, 从而延缓甚至逆转病情进展, 改善预后[6]。近年来人工肝血浆置换应用于治疗重症肝炎, 已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它降低了重症肝炎的病死率, 缩短了疗程, 为患者的康复和延长生存期, 为肝移植争取了时间。血浆置换的操作主要是护士完成的, 因此护理人员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 严格的无菌观念、丰富的临床经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血浆置换顺利进行和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Mullin EJ, Metcalfe MS, Maddern GJ.Artificial liver support:potentialtoretard regeneration?[J].Arch Surg, 2004, 139 (6) :670–677.

[2]刘戊香.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5) :65.

[3]彭云, 汪美玲.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1) :141.

[4]李艳芳, 段海叶, 徐丽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J].中原医刊, 2005, 32 (2) :54.

[5]蒋文, 朱永根.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 2003, 2 (1) :32–34.

血浆置换术护理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4月—2008年4月我科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32例, 男98例, 女34例;年龄12岁~76岁, 平均49.5岁;急性重型肝炎5例, 慢性重型肝炎121例, 药物性重型肝炎6例。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心理状态、皮肤瘙痒、经皮穿刺局部疼痛不适、手足麻木、低血压致心慌、胸闷、体位不适、顽固性呃逆等, 以“是”或“否”作答。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中、治疗后由责任护士至病人床边进行问卷调查, 并观察病人的表情、情绪变化并填写。

2 结果 (见表1)

3 原因分析

3.1 心理压力大, 紧张、焦虑心理

由于病人病情重、病程长, 治疗效果欠佳, 经济负担重, 担心治疗是否成功、术后疗效如何、是否发生并发症, 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

3.2 皮肤瘙痒

多发生在治疗后0.5 h~1.0 h, 全身皮肤瘙痒, 面部、躯干、四肢充血性皮疹, 畏寒, 胸闷。由于大量输入异体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各种异性蛋白质而引起过敏反应。

3.3 四肢麻木

多发生在治疗后2 h~3 h, 置换出较多血浆后, 出现口周和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症状。由于血浆置换采用的抗凝剂为复方枸橼酸钠, 大量的枸橼酸结合病人血液中的钙离子, 使血浆游离钙浓度降低, 导致低血钙引起四肢麻木。

3.4 经皮穿刺局部疼痛不适

血浆置换治疗必须建立两个血管通道, 且要求血流量大, 由于穿刺针较粗, 病人皮下神经末梢丰富, 穿刺及拔针时疼痛明显。

3.5 低血压致心慌、胸闷

以治疗初血压一过性下降有关, 表现心慌、出冷汗、四肢湿冷, 主要与重型肝炎病人合并有腹水、纳差、恶心、呕吐等, 故有效循环血容量多数减少致血压降低, 另外血浆置换时约200 mL血液进入治疗管路致使外周血容量减少及体内缩血管反应有关。

3.6 体位不适

人工肝治疗一旦开始, 穿刺肢体的移动将影响血流量进而影响治疗, 病人肢体活动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重型肝炎病人并发腹腔积液, 腹部膨隆, 不能耐受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术中不适应床上大、小便。

3.7 顽固性呃逆

部分病人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可能与血浆、皮质激素使用有关。

4 护理对策

4.1 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了解血浆置换治疗的有关知识, 包括治疗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向病人做好耐心细致的讲解, 使病人尽可能以放松的精神状态完成治疗。并告之成功的许多病例, 让病人看到生存的希望。

4.2 皮肤瘙痒的护理

在血浆输入前常规应用少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过敏情况, 并告知病人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及时告之。变态反应时, 先将置换速度暂时调慢, 并及时应用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或钙剂静脉注射, 同时可用棉签为病人轻轻擦拭皮肤, 缓解皮肤瘙痒, 保持舒适体位, 以解除其痛苦。经放慢治疗速度和对症处理后症状可消失。

4.3 四肢麻木的护理

治疗过程中血浆分离速度不可过快, 分浆比例不应超过30%。加强观察, 如出现低血钙症状及时补钙或在治疗刚开始时, 静脉缓慢补充钙剂, 可预防低血钙。并给予热敷、按摩等对症处理。

4.4 穿刺局部疼痛不适的护理

因动脉位置较深, 为减轻病人痛苦, 操作时一定摸清所需穿刺动脉的位置深浅、粗细、搏动强弱及走行方向, 在穿刺时应用一定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以减轻其疼痛与不舒适感。于桡动脉穿刺前10 min局部湿敷2%利多卡因浸湿的无棉片表面麻醉可充分阻断merel小体, 起到镇痛作用, 明显减轻或消除了病人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1]。

4.5 低血压的护理

病人发生低血压前一般有胸闷、心慌、心电图提示心率增快等, 减慢血流量后血压渐恢复正常。故在开始时血流量不宜过大, 约80 mL, 然后缓慢阶梯性增加至目标流量, 有助于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术前补充血容量, 减少了病人不适感, 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发生低血压一般采取的措施有调慢血泵速度, 加快输液速度, 及时补充液体, 给予50%葡萄糖40 mL~60 ml静脉注射。如果经上述处理无效则及时应用升压药[2]。

4.6 体位不适的护理

治疗过程中可以在保护好穿刺肢体的情况下, 协助病人适当更换体位, 必要时可以采用按摩、看电视、听音乐等方法减轻病人的身体不适。术前应先处理大、小便, 以防术中的不方便下床。

4.7 顽固性呃逆的护理

可通过诱发恶心反射, 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注止吐、解痉药处理。

总之, 适时针对性做好病人的舒适护理, 增强生理、心理舒适度与安全感, 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舒适程度与护理质量, 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 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顺利进行, 加快康复进程。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病人围术期不舒适的主要原因, 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32例行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病人进行围术期不舒适的原因调查。[结果]病人术前1d不舒适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压力增大紧张、焦虑;术中不舒适的原因为皮肤瘙痒、经皮穿刺局部疼痛不适、四肢麻木、体位不适、心慌胸闷;术后不舒适的原因为顽固性呃逆。[结论]在护理工作中, 护士需根据病人不同阶段的不舒适原因, 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以增加病人舒适度。

关键词:血浆置换术,不舒适,围术期,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夏玲.桡动脉穿刺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护理研究, 2006, 20 (12A) :3344.

上一篇:住房保障银行下一篇:土地制度变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