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输注

2024-07-28

血浆输注(精选6篇)

血浆输注 篇1

膜式血浆置换操作简单、费用低、治疗效果较理想而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治疗时血浆一次的置换量往往在2 500mL~3 000mL以上。根据量出为入的治疗原则, 置换出血浆的同时必须从静脉通路快速输入等量的血浆, 而输血器的管径小, 尤其库存血浆温度低、黏稠度大、血管受到刺激容易发生痉挛等因素影响输注速度,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 防止因血容量不足导致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 往往需要借助外力加压快速输注血浆, 而手动挤压方法费力、费时, 为此, 我们采用血压计袖带加压输注血浆,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加压输血浆的方法

输血浆时, 应用一次性输血器, 固定好穿刺部位, 针头衔接严密, 防止加压输血浆时脱落。将血压计袖带稍用力横向全部缠绕于血浆袋上扣紧, 袖带连接血压计胶管的一端用止血钳夹紧, 经输气球注气入袖带, 即可产生压力挤压血浆袋, 加快输血浆速度。

2 优点

(1) 用血压计袖带加压输血浆简单易行, 省时省力, 用袖带注气加压血浆袋时, 由于作用面积宽, 压力均匀分布, 增速快, 效果可靠, 其输注速度是一般方法输注速度的3倍~4倍。 (2) 注入袖带内的气体量和压力可根据血浆置换出的速度要求随意调节大小, 袖袋内注入300 mL的气体, 压力可达12kPa, 此时血浆成直线注入血管, 一般输入200mL血浆, 中途需充气1次~2次, 5min内即可输完, 若需要改变速度可随时调节注气量。 (3) 取材简便, 节约费用, 耗时少, 省时省力, 保证了输注速度, 避免了因输注速度过慢导致血浆出入不平衡引起病人低血压的发生。

血浆输注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100例, 男44例, 女56例, 年龄25~65岁。胆囊炎35例, 胃癌14例, 甲状腺17例, 乳癌11例, , 声带息肉12例, 宫颈癌11例。ASA分级Ⅰ~Ⅱ级。其中随机分为血浆靶控输注组X组50例, 男23, 女27例。恒速输注H组50例, 男21, 女29例。均拟实施静脉复合全麻。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道, 监测ECG、BP、SPO2、BIS, 麻醉准备充分后, X组用威利方舟双通道靶控泵实行血浆靶控诱导, 配药比例是:丙泊酚10mg/m L, 瑞芬太尼是20μg/m L。设定参数: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丙泊酚目标血浆浓度。H组实行人工诱导, 丙泊酚2mg/kg静脉推注。诱导后, 均行气管内插管, 接麻醉机控制, X组实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通道血浆靶控输注维持深度, H组用普通微量泵恒速混合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深度, 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控麻醉深度, 术毕均顺利复苏拔管, 严密记录好所有相关监测数据。其他用药无差异性。

2 结果

与H组相比, X组可以迅速而平稳地达到目标浓度, 麻醉诱导时血液动力学更平稳、术中麻醉深度易于调节, 手术结束停药后可以预测患者的苏醒和恢复时间, 使用简便、精确、可控性好。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

2.1 诱导期

X组比H组诱导时间略长, 用量略少, 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诱导和维持是密不可分的。诱导给药基础原则是:为达到靶控输注的目的, 给予负荷量迅速建立预期的血药浓度, 再用维持量输注以补偿从血浆和效应部位中清除的药物, 根据药代学, 负荷量=效应室分布容积×药物血浆浓度[1]。威利方舟双通道靶控泵会根据设定参数计算负荷量并自动输入, 例如, 某患者拟丙泊酚诱导目标血浆浓度为4μg/m L, 瑞芬太尼诱导目标血浆浓度为4ng/m L, 计算机计算后提示:丙泊酚注射16s约4.74m L。瑞芬太尼4s注射0.81m L。就是表示计算机开始以1200m L/h的速率 (速率是递减) 在16s输入4.74m L以达到预期的丙泊酚目标血药浓度, 然后自动的降低速率输入余下量, 一般血浆浓度在1~2min效应室浓度达到血浆浓度的50% (t1/2 ke0) , BIS降至60左右, 3min时, 效应室浓度达到血浆浓度的85%~90%, BIS降至55左右, 此时插管一般没心血管反应。而H组丙泊酚诱导量根据2mg/kg而来, 诱导量并不精确, 而且依靠人工的推注速率更没有X组精确, 因此往往用量过多速率过快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另外, X组诱导丙泊酚量明显减少, 比H组约人平减少约8%~10%, 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因为是复合用药, 我们一般丙泊酚诱导目标血浆浓度为3~4μg/m L。瑞芬太尼诱导的血浆靶浓度为4~6ng/m L。

2.2 维持期

通过临床观察, X组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准确计算和自动调控输注速率, 能够直观的看到如何达到和维持稳定的目标浓度, 因此术中麻醉深度易于调节和平稳。H组则只能够调节速率来达到想要的深度, 药物血浆浓度并不稳定, 血药浓度忽高忽低而导致麻醉忽深忽浅。由于药代动力学模型的误差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性, 靶控浓度和患者的实测血浆浓度之间会有一定的误差, 但事实上靶控浓度的变化与临床药效学指标如血压、心率、BIS有很好的相关性, 因此这种系统误差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

X组中威利方舟双通道靶控泵可以通过切换键调到实时靶控数据界面, 即可以清楚的看到输注速度、靶浓度、血浆靶浓度、效应室靶浓度、苏醒浓度, 注射总量、注射时间等。可以根据生命体征和BIS的变化来调控血浆靶浓度, TCI会自动快速的调控输注速率来达到所需的稳态血浆浓度。根据药代学, 维持量=清除率×药物靶部位浓度。例如:某患者体质量50kg。拟维持血浆浓度丙泊酚为2.5μg/m L瑞芬太尼为2.5ng/m L。当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完全相等时, TCI此时显示丙泊酚的速率为22.5m L/h, 瑞芬太尼的速率为15.45m L/h。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印证是怎么得来的。丙泊酚:30m L/ (kg·min) ×2.5μg/m L×50kg×60min=225mg/h, 配药为10mg/m L, 即为22.5m L/h。瑞芬太尼:41.2 m L/ (kg·min) ×2.5ng/m L×50kg×60min=309ug/h, 配药为20μg/m L。即为15.45m L/h。再计算混合用药的比例为:丙/瑞=225÷309≈0.72。值得大家借鉴去混合配药, 但也说明丙泊酚与瑞芬混用的弊端。表1可以了解适宜血浆靶控输注的相关药物的各阶段的麻醉维持所需血浆靶浓度。

2.3 苏醒期

通过临床观察, 两者相比而言, X组比H组麻醉苏醒快、准。X组中威利方舟双通道靶控泵可以提示丙泊酚与瑞芬的苏醒浓度、苏醒时间, 可以指导分步准确停药。而H组恒速输注泵如何停药则显得相对的盲目。TCI技术可以计算药物浓度的下降, 可以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可以快速正确地调控血浆中麻醉药和镇痛药的靶浓度, 计算并显示效应室的浓度变化, 停药后仍可以继续计算和显示血浆和效应室浓度的下降情况。根据临床经验和药物的治疗浓度窗, 可以准确的了解到患者的血药浓度是否已达到清醒水平。另外, 可以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模型预测麻醉药物的恢复时间, 并通过倒计时的方式直观的提示苏醒时间。准确率达90%以上。

3 体会

3.1 完整的TCI系统由微计算机控制的输注泵、根据药动学模型编写的控制程序及相关的辅助部件三部分组成, 我们现有的三部威利方舟靶双通道靶控泵, 是目前将这三者整合在一起很完美和很实用的商业化靶控输注泵, 通过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的确如上面所说, 麻醉效果确切、调控更加精确, 可控性强, 苏醒迅速完全, 值得推广。

3.2 了解药物的滞后现象。也就是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之间达到完全平衡的时间。通过观察, 发现:维持恒定的血浆靶浓度的前提下, 丙泊酚达到95%平衡需10min, 达到100%平衡需25min。瑞芬太尼达到95%平衡需8min, 达到100%平衡需20min。还发现, 当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完全相等时, 输注速率以每2秒0.01m L/h的速度递减, 此时的速率可以说是动态的平衡。当要调控血浆靶浓度时, 如果是调高, 则通过加快速率首先快速提升血浆浓度至目标浓度, 需约1min就可以达到, 此时速率是递增的, 效应室达到完全平衡需要10~15min。反之要调低, 则泵自动停药也需约1min, 血浆浓度快速下降至目标浓度后, 才开始启动注射, 其速率是递减的, 效应室达到完全平衡也需要10~15min。如果是需要换药, 效应浓度达到完全平衡也需要10~15min。

3.3 需注意问题

TCI系统显示的血浆和效应室的靶浓度是根据药代动力学推算出来的, 前提是假设患者的血浆药物浓度为零, 时间浓度并不知道, 如果系统一旦中断, 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人为的将注射泵停下来, 例如需要更换时, 此时系统会将停泵时间记录下来, 并继续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进行计算, 一旦重新工作, 可以自动调整泵速, 恢复原靶浓度。二是如果退出系统, 或者发生故障, TCI重新工作时, 不会考虑体内现存药量, 任然将机体血浆浓度视为零, 这样推算出来的靶浓度将与实际情况误差很大。

4 结论

4.1 科学性

靶控输注 (TCI) 是静脉给药技术的重要变革[1], 它是药代动力学研究一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是划时代的变化。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利用药室模型计算制定出的个体给药方案, 从而更好地实现了静脉用药个体化。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 靶控输注速率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数, 不会造成血药浓度上下波动, 用TCI麻醉给药系统, 如同在麻醉蒸发器上选定吸入麻醉浓度一样, 在静脉麻醉中选定患者所需要的麻醉药血药浓度, 因此, TCI又被称为静脉蒸发器[2]。

4.2 优越性

与传统的人工诱导相比, 血浆靶控输注诱导意识丧失的时间略高于人工诱导但诱导药量明显减少, 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麻醉维持中, 恒速输注稳定的是输注速率, 而血药浓度是不平稳的, 血药浓度忽高忽低而导致麻醉忽深忽浅, 而TCI系统稳定的是血浆靶浓度, 输注速率是不断的在动态变化和微调的, 速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数, 麻醉更加平稳, 麻醉深度更加可靠, 术中知晓率更低, 麻醉苏醒也快于传统的方法, 倒计时的方式直观的提示苏醒时间, 可以指导准确停药。

综上所述, 其原理是很科学的, 其特点是诱导和维持是密不可分的, 其应用是很广泛的, 其优点是肯定的, 其缺陷是有待改进的, 如果能够熟练的应用到临床中去, 扬长避短, 将对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有一定的提高, 必将促进麻醉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因明, 邓小明.麻醉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血浆输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入住该院并进行血液输注的患者36例进行研究。其中, 男17例, 女19例;年龄16~74岁, 平均年龄为36.19岁。36例患者中, 有白血病化疗后的患者25例, 骨髓异常增生症患者11例。这36例患者的皮肤及黏膜散均存在散在出血点或者有牙龈出血的现象。

1.2 方法

对这36例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 每次1个治疗量 (相当于10U的单采血小板) , 并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后1 h以及输注后24 h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血小板数量以及APCT进行测定。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器为北京世帝公司生产。

1.3 判断标准

按照CCI的判断标准[3]:血小板输注后1 h的CCI﹤7 500为无效, 输注后24 h的CCI﹤5 000为无效。PPR的诊断标准为:血小板输注后1 h的PPR﹤30%为无效, 输注后24 h的PPR﹤20%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36例患者输注之前的血小板计数均为 (2~16) ×109/L, 而且均出现牙龈出血、鼻衄或者皮肤黏膜有散在出血点的出血症状。在血小板输注后1 h以及24 h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提高, 而且出血症状减轻, APCT值由输注前的 (105.8±10.9) s缩短到输注后1 h的 (61.1±8.6) s以及输注后24 h的 (69.3±8.8) 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正常对照的APCT值为 (41.1±3.6) s。有1例患者显示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且血小板输注后1 h以及24 h的CCI为7516, 4356;PPR值为26.1%和11.3%, 其PPR值均为无效, 而CCI值于输注后1 h显示为有效, 在24 h后显示为无效。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 如何延长血小板的采集后的保存时间、功能以及血小板输注后的疗效判定已经成为近期血小板研究的热点[4,5]。在实际临床应用当中, 主要通过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升高情况以及患者的出血现象是否改善来判断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CCI和PPR均为观察血小板升高的指标, 但是在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判定上两者会有一定的出入, 而在准确程度上, CCI减少了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因此比PPR更加的准确。在该研究中, 血小板输注后1 h与24 h的APCT值较输注前的APCT值明显缩短, 这提示APCT值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血小板输注有效。而在该研究36例血小板输注的患者中, 有1例患者显示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其PPR值均为无效, 而CCI值于输注后1 h显示为有效, 在24 h后显示为无效, 说明CCI和PPR值在评价血小板输注是否有效上会有一定的出入, 充分证明了血小板输注后的数量变化与血小板输注的疗效有明显的直接关系, 但是单纯地应用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指标, 比如说CCI与PPR的指标来进行判断是不准确的, 比如说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就不能单纯以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输注的血小板在患者体内的功能如何[6,7]。而APCT则能够较全面地对患者血小板的数量以及功能加以体现, 其原理是将接触活化剂注入到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之中, 由于加入的接触活化剂不但会将凝血因子激活, 而且还会刺激血小板释放磷脂丝氨酸, 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启动凝血过程[8]。因此, 在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者功能下降时则会引起APCT的延长, 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血小板输注后的疗效,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Burcham P, Blais D, Firstenberg MS.Platelet inhibition and surgical bleeding.A plea for more science and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J].Circ J, 2011, 75 (12) :2751-2752.

[2]Textor JA, Tablin F.Activation of equine platelet-rich plasma:comparison of method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quine autologous thrombin[J].Vet Surg, 2012, 41 (7) :784-794.

[3]Burnouf T, Chou ML, Wu YW, et al.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latelet (PLT) -poor plasma, PLT-rich plasma, PLT gel, and solvent/detergent-treated PLT lysate biomaterials against wound bacteria[J].Transfusion, 2013, 53 (1) :138-146.

[4]杨孝顺, 谢琳, 朱鸿杰, 等.冰冻单采血小板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与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效果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27) :5015-5017.

[5]宋奎, 郭子文, 何慧清, 等.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血小板输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14) :2567-2571.

[6]王凯元, 薛玉良, 王洪武, 等.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用于体外循环手术中血小板输注后凝血功能的监测[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7) :613-614.

[7]王琴, 严媚.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探讨[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0, 15 (3) :132-134.

血浆输注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部216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 入选标准:符合单纯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入院格拉斯哥昏迷 (Glasgow Coma Scale, GCS) 评分≤10分及伤后24h内未行手术治疗;病程<24h, 入院即刻进行凝血常规检查、头颅CT检查, 头颅CT示: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排除标准:开放性颅脑损伤或复合性颅脑损伤, 经期育龄妇女或孕妇, 具有肝病、血液病及其他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史;近期具有抗凝治疗史的患者。按上述要求资料完整的患者计216例 (男162例, 女54例) , 受伤原因:打击伤65例, 摔伤50例, 交通事故伤101例。

1.2 标本采集及处理方法

入院时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放置于硅化或塑料试管中。采用0.13mmol/L枸橼酸钠 (1∶9) 进行常规抗凝处理后立即检测TT、PT、APTT、Fbg等凝血指标。受伤至采血化验平均时间为 (3±1.15) h。仪器为日本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检查试剂由德国SI-EMENS公司提供, 包含TT检测试剂盒、PT检测试剂盒、APTT检测试剂盒与Fbg检测试剂盒。

1.3 治疗方法

新鲜冰冻血浆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所有均符合质量评定标准。如果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1.0g/L, TT、PT超过正常值5s及APTT超过正常值12s时给予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第一次剂量为8~12ml/kg, 维持量保持在5~8ml/kg。同时对颅脑外伤行对症支持治疗。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后24h再次对TT、PT、APTT、Fbg等凝血指标进行检查。

1.4 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用 (±s) 表示, 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216例患者采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后24h, 凝血相关指标改善显著,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急性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的变化与患者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均具有密切关系, 防治继发性脑损害是目前治疗颅脑损伤的一重要方面, 而凝血功能障碍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 是形成颅脑再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国外有研究发现, 颅脑创伤后可导致凝血活酶释放、凝血因子激活, 从而使患者出现短暂性高凝状态, 这种异常性改变将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因而在颅脑创伤后几小时内, 血液低凝将逐渐取代原有的短暂性高凝状态, 机体血管内皮损伤并释放纤维蛋白凝血酶原激活物, 引起继发性的出血, 即纤溶蛋白溶解。颅脑外伤患者创伤后出现了凝血、纤溶功能的紊乱[3]。Selladurai等[4]研究表明:急性闭合性脑外伤的病情程度与凝血指标APTT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的异常改变紧密相关。Addsion等[5]关于颅脑损伤后出现的凝血功能障碍与患者神经功能改变及脑意识水平关系的研究显示:在清醒脑意识状态下, 凝血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 仅为18%, 而嗜睡患者的凝血障碍发生率为41%, 显著高于清醒脑意识状态下的患者, 其次, 在昏迷意识状态下的患者, 其凝血障碍发生率高达100%, 该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凝血障碍发生患者与脑意识状态相关, 昏迷患者几乎可并发凝血功能的紊乱。国内王建等[6]研究结果也表明, 急性脑损伤后约有47.55%患者在受伤后24h内即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而出现凝血异常的患者容易发生进展性颅脑内出血, 凝血功能异常程度与患者病情呈明显正相关性。

本文结果表明, 216例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延长, 对输注新鲜冰冻血浆颅脑损伤后凝血紊乱患者进行研究, 发现输注24h后,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24h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患者凝血功能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 对于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凝血机制, 基层医院接诊的颅脑外伤患者多, 考虑到新鲜冰冻血浆价格便宜, 容易获得, 因而适合在基层医院针对颅脑外伤后凝血紊乱的患者使用, 从而减少因此而导致的二次脑损伤。

参考文献

[1]Allard CB, Scarpelini S, Rhind SG, et al.Abnormal coagulation tests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of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J].J Trauma, 2009, 67 (5) :959-967.

[2]詹结民, 胡建成, 刘健.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凝血-纤溶异常与PIH及预后的相关性[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2) :12-14.

[3]Gando S, Nanzaki S, Kemmotsu O.Coagulofibrinolytic changes after isolated head injury are not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rauma patients without head injury[J].J Trauma, 1999, 46 (6) :1070.

[4]Selladurai BM, Vickneswaran M, Duraisamy S, et al.Coagulopathy in acute head injury:a study of its role as prognostic indicator[J].Br J Neurosurg, 1997, 11 (5) :398-404.

[5]Addison K, Jeffrey S, Kathy RN, et al.Coagulation in severe closed head injury:is empiric therapy war ranted[J].Am Surg, 1997, 63 (2) :233-236.

血浆输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需大量输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3例, 女31例, 年龄19~67岁, 平均 (49.21±2.54) 岁。输血原因:32例车祸伤, 24例锐器严重刺伤, 9例产后大出血, 13例高处坠落伤, 6例其他。本组患者及家属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血液病、其他原因诱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术前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根据入院24 h内输注血浆、冷沉淀和红细胞比例分为3组, 高比例组 (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中比例组 (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和低比例组 (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 各28例。3组输血原因、年龄等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入院后均取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悬浮红细胞配置后输注, 以100 m L:1 U:1 U为比例单位。高比例组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中比例组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低比例组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3组输注速度控制在60滴/min, 输注期间可根据病情和失血情况适当调节输注速度。

1.3 观察指标

(1) 输血前和输血24 h后取血液标本行凝血功能检查, 检查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源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 (2) 记录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浓度 (Hb) 、血小板计数 (PLT) 变化情况; (3) 记录3组患者的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 19.0中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指标

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输血前和输血24 h后PT、APTT、TT无明显差异 (P>0.05) ;低比例组、中比例组、高比例组输血24 h后FIB均显著低于输血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低比例组输血后24 h FIB为 (1.28±0.31) g/L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 PT、APTT、TT分别为 (18.76±5.34) s、 (42.39±7.59) s、 (38.06±6.18) s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血气指标

两组输血前Hb、PTL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低比例组、中比例组输血24 h后PLT为 (67.52±43.69) ×109、 (89.68±42.54) ×109显著低于治疗前, 中比例组、高比例组输血24 h PLT分别为 (89.68±42.54) ×109、 (96.63±52.10) ×109均显著高于低比例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地比例组输血24 h后对比, #P<0.05

2.3 死亡率

低比例28例患者中, 2例患者死亡, 占7.14%;中比例组28例患者中, 3例死亡, 占10.71%;高比例组3例死亡, 占10.7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大量输血维持机体循环是治疗创伤、产后、术后出血患者的重要抢救方式。大量输血主要指患者失血24 h内输入与自身血容量相等或更多的血液;3 h内输入自身血容量50%血液。大量输血主要通过输注血红细胞提高血红蛋白, 维持血容量, 预防失血性休克。然而, 有研究表明, 大量输血时, 可能造成血成分流失, 血小板、凝血因子比例下降, 引发凝血功能障碍[3]。此外, 严重创伤、输血量过多、低体温等也是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4]。对此, 临床必须探讨合理的输血模式, 提高抢救成功率。

国内研究表明, 成分输血可充分利用血制品各成分, 还可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 提高救治成功率[5,6]。近年来, 成分输血逐渐代替了成品输血。大量文献研究表明, 大量输血治疗期间, 血浆和浓缩红细胞比例是抢救成功的高危影响因素。刘刚等[7]指出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可提高患者存活率。但也有国学持不同意见, 提出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可避免红细胞输入过多稀释影响凝血机制。文章分析了3种输入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发现低比例组输血后24 h FIB为 (1.28±0.31) g/L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 PT、APTT、TT分别为 (18.76±5.34) s、 (42.39±7.59) s、 (38.06±6.18) 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中比例和高比例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 。结果显示, 中比例和高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均较小。赖国忠等[8]研究表明, 红细胞输入比例过高, 可能增加患者凝血因子, 与本研究相符。但本研究未分析凝血功能、病情发展与血浆/冷沉淀/红细胞输注比例之间的关系, 存在局限性,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行大量输血抢救同时, 可按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比例输注, 能够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提高救治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冷沉淀、红细胞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需大量输血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冷沉淀、红细胞比例分为3组, 高比例组28例 (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中比例组28例 (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和低比例组28例 (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 , 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凝血功能变化、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 记录死亡率。结果 低比例组、中比例组、高比例组输血24 h后FIB均显著低于输血前, 低比例组输血后24 h FIB为 (1.28±0.31) g/L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 PT、APTT、TT分别为 (18.76±5.34) s、 (42.39±7.59) s、 (38.06±6.18) s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低比例组、中比例组输血24 h后PLT为 (67.52±43.69) ×109、 (89.68±42.54) ×109显著低于治疗前, 中比例组、高比例组输血24 h PLT分别为 (89.68±42.54) ×109、 (96.63±52.10) ×109均显著高于低比例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大量输血期间可按照血浆/冷沉淀/红细胞≥1:1:1输注比例行输血治疗, 降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

关键词:大量输血,红细胞,输注比例,凝血功能,死亡

参考文献

[1]刘芬, 汪泱, 詹以安, 等.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6) :1000-1002.

[2]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国内部分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外科大量输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及其死亡率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 (7) :628-631.

[3]周洁, 吕科, 滕方, 等.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0) :844-847.

[4]韩驰.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比例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 2011, 13 (6) :836-838.

[5]吴小梅.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4) :435-436.

[6]詹以安, 钱克俭, 王联群, 等.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 2012, 38 (1) :66-68.

[7]刘刚, 张诚华, 吴志云, 等.成分血比例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 2012, 32 (1) :21-24.

血浆输注 篇6

关键词:输注比例,血浆,红细胞悬液,凝血功能,创伤性大失血

创伤性失血是创伤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 致死者占创伤死亡总数的2/5, 仅次于创伤性脑损伤, 对此类患者行及时有效而足量的血液输入是治疗的关键[1]。红细胞悬液 (RBC) 是成分输血中最常用制剂之一, 可减少血浆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但是由于RBC中缺少凝血因子, 大量输注可导致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2]。而普通冰冻血浆 (FP) 中含稳定的凝血因子, 二者联合输注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但现阶段关于最佳FP与RBC的比例 (FP∶RBC) 还存在一定的争议[3]。本文分析了三种不同FP∶RBC比例输注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需行RBC 10U以上输注的创伤性大失血患者共127例, 其中男9 0例, 女3 7例;年龄2 2~5 9岁, 平均 (38.4±6.1) 岁;创伤原因:车祸伤65例 (51.2%) , 坠落伤38例 (29.9%) , 其他原因24例 (18.9%) ;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 (29.2±7.2) 分。按输注FP、RBC比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组:A组41例, B组45例, C组41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创伤情况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首日输注红细胞10U以上;患者或其家属知情且签署协议书;排除年龄<16岁及>75岁患者;排除输血前凝血功能不全患者。

1.3 方法

以1 0 0 m l血浆∶1 U红细胞悬液为F P∶R BC=1∶1。A组患者首日以>1∶1比例输注;B组患者以1∶2.5~1∶1比例输注;C组患者以<1∶2.5的比例输注。持续输注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统计RBC及FP输注总量, A组RBC10~31U, 平均 (18.2±5.3) U;F P 1 000~3 1 00m l, 平均 (1 8 22.2±5 3 1.3) m l。B组R B C 1 5~6 0 U, 平均 (2 4.4±1 2.4) U;F P 1 2 0 0~5 700ml, 平均 (1 307.1±2 55.8) m l。C组R BC 1 8~5 9 U, 平均 (2 5.8±7.9) U;F P 1 4 00~5 2 00 m l, 平均 (1009.4±253.1) ml。

1.4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输血前及输血24小时后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g) 含量, 评价各组凝血功能变化;统计住院期间酸中毒、低体温等不良反应及死亡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 P S S 1 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三组患者输血前PT、APTT及F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24小时后, C组PT及AP TT与输血前比较显著延长, 而F g显著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PT及APTT无明显变化, 但Fg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三项均无明显变化。输注24小时后, C组的PT和APTT值均明显长于A组、B组, Fg值明显低于A组、B组, 同时B组的Fg明显低于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1为输血前A、B两组对比, 2为输血前A、C两组对比, 3为输血前B、C两组对比, 4~6分别为A、B、C三组输血后与输血前比较, 7为输血后A、B两组对比, 8为输血后A、C两组对比, 9为输血后B、C两组对比

2.2 三组不良反应、死亡率统计

A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 (12.2%) , 其中体温下降 (<36℃) 3例, 发热 (>38℃) 和溶血各1例;B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 (13.3%) , 其中体温下降和酸中毒各2例, 循环超负荷和凝血障碍各1例;C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 (9.8%) , 其中酸中毒和凝血障碍各2例。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7, P>0.05) ;A、B、C三组死亡人数分别是3例 (7.3%) 、3例 (6.7%) 、2例 (4.9%) , 三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2, P>0.05) 。

3 讨论

RBC是指去除全血中的大部分血浆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成, 1个单位RBC由200ml全血制成[4]。创伤性大失血早期行RBC输注治疗, 疗效较为确切, 但是大量、快速输注RBC可能会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和组织氧供减少, 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5]。FP中含有大量外来且稳定的凝血因子, 输入机体后可有效补偿RBC的稀释作用[6]。FP和RBC联合输注时, RBC比例增加会造成凝血障碍, 而FP比例增加会造成体温下降、溶血等不良反应[5,6]。有国外研究[7]指出, 按1∶1.5的比例输注FP与RBC, 能有效保证患者机体凝血功能。但考虑到国内外人种体质差异, 该数据应用于国内可能需要进一步修正。国内有研究[8]提出大量输血患者≤72小时输注FFP∶RBC的适宜比例为1∶ (1~2) [8], 本文分析了三种不同FP∶RBC比例输注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以探讨最适FP∶RBC比例。

本文结果显示, 输血24小时后C组PT及APTT显著延长, 而Fg显著下降;B组PT及APTT无明显变化, 但Fg显著下降;A组患者输血前后PT、APTT及Fg无显著变化;这可能因为A组RBC输注总量低于B组及C组, 凝血功能更为稳定。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总之, 仅从保护患者凝血功能方面考虑, 我们推荐的FP∶R BC比例数据为1∶1。但由于本研究未能纳入更多其他比例的小组, 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最佳输注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大量输血指导方案 (推荐稿) [J].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 (7) :617.

[2]贾庆灵, 张淑艳, 范文进, 等.大量成分输血抢救严重创伤大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 2008, 28 (4) :377.

[3]周洁, 吕科, 滕方, 等.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0) :844.

[4]邹佳, 叶建芬.输注大量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对出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36) :136.

[5]金平, 李子龙, 吴立峰, 等.基层医院大量输血协议对多发伤患者创伤诱导出血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 2011, 27 (10) :940.

[6]刘燕, 陈方祥, 滕方, 等.329例大量输血患者成分输血分析[J].重庆医学, 2009, 38 (12) :1433.

[7]Sperry JL, Ochoa JB, Gunn SR, et al.An FFP:PRBC transfusion ratio>/=1:1.5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mortality after massive transfusion[J].J Trauma, 2008, 65 (5) :986.

上一篇:左右坝肩下一篇:来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