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卡

2024-08-01

静脉输注卡(精选7篇)

静脉输注卡 篇1

静脉输注卡是护士执行静脉输注、执行治疗的记录, 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的重要证据。为了加强静脉输注卡的管理, 笔者对静脉输注卡记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11日—2007年4月20日在我院静脉输注完毕保留的输液卡300份, 其中门诊120份, 外科60份, 内科60份, 妇产科60份。检查输液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并对科室护士进行访谈了解。

1.2 方法

随机抽取输液卡, 每天分别抽取门诊12份、外科6份、内科6份、妇产科6份, 连续10 d, 共300份。抽查内容:输液卡眉栏是否填写完整, 每组输液是否注明滴数、执行时间、执行签名, 字迹是否清晰。

2 结果

300份输液卡中, 有76份填写不规范, 其中漏填输液卡眉栏或信息错误10份, 未填输液滴数18例, 无执行时间12例, 字迹书写潦草、执行人及时间无法辨认36例。

3 缺陷分析

3.1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安全意识不够

病人作为服务对象, 在消费的同时, 越来越注重自身权利的维护,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 输液卡成为可以公开的资料或法律依据。本次抽查输液卡, 填写不规范的高达76例, 其中字迹书写潦草、执行人及时间无法辨认排在首位。由此可见, 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已近5年, 但临床上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 法制观念淡薄, 证据意识不强。访谈中发现, 大部分护士未充分认识到输液卡记录缺陷将在医疗纠纷中承担的法律责任。有的护士认为输液卡记录意义不大, 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因而在记录、签名时很随意。有的护士虽然认识到输液卡的证据作用, 但忽视了法庭采集的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完整。为了尽快完成治疗, 执行治疗时未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签名潦草难以辨认。

3.2 护理人力不足

门急诊输液病人多、护理人员偏少, 输液病人数不稳定。临床科室床位使用率高, 平均住院日短, 周转快, 加上危重病病人多, 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大。随着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要求护士执行治疗时需要提供用药知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 而且要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 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护士忙于日常治疗工作和必要的护理操作, 高峰时间输液接瓶应接不暇, 为了及时接瓶, 缩短呼叫等待时间, 免于病人投诉, 护士通常接完数个病人的输液瓶后再进行签名, 容易造成记录的疏漏。

3.3 监控力度不够

观察访谈中发现, 护士对按要求记录签名的自律性不高, 尽管有的护士清楚了解举证责任倒置与证据的特征, 但仍避免不了记录签名中的缺陷, 普遍重视输液治疗是否完成, 忽略签名记录。她们认为护理工作太繁杂, 输液接瓶较多时, 极易疏忽遗漏签名记录, 又没有对自己本班输液卡的记录进行自查, 并且输液接瓶往往是多人进行, 以至有人遗漏而没有及时补充。此外, 护士长对科内输液卡签名记录督促、检查不够。护长也常常忙于日常事务, 难以坚持定期抽查输液卡执行签名记录情况, 致使输液卡签名记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规范未能及时发现和控制。

4 改进措施

4.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提高护士法律意识, 使护士明确输液卡记录所具有法律效应。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医疗行为不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特别确认[1], 如果对医嘱执行记录仍缺乏应有的法律敏感性, 那么作为承担举证责任方就没有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因此我们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育护士从法律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 充分认识输液卡签名记录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时刻牢记举证中的过错推定归类原则[1]。输液接瓶后未签字在法律上被视为未执行, 签名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将失去有效的说服力。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形式的学习, 强化他们的意识, 做到在执行治疗后, 做好签字及记录, 让每一位护士自觉对自己的行为担负法律责任。

4.2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护理人力资源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基础[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定位,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护士占职工总人数比例最好配置在45%~50%[3]。护士人力缺乏是各个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护士人力有限的情况下, 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班次, 采用弹性排班方法, 在工作量大的时间段可增加上班人员, 工作量少时减少上班人员, 这样可降低护理人员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使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从而减少护理差错、缺陷和护理争议的发生, 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4.3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规范输液卡的记录

输液卡的书写记录要求自查自评, 科室质控护士每日监控, 严格落实“谁执行、谁签名、谁负责”的签字制度。护士长要加强管理力度, 落实指导, 监督职能。护士长要定期检查输液卡的书写记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 并制订奖惩措施, 采取奖励与教育、处罚相结合的手段, 规范输液卡的书写记录。

摘要:[目的]调查静脉输注卡记录的情况, 分析记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因素, 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查300份输液卡, 检查其眉栏是否填写完整, 每组输液是否注明滴数、执行时间、执行签名, 字迹是否清晰。[结果]有76份填写不规范, 其中漏填输液卡眉栏或信息错误10份, 未填输液滴数18例, 无执行时间12例, 字迹书写潦草、执行人及时间无法辨认36例。[结论]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加强环节质控, 规范静脉输注卡的记录。

关键词:静脉输注卡,记录,缺陷

参考文献

[1]周斌.医疗诉讼证据规则新论[J].中国医院管理, 2002, 22 (4) :7-9.

[2]施雁, 高秋韵, 毛雅芬, 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5) :273.

[3]粱立武.实施创新战略推动部队医院持续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 2002, 22 (5) :15-16.

静脉输注药物治疗卡的临床应用 篇2

1 治疗卡的应用

1.1 治疗卡的制作

治疗卡的规格由医院统一印刷, 包括的内容有静脉输注药物治疗卡、时间、科别、姓名、床号、摆药者、查对者、药物、时间、签名、病人或家属签名。

1.2 治疗卡的应用方法

在使用治疗卡前先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应用的方法, 制订了应用原则, 每日由主班护士将每位病人的治疗方案转抄到治疗卡上, 写清楚用药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 由治疗班护士核对, 经过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摆药, 摆药后再由另1名护士进行查对, 确实无误后进行配药, 配完药后将病人的治疗卡固定在配好药液的液体瓶上。方便查对, 不易发生差错, 也有利于给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在输液、更换液体、拔针后及时签名、签时间。

1.3 治疗卡的管理办法

当病人输液完毕后, 将治疗卡统一固定放置, 然后由日间护士分别粘贴到每位病人的病历后面的续页纸上, 以便随病历存档。

2 治疗卡的应用效果

2.1 提高了护理质量

应用治疗卡后, 护士对护理质量意识有明显提高, 责任心加强了, 护士对每位病人的病情、用药、治疗、护理、诊断做到心中有数, 巡视病房及时认真, 减少了使用呼叫器使用的频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2.2 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

治疗卡执行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能够积极主动为病人更换液体、拔针, 并及时在治疗卡上签名、签时间, 增加了巡视病房的次数, 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的机会多了。也能及时为病人做入院安全宣教以及出院指导。

2.3 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士是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差错事故发生的危险者, 应用治疗卡后, 增加了查对的内容和次数, 输液后通过治疗卡明确掌握病人用药情况, 也方便查对, 病人通过应用治疗卡也可以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输的是什么药物, 今日有几部液体, 很放心, 护士也不必在拔针时对病人是否还有液体, 再回治疗室查看。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同时治疗卡也起到了帮助护士记忆的作用, 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静脉输注治疗中的细节改进 篇3

1 输液前改进

1.1 最大限度地防止药液浪费

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 总结出“一转两吸三到底”的抽吸药液法, 使每瓶药液浪费减少到0.1 mL以下, 甚至彻底吸净。方法:首先除去铝盖中心部分, 常规消毒瓶塞待干, 然后取4 mL~5 mL生理盐水注入瓶内稀释, 振荡至粉剂完全溶解, 放置无泡沫, 往瓶内注入所需药液等量空气, 以增加瓶内压力, 避免形成负压。倒转药瓶及注射器, 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吸取药液时, 由原针眼插入, 药瓶保持垂直状态, 针头斜面向下并与药瓶呈30度角, 当大量药液抽出后, 瓶嘴部往往剩余少量药液, 此时针头斜面应位于瓶塞边缘处, 一边转动药瓶至少一周, 一边继续吸净药液, 必须注意瓶内无泡沫, 然后再将针头斜面落至瓶塞最底部, 吸净剩余药液。从而保证了药物剂量。

1.2 加药

在溶解加药过程中因针头反复穿刺橡胶塞, 经常出现橡胶塞堵塞针头, 胶屑微粒进入药液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加药速度, 也导致了微粒污染, 增加输液反应发生。通过改变进针角度效果满意。方法:加药时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 让斜面背部接触瓶塞, 使针梗与瓶塞呈65度~75度角, 快速穿刺胶塞。经临床实践, 可达到99% (以肉眼看不见细小微粒为标) 避免胶屑堵塞针头。这样可以避免更换注射器而浪费时间, 避免了药液被微粒污染, 减少了输液反应发生,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2 输液时改进

2.1 负压穿刺

此方法回血快, 易于护士判断穿刺是否成功, 可以达到“一针见血”。常规排净输液管内空气。卡紧输液管调节器, 在调节器下部用手反折, 在针头近端轻捏输液管, 以针孔滴出2滴或3滴液体, 以利于形成负压。认真选好血管, 针尖刺入皮肤, 即松开反折输液管的手再按常规头皮静脉方向进针, 见到回血, 再沿血管进少许固定即可。它更适应抢救失血、严重脱水或休克的病人。

2.2 手部穿刺方法改进

方法:采用被穿刺者不握拳。护士将病人穿刺的手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 这样血管易固定, 护士左手容易握着病人的手且比较灵活, 成功率高。优点:穿刺时握拳影响穿刺者的操作灵活性, 且进针时针头角度大, 需将针头上挑, 病人痛苦大, 而用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 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 易于穿针;握拳时血管被拉长, 穿刺时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 松拳后, 由于血管轻微回缩, 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 出现穿刺局部慢渗、肿胀现象。而不握拳时上述现象较少见, 穿刺成功率达99.7%以上, 尤其对初学穿刺者成功率更大, 减少了病人痛苦,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输液后

3.1 输液速度简易计算法

每分钟滴数= (h) ×3;输液时间 (h) =×3。需要注意的是, 过去使用的硅胶输液管1 mL相当于15滴, 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 外包装上一般标的是20 gtt/ mL±0.1 mL, 在简易算法中使的常数是20, 并在简化过程中变换通过临床证明此法非常实用、易记。既可节省计算时间, 可使输注时间了如指掌, 提高工作效率。

3.2 无痛拔针

手背静脉输注穿刺方法的研究比较 篇4

1 临床常用的静脉穿刺方法

1.1 传统法 (握拳法)

《基础护理学》要求病人握拳, 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嘱病人松拳。

1.2 老年病人手背浅静脉穿刺

在为老年消瘦病人手背浅静脉穿刺时, 鲁敏卿[3]提出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将病人掌侧蚓状肌和骨间肌向上顶时, 间接将嵌入掌骨间的浅静脉顶出掌骨外, 可有效地提高血管的充盈程度, 加大血管的暴露。

1.3 弓形手掌穿刺法

陆云[4]研究发现病人手背轻握呈弓形, 护士左手拇指在上轻握其手心, 拇指绷紧注射部位下端皮肤并压住静脉下端穿刺。有助于病人放松, 同时起到了制动作用。

1.4 回压静脉法

段水英[5]对血管充盈不佳的病人采用手指从所选血管的远心端2 cm~4 cm向近心端推压, 使局部静脉压升高, 血管充盈, 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1.5 手放松法

郭彩霞等[6]嘱病人手放松, 操作者用左手将病人五指聚拢握于手中, 左手拇指向病人手指方向绷紧皮肤, 进行老年病人手背静脉穿刺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疼痛。

1.6 自然状态静脉穿刺法

侯素霞等[7]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病人的手臂状态 (穿刺侧手臂放于自然状态, 操作者左手握紧病人四指, 挤压指端静脉, 使血液快速回流手背静脉网, 使血管充盈) 、 进针角度 (血容量减少且手背静脉萎陷的病人10°~15°角, 一般病人35°~40°角) 、调整液体悬挂高度 (输液器下 2/3 低于心脏水平位置) , 能明显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减轻病人的疼痛。

1.7 手部自然放松空握杯状

谢珍惠[8]嘱病人手部自然放松, 手腕下弯, 拇指内收, 其余四指并拢向掌心面, 使被穿刺的手形成背隆掌空握杯状, 操作者紧握病人的手, 给病人以亲切感,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1.8 负压进针法

孙萍等[9]对血管粗但脆性大和血管细且弹性差的老年病人采用负压进针法其回血率比传统静脉穿刺法回血率分别提高了2% 和10% 。

1.9 直入法

周丽华等[10]研究表明直接刺入血管的进针方法, 使静脉穿刺达到无痛、微痛、快速、准确无误的质量标准。特别适合肥胖病人静脉显露不明显时使用。

1.10 逆行穿刺法

李凌娅等[11]主张采取逆行静脉穿刺, 护士背向病人头部, 向指方向10°~15°角沿血管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 可防止指掌关节向心穿刺固定不牢固造成的穿刺失败, 提高静脉的有效利用率。

1.11 水肿的病人

可采取用手指按压穿刺部位, 将多余的水分挤向一边, 血管暴露后, 立即穿刺[12]。

2 穿刺部位的选择

护理学者对静脉输注的穿刺部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张浩楠[13]研究得出引起穿刺疼痛的静脉部位由轻到重分别为:手背静脉、贵要静脉、桡静脉、掌侧静脉和手指静脉 (后两者因为其所在部位对疼痛极为敏感, 临床上一般不采用) 。笔者认为手背静脉是病人最易接受的穿刺部位, 它具有暴露部位最少、血管丰富、容易固定又不影响病人肢体活动的优点, 而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为乏神经区, 是手背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

3 绷扎止血带的时间和位置

3.1 扎止血带时间

李曼玲[14]认为静脉血管充盈是保证一针见血的关键 , 扎止血带40 s~120 s为静脉穿刺最佳时间。对血容量不足及末梢静脉充盈度较差的病人, 适当延长扎止血带时间,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15]。

3.2 止血带的绷扎位置

一般离穿刺点10 cm~15 cm为佳[16]。谢珍惠[8]扎两根止血带法, 在穿刺点上方 20 cm 处扎一根止血带, 再在 10 cm 处扎一根止血带, 捆扎肢体 1 min 后, 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 可看到靛蓝色的静脉, 利于穿刺。因为较大面积地阻断外周静脉的血流, 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 适合儿童、危重和消瘦的病人。

4 进针角度

操作时进针的角度也与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 护理学者对于穿刺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谢玉风[17]的研究认为穿刺针头在血管上方或侧面与皮肤呈60°快速进针, 穿过皮肤, 再呈约20°角沿血管方向送入, 见回血后沿血管进针少许, 可以减轻疼痛。宋晓波等[18]主张35°~40°角进针, 省去皮下潜行的距离, 减少了穿刺针对血管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侯素霞等[7]主张血容量减少且手背静脉萎陷的病人10°~15 °角进针, 能明显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5 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

静脉穿刺时的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固定不当可引起针头滚动、滑脱, 导致穿刺部位肿胀、渗出等。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贴胶布的手法不当、胶布排列不规则及胶布的长、宽度不合理。其胶布的长宽分别为7.0 cm~9.0 cm、0.8cm~1.0 cm 为宜, 三条胶布均平行排列与针尖垂直 , 间距0.8 cm~1.2 cm, 对于消瘦病人效果更佳, 妥善固定可防止针头刺穿静脉[9]。王云燕等[19]根据力学、美学原理提出采用一侧滚动法固定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 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 保证不松动。静脉穿刺成功后, 以进针后的血管为纵轴, 将针柄从右向左缓慢旋转180度, 使针头斜面朝下, 固定好头皮针。此方法简便易行, 增加滴速及减少液体渗出效果均好, 不但减轻病人的痛苦, 而且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6 小结

综上所述, 在临床实践中对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 各有体会。临床操作中, 对于老年消瘦病人若选择手背静脉穿刺, 建议采用压力式静脉进针法:病人手背向上自然平伸, 护士掌心向自己, 紧握病人手掌及手指, 拇指放在病人的手指上方、其余四指并拢贴于手掌下, 拇指将病人的手指向下压的同时食指将病人的手掌心向上举, 绷紧手背皮肤, 选中血管后, 将输液针头放在血管的正上方, 斜面向上, 以拇指和食指握住针柄轻轻一压, 针尖即进入血管, 然后放平针头进针2 mm~3 mm, 妥善固定。作为临床治疗的常见护理操作技术的静脉输注朝着无痛化的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病人, 应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 不仅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更减轻病人的痛苦, 保证了静脉给药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使病人产生信任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病人的治疗可起到积极作用。

静脉输注卡 篇5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它的负性肌力较轻, 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的作用, 可改善冠脉供血, 减轻心脏负荷, 抵消了负性肌力所致的心输出量下降, 十分有益于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所以, 胺碘酮静脉注射是治疗冠心病, 心力衰竭合并快速的心律失常的常规用药。但是, 在临床实践中, 静脉输注胺碘酮过程中出现的药液外渗会导致静脉炎。观察3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后, 有20例患者不同程度发生静脉炎, 经临床实践应用新鲜冰马铃薯片贴服或用50%温热硫酸镁无菌纱布湿服,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静脉炎患者20例, 心肌梗死伴有心律失常12例, 年龄40~70岁, 其中轻度:局部疼痛红肿, 局部有尾足, 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包块及硬结。中度:局部疼痛、红肿、静脉走形有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重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皮肤温度增高, 可触及硬结或有水泡形成。

1.2 方法

在血压、心电监护下, 静注胺碘酮, 首剂75~150mg加5%葡萄糖20mg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时间5~10min, 如无效每隔20~30min后重复同样剂量, 心律失常被控制后以0.5~1mg/min的维持静点1~2d, 24h总量600~1000mg。往往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或停药后出现静脉炎。

2 预防静脉炎的主要方法——防止药液外渗

静脉输注胺碘酮, 应选择血管条件弹性好, 易于固定, 避免血管前方有穿刺过的针眼, 静脉穿刺成功率100%, 避免因反复探穿刺激损伤血管内膜, 防止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告知家属保护好穿刺部位, 小心移动, 特别是在变换体位、进餐过程中或排便时, 小心谨慎, 防治针头穿过血管壁, 造成输液外渗。增加固定措施, 必要时用托板将穿刺部位托起固定, 也可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减少活动度, 注意观察病人局部有无出汗、胶布有无脱落防止患者出汗时胶布翘起, 针头移动导致输液外渗。调节滴数, 观察输液速度的变化, 遵医嘱控制在医嘱滴数内避免短时间内快速输液, 避免药液浓度对血管壁刺激性增强。经常巡视患者观察局部皮肤变化, 严格床头交接班, 及时发现皮肤异常变化, 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 做好预见性的防护措施。密切观察输液部位的皮肤变化, 如发现红肿或血管隆起变粗, 应立即更换穿刺部位。特别注意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 一般48h之内更换, 有糖尿病的患者不主张应用留置针输注胺碘酮, 观察更要细心, 以减少出现静脉炎的发生的现象。

3 出现红肿的处理方法

静脉输注卡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30例, 男18例, 女12例;年龄41岁~82岁, 平均58.5岁;胸腰椎骨折10例, 四肢骨折20例;平均住院15 d;均无意识障碍和穿刺部位感觉障碍。

1.2 用药方法

七叶皂苷钠粉剂15 mg/瓶, 用3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 每天1次, 7 d为1个疗程。

1.3 血管反应情况

用药15 min~30 min出现穿刺处发红, 静脉呈红线3例;用药3 d静脉有局部疼痛、肿胀、红肿10例;用药7 d以上静脉局部疼痛、变硬、有条索感17例。

2 防护措施

2.1 心理防护

用药前向病人耐心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取得病人的配合。

2.2 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于固定的静脉血管, 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

2.3 注意穿刺技术

努力提高穿刺技术, 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开旧针眼或旧针眼下行静脉穿刺, 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且每次穿刺点的距离应尽可能远。

2.4 输液速度

较快输液速度 (60 gtt/min) 输注的病人其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慢输液速度 (30 gtt/min) 输注的病人其静脉炎的发生率低, 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2]。

2.5 输液前降低七叶皂苷钠的pH值

输液前在以配制好的七叶皂苷钠中加5%碳酸氢钠5 mL, 给予静脉输液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2.6 防止液体外渗

及时观察穿刺部位,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若发现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 报告医生, 更换穿刺部位, 立即给予热敷或用50%硫酸镁湿敷。

2.7 山莨菪碱湿敷

用浸过2%山莨菪碱溶液的湿纱布敷在静脉输液肢体上距进针点1 cm处。在输液过程中保持纱布湿敷, 输液完毕将纱布取下, 可有效防止静脉炎发生。

3 体会

通过临床应用七叶皂苷钠, 深切地体会到, 必须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 增强责任心, 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不断学习和补充药理学知识, 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水平是确保安全用药和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一个优秀的护士不仅要准确地执行医嘱, 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执行医嘱, 这样才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减少护理差错,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静脉炎,七叶皂苷钠,静脉穿刺

参考文献

[1]胡国芳, 马丽峰, 叶静.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报, 2007, 14 (2) :80-81.

两种静脉输注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6年6月在我科行静脉输注的病人160例, 年龄21岁~76岁;随机分成改良组及对照组各80例。穿刺针头均使用一次性7号头皮针。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诊断、血管状态、输注药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由笔者一人操作。

1.2 穿刺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 即扎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柄从血管上方或侧方以20°角快速进针, 见回血后沿血管方向平行进针少许, 然后固定。

1.2.2 改良组

采用非握拳穿刺法[1]和直接进针法[2]进行静脉穿刺, 即扎止血带, 嘱病人手背向上自然平伸, 护士左手掌心向下, 紧握病人手指根部及手指, 拇指、食指分别在病人手背两侧, 绷紧手背皮肤,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柄从血管上方或侧方以70°角快速进针, 穿过皮肤后改变角度约呈20°, 见回血后沿血管方向平行进针少许, 然后固定。

1.3 评定标准

疼痛或穿刺失败为效果差, 无痛或微痛且穿刺成功为效果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1显示, 两组穿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24, P<0.05, 改良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改良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静脉输注是临床护理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也是大多数病人每日担心的问题之一, 疼痛和反复穿刺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影响治疗效果, 也会增加护理工作量。传统的穿刺方法有以下缺点:①病人握拳松紧度不易受操作者控制, 过松血管充盈不佳且不易固定, 过紧皮肤肌肉过度紧张, 挤压血管壁, 血管充盈受限, 较瘦的病人握拳时手背凹凸不平, 血管常陷入两条肌腱的凹处, 影响穿刺成功;②以20°角进针穿刺角度小, 针头进入皮肤后未能直接进入血管, 而沿血管方向潜行一段距离后才能进入血管, 针头在皮下组织经过距离长, 对组织损伤越重, 病人疼痛越剧烈。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则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者左手握紧病人手指, 使皮肤松紧度受操作者控制, 不受病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使血管处于最佳状态和固定状态, 同时可指压指端静脉, 使血液快速回流到手背静脉网, 使血管充盈便于穿刺, 回血迅速, 利于穿刺成功;②直接进针法加大了进针角度 (约70°角) , 针头斜面与皮肤接触的有效面积减少, 针头直接进入血管而减少了对皮下组织的切割和撕拉现象, 能快速穿入皮下, 从而大大减轻病人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 改良后的穿刺方法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减轻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 减轻病人疼痛, 使静脉穿刺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发展, 明显优于传统的穿刺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云, 祝文红.提高老年病人浅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 2006, 5 (5) :73.

上一篇:投资银行业务下一篇:贷款能力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