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静脉留置针(共12篇)
新生儿静脉静脉留置针 篇1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药物治疗和摄入营养的重要途径, 但如何建立长期、有效、方便的静脉通路一直困扰着我们。从临床护理中发现, 相比较普通头皮针,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具有更多的优点, 对于住院时间较长, 需要长期的静脉输液以维持能量的新生儿来说,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造成患儿的痛苦, 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而且可以随时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 方便及时用药, 是新生儿治疗和抢救成功的有效保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06月我科收治的13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 其中头皮静脉组90例, 腋静脉组11例, 手足背静脉组29例。
1.2. 穿刺材料
统一采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公司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
1.3 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
一般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首选的部位为头皮正中静脉及左、右颞浅静脉, 其次是腋静脉、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及肘正中静脉, 这些部位血管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 且易于固定。
1.4 穿刺方法
常规消毒皮肤后, 操作者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留置针针翼, 左手固定, 穿刺以与皮肤呈现10°~25°角进针, 见回血后退针芯少许, 再将外套管整体缓慢送入血管内, 边进外套管, 边退针芯, 直到外套管全部套入皮肤及血管内为止, 再次消毒进针处及局部皮肤。
1.5 固定方法
采用3M无菌透明敷贴, 以穿刺点为中心, 将敷料自然下垂, 将穿刺点置于敷料的中央, 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 从框架结构预切口处开始揭除边框, 边揭边轻压此处的敷贴, 使之妥善固定。必须注意的是若在手足部位固定贴膜时, 应适当绷紧皮肤, 以适应患儿的活动;在头皮静脉留置时, 头发要剃除干净, 剃除和消毒的面积以与贴膜面积相当为宜, 并拭净头发上的油脂等污垢, 以免影响贴膜粘贴效果。同时因新生儿不自主活动多且皮肤娇嫩, 为了防止脱管及针梗处和肝素帽持续压迫局部引起局部压伤, 在固定留置针时在这些部位垫少量棉花后用胶布交叉固定, 再用胶布缠绕固定透明敷贴和皮肤, 必要时可用外科自我粘缠弹力绷带辅助固定。
1.6 封管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目前, 我科的新生儿留置针均采用生理盐水封管[1]。输液完毕后, 取生理盐水3ml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持续脉冲式的正压封管, 活动夹应夹在靠近针梗处, 以避免患儿哭闹时血液逆流致针管阻塞。
1.7 健康教育
静脉留置针一方面让患儿及家长受益, 但另一方面增加家长护理患儿的难度, 因此在穿刺前首先应将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长, 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嘱新生儿家长在喂哺和睡眠时避免触碰留置针, 强调陪护人员的看护, 头皮穿刺的患儿应避免压迫和摩擦[2]。
2 结果
通过精心的护理, 本组13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住院期间, 有23例留置时间达6~7天, 81例留置时间为3~5天, 26例留置时间仅为1~2天。
参考文献
[1]李卡路.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7) :655-656.
[2]李晓燕, 刘洋, 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 2000, 16 (12) :3-4
新生儿静脉静脉留置针 篇2
一、原因分析
1、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
2、皮肤消毒问题。
皮肤消毒不严格,皮肤携带的微生物是引起静脉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源。如皮肤消毒不彻底,在输液时因穿刺破坏了皮肤屏障作用,病原菌经针孔侵入到皮下组织及血管内引发局部甚至全身感染。常规消毒法的缺点
穿刺置管时操作人员的手不可避免地触及粘贴膜覆盖范围内的针柄和部分皮肤,破坏消毒效果。
3、穿刺时机不当,皮肤消毒液剂如不干就行穿刺,消毒液可随穿刺进入批内和血管,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诱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4、同一留置针穿刺,首次穿刺失败,同一留针反复使用,极易将病原菌带入穿刺点的皮肤乃至血管引起静脉炎。
5、封管方法不当,造成留置针堵塞,对血管造成刺激或损伤。
二、干预措施
1、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
2、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执行手卫生。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皮肤面积要超过敷料覆盖面积,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侵入血管。
严格消毒,使用络合碘和酒精时一定要待干后再行穿刺置针,置管采购后,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针柄1次,注意避开针眼,待干后覆盖贴膜。
④首次穿刺失败后的留置针不能再使用。穿刺后套管脱出的部分不要再送入血管。高渗液体输注时,应另开一条静脉通路,减慢输液速度,减少高渗液体的连续输注,加强观察。
院感科
新生儿静脉静脉留置针 篇3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新生儿;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新生儿气胸为新生儿科急症,严重时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常规胸腔穿刺术在基层医院不易开展,损伤较大,易合并感染。近年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2009——2012年收治新生儿气胸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1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5例,新生儿肺炎19例;右侧气胸23例,左侧气胸6例,双侧气胸或合并纵膈气肿3例。
1.2 临床表现 多有呻吟、呼吸增快、发绀、烦躁、一侧或双侧胸廓隆起,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降低,心音遥远或移位,心率增快或减慢;或在机械通气的监护过程中,患儿突然病情变化,表现为持续青紫、苍白、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经皮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及经皮氧分压急剧下降。透光检查阳性。x线检查气胸量≥30%。
1.3 方法 采用18号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仰卧,穿刺点为患侧胸骨中线第2、3肋间上缘。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洞巾,左手定位,右手持静脉留置针,15-30角穿刺进针,有落空感时退出针芯,留软硅胶管在皮内。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输液器,用500ml灭菌注射用水瓶自制水封瓶,注射用水保留300ml左右,输液器管插入水下1.5-2cm,另一输液器插入灭菌注射用水水面上,另一端连接中心负压上,当水封瓶中有气泡冒出后,调整好引流管的位置,中心负压装置,调节负压在10-15cmH2O范围。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30-60分钟复查血气分析,于24,48小时复查胸片,了解气胸吸收情况。
2 结 果
本组例气胸治愈30例,因入院时合并严重休克或严重酸中毒(PH值6.91)放弃治疗2例,30-60分钟时血气分析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24h-72小时后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夹管6 h后患儿病情稳定,经皮血氧饱和度后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基本消失,2例夹管后气胸量有所增加,继续胸腔闭式引流后气胸痊愈。引流时间为1-7d。
3 讨 论
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过度通气,肺泡腔压力增高或肺泡腔与间质间产生压力差及临近组织压迫,均可导致肺泡壁破裂而发生气漏,气体直接破入胸膜腔引起气胸。有肺源性疾病,如RDS或MAS时气胸及纵膈其中的危险性。而机械通气的应用更显著地增加了气胸可使患侧肺受压萎缩,导致低氧、高碳酸血症;当纵膈受压时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和循环障碍。纵膈气肿较少造成足够的张力而引起循环系统的改变,但气体可沿软组织进入颈部引起皮下气肿[1]。随着新生儿复苏时气管插管、球囊加压给氧和呼吸机的应用,医源性气胸也增多。新生儿气胸发生后,肺受压萎缩明显,同时静脉回流受阻,严重干扰气体交换和降低心排出量;若有纵隔移位时,更加重上述变化,是危及患儿生命的急症,必须立即采取降低胸内压的措施[2]。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少量积气、症状轻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对于大量积气应立即排气减压,张力性气胸采用闭式引流。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需做较大手术切口,置入大口径多孔导管,对患儿损伤大,容易引起感染、出血,且同时须外科协助;另外患儿胸壁薄,拔管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容易漏气。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新生儿专用穿刺包,有文献报道应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导尿管作为胸穿引流管,切口较前小,并发症相对少,但仍为外科切开引流,具有创伤性。静脉留置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已广泛应用于输液、输血、动静脉取血。本研究32例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30例痊愈出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32例中除1例因堵管反复穿刺造成穿刺点轻度感染,护理1天后感染很快控制。静脉留置针具组织相容性好,做静脉穿刺时对人体的损害甚微;留置针穿刺部位创面小,穿刺入胸腔后拔出针芯仅留柔软的胶管在胸腔内,避免了因金属针头晃动而导致肺内组织损伤,创伤小,安全性好,患儿恢复快;一次性输液器作为引流管,一方面取材方便,有利于紧急情况下的抢救,且价格便宜,而水封瓶更简便,每次只需用密闭无菌的输液瓶即可;此操作可在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整个操作过程仅需l0min左右即可完成,较简单,且无需使用局麻药,如有堵管现象,可反复穿刺,节省抢救时间,提高气胸患儿成活率。总之,这种替代装置,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是应用于新生儿气胸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装置。宜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晓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13.
[2] 周伟.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等特点与防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3):285-286,290.
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管的选择
新生儿宜选相对粗直、有弹性、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静脉:如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头部耳后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
1.2 置针型号的选择
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 型号为24G的Y型针或直针两种均可。留置针胶布选用透明敷料, 以利于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反应及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1.3 穿刺前准备
(1) 皮肤准备:如行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 先用备皮刀剃尽所选静脉周围的头发, 备皮范围应大些, 以利于消毒和留置针的固定, 一般约5 cm×5 cm, 早产儿可酌情缩小备皮范围。 (2) 如果是24G的Y型留置针, 先用5 mL注射器抽取3 mL生理盐水与留置针连接排气备用。
1.4 穿刺方法
选好血管后, 用75 %的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将针套去除, 检查导管的完整性, 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360°, 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 左手食指固定静脉、绷紧皮肤, 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 进针速度易慢, 以免因过快刺破血管后壁;见回血后, 降低针的角度, 再沿血管向前进针3 mm, 将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 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推入外套管。通过临床观察, 因新生儿血管比较细,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 左手边送入外套管的同时, 右手边退针芯。这样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 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如果用的是直型静脉留置针, 穿刺成功后, 为防止血液溢出, 用左手中指按压血管内套管的尖端以阻断血流。 (1) 固定:因新生儿皮肤娇嫩, 为防止留置针压疮, 肝素帽下垫无菌棉, 待酒精完全干燥后, 再用透明敷料固定留置针, 并注明留置针穿刺的日期和时间。贴敷料方法:将穿刺点置于敷料中央, 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切忌将辅料绷紧, 从皮肤的一侧向另一侧粘贴, 这样易导致新生儿敷贴下的皮肤张力性损伤。 (2) 封管:输液完毕后, 抽取2 mL生理盐水注入消毒后的肝帽内, 注入时边推注边退出针头封管, 如是Y型留置针封管后用套管针自带的夹子夹住导管。 (3) 留置时间:留置针置管的时间一般以3~5 d为宜, 因为留置时间过长可使病儿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而留置时间过短则增加病人的费用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但输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时应缩短置管留置时间, 一般应以不超过3 d为限。特别是早产的新生儿, 更应注意置管时间和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2 护理体会
2.1 常规护理
(1) 使用留置针期间加强巡视, 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 如有及时拔针并涂喜疗妥。 (2) 如果留置针扎在头上, 防止新生儿压迫针头, 尽量用小毛巾等物品固定婴儿头部, 使头部留置针处充分暴露, 以保证留置针不压在头下。如在手背上则适当约束双手, 防止抓脱。 (3) 如果敷贴出现破损, 脱落或有空气等情况, 取下敷贴用75 %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后更换新敷贴。
2.2 出现并发症的护理
(1) 液体渗漏:由于血管选择不当, 进针角度小, 固定不牢, 加之病儿躁动不合作, 或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护士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 还应妥善固定导管, 必要时可适当约束。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发现液体外渗应及时拔针, 用酚妥拉明湿敷改善循环, 也可外用喜疗妥涂擦。 (2) 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 触诊时血管如绳索般硬, 滚、滑, 无弹性等, 护士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 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高浓度药液、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管, 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 导管阻塞:通常与输入静脉高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导管脱出、打折、封管液选择不当等有关。护士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药物时, 应正确封管, 穿刺时尽量将软管部分送入血管, 用敷贴平整固定牢靠, 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宜的封管液和量。推注速度应越慢越好。封管肝素钠生理盐水浓度通常为2.5~10 U/mL, 推注量一般以3~5 mL为宜;也可选用生理盐水溶液直接封管。 (4)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 长期卧床病情危重的病儿, 多次反复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 也是促成血栓形成的因素。因此为了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护士在穿刺时应该选择粗直静脉, 尽量选择前额正中、颞浅、耳后、手背等较粗直的血管, 要注意保护血管,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但对于肢端活动度差的患儿, 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 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在推注冲管液体时, 禁止将导管内的残留血液注入机体, 以免形成血栓。
3 讨论
血管的选择与穿刺成功率有很大关系, 一般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等较粗直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新生儿容易置管的头皮静脉较少, 为了保护静脉, 提高穿刺成功率, 建议早期留置。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少了穿刺的次数,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新生儿病情变化快, 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 可随时给药, 有利于紧急抢救;又可随时停药, 进行各种检查及护理操作。对危重患儿可同时从肝素帽开通多条静脉通道, 静脉滴注各种治疗药物, 确保新生儿各种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总之, 使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提高新生儿抢救成功率, 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机会和时间, 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 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梅.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概况[J].右江医学, 2007, 35 (3) :330-331.
静脉留置针技术 篇5
一、目的:
1、避免反复穿刺
保护血管;
2、减轻患者痛苦
达到输液治疗目的;
3、保持静脉通路
便于给药抢救。
二、操作前准备:
1、护士在治疗室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物品准备。请另一名护士同时核对执行单与药液瓶签、药液(核对内容床号、姓名、药液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时间),口述:“核对无误。”操作者再次检查药液名称、有效期;擦瓶灰,检查液体,执行单挂于治疗车左侧,无误后执行者在配液人处签名及时间,将药液瓶签贴于输液瓶上,放于治疗盘上方。检查各类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包装有无潮湿、破损。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从左至右依次放置驯碘、棉签(在架上)、胶布、吊篮、剪刀、表;液体、无菌纱布2块、输液瓶签、肝素帽、一次性输液器2个、留置针2个、透明贴膜2个、垫巾、止血带;弯盘,速干手消毒剂、执行单、笔、输液卡。下层——从左至右依次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盒(剪刀)、盛放止血带的容器。
三、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前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2、将执行单与医嘱单进行双人核对,并在执行单上双人签字(核对人)。
3、核对及解释:操作护士持执行单走至床尾,核对床尾卡,然后至患者床旁进行操作前评估,了解患者情况、意识及合作程度,向患者解释留置针输液的目的。与患者交流:“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王伟,您今天的治疗和护理由我进行,请允许我先核对一下您的腕带标识好吗?”“3床
王力
男
住院号......”根据您的病情遵医嘱需要连续几天输液,为您输注甲硝唑,具有消炎的作用,为了保护您的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您带来痛苦,同时也利于您的活动,我准备给您使用静脉留置针好吗?”“好的”“请问您有药物过敏史吗?”“没有”。“王力,您感觉输哪侧肢体比较方便呢?”“右侧吧。”“好的,我先看看您的右上肢局部皮肤和血管情况”“好的”。
4、选择并评估注射部位:观察穿刺的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初选静脉以便
乐陵市人民医院--苑海英
选择适宜型号的留置针。询问患者是否使用卫生
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放置输液架。
与患者交流:把执行单放床头柜上,掀盖被查看注射侧肢体,“您右前臂皮肤完好,无红肿、硬结、瘢痕,适合穿刺。”示范:“一会儿您像我这样握拳好吗?”选择血管,“请您握拳”,用右手食指指腹触摸血管,“好的,请您松拳”,“您的这根血管弹性良好、粗直,一会儿在这里给您输液,您觉着方便吗?请您活动一下肢体,右上肢功能良好;输液需要一定的时间,那您现在去卫生间吗?”“不去了”,为患者整理盖被,“我去准备用物,您先休息一下,一会儿过来给您输液”,放置输液架。
静脉留置针技术
5、评估总结:
(1)患者评估:病人神志清,能配合,肢体活动正常,无药物过敏史,右前臂皮肤正常,血管充盈良好,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血管情况选择22号留置针。(2)环境评估:环境清洁安全,室温适宜,光线充足。
四、操作过程:
1、护士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呈八字)。
2、操作前(持执行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3床,王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叫王力”,“那您现在准备好了吗?我现在准备给您输液”,“准备好了”,依据执行单核对患者腕带:“请伸出您戴腕带的手,让我核对一下腕带。”(掀盖被暴露腕带后、持执行单核对患者腕带,将执行单放回原处)。“来,我帮助您躺好,请您稍靠左侧”。将执行单与药液瓶签核对,准确无误后将输液器外包装放至生活垃圾桶弃用,液体挂于输液架上,初次排气,开启水止倒转滴壶,待滴壶内液体至1/2时再翻转滴壶排气(头皮针距弯盘10厘米以上),关闭水止,对光检查是否排尽,将输液器挂于滴壶接头处。准备好透明敷贴及输液贴,放在治疗盘内备用(放在打开的包装内),备一条输液贴于治疗盘边易取处,打开静脉留置针包装,连接留置针进行第一次排气。
3、掀盖被暴露注射部位,铺垫巾,放止血带,边操作边口述:“王老师,我们再选择一下血管好吗?(扎止血带)请您握拳,(按压血管)疼吗?这条血管粗、直、弹性好、没有静脉窦,您觉得我在这个部位穿刺是否会影响您的活动呢?没关系是吗?(松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两遍,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覆盖完整,不留空缺,范围为8X8cm,待干,棉签置于医疗垃圾桶内弃用。在穿刺点上方 6-10cm 处结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取棉签再次消毒皮肤。再次排气后,去除针套,检查穿刺针,口述:“穿刺针无弯曲,针头斜面光滑、平整。”进行穿刺,穿刺前再次查对液体与患者相符,“王力王老师对吗?准备好,我现在要为您穿刺了。”松动留置针针芯,旋转针头斜面,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度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为10度左右进针,再将留置针推进0.5-1cm,一手持针,另一手回撤针芯0.5cm,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抽出针芯放于锐器收集盒。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水止,用输液贴进行远端固定,使用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留置针,在记录胶带上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黏贴在透明贴膜上。无菌输液贴固定针头于留置针连接处,并妥善固定输液管,固定肝素帽位置应高于穿刺点上方,避免血液回流,阻塞导管。根据病情、药液性质及年龄调节滴速。口述:“操作完毕。”取下止血带及垫巾,将止血带放入盛止血带的容器中,垫巾放入黄色医疗垃圾桶中弃用。查对药液瓶签与执行单及输液卡各项内容相符,查对腕带(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将输注时间、操作者姓名记录在输液卡上,将输液卡悬挂在输液架上。
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王老师,液体已经给您输好了,输的是甲硝唑250ml,给您调节的滴速是40滴/分,输液过程当中您和您的家人千万不要随意的去调节输液速度,输液过程当中如果您觉得穿刺部位有肿胀、疼痛的感觉,请您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做相应的处理,输液过程当中,您尽量不要过度的活动,以免牵拉输液器,导致导管脱出,敷贴及周围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如果有潮湿或卷曲,请您告诉我,我会及时来帮您更换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不舒服可以按呼叫器,我会随时过来看您的,再是输液过程当中如果想去卫生间,您可以按呼叫器,我会过来帮您的。即使在输液结束后,您这侧肢体也要避免做长时间的下垂和上下用力的动作,以防回血堵塞留置针,影响以后的使用。王力,您现在感觉怎么样?这样躺着还舒服吗?那您先好好休息,一会儿再来看您好吗?”
5、用避免再污染的方法(用手背按压)取快速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摘口罩。
6、推车离开病房,回治疗室进行用物处置。
五、用物处置:
1、棉签等物品放入医疗垃圾桶,外包装放入生活垃圾桶。
2、一次性无菌敷料巾放于医疗垃圾桶。
3、止血带集中清洁处置,干燥保存。
4、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5、做好护理记录:在医嘱执行时间及执行者处签名。
6、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反应(返回病室,询问并健康宣教)。
六、封管技术
(一)用物准备:治疗盘:驯碘、棉签、胶布、带盖方盘、生理盐水、5ml注射器、弯盘,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收集盒。
1、护士在治疗室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口述:“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性质,选用生理盐水封管。”
2、准备生理盐水封管液:检查药液名称、剂量、浓度,检查药液性质及有效期,检查各类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包装有无潮湿、破损。开启生理盐水,开启注射器,外包装放至生活垃圾桶弃用,抽取生理盐水5ml放置带盖方盘内备用。
3、护士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治疗车与床头呈八字。
4、“3床 王力老师,对吗?请允许我先核对一下您的腕带标识。您今天的液体已经输完了,我先检查您使用留置针局部情况,留置针固定牢妥,周围皮肤无红肿、按压无疼痛,可以继续使用,我来为您封管,好吗?”
5、揭开胶布,关闭水止;将输液器针头与留置针肝素帽分离后,连同输液器一同毁型处理(针头放置锐器盒内,输液器毁型后至医疗垃圾桶)。消毒肝素帽 2 次,将含有 5 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肝素帽连接,进行脉冲式冲管,至剩余0.5 ml时,一手持输液夹快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使导管及肝素帽内充满生理盐水,确保正压封管后,拔除注射器,针头放置锐器收集盒,针筒放置医疗垃圾桶弃用。将留置针延长管固定于高于穿刺点的部位。
6、摘下悬挂的液体,放置治疗车下层,执行单放置治疗车上,移回输液架。
7、持执行单再次核对腕带标识(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
8、整理盖被,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王老师,输液已经结束了,您先休息一下,一会儿我再过来看您好吗?”
9、用避免再污染的方法(用手背按压)取快速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口述:“操作完毕”推车离开病房。
七、用物处置
记录
1、未用的一次性物品归位备用,未用完的液体弃用。
2、将驯碘、速干手消毒剂归位。
3、弯盘、带盖方盘、剪刀清洁后送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后备用。
4、吊篮、止血带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5、将治疗盘中所铺治疗巾取下放至黄色医疗垃圾桶中弃用,将空液体瓶及输液器毁型处理后放黄色医疗垃圾桶,并连同黄色塑料袋取出放于盛放医疗垃圾的大桶内(治疗室内),盖好盖子。
6、治疗盘、治疗车用消毒毛巾擦拭消毒后归位备用。消毒毛巾放置浸泡毛巾专用桶浸泡。
7、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8、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留置针穿刺日期及时间。
八、注意事项:
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
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3、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九、操作要点:
1、备液时核对:(持执行单与药液瓶签核对)检查床号、姓名、药液名称、剂量、浓度、时间、方法。
2、输液时三次查对:
(一)挂液前第一次查对执行单与药液瓶签上的患者的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时间。
(二)穿刺前第二次查对药液瓶签与患者相符。
(三)穿刺后查对药液瓶签与执行单各项内容相符。
3、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范围8X8cm,覆盖完整、待干,不留空缺,在穿刺点上方约6-10cm处结扎止血带,结扎时间不可过长。
4、排气原则:穿刺前检查输液管路,确保管路内无气体且不可浪费药液。
5、粘贴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粘贴透明贴膜,去除边框时,充分按压,注意记录时间。
6、正压封管:进行脉冲式封管,至剩余0.5ml时一手持输液夹,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输液夹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防止血液回流。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6
【摘要】目的: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可以应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动脉及静脉抽血等。适用于年老体弱、长期输液、血管穿刺困难等,能够保护患者静脉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能够随时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便于急救和给药。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7月,对14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观察,年龄21~78岁,留置时间3~5 d不等。大多数患者状况良好,140例患者中有7例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局部静脉炎1例,液体外渗3例,皮下血肿1例,套管堵塞2例。
2输液方法
2.1套管针的选择 套管针型号很多,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选择合适型号的套管针,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2.2血管的选择 一般患者应选择走向清晰、比较粗大、血管充盈、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若是手术患者应以不妨碍手术者的操作,便于麻醉师用药和抢救,保证输血、输液顺利通畅为原则。
2.3协助患者舒适卧位,选择穿刺静脉,检查并打开静脉留置针包装袋,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嘱患者握拳,取出静脉留置针,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头皮式套管针内的空气。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调整针头斜面,操做者手持静脉留置针,使针头斜面与皮肤呈15.一30°.进行静脉穿刺,同时观察回血,见到回血后,调整穿刺为1O°左右。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2.4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嘱患者松拳,左手固定针柄,右手取出针芯,用输液固定贴膜固定留置针。注明置管日期和时间,胶布固定留置针管。
2.5暂停输液时,先拔出部分静脉输液针,仅剩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缓慢推注2—5 m1封管液,使导管及肝素帽内充满,剩下0.5~1 ml后并以边推注边拔针的方法拔出输液针头,确保正压封管,避免空气进入。再次输液时,常规消毒肝素帽的橡胶塞,先推注5—10 m1生理盐水冲管,再将静脉输液针插入肝素帽内,进行输液。
2.6拔管停止输液时,先撕下小胶布,再揭开输液固定贴膜,将无菌棉签置与穿刺点前方,迅速拔除套管针,按压穿刺点,避免穿刺点出血。
3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3.1静脉炎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并减慢滴数,防止药物露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并停止在此部位的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鎂溶液或95%乙醇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2次/d,20 min/次,也可用金黄散局部外敷。若合并感染,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3.2液体外渗当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同时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减少留置针肢体的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也可局部热敷,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3.3套管堵塞 为避免套管堵塞,患者静脉高营养输液后要彻底冲洗管道。每日治疗结束后用生理盐水5 ml冲管,将残余药液全部冲人血管内。同时要正确封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并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 h,肝素液维持12 h.
3.4皮下血肿 静脉穿刺失败,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动作不规范,使静脉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穿刺时动作要轻稳、熟练、准确,根据不同患者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4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输液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针可保留置5—7d,每2天更换一次留置针护贴,进针处用碘伏擦试消毒。如果护贴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等应及时给予更换,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入对血管壁有刺激药物时,输入前后应适量输入生理盐水冲管,可减少静脉炎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如有静脉炎发生,立即拔管,并做相应处理。
5注意事项
5.1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要检查产品的有效期和外包装是否完好,同时检查产品的完整性及针头斜面有无倒沟,导管边缘是否粗糟。
新生儿静脉静脉留置针 篇7
关键词: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
新生儿头皮四肢静脉表浅细小, 血管壁薄嫩, 管腔窄, 留置针体易刺激管壁导致静脉损伤, 留置时间短, 平均3 d, 输入刺激性大的药物时, 容易发生静脉炎甚至液体外渗造成组织坏死。而腋静脉管径粗大、走形直, 留置针套管进入血液后漂浮在血管内, 减少了留置针套管对血管壁长时间的机械性摩擦, 经腋静脉输液保留时间长, 平均7 d[1]。因此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减少了患儿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损伤, 有利于长时间输液治疗。经腋静脉输注高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钙剂、静脉营养等外渗几率小。并且腋部的活动幅度相对较小, 腋下静脉位置隐蔽不易被患儿抓掉, 安全性较高。本科2013年1月开始, 对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新生儿50例, 其中胎龄30~40周, 日龄0.5 h~27.0 d, 体重1200~4200 g, 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四肢穿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
1.2.1. 1 腋静脉定位有3种方法
(1) 一部分腋静脉能隐约可见。 (2) 触摸腋动脉搏动点, 在搏动最明显内侧0.3 cm左右腋窝下方进针。 (3) 腋动脉搏动触摸不满意, 可在腋窝中点 (相当于上肢自然下垂时与胸壁交界的皱褶处, 以此线的中点作为腋窝中点) 内0.2~0.4 cm, 下1.0~1.2 cm交界处进针[2]。
1.2.1. 2 穿刺方法
1.2.1. 2. 1 环境温度
室温22~24℃, 置患儿于红外线辐射台上, 辐射台温度设置为33~34℃。
1.2.1. 2. 2 体位
患儿平卧, 头偏向对侧, 裸露穿刺侧上肢至腋窝, 用一小枕垫高穿刺侧肩部及上臂3~5 cm, 上肢外展, 使之与身体纵轴成110°~160°, 腋窝呈水平暴露, 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 使腋窝处皮肤绷紧, 助手一手固定肩部及上肢, 一手将腋窝处皮肤向上向胸前绷紧, 不扎止血带。
1.2.1. 2. 3 消毒范围
操作者消毒腋窝处皮肤, 先用碘伏消毒, 消毒范围约为8 cm×8 cm。
1.2.1. 2. 4 穿刺静脉
操作者左手固定上臂, 确定穿刺点 (腋静脉下方0.5~1 cm处) 右手持留置针用10~15°角进针, 见到回血后, 采用单手送管退针芯法 (用食指顶送外套管, 拇指于中指退针芯) , 最后在针座下面垫一小棉球, 以免针座直接受迫皮肤。
1.2.1. 3 固定
操作成功后应再次消毒局部及进针处皮肤, 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用一普通胶布在针尾呈V字型固定, 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1.2.2 对照组采用头皮四肢留置针穿刺方法
统计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外渗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见表1。
注: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外渗例数比较P<0.05
3 讨论
3.1 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优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 腋静脉留置针与头皮四肢留置两种方法的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外渗例数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腋静脉留置针穿刺优于头皮四肢留置针穿刺法。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四肢头皮平均长4 d, 从而减少了患儿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损伤。经腋静脉输注高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钙剂、静脉营养等外渗几率小, 输多巴胺时局部皮肤无特殊改变。并且腋下静脉位置隐蔽不易被患儿抓掉, 即使手臂下垂留置针也不会打折。
3.2 护理体会
3.2.1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重要保障, 如留置时间长, 应3 d更换无菌敷贴1次, 需连续输液24 h更换延长管, 接头皮针前肝素帽处常规消毒。
3.2.2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 腋窝组织松软, 少量渗液时不易被发现, 应经常对比观察双上肢大小和双侧腋窝后壁组织大小, 发现双上肢大小不对称及后壁大小不一, 考虑有液体渗出。观察穿刺侧上肢皮肤颜色, 及时解除因压迫引起的肢体循环障碍。
3.2.3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 采用脉冲式封管方法[3], 封管液为生理盐水为宜[4]。
3.2.4腋静脉相对较粗, 靠近大血管, 若液体输入不畅时, 切勿用力挤压输液管, 以免将小凝血块强行挤入血液循环中而发生栓塞, 静脉推注时避免用力过猛, 防止血管内局部压力骤增, 管壁通透性增加, 造成液体外渗。
腋静脉因其解剖位置相对固定, 在危重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是较为理想的穿刺血管[5], 且临床证明腋下静脉留置针安全可靠, 为准确及时用药提供了方便,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燕.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新生儿NICU静脉营养的应用.护理研究, 2008, 22 (1C) :230-231.
[2]陈小青, 吴娟娟, 向秋姣.实体解剖对提高新生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中国保健杂志, 2007.
[3]刘丽平.影响新乍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原因及对策.护理研究, 2006, 20 (7B) :1840-1841.
[4]张丽霞, 崔艳芳.腋静脉留置针在NICU中的应用体会.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3) :22.
应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患儿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307例, 随机抽取样本100例。胎龄37~40周, 体质量2.5~4.5kg, 日龄1~28d, 无出凝血机制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 对照组50例。两组在胎龄、体质量、日龄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两组均采用美国BD公司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第4代Intima TMLL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及泰州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灭菌留置针胶带。
1.2.2 操作方法
选择头皮静脉穿刺前先对头皮静脉周围皮肤进行备皮, 以穿刺点为中心备皮面积为6cm×6cm, 面积大于敷贴范围, 使用前松动针芯与外套管, 避免上下松动, 以防针芯抽出再插入造成外套管损坏。留置针头以15°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平行进入2mm后送管。送管时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不动,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外套管后端缓慢送入静脉, 送入针头一半时再抽回血, 观察回血通畅后方可左手送进套管针, 右手撤出针芯 (避免针头全部送入, 留2mm避免穿刺点出血) , 再查看回血。打开输液器开关, 调节滴速。观察组穿刺方法采用在血管正上方血管最明显处倾斜15°刺入血管, 对照组采用传统从静脉后端倾斜15°刺入血管, 其余操作均相同。
1.2.3 固定
留置针胶带6cm×8cm, 一半透明, 一半网状胶带, 从中间剪开, 透明胶带6cm×4cm, 网状胶带剪成4条, 每条4cm×1.5cm, 先用透明胶带以针头为中心覆盖, 再从套管针后端下方用网状胶带交叉粘贴, 将留置针管向上弯曲再反折后粘于留置针上, 并写上穿刺日期, 并记录是否一次穿刺成功。
1.2.4 封管方法、浓度用量方法
两组均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常规封管方法是在封管液余0.5~1m L时将头皮针向外拔至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 再推入。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对封管方法进行改进, 开始封管就将头皮针拔至只留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 这样可用尽量少的封管液, 使肝素帽和留置针管内的药液充分被冲入血管内, 但要注意左手要固定好头皮针。由于0.9%生理盐水封管效果不理想, 为探索肝素液较合适的浓度, 既不损害新生儿健康, 又要尽量降低堵管率。观察组采用25U/m L肝素液封管, 对照组采用10U/m L肝素液封管, 两组均推入2m L封管。
1.2.5 临床观察
记录不同穿刺手法一次穿刺成功率、发生缩管的比例。不同肝素浓度封管堵管发生率、留置针的留置天数, 不同留置天数感染发生率。
P<0.05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P<0.01为极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通过观察发现,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发生缩管的比例较对照组少, 堵管发生率低, 留置针的留置天数长。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 感染、静脉炎发生率越高, 见表2。
3 讨论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 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提高护理技术, 减轻患儿痛苦的方法。静脉留置针不仅有效保护了患儿的血管, 减轻患儿及家长的痛苦与烦恼而且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 提高工作效率[1], 和谐了护患关系。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广泛, 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留置针的护理技术。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由于个人习惯, 手法各不相同。通过以上观察发现, 在穿刺前血管穿刺点选择非常关键。传统的穿刺点适合普通针, 血管较短的患儿。同样手法应用于留置针穿刺易引起留置针缩管 (由于留置针的外套管较软, 穿刺时针尖进入皮下而外套管未进入或进入少, 引起外套管皱缩) , 导致穿刺失败, 成功率降低。新生儿静脉输液多在3~4h输完, 封管液的选择非常重要, 封管液的选择是保持输液通畅的关键[2]。多数研究者认为, 一般情况下, 肝素液封管效果优于0.9%氯化钠注射液, 大剂量优于小剂量[3]。有研究证明, 用肝素溶液封管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的患儿是安全的[4]。观察组封管的肝素液浓度25U/m L, 用2m L封管, 进入新生儿体内肝素液50U, 而新生儿肝素用量是50U/kg, 该剂量对新生儿是安全的。静脉留置针留置天数无明确规定,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留置3、5、7d局部情况比较发现, 时间越长局部感染、静脉炎发生率越高, 留置3~5d感染、静脉炎发生率相对较低, 主张不超过5d较好, 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要进行综合判断来决定是否继续留置。
P<0.05
综上所述, 适合的留置天数,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使应用更安全。正确穿刺手法可使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 减轻患儿的痛苦。肝素液25U/m L封管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减少堵管, 而且用药安全。从而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技术,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淑华, 王建荣, 潘庆联, 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9) :719.
[2]周晓慧.静脉留置针3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0) :8.
[3]王怀芝.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J].现代护理, 2002, 8 (10) :753-754.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新生儿70例, 男40例, 女30例;早产儿25例, 1d~28d 45例;平均体重3.2kg;原发病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休克、高胆红素血症等;均符合静脉留置针指证, 静脉留置针时间2d~7d。
2 静脉留置针指证及禁忌证
2.1 指证
病情危重;静脉穿刺困难的, 如周围虚幻障碍、肥胖或反复静脉穿刺者;不宜过多进行静脉穿刺的早产儿。
2.2 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或者穿刺部位皮肤过敏糜烂的患儿。
3 用物
静脉留置针1枚, 无菌贴膜1块, 5mL注射器1具, 生理盐水注射液1支, 头皮针1枚, 剃毛刀1把, 2%碘酒、75%乙醇、消毒棉签、止血带、普通静脉输液胶布。
4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1 血管选择
皮肤按常规消毒方法消毒, 选择走向粗直的血管, 如肘静脉、大隐静脉、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
4.2操作方法
操作者应洗手、戴口罩及帽子, 操作者先用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注射液5mL, 接上头皮针, 头皮针针尖部接上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帽并用胶布固定, 排尽管内空气。同时将无菌贴膜准备好,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静脉留置针, 左手固定皮肤, 针尖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20°进针, 见有回血时, 将针芯慢慢抽出1mm左右, 同时将针套管进一步插入静脉1mm左右, 缓慢将软管送入血管, 保留软管2mm左右, 然后将针芯全部抽出。贴上无菌贴膜固定, 再用普通胶布绕圈固定。绕圈固定的胶布之间要有1cm的缝隙, 以便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同时要写上日期、签名。留管时间一般为5d~7d[1]。将输液管接上头皮针, 用输液泵按要求输入。
4.3 封管方法
肝素盐水配制:生理盐水250mL内加肝素12 500U配成1︰50肝素液置冰箱4°C内保存24h[2]。将肝素盐水2mL~3mL缓慢推注1.5mL后边退边注入, 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始终保持正压状态, 以避免导管长期留置引起的堵塞现象[3]。
4.4 封管后启用时的方法
先抽回血, 见到血后才可接上液体, 不宜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 以免发生堵塞。
4.5 拔管方法
沿血管走向轻轻将留置针拔出, 拔管后沿血管方向压迫5min无出血后方可离开。
5 体会
5.1 静脉留置针优点
减少患儿因静脉穿刺带来的损害和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为紧急抢救及时用药;无需麻醉, 不需手术切开, 局部护理方便, 操作简单便于掌握, 局部损失小。
5.2 静脉留置针存在的缺陷
有可能出现感染、堵塞、穿刺部位肿胀等并发症。
5.3 避免并发症发生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4h更换输液管1次;给患儿洗澡时避免留置针处潮湿:用一次性PE手套套住有留置针的手或脚, 头部可用擦拭式擦浴。本组病人无感染发生。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局部固定要松紧适度, 避免压迫过紧, 以免影响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输液程度, 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 做好交接班。
参考文献
[1]李小燕, 刘甲.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2) :121.
[2]李玲, 冯贺.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案例[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5 (2) :2.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的应用与护理 篇10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新生儿,应用和护理
新生儿大都要注意保暖, 放在暖箱内, 又需要长时间输液, 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柔软、不易穿破血管, 且留置时间长的特点, 减少穿刺次数。作为头皮针的更新换代产品, 其操作简单, 留置时间长, 可以解决了新生儿长时间输液问题, 也不会像头皮针反复穿刺影响患儿体温的调节。尤其同延长管和三通相连接, 方便了给药, 给危重患儿抢救也提供了有效治疗通道, 也不会为在抢救时找不到血管而耽误治疗。在静脉采血时还可做到一针两用。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避免医患纠纷创造了社会效益, 受到护理者的青睐。现就留置针与头皮针做一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2008年1月到2009年6月抽查100个新生儿患儿, 分为头皮针组50例, 其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1天-4天26例, 5天-28天24例, 平均 (9.74±9.077) 天;早产儿伴呼吸窘迫症9例,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15例, 新生儿肺炎16例, 新生儿黄疸10例, 平均住院时间 (14.74±6.21) 天;留置组50例, 其中男24例, 女26例, 年龄1天-4天23例, 5天-28天27例, 平均 (9.44±8.237) 天;早产儿伴呼吸窘迫症10例,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14例, 新生儿肺炎13例, 新生儿黄疸13例, 平均住院时间 (15.12±6.13) 天。选择其中住院前五天作比较。两组间年龄、体重、病情两组病人相似, 病人无差异性。
1.2 方法
1.2.1 用物准备
75%酒精、棉签、0.7mm×19mm Y型留置针、透明敷贴、胶布、固定夹板。
1.2.2 血管选择
选择粗、直、有弹性、血流量相对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1]进行穿刺。一般额前头皮正中、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首选, 颞浅静脉及额分支等较粗直血管穿刺, 既不影响患儿活动, 又易于固定。也可选用手背、足背四肢血管, 但应避开关节处, 且四肢较易活动, 必要时用夹板固定。最好不选择下肢静脉, 下肢循环差易造成静脉炎。
1.2.3 操作
独手进针法在我科自2008年就开始采用独手进针法,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已广泛使用。首先固定患儿, 用75%的酒精消毒穿刺局部皮肤2次待干, 静脉穿刺前将输液器接上Y型留置针并排气好, 如采血则直接使用Y型留置针接上一次性静脉采血针, 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留置针针翼, 针尖斜面与皮肤成15°~20°角进针, 见回血后, 降低角度以0°~5°再缓慢进入2~5mm后[2], 左手不动, 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留置针Y型针座中间支点和针翼处, 拇指、食指同时进针和退针芯, 边退针芯边送外套管法使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这时再松左手, 用左手拇指腹侧轻压固定针柄, 右手完全退出针芯, 再用3M透明敷贴及胶布固定即可。头皮针选用4 1/2普通静脉输液针, 方法同基础护理静脉穿刺输液法。
2 结果
见表1。时间均为分钟, 留置针组与头皮针组穿刺次数和时间调查优越性比较采用x2检验,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005) 。
3 优点
3.1 静脉留置针是软管针, 具有柔韧性好、对血管刺激小、用专用透明敷帖粘贴牢固很少发生导管打折与导管尖端破损等, 不容易刺破血管, 患儿可以自如活动。而头皮针是不锈钢针, 对血管损伤大, 稍微移位血管就会破坏。
3.2 新生儿病情发展迅速, 抢救需争分夺秒。静脉留置针可以为患者提供多条治疗通道, 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避免医患纠纷, 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社会效益。而头皮针只有一条通道输液, 并且在病情突然变化时为找不到血管而耽误抢救时机带来不利影响。
3.3 留置针可以用来采血, 对生化检查无影响。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穿刺的痛苦, 在CT检查也不会影响检查结果。
3.4 高渗液体高浓度液体对血管是一个刺激, 留置针降低了高渗高浓度液体外渗组织坏死, 减少医患纠纷。
3.5 留置针一般可以保存5天左右, 明显减少穿刺次数, 对在暖箱中的患儿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减少患儿痛苦, 减轻护士工作量, 减少社会能源消耗, 每次穿刺费用约20元, 明显降低患者支出, 起到节能环保作用。留置针应用新生儿有着非常多的优越性。
4 护理
4.1 护士素质要求
护士要责任心强、穿刺技术精湛, 操作时沉稳、冷静, 做到一次成功。
4.2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病室清洁卫生, 接触患儿前后护士手的清洁、消毒, 患儿穿刺皮肤彻底的清洁消毒。
4.3 留置针封管的护理
24小时微量泵输液可不封管、维生素K缺乏或其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每4~6 h用生理盐水正压冲管一次。蓝光治疗患儿、后期脑缺血缺氧患儿恢复期治疗液体量不多两天输液间隔时间大于12小时的, 50U/ml的生理盐水肝素液均匀缓慢推注。正压封管, 在靠近Y型延长管前1/3处夹闭小开关以减少静脉血的回流, 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如遇输液不畅, 排除针头贴于血管壁或输液管道受压、扭曲等因素外, 可用理盐水边推液边抽吸, 防止引起远端小血管的栓塞, 如套管内有凝血块不可强行推注, 需要时进行拔管。
4.4 静脉炎的预防
合理安排输入药液的顺序, 有刺激性的液体及高渗高浓度的液体应安排在输液顺序中间, 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3], 避免对血管刺激较大引起液体外渗。加强巡视, 观察输液是否畅通, 局部有无外渗及硬化。如出现红、肿、热、痛, 及时拔除留置针, 必要时予硫酸镁湿敷、如皮肤破溃感染也可涂用硝酸银软膏红霉素软膏, 抗感染促使伤口恢复。
4.5 拔针的护理
拔针时应取无菌棉签放于穿刺点正前方, 迅速拔除留置针, 沿血管平行方向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上直至无出血。这样不致造成血管破坏而影响下次穿刺。
参考文献
[1]公翠萍.Y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7:930.
[2]陈红茹.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 2009, 11:979.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篇11
【关键词】静脉输液;留置针;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45-02
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其优点是减轻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
按普通静脉输液做好穿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安慰、舒适的体位、留置针的选择、敷贴及药液的准备、核对排气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直径为6~8 cm,先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取出静脉留置针,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等,调整针头斜面,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约15°,顺静脉方向再将穿刺针推进1~2 mm,左手持针座将套等全部送入静脉内,右手同时抽出针芯,松开止血带,并用敷贴固定,用20%碘伏消毒肝素帽,将排好气的输液器针头插入肝素帽,调节滴速,用胶布固定肝素帽及针柄。穿刺后要注明穿刺日期、时间、静脉留置一般可以3~5天,最好不超过7天。穿刺时切忌见回血后立即送管,因套管针芯长度比外套管略长约1 mm,有时针尖已进入血管见回血,而外套管并未进入,此时直接送管则会引起穿刺失败。敷贴固定时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连接处盖住,可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防止患者活动时连接部脱离。
2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优点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越来越被护理人员所认知。
2.1 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1)静脉留置针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材料Vialon制成的,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其漏液率在13.8%以下。(2)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伤小,有效地保护血管,拔管后经短暂修复即可重复使用,减少对血管的破坏。(3)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4)套管针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手术、新生儿、危重、抢救等病人可随时做到静脉输液,保证治疗。(5)套管针的经济价格与普通的头皮钢针输液耗材基本相等,比较经济实用。
3 静脉留置针护理
3.1 重视患者健康教育讲解有关套管针护理知识,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套管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做手部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减低脆性等。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3.2 置管期间护理套管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无菌敷料与皮肤之间有气泡、被污染、卷边应及时更换;连续输液患者,应更换输液器1次/d,肝素帽至少更换1次/周。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封管注射器1例1具。封管后注意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有回血且量较多者,可先注入生理盐水10ml,再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以免管腔阻塞。每班均应交接套管针的通畅情况。
3.3 输液前后的护理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并给予50%硫酸镁持续湿敷24~36h,局部涂喜疗妥软膏等进行处理。
3.4 套管针留置时间 在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病人静脉炎多发生在置管后的6~7天,而5天内的发生率为0[4]。目前,我国对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尚无明确规定,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建议时间是72~96h;BD公司的建议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5天,而本科对使用套管针的患者观察发现,留置时间72h内静脉炎发生率最低,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发生率增高,因此我们常规留置时间定为最长不超过72h,既可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
参考文獻:
[1] 陈显春,封悦.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2]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新生儿静脉静脉留置针 篇12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效果
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解决了新生儿在住院期间长时间用药问题, 但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替代头皮针有效的护理措施[1], 运用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减少新生儿因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 有效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 也降低了儿科护士的工作量, 本文就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应用静脉输液的新生儿病例, 共计195例, 其中男101例, 女94例;足月儿146例;早产儿49例。根据胎龄和性别分组以及病情状况和临床实际操作情况进行随机抽样分组, 观察组99例, 其中男55例, 女44例, 足月儿74例, 早产儿25例, 平均胎龄为 (38±4) 周, 平均为 (4.8±2.1) d。对照组96例, 其中男46例, 女50例, 足月儿72例, 早产儿24例, 平均胎龄为 (39.0±2.8) 周, 平均为 (4.7±2.1) d。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头皮静脉注射方式进行注射。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方式进行护理, 本研究采取型号较短、较细的留置针, 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 G留置针, 先使输液管中的气体排出干净, 使注射液体充满留置针, 对新生儿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正确操作, 对穿刺点周围皮肤5 cm范围进行消毒。采用无菌操作的方式将外套管向针芯方向旋转, 穿刺时采用15°~30°进针直接慢速穿刺血管,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压低针翼, 将留置针继续顺静脉血管, 进针0.1~0.2 cm, 左手拇指、食指按压针翼, 右手退出针芯, 然后连接针头和输液装置, 进行输液;穿刺结束后, 采用3 M无菌透明敷贴, 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敷贴, 从穿刺点向四周压透明敷贴, 固定留置针;待输液完毕后, 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3~5 ml, 缓慢推入, 进行正压封管[2]。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比较
结果表明, 观察组临床治疗天数为 (11.4±2.8) d, 明显少于对照组 (10.4±2.1)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15, P<0.05) 。
2.2 患儿家属满意评价
本研究采用对新生儿护理措施中, 针对本研究对注射疼痛、注射刺激等方面进行整体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2.8%, 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0.8%, 说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3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发生静脉炎7例, 皮肤反应14例, 堵管9例, 留管时间<1 d 12例。针对静脉留置针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 皮肤反应是发生次数最多的不良反应, 而留置时间小于1 d为次要不良反应。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临床实践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方便的一种方法, 能够有效减轻婴儿反复头皮注射带来的痛苦,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疾病给患儿带来的心理不良反应, 也从另一个方面大大降低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3]。
本研究通过静脉留置针和常规头皮注射的比较, 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静脉留置针的优越性, 首先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时间方面进行评价, 静脉留置针一般周期是5 d左右, 而新生儿住院时间均较长, 新生儿是特殊群体, 注射难度较其他群体大很多, 这样静脉留置针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静脉留置针可以极大的缩短注射穿刺时间, 提高注射效率, 从而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其次, 本研究针对家属心理状况制订了满意度调查表, 对注射疼痛、注射刺激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静脉留置针可以很好的解决新生儿注射时哭闹的现象, 解决了患儿无法配合带来的注射难题, 从而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使得病房相对安静, 对优化儿科病房环境也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本研究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和不良事件进行研究发现, 皮肤反应是发生次数最多的不良反应, 新生儿皮肤较易受到损伤, 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静脉留置针周围皮肤变化[4], 及时关注不良刺激引起的皮肤反应, 并做到及时处理, 认真做好相应记录, 及时更换敷贴等固定用品。
参考文献
[1]杨蔚, 王海燕, 阿华.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12) :989-991.
[2]龚光明, 夏燕平, 李桃, 等.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2) :310-311.
[3]何冰娟.医用输液贴与胶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7) :75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