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骨折

2024-08-31

新生儿骨折(精选8篇)

新生儿骨折 篇1

新生儿产伤临床上比较少见, 在分娩存活的新生儿, 发生率一般不超过1%。近年来在我院发生2例新生儿产伤骨折, 经过治疗护理,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第1例系1产。孕41横位, 急诊行剖宫产术。出生后24h, 再给新生儿淋浴时发现左侧上肢活动受限无力, 肢端稍青紫, 按压红肿处患儿疼痛啼哭。在第2例系3产孕40臀位, 右骶位行臀位助产, 出生时体检发现右上肢肌力、肌张力较左侧减弱, 触摸锁骨连接不完整。经X摄片证实, 第1例为肱骨骨折, 第2例为锁骨骨折。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2例均在X线透视下行骨折手法复位、固定。前例用小夹板固定, 后例用“8”字形绷带固定, 加强护理, 二周后X线拍片提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骨痂已形成。继续小夹板固定, 出院后1个月随访, 小儿左上肢活动自如, 长度一致, 无成角畸形。

2 护理

2.1 局部护理

密切观察左上肢的皮肤颜色、弹性、皮温和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术后1周内观察, 1次/h, 及时发现异常, 每日按摩手指, 给予适当的肢体被动活动, 以增强肌力, 各项操作要轻柔, 防止骨折再次损伤, 同时可抚摸双上肢手掌, 对于改善末梢循环, 保持皮肤弹性非常有好处, 密切观察固定胶布, 及时发现和纠正固定松脱或移位。固定期间, 保持会阴皮肤干燥, 以避免出现红臀, 及时换尿裤, 并擦紫草油于臀部。

2.2 母婴生活指导

指导父母给婴儿喂奶, 因患儿上肢固定, 一人扶患儿左上肢, 帮助吸吮, 或婴儿躺着, 母亲取俯卧位、坐位均可。平时应鼓励和加强母婴抚触, 婴儿接触是母亲和婴儿沟通感情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通过抚触可以减少婴儿的哭闹, 增加睡眠, 使婴儿健康发育。同时还可促进婴儿的智力开发, 加强免疫力和应激力, 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鼓励和指导母亲每天多次抚触患儿, 尤其是患肢手掌抚触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2.3 出院指导

出院前对其父母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 尤其是喂奶、抚触和淋浴等家庭护理, 同时应提醒保护患儿的患肢, 逐步加强其活动锻炼, 并与家人建立联系, 以便随诊和电话指导。

3 讨论

发生新生儿产伤应及时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和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 最大限度减少新生儿的不良后果, 避免新生儿残疾和功能障碍所带来的医疗纠纷[1]。在护理过程中, 针对不会言语的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 应实行整体的特别护理, 满足新生儿哺乳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和爱的需求, 通过听觉和触摸给予安慰, 并相互沟通, 所以护理重点应包括皮肤局部护理、固定观察, 母婴生活指导, 这是护理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新生儿骨折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此期间医院的治疗护理和家庭的延续护理是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患儿在达到临床痊愈出院后, 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出院指导, 与患儿家人保持联系, 并多次进行家庭随诊,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活动, 帮助患儿恢复了健康。在整个治疗护理期间, 将理解、同情、支持等人性化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

新生儿骨折 篇2

【关键词 】 产伤性 ; 锁骨 ; 骨折

【中图分类号】R722.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43-01优生优育是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历年来产科质量一直长抓不懈。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的开展及助产技术的提高,各类新生儿锁骨骨折却时有发生,已成为现产科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新生儿锁骨症状、体征常不明显,临床常被忽视,大多数骨折愈合良好,但个别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重视。现对我科的18例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其产科因素和防治措施。

1临床资料

2009.2—2010.10 总产妇为3850例,年龄20—38岁,孕周33—42周,顺产2150例,剖宫产1690例,肩难产6例,产钳1例,臀位分娩3例,总发生锁骨骨折18例。其中顺产14例,剖宫产2例,肩难产2例。

2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由专业医师管理,出生24小时内和出院时常规全身查体并结合骨折表现: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哭闹,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查体患侧锁骨局部肿胀、淤血,皮肤较健侧饱满,锁骨形态线条不清或不连贯,有骨擦感,拥抱反射消失,可疑者进一步x线检查。

3结果

3.1骨折与分娩情况,立表如下:自然分娩剖宫产肩难产产钳助娩臀位分娩例数21501690613骨折例数142200骨折发生0.6%0.12%33%0%0%

3.2新生儿出生体重与骨折的关系:本组发生锁骨骨折的新生儿仅一例为3100克,余均≥3500克,高出生体重骨折占骨折总数的93%。385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克的人数为1250例,骨折占其15%。

3.3骨折的诊断经过:16例在住院期间诊断,其中13例为产后24小时内查体诊断,3例在住院时查体诊断,2例在产后42天检查时发现,本组骨折中有一例伴臂从神经损伤并有严重后遗症。

4讨论

4.1骨折的发生率:本组骨折的发生率为0.49%,与10年前相比〔0.15%〕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可能与专业医师仔细查体,技术水平提升诊断率增高有关,也可能与经济水平提升营养充分巨大儿增多有关。

4.2骨折的高危因素及预防:骨折与锁骨特有的解剖特点有关,锁骨有2个生理弯曲,内半段向前突外半段向后凸,略呈“S”状,内2/3较粗,中外1/3较细,故此处易发生锁骨骨折。

骨折的发生很难预料,巨大儿、肩难产、产程异常是发生骨折的高危因素,尤其是高出生体重,应此应正确估计产道与胎儿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及早行剖宫 。重视对难产的處理:调节有效宫缩,手法转胎儿的同时,要掌握胎儿的娩出时机,不要盲目吸羊水,羊水吸尽后宫腔压力减小,促进子宫收缩,切口缩小,不利于胎儿娩出。

顺产时熟练掌握分娩机制,不断提高助产技术,在胎儿通过骨盆时应避免过度压前肩抬后肩,以免胎肩受母体耻骨联合压迫造成骨折。总之医护人员在产程的任何环节都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各类医疗争议的产生。

4.3骨折的处理 :骨折一般确诊后无须特殊处理,应注意哺乳姿势和体位,采用环抱势或健侧卧位哺乳,洗澡护理时尽可能减少肢体的活动,不须局部固定,做好随访。少数文献报道可用绷带在上臂与胸部包扎固定“8”字固定,7-10天拆除。参考文献

[1]林晓玲.张方林.李红.倪羽华 产伤性锁骨骨折22例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08.第14卷第3期

[2]梁少霞.潘秀英. 15例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06.第21期

[3]王玉环.郑力.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医疗争议剖析.温州医学报06.36(5)482—483.

51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病因分析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共27 228例, 其中剖宫产13 245例, 剖宫产率为48.60%;自然分娩13 983例, 自然分娩率为51.40%。发生锁骨骨折51例, 其中自然分娩中发生48例, 剖宫产中发生3例, 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18%。⑴骨折发生部位:锁骨中段40例, 锁骨中外1/3处8例, 锁骨外侧段3例。⑵骨折发生类型:横断骨折30例, 斜行骨折14例, 青枝骨折7例, 其中在剖宫产中发生的骨折均为横段骨折。

1.2 患儿体重、母亲产程、分娩方式及胎位

骨折患儿体重在2 900~4 550 g之间, 平均3 730 g, 其中3 500 g≤体重<4 000 g者27例, 占52.94%, ≥4 000 g者12例, 占23.53%;分娩时因产程停滞人工破膜者14例, 占27.45%;缩宫素静滴加强宫缩者3例, 占5.90%;娩肩困难者8例, 占15.69%。第一产程在150 min~1 060 min之间。第二产程在5 min~131 min之间, 平均21.6 min, 其中<20 min32例, 占62.74%;<30 min4例, 占7.84%。骨折发生时, 左枕前者43例, 占84.31%;右枕前者7例, 占13.73%;右枕横1例, 占1.96%。分娩时侧切助娩者30例, 占58.82%;无侧切者21例, 占41.12%。

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锁骨发生骨折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次日在沐浴更衣或常规检查时哭闹不安, 多数可见患侧锁骨局部肿胀, 上肢活动受限, 肌张力差, 拥抱反射降低或消失。两侧锁骨对比性触诊不对称, 病侧有增厚模糊感, 骨擦音或成角隆起。骨折病例均经X射线平片检查确诊, 其中左锁骨骨折22例, 占43.14%;右锁骨骨折29例, 占56.86%。胸片提示骨折多数位于锁骨中段, 其他为远端向下移位或成角畸形或与近端重叠。

1.4 治疗及愈后

采取局部制动、保持功能体位及加强护理等措施后, 患儿随母亲出院, 4周后复查, 临床愈合, 患儿患肢功能正常。

2 结果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发现, 自然分娩中发生骨折胎方位正常者47例, 占92.16%, 其中3 500 g≤体重<4 000 g者27例, 占52.94%;分娩时各产程在正常范围者48例, 占100.00%;胎儿娩出自觉顺利者43例, 占84.31%;初产妇分娩侧切助娩者30例, 占58.82%。随着产科手术指征放宽, 许多易发生难产可能的情况均于产程开始前或产程开始不久即被阻断, 因此, 锁骨骨折发生在正常产的几率相应增高。但其发生仍与出生体重有关, 当患儿出生体重≥3 500 g时需警惕锁骨骨折的发生;同时有肩娩困难时更易出现锁骨损伤。骨折发生与分娩时胎儿体重及助产方式关系密切, 产后常规体检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 可减少并发症。

3 讨论

3.1 新生儿产伤性骨折常见于锁骨、肱骨或股骨

国内报告产伤骨折的发生率为0.10%~0.11%, 其中自然分娩时的发生率为0.10%, 难产时为0.17%。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骨折[1], 因无症状易漏诊, 易发生在分娩时出现娩肩困难之后。此时, 肩娩出受阻, 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完成分娩, 则会造成围产儿死亡。接生者急于娩出胎儿会用劲牵拉, 可造成胎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后治疗虽然简单, 预后良好, 但常常会给新生儿父母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 因此应尽量避免发生。

3.2 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我院3年来发生的51例锁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关联密切:⑴出生体重:随着胎儿体重增加, 肩娩出困难的几率就增大。有报告显示, 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 500~3 999 g之间时, 锁骨骨折发生率为1.00%, 4 000~4 499 g为12.00%, 大于4 500 g的发生率[2]。本组51例患儿中, 3 500g≤体重<4 000 g者27例, 占52.94%, ≥4 000 g 12例, 占23.53%, 都稍显偏大亦说明了这一点。⑵肩娩出困难:在我院发生的锁骨骨折病例中, 肩娩出困难有8例。娩肩困难一旦发生, 由于发生突然, 常使无经验的助产士在惊慌失措中使用暴力牵拉胎头, 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

3.3 锁骨骨折的发生与肩难产、胎儿大及娩出过快关系密切

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成熟及剖宫产助娩技术的广泛应用, 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因素已经提前纠正, 骨折发生率也明显下降。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的骨折病例可以看出:多数骨折患儿分娩时的胎方位都是正常的, 体重亦不明显超大, 亦未发生急产情况, 且多数都已做了预防性侧切, 但还是发生了骨折, 且发生率高于从前。因此, 骨折的发生就不能单纯用上述的原因来解释了。

3.4 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部位

通过X线摄片可以看出, 骨折集中发生在锁骨中段或中外1/3处, 这和锁骨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是分不开的。锁骨位于胸部前上方, 有2个生理弯曲, 内半段向前凸, 外半段向后凸, 略呈“S”状, 且内2/3较粗, 中外1/3交界部相对较细, 如果在2个不同弯曲的交界点受压过重则易发生骨折。本组患儿骨折大多数发生于中外1/3处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新生儿骨质含矿物质少, 骨密度低, 易发生骨折。因此, 分娩时应尽量减少胎儿肩胛受压的力度[3]。

3.5 新生儿骨折的治疗及预防

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后虽然治疗简单, 预后亦良好, 但常常会给新生儿父母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4]。预防骨折发生的最好办法是在胎儿娩出时减轻胎儿肩胛受压。助产者应善于识别和警惕容易发生娩肩难产的各种因素, 熟悉各种处理手法。在胎头娩出后, 最好先让胎头自行复位, 不必急于行外旋转, 更不可行过度的外旋转, 切忌牵引胎头;胎儿娩出前, 应鼓励产妇屏气同时对胎头行向上向下轻压轻按的动作, 促使胎儿后肩进入骶骨凹内, 前肩得以松动, 避免胎儿肩胛受压的情况出现, 使前肩能顺利由耻联下娩出[5]。一旦出现了肩难产的情况, 切忌暴力牵拉, 可采用屈大腿法、压前肩法、旋肩法和牵后臀娩后肩法等助产方法来帮助胎儿前肩顺利娩出[6]。剖宫产时, 在娩出胎头后, 术者应用双手的中、食指卡住胎儿颈部轻轻向下压, 助手此时应扒开压在胎肩的子宫下段切口缘, 让胎肩娩出时减少压力。当胎儿肩部完全娩出后, 再做娩胎体的动作, 这样就减少了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

摘要:目的 分析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相关因素, 探讨预防措施, 提高围产儿保健质量和母婴健康水平。方法 对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分娩中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51例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然分娩中发生骨折胎方位正常者47例, 占97.95%;3500g≤体重<4000g者27例, 占52.94%;分娩时各产程在正常范围者48例, 占100.00%;胎儿娩出自觉顺利者43例, 占84.11%;初产妇分娩侧切助娩者29例, 占60.50%。结论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 锁骨骨折发生在正常产的几率明显提高, 提示骨折发生与助产技术密切相关。加强助产人员培训, 提高助产技术, 减轻胎儿肩胛受压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锁骨骨折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锁骨骨折,助产技术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新生儿学[M].1997:944.

[2]贾宏敏.新生儿产伤锁骨骨折109例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997 (18) :85.

[3]曹毅泽.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60.

[4]糜若然.实用妇产科手术技巧[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15.

[5]吉士俊, 潘少川, 王继孟.小儿骨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506.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回顾性统计分析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2 年1 月-2015 年6 月收治新生儿锁骨骨折患者84 例, 全部新生儿在出生后经常规体检发现问题, 且经X线检查确诊。新生儿男40例, 女44例。难产24例, 剖宫产8 例, 阴道自然分娩62 例, 新生儿体重2000~4500 g, 新生儿胎龄 (38.7±2.1) 周。纳入标准是助产人员在辅助娩肩过程中听到异常响声以及发觉异常情况, 在胎儿出生后由儿科医生、助产士或者产科常规检查发觉问题, 经X线检查确诊。与此同时, 还应该通过托肩试验辅助诊断。排除标准是常规检测新生儿肌张力以及拥抱反射正常。

治疗方法: 因为患者往往很难主动、积极地陈述疼痛部位与受伤经过, 如果新生儿锁骨皮下脂肪太厚, 临床中只是凭借局部观察则难以发现差异性。新生儿在成功娩出后常规体检可以尽早发现锁骨骨折, 此外胎儿出生以后的首次体检、儿科医生查房过程中的常规锁骨触诊, 都可以尽早发现新生儿锁骨骨折, 以上在临床中均是简单、有效的初筛方法, 经X线检查能够进一步确诊[3]。但是如果临床症状不明显, 且手法不熟, 则往往会发生误诊。患者一般在出院以后, 由于其他疾病到医院实施X射线检查才可以发现本病, 但是这个时候锁骨骨折部位往往已经愈合, 同时已经形成骨痂。临床中在确诊以后, 则应该及时告知患者家属, 并指导患者家属在喂奶与搂抱过程中应尽可能防止患侧活动, 减少患者哭闹, 此外还应该尽量避免患者过度上牵、前屈、外伸以及外展等。尽可能选择有助于降低患肢活动的动作以及体位。儿科及产科医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同患者家属解释、沟通, 详细讲解此病的预后效果以及发病原因, 尽可能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与理解, 并且在医生指导下有效地护理患肢, 确保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统计学SPSS 17.0 对本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施处理与统计, 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84 例新生儿锁骨骨折患者中, 有60例在临床分娩过程中发现锁骨骨折, 全部住院期间都没有接受特殊处理, 仅仅是及时、有效地指导患者家属日常护理方法及告知日常注意事项, 全部患者都在1个星期内正常出院。待3周以后, 患者骨折端形成大量骨痂, 1个月以后已经完全愈合。而其他24 例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住院期间没有及时发现锁骨骨折, 而是由于其他疾病在医院经X线检查时发现骨折, 发现时已经形成骨痂。全部患者预后没有发生功能障碍或者外观畸形等不良后果。

讨论

在以往, 国内很少有关于肩难产发病率的报道, 而国外的报道率也只有0.15%~0.6%[4]。但是近些年临床中不断的对肩难产产生重视, 相关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因为新生儿锁骨骨折患者往往哭闹不止, 且患侧锁骨骨折部位局部淤血及肿胀、患侧上肢活动被限制或者患侧肌无力, 用手触摸锁骨骨折部位往往有骨擦音, 触碰患肢或者搂抱患儿时哭闹得更加厉害, 该象征往往是预示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关键信号[5]。因此, 临床中应该严密地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 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与预防, 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对患者家属实施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家属在喂奶与搂抱过程中应尽可能防止患侧活动, 减少患者哭闹, 此外还应该尽量避免患者过度上牵、前屈、外伸以及外展等。尽可能选择有助于降低患肢活动的动作及体位[6]。与此同时, 儿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家属解释、沟通, 详细地对此病预后效果以及发病原因等进行讲解, 尽可能获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及理解, 并且在医生指导下有效地护理患肢, 确保患者可以早日康复。与此同时, 产时新生儿骨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发生锁骨骨折以后不需要考虑对位, 仅需要固定患侧则可以使患者基本获得痊愈。

2012 年1 月-2015 年6 月收治新生儿锁骨骨折患者84 例, 其研究结果显示:84 例新生儿锁骨骨折患者中, 60 例患者在临床分娩过程中发现锁骨骨折, 全部住院期间都没有接受特殊处理, 仅仅是及时、有效地指导患者家属日常护理方法以及告知日常注意事项, 全部患者都在1周内正常出院。待3周以后, 患者骨折端形成大量骨痂, 1个月以后已经完全愈合。而其他24 例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住院期间没有及时发现锁骨骨折, 而是由于其他疾病在医院经X射线检查发现的, 发现时已经形成骨痂。全部患者预后没有发生功能障碍或者外观畸形等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 产时新生儿锁骨骨折往往与新生儿自身发育及难产等紧密相关, 且骨折愈合情况较好, 但是具备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李小鹏, 李素玲, 林少龙.新生儿锁骨产伤骨折早期诊断27例分析[J].江西医药, 2013, 5 (8) :112-115.

[2]林丹, 刘秀武, 郭胜斌.37例新生儿锁骨骨折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4, 13 (20) :41-43.

[3]许世豪, 李慧敏, 陈顺平, 等.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2 (12) :68-69.

[4]潘胖娥, 葛丹莉.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 2011, 13 (4) :78-79.

[5]王东霞, 潘文芬, 杨红兵, 等.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J].护理研究, 2013, 11 (23) :101-103.

新生儿骨折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选取入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1~42岁,平均(25.8±2.5)岁;孕期:37.5~40.8周,平均(38.3±1.8)周;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72例,剖宫产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将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做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对照组孕妇从观察分娩情况、协助分娩两个方面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对干预组孕妇给予综合助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3,4]:(1)协助分娩:产前应查清胎位,根据胎位采取不同的分娩措施和辅助手段。例如若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肩难产,多是由于胎儿过大或孕妇耻骨弓位置过低的原因,此刻应辅助产妇取半卧位,角度以30°~45°为宜,同时嘱其下肢弯曲并环抱大腿。(2)产前准备:产前评估孕妇的准备状态,例如产力、产道、骨盆、胎位等。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告知其在分娩过程中需配合的注意事项及呼吸的重要性。(3)心理护理:产妇由于对周围的住院环境及分娩环境陌生,害怕分娩时疼痛,担心胎儿是否健康等原因,存在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护士应理解孕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干预,一是告知其分娩的大致过程,耐心对孕妇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讲解,二是鼓励配偶和家人给予其支持和安慰,给予其信心,三是可采用专业的心理疏导方式对其进行减压,使其保持心情的舒畅,消除其紧张情绪。(4)细致检查:待分娩出新生儿后应细致检查,若发现骨折现象,应协助医师进行治疗和护理,将致残率降到最低。

1.3评价指标:(1)本研究统计锁骨骨折、颅骨骨折、肱骨骨折、股骨骨折的发生频率和百分比。(2)将产后出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分娩结局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作为本研究的统计学软件,骨折发生率及分娩结果均系计数资料,用频率、百分比描述,两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骨折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

注:**表示P<0.01

2.2两组孕妇分娩结局的比较,见表2。

注:**表示P<0.01

3讨论

新生儿骨折发病率的不断攀升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也间接增加了产妇的心理压力,影响产后恢复。研究表明,新生儿在经阴道分娩时出现的难产、胎儿过大、助产技术等问题均是导致新生儿骨折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时,要完善产前准备工作,才能降低骨折发生率。在进行分娩准备工作前,要全面了解产妇及胎儿情况,做好术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做好分娩前的各项准备,为产妇讲解助产护理的具体措施,缓解产妇心理压力,从心理上对产妇进行干预[1,3]。本研究证实,干预组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颅骨骨折、肱骨骨折、股骨骨折的发生频率和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孕妇发生出血、感染、并发症的频数和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助产护理的实施可降低新生儿骨折的发病率,优化产后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实施。

参考文献

[1]任文宇.分娩时预防新生儿骨折的助产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188-192.

[2]覃晓敏.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预防与护理[J].特别健康,2014,1(1):185-186.

[3]邓巧子,李斌,刘晓红.臀位剖宫产并发新生儿骨折的产科因素分析[J].中医正骨,2011,17(9):19-20.

新生儿骨折 篇6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的收集

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80例新生儿, 在产妇中有68例为初产妇, 有12例为经产妇;为肩难产的产妇有7例, 产钳助产的产妇有6例, 脐带绕颈的新生儿有4例, 结束生产后发现有锁骨骨折现象的新生儿有3例。这3例锁骨骨折的新生儿其妊娠周期为37~40周, 出生时体质量为3500~3900g, 生产的过程在4~18h之间, 属于肩难产的新生儿有2例, 产钳助产有1例, 3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创处均在前肩锁骨外侧的1/3处。

1.2 临床表现

在呈现出锁骨骨折后, 新生儿会哭闹异常, 特别是在移动患处的上臂时哭闹的情况会加重。由此可见新生儿出现锁骨骨折后上肢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并且患处出现局部的肿胀现象, 存在有淤血、骨擦音, 拥抱的反射现象减少或者消失[1]。新生的锁骨骨折现象最早在孕妇进行分娩时出现, 其在生产过程时进行娩肩便能够听到骨折的声音, 此类情况有1例, 剩余2例新生儿锁骨骨折患者是在结束生产后的24h内被发现有锁骨骨折的现象, 3例锁骨骨折新生儿的骨折认定均经过X线检测后被确诊。

1.3 治疗和预后措施

在被确诊为新生儿锁骨骨折后, 就应该立即将患儿平卧扩胸位,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患处上肢的活动量, 缓解患儿的疼痛。3例患儿中有2例开展8字绷带的固定处理, 固定两周后拆除绷带, 并进行X线的复查, 检测结果表明新生儿的骨折迹象消除, 恢复较好, 剩下的1例患儿并没有做任何的特殊处理。在面对这种现象时护理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患儿创处上肢的活动, 并且不能过度的向外伸展或者进行前后屈, 向上举肢等, 在抱起患儿时不能够从腋下开始。存在骨折迹象的3例患儿和母亲在同一时段出院, 在结束生产的3个星期后再经X线 (额) 检测, 结果显示在呈现骨折处的创处已经生长出大量的骨痂, 在结束生产的6个星期后, 进行随访时创处已经愈合, 并且相应的功能也已经恢复。

2 护理措施

2.1 助产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1) 认真对肩难产现象做识别, 并正确处理这种现象。在孕妇生产时, 胎儿的头部已经娩出, 但存在有胎颈回缩的现象, 并且胎儿的颏部紧压在会阴部上, 此时就表明为肩难产的迹象, 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屈大腿后再压前肩, 并且对娩肩的方式进行改良, 帮助胎儿将前后肩娩出[2]。 (2) 强化娩肩的技巧。在生产过程中胎儿的头部在娩出后, 就应该帮助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且帮助其 (外) 旋转, 保证双肩径能够和骨盆出口在前后径处在同一个位置上, 对孕妇的会阴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同时, 还应当在孕妇宫缩的间隙引导产妇正确的应用腹压, 协助生产的人员应当用左手往下施力轻轻压住胎颈部并作相应的牵引帮助胎儿的前肩从耻骨弓下直至娩出的胎儿的肘部, 随后再托胎颈帮助胎儿的后肩从会阴的前沿娩出。同时注意娩肩速度不宜过快, 用力不宜过猛。 (3) 如果胎儿的体质量过重, 分娩时娩肩会比较困难, 并且存在有难产迹象的孕妇就应该对胎儿和产妇的生命迹象做好监测。在开展监测时就应该帮助新生儿仰卧, 头部应该放置在正中位置上, 检查人员应站在新生儿的脚端并且和其面部相对立, 从外逐渐的往锁骨 (开展) 扪诊, 观察新生儿的锁骨其轮廓是否清晰可见, 查看两侧能否对称[3]。在检测的过程中如果双侧的触摸能够感受到不对称的现象, 锁骨还存在有增厚的情况, 就应该对其开展严密的观察。如果患儿的锁骨存在有局部的肿胀、骨摩擦或者压痛感, 两个上肢的活动不一致, 在进行拥抱时反射条件消失、减弱都是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因此就应该对患儿进行X线的检测, 做好确诊。 (4) 对于胎儿脐带绕颈的正确处理。如果在孕妇生产的过程中呈现脐带绕颈的情况就应该嘱咐孕妇不应该进行腹压活动, 如果绕颈的圈数仅为一周, 助产人员则应该帮助产妇把脐带从胎儿的肩部上推到头部后退出, 如果绕颈的圈数在2周及以上时就应该应用止血钳把脐带的一段夹住, 再从中间位置将脐带剪断[4]。

2.3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

(1) 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健康普及。在产妇结束生产后, 新生儿出现锁骨骨折的情况对于其家庭来讲是一件比较突然的现象, 双方父母都比较紧张或者焦虑, 经济上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很多的家庭在迎接新生儿的时也不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就会引发医疗纷争。因此护理人员就应当对其父母做相关的心理辅导工作, 开展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 缓解其消极心理, 并告知其新生儿锁骨骨折情况的治疗较为简单, 且愈后的情况较好。 (2) 患儿的喂养方式。如果新生儿存在骨折的情况就重视患儿的喂养。如果在进行母乳的喂养时采取的姿势不对就会影响到患儿的愈合速度, 或者加重骨折部位的错位情况, 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此次研究中呈现锁骨骨折的患儿所采取的喂养方式应为健侧侧卧或者抱球式的姿势。

3 出院指导

在出院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根据锁骨骨折患者的个体情况做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工作, 告知其患儿的家属如何开展患儿的喂养和沐浴方式, 并且和患儿的家属建立随访的联系方式, 嘱咐其应该按时到医院做复查工作, 对患儿骨折现象做跟踪观察。

4 讨论

从相应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相关学术资料的查阅中总结出, 新生儿锁骨骨折情况的发生跟产妇进行分娩的方式、胎儿的体质量以及助产人员的技术高低有关, 如果产妇存在有阴道难产的情况, 就会促使新生儿的锁骨骨折现象增高, 此次研究中呈现锁骨骨折的新生儿均为产妇出现难产后引起。因此帮助产妇进行生产的助产人员一定要强化自己的助产技术, 并且能够从容面对产妇生产过程中呈现出的异常情况, 减少新生儿骨折现象的发生。

而对于新生儿的查体应该注重锁骨骨折现象的检查, 如果在新生儿中检测出锁骨骨折的患儿就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护理人员也应当向患儿的家属告知情况, 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起较好的护患关系, 帮助患儿治疗工作的开展。

摘要:目的 研究助产过程中如何防范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2年在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做研究, 所开展的护理研究有助产过程中的护理, 形成锁骨骨折后的新生儿护理, 以及相应的护理指导工作。结果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孕妇出现难产, 或者助产士的助产方式采取不当都会使新生儿出现锁骨骨折的原因。结论 在孕妇生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助产力道的使用, 并且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孕妇处理难产事宜, 在新生儿出现锁骨骨折后, 护理人员也应该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护理, 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关键词:助产,新生儿,锁骨骨折,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春芳.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3 (08) :123-124.

[2]甘峻柠、郭芳芳.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 2010, 34 (18) :348-350.

[3]李文颖、杨宝伶、贺晓会.新生儿锁骨骨折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9 (26) :78-81.

新生儿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实施阴道分娩的6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新生儿体质量1980~4350 g, 初产妇498例, 经产妇182例。其中发生脐带绕颈15例, 肩难产28例, 产钳助产6例。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的310例作为对照组, 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的370例作为观察组, 观察组的助产护士均接受过专业培训。两组新生儿孕周、体质量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的助产护士均接受过以下助产专业培训: (1) 加强护士的助产技术:由分管产房的护士担任培训师对助产护士进行助产专业技能培训, 重点指导护士掌握骨盆轴和产轴的位置和关系、分娩过程和机制、接产注意事项、胎儿出肩时承力情况等[2]; (2) 掌握娩肩技巧:在胎头娩出并对胎儿呼吸道做好清理之后, 助产护士需帮助胎儿进行外旋转, 从而保证胎儿双肩径和骨盆出口前后直径协调一致, 在保护产妇会阴的同时, 指导产妇根据宫缩的规律正确进行腹压, 助产护士缓慢下压胎儿颈部, 动作柔缓的牵引胎儿颈部使前肩通过耻骨弓下娩出至肘部, 再从后托起胎保证后肩可以娩出; (3) 正确处理脐带绕颈:叮嘱产妇不要增加腹压, 如果绕颈不超过1周且较为松懈者, 助产护士应用手顺着新生儿肩部往上轻推脐带, 或者自胎头退出。如果绕颈达到2周且环绕较紧的胎儿, 则可利用止血钳将脐带夹住并剪短; (4) 肩难产的处理:等到胎儿的胎头全部娩出后, 如果发现胎儿颈部紧紧压着会阴部并且有胎颈回缩的现象发生, 就应立即压住前肩并弯屈产妇大腿, 同时对娩肩技巧进行调整, 从而促使胎儿顺利娩出; (5) 对于阴道难产和出肩困难的新生儿应重点检测, 在检查时取仰卧位, 头部置于正中, 检查人员沿着锁骨进行扪诊, 检查新生儿锁骨是否对称、轮廓是否清晰, 有无增厚感等。

1.3 观察指标

(1) 新生儿锁骨骨折率; (2) 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680例孕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锁骨骨折率为0.54%, 对照组为2.26%,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满意率为88.92%, 对照组为82.58%,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由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迅速下降, 前肩胛部和产妇耻骨联合处发生挤压, 使新生儿脆弱的锁骨在过分的弯曲下从而引发骨折;此外, 助产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助产牵拉的过程中, 也可能因操作失误或用力过猛而造成胎儿的两肩严重内压最终导致骨折的发生[3]。因此, 在助产时, 在遇到肩难产等情况时切勿暴力牵引, 应当立即弯屈产妇大腿, 拉开接生台, 在保护产妇会阴的情况下利用娩肩技巧和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从而顺利娩出。此次研究中, 由于观察组进行了专业培训, 发生锁骨骨折仅2例, 其中1例是因助产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 而对照组7例骨折中有5例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 可见对助产护士进行专业助产培训, 能够有效提高其只产和接生技术, 大大减少了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

如果新生儿已经发生锁骨骨折, 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哺乳姿势:在喂食母乳的时候, 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引发并发症[4]。严重时甚至造成骨错位, 因此必须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 如健侧侧卧位或抱球式; (2) 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发生新生儿骨折通常会给其父母和家属带来很大心理压力, 容易发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同时还会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需要对家属进行心理安抚和健康教育, 让其知晓新生儿锁骨骨折容易治愈且预后良好, 不会影响日后生活; (3) 出院指导:指导家属有关喂养和沐浴等方面的护理知识, 嘱咐其按时来医院复诊。

参考文献

[1]保玉兰, 何明珠, 赵连荣, 等.单胎头位自然分娩应用新型产床与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0 (21) :42-43.

[2]刘书会.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1) :700-701.

[3]池玉梅, 黄翠玲, 黄石磊, 等.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 :338-339.

新生儿骨折 篇8

关键词:改良助产法,锁骨骨折,临床效果

在胎儿娩出时, 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 而产时操作不当又容易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等情况。我院就对102例产妇采用不同的接生方法并进行比较研究,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1月在我院生产的102例新生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 平均年龄 (25.5±4.5) 岁, 平均孕周 (39.2±1.5) 周, 平均孕次 (1.87±0.41) 次, 平均产程时间为 (8.62±2.16) h, 新生儿平均体重为 (3.34±0.24) kg。治疗组52例, 平均年龄 (25.4±4.6) 岁, 平均孕周 (38.9±1.6) 周, 平均孕次 (1.91±0.42) 次, 平均产程时间为 (8.48±2.15) h, 新生儿平均体重为 (3.39±0.27) kg。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孕周、孕次、产程时间及新生儿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均无妊娠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接生方法:用棉球将残留在口咽部的羊水吸尽。治疗组采用改良助产法。产床分成两部分, 前半部分固定, 后半部分产床助产时向内推, 产妇取截石位, 双足蹬在脚架上, 大腿贴近腹部, 双手握住产床两侧, 宫缩时先深吸气后屏住, 然后向下用力增加腹压, 于宫缩间隙时则放松肌肉休息, 宫缩则再做同样的动作, 助产人员面对产妇会阴, 铺好无菌巾, 右手掌托一消毒会阴垫垫于产妇臀下, 右肘支在自身的髂骨上, 利用手掌鱼际肌及凹腕部力量上托肛门、会阴, 这样助产人员的动作会随产妇臀部变动而自由移动, 胎儿娩出后协助胎头向外旋转, 向内推后肩, 左手协助娩出后肩, 右手顺着胎体抓住胎儿的双下肢, 使胎儿处于头低臀高位, 促进羊水的流出。然后断脐, 放置聚血器后, 助产人员坐在手术凳上进行产道检查及缝合会阴。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定。

参考新生儿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 ≤3分为重度窒息。新生儿锁骨骨折经X线检查确诊。另外比较SAS评分以及分娩时间的差异性[1,2,3]。

1.3.2 患者满意度调查:

与患者出院前1d, 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 患者根据情况, 填写满意或不满意, 满意率=满意患者数/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分析

从表1中可得出, 对照组的窒息发生率为24%, 锁骨骨折发生率为14%;治疗组的窒息率为13.5%, 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 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重度窒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产后情况分析

从表2中可得出, 对照组的SAS评分为 (53.2±5.6) 分, 平均分娩时间为 (108±15) min, 患者满意度为86%;治疗组的SAS评分为 (46.1±4.3) 分, 平均分娩时间为 (91±10) min, 患者满意度为96.2%, 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笔者认为以上改良的助产法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 (1) 安全卫生, 降低母婴感染率。该方法对会阴部的清理更加卫生, 避免了分娩时受细菌的影响, 分娩的污物、羊水、血液等不会污染床铺。 (2) 保护会阴部, 以免再次损伤。助产士站在产妇的正面, 手肘托住骨盆, 一方面可确保会阴部不再受损伤, 另外一方面加大了会阴部的可伸展性, 减轻了对会阴部的冲击。 (3) 促进产后愈合。该方法使得助产者的视线和产后伤口一致, 坐在手术凳上缝合伤口, 便于产后组织细胞的愈合和产妇身体状况的复原, 提高了产妇的身体安全[4]。 (4) 避免新生儿的窒息。从本文中可发现, 助产者将娩出的胎儿置于头高臀低的位置, 口鼻处的羊水、黏液等可顺着娩出而排出, 避免了窒息的发生。 (5) 降低锁骨骨折的发生率。相关文献[5]研究, 锁骨骨折在娩出胎儿时容易发生, 概率在3.8‰左右[6]。而改良助产法则将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双脚置于脚架上双腿向外展开, 抬高耻骨弓, 增大出口直径, 扩大分娩空间, 可有效调整产妇的盆骨倾斜角度, 便于胎儿的机转, 少了后半部产床的阻碍, 胎儿的前肩能够更加顺利的分娩出来, 进而降低了骨折的可能性。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焦虑、恐惧情绪占98%, 有恐惧感。且有100%的产妇期望在分娩时有家属陪伴, 但家属陪伴待产不能给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 反而会加重产妇的焦虑, 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使内环境紊乱, 影响宫缩, 导致产程延长, 胎儿宫内窘迫[7]。医护人员在助产时对患者的安慰以及产前的宣教等对于降低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 这也可以缩短产程,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尽管新生儿的窒息和胎儿宫内缺氧、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对分泌物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8], 但是从研究的结果分析, 采用改良助产法可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江花, 柴永红, 杨晓静.改良助产法减轻助产士肩关节损害的生物力学解释 (J) .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 (3) :234-235.

[2]应红华, 余丽华, 费小阳, 等.牛舌模型技术改良及临床教学应用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1) :9-11, 65.

[3]何桂琴, 崔文芳.改良侧切术在助产中的观察与护理 (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29) :277-278.

[4]葛丹莉, 潘胖娥.改良式助产法在分娩中的应用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6) :137-138.

[5]潘继红, 朱宁湖, 邹文霞.改良助产法对新生儿的影响 (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7) :937-938.

[6]葛丹莉, 潘胖娥.改良式助产法800例临床观察 (J) .上海预防医学, 2011, 23 (4) :191-192.

[7]李晓丽.改良式助产法在分娩中的应用观察 (J) .临床医学, 2012, 32 (5) :76-77.

上一篇:低碳旅游扶贫下一篇:工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