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

2024-09-26

新生儿疾病筛查(精选12篇)

新生儿疾病筛查 篇1

新生儿疾病筛查[1] (以下简称新筛) 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 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 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 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未出现疾病表现, 而其体内生化、激素水平已有明显变化时作出早期诊断, 结合有效治疗, 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 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开展新筛工作是降低残疾儿发生, 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笔者所指导的新筛病种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CH) 和苯丙酮尿症 (PKU) 。本院自2007年3月成立四川省新筛中心乐山实验室以来, 对11个区 (县) 的159个产科单位近300名医护人员进行实地培训指导,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方 法

1.1 指导方式

2007年3月至6月期间, 由市卫生局防保科牵头, 本院分管副院长 (儿科副主任医师) 、新筛实验室主任、产科护士长或专科护士、新筛办公室人员组成指导小组, 根据小组人员专业特点, 进行总体分工、分管副院长专项负责。对全市11个区 (县) 的产科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内容包括开展新筛的意义、新筛网络的建立及运作模式、网络人员的工作职责、新筛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新筛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疾病的治疗, 重点对新筛采血、保存、递送常规提出了要求, 现场示范了采血过程, 开展了血片与实验室质量控制等。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新筛网络需要逐步健全或完善, 部分区 (县) 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保健机构对新筛工作重视和参与程度存在差异, 尤其一些综合性医疗机构还没有有效地参与到新筛工作中来。

1.2.2 不少新生儿家长健康知识缺乏, 对新筛不理解。

1.2.3 部分新筛采血人员采血技术不规范, 血片质量不符合要求, 影响到筛查检测质量。

1.2.4 贫困地区受经济、文化水平限制, 影响到筛查意愿的实现。

1.3 指导意见

1.3.1 加强领导, 组织落实, 规范管理。各区 (县)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筛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同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立新筛办公室, 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要求, 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常规, 建立当地新筛网络, 固定专人从事新筛工作, 对各种表、卡、册使用进行督促指导, 将新筛工作纳入当地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推动该项工作有序开展。各产科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学习, 自觉遵守新筛工作规范, 增强依法服务意识, 成为新筛工作的健康教育宣传者和实施者。

1.3.2 建立平台, 增进沟通, 落实宣教。产科单位一定要在各个环节认真落实新筛宣教工作。孕期, 建立并充分利用孕妇学校这个平台, 宣传新筛的目的和意义, 发放相关资料, 解答家属提问, 促进沟通与理解, 让孕妇及家属对新筛有更多的认识。住院分娩后重点宣传新筛的方法及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采血的部位、采血量、采血的方法;还要让产妇及家属知道不参加筛查可能出现的后果, 让产妇及家属明白:CH和PKU患儿在出生后往往缺乏疾病的特异表现, 一般到6个月大才逐渐出现临床症状, 并日益加重。一旦出现了临床症状, 即使治疗, 智力低下也难以恢复;相反, 若能在出生后早发现, 早治疗, 绝大多数患儿的身心将得到正常的发育, 其智力也可达到正常的水平。为了使孕产妇及家属对新筛知识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宣教方式, 以达到知识的普及和理解, 如:《新筛科教片VCD》、专题讲座、系列小册子健康处方、宣传栏、板报等。

1.3.3 实施培训, 规范操作, 保障质量。质量是新筛工作的生命线。通过现场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和血片质量, 保证了实验结果。一是培训人员手把手现场示范采血的全过程, 对采血前的准备、新生儿的体位、如何进针, 如何留取血样等都加以说明, 减轻了操作者的紧张心理。二是对血片的保存和递送做了明确的要求, 避免了因保存和递送不当对血片质量造成的影响, 为准确的检测结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1.3.4 对因为经济贫困, 导致家长不愿或不能进行新筛的, 单位领导正在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呼吁, 是否能将新筛费用能纳入新农合、社保的报账范畴, 减轻贫困新生儿家庭经济负担。共同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2 结 果

新筛网络的建立, 使新筛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各区 (县) 卫生行政部门和产科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新筛知识得到了全面普及, 加大对新筛的宣传力度, 新筛率由2006年的29.13%提高到2007年的52.92%。专业人员在采血、保存、递送方面的规范化操作进一步加强, 血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血片合格率由2006年40%~70%提高到80%~90%。新筛工作全面开展, 减少了出生缺陷, 提高了人口素质。

3 讨 论

区 (县) 卫生行政部门和产科单位对新筛工作的认识、参与程度不够;专业人员对采血、保存、递送等新筛技术规范的缺乏;新生儿家长对新筛不了解, 影响了新筛工作的开展。通过市级妇幼保健院的巡回技术指导及相关新筛知识的普及, 提高了干部、职工、群众的认识, 并调动了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了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 从而使本市新筛工作全面推进;同时开启了城乡技术交流之门, 为提高区 (县) 妇幼保健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目的对乐山市11个区 (县) 所有产科单位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筛) 巡回指导, 建全新筛网络, 规范新筛技术服务流程。方法针对区 (县) 产科单位新筛现状和存在问题, 成立领导小组, 帮助建立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结果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规范工作程序与操作流程, 及时纠正, 提高了新筛率, 保障了新筛质量。结论市级妇幼保健院对区 (县) 产科单位进行新筛实地指导很有必要。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产科单位,组织落实,健康教育,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顾学范, 叶军.新生儿疾病筛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138-157.

新生儿疾病筛查 篇2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对于各种原因未及时采血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患儿,一般采血时间不超过出生后()天。

2、新生儿筛查项目包括:——————、——————、————————、17-羟孕酮测定。

3、《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强调知情告知义务,要求新生疾病筛查遵循()和()的原则。

4、血TSH生后呈生理性反应增高,一般在()小时后其值水平将下降至正常水平。

5、血标本的()、()、()是把握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第一关,亦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与筛查工作的治疗息息相关。6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部位是()

7、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8、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项目常见的是()、()

9、不具备条件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在()将新生儿转诊到有条件的筛查机构完成听力筛查

10、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年内每年至少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

二、选择题(多选或单选题)每题3分,共10题

1、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时间是:()

A、出生后24h后来 B、出生后48h后 C、出生后72h后 D、出生后12h后

2、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深度不超过()

A、2毫米 B、4毫米 C、3毫米 D、5毫米

3、如果不做筛查,疾病会使宝宝()

A、体格发育障碍 B、智力发育落后 C、行为或情感问题 D、癫痫,甚至死亡等

4、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

A、新婚学堂 B、孕妇学校 C、产前检查 D、入院分娩前 E、产后健康教育 F、新生儿期体检 5、1.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是千分之(): A.6-8 B.1-3 C.3-6 D.9-12 6.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失的危害不包括()

A.聋哑 B.语言发育迟缓 C.生长发育迟缓 D.心理障碍 7.新生儿出生后()可以通过听力筛查发现听力障碍

A.6小时 B.24小时 C.72小时 D.48小时 8.《新生儿疾病筛查法》()颁布

A.1999年 B.1998年 C.2008年 D.2009年

9.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建议在出生后()个月开始选配助听器: A.6 B.8 C.3 D.12 9.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种: A.4 B.3 C.2 D.5 10.听力筛查的对象()

A.仅限于新生儿 B.新生儿、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C.婴幼儿 D.0-3岁儿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是 2 种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2、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儿中的第二级预防。()

3、筛查中心应保存血片至少5年以上。()

4、健康父母生育的宝宝可以不用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5、PKU患儿,出生时外表看起来正常。()

6、PKU患儿,未经治疗的患儿在出生数月后就会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汗和尿液有特殊的鼠尿臭(霉臭味),常伴有湿疹。()

7、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是目前治疗苯丙酮尿症最有效的方法。()

8、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

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

诊治机构(3个月内)()

9、筛查机构负责初筛未通过者的随访。()

10、诊治机构应负责可疑患儿的追访,对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每半年至少复诊1次。()

四、问答题 每题10分

共20分

1、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及体会 篇3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每个出生的宝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检测发现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宝宝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有部分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可是一旦发病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造成智力或机体永久性的损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辈子遗憾和负担。為使出生缺陷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控制。医学界在疾病早期没有症状的时候,就能将患儿检查出来,而开展了一系列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进行检查,这就是我们现行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就是用一种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对全部的新生婴儿进行普查,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至少开展先天性甲低(简称CH)和苯丙酮尿症(简称PKU)两项筛查。,以期及早发现CH和PKU患儿,确诊后给予有效的治疗,从而保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完全取决于确诊和治疗的早晚。据报道,CH患儿如能在出生3个月内得到确诊和治疗,8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PKU患儿如能在生后3个内开始治疗,其智力发育大多在正常水平上,3个月~1岁开始治疗,其智商(IQ)多在60以上(IQ90以上为正常),如患儿于1岁后开始治疗,其IQ往往在60以下。有人报告,PKU患儿在1个月内接受治疗,可不出现智力损害,半岁开始治疗,智力可接近正常,1岁以后开始治疗,IQ常在50以下。由此可见,从中可看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种简易、快速和廉价的血斑试验。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三天采取脐血或足跟血的纸片进行,由于新生儿遗传病是新开展的技术项目,家长认为这么小的孩子采血会很痛,心痛孩子而拒绝采血,且家长对先天性疾病的危害不了解,因此我们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医生查房或护士巡视病房时认真解释筛查意义,并告诉他们这是一项操作简单,痛苦很小的操作,不会有并发症的,像平时打针或化验室采指尖血一样,我们在操作中一定会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的,会选择采血技术特别好的护士为你的孩子采血,这样才能取得家长配合同意。正确的采集血标本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主要的环节,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必须对采集血标本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相关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增强工作责任感,确保参与血标本采集的护理人员在采血送检等各环节中能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

如何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篇4

新生儿疾病筛查应注意如下几点: (1) 要与家属作好沟通, 签好知情同意书。告知采血时间, 采血应当在婴儿出生72h并喂足6次奶后进行, 如有其他情况如早产、低体质量儿等也应在28d内采血。 (2) 做好采血前的准备, 较冷天可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 让其足跟血脉畅通, 夏天可给新生儿洗澡后进行。环境温度以22~24℃为宜, 湿度合适, 环境清静整洁, 避开家属, 护理人员洗手、戴手套。75%乙醇消毒足跟皮肤待干,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或外侧, 深度<3mm, 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 可挤压取第2滴血, 将滤纸片接触血滴, 切勿触及足跟皮肤, 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 至少采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直径>8mm。血滴自然渗透, 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手持消毒棉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将血片置于清洁空气中, 避免阳光直射, 自然晾干呈深褐色, 并登记造册。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 置于塑料袋内, 保存在2~8℃冰箱中。在规定时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检测。 (3) 完整地填好登记卡, 登记本, 保管好筛查结果单, 发现异常者立即反馈家属, 做好随访登记工作[1]。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疾病

参考文献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制度 篇5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1,设专职质控员、采血员、并指派专人负责送检标本的交接和质控。2,积极开展新筛健康宣传,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将新筛的项目、条件、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监护人,并遵循知情选择的原则。3,严格掌握新筛采血时间,采血时间为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及5个工作日内递送妇幼保健所。

4,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程序,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置于塑料袋中,保存在2-8度的冰箱中。

5,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姓名、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

6,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者,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对退回不合格血片做到及时重新采集送检。

7,对可疑阳性病例做到协助追访机构,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 篇6

【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召回率、治疗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我院2007年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现将我院2007年750例新生儿(未施对策者)简称问题组,2008年以来800例新生儿,简称对策组,疾病筛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问题组筛查覆盖率28%,未查出阳性儿,未查原因:①家长漠视;②宣教不到位;③经济困难;④出院时间提前;⑤操作技术不熟练。2007年以来,通过提高公众认识,加强健康教育,对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进行产后访视补救等措施,对策组800例新生儿,筛查覆盖率90%。两组比较P<0.01,对策组查出5例阳性儿。结论: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提高覆盖率,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和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益处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产妇拥有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知情权,明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而且要从经济方面对其予以支持,并使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才能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基层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当今预防医学极为关注的问题,国际、国内的资料均表明,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开展和推广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母婴保健法》提出要“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而我县是贫困县,地处偏僻,信息不灵,保健知识缺乏,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半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对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进行产后访视补救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2007年1月-12月共分娩活婴750例,男392例,女358例。2008年1月-12月共分娩活婴800例,男419例,女381例。均在我科负责新生儿筛查。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将2007年750例产妇(未施对策者)称为问题组,2008年800例产妇(施对策者)称为对策组,二组年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均无明显差异。问题组采用常规宣教,对策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加强措施。

1.2.2 操作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 运用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新生儿沐浴后,将新生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推住新生儿左足,暴露足底,右手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酒精棉签消毒待干,右手持采血针沿新生儿足踝外侧向足底外侧缘做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为采血点,沿此点进针,针头与皮肤呈40°~45°斜刺进针,深度0.5~1.5mm,不要用力挤压,血液很快涌出聚成血珠,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血斑标本合格。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

1.2.3 统计学方法:其资料采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及拒(未)筛查原因见表1。

从表1可知:基层医院筛查工作开展困难的原因问题组主要是家长漠视工作人员、健康宣教不到位、操作技术不熟练、提前出院以及经济困难等原因。尤其是健康宣教没有到位,以及病人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不信任尤显突出,针对以上情况,2007年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讨论

3.1 筛查率过低的原因:大多数父母觉得自己的宝宝很健康,不需要筛查,护士应向家属说明: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筛查工作统计情况调查》报告及湖南省新生儿筛查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俗称“呆小病”)患儿与正常新生儿之比为1∶2707,湖南省为1∶1562,其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这些患儿在新生儿期常常因为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很多家长往往拒绝医生提出的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建议。而一旦患儿出现眼距宽、塌鼻梁、躯干长四肢短等临床症状,即使治疗智力低下也已无法挽回。此病在出生前无法预防,即使父母亲正常也可发生,只有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才可以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

3.2 护士应和新生儿父母亲多沟通:护士应告知新生儿父母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防治某些先天性代谢及内分泌疾病造成的儿童智力低下最有效的办法,可以检查出30多种遗传疾病,(但本院只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酮尿症两种),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致“呆小病”,而患儿只要在出生3mo内得到确诊,服用甲状腺激素,8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会接近正常。而苯丙酮尿症患儿若能在出生1mo内服用一种低或无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一般不会出现智力损害。但如未经治疗,95%的病儿智力会呈重度或极重度损害。

3.3 护士必须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和政策宣传。

3.3.1 护士应告知如果其孩子经筛查,确诊患病应立即到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治疗,中心成立了两病治疗专家组,会对其孩子进行科学地、规范地治疗和随访。中心还为此两病患儿设立了“治疗基金”,用于经过筛查后确诊患儿的治疗费用补助。苯丙酮尿病及时治疗,可避免脑损害的发生,治疗越晚,对患儿的智能损害程度越大,主要治疗手段是饮食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避免患儿体格和智力障碍的发生。治疗以口服甲状腺素为主,坚持规律服药,患儿能正常发育。

3.3.2 有的父母因50元的费用而放弃筛查。护士应借助经济学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策略。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中,据专家统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成本/效益为1/3.6,苯丙酮尿症的成本/效益为1/3.7[2]。上述两种疾病都可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及智力发展,导致患儿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自理能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这样增加患儿家庭的心理、人力、经济等方面的负担,并增加社会的负担。如能对这些患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智能障碍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4 提供筛查条件,培训技术人才:对那些提早出院而不能在院进行筛查的新生儿,应向其告知筛查的重要性并嘱及时来院筛查,必要时可上门进行筛查。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派有经验的高年资主管护师从事筛查技术操作,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增加产妇对工作人员的信任。这项工作,还应积极配合新生儿筛查和阳性患者的随访,提高疑似者的召回率和患者的治疗率。借助行为科学,政府的领导、全体医务人员的支持及群众的认识,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领导层和广大群众都能充分认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开展一个持久的健康教育运动,使新生儿筛查知识和方法为广大群众所掌握,而且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3]。

参考文献

[1] 马燮琴, 顾学范. 新生儿筛查现状和展望[J]. 广东医学, 2000,21 (7):533-534

[2] 朱文斌, 王振南, 陈涵强.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 2000,16(3):149-150

[3] 王华, 雷花香, 黄定梅, 等.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01,16(10):599-601

作者单位:413500 湖南益阳安化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标本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共计筛查采血标本143例, 其中男性81例, 女性62例, 平均日龄3.5d, 平均体重3.5kg。采集合格标本共141例, 一次性采集成功率为99.31%。

1.2 方法

1.2.1 采血前的护理

治疗室每天应常规清洁消毒1次以上, 室内保持恒温度28℃-30℃。准备采血卡、信息卡、一次性使用已消毒采血针、75%酒精、消毒棉签、棉球。按表格要求详细填写母亲姓名、新生儿姓名、出生日期、体重、性别、喂奶情况、标本采集日期、提供血样单位地址、家长地址、联系电话、采样者, 并将采血滤片用别针别好。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 详细讲解早期筛查的目的, 介绍操作程序, 解除顾虑并取得同意, 有效地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使之能积极配合。

1.2.2 采血时的护理

(1) 采血时尽量避免让新生儿家属在场, 以免因新生儿的哭闹引起家属紧张不安, 再次给家属必要的解释, 劝其不必紧张。 (2) 采血操作者必须带口罩、帽子, 按规范化洗手, 采用一人一针, 同时要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发生。 (3) 采血步骤与部位。严格按照规定采集标本, 新生儿均于出生后满72h, 喂哺奶乳6次以上, 否则无蛋白负荷, 血中苯丙酸不会上升, 易出现假阴性造成漏诊, 吃奶2h后, 在室温28℃-30℃, 水温40℃-42℃下沐浴, 新生儿沐浴后即放在预先加热好的操作平台上 (电台毯) [1], 常规脐部护理穿衣后, 任意取一足轻柔地按摩足跟或热敷局部, 使其全身循环改善, 局部充血, 是充分保证采血质量和一针穿刺成功的关键。采血部位选择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分支或足跟内侧的足底内侧静脉为穿刺点, 新生儿因皮肤较薄, 体表可清楚辨明投影位置。穿刺前一手握紧婴儿待穿刺侧小腿, 以阻断静脉回流。用2%盐酸利多卡因涂擦针刺部位, 它有解痉、镇痛、扩张血管的药理作用[2], 极大的提高了采血成功率同时有效减轻了痛觉反应。5min后取75%酒精常规消毒足跟采血点, 待酒精干燥后, 用无菌三棱采血针对准细小静脉快速进行斜刺, 穿刺时要固定好新生儿的肢体, 动作轻、稳、准, 以减轻疼痛。刺入深度为不少于3mm, 拭去最初少许血滴, 待片刻后用拇指食指和手掌握持足跟部, 适当轻轻挤压取血, 待血滴溢出后用采血卡血滤纸轻吮血滴, 一次性形成直径为8mm左右的血斑, 待其渗透至采血卡滤纸背面, 一次取足3个血斑。进行采血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和血源性污染。

1.2.3 采血后护理

采血后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5-8min, 必要时用胶布加压止血。帮新生儿穿好鞋袜、保暖。血样标本采集后平放置于治疗台上, 室温维持在22℃-24℃, 相对湿度50%-70%的环境下, 充分晾干3-6h, 不能相互重叠或竖立放置, 避免标本堆积引起交叉污染。避免日晒紫外线照射和污染, 保存于密闭胶袋内并放置在4~8℃的冰箱内。定期送往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验。告知家属如有异常检测中心会立即通知复查, 若已确诊也不必担心, 只要及时治疗, 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结果正常我们会通知产妇产后42d返院做健康体检时取报告单。

2 结果

2.1 PKU可疑

发现1例PKU可疑, 由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电话直接通知新生儿父母并建议尽快复查。一次性采血成功率99.31%, 不及格2例, 重采率0.52%。

2.2 影响采血质量常见因素

采血卡污染损坏、量不足、血斑不够大、血样不均匀、未透过滤纸背面、标本晾干不充分、血样堆积交叉污染、未放冰箱保存、未及时收集, 造成过度干燥, 消毒酒精过多、皮肤未干取血或过度挤压, 重复滴血或滤纸两面滴血等不良影响。

3 讨论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群体性工作, 系统质量管理要求很高, 必须对包括新生儿准备、血卡、采集、处理、运送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 实验室空间质评效果等几个环节点做好质量保证、使结果更准确地反映筛查对象的实际情况。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防治先天性代谢及内分泌疾病造成的儿童智力低下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没有异常的表现, 因此很多父母出于不懂或者心存侥幸拒绝筛查。我们采取与家属沟通, 耐心讲解我国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发生率为万分之一, 患儿如果在出生一个月内服用一种低或无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 一般不会出现智力损害, 但是如果未经治疗, 95%的患儿智力会重度或极重度受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生率为万分之五, 患儿在新生儿期没有特殊的表现, 一旦出现了眼距宽、塌鼻梁、躯干长四肢短等临床症状后, 再治疗也无法挽救智力低下的事实, 而如果及时服用甲状腺激素, 就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要让家长们明白在新生儿期可做出早诊断、早治疗, 把握时机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玉娣.两种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筛查中的效能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 (1A) :34~35.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的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2008年10月, 我院对2 051例新生儿进行了疾病筛查。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新生儿, 阿氏评分大于7分, 无合并症。

1.2 采血方法

1.2.1 采血时间

出生后72 h~7 d之内, 充分哺乳至少6次。因各种原因 (早产、低体重儿、正在治疗疾病的新生儿、提前出院者等) 未采血者, 采血时间最迟不超过出生后20 d。

1.2.2 皮肤准备

在28℃左右的室温下, 先用45℃左右的热水袋热敷新生儿的足跟, 增加足部温度, 改善新生儿末梢血液循环。新生儿末梢血液循环差, 血液黏稠度高, 增加足部温度能促进新生儿末梢血液循环, 可增加1次采血量, 减少采血针刺次数, 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和采血质量[1]。

1.2.3 采血部位选择新生儿足跟内外侧缘。

1.2.4 采血进针方式

1 280例采用斜刺法采血, 新生儿沐浴后, 平卧操作床上, 操作者用左手握住新生儿足踝, 暴露足底, 右手按摩采血部位, 用75%酒精常规消毒新生儿足跟处皮肤。取6~7号头皮针与足外侧缘皮肤平行, 与足跟皮肤约呈35°~40°角进针, 斜刺深度0.5 mm~1.5 mm, 即针头面全部刺入, 快速出针, 不需重力挤压, 血液即涌出, 吸血纸可1次吸透, 标本血斑合格。771例采用直刺法采血, 新生儿沐浴后, 平卧操作床上, 操作者用左手握住新生儿足踝, 暴露足底, 右手按摩采血部位, 用75%酒精常规消毒新生儿足跟处皮肤。取6~7号头皮针与足外侧缘皮肤大于90°, 与足跟处皮肤呈垂直进针, 深度2 mm~3 mm, 用力适度按摩同侧小腿且挤压穿刺点上方, 出血聚成珠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 血斑标本基本合格。

2 结果

斜刺法采血1 280例, 一针采血成功1 246例, 占97%;直刺法采血771例, 一针采血成功681例, 占88%, 其中有2例血标本不合格。

3 体会

3.1 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且标本合格

斜刺法采血头皮针易进入真皮层, 皮肤解剖学真皮层有乳头下血管丛和真皮下血管丛, 血管多, 血运丰富, 具有储血功能, 出血快, 出血量多, 标本容易合格, 采血成功率高。直刺法容易刺入皮肤过深且>3 mm, 到达皮下脂肪层, 此层血管相对较少, 血运不够丰富, 出血慢而少, 导致采血量不足[2]。

3.2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斜刺法避免了针刺过深, 提高了采血成功率, 避免了反复穿刺, 缩短了采血时间,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3.3 减轻了新生儿痛苦, 家属容易接受, 提高了筛查率

斜刺法采血容易出血, 不需重力挤压, 降低了新生儿痛苦, 减轻了新生儿的哭闹, 同时大大降低了因新生儿哭闹引起的家属紧张心理, 增加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提高了家长对护士的信任。使家属易于接受对新生儿采血进行疾病筛查, 减少了因采血紧张心理而拒绝筛查的例数, 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毛细血管足跟采血的方法。方法 对2 051例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 其中1 280例采用斜刺法采血, 771例采用直刺法采血, 比较2组采血效果。结果 用斜刺法采血1 280例, 一针采血成功1 246例, 占97%;直刺法采血771例, 一针采血成功681例, 占88%, 其中有2例血标本不合格。结论 用斜刺方式对新生儿足部进行采血可以减少二次采血的概率, 减轻新生儿痛苦, 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疾病筛查,新生儿,采血,体会

参考文献

[1]梁晓丽, 易霞, 彭桂平.国内新生儿足部增温采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 (12) :1143-1145.

新生儿疾病筛查未采血原因及对策 篇9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未采血,原因

新生儿疾病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先天残疾儿发生率、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 但总有一部分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失去这第一次宝贵的筛查机会, 使我们的筛查率不能达到100%。为此针对我县近三年未参加新生儿疾病疾病筛查原因 (简称未采血) 的原因做了一次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度在我县6家医疗机构出生的, 未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

2 标准

根据接产单位的出生记录, 未出现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表中的, 并排除在外地采血的新生儿, 判断为未采血。

3 方法

通过电话对这一部分新生儿的母亲进行未采血原因调查, 进行归类分析。

4 结果

2007-2009年我县有147人未参加筛查, 占活产数的1.75%。见表1。

在未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中, 因医护因素引起的有102例 (占69.4%) , 比例较大, 家长及新生儿因素的45例 (占30.6%) 。医护因素包括血片不合格退片未能召回重采等。家长及新生儿因素包括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知方面的缺失, 以及新生儿转院、抢救、死亡等各种客观原因引起的未采血。

5 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先天残疾儿发生率、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三级预防中的第三级预防。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次性筛查, 其目的就是对于所筛查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据报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如能在生后3个月内得到治疗80%以上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1]。苯丙酮尿症患儿如能在生后3个月内开始治疗其智力发育多数正常[2]。确保100%的新生儿均能有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健康成长, 是我们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终极目标, 如何提高和保证筛查率, 对我们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通过对2007-2009年度未采血情况及原因的分析, 可以看出, 医护因素引起不合格血片未能召回重采的人数占及大的一部分, 其次才是因为家长及新生儿自身的因素引起的未采血。减少不合格血片的产生的数量, 提高退片召回重采率是提高筛查率的关键。

6 对策

6.1 加大宣传力度, 使社会上人人都能了解、支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卫生部第64号令第十一条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遵循自愿和知情选择的原则。确保100%的新生儿都能得到筛查, 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在产妇入院时即要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为内容的健康宣教, 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以及没有参加筛查的后果等, 在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告知方式和技巧。其中, 告知人员的责任心也是关键。对转院等不能采血的新生儿, 更要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力度, 发放延期采血告知书, 告知其采血的时间和地点, 并定时随访, 避免新生儿家长因遗忘等因素导致漏采。

6.2 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队伍的培训和稳定

加强筛查队伍的培训和稳定, 提高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是保证血片质量的关键。强大的基层采血员队伍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基石。优质的标本质量, 是筛查成功的关键。加强采血人员培训, 保持采血队伍的稳定, 强调采血规范, 保证首次采血成功, 减少不合格血片数量, 减少召回重采的绝对数。加强接产单位筛查质控能力, 发现不合格血片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补采。

6.3 完善采血单位的采血制度强化质量管理

规范化的制度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保障,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有序与否, 与各种制度的保障程度密切相关。加强采血单位的指导和考核, 及时分析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整改, 保证采血的质量, 降低不合格血片的数量。

6.4 加大政府投入, 完善保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对经济困难的召回人员的补助等均须要政府部分的参与。对地处边远山区、经济困难的新生儿家庭进行补助, 最好是进行由政府买单的免费筛查, 均有利于提高筛查率。

综上所述, 在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这个庞大的链式程序中, 保证每一环节的稳定和有序都非常重要, 细节决定成败。确保每个新生儿都能享有这疾病筛查的机会, 强化质量管理、保证血片质量是保证筛查成功的根本和关键。

参考文献

[1]朱文斌.福建省九地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新生儿筛查4年分析[J].中国优生遗传杂志, 2004, 12 (5) :97-98.

游泳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影响 篇10

1 研究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出生的新生儿, 符合条件:新生儿产前产后无严重合并症;均为单胎, 包括平产和剖宫产, 也包括早产儿;Apgar评分8~10分, 体质量正常 (2000~4000g) ;采血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72h, 7d之内, 充分哺乳至少吃足8次以上奶。

1.2 方法

1.2.1 分组按随机抽样方法抽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新生儿400例, 分对照组200例 (顺产、剖宫产各100例) , 实验组200例 (顺产、剖宫产各100例) 。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 即体质量、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2 采血方法首先认真填写新生儿信息记录卡片, 采血人员清洗双手并带手套, 选择采血部位为足跟内、外侧源较为理想, 新生儿沐浴后, 把新生儿的头部抬高, 使其足部低于心脏水平以增加静脉的压力, 增加血流到达针刺部位。用70%酒精棉球或棉签轻轻涂抹针刺部位。要待酒精在空气中自然挥发或用无菌干棉球擦掉残余的酒精后再开始操作, 否则残余酒精留在皮肤上会稀释血标本, 影响检测结果。针刺取血;首先, 将左手轻轻悬着婴儿的脚, 再将取血部位的皮肤绷紧, 右手持针在足跟采血部位刺一下, 刺入约2mm, 早产儿针刺深度应适当再浅些。联合利用大拇指和食指轻微挤压针眼周围使血液自行流出, 然后轻轻用无菌棉球拭去第一滴血, 以避免所含的组织液与血液混合而造成血样不纯。再通过轻微挤压、放松、再挤压、以形成较大的血滴, 应避免血液注入部不均匀或不整。滤纸圆圈一定要对着流出的血滴, 使血滴自然接触滤纸, 不能用滤纸直接贴着足跟上, 血液从滤纸一面由中心向四周一次性滴入圆圈, 并浸透至滤纸反面, 确保滤纸正、反两面均浸透血液, 不允许在滤纸两面分别滴血, 连续采集3~4个血斑。每个血斑的直径不小于8mm。如果血滴太小, 请不要将血滴重复滴入同一个血滴上, 应该滴入另一个圆圈之中, 或者重新选择针刺部位, 重新采血, 否则血量太小或者重复滴血都会影响检测结果。避免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血滴部位。采血后将新生儿足部抬高, 高于身体水平, 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压住针眼, 直到止血, 不要使用胶带。采集后的血样标本应该每个分开, 以水平位置悬挂晾干, 不能堆叠和触及到其他表面, 放置室温下自然干燥, 不要光照、热烘;在干燥过程中严禁触及和弄脏血标本。如果标本不能当日递送, 应将标本存于2~8℃冰箱中。滤纸干血片最好在采集后5个工作日内递送, 3d内必须到达筛查检测机构[1]。

1.2.3 对照组新生儿在喂饱奶1h后给予沐浴, 然后用热毛巾热敷需要采血的下肢, 或者给予按摩肢体, 再按上述常规的方法采集3个标准血斑;实验组同样在喂奶后1h沐浴, 然后游泳。选择专供新生儿游泳的双层双气道泳圈, 游泳之前必须仔细检查泳圈有无漏气, 将新生儿套上大小合适的泳圈扣好安全扣, 检查下颌是否托在预设位置, 还要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 双手抱紧新生儿轻轻缓慢放入水中, 水温38~42℃, 室温24~28℃, 泳池内水深以新生儿处于悬浮状态足不能触及池底即可。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游泳10~15min, 在游泳过程中适当按摩新生儿的下肢, 并有专人守护随时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及肤色的变化, 游泳后立即擦干水用大浴巾裹住新生儿保温。用同样的方法采集三个标准的血斑。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产妇对游泳的满意度, 单个血斑的满意度、二次穿刺的次数、从这三方面进行研究。

问卷的内容包括游泳后新生儿的吃奶情况、睡眠质量、体质量增长以及新生儿排泄及黄胆情况。见表1。

1.3.2 单个血斑达标标准:

直径不小于8mm, 滤纸正反两面均充分浸透血液, 血斑的血浓度均匀一致。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注:χ2=45.3, P<0.01结果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单个血斑达标数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3.1 正常新生儿血液的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 四肢易发凉, 末梢易出现青紫[2]57。

足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可受温度及机体血容量的影响, 温度低可引起毛细血管收缩末梢血液循环不良[3], 而新生儿游泳10~15min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40℃左右的温水能够很好扩张肢端末梢的毛细血管, 增加毛细血管的血流量。毛细血管充盈好穿刺后容易形成较大的血滴, 减少反复挤压新生儿的肢体, 能减少肢体肿胀, 也能减少组织液稀释血标本而影响实验室结果, 这样就有利于足跟血的成功采集及采血质量提高。新生儿游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 因为游泳可以促进新生儿、婴儿脑神经生长发育、促进新生儿胎便早排出, 营养早吸收, 从而促进黄疸程度下降, 黄疸持续时间缩短, 减弱应激反应, 提高小儿抗病能力, 促进小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 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 减少哭闹, 促进亲子情感交流。新生儿游泳不仅仅是皮肤与水的接触, 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 利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发育, 即对外界尽快做出应答十分有利, 如爬行早, 反应早等, 积极地开发和激发婴儿的本能与潜能, 尤其是情商的发育和提高。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产妇是非常愿意自己的小宝宝在游泳后再采血, 这不仅仅是能够提高采血的成功率, 而且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新生儿足跟血一次成功采集既能减少小宝宝的痛苦, 还能降低一次性用物的消耗, 而且能增加产妇及家属对工作人员的信用, 促进医患交流。一个成功标准的血斑有利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 减少误诊或漏诊, 更有利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进行与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400例新生儿,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在沐浴后直接采血, 实验组是在新生儿沐浴后游泳1015min再采血。结果 实验组采血的效果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0.01) 。结论 游泳有利于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的成功采集, 有利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进行与推广。

关键词:游泳,足跟采血,新生儿

参考文献

[1]徐国州.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30-35.

[2]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0-182.

新生儿疾病筛查 篇11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1-0033-02

近年来,尽管人们对新生儿健康给予高度关注,但各种先天性和代谢疾病对新生儿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在这类疾病中,PKU(苯丙酮尿症)和CH(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造成新生儿智力障碍最为关键诱因[1]。疾病的临床筛查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新生儿健康生活质量的关键作用,然而在筛查中采取何种采血方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2]。本文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2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间全部>3d,哺乳全部>8次,身体状况良好。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其中,研究组,男65例,女45例;胎龄35~41周,平均(38.1±2.3)周。对照组,男63例,女47例;胎龄36~40周,平均(38.6±1.9)周。两组新生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准备工作 将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其中有医用酒精、涂片、棉签(消毒)、采血针以及输液带等,以便在采集血液的时候采用[3]。新生儿首先要给予哺乳,1~1.5h以后放到婴儿室,温度要控制大约在27℃,相对湿度控制在大约60%,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沐浴以后,再采取统一采血针进行采血。在整个采取期间,采血工具和材料要统一,以免对临床结果带来影响[4]。

1.2.2 采血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采血方法,采取医用酒精对采血皮肤给予彻底消毒,采血针以90度迅速刺入到足跟内侧,深度在3mm,将采血针拔出后轻柔挤压、让血液自动流出,一共采取三个血斑。研究组:采取改良采血方法,首先将新生儿足跟部暴露出来,护理人员用左手两个手指联合,共同用力将足跟握紧,一段时间后再将足跟放松,再一次握紧,一共2次。沿着外侧足踝前缘逐渐向足底外侧缘测出垂直线,这个垂直线和足底外侧缘交界部位就是穿刺点,然后取医用酒精对皮肤给予消毒,采取采血针(三棱针)进行采血,针头和皮肤呈60度角刺入,深入<2mm,穿刺结束后将足跟放松,左手将新生儿足部进行有效固定,右手两个手指轻微积液针刺附近,见血液流出后,第一滴血采取无菌棉签进行擦拭,再进行反复挤压和放松,当血滴较大的时候再正式收集血样,在收集血样的时采取滤纸,不碰到皮肤,直接和血滴相接触,让其自然渗透到两面,血斑要保证独立,一共三个血斑,直径大于8mm。采血结束后用干棉签压迫穿刺部位给予止血[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采集血样一次成功率、合格血液标本、采集时间及淤血给予详细记录,并给予对比分析。①采集血样一次成功:一次性将三个合格血斑采集到,需要第二次采血则判为不成功。②合格血斑:滤纸两面全部渗透,一共三个血斑,直径>8mm,浓度保持均匀,血斑之间要具有间隔,始终保持独立。③采血时间:从进针到最后一滴血采集完成时间,以S为单位计算[6]。④血液标本质量:血斑之间>8mm[7]。⑤淤血:采集血液位置肿胀瘀斑24小时当中消退情况[8]。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研究组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对新生儿来说,血液大部分集中在躯干以及内脏部位,在四肢末梢的血液相对较少。因此对新生儿采集血液的时候均要在足跟位置,其采血成功的关键是保证良好的血液运行。改良足跟采血方法是采取将足跟部位握紧、放松以及再一次握紧的方法,将血液进行挤压,同时阻止血液回流,进而保证血液运行充足,这种采血方法临床操作非常简便,临床效果显著,是根据足跟位置浅静脉当中的汇集点,血液量非常充足,能够使采血时间明显缩短,使采集血液标本一次成功率进一步提高[9]。另外,根据皮肤解剖证实,这个部位真皮当中包含乳头下血管丛以及真皮下部血管丛,这个皮层血管比较多,血液流动稳定,可以储存血液。在以往采集血样的时候全部采取直刺方法,这种方式进针非常快,进入皮肤深度在2mm或者>2mm,针头刚刚通过血管一直到皮肤脂肪层,这个部位的血管比较少,血液流动不充足,进而造成采血血液量不充足,同时还会对骨膜及腱膜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使新生儿痛苦进一步加剧。除此之外,血样采集以后,为了避免直接日照及潮湿,不可以将没有凉干的血样重叠放置,以免出现污染,不可以将血样放在暖气上进行烤干。通常情况之下,血样在室内温度之下自然干燥4h送入检验科,没有及时送入检验科的血样标本要装到特制塑料袋当中,放置冰箱在2-8℃进行保存,7天内送入检验科。对母亲患有梅毒、肝炎以及艾滋病的病人,在采血卡上角采取红笔醒目给予标记,单独放到塑料袋当中,以免出现交叉感染。另外,采取在新生儿沐浴或者游泳以后进行采血,采集血液以后采取无菌棉球轻压采血部位,以免继发性出血,特殊情况的时候采取胶布给予有效固定,临床护理人员还要叮嘱新生儿父母6h当中采血的足切勿接触水,以免发生感染。在次晨对新生儿足底是否出现水肿和瘀斑给予密切观察。在采血的时候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用。在对新生儿皮肤消毒以后必须要等到酒精干燥以后再进行穿刺,不然血液标本会被酒精稀释,对临床检验结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采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及护理措施明显要比传统采血方法效果更优。这与黄芝圃等[10]相关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新生儿疾病筛查采取改良的足跟采血方法,可使采血一次成功率、血液样本合格率明显提高,使血液采集时间进一步缩短,使新生儿痛苦减轻。

参考文献

[1]张海旺,陈永平.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改进前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0):3-4.

[2]林秀琴.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4):267.

[3]樊芮晴.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方法和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51-552.

[4]何婧,王雪芹,杨婷,等.两种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3(15):2334.

[5]赖泽棋,小刘平,张娟英,等.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两种采血方法效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0,22(7):980.

[6]吴梅华.两种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0,4(1):85.

[7]姚艳艳,汪存玲.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足跟水平进针采血法的影响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1):43.

[8]Wilcken B,Wiley V,Hammond J,et al.Screening for new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by tandenmmasss pectrometry[J].N EngMed,2013,34(8):2304.

[9]许春芳,任延琪.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成功率的再探讨[J].护理研究,2010,20(8C):216.

新生儿疾病筛查 篇12

1 三种加热采血方法

我科采用三种方法对新生儿足底加温后采血, 都比传统采血方法成功率高。

1.1 用暖气烘烤新生儿足底部此法方便、快捷, 但条件是要具备暖气供应, 宜在有暖气供应的季节使用。

1.2 用暖瓶热敷新生儿足底采血此法也比较简单, 但要有专人看护, 水温要控制好, 暖瓶温度要控制在42℃左右, 避免烫伤。

1.3 用100W照明灯照射加温采血此法不需专人护理, 不会烫伤, 只需掌握好照射高度 (15~20cm) 。

比较上述三种加温采血方法, 用100W照明灯照射加温采血最优, 该方法方便、快捷、安全, 血滴形成快、血流丰富, 一针采血的成功率高, 且不受季节限制, 所有医院都具此条件。

2 采血注意事项

2.1 新生儿必须在出生满72h后, 并在吃上8次母乳奶以上进行。

2.2 新生儿体温调节发育尚不完善, 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所以采血时必须加强保暖。在一个适宜的温室中进行, 温室一般应控制在22~24℃, 相对湿度在50%~60%[3]。

2.3 先对新生儿足跟按上述方法进行加温, 使局部充血红润, 然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待干。操作者专业技术要熟练, 用专用采血针刺, 要做到进针快, 出针快。

2.4 采血时间应当在新生儿足底温暖红润时, 握足者双手将血液向足底部推挤捏住不放, 持针者待清毒干燥后用专用采血针快速进针采血, 第一滴血用干棉签拭去不要, 第二滴血渗入采血片上所印的圆圈内, 使其形成大于6~8mm的血斑, 同法按采血片上的圆圈部位依次取足血斑。

2.5 为了防止血滴未滴入规定的圆圈内, 接血者可用大拇指向足底针刺处推挤, 既能固定握足者手的摆动, 使新生儿足跟血流快, 又不致将血滴滴在采片圆圈外。

3 讨论

笔者认为, 采用新生儿足底加温足跟采血, 采血成功率高, 减少了新生儿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3.1 新生儿足底加温, 促进新生儿足部的血液循环, 便于采血, 避免传统方法用力挤压可能引起的溶血现象, 导致一针采血不能成功, 增加护理工作量。

3.2 新生儿足底加温采血, 降低了护理操作的难度, 减少了对新生儿的损伤, 加温后采血也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

3.3 新生儿足底加温后采血, 缩短了采血时间, 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 (>99%) , 提高了护理质量。

3.4 检验结果表明, 足底加温采血法与常规采血法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曾婧婷.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法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5 (15) .

[2]杨海燕.新生儿筛查足跟采血方法及护理[J].现代医学, 2008, (6) .

上一篇:跨境服务贸易论文下一篇:农村转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