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能力测算

2024-08-01

贷款能力测算(共3篇)

贷款能力测算 篇1

0 引言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是通过研究分析电费电量、资产负债、成本效益与企业投资之间的数理关系, 构建起相互关联、彼此互动的测算模型[1]。借助模型测算企业财务投资能力, 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规模, 为企业规划和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编制提供数据支持, 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

1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的理论基础

1.1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的基本逻辑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基于售电量增长等假设, 以目标利润、资产负债率限值和现金流供给为主要约束, 分析、构建资本性投资与资产、负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之间的关联关系, 测算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投资能力[2]。测算时以现金流量恒等式作为模型推导的逻辑起点。即: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即投资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为求得投资额的最大值, 等式右侧各项均需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取极值, 具体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在给定电量增幅和目标利润总额约束下的最大值;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在目标利润总额和资产负债率限值约束下的最大值;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为根据实际情况预计的最大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保证资金安全备付约束下的最小值。

1.2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的构成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确定较为复杂。模型的关键基础假设是售电量增长比率假设, 主要以近期电量增幅为基础测定;模型参数包括起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末安全备付现金余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分类资产的折旧率、转资系数、每万元固定资产运检成本率、人工成本增长率等, 通过经验分析和历史数据计算确定;模型变量为投资额、目标利润总额和资产负债率限值;约束条件主要是在保证资金安全备付的前提下, 为满足公司绩效考核要求, 对资产负债率和利润水平做出约束[3]。

1.3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的主要功能

目前,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已由远光软件开发完成, 具备投资能力测算、敏感性分析、计算投资规模对财务效益的主要影响等功能。

通过验证测算结果, 表明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能够起到辅助决策作用, 有利于合理确定年度企业投资规模, 确保投资水平不超过财务支撑能力, 保持经营状况健康稳定, 保证投资具有较高效益, 充分发挥预算的集约调控作用。

2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及分析

2.1 测算工作的主要步骤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主要步骤可分为3部分[4]。

1) 模型初始化。包括输入前3年投资规模、负债及权益总额、利润总额等历史数据, 以及预算编制期的资产结构、各类资产折旧率、转资系数等关键参数。

2) 模型计算。输入目标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和预计售电量增长比率, 计算投资规模上限, 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3) 模型分析。假设按投资规模上限投资, 测算未来2~3年投资增量成本完全释放后, 经营期内预计利息保障倍数、经济附加值、利润总额等指标, 从而可以发现是否因过度投资而引起未来年度出现亏损的局面。

2.2 关键参数的收集

为客观反映测算结果与实际投资规模的吻合度, 以某电网企业2011~2013年远光财务管控系统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 2014年使用预算数据, 测算2014年的投资规模。

2.3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

输入目标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和预计售电量增长比率, 计算投资规模上限, 系统会根据所列参数计算得出2014年投资规模上限。

2.4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分析

企业财务投资在规划、建设、投运等各阶段都会对公司的经营指标有深刻影响。因此, 从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与盈利能力等方面分别观察与投资相关的财务活动对经营指标的变动影响, 分析评价投资规模是否适度, 是否符合公司经营现状。

2.4.1 从投资规模与企业发展能力方面分析

企业财务投资主要为未来的经营发展服务。因此, 投资规模应与公司的收入相匹配, 并根据经营过程中的合理预期适当进行微调, 以满足生产需要。某企业2011~2013年, 营业收入对投资规模的影响见表1所列。

从表中可以看出, 该企业2011~2013年资本性投资增长较为平缓, 逐年增长仅在1~2亿元, 营业收入增长较为稳健, 持续增长的营业收入带动相对稳定的投资, 该企业没有进行超过收入增长水平的投资规划, 总体投资策略过于稳健。

2.4.2 从投资规模与企业偿债能力方面分析

企业财务投资建设阶段, 公司需要投入资金、物资和人力, 资金的变化对公司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对投资规模的影响见表2所列。

从表中可以看出, 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稳定增长为持续投资提供了主要资金支持, 也说明公司的资本性投资带来的偿债风险相应较低, 经营收入的增长完全可以支撑投资规模的增长。

2.4.3 对投资能力分析结论的评价

综上所述, 该企业的资本性投资是以稳定的收入驱动为基础, 以自有资金为主体, 收入产出配比的投资模式。主要表现在投资稳定性高、风险小, 对于偿债资金的保障能力强。目前的资本性投资稳健, 筹划合理, 效益显著。

2.5 测算模型数据敏感性分析

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的数据逻辑和公式已固化在模型中, 从测算的目的来看, 一方面可以通过输入真实准确的历史数据和关键参数以及约束条件, 客观地测算投资规模, 并通过深入分析以诊断企业经营风险;另一方面, 也可以首先确定投资规模, 通过调整模型变量和关键参数达到目的, 并按投资规模测算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售电量增长率等经营指标, 为预算编制测算数据。

对投资能力进行敏感性分析, 主要是分析利润总额以及售电量增长率, 以这2个指标确定主要经营指标, 但是其他关键参数在企业经营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数据的微小变化, 对测算结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更加重视其敏感性带给企业管理的实质意义, 扬长避短, 使其向更有利于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方向迈进。

3 应用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的优缺点

3.1 测算模型应用的优点

1) 从源头控制投资规模。通过建立企业财务投资测算模型, 输入历史数据、关键数据以及约束条件测算投资规模, 可以从源头上对投资规模进行控制。

2) 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撑。通过投资规模测算结果, 为公司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合理确定公司投资能力, 提高投资效益, 确保公司稳健经营,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

3) 有利于预算集约调控。有利于合理确定年度企业投资规模和预算安排, 确保投资水平不超过财务支撑能力, 保持经营状况健康稳定, 保证投资具有较高效益, 充分发挥预算的集约调控作用。

3.2 测算模型应用的缺点

1) 测算方法比较单一。模型本身具有局限性, 主要基于历史数据, 匡算出年均增长比例或数额, 据以测算预算编制期内的投资能力数据, 测算过程中必然会参与人为的因素和经验主义, 从测算模式上说方法比较单一。

2)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实际情况一直在动态变化, 资本性投资却影响深远, 输入数据时的内外部环境影响, 系统主要参数的不确定性, 都对测算数据有必然的影响, 预测与实际的偏差必然存在。

3) 测算结果无法照搬。测算结果对确定投资规模“大盘子”的应用价值较高, 但具体投资却无法照搬, 比如存在网架安全性、供电可靠性或社会责任等现实需要, 即使投资能力不足, 也有可能做出超出投资规模的决策。

4 对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应用的改进

1) 继续丰富完善测算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分析模型, 通过丰富相互有牵制作用的关键参数或变量指标, 构建起财务与业务相互关联、彼此互动的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 进一步提高预测的科学性、合理性。

2) 提高测算数据质量。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取得完整准确的历史数据, 应用客观合理的测算方法, 减少不必要的假设和经验主义, 提高测算数据的质量, 使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趋近于管理实际。

5 结语

通过借助电网企业财务投资能力测算模型得出资本性投资规模, 并以此为基础, 可充分考虑公司承受能力, 确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规模, 并从计划、预算环节避免投资安排超出财务承受能力等问题, 进一步优化投资规模、结构和时序, 提升投资对效益的正向拉动作用, 完善企业投资投入产出机制, 确保投资规模与财务效能相适应, 投资方向与企业结构相衔接, 投资增幅与投资效益相匹配, 努力达到投资规模合理、投资效益明显、企业经营稳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文博.电网企业投资能力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2.

[2]赵会茹, 符力文.电网企业投资能力的量化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4) :191–194.ZHAO Hui-ru, FU Li-wen.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vestment capacity for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J].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 2012, 30 (4) :191–194.

[3]吴霆声.论电网企业如何构建科学的投资能力测算模型[J].经济视野, 2012 (5) :153–154.

[4]桂鹏.基于价值引领的可持续电网财务投资模型构建与应用[J].低碳世界, 2013 (22) :257–259.

贷款能力测算 篇2

1、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完全是建立在理想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的,也就是除了公式中所考虑到的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其他的流动项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其他应收、应付票据、其他应付、应付薪酬、应付税金等在报表中占比极少,而在现实的报表中往往是这些不考虑的科目占比较大,因此完全按照银监会公司测算出的需求量与实际差距较大。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很多不健全,按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测算出的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量大多不准确,造成最终测算得出的银行可授信额度无实际参考价值。财务核算不规范,部分中小企业存量流动资金贷款被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用,造成测算的银行可授流动资金贷款额度与企业实际所需存在较大偏差。如,很多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往往通过隐藏销售收入和利润来减少交税,同时企业利润多被老板抽资用于私人支出或对外投资,再以个人投资的方式反映至“其他应付款”内,造成企业财务“公私不分”,进而造成测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自有资金用作固定资产,“短贷长用”的情况很普遍。

3.有些企业为征地等方面需要虚增实收资本,造成测算时企业自有资金较多的假象,而实际自有资金不足。

测算中应考虑的因素:

1、《办法》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

(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三)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

(四)对季节性生产借款人,可按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

2、自有资金指的是自有流动资金,即所有者权益扣除固定资产等其它资金占用后的,用于营运周转的自有流动资金。扣除全部自有资金显然存在问题,企业的自有资金中有大部分是用于固定资金投资的,并不是用于流动资金,应该是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中用于流动资金的部分较为合理。否则现在算的借款企业都不需要资金,其实并非如此。

3、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完全是建立在理想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的,也就是除了公式中所考虑到的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其他的流动项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其他应收、应付票据、其他应付、应付薪酬、应付税金等在报表中占比极少,而在现实的报表中往往是这些不考虑的科目占比较大,因此完全按照银监会公司测算出的需求量与实际差距较大。所以测算时如果考虑非公式中其它科目,还要通盘考虑。

贷款能力测算 篇3

1自主创新能力文献评述

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首倡者。1912年熊彼特的 《经济发展理论》当属技术创新理论的奠基性工作, 但长期以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集中于物品与服务供需变动的短期分析,这些分析模型隐含假设诸如技术之类的变量是固定不变或者外生的; 加上受到同时期的 “凯恩斯革命”的理论影响,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之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近20年的高速增长 “黄金期”,这一现象已不能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加以简单解释,西方学者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此出现了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以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南希·施瓦茨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和以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学者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关注,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这两大相对独立的分支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产生了以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 ·弗里曼、美国学者理查德·纳尔逊等人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一直以来,自主创新都倍受各国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所以学者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从来都没有间断,自主创新方面的文献也是汗牛充栋,但是,总结起来,这些文献可以归结为5个方面的研究:

( 1) 构建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是建立在创新能力概念基础之上的, 而由于创新能力的概念外延比较广,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这导致了自主创新能力没有严格一致的标准,所以国内外大量研究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 指标评价 体系来测 度区域的 自主创新 能力[1,2,3,4]。

( 2) 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这类研究按照研究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分析各种宏观政策、投融资环境和创新服务环境如何影响区域 ( 国家) 、产业或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需要给出自主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5,6,7]; 而定量研究的文献首先要找到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然后寻找一些可能会影响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指标做回归,通常没有统一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而只选择指标体系中的几个指标作为代理变量来进行分析研究[8,9,10]。

( 3) 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 自主创新能力高的国家可以更多地获得新的技术, 而技术是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创新能力的高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早在索洛时代已经为人们所关注,但是如何去实证检验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要测算出生产率增长指标,这个指标的测算依赖于DEA方法,还需要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主要选用简单的R&D资本存量来代替; 为数不多的学者构建更为复杂的综合性指标[11,12]。

( 4) 自主创新效率方面的研究。这类研究把自主创新过程看作是一个技术的生产过程,从事自主创新的过程会有投入,同时也会得到产出,主要关注从事自主创新的各单元是否充分利用自主创新的投入要素来进行创新活动,也就是各个单元的技术创造活动是否有效率[13,14,15]。

( 5)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这类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两大类。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依据国家或者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体系结构[16,17,18,19]; 案例研究主要是总结和比较别的国家自主创新模式或者自主创新体系结构, 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自主创新模式或者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结构[20,21,22]。

本文在以上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珠三角九市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利用九市的面板数据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算。本文不仅关注创新能力的绝对指标,更加关注自主创新的相对效率指标。

2珠三角地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结合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文构建了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重点参考了徐大可[12]构建的我国省域自主创新指标体系和侯仁勇等[4]构建的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我们将珠三角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设定为:

( 1) 技术投入指标。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是启动自主创新和维持创新的基础。自主创新投入主要是指为保证自主创新活动成功而投入的各种资源, 包括有形资产 ( 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等) 和无形资产 ( 主要包括战略、思想等投入) ,由于无形资产投入指标的测度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因此一般情况下仅用投入的有形资产来反映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R&D支出总额和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3]。我国进行自主创新的主体主要有3类: 企业、普通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属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所以完整的R&D支出总额和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需要将这3个部分进行加总。 然而有关珠三角的统计资料中都没有报告珠三角九市普通高校的科研人数和科研经费,只有广东省全省的数据; 而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属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的数据很不准确,相对于企业主体,其从业人员数和科研经费开支的数值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在珠三角,企业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 所以,结合珠三角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数和研发经费开支作为代理变量[12]。

( 2) 技术产出指标。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指标反映了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所产生的结果,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效果、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商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效果; 同时,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被评价对象所具有的自主创新的潜力。结合珠三角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各市发明型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12]。

( 3) 技术支撑指标。国内外自主创新的发展表明,自主创新离不开技术支撑能力的同步发展,因为 “不论技术如何好,也不论企业家如何有进取心, 如果没有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经济环境以支持其创新活动,这种技术动力在经济中就不可能变为现实”。 支撑保障能力是自主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 所以我们选择了3个指标: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人均GDP来做技术支撑指标[4]。

( 4) 对外开放度。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现有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大多支持这两个方面均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要素配置及生产率水平的变化产生影响。对外贸易可促进技术的转移和扩散,FDI对东道国具有较好的技术溢出效应,其途径主要有: 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示范和模仿、人员流动以及前向和后向联系[23],所以我们选取了对外贸易规模和利用外资情况两个指标, 用当地进出口总额占当地GDP比重和当地外商直接投资占当地GDP比重来进行定量分析[12]。

( 5)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指标包括政府规模和财政支持。地方政府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会对该地区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产生很大影响。地方政府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可以认为,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减少政府干预程度有利于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选用了地方财政支出占当地GDP比重来衡量政府规模; 另外,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经费的多少反映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程度[12]。

( 6) 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反映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融资环境,由于我国的创业资本规模还非常小, 大部分的企业还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所以我们选用了银行贷款总额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衡量企业的融资环境[4]。

综上,可将珠三角各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汇总如表1所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和开发经费、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来自 《广东统计年鉴: 2010—2014》;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人均GDP、各市GDP、 各市进出口总额、各市外国直接投资、预算内财政支出、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年末中资银行贷款余额数据来自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台统计年鉴: 2010—2014》; 发明型专利授权数来自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网站。

3珠三角九市自主创新能力测算与比较

利用2009—2013年珠三角九市的面板数据,对上述建立的单项指标作比较,可以了解珠三角九市在每个指标上的差异。限于篇幅,在此仅给出比较的结果: 从科技活动人员数、研发经费开支、专业技术人员数、高校在校生人数、新产品销售收入、 发明型专利授权数等6项单项指标来看,广州和深圳都领先于其他各市,其他7市中,除了高校在校生人数,佛山的其他指标都增长较快,肇庆的其他指标都排在最后。

单个指标的比较分析只能说明珠三角各市在某一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还需要构建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各市的综合创新能力。这需要分两步来进行: 第一步是利用公式对已经得到的各指标进行相对得分评估; 第二步是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12个指标综合成1个指标。

关于第一步,我们采用樊纲等[24]的市场化指数构建办法。樊纲等主要是测度我国各省区市在全国范围内市场化进程的相对位置,通过每年单独测度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指数得到某年各地区之间的相对指数,而非时间序列上的相对指数,存在不能在时间序列上做对比的缺陷。实际上,Archibugi等[25]在构建国家技术能力指数时已经发现了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根据Archibugi等的办法,加入时间维度,本文对樊纲等提出的数学处理方式进行改进,得到如下相对得分公式:

式 ( 1) 中,X为单项指标值,Vmaxt表示某个指标值在时间跨度内珠三角九市的最大值,Vmint则为某个指标值在时间跨度内珠三角九市的最小值。 式 ( 1) 是针对正向指标设计的,正向指标的值X越大,n值越大,从而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本文构建的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中,除了政府规模, 其他都是正向指标,而政府规模是个负向指标。我们认为,政府规模越大、对经济参与度越大,对地区的资源自由配置效率影响越大,从而创新环境越差。对于负向指标,其值越小越好,其相对得分公式如下:

式 ( 2) 表示,对于负向指标,指标值X越大, 该指标得分值n越小。分别利用公式 ( 1) 和公式 ( 2) 对本文构建的指标进行相对得分的换算,以发明专利授权数为例,换算结果如表2所示。

得到12个单项指数的相对得分值,就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其降维呈一个综合指标,计算如下: 首先将12个指标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前7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各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组包括后5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制度环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得到两组的权重值如表3和表4所示。

把技术创新能力的7个指标依照权重加总,可以得到技术创新综合指标TI ( Technology Index) ; 同样道理,把制度创新能力的5个指标依照权重加总, 可以得到制度创新综合指标RI ( Regime Index) ; 最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IIR (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dex) = TI* RI。自主创新能力值是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值乘以制度创新能力指标值,体现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交互作用。

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同前面的单项指标分析结果非常吻合 ( 见表5) 。深圳、广州、佛山一直排在前三名,而惠州、江门和肇庆一直排在最后面, 珠海、东莞和中山处在中游。

制度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 见表6) 。深圳一直以来都是制度创新的领跑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制度改革的排头兵,深圳地方政府一直都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所以其制度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一直以来也是名列前茅; 其次是广州和东莞; 排在最后面的是江门 ( 2010年除外) 。 2010年以后,珠海的排名稳定在第四名,其他五个城市的排名逐年有所变化,但基本情况是佛山和肇庆稍领先于中山、惠州和江门。

最后,我们把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值与制度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值相乘,得到珠三角九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值和排名 ( 见表7) 。

从自主创新能力排名来看,基本可以把9个城市分成3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深圳、广州和佛山, 自主创新能力处在上游; 第二等级是珠海、东莞和中山; 第三等级是惠州、江门和肇庆。

4珠三角九市自主创新效率比较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珠三角九市的自主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表现在广州和深圳几乎在所有指标上都遥遥领先其他7个城市,所以深圳和广州的绝对创新能力高于其他城市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它们是否充分利用了创新投入资源进行最有效率的生产呢? 也就是说,虽然它们的创新投入和产出都很多,但是它们单位投入的产出是否是最大化的呢? 在此,我们将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自主创新的效率问题。技术创新效率是一个不同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指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技术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技术产出。我们把技术的创新过程看成技术的生产过程,生产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尽可能低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出。

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包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学研发经费开支; 技术创新的产出包括发明项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 ( DEA)[26,27]。DEA的CCR模型、BCC模型和Malmquist模型求解需要用计算机去处理,我们采用了Tim[28]给出的算法DEAP2. 1进行求解。DEA的测算结果见表8所示。

表8中的测算值在0到1的范围内,数值越大, 说明效率越高,数值等于1则说明是最有效率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从前面的创新综合能力测算中我们知道,深圳和广州市是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分别排在第一、二名。但是从表8可以看出, 在2009—2011年深圳的技术创新效率并不高,低于同时期的珠海和惠州,也就是说深圳的创新投入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创新产出,虽然其创新能力综合得分高,只是它的投入绝对量比珠海和惠州两个城市多,如果珠海和惠州得到同深圳同时期一样多的创新投入,它们将能够创造出比深圳更多的创新产出。 一直以来,相对于其他8个城市,广州市的创新效率都比较高,处在最有效率的前沿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惠州和珠海的自主创新综合能力虽然一直处在下游和中游,但是其创新活动却一直是很有效率的, 能够充分利用投入的创新资源。中山和东莞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处在中游,而其创新效率却处在下游。 江门和佛山的创新效率处在中游。令人遗憾的是, 肇庆市无论是在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还是在技术创新效率上都处于下游。

5总结

中共中央 “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12点建议之首,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12点建议的一个重要部分。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然而,如何度量和测算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一致标准。 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创新理论和珠三角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测算和比较了珠三角九市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统一标准,进而正确引导各市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摘要: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珠三角自主创新能力衡量指标体系,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指标合成,测算珠三角九市2009—2013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名。自主创新效率问题往往为众多学者和决策者忽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有绝对指标,而且要有相对指标,也就是自主创新的效率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珠三角九市的创新效率得分并对其进行比较。

上一篇:静脉输注卡下一篇:群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