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贷款

2024-08-07

冒名贷款(共4篇)

冒名贷款 篇1

一、借冒名贷款的两种基本情形

众所周知, 借冒名贷款的基本特征是: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不一致。基于借款人或实际用款人行为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后直接交给实际用款人使用或转贷第三人 (实际用款人) ;二是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或非法的原因占有借款人身份证件, 并以借款人身份证件办理贷款。

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事贷款申请审核、审批、发放贷款岗位的人员包括:信贷员、信贷外勤主任、身份二次核查人员 (俗称贷款记账员) 、信用社主任以及为放款办理存折或借记卡的人员, 我们称其为“从事信贷管理工作的人员”;被借用或冒用身份证件或身份信息的人因为在表征上与信用社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 因此我们称其为“借款人”或“名义借款人”;实际用款人往往是除借款人以外的人, 我们称其为“实际用款人”或“第三人”, 在实践中大量的实际用款人为信贷管理人员。

二、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主观和客观行为及责任

第一种情形中: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后, 直接交给实际用款人使用或转贷第三人 (实际用款人) 。根据借款人主观与客观行为, 有三种情况: (1) 如果借款人借款时属于正常使用贷款目的, 获取贷款后交给他人使用, 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显然是民事上的违约行为, 银行应提前解除合同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 属于民事纠纷。 (2) 如果借款人获取贷款后转贷给他人使用, 并约定利息, 所得数额达到一定追诉标准, 则涉嫌非法转贷牟利犯罪。 (3) 如果借款人办理贷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实际用款人获取信贷资金, 即借款人事前与实际用款人共谋, 以自己的身份获取贷款再给实际用款人使用, 则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涉嫌骗取贷款的犯罪。

第二种情形中: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或非法的原因占有借款人身份证件, 并以借款人身份证件办理贷款的情形中, 根据借款人主观与客观行为, 有三种情况: (1) 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原因 (如委托其办理某些事项等) 占有他人身份证件, 借款人未对证件用途做约定, 实际用款人以此身份证件办理贷款, 属于典型的冒用身份, 但是借款人由于未约定身份证件用途而存在一定过错, 或者放任了对方滥用其身份证件的行为, 因此民事责任分担不同, 而实际用款人依然涉嫌骗取贷款犯罪。 (2) 实际用款人以借用、租用、购买手段获取身份证件, 办理贷款, 借用、租用、购买身份证件均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的行为, 名义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应该负行政责任;如果名义借款人知道其借用、租用、购买身份证件是办理贷款, 则为提供帮助行为, 应依据情节确定与实际用款人相同的刑事责任。 (3) 实际用款人以盗用、骗用、胁迫手段获取身份证件办理贷款, 显然借款人不知情, 则实际用款人负刑事责任。 (4) 实际用款人事先告知名义借款人利用其身份信息获取信贷资金, 名义借款人知情并提供帮助。

三、信贷管理工作人员主观和客观行为及责任

我们知道在借冒名贷款产生过程中除了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之外, 还有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 包括:信贷员、负有审核职责的人员、负有审批职责的人员。其责任应该在上述情形中根据其主观故意或过失并结合其行为确定其责任。

第一种情形中: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后直接交给实际用款人使用或转贷第三人 (实际用款人) 。 (1) 如果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完全不知情, 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完全符合规定, 则属于被蒙蔽, 而无法律责任。 (2) 有证据证明, 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依据贷前审查职责, 根据日常经验判断应当知道, 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或身份信息办理贷款是为帮助第三人获取资金或日后转贷第三人, 但由于疏忽大意未准确辨识, 信贷管理工作人员未尽到贷款审查职责应负行政责任, 并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 (3) 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 违反信贷管理操作规程, 致使防控环节失效, 而未能辨认则承担加重的行政责任, 并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 (4) 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 在贷款申请、审查、发放环节不知情, 但是有证据证明其在贷款发放后的贷后检查过程中知情而没有及时报告, 应当视同知情, 如果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知情后进行了报告, 但是相关人员未做适当处理, 则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5) 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 在贷款申请、审查、发放环节明知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或身份信息办理贷款是为帮助第三人 (第三人包括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本人) 获取资金, 而违规为其办理贷款, 则涉嫌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等犯罪。

第二种情形中: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或非法的原因占有借款人身份证件, 并以借款人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因为提供身份信息的借款人或称名义借款人没有参与贷款办理全过程。所以贷款办理违反信贷管理面谈面签的规定, 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属于明知违反规定而为之, 主观上是明知的、故意的, 客观行为上是帮助的或直接操作的。因此其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在此基础上又有如下情形: (1) 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 以名义借款人的信息获取信贷资金并给他人使用, 并约定高额利息涉嫌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犯罪, 数罪并罚。 (2) 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 以名义借款人的信息获取信贷资金并给自己使用, 涉嫌职务侵占罪、违法发放贷款罪, 数罪并罚。

通过上面的法律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借冒名贷款中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否知情, 客观方面是否履职判断其责任;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主观方面是否共谋, 客观方面是否有帮助或转贷行为是分析处理借冒名贷款过程中判断各方责任的重要因素。借冒名贷款的传统概念, 仅仅从实际用款人借用与冒用身份证件行为出发, 而未考虑借款人、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及行为, 在发生案件时难以区分三者之间法律关系, 难以对三者过错与责任准确定性。因此在处理借冒名贷款问题中准确判明相关人员主观情况与客观行为是界定相关人员的“过”与“罪”, “责”与“罚”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依法维权的关键因素。

(编辑:龙大为)

冒名贷款 篇2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在进行“社”改“行”的体制改革,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困扰和制约着各级农信联社的改革进展。随着各级农信联社案件专项治理活动的深入展开,通过冒名贷款综合治理检查,一批冒名贷款水落石出,给农村信用社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并且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有幸参与以冒名贷款检查,现以某信用社为例,浅议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一、冒名贷款现状与特征

从三多月的检查情况看,冒名贷款具有时间跨度长、牵涉人员多、成因复杂、隐蔽性强、造假手段多等特点。调查发现,冒名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信联社授权基层社审批发放的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实际借款人因不符合贷款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无法通过正常程序在农村信用社取得所需贷款,利用小额信用贷款“信用”和“简便”的特点,假借他人名义申请并获得贷款。

冒名贷款既有信贷人员与用款人内外勾结作案的,也有利用工作便利自己作案的,还有因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外部人员骗取贷款的。通常把“冒名、借名、假名”贷款认定为冒名贷款。

一是冒名贷款。个别实际借款人(信贷员)在申请(办理)农户贷款时,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虚构或采取不正当手段,借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取得贷款。此类贷款多为实际借款人用其亲戚或朋友的名义办理贷款。如贷户李某在其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其父亲身份证复印件,并私刻印章在农村信用社办理冒名贷款4万元。

二是借名贷款。借款人在征得名义借款人同意并取得相关个人信息资料的情况下,以多个借款人名义取得多笔贷款,获得较大贷款额度。此类问题比较突出,如某网点信贷员陈某为某单位发放借名贷款131笔,金额320.08万元,借据上借款人签名均为此单位负责人代签。

三是假名贷款。由于某些联社内部管理混乱,为完成收息任务,虚构借款人名字和个人信息资料,违规放贷。如某社为了完成贷款利息收入任务,信贷员虚构他人姓名,伪造个人信息资料以贷收息311笔、金额517.08万元,贷款后直接转入利息收入科目,虚增贷款利息收入517.08万元。

冒名贷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实际借款人骗取或伪造、变造借款人身份证,私刻假印章、模仿借款人签名以借款人名义在信用社获取贷款。

二是实际借款人与借款人协商达成一定协议,以借款人名义向信用社申请贷款,继而转交给实际借款人使用。

三是个别信贷人员借职务之便,利用掌握的借款人、保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等有关信贷资料,填制虚假贷款档案,将贷款归自己使用。

四是个别农村信用社为完成经营考核指标,采用冒名贷款形式虚构借款人、虚造手续,达到掩盖不良贷款真实性、完成考核任务的目的。

以上四种形式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冒用他人名义取得贷款和信贷员立据垫息贷款的现象占比较高。如信贷员钱某管辖三个自然村,管理和经放贷款715笔,金额858.82万元。通过检查认定冒名贷款48笔,金额17.03万元,其中发放冒用他人名义贷款和立据垫息贷款分别占50%和35%。

二、冒名贷款形成原因

究其冒名贷款的形成,主客观两个方面都有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形成。乡镇、村等集体贷款形成永久性冒名贷款。在下达禁止向村集体发放贷款的文件之前,一些乡镇和村委会因兴修水利、修建学校、农电改造、分摊税费、等原因,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信用社发放指定性贷款、救济性贷款,村干部在农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分摊的费用填成借据,私章刻了一大堆,像这样的冒名贷款怎么能收回!随着国家税费改革、农民减负,取消摊派等相关制度的出台,信用社这部分贷款基本上成了“死钱”。

二是贷户法制意识淡薄。一些贷户对相关法律知识缺乏认识,不了解与金融部门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后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受人蒙骗,认为只要实际借款人口头承诺到期还款,就与己无关。更有个别贷户没有信用观念,有观望、拖欠、赖账等不良行为,逃废信用社债务。

从主观方面来看,一是信贷人员的素质较差。一方面,当前农村信用社一些人员素质不高,表现为执行信贷制度随意性大,以人情代替制度,以主观经验代替制度,面临即将产生的风险“束手旁观”。另一方面,个别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法规意识淡薄是冒名贷款产生的思想根源。个别信用社信贷员错误认为冒名贷款只是违反了信用社内部管理制度,不会追究法律责任,往往在客户贷款需求超出自己放贷权限范围的情况下,利用职权便利发放冒名贷款。第三,客户经理与贷户内外勾结。为满足个人私利,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骗取信用社资金。还有的信贷员平日里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到时候不得不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内部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冒名贷款是很难“滋生”的。

二是信贷制度执行不严格。第一,履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到位。在贷款调查时,信贷员作风不深入,存在凭老印象、老经验发放贷款,导致贷前调查不到位、不彻底,给冒名贷款的产生埋下了风险隐患。发放贷款后,信贷员图省事或以业务繁忙为借口,不按时进行贷后的跟踪检查管理,使问题得以隐藏。第二,联户联保贷款方式、内容被歪曲,成了冒名贷款的“合法保护伞”。联户联保贷款全面推广运行以来,对有效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及防范贷款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此项业务的不断扩大,也给冒名贷款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联保小组成员受自身利益驱动,互相串通,互相利用、互相借用私章,虽然都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盖章,但联保小组贷出的资金实际被其中一个成员使用,这种方式比较隐蔽。第三,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管理薄弱。以贷款“包放包收”取代相互制衡,放贷流程“一手清”,柜台监督人员未有效履行职责,会计审查环节形同虚设。三是贷款审批机制运作不流畅。当前贷款审批实行的是逐级授权制,客户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资金,客户经理图省事、怕麻烦,逃避审批环节,采用顶冒名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信贷监督失去制衡。

三、冒名贷款防范对策

冒名贷款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规避了贷款分级审批的制度,是用款人与基层信用社员工互相串通、内外勾结、以权谋私的产物,存在很大的危害性。由于冒名贷款立据借款人和贷款使用人相分离,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当贷款到期时借款人推卸还贷责任,悬空贷款债权,增加信用社的收贷难度,潜在损失极有可能转化为实际损失。同时,由于贷款合同的虚假性,也无法从法律角度追溯被冒名人的还款义务。为此要对冒名贷款加大防范措施与惩治力度。

一是构筑道德防线,注重思想教育。第一,加大金融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客户法律意识,使客户充分认识冒名贷款的法律风险和责任,从而提高预防和抵制冒名贷款的警惕性。第二,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合规守法意识,从源头上降低冒名贷款在内部产生的可能性。

二是构筑操作防线,注重制度落实。第一,依据信贷业务的“三查”流程,狠抓制度执行力,真正做到有章必行,违规必纠。第二,深入开展基础管理工作,长期开展业务流程操作培训,以会代训、以考代训、岗前培训等,将规范操作根植于每位员工心中。第三,严格实行贷款“面谈面签”制度。即贷户提出贷款申请时,不论金额大小,所有贷款手续必须由贷户亲自签字确认,确保贷款的真实性。第四,做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通报、纠正业务流程管理中的违规操作行为,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冒名行为的侵权性质认定 篇3

冒名行为, 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或声誉为目的, 假冒他人署名发表自己作品的行为。冒名行为多以自然人为主体, 但特殊情形下, 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也可成为其主体。被冒名者通常是在某些领域取得一定成就, 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冒名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 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署他人的名字。第二, 在第三人创作的作品上署他人的名字。第三, 临摹他人的作品, 署原作者的名字, 主要存在于美术作品的冒名行为中。十八、学界关于冒名行为侵权性质的争论

(一) 侵害署名权说

署名权, 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 也称姓名表示权。其内容包括: (1) 决定是否署名的权利; (2) 选择署名方式的权利; (3) 禁止未参加创作的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4) 禁止他人在并非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冒名行为侵害署名权的理由: (1) 署名权的内容本身便包含禁止他人在并非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通过支配姓名行使署名权, 以表明其作者身份, 真实反映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因其对姓名的支配使用, 属于姓名权的内容, 但由于署名权作为一项著作人身权, 与作者的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密切相关, 因此将其归入著作权中进行特殊保护。在涉及作品及作者身份问题时, 应适用特别法著作权法的规定。 (2) 冒名行为中冒用他人姓名仅仅是手段, 而本质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有损合法作者的声誉及其他经济利益,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扰乱了市场秩序, 影响了作品的价值, 直接侵害真实作者及购买者的权益。因其涉及到著作权中的精神权利及财产权利, 属于著作权法的调整对象, 应归入著作权法予以调整。

(二) 侵害姓名权说

姓名权是指公民有权自由决定、使用以及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名字, 禁止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 (盗用、假冒) 的权利, 姓名权专属于自然人, 并且不得与人身相分离, 是一项专属人格权。

认为冒名行为侵害姓名权的理由: (1) 署名权作为一种著作专有权利, 是一项具体的权利, 其获得的前提是创作完成作品的事实行为, 因此署名权的行使只能针对作者自己的作品。作品是著作权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被冒名者没有创作冒名作品, 便不是作者, 不具有著作权法上的署名权。没有作品便没有著作权存在的前提, 侵害署名权说便是“无”中生“有”的谬论, 是不符合逻辑的。 (2) 冒名行为, 已经超出著作权法中的署名权问题, 是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姓名权的内容本身便包括禁止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 (盗用、假冒) , 因此, 冒名行为侵害的是姓名权。

(三) 不正当竞争行为说

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违反诚实信用的基本准则, 以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1.其主体是经营者。2.是违反市场经济基本准则的行为;3.侵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是一种侵权行为。

如果把作品作为一种商品, 冒名将某一作品投入市场, 使人误以为该作品是被冒名者的作品时, 就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 (三) 项规定,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冒名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要求冒名主体的主观意图为故意, 且会产生足以使公众混淆的可能。对被冒名者, 可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主张权利救济。

二、关于冒名行为侵权性质的认定

基于对学界各个学说的分析, 可以看出, 关于冒名行为的性质, 学界仍存争议, 尚无统一观点。上述的三种学说, 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以一定的角度对冒名行为进行分析, 多有不足, 无法应对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 认定冒名行为的侵权性质不能一概而论, 要视被冒名者的情况和冒名行为的手段而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 被冒名者在世的情况, 若被冒名者是非作者 (即普通公民) , 因该冒名行为并不涉及著作权问题, 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姓名权。

若被冒名者是作者, 且在某些领域取得一定成就, 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该行为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姓名权, 同时也侵害了他人著作权中的署名权, 构成双重侵权, 存在法条竞合的情形, 按照特别法优先原则, 应认定为侵害署名权。

(二) 被冒名者已经死亡的情况, 由于其姓名权已不存在, 便不存在侵害其姓名权的问题。

若冒名行为导致被冒名者声誉贬损, 则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 在此情况下, 其近亲属可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若被冒名者是作品的真实作者, 基于作品而享有著作权, 因著作人身权的保护不受时间限制, 则应认定为侵害其署名权。

(三) 在司法判例中, 存在一些将冒名行为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合理的。

但是在认定冒名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时, 应注意:第一, 冒名者的主观意图是故意还是无意;第二, 是否会产生足以使公众误认, 发生混淆的可能;第三, 冒名者与被冒名者是否符合不正当行为的主体要求;第四, 是否产生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及市场经济秩序的后果。对于这种情形, 不宜扩大适用, 应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摘要:“冒名”是指假冒他人署名发表自己作品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48条第8项将其规定为侵权行为, 但并未明确其侵权性质。对此, 学界观点素有分歧, 主要有侵害署名权说, 侵害姓名权说, 不正当竞争说。文章从冒名的主体、目的及手段对冒名行为进行界定, 基于对学界不同观点的分析, 认为各个观点都有其不足之处, 对于冒名行为的侵权性质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词:冒名行为,署名权,姓名权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修扬.署名权若干问题浅析[J].鲁东大学学报, 2010 (2) .

冒名贷款 篇4

借冒名贷款给中小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在处理借冒名贷款问题过程中,仅仅以借名、冒名手段进行划分,虽然有便于理解的优势,但是此种方法不易分析行为人主观与客观联系,涉及具体问题时不易区分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而指导对相关人员采取对应的措施。因此,本文运用法律分析技术,对借冒名贷款发放相关人员主观和客观行为进行分析,明晰借冒名贷款的几种情形与对应的责任。

一、借冒名贷款的两种基本情形

在借冒名贷款案件治理中,对于什么行为是借名贷款、什么行为是冒名贷款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实践中产生诸多方式的理解,也给我们实际工作带来种种不便,特别是责任认定中准确界定相关人员的“过”与“罪”,“责”与“罚”变得相当困难与混乱。同时也给解决借冒名贷款问题带来困扰。

众所周知借冒名贷款的基本特征是: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不一致。基于借款人或实际用款人行为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 办理贷款后直接交给实际用款人使用或转贷第三人(实际用款人);二是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或非法的原因占有借款人身份证件,并以借款人身份证件办理贷款。

这里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事贷款申请审核、审批、发放贷款岗位的人员包括:信贷员、信贷外勤主任、身份二次核查人员(俗称贷款记账员)、信用社主任以及为放款办理存折或借记卡的人员,我们称其为“从事信贷管理工作的人员”;被借用或冒用身份证件或身份信息的人因为在表征上与信用社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因此我们称其为“借款人”或“名义借款人”;实际用款人往往是除借款人以外的人,我们称其为“实际用款人”或“第三人”,在实践中依据信贷管理人员的客观行为或主观过错,第三人有可能就是从事信贷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借冒名贷款相关人员主观和客观行为及责任

第一种情形中,根据借款人主观与客观行为,有三种情况:(1)如果借款人借款时属于正常使用贷款目的,获取贷款后交给他人使用,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显然是民事上的违约行为,银行应提前解除合同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属于民事纠纷。(2)如果借款人获取贷款后转贷给他人使用,并约定利息,所得数额达到一定追诉标准,则涉嫌非法转贷牟利犯罪。(3)如果借款人办理贷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实际用款人获取信贷资金,即借款人事前与实际用款人共谋,则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涉嫌骗取贷款的犯罪。

第二种情形中,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或非法的原因占有借款人身份证件,并以借款人身份证件办理贷款的情形中,根据借款人主观与客观行为,有三种情况(1)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原因(如委托其办理某些事项等)占有他人身份证件,借款人未对证件用途做约定,实际用款人以此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属于典型的冒用身份,但是借款人由于未约定身份证件用途而存在一定过错,或者放任了对方滥用其身份证件的行为,因此民事责任分担不同,而实际用款人依然涉嫌骗取贷款犯罪。(2)实际用款人以借用、租用、购买手段获取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借用、租用、购买身份证件均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的行为,名义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应该负行政责任;如果名义借款人知道其借用、租用、购买身份证件是办理贷款,则为提供帮助行为,应依据情节确定与实际用款人相同的刑事责任。(3)实际用款人以盗用、骗用、胁迫手段获取身份证件办理贷款,显然借款人不知情,则实际用款人负刑事责任。

我们知道在借冒名贷款产生过程中除了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之外还有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包括:信贷员、负有审核职责的人员、负有审批职责的人员。其责任应该在上述情形中根据其主观故意或过失并结合其行为确定其责任。

第一种情形中,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后直接交给实际用款人使用或转贷第三人(实际用款人)。

(1)如果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不知情,则属于被蒙蔽,而无法律责任。

(2)有证据证明,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依据贷前审查职责,根据日常经验判断应当知道,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或身份信息办理贷款是为帮助第三人获取资金或日后转贷第三人,但由于疏忽大意未准确辨识,信贷管理工作人员未尽到贷款审查职责应负行政责任。

(3)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违反信贷管理操作规程,致使防控环节失效,而未能辨认则承担加重的行政责任。

(4)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自贷款申请、审查、发放环节不知情,但是有证据证明其在贷款发放后的贷后检查过程中知情而没有及时报告,应当视同知情,如果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知情后进行了报告,但是相关人员未做适当处理,则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5)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在贷款申请、审查、发放环节明知借款人以自己身份证件或身份信息办理贷款是为帮助第三人(第三人包括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本人)获取资金,而违规为其办理贷款,则涉嫌挪用资金等犯罪。

第二种情形中,实际用款人基于合法或非法的原因占有借款人身份证件,并以借款人身份证件办理贷款。因为往往名义借款人没有参与贷款办理而不知情,所以贷款办理违反信贷管理面谈面签的规定,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人员属于明知违反规定而为之,主观上是明知的故意的,客观行为上是帮助的或直接操作的。因此其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

上一篇:鼓励发言的方法下一篇:虚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