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及静脉窦

2024-08-07

脑静脉及静脉窦(共9篇)

脑静脉及静脉窦 篇1

脑静脉或硬膜窦闭塞,临床少见,死亡率较高,其危害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几例脑静脉及硬膜窦闭塞病例,总结了一些经验,结合有关文献,论述如下。

病因:可继发于感染,如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和副鼻窦炎,感染灶影响其附近的静脉(如乙状窦、横窦、海绵窦)发生血栓形成。另有如外伤、肿瘤压迫、血流停泄和血凝机制亢进、妊娠后期和分娩后也可发生脑静脉血栓形成。

1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示颅内压增高;抽搐、单侧或双侧肢体瘫痪常提示颅脑实质损害;其脑组织损坏范围与脑皮层静脉闭塞区域有密切联系。

1.1病理

初期:静脉或硬膜窦血栓形成,脑内血容量增加,脑静脉系统扩张而静脉内压力无明显上升。进展期:静脉压升高,游离水经毛细血管床进入脑室系统。中期:由于脑硬膜窦闭塞是脑脊液回流受阻,脑脊液在脑室内聚积,脑室内压力上升,导致脑室扩大。中后期:当脑室和脑脊液缓冲作用已不足以维持颅内压稳定时,则颅内压增高。高颅内压阻止脑室进一步扩大。颅内压增高引起脑水肿发生。晚期:颅内压很高,静脉回流严重受阻,引起脑水肿,动脉血流减慢,脑缺氧,酸性物质增加,脑组织缺血、梗死,血脑屏障破坏,小血管壁破裂,出现脑出血或脑内血肿形成。

1.2 CT表现

1.2.1平扫

急性期间接征象:常可见脑白质内由于脑组织水肿、坏死造成大片低密度区,其发生部位取决于血栓阻塞的部位,而常常与脑动脉的供血区不吻合,这种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占位征象较明显,因水肿而压迫脑室变小,脑池、脑沟封闭,闭塞的脑静脉或静脉窦所属引流区可出现双侧或单侧性出血性和缺血性脑梗死,以皮质最为多见,与动脉出血有所不同的是,静脉出血量相对小,边界不甚清,多靠近脑表面,而且周围环以大片低密度灶。

直接征象:在静脉性血栓形成1~2周后,平扫常可见硬膜窦、脑表面静脉和深部静脉内高密度影,CT值60~100Hz之间,为较新鲜的血栓,呈圆形、类圆形或“带征”。

1.2.2增强

直接征象:有时可显示一个特征性改变即“空三角征”、也称“Delto”征,表现为三角形的硬膜窦断面,中心不强化。由于静脉窦闭塞时,造影剂可以通过未完全闭塞的静脉及增生的毛细血管及硬膜窦的侧支吻合进入血栓周围间隙,而且硬膜窦的膜壁本身亦可强化,因为,造成边缘强化现象。

间接征象:还可显示闭塞静脉硬膜窦区的脑皮质明显脑回样强化。因为静脉淤滞,回流受阻,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和血-脑屏障破坏所致。有时可见到深部条、线状强化影,亦可为点状、蚓状,代表静脉梗死后脑深浅静脉的吻合支和回流障碍所致的静脉淤张。

慢性期间接征象:脑萎缩、脑室系统扩大,还有局限性脑梗死,增强梗死、萎缩之脑组织均无增强。

1.3鉴别诊断

1.3.1脑动脉闭塞

供血区域缺血,造成血-脑屏障破坏,梗死的范围与被阻塞的动脉的大小及侧枝循环的情况有关,表现为脑肿胀、血管源性水中、一场动脉系统及脑实质增强。

1.3.2病毒性脑炎

常发生于双侧颞叶和额叶,呈斑片状低密度,占位征象较轻,增强扫描多数有斑片状或脑回状强化,脑膜受累时可出现脑膜强化。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史。

1.3.3脑肿瘤

一、二级星形细胞瘤通常只在脑白质区出现低密度,并多沿白质扩散,无或轻度强化。转移瘤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肿瘤的密度常较周围水肿区高,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呈不规则或环形强化。

脑静脉或硬膜窦闭塞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因此,提高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脑静脉及静脉窦 篇2

(广东省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南宁530031)【摘要】目的 对采用DSA技术对患有脑静脉窦血栓的患者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66例经治疗后证实为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3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DSA技术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结果 B组患者在检查后得到确诊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诊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 将DSA技术应用于对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不仅可以使该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和检查时间得到显著改善,更可以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加安全彻底。【关键词】DSA;脑静脉窦血栓;介入检查;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46-0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指的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类疾病,单纯依靠对患者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通常情况下很难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采用DSA技术对患者的脑部进行全面的检查后方能证实[1],在DSA技术的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2]。为了对采用DSA技术对患有脑静脉窦血栓的患者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使临床对导致患者出现脑静脉窦血栓的原因和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为临床对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提供有效方案,使患者对临床诊治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6例经治疗后证实为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DSA技术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复发率、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对临床诊治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这三年半时间内,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66例经治疗后证实为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中有14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55岁,年龄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34.6岁;B组患者中有15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57岁,年龄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35.7岁。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1.2 方法:将抽样中的66例临床患者病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3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与治疗;B组患者采用DSA引导经股动脉进行静脉窦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复发率、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对临床诊治的满意度进行比较。1.3 数据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 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在检查后得到确诊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对临床诊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表1

两组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比较[n/(%)]表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分)3 讨论临床上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采用动脉法DSA技术对患者的全脑血管进行造影,即通过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置于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双侧椎动脉的起始段,然后进行脑血管造影操作,可以适当将曝光的时间延长,使图像的采集幀数增加,以便能够更好的获取患者脑部血管静脉期和窦期的具体清晰影像[3]。其临床应用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对患者脑部的血流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和静脉窦期的具体循环时间进行彻底全面的观察,对是否存在血液回流障碍现象进行准确判断,是临床上对颅内静脉窦病进行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可靠方法。对于采用脑动脉造影技术进行诊断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采用DSA引导经股动脉进行静脉窦溶栓治疗,在进行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静脉窦狭窄部位支架置入的相关操作时,通常都在直接静脉DSA技术的辅助下进行[4]。一般在路径图引导下对患者的颈静脉进行穿刺处理,将导管置静脉窦内进行直接DSA检查, 该方法可以使患者整个颅脑静脉的回流系统的全貌得到充分清晰的显示, 对静脉窦内是否存在血栓、静脉窦是否存在狭窄表现进行有效判断,是临床对介入治疗效果进行的主要方法[5]。总而言之,将DSA技术应用于对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不仅可以使该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和检查时间得到显著改善,更可以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加安全彻底,使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情的复发率进一步降低。参考文献[1]孙立军,张学昕,白洪涛,等.旋转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每幅图像投照角度确定的临床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0(12):194-195.[2]石静萍,刘文,张颖冬.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17(14):315-316.[3]李存江,王桂红,王拥军,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35(15):267-268.[4]王志红,史振阳,黄渤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76-177.[5]武国德,吉训明,缪中荣,等.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1(12):239-240.

脑静脉及静脉窦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从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3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临床表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以及视乳头水肿等。包括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7.2±7.8)岁。急性期患者(7 d内)11例,亚急性期患者(12 d内)8例,慢性患者3例。所有患者先行CT(西门子6排螺旋CT)检查,接着再采用MIR(0.2T,GE公司)检查。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情况

脑静脉窦血栓发病在7 d内的患者,CT检查的阳性率为52.38%(11/21),发病12 d内的阳性为72.73%(8/11),总阳性率达59.38%,19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CVST患者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所有CVST患者MR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6.88%,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两组患者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CT检查脑静脉窦血栓位置情况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是脑血管病变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患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诊断起来也比较困难,现在临床上也是采用临床症状加上一定的辅助检查做出临时诊断。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影像学诊断发现一些散在的异常病灶,可见于直窦和下矢状窦,上矢状窦,累及横窦-乙状窦,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等其他部位。而在CVST诊断中,CT可以对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定性作用[3],而MIR对诊断CVST则诊断敏感性高,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方法[4]。目前关于两种诊断方法的优劣的研究很多[5,6,7,8,9]。CVST中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空三角征(静脉窦血栓横断面)、索带征(静脉窦内和皮层静脉内存在新鲜血栓,出现带状高密度影和索条状高密度影)、高密度三角征(一般时上矢状窦新鲜血栓横切面的表现)或Delta征等直接征象。而MIR在CVST中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

本次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更好的诊断方案,所以研究了CT及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价值,结果发现脑静脉窦血栓发病在7d内的患者,CT检查的阳性率为52.38%,发病12d内的阳性为72.73%,总阳性率达59.38%。其中血栓位于直窦和下矢状窦6例,上矢状窦11例,累及横窦-乙状窦4例,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4例;其他部位7例;19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CVST患者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CVST患者MR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6.88%,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那么,可以看出CT在CVST患者急性期有较好的筛查作用,可以作为初步的定性诊断。而MIR仍然是较为敏感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诊断的阳性率较高。

综上所述,颅脑CT平扫是诊断急性CVST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广泛的筛查方法;而对于亚急性以及慢性CVST患者,MRI可以显示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CVST价值高,在临床上可斟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绚,李国辉,梁丽芸,黄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5):3243-3244.

[2]齐立,俸军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5):473-474.

[3]林忠斌.CT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价值[J].中外医疗,2012,31(26):19-20.

[4]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巴哈提.哈立亚,王俭,等.磁共振成像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49-150.

[5]贾爱英.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影像诊断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7):3-4.

[6]陈建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与MRI特点对比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3):367-368.

[7]钟文招.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2):65-68.

[8]刘群,刘衡,朱克文,等.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6):1121-1124.

脑静脉及静脉窦 篇4

【关键词】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磁共振(MRI)表现;应用价值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特殊少见类型,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栓形成中占3.5%[1]。根据病因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两类,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又缺乏特异性,因此误诊率可高达50%[2],其发病快、病情重、预后差。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影像的飞速发展,可以多参数、多方位成像以及对软组织高分辨力的优点使其成为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为了提高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4-46岁,平均28.3±3.2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12例,失语2例,意识模糊3例,嗜睡5例,间歇性肢体抽搐1例,发热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

1.2检查方法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序列采用:SET1WI序列,TR400ms,TE9ms。FSET2WI序列,TR3240ms,TE84ms,增强扫描采用SET1WI序列,造影剂为Gd-DTPA(0.1mmol/kg)。

2结果

2.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2.1.1发病诱因发热5例,口服避孕药2例,副鼻窦炎或乳突炎病史7例,缺铁性贫血病史1例,凝血机制异常1例,病因不明2例。

2.1.2临床表现头痛呕吐12例,失语2例,意识模糊3例,嗜睡5例,间歇性肢体抽搐1例,发热5例。

2.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

2.2.1MRI直接征象横窦、乙状窦,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时流空信号消失,呈现T1WI及T2WI信号不等。其中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8例,T1WI、T2WI高信号7例,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为脑静脉异常强化8例,静脉窦壁呈平行状,环形或三角形等强化,血栓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的无强化改变。

2.2.2间接征象①脑水肿,呈T1及T2高信号改变,增强见皮质和皮质静脉强化。②静脉性脑梗死,长T1和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③梗死合并脑出血,有占位效应,出血和周围水肿都呈现T2高信号。

3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罕见的静脉系统缺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变变化快,死亡率高,容易漏诊和误诊,而早期行MRI诊断后及时行溶栓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等。

3.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机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由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与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流缓慢;血液成份的改变及高凝状态;纤溶活性降低有关[3]。尤以血流缓慢更易使纤维蛋白成分的血栓形成,血栓一旦形成有扩展的趋势[4]。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聚集在纤维蛋白网中的红细胞团块组成,引起静脉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受阻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继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应病变症状的一组疾病。

3.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MRI征象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或信号强度的改变均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MRI信号改变与血栓形成时间及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密切相关,据发病时间及血栓的变化将静脉窦血栓分为4期:急性期(1-3d)血流流空信号消失,血栓以氧合血红蛋白为主,T1等信号,T2低信号;亚急性期(4-15d),以脱氧血红蛋白为主,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慢性期(16d-1月)以正铁血红蛋白为主,表现为血栓信号普遍下降,T1、T2有均勻性增高;晚期(1月以后)如血流再通,出现流空效应,如血流未再通,常表现T1等信号,T2高信号或等信号。刘文源等[5]指出有些患者静脉窦内的异常信号可以存留数月或数年。增强脑静脉异常强化,血栓无强化呈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

参考文献

[1]李冬梅,邱爱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附12例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6):335.

[2]李存江,王桂红,王拥军,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02,35(2):65-67.

[3]Ferro JM.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Neuroradiol,2002,29(4):231-239.

[4]林卫红,吴江,刘群,等.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早期诊断及纤溶治疗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7(6):353-35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44例临床分析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4例中男15例, 女29例;年龄14~72岁, 平均40岁, 其中20~40岁24例 (54.5%) 。急性起病12例 (27.3%) , 亚急性起病15例 (34.1%) , 慢性起病17例 (38.6%) 。有3例 (6.8%) 为复发病例。病变部位:横窦20例 (45.5%) , 上矢状窦15例 (34.1%) , 乙状窦11例 (25.0%) , 窦汇6例 (13.6%) 。

1.2 病因

非感染性病因30例 (68.2%) , 其中产褥期发病11例 (36.7%, 11/30) , 口服避孕药、继发于颅脑外伤各2例 (各6.7%, 2/30) , 肿瘤、肾病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各1例 (各3.3%, 1/30) , 其他病因 (劳累、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贫血等) 1 1例 (3 6.7%, 1 1/3 0) ;继发于感染病灶3例 (6.8%) , 其中继发于中耳炎2例, 继发于颅内感染1例;病因不明11例 (25.0%) 。

1.3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32例 (72.7%) ;癫痫发作12例 (27.3%) , 均为全面性发作;视乳头水肿、视力受损各5例 (各11.4%) ;肢体活动障碍5例 (11.4%) , 其中单侧肢体活动障碍4例, 四肢活动障碍1例;意识障碍4例 (9.1%) , 表现为昏迷;精神异常1例 (2.3%) 。

1.4 辅助检查

41例行颅脑CT, 出现CVST特征性静脉窦高密度影仅3例 (7.3%, 3/41) , 提示颅内血肿、蛛网膜下隙出血各5例 (各12.2%) , 提示脑梗死4例 (9.8%) 。42例行头颅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V) 检查, 其中36例 (85.7%, 36/42) 清晰显示了受累脑静脉窦的血流状态和静脉窦的形态, 6例仍未明确者行脑血管造影 (DSA) 检查确诊。38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35例 (92.1%, 35/38) ;除3例感染性CVST外, 余35例基本正常。凝血功能检查: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19例 (43.2%) 。1.5治疗及预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4例 (77.3%) , 单独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7例 (15.9%) , 应用尿激酶全身静脉溶栓治疗3例 (6.8%) 。同时对颅内高压者予降颅压治疗, 其中2例因药物降颅压效果欠佳, 予“腰大池引流”。本组病例除2例复发患者因病情较重自动出院外, 其余患者均预后良好;尤其是产褥期所致11例, 均无明显后遗症。

2 讨论

一般认为, 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所致;另外, 静脉本身受损、阻塞、狭窄等均可激活凝血系统而形成血栓。将近80%的患者能够找到明确潜在的危险因素[1], 本组为75%, 与之相符。

本组继发于感染病灶的患者仅占6.8%, 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非感染性危险因素。在非感染性病例中, 像结缔组织病、贫血、肉芽肿病、炎症性肠病及恶性肿瘤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病因[1]。本组病例产褥期发病占36.7%, 在年轻女性中, 产褥期比妊娠期更易发生CVST。有2例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当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时, 其发生CVST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0倍[2]。本组有1例贫血患者, 血红蛋白为7.8g/L。这是由于血清铁作为凝血的重要调节因子可保持血小板数量在一个正常水平, 而铁离子的缺乏会刺激巨核细胞数量增加, 最终导致血小板数量相应增加。

CVST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达50%[3]。本组以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精神症状等为主要表现。值得注意的是, 本组有1例于分娩后发病, 且以精神异常、发热为主要表现, 误诊为脑炎, 经抗感染等治疗后, 病情无明显好转, 后经MRV检查确诊。因此我们建议, 对于伴有发热、神经系统表现的产褥期妇女应常规行头颅MRV检查。本组另1例女性亚急性起病, 仅表现为阵发性视物模糊, 无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眼底视乳头水肿明显, 曾误诊为视神经炎, 后经腰穿和MRV检查确诊, 发病原因考虑为月经失调所致贫血。本例无论是发病原因还是临床表现均少见, 因此对于临床上亚急性起病的仅有视力障碍的患者也应警惕CVST的发生。另有3例为复发患者, 提示曾有CVST的患者更应警惕该病的发生。本组2例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故当易患血栓者出现不典型脑部症状时, 应重视有无CVST的可能。

本组有41例行头颅CT检查, 真正提示静脉窦内高密度影的才3例, 颅内血肿、蛛网膜下隙出血与脑梗死的14例, 其中有9例年龄在20~40岁。故年轻人发生卒中时应注意有无静脉窦血栓的形成, 以免漏诊、误诊。本组除个别患者拒绝检查外, 42例行头颅MRV检查, 其中36例明确提示有静脉窦血栓形成, 治疗后复查, 只有4例提示血栓再通, 余38例复查提示血栓未完全再通, 但临床症状已明显改善。笔者认为, 血栓完全再通与否和临床症状表现并不一致。脑脊液检查可为CVST诊断和治疗提供信息, 但除压力比较高外, 脑脊液生化检查没有特征性。本组结果与之相符。CVST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变化范围很大, 且无特异性, 但在发病早期大多数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4]。本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仅占43.2%, 与部分患者就诊较晚有关。

本组除2例复发患者病情较重, 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随访示不久死亡外, 其余患者病情都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提示, CVST复发患者, 病情更重, 预后较差。产褥期所致CVST, 其长期预后良好, 大部分可完全康复, 本组11例均无明显后遗症。2例因药物降颅压效果欠佳, 予“腰大池引流”后, 颅内压得到控制。提示在以后对CVST患者的治疗中, 若其他方法降颅压效果欠佳, 此法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笔者希望, 本次分析能对基层医生在CVST的认识上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Roach ES, Golomb MR, Adams R, et al.Management of strok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a Special Writing Group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J].Stroke, 2008, 39 (9) :2644-2691.

[2]De Bruijn SF, Stam J, Koopman MM, et al.Case-control study of risk of cerebral sinus thrombosis in oral contraceptive users who are cautious of hereditary prothrombotic conditions[J].BMJ, 1998, 316:589-592.

[3]劳锋华, 胡宇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10) :11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分析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4年4月—2008年 4月收住我科确诊为 CVST的患者13例, 其中男3例, 女10例;年龄24岁~56岁。4例入院前曾被误诊为头痛、脑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感染。筛窦、蝶窦脓肿1例, 鼻窦炎4例, 产褥期2例, 高脂血症3例, 口服避孕药1例, 原因未明2例。13例患者既往均无癫痫和脑卒中史。经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V) 明确血栓位于上矢状窦8例, 横窦2例, 乙状窦 1例, 下矢状窦2例, 且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可与其他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存在。

1.2 临床表现

头痛11例, 呕 吐 10例, 视物模糊、复视, 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4例, 癫痫发作4例, 意识障碍3例, 偏瘫或单瘫 3例。

1.3 神经影像学诊断

13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 5例有阳性, 表现为静脉窦内条索状密度增高影或“空三角征”或 呈“δ征”;13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检查, 8例有异常改变, 可见较多增粗侧支引流静脉, 脑内多发梗死灶2例;13例均行MRV, 均见相应静脉窦显影缺失。

1.4 脑脊液检查

11例患者行1次以上腰椎穿刺检查, 初压均高于220 cmH2O, 其中>300 cmH2O者5例, 1例>450 cmH2O。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者6例, 轻度升高者1例, 中度升高者1例, 白细胞计数正常者5例, 升高者4例。红细胞升高3例。9例患者脑脊液的糖及氯化物含量均正常。

1.5 其他辅助检查

10例患者查 D-二聚体, D-二聚体升高者6例, 有2例于发病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1.6 治疗及预后

13例患者均用20%甘露醇降颅压, 1例同时采用激素治疗。确诊后 13例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 5 000 U, 每日2次皮下注射;1例同时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例同时予东菱迪芙静脉降纤治疗;5例同时抗感染治疗, 开始均选用广谱抗生素, 如培养知晓某种细菌感染时, 则用相应敏感抗菌药物, 时间一般至少持续 2周以上。患者治疗同时给予控制癫痫、降血脂等治疗。13例CVST患者治愈6例, 好转6例, 死亡1例, 其中MRV复查发现完全再通5例, 部分再通1例。

2 讨 论

CVST是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疾病, 约占全部脑血栓的3.5%[2]。临床表现复杂又无特异性, 常规检查不易发现, 易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3]。CVST以女性多见, 部分患者有诱因。本组 13例患者中女性占10例, 明显高于男性。6例病前有诱因, 其中妊娠、分娩或流产是女性发病的主要因;饮酒、劳累、感冒、颌面部感染及手术亦是本病诱因。总结本组资料, CVST有如下临床特点: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但以青壮年多见 (占81.3%) , 女性多于男性;②患者病前体质较好, 部分患者有上呼吸或头面部感染、劳累、饮酒等诱因, 妊娠、分娩是女性患者常见的病因;③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并逐渐加重;④ 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高颅压等, 部分患者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及脑疝形成以致死亡[4]。

CT与磁共振成像 (MRI) 联合检查是目前诊断CVST的首选要方法和确诊依据[5]。CT检查出现下列征象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①弥漫性脑水肿, CT显示广泛的脑实质低密度, 脑室受压变小, 脑沟与脑裂变窄或消失;②相应的静脉引流区出现两侧对称性或单侧脑梗死 (缺血性及出血性) ;③静脉窦内血栓呈高密度带状影, 在低密度梗死区的衬托下呈“带征” (cord sign) ;④增强扫描在上矢状窦中心出现三角形密度减低区, 周围包绕高密度环, 三角形低密度影代表窦内血栓块, 此为“空三角征”或 呈“δ征”具有诊断意义, 但出现率仅为35%~75%。在发病的初期 MRI即可明确示受累的静脉窦内异常信号。以上矢状窦血栓为主的病灶多位于额叶、顶叶, 可单发也可多发, 可双侧可单侧;以横窦、乙状窦病变为主的病灶 多位于颞或颞枕交界处。弥漫性或脑叶局限性水肿是CT、MRI最常见的表现。影像学检查仍然是CVST诊断的主要确诊手段, 目前CT、MRV和 (DSA) 血管造影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常被作为急诊影像学检查的首选。约1/3的 CVST患者, 尤其是血栓位于上矢状窦的患者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静脉血栓的直接征象。脑 DSA血管造影曾是诊断 CVST的金标准。但随着磁共振显像技术的发展, 它的作用逐渐被 MRV所取代, 目前它仅作为磁共振检查不能明确时的诊断手段。MR能较好地显示不同时期的血栓的演变过程, 一般急性期 (1 d~5 d) T1等信号、T2低或等信号, 亚急性期 (5 d~15 d) 为 T1、T2高信号, 慢性期 (>15 d) 血栓信号有不同程度降低, 可有闭塞血管不同程度地再通后的流空现象[6]。MRV则能显示受累静脉窦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边缘模糊和充盈缺损, 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Ayanzen等[7]认为, MRV结合常规T1WI 、T2WI和重建 MRV的原始梯度图像可以有效避免错误判断的出现。本组病例中CT检查阳性率为38.6% (5/13) , MRI检查为66.7% (8/13) , 而MRV检查则达到100%。MRI和MRV二者结合完全可以替代有创的DSA成为诊断 CVST的最佳检查方法[8]。

颅内高压也是CVST重要的特征性表现, 多数患者颅内压>280 cmH2O, 本组5例患者颅内压>300 cmH2O, 1例>450cmH2O, 当患者视力受到严重威胁时腰椎穿刺可快速降低颅压。脑脊液检查也可为 CVST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9]。

CVST的治疗原则为依据病因不同而各异, 感染性的主要应用抗感染治疗, 非化脓性静脉窦血栓形成则首选抗凝、降纤、溶栓治疗。临床研究发现, 抗凝及溶栓可显著提高 CVST的血管再通性和改善预后[10], 同时清除原发病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降低血黏度, 防止血栓继续蔓延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 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考虑有CVST可能, 应及时行头颅MR 检查, 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冯璞, 黄旭升, 郎森阳, 等.影响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正确诊断的因素与诊断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8.

[2]丁学华, 张兴霁.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8, 14:308-309.

[3]侯玉仲, 吉凤, 王世民, 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和磁共振及血管造影[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 26:288-290.

[4]李存江, 王桂红, 王拥军, 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35:65-67.

[5]Einhaupl KM, Villringer A, Meister W, et al.Helarin treat ment in sinus venous thrombosis[J].Lancet, 1991, 338:597-600.

[6]于群, 孔祥泉, 刘定西, 等.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1243-1247.

[7]Ayanzen RH, Bird CR, Keller PJ, et al.Cerebral MR venogaphy normal anatomy and potential diagnostic[J].Am J Neuroradiol, 2000, 21:74-78.

[8]宋建勋, 鲁虹霞, 何宁, 等.MRI和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10:1014-1016.

[9]李冬梅, 邱爱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附12例临床分析) [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1, 14:355-356.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6例, 女4例;年龄27~73岁, 平均41.6岁;病程2~20d, 平均6.8 d。既往2型糖尿病、长期服用避孕药、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产褥期、外伤、孕早期、双下肢浅静脉炎各1例。有4例误诊 (40%) , 曾误诊为脑炎1例、脑血栓形成1例、脑栓塞1例、血管性头痛1例、脑出血1例。

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头痛为首发症状者5例、头晕者2例、头晕伴有头痛者2例、癫痫发作者1例。病程中头痛9例、头晕5例、颅高压症状8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6例、肢体偏瘫4例、癫痫发作3例、精神症状1例、共济失调1例、脑疝2例、脑膜刺激征1例、皮质型视野缺损1例, 10例患者均未发现有其他部位的静脉血栓形成。

1.3 实验室检查

本组1 0例发病时周围血象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 10例中有3例行腰穿检查:2例脑脊液压力>320mm Hg, 1例正常;2例蛋白轻度升高 (分别为0.474g/L、0.745g/L) , 细胞数均正常。10例中有3例行脑电图检查:2例为中度弥漫性异常, 1例为正常。血凝常规:10例患者均行血凝常规检查:其中6例完全正常;3例纤维蛋白原轻度升高;2例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轻度降低, 1例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1例行D-二聚体检查:重度升高。

1.4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5例示弥漫性或局灶性脑肿胀;1例窦汇、横窦周围出血;1例窦汇、横窦周围出血伴右侧枕叶梗死;2例静脉窦周围密度增高。头颅MRI:多发性梗死、出血灶4例;1例外囊区脱髓鞘病变、4例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静脉窦血栓信号。头颅MRV:6例行MR静脉血管显像 (MRV) 检查, 仅有1例累及单个静脉窦, 其余均为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同时受累。其中累及上矢状窦6例, 累及横窦3例, 累及乙状窦3例, 累及直窦3例、累及窦汇2例。头颅DSA:3例行DSA检查, 其中1例所有静脉窦均未显影、1例上矢状窦及左侧乙状窦未显影、1例上矢状窦及双侧横窦未显影。

1.5 治疗及预后

明确诊断后所有患者均采用脱水、抗凝治疗及对症治疗。3例痊愈出院患者均在入院第2天得以明确诊断;另4例患者虽经及时诊断, 但是由于病情较重其中3例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1例自动出院;另外3例误诊后明确诊断, 予以积极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出院, 其中1例脑疝后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遗有左侧肢体全瘫后出院。对其中7位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1~19个月, 平均10.3个月, 死亡1例, 痊愈3例, 遗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3例。

2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 死亡率可达10%~20%。

CVST虽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但从本组资料中仍能找到一些规律: (1) 发病年龄轻, 平均年龄仅42.4岁, 青、中年患者多见; (2) 急性、亚急性起病, 病情进展较快; (3) 大多数患者 (70%) 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或者高凝因素; (4) 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90%) , 病情渐进性发展, 病程中出现颅高压 (80%)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60%) 、神经系统局灶定位体征 (60%) 及症状性癫痫 (30%) 等症状和体征; (5) 颅高压症状突出:本组8例 (80%) 有颅高压症状和体征, 3例腰穿检查有2例脑脊液压力超过320mm Hg, 2例有脑疝症状和体征; (6) 影像学表现上多发性病灶多见, 常多个静脉窦同时受累。

通过对10例患者临床诊治过程的总结, 有以下经验体会: (1) 对于年轻患者的头痛、头晕症状应加以重视, 尤其是常规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并伴有可能的危险因素者, 除了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外要想到CVST可能; (2) 10例患者仅有4例血凝常规结果轻度异常, 同时10例患者均未合并其他部位血栓形成, 提示除了凝血功能异常外, 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CVST发生、发展过程; (3) CVST的间接征象对于CVST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但是正确诊断与否可能与阅片者的经验和水平相关; (4) CVST若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抗凝、对症治疗后仍能取得满意效果; (5) 对积极脱水、抗凝、对症治疗后意识障碍不能恢复者, 高压氧治疗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

摘要: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临床表现复杂, 误诊率高, 经积极抗凝、对症治疗后仍能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 应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警惕, 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冯璞, 黄旭升, 郎森阳, 等.影响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正确诊断的因素与诊断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 (6) :148.

[2]黄建芳, 隋庆兰.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 27 (2) :155~159.

[3]谢淑萍.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思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1:28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53例临床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患者,男26例,女27例;年龄24~64岁。其中,5例女性患者曾经口服避孕药,3例刚结束分娩2周,就诊时间离出院时间约为15 d,患者均有出现恶心、头痛以及视乳头水肿的情况;视力下降15例,癫痫发作20例,一边肢体活动出现障碍3例,长时间嗜睡2例,昏迷4例,发热1例。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腰穿颅内压(ICP)检查,压力达到200~400 mm H2O(1 cm H2O=0.098 kPa)的15例;>400 mm H2O的6例;患者的脑脊液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1.2 影像学检查

53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检查中,发现脑实质出血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其余基本正常;MRV显示出上矢状窦闭塞10例,上矢状窦及一侧横窦闭塞2例,DSA检查1例显示为上矢状窦闭塞。

1.3 方法

53例患者均实施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通常使用的药物是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原激溶剂(rt-PA);患者要进行颅内降压,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防治癫痫等辅助治疗。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一般的临床病症和反应消失,MRV显示患者的静脉窦已完全通畅;15例患者,相对的临床症状有缓解,MRV显示静脉窦部分再通,但有部分阻塞;死亡6例。对13例患者随访1~3年,疗效稳定,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CVS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脑血管疾病[1]。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头痛的出现是这种病症的最早预兆[2]。本组患者中,最明显的病症现象就是头痛,同时伴有视乳头水肿,或是癫痫、局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脑膜刺激征。

CVST患者腰穿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颅内压力在增高,本组53例患者都进行了腰穿检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力增加。CVST患者在临床检查中常被误诊为脑膜炎、血管性头痛、脑出血。本研究中未出现误诊的情况,但还是应进行MRI和DSA确诊。所有青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颅脑CT显示出有血栓性梗死的病症,同时,其血管分布又不均匀的,就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调整,做声像图检查,预防误诊[3]。CT平扫可以观察到患者的静脉梗死现象,我们应使用CT进行早期检查,以便降低确诊CVST的难度。DSA是诊断CVST最科学的根据,它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脑血栓的位置,还能将其范围和静脉异常回流和代偿的情况显示出来。

CTA减影技术可有利于对患者脑静脉疾病的筛选,并对相关的诊断和检查提供依据[4]。MRI检查对CVST十分有效,它能立体成像,不被颅影影响,较CT能更准确地发现病灶。DSA对静脉窦闭塞部位及阻塞程度的确诊率高于MRI,是CVST诊断中的最高标准。本组患者均进行了DSA检查,均诊断出静脉窦栓塞的情况。

目前,神经介入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该方法的治疗,主要是行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激素、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治疗,32例患者完全康复,15例好转,死亡6例。未出现感染病例,在后期的预后效果是比较好的,如果有感染,患者容易出现脑膜炎,对后期的预后不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首先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那些出现颅内高压的患者就应考虑有CVST可能,并及时进行MR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53例CVST患者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主要病症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MRV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15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MRV显示静脉窦部分再通,有部分阻塞;死亡6例。结论:CVST的差异性很大,应及时行头颅CT、MRI、MRV或DSA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宝民,郭梅,李生,等.经血管内溶栓和支架成形治疗脑静脉窦闭塞[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90-892.

[2]Bousser MG.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Neural,2000,247(3):252-258.

[3]吉训明,凌峰,缪中荣,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3):100-105.

脑静脉及静脉窦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9例、8例。观察组男5例,女4例,年龄21~79岁,平均(32.27±4.28)岁,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3例;对照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2~77岁,平均(31.43±4.52)岁,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17例患者中,16例(94.12%)有头痛表现,15例(88.24%)有恶心、呕吐,13例(76.47%)有视乳头水肿,13例(76.47%)有视物模糊,抽搐10例(58.82%),高热7例(41.18%),意识障碍9例(52.94%),单侧肢体瘫痪6例(35.29%),双侧肢体瘫痪4例(23.53%),精神障碍1例(5.88%)。血栓部位在矢状窦6例、直窦4例、横窦4例、乙状窦3例。发病原因为外耳道化脓性感染1例,产后、人工流产、口服避孕药4例,劳累后3例,高血压2例,有糖尿病2例,剧烈运动后2例,有血液病1例,心功能不全2例,有感染史2例,有免疫性疾病病史1例。

1.3 实验室检查

17例中,5例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加4例,C反应蛋白升高3例,淋巴细胞增高2例,血小板、红细胞增多各1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1例。凝血酶原时间缩短2例。腰穿CSF检查17例中,压力>2.9 kPa 14例,2~2.9 kPa 37例,0.7~1.9 kPa 35例,白细胞升高1例,细胞数升高1例,蛋白含量升高2例。细胞学检查,异形细胞阳性1例。

1.4 影像学表现

17例患者行CT检查,CT阳性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出血2例,脑水肿1例;行MRI及MRV检查15例,表现为静脉窦的异常信号,呈T1WI、T2WI高信号,MRV显示脑静脉、静脉窦狭窄或闭塞,血栓部位血流信号降低或缺失,静脉窦不显影;2例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脑静脉或静脉窦区域未显影或显影不良,累计1个或以上静脉窦。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皮下注射,2次/d,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介入治疗导管注入25万U尿激酶和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的混合液,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9例,总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8例,总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9,P<0.05),见表1。

例(%)

2.2 两组患者脑脊液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8例,恢复率为88.89%,对照组脑脊液压力恢复5例,恢复率为62.50%,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60,P>0.05)。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2]。妊娠及产褥期、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疾病均可诱发该病。本组资料中,多数患者有明显诱因史,如产后、人工流产、口服避孕药、感染、剧烈运动、高血压、免疫性疾病等。高发人群为儿童或青年。大多数有头痛、恶心、呕吐表现,且无特异性,因此在疾病发病早期容易造成误诊。如果青年人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头痛颅内压增高现象,应首先考虑该病。有的病例表现为意识障碍、高热、抽搐、视物模糊等,该类病人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不能轻易诊断为良性颅内压增高[3]。本组资料中,多数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因此,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意义不大。

影像学检查在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CT检查早期多表现正常,本组中阳性率仅为23.53%(4/17),与资料报道一致,MRI及MRV的阳性率较高[4]。患者的上静脉血栓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异性,T1、T2信号随着血栓形成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如急性期表现为极低T2信号亚急性期,T1、T2均为高信号[5]。而MRV可以清晰的反映患者脑静脉窦的形态与血流状态,对临床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MRI与MRV相结合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6]。DSA的正确诊断率较高,本组2例行DSA检查者均被确诊。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主要以降低颅内压,抗凝和溶栓治疗为主。其中抗凝和溶栓治疗是重点,若不及时溶栓,有可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说明患者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组。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较好,是目前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一线药物[7]。尿激酶是溶栓的常用药物,对新鲜血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均有较好的溶解作用,有助于局部循环和侧枝循环的建立。而介入疗法有利于血栓和药物进行有效接触,从而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降低出血的风险[8]。

总之,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尤其是MRI与MRV相结合DSA均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脑静脉窦血栓诊断后需要尽早治疗,其中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9例、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并对17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8例,恢复率为88.89%,对照组脑脊液压力恢复5例,恢复率为62.50%,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60,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MRI与MRV相结合、数字减影血管显影的确诊率较高,尿激酶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赵春水,付志新,马丽丽.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49-50.

[2]顾晓苏,徐得恩,周永.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2):111.

[3]王荣峰,孙淑霞,黄念东,等.脑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附27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3):37-39.

[4]王文富,刘诗翔.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1例诊治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1,10(6):445-446.

[5]王中原,李敬伟,庞伟,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转归的预测因素-26例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0):758-762.

[6]刘群,刘衡,朱克文,等.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6):1121-1124.

[7]黄华,赵虹,李建新.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60-62.

上一篇:阳光下的社会责任下一篇:急救护理情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