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2024-10-20

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精选11篇)

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篇1

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是因多种因素所造成的, 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该疾病具有体征和临床症状多变、病因复杂、发病率低等临床特征, 且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愈率和诊断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次临床实验对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为实验对象, 男性40例, 女性20例, 患者年龄范围在30~70岁, 平均年龄为 (50±6.7) 岁。所有患者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头颅磁共振成像 (MRV/MRI) 检查, 均确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人, 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1.3 方法

1.3.1 心理护理

因为该疾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病情较重且发病迅速, 因而患者及其家属通常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难免发生恐惧、紧张心理。因此, 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有关知识, 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帮助其缓解恐惧和紧张心理, 以积极配合治疗。

1.3.2 病情观察

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 因此,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病情监视, 每小时巡视一次病房, 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改变, 做好记录工作。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 按医嘱进行测量, 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抽搐、高热、瞳孔大小不等或意识障碍等异常情况, 需及时告知医师并进行处理。

1.3.3 对症护理

患者因为颅内压力过高, 会发生呕吐、头痛等症状, 因而需实施对症的临床处理。对于头痛的患者可适量应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对于呕吐的患者, 需帮助其取头偏于一侧的卧位, 及时将污物清除, 注意保持口腔洁净。还要部分患者存在癫痫发作症状, 此时应分析患者的外界刺激因素, 避免刺激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帮助患者松解腰带和衣领, 将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彻底清除, 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在上下臼齿间放置牙垫, 防止咬伤舌头。

1.3.4 药物治疗护理

若患者发生剧烈的头痛, 则需适量应用20%的甘露醇溶液, 以实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 由于药物具有高渗性, 外渗会造成组织坏死, 所以, 需适当建立静脉通路, 可选择药物治疗或静脉置管,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例如, 意识障碍、呕吐、头痛等症状是否有所缓解。同时, 准确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 定期进行肾功能和血电解质检查, 以避免药物的副反应。对于发热的患者, 需接受抗生素治疗, 并保证现用现配。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可在上午用药, 若实施口服药物治疗, 需在餐后用药, 以缓解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若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生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精神兴奋性升高、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 则需及时告知医师进修对症处理[1]。

1.3.5 抗凝治疗护理

抗凝治疗是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 通常使用0.4mL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一般实施腹壁前外侧皮下注射, 左右交替, 每天用药2次,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疗程, 通常为2至3周。进针时将皮肤捏起, 在皱褶处垂直进针, 使用食指和拇指将皮肤皱褶捏住直至完成注射。治疗过程中加强血小板计数监测, 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便中带血、血尿、皮肤黏膜出血及牙龈出血症状, 若有异常, 则及时进行对症处理[2]。

1.3.6 颅内高压护理

颅内高压是导致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易导致脑疝的发生, 所以, 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应加强颅内压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将床头抬高15°左右, 保持大小便通畅, 情绪稳定, 防止用力屏气、剧烈咳嗽等导致颅内压力升高。若患者发生呕吐、头痛症状, 需严密监测其瞳孔和意识变化, 遵医嘱适量定时应用脱水剂, 并定时观察治疗效果[3]。

1.3.7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饮水, 多食水果和蔬菜, 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禁烟酒, 嘱患者定期到院复查, 遵医嘱服药, 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 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如P<0.05, 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20%, 死亡1例, 对照组治愈率为10%, 死亡3例, 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如表1所示。

3 讨论

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诊断困难、病因复杂的特征, 因而误诊率和漏诊率都较高, 近年来, 随着我国DSA、MRA、MRI等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该疾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提高。因为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病死率较高, 且病情较为严重, 所以, 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 深化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认识, 采取熟练的护理和救治技术, 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以帮助患者树立度过危险期, 提高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王奎杰.3例围产期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J].天津护理, 2009, 11 (4) :190-191.

[2]王玉枝.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10, 26 (11) :1147-1149.

[3]徐建玲.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1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1 (19) :102-103.

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篇2

1、发生原因:患者高凝状态,封管肝素用量不足或血液返流入导管腔内所致。

2、临床表现:当导管内血栓形成时,用注射器用力抽吸无血液抽出。

3、应急预案:⑴先用注射器用力抽尽官腔内残留的肝素溶液,接与管腔容积等量的尿激酶溶液的注射器(浓度为2万/ml),用力抽吸缓慢放手,如有阻力不可向管腔内推注,如此反复多次,使尿激酶缓慢进入管腔保留1—2h,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⑵如果透析中经常出现血流中断,静脉造影显示导管侧口处有活瓣蓄状物,说明导管周围有纤维蛋白鞘形成,可用尿激酶滴注法,在透析前用尿激酶25万溶于200ml生理盐水中,每支导管分别滴注100ml,滴速为10—15滴min,时间为1.5—2.5h,滴注完毕后采用无肝素透析。使患者血液中未代谢的尿激酶弥散到透析液中,排出体外,防止患者出血。⑶如果溶栓失败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更换新导管。

4、预防措施:⑴封管前用生理盐水冲至导管腔内透明。

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篇3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临床并不常见,但其病死率极高,高达20-70%【1】。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再加上影像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常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并由此导致延误治疗。MRI和MRV都属于是无创且能较快得到血管影像的新技术,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了理想的影像检查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MRV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经MRI、MRV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9-60岁,平均(35.6±10.2)岁;病程8h-4个月;临床症状:48例伴头痛,10例伴恶心、呕吐,9例伴意识障碍,8例伴偏侧肢体无力,4例伴抽搐。诱发因素:10例为产褥期,10例为妊娠期,15例在感冒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8例,肾病综合征5例,原因不明12例。

1.2 方法

使用PHILPS NT-5型0.5T磁共振扫描仪,正交头线圈。采用横轴位和矢状位SE序列Tl加权相,横轴位TSE序列T2加权像.横轴位FLAIR序列。其中31例行颅脑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剂量为0.2 mmol/kg。MRV采用2D PC法.venc=20cm/s,TR86 ms,TE6ms,翻转角20,矩阵192×256,FOV200mm×200 mm。DSA设备为GE公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均从股动脉插管。

2结果

2.1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受累的静脉窦

60例患者常规MRI检测出上矢状窦受累22例,下矢状窦受累11例,直窦7例,横窦3例,乙状窦受累9例。MRV检测出上矢状窦受累26例,下矢状窦受累12例,直窦7例,横窦4例,乙状窦受累10例,窦汇1例。MRV检查均能显示静脉窦血栓,常规MRI检查只有52例显示,其余8例均未能显示或可疑显示。

2.2检测病变成像情况

常规MRI征象依患者发病时间长短及静脉窦累及程度而略有不同,发病1周内检查6例,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发病l周-2周检查30例,T1加权像、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发病2周至3个月检查24例,其中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11例,T1加权像、T2加权像均为等信号13例;31例增强扫描显示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現。MRV成像见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21例可见阻塞周边的引流静脉。

2.3与DSA检测符合率

60例患者中,MRI联合MRV检查静脉窦血栓的阳性结果与DSA一致,符合率为100%。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并不多见,据报道该病的年发病率是3-4例/100万人,且具有位置较隐蔽,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特点,这是因为脑静脉窦缺乏瓣膜结构,但侧枝循环丰富, 这使得脑静脉系统较动脉系统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病变也容易蔓延。一旦发生则进展较快,病死率高,所以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预后有意义重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率以上矢状窦和横窦最高,其次是直窦和皮质静脉,本文的研究中,60例患者上矢状窦受累26例,下矢状窦受累12例,直窦7例,横窦4例,乙状窦受累10例,窦汇1例,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

MRI能较好地反映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其高敏感性在于MRI具有高分辨力和精确的定位性能,既能直接显示静脉窦血流和血栓,也能显示血栓后继发性病变【2】。本组60例患者MRI信号变化较为多样,发病1周内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发病l周-2周检查T1、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发病2周至3个月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以及T1、T2加权像均为等信号都有;考虑是不同时期的病理演化和不同程度再通的结果。增强扫描是MRI诊断静脉窦血栓的重要补充手段,本组31例增强扫描均显示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现,但MRI对大脑大静脉和大脑内静脉血栓形成不敏感,有部分患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MRV是一种无创的脑静脉成像技术,是利用流动的血液和其周围非流动性组织在纵向磁化程度上的差异来成像,对脑静脉和静脉窦都清晰显示,目前有3D PC法和2D PC法两种,尽管3D PC法的空间分辨率较高,但2D PC法成像时间短,对慢血流较敏感,非常适合用于脑静脉窦病变尤其是不能耐受长时间检查患者的诊断中【3】,因此本文选择2D PC法。MRV主要表象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其显著改善了静脉系的显示,也提高了对海绵窦和岩上、下窦的显示,而且不受血栓形成时间、血流状况的影响,弥补了MRI某些不足【4】。DSA对于血管栓塞的范围等细节显示优于MRV,一直是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属于有创性检查,且患者要承受X光辐射和含碘对比剂过敏的风险,还有费用高、检查时间长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使用,故仅在必要时选用【5】。本文的资料显示,MRI联合MRV检查静脉窦血栓的阳性结果与DSA一致,符合率为100%,提示MRI联合MRV可达到DSA的诊断水平。

总之,MRI联合MRV可互相补充,且具有无创、简便易操作等优势,完全可以替代有创的DSA,成为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疗效观察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 亓进友,解春丽,杨金永,等.常规MRI与MRV对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5):669-670.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4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根据住院尾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28例) 和对照组 (26例) , 其中, 男37例, 女17例,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 (49.2±5.3) 岁;所有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头颅磁共振成像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脑静脉回流障碍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对症护理、抗凝治疗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颅内高压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护理等。

1.2.1 病情观察

由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比较复杂, 护理人员要对其病情进行定时观察, 加强巡视, 对患者的瞳孔、生命体征以及意识变化等方面进行严密观察, 并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后, 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测量, 如出现高热、血压升高、瞳孔大小不同、意识障碍以及抽搐等症状, 则快速告知医师处理。

1.2.2 心理护理

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情重、临床症状复杂、发病迅速, 患者及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 给予有效心理疏导, 最终有效缓解、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使其积极接受治疗。

1.2.3 抗凝治疗护理

目前, 抗凝治疗是治疗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常规方法, 在患者腹壁前外侧皮下注射0.4 ml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左右交替注射, 2次/d, 疗程为2周。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进行监测, 确定患者是否伴有血尿、便血、牙龈出血以及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 如存在异常, 则对症处理[3]。

1.2.4 药物治疗护理

如患者出现剧烈疼痛, 则使用20%的甘露醇溶液, 起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另外, 药物外渗易导致组织坏死, 因此, 要建立适当静脉通路, 选择治疗方式, 进行治疗时, 对患者的反应情况进行认真观察, 如呕吐、意识障碍以及头痛症状是否得到缓解;与此同时, 对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 并对肾功能与血电解质进行检查, 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如患者伴有发热症状, 则给予抗生素治疗, 保证现用现配。

1.2.5 颅内高压护理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颅内高压, 易导致发生脑疝, 在治疗时, 要加强颅内压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 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约15°;另外, 保持大便畅通, 稳定患者情绪, 患者避免用力屏气与剧烈咳嗽等, 防止升高颅内压, 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症状, 则对其意识变化和瞳孔进行密切观察, 遵照医嘱使用脱水剂, 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定时观察[4]。

1.2.6 出院指导护理

患者出院后, 指导患者大量饮水, 食用水果、蔬菜, 禁烟、酒, 避免辛辣食物, 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此外, 患者服药后, 对药物反应进行注意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患者满意度主要包括满意和不满意两方面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采

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出院率以及自动出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27例, 满意率为96.4%;不满意1例, 不满意率为3.6%;对照组患者满意16例, 满意率为61.5%;不满意10例, 不满意率为38.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静脉窦血栓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由于其发病部位病因不同, 进而导致临床诊断也就不同, 其误诊率、漏诊率较高[2]。近年来, 随着MRI、MRA以及DSA等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诊断率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病情严重, 病死率高, 需要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

在本组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出院率以及自动出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对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满意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戴正银.5例产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江苏医药, 2013, 39 (20) :2505.

[2]武楠.1例绒毛膜上皮癌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23) :54.

[3]刘夕珍.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江苏医药, 2010, 36 (14) :1695.

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篇5

患者,女,29岁,因宫内妊娠40周2天,于2003年10月23日入住我院妇产科,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患者坚决要求剖宫产术,故于2003年10月2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经过顺利,患者呈清醒状态返回病房,测BP120/80mmHg,P100次/分,R18次/分,T36.8℃,给予静点抗生素预防感染,催产素促进宫缩,补液等对症治疗。腹部切口包扎完好,无渗血渗液,留置尿管通畅。于术后第2日患者主诉头痛,以起床时为著,以后逐渐加重,给予补液治疗无效。于11月1日行MRI及MRV检查,诊断为双侧额颞顶枕部及纵裂池硬膜下出血,上矢状窦前部血栓形成伴狭窄,故转入我科。转入时患者神清,语明,仍主诉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灵。查体:BP110/70mmHg;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柔软;下腹部耻骨联合上见一横行长10厘米的手术瘢痕,局部纱布包扎,腹带束腹。转入后给予溶栓,降纤,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感染,补充蛋白质等对症治疗。住院46天后患者主诉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进食及睡眠好,无肢体活动不灵。查体:血压:120/70mmHg;神志清;言语流利;心肺听诊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病情好转,于2003年12月8日出院。

护 理

(1) 产褥期护理

环境要求:室内要保持安静、清洁、光线柔和。空气要保持新鲜、流通、既要避免强风、过堂风,也不宜封闭,每日要开窗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紫外线定时消毒,1小时1次。因产后产妇有恶露,出汗多,要及时更换会阴垫、衣服、被单等,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整洁。良好的休养环境可使病人精神愉快,促进新陈代谢及器官功能的恢复。

饮食护理:根据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生理调适规律及上矢状窦血栓患者需要低盐低脂的原则进行指导饮食。①剖宫产术后当日应禁食,次日可进全流食,排气后进半流食,逐步过渡到普食。饮食宜清淡,要选择易消化、高营养、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要保证低盐低脂。②因产妇出汗多,可定时加服温水,忌食茶及咖啡,忌食生、冷、硬、辛辣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充分供给,促进患者康复。

尿潴留的护理:剖宫产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拔尿管应在输液剩余250~300ml时拔除,若拔除后4~6小时尚不能排尿,可考虑存在尿潴留。可采用下述方法诱导排尿:①用接近体温的灭菌生理盐水慢慢冲洗外阴部或让患者听流水声诱导排尿;②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极等穴位;③也可以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1mg,以增强膀胱肌肉的收缩力;④上述方法无效时可再次行导尿术,留置导尿管,定期开放,放置3日后拔掉,鼓励患者自行排尿;⑤应注意的是,因患者存在上矢状窦血栓,故不能坐起或下床排尿,又因腹部有切口,故不能在膀胱上方放置热水袋及按摩膀胱。

便秘的護理:患者因长期卧床缺少运动,加上产后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便秘,护理措施包括:①增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②每日餐前空腹喝1杯水;③排便要有不受干扰的环境,可采用屏风遮挡,避免外界刺激;④可适当进行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⑤必要时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口服果导片、番泻叶水或开塞露塞于肛门内,仍无效时可用服皂水灌肠。

退乳的护理:因患者合并上矢状窦血栓,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加之要用很多治疗性药物对哺乳不利,故应忌奶。方法:用炒麦芽60g,水煎饮用,芒硝120g分装2个布袋内,敷于两侧乳房上并行包扎,等湿硬时更换,用药期间不可挤奶。

(2)疼痛的护理

头痛的护理:①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多与其交流,分散注意力;②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充足,更换体位时动作轻稳,头部尽量平移,不可用力扭转头部;③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④药物治疗: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脱水剂,止痛剂。

腹痛的护理:①产后由于子宫复旧会发生阵发性、强直性宫缩而引起疼痛,一般在产后3~4日逐渐消失,产后宫缩痛为时较短,一般可忍受无需特殊处置,如疼痛难忍影响休息及睡眠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②腹部切口疼痛时,应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等感染症状,如无异常可采用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方式减轻疼痛;另外翻身、咳嗽时要按压伤口也可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用止痛药酒。

预防褥疮的发生:患者由于处于产褥期,有恶露,出汗多,又因为长期卧床,大小便在床上,局部皮肤抵抗力差,极易形成褥疮,护理上应注意皮肤的护理,尤其是臀部,应避免潮湿和摩擦刺激,尽量减少压迫时间,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每1~2小时翻身叩背1次,经常用温水擦溶、擦背或用温热毛巾敷于受压部位,按摩受压部位,定时用50%的酒精或红花酒按摩,改善循环,防止褥疮发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3例, 男7例, 女16例, 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 (39±8) 岁。符合标准:头颅CT或MRI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直接或间接征象、颅脑MRV或DSA考虑静脉窦充盈缺损或闭塞或手术明确静脉窦血栓。

1.2起病形式和病因急性起病 (≤1周) 8例, 亚急性起病 (≤1个月) 6例, 慢性起病 (>1个月) 9例。产褥期5例, 口服避孕药3例, 出汗、脱水4例, 中耳炎2例, 鼻窦炎2例, 血液病3例, 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 原因不明2例。

1.3临床表现头痛、呕吐8例, 视乳头水肿4例, 发热3例, 视物不清2例, 脑神经损伤2例, 抽搐3例, 失语1例。

1.4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300 mm H2O (1 mm H2O=9.8 Pa) 11例, 脑脊液压力180~300 mm H2O为7例, 颅内压正常为5例。脑脊液蛋白升高10例, 脑脊液蛋白正常13例, 白细胞增多6例, 白细胞数正常17例。脑脊液涂片及细菌培养均未发现病原菌。

1.5影像学检查23例患者均完善颅脑CT平扫, 颅脑核磁共振成像 (MRI) 及MRV检查, 其中DSA人数为10例。颅脑CT异常者10例, 皮质水肿为4例, 出血性梗死为2例, 脑出血为2例, 后纵裂池高密度影为1例, 硬膜下出血为1例。颅脑MRI+颅脑MRV检查:累计上矢状窦者为10例, 侧窦 (横窦或乙状窦) 为8例, 窦汇为2例, 海绵窦为3例, 其中表现多个静脉窦受累人数为11例, 表现单个静脉窦受累为12例, 16例发现脑实质异常, 脑实质异常患者中发现脑组织弥漫性肿胀为7例, 出血性梗死为5例, 皮层梗死为2例, 硬膜下出血为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1例;1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 (DSA) 检查患者, 其中核磁与其相符7例, 占70%, DSA主要表现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 小静脉迂曲及扩张, 且数目增多明显, 表现主要为皮层静脉, 提示建立侧枝循环, 大静脉及静脉窦充盈缺损, 或显影不清。

2结果

23例患者全部应用甘露醇及甘油氯化钠脱水降颅压, 抗凝、扩容、改善脑微循环,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其中13例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 PT国际标准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ation rate, INR) 控制在正常值的 (30±5) %, 4例地塞米松治疗, 1例在行DSA检查时发现相应静脉窦血栓狭窄或闭塞, 显示造影剂滞留或延迟, 给予局部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 后给予华法林口服。所有病例中好转22例, 死亡1例。

3讨论

CVST是有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性疾病, 病因复杂, 原因多样, 但80%可找到明确危险因素, 如口服避孕药, 产褥期, 中耳炎或鼻窦炎及血液病, 约20%原因不明[4], 病因可能为血容量减少, 血液浓缩, 血液黏稠及血液处于不同程度高凝状态, 发病机制分析与血流高凝状态, 纤溶酶活性降低、内皮细胞损坏、颅高压增高等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血小板数增加激活凝血系统而形成血栓有关[5,6]。影像学检查是诊断CVST的主要手段。头颅CT与头颅MRI+MRV以及全脑DSA联合检查是目前诊断CVST的重要依据。多见于上矢状窦和横窦血栓[7,8]。CT主要表现:1弥漫性脑水肿, CT显示广泛的脑实质低密度影, 脑室受压表小, 脑沟与脑裂变窄或消失;2相应的静脉引流区域出现两侧对称性或单侧性脑梗死灶、出血性梗死或弥漫性出血;MRV、CTV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MRI可见受累静脉窦内异常信号, 脑DSA作为诊断CVST的金标准, 其主要为病变静脉窦在静脉期不显影充盈缺损、静脉期显影时间延长 (>6 s) 、静脉侧支形成[1]。颅内压升高是诊断CVST的必要条件, 腰椎穿刺检查可证实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存在。近年来D-二聚体检测逐渐成为排除CVST研究的热点, 而D-二聚体检测结果阴性时诊断CVST可能性较小, 目前也可考虑为CVST初筛之一。本组23例均行CT及MRV检查, CT有阳性表现60.9%, 其中CVST上述典型表现者为17.4%, 显示广泛水肿、出血后梗死分别为17.4%、21.7%。MRI均显示不同部位的颅内静脉窦的狭窄或闭塞, 其中上矢状窦为43.5%, 横窦或乙状窦为34.8%。本组中1例重症患者行DSA检查, 并行局部经静脉接触性溶栓, 术后因脑疝死亡。23例患者均行腰椎穿刺, 脑脊液压力增高者78.3%, 白细胞增多26.2%, 仅有2例D-二聚体检测结果阳性, 占8.7%。

综上所述, CVST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临床上CVST患者临床表现多样, 警惕感染及妊娠期患者CVST的存在, MRV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有效的方法, 抗凝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褥期5例, 口服避孕药3例, 出汗、脱水4例, 中耳炎2例、鼻窦炎2例, 贫血3例, 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 原因不明2例。CT及颅脑静脉磁共振成像 (MRV) 检查23例, 脑血管造影术 (DSA) 检查10例;好转22例, 死亡1例。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可明确病因,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V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抗凝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Guenther G, Arauz A.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a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update.Neurologia, 2011, 26 (8) :488-498.

[2]孙成梅, 居克举, 曹化.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48 (3) :435-436.

[3]Dentali F, Crowther M, Ageno W.Thrombophilic abnormalities,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risk of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a metaanalysis.Blood, 2006, 107 (7) :2766-2773.

[4]李洪军, 孟萍萍, 张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医学综述, 2006, 12 (9) :561-563.

[5]李晓明, 魏世辉, 宋鄂.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眼科漏诊、误诊临床分析.眼科新进展, 2010, 30 (2) :137.

[6]Azin H, Ashjazadeh N.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linical features, predisposing and prognostic factors.Acta Neurol Taiwan, 2008, 17 (2) :82-87.

[7]Tan K, Venketasubramanian N, Hwang CY, et al.My headache does not get better when I lie down: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complicated by venous thrombosis.Headache, 2008, 48 (1) :149-15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 其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龄25~51岁, 平均36岁。病程l周内18例, 1周~1个月9例, >1个月3例。大多急性起病, 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4例, 高脂血症3例, 1例分娩后20 d发病, 中耳炎病史1例。首发症状头痛19例, 伴呕吐14例, 头痛伴局灶性及全身性癫痫发作的6例, 视物不清的4例, 癫痫发作起病的2例, 精神障碍1例, 视乳头水肿18例, 颈部抵抗15例, 肢体无力5例。

1.2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检查23例, 正常21例, 异常2例, 1例出血性脑梗死, 1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头颅MRI及CT检查显示脑内异常病灶12例, 其中颞叶出血4例, 颞顶叶出血性梗死3例, 双侧额叶梗死灶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MRI检查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窦受累, 表现为窦血流空效应消失, 为短/等T1长T2信号。上矢状窦受累最常见, 共22例, 单独受累14例, 与横窦、乙状窦、直窦并发8例。其他下矢状窦3例, 海绵窦2例, 横窦及同侧的乙状窦3例。

2治疗

除脑压正常2例外, 其余28例均采用甘露醇降颅压治疗, 5例同时采用激素治疗。确诊后18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 每日2次, 共7~10 d, 同时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6例给予肝素12 500~25 000 U/d, 持续静脉滴注5~7 d, 保持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倍;病情好转后均改华法林抗凝;9例疑有感染者同时抗感染治疗。患者治疗同时予降血脂、停服避孕药等治疗。监测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结果

疗效判定按1996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愈16例 (经6个月随访均未复发, 其中4例于出院后3月复查MRV, 静脉窦显示均正常) , 好转6例 (2例出院后3月复查MRV, 1例部分再通, 1例无明显变化) ;病死2例 (1例伴细菌性脑膜炎, 1例入院时昏迷) 。

4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 的病因复杂, 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来源广泛, 颜, 面部、口腔、耳部、颈深部等皆可。非感染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多样, 但凝血障碍是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病因:①血液成分的改变, 如高凝状态、高脂血症、口服避孕药、血液病等;②血液动力学改变, 如全身衰竭、脱水、心力衰竭、高热等使血流缓慢而形成血栓;③机械因素, 上矢状窦外伤、肿瘤或血肿压迫等;此外遗传因素近来受到重视, 活性蛋白c抵抗患该病的危险性增加[2]。上矢状窦内有许多小梁横穿, 解剖学的特点有利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本组资料显示73%患者上矢状窦受累, 与文献基本一致。

影像学检查是CVST的主要确诊手段。该病在头颅CT上的直接征象包括束带征、三角征、Delat征, 特异性高, 具有诊断价值, 但阳性率仅30%[3];本组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 均未见直接征象, 可见其敏感性低。间接征象包括出血性梗死、局灶或弥漫性脑肿胀等, 其梗死部位与阻塞的静脉有关, 与脑动脉分布区域常不一致, 可伴有形态不规则的多发状出血。本组脑CT检查阳性10例仅占41.6%, 均为间接征象, 故CT诊断CVST的确诊率不高。MRI是诊断CVST的首选方法, 影像学上可分为3期, (1) 急性期:发病1周内, 脑静脉窦的血液流空效应消失, 静脉窦的血栓在T1加权像呈等信号, T2加权像呈低信号, 逐渐T1加权像血栓转为高信号, T2加权像呈明显低信号; (2) 亚急性期:发病1~2周, T1、T2加权像上血栓均表现为高信号; (3) 慢性期:为发病2周以后, 静脉窦血栓再通, 重新出现血液流空效应, 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血栓均呈较低信号;采用MRI与MRV相结合, 可使CVST诊断敏感性达到90%以上。本组中, 23例行MRI检查, 16例诊断CVST (76.2%) , 18例MRV中16例诊断CVST (88.9%) , 若MRI+MRV仍不能明确诊断时, DSA可最终作出结论, DSA是确诊CVST的金标准。本资料有2例MRI不能确诊的病例, 通过DSA确诊为CVST。MRI具有无创、费用相对低廉的优势, 宜作为诊断CVST的首选。

CVST临床少见,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与病变部位、程度、进展速度有关, 常不具特性征, 易误诊。有下列特点要考虑本病可能:①年龄为中青年, 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出现持续性逐渐加重的头痛;②有原发病灶 (因) 的存在, 如产褥热、头面部感染及口服避孕药史;③伴全身性脓毒血症;④原因不明较长病程的高颅压者;⑤眼球突出、水肿, 向各方向运动受限, 特别是当一侧眼球病变波及对侧时;⑥脑脊液压力增高而蛋白、细胞正常或轻微升高。

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 的临床特点。方法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配合肝素注射治疗。结果与结论急性发病有头痛、呕吐, 伴或不伴有癫痫、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的年轻病人要考虑到CVT的可能, 必要时及早行MRI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脱水、抗凝治疗愈后相对较好。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 ,MRI,肝素

参考文献

[1]徐燕, 邵素君, 彭斌, 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北京医学, 2001, 23 (6) :326-328.

[2]傅建辉, 孙一永, 耿昌明, 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复旦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33 (2) :254-256.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44例临床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4例中男15例, 女29例;年龄14~72岁, 平均40岁, 其中20~40岁24例 (54.5%) 。急性起病12例 (27.3%) , 亚急性起病15例 (34.1%) , 慢性起病17例 (38.6%) 。有3例 (6.8%) 为复发病例。病变部位:横窦20例 (45.5%) , 上矢状窦15例 (34.1%) , 乙状窦11例 (25.0%) , 窦汇6例 (13.6%) 。

1.2 病因

非感染性病因30例 (68.2%) , 其中产褥期发病11例 (36.7%, 11/30) , 口服避孕药、继发于颅脑外伤各2例 (各6.7%, 2/30) , 肿瘤、肾病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各1例 (各3.3%, 1/30) , 其他病因 (劳累、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贫血等) 1 1例 (3 6.7%, 1 1/3 0) ;继发于感染病灶3例 (6.8%) , 其中继发于中耳炎2例, 继发于颅内感染1例;病因不明11例 (25.0%) 。

1.3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32例 (72.7%) ;癫痫发作12例 (27.3%) , 均为全面性发作;视乳头水肿、视力受损各5例 (各11.4%) ;肢体活动障碍5例 (11.4%) , 其中单侧肢体活动障碍4例, 四肢活动障碍1例;意识障碍4例 (9.1%) , 表现为昏迷;精神异常1例 (2.3%) 。

1.4 辅助检查

41例行颅脑CT, 出现CVST特征性静脉窦高密度影仅3例 (7.3%, 3/41) , 提示颅内血肿、蛛网膜下隙出血各5例 (各12.2%) , 提示脑梗死4例 (9.8%) 。42例行头颅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V) 检查, 其中36例 (85.7%, 36/42) 清晰显示了受累脑静脉窦的血流状态和静脉窦的形态, 6例仍未明确者行脑血管造影 (DSA) 检查确诊。38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35例 (92.1%, 35/38) ;除3例感染性CVST外, 余35例基本正常。凝血功能检查: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19例 (43.2%) 。1.5治疗及预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4例 (77.3%) , 单独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7例 (15.9%) , 应用尿激酶全身静脉溶栓治疗3例 (6.8%) 。同时对颅内高压者予降颅压治疗, 其中2例因药物降颅压效果欠佳, 予“腰大池引流”。本组病例除2例复发患者因病情较重自动出院外, 其余患者均预后良好;尤其是产褥期所致11例, 均无明显后遗症。

2 讨论

一般认为, 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所致;另外, 静脉本身受损、阻塞、狭窄等均可激活凝血系统而形成血栓。将近80%的患者能够找到明确潜在的危险因素[1], 本组为75%, 与之相符。

本组继发于感染病灶的患者仅占6.8%, 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非感染性危险因素。在非感染性病例中, 像结缔组织病、贫血、肉芽肿病、炎症性肠病及恶性肿瘤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病因[1]。本组病例产褥期发病占36.7%, 在年轻女性中, 产褥期比妊娠期更易发生CVST。有2例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当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时, 其发生CVST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0倍[2]。本组有1例贫血患者, 血红蛋白为7.8g/L。这是由于血清铁作为凝血的重要调节因子可保持血小板数量在一个正常水平, 而铁离子的缺乏会刺激巨核细胞数量增加, 最终导致血小板数量相应增加。

CVST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达50%[3]。本组以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精神症状等为主要表现。值得注意的是, 本组有1例于分娩后发病, 且以精神异常、发热为主要表现, 误诊为脑炎, 经抗感染等治疗后, 病情无明显好转, 后经MRV检查确诊。因此我们建议, 对于伴有发热、神经系统表现的产褥期妇女应常规行头颅MRV检查。本组另1例女性亚急性起病, 仅表现为阵发性视物模糊, 无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眼底视乳头水肿明显, 曾误诊为视神经炎, 后经腰穿和MRV检查确诊, 发病原因考虑为月经失调所致贫血。本例无论是发病原因还是临床表现均少见, 因此对于临床上亚急性起病的仅有视力障碍的患者也应警惕CVST的发生。另有3例为复发患者, 提示曾有CVST的患者更应警惕该病的发生。本组2例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故当易患血栓者出现不典型脑部症状时, 应重视有无CVST的可能。

本组有41例行头颅CT检查, 真正提示静脉窦内高密度影的才3例, 颅内血肿、蛛网膜下隙出血与脑梗死的14例, 其中有9例年龄在20~40岁。故年轻人发生卒中时应注意有无静脉窦血栓的形成, 以免漏诊、误诊。本组除个别患者拒绝检查外, 42例行头颅MRV检查, 其中36例明确提示有静脉窦血栓形成, 治疗后复查, 只有4例提示血栓再通, 余38例复查提示血栓未完全再通, 但临床症状已明显改善。笔者认为, 血栓完全再通与否和临床症状表现并不一致。脑脊液检查可为CVST诊断和治疗提供信息, 但除压力比较高外, 脑脊液生化检查没有特征性。本组结果与之相符。CVST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变化范围很大, 且无特异性, 但在发病早期大多数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4]。本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仅占43.2%, 与部分患者就诊较晚有关。

本组除2例复发患者病情较重, 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随访示不久死亡外, 其余患者病情都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提示, CVST复发患者, 病情更重, 预后较差。产褥期所致CVST, 其长期预后良好, 大部分可完全康复, 本组11例均无明显后遗症。2例因药物降颅压效果欠佳, 予“腰大池引流”后, 颅内压得到控制。提示在以后对CVST患者的治疗中, 若其他方法降颅压效果欠佳, 此法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笔者希望, 本次分析能对基层医生在CVST的认识上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Roach ES, Golomb MR, Adams R, et al.Management of strok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a Special Writing Group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J].Stroke, 2008, 39 (9) :2644-2691.

[2]De Bruijn SF, Stam J, Koopman MM, et al.Case-control study of risk of cerebral sinus thrombosis in oral contraceptive users who are cautious of hereditary prothrombotic conditions[J].BMJ, 1998, 316:589-592.

[3]劳锋华, 胡宇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10) :11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分析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4年4月—2008年 4月收住我科确诊为 CVST的患者13例, 其中男3例, 女10例;年龄24岁~56岁。4例入院前曾被误诊为头痛、脑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感染。筛窦、蝶窦脓肿1例, 鼻窦炎4例, 产褥期2例, 高脂血症3例, 口服避孕药1例, 原因未明2例。13例患者既往均无癫痫和脑卒中史。经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V) 明确血栓位于上矢状窦8例, 横窦2例, 乙状窦 1例, 下矢状窦2例, 且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可与其他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存在。

1.2 临床表现

头痛11例, 呕 吐 10例, 视物模糊、复视, 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4例, 癫痫发作4例, 意识障碍3例, 偏瘫或单瘫 3例。

1.3 神经影像学诊断

13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 5例有阳性, 表现为静脉窦内条索状密度增高影或“空三角征”或 呈“δ征”;13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检查, 8例有异常改变, 可见较多增粗侧支引流静脉, 脑内多发梗死灶2例;13例均行MRV, 均见相应静脉窦显影缺失。

1.4 脑脊液检查

11例患者行1次以上腰椎穿刺检查, 初压均高于220 cmH2O, 其中>300 cmH2O者5例, 1例>450 cmH2O。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者6例, 轻度升高者1例, 中度升高者1例, 白细胞计数正常者5例, 升高者4例。红细胞升高3例。9例患者脑脊液的糖及氯化物含量均正常。

1.5 其他辅助检查

10例患者查 D-二聚体, D-二聚体升高者6例, 有2例于发病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1.6 治疗及预后

13例患者均用20%甘露醇降颅压, 1例同时采用激素治疗。确诊后 13例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 5 000 U, 每日2次皮下注射;1例同时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例同时予东菱迪芙静脉降纤治疗;5例同时抗感染治疗, 开始均选用广谱抗生素, 如培养知晓某种细菌感染时, 则用相应敏感抗菌药物, 时间一般至少持续 2周以上。患者治疗同时给予控制癫痫、降血脂等治疗。13例CVST患者治愈6例, 好转6例, 死亡1例, 其中MRV复查发现完全再通5例, 部分再通1例。

2 讨 论

CVST是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疾病, 约占全部脑血栓的3.5%[2]。临床表现复杂又无特异性, 常规检查不易发现, 易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3]。CVST以女性多见, 部分患者有诱因。本组 13例患者中女性占10例, 明显高于男性。6例病前有诱因, 其中妊娠、分娩或流产是女性发病的主要因;饮酒、劳累、感冒、颌面部感染及手术亦是本病诱因。总结本组资料, CVST有如下临床特点: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但以青壮年多见 (占81.3%) , 女性多于男性;②患者病前体质较好, 部分患者有上呼吸或头面部感染、劳累、饮酒等诱因, 妊娠、分娩是女性患者常见的病因;③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并逐渐加重;④ 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高颅压等, 部分患者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及脑疝形成以致死亡[4]。

CT与磁共振成像 (MRI) 联合检查是目前诊断CVST的首选要方法和确诊依据[5]。CT检查出现下列征象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①弥漫性脑水肿, CT显示广泛的脑实质低密度, 脑室受压变小, 脑沟与脑裂变窄或消失;②相应的静脉引流区出现两侧对称性或单侧脑梗死 (缺血性及出血性) ;③静脉窦内血栓呈高密度带状影, 在低密度梗死区的衬托下呈“带征” (cord sign) ;④增强扫描在上矢状窦中心出现三角形密度减低区, 周围包绕高密度环, 三角形低密度影代表窦内血栓块, 此为“空三角征”或 呈“δ征”具有诊断意义, 但出现率仅为35%~75%。在发病的初期 MRI即可明确示受累的静脉窦内异常信号。以上矢状窦血栓为主的病灶多位于额叶、顶叶, 可单发也可多发, 可双侧可单侧;以横窦、乙状窦病变为主的病灶 多位于颞或颞枕交界处。弥漫性或脑叶局限性水肿是CT、MRI最常见的表现。影像学检查仍然是CVST诊断的主要确诊手段, 目前CT、MRV和 (DSA) 血管造影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常被作为急诊影像学检查的首选。约1/3的 CVST患者, 尤其是血栓位于上矢状窦的患者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静脉血栓的直接征象。脑 DSA血管造影曾是诊断 CVST的金标准。但随着磁共振显像技术的发展, 它的作用逐渐被 MRV所取代, 目前它仅作为磁共振检查不能明确时的诊断手段。MR能较好地显示不同时期的血栓的演变过程, 一般急性期 (1 d~5 d) T1等信号、T2低或等信号, 亚急性期 (5 d~15 d) 为 T1、T2高信号, 慢性期 (>15 d) 血栓信号有不同程度降低, 可有闭塞血管不同程度地再通后的流空现象[6]。MRV则能显示受累静脉窦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边缘模糊和充盈缺损, 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Ayanzen等[7]认为, MRV结合常规T1WI 、T2WI和重建 MRV的原始梯度图像可以有效避免错误判断的出现。本组病例中CT检查阳性率为38.6% (5/13) , MRI检查为66.7% (8/13) , 而MRV检查则达到100%。MRI和MRV二者结合完全可以替代有创的DSA成为诊断 CVST的最佳检查方法[8]。

颅内高压也是CVST重要的特征性表现, 多数患者颅内压>280 cmH2O, 本组5例患者颅内压>300 cmH2O, 1例>450cmH2O, 当患者视力受到严重威胁时腰椎穿刺可快速降低颅压。脑脊液检查也可为 CVST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9]。

CVST的治疗原则为依据病因不同而各异, 感染性的主要应用抗感染治疗, 非化脓性静脉窦血栓形成则首选抗凝、降纤、溶栓治疗。临床研究发现, 抗凝及溶栓可显著提高 CVST的血管再通性和改善预后[10], 同时清除原发病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降低血黏度, 防止血栓继续蔓延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 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考虑有CVST可能, 应及时行头颅MR 检查, 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冯璞, 黄旭升, 郎森阳, 等.影响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正确诊断的因素与诊断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8.

[2]丁学华, 张兴霁.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8, 14:308-309.

[3]侯玉仲, 吉凤, 王世民, 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和磁共振及血管造影[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 26:288-290.

[4]李存江, 王桂红, 王拥军, 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35:65-67.

[5]Einhaupl KM, Villringer A, Meister W, et al.Helarin treat ment in sinus venous thrombosis[J].Lancet, 1991, 338:597-600.

[6]于群, 孔祥泉, 刘定西, 等.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1243-1247.

[7]Ayanzen RH, Bird CR, Keller PJ, et al.Cerebral MR venogaphy normal anatomy and potential diagnostic[J].Am J Neuroradiol, 2000, 21:74-78.

[8]宋建勋, 鲁虹霞, 何宁, 等.MRI和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10:1014-1016.

[9]李冬梅, 邱爱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附12例临床分析) [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1, 14:355-356.

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篇10

资料与方法

62例患者均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彩超检查表现为血栓呈低回声或无回声、静脉管腔增宽,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9~79岁,平均67岁;发病时间48小时~20天。14天内无活动性出血,无凝血功能及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治疗方法:①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2小时1次。②IVC滤器的放置:先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的口径大小及有无解剖变异;了解肾静脉的位置;了解髂静脉及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存在。当下腔静脉直径>28mm时,必须使用BNF滤器;当造影发现下腔静脉有血栓时,滤器应该置放在血栓上方。若血栓在肾静脉水平的腔静脉内,滤器则置放在肾静脉之上,且需从右颈内静脉引入。根据不同类型滤器,按其置放操作程序,由导管鞘将滤器送人预定位置。置入术毕即刻摄取腹部平片,以观察滤器的位置[3]。因此,术前的准确定位,术中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导管溶栓:在X线的引导下,穿刺右颈内静脉或健侧股静脉,引入血管鞘,将溶栓导管尽可能穿过血栓的全长,达到血栓远心段内,以利于提高溶栓药物的浓度,延长药物与血栓的作用时间,提高溶栓的成功率和血管的再通率。连接微量泵经导管在1小时内注射溶栓药物尿激酶50万U。返回病房后每天经溶栓导管24小时泵入尿激酶50万U。定期造影复查调整导管位置,以提高血栓内药物浓度,发挥理想疗效。复查彩超,血栓消失后拔出导管,溶栓过程中和溶栓后继续肝素化1周左右,抗凝治疗3个月。④辅助治疗: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促进血液回流。在溶栓过程中,护理人员每日用双手对患者的患肢由足侧向头侧进行有力的按摩,按摩的要领我们形象地比喻为“挤海绵中的水”,同时静脉给予其他辅助用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患肢肿胀消失,站立或活动后无下肢肿胀痛,静脉造影后静脉壁光滑,管腔再通,瓣膜清晰;②显效:患肢肿胀明显减轻,站立或活动后下肢轻度胀痛,静脉造影后管腔以再通为主,但有血栓残留,瓣膜模糊不清;③有效:患肢肿胀减轻,站立或活动后下肢胀痛改善,静脉造影示静脉管腔部分再通或不通,但侧支循环较治疗前丰富;④无效:患肢肿胀未消失,胀痛无改善,静脉造影血栓与用药前差异不大或加重或并发肺栓塞者。

结果

本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患者,患者肢体疼痛均消失或减轻,水肿明显消退,按照疗效评价标准痊愈31例,显效23例,有效14例。

护 理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介入手术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手术经过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用成功的病例现身教育,以取得患者的合作,积极配合治疗。

基础护理:①穿刺侧观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局部渗血或皮下血肿形成,穿刺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询问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②心理护理:由于常需留置导管及导管鞘,使患者产生不适感,护理人员应给患者解释留置导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和护理。③溶栓导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受压、折曲和阻塞。溶栓导管引出部位皮肤每天用0.5%碘伏消毒,并根据情况更换敷料,防止局部感染和菌血症的发生。④生命体征的观察: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后遵医嘱测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观察有无对比剂反应及肺栓塞的发生。如果有异常现象,应协助医师及时处理。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观察出血:出血为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内脏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可以导致患者的死亡,应给予高度重视。一旦发生穿刺部位、皮肤黏膜、牙龈、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等出血,应立即停止使用抗凝和溶栓药物。②滤器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了解滤器的种类和型号,以便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判断。若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苍白、末梢循环障碍等休克表現及有腹痛、背痛等,立即通知医师进行抢救。

出院后应保持适当的下肢活动,避免久坐、长时间卧床等容易再次诱发血栓的因素。本组病例住院时间较长,但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治疗效果非常明显,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患者出院后应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检查凝血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注意清淡饮食,戒烟酒,忌辛辣,早晚抬高双下肢各15分钟,睡觉时最好垫高下肢高于心脏位置,防止再次发生栓塞。

参考文献

1 王深明,李晓曦.周围血管介入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5-395.

2 王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其综合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660-664.

3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取出术规范的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297-30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治疗 篇11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治疗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VT) , 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 指发生在脑皮层静脉、脑深部静脉和/ (或) 颅内静脉窦部位的血栓, 由于部位不一, 程度各异, 其临床表现远不如动脉血栓形成相对具有定位表现, 尤其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 因病因复杂, 发病形式多样,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虽因其特殊的病理机制使抗凝溶栓治疗顾虑较多, 但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 诊断及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发展。现将我院近6年收治的39例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治疗的初步体会。

1一般资料

本组39例中, 男9例, 女30例, 年龄11~75岁, 平均年龄 (35.48±13.63) 岁, 其中21~40岁多见。女性患者, 产褥期发病26例, 其中妊高征13例, 产后大出血6例, 产褥期感染7例;再障1例;诊断性刮宫后低热1例, 口服避孕药1例;1例无明显诱因。9例男性中, 感染6例 (化脓性脑膜炎后3例, 乳突炎1例, 副鼻窦炎后1例, 面部节肿1例) , 头外伤后1例, 血小板异常增高1例, 肾病后1例。患者均以头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急性发病25例, 亚急性发病14例。癫痫发作20例, 意识障碍11例, 脑疝2 例。查体视乳头水肿34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17例, 轻偏瘫3例。

2辅助检查

2.1 腰穿检查

本组病例行脑腰穿检查34例, 颅压高30例, 占88%, 腰穿压力230~420 mmH2O, 压力正常者4例;脑脊液蛋白高于正常者10例, 红细胞高于正常者12例, 白细胞高于正常者7例, 白细胞正常者3例,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完全正常者2例。

2.2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头CT检查, 显示一侧脑组织水肿者4例, 对称性脑组织水肿伴片状出血者7例。所有患者也均行头MRI检查,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1例, 一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2例, 两侧横窦血栓形成3例, 下矢状窦、直窦血栓形成3例。

3治疗与预后

根据患者情况, 给予脱水降颅压、足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抗癫痫、改善血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 严重患者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所有患者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急性较轻病例在监测PT、APTT、FIB情况下, 给予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的方法:低分子肝素钙6150 U, 1次/12 h, 应用2~3周, 如症状无缓解改为华法令口服, 应注意监测凝血时间。静脉溶栓的方法:尿激酶10万U/d加入10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体中, 于30 min内滴完, 应用3~10 d。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本组治愈32例, 好转3例且仍长期口服华法令, 死亡4例。

4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病因复杂, 临床症状多样, 病情重死亡率高。近年来的文献中显示:感染一直被认为是主要病因之一。但由于抗生素的介入, 可以认为在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前提下CVST的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其次口服避孕药的作用和育龄女性产褥期等也成为常见病因。本组资料显示, 年轻女性患者发病率高, 和产褥期、感染、血液病、口服避孕药等有关;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低, 和头面部炎症、外伤、肾病等有关。以上发病原因并非为患者发病的唯一原因, 多数患者有多种原因共同起作用, 如发病最多见的产褥期, 患者可能同时有妊高症、产后大出血、肾功能异常和产褥期感染等。而在CVST的许多内科非感染性原因之中, 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血栓形成倾向, 特别是对活化C蛋白抵抗增加伴有V因子Leiden突变。其他各种先天性血栓形成倾向, 例如抗纤维蛋白酶、C蛋白和S蛋白缺陷均罕见, 总计大约报道40例[1]。尽管不断有新的病因报道, 在最近的报道中病因不清的比例仍然很高, 占20%~25%[2], 当未发现确切的病因时需要进行广泛的初步筛查和延长随访时间。某些病例最初诊断为特发性的, 最后终可能发现可能的病因。大脑的静脉基本上都有各自的引流区域, 如果由于静脉和静脉窦内血栓形成使静脉回流受阻, 引流区域内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就会充血, 血液淤滞, 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在灰质和白质内就有可能出现或大或小的淤血性出血, 导致其间的脑组织坏死和水肿, 各出血点汇集起来, 在大体上与卒中性血肿相似, 但并非动脉瘤性所致, 静脉主干或静脉的入窦口处血栓形成是发生阻塞的必要条件, 局限于一个静脉窦的血栓可能也许不会引起严重症状, 一旦大脑静脉形成血栓, 通常会有急剧的颅内压增高及颈部强直、意识障碍、局限或全身抽搐以及视乳头水肿时应想到此病的可能。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脑 表面或深部静脉回流不畅, 造成引流区域的脑水肿, 在水肿不严重或没有造成引流区域静脉渗血, CT检查可以正常, 而MRI、MRV能较好地显示血栓形成的血管及引流区域脑组织水肿出血情况, 较CT敏感, 应列为CVST的首选的检查, 头MRI、MRV检查发现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不佳, 可确诊[3]。治疗上的关键是降低颅内压, 溶解栓子, 防治血栓再扩大, 给予抗凝及溶栓治疗。肝素抗凝治疗已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在CVST的治疗中, 即使在有出血损害时, 也证明既有效又并非不安全, 其有效性被关注是因为可戏剧性的改善症状[4], 并通过第一个随机研究结果得到证实[5]。溶栓治疗目前仍有争议, 具体方法也不统一, 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治疗选项, 局部尿激酶输入有一些成功的报道, 全身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6], 另有报道应用介入疗法, 进行局部静脉窦溶栓, 再通率高, 但有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危险[7], 技术难度较大, 仅适用于有条件的医院, 因此临床中由于对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风险顾虑过多, 实际用药比较谨慎, 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在非感染性的CVST治疗中, 要根据已知或可能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纠正脱水、增加血容量、降低血粘度、疏通静脉及静脉窦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Henry JM, Barnett JP, Mohr Bennett M, et al.卒中病理生理、诊断及其治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508.

[2]Ameri A, Bousser MG.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Neurol Clin, 1992, 10:87-111.

[3]匡培根.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85-391.

[4]Bousser MG, Chiras J, Bories J, et al.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arevi Ew of38cases.Stroke, 1985, 16:199-213.

[5]Einhaupl KM, Villringer A, Mehraein S, et al.Heparin treatment in sinus venous thrombosis.Lancet, 1991, 338:597-600.

[6]James LF, Gerard JM, Cameron G, et al.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ombined intra-thrombus rtPA and intravenous hepa-rin.Stroke, 1999, 30:489-494.

上一篇:脓毒血症下一篇:课堂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