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性疾病

2024-05-14

静脉血栓性疾病(共8篇)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静脉血栓性疾病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2例静脉血栓患者为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 本次试验中62例患者成功治愈, 其中19例妊娠期静脉血栓患者孕期经过非常顺利, 娩出胎儿正常。结论 孕产期是静脉血栓疾病发病的高发期, 使用抗凝、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产科,静脉血栓,诊治,临床分析

静脉血栓是在妊娠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是妇科手术中常见并发症,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国内对产科静脉血栓性疾病治愈率较高, 因此临床工作也应进一步强化。本次试验对收治的产科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分析对比, 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中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产科静脉血栓患者, 年龄23~46岁, 平均 (28.5±2.3) 岁;体重51~89kg, 平均 (65.9±3.2) kg;初产妇为47例, 经产妇15例;阴道分娩、剖宫产、妊娠期患者分别为11例、32例和19例;产褥期29例;伴随下肢静脉曲张2例, 围生期心脏病3例, 重度子痫前期6例, 妊娠期糖尿病4例, 前置胎盘2例、产时昏迷2例, 以往有静脉血栓经验3例, 肺栓塞1例;血栓部位:左下肢42例, 右下肢9例, 双侧颈内3例, 颅内静脉窦、腋下静脉2例, 右上肢1例, 其它部位3例。

1.2方法

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特点为突发肿胀、疼痛、压痛, 在发病的初期无明显障碍, 皮肤呈现青紫或者潮红, 皮肤温度升高或者不升, 活动受到限制, 经检查后发现股三角压痛, 腓肠肌握痛试验阳性, 偶尔出现喘憋、胸闷、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表现, 仅有2例患者患病侧表现为沉重、肿胀、下肢静脉曲张。所有患者结合自身的临床特点表现, 并使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和静脉彩超多普勒超声确诊为静脉血栓性疾病[2]。

本次研究中的62例患者有16例给予双嘧达莫或者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2例颅内静脉窦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 结合营养神经、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其中1例给予溶栓抗凝治疗, 1例因伴随严重肺栓塞使用内科呼吸机支持治疗, 其余47例患者均为合并深部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 静脉滴注60~100U/kg肝素融合0.9%氯化钠溶液500ml, 每隔4~6h一次, 期间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是正常的1.5~2.0倍;静脉注射10~20万U尿激酶加入5%葡萄糖液, 一天一次, 连续服用7~10d;静脉滴注80mg川穹嗪、16~20ml复方丹参液、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 一天一次, 连续滴注10~20d, 口服潘生丁或者阿司匹林, 连续治疗6个月[3,4]。

2 结果

本次试验中所有患者成功治愈, 其中19例妊娠期患者经过治疗, 孕期经过非常顺利, 且分娩出的胎儿无畸形儿或者窒息儿。

3 讨论

静脉血栓疾病流行特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对静脉血栓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流行病学的资料均有限。相关研究报告指出, 孤独性肺栓塞患者中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占30%左右, 40%~50%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无症状肺栓塞;国内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发病率为0.05%~0.20%, 而妊娠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04%~0.14%[5,6]。妊娠期妇女血容量生理性增加, 血流速度下降, 静脉血管扩张, 以上变化均由孕酮和雌激素介导的。产科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为孕产期中导致血栓形成的生理因素形成静脉血栓, 孕期凝血、纤溶系统的生理性改变是日后胎盘剥离创造了预防性止血的保护条件, 同时其为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会[7]。血栓发生危险事件可一直延续到产后12周。本次研究中, 最长病例在产后60d发病, 遂来医院就诊。有研究资料表明, 静脉血栓发生与围生期心肌病、妊娠期高血压、慢性高血压、有静脉血压史、下肢静脉曲张、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重度子痫等疾病有关联, 以上是产科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8]。

3.1 诊断

产科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疼痛、水肿、气短、胸痛等非特异性, 易被患者忽视, 因此患者在去医院就诊时, 医生应对妊娠期单侧下肢特别是左下肢疼痛水肿的患者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静脉血栓。静脉彩超检查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 其对母体和胎儿均无影响, 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静脉彩超查出孤立性髂静脉血栓不容易。孕妇若出现腰背疼痛和下肢弥漫性水肿, 则应该高度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疾病或者静脉血栓的可能, 超声检查提示阴性患者在一周之后复查。同时进行静脉造影、MRI检查。肺栓塞患者应首先选择CTA及核素肺扫描, 对可能患有肺栓塞患者进行静脉彩超检查, 确定其是否形成静脉血栓[9]。

3.2 体会

患者若是确诊应立即给予治疗, 对于急性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将患肢抬高, 高于心脏20cm左右, 湿热敷硫酸镁, 镇静止痛, 且严禁进行盆腔检查, 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应帮助患者按摩患肢, 防止静脉血栓脱落, 局部血栓患者进行频谱仪照射, 全身血栓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防止感染后进行抗凝治疗, 除了一般治疗之外, 应主要以抗凝、抗血小板、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度为主。临床产科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尿激酶、肝素, 控制纤维蛋白原低于5g/L[10]。

3.3 预防

应加强对患者孕期管理,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 应去除病因。适当调控孕期体质量增长, 纠正高脂、高糖等不良饮食习惯, 适当活动, 并及时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 降低因血液黏稠引发血液流速缓慢, 针对妊娠剧吐的患者应补液治疗, 防止其因饮食而脱水, 提高血液浓度。还需充分了解剖宫产指征, 减少卧床时间和损伤机会, 手术之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保证下肢静脉及时回流。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积极检查和治疗, 降低远期后遗症和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展, 孙克佳, 高歌, 等.妇产科静脉血栓的诊治和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0, 23 (9) :87-88.

[2]谢庆瑞, 武爱泽.妊娠合并深部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和诊治[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10) :116-117.

[3]王谢桐, 李善玲.孕产期易栓症与肺栓塞的诊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 10 (2) :10-17.

[4]王松茂, 张强.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进展[J].浙江医学, 2007, 29 (8) :897-899.

[5]张锐, 马德奎.妊娠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8) .

[6]黄惠娟, 李宝恒.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8) :3442.

[7]马秀梅, 范美凤.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6例诊治体会[J].河北医学, 2010, 16 (12) :1487-1489.

[8]胡晓榕, 陈衡, 黄国诚, 等.妇科盆腔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J].罕少疾病杂志, 2008, 15 (2) :9-11.

[9]张颖, 蒙秀林, 杨建波, 等.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6) :756-758.

[10]苗勤玲, 丁淑琴.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07, 28 (13) :65-65.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2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63-02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临床上不能及时的早期发现,没有做好预见性护理与治疗工作,常会导致患者患肢功能出现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甚至出现残疾[1]。严重会出现栓子脱落到达肺部、脑部引起肺栓塞和脑栓塞的发生,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上可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加快患者的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将妇科疾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6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右侧肢体的患者24例,左侧肢体的10例,双侧肢体的2例。

1.2方法此组患者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给予下肢制动,禁止活动,并遵医嘱给予有效的溶栓治疗措施,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发生肺栓塞的发生。

1.3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下肢疼痛消失,无并发症及临床死亡病例发生。

2临床护理

2.1一般护理发生深静脉血栓时立即给予患者肢体抬高并制动,同时告知患者家属避免按摩患者,禁止对患者进行热敷。绝对卧床休息,并告知患者避免咳嗽、深呼吸、以及翻身等运动,说明这些动作会引起静脉血栓的脱落,而增加肺栓塞和脑栓塞的机率[2]。密切观察患者的皮温、皮肤颜色以及患肢动脉搏动情况。进行密切测量与健肢作对比,并详细记录。

2.2溶栓治疗

2.2.1溶栓前的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病史、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是否有脑血管病史,活动性出血和出倾向等禁忌溶栓。溶栓前检查血凝时间、血型和血常规。遵医嘱准确给予溶栓药物剂量治疗,注意观察溶栓后患者的不良反应,[3]①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以及周身皮疹等。②出现收缩压低于90mmHg。③出现出血反应,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咳血、颅内出血、定期做尿便常规及时发现血便、血尿等现象。

2.2.2溶栓治疗患者起病12小时内使用纤溶酶原激活剂来进行血栓溶解。可以使闭塞的深静脉再通暢。常用药物有:①尿激酶:在30min内静脉滴注150万-200万u。②链激酶:在60min内静脉滴注150万u。③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首先将次要静脉注射15mg,再在30min内静脉静点50mg,其后60min内再静脉静点35mg,同此药治疗时必须联合应用肝素抗凝治疗,否则会出现血管早期在闭塞的现象发生[4]。

2.3氧疗患者明确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立即给予持续吸氧,根据病情给予氧疗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氧流量,当病情严重,疼痛难以忍受时给予5-6L/min氧流量吸入,保证氧浓度在40%左右。待患者病情稳定或好转时可将氧流量控制在3-4L/min。氧疗可以迅速改变心脏缺氧状态,因此氧疗是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首要措施。

2.4密切观察病情为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患者在无静脉穿刺失败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肢体肿涨伴疼痛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出现肿胀、浅静脉怒张、水肿、疼痛时应严格注意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咳痰、心律加快,面色口唇青紫,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下降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提示肺栓塞的发生。

2.5肺栓塞的护理患者出现肺栓塞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遵医嘱正确给予溶栓治疗的药物,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讨论

3.1预见性护理措施患者卧床或手术后卧床期间,要给与双下肢按摩,定时翻身,加强护理评估,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对于高危人群应采取预见性措施,指导家属按摩功能障碍的肢体。护理工作人员也要加重临床护理工作,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强重视,做好患者评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危险因素以及严重的后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警惕性;讲解术后早期活动肢体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活动及按摩的方法;告知患者戒烟,低胆固醇饮食,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2早期肢体锻炼,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由于长期卧床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保持双下肢抬高,适时的进行肌肉收缩锻炼。

3.3抗凝治疗的护理由于手术原因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易形成血栓,还有多数是由于明盆腔手术离下肢很近,易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护理工作中主要观察患者的24小时尿量,患者皮肤的弹性以及湿度,观察有无脱水的症状。由于脑出血、创伤出血以及手术均可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加之损伤血管内膜造成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改变,最终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检查血凝四项各指标证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以根据医嘱进行补液或者输血进行稀释血液粘稠度。如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应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戴丽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9,23(8):716.

[2]罗青,黄丽华.神经外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0,3(7):648.

[3]蒋玉梅.1例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血栓的护理[J].现代护理报,2011,3(15):3.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3

1 VTE 的诊断

1. 1 VTE 临床表现

1. 1. 1 DVT的临床表现DVT的临床表现在早期具有不典型性。当出现下肢水肿、触痛、红斑、发热( T≥38℃ ) 、感觉和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时,应高度警惕DVT的发生。主要体征包括: 皮肤颜色变化如苍白、青紫等,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腓肠肌握痛试验阳性和扪及沿血管的触痛索状物等。

1. 1. 2 PTE的临床表现妇科肿瘤术后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并发PTE可能。约有50% 的中央型DVT患者同时合并无症状性PTE,易被临床工作者所忽视。而有症状的PTE患者其症状也缺乏特异性,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栓的大小、数量、栓塞部位和患者是否合并心、肺等器官疾病。呼吸困难和气促是PTE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生率约为84% ,尤以活动后明显。胸痛的发生率也较高,尤以胸膜性疼痛多见,多因位于肺周边的小栓子累及胸膜所致。其他常见的症状依次为: 惊恐甚至濒死感、心动过速或心悸、晕厥、咳嗽、咯血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被认为是PTE的三联征,但其临床的发生率不足30%[7]。体征方面除呼吸急促外,患者还可出现肺部呼吸音减弱、闻及湿啰音和( 或) 胸部摩擦音、低血压、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紫绀、发热等。大面积PTE常表现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体征,可迅速致死。肺动脉栓塞,可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窒息、惊恐甚至猝死,伴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快、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等[8]。

1. 2 VTE的辅助检查由于VTE的临床症状呈不典型性,临床上都需要借助相关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1影像学技术: 肺通气灌注扫描( ventilation-perfusion,V / Q ) ,CT肺血管造影 ( computed tomography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 ,磁共振血管造影,经胸部、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等。CTPA是诊断PTE的金标准,但因其价格高昂和创伤性,临床上已较少应用。V / Q主要用于合并严重肾功能损害、对造影剂过敏休克或妊娠患者。2D-dimer检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相关测定,Stein等[9]报道对VTE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并对评估非典型PTE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意义重大。3计算机断层扫描: 因其无创性、方便性,对于疑似PTE患者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方法,且该方法相对于V/Q和CTPA在诊断急性PTE的灵敏度较高。4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DVT的诊断标准是: 静脉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及频谱信号,静脉加压后血管腔无塌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低于静脉造影,但是随着超声技术的提高,目前已成为筛选VTE患者的首选方法[10]。5其他: 核素静脉显像检查,但因其准确性较差和相关并发症,临床上应用较少。

2 VTE 的治疗

2. 1治疗目的减轻急性VTE患者肢体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VTE的复发率与死亡率、防止与减少PTS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PH) 等的发生率。

2. 2主要治疗方法抗凝、祛聚、下腔静脉滤器( VCF) 植入等是VTE治疗的主要方法。目前己确定以肝素类药物与维生素K拮抗剂合并使用,抗凝强度维持在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2. 0 ~ 3. 0,疗程3个月为标准抗凝方案[1]。

2. 2. 1抗凝治疗是VTE的基本治疗方法,能够加速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防止新鲜血栓的形成和VTE复发。主要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LMWH) 、华法林等,抗凝治疗被认为是改善VTE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华法林作为维生素K拮抗剂本是长期抗凝治疗的首选,但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由于其固有的出血高风险,华法林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由于患者需要反复抽血检测凝血功能以便调整用药剂量,该疗法也比较难于监测和管理。

第七次美国胸科医师会议( 2003年) 制订的《抗血栓溶栓指南》建议[1]合并癌症的DVT患者应长期使用LMWH抗凝,且至少使用3 ~ 6个月。LMWH相对于普通肝素来说更经济,使用时无需实验室监测,且对于院外治疗的患者来说更加方便,使用后的VTE复发率和死亡率较普通肝素低。而应用普通肝素治疗期间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和凝血酶时间( TT) 等。一项有关比较LMWH和口服抗凝剂用于长期抗凝治疗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11],采用LMWH替代肝素抗凝,复发性VTE的发生率显著减低,而且并不增加出血风险,提示LMWH具有更好的疗效。

2. 2. 2VCF植入当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足量抗凝治疗后仍有复发性PTE可能者,可予放置VCF。对于术后存在抗凝禁忌的高危VTE患者,可于术前预防性放置VCF。对于已经发生PTE者,VCF植入后应针对PTE进行强有力的溶栓治疗,以防日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12]。郭修海等[13]研究表明,VCF对近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简便有效,但应重视其近、远期并发症。张敬明等[14]报道,永久性VCF置入术可以有效地预防PTE,但应严格掌握VCF的指征,且术前应了解下腔静脉和滤器放置通路的情况; 术中注意操作要点,以及术后应注意严格的抗凝治疗。

3 VTE 的预防

由于VTE使患盆腔恶性肿瘤的妇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15],因此,手术前后预防性治疗非常重要。但目前有关VTE的最佳预防方法仍存在很大争议。

3. 1 改变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加强运动、避免长期航空旅程、控制血压、血糖等。

3. 2 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3. 2. 1术前积极、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纠正贫血; 对于老年肿瘤患者,应穿弹力袜,运动下肢。

3. 2. 2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如果手术时间较长,可以改变体位保持足高头低1 ~ 2分钟,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行腹腔镜手术时,术中气腹压可以降至10 mm Hg( 1. 4 k Pa) 。

3. 2. 3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肢活动和下肢按摩,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止血药。

3. 3 药物和( 或) 机械装置的应用

3. 3. 1常用的VTE预防药物有LMWH、低剂量肝素、普通肝素、华法林、右旋糖苷和阿司匹林等。ClarkePearson等[16]比较分析了两种剂量肝素在预防DVT中的效果后指出,普通肝素5000 U,每日3次,可以将围手术期DVT风险从18. 4% 降至8. 7% 。Bergqvist等[17]研究报道了连续使用LMWH 4周的患者较仅使用1周的患者DVT风险由12% 降至4. 8% 。Maxwell等[18]研究发现,使用普通肝素5000 U,每日3次,与使用肢体气体加压装置相比,在预防DVT上效果相当,但使用普通肝素的患者输血率较高。亦有报道称[19],右旋糖苷因可以降低血液黏滞性,且术后出血和并发症较少,对于预防VTE效果佳。

3. 3. 2预防VTE的机械装置包括肢体气体加压装置( 间歇或连续加压装置) 、加压弹力袜等。许多随机对照研究显示[20,21],连续加压装置对于预防高危人群VTE效果显著,且较其他预防措施更加经济方便。关于机械装置和药物联合应用预防VTE,美国妇产科学会相关研究表明,肝素与连续加压装置的联合使用对降低VTE的效果较其他方法无明显优势。

4 结 语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4

我国有关DVT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以下患者的费用和具体支出,了解国内一线城市DVT诊疗项目和药品的实际费用情况;运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的方法具体评价此种疾病经济负担,为科学使用和管理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制定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本次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2006-2012年各50例患者进行系统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费用支出,了解其治疗现状,经济负担,包括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部门支出等。经数据筛查,本研究共采集132例患者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表1是所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的一般情况。

由表1看出,性别、地区、年龄所选取的样本数都较均衡,同时选择中国的三个一线城市的综合性医院作为研究地点,相对其他地区医院诊疗收费等更规范,对建立标准化治疗和准确测算患者经济负担更具价值。

2 分析方法

问卷采用Epidata双录入,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疾病经济负担指标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某个区域某年度所有病伤或某种病伤造成的经济支出和损失的统计指标。

直接经济负担:包括患者门诊费用、检查费用、用药费用、患者年营养费用、家庭陪护费用和前去医院就诊花费的交通费用,将其全部转化为患者年治疗费用。例如:检查费用:根据患者日常检查频率及医院检查项目单价,计算每位患者的年检查费用。

间接经济负担:指根据请假、因病早退等误工情况与患者当前月收入计算患者的间接费用。

2.2 患者经济负担多因素分析

选取患者患病年费用作为应变量,患者的年龄、性别、医疗保险类别、地区、个人收入、并发症情况等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疾病经济负担

整体情况。表2数据所示,患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7960元,直接非医疗费用为655元,间接费用为1034元,总费用为9649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所占比例最大(82%),而药费是最主要的单项支出,占总费用的41%。由此可见,药费支出是患者最主要的经济负担。

是否出现并发症。表3数据显示,132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者出现综合症,年费用中位数为8948.29元,费用支出远高于未出现的患者,因此切实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综合症的发生,可以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各类医疗保险的支出。表4可看出,公费医疗的报销比例(91%)是最高的,直接医疗费用(12535元)及医保支出(11389元)远高于其他医保类型患者。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仅为34%,直接医疗费用和医保支出分别为7490元和2579元,明显低于其他类型患者尤其是公费医疗的患者。

3.2 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5显示,患者所在城市、医疗保险情况变量纳入后,其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的费用发生受到地区因素、患者目前医疗保障形式的影响。

同时,患者因素对疾病经济负担影响的具体趋势是:在医疗保险恒定情况下,不同地区患者总费用情况如下:广州>北京>上海。在同一地区,不同医保患者总费用情况如下: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费病人>商业医疗保险。也证明了,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医疗保险方式与相关医疗费用支出有很大关系。

4 结论

近年 , 国外也有 相关研究 :Merli等对美国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发现,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为3056美元,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为3476美元;Levy等的研究表明,欧洲患者的年总费用为2800-8300欧元。

本文中患者的年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9648元,比上述国外的疾病经济负担要低,但考虑人均GDP等因素,我国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还是较沉重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7960元,占总费用82%,而药费是最主要的单项支出,为3946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49.57%。所调查的三地都是医疗水平较高的地方,相关诊疗流程和收费标准都较规范,所以反映的各项目收费具有代表性,根据《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药费占门诊病人总费用的51%,而本研究药费支出占总费用的41%,和全国平均情况相符。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药费支出是患者的主要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和个人分别承担其药费支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较大负担。其中,新农合患者报销比例低,疾病经济负担相对较大。

参考文献

[1]Cushman,M.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sis.Semin Hematol,2007,44:62-69.

[2]Cohen AT,Agnelli G,Anderson FA,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in Europe.The number of VTE events and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Thromb Haemost,2007,98:756-764.

[3]康丽君.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科技成果,2009(8):23-43.

[4]Moeller S,Oioberge S,Brown GNDT[J].2002(17):2071-2076.

[5]范桂高.一些国家疾病间接经济损失比较[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8,15(2):59-62.

[6]Caprini JA,Economic burde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n the United States.Value in Health.2003 Jan-Feb;6(1):59-74.

[7]Tilleul P,Lafuma A,Colin X,et al.Estimated annual costs of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 associated with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in France[J].Clinical&Applied Thrombosis/Hemostasis,2006;12(4):473-484.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5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 其中PE 92例, DVT 103例,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111例 (DVT 60例, PE 51例) 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设为尿激酶组, 男67例, 女44例;年龄21~72岁, 平均 (46.3±11.7) 岁。84例 (DVT 43例, PE 41例) 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设为肝素组, 男50例, 女34例;年龄19~71岁, 平均 (45.9±11.7) 岁。患者均无溶栓或抗凝禁忌证, 病程1~10d, 平均 (6.3±1.7)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尿激酶组51例PE患者给予2万U/kg尿激酶 (南京大学制药厂) +0.9%氯化钠溶液100ml于2h内静脉滴注完;60例DVT患者给予尿激酶深静脉注射:具体为将患肢用止血带阻断小腿浅表静脉, 将5万U/kg尿激酶+0.9%氯化钠溶液10ml于5min内注入止血带下方浅表静脉, 注射后30min内松开止血带, 并口服华法林, 初始剂量3mg, 7d后停用尿激酶, 继续口服华法林, 并根据标准化比率 (INR) 调整华法林剂量。肝素组41例PE患者给予0.4ml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 1次/12h, 共用7d, 同时口服华法林, 服用方法同尿激酶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PE疗效判定标准

2周后评价效果。近控: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等消失, 肺动脉造影或核素肺灌注显像显示缺损肺段数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75%;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50%, 但<7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未达50%;恶化:临床症状加重, 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增加[3];死亡:治疗无效, 患者死亡。总有效率=近控率+显效率+好转率。

1.3.2 DVT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 超声显示局部血液循环通畅, 双腿周径相差<1cm;无效:未达上述标准[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E疗效比较

尿激酶组PE患者总有效率为78.44%, 肝素组PE患者总有效率为60.98%。尿激酶组PE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肝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25, P<0.05, 见表1) 。

2.2 DVT疗效比较

尿激酶组DVT患者有效58例, 总有效率为96.67%, 肝素DVT患者有效35例, 总有效率为81.40%, 尿激酶组DVT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肝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28, P<0.05) 。两组治疗前健、患肢周径差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周尿激酶组膝下15cm和膝上15cm健、患肢周径差均小于肝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2.3 不良反应比较

尿激酶组发生轻度牙龈出血和鼻出血6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肝素组有2例室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 无黏膜或其他脏器出血病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18, P

>0.05) 。

3 讨论

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PE和DVT, DVT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血管再通、预防PE和血栓衍生、缓解临床症状及保护瓣膜功能等。一直以来, 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以抗凝治疗为主, 是治疗DVT的经典方法。抗凝药物主要是肝素, 可防止血栓再生、改善侧支循环, 但抗凝治疗不能使血栓迅速消除。相关文献报道, 10d内血栓基本消除的患者仅占6%, 而40%的患者可能存在血栓蔓延,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 95%的患者近段深静脉瓣膜遭到破坏, 存在患肢肌肉泵衰竭, 而且有出血风险, 因此抗凝治疗效果至今仍存在争议[5,6]。20世纪80年代,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对血栓栓塞性疾病采用溶栓治疗, 且可作为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尿激酶是溶血栓药, 最早由Davis和Vines提出用于溶栓治疗, 在国外的应用中不断进展, 广泛应用于周围血管栓塞、脑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7,8,9]。其溶栓机制为水解纤维蛋白, 激活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 使纤维蛋白迅速降解, 溶解血块, 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对于新形成的血栓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优点。尿激酶在我国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上起步较晚, 而且少数报道溶栓方案各不相同。倪陶义等[10]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治疗脑静脉窦血栓患者, 1周后8例患者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 3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 无1例患者有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段保良等[11]观察了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的30例大面积PE患者疗效, 总有效率达100%, 明显高于常规抗凝治疗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尿激酶组PE患者总有效率为78.44%, DVT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 总有效率均高于肝素组, 治疗后2周尿激酶组膝下15cm和膝上15cm健、患肢周径差均小于肝素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提示尿激酶溶栓可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疗效, 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PE患者由于是单用尿激酶, 因此总有效率低于段保良等[11]报道, 同时溶栓时间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本组平均病程为 (6.3±1.7) d;而段保良等[11]报道的平均病程为 (3.5±2.5) d。同时本研究采用局部溶栓治疗, 用止血带阻断穿刺平面浅静脉, 使药物经足背静脉网导入深静脉中, 可更快地清除患肢DVT, 迅速恢复畅通, 更好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 血栓栓塞性疾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好于抗凝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效果, 下一步拟进行溶栓与抗凝联合治疗的研究, 并对溶栓时间与疗效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使更多患者获益。

注:与肝素组比较, *P<0.05

摘要:目的 研究尿激酶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5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111例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设为尿激酶组, 8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设为肝素组, 比较两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尿激酶组肺栓塞 (PE) 患者总有效率为78.44%,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肝素组PE患者总有效率为60.98%, DVT患者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周尿激酶组膝下15cm和膝上15cm健、患肢周径差均小于肝素组 (P<0.05) 。尿激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 肝素组为2.38%, 无黏膜或其他脏器出血病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尿激酶溶栓可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600例行妇科肿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200例恶性肿瘤患者, 400例良性肿瘤患者, 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2~79岁, 平均年龄为50.7岁。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 有10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血栓性疾病, 其中有6例患者表现为深静脉血栓, 4例患者表现为肺栓塞。在这10例患者中, 有8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主要为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 其余2例良性肿瘤患者为子宫肌瘤。本研究的这10例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 宫颈癌患者行淋巴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术;卵巢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淋巴切除术+淋巴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h, 平均手术时间为 (2.1±0.4) h。

1.2 症状与治疗

(1) 症状:所有患者的血栓性疾病均出现在术后1~2周内, 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术后患者一侧下肢出现了疼痛、发硬以及肿胀的情况, 且在活动后还出现了发热感, 患者的血栓部位未出现明显疼痛, 沿着患者的血管走向, 可触及到索状物, 患者的肢体远端皮肤温度相对较低。患者的颈后动脉以及足背动脉脉搏消失或较为微弱, 当患者的血栓情况延伸到下腔静脉后, 患者的会阴、臀部以及双侧下肢均会出现明显水肿的情况。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呼吸困难、咳血, 4例患者的呼吸均>20次/分, 心率>100次/分, 患者的颈部静脉存在充盈波动的情况, 彩超检查的结果显示, 其深静脉透声性较差、深静脉存在增宽的情况、血管腔内未发现血流信号。 (2) 治疗: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祛聚治疗、溶栓治疗以及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为静脉血栓取出术, 此类治疗方式适用于疼痛较为严重、肢体肿胀明显以及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 手术治疗一般是在发病后2~3d进行, 术后对患者进行抗凝血治疗。溶栓治疗的主要方式为:对患者给予250m 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与10万IU的尿激酶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 每天滴注1次, 同时对患者给予潘生丁以及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抗凝治疗的主要方式为:在患者的皮下注入5000IU低分子肝素, 每天注射1次, 对患者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进行严格的监测, 所有患者的疗程为1周左右, 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4~5周的治疗。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后, 本研究的10例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患者均痊愈出院, 其中有2例肺栓塞患者在行心内科专科治疗后痊愈, 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均相对较好。

3 讨论

在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 血栓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以此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 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情况, 其髂静脉以及股静脉的受累情况最为严重, 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疼痛、肿胀[2]。

所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出现不正常凝结的情况, 对静脉管腔造成一定的阻塞, 导致患者的静脉回流出现障碍, 从而出现一些独有的临床体征以及临床症状[3]。此类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妇科术后并发症, 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 患者就有可能出现肺血栓栓塞以及血栓后综合征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4]。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导致患者在肿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血管壁损伤以及血液凝固性改变[5]。

由于深静脉栓塞在发病早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因此, 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 必须对其进行全面观察, 并仔细倾听患者的讲诉, 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确诊率。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后, 本研究的10例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患者均痊愈出院, 其中有2例肺栓塞患者在行心内科专科治疗后痊愈, 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均相对较好。由此可见, 当发现患者在手术有血栓性疾病趋向时, 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治疗, 就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地控制, 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 在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 血流因素、麻醉因素、术后卧床以及各类合并症与患者在术后出现血栓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为了避免患者在行肿瘤术治疗后出现血栓性疾病, 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预防以及治疗工作, 以此来改善患者在术后的预后效果, 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血栓性疾病的概率, 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慧芬, 付秀虹, 徐静, 等.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7例分析[J].医学信息 (手术学分册) , 2008, 21 (6) :553-554.

[2]张云, 余艳.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20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6) :683-685.

[3]王永辉.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26例分析[J].临床医学, 2011, 31 (10) :78-79.

[4]刘惠莉.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4) :1708-1708.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7

1资料

例1:患某, 47岁, 因子宫肌瘤于2008年2月20日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体重56 kg。入院后在充血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当日补液、抗生素预防感染, 止血敏3 g静脉滴注防止出血。术后第6日患者感左下肢小腿部疼痛, 麻木不适, 腓肠肌增厚、压痛, 发热, 体温37.5℃;静脉造影显示左下肢小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给予抗凝、祛淤辅以抗生素, 抬高患肢, 局部热敷, 治疗4 d, 临床症状消失。

例2:患某, 48岁, 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于2008年12月10日入院。入院检查:贫血貌,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 体重50 kg, 血Hb6lg/L。入院后输全血800 ml, 纠正贫血。于12月15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及右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当日输全血400 ml, 静脉滴注止血敏3 g, 防止出血。术后第7日, 患者左下肢胀痛, 活动受限, 左下肢肿胀, 皮肤温度升高, 卵圆窝处压痛, 发热, 体温38.2℃;彩色超声提示左侧股静脉血栓形成。积极给予抗凝、祛淤辅以抗生素, 局部热敷, 抬高患肢, 治疗20 d, 临床症状消失。

例3:患某, 40岁, 因子宫肌瘤于2009年7月19日入院。入院检查:贫血貌,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 体重53 kg, 血Hb74 g/L。入院后输全血400 ml, 纠正贫血。于7月24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当日输全血400 ml。术后第9日患者左下肢胀痛, 活动受限, 左下肢肿胀, 皮肤温度升高, 卵圆窝处压痛明显, 发热, 体温38.5℃;彩色超声提示左侧股静脉血栓形成。积极给予抗凝、祛淤辅以抗生素, 局部热敷, 治疗8 d临床症状消失。

例4:患某, 46岁, 因子宫腺肌病于2010年8月24日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 体重56 kg。于8月2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当日静脉滴注止血敏3 g, 防止出血。术后第4日患者左下肢小腿部疼痛、麻木, 腓肠肌增厚、压痛, 发热, 体温37.4℃;静脉造影提示左下肢小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祛淤治疗5 d, 临床症状消失。

例5:患某, 49岁, 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于2011年9月29日入院。入院检查:贫血貌,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 体重54 kg, 血Hb66 g/L。入院后输全血800 ml纠正贫血。于10月4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当日输全血400 ml, 静脉滴注止血敏3 g, 防止出血, 术后第7日患者左下肢胀痛, 活动受限, 皮肤温度升高, 发热, 体温38.6℃;彩色超声提示左侧股静脉血栓形成。积极给予抗凝、祛淤辅以抗生素, 局部热敷, 治疗19 d临床症状消失。

2讨论

在生理状态下, 血液中存在着相互拮抗的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 但有时在某些促进凝血过程的因素作用下, 打破了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 触发了凝血过程, 血液便可在心血管腔内凝固, 形成血栓。其中血流速度缓慢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血流速度缓慢一方面增加了血小板和血管内膜接触的机会, 另一方面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可在局部达到凝血过程所必须的浓度。此外, 血流速度缓慢, 可使组织缺氧, 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激活凝血过程, 并发血栓形成。妇科手术的患者, 术时、术后均须卧床, 下肢静脉回流缓慢, 而下肢静脉有静脉瓣, 静脉瓣内的血流不但缓慢, 而且呈漩涡, 同时静脉壁较薄, 容易受压, 使血液壅滞, 而易于形成血栓。上述5例患者血栓形成均发生于左下肢, 其中有2例发生于左下肢小腿部, 因为左侧骼总静脉受右骼总动脉的跨越可能受压, 影响左骼股静脉血液回流, 易发生血栓, 小腿肌肉静脉丛和瓣膜凹血液最易壅滞, 是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

除血流速度缓慢外, 血液凝固性增加也可并发血栓形成, 妇科手术创伤性应激, 可以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 酿成高凝状态;术后大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止血敏也可能形成血栓。上述5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当日静脉滴注止血敏3 g以防止出血。另外, 多次接受输全血患者, 血液中可产生白细胞凝集素和血小板凝集素, 这也可能为血栓形成的一个诱因, 上述5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输全血1200 ml, 有1例输全血800 ml。

静脉血栓性疾病 篇8

1 D-二聚体的形成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分解掉纤维蛋白A肽和B肽后,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许多纤维蛋白单体互相凝集形成纤维蛋白聚合体,这种聚合体并不牢固,需在XⅢa作用下使纤维蛋白交联成网状结构,从而形成稳定的聚合体,网罗各种血细胞形成血栓。在血栓形成同时,体内纤溶系统开始激活,纤维蛋白聚合体在纤溶酶作用下分解成多种多样的降解产物碎片,其中由于γ链的交联,便形成了包含7链相连的二个D片段,即形成D-二聚体碎片。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万道尔顿,体内半衰期为8 h。

2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

2.1 乳胶颗粒凝集法(Latex法)

1983年,Rylatt等将分离纯化的D-二聚体作抗原,按常规方法筛选,最后获得一株DD3B6/22的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1986年,Elms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共价吸附在乳胶颗粒上,用于定性或根据其稀释度半定量测定标本中D-二聚体的水平。目前常用方法有Simplired测定法[1]、Tina-quant测定法[2]。

2.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

1983年,Rylatt和Elms首先建立了双抗夹心的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D-二聚体。其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均采用分离纯化后筛选出来的McAb(DD3B6/22),该McAb能特异性地针对D-二聚体中的γ'-γ'连结键。该法灵敏度10 μg/L,正常范围<300 μg/L。1987年,Deelerck等建立的另一类ELISA双抗夹心法采用不同的McAb,包被抗体采用针对D-二聚体的γ链的MeAb(MA-15 C,),而标记抗体则采用针对整个D-二聚体的单抗(MA-8D3)。该法灵敏度为3 μg/L,其参考范围<370 μg/L。上述2种的ELISA法在检测正常人和各种血栓性疾病时有很好的相关性,但作为检测溶栓的治疗效果时。后者的灵敏度不如前者。目前常用方法有Vidas测定法[3]、Instant IA测定法[4]和NycoCard测定法[5]。

2.3 胶体金免疫渗透法

Gogstad用胶体金标记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S4S9),建立了免疫过滤金标染色测定法。将抗D-聚体McAb吸附在多孔薄膜并粘放在有多层吸收垫的塑料盘上,被检标本加入后即与该McAb结合,然后加入胶体金标记的抗体,在薄膜上产生红色的斑点。通过肉眼观察或用折射仪读数,与提供的标准色价或者测定标准品的折射读数,可计算出标本中的D-二聚体的水平。该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急诊测定,又具有能够准确定量的特点。

3 D-二聚体检测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意义

3.1 对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的诊断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的主要易患因素,DVT的发现可给肺栓塞的诊断以启示。研究表明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是DVT筛查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发现静脉造影证实为DVT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若以D-二聚体>500 μg/L为阳性,则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77%,阴性预测值为92%[6]。Duet等[7]对85例怀疑为急性肺栓塞患者做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检查,同时用微颗粒乳胶试验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以D-二聚体>500 μg/L为阳性,结果表明,16例患者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微颗粒乳胶试验的敏感性是94%,阴性预测值为96%。马英文等[8]对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入院第2天及第三四周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D-二聚体,并通过比色及标准曲线求得D-二聚体的水平(μg/ml)。结果发现,D-二聚体在发病三四周较入院时明显升高,而被确诊为下肢DVT的患者D-二聚体的数值较入院时及亚急性期有更明显的升高。且确诊的下肢DVT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大于0.5 μg/ml,平均(2.46±0.28)μg/ml,患病初期和未并发下肢DVT患者明显升高。

3.2 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高凝性疾病,是卒中的常见类型,有学者研究认为卒中后D-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其含量与卒中大小、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张晨等[9]对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研究发现,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恢复期也并不下降,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易反复多次发生脑梗死的病理因素。如果动态监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有利于降低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3.3 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缓解后是否复发有一定的价值。葛长江等[10]比较了2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3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15例、恢复期13例)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显示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其中亚急性期含量最高。恢复期接近稳定性心绞痛组水平。

3.4 对DIC的诊断

当DIC发生时,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大量纤维蛋白降解,来自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大量增加。夏传友[11]检测的DIC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阳性率达100%。

3.5 对恶性肿瘤的诊断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伴有凝血和纤溶的异常,血浆中D-二聚体往往升高,且与浸润密切相关,是判断淋巴管浸润、临床分期、淋巴结累及和肿瘤早期转移的重要指标。

3.6 用于指导溶栓

D-二聚体除可作DVT诊断的参考标准外,还可根据其在治疗后的变化来判断病情。张王月等[12]报道,30例急性期DVT患者在溶栓治疗后第2天D-二聚体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溶栓药物达到疗效时,大多数病例用药后5 d D-二聚体有下降趋势;第10天D-二聚体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到2例患者因处于月经期,影响了溶栓药物的使用,其D-二聚体经连续监测,分别于第13天和第19天达到高峰值,而后方开始下降。提示若D-二聚体在治疗以后持续呈高值,则有可能是药物用量不足,应调整治疗方案。张晨等[9]对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研究发现,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如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持续在较高水平,则提示药量不足或治疗无效,有再发脑梗死的可能。提示D-二聚体检测是评价药物溶栓效果的有用指标。

3.7 其他

除上述诊断意义外,D-二聚体对尿毒症、肝炎、白血病的病情观察亦有一定的意义。夏传友[11]对113例血清标本D-二聚体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检测发现,脑血管意外、冠心病、DIC、尿毒症、病毒性肝炎、急性白血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全部为阴性。患者组阳性率为67%~100%,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敏感度为82%,特异性为100%。

4 注意事项

4.1 分析结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引起D-二聚体升高的生理因素,如随年龄增大,D-二聚体水平有升高趋势,女性高于男性,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注意引起D-二聚体假阴性的因素,如D-二聚体对远端血栓的灵敏度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 D-二聚体均可出现假阴性。另外,还须注意对于不同年龄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界值的选择问题[13]。

4.2 应结合临床考虑诊断意义

国内外系列报道中,关于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增高所涉及的病种很广,且其增高与生理与病理妊娠、外科手术与创伤后、炎症、肿瘤与肝肾疾患等均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结合临床表现、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变化和对D-二聚体进行系列测定的结果[14]。

摘要:目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实验项目,是目前临床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及进行溶栓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尤其对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血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该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上一篇:版权转让声明下一篇:反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