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2024-06-02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共8篇)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篇1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 好发于下肢。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疼痛、肿胀、局部青紫、浅静脉怒张等[1]。脊柱手术是DVT的危险因素。目前脊柱术后有较多的预防措施, 包括机械性预防和药物性预防, 可较好地预防脊柱术后DVT和肺栓塞的发生。但脊柱术后使用药物预防DVT仍存在较大争议, 因有些学者认为使用抗血栓药物易导致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的增加。目前脊柱术后的DVT预防尚无统一的意见。本文评估术前及术后DVT和肺栓塞的发生率, 探讨脊柱手术围术期物理预防DVT策略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105例, 男68例, 女37例;年龄16~79岁, 中位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脊柱手术治疗, 其中腰椎手术65例, 胸椎手术9例, 颈椎手术23例,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4例, 多部位联合手术4例;手术时间35~300min。术前进行血常规、凝血指标及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术前均无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下肢运动障碍等DVT危险因素, 所有患者术前3个月均未使用抗凝治疗, 除外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严重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严重下肢急性或皮肤损害。

1.2 方法

术中、术后运用下肢加压泵和弹力袜作为DVT的物理预防策略。具体方法为: (1) 术中分级加压弹力袜;术后下床前给予肢体主被动活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每天2次, 每次30min;下床后至术后3个月给予肢体主被动活动+加压弹力袜。若术后发现肢体远端新发DVT, 则行制动, 并每周常规检查超声, 查看血栓稳定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肢体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注意肢体保暖, 及时询问患者使用期间的感觉, 还应观察患者使用期间是否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 谨防下肢DVT并发肺栓塞可能[2]。

1.3 观察指标

于术前、术后7~10d及术后3个月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所有患者的DVT和肺栓塞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标准[3]

静脉管腔不能压扁, 管腔内实质性回声, 多普勒波形减弱或消失, 挤压腓肠肌时不能被压扁的静脉近端血流不增加, 在不能被压扁的静脉及其远侧静脉多普勒波形不受呼吸影响。下肢DVT只局限于小腿远端为远端血栓;仅累及腘静脉以上为近端血栓;远、近端均累及者为全静脉血栓。

2 结果

105例患者中在常规物理血栓预防措施下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94例 (89.52%) , 在围术期出现DVT患者11例 (10.48%) 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11例DVT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最终B型超声检查未发现血管内血栓残留。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和难度的不断提高, 术后下肢DVT和肺栓塞仍为脊柱外科手术后常见及较为危险的并发症之一[4]。据研究统计, 脊柱术后0.3%~31.0%的患者发生DVT, 甚至会发生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由于脊柱手术的特殊性, 目前尚无统一权威的术后抗凝、防栓措施[5]。尽管多数脊柱外科手术不会干扰或损伤下肢静脉的正常结构, 但脊柱术后存在较多可能引起DVT的因素, 如脊柱手术多需俯卧位, 术中腹压增高可导致腹、盆腔静脉回流受阻, 血流变缓, 从而增加DVT的风险, 因此, 对脊柱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6]。北美脊柱外科协会2009年建议所有脊柱外科术后均需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降低血栓性事件的发生率[5]。

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DVT的预防措施有多种, 大体可分为化学药物抗凝及物理抗凝两类。低分子肝素是药物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其缺点是需皮下注射, 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长期注射引起的并发症。而低分子肝素结合后续口服华法林治疗则需定期反复检查凝血时间以确保不发生出血风险。近年来, 有研究建议骨科手术后对符合物理治疗条件的患者, 尽量应用物理措施预防DVT的发生, 既可起到有效的预防效果, 又可避免应用抗凝药物引起的潜在出血等并发症[7]。日本学者在AAOS大会上报道的一项研究指出, 单独使用下肢气压泵和下肢弹力袜等物理血栓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常规脊柱手术患者的DVT, 但对脊柱创伤和脊柱肿瘤患者, 可能需联合使用药物预防[8]。

物理抗凝措施主要包括使用弹力袜、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等。医用弹力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医用袜, 使用正确可对静脉疾病起到促进静脉回流和保护、支持作用, 但若使用不当, 不但不能促进静脉回流, 反而会加重血液淤滞。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通过周期性的充气和排气, 促使肢体产生搏动性血流, 提高下肢回心血流速度, 改善术后肢体血流缓慢现象, 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 从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

我院对脊柱手术患者采用术中、术后运用下肢加压泵和弹力袜作为DVT的物理预防策略, 仅10.5%患者在围术期出现DVT, 并对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且对DVT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最终B型超声检查未发现血管内血栓残留。提示单纯物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脊柱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发生深静脉血栓, 且经过合理的围术期治疗可获得血栓症状的缓解。

综上所述, 单独使用下肢气压泵和下肢弹力袜等物理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常规脊柱手术患者的DVT, 但对脊柱创伤和脊柱肿瘤患者, 是否需联合使用药物预防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一桔, 郑晓兵.外周静脉加压溶栓联合医用弹力袜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8) :1299-1300.

[2] 林小玲, 朱疆艳, 刘燕, 等.医用弹力袜和间歇充气装置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25) :2986-2989.

[3] 于峥嵘, 李淳德, 邑晓东, 等.脊柱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43 (5) :661-665.

[4] 艾克拜尔·艾拜也都拉, 吴彦生, 胡炜, 等.脊柱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2种预防方案比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3 (10) :1257-1259.

[5] 杜伟, 刘建青, 赵春红.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腰椎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3) :1049-1054.

[6] 陈用国, 蔡靖宇.脊柱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的风险及预防[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6 (5) :750-752.

[7] 陈科, 吕小华, 曾荣, 等.髋部骨折术后物理措施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分析[J].中华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4 (3) :43-44.

[8] 李一桔, 郑晓兵.外周静脉加压溶栓联合医用弹力袜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8) :1299-1300.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篇2

【关键词】妇科肿瘤;深静脉血栓;诊治及预防

妇科肿瘤在进行手术之后,很容易有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产生,尤其是恶性肿瘤经手术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1]。据调查,在进行过恶性肿瘤或其他妇科病的手术之后,DVT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大概在7%到45%之间。手术之后并发症的产生容易引发肺栓塞而导致死亡。本院针对于DVT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之后患有DVT的女性患者,其中患DVT的有12例,有DVT倾向的患者有16例。患DVT组的患者年龄为38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岁;有9例患有恶性肿瘤,其中有4例患有子宫内膜癌,有3例患有卵巢癌,有1例患有葡萄胎,有4例是患有良性肿瘤。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肢出现疼痛、肿胀等现象;无动脉搏动;表皮温度较低等。有DVT倾向组的患者年龄为31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岁;有16例患恶性肿瘤,其中有8例患子宫内膜癌,有7例患卵巢癌,只有1例患良性肿瘤;两组患者都没有患DVT的临床症状。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临床症状的DVT倾向患者,若有难以确诊的患者可对其进行同位素Tc扫描或是利用静脉管造影的方式来诊断[2]。诊断标准:B超显示静脉管腔内有实性低回声现象;彩超显示静脉管腔内既没有彩色的血流信号,也没有频谱信号;在对静脉施加压力以后管腔不会塌陷;血管里无血流,管腔内也没有实体;静脉血管造影:在阻塞的位置能看到充盈缺损的阴影,周围有增生的侧支循环的血管阴影。

1.2.2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确认后可开始实施抗凝治疗。利用4000IU的低分子肝素(LMWH)[3]进行抗凝治疗,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每天进行2次,治疗周期为1周,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华法令,一天1次,1次的量为5mg,一个疗程时间为3个月。治疗期间要对患者出现凝血酶的原时间进行监测。

1.2.3预防并发症方法在手术完成后的头一天要用4000IU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每天进行1次,一个疗程时间为7天。

1.2.4观察指标患者的侧下肢周径、表皮温度、色泽等进行观察,采用多普勒定期对患者的血流变化进行观察,看其是否有新血栓產生;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的第7天以及治疗后的第15天,要对患者的抗凝血因子Xa(抗-FXa)、APTT和凝血酶的原时间进行观察。

1.2.5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7.0对方差及X2进行检验及分析。

2结果

2.1容易引发DVT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在进行肿瘤手术后有DVT并发症产生的妇科疾病患者 其平均年龄是55.8岁,其中体重高于65kg患者的占有率为68.5%;引发并发症产生的病因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占有率为82.5%。由此可见,DVT并发症容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年龄过高、体重超标及患者患有盆腔恶性肿瘤。

2.2对DVT进行诊断及治疗用彩超对DVT进行诊断的患者有8例,其有95.6%的准确率。进行手术之后,有1例将栓子取出,进行抗凝治疗的有20例,无患者产生新血栓及肺栓塞,临床效果显著,超声显示已建立侧支循环,治疗周期在2到3个月之间。

3讨论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术后更易并发DVT。DVT的产生主要是在手术进行后,患者的活动量减少导致血流缓慢形成血栓,手术部位的静脉血管管壁受到损伤,恶性肿瘤处的血液高度凝滞。DVT并发症多表现为子宫内膜癌[4]。

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是诊断DVT的主要方法,其临床症状为:下肢出现疼痛、肿胀等现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用于辅助诊断的最好方法,有需要的话还可利用造影及核素显像等方式。若患者有血栓则前期要用彩超血流显像进行筛选。

治疗DVT的主要方式是采用抗凝治疗,患者要卧床休息,并抬高病患部位。若患者有恶性肿瘤则在手术前后都要给予相应预防措施,尤其是针对肥胖的老年人,要加强其下肢的运动量,让下肢静脉的血液能尽快回流,为避免产生静脉炎,不能给患者的下肢进行静脉输液。用于预防DVT并发症产生的抗凝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庚辰.探讨防治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并发静脉血栓的相关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

[2]王守军.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附33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18).

[3]潘晓玉,卞美璐.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07).

深静脉血栓诊治进展及预防措施 篇3

1DVT的病因及高危因素

1.1DVT的病因目前国际上公认的DVT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为: 血管静脉壁内皮损伤、静脉血流 淤滞和血 液高凝状态[4]。

1. 1. 1静脉壁损伤的病因:( 1 ) 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锐器或者骨折碎片刺伤、反复穿刺静脉、直接涉及静脉的手术、髋关节、骨盆手术等。(2) 化学损伤:抗生素、高渗液体、造影剂以及抗癌药物等。(3) 感染性损伤:感染、 子宫内膜炎等。(4)其他原因包括年龄、 肥胖、DVT病史等。老年人生理性血液高凝、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静脉功能下降均和老年人DVT患病率高相关。

1. 1. 2血流淤滞的病因: ( 1 ) 骨折术后的患肢制动,较大的手术、外伤或骨折、 妊娠、分娩、久病卧床等可导致血液在瓣窦内形成涡流,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机体在生理上的特殊性,如左髂静脉血回流相对较慢、腓肠肌静脉窦等也是产生血栓的因素。

1. 1. 3血液高凝状态的病因:大面积烧伤、创伤、妊娠、产后、机体发生严重的失血及脱水等情况时,血小板黏附性增强, 迅速聚集黏附于静脉内膜损伤部位,与凝血因子共同发生作用;静脉壁损伤时, 血栓素的合成增多,最终形成血栓。有报道指出,避孕药可增加凝血因子活性, 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口服避孕药者发生静脉血 栓的概率 为普通人 群的5倍[5]。恶性肿瘤也可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

1.2DVT的高危因素DVT有获得性和遗传性2种常见的高危因素。

1. 2. 1获得性危险因素多由外界诱因引起,如创伤、骨折、盆腔术后、外伤、肿瘤晚期、长期卧床。小腿发生的DVT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大约有20. 0% ~ 30. 0% 会累及近端静脉,进而导致致死性肺栓塞[6]。近年来广泛开展的腹腔镜手术, 由于术中或术后易产生CO2气腹,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也成为DVT高危因素之一。

1.2.2遗传性危险因素多由机体基因缺陷引起,使血液呈持续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

1. 2. 3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凝血因子 Ⅻ缺乏、抗凝血酶缺乏、纤溶酶原缺乏、 蛋白C或S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抗心磷脂抗体阳性、V因子Leiden突变等同样是DVT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7]。临床高危险因素有年龄、易栓症以及既往有DVT或肺栓塞病史等,同时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DVT发病的概率往往更高[8]。

2DVT的临床表现

DVT的患者常由于瓣膜闭合不全而发生瓣膜返流,可能的原因为静脉阻塞段远端静脉扩张所致[9]。具体临床表现如下:DVT早期出现静脉阻塞和血液回流障碍,进展到后期出现静脉缩窄、迂曲或者扩张。早晚期均会导致静脉瓣膜损伤,机体在下肢淤血、脉压增高、局部组织缺氧的基础上会继发蜂窝织炎、丹毒等疾病。患者局部水肿、发热、红斑或发绀、色素沉着、皮肤湿疹、溃疡、疼痛、浅静脉显露、足背屈致痛(Homans' 征)、压痛(Neuhof' 征)等均在临床常见。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是,不少DVT患者的早期主诉含糊且无特异性体征,临床征象程度不一,有时迅速出现严重的股白肿或股青肿。大多数急性肺栓塞患者症状表现轻微,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紫绀、咯血等症状[10],易与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在临床工作中需仔细进行鉴别。其中,随着锁骨下静脉插管方式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上肢DVT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若患者出现上肢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应及时筛查诊断。

3DVT的检查和诊断

3. 1临床诊断患者突然发生的单侧肢体肿胀,尤其是伴有前述的高危因素者,可作出急性DVT的临床诊断。一般来说,住院期间发病者,常伴有严重疾患,或近期有手术、外伤史,门诊病人病程已较长、肢体肿胀明显时,也可诊断。

3.2诊断性检查

3. 2. 1超声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快速、可重复等优点,操作简单, 可用于对疑似病例的监测与筛选以及疗效及预后的评估。诊断DVT的超声技术包括:B型超声,观察静脉的压缩性;多普勒超声,观察静脉血流的特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充盈情况。急性DVT的超声诊断依据为未见时相血流或血流中断、静脉不能被压缩、显示栓子。超声检查能有效诊断大静脉的DVT,但对于低位非阻塞性或孤立的DVT诊断模糊, 其原因为超声检查对小的、重叠的、深部的静脉丛敏感性低。

3. 2. 2静脉造影:能使静脉直接显影,可判断血栓的位置、累及部位和范围、形态和侧支循环、近端静脉有无闭塞,曾被公认为诊断DVT的“金标准”。但由于超声技术的发展及X射线与造影剂可能造成的损害或并发症,目前静脉造影已不再是诊断DVT的首选方法。

3. 2. 3CT静脉成像 ( CTV) : 精确性较好,可同时行腹部、盆腔、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 > 90% , 其中CT肺动脉成像已广泛应用于肺栓塞的诊断。

3. 2. 4磁共振静脉成像 ( MRV ) : MRV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非常高,对腓静脉和盆腔静脉内血栓的判断可弥补超声检查的不足。对肾功能不全及对含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适用,但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用。

3. 3生物标志物检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生物标志物在DVT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早期鉴别诊断价值,其主要检测指标如下。

3. 3. 1 D-二聚体:含量会立即随着血管内新鲜血栓形成而升高,因此,D-二聚体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评价指标。Cushman等[11]研究发现,D-二聚体为DVT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Douketis等[12]研究表明,当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值 ( > 500 ng/ml) 时,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2. 2倍。Caprini等[13]发现D-二聚体≤500 ng/ml的患者,DVT复发的可能性很低。Verhovsek等[14]的研究证实, D-二聚体可作为预测DVT患者复发的随访指标。Eichinger等[15]研究发现,D-二聚体水平较高的患者复发率显著增高。 Soto等[16]研究报道患者伴随其他高危因素时,其复发率为正常组的8. 3倍。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有利于对疑似病例的鉴别,同时也可用来监测DVT的复发,指导患者用药[17]。

3. 3. 2 P-选择素 ( P-selectin): 属于黏附分子,参与血栓起始发展的过程[18]。P选择素可介导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PSGL-1),释放多种蛋白酶、活性氧,刺激或损伤内皮细胞,加速血栓形成[19]。红斑狼疮患者中发现,高浓度可溶性P-选择素患者发 生DVT的概率高[20]。Blann等[21]研究发现DVT患者血P-选择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一项687例癌症患者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升高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DVT有关联[22]。当P-选择素浓度 > 42 ng/ml时,可促进DVT的形成[23]。P-选择素能够反映患者血栓的状态,但其在临床中与DVT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需要大规模研究进一步证实。

3. 3. 3炎症反应因子:研究发现DVT与炎症反应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24], DVT常伴随多个炎症反应因子指标的升高,例如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白介素(IL)1、6、8、10、12,其中CRP含量升高 更加显著[24]。 Fox等[25]发现CRP能通过组织因子的作用导致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RoumenKlappe等[26]证实CRP水平在急性下肢DVT患者中显著升高。目前炎症反应因子与DVT的关系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尚需进一步研究。

3.3.4凝血因子Ⅷ:研究发现各种凝血因子的增加是DVT的潜在危险因素,在对照和前瞻性研究中均发现升高的凝血因子 Ⅷ 是DVT的危险因 素[26]。Cosmi等[27]研究发现凝血因子Ⅷ是DVT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子Ⅷ与人体血型系统紧密相关,非O型血人群中含量较高[28]。Vormittag等[29]研究发现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与凝血因子Ⅷ和DVT存在相关性。

3. 3. 5凝血酶: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酶。 Berger等[30]研究发现DVT高危人群的体内凝血 酶含量高 于正常人 群。Ay等[31]的研究显示,凝血酶的检测有助于评价肿瘤患者发生DVT的风险。Sonnevi等[32]也证实,凝血酶与DVT的复发成正相关,并可预测 机体凝血 状态。Horn等[33]研究表明,凝血酶峰值 < 300 nmol/ L时,DVT发生率降低。

3. 3. 6最新的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基因Kappa B1核转录因子、MTHFR / C667T基因多态性、PAl基因4G/5G多态性、β455 G / A等与DVT具有密切相关性,其中AA + 4G /4G的2种因素联合基因型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34]。

4DVT的治疗

4. 1一般治疗指导DVT患者以正确姿势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30°,活动或者排便时动作轻缓,避免血栓引起栓塞[35]。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采用下肢功能康复仪器或促进静脉血流循环的设备配合治疗。

4. 2抗凝治疗是最常用和经典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措施。常用药物有2类:肝素( UFH) 与维生素K拮抗剂(例如华法林)等。主要通过降低血液的凝集状态来有效抑制血栓的发生发展,避免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36]。

4. 2. 1 UFH:UFH是临床抗凝经典药物之一,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发挥作用。 由于易引起患者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现已逐渐被低分子UFH取代[37]。低分子UFH一般分子量 < 6. 5 k D,其主要优点为:生物利用好,生物半衰期延长,无需实验室监测,效果肯定。可早期和长期使用,可应用于孕妇患者,对抗凝血因子Xa具有较高选择性[38]。

4. 2. 2华法林: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对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具有选择性,起效较慢,个体差异较大,且在患者早期治疗过程中须结合低分子UFH应用[39]。

4. 3溶栓治疗可以快速溶解DVT,恢复正常血流。常见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 (UK)、链激酶以及纤溶酶原活化剂( rt PA) 等,其中r-t PA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亚洲人群中治疗时,尿激酶用量≤105U / d较合适[40]。根据给药途径,溶栓治疗分为系统溶栓和导管溶栓(CDT)2种方式。系统溶栓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SK酶系统溶栓与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存在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潜在危险;相对于系统溶栓,CDT更有利于发挥溶栓效果[41]。 临床工作者 应切记在 溶栓期间 通过APTT及纤维蛋白原严密监测有无出血征象。禁忌证:有活动性出血或近期有出血病史、创伤及大手术史者,血小板减少等。值得注意的是,溶栓药物并不能有效改变高凝状态,甚至会在高凝状态下促进新血栓的形成,故患者的全身抗凝极其重要。

4. 4手术取栓可以快速清除血栓,迅速降低深静 脉内压力,有益于保 护瓣膜[42]。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支持发病后早期(3 ~ 5 d) 取栓,避免血栓演变过程造成的损害。目前对取栓术治疗DVT虽有不同看法,但对急性DVT病情持续进展危及肢体存活,抗凝或溶栓治疗失败,因出血倾向不能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等情况,应采用取栓术治疗DVT。

4. 5介入治疗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治疗DVT也有了新选择。主要有介入导管溶栓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和机械性血栓消融术等。

4. 5. 1介入导管溶栓术:通过溶栓导管直接将药物注入股静脉、大小隐静脉等的血栓中,也可通过 导管注入 低分子UFH来抑制血栓的发生发展。缺点: 临床中对患者治疗存在个体化差异。

4. 5. 2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此治疗方式目的是预防脱落的栓子进入肺动脉造成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肺栓塞,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目前有报道提出采用Orem自理的护理模式,对此类患者的康复有明显帮助[43]。适应证: 存在游离血栓;存在其他治疗方式禁忌证;大面积肺栓塞或反复发作性肺栓塞等。缺点:由于滤器的本身特性,小血栓可通过滤器导致部分患者不可避免的发生肺栓塞。故静脉滤器的植入应慎重考虑。

4. 5. 3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主要应用于静脉管腔狭窄的情况,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维持静脉血流通畅。但此项治疗技术要满足各种静脉需要,对球囊和支架的要求 较高,目前还在 起步研究 阶段。

4. 5. 4静脉腔内机械性血栓消融术:通过低频高强度的机械震动、空化作用等来选择性的消融血栓,创伤小、疗程较短;但该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

4. 6 DVT的长期治疗在急性期DVT治疗后,应继续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来维持治疗,以降低DVT的复发率。基本原则参照如下:(1) 积极干预与DVT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2)抗凝与出血风险间的平衡。具体措施为:初次发病伴有一过性危险因素者,抗凝治疗时间为3月;患有肿瘤的DVT患者,在长期抗凝的前3 ~ 6月使用低分子UFH;初次发病的DVT患者,如果是抗磷脂抗体阳性或有 ≥2个高危因素者,抗凝治疗≥12月;已明确诊断的≥2次DVT患者,坚持长期抗凝[44]。

4. 7 DVT的压迫治疗采用上述方式对急性期DVT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后期PTS并发症的发生率固然重要,但后续的压迫治疗同样需要重视。 临床资料表明 长腿循序 压力 (30 ~ 40 mm Hg) 弹性长袜可以降低PTS的发生率,同样压力的小腿弹性袜也有良好效果[45]。在弹性长袜支持下下地活动、功能锻炼,对改善下肢胀痛、水肿的效果良好,且并不增加肺栓塞的发生率。但在具体临床治疗中,如果近端静脉处于开放状态且有游离栓子存在,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则更为合理。

5DVT的防治

5.1DVT的临床预防对于合并存在或可能存在导致DVT的高危因素的患者,比如中老年、糖尿病、长期卧床、术后制动、活动不便、肿瘤化疗、高血脂等,在治疗相关疾病的同时,需积极加强肢体功能活动、揉捏肢体肌肉,尽量减少下肢静脉做输液通道,手术病人尽量少用止血药,临床上需适度矫枉过正,反转失衡,使总纤溶因素超过总凝血因素。因为存在个体差异,血栓的大小和出现缓急并不仅仅与高凝状态相关,所以用药宜个体化,才能达到安全限度内的最佳纤溶状态。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达到高溶状态的度和界限把握时,需随时监测凝血功能。

5. 2 DVT的社区预防使用华法林( 或者香豆素类其他衍生物) 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在2. 0 ~ 3. 0之间,是二级预防的策略,若患者血栓严重程度较高,接受华法林和UFH治疗的时间需要延长至7 ~ 14 d[46]。口服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也可降低DVT形成的风险。但对老年患者而言,多重用药所导致的药物与药物之间不良反应的风险必须要得到足够重视[47]。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 各1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87例、女56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 (60.2±8.7) 岁;病因:出血性脑卒中62例、缺血性脑卒中81例;肢体瘫痪部位:右侧肢体66例、左侧肢体59例, 双侧肢体18例;护理干预组患者男80例、女63例;年龄44~75岁, 平均年龄 (59.6±8.3) 岁。病因:出血性脑卒中67例、缺血性脑卒中76例;肢体瘫痪部位:右侧肢体61例、左侧肢体60例, 双侧肢体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和肢体瘫痪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应用护理干预方法, 具体如下。

1.2.1 基础护理

培养患者正确的饮食观念, 杜绝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进食低脂肪和胆固醇、清淡、富含植物纤维素食物。保持每日充足的蛋白质以及热量摄入来提高血管的营养状态。保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降低血液粘度, 以1500~2000 ml为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 出现排便困难可应用开塞露等润肠通便的药物, 防止由此引起腹压升高造成下肢静脉发生血液回流障碍。

1.2.2 心理护理

焦虑、不安和恐惧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情绪, 患者常对自身疾病的预后丧失信心。因此, 护理人员应当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 用亲切温暖言语以及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思想情绪, 使患者逐渐的认识自己的疾病, 树立信心并能够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

1.2.3 下肢静脉血管的护理

研究发现, 下肢静脉血管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为上肢静脉血管的3倍[4]。在护理过程中, 应当加强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训练, 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尽可能选择上肢静脉血管进行输液治疗, 避免对下肢静脉血管的穿刺和反复多次操作, 减少对下肢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1.2.4物理疗法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入院后早期应用弹力袜, 根据患者的不同体重和身材选择弹力袜, 避免弹力袜过紧或者过松, 指导患者穿戴弹力袜前抬高下肢, 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 弹力袜应在早晨睡醒后穿戴, 晚上睡觉前可脱下。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穿戴弹力袜后患者下肢的血运情况和皮温、皮色。

1.2.5 康复护理

为了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应当早期开展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主动或者被动活动训练, 通过反复的、定时的活动, 特别是踝关节的活动训练来促进下肢关节和肌肉的活动, 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5]。首先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内外翻运动和环转足踝部运动, 其次进行腓肠肌自上而下、固定节律的按摩运动, 最后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运动。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康复动作的轻柔性和渐进性, 避免造成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 发生率为6.29%, 护理干预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 发生率为0.70%, 对照组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护理干预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随着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研究认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在于[6]: (1) 患者的活动量减少导致下肢肌肉的松弛, 无法刺激血管有效的收缩造成血流减缓, 而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跃进一步加重血液的凝滞; (2) 下肢血管的反复穿刺以及高渗液体的应用造成血管内膜的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 (3) 降低颅压应用的甘露醇等脱水剂导致血液浓缩和粘稠度升高; (4) 恐惧和焦虑情绪刺激肾上腺素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因此, 在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性的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通过护理干预措施, 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多饮水降低胆固醇和脂肪过多摄入, 从而改善血液粘度, 减少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从而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避免或减少对下肢静脉血管的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通过有效的物理疗法和康复护理, 加强下肢肌肉的按摩, 增强下肢肌肉的张力, 促进血管的有效收缩, 提高血流的速度, 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综上所述,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下肢血管护理、物理疗法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护理效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瑞源, 符映丽.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与护理.海南医学, 2010, 21 (6) :150-151.

[2]黄玉虹.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3) :314-315.

[3]李崇娜.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内科, 2013, 8 (6) :645-646.

[4]程道荷.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18) :124-127.

[5]吴燕.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临床护理杂志, 2014, 13 (5) :40-41.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长期住院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同时从不同地区随机抽取43例健康人员做对照。将健康人设为对照组, 长期卧床患者设为观察组, 两组年龄20~85 (平均45) 岁, 男41例, 女2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于3、6、1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血分析。在采血的前1d, 患者禁止饮食, 禁止饮水, 停用纤维蛋白原药物, 控制患者血小板功能, 如潘丁生、阿司匹林等;怀孕妇女一定要避开月经期。偏瘫患者要选择健康部位采血, 选择粗大的静脉采血或肘正中部位采血为宜。采集患者静脉血5ml, 标本要另入枸椽酸作抗凝处理, 并放置于室温20℃的环境中, 2~4h内, 全面完成检测。在检测时, 所有医护人员均要按照规定执行。用短管法测定红细胞积压, 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 用电泳仪测定全血黏度, 但在选择合理的切变率, 低切5.75/S, 高切230/S, 用毛细管黏度测定血浆黏度, 采用硫酸锌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1]。

2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长期卧床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质、血浆黏度与患者卧床时间呈相关, 而凝血酶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与患者卧床时间呈现负相关性。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

两组血液流度学变化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具体如表1。

2.2 两组凝血谱变化

两组凝血谱变化差异显著, (P<0.01, P<0.05) , 具体如表2。

3 讨论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血流缓慢,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以上任意一个都可以促进血栓形成。大手术后, 至少存在两个因素, 由于手术创伤、出血、凝血机制比较活跃, 出现血液高凝;卧床, 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减缓[2]。如果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出现肢体肿胀, 疼痛, 严重时肢体缺血坏死;静脉血栓还可以脱落, 沿血流回到心脏, 再进入肺动脉, 卡在肺动脉的分支内, 出现急性肺栓塞。肺栓塞一旦发生, 轻者胸痛, 咳嗽, 重者猝死。因此本病的预防相当重要。

术后长期卧床, 静脉损伤, 凝血机能亢进或者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 特别是下肢手术制动后肌肉不收缩, 外周深浅静脉流速缓慢, 容易发生血栓。弹力袜可以通过挤压作用促进浅静脉向深静脉回流, 增加深静脉流量及流速, 减少血栓几率。最简单的方法:按摩下肢肌肉, 从下到上, 被动, 主动活动下肢的关节包括踝、膝、髋;如果不影响行走, 应早日下地活动;如果手术部位没有活动性出血, 可以应用抗凝药物, 现在一般用低分子肝素, 比较安全。目前, 还有下肢自动挤压装置, 间断挤压下肢肌肉, 促进血液回流, 减少血栓形成概率[3]。

长期卧床会对患者造成血液微循环障碍, 使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及高黏滞状态, 从而导致患者静脉血管病的程度的加剧。因此, 为了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凝血状况及预防血栓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43例患者在卧床期间的凝血状况进行分析, 包括患者的凝血谱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随机抽取不同地区的43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长期卧床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质、血浆黏度与患者卧床时间呈相关, 而凝血酶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与患者卧床时间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长期卧床会对患者造成血液微循环障碍, 使患者血液呈现高凝、高黏滞状态。

关键词:长期卧床,凝血状况,血栓

参考文献

[1]Mann C, Pouze-Ratte Y, Boccara G, et al.Comparision of intravenousor epidural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in the elderly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J].Anaesthesiology, 2008, 25:132-134.

[2]田亚玲.528例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分析[J].中外医疗, 2010, 30 (15) :11-14.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研究的94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者中男31例, 女16例;年龄44~91岁, 平均63.8岁;患者体重43~89 kg, 平均61.1 kg;干预组患者中男33例, 女14例;年龄43~89岁, 平均63.3岁;患者体重42~91 kg, 平均61.4 kg。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 主要措施包括: (1) 术前: (1) 心理:将病情的基本情况、手术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将接受同一项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向患者进行介绍, 并将其修复成功的术前、术后对比照片向患者进行展示。使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显著增强, 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在积极的为其进行治疗, 保证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2]。 (2) 饮食:做好相关的饮食指导, 进食一些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保证忌烟、酒、辣椒等刺激性相对较强的食物, 每天水的摄入量应该保证充足, 使血液的粘稠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 (3) 宣教:由责任护士将术后易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症状表现、相应后果向患者进行讲解, 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工作要保证全面无误, 尤其是一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如年龄较高、有吸烟史、体质肥胖、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血液呈高凝状态者、外伤程度严重的患者, 预防工作要有意识的加强, 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3]。 (4) 适应性训练:通过术前训练使患者充分适应床上大、小便, 防止术后由于不适应在卧床状态下大小便而导致出现尿潴留或便秘症状, 或在用力排便过程中导致腹压水平明显增高, 而对下肢静脉回流造成不利影响。 (2) 术后: (1) 常规护理:对手术方式、手术操作时间、麻醉方式、术中用药情况、术中出血量、止血带使用情况、人工假体和骨水泥使用情况进行了解, 对患者的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据实际病情及手术具体方式帮助患者安置正确舒适的体位, 对伤口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 使引流保持通畅, 防止出现由于引流不畅而导致的伤口出血、肿胀现象, 形成血肿而对静脉回流造成影响[4]。 (2) 下肢保护:尽量避免通过下肢为患者输液, 使血管内壁的完整性充分保持, 避免患肢穿刺或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操作, 输注过程中有可能对血管产生刺激的药物在应用前应该先进行适当的稀释处理[5]。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的人数、护理服务满意度、医疗费用、住院恢复治疗时间进行对比研究。

1.3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 () 形式,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常规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有15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1.9%;干预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有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3%。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有39例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护理服务满意度83.0%;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有45例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护理服务满意度95.7%。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住院治疗费用和手术恢复治疗时间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分别为 (10519.47±424.51) 元和 (7169.16±395.42) 元, 两组住院治疗总费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分别为 (20.37±1.95) d和 (13.19±2.46) d, 两组术后恢复治疗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是临床骨科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接受大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 是对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实施护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手术治疗能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骨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应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的必要性给予充分的认识, 在临床实践活动中能够进行对不同的病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对经验教训进行及时的总结, 达到使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学术水平、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的目的, 从而保证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有效防止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出现[6]。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09, 13 (13) :382-383.

[2]丁兰英, 胡红英, 刘健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15 (16) :154-155.

[3]陈廖斌, 顾洁夫, 王华, 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 2010, 13 (12) :145-146.

[4]蒋秋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20) :121-122.

[5]张瑜婷.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西南军医, 2010, 12 (16) :1262-1263.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篇7

关键词:综合干预措施,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 E D V T) , 急性期可以合并致死性肺栓塞 (PE) , 远期还可以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文献报道, 妇科盆腔术后L E D V T的发生率高达1 5.6%[1], 已引起临床关注。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对1337例妇科手术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LEDVT发生率仅为0.2 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我院妇科自2012年10月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术后L E D V T。将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前9个月即2012年1—9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期间共手术1292例, 其中腹腔镜手术805例, 开腹手术382例, 宫腔镜手术37例, 阴式手术37例, 宫颈手术16例, 阴道手术5例, 外阴手术3例, 腹壁手术7例;患者年龄43~60岁, 平均49.3岁。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 期间手术1337例, 其中腹腔镜手术794例 (其中单纯腹腔镜手术785例,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6例, 腹腔镜+阴式手术3例) , 开腹手术400例, 单用宫腔镜手术37例, 阴式手术53例, 宫颈手术37例, 外阴手术11例, 腹壁手术5例, 年龄42~51岁, 平均46.7岁。两组患者术前生活均能自理, 交流无障碍, 术前无血栓性疾病史, 无凝血功能障碍。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 即术前口头宣教术后早活动的必要性及好处, 术后督促患者勤翻身、早活动。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 具体如下:

1.2.1术前风险评估

术前采用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风险评估, 低风险的患者以术后早活动为主;中风险的患者除了督促术后早期活动外, 术中就要穿上弹力袜, 术后第一天即应用气压泵治疗仪, 高风险的患者除以上措施外还要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

1.2.2 下肢功能操[2]的应用

术前即开始指导患者及家属对下肢功能操的学习, 并要求患者及家属必须掌握。步骤如下: (1) 深呼吸, (2) 下肢环抱挤压, (3) 足踝运动, (4) 屈膝松腿, (5) 同曲髋膝, (6) 环转运动, (7) 抬腿运动, (8) 左右膝外翻, (9) 下肢环抱按摩。术后回病房后即开始督促下肢功能操的锻炼, 原则上主动运动 (下肢按摩除外) , 注意有无达到预期目标。要求能正确演示, 一丝不苟执行。中风险以上的患者床头悬挂“下肢功能操评估表”, 责任护士每天下午巡视病房, 查看评估表, 了解患者实施情况, 并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估。

1.2.3 使用医用弹力袜

对于中风险以上及术后需24h以上留置导尿的患者, 在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要求其使用弹力袜。步骤如下: (1) 测量大、小腿中部及踝部3处周径; (2) 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压力、长度、型号; (3) 告知穿脱、洗晒穿弹力袜注意事项。凡有L E D V T中/高风险患者, 术前即开始穿医用弹力袜, 术中、术后继续穿。要随时注意穿着情况, 保证穿着有效, 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1.2.4 应用气压治疗仪

术毕回病房即可应用气压治疗仪[3],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气压治疗的意义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处理方法。注意操作前需先排除禁忌证, 正确操作, 关注患者的感受, 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适时调整压力大小, 严密观察患者的耐受程度及肢体末梢情况。气压治疗3 0 m i n/次, 1~2次/d, 直至患者出院。

1.2.5 术后早期活动

术毕回病房后即鼓励并协助患者床上翻身, 每1~2h 1次, 每次活动后注意观察骨突处的皮肤情况。术后第一天即摇高床头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 (外阴癌、子宫脱垂患者术后除外) , 早期活动 (早期床上及下床活动) , 多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 能进食者鼓励多饮水, 做好输液护理, 合理静脉补液, 避免下肢注射等。应告知活动时改变体位需严格遵守“三部曲”:即坐起30秒, 站立30秒, 再行走, 切勿急躁, 谨防跌倒和坠床。活动原则:主动活动为主, 被动活动为辅, 活动时注意保护切口和人身安全。

1.2.6 抗凝药物应用

根据手术情况尽量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 术后第1天开始低分子肝素钙针4100U/ml每日1次或每12h一次腹壁 (脐周) 皮下注射, 做好药物知识的宣教, 密切观察穿刺点、鼻腔、牙龈及大小便等有无异常出血, 监测凝血机制。

1.2.7 健康教育

(1) 编印纸质宣教资料, 内容包含入院须知、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知识、D V T简介、妇科手术前后相关注意及配合事项等, 浅显易懂。 (2) 制作图文并茂富有动感的宣传画, 悬挂在每个病房的墙上, 简单明了。 (3) 将妇科手术前后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制作成影像资料, 由科室同志群策群力, 自编自导自演, 请文化中心的同志协助拍摄、剪辑、制作完成, 并组织患者及家属集中观看, 然后再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接受程度及重点掌握内容进行侧重指导, 现场答疑解惑, 对L E D V T高危人群特别予以强调, 使之达到人人理解并掌握的效果。 (4) 现场演示及评估。护士在患者术前看完宣教录像后再结合墙上的动感图片给患者及家属演示下肢功能操, 进一步评估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动作是否标准、要领是否掌握, 以巩固宣教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L E D V T发生率比较用χ2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337例发生LEDVT 3例 (0.22%) , 对照组发生12例 (0.93%) , 两组LE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7 5, P<0.0 5) 。

3 讨论

3.1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L E D V T的认知

从发病机制来看, 深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预防的。我们必须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性和可预防性, 预防LEDVT是医患共同的目标。通过VTE风险评估, 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 加强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病因、危害性、高风险性及防范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程度。

3.2 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对LEDVT的疾病知识宣教采用书面加口头讲解的方式, 弹力袜的使用则以口头解释加演示, 术后活动在书面知识理解后加口头强调和行动上的督促, 气压治疗仪的应用与预防性抗凝治疗在于口头解释后患者配合, 改变体位需严格遵守“三部曲”, 通过口头、书面加录像患者就能掌握。相对难的则是下肢功能操的学习与巩固, 需要护理人员耐心演示, 反复督促。

3.3 对干预效果追踪反馈是关键

预防L E D V T的干预措施中, 患者的依从性决定效果。由于医用弹力袜材料特殊, 患者往往因穿着不适而不愿坚持, 需要我们反复耐心解释、及时督促, 并予积极协助。术后早期床上翻身、下肢功能操可建立床头评估表, 患者每次锻炼后在表格内打钩。责任护士每天巡视病房, 查看评估表, 了解实施情况, 不定时要求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演示, 及时予以肯定和指正。责任护士每天观察患者的皮肤色泽、温度以及有无疼痛肿胀等, 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 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明显减少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玉珍, 张震宇, 郭淑丽, 等.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产科杂志, 2006, 41 (2) :107.

[2]赵礼香, 李敏, 卜君媛, 等.功能操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09, 8 (11) :941.

物理措施预防血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骨科大手术后的86例患者, 其中男54例, 女32例, 年龄最大79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48.5岁。其中髋关节置换的患者7例, 股骨头置换的患者38例,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10例,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29例,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例。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可以引起肺栓塞,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 因此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极其重要。目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预防和机械物理方法。

1.2.1 药物预防:

抗凝剂可以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 阻止血液凝固, 合理应用抗凝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目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小剂量肝素。肝素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防止血栓形成的效果较为明显, 一般患者手术前2 h皮下注射小分子量肝素5000 U;手术后每12 h皮下注射肝素5000 U。 (2) 低分子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出血的不良反应较小, 半衰期长, 为预防血栓的首选药。 (3) 口服抗凝药。口服抗凝药主要为香豆素类药物, 可在术前及术后服用, 以防下肢静脉发生血栓, 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 (4)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释放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 (5) 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稀释血液、提高血栓的溶解性、降低血小板的黏附性。术中及术后静脉滴注右旋糖酐500 m L。

1.2.2 机械物理疗法:

术后通过间歇性充气的长筒靴, 加速血流, 预防血栓形成;还可以穿弹力长袜, 防止血栓的形成;术后保持患者肢体抬高, 以防静脉压迫, 不利于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多做下肢活动, 病情稳定的患者应鼓励其下床活动, 增强肢体关节的锻炼。

1.3 护理策略

1.3.1 心理护理:

当患者被确诊为骨科疾病时, 大多数患者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 有的则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 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另外, 患者不仅要面临疾病带来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 而且要忍受身体的疼痛折磨和治疗的痛苦煎熬, 因此在治疗中表现为精神极度的紧张、恐惧和痛苦。所以, 护士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各种心理变化进行认真、负责任的分析, 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 在手术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有益于消除患者的负担, 使其配合治疗, 而且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概率。

手术前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 通过与患者交谈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问题, 及时对其不同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使患者维持稳定、健康、良好的情绪, 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承受能力。详细地将手术室的环境、手术过程、麻醉师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介绍给患者, 让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的环境、进入手术室以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前宣教, 让患者知道手术前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放松精神, 配合医师的治疗。告诉患者要保持战胜病魔的信心, 对患者在心理上和手术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正确的解答,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充分为手术做准备, 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

术中责任护士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及处理。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通过交谈转移患者注意力, 从而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紧张情绪, 使患者保持轻松地心态,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大多数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很好, 一旦手术后出现身体不舒服, 疼痛加剧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 患者就会产生怀疑、忧郁和恐惧的心理, 患者家属也会感到焦虑和痛苦。因此, 责任护士要经常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动态, 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以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痛苦。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使患者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 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1.3.2 饮食护理策略:

应给予患者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且易消化的食物, 以改善病患的营养状况, 增强其机体耐受能力。热毒伤络型患者应食用清热解毒。易消化的食物, 如西瓜、绿豆等;血瘀阻络型患者应选用温热的食物, 如羊肉汤、桂枝、桂圆等;气血两虚型患者应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如鸡蛋、牛奶等。

1.3.3 体位护理:

手术后使卧床休养的保持患者肢体抬高20°, 目的是使静脉松弛, 患者肢体下。鼓励患者经常翻身, 以免肢体长时间受压。

1.3.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对策: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由于血栓的存在,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1) 肺栓塞。血栓形成的早期, 下肢深静脉血管比较脆, 容易发生脱落, 进而导致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发生堵塞, 导致呼吸衰竭, 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2) 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发生血栓后, 血液流通受阻, 导致静脉系统内发生淤血, 进而出现下肢浅静脉曲张。 (3) 淋巴水肿。长期静脉的血液受阻, 导致肿胀而发生淋巴管炎症, 发生淋巴水肿。 (4) 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 (5)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6) 慢性瘀血性溃疡。并发症的预防:患者应卧床休养2周, 不能用力, 以防血栓脱落, 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 应离床20~30 cm。下床活动时要穿弹力袜, 适当压迫浅静脉, 增加静脉加速回流量。

1.3.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 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有时会出现焦虑、易怒的情绪, 当患者心理状态不好时, 家属不应与其一般见识, 而应尽量回避, 让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机会得到发泄。告诉患者选择高热量、优质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生冷、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忌烟酒。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 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 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药物治疗、出院指导等, 84例肝癌患者中79例均转好出院, 有效率为94.05%。

3 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导致患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因素之一, 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该疾病主要由于静脉血液血流缓滞、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所导致[1,2]。静脉血流缓滞由于手术中患者麻醉而导致的周围静脉扩张, 静脉血流减慢, 术后由于卧床休养导致下肢肌肉松弛, 使得血流缓慢进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静脉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形成, 化学因素包括静脉注射抗生素等刺激性和高浓度的药物溶液;机械性因素包括静脉局部挫伤或骨折碎片创伤等;感染性因素[3]。血液高凝状态是手术导致的高凝状血小板粘聚力增强, 由于血小板的突然增加, 可导致血液凝固性烧伤, 使得血液凝固性增加, 是引起静脉血栓的基本因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 局部疼痛等, 该病起病急, 患肢疼痛并伴有发热脉快, 常见于晚期癌肿昏迷、产后盆腔术后及长期卧床的患者。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体位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对策[4], 取得较好的结果, 因此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 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上极具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84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 84例患者中79例均转好出院, 有效率为94.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 有助于减轻患者压力, 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 使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利于患者配合医师治疗,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减少并发症, 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彩莉.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12, 33 (27) :5975-5976.

[2]张薇.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 2013, 7 (9) :157-158.

[3]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3, 15 (4) :347-348.

上一篇:大学和谐教育下一篇:学生人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