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谐教育

2024-06-02

大学和谐教育(共12篇)

大学和谐教育 篇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 这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部分,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意义

和谐大学是大学系统中的内外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的状态, 是以高校校园为载体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是文明向上、创造竞争、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是结构、质量、效益、规模、速度诸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校园[2]。构建和谐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高校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高校能够为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先进的科研创新成果, 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校能够为和谐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创造力和传播阵地, 从而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续动力。因此, 高校的和谐稳定是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大学的建设。

(二) 建设和谐大学是高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 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校只有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有了稳定才能进一步谋求发展, 而稳定来源于校园的和谐。只有和谐, 才能使校园环境井然有序;只有和谐才能保证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有条不紊, 工作、学习都尽心尽力;只有和谐才能团结多方面的力量, 凝聚人心, 从而才能谋求发展、促进发展。

(三) 建设和谐大学是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而孤立地发展。教师和学生是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 校园是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 也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为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机会和强有力的支持。在和谐校园里, 凝聚力和向心力强,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教师和学生的合理愿望与需求能够得到充分地满足, 个人才华得到充分地发挥与展示, 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从而增强其努力地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超越自我,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和谐大学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 大学生“三自”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要建立以学生为重心的和谐大学。大学生“三自”与和谐大学建设是一致的, 在和谐大学建设中, 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要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动力之本, 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外在动力, 并贯穿学生管理工作始末。总的来说, 自我教育, 能够实现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谐;自我管理, 能够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至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自我服务, 能够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 从而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服务。大学生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三自”,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建设和谐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工作。

(二) 大学生“三自”是和谐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的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三自”活动, 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和谐社会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力量。此外, 学生呼唤“以人为本”, 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 关注他们的差异, 张扬他们的个性。在大学生“三自”活动中,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他们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显然, 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实验室里完全实现, 还必须通过大量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来实现[3]。大学生“三自”活动的开展, 使大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自主、自觉地学习掌握自己所需的各方面知识, 通过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参观、实习甚至亲自从事生产试验、服务社会等途径[3], 使他们学会锻炼, 学会交往,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协作的精神。这样, 学生的合理愿望与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个人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就增强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就进一步推动了和谐大学的建设。

三、发挥大学生“三自”功能, 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当前, 高校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如大学生诚信缺失, 道德失范, 考试作弊现象较为严重, 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严厉处分的报道, 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情况;造假成风, 部分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就业, 常常伪造各种荣誉证书和技能证书;就业工作形势的严峻, 就业困难的加重, 使很多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同时, 部分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自杀现象屡有发生。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三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 发挥大学生“三自”功能, 能够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增长才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 创造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良好条件

高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首先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通过校广播电台、校园网、校报等舆论阵地[4], 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旋律, 形成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讲文明、讲纪律、讲艰苦奋斗和拼搏向上的校风。通过举办讲座、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学习竞赛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形成崇尚知识、崇尚科学、钻研学问、追求进步的学风,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打好专业基础, 增强求知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高校要搭建一个“三自”平台, 加大“三自”物资和经费投入, 加强学习场所、活动场所、娱乐场所、劳动场所、实习场所、休息场所、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服务设施以及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这些设施的日常管理也可纳入资助学生的渠道, 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使贫困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鼓励并支持各种学生组织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 使学生“三自”能真正落到实处。除了鼓励各种学生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外, 还要积极探索, 大胆尝试, 逐步扩大学生参与自身事务的范围与力度[5]。

(二) 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三自”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取得实效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正确指导。班主任、辅导员作为高校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者,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才的引路人、指导者;强化班级管理, 充分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 关键在班主任和辅导员。因此, 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对指导大学生发挥“三自”功能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整个“三自”过程中, 要指导大学生提高对“三自”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管理中, 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和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由前台退居后台, 由台上讲变成台下看, 指导学生编演出一幕幕好“戏”[3], 为“三自”提供有力的指导保障。

(三) 注重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

高校学生骨干是联系学校、教师、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与示范作用是“三自”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高校在校学生的规模剧增, 而直接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短缺,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难度加大。因此, 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进一步开发学生工作的人力资源, 对于高效、优质地做好新时期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好, 知识丰富、又能协调与同学的关系, 能够增强其自然权威, 而这种权威才是最令人信服的, 因此, 要重视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此外, 按照传统学生管理思想, 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生工作者来“管”好学生, 这样就会导致多数学生对学生干部产生逆反心理。优秀的团队文化是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创建的集体意识, 它包含的价值观、团队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均寄托了团队成员的理想、希望和要求, 成员由此产生的认同感, 正是集体凝聚力的来源, 这种文化导向作用比刚性的管理条例更见效, 更深人人心。因此, 学校要引导班干尽己所能, 充分营造健康活跃的班级团队文化, 通过团队文化激励团队每个成员的成才愿望, 并通过各种渠道塑造良好的团队形象, 使这种良好形象强化它内部的作用, 形成良性互动, 从而使“三自”活动从学生自发的管理到有组织的自觉行动, 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四) 建立班集体、学生宿舍导向式“三自”模式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团体通过创造一种心理动力而影响和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6]。开展班集体导向式“三自”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行为, 通过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从而获得锻炼机会的一种有效模式。如学生自行选举班委会, 同学们在竞选中能加深对自我的认知;班团干部在组建班委团支部开展各种活动时, 可提高他们自我设计、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在体验成功与感受挫折时能增强其胜不骄败不馁, 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品质;在行使自己职权时, 能够更严格要求自己以做出表率[7]。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把大学生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 提高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主性。

学生宿舍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宿舍卫生的干净整齐程度, 环境氛围的好坏, 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加深学生在宿舍中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宿舍责任感, 能够使学生在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集体管理和自我管理、集体服务与自我服务的相互促进中获得锻炼与提高。高校要经常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广大学生的宿舍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使学生在宿舍导向式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相互监督, 不断完善自己, 创造安全、文明、和谐、健康的宿舍环境。同时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能使多数学生的利益得到维护, 实现宿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 充分利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优势

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有效实体。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其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者的自愿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越来越为广大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并在大学生“三自”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也因其丰富性和挑战性,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敢于挑战自我的大学生加入其中。在学生会与社团中, 学生处于主人翁的位置, 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 活动中的自我组织、自我检查与自我调控, 活动后的自我评估、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等等, 都能使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 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因此, 学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优化、整合及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开展适合时代特色、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 如各种知识讲座、文艺体育比赛、献爱心活动等。大学生通过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锻炼, 可以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8]。

(六) 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

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 并把它们作为大学生“三自”的前沿阵地, 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相应服务。首先, 在理论方面, 可以让大学生共同学习与探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内容、特点与方法, 使大学生对“三自”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从而提高大学生“三自”的理论水平。其次, 在实践方面, 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定期举办各种大学生自我管理论坛、自我管理沙龙;或定期举行大学生“三自”先进经验报告会, 介绍自己或听取他人的先进经验, 以促进共同提高;或学习名人的有关自我管理的先进经验和体会[7], 不断积累“三自”经验, 从而不断提高“三自”的实践水平。

(七) 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社会、走入社会的重要形式, 更是实现“成长成人成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基本途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走上社会、深入社会、认识社会、研究社会, 能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的磨练中得以确立、巩固、升华和提高;又能把从课本上与课堂里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 以社会实践的形式服务于社会, 又有利于大学生把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使其朝着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素质优、专业素质高、动手创新能力强、肯于吃苦锻炼和勇于社会实践的优秀人才方向发展[7]。因此, 高校要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要安排好每年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做到制度上支持、经费上保证, 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总结表彰等方面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的内容要多样化, 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两部分, 前者包括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后者包括社会调查、“三下乡”服务、勤工助学、社会事务活动等[9]。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摘要: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以下简称“三自”) 与和谐大学建设息息相关, 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要创造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良好条件, 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要建立班集体、学生宿舍导向式“三自”模式, 鼓励学生加入各类学生社团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等, 从而发挥大学生“三自”的功能, 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谐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 2006, (1) :66-67.

[2]吕剑红.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5) :199-202.

[3]贾克水, 侯铁虎.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可行性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1999, (5) :35-37.

[4]陶宇, 李文明, 王颖, 蔡震宇.论新形势下大学生“三自”教育[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7, (2) :56-58.

[5]何仲坚, 刘庆雪.高校学生“三自”现状分析及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 (6) :114-116.

[6]肖凡.和谐校园建设简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114-115.

[7]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39-42.

[8]辛亦工, 鲁卫平.当前我校开展大学生“三自”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9) :74-76.

[9]金国雄, 范庆瑜.高校学生“三自”管理模式探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1) :54-56.

大学和谐教育 篇2

和谐文化,是指以提倡和谐思想为内核的价值理念,而和谐的.视野则是以和谐文化为主导的,具有一定前瞻性和方向性的视阈.和谐文化一方面营造了融合、宽容的外在的环境,另一方面和谐文化又促使大学生如何美的生活.和谐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 者:丁纯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7 “”(6) 分类号:B26 关键词:和谐文化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和谐社会 意识 教育

[作者简介]沙云(1974- ),男,四川梁山人,重庆工商大学后勤处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員,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40006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80-0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郑重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建设和谐社会,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育人理念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社会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作一些探讨,以期对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有所裨益。

一、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首先,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得以大大激发。其次,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既要依赖法治和制度,也要借助于个体的认识水平、自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再次,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的社会,而社会管理同样依靠管理者个体的水平。最后,和谐社会需要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广大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使每一个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创造的活力,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由此可见,大学期间,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是促进大学生和谐成长、全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对大学生进行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抓好理论灌输、搞好环境协调、实现目标提升是其中应有之义。

1.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首先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高校要通过形势政策课、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人文知识专业或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知识,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古代关于和谐社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世界各国对和谐社会的探索情况、中外探索道路的异同及对当代世界范围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筑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石,要向学生提供教材、提供素材、提供参考资料。在当前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还要科学规划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内容,在人文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中渗透和谐社会意识的教育,实现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与思想政治、文化素质教育的统一。

2.环境协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学校是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家庭是重要场所,社会是大课堂。要实现大学生和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与和谐,产生合力。学校首先要建立和谐校园,创造让学生安心读书、求知、成长的和谐环境,让学生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学好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高校学生对国际国内局势非常敏感,参与社会的热情度高,但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大局的把握和对中央精神的领会不一定到位。面对实际情况、面对转型期社会的矛盾向高校的延伸,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要在管理与育人中化解矛盾,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好高校的稳定工作,并且要积极主动建立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渠道,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维护社会的稳定。

3.目标提升。大学生树立和谐社会意识,目的是提高建构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与时俱进,提升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一要强化大学生个人的学习和锻炼,根据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帮助大学生夯实个人本领,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创造活力,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二要强化人格品质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源泉和成就的源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个体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此基础上,人和人协调相处,公平处世,互帮互助。三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确保和谐社会意识的“中国特色和气派”,领会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将“和为贵”作为内心修养和人际关系准则,培养大学生平和的心态、与人为善的品格、兼济天下的抱负和情怀,倡导公平正义与宽容的社会生活理念。四要充分体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时代特点,要在价值多元化的文化冲突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自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五要充分体现与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时代特点,在将民族精神根植于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引导学生吸取中外一切文明成果,以海纳百川的姿态面对世界多元化,正确处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冲突,做出正确的文化价值选择,从而实现多元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和谐。

三、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途径

1.加强和谐社会意识理论的教育与灌输。高校要通过形势政策课、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人文知识专业课或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知识,要让大学生知道和谐社会的深刻含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成员个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大学生的使命。要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的和谐观,使他们将“和为贵”作为内心修养和人际关系准则,大力倡导公平与正义、宽容的社会生活的主流信念和合理、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讲道德、讲诚信、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面临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不遗余力地西化、分化图谋,要引导当代中国大学生正确处理中西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和谐发展。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和谐观,领会其和谐之道,养成全面的中西兼容的和谐观,建设全球资讯时代的新型中国和谐社会理念。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纳入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当前,党中央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从政策导向的角度加大了对社会和谐问题的关注。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义不容辞、旗帜鲜明地将和谐社会意识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高校党委办学兴校谋发展的工作主題之一,将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社会意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在大学生教育中将和谐社会意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3.将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将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要从和谐社会建设和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和谐意识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对和谐社会意识观念的接受度;要立足学生,依靠学生,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带入到自我教育这个环节和层次上。

4.重视校园文化重要的育人功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要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功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和谐的人际氛围、求知氛围和创业氛围。

5.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这是大学构建和谐校园的隐患,为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高校首先要解决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观念和信心。同时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6.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导致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和谐成长。

7.引导大学生自觉关注民生,投身改革,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大学生要养成和谐社会意识,首先要了解当前社会的现状,投身社会实践,关注民生。当前,个别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缺乏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这与大学生不了解国情有关。当前,我国处于黄金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的集中多发期。国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困难企业的职工生活艰难。我们提倡大学生要走向社会、走向农村,走向社区、走进工厂,了解生产第一线,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察民情,知民意,切实解决认识问题;在看社会的过程中,感受家长、学校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增强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在投身实践、服务社会中,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和时代相结合,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贡献自己的智慧,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中国传统道德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

01-25.

大学和谐教育 篇4

一、和而不同的“和同”观

“和”“同”在儒家的经典中是出现得比较早的。孔子基于“和”“同”对立的基础上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他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在“和”与“同”中, 儒家提倡的是“和”而非“同”, “同”只是简单的认同, 往往是由于利益驱使, 过分的“同”反而容易引起争端, 导致不和, 而“和”则是一方面充分尊重个体的“不同”性质, 另一方面又强调对他人、社会及宇宙保有普遍的尊重和共情, 以实现社会人生整体的融合与协调, 这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同”。而选择“和”与“同”的根本在于主体本身的态度。

儒家的“和同”观的基本精神就是主张万物在差异的基础上存在着共通性。所以, 一方面承认和尊重个体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又不否认不同的事物之间有着根本的相通性。而正是这种“不同而和”才能更加协调发展。和谐就是要承认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没有差异就谈不上和谐。过去的教育侧重灌输, 强调人的社会价值, 忽视人的个人价值, 然而只有当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要构建和谐的人格, 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伦理层面看,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总是离不开自然与社会的支持与约束, 应强调个体对自然与社会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 应强调自觉和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荣, 强调个体利益融入社会发展之中, 对人友善, 助人为乐, 自觉接受教育和社会的制约, 培养为社会进步、发展和人类的整体利益做贡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 。不断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 自觉实现应有的行为规范。其次,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坚持自身人格的独立性。当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达到了统一, 个体的自我意识就实现了良好而积极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和谐人格的形成。因此, 作为大学生要在成长过程中充分了解自身性格的特点和优劣, 培养积极的心态, 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 坚持正确的思想、观点。这样,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 就不会因一味趋同而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第三, 大学生在实践中要不断培养主观需要与客观相适应协调的和谐“心理人格”。要充分认识到个体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 在坚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 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个性, 求同存异, 和谐共处。

二、推己及人的“仁恕”观

“仁”是儒家非常强调的一个核心的理念。作为“全德”的“仁”, 其核心精神就是爱人, 由亲亲, 仁民, 进而爱物, 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胸怀, 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仁爱。践行“仁”的途径有二:一是“克己复礼”;二是推己及人。“克己复礼”是对自己严格要求, 节制自己的情感, 行为上要遵从 “礼”的规范, 在社会关系中要确认自身的地位和身份, 强调自己在对仁道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 达到“正己、勉己和成己”。只有真正使自己的视听言动符合礼的规定, 达到“克己复礼”, 才能从最终意义上实现爱人的目标。“推己及人”就是要在社会关系的互动中讲究换位思考, 其基本的表现就是“恕道”。 “推己”就是反求于己, 内省自身, 充分了解自己的真实情感;“及人”就是充分考虑和尊重他人 (物) 的立场, 通他物之情, 感他人之心。

在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中, 人际行为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人与人的交往不仅要求交往双方散发诚信的理性魅力, 而且要释放仁爱的情感火花。人与人的交往往往具有“回报”效应, 你对他人仁爱, 他人就可能对你仁爱, 你从这种回报中体验到快乐, 又可能更自觉地去爱他人。这就是仁爱的催化和连锁反应。仁爱还具有“物化”效应, 可将人类之爱物化到生存空间中, 实现居住环境的人情化、工作环境的人道化、社会服务设施的人性化等等。这样的生存空间反过来又可能成为致爱因素, 引发人们的仁爱行动。这就是爱的良性循环。大学生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一是要加强自我修养, 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养成宽厚、善良、诚实、勇敢的道德品质和正直、正义的伦理情怀。二是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注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在处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要将心比心, 考虑对方的合法与正当利益, 形成互相谅解、团结互助的和谐的人际氛围。三是要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要获得生存、发展的可能, 就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同、帮助, 在积极促进整体利益的实现中, 或者至少要把社会利益的实现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保证的前提下, 才能取得发展的空间。因此, 大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不断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 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爱护自然, 关爱生命。

三、顺时适度的“中和”观

“中”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理念, 其含义主要是表征人的行为质量的形容词, 即中正、正确、恰当、适度的意思。“中庸”即中和。“中”是一种对普遍的“和”的训练和把握, 是和合文化的哲学升华。和合文化的特点就是多样的包容, 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天地间万物的生生不息。中庸所体现的正是这些过程中的中正、平衡、有序、适度、合律的和谐。这样的“中”, 既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 也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正确思想方法, 更是对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和至高的道德境界。

大学生对外部世界及自己内心世界许多方面的体验都更加敏感, 各种情绪的变化与表现也更为复杂与强烈。在这个特殊时期, 培养他们自我调控与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使其正确把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顺时适度地处理事情, 不仅关系到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够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更和谐的学习环境, 而且对于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从而创造与争取更多的发展的机会, 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正确的认知与评价的能力, 不断加强学习, 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其次, 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会与自己, 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时, 要能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找到符合自己内心的基准, 既要做到自励, 又要做到自控, 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在面对与他人和社会的矛盾的时候, 要学会自我调控, 合情合理地疏泄、转移、化解消极情绪, 缓和紧张情绪, 同时要学会求同存异, 在坚持正确的立场的同时, 将不为社会认可的需要或动机转变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需要或动机。第三, 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顺时适度”的能力。和谐的人格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大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素养, 合理解决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四、礼乐相济的“修身”观

儒家文化非常注重修身养性与人格境界的提升, 中国传统教育中和谐人格培养主要采用“礼乐相济”的方式, 并通过“礼教”、“乐教”、“诗教”等形式表现出来。“儒家‘礼乐教化’所要塑造的是‘文质彬彬’、‘美善相乐’的‘中和’人格。也就是审美修养与道德素质、美育与德育兼备, 达到和而不同的圣人的人格境界。”[2]

在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从思想道德层面汲取儒家文化中丰富的和谐理念, 而且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汲取儒家“礼乐教化”的精华为当代所用。与科学化的德育中重理论教育、重外在培育不同, 传统文化观照中和谐人格的培养更重视感性体悟和实践体认, 学校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经典诵读与文学审美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创设、社风民俗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感悟与移情能力, 使个体的心理欲求和道德需求与社会道德规范融合, 使大学生不仅具有人格心理内部的和谐, 而且有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外在关系的和谐, 最终从三个层面实现人格的和谐:人格心理层面, 有清醒的自我认识, 较强的独立性和耐挫力, 精神世界健康协调, 求真务实, 知行统一;道德伦理层面, 有宽厚、善良、诚实、勇敢的道德品质和正直、正义的伦理情怀, 关心他人, 关心群体, 社会责任感强, 爱护自然, 热爱生命;审美感知层面, 具有对美的感知力、理解力、领悟力, 能用超越功利的眼光看待物质生活, 看待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浩, 黄志斌.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4) :11-14.

大学和谐教育 篇5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为指导,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提高文明意识和综合素质,促进我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我校广大学生中开展以“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弘扬“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品质,营造我校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逐步消除和杜绝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自觉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精心培育和大力弘扬优良的校风学风。

二、活动主题

树新风·促和谐

三、活动时间

2011年9月下旬-10月上旬

四、具体内容

1.文明举止伴我行。各学院(校区)要以文明养成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文明礼仪养成,通过主题班会、板报、橱窗、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积极营造文明向上的舆论氛围。深入开展“崇尚文明、反思修身”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寝室文明伴我行。坚持开展“文明寝室”、“青年文明号”寝室创建活动,坚持实行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针对学生在寝室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大声喧哗、大声播放音乐、卫生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加大监督与检查力度,组织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寝室卫生和纪律。积极营造学习型、文明型、团结型的和谐寝室环境。

3.课堂文明伴我行。加强学风院风建设,在班级中积极倡导认真学习、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优良班风,学院(校区)在全体班级中组织“文明、团结、和谐”为主题的班风学风创优活动,借此活动,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提出规范要求,学院(校区)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将深入课堂并及时了解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等相关情况。倡导师生要求严格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狠抓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行为,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

4.校园风采伴我行。各学院(校区)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崇尚文明、反思修身”为主题的校园文明整治工作,引导学生在寝室、教室、食堂等公共场合言行文明、衣着得体,努力培养品德高尚、热爱学习、尊师重教、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文明大学生。同时,各学院(校区)也要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活跃校园文化气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组织到位

各学院(校区)要高度认识到此次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由学院(校区)党委副书记或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长助理为组长、辅导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学院(校区)认要真制定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且方案必须注明具体的活动时间及地点,以便于学工部组织人员参与观摩与学习,并在2011年9月22日(周四)前交至学工部。辅导员、班主任须全程参与此次教育活动。

2.扩大宣传,树立榜样

各学院(校区)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命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要通过宣传栏、网站等宣传载体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组织主题鲜明、扎实有效的文明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各学院(校区)可选取出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个人先进事迹,并采取多种方式对典型事迹进行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

3.善于创新,重点突出

各学院(校区)要切合自身实际,在保留传统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制定出具有学院特色的方案。各学院(校区)可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名师的言传身教,让广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增强文明意识,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4.认真总结,提炼经验

大学和谐教育 篇6

关键词:和谐校园教育管理机制大学生多元引导

社会和谐和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而校园的和谐和稳定则是校园进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优化大学教育管理的机制,并且良好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出重要的积极推动力量。

一、大学教育管理机制的和谐内涵剖析

和谐的大学校园,主要是重在主导好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且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良性关系发展,所以,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其重点和难点都是在于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因此,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其和谐的管理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的大学校园管理当中,就是以管理培养人的思想为主。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并且是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摇篮,是对于现代以及当代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高低。只有把握好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当中,以人为本的和谐内涵,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优质化的学生管理,才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优质的人才。

而在大学教育的管理机制的实现过程之中,高等院校的各项管理的参与者都要注重到这种和谐关系的维持。这个过程之中,学生已经不仅仅充当被管理者,还可以成为管理者的角色,这方面各个级别的学生干部都要配合专业的教师以及行政的教育管理人员,共同维护这样的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与师生关系。

并且大学教育管理机制的和谐内涵还涵盖到学生的家长,只有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个方面都能够和谐顺畅的运转,才能够真正实现和谐的高等院校之建成,这也是和谐校园的管理与建立的重中之重。

二、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剖析

(一)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学生注重管理方法的和谐

管理青年学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而科学的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对高等院校学生的管理方法的和谐。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呈现出更多的规范特征,这样在进行各项奖赏或者惩罚的时候都有规则可遵循,可以让学生以及教师在这样的一种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当中有处理的规范,这样的规范地处理各种问题,能够避免更多的争论,进而促进校园氛围的和谐。而另一方面,大学教育管理机制也体现了法律的精神,法律精神体现出一种公正、公平以及公开的思维模式,不仅仅能够在大学的教学活动当中维持好相关的秩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法制精神,进而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在法律与道德的轨道上运行。

而且大学教育管理机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样可以培养高等院校的学生以一定的系统性的思维,能够更好地推动高等院校学生运用自身的系统性思维和系统管理的经历,进而投入到社会当中,具备更为综合性的管理素养。

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还会有一定的程序,程序的优化是作为现当代高等院校学生所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对于处理事件的程序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程序的优化,进而更好地推动高等院校学生具备优化程序的方式,从而让学生与教师在优化的程序之中相处融洽和谐。

因此,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能够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到管理方法上的和谐,这种和谐包含了法律的精神,包含了规范化以及程序优化的思想,而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及系统思维,更好培养出具备对管理方法上有所掌握的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才。

(二)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能促进高等院校的综合人才和团队和谐观念的培养

正如前文对于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当中和谐内涵的剖析,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不仅仅是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人才的培育,而且还是对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培养。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变化,而且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进入到深水区,对于大学校园当中的教师以及学生人才,都是需要对他们进行能力上的转型升级以及突破。

在当前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中,不能够仅仅着眼于教育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充分考虑这个学生或者教工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的价值往往不可能是单独呈现的,是透过团队的协作,进而才能够实现的,而团队的紧密合作是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氛围,而和谐的校园氛围不能够脱离科学规范的大学教育管理的机制。因此,贯彻好大学的教育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让高等院校的各项人才往全面性的角度发展,更好地体现出人才的横向发展,进而促进这一批人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进与合作过程之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值。

一个人才,其综合的实力不仅仅和他个人的努力有关,更是和这个人所处的成长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而科学的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以及教师都受到这种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的熏陶,进而对于这一批高等院校的人文关怀上的精神,以及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培植,从而让学生和青年大学教师感受到理解、关怀以及尊重的重要价值,进而更多地尊重他人,尊重知识以及尊重人才。所以,和谐并且科学的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对于和谐校园之中的综合性人才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能够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归根到底是要实现高等院校以及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和谐的校园环境,往往是要在对多元化思想以及行为进行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实现的。但是这种对于多元化的行为以及思想的包容,并不是一种毫无底线以及道德原则的包容,而是一种能够具备一定区分性,具备一定管理秩序的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所以,大学的教育管理机制恰好从理性的精神角度,对于校园的多元化行为以及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和谐的校园,与和谐的社会是一样的,需要在有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多元文化与多元行为的发展,而且和谐的校园需要是一个进行有机协调,并且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样校园各个组成的部分才能够正常地进行运转,才能够进行良性的循环。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对学生管理工作上的和谐,进而提高了高等院校的管理水准,缓和了高等院校当中的各项矛盾,进而有效地促进了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能够满足新时期新阶段下,对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稳步实现。而高等院校的稳定和谐,能够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更好地位社会提供各种优秀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建设等板块提供优秀人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在日常的大学教育管理过程当中,就要做到对教师和学生的关心,以及尊重,并且促进学生和教师等校园群体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大学的教育管理机制,主要就是培养人才为目的,而人才的培养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于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而且还要对大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人才的塑造,教师在开展大学的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其各项综合业务素养都会得到提高,并且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周庆芳.构建高职和谐校园,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文教资料.2008(22).

[2]李仕武.加强感恩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2)

[3]蒋洁.构建和谐高职校园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

大学生自我和谐教育的教学研究 篇7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中最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径。

1 大学生自我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我们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及“自我和谐量表”, 对药学专业的15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测量、统计分析以及资料证实, 引起大学生自我不和谐的因素主要有适应问题、学业压力、专业困惑、人际关系、就业压力、情感因素等。

2 开展大学生自我和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 开展和谐理论教育, 提高自我协调能力

专业课程中蕴含着很多的和谐因素, 在理论课教学中, 若能根据这些因素适时地、恰当地实施自我和谐教育, 将会收到比单纯理论教育更好的效果。如在探讨根的内皮层构造时, 发现只有对着木质部脊处的细胞不增厚, 保持薄壁, 称为通道细胞,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根吸收的水分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木质部导管中去, 最大限度地满足叶光合作用对水分的需求, 这是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再如探讨单子叶植物叶片为什么在一天当中最热时会发生卷曲现象?因为最热时是叶片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 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大, 而单子叶植物是浅根系, 其吸水能力满足不了叶片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 单子叶植物在长期进化中, 于叶片的上表皮演化出许多的泡状 (运动) 细胞, 届时, 将其中的水分全部释放出去, 从而使叶片卷曲, 降低光合作用, 减少水分需求量, 这是植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植物的根为什么有许多根毛?植物的茎为什么多数是圆柱形?仙人掌的叶子为什么是刺等。在教学过程中, 凡是涉及结构与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结构与性质、含量与质量标准等内容时, 只要教师能够适当引导, 都是开展适应教育的大好时机。久而久之, 大学生就会自觉建立起这样的概念:适应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 是进化发展的动力, 若发生不协调或不适应的现象, 必须积极做出调整, 否则就面临着被淘汰或灭绝的危险。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大学生更乐于接受, 效果也更好。

2.2 加强协作, 改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自我和谐的有力保证, 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降低自我和谐程度[2]。例如, 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讲解进行人际关系教育, 如五味子的生长环境。五味子生长在杂木林下土壤肥沃的地方, 需要有高大的植物为它遮阴才能长势良好, 而人工栽培的五味子, 没有了这样的环境, 则瘦小枯干。说明植物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群落关系, 否则很难正常生长发育。人也一样,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因此, 大学生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平时要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协作。

2.3 提高兴趣, 建立专业责任感

提高兴趣, 建立专业责任感是减少专业困惑的最好方法, 全身心投入于某件事就会发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如在讲解甘草时, 介绍甘草的根茎深达8~10米, 可覆盖6平方米土地, 防风固沙作用极为显著。统计表明, 每挖1公斤甘草, 就要破坏60平方米的植被, 可见, 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乱采乱挖对环境巨大的破坏, 这也是野外限制标本采集数量的主要原因。“同学们是否知道,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中药, 80%依赖于野生, 只有20%来自于人工, 扩大药源是我们学习该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你们是否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和社会责任的重大?”通过这样的讲解, 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避免盲目性。要及时补充新内容、介绍前沿知识以及发展动态, 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自己责任重大, 从而减少专业困惑。

2.4 正确面对挫折, 提高承受能力

大学生要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生活抉择太多, 如学业、人际、恋爱、就业以及事业、家庭等, 期间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那么, 该怎样面对, 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尤其是对特困生和失恋生等特殊群体, 更要适时开展挫折教育, 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对于特困生, 我们可结合自己和身边一些优秀的实例进行教育:一个人不能选择出身, 也不能选择家庭, 贫困并不代表我们无能, 完全没有必要为此产生自卑情绪。相反, 改变贫穷状况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更是特困生自强不息的动力和今后的奋斗目标。贫困在磨炼我们的同时, 也给予了我们经验和宝贵财富, 要学会客观地、辩证地看问题。

失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 更何况心理较脆弱的大学生, 失恋有可能对其造成致命的打击。作为高校教师, 应特别关注失恋大学生的情感变化, 及时给予教育疏导, 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渡过难关。

2.5 丰富实践活动, 做好就业准备

心理学研究表明, 自我表露和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3,4], 且呈较强的正向相关。所以, 增加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机会, 体现他们的自我价值, 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们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 如科研兴趣小组、专题讲座、调查报告、知识“三下乡”等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天赋和才华, 使其获得自信, 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增强专业信心, 做好就业准备。

摘要:结合引起大学生自我不和谐的因素, 以药用植物教学为例, 从自我协调能力、人际关系、专业责任感、挫折承受力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阐述专业课教师开展大学生自我和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和谐,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徐萍萍, 马向真.和谐社会中的自我和谐蕴义[J].求实, 2011 (3) :34-38.

[2]赵洁, 林艳艳, 罗家英.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19 (8) :746-749.

[3]张灵聪, 林贞, 陈碧英.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 2012, 34 (3) :83-87.

大学和谐教育 篇8

安全, 顾名思义, 就是人和物受到保障, 免受伤害威胁的状态。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开始, 就必须面对安全问题, 那时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大自然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人身生命安全的威胁, 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动物威胁、疾病等各种各样的危险。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人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今天, 人们面对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人身安全问题。对人类安全的影响除了自然因素以外, 还有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 他们均会对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可以说,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最根本的基础, 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指高等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制定各种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同学们遇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安全防范、防卫能力, 以及加强法制观念、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 就日常生活中和大学生联系比较紧密的安全内容包括防火、防盗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等。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及内容

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 构建和谐校园, 需从我做起。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地肩负起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 这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也可以提高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后, 能更努力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怎样的校园才能称为和谐校园呢?它应该具有三大特征:第一, 校园内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 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而感到身心愉悦;第三, 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 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而且, 有利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更有利于每一位在校学生的发展。而要完成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努力, 而且需要我们校园里每一位学生尽自己应尽的职责。

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尽了学生应尽的职责呢?至少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大家来到这里为了什么?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应该是: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准, 做一个为社会所欢迎的人;发展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做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发展自己的意志品质, 做一个贡献于社会的人。因此, 有没有自我发展的意识, 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我们有的同学道德发展有方向, 文化学业有目标, 身体锻炼有恒心。这就是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一种良好表现。

第二, 具有自我发展的行动。发展自我单单有意识是不够的, 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这种行动表现在道德的修炼上应该是:自觉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是:不论学习上取得怎样优异的成绩, 都能永不满足;不论在学习上遇到怎样的挫折, 都能坚韧不拔。表现在能力的提升上应该是: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 乐于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为学校服务, 在活动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 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谐的集体、和谐的校园, 应该是每一个个体都受到尊重的集体, 应该是每一个成员都受到尊重的校园。作为学生, 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尽自己的职责应该表现在:首先尊重学校的教职工, 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劳动,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上。如果说上好每一节课, 认真完成好每一科的作业是对老师的最好尊重的话, 那么, 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就是对学校员工的尊重。因为每一堂课, 每一处优美的环境, 都是学校教职工用心血和智慧换来的劳动成果。学校和家庭有着不同的特点。如果说在家里可以充分地张扬个性的话, 那么在学校较多地应该是规范共性;如果说在家里可以是全家人围着你而转的话, 那么在学校需要你有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其次, 尊重班里的每一位同学。这种尊重应该体现在对弱小同学的关爱, 对有困难同学的帮助, 对成绩不如你好、家境没有你富裕的同学的尊重上。有了这种尊重, 班级才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班级, 校园才是一个充满关爱的校园, 社会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 必将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 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 以发展增和谐, 以改革促和谐, 以公平求和谐, 以稳定保和谐, 使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光辉的现实。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大学阶段, 是大学生一生当中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 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 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自我防范能力较弱。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及大学生特定的年龄结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 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惑。据中国高校保卫学会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所高校调查统计, 2001年至2002年两年中发生各类案件9 278起, 非正常死亡164人。这一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其中大多数案件的发生和损害是由于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差, 自我保护能力弱所致。

大学生心理成熟滞后, 心理安全问题突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 社会压力加大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诸多原因, 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日益增多。据对全国14所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测试, 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指标明显地高于社会同龄人, 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明显比社会同龄人的心理安全问题要严重。

近年来, 经过“严打”整治斗争, 社会治安形势正在好转, 但是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仍呈上升趋势;高校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 与社会融合的程度越来越高, 高校周边治安环境更加复杂。另外, 社会不健康文化也是毒害大学生思想,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淫秽书刊、影碟、黄色网站而不能自拔, 导致精神萎靡、厌恶学习、不求上进, 甚至走上违法的犯罪道路。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 让大学生对社会治安形势有真实的认识和理解, 使大学生自觉地学习安全知识与技能, 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 从而预防和减少高校中违法犯罪对大学生的安全不法侵害。

我国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 已逐步由低级走向高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今天, 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并进入课堂。从实践看, 全国高校已普遍将安全教育列为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的教育手册、资料日益丰富, 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借鉴。据此,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将普遍得到提高。

所以, 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高校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 又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建校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 使我国高校的办学方向明确, 师资队伍强大, 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了条件, 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了基础。但仍有一些影响构建和谐校园的因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对我国, 特别是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西化、分化的渗透和影响, 社会上一些矛盾和不和谐现象进入校园, 对高校大学生影响较大等。因此, 构建和谐校园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立足国情和高校特点, 依靠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利条件,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安全与法制、法规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与法制意识, 掌握安全防范技能, 逐步消除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利因素, 经过不懈努力, 把高校校园逐步建设成为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校园。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 确保高校安全与稳定, 更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大学校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自然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进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大学和谐教育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和谐校园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

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 就是要关心人, 尊重人, 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和谐校园正好体现了这种要求。

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是高校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大学生的参与, 和谐校园就是空中楼阁。大学生能否自觉做到遵纪守法, 坚持公平正义, 师生、同学诚信友爱, 学习充满活力, 生活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将起重大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近年以来, 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稳定,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面貌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在校大学生, 绝大多数出生在八十年代, 他们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发展,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使他们成为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优良品德的人, 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职业人, 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以人为本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满足他们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着眼点是“管理学生”, 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 突出人的发展, 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 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权益,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学生, 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要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 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 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 在此基础上要采用各种各样的, 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 根据新的形势, 要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品德和精神风貌。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还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营造诚信友爱的育人环境。

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激励大学生的爱校感情, 培养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 产生凝聚力。培养和形成优良校风和学风, 倡导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 在全校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建设高雅的人文景观, 使整个校园里的建筑能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 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 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还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吸引力强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建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 (2) .

大学和谐教育 篇10

1、精神动力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此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反之,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则会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消极的影响。2、引领方向作用。通过先进的科学理论的引导,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确保和谐校园健康、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引导,并对偏离这些目标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纠正。特别是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长的过程中,这种引领方向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3、凝聚粘合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功能是指一种价值观被大学生共同认可后,这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大学生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产生对学校的使命感、归属感,使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对学校的向心力,能够激发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动机,鼓励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出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当前大学思想政治专职教育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状况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一些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软任务,弹性比较大,搞大班上课,在人员配备的编制上总是尽量压缩,挤出指标引进专业课教师,造成政工人员人手不足;二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遇到“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的困惑,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网络为我们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带来更加有利的机遇,同时也为西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不健康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对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了严重的挑战。3、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呆板,效果欠佳。一些传统的方式方法就不大适应了。比如,在改革开放前的封闭环境中,信息渠道单一、狭窄,学生们思想观念比较单纯。在新形势下,方法陈旧呆扳,效果欠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不到位。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比较薄弱。从物质上来说,经费不足,必要的物质设施也欠缺;从制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考核、奖惩机制也不健全。

三、和谐校园构建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1)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日常管理工作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保证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2)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综合教育网络,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形成育人合力。(3)丰富课堂教学育人。首先,加强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的培养,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其次,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关注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等,随着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应运而生,有电视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多功能教学基地等,而国内外大量历史图片、录像资料的公开,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4)开展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和服务社会相结合。把社会实践与勤工俭学和择业创业相结合,把社会实践与军政训练和社会调查相结合。2、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启动机制,是指把思想政治工作发动起来,使它各个构成部分、各个层面自觉开始运作,并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工作目标和任务的确定,规划和措施的制订与实施,以及动员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及其人员和工作对象的积极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启动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政工干部的选拔工作。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探索,还有大量日常工作需要组织协调,必须由精干的专职政工干部来实施。加强专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建立培训制度,通过脱产进修,集中培训和观摩考察等多种途径,大力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3、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保证。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思维,在坚持正确思想路线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创新。(1)和谐体系建设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实行目标分类,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2)和谐体系建设要实行先进性与普遍性、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3)和谐体系建设要把握系统性和整体性。(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用和谐的思想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校园的构建起着巨大的作用。论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分析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和谐校园构建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廷文,张福胜.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3).

[2]张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J].高教高职研究,2007,(9).

大学和谐教育 篇11

【关键词】音乐教育 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和谐大学校园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大学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想要进一步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需要构建起和谐的大学校园。音乐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方面是很有效的。例如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能力方面,是不可替代的。音乐教育还可以陶冶情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成败自然而然的也就是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涉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也就在于培养四有新人,即德智体美,而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促进人际和谐。音乐有助于大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因为音乐本身就是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来体味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作用。同时,音乐还有助于推进人际关系的和谐。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例如,合奏和歌咏活动都是属于集体活动,都是通过一个集体的面貌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大家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就认为艺术是人们之间实现交流的一种方式,艺术可以将孤立的个体同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让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第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音乐可以舒缓学生由于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和紧张的情绪,使他们从沉闷的学习状态中暂时的解脱出来,进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使其思维变得更加敏锐,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高。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音乐教育,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以往的大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之前,往往不能从众多的音乐中挑选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大多都是那些情调低下、粗制滥造的音乐。在接受过音乐教育之后,他们首先会对听觉感知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进而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表达音乐情感,甚至会去创作音乐。经过音乐教育之后,自然而然的会主动去接触那些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不是盲目地乱欣赏音乐。

二、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所发挥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教育可以催使校园充满活力。和谐的大学校园必须要具备活力和创新。并且活力和创新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的时期,也是他们人生的黄金时期,具有较为灵活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只有将大学生的创造精神调动起来,并且对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充足的保障,使大学校园充满创新活力的气息,这样的大学校园才能算得上是和谐的校园。而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培养。经过有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人的右脑,而右脑正是形象思维能力的控制区,音乐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的发展。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诱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音乐教育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所谓的人际关系和谐就是指人们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还可以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和谐包含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和学生与集体之间的和谐相处。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内心世界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这种意识将不利于人际交往。而音乐教育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音乐活动服务、音乐比赛等,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他们之间会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情形,形成一种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形成。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合奏和歌咏活动都是通过一个集体的面貌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大家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就认为艺术是人们之间实现交流的一种方式,艺术可以将孤立的个体同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让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总结

音乐教育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高校应该将音乐教育重视起来,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切实、努力的将音乐教育搞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李蓉.音乐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10 (8) : 168-169.

大学和谐教育 篇12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不和谐表现

值得肯定的是, 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格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 我们也看到近些年来在大学生中发生了很多令人痛心的事, 甚至诸如马加爵、药家鑫杀人案等事件, 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状况也是着实令人担忧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不健康、不和谐的状况不容忽视:

(一) 在政治人格方面, 表现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 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社会急速转型, 思想上受到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与此同时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这又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二) 在道德人格方面, 表现为个人主义突出以及道德行为失范

有些大学生秉承“个人自扫门前雪, 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为了获取个人利益, 有些大学生不惜牺牲他人、社会的利益, 只讲权利, 不讲义务, 表现出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三) 在心理人格方面, 表现为有些大学生抗压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如日益激烈的社会就业环境、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情感的纠葛等。有些大学生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 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往往陷入盲目骄傲和无限自卑的两个极端, 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容易一时冲动。如现在有些大学生一旦同宿舍同学产生纠葛就要求换宿舍, 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就业、情感问题走向极端, 选择自杀。

二、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上的缺失

大学是人格定型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方面责任重大。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方面存在缺失, 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笔者认为,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

(一) 创新性教育理念的缺失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对陈旧, 在大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方面,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从党、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 片面强调对大学生的共性要求, 把培养目标定格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 存在着社会至上的价值定位。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他们和谐人格的培养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另一方面, 过于注重单向性“灌输”教育, 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 没有真正切实重视学生自身特质的多样性以及创新教育模式。

(二) 情感教育的缺失

目前,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情感方面教育的缺失表现为: (1) 不能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情感上的需要的不同层次; (2) 缺乏对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3) 很少对大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等。在这种缺乏情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 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调动, 从而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人格,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校园和谐文化环境的缺失

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然而, 有些高校校园文化单调, 缺乏校园核心价值文化。同时, 有些高校周围环境混乱, 比如学校周围密布的网吧、酒吧、KTV等休闲娱乐设施,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目前, 一方面由于高校专业心理健康咨询的师资队伍不强, 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后遗症的发生。另一方面, 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少正面的宣传, 有很多大学生秉承“只有大脑有问题的人才去看心理医生”的观念, 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后碍于面子而使问题越拖越久, 最终导致大学生人格的缺陷。

(五) 教育者自身素质的缺失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在人数、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 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可能。然而, 也有相当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首先, 有些教师的言行举止没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 许多高校工作者忽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从而导致自己的知识面窄、旧, 跟同学没有共同语言。这导致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鸿沟, 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缺乏兴趣, 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破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人格方面的缺陷, 遵循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客观规律, 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人格, 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格。

(一) 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在现阶段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关键在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此外, 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报纸等形式向同学宣扬党的方针政策, 给同学们提供最新的时政动态信息, 激励同学们以“八荣八耻”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要通过特定专题的学习、讨论、演讲、辩论等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

(二) 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教条式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理念。具体的说,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学科定位上, 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破传统的社会至上的定位。二是在教育过程中, 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者应注重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互相磋商, 使教育者从“传播者”转变为“促进者”, 从“居高者”转变为“参与者”, 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三是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学生各展所长, 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 从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 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首先, 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提出过, 要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学会“说话”。大学校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可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和谐人格培养的载体。

其次, 大力塑造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文化, 是对大学生和谐人格最长久、最深刻的一种形式。此外, 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环境, 用高雅文化、科学理论占领网上阵地, 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的能力。

(四) 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健康的心理是个体人格发展的“粘合剂”, 对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老师应从以下两点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首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育一支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后, 即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工作, 以便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思政工作。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 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 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治疗, 针对不同个案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其次,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发掘教学内容的教育意义, 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从而把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素质。同时思想政治老师应当通过研讨会、社团活动、演讲等形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正面宣传, 改变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错误观念, 鼓励学生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治疗。

(五)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的那样:“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 只有性格才能养成个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者, 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影响到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复合知识素养。作为教师, 要胜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一方面要善于更新原有的专业知识体系, 关注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 夯实本学科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 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 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贴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 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师力。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内在的人格力量。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高校教师作为一本教材、一面镜子, 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工作态度、接人待物都将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长久的意义。高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树立自身榜样的作用。

此外, 政府要努力优化社会环境, 建立完善和谐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体系, 鼓励大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能力, 形成和谐人格教育的合力, 从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齐宗.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 2004, (03) .

[2]倪海军.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 2010, (04) .

[3]王荣德.教师人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9.

[4]周爱平.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塑造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07) .

上一篇:智能故障库下一篇:物理措施预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