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

2024-07-27

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精选11篇)

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 篇1

近几年, 由于气候条件变化, 加之有农户使用药剂不准确, 在生产上药害发生频繁, 给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甚至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 因此, 要及时防治以免发生药害, 减少损失。药害症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 生产常见药害症状

1.1 斑点

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 有黄斑、枯斑等, 如丁草胺、恶草灵施用量过高, 本田苗期会造成褐斑。

1.2 黄化

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 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 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稍发黄。

1.3 畸形

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发生这种药害, 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型果。水稻施二氯喹啉酸量过高, 水稻苗发生卷叶, 2, 4-D施用不当, 出现空心果, 畸型果。

1.4 枯萎

这种药害一般全株表现, 主要是除草剂药害, 如豆类喷高浓度的杀虫剂出现枯萎、萎蔫、死苗等, 药害出现多数叶黄化, 叶绿枯焦, 植株萎缩。

1.5 生长停滞

生长抑制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 如矮状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1.6 不孕

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 如在水稻开花期施防治稻瘟病药过量会造成空秕粒。

1.7 脱落

在果树和其他双子叶植物上常发生, 有落花、落叶、落果等, 如李子树上开花施用乐果过量造成落叶和落果等。

2 药害发生原因

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使用, 才对作物安全, 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 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2.1 误用

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 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

2.2 除草剂的质量问题

如制剂中含有其它活性的成分, 或加工质量差, 出现分层、沉淀等, 由于药液不均匀导致药害。

2.3 使用技术不当

选用施用时期不正确, 使用剂量过大, 或施药不均匀等都可能造成作物药害, 如2, 4-D在玉米上施用时超过5叶期就会产生药害。

2.4 混用不当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类杀虫剂能严重抑制水稻植物体内芳基酰酶的活性, 把敌稗与这些杀虫剂混用, 敌稗在水稻植株不能迅速降解而造成水稻药害。

2.5 雾滴飘移或挥发

喷施易挥发的除草剂, 如在喷施豆磺隆时, 如果邻近有水稻等敏感作物, 就导致水稻药害。

2.6 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在通气不良的稻田过量或多次使用杀草丹, 引起脱氯反应, 造成脱氯杀草丹, 会抑制水稻生长, 造成矮化现象。

2.7 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

喷施过除草剂的喷雾器, 应清洗干净, 如未清洗干净, 残留有除草剂, 二次使用时, 可能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 喷施豆磺隆除草剂时, 如喷在蔬菜上会产生药害。

2.8 土壤残留

有些除草剂的残留期很长, 被称为长残效除草剂, 如绿磺隆, 咪草烟, 莠去津、广灭灵等。使用这些除草剂后, 如下茬种植敏感作物有可能发生药害, 这种药害被称为残留药害。

2.9 异常气候或不利的环境条件

使用除草剂后, 遇到异常气候, 如低温、暴雨等可能导致药害发生, 如在正常的条件下, 乙草胺对大豆安全, 但施用乙草胺后, 下暴雨大豆则会受害。

3 药害的预防

在大面积施用某种除草剂前, 一定要先试验, 即使该药在其它地方已大面积应用, 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因为除草剂的药效和安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应特别注意。

3.1 选用质量可靠的除草剂

适时、适量、均匀施用, 施药后, 彻底清洗施药器具, 施用长残效除草剂, 应尽量在作物前期施用, 严格控制用药量, 并合理安排后茬。

在异常气候下不要施用除草剂, 特别是在早春作物地施用除草剂, 施用除草剂前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

邻近有敏感的作物, 不要施用易挥发或活性高的除草剂, 以免产生飘移药害。

合理使用除草剂是防止药害的有效方法, 另外, 对那些不安全的除草剂, 应加上安全剂后再使用, 此外, 施药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

3.2 防预措施

使用安全保护剂如25788可以防止和解除酰胺类除草剂的药害;激素型除草剂造成的药害, 可喷施赤霉素或撒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缓解;光合作用抑制剂和某些能杀型除草剂的药害, 可施用速效肥, 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土壤处理剂的药害可通过翻耕、泡田和反复洗土壤, 尽量减少残留。

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 篇2

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如丁草胺在水稻本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

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稍发黄;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漂移到其他作物上出现黄化等。

3.畸形: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喷洒高浓度的萘乙酸会出现卷叶。

4.枯萎:这种药害一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如豆类喷洒高浓度的`杀虫剂出现枯焦、萎蔫、死苗等药害。

5、生长停滞: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不孕: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7.脱落:在果树和其他双子叶植物上常发生,有落花、落叶、落果等。如桃树施用水胺硫磷和花期施用乙烯利不当引起落叶。

8.劣果: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

二、补救措施

1.喷大量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农药后而发生的药害,而且发现较早,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洒清水2~3次,植保论坛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冲刷掉,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

2.迅速追施速效肥。在发生药害的农作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养分,以增强农作物生长活力,促进早发,加速作物恢复能力,这对受害较轻的种芽、幼苗,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化学除草剂的药害及预防 篇3

一、药害的症状

1.灼伤

触杀型除草剂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伤斑。茎叶处理剂如苯达松、虎威等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喷洒,会使大豆叶片产生烧灼状的褐色枯斑。

2.退绿

取代脲类和三氮苯类等抵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过量使用时,常引起作物叶片退绿发黄。绿麦隆因施用不匀而局部过量不公会使麦类叶片从叶尖失绿变黄,而且会使翌年栽插的水稻秧苗发黄以至枯死。玉米地施用过量的阿特拉津后,其残留也可使小麦、大豆等作物的叶片退绿发黄甚至枯死。

3.矮化

杀草丹连年和过量使用常导致水稻植株的矮化,叶色加深。症状轻的还能逐渐恢复常态,生病势必影响产量。绿黄隆在麦田超量使用后,其残留可使后作水稻矮化,僵苗不发,严重影响产量。2,4-D、2甲4氯使用剂量过大或施用时期不当也能引起禾谷作物植株矮化,分蘖增多,叶色暗绿。气温低时,由于药剂在作物体内降解缓慢,药害尤其明显。

4.畸形

植物激素型除草剂如2,4-D、2甲4氯、百草敌在过量和低温下使用时,对麦苗常引起畸形症状,新叶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籽粒形态和粒重反常,影响产量。这类除草剂如果误用或喷洒时飘移到双子叶作物上,则引起叶形变窄,叶片皱缩,茎秆扭曲,赞成不结实或减产。

5.不实

激素型除草剂百草敌施用时期不当,如在小麦幼穗发育进入到雌蕊分化阶段施用,由于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小花的发育,会导致不结实,减产严重;如使用过量,会加重药害程度。

二、易与除草剂药害混淆的异常症状

正确诊断除草剂赞成的作物药害症状应区别于以下情况引起的异常症状。

1.异常环境条件。低温冷冻、高温、干旱、热风、长期积水等,都能使作物叶片产生灼伤、失绿、黄化、干枯等症状。

2.真菌、细菌、害虫,特别是病毒与一些传染病害赞成的作物受害症状与乙草胺等许多揪后、苗前处理除草剂引起的药害近似。

3.作物营养缺乏,特别是缺铜、锰、锌、钼等微量元素赞成的缺素症与一些除草剂的药害近似。

4.大气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臭氧、氯气、乙烯、二氧化氮等使作物受害产生的症状与一些除草剂药害症状近似。

三、药害产生的原因

1.除草剂药液雾滴的挥发与飘移。在喷雾过程中,一些挥发性强的除草剂雾滴通过挥发及飘移,使邻近第三作物与树木受害,其中以2,4-D丁酯最为突出,在麦田使用时,雾滴水可飘移至1000米以外的距离,使大豆、向日葵、甜菜及树木受害。

2.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较长,结果赞成后茬第三作物受害,如小麦地应用绿黄隆,大豆地应用普斯特与氯嘧黄隆后,次年播种甜菜与油菜及蔬菜便严重受害。

3.除草剂混用不当赞成药害。如利谷隆等脲类除草剂与磷酯类杀虫剂混用,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敌稗与乐果、氧化乐果等混用后伤害水稻。

4.施用技术不熟练,喷洒不匀,喷幅接合带重叠,喷嘴漏滴等,赞成局部喷液量过多,使作物受害。

5.误用、过量使用及喷药时期不当。

6.异常的气候条件。

四、药害的预防

1.适量用药

用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时,应掌握所用除草剂的最低安全有效剂量,既能保证良好的除草效果,又能使其对作物的不良影响减轻最低程度,以减轻副作用,提高安全性。多数药害的发生都是由于用药过量所致,喷撒不匀引起的药害也是由于局部过量的后果。

2.短期用药

有些除草剂对于作物的生育期要求极严,在使用这些除草剂时,既要考虑杂草的第三期以争取良好的除草效果,又要考虑作物的安全期,选择作物耐药或分解能力较强的生育期用药以避免药害。例如,在麦田使用2,4-D、百草敌等植物激素型除草剂最好在麦苗的分蘖期用药,分蘖期前和拔节开始后用药均有可能产生药害。

3.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新除草剂不断开发,活性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低,必须提高施药技术水平,保证喷洒均匀周到,才能保证药效并避免药害。为达到这一要求,在喷洒除草剂前,要根据用药面积、用药量和作物、杂草的生物量估算用水量,将药剂平均分配,然后对水喷洒。液剂要用量筒量药,可湿粉要先用少量水调成浆,然后对足水喷洒。喷头最好选用狭缝式喷头,保持一定的喷幅、稳定的压力和适当的雾滴,匀速行进。喷幅之间既要相互衔接,又要昼减少重叠施药。邻近有敏感作物时,应留出一定距离的隔离带,以免药雾飘移引起药害。采用毒土法施药时,应经两次稀释,力求均匀。除草剂不可在田间配药,以免泼洒引起药害。除草剂的混配必须合理,混凝土配不当也常造成药害。

4.避免在不良气象条件下施药

大风天气施用2,4-D容易產生药雾飘移所致的药害。低温下施用百草敌,由于药剂在麦苗体内降解缓慢而产生药害。高温时施用扑草净最易引起水稻的药害。在土壤过湿及低温冷闵的条件下施用拉索、都尔等除草剂,则会造成大豆、花生的药害。为了避免药害,应选择适宜的天气施药,不在不良气象条件下施用对气象条件有较高要求的除草剂。

5.坚持推广工作程序

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 篇4

1 烟苗药害的症状识别

药害一般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2类:一是急性药害。药害发生快, 症状明显, 一般表现为叶片褪绿斑点或褪绿斑驳;白色或褐色坏死点, 周围黄化, 坏死斑成片, 畸形, 类似花叶灼斑;斑点往往在施药后迅速发生, 药斑在植株上的分布缺乏规律性, 且大小、形态变化较大;而生理性斑点分布较普遍, 出现在植株上的部位也较一致, 二者相比有显著的差异。二是慢性药害。早期病状不明显, 一般表现为光合作用缓慢, 发育不良, 叶片失去光泽, 矮小及营养缺乏等症状。而烟草遭受除草剂等药害后, 叶片发皱与病毒病 (小叶病) 极其相似, 易混淆, 必须认真对比区别, 才能对症治疗。从病状上区分, 烟草遭受除草剂药害后, 叶片皱缩但没有泡状, 叶片的边缘、叶尖、腋芽及心叶部位发黑, 呈水渍状, 也就是农民朋友俗语说的“熟烫”, 其引起的畸形症状在田间分布普遍, 在植株上常表现为局部性症状;而病毒病的烟草叶片呈泡状皱缩, 叶片黄化, 着色黄绿相间, 植株矮小, 而病毒等引起的畸形症状在田间分布零星, 常表现为系统性症状。从发病时间上区分, 大面积的烟草药害常发生在施药后一段时间, 而烟草病毒病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从发病株分布上区分, 遭受药害的植株可能全田发病, 着药量大的部分病情重;而烟草初染病毒病后, 在大田中点片发病, 并且常伴有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大量发生。

2 发生的原因

一是烟草敏感期用药。烟草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对除草剂的敏感度更不一样。在正常情况下, 在发芽、3叶前对农药特别敏感, 此时用药浓度稍大极易产生药害。二是农药的种类和用药量过多, 浓度过大。乐果、混灭威、二溴氯丙烷不宜用于烟草, 否则极易产生药害。农药尤其是除草剂的用量比较严格, 每种农药都有规定的用量, 若用量过多、浓度过大, 就可能产生药害[2,3]。例如, 烟草小苗移栽烟田, 膜下施用除草剂或垄沟使用乙草胺用量过大时, 若不及时掏出烟苗, 易产生药害。三是农药的盲目混用。农药的混用是严格和科学的, 盲目混用, 不但无增效作用, 有些情况下还会造成药害。例如敌稗和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用, 就会造成药害。四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若环境条件不适当, 会出现药害。例如多数除草剂随土壤或植物含水量的增加, 提高药效;但施药后雨量过大, 会造成除草剂淋溶下渗, 产生药害。五是除草剂残留药害。有的除草剂品种在土壤中的残留过长, 可对下茬农作物造成药害。六是农药产品质量不过关。有的农药可湿性粉剂加工质量不好, 粉粒粗, 或者湿润质量差, 悬浮性能不好, 加水后容易产生沉淀, 搅拌后也容易快速发生沉淀, 沉积在喷雾器底部, 使喷雾不均匀, 从而造成药害。七是喷雾器清洗不净。对用过除草剂的工具或喷雾器, 没有及时清洗, 再喷其他农药, 就能造成药害。如喷过二甲四氯后, 清洗不净就易造成烟草的药害。

3 预防措施

一是科学、正确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称取药量要准, 使用浓度要准, 施用药量要准, 配置的药液要均匀, 尤其在烟苗敏感期施药, 如发现标准剂量和浓度,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应更换农药品种;稀释农药的水质要好, 特别是乳油农药所用的稀释水, 要选用清洁的江、湖、河水, 不能用井水和污水;农药混合要科学合理, 连续使用要注意间隔时间, 不能随意混用农药, 以免引起药害;正确掌握施药时间和气温等天气情况, 施药时间一般在8:00—11:00、15:00—19:00为最佳;严格控制除草剂使用浓度和剂量, 不任意加大浓度和剂量。除草剂的使用比杀虫剂、杀菌剂等的使用更为严格, 每一种除草剂的用量和浓度都是经过多次重复试验测定出来的, 超过用量对农作物就容易造成药害。因此, 要熟练掌握除草剂使用技术和操作要点, 以防止产生药害。视苗情、草情、天气、土质, 灵活掌握施药期、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苗弱苗倒不施药, 毒土太干或田土太干不施药, 叶上有露水、下雨时不施药。在使用高浓度除草剂时, 药液均匀喷洒比较困难, 人的行走速度、手动掌握幅的宽窄与快慢、打气足不足、工作时间的长短等, 都影响喷雾的均匀程度, 也会造成重喷 (尤其在烟草小苗期) , 这样造成局部超量用药, 发生局部药害。二是严格按说明书用药。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去做, 特别是要重视并严格遵守其中的“注意事项”。不要使用标签失落、不明用法的农药。使用过除草剂、消毒剂的喷雾器要彻底清洗干净才能用于烟苗喷雾[4]。

4 补救措施

一是喷水或灌水冲洗法。如果喷药不当, 可能发生药害时, 应立即喷清水洗淋植株。如果用错了土壤处理药剂, 可用灌溉及排水交替进行的方法解救, 洗药后施速效有机或化学肥料, 以提高植物再生补偿能力, 促进植物迅速恢复生长, 减轻药害的发生程度。二是中和缓解法。如果用药发生错误, 发现又较及时, 可经水洗后进行异性中和。即酸性农药发生药害可用碱性农药中和化解。例如, 在使用乐果乳剂发生药害后, 可用石硫合剂、灭多威等碱性农药来中和, 或用硼砂200倍液喷洒1~2次, 即可缓解, 使植株恢复正常。三是喷药补救法。错用二甲四氯除草剂后, 叶片受害变白。对于由一些生长调节剂和传导型除草剂如2, 4-D、甲草胺、乙烯利、整形素等引起的药害, 可喷施赤霉素以减轻药害程度。也可用50%腐殖酸钠颗粒, 先用少许水溶解, 再对水成500倍液, 逐株淋蔸, 3~5 d后叶片可逐渐恢复其功能[5]。对于烟草遭受乙草胺药害不必使用杀菌剂, 可用济南绿邦生根壮苗剂30袋/hm2加光能素30袋/hm2对水喷施, 间隔5~7 d喷施2次, 可以恢复正常生长。四是使用解毒剂或吸附剂。可通过使用植物解毒剂或撒施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方法来防止或减轻。如喷施硫酸铜发生药害, 可喷1%~5%石灰水解除。对受害死株缺苗的可补栽, 并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3.

[2]高艳卫.植物药害发生因素及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1) :151.

[3]桑景拴.药害的症状表现及补救措施[J].北方园艺, 2005 (6) :92.

[4]刘勇, 杨宇虹, 陈学军, 等.烟草漂浮育苗中剪叶工具消毒剂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 2007 (1) :41-43.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及补救措施 篇5

一、药害产生的原因

农田喷施过量的农药后在植物上产生药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以归结为药剂、植物和环境条件三种因素。

1. 药剂本身的因素

即农药的性质。各种农药的化学组成不同,对植物安全程度有时差别很大。在农药使用中,如果在植物上发生了药害,主要因素应当是药剂本身,这里涉及三个方面:

(1)一般无机农药容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农药和生物农药要安全得多。在不同的农药剂型中,易造成药害的排列顺序为:油剂>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

(2)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如混用不当、剂量过大、施用不均匀、间隔时间短,以及在植物敏感期使用等均易造成药害。

(3)由于农药质量方面的问题而造成药害。如药剂变质,杂质过多,添加剂、助剂的用量偏小或偏大,影响了乳化性能或喷雾质量,甚至发生理化性状改变,也是造成药害的一个原因。

2. 植物方面的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主要是由于组织形态和生理差别所致。除了内在因素外,其表皮性能、蜡质层、角质层、茸毛、气孔、种子含水量等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药害的重要原因。

不同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异,如高粱、玉米、豆类作物对敌敌畏极为敏感;双子叶植物对苯氧乙酸类药剂很敏感;瓜类对有机氯农药较敏感;白菜、桃、李对铜制剂很敏感。一般来说,禾本科、苹果、葡萄、梨等作物耐药性较强,而豆科、茄科、葫芦科、桃、李等作物耐药力较差。另外,作物的生长期较休眠期耐药力差,苗期和发芽期对药剂敏感,而旺盛生长期则对药剂不敏感。植物生长代谢快、抗逆性强,药害发生较少。

3. 环境方面的因素

环境条件主要是施药当时和以后一段时间的温度、湿度、露水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高温、高湿较易产生药害,因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药剂的化学活性增强,植物的生理活动也增强,气孔开启多而大,有利于药剂注入而引起药害。湿度过大,某些药剂也易引起药害,如波尔多液在多雾天、露水大时施用就易导致药害。另外,土壤理化性质,砂土地、贫瘠地、有机质含量少的地块由于作物长势弱、抗逆性差而导致药害,特别是这类田块的土壤对药剂的吸附性差,施用除草剂或用杀虫、杀菌剂处理土壤时更易出现药害。

二、药害的症状

药害是指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未严格按照要求施药,而引起被保护的农作物发生各种病态反应,包括由药物引起植物的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如落叶、落果、叶子变黄、叶斑、凋萎、灼伤、矮化、畸形、植株死亡、品质下降等,即作物受到了药害。

药害表现的症状可因作物、药剂不同有种种复杂的变化,在田间常与病害的症状较难区别。一般药害可分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残留药害。

1. 急性药害

农药施用后短时间内(一般10天内)表现出的症状,如百草枯对作物的药害,多为出现斑点、失绿、灼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卷叶畸形、幼嫩组织枯焦、失绿变色或黄化等。

2. 慢性药害

施药后药害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不明显,短时间不易判断,一般在施药后10天以上才表现出来。主要影响农作物的生理活动,大多表现为光合作用减弱、叶片增厚、硬化发脆、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延迟结果、果型畸形、早期落果、籽粒不饱满、品质下降等。

3. 残留药害

这是由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或其分解产物引起的。由于喷药时约有半数以上农药落于地面,这些农药有的分解很慢,被土壤吸附后慢慢积累,有的残留期较长,待残留农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作物生长。残留药害并非本茬施用农药所致,而是前茬、前多茬作物施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症状表现与慢性药害相似,实际属于慢性毒性的一种。

三、药害的预防

农药对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很多,除了某些农药对农作物比较敏感,或者某些专用农药外(多数是除草剂),主要是在使用农药时,没有严格按规定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用药,或者使用时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等,而导致发生药害。因此,预防药害的产生,关键在于科学、正确掌握农药使用方法。

(1)正确选购农药。购买时,一要注意生产日期;二看是否有分层,沉淀、结块等变质现象;三是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

(2)合理配对农药,保证施药质量。称准农药剂量,配准农药浓度;不可先将农药直接倒入施药器械中再兑水稀释。

(3)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正确选择施药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三点:第一,根据农药性能及对作物的敏感性来确定施药方法。第二,根据农药剂型确定相应的施药方法,如水剂、乳油适用于喷雾,粉剂、颗粒剂宜于拌种或撒施。第三,根据天气状况选用相适应的施药方法,如在大风天不宜用喷雾方法施用广谱性除草剂,而用涂抹的方法,以防雾滴漂移引起作物药害。

(4)药前检修药械,药后及时清洗施药器械;及时化解人为矛盾,减少人为药害事件。

(5)科学混配农药,不可多种农药同时混合使用。

(6)使用农药应尽量避开作物对农药敏感的生育期,如幼苗期、花期、幼果期。

总之,农药既能有效地防治各种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若施用不当、技术掌握不严、防治目标不明、药剂的特性不清等,就可能造成药害。这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只要对所使用药剂的性能、农作物抗药程度和生理特性,以及病虫草害为害的规律等,有比较全面地认识,并运用这些认识去能动地提高施药质量,药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四、药害的补救

在正确使用农药的同时,施药后要经常观察作物生长情况,以便及早发现药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药害程度。如果已经出现了药害,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清水冲洗或喷大水淋洗。若由叶面喷洒药剂后产生的药害,且发现早,可迅速用大量清水洒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涮掉,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同时,由于大量用清水淋洗,使作物吸收较多水,增加了作物细胞中的水分,对体内的药剂浓度能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药害的作用。对一些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可适当排灌,降低农药残量,减轻药害程度。

(2)施肥补救,迅速追施速效肥。在发生药害的作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养分,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强农作物生长活力,促进早发,加速作物恢复能力,这对受害比较轻的幼芽、幼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3)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针对导致发生药害的药剂,喷洒能缓解药害的药剂,如农作物受氧乐果、对硫磷等农药的药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喷施0.2%硼砂溶液;油菜、花生等受多效唑抑制过重,可适当喷施0.05%赤霉素溶液,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可喷施0.5%石灰水等。

(4)去除药害较严重的部位。这种措施在果树上常用。如在果树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施药方法,使用内吸性较强的杀虫药剂,若因施药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对受害较重的树枝应迅速去除,以免药剂继续向下传导和渗透,并迅速灌水,以防止药害继续扩大。

河北省望都县农业局

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 篇6

1. 药害发生的原因

(1) 除草剂药液雾滴的挥发与漂移

在喷雾过程中, 挥发性强的除草剂雾滴通过挥发及漂移, 使邻近敏感作物与树木受害。其中以2, 4—D丁酯乳油最为突出。它的雾滴能漂移至300~500 m以外的距离。例如大槐树镇张村的葡萄园就是因为邻近麦田使用了2, 4-D丁酯除草, 造成了葡萄萌芽困难, 叶片皱缩, 生长发育迟缓, 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2) 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 会造成后茬作物受害, 如小麦地使用绿磺隆, 大豆田使用绿嘧磺隆后, 下茬作物若播种油菜及蔬菜便会严重受害。

(3) 除草剂混用不当造成药害

如脲类除苗剂与磷酯类杀虫剂混用, 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 敌稗和氧乐果混用会伤害水稻;乙·莠水和有机磷杀虫剂混用会伤害玉米等。

(4) 施药技术不当造成病害

施药技术不熟练, 喷洒不均匀, 喷幅接合带重叠, 喷嘴漏滴等, 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 使部分作物受害。

(5) 喷药时期掌握不当发生药害

如小麦除草时, 有的农民在小麦孕穗期还使用2, 4—D丁酯, 会造成麦株黄化, 麦穗扭曲畸形, 形成秃尖, 产量可减少20%~30%。玉米6叶期后使用烟嘧磺隆, 若将药液喷到玉米喇叭口内, 会造成玉米心叶扭曲发黄, 生长停滞, 严重的会心叶腐烂, 整株死亡。

(6) 异常气候条件下使用除草剂产生药害

使用甲基二磺隆 (世玛) 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 3 d内如遇低温霜冻、大风降雪、冬浇, 会造成麦苗萎缩, 甚至枯死。

2. 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

(1) 科学用药

用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时, 应掌握所用除草剂的最低安全有效剂量, 既能保证良好的除草效果, 又能使其对作物的不良影响减轻到最低程度, 提高安全性。多数药害的发生都是由于用药过量所致, 喷施不匀引起的药害也是由于局部过量的后果。

(2) 适期用药

有些除草剂对于作物的生育期要求极严, 在使用这些除草剂时, 既要考虑杂草的敏感期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又要考虑作物的安全期, 选择作物耐药能力或分解能力较强的生育期用药以避免药害。如在麦田使用2, 4—D丁酯等植物激素型除草剂最好在麦苗的分蘖期用药, 分蘖前和拔节后用药均有可能发生药害。

(3) 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型除草剂不断开发, 活性越来越高, 用量越来越低, 为了保证药效并避免药害。必须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保证喷洒均匀周到, 用药量要准确, 配药时要二次稀释, 选用扇形喷头, 喷药时保持一定的喷幅, 稳定的压力, 匀速前进, 喷幅之间既要相互衔接, 又要尽量减少重叠施药。邻近如有敏感作物, 要留出隔离带。

(4) 避免在不良气象条件下施药

一般选择无风或微风晴朗天气施药。例如在3℃下使用世玛, 就会因药剂在麦苗体内降解缓慢而产生药害。高温时使用扑草净最易引起水稻发生药害;在土壤过湿, 低温冷凉的条件下施用会造成大豆发生药害;30℃以上使用烟嘧磺隆会造成玉米发生药害。

(5) 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原则

谈谈果树药害的症状及补救措施 篇7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很多, 性质各异, 产生药害的原因主要有药剂、果树、施药方法、环境条件4个方面。

1.1 药剂的剂型及特性

药剂的理化性质与果树的关系最大。一般情况下, 水溶性强、分子小的无机药剂最易产生药害, 如铜、硫制剂。水溶性弱的药剂则比较安全, 微生物药剂对果树安全。农药的不同剂型引起药害的程度也不同, 油剂、乳化剂比较容易产生药害, 可湿性粉剂次之, 乳粉及颗粒剂则相对安全。

1.2 树种对药剂的敏感性

桃、李等核果类果树在生长季节对波尔多液敏感, 无论用何种比例配制均易产生药害。梨、柿树等如用等量式波尔多液易产生药害。葡萄如用倍量式的波尔多液易产生药害。使用45%代森铵, 当药液稀释在1000倍以下时, 梨、柿树极易产生药害。其中, 梨品种以鸭梨药害较重, 雪花梨次之。

1.3 药剂的施用方法

用药浓度过高, 药剂溶化不好, 混用不合理, 喷药时期不当等, 均易发生药害。由于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致使用药浓度越来越高, 或误配浓度过高, 也会导致药害。喷雾药滴过大, 喷粉不均匀时均会造成局部药害。有些农药不能混用, 混用后不但失效, 有的还会产生药害。

1.4 环境条件

以温度、湿度、光照影响最大。高温强光易发生药害, 因为高温可以加强药剂的化学活性和代谢作用, 有利于药液侵入植物组织而易引起药害。湿度过大时, 施用一些药剂也易产生药害。在有风的天气喷洒除草剂, 易发生“飘移药害”。

2 药害症状

根据药害发生的快慢和症状明显程度, 一般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和残留药害3种。

2.1 急性药害

指在施药后很快 (几小时或几天内) 就出现药害症状。其特点是发生快, 症状明显, 肉眼可见。一般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斑点焦灼、穿孔或失绿、黄化、畸形、变厚、卷叶, 甚至枯萎、脱落等症状;果实上出现斑点、畸形、变小、落果等症状;花上表现枯焦、落花、变色、腐烂、落蕾等症状;植株生长迟缓、矮化甚至全株枯死。

2.2 慢性药害

指在用药后并不很快出现药害症状。其特点是发生缓慢, 有的症状不明显, 短时间内不易判断。多在长时间内表现生长缓慢, 发育不良, 开花结果延迟, 落果增多, 产量降低, 品质变劣。

2.3 残留药害

果树喷药时, 有一半以上的农药落在地面上, 撒毒土或土施时药剂基本上都留在土壤里。这些农药有的分解较慢, 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会影响果树生长。其症状与慢性药害类似。

3 补救措施

由于使用农药不当而发生药害, 应根据产生药害的具体原因和受害的程度, 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尽量减轻药害的程度。

3.1 灌水喷水

如发现早, 应立即喷水冲洗受害, 以稀释和洗掉黏附于叶面和枝干上的农药, 降低树体内的农药含量。此项措施越早、越及时, 效果越好。

3.2 喷药中和

若错用或过量使用酸性农药如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酯类等造成药害, 可喷洒0.5%~1%的石灰水、肥皂水等碱性物中和, 尤以喷洒碳酸氢铵等碱性化肥溶液为佳, 不仅有解毒作用, 而且可以起到根外追肥, 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

3.3 及早追肥

水稻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篇8

1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1.1 农药方面

1.1.1 农药的理化性质。

在一般情况下, 农药对农作物都有一定的生理影响, 如油剂、粉剂等能堵塞植物叶片的气孔而造成药害;铜制剂、砷制剂如硫酸铜、砷酸钙等, 喷在植物叶片上, 使药剂渗入植物组织内而产生药害。

1.1.2 农药质量。

使用质量差、杂质多或变质的农药, 易引起药害, 如水稻秧田使用的丁草胺, 如混有较多的甲草胺等杂质, 会引起水稻秧苗产生严重药害。一些保管不当的农药, 贮藏时间长, 引起乳油分层、水剂沉淀, 粉剂、可湿性粉剂潮解结块等, 不仅直接影响药效, 也会导致药害产生。1.1.3混合使用。农药之间混用不当, 也会造成药害。如稻田施用敌稗防除稗草不伤水稻, 这是因为水稻中含有酰胺水解酶可分解敌稗, 但当敌稗与乐果、西维因等农药混用后, 稻株内的酰胺水解酶受到抑制, 而造成水稻药害。

1.1.4 药液浓度。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喷洒浓度超过了植物承受的标准, 会阻碍植物生长, 产生药害, 甚至杀死植株。

1.1.5 喷洒次数。

重喷和连喷也会引起药害。

1.1.6 施药方法。

施药方法与药害也有一定关系, 如稻田使用丁草胺时, 茎叶喷雾比拌毒土撒施容易产生药害。

1.2 作物方面

1.2.1 作物种类及品种。

各类作物对每种农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和敏感性。如水稻芽期对福美双、多菌灵等农药有抗性, 而对稻瘟净敏感。

1.2.2 作物生育期。

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药剂的敏感反应有较大的区别。如水稻芽谷期、幼苗期和拔节期使用二甲四氯, 容易引起药害, 而在秧苗4叶期以后到分蘖期以后生长后期喷洒二甲四氯, 水稻就有较强的抗药性。

1.2.3 植株部位。

作物各个部位之间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一般茎秆抗药性较强, 幼芽、嫩叶易产生药害。

1.2.4 作物长势。

作物生长衰弱也会引起药害。在水稻移栽过程中, 如秧苗尚处在返青期使用除草剂, 也易引起药害。

1.3 环境方面

1.3.1 温度。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药的活性, 也关系到对作物施药的安全性。在高温环境下施药, 因农药的活性高, 而导致有些农药产生药害。

1.3.2 湿度和降雨。

湿度过大、水分过多也会引起药害。如水稻秧田不平整、低处积水, 播后苗前施用除草醚, 低洼处芽谷会枯芽死苗。本田初期施用恶草灵后, 若大水淹苗, 也会引起药害。同样, 保水性差、水份过少的水田, 施用禾大壮等除草剂后, 药液渗透到根系, 对水稻生长也不安全。

1.3.3 风力和风向。

喷洒除草剂时, 风力和风向可导致除草剂雾滴飘移, 造成敏感作物药害。特别是在喷洒2, 4—D、二甲四氯等除草剂时, 如风力较大, 会对下风向的作物造成药害。施用草甘膦、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时, 风力引起雾滴飞散, 会导致多种作物受到药害。

1.3.4 土壤质地。

粘性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对农药吸附力较强, 药剂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而砂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对药剂的吸附力弱, 易淋溶, 在土壤中易扩散, 容易使一些农作物产生药害。如水溶性较高的利谷隆、扑草净、西草净等除草剂, 在沙质土中易使作物受到药害。

总之, 引起作物药害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若在施药时, 未掌握施药技术, 盲目乱用, 以致错用药剂, 或任意提高使用剂量或浓度, 在不适宜的生育阶段用药, 或使用除草剂后未彻底清洗喷雾器, 即使用于治虫防病, 都可能造成作物药害。

2 水稻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2.1 反复灌水洗田、洗苗

如果是水田发生除草剂误用, 应及时并反复灌水洗田, 可以排毒降低药害。也可以将泥浆喷到作物叶片上, 因为除草剂大部分遇土钝化, 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明显。对使用浓度过大或者叶片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 可以连续喷水洗苗降低药液的浓度, 减轻危害。

2.2 使用除草剂解毒剂

在选择性小的除草剂中加入或配合使用解毒剂, 可提高除草剂的选择性, 使作物免受除草剂毒害。使用除草剂不当造成药害时, 也可用解毒剂来减轻药害。常用解毒剂有:

2.2.1 萘酐:

为选择性拌种保护剂, 能被种子吸收, 并在根和叶内抑制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以种子重量0.5~1%的萘酐拌水稻种子, 可使水稻免受丁草特、灭草猛、燕麦敌、禾大壮等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和脲类除草剂的伤害。

2.2.2 二氯丙烯胺:

是防止菌达灭伤害玉米的特殊保护剂。它既可用于拌种, 也可与除草剂混合喷雾进行土壤处理。一般亩用量10~45g该剂对水稻也有保护作用, 使水稻免受灭草猛、燕麦畏、禾大壮、拉索、都尔、乙草胺丁草胺等除草剂的伤害。

2.2.3 OM:

为茎叶喷雾护苗剂本剂与植株表皮的角质层具有高度亲和性, 可在植株表面形成保护层, 防止除草剂进入。它对稻田使用的代草克有解毒作用。

2.2.4 2, 4, 6-T:

本剂与2, 4一D有拮抗作用, 可减轻杀草丹在水稻芽期对水稻的药害。

2.2.5 一些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

恶苗灵:恶苗灵是土壤处理杀菌剂, 用来处理水稻苗床, 能除低草枯醚、敌稗等除草剂对秧苗的毒害, 提高秧苗的成活率。赤霉素:矮壮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赤霉素 (920) 可以解除2.4-D对水稻造成的药害。在水稻出现药害症状后, 每亩用10kg含40单位的赤霉素水溶液茎叶喷雾, 可使水稻很快恢复正常生长。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提高水稻抗逆能力, 减轻农药药害及化学污染药害。浓度0.01-0.02mg/kg, 浸种或苗期及生殖生长期茎叶喷雾。

2.3 加强肥水管理及中耕

对发生药害的田块, 首先要排清已施药的田水, 灌入新鲜的活水。其次是耘田中耕, 把表层土吸附的药剂翻入深土中, 减少药剂对水稻根系的作用。耘田后2~3d, 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4kg, 可促根长叶、加快生长;或增施尿素等速效肥料, 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叶片再生。也可以喷施叶面肥, 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叶片尽快恢复生长。

2.4 施用生根剂

排水、耘田及施肥后, 最好能亩施200mg/kg生根剂ABT200kg, 对促根有较好效果, 根数可增加25%~40%, 可加快生长速度。

2.5 补插

经诊断确认稻苗药害严重, 黄化率达80%以上, 要筹集秧苗立即补插。操作方法:先排清田水, 轻耕1次后再排放浊水, 然后插。

2.6 对受害严重的田块, 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水稻受害后, 立即施石灰、草木灰等解毒、喷九二○、叶面肥等, 促进稻苗尽快生长。

摘要:近些年来, 水稻化学除草剂得到广泛应用, 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但除草剂药害发生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给水稻生产造成损失。为了预防和减轻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我们有必要对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做调查和分析, 提出水稻生产中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曹明坤, 曹淑华.稻田化学除草技术[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7.

[2]陶炳根.农药安全使用及中毒抢救知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3]郭小龙.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业与术, 1998.

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 篇9

烟嘧磺隆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苗后茎叶处理剂, 制剂为4%悬浮剂, 在玉米三至五叶期、杂草基本出齐后茎叶喷雾, 用量0.9~1.5 L/hm2 (折合有效成分36~60 g/hm2) , 可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野黍、反枝苋、藜、莎草科杂草等。该药剂是内吸传导型磺酰脲类除草剂, 可通过植物茎叶及根部吸收并迅速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 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 阻碍支链氨基酸的合成, 从而影响植物细胞分裂, 使杂草停止生长, 最终死亡。杂草吸收药剂后会很快停止生长, 一般在施药后4~5 d出现毒害症状, 受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失绿, 叶梢、叶鞘紫红色。一年生杂草20 d左右死亡, 6叶以上多年生阔叶杂草受抑制, 停止生长, 高剂量可致死。但近年来, 某些地区施用烟嘧磺隆后, 一些玉米常规种植品种产生了较严重的药害。

1 药害产生症状

玉米三至五叶期喷施烟嘧磺隆后5~10 d玉米心叶褪绿、变黄, 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 叶缘皱缩, 心叶牛尾状, 不能正常抽出。玉米生长受到抑制, 植株矮化, 并且可能产生部分丛生、次生茎, 药害轻的可恢复正常生长, 严重的影响产量。

2 药害产生原因

(1) 用药量过大。未按除草剂使用的规定剂量用药, 误以为加大用量可提高除草效果, 导致用药量过大, 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2) 用药时期不当。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随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烟嘧磺隆一般苗后使用的安全期为玉米的三至五叶期, 二叶期以下或六叶期以上, 易产生药害。

(3) 施药不当。部分农民对除草剂认识不够, 不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 在夏玉米五叶期后施药不定向喷雾, 甚至和杀虫剂同时使用, 将大量药液施向玉米心叶, 人为造成药害。另外, 喷施有机磷农药的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 与有机磷农药的使用间隔期不超过7 d也会产生药害。

(4) 喷雾器清洗不净。打过大豆田或灭生性除草剂的喷雾器没能及时彻底清洗, 再用它喷施烟嘧磺隆, 易对玉米产生药害。

(5) 喷雾器性能不良或田间作业不标准。如多喷头喷雾器喷嘴流量不一致, 跑冒滴漏等, 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打药时喷雾不均匀、喷幅连结带重叠, 导致局部喷液量过多, 也易使玉米受害。

(6) 天气原因。玉米生长前期降雨少, 高温干旱, 易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 玉米生长缓慢, 对除草剂耐药性降低, 分解药害的功能降低, 使许多潜性药害转化为显性药害。施药后低温多雨, 光照少, 玉米也容易产生药害。

(7) 个别玉米品种本身对烟嘧磺隆敏感。如甜玉米和爆裂品种。玉米不同类型对该药剂耐性不同, 其耐性顺序为硬粒性>一般型>普甜型>爆裂型。

3 预防措施

(1) 准确计算药量。根据土壤、气候条件、草情确定烟嘧磺隆用药量, 要量准化除面积, 以面积用药, 准确稀释, 均匀喷药, 不重喷, 不漏喷, 不随意增加药剂浓度和喷施次数。

(2) 严格适期用药, 科学配制药液。施药期的确定, 既要考虑杂草的敏感期, 争取良好的防效, 又要选择当季作物抗性强、对下茬作物安全的时间施药。玉米三至五叶期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最强, 此时用药最安全。若因为天气等原因, 在玉米六叶期以后用药, 尽量定向喷雾, 药剂避免触及玉米心叶。一般玉米二叶期前及十叶期以后, 对该药敏感, 不宜用药。同时, 药液应准确稀释, 搅拌均匀后再喷药。

(3) 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严格化除操作规程。引导农民淘汰现有的性能差的老式手动喷雾器, 引进性能良好、高效、成本低的新型喷雾器。目前性能较好的有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S-16P型手动喷雾器及山东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泰山-18AC型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等。由于烟嘧磺隆是超高效除草剂, 重喷、滴漏很容易造成局部药剂浓度过大而产生药害。每次用药以前都要保证喷雾器的洁净, 以免药械上的其他农药残留造成玉米药害。

此外, 用萘二甲酐对玉米种子包衣可减少烟嘧磺隆与有机磷杀虫剂作用所造成的药害。

4 补救措施

一般情况下, 玉米本身的耐药性较强, 烟嘧磺隆产生轻微药害时, 不需要处理, 玉米生长只是暂时受到抑制, 一段时间以后即可恢复, 不会影响产量。若药害较重, 需要处理时, 可采用以下措施:

(1) 及时排毒。在烟嘧药害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时, 要尽早采取措施排毒。对玉米植株上的初期药害, 可用喷雾器械淋水3~5次洗掉植株上的农药残留物。

(2) 加强田间管理。一是浇足量水, 促使玉米根系大量吸收水分, 以降低植株体内的除草剂浓度, 缓解药害。二是适当增加锄地的深度和次数, 增强土壤的通气性, 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 增强玉米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使玉米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三是喷施云大-120 (天然芸苔素内酯) 稀释1 500倍或赤霉素加1%尿素水溶液, 或用解害灵、叶面宝稀释500倍液, 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洒叶片的正反面, 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以有效减轻药害。四是发生药害的玉米田块应结合浇水, 增施腐熟人畜粪尿、碳酸氢铵、硝酸铵、尿素等速效肥料, 促进根系发育和再生, 恢复受害玉米的生理机能, 以减轻烟嘧磺隆药害对玉米的损害。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或惠满丰600~800倍液, 对玉米恢复正常生长有利。同时, 还应积极防除其他玉米病虫害, 以提高玉米抵抗药害的能力。

若造成的玉米田药害过重, 以上措施仍不能缓解受害程度时, 则只能采取毁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雷晓天, 张剑伟, 郭志刚, 等.不同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及施药方法[J].农药, 2008 (7) :540-541.

[2]刘凤霞, 李雪山, 李海龙.40g/L烟嘧磺隆悬浮剂防除玉米田绿狗尾草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6) :90, 92.

[3]丁俊杰, 李志强, 李选民.6%烟嘧磺隆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J].种业导刊, 2009 (3) :32-34.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篇10

关键词:除草剂;产生原因;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S48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83-1

化学除草高效、彻底、省工、省时,有利于大面积机械化操作,已成为高效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有的甚至用一个喷雾器喷用多种除草剂,结果导致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严重药害。一旦农作物受害,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减轻或避免损失。

1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1.1 误用或用错了除草剂

除草剂品种与应用作物不对路,在单子叶作物上施用杀单子叶杂草的除草剂,或在双子叶作物上施用杀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可以立即发生药害;适用于大豆田的豆磺隆用在玉米田,会使玉米产生药害;将含有甲草胺、乙草胺、都尔的除草剂用于北方稻田,水稻会严重受害。

1.2 过量使用除草剂

在单位面积内肆意加大除草剂的用量,势必造成药害。要知道,由于除草时间不同,气温存在高低差异,土壤类型不同以及杂草叶龄的不同,那么对于除草剂的使用剂量势必存在差异和不同,所以在具体标示上,我们可以看见,有上限和下限的剂量限制。对于那些杂草比较多,面积比较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而且除草时间较晚的,我们一般使用上限剂量,对于那些与之相反的情况,自然使用下限剂量或者使用中等剂量。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农民在用药的往往为了实现需要,过度使用除草剂,导致药害的发生。比如一些农民在种植玉米时,擅自将丁酯的每亩用量提高到100毫升,结果导致玉米产生大面积的药害。

1.3 用药时期不当

不适时用药,使除草剂与作物敏感期吻合而产生药害。2,4-D丁酯、百草敌等在小麦3叶期前及拔节后至开花期喷施会发生药害,使穗、叶片卷曲,影响抽穗。乙草胺是属于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如果将乙草胺用于玉米出苗后,作为茎叶处理剂使用,结果是既杀不死杂草又会造成玉米受害。

1.4 除草剂挥发与雾滴飘移

施用除草剂时,药液向邻近田块飘散,对敏感作物有可能造成药害。施药时喷雾器压力越大,雾滴越细,就更容易飘移;中午气温偏高,又加之有风,除草剂也易挥发、飘移。几类除草剂中,2,4-D丁酯表现的尤为严重,雾滴可飘移1000-2000米之处,造成临近的向日葵、甜菜、瓜类、万寿菊等阔叶敏感植物产生药害[1]。氟乐灵在中午高温时喷洒会很快挥发,也会导致临近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1.5 土壤残留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残效期较久的除草剂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如莠去津持效期长,使用过量的莠去津或连续几年使用莠去津的玉米田,对后茬的大豆、水稻、谷子、甜菜、油菜、亚麻、西瓜、小麦、大麦、蔬菜等作物有害[2];用氟乐灵、广灭灵、普施特的大豆田,对后茬的小麦、玉米有药害。如使用豆磺隆的豆田,下茬只能种植豆科植物,两年内不能种植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三年内不能种植各种蔬菜及阔叶经济作物。

1.6 气候条件影响

1.6.1 地表积水 采取封闭除草时,药剂主要分布在地表1厘米左右,如果土壤表面旱涝不均,有明水的地块会使农药聚集产生淋溶,致使局部药量过高或药液直接接触到种子而产生药害。

1.6.2 气温低 一旦发生气温过低的情况,那么在封闭除草的时期,势必导致秧苗出土呈现缓慢特点,这样就会导致除草剂在药土层滞留时间延长,从而导致药害的危险。苗后除草时,如果气温过低、光照不足,不仅影响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而降低药效,同时秧苗体内的农药也会因为光解缓慢,而加重药害的发生。

2 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2.1 喷淋清水冲洗

喷淋清水,可降低农药浓度,减轻危害程度。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除草剂而发生的药害,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洒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冲刷掉。由于大量用清水淋洗,使作物吸收较多水分,增加了作物细胞中的水分,对作物体内的药剂浓度能够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从而起到减轻药害的作用。

2.2 增施速效肥

对受害的作物田块,要加强田间管理,增施速效肥料,减轻除草剂对作物的影响。喷施叶面肥,如用含有很强活性物质的惠满丰液肥(400-500倍)喷施,具有很强的解毒效果;中耕松土,迅速施尿素等速效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作物恢复能力,这对受害较轻的幼苗效果比较明显。

2.3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作物生长,有利于减轻药害。如作物受到2,4-D、2甲4氯、杀草丹、禾大壮等除草剂的药害,喷施10-40ppm“九二Ο”,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加快作物恢复。

参考文献

[1] 许永峰,吕文安,张惠臣等.农田杂草化学防除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4.

[2] 王险峰,关成宏,辛明远等.除草剂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36.

苗木药害及预防措施 篇11

关键词:玉米田除草剂,药害症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山西省芮城县现有耕地6×104hm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之玉米需求量的逐年增大, 玉米种植面积与小麦持平, 多年来的玉米种植面积达2×104hm2以上。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免耕面积扩大等原因, 玉米田杂草发生危害加重, 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除草剂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多, 使用技术要求较高, 药害时常发生, 严重制约着全县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玉米田除草剂主要有封闭型 (播后苗前除草) 、苗后型 (玉米出苗后至3~5叶期除草) 和苗后定向喷雾除草剂三种类型。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 其中播后苗前封闭型使用量约占30%, 苗后型约占60%, 而苗后定向型约占10%。在生产使用中, 由于除草剂的种类多, 使用技术要求高, 而使用者的施药水平参差不齐, 从而导致玉米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轻者减产5%~15%, 重者减产30%~50%。更有甚者, 使玉米植株发生腐烂而造成绝收, 严重制约着玉米产业的发展。为此, 芮城县农业委员会调查研究了玉米田除草剂的药害常见症状、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1 除草剂药害常见症状

近年来, 芮城县发生药害的玉米田除草剂主要品种依次为:烟嘧磺隆、二甲四氯钠盐、莠去津、乙草胺和百草枯。

1.1 烟嘧磺隆

烟嘧磺隆是内吸性除草剂, 主要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在玉米苗3~5叶期, 对烟嘧磺隆抗性最强, 此时施用药效好, 用药最为安全。但在实际生产中, 有不少农户在使用该药5~10 d后, 玉米心叶褪绿、发黄或者叶片上沿叶脉走向出现数条褪绿长条斑, 生长受阻, 植株矮化, 受害轻者可恢复生长, 严重者影响产量, 甚至导致植株茎基部腐烂而绝收。

1.2 二甲四氯钠盐

二甲四氯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 发生药害后表现为叶片扭曲, 叶色褪绿, 心叶形成卷曲, 呈牛尾巴状;药害严重时, 植株矮小, 叶片变黄, 根系不发达, 根短、量少, 侧根生长不规则, 气生根长不出来或者其形成磨盘状且分泌白色黏液。

1.3 莠去津

莠去津在播后芽前施用, 除草效果稳定, 可有效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以作物根部吸收为主, 茎叶吸收很少, 易被雨水淋洗至土壤较深层次, 对某些深根草亦有效, 但易产生药害, 持效期较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该药的使用剂量越小;沙质土壤用量要小, 黏质土壤用量可适当加大。产生药害后, 玉米叶片发黄, 成片状或叶片边缘发黄, 10~15 d后叶色可恢复正常。

1.4 乙草胺类

乙草胺类 (包括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 为播后苗前除草剂, 在杂草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主要防除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在生产中, 不可盲目增大其使用量。用量过大时会引起玉米植株矮化、生长受抑制, 叶片变形, 心叶卷曲, 叶片皱缩等。

1.5 百草枯

百草枯是灭生性除草剂, 主要用于玉米田中后期的定向除草。可以在玉米植株40 cm高以后进行定向喷雾, 有效防治多种杂草。除草时, 一旦药液喷溅到玉米植株上, 着药部位光合作用立即停止, 2~3 h后变色失绿, 严重时会逐渐枯死。

2 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

2.1 器械未能专用

在使用除草剂中, 必须做到除草剂器械专桶专用。由于芮城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 小麦田使用除草剂用量也较大, 农民在使用后不能彻底清洗器械, 直接用于玉米田除草, 易对玉米植株产生药害。

2.2 施药最佳时期不准

玉米不同生育期应选择使用相应的除草剂, 否则极易产生药害。玉米田苗后茎叶除草剂安全使用期为玉米苗3~5叶期, 2叶以下或6叶以上用该药, 均易发生药害。

2.3 施药方法不科学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在家务农的多数是年龄偏大者, 他们对除草剂的认知度还不高, 也不能认真阅读使用说明, 在使用中易将药液喷到玉米心叶部位或重喷, 从而产生药害的概率很高。另外, 如果在施用过有机磷农药7日内的玉米田, 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 则常会发生药害。

2.4 盲目增加用药量

有些农户在除草适期未及时施用除草剂, 发现杂草植株长大、长高时才防治, 想当然增加用药量或在喷施中重喷, 导致药量过大或浓度过高而产生药害。

2.5 不注意施药时的天气变化

除草剂在温度高时的杀草活性强, 用药量就相应要减少, 然而许多农民不注意施药时的天气变化, 按经验药量施药而生药害。

2.6 未根据土壤条件来科学合理用药

在土壤湿度大时, 土壤处理剂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就好, 应适当降低用药量;在沙质土壤田应减少药量, 而在黏性土壤田应适当增加药量;在有机质含量小的田地药量应小, 而在有机质含量大的田地药量适当加大。许多农民未按土壤条件来科学用药, 从而产生药害。

3 避免发生药害的预防措施

3.1 认真选择和清洗施药器械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 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施用除草剂前后, 要及时用碱水清洗施药器械, 以免再次使用药械时使其他作物受害。

3.2 科学选用除草剂

要选用玉米田专用除草剂, 根据用药期选药。播后、苗前施用的除草剂不能用于苗后, 土壤处理除草剂不能用于茎叶处理。根据田间杂草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除草剂, 杜绝各类玉米田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

3.3 选择正确的施药方法

如施用烟嘧磺隆、二甲四氯等苗后茎叶除草剂时, 尽量使用扇形喷头, 避免将药液喷到玉米心叶部, 以预防药害发生;如果施用百草枯, 喷头上必须加设防护罩, 进行定向喷雾。有风 (3级以上) 或高温时禁止施药。不漏喷、不重喷。在干燥年份用药前, 应适当浇水, 于土壤潮湿时用药最佳。

3.4 把握好用药时间

在玉米田除草剂使用时, 必须严格遵照说明, 根据各种药剂的性能特点、成分和含量, 准确把握施药时间。气候干燥、少雨, 不利于土壤处理和除草剂活性的发挥, 雨后天晴用药效果好。喷药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 以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为好。选择在杂草对除草剂最敏感和玉米对除草剂抗耐力最强的生长期施药最佳, 即玉米苗3~5叶期、杂草2~4叶期, 也就是在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用药最好。

3.5 严格使用药量

要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 把握好用药量和用水量。有些农民在使用农药时, 为减少工作量, 往往多加药、少用水, 一味加大农药使用浓度而发生药害, 其结果适得其反。

3.6 防除玉米田周边杂草

玉米田周边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 既有一年生杂草, 又有多年生杂草。这些杂草不仅成为部分害虫的孳生地, 同时又为下年农田杂草发生提供大量种源。可种植豆科作物, 抑制杂草的发生;也可采取人工清除, 或使用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防除。

3.7 注意轮换用药

再好的农药品种也不能长期连续使用, 否则会导致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正确的做法是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

3.8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上一篇:典型建设项目区下一篇:农村土地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