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药害

2024-05-14

除草剂药害(精选11篇)

除草剂药害 篇1

每年到玉米拔节前后, 都有玉米田出现除草剂药害的现象。有的农民不理解:为什么用相同的药剂、相同的剂量、甚至是同一机械喷洒作业, 有的玉米长势良好, 有的玉米就出现了药害呢?根据多年的观察, 发现在如今除草剂已被广泛使用的情况下, 误用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已经很少见了, 往往是生产中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导致了药害的发生。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土壤性质缺乏了解, 千篇一律

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如粘性土壤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胶体的吸附能力强, 除草剂被吸附的多, 因此在推荐剂量内要用高量;而砂性土壤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其吸附能力较弱, 要用推荐剂量的低量来避免药害。而土壤干旱时, 由于施入土壤中的除草剂往往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 不能发挥作用, 宜用推荐剂量的高量;而在土壤湿度适宜时, 吸附能力强, 应用推荐剂量的低量。但须注意的是当湿度过于饱合时, 很多除草剂会淋溶到土壤下层作物的根部, 引起药害。

二、使用药剂量不当, 往往沿袭老习惯而加大药量

现在使用的多是高效农药, 有的只用几克到几十克, 需精确用药。有时不在意的多用几十克, 药效往往增大了几倍, 自然会产生药害。还有由于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 产生了抗性, 除草效果差, 往往再刻意加大药量, 以提高除草效果, 但由于药量大, 从而产生药害。

三、使用时期不当, 造成药害

玉米在不同时期对农药敏感程度不同, 一般在播前或播后苗前使用。而苗前最忌在种子已拱土萌发时喷洒药剂, 此时玉米苗已伸锥即将拱土而出, 此时喷洒最易产生药害。而苗后一般在玉米3~5叶期较为安全。有些农户往往不管不顾的喷洒造成了药害的发生。

四、喷药时粗放, 不细致

经常出现的有施药器械没彻底清洗干净, 有别的农药残留;喷雾性能不良, 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田间作业不标准, 喷幅连带重叠等;使局部喷液过多, 使作物受害。

五、忽略气象条件, 一概而论

气温和日照也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通常在高温、日照充足时, 除草剂用量要适当减少。而施药后如遇降雨又遇高温, 则易引起药害, 低洼地块会严重些。对于具有飘移特性的除草剂如2, 4D-丁酯, 雾滴能飘移200米, 应选择无风天气作业, 否则可使受害程度随风力增大而加重。

导致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很多, 要做到最小限度地减少药害的发生, 应注重每个生产细节。如必须选择正确的除草剂;根据杂草及玉米田具体情况确定合理药量;轮流使用除草剂, 避免长期单一使用除草剂造成的积累药害;严格控制用药时期;施药时注意天气情况, 风雨天不施药, 避免在炎热的中午施药;提高喷药技术等等;做到认真细致, 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剂的施用不当造成的药害。

除草剂药害 篇2

苗圃化学除草剂药害的发生及救治

文章详细的叙述了化学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救治方法.

作 者:袁桂梅 张利明 YUAN Gui-mei ZHANG Li-ming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呼玛县林业局,呼玛,165100刊 名: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年,卷(期):200932(2)分类号:S763.306.7关键词:化学除草剂 药害的发生 预防 救治

化学除草剂的药害及预防 篇3

一、药害的症状

1.灼伤

触杀型除草剂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伤斑。茎叶处理剂如苯达松、虎威等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喷洒,会使大豆叶片产生烧灼状的褐色枯斑。

2.退绿

取代脲类和三氮苯类等抵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过量使用时,常引起作物叶片退绿发黄。绿麦隆因施用不匀而局部过量不公会使麦类叶片从叶尖失绿变黄,而且会使翌年栽插的水稻秧苗发黄以至枯死。玉米地施用过量的阿特拉津后,其残留也可使小麦、大豆等作物的叶片退绿发黄甚至枯死。

3.矮化

杀草丹连年和过量使用常导致水稻植株的矮化,叶色加深。症状轻的还能逐渐恢复常态,生病势必影响产量。绿黄隆在麦田超量使用后,其残留可使后作水稻矮化,僵苗不发,严重影响产量。2,4-D、2甲4氯使用剂量过大或施用时期不当也能引起禾谷作物植株矮化,分蘖增多,叶色暗绿。气温低时,由于药剂在作物体内降解缓慢,药害尤其明显。

4.畸形

植物激素型除草剂如2,4-D、2甲4氯、百草敌在过量和低温下使用时,对麦苗常引起畸形症状,新叶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籽粒形态和粒重反常,影响产量。这类除草剂如果误用或喷洒时飘移到双子叶作物上,则引起叶形变窄,叶片皱缩,茎秆扭曲,赞成不结实或减产。

5.不实

激素型除草剂百草敌施用时期不当,如在小麦幼穗发育进入到雌蕊分化阶段施用,由于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小花的发育,会导致不结实,减产严重;如使用过量,会加重药害程度。

二、易与除草剂药害混淆的异常症状

正确诊断除草剂赞成的作物药害症状应区别于以下情况引起的异常症状。

1.异常环境条件。低温冷冻、高温、干旱、热风、长期积水等,都能使作物叶片产生灼伤、失绿、黄化、干枯等症状。

2.真菌、细菌、害虫,特别是病毒与一些传染病害赞成的作物受害症状与乙草胺等许多揪后、苗前处理除草剂引起的药害近似。

3.作物营养缺乏,特别是缺铜、锰、锌、钼等微量元素赞成的缺素症与一些除草剂的药害近似。

4.大气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臭氧、氯气、乙烯、二氧化氮等使作物受害产生的症状与一些除草剂药害症状近似。

三、药害产生的原因

1.除草剂药液雾滴的挥发与飘移。在喷雾过程中,一些挥发性强的除草剂雾滴通过挥发及飘移,使邻近第三作物与树木受害,其中以2,4-D丁酯最为突出,在麦田使用时,雾滴水可飘移至1000米以外的距离,使大豆、向日葵、甜菜及树木受害。

2.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较长,结果赞成后茬第三作物受害,如小麦地应用绿黄隆,大豆地应用普斯特与氯嘧黄隆后,次年播种甜菜与油菜及蔬菜便严重受害。

3.除草剂混用不当赞成药害。如利谷隆等脲类除草剂与磷酯类杀虫剂混用,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敌稗与乐果、氧化乐果等混用后伤害水稻。

4.施用技术不熟练,喷洒不匀,喷幅接合带重叠,喷嘴漏滴等,赞成局部喷液量过多,使作物受害。

5.误用、过量使用及喷药时期不当。

6.异常的气候条件。

四、药害的预防

1.适量用药

用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时,应掌握所用除草剂的最低安全有效剂量,既能保证良好的除草效果,又能使其对作物的不良影响减轻最低程度,以减轻副作用,提高安全性。多数药害的发生都是由于用药过量所致,喷撒不匀引起的药害也是由于局部过量的后果。

2.短期用药

有些除草剂对于作物的生育期要求极严,在使用这些除草剂时,既要考虑杂草的第三期以争取良好的除草效果,又要考虑作物的安全期,选择作物耐药或分解能力较强的生育期用药以避免药害。例如,在麦田使用2,4-D、百草敌等植物激素型除草剂最好在麦苗的分蘖期用药,分蘖期前和拔节开始后用药均有可能产生药害。

3.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新除草剂不断开发,活性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低,必须提高施药技术水平,保证喷洒均匀周到,才能保证药效并避免药害。为达到这一要求,在喷洒除草剂前,要根据用药面积、用药量和作物、杂草的生物量估算用水量,将药剂平均分配,然后对水喷洒。液剂要用量筒量药,可湿粉要先用少量水调成浆,然后对足水喷洒。喷头最好选用狭缝式喷头,保持一定的喷幅、稳定的压力和适当的雾滴,匀速行进。喷幅之间既要相互衔接,又要昼减少重叠施药。邻近有敏感作物时,应留出一定距离的隔离带,以免药雾飘移引起药害。采用毒土法施药时,应经两次稀释,力求均匀。除草剂不可在田间配药,以免泼洒引起药害。除草剂的混配必须合理,混凝土配不当也常造成药害。

4.避免在不良气象条件下施药

大风天气施用2,4-D容易產生药雾飘移所致的药害。低温下施用百草敌,由于药剂在麦苗体内降解缓慢而产生药害。高温时施用扑草净最易引起水稻的药害。在土壤过湿及低温冷闵的条件下施用拉索、都尔等除草剂,则会造成大豆、花生的药害。为了避免药害,应选择适宜的天气施药,不在不良气象条件下施用对气象条件有较高要求的除草剂。

5.坚持推广工作程序

除草剂药害的发生与防治 篇4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原因,措施

1 除草剂药害的发生情况

作物受药害是除草剂应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药性或抗性, 而所有除草剂品种对作物的选择性也都是相对的, 只有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 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

目前, 随着除草剂的大量使用, 除草剂要害也频繁发生, 而且受害程度逐年加重, 给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多年的生产实际中, 发现由于长期的、连续的、大量的使用除草剂而引起的土壤残留药害已经相当普遍, 2011年, 在前作用过烟嘧磺隆、莠去津的玉米茬;前作使用过咪草烟、氟磺胺草醚、氟乐灵的绿豆茬上, 种植的各种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药害, 有很多受害严重的地块, 连续毁种2~3茬作物还有药害反应。在玉米、高梁、谷子上使用2, 4-D丁酯产生的药害也屡见不鲜。

2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 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些是难以避免或无法救治的, 而绝大部分是可以避免或能救治的。一方面, 农作物间作、轮作方式复杂, 气候变幻无常给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和对作物的安全性带来应用技术上的困难;另一方面, 农民使用除草剂的技术水平低, 市场上农药的多、杂、乱现象以及经销商的误导也会加重除草剂药害。

2.1 残留在土壤里的除草剂

如果过度或者重复使用除草剂, 不仅会对作物产生严重的要害, 而且对不敏感的后茬作物也容易产生药害。当前, 土壤残留是造成除草剂药害最普遍、最严重的现象。

2.2 雾滴挥发与漂移

当喷施高挥发性除草剂, 如2, 4-D丁酯等, 或在风大的天气喷施除草剂, 很容易产生挥发与漂移造成药害。

2.3 随意加大用量

为了达到除掉某些恶性杂草或较大的难治杂草, 不计后果盲目加大用药量, 不仅对当季作物产生药害, 而且对后茬作物也容易产生药害。

2.4 误用

使用时期不当, 或为了省钱, 在一些“移动”药贩子手里购买不明真相的除草剂, 使用了不含安全剂, 或某些成分超标的除草剂, 也是除草剂药害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

2.5 机械技术是否正确

通常情况下, 多喷头喷雾器喷嘴的流水量是不一样的, 喷雾也会有不均匀的现象, 药物稀释不匀、药液箱不清洗等等都易产生药害。

2.6 异常不良的环境条件

如果长久把幼苗放在低温、多雨、寡照的湿土里, 则很容易出现死苗现象。

3 除草剂药害的类型

由于除草剂的种类、施用时期、施药方法及作物生育时期的不同引起作物不同的生理变化, 可能产生不同形式的药害症状。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 除草剂药害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1) 根据除草剂药害的发生时期可分为直接药害与间接药害; (2) 根据发生药害的时间和速度可分为急性药害与慢性药害; (3) 根据药害症状的表现可分为隐蔽性药害与可见性药害。

4 除草剂药害的预防与事故处理

针对除草剂发生的药害, 调查、分析引起药害的原因,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将药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药害表现情况可以分成如下几种类型, 并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1 速效性除草剂的误用

速效性除草剂作用迅速, 误用了这些除草剂后作物短时间内即死亡, 生产中根本没有时间抢救, 就应及时毁种对这种除草剂不敏感的作物。如二苯醚类除草剂、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乳氟禾草灵等误用于非靶标作物, 1~3天即可死亡。这类药剂如果是漂移药害, 作物叶片变黄或少数叶片枯黄, 每公顷用活悦1200ml加拯救1000ml兑水500kg, 及时进行叶面喷施1~2次, 不仅可以使作物恢复正常生长, 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

4.2 迟效性除草剂的误用

多数除草剂品种, 对作物造成的药害发展缓慢, 药害带来的损失也比较重。如误用磺酰尿类除草剂、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等, 剂量较高的药害也需5~7天才表现出症状, 7~20天作物死亡。在生产中, 对于这类药害, 应加强诊断, 在技术部门指导下, 选用适宜的药剂, 进行解毒, 喷施叶面肥;如果毁种或补种, 应选对除草剂耐药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作物, 并随水冲施拯救2000ml加活悦1600ml, 避免发生第2次药害。

4.3 除草剂的自身特性

有些除草剂易对作物造成触杀性或抑制性药害, 或遇到不良环境条件对作物产生短期药害, 这些药害短时间可以恢复。如乙草胺等酰胺类、氟乐灵等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在适用作物、适宜剂量下施用, 遇持续低温高湿时易产生药害;氟磺胺草醚等二苯醚类除草剂是最易产生药害的一类除草剂, 但正常情况下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上述除草剂药害是可以预防和救治的, 可根据以下3点来实施, (1) 在购买除草剂时一定要到有专业技术人员、有农药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农药店, 说明应用作物、杂草种类、大小、防治时期、土壤类型, 气候条件等有关情况, 做到有针对性用药, 尽量避免药害的发生; (2) 不随意加大用量, 喷药时操作要规范, 要采用二次稀释法使农药溶解充分溶解。 (3) 一旦发生药害及时喷施解药和叶面肥, 如果遇干旱条件, 喷药后及时灌水。目前市场上解药很多,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 用“活悦”加“拯救”喷施, 能解药害, 促进生长, 是相对效果最好的一种。

5 土壤残留药害

(1) 根据前茬作物使用除草剂的种类和数量来按排下茬作物种类, 避免种植对残留除草剂敏感的作物; (2) 按科学方法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使用除草剂, 不随意加量或重复使用, 不用长残留的除草剂; (3) 增施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 合理耕作, 改善土壤环境, 加速药害分解, 促进作物生长, 增强抗性; (4) 在农作物播种时, 每公顷随水冲施“活悦”1200~1600ml, 拯救1000~2000ml, 不仅对除草剂药害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而且能够促进根系发育,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参考文献

[1]俞庆兰, 秦玉林.农药药害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

水稻除草剂药害及补救措施 篇5

关键词:水稻;除草剂;药害

中图分类号:S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17-2

1 水稻产生药害的症状

水稻心叶呈现深绿色,植株明显矮缩,通常比正常植株矮5cm左右,水稻叶片不开展,叶片呈筒状,植株分蘖少、分蘖慢,较正常情况每穴少5-6个,水稻发新根速度慢,根系变褐色,植株底叶一般枯死,药害严重地块根部腐烂,植株死亡。不同地块,症状表现类型不同,或一种症状明显,或几种症状混合发生。

2 药害的判断

水稻因病虫害侵害、沤根或营养元素缺乏等原因,有时会出现与除草剂药害相类似的症状,但如果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仍可明确区分开来。

2.1 从施药时期和施药量判断

在水稻插(抛)秧后的1-2天,是较敏感的时期,如果在此期间施用除草剂,容易出现药害。当施用除草剂的浓度高于使用说明书或常规用量时也容易出现药害。

2.2 查肥水、土壤状况

施药后,如果灌水过深,水深超过生长点时易产生药害。检查是否因施肥不当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禾秆绿肥沤田不当引起植株出现生长不良症状。

2.3 查病虫害

由于稻管蓟马及稻食根叶甲的危害,水稻植株会变矮小簇生,叶尖部分变枯黄、呈管状卷起,感病植株须根短小;感染普通矮缩病的水稻主要表现的症状是植株矮缩,叶片枯卷黄化,并最上端的叶尖处开始褪色,叶片会出现碎斑块,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常呈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仔细观察这些症状,以区别除草剂药害。

2.4 看施药前后禾苗长势

水稻插(抛)秧正常回青(立苗)后,如果异常症状发生在施药后,而相邻同秧质同品种其他田块禾苗生长正常的可能是药害。

3 稻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

3.1 施用药量不准确

除草剂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药量,用药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易产生药害。

3.2 施藥时间不适当

高温、强烈阳光照射、空气干燥、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施药,易起药害发生;在水稻对除草剂敏感期内用药,也易造成药害。

3.3 施药时间

苗移栽或秧龄太小,使用除草剂时间过早;如二氯喹啉酸在低温或两叶一心以前使用,影响水稻胚导致水稻失去营养而死。还有如刚移栽2-3天,水稻尚未返青便使用过量药剂也容易产生药害。

3.4 施药方法不科学

如施用禾大庄、丁苄类型的除草剂,稻田里必须有浅水层,水深以高处不露泥、低处不淹禾苗心叶为好,并保水5-7天。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极易导致药害。

4 水稻田药害补救措施

4.1 水田排水降低药量,减少药害

针对用药量过大的地块,应立即排净田间灌溉水,数次用新水冲灌。注意单排单灌,避免产生二次药害。如水稻叶片上附着过量除草剂时,可用喷灌设备实施喷淋清水,再排掉田间灌溉水。

4.2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以促进水稻生长,缓解药害。也可喷施解药害的农药解毒剂兑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施2-3次,一般可以很快恢复长势,如发现及时,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

加强田间管理。药害轻时,及时增施速效肥。如喷施腐殖酸和氨基酸类叶面肥,快速补充水稻所需的营养物质,科学灌溉,促进水稻生长,减轻药害的危害;出现激素类除草剂药害:如叶片筒状,分蘖迟缓时,可增施分蘖肥。

5 除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5.1 秋田除草

5.1.1 苗前除草 旱育秧田除草,每667m2用60%丁草胺75-100ml或用37.75%杀苄可湿性粉剂150g,于播后苗前兑水50kg均匀喷雾,喷药时应保持土壤湿润,注意种子不要裸露,不重喷,育秧期间秧板不要积水。

5.1.2 苗后除草 以稗草、阔叶草、莎草混生或以稗草为主要的水秧田,在稗草为主水秧田,在裨草出水面(一般秧苗3叶期)选用36%二氯·苄可湿性汾剂40-50g,施药前需排干秧畦水,药后一天复水,并保持5-7天。

直播田可在秧苗二叶一心期(稗草1-3叶期),灌水2-3cm,用45%农富富二号(禾、节)细粒剂150-180g拌细土或化肥均匀撒施,并保水5-7天,注意田块平整,开好平水缺口,不要淹没秧苗心叶。

5.2 大田除草

对杂草较多的空闲田,翻耕前5-7天,每667m2用41%农达水剂150-200kg,兑水30-50kg喷雾,进行耕前封杀。

5.2.1 移栽田除草 栽前施药。翻耕整平后,留田水2-3cm,结合施底肥、每667m2用9%农都田粒剂50g拌化肥均匀撒施,然后平田。次日即可移栽,保水5-7天。也可用在插前3天,用50%丁草胺100ml,加水50kg均匀喷洒,或拌肥料或细土撒施,保水3天后移栽。沙性田、漏水田适当减少用量。

栽后施药。以稗草、莎草、阔叶草混生的移栽田,在移栽后5-7天,每667m2用20%乙·苄(华星草克、田草星)可湿性粉剂10g拌化肥均匀撒施,施药时应有浅水层保持5-7天,勿使用药水外流,注意小苗移栽田、沙性田、漏水田慎用。

5.2.2 抛秧田除草 每667m2用37.75%龙杀可湿性粉剂150-200g,于抛秧后5-10天(稗草二叶期以前)。或用25%丁·苄细粒剂100-150g或55%苯噻·苄(绿大地、用草灵)于抛秧后7天,秧苗扎根立苗后,拌细土10kg或尿素10kg+氯化钾7.5kg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了3cm浅水层5-7天;或在抛栽后10-16天(稗草2叶期),排干水,使杂草露出水面,用36%二氯·苄(灵秀)40-50g喷雾,一天后复水,保持水层3-5cm。

参考文献

[1] 强胜,马波.综观以化学除草剂为主体的稻田杂草防治技术体系[J].杂草科学,2004,(02).

[2] 陈有良,刘干贤,卢建祥,等.水稻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7,(04).

[3] 祝智辉.水稻霜霉病与水稻除草剂药害的区别及防治方法[J].中国值保导刊,2003,(11).

化学除草剂药害的产生与控制 篇6

一、化学除草剂药害的产生

1. 药剂自身可能产生药害

化学除草剂在土壤中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或者除草剂质量差, 本身含有一些对作物有害的物质或杂质, 从而对作物产生危害。

2. 对后荐作物产生药害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残留时间久的化学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

3. 化学除草剂的品种选择不对路, 对作物产生药害

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 其防除对象有一定的范围, 一旦用错就会产生药害。

4. 化学除草剂使用时间和用量不当造成药害

除草剂的适用期很严格, 有些除草剂只能是播种前或播后苗前使用, 苗后使用就会产生药害。有的除草剂需在苗期使用, 在苗较大时用就会产生药害。同时, 除草剂的用量是有严格规定的, 任意加大用药量或重复使用同一品种的化学除草剂也会造成药害。

5. 除草剂的使用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温度过高或低温时作物抗逆性差, 此时使用除草剂也易造成药害。喷药后如遇低温、多雨、寡照、土壤过湿等, 易产生药害, 严重时还会出现死苗现象。不同作物品种对除草剂敏感性也有差异, 敏感性强的品种也轻易产生药害。

6. 药械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药械清洗不彻底或药品混用不恰当易造成药害

喷雾器流量不一致、喷雾不均、喷幅连接带重叠、喷嘴后滴等, 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 使作物受害。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 没经彻底清洗, 又喷杀虫剂或其他药剂, 往往致使敏感作物发生“二次药害”。不同除草剂品种间以及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等其他农药混用不当, 易造成药害。

7. 高挥发性除草剂易产生药害

在喷洒过程中, 药液雾滴极易挥发与漂移, 致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受害。

二、化学除草剂药害的控制

1. 喷药前后应完成的工作

(1) 喷药前首先搞好药械检修, 做好试运转, 进行清水模拟试喷, 计算好喷幅, 行走速度和喷雾面积;其次准确丈量土地面积, 按实测面积计算药量, 防止药量过大或不足。

(2) 喷药后喷雾器械要认真彻底清洗干净, 改喷杀虫剂或杀菌剂前要用清水试喷, 确定无药害时再用。

2. 科学选择化学除草剂

除草剂的品种很多, 有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触杀性除草剂、天生性除草剂等。有的适用于芽前除草, 有的适用于茎叶除草。因此, 要根据不同的作物, 不同时期的杂草分别选用。

(1) 根据作物和田间杂草选择除草剂除草剂一般具有选择性, 不同的除草剂对不同的作物和杂草其作用有很大的差异。

(2) 根据作物的生育期选择除草剂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 除草剂的使用方式可分为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苗后茎叶处理等多种用药方式。

(3) 根据除草剂药性选择有的除草剂具有较长的持效期, 在选择除草剂时, 要适当考虑其持效期是否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3. 科学使用化学除草剂

(1) 严格掌握使用剂量除草剂对使用剂量要求非常严格, 使用剂量小, 防治效果不佳, 使用剂量大, 则易产生药害, 造成作物减产。因此, 在使用过程中, 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或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只有在田间杂草数量多、杂草密度大、杂草对某种除草剂不敏感的情况下, 才可以适当增加使用量。

(2) 严格掌握使用时期不适时施药, 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 还会造成除草剂与作物敏感期吻合, 造成药害。

(3) 正确掌握施药时的温、湿度温度、湿度都是影响化学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施药时平均气温应在6℃以上, 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土层湿度大, 易形成严密的药土封杀层。生长期施药, 土壤潮湿, 杂草生长旺盛, 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体内运转, 药效发挥快, 除草效果好。如果土壤干燥则会严重影响除草剂的药效, 施药时应加大用水量, 才能确保防除效果。

(4) 正确掌握用药量正确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 要严格掌握用药量, 不能随意减少或加大用量, 以免造成防治效果不佳或产生药害。用药量的大小, 要根据用药的时间、温度、墒情和土壤性状而确定。有机质含量高的颗粒土壤, 对除草剂吸附力大, 活动旺盛, 易被降解, 可适当增加药量;反之, 有机质含量低, 土质颗粒粗, 对药剂吸附力小, 用药可适当减少。多数除草剂在碱性土壤中稳定, 不易降解, 残效期长, 易对后茬有影响 (例如甲、绿磺隆) , 施药期应适当提前, 并谨慎使用。

4. 选择科学的喷施方法

(1) 喷施除草剂一般不宜在大风天进行大风天药液很难在叶片表面固定, 并且风会将药剂吹到其他作物上, 使其他作物产生药害;降雨或阴雨天同样不宜施药, 药液会因被雨冲刷而无效。如果喷后降雨, 一定要重喷。

(2) 要根据除草剂的性能、对某种作物的敏感度确定间隔距离避免除草剂飘移到敏感作物上发生药害。

(3) 要根据土壤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整地状况等正确选择施药在大风天和炎热的中午禁止用药。砂性土壤应适当减少用量或不用。

(4) 使用除草剂最好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把原药用少量水稀释搅拌均匀, 然后再按稀释倍数加足水量, 喷药时做到均匀周到。

5. 化学除草剂的合理轮用

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对策,补救措施

黑龙江省勃利县现有耕地约11.47万公顷, 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作物播种面积约8.33万公顷。农田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 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除草剂药害现象相当普遍, 仅2007年全县除草剂药害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 其中毁种面积约253.33hm2, 给农民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1 产生药害的原因

1.1 用药不科学

在生产中, 农民为了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不按说明使用, 超标准加大用药量, 结果造成药害。因保管不当, 标签脱落或被腐蚀, 用错药剂或不按除草剂标签说明施用, 造成药害。盲目不正确地混用农药, 不但没有增效作用, 反而会使药效降低, 甚至发生药害。误将2, 4-D丁酯与其他除草剂混用, 结果造成水稻不同程度发生药害。农药经营渠道多, 从业人员杂, 很多农药销售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指导农民用药有误而发生药害。受利益的驱使, 盲目引进未经试验、示范就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除草剂而发生药害事故。农户听信经销商的宣传、推销、选用一些低成本、安全性差、质量无保证的化学除草剂。

1.2 施药方法不当

在临近敏感作物且有大风的情况下喷施除草剂, 大量雾滴飘移在敏感作物上而产生药害。2, 4-D丁酯飘移和水田使用农思它、丁草胺封闭后, 在较短时间内就插秧, 水稻发生不同程度药害现象相当普遍。施药时期不宜。一是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 应避开作物敏感期使用除草剂。二是施用时间不当。多数除草剂不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喷洒, 这个时间段温度高, 除草剂易挥发, 产生药害。大风时也不宜喷洒, 否则药液容易漂移, 效果差, 还易引起下风向敏感作物药害。喷雾器清洗不净。如喷过二甲四氯和2, 4-D丁酯后, 喷雾器清洗不净, 易造成双子叶作物的药害。施药器械不标准, 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对器械缺乏精确调试, 造成重喷、施药不均等, 都可能对作物产生药害。

1.3 环境影响

温度、雨水、土质、墒情等环境影响造成药害。2007年, 勃利县玉米、大豆田基本采用乙草胺、2, 4-D丁酯、赛克津等药剂为主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但在春季雨水大的特殊情况下, 发生淋溶性药害, 导致个别地块毁种。

2 对策

2.1 正确选择除草剂

选用除草剂应掌握3个原则:一是根据当茬作物及田间杂草种类及使用方法购药;二是先咨询后到正规部门购药;三是所购除草剂要“三证”齐全, 商标完整。根据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确定用量。黏性土壤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其胶体的吸附能力强, 除草剂被吸附的比较多, 在推荐剂量范围内一般用高量;而砂性土壤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要用推荐剂量中的低量, 以避免药害。有些除草剂残效期很长, 施用不当有可能对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危害。所以施药时要充分考虑下茬作物的安排及种植时间。

2.2 规范施药技术

按使用说明用药, 喷洒均匀, 不可重喷或漏喷。茎叶处理剂雾滴大小要适当, 一般以喷洒均匀而未流淌为宜。易挥发或光解的除草剂, 施用后应立即交叉耙地, 将药剂混拌入一定深度的土层内, 以减少损失。根据除草剂对杂草生育期要求, 确定施药适期。不同的除草剂对杂草生育期要求不同, 有的是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效果好, 对茎叶处理而言, 三叶期前防除效果较好, 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除草剂的特性选择杂草敏感的生育期施药。整地质量直接影响药效, 要求地面耙平、整细, 施药后能形成均匀而严密的药土层, 达到封闭杀草的作用。水田要整平, 否则高处露出水面除草效果不好, 低洼处水易产生药害。水田使用除草剂要求保持一定时间的水层, 使除草剂分布均匀且被植物充分吸收。在旱地使用土壤处理剂, 一般均要求有较适宜的土壤湿度, 但土壤湿度过大, 易淋溶而产生药害。

2.3 根据气象条件, 寻求最佳施药时机

在一般情况下, 日照强、气温高, 杂草光合作用旺盛, 除草剂被吸收和传导也较快较多, 毒杀作用增强。应根据除草剂对湿度、日照的要求, 把握最佳施药时机, 取得最佳防除效果。适量的雨水对旱田施用土壤处理剂发挥药效有好处, 而茎叶处理剂施药后不久降雨一般都会降低药效。雨前及大风天气避免施药, 以免降低药效和产生飘移。

3 补救措施

3.1 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 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进行清水冲洗3~5次, 可以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 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 效果较好。对于施药过量的稻田, 通过灌排洗田, 将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 能有效减轻药害。喷施小叶敌或天丰素等生长调节剂具有一定的缓解药害作用;水稻受2, 4-D丁酯药害后, 喷施赤霉素能很快使水稻恢复正常的生长。

3.2 追施速效肥料, 加强中耕松土

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 适当增加肥量, 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 还可喷洒叶面肥, 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根据作物生长季节, 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 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提高地温, 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 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 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刘中兴.河套灌区麦田化学防除阔叶杂草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4 (3) :22-25.

[2]朱保周.麦田化学除草应注意几个问题[J].种业导刊, 2006 (11) :31.

[3]王喜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J].现代农业, 2009 (9) :31.

[4]王宝玲, 杨军.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及防止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 2006 (5) :23.

[5]张永宏.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 2009 (5) :41-42.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 篇8

1 药害产生的原因

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性或抗性, 而所有除草剂品种对作物与杂草的选择性也都是相对的, 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 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1]。在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 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是用药时期不当。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二是雾滴挥发与飘移。高挥发性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药液雾滴极易挥发与飘移, 致使邻近的敏感作物受害, 而且喷雾器压力愈大, 雾滴愈细, 愈容易飘移。特别是2, 4-D丁酯表现最为严重与突出, 在地面喷洒时其雾滴可飘移1~2 km。对于易挥发的除草剂, 不仅存在飘移问题, 而且在施药后的一段时间内药液不断挥发, 不断发生药害。三是土壤残留。土壤中持效期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 如玉米田施用西玛津或阿特拉津, 对后茬甜菜、小麦等作物有药害;大豆田施用广灭灵、普施特, 对后茬小麦有药害[2]。四是混用不当。不同除草剂品种间以及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等其他农药混用不当, 也易造成药害。

2 症状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 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 在诊断上往往造成认识错误。一般药害较病害症状表现快, 无病原物出现。在生产上应加强对除草剂药害的识别。一是苯氧羧酸类。常用药剂有2, 4-D、二甲四氯、2, 4-D丁酯等。症状为叶、花、穗畸形;叶片厚、浓绿, 卷曲, 鸡爪状或葱管状;茎脆, 易断, 茎基肿大;根短粗, 无根毛, 植株矮小;严重时停止生长, 皮层开裂, 落花、落果, 最后死亡。二是芳氧苯氧丙酸类。常用药剂有稳杀得、禾草克、盖草能、威霸、骠马等。症状主要为植株畸形, 生长点变黄褐色, 心叶紫或黄色。三是二苯醚类。常用药剂有草枯醚、杂草焚、虎威等。症状为叶片产生褐色坏死斑, 严重时叶畸形, 枯焦, 无新叶。四是酰胺类。常用药剂有拉索、都尔、敌稗、丁草胺等。症状轻时叶黄, 重时叶出现斑点, 卷曲皱缩, 最后枯死。五是氨基甲酸酯类。常用药剂有杀草丹、灭草猛、燕麦畏等。症状为叶卷曲, 分蘖多, 茎基、新根粗短, 植株矮小。六是取代脲类、三氯苯类。主要有绿麦隆、扑草净、西玛津等。主要为缺绿症, 心叶和叶尖开始, 发黄似火烧, 植株矮, 生长慢。七是杂环类。主要有百草枯、草甘膦、豆科威、恶草灵、苯达松等。症状为叶变色, 枯黄, 最后植株枯死。

3 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除草剂使用不当而产生药害, 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技术, 规范操作。一是注意除草剂与敏感作物。不同作物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一致。不要将除草剂用于敏感作物, 有的作物对某种或某类除草剂极其敏感, 即使操作不慎雾滴飘落在作物茎叶上, 或者用没有将除草剂清洗干净的喷雾器再喷洒其他药液, 也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导致其停止生长或产生畸变, 严重的可引起植株枯死。水稻、小麦、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对稳杀得、盖草能等比较敏感, 易引起药害, 一定要避免使用, 或者经试用确定最适浓度后再大面积使用。花生、瓜类、大豆、棉花和油菜等作物对2, 4-D、二甲四氯等除草剂极其敏感, 容易引起药害, 应特别注意。二是注意作物敏感时期。避免在作物生育敏感期使用除草剂, 作物的萌芽期、幼芽期和抽穗扬花期对除草剂敏感, 这时使用除草剂极易引发药害。水稻出芽期如施用除草醚, 会造成大量焦芽。三是严格掌握除草剂性能施用时间、用量和浓度[3]。掌握药剂性能, 如是否易挥发、光解, 在土壤中是否易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用药时间合理, 如敌稗在二叶期, 丁草胺在播前2~3 d, 克芜踪、草甘膦随杂草叶面积增加而效果增强。用药浓度要恰当, 随意提高除草剂使用浓度的现象比较常见, 由此产生的药害最多, 损失也最大。除草剂的使用浓度有严格要求, 千万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浓度使用 (特别是提高使用浓度) , 否则极易造成药害或降低药效。麦田除草时, 巨星的用药量稍微过大就会引发药害。四是掌握除草剂使用技术操作要点。药在载体上要混均匀, 喷雾或撒毒土要均匀。施药时间准、施药量准、施药地块面积准。如40%燕麦畏防治野燕麦, 于播种前用药3 kg/hm2。看苗情、草情、天气、土质施药。对未扎根或瘦弱苗不宜施药, 根据杂草的种类及生长情况用药;气温较低时施药量在用药的上限;黏重土壤用药量较多, 沙质土壤用药量适当减少;土壤干燥时不用药。苗弱苗倒时不施药;水田水浅不足3 cm或水深淹过心叶时不施药;田土太干时不施药;大雨或叶上有露水时不施药;稻田漏水时不施药。五是不要忽视除草剂残留药害。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可残留很长时间, 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麦田除草使用甲磺隆时, 残留常使后茬玉米受药害, 造成叶片变小、变薄、变色及叶绿素减少、植株矮小、结实率降低等。六是禁止乱混乱用。除草剂混用可提高药效, 扩大杀草谱, 但盲目混用, 易造成药害[4]。除草剂的混用有严格的要求, 不可随意乱配乱用, 否则不但不会起增效作用, 还易产生严重药害。敌稗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用, 二甲四氯和酸性农药混用, 易产生药害。七是清洗喷雾机具。用过除草剂的喷雾机要清洗干净, 可先用清水冲洗, 再用肥皂水或2%~3%碱水反复洗数次, 最后再用清水冲洗。

4 补救措施

一旦除草剂产生药害, 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是喷水排毒。因除草剂过量, 应喷清水冲洗受害植株叶片3~5次, 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的除草剂, 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 以减少叶面药剂残留。当用药最大时, 应立即排掉田间灌溉水, 数次用新水冲灌, 并施入石灰等中和酸性除草剂。若植株上除草剂多时, 可用喷灌机械水淋洗, 减少粘在叶上的毒物。当田块局部发生药害时, 先放水冲洗、耕耘, 后补苗, 再增施速效化肥。若田块中毒严重, 地块应曝晒, 淋洗后深翻, 无影响后再种植, 否则再冲灌。或栽种少量敏感作物, 观察10~15 d。二是加强田间管理。药害轻时, 及时打顶或摘除受害部分, 增施速效肥, 并合理灌溉;严重时, 翻耕土地, 补种或改种;对禾本科发现筒状叶时, 可多施分蘖肥和有机质肥, 还可用稀氨水或1%石灰水喷施, 并喷激素农药。三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叶面肥。喷施4%赤霉素乳油, 促进作物生长。药害出现后, 要及时喷施叶面肥, 一般5~7 d喷1次, 连喷2次即可恢复正常生长。可用的产品有喷旺、香巴拉、御医等, 稀释800~1 000倍, 能促进玉米细胞分裂、根系发育, 恢复生长。四是应用安全剂。安全剂又称解毒剂, 可保护作物, 能够解除多种除草剂毒性。如用活性炭包覆种子或蘸根、蘸茎, 或均匀撒于土表, 可防西玛津对大豆、小麦产生药害;荼二甲酐可防止丙草丹等硫化氨基甲酸酯类对玉米的药害。

参考文献

[1]马奇祥, 赵永谦.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4.

[2]肖斌, 于建垒.新型农药安全施用技术[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3]孔涛, 闫迎迎.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4) :166-167.

化学除草剂发生药害的补救措施 篇9

1 药害的几种表现症状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诊断时往往造成误诊。

除草剂的药害表现以豆类、西红柿幼苗、瓜类等受害最重,豆类作物受害时常表现叶片卷缩、生长点不伸展、生长速度慢、坐荚率低等症状,尤其是生长点及叶片表现的卷缩甚至类似于豆类的病毒病;但是此种情况与病毒病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恢复到正常生长的状态,病毒病如果不加防治,会日趋严重,甚至减产绝收。西红柿幼苗受害后子叶最先表现受害症状是先从边缘表现失水症状,并在短时间内整个叶片变干,真叶卷缩、不伸展,与幼苗干旱的反应相似。但是受除草剂为害的幼苗,浇水后幼苗也不能很快恢复。瓜类幼苗受害后,叶片急速萎蔫下垂,以幼嫩的叶片受害最为严重;但是此种情况与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不同,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一般出现在极度高温的情况下,失水萎蔫的植株在通过补水或温湿度适宜时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受除草剂药害的瓜类植株叶片,即使补水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并且受害严重的叶片会在短时间内失水变干,对植株的整体影响较大。

2 严格掌握除草剂使用方法

2.1 合理选用除草剂

选用除草剂既要对防除对象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又要对应用的作物安全无害,还要考虑对邻近作物是否安全。例如:拉索、稳杀得、盖草能、拿扑净、草甘磷等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较敏感。因此,在选用除草剂品种时,要考虑作物的敏感性,切不可使用对作物敏感的除草剂。

除草剂种类很多,每一种除草剂对不同杂草都有很强的选择性。因此,只有针对主要杂草选择适宜的除草剂,才能起到除草增产的目的。

2.2 要称准剂量, 配准浓度

除草剂要求用药量准确,不管采用哪种施药方法,都应均匀喷洒,做到不重不漏,才能安全有效。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不同,很多品种超过推荐使用剂量,不仅成本增加,还会对作物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若使用量低于推荐用量,又起不到应有的除草效果。随着杂草叶龄的增加,要适当增加除草剂的用量,以提高除草效果。

2.3 掌握好施药时期

在作物具有抗性时期内,选择对防除对象较适宜的阶段用药,也是避免产生药害的有效途径。如用二甲四氯防除麦田杂草时,宜选在分蘖后到拔节前进行,过早或过晚都易产生药害,温度过低也会影响二甲四氯药效的发挥。

杂草在不同生长时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正确选择除草剂使用时期是保证除草效果和避免小麦产生药害的关键。苗前除草剂主要是在杂草出土前施药,在土表形成药膜或药土层,使杂草不能出土。茎叶处理剂主要是通过杂草叶片吸收后,破坏其生理、生化系统导致其死亡。杂草对这类除草剂的敏感叶龄为二至五叶期。因此,使用这类除草剂要在杂草二至五叶期施用除草效果最好。

某些除草剂在土壤内残留期较长,在使用时要考虑其对套作作物或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如巨星在土壤内残效期有60d左右,所以计划套种西瓜、花生等作物的,就先要考虑巨星的有效期,再作安排,否则将会影响作物出苗及生长。

2.4 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

第一,根据农药性能及对作物的敏感性来研究施药的方法;第二, 根据农药剂型确定相应的施药方法,如在大风天,不宜用喷雾方法施用广谱性除草剂,可用涂抹的方法,以防雾滴漂移引起药害。

2.5 注意施药质量

药害的产生与施药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施药质量,首先要平整土地,这对芽前除草很重要,避免沟沟洼洼影响药物均匀分布而产生药害。配制农药时要搅拌均匀,对已产生分层或沉淀的农药不要使用,喷施时要恰当的选用喷幅,采用直走式平衡推进法,行走的速度要一致均匀,停止行走要关掉喷头,防止重喷或漏喷,避免药害产生。同时,气象条件对除草剂效果也能产生影响。杂草叶片对茎叶类除草剂的吸收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若温度高,则杂草死亡速度快且死亡率高。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力和风向。风速8~10m/s时喷除草剂,防除杂草效果降低1/2左右,而且雾滴有可能飘移到邻近的敏感作物或林木上,造成药害。

此外,土壤的墒情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土壤处理类除草剂的效果,墒情差效果就差。

3 抓好施药后避害措施的落实

3.1 彻底清洗喷雾器。

如施用某除草剂之后不清洗喷雾器,又接着用来喷雾防治病虫害,如果巧遇对该除草剂敏感的作物,就会产生药害。因此,应彻底清洗喷雾器。清洗方法:塑料桶喷雾器可用5%碱液浸泡半天,再用清水冲洗2~3次。

3.2 妥善处理喷雾余液。

施药完毕,余下的药液不可乱倒,以防产生药害。

3.3 施药后降雨。

应及时排水,切不可出现雨后积水现象,以免发生药害。

3.4 严格保管未用完的除草剂。

一般要求用多少购多少,如一次使用不完则应妥善保存并保证标签完好,且与其他农药分别放置,以防错用。使用时注意有效期。

4 发生药害的补救措施

4.1 施肥补救。

对产生叶面药斑、叶缘枯焦和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时,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如小麦出现绿麦隆药害后,可追施人粪尿,根外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促使植株恢复生长。

4.2 灌排补救。

对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降低药害。

4.3 激素补救。

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如2, 4-D、二甲四氯、甲草胺、禾大状等发生药害后,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

4.4 使用适用的解毒剂解毒

根据药害的性质,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如喷洒适度的"九二0",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4.5 连续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可连续喷水冲洗,减少植株上的药物浓度。

4.6 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如使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钾精、喷施宝等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综上所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只有在实际生产中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剂造成的药害损失,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摘要:介绍了化学除草剂的药害的几种表现症状, 提出药害产生后所采取的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以期将除草剂药害降低至最小。

关键词:除草剂,使用方法,药害,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武中庆.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1) :153, 157.

植力源解除除草剂药害比较试验 篇10

一、示范材料与方法

1.供示材料

试验于2010年4月安排在河南省清丰县大韩乡库韩村。潮土类两合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耕层土壤基础养分有机质11.8g/kg,碱解氮84.8mg/kg,速效磷(P2O5)10.8mg/kg,速效钾(K2O)79.3mg/kg。前茬作物小麦,产量水平400kg/亩。供试作物花生,品种为濮科花5号。供试肥料“含中量元素可溶性肥料(植力源)”由濮阳市农科所科技开发中心生产、提供。

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共设两个处理。其中喷施“含中量元素可溶性肥料(植力源)”试验田10.0亩,清水对照田2.0亩。

试验田:喷施“植力源”〔每亩每次用“(植力源)”50g对水50kg,于花生初花期开始,每10天喷施一次,共喷3次〕;

对照田:同期喷洒等量清水作对照。

试验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地采用花生小麦套种模式,5月15日套种。试验分别于6月20日、6月30日、7月9日严格按照方案喷施肥液或清水,10月1日收获。收获时试验田和对照田分别由濮阳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在示范田内按对角线取样法,选取20点,进行田间现场测产,喷施植力源地块平均亩产荚果266.8kg,比相邻对照区亩增荚果88.1kg,增产58.73%。除按方案要求喷洒肥料或清水外,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二、结果与分析

1.喷施“植力源”对花生生物学及经济性状影响

喷施“植力源”改善了花生生物学及经济性状。由表1可以看出,花生喷施“(植力源)”较对照对株高无影响,结果枝数增加3.5个,荚果数增加5.7,饱果数增加2.3个,百仁重增加8.2g。

2.喷施“植力源”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喷施“植力源”提高了花生产量。由表2可以看出,花生喷施“植力源”,较对照平均亩增产荚果88.1kg,增产率58.73%。

三、小结

1.试验表明,于花生初花期开始喷施“含中量元素可溶性肥料(植力源)”,每亩每次用该肥50g对水50kg,共喷3次,增加了单株结果枝数、荚果数、饱果数、百仁重,提高了花生产量,平均亩产增加荚果88.1kg,增产率为58.73%。

2.试验结果表明,植力源对花生苯磺隆残留药害的解除作用比较明显,可以达到增产幅度58.73%,但不能够与不受残留危害的花生产量持平,仍减产。

3.由于花生受到苯磺隆残留药害,虽说不死亡但生育期严重推后,这是造成花生减产的主要因素。

除草剂药害 篇11

1 除草剂在秧田的应用

苗床除稗草防除很关键, 不要把苗床稗草带到本田。千金, 对水稻苗期特别安全, 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敌稗, 在稗草不超过1.5叶时使用。杀草丹, 在稗草1.5叶期使用。杀草丹+敌稗在稗草1.5~2.0叶期使用。禾大壮+排草丹可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在杂草3叶前进行防除。马歇特用毒土法比丁草胺安全。扑草净可防阔叶草, 安全性差, 必须毒土处理。苗床除草不能用二钾四氯。

2 除草剂在本田的应用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 整地后待插时间长的, 适合插秧前施药和返青后施药, 整地后待插时间短的, 适合在水稻返青后和分蘖盛期施药。

2.1 插秧前施药

在插秧前施药防除杂草效果好。恶草灵, 主要防除稗草, 在插秧前2d以上结合整地毒土法施入, 药剂和泥浆混浊状态最好。莎稗磷、马歇特、拜田净、苯噻草胺, 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在插前5~7天施药。

2.2 返青后施药

水稻返青需要3~7天, 稗草和莎草发生早, 稗草在插秧后10~15天发生, 莎草在插秧后15~20天发生, 阔叶草在插秧后20~25天发生。

2.2.1 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

用马歇特、阿罗津、瑞飞特、苯噻草胺等毒土法施入, 保持水层3~5cm。在杂草1.5叶期前, 可用禾大壮、杀草丹茎叶处理, 防除禾本科杂草、牛毛毡、水莎草等杂草。在稗草2.5叶期以前可用二氯喹磷酸毒土处理, 防除稗草、水芹等杂草。在稗草5~6叶前可用千金或稻杰茎叶处理防除。稻稗, 可用丁草胺、阿罗津、瑞飞特等在稻稗1叶前施药;插秧前用恶草灵毒土法防除;茎叶处理用稻杰效果好。剪股颖, 用草甘膦、莎稗磷、丙草胺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正常量混用, 再加50%的扑草净每亩100g, 在返青后杂草1.5叶以前毒土法施入, 最好将剪股颖消灭在池埂。

2.2.2 阔叶杂草。

泽泻、慈姑, 用吡嘧磺隆+50%的扑草净每亩100g, 在插秧后20天左右毒土处理。也可在插秧后25天至有效分蘖的末期每亩用48%排草丹100~200ml+20%二钾四氯50~80ml防除。用扑草净在插秧后20天左右, 在眼子菜由紫变绿时用药最好, 毒土法处理。在阔叶杂草露出水面时可用排草丹、莎阔丹茎叶处理, 二钾四氯毒土或茎叶处理防除阔叶草, 在水稻生殖生长期不能使用。

2.3 后期除草

在水稻生育后期, 防除禾本科杂草只能用千金。

3 水田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识别水田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要与病害区分开, 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将损失降到最低。水田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 叶色褪绿, 分蘖受抑制, 心叶卷曲, 老叶、叶鞘枯黄, 甚至死亡。旱田除草剂残留药害在本田水稻分蘖时表现为基部心叶组织扭曲畸形、膨大呈鹅头状、叶鞘被胀破等症状。

4 产生水田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4.1 土壤残留

旱田使用氯磺隆、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等除草剂三年内, 或施用阿特拉津两年内, 取其土壤做水稻育苗土的或旱改水的地块都可发生药害。因此不要在有除草剂残留的地块上种植水稻或取营养土。

4.2 施药时期

水稻插后返青前秧苗较弱, 如果插前用药晚, 水稻返青期会推迟, 易产生药害。二氯喹啉酸、莎阔丹、二钾四氯不能在水稻3叶期以前7叶期以后使用, 否则会产生药害。因此使用除草剂要根据水稻和杂草的生长特点、除草剂不同品种的特性, 来选择不同的时期施用。

4.3 水层深浅

返青后毒土处理水层太深, 易产生药害;水层太浅, 药效降低。整地要均匀, 使水层深浅一致, 正常水层为3~5cm, 不能淹过水稻芯叶。茎叶处理有水层药效会降低, 要求水层彻底排干。

4.4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不当, 是产生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原因。使用前应仔细了解使用说明, 不能盲目滥用。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如移栽田除草剂用于直播田、抛秧田, 就会产生药害。只能做毒土处理的药剂不能喷雾, 否则会产生药害。稻杰在抛秧田毒土法药害重。毒肥和毒沙比毒土易产生药害。用药量过大、施药不均匀、混用不当都可能产生药害。分散性不好的药剂如杀稗磷, 毒土处理时一定要撒施均匀, 否则产生药害。千金对水稻特别安全, 但不适合与二钾四氯、苯达松混用。茎叶处理要求风速不能超过1m/s, 否则会产生药物漂移, 影响除草效果, 邻近田块易产生药害。没有经过清洗的用药器械, 喷用多种除草剂, 会使不同作物产生药害等。

5 水稻田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方法

除草剂对水稻产生的药害, 会抑制水稻生长, 影响水稻产量。一旦发生药害, 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减轻或避免损失。

5.1 及时排毒

在除草剂药害已经发生或就要发生时, 要尽早采取措施排毒, 可结合灌水排出含有除草剂的水, 降低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含量。对茎叶上的药害, 用清水多次冲洗, 以减轻药害。

5.2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喷施生长调节剂, 促进作物生长, 中和缓解药害。水稻喷施2, 4-D丁酯、2甲4氯过量时, 可用20mg/kg的赤霉素稀释液, 用量为600~750 kg/hm2, 喷后7d, 茎叶生长即恢复正常。

5.3 喷施优质叶面肥

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茎叶喷雾, 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汪义平.合理使用水田除草剂[J].安徽农业.2000, 7

上一篇:牙周临床应用下一篇:常用原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