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作用

2024-06-09

抗血栓作用(精选7篇)

抗血栓作用 篇1

五叶参是一种来源广泛, 用途较多、毒副作用极小的中草药。通过实验研究, 我们发现五叶参还具抗血栓形成作用,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药物

将五叶参全草 (中国广东花县产) , 加水煮沸5min (每克生药加蒸馏水20m L) , 过滤, 冷却后加入1/15mol磷酸盐缓冲液 (PBS) 等量, 使溶液的p H调整至7.4。所有试验中, 药物的终浓度均为0.25mg/m L。

1.1.2 试剂

(1) ADP (Sigma) 用1/15mol PBS (p H7.4) 稀释, 实验终浓度 (FC) 为4μm; (2) 复合诱聚剂:ADP (FC lμm) 、肾上腺素 (FC 0.5μg/m L) 、酸性粘多糖 (天津医学科学研究所, FC 12.5μg/mL) 等量混合而成; (3) 蝰蛇毒、蕲蛇毒试剂 (广州蛇毒研究所) 分别用生理盐水及蒸馏水稀释; (4)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试剂 (上海华山医院) 按说明稀释。

1.1.3 仪器

(1) 血小板聚集仪 (SPA-4, 上海) ; (2) 体外血栓形成仪 (XSN-RⅡ, 无锡) ; (3) 红细胞电泳仪 (SDZ, 无锡) 。血小板聚集试验 (比浊法) 、体外血栓形成试验 (复钙法) 及红细胞电泳试验分别按仪器规程操作。

1.2 实验对象

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患者及正常人共60例, 男性、女性各30例, 年龄26~78岁, 平均54岁。所有受试者在采血前2周均未接受过抗凝、抗血小板功能药物治疗。

1.3 实验方法

常规抗凝, 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 (BPC 180~220×1010/L) 及贫血小板血浆 (PPP) 。

1.3.1 药物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将五叶参制备液加入PRP中 (26例) , 混合预热3min, 然后依次用ADP、复合诱聚剂诱聚;对照组加等量1/30m L PBS。观察1min聚集率 (Agg-1) 、5min聚集率 (Agg-5) 、最大聚集率 (Agg-M) 及3min解聚率 (R-3) 变化。

1.3.2 药物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将药物加入抗凝全血中 (11例) , 混合3min后复钙;对照组加等量l/30m01 PBS。观察体外血栓形成后的长度 (L) 、湿重 (MW) 及干重 (DW) 变化。

1.3.3 药物对红细胞电泳率的影响

将五叶参制备液与PPP混合 (21例) , 对照组加等量PBS, 然后加入红细胞, 置室温下3min再观察其电泳时间变化。

1.3.4 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药物加入PPP中, 37℃水浴3min, 再测定KPTT、PT、TT、蕲蛇毒时间 (AT) 、蝰蛇毒磷脂时间 (RVV-CT) 、蝰蛇毒复钙时间 (RVV-RT) 。

1.4 统计

所有实验均设自身对照,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五叶参对ADP、复合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影响 (表1)

表明五叶参在奉外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并加速解聚。对ADP、复合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Agg-l、Agg-5、及Agg-M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中对R-3有促进作用。

2.2 五叶参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表2)

结果显示五叶参明显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 与对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0.01) 。

2.3 五叶参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表3)

五叶参能延长PT、KPTT、TT、AT、RVV-CT、RVV-RT等的凝血试验时间。RVV-CT、RVV-RT较对照组的延长值分别为2.15±5.16s、5.15±7.04s, 说明五叶参能抑制血小板第3因子的活性。3讨论

五叶参属葫芦科绞股蓝植物, 富含多种人参皂甙和绞股蓝皂甙。近10年来该药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证明五叶参具有降血脂、抗衰老、抗癌、抗溃疡、防治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有治疗偏头痛、镇静安眠、增强免疫功能与应激能力等多种药理作用。马氏曾应用电镜技术直接观察了绞股蓝总甙对家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发现该药可抑制ADP、花生四烯酸、胶原诱导的血小板变形、伪足形成和颗粒释放。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索, 我们用比浊法证实了五叶参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 并发现了五叶参的其他抗血栓形成作用。

血小板1、5min聚集率分别代表由外源性诱聚剂介导的一相反应和血小板活化后δ颗粒内容物释放介导的二相反应, 不同的诱聚剂通过不同的途径诱导血小板聚集。应用复合诱聚剂介导聚集反应, 能更好地模拟体内血小板活化的情况。五叶参显著抑制ADP及复合诱聚剂介导的血小板一相、二相聚集反应, 并促进解聚过程, 提示该药能通过多环节抗血小板聚集反应。申氏等曾报道人参皂甙可抑制环氧化酶及TXA2合成酶, 而五叶参富含人参皂甙, 故抑制TXA2生成可能是该药抗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机理之一。

蝰蛇毒能激活X因子引起凝血。RVV—CT测定需要外源性磷脂的存在, RVV—RT测定则依赖患者自身血小板上PF3的活力。当血小板总数正常时, RVV-RT延长, RVV—CT正常, 说明患者PF3有效性降低。五叶参能延长KPTT、PT、TT, AT、RVV-CT、RVV-RT,

说明该药降低多种凝血因子活性;而对RVV-RT的延长明显超过对RVV-CT的作用, 反映了该药尚能抑制PF3活性。红细胞电泳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量, 并间接反应红细胞的聚集性。五叶参具有加速红细胞电泳速度的作用, 提示该药能抑制红细胞聚集作用。

众所周知, 血小板聚集功能、PF3活性、凝血因子活性、红细胞聚集功能增强都是导致体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五叶参对上述各环节的抑制作用, 提示该药具有较全面的抗血栓形成效应。实验证明, 五叶参能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湿重、干度, 为临床用于防治血栓病提供了部分客观依据。

抗血栓作用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药、仪器及动物

Vn A(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制药工程系植化研究室提供);ADP(Sigma公司);复方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BY-NJ2型普利生血液凝聚仪(北京普利生仪器中心);FJ-2003PS型γ放免计数仪(西安核仪器厂)。SD大鼠,体质量200~250g,雌雄各半,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方法

1.2.1 测定Vn A对寒凝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取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iv Vn A15、30、45μg/kg组、iv复方丹参注射液1.0g/kg组、模型组(等量NS组),1次/d,连续3d。末次给药1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动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80μg/kg,共2次,间隔4h,间隔期间将大鼠浸于冰水中5min,造成寒凝血瘀模型[2]。第二次注射肾上腺素后1h,采血,按文献方法分离得到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以ADP(终浓度2μmol/L)为诱导剂,按比浊法测定血小板5min最大聚集率[1]。按以下公式计算:

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率=(模型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模型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100%

1.2.2 测定Vn A对寒凝血瘀大鼠血浆PGI2和TXA2水平的影响

上述1.2.1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腹主动脉采血3m L,用EDTANa(0.3m L)抗凝,4℃、3500 rpm/min离心15min,取上层血浆,按照6-keto-PGF1a和TXB2放免药盒说明书进行测定,再根据标准曲线求出各组血浆样品中PGI2和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6-keto-PGF1a和TXB2的含量[3]。

1.2.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χ—±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Vn A对ADP诱发的寒凝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瘀模型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40.56%±8.87%vs 76.43%±8.52%,▲▲P<0.01),说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合并寒冷刺激,使大鼠血小板的凝集性显著增高;当iv Vn A15、30、45μg/kg后,血小板聚集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69.67%±7.18%、54.57%±5.89%、43.45%±4.34%),与模型组比较,分别抑制9.2%、28.9%、43.4%(#P<0.05,##P<0.01),复方丹参组抑制率为41.48%±6.54%,说明Vn A对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其高剂量组作用强度与复方丹参相似(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2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116023)3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116044)

2.2 Vn A对寒凝血瘀大鼠血浆PGI2和TXA2水平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瘀模型组大鼠血浆6-Keto-PGFlα显著降低(156.25±23.98 vs 88.13±19.47 pg/m L),TXB2显著升高(62.34±13.12 vs 209.56±65.38 pg/m L),6-Keto-PGFla/TXB2值显著降低(2.50±0.24 vs 0.42±0.08,▲▲P<0.01);复方丹参能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la的含量(145.36±20.35 pg/m L,##P<0.01),对TXB2无显著影响(189.76±35.45pg/m L),6-Keto-PGFlα/TXB2值明显升高(0.77±0.24,#P<0.05);iv Vn A 15、30、45μg/kg剂量依赖性升高血浆6-Keto-PGFlα含量(101.93±30.25、123.19±32.32、140.53±27.37pg/m L),降低TXB2含量(168.07±20.13、102.34±23.78、71.45±15.05 pg/m L),使6-Keto-PGFlα/TXB2值显著升高,尤以45μg/kg组作用最明显(0.60±0.89,#P<0.05;1.20±0.34、1.97±0.52,##P<0.01),说明Vn A能显著增加PGI2的合成与释放,减少TXB2的合成与释放。

3 讨论

TXA2和PGI2是血小板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TXA2能强烈促进血小板聚集并使血管收缩,PGI2则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促进血管扩张,二者释放入血后很快转变为稳定无活性的TXB2和6-Keto-PGFlα。目前多以TXB2和6-Keto-PGFlα来表示TXA2和PGI2水平的变化,二者浓度的动态平衡对控制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维持循环通畅起重要作用,一旦失衡,将导致血栓的形成[4]。本实验结果证实寒冷应激合并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能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缓,血小板易于聚集,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导致PGI2合成与释放减少,TXA2合成与释放增多。iv.Vn A显著升高了血浆中6-Keto-PGFlα的含量,降低了TXB2的含量,提示其抗血栓作用的可能机制是:改变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维持血液中的6-Keto-PGFlα/TXB2值的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潘平,赵伟杰,吕莉等.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新计巴丁的抗血栓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3):1121-1124.

[2]闫润红,王世民,闫志芳.不同黄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家兔血粘度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1):7-9.

[3]苏玉文,王援朝,时利民.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lα与血小板聚集和血瘀流变学的关系[J].山东医药,1994,34(7):19.

抗血栓作用 篇3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

苦丁茶(Folium Ilicis Kudingchae lmmaturi)、甜茶藤(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大果山楂叶(Crataegus scadrifolia)、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山绿茶(Ilex hainanensis Merr.)、柿子叶(Diospyros kaki Thumb.)等药材醇提物,用50%乙醇再提取得有效部位,由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化学室提供。阿司匹林肠溶片:湖南南亚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204。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广州明兴制药厂产品,批号:MB5001。复方丹参注射液:江苏康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135。洛伐他汀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复方丹参片: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60601。

1.2 试剂

胶原蛋白:Worthington biochemical corporation产品。腺苷-二磷酸钠盐(ADP):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批号:20050410。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检测试剂盒:四川省麦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1.2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均为清洁级动物。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桂2003-0003。

1.3 仪器

BS631型血小板聚集仪:北京生化仪器厂生产。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三厂产品。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医疗器械七厂生产。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抗脑血栓实验[3]

取小鼠9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药阿斯匹林(80mg/kg)组和各药材50%乙醇洗脱部位组,每组10只。各药物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生理盐水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及肾上腺素联合诱导剂(胶原蛋白90μg/只,肾上腺素9μg/只)。注射后观察15分钟内小鼠偏瘫的未恢复数,计算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50%乙醇提取物中苦丁茶具有明显的抗脑血栓作用,其次为柿子叶、两面针、甜茶藤、山楂叶等均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2.2 对体外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4,5]

取体重200~250g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0.1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剖开腹腔,从腹主动脉取血,注入盛有3.8%枸橼酸钠溶液试管中,轻轻摇匀,以1000r/min离心5分钟,吸取上清液为富小板血浆(PRP),剩余血继续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吸取上清液为贫血小板血浆(PPP)。将BS631型血小板聚集仪打开,预热30分钟后,用PRP调零(0%),用PPP调幅度(100%)。测定时对照管取PRP0.4ml及生理盐水20μl,给药管取0.4mlPRP及药液20μl(大剂量)、10μl(小剂量)放入比浊管中,在37℃恒温及1300r/min搅拌条件下加入ADP50μl(50μg/ml),用自动平衡仪以20mm/min纸速记录对照管和给药管血小板聚集曲线,根据所记录的曲线计算血小板聚集百分数(%),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山楂叶、苦丁茶、柿子叶、甜茶藤等50%乙醇提取物有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他提取物也有一定作用,但不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3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6]

取小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组,各药材50%乙醇提取物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40分钟,用内径为1m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小鼠眼眶静脉丛中取血,至毛细玻璃管血柱5cm为止,每隔30秒折断毛细玻璃管一小段,同时用肉眼观察血柱是否移动,检查有无凝血丝出现,以毛细管采血到凝血丝出现的时间为凝血时间,并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甜茶藤、柿子叶、苦丁茶、绞股蓝等乙醇提取物对凝血时间有一定延长作用。

与盐水组比较*P<0.05,**P<0.012

2.4 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7]

动物高脂血症模型制备:取1~2日新鲜鸡蛋,去除蛋清,加生理盐水搅拌均匀配成75%蛋黄乳液,于末次用药后2小时除对照组外,每鼠ip 0.5ml蛋黄乳液。

取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洛伐他汀组,以及50%乙醇提取物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10天。于末次给药后2小时,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0.5ml/只)造成实验性高血脂症。腹腔注射蛋黄乳液后禁食18~20小时,摘除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按试剂盒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C、TG的含量,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甜茶藤、柿子叶、苦丁茶、山绿茶、山楂叶等具有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血脂症小鼠血清中TC、TG含量作用。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采用多种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对7种广西地产中药50%乙醇洗脱部位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50%乙醇提取物中苦丁茶具有明显的抗脑血栓作用,其次为柿子叶、两面针,甜茶藤、山楂叶等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山楂叶、苦丁茶、柿子叶、甜茶藤等50%乙醇洗脱物有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甜茶藤、柿子叶、苦丁茶、绞股蓝等对凝血时间有一定延长作用;甜茶藤、柿子叶、苦丁茶、山绿茶、山楂叶等具有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小鼠血清中TC、TG含量作用。证实这7种药材有效部位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为今后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钟正贤,周桂芬,李燕婧,等.抗血栓药材醇提物的筛选研究(Ⅰ).中医药导报,2006,12(4):1.

[2]钟正贤,陈晓军,陈学芬,等.抗血栓药材水提物的筛选研究(Ⅱ).中医药学报,2006,34(3):11.

[3]陆兔林,叶定江,毛春芹,等.三棱总黄酮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研究.中草药,1999,30(6):439.

[4]李欣燕,韩国柱,张书文,等.乌苏里藜芦碱对血小板聚集及凝血与出血时间的影响.中草药,2004,35(11):1269.

[5]路晓钦,张关印,高月.四物汤及其拆方对小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12.

[6]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85.

浅谈黄芩抗血栓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篇4

关键词:黄芩,抗血栓,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黄芩又名黄金茶、上茶根, 为一类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性寒, 常见功效包括泻火清心、凉血活血等[1,2]。近年来, 部分研究学者针对黄芩的功效进行了深入了解, 发现黄芩除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等功效外,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及抗血栓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 现笔者针对其抗血栓有效成分及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植物资源及本草考证

黄芩作为一味草本植物, 因其适应力较强, 多为野生, 可生长在我国各地干旱或严寒地区, 以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作为主产地。黄芩因其根条结实, 空心较少, 易被广大医学领域所接受, 品质评价则根据其颜色而定, 颜色愈黄, 品质越佳。而在《中国药典中》, 常把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作为正品。

2 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

据研究结果可知, 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酶、甾醇、苷、微量元素及有机化合物等[3], 其中以黄酮的化学成分比重最大, 其存在于许多类别的黄芩及其同属植物中。目前, 已有将近40种的黄酮苷元及苷从黄芩中分离出来, 主要包括汉黄芩甙、黄芩新素-Ⅱ、黄芩素、白杨黄素等。而萜作为黄芩中的另一重要成分, 已有将近16种新的二萜苷类从黄芩中分离出来, 包括千层纸素A、黄芩素等。黄芩中同样具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 以铁、锌、镁的含量较高, 其中铁可以与蛋白质结合成为转铁蛋白作为人体内的抗菌物质, 锌则可以帮助酶与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等。此外, 黄芩内还存在苯甲酸、有β-谷甾醇、黄芩酶等, 可造成黄芩变成绿色。

3 含量测定

由于黄芩可分布于全国各地, 来源不同, 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具有不同的差异, 因此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至关重要。根据国内外资料显示,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导数光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4], 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最为常用。而相关研究学者可采用此种方法测量黄芩各部位中黄芩苷的含量, 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部位的黄芩苷含量均不相同, 以根皮及须根的含量较高, 符合调查资料。这就帮助了相关医疗单位在采用黄芩作为临床用药时, 根据其各部位有效成分的不同, 收集更加有效的部位进行制药, 减少药品有效成分的流失, 也可区别各地区黄芩药材质量的不同, 为黄芩等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案。

4 药理作用

据研究结果显示, 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可抑制多种病毒。另外, 黄芩还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等作用, 而黄芩在其抗血栓形成作用方面同样具有显著效果。据相关资料表明, 黄芩的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1) 黄芩中的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及黄芩新素在某一程度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5], 这个浓度一般控制在110mol/L时最佳; (2) 黄芩还可有效抑制由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主要依靠的是黄芩中的汉黄芩素、黄芩素及白杨素等; (3) 黄芩也可以阻止由内毒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主要作用机制为黄芩素中的黄芩苷及黄芩素可有效抑制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且其作用效果强于阿司匹林。综上所述, 黄芩可从三个方面引起人体内血栓形成, 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5 小结

黄芩作为目前我国四十种十大宗药材品种之一, 一般家庭种植黄芩仅需两年即可收获, 适宜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土质中生长, 药用价值较大, 因此, 黄芩的来源及药理作用价值十分重要。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知, 黄芩常因地区不同及类别不同而造成其效能的差异, 根据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尚不能对其全面效能进行评价。因此, 结合黄芩有关资料及其临床实践病例共同研究黄芩的病理作用十分重要。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药材黄亲的基本情况, 包括植物资源及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 旨在深入研究其清热解毒、抗炎抗毒之功效, 为药材鉴定与检测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对黄芩的研究进程进行分析, 可知黄芩为临床上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材, 不但可用于温湿发热、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等方面, 也具有清热安胎之功效, 且该药材可与不同的其它药材进行配伍应用, 如黄芩与白芍、甘草等同用, 可治疗痢疾、腹痛等。此外, 在使用黄芩时, 需注意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及饮食习惯, 放松心情, 学会减压, 以此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 通过对黄芩的药理作用进行鉴定, 可扩大黄芩的应用范围, 确定其临床疗效, 可进一步提高人群的生存质量, 适合推广于临床使用中。

参考文献

[1]杨娟, 傅军鹏.黄芩活性成分及药效研究近况[J].实用医药杂志, 2004, 21 (3) :271-273.

[2]胡世林, 冯学锋.黄芩研究的某些新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 2001, 36 (11) :728-731.

[3]杨鹤松, 高巍, 邓淑华, 等.黄芩茎叶总黄酮及其部分单体的抗肿瘤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0, 17 (3) :16-18.

[4]李素婷, 杨鹤梅, 石艳华.黄芩茎叶总黄酮保肝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11 (7) :593.

抗血栓作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20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无应用ASA禁忌证,用药前测定血小板聚集率>50%,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45~74岁,平均62岁。

1.2 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四组,每组各50例,A1组给予ASA 50 mg/d,A2组给予ASA 100 mg/d,A3组给予ASA 300 mg/d,A4组给予口服安慰剂。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血小板聚集率测定[2]:采用比浊法,以花生四烯酸(ACA 500μg/dl)为诱导剂,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末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复查,显效:两次均≤40%;有效:比用药前下降≥20%;无效:比用药前下降≤20%,且血小板聚集率仍≥50%。TXB2测定:于治疗前、用药2周、4周末清晨抽取静脉血进行TXB2含量测定。观察期间停用其他一切可能影响上述指标的药物。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t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结果见表1~表3。

由表1、表2、表3可见,本实验设定的不同剂量阿司匹林(50、100、300 mg/d)用药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显示,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较用药前明显下降,A1、A2、A3组的显效率为24%~30%,有效率为44%~52%,总有效率为48%。同时患者TXB2较用药前明显下降。三组患者ASA在50~300 mg/d范围内,低剂量和高剂量在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及TXB2含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的作用疗效与剂量的递增无相关性。

3 讨论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一直存在争议,众多临床试验的结果对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不能达成一致。争议的焦点是,是否应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即能达到更多的保护作用。但已知的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如出血也呈剂量依赖性。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和美国胸科医师学院公布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中,ASA的剂量为50~300 mg/d,在此范围内,ASA的作用疗效与剂量递增无显著相关性。

邱小莹等[3]探讨了中老年男性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ASA)预防缺血脑卒中(IS)的临床价值。通过对4020例中老年男性采用ASA连续干预10年,并与31950例男性同龄组的自然人群对照,观察了10年IS的发病、死亡等相关问题。ASA干预9年后IS发病率下降43.89%,死亡率下降37.33%,而未使用ASA出血性脑卒中(HS)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由此可见,长期服用小剂量ASA预防IS是有效的,并无明显胃肠性反应,且不增加HS的危险性。目前,阿司匹林(ASA)在心血管病患者中服用很普遍,已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常规用药,不少老年人因心血管等疾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急性肾炎或肾乳头坏死等,称为“镇痛药肾病”,因此,选择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应权衡利弊,强调个体合理化用药。

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经临床实践疗效确切,在心血管病患者中服用很普遍,已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常规用药。临床用药时,建议阿司匹林剂量50~300 mg/d为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监测,力求用最小剂量的ASA取得最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Helgason CM,Tortoise KL,WlnklerSR,et al.Aspirin response and failure in cerebralinfarction[J].stroke,1993,24:345 -350.

抗血栓作用 篇6

1 抗血小板药

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强不仅使血液粘度增高, 而且也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 是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液流变性障碍的重要成因。抗血小板药具有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 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延长已活化的血小板生存期。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潘生丁) 、拉米非班等。

1.1 阿司匹林 (aspirin) 的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ASA) 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的抗血小板聚集药, 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第二阶段。阿司匹林作用的主要环节是通过与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活性位点丝氨酸产生共价键性乙酰化而使该酶受到抑制, 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化酶途径转变为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 进而减少血栓素A2的形成[2]。

1.2 双嘧达莫 (dipyridamol) 的作用机制

双嘧达莫可抑制血小板的磷酸二酯酶, c AMP降解减少, 使c AMP水平升高;它还能抑制红细胞和血管内皮对腺苷的摄取和代谢, 使血管内皮中腺苷水平增加, 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抑制血小板聚集。另外, 双嘧达莫还可刺激PGI2的合成, 并抑制其降解。双嘧达莫进行脑卒中预防, 可降低脑卒中发作和病死率, 与阿司匹林合用, 可增强其疗效。

1.3 依替巴肽 (eptifibatide) 的作用机制

依替巴肽通过与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受体结合, 占据了其上的结合位点, 使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不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 从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由于依替巴肽阻滞了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 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强、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临床研究表明, 该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前等患者有改善预后的有利作用。

1.4 拉米非班 (lamifiban)

拉米非班是一个新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通过抑制凝血因子I和血小板相结合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具有作用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作用。一些大型临床研究证实, 拉米非班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型心肌梗死等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1.5 氯吡格雷 (clopidogrel)

化学结构类似于噻氯匹定, 仅在侧链上多一个羧甲基, 通过阻断二磷酸腺苷 (ADP) 受体而抑制血小板活性。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谢产物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膜表面一种嘌呤性二磷酸腺苷 (ADP) 受体 (P-YAC) 结合 (减少ADP结合位点但不影响受体的亲和力) , 阻断ADP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 从而促进c AMP依赖的、PGE1刺激的舒血管物质刺激磷酸蛋白 (VASP) 的磷酸化, 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活化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1.6 达美格雷 (dazmegrel) 的作用机制

该药是TXA2合成酶抑制药, 能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TXA2合成酶, 减少TXA2的生成, 并且, 由于底物PGG2和PGH2相对增多, 也促进了内皮细胞合成PGI2, 在理论上这是一类比较理想的抗血小板药。临床研究表明, 该药仅能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 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无效, 这可能与TSI抑制TXA2合成酶使底物PGH2在血小板中的累积有关, 因为PGH2也能与TXA2/PGH2受体结合激活血小板。

近年来随着血小板生理、生化功能的逐步阐明, 许多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将会不断出现, 抗血小板药的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2 抗凝血药

临床常用的有肝素、低分子肝素钙 (速碧林) 、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利用这些抗凝药物防治微循环障防治凝血因子的消耗, 及时中止凝血过程的发动, 阻止阻塞微循环血流的微血栓继续形成。

2.1 肝素抗凝作用分子机制

肝素的抗凝活性在于其能特异地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结合并使之激活, 肝素与抗凝血酶复合物抑制凝血系统中除Ⅶ因子外的所有丝氨酸蛋白酶, 包括凝血酶。肝素通过其肽链上的五聚糖与抗凝血酶结合, 使后者构象发生改变, 从而加快对Xa因子的抑制。

目前, 上市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主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钙及达肝素钠等,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良好的抗血栓作用、高生物利用度、较少出血倾向等药理特性, 使其在缺血性卒中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低分子肝素钙 (速碧林) 和低分子肝素钠与肝素比较, 安全性增加, 临床上有逐步替代肝素的趋势。

2.2 华法林抗凝机制

华法林可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及抗凝血因子蛋白C和蛋白S的前体蛋白的修饰, 从而阻断了凝血的过程。大规模临床试验发现:华法林能使血栓性卒中发生率减少68%, 明显优于阿司匹林。

近年来, 华法林对房颤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家增.血栓形成机制.临床内科杂志, 2004, 21 (12) :793-795.

浅谈抗精神病药物与静脉血栓栓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接诊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80例,年龄分布在45-81岁之间,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并选择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80例作为对照,年龄分布在49-80岁之间,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160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持续6个月,对不同组别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几率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其服用药物的类别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处理均依靠SPSS18.0软件进行,研究数据接受t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基准,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组别中,有7例(8.75%)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1例(1.25%)肺栓塞,相对于未服用抗精神药物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人数为2(2.50%)例,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其中,诱发药物主要包括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等。

3 讨论

3.1 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和PTE

在1959年期间,德国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相关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就已经有建设性的提出,患者产生的PTE等有关症状,实际上和抗精神病药物联系密切。后来在医学界人士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也陆续存在相似的案例[3]。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氯氮平领域的相关研究方面,也开始逐渐增多。其中Walker在研究之后,提出氯氮平治疗阶段,可能容易产生致死性疾病,比方说PTE增加。随后Lacika进行研究,并报道出存在1名精神病方面的患者,在接受氯氮平药物之后,短期之内往往就会产生PTE。另外在Hagg等人调查过程中,不仅汇总了栓塞的案例,而且对死亡患者进行相应的尸检,最终的结果已经充分证实,在所有致死的因素中,PTE相对比较重要。

Borras在研究后,发现1名反复发作患者,年龄上仅仅只有25岁,属于情感性精神问题,并且已经接受精神药物治疗。仅短短的2年期间,就已经产生了4次PTE症状。患者胸部首次服用了帕罗西丁、奥氮平等药物,呼吸出现困难。但是就凝血指标方面的情况来看,往往在最初无较为明显的异常,停止使用奥氮平之后,再进行抗凝治疗之后,患者最初产生的PTE等不良症状方面,出现相应的好转,在治疗半年时间之后,进行药物的停用。然而在经历了大约12周时间之后,就患者的精神症状方面来说,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复,因此经过护士的监督并使用利培酮每天使用3mg量,继续进行抗凝治疗,但是在经过了16周以后,就PTE这一不良症状来说,也不幸再次出现,通过相关人员对患者的仔细分析,改用阿米舒后,PTE才从本质上实现较为明显的好转,并未再次出现。因此,我们认为使用利培酮和奥氮平都和5-HT发生作用,而5-HT是和血小板是否凝聚有联系的,然而阿米舒没有出现类似问题。

3.2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和VTE

Lacut在研究后,指出精神药物应用后,能够诱导VTE等相关病症的出现,在发生风险上,也会明显不断增加。然而抗抑郁性药物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造成VTE的产生。数据库对于整个的研究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已经在进行持续的建立,数据的整理表明,精神类药物作用下,患者PTE的症状方面,往往就会危险不断升高。在氯氮平药物下,普遍易出现PTE。就药物剂量方面的实际特点来说,一旦相对比较高,同样较易导致PTE症状。

老年人群相对来说往往比较特殊,本身就容易导致VTE。但是就调查结论方面的实际特点来说,却有所不同。药物究竟如何进行相关的应用,或者说药物的剂量情况究竟如何,用药时间的多少,都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是数据库的资料表明,精神类药物组方面的情况上,VTE风险明显加大,就风险方面的实际特点来说,往往会更高。

3.3 可能机制方面的研究

3.3.1 狼疮抗凝物

在狼疮抗凝物实际应用阶段,关系到血栓的整个形成,以及相应的血小板凝聚等。如果接受氯丙嗪药物,那么在其相应的作用之下能够普遍提高患者的IGM等,在抗心磷脂抗体方面,也会相应的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Davis曾经也报道过1个类似于氯氮平引发的抗心磷脂抗体增加的例子。但是经过Canoso的调查,该抗体尽管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高,但是具体的和PTE彼此之间,也好像并无十分明显的关联。

3.3.2 催乳素

一些抗精神类药物作用下,将引起垂体的作用,催乳素的含量不断升高,造成高催乳素症状。对精神患者来说,通过进行测定标记物情况,还有催乳素浓度等,结果表明,催乳素相关作用下,血小板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这种效应之下,血栓事件发生的频率往往也会出现相应的上升。然而在以后的一些研究过程中,则具有不同的结果,催乳素实际上并非之前的效果那么明显,而是不会作用于血小板。

3.3.3 瘦素

瘦素和血栓彼此之间,关系情况究竟如何,现今对其进行尝试解决。研究的实际过程中相关人员已经有效的发现,炎症因子的实际情况如何,实际上和瘦素联系密切。瘦素从自身本质方面来说,往往同样属于激动剂,利用炎症因子等方面的相关作用,最终能够充分影响血栓的出现。然而经过众多业内专家和学者的相关研究,抗精神类药物的情况究竟如何,实际上往往和瘦素相关。

3.3.4 高凝特点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研究表明可能具有高凝状态。健康人员作为这方面的对照的话,予以相关指标的有效评估。然而两组在进行实际对照的过程中,无论是二聚体方面的相关情况,还是纤维蛋白原方面,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在临床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就精神病患者方面的相关情况来说,猝死问题普遍常见,已经从多个角度层面上进行这方面的证实,一般来说在PTE病症之下,常见的可能就会出现死亡。PTE临床方面的特点来说,就症状上而言,往往也是极为复杂。对于患病轻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也或者仅存在一定的呼吸问题。但是对于严重者来说,容易产生较为剧烈的胸部疼痛,并且容易伴随相应的咯血,休克症状方面也往往相对来说比较的明显,直至患者最终因为无法承受而猝死[4]。就抗精神病药物来说,已经拥有60多年的传统,目前实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给精神科带来较大的福音,临床治疗也能够更加顺利。因此在临床对精神病患者予以实际治疗阶段,应力求实现较为清醒的认识,并对这方面进行足够的重视。特别在前3个月,应多多对病患加强各个方面的关注,如果病症不幸的发生,应科学准确的进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相关措施,这样才能充分利于患者生命。

摘要: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80例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患者,同时选择80例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对其突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未服用患者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发病风险,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必须针对性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精神病药物,静脉血栓,栓塞

参考文献

[1]左石,周秀芳.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2):132-133.

[2]黄秀梅,胡伟东,黄小平等.2007-2010年我院抗精神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680-1682.

[3]江昆伙,罗晓炜.慢性精神科589例住院病人抗精神药物处方调查[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205-206.

上一篇:安置拆迁下一篇:天保工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