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血栓

2024-10-01

肱动脉血栓(共7篇)

肱动脉血栓 篇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常见病、多发病, 占儿童骨折的3%~6%, 占儿童肘部骨折的60%[1]。因肱动脉侧支循环丰富, 动脉损伤合并血栓形成后肢体远端早期无明显缺血表现, 易漏诊。本文收集2013-2014年16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血栓形成患儿的超声表现, 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6例患儿中, 男11例, 女5例, 年龄2~10岁, 受伤后40 min~3 h做彩超, 患儿体格检查可见肘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畸形, 皮肤苍白, 皮温低, 肱动脉血栓合并桡动脉消失9例, 合并桡动脉搏动减弱7例。

影像学资料:16例患儿入院后均做X线摄片确诊骨折。入院后先行手法整复, 石膏固定, 消肿治疗后出现皮肤苍白, 皮温低, 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 急诊做彩超检查, 超声二维可见肱动脉内径增宽, 可见长短不一的无回声或低回声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 探头加压该段内径不改变或轻度改变, CDFI: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或可见沿管腔边缘处呈细线样血流信号通过。

结果

16例患儿全部术后随访, 其中术中发现肱动脉近骨折段明显挫伤, 血管内血栓形成13例, 因诊断治疗及时, 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合并右前臂筋膜室综合征1例, 切开减压治疗;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 软组织挫伤严重, 血栓形成范围大, 而截肢1例;漏诊1例, 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后复查超声检查可见血栓形成。

讨论

肱动脉损伤的特点:肱动脉分为3段: (1) 自腋动脉交界处至肱深动脉分支处; (2) 肱深动脉分支处至尺侧下副动脉分支处; (3) 尺侧下副动脉分支处至尺桡动脉分叉处[2]。一般来讲, 肌肉在缺血6 h后出现变性, 但在肱动脉损伤中, 由于损伤节段不同, 肌肉缺血程度也各异, 在上段肱动脉损伤后, 前臂血运基本完全阻断, 一般8~10 h血管修复, 血液再通, 肢体尚可存活, 而此处损伤致伤力均较大, 多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 修复血管神经相对困难, 后遗症相对较多。

漏诊原因:肱动脉在肘关节附近, 被肱二头肌肌腱膜包绕, 且动脉在肘关节处有较多侧支循环, 故动脉可移动范围小, 动脉损伤致血栓形成后肢体远端早期无明显缺血表现, 易漏诊。如果软组织损伤严重, 时间短, 肿胀、疼痛明显, 不能加压, 增加了超声检查难度, 高频探头的应用受到限制, 易造成漏诊。在动脉挫伤早期, 仅表现为血管内膜下血肿或内膜卷曲, 血管腔未完全阻塞, 血流仍可通过, 以后随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并向上下蔓延时, 才逐渐使动脉完全闭塞, 远端动脉搏动才消失[3], 所以早期怀疑有血栓形成者应复查彩超。

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是肱骨髁上骨折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其早期症状为剧烈疼痛, 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 末梢血循环不良, 手部皮肤苍白发凉, 被动伸直屈曲手指时引起剧痛等, 应立即把肘伸直, 松解固定物及敷料, 经短时间观察后血运无改善者, 应及时探查肱动脉, 修复血管。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

总之,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术前彩超检查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 可以实时动态显示, 直接观测腔内血栓的回声、范围及管腔阻塞程度, 一旦怀疑肱动脉损伤及早做彩超检查, 以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周荣平, 凌强.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J].中华创伤骨伤杂志, 2006, 12 (12) :1179.

[2]朱盛休, 朱家恺, 张涤生.现代显微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828.

[3]冯友贤.血管外科[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5:283.

肱动脉损伤修复的临床研究 篇2

1解剖特征

肱动脉是腋动脉的延续,于大圆肌下缘下行经肱二头肌内侧至桡骨颈,全长为17.3~27.5 cm,平均约长为23.06 cm,最窄处外径为2.0 mm,最粗可达5.8 mm,平均为3.9 mm。

肱动脉上半部与贵要静脉伴行,后方邻接桡神经和肱深动脉,并与肱三头肌长头、内侧头、喙肱肌腱相邻,外侧与喙肱肌、肱二头肌内侧缘相接,内后侧伴以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而正中神经在整段肱动脉中伴行,在上半部位于动脉的外侧,至中下部则由外侧移行于其内侧[1]。此外,同名静脉并行于其两侧。肱动脉在肘部,位于固有筋膜下,较表浅,故更易损伤。

2临床资料

本组损伤53例,其中男49例,女4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7岁,平均33.6岁。所有病例均为开放性损伤。在损伤类别中,锐器伤31例(刀砍伤22例,玻璃割伤9例),挫伤22例(机器挤压伤7例,车祸碾挫伤15例),锐器伤占58.5%,挫伤占41.5%。在损伤类型中,肱动脉损伤合并肱骨骨折22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36例,合并正中神经、尺神经、静脉损伤及广泛肌肉皮肤碾挫伤11例,伴尺桡神经损伤3例。动脉损伤类型中完全断裂31例,部分损伤7例,断裂缺损的10例,动脉栓塞5例,就诊时间最短的15 min,最长的10 h,平均2.3 h。

3治疗方法与结果

31例动脉完全断裂及7例部分损伤的患者,彻底清创后行血管、神经端端吻合;5例栓塞患者中,4例手术探察发现有广泛的血管内膜损伤,切除该段后行自体静脉移植,1例进行单纯取栓术;10例血管缺损,缺损在2.5~3.0 cm者行大隐静脉移植术,2例由于挫伤严重,血管床破坏严重,周边组织广泛坏死失活,无法修复行截肢术。1例术后感染,周边组织全部坏死、化脓伴高热,行截肢术。全部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后1~3年随访,平均20个月,1例术后遗留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经3次手术,行松解、功能重建,功能有所好转,3例肘关节活动受限,其余病例均功能良好,恢复了大部分功能。

4讨论

4.1 肱动脉损伤的特点

根据肱动脉发出侧支的多少及损伤后对前臂血运影响的大小,我们将肱动脉分为3段:①自腋动脉交界处至肱深动脉分支处;②肱深动脉分支处至尺侧下副动脉分支处;③尺侧下副动脉分支处至尺桡动脉分叉处。[1]在53例肱动脉损伤中,下段损伤41例,中段损伤8例,上段损伤4例。在下段,由于肱动脉表浅,内侧与正中神经伴行,特别容易同时损伤,其损伤原因主要为锐器伤和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所致。中段和上段由于肱动脉位置相对较深,周围肌肉丰厚,其致伤原因大多为机器绞榨伤同时伴有严重的肌肉皮肤损伤,而正中神经大部分为撕裂伤。下段肱动脉损伤易暴露,即使合并有正中神经的损伤,手术处理也比较容易。中段和上段损伤,由于其致伤原因复杂,损伤重,处理相对困难,预后也较差[2]。

4.2 损伤节段与预后的关系

从53例肱动脉损伤情况来看,预后除了与其原发损伤程度有关外,还与损伤的节段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讲,肌肉在缺血6 h后出现变性,但在肱动脉损伤中,由于损伤节段不同,肌肉缺血程度也各异。在上段肱动脉损伤后,前臂血运基本完全阻断,一般8~10 h血管修复,血液再通,肢体尚可存活,而此处损伤致伤力均较大,多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相对困难,后遗症相对较多[3]。本组1例便是由于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合并骨折和上段肱动脉损伤,10 h后就诊时便已出现肌肉僵硬变性坏死而行截肢术。中段损伤后仍有部分侧支存留,前臂仍有少量血液供应,即使损伤后10 h也未发现有肌肉变性现象。下段肱动脉有较丰富的侧支循环,当血管损伤后,仍有血流供应,伤后10 h或更长时,仍有挽救肢体的可能。因此在临床中,对于肱动脉上中段损伤的患者,应争取时间,尽可能使血流尽早再通,以防止肌肉出现不可逆的变性坏死。

4.3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有效地挽救肢体

对于肱动脉损伤,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损伤特征主要有:①前臂及手掌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 ②肢体肿胀体温减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或皮肤变暗,肌肉弹性差。 ③尺桡动脉搏动弱或消失[4]。也有学者认为单靠临床物理检查是不全面的,约42%的病例可发生误诊[5],故必要时可行多普勒、血管造影及X线数字减影以确诊。但在临床上诊断肱动脉损伤,临床征象是主要的诊断依据[6]。对于肱动脉损伤,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探查,不宜观察,延误时间则意味着丧失抢救肢体的时机。

正确的诊断、及时的处理及血管神经的修复是挽救肢体的关键。对肱动脉损伤缺损在2.5~3.0 cm或以上者,采用大隐静脉移植效果满意,这样可以避免在较高张力下吻合血管,使血管受到牵拉、变细或血流不畅而导致手术失败。对于单纯动脉断裂,一般行端端吻合即可。对于合并神经损伤和骨折的病员,先固定骨折,再修复动脉。正中神经损伤一般行神经外膜缝合。对于损伤较重的患者,应于伤处置有效的引流物,以免血肿压迫血管引起血管灌注障碍。术后屈肘位石膏固定,防止血管牵拉。如肢体肿胀明显,应行筋膜切开减压,所吻合血管应用肌肉片覆盖,以免手术失败。

4.4 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是肱动脉修复成功与否的又一重要环节。一般术后我们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1次/12 h,以保持充足的血容量,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罂粟碱30 mg,每8 h肌内注射1次,以解除血管痉挛。阿司匹林300 mg,3次/d口服,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20%甘露醇250 ml,12 h/次,静脉滴注,防止肢体肿胀影响血运。术后1周内,应严密观察肢体的血运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肢体应注意适当保暖,行室温的有效控制,防止遇冷血管收缩引起血流障碍而导致手术失败。如条件允许,且患者无明显禁忌,配合高压氧治疗,增加全身及局部氧含量,无疑也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62.

[2]林增禄.急性血管损伤的处理(综述).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80,7:229.

[3]陈中伟.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449-461.

[4]黄耀添,陆裕朴,李稔生.下肢骨折脱位合并血管损伤.中华骨科杂志,1992,12(5)322.

[5]Rolf AD,Tonetti J,Carrat L,et al.Inaccuracy of clinical findings in potential vascularinjuryof the neck and extremities.VascularSurger-y,1983,17:90.

肱动脉血栓 篇3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颈动脉,肱动脉,血管舒张

主动脉缩窄 (coarctation of aorta, Co A) 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主动脉局限性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主动脉血流障碍, 血流阻力增大, 因而缩窄段近端血压升高, 缩窄段远端血供减少、血压降低。目前治疗主动脉缩窄的主要手段是外科手术切除狭窄段, 重建主动脉血流通道, 使循环功能恢复正常。然而近年来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 且发病年龄较早[1,2,3], 可能与Co A患者除局部血管狭窄性改变外尚存在其他血管结构和功能损伤有关。本研究以Co A患儿单纯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患儿和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 以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作为结构指标, 以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作为功能评价指标, 探讨Co A患儿外周血管结构与功能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01~1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收治的24例Co A患儿, 均经超声心动图和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 其中男17例, 女7例;年龄0.1~10岁, 平均 (1.7±0.7) 岁;血压 (右上肢) (106.7±25.8) mm Hg;心率 (112.5±21.7) 次/min;单纯Co A 7例, 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7例。同期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20例单纯VSD患儿,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0.1~12岁, 平均 (2.3±1.2) 岁;血压 (右上肢) (100.2±18.4) mm Hg;心率 (105.8±19.5) 次/min。选择同期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0例, 女10例;年龄0.1~10岁, 平均 (2.0±1.5) 岁;血压 (右上肢) (101.7±19.8) mm Hg;心率 (102.5±11.7) 次/min。所有儿童均测量身高、体重, 并计算体重指数, 排除肥胖症、血脂增高症、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全身炎症性疾病等病史的儿童。本研究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受检儿童纳入研究前均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Vivid 7 Dimensi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3组受检儿童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及大血管结构、高频超声检查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及右肱动脉充血性反应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flow-mediated dilation, FMD) 。

颈总动脉IMT测量:嘱受检儿童仰卧位休息10 min (不配合的受检儿童检查前给予6%水合氯醛口服镇静后) 再行超声检查, 高频探头 (9L) 频率为10 MHz。选取颈部血管条件, 常规右颈动脉检查, 存储颈动脉窦以下1 cm处颈总动脉纵切面图像。应用仪器自带专业软件自动测量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复合体的厚度即IMT, 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右颈总动脉的IMT值。

右肱动脉FMD测定[4]:受检儿童取平卧位, 休息10 min后, 连接电极, 同步监测心电图波形, 在肘关节上方3~5处纵行扫查右肱动脉, 注意获取血管最大内径, 清晰地显示血管壁。找到满意的探头位置后, 在皮肤上做标记以备后续检查。记录右肱动脉的基础二维图像及血流速度频谱。将血压计袖带缚于前臂, 充气加压至收缩压后, 再加压约50 mm Hg。维持5 min, 然后突然放松袖带使血流量增加, 记录放气前30 s至放气后90 s的二维图像及血流速度频谱。在二维图像上测量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得到肱动脉内径, 连续测量5个心动周期, 计算平均值。所有测量均在舒张末期进行, 以避免因动脉顺应性变化可能引起的误差。袖带放松后60 s测量肱动脉反应性充血的内径。测量基础状态心室舒张末期 (R波尖端) 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作为血管基础内径 (D1) 。加压放气后60 s时测量心室舒张末期肱动脉直径 (D2) 。FMD%= (D2-D1) /D1×100%。整个测量过程中超声探头始终处于固定位置, 血管内径测量取同一部位。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 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两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o A组颈动脉IMT较VSD组和对照组增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275, P<0.05) ;Co A组颈动脉IMT较VSD组增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4.090, P<0.05) ;Co A组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4.150, P<0.05) ;VSD组和对照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q=0.400, P>0.05) 。见图1~3。

Co A组肱动脉FMD较VSD组和对照组减低, 差异有统计意义 (F=4.318, P<0.05) ;Co A组肱动脉FMD较VSD组减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4.550, P<0.05) ;Co A组肱动脉FMD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5.100, P<0.05) ;VSD组和对照组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q=0.191, P>0.05) 。见表1及图4~6。

注:*与Co 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既往认为Co A是一种单纯的解剖学异常, 可以通过手术矫治以恢复血管的正常功能, 早期手术效果更好。然而近年多项针对Co A术后远期预后的研究发现, 与普通人群相比, Co A矫治术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 且发病年龄较早,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1,2,3]。由此可以假设:可能Co A患者非单纯局部血管结构异常, 还可能存在促进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

IMT可以反映血管的形态学改变, 是心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5,6]。Tamura等[7]对52名6~14岁的健康儿童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其IMT为 (0.4±0.1) mm, 与本研究中健康儿童颈动脉IMT为 (0.40±0.09) mm一致。超声FMD检测作为内皮功能评估的无创性手段, 广泛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预后评估等[4,8]。英国一项对116名10岁左右健康儿童的研究显示, 夏季FMD为 (10.0±4.3) %, 秋季FMD为 (7.9±3.9) %[9]。

本研究选用颈动脉IMT和肱动脉FDM作为评估指标, 结果显示, Co A患儿不仅发生主动脉缩窄处血管结构的改变, 同时伴有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增厚及充血性反应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减低, 其可能机制为:①主动脉缩窄时, 缩窄近端血压过高、血管搏动延长, 过氧化产物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核因子-κB增加, 加速促炎症因子和其他因子的转录, 激活活性氧, 活性氧与一氧化氮作用形成过氧亚硝酸盐和其他细胞毒素, 从而攻击许多分子或使其变构, 导致内皮功能受损。Barton等[10]环扎兔腹主动脉形成大动脉缩窄动物模型发现, 手术组心脏和狭窄段以上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增量调节, 狭窄段以下则无改变。尽管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增高, 但一氧化氮利用率却下降, 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②Co A时可以引起肾脏血流量不足, 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大量肾素[11,12], 导致外周血管收缩, 血管平滑肌细胞再生重构等, 导致血管发生结构及功能改变。此外, Co A可以引起近端血管平滑肌表型的改变, 导致非肌肉肌球蛋白增加而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表达减少, 从而导致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12,13]。Co A近段血管纤维变性、僵硬度高于远段血管, 血管收缩性明显低于远段血管,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其在更高的平均血压下发生重调。术后仍然存在心肺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 因而同等血压下血管阻力下降 (即使血压正常) , 更多的血流冲击血管内壁, 造成血管内皮损害[14]。

1例新生儿肱动脉栓塞的护理 篇4

1病例介绍

患儿,男,15min,因早产后呼吸急促15min,入院患儿系孕2产2,胎龄30+4d,因双胎妊娠、一活一死胎剖宫娩出,出生后哭声低弱,皮肤发绀,予面罩加压给氧20s后转红,阿氏(Apgar)评分1min 9分(肤色扣1分),5min 10分,出生体重1 500g。入院反应一般,呼吸急促,诊断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予保暖、补液、抗感染、有创血压监测、无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入院后6h患儿留置动脉侧手臂出现发绀,予热水袋热敷。30min后未见明显好转,报告值班医生后予拔除动脉留置导管,常规按压止血1 min后发现患儿右手前臂开始出现发绀现象。30 min后从右手手腕到5个指尖全苍白、皮肤温度下降、右手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搏动减弱。立即给予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保暖、湿热敷,患儿逐渐好转。

2方法

2.1原因分析

2.1.1血栓栓塞患儿采血封管后出现肢体苍白,继而出现肢体发绀,经过1h护理后患侧肢体发绀加重,考虑出现血栓栓塞。留置动脉导管穿刺时血管壁受到损伤,使血管内膜下基底膜和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裸露,血小板随后黏附其上,发生聚集,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加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并随着封管液的推入、震荡使栓子脱落而形成栓塞[1]。采血封管时将细小的血凝块推注动脉内,从而形成栓塞。

2.1.2动脉血液循环受阻拔除动脉导管按压后出现肢体苍白,考虑因拔管按压时用力过度,阻碍了局部血流通过,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发生苍白。

2.2综合护理

2.2.1常规护理当患儿出现发绀时应立马拔除导管,适当按压穿刺点。1维持体温,将患儿放置在36.5℃~37℃暖箱内,湿度55%~65%,避免发热脱水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避免新血栓形成[2]。2保持舒适体位,将患儿头肩部抬高15cm~20cm,使患肢低于心脏平面,促进血液流入肢体,防止血栓脱落发生逆流。38℃~40℃的温水袋热敷,不要压在患肢上。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儿安静,防止哭闹,及时更换热水袋,保证热敷效果。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肤色及周径。有血栓禁止按摩患肢,以免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给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2.2连续评估热水袋热敷30min后效果未见明显改变,改为酚妥拉明湿热敷,用生理盐水9mL+酚妥拉明10mg稀释持续湿热敷。60 min后患肢皮肤发绀加重,予重新调整酚妥拉明湿热敷的浓度,用生理盐水9 mL+酚妥拉明50 mg稀释持续湿热敷。60min后患肢的颜色转为暗红色,但食指和大拇指颜色仍然发绀严重未恢复。第2天予尿激酶,剂量为每次4 400U/kg,加入稀释液静脉推注(半小时输入),每隔12h1次,视栓子溶解情况可重复使用。持续酚妥拉明湿热敷,7d后基本恢复正常。

3讨论

近年来,外周动脉留置导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普遍,在穿刺前应对患儿进行评估,如有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低温、低氧、脱水等情况尽量不要留置,降低其并发症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做到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3.1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血栓形成是留置动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血管壁损伤和破坏、血流速度减慢和血黏度增高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3],留置导管时应对患儿进行评估。早产儿血管薄脆,穿刺时易导致血管内膜撕裂和损伤,从而形成血栓[4]。动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内皮细胞损伤,胶原蛋白裸露,正常的血管内皮把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促发凝血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隔开,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粘集、抗凝血和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5]。因此,要提高护士穿刺水平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对穿刺血管的选择,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等为常见动脉置管穿刺部位,而桡动脉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首选途径,血压精确可靠,已被公认。文献记载,血栓形成发生在桡动脉,只要尺动脉供应良好,经过治疗绝大多数可以再通[6]。如果血栓发生在肱动脉,是没有任何动脉可以代替,穿刺时尽量不要选择。保持管路通畅,防止患儿过度活动而拔出导管,选择合适的夹板进行固定。密切观察患肢皮肤及甲床颜色、温度,如出现肢体发白、发绀、导管堵塞应该立即拔出导管,不可强行冲管。拔出导管时按压力度应适当,避免影响局部动脉血液循环,加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病情平稳,不需要继续监测血气和血压时应及早拔除导管。

3.2动脉留置针的护理动脉留置针不宜超过7d,以防发生导管医源性感染,每次抽完血后用5 U/mL肝素钠正压封管,封管时速度要慢,禁止一次性快速推入封管液,以免造成局部血流的阻挡或引起动脉痉挛。如发现管路不通畅要寻找原因,如打折、受压,若是血块阻塞应将血凝块轻轻抽出,禁止推入,防止血块引起血栓。患儿的床头要放置动脉导管留置提示牌,用红色标识签注明留置日期、时间、穿刺者。留置导管期间严格做好交接班制度,每班密切观察留置部位的皮肤颜色及温度等,若不好及时拔除。

3.3溶栓后护理尿激酶又称链尿激酶(UK),是一种胰蛋白酶样的丝氨酸蛋白酶,主要从人尿或人肾上皮细胞培养液中提取[7]。由于溶栓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所以,溶栓后除了观察患肢的动脉栓塞的恢复情况,还应警惕各类器官组织有无出血现象,监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以免用药过量导致自发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目的是尽早移除或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恢复血液供应,挽救缺血的组织细胞,尽可能避免组织坏死发生。

动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虽操作存在风险和隐患,但不能为此阻止临床护理同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在护理中应用心、细心、认真、仔细去做,提高穿刺成功率,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关键词:新生儿,肱动脉栓塞,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娇,李娜,范玲.4例早产儿动脉留置后致肢体苍白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10(44):950-952.

[2]刘学强,郭平凡,陈海香.急性上肢动脉栓塞27例介入溶栓治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4):45.

[3]居蓓华.新生儿下肢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292.

[4]黄宇霞.新生儿桡动脉留置致动脉痉挛原因分析及预防[J].北方药学,2013,4(10):72-73.

[5]杨光华.病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6]朱晓东,薛金兴.心脏外科指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0:526-528.

肱动脉血栓 篇5

目前认为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试验通过对吸烟与非吸烟人群进行对照, 以及不同吸烟频率人群吸烟总数与FMD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试图分析长期慢性吸烟者吸烟与FMD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空白对照组20人:平均每月吸烟支数≤1支。吸烟组60人, 再分为3组, 吸烟一组20人:平均每天吸烟支数≤1支;吸烟二组20人:平均每天吸烟支数≤20支;吸烟三组20人:平均每天吸烟支数≥20支。各吸烟组统计吸烟总数 (吸烟年数×平均每年吸烟支数) 。选取试验对象, 男性, 年龄30岁~40岁, 剔除有戒烟史、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及有特殊用药者。

1.2 FMD测量方法

让受试者取仰卧位, 右上肢外展15°, 将探头置于受试者肘上2 cm~15 cm处, 对肱动脉进行纵向扫查, 同步记录心电图, 取样线与血流方向夹角为60°, 使肱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清楚, 然后转为M型, 取心电图R波顶点时的血管内前后壁内膜间的宽度为肱动脉内径。首先受试者平卧位休息10 min, 测定基础状态下的肱动脉内径 (D1) , 间隔1 min测第2次, 再间隔1 min测第3次, 取最大值。然后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到300 mm Hg, 维持5 min后放气, 于放气后30 s~60 s内测定肱动脉内径 (D2) 。反应性充血后内径的变化率为:FMD= (D2-D1) / (D1) ×100%.

1.3 统计学方法

对各组FM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 其两两比较采用SPSS软件中的SNK法。对各吸烟组分别进行吸烟总数与FMD的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FMD测量结果比较

各组FMD不全相等, 通过两两比较可以得出:吸烟组FMD小于空白对照组;各吸烟组FMD不相同, 且吸烟频率越大, FMD越小。见表1.

2.2 吸烟组吸烟总数与FMD相关分析

在各吸烟组中, 吸烟总数与FMD均相关, 且呈负相关。从相关系数上来看, 吸烟频率越高, 相关系数绝对值也越高, 即吸烟频率越高, 吸烟总数对FMD的影响越大。见表2.

3 讨论

吸烟是心血管病发生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吸烟可以引起动脉内皮功能损害,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此外, 吸烟尚可引起纤溶-抗纤溶系统失衡, 加速血栓形成, 导致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3]。在烟草中包含很多致癌物质, 吸烟可以刺激神经短暂兴奋, 烟草燃烧时还可以产生致心血管病作用的两种主要化学物质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这些都有可能刺激血管收缩, 从而影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导致动脉硬化。

本试验中, 将平均每月吸烟支数≤1支的吸烟者归于空白对照组, 不排除偶尔吸烟者。因为其剂量很小, 可对吸烟的影响忽略不计。

从试验结果来看, 吸烟可以降低内皮舒张功能, 而且吸烟频率越高, 降低程度越大。从相关系数上来看, 在不同频率的吸烟组中都可以看出, 吸烟总数越大, 内皮舒张功能降低越明显, 而且吸烟频率越高, 这种负面影响越大。可能原因是吸烟频率越高, 导致血管内皮受损频率增加, 使内皮修复速度受到影响。但其具体影响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虽然在本试验中, 认为吸烟可以降低内皮舒张功能, 但也有很多因素并没有考虑进来, 其中之一包括酒精的影响。因为吸烟越多的人, 其生活习惯也往往趋向于喝酒越多, 因此可以把吸烟看作一种生活习惯的标志。另外, 在本试验中, 其他影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因素也考虑不够, 如工作习惯、锻炼习惯等影响。因此有关吸烟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吸烟对肱动脉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空白对照组及不同吸烟频率的吸烟组3组, 比较各组之间对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影响 (FMD) , 并对吸烟组吸烟总数与FM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各组FMD不全相等;吸烟组FMD小于空白对照组;吸烟频率越大, FMD越小。在各吸烟组中, 吸烟总数与FMD呈负相关;吸烟频率越高, 相关系数绝对值也越高。结论 吸烟频率越高, 降低内皮舒张功能的程度越大, 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越明显;吸烟总数越大, 内皮舒张功能越低, 而且吸烟频率越高这种负面影响越大。

关键词:吸烟,肱动脉,血管扩张功能,相关性

参考文献

[1]Celermajer DS, Sorensen KE, Gooch VM, et al.Non-invasive detection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atherosclerosis[J].Lancet, 1992, 340 (8828) :1111-1115.

[2]Anderson TJ, Uehata A, Gerhard MD, et al.Close relation of endothelialfunction in the human coronary and peripheral circulations[J].J Am CollCardiol, 1995, 26 (5) :1235-1241.

肱动脉血栓 篇6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6岁, 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余, 慢性病容, 重度贫血外观, 颜面无水肿。2008年10月26日7:00透析前体温36.5℃、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0.2/13.0 k Pa。在常规皮肤消毒后行左上肢肘部正中静脉穿刺时, 感疼痛剧烈, 可见1 cm×1 cm皮下血肿微高于皮肤, 护士立刻拔针, 用自制的双层纱布折叠卷曲的长约3.0 cm, 直径约1.5 cm圆柱状沙柱压迫止血并用弹力止血带包扎4 h。另选大隐静脉作为回路, 左上肢动静脉内瘘为出路, 7:20开始血液透析, 低分子肝素首剂用量4 000 IU。护士30 min后观察穿刺点, 未见穿刺部位血肿增大, 局部肤色正常。9:20患者脉搏89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24/13.6 k Pa, 遵医嘱给予心痛定10 mg口服降压。9:50脉搏87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21.813.1 k Pa。11:50结束透析时体温36.7℃、脉搏89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22.8/13.3 k Pa, 透析过程中患者自觉无任何不适, 穿刺部位无异常。护士常规交代患者穿刺点松解时间及内瘘护理, 12:00患者自行回家。16:00患者通过电话求助, 自诉左上臂肿大、疼痛, 不能移动。护士让患者立刻来院诊治, 5 min后患者赶到医院, 表情紧张, 其左上臂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块、膨胀性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轻微移动疼痛加剧, 皮温稍高, 指关节活动尚可。立即在皮肤穿刺点的正上方1.5~2.0 cm处放置纱布并用冰袋压迫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包扎并保持绷带松紧度适中以能扪及远端动脉搏动为准。收患者入院, 体温37℃、脉搏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26.6/13.4 k Pa, 测量左上臂的周径为28.5 cm。彩色多普勒显示:左肘部可见瘤腔3 cm×2 cm, 瘤腔内血流缓慢, 呈涡流。收缩期血液从来源动脉进入瘤腔内, 舒张期则瘤腔内血液通过瘤颈部返回来源动脉, 来回往复, 红蓝相间。诊断为左肱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方案:局部制动、冰敷、抗生素治疗、控制血压、镇静。第2天患者血压29.3/13.3 k Pa, 上臂围29.5 cm, 可见暗红色淤斑2 cm×3 cm。给予输注白蛋白10 g纠正低蛋白血症。于2008年10月28日行假性动脉瘤切除术+肱动脉成形术, 术中见肱动脉有一针眼样渗血。术后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及颜色变化、有无搏动感、有无血管杂音, 患肢皮肤的色、温、觉的变化, 脉搏搏动情况及绷带有无移位、松懈。10月29日实施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进行无肝素血液透析2.5 h, 以后隔日1次。11月25日肿胀完全消失并使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 血流量>200 ml/min。

2 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解剖结构知识欠缺

肘窝部42.5%可见到浅筋膜中粗大的肘正中静脉从肱动脉前方交叉而过, 此部位前后层次关系为:皮肤及皮下组织、肘正中静脉、深筋膜、肱动脉、肱肌、肱骨[2]。2008年10月26日19:00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人体局部解剖学》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并结合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 再次传授15年的穿刺经验。

2.2 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特殊性

(1) 患者贫血营养不良, 皮下组织疏松, 血管弹性差, 易滑动。 (2) 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形成静脉血管膨大。 (3) 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血管性高血压者大多数动脉本身已有病变, 具有产生假性动脉瘤的病理基础。 (4) 肾衰竭患者因为贫血, 凝血时间相对延长, 加之透析中使用抗凝剂。本例患者有 (2) 、 (3) 、 (4) 中的特殊情况。善于学习, 丰富临床经验, 培养高度责任感, 对于关节部位穿刺时注意保持肢体不屈曲受压、用力, 以免误伤毗邻血管。

2.3 血液透析室护士习惯定势与思维定势

(1) 动、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在我院是常用的方法。进行直接动、静脉穿刺, 进针角度较大, 用力较猛, 16G穿刺针粗, 容易误伤深层毗邻血管。针对患者的特点提出各种注意点, 避免凭印象操作而出错。 (2) 透析过程中护士连续观察发现肿块并未进行性增大, 造成心理上忽视, 误以为仅是静脉破裂;因为静脉穿刺误伤肱动脉报道少, 患者感疼痛剧烈时未引起护士足够重视;透析过程中患者自觉无任何不适, 穿刺部位无异常。导致未能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护士根据自己的临床知识, 遇到问题与资历老的同事商讨, 进行多方面考虑, 尽可能找出潜在的护理问题, 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减少不良后果。

2.4 患者的心理因素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旦此部

(下转第163页) (上接第160页)

位出现异常, 患者容易精神紧张。本例患者患病前工作和生活优越, 患病后人际交往明显受阻, 心理落差大, 无法适应角色转变。因此经常出现睡眠障碍, 药物控制血压不理想。护士长带领责任护士向患者道歉, 同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 每次透析选择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护士为其服务, 减少心理顾虑, 满足患者的安全需要;争取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单位领导等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劝说、诱导, 稳定患者情绪, 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3 讨论

发生技术性差错事故会导致患者心身健康受到损害, 甚至致残、危害极大, 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而影响医院的工作秩序及声誉。所以要求护士有娴熟的穿刺技术, 熟悉四肢常用穿刺动静脉的行走及临近血管的解剖结构, 掌握不同平面内径大小及血管壁解剖特点[3], 还要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琐碎、繁忙, 操作行为重复性大等特点, 很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和减退, 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4]。只要细心, 加强学习, 增强责任心, 可预防此类差错的发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1例患者静脉穿刺致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 护士通过学习解剖知识, 提高穿刺技术, 增强工作责任心, 得出相关因素及学习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 此后无一例病例再发生。

关键词:静脉穿刺,肱动脉,假性动脉瘤

参考文献

[1]陈润祥, 邵磊.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05, 26 (21) :31-32.

[2]杜湘珂, 戴义华.肱动脉肘部穿刺术的应用解剖[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4, 28 (5) :329-331.

[3]谭艺真, 甘俊丽.血液透析中血流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2) :7-8.

肱动脉血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行肱动脉直接穿刺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共计180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67例,年龄39~67岁,平均46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穿刺方法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患者穿刺部位,首先选择同侧的静脉如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双下肢的大隐静脉作为静脉回路,手指于肘窝附近触摸了解肱动脉的走向以及深浅,选择脉搏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铺治疗巾,选择16号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向心性直接进针,立即胶布固定接管路进行治疗。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上述治疗方法,同时给予常规的护理。

1.2.2 干预组治疗方法

干预组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穿刺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解释穿刺的意义、目的以及方法等,讲解其对于治疗的必要性,强调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的心理,减少不良情绪对穿刺的影响,同时加强透析过程中的巡视,观察血流量,同时根据情况调整针头,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有无肿胀、渗血等,其次透析结束后加强观察力度,适当给予相应的护理。

1.3 疗效观察

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于出院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成功率比较

采用护理干预组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5.56%,与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86.67%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干预组比较,χ2=4.39,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发生血肿、感染、穿刺点渗血的患者分别占4.44%、2.22%、1.11%,与对照组的14.44%、10.00%、8.89%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干预组比较,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干预组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6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与干预组比较,χ2=9.80,P<0.01

3 讨论

与中心静脉置管术、动静脉造瘘术比较,直接穿刺法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等优点[3],且肱动脉较粗大,穿刺较容易,血流量较为充足,无再循环,能够迅速的建立血管通路。然而若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血肿、穿刺失败、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熟练地掌握操作技巧,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正确的掌握肱动脉的解剖位置,只有熟练地掌握肱动脉的解剖位置,同时具备精湛的穿刺技术,才能够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其次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4],提前告知患者穿刺目的、意义以及操作的方法,治疗的必要性,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舒缓患者的情绪,减少其紧张、焦虑、惶恐的情绪,使患者以一个较好的状态来配合穿刺的进行。第三,穿刺时应当注意观察血管的状况,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破裂,同时观察有无血肿、渗血等[5]。第四,在治疗中随时巡视血流状况,有无血肿、渗血,穿刺针头固定情况,若出现血流不足可以调整针头的位置,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透析状态。第五,拔针时应当注意对穿刺点的加压包扎,应当对其加压包扎3h后方可松开绷带[6],同时应当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于治疗后24h对穿刺部位可进行热敷。

干预组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其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5.56%,高于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86.67%,干预组发生血肿、感染、穿刺点渗血的患者分别占4.44%、2.22%、1.11%,低于对照组的14.44%、10.00%、8.89%。由此可以看书,有效地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所有患者于出院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67%。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更加配合穿刺的进行,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而熟练地技巧,细心地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肱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收治的180例行肱动脉直接穿刺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穿刺透析治疗,干预组同时于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透析中加强护理、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穿刺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5.56%,与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86.67%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血肿、感染、穿刺点渗血的患者分别占4.44%、2.22%、1.11%,与对照组的14.44%、10.00%、8.89%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6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感染及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肱动脉,血液净化,直接穿刺,护理

参考文献

[1]Cirillo PG,Petrillo GL,D'Ascoli,et al.Successful use of the Cardiva Boomerang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to close a brachial artery puncture site after emergency PTCA[J].Heart Vessels,2010.25(6):565-568.

[2]吴新莲,唐业莹,杨慧,等.肱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和护理[J].内科,2011,6(4):387-388.

[3]Thalhammer CM,Aschwanden A,Jaco B.Intravascular displac-ement of a StarClose device after brachial artery puncture[J].Ultraschall Med,2008,29(Suppl5):S215-S217.

[4]温小姣.直接动静脉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7):82-83.

[5]刘振香,刘娟.肱动脉穿刺血液透析6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43.

上一篇:行政监察下一篇:数据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