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2024-10-14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精选10篇)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篇1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22个国家之一, 结核患者数之多居世界第二, 约有450万活动肺结核患者[1]。结核药物的治疗在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结核药物使用的过程中, 由于其疗程长, 副作用大, 严重影响了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较为常见, 特别是结核复发患者深知消化道症状的痛苦, 对结核化疗有惧怕心理, 使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治疗。因此, 我科针对抗结核药物的这一副作用, 对16岁以上260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92%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此反应, 结果与护理报告如下:

1 因素

1.1 心理因素

结核病患者普遍具有焦虑和恐惧心理, 担心经济问题和疾病的预后, 担心治疗后是否会传染他人, 如此种种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劳动, 产生自卑和压抑的心理。情绪不稳定, 严重破坏机体内的平衡, 更加会加重使用结核药物后的胃肠道副作用。

1.2 生理因素

结核患者用药后一方面由于药物本身引起肝脏毒性, 患者可以造成食欲不佳、异常乏力、恶心或呕吐。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结核药物直接可以引起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饮食若不合理则会更加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1.3 社会因素

由于结核具有传染性, 患者家属、朋友及同事中缺乏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 可能会对患者疏远, 冷落, 造成患者缺乏情感上的关爱和帮助。对于病情反复, 病程延长的患者, 其家属也会因精力疲惫而抱怨, 这些都会造成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敏感。

2 护理干预

2.1 建立干预基础

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热情、诚挚、关心体贴, 言语上、感情上亲近患者, 了解有关病情, 谈患者感兴趣的话题,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

2.2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通过适当的询问, 了解患者家庭成员的关系, 家中经济来源, 单位情况, 心中是否有疑虑, 鼓励患者倾诉其内心的苦恼和不快, 使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解释病情, 介绍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用法和副作用, 以及副作用的预防方法。强调坚持用药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鼓励患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支持与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

2.3 生理干预及开展健康教育

2.3.1 患者发生恶心感时, 诱导其不会发生呕吐的意念, 想象恶心会在短时间内消除, 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 做吞咽动作, 以减轻恶心症状。

2.3.2 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由于患者服药后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 更加加重营养不良, 因此合理的饮食营养指导, 对结核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2.3.2. 1 保持足够的热量供应, 一日除三餐外, 可增加1~2餐副餐, 选择糕点、粥汤类, 但不要影响下顿正餐的食欲。

2.3.2. 2 补充优质蛋白质, 如鱼虾、肉、蛋、奶、禽蛋、豆及其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的食品。

2.3.2. 3 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钙等, 如动物的肝脏、新鲜蔬菜、花生、水果、奶类、海产品及骨头汤等。

2.3.2. 4 饮食宜清淡, 色香味俱全以增进食欲, 脂肪不宜过多, 因为脂肪虽然可以提供较多的热量但会增加消化系统特别是肝脏的负担, 降低食欲, 影响进食量。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宜用。

2.3.2. 5 异烟肼不宜与乳类、糖类及含乳糖类食品同时服用。因为这些食品可妨碍异烟肼的吸收, 若同时服用则降低药效, 但间隔2h以上服用则影响不大。食用某些青皮红肉的热带鱼类如:马丁鱼、青占鱼、沙丁鱼等可以引发异烟肼对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应避免食用。维生素B6可以缓解异烟肼的副作用, 但在服用时间上与异烟肼错开, 异烟肼按要求在早上服用, 维生素B6就要在中午或晚上服用[2]。

2.3.2. 6 利福平、利福喷丁类药物不宜与茶水、豆浆、米汤、藕粉、蛋花稀饭、牛奶及其他奶制品同时服用, 同时要戒烟戒酒。

2.3.2. 7 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痨药物期间应慎用菠菜、菠萝、茄子这几种蔬菜, 以免加重抗痨药物的副作用。

2.3.2. 8 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大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个月内[3], 在这期间应督促患者坚持服药,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从而能够达到彻底治愈结核。

3 结论

通过以上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 使我院收治的16岁以上260名结核患者消化道副作用明显减轻, 并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结核病的正确认识, 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为坚持完成全程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胃肠道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9月对我院16岁以上260名肺结核患者采用了护理干预。结果与结论 全院各科对16岁以上260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92%患者可以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对控制结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乐.VB6化解结核药物副作用[J].健康时报, 2007:19.

[2]徐玉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综合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 1 (21) .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篇2

【关键词】 药物热;临床;抗结核;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68-02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药物导致的发热。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引发药物热是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近年来也有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临床药师的重视和研究。因此,现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的4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更好的判断和及时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抗结核药特治疗中出现药物热的4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0到71岁,平均42岁。

1.2 诊断标准 有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者且符合以下任一条并伴或不伴有皮疹、关节痛等其它过敏反应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药特热: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度提高;应用抗结核药物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结核热解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找不到其它病因;非发热性疾病患者用药后发热,且无继发感染。

1.3 分析项目 致热的药物及其与发热的关系,药物热出现的时间、热型、伴随症状、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停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再次服药引发药物热的时间。

2 结 果

2.1 致热药物 利福平16例,氨基水杨酸7例,吡嗪酰胺6例,异烟肼5例,乙胺丁醇3例,利福喷汀4例,链霉素3例,氧氟沙星1例,其中,同时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产生药物热的有2例患者,利福平和氧氟沙星1例,氨基水杨酸和链霉素1例,吡嗪酰胺和利福喷汀1例。

2.2 药物热出现的时间 用药后发热时间主要集中在1到3周,共有27例,1到2个月内发热13例,没有出现2个月以后的药物热者。

2.3 热型 弛张热34例,低热4例,稽留热2例。体温低于38.5℃的6例,38.5到40℃27例,40到41℃9例,41℃以上的1例。

2.4 伴随症状 畏寒和寒战5例;皮疹14例,其中由利福平引起的有8例;头痛、鼻塞流涕5例,由利福平引起的3例,氨基水杨酸引起的1例,链霉素引起的1例;恶心、呕吐2例,关节痛3例。

2.5 实险室检查 40例患者中有29位做了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者有5例,降低5例,白细胞增多6例,降低2例。有27位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7例,肝功能损害2例,血尿素氮异常1例。

2.6 停药后体温恢复时间 40例患者基本上在停药24到48小时内,发热即可退去。但有2例利福平引起发热的患者在停药后3到6天才逐渐退热。其中8例患者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抗结核致热药物,而又出现发热,第二次发热时间均在再次服药后的24小时以内。

3 讨 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患者最多的22个国家之一,临床和研究抗结核药物的种类较多,因此,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起的像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其中药物热在所有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中的发生比例为14.8%,因此临床医师必需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免误诊误治。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发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发热以单纯型为多,热型多为弛张热;除发热或有过敏症状外,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致热药物中以链霉素为多,其次为利福平,第三位为异烟肼和吡嗪酰胺。

在抗结核药物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出现可疑药物热者进行分别处理。

3.1 单纯型药物热,不伴有皮疹和肝损伤者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药物引起药物热概率的大小来决定停药的顺序,并非一定要停用所有的药物,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我们可首先停用最易引起药物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药物,密切观察停药关系与体温变化,若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没有降低,则再选择停用其它概率稍大的药物,若体温降至正常,则可明确定为致热药物。

3.2 药物热伴有皮疹者 当患者出现药物热伴有皮疹,若仅停用可疑药物,皮疹仍得不到控制,则需停用所有抗结核药及合并用药,同时给予抗过敏处理。因为患者处于高敏状态,可能平时不过敏的药物在这时也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皮疹退去2周后再按照致敏可能性由小到大逐渐加药,不可操之过急。

3.3 药物热伴有肝损害者 首先应按照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停药原则来处理,最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正是本文总结的最易引起药物利福平、氨基水杨酸和吡嗪酰胺。因此两者在治疗时并不矛盾。

3.4 药物热伴有皮疹和肝损害 这种状况下患者的高敏状态极为严重,应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同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处理和保肝处理,必要时可短期应用小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5mg/d,强的松20-30mg/d),待机体的过敏反应全部消退后再进行试药,试药时禁忌用利福平,可根据病情谨慎的从小剂量(0.15g)开始试用利福喷汀,尽管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同属于利福霉素类,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且利福喷汀所引发的过敏反应大多较轻。本组有2例患者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增发生药物热,他们在服用利福平后出现38.5℃以上的高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利福喷汀后出现了38℃的药物热。有2例对利福平发生药物热的患者试用利福喷汀后则未出现发热。

参考文献

[1] 范琳,肖和平.肺结核化疗中发热原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8,30(2).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治疗方案

研究对象为2001年~2010年在我院结核疗区住院治疗肺结核初治患者36例, 其中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对36例肺结核的患者 (均为初治患者) , 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给予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每日1次静点, 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

1.2 治疗过程及检测方法

A组给予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每日1次静点, 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抗结核治疗12周后, 拍胸片, 以胸片示病灶吸收程度作为疗效的评判指标, 分为好转、未愈、无效。

1.3 疗效参数

好转:胸片示条索状、结节状病灶经一定时间观察稳定不变;未愈:病灶有吸收, 不明显;无效:病变未吸收, 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进行描述性分析, 进行χ2检验, 观察结果相关性, 判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证实结论是否能够成立。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36例肺结核患者, 女性患者17例, 男性患者19例, 年龄23~7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2.5岁, 体质量45.5~96 kg。36例均为初治患者, 给予单纯性抗结核组18例, 给予胸腺五肽合并抗结核组18例, 抗结核治疗疗程12周。其中21例好转, 7例未愈, 8例无效。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其中8例好转, 3例未愈, 7例无效;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 其中13例好转, 4例未愈, 1例无效。

2.2 治疗结果

应用胸腺五肽合并抗结核药物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应用抗结核药物组。进行一般χ2检验, χ2=6.12>χ20.05, 2=5.991, P<0.05, 按α=0.05, 拒绝H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证明二者有相关性。

3 讨论

胸腺五肽的作用之一是诱导T细胞分化。它可选择性地诱导Thy-1-的前胸腺细胞转化为Thy-1+的T细胞。其T细胞分化作用由胞内cAMP水平升高介导。胸腺五肽的另一基本作用是对成熟外周血T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 使胞内cAMP水平上升, 从而诱发一系列胞内反应, 这也是它免疫调节功能的基础。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消耗, 自身免疫力下降, 应用胸腺五肽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提高机体免疫力, 再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 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 36例初治结核病患者完成了全程观察, 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其中8例好转, 3例未愈, 7例无效;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 其中13例好转, 4例未愈, 1例无效。将结果进行一般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证明二者有相关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应用胸腺五肽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结核组。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的患者应用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组与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组疗效对照分析。方法 对36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 (均为初治患者) , 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给予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每日1次静点, 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后, 拍胸片, 以胸片示病灶吸收程度作为疗效的评判指标。根据资料不同采用χ2检验。结果 36例患者完成了全过程的观察, 其中21例好转, 7例未愈, 8例无效。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其中8例好转, 3例未愈, 7例无效;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 其中13例好转, 4例未愈, 1例无效, 两组比较, χ2=6.12>χ20.05, 2=5.991,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者有相关性。结论 肺结核患者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比单纯性应用抗结核药物, 有较高的好转率, 治疗效果好。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篇4

患者,男,22岁,病案号(76838)因间断咳嗽4个月,诊为肺结核收入院。入院检查:T 36.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10/75 mmHg。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情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瘀斑、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清音,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和哮鸣音。心、腹无阳性体征。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化验检查:WBC 4.3 X 109/L,RBC 5.12 X 1012/L,PLT 176 X 109/L N 0.611。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彩超检查:肝、胆、脾、胰 、双肾均未见异常。胸CT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可见片状及结节状高密度影,其左下肺可见不规则透亮影,纵隔居中,气管、支气管通畅。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心脏及大血管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继发型肺结核右肺上左肺上中下涂(-) 初治伴肺部感染。入院后,予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療,给予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PAS)、阿米卡星、利福平等静滴,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抗痨治疗。水飞蓟宾保肝治疗。患者病情平稳,无不适。治疗第11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9℃左右,给予对症治疗,体温下降。继续治疗第12天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9℃左右,并伴有胸闷、气短。检查胸部CT示:病灶较前吸收好转,怀疑药物热可能,故停用所有药物,2 天后体温正常,无胸闷、气短。故给予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PAS)静滴,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40℃左右,给予对症治疗,体温下降。且全身冒针头大小红色皮疹,伴有瘙痒,故再次停用抗痨治疗。3天后体温正常,无胸闷、气短。瘙痒减轻,皮疹减少。但患者出现恶心,偶有进食后呕吐。故立刻化验肝功能,结果显示:ALT 178 U/L, AST 159 U/L, ALP 173 U/L,GGT 330 U/L,TBIL 37.4 umoL/L, DBIL 24.4 umoL/L,余结果无异常。给予甘草酸二铵保肝治疗, 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好转。1周后皮疹消退,15天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正常。口服异烟肼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温40℃左右,停用后正常。目前口服乙胺丁醇病情平稳,其他口服抗痨药物将分期给予,院外治疗观察。

讨 论

抗结核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各型肺结核,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昏,发热,乏力,皮疹,恶心,失眠,黄疸,周围神经炎,视神经炎及血细胞减少等,但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的机率少见,本病例过敏反应发生在服药后的第11天,属迟发型反应,且不良反应相继出现,因此,患者不易接受,对治疗易产生不良情绪,所以,提示用药前应仔细了解患者病史及相关信息,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平时应加强常见药品不良反应案例报道的学习,加强同患者沟通,争强治疗信心。查房时高度重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现代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篇5

1 开发新抗结核药物药实现的目标[2]

1.1 短疗程:

结核病史传染性疾病中治疗疗程较长的一个。标准化的化学治疗, 至少需要维持6-8个月, 不仅患者的依从性难以保证, 更是导致耐药性的发生。而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基础上进行超短疗程研究, 难以达到满意的治愈率和复发率, 亟需能缩短疗程并减少服药次数, 数量的新型抗结核药物。

1.2 结合潜伏感染 (LTBI) 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全世界约有20亿万人在一生中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虽然异烟肼是预防结核潜伏感染药物, 也是WHO推荐的结核病和HW双重感染人群的有效药物, 但却存在着严重的限制性, 因此还有待于新药的开发。

1.3 高多耐药结核病 (MDR-TB) [3]的疗效:

MDR-TB的发生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 其治疗药物的选择受到极大的关注, 目前只能应用异烟肼, 利福平以外, 价格相对昂贵不良反应多的二代药物, 急需新的药物。

2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2.1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加速药物的筛选: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张立新实验室使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 表达载体的牛型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减毒株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即BCG菌株作为测试菌株, 建立了BCG高通量筛选模型作为抗结核病活性成分的筛选,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细胞水平的实验验证了abyssomicin J在BCG细胞内会自发转变为atrop-abyssomicin C而发挥其抗结核活性的初步假设, 并揭示了该类化合物可以克服atrop-abyssomicin C不稳定的缺点, 本论文的发现这为将此类化合物开发成成为新一代稳定的抗结核前体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4]。这些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abyssomicin类化合物的硫醚迈克加成产物是更加稳定的且具有定高反应活性的Michael acceptor, 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和药效潜力, 为研制新一类抗TB的临床药物奠定了基础。

2.2 结核分枝杆菌抗药机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半衰期长、杀菌活性强、可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等特点, 成为缩短疗程的候选药物, 同时还有杀伤持留菌的功效, 其通过抑制DNA促旋酶活性来抑制细菌生长。尽管如此, 临床大量应用也导致很多耐药菌的形成。最新研究发现, 结核分枝杆菌五肽重复蛋白Mfp A可以模拟DNA结构, 能直接与促旋酶互作从而阻断氟喹诺酮的结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米凯霞课题组研究解释了Mfp A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差异性的原因, 并首次表明了小GTP酶在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抗性调控中非常重要的功能, 为进一步了解氟喹诺酮抗性形成的机制和开发新的氟喹诺酮药物和药物靶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2.3 阻断结核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在WTO的支持下, 中国、印度、肯尼亚、尼日利亚和美国的科研人员组成合作团队,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开展了高通量筛选和药效学评价[5], 结果发现了一个特异性抑制剂。该化合物能阻断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 让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和RNA无法合成, 从而抑制这种病菌的生长。该成果为开发新型抗结核病药物提示了新的方向。

2.4 大环内酯双糖化合物:

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 常用作杀虫、杀螨剂的一类大环内酯双糖化合物———阿维菌素在实验中能有效地杀死结核杆菌, 研究人员表示, 阿维菌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多验证, 目前正在使用动物模型来探索用药剂量。他们也将试验阿维菌素是否可与其他药物结合使用, 以形成新的有效疗法。

2.5 有效传递物质传递至靶部位的药物载体:

由哈尔达.斯瓦伊博士领导的纳米药物研究中心在抗结核病纳米药物输送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6]。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靶药物输送系统”, 利用新型的多重乳液喷雾干燥技术, 将目前治疗肺结核病的4种药物包裹在聚合物中, 制成大小为250纳米左右的药物颗粒。这种药物可以使抗生素更容易寻找靶位, 进入被结核病菌感染的巨噬细胞, 持续并且长时间释放抗体, 促进细胞对抗体的吸收。由此可以降低抗结核药物的服用剂量和频率, 同时改善病人的服从性。如果使用该纳米药片, 每周只需服用2片, 周期只有2个月。因此, 纳米药物将为MDR-TB[]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安全和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方案。

2.6 联合抗结核药物的免疫辅助治疗:

在已有的临床实验中证实, 1L-2, GM-CSF一定程度上对结核及MAC患者有效, 如ATP及类似物通过嘌呤类的P2X7, 受体增强巨噬细胞的抗菌活性, 吡啶甲酸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随着结核杆菌耐药性分子结构的进一步阐明, Th1细胞免疫低下, 是结核病免疫学的特征, 也是结核病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 研究调节Th1细胞歧化方向, 维持Th1/Th2反应平衡的药物, 可能有益于治疗。

3 结语

以上罗列了6类药物在抗结核药物研究方面的进展, 但应意识到这些只不过是抗结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的序幕。由于目前伴有HIV感染的结核病发病率增加和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 急需迅速开发更有效的药物。但经过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已比几十年前大为开阔, 只要坚持艰苦努力, 人们在与结核杆菌的斗争中必将获胜。S

参考文献

[1]Medical Research Council.A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vestigation: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streptomycin and para-aminosalicylic acid[Z].Br Med J, 1950, 1073-1085.

[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and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4, 149:1359.

[3]Crowle AJ, Elkins N, May MH.Effectiveness of ofloxacin against M.tubercu-losis and M.Avium, and rifapin against M.tuberculosis in cultured human macrophages[J].Am Rev Respir Dis, 1990, 137:1141-1146.

[4]Geeta N.Activity of riminophenazine compounds against susceptible and drugs resistant M[J].tuberculosis.Tuberc Lung Dis, 1994, 75Suppl1:26.

[5]Parenti F.New experimental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J].Rev in-fect Dis, 1989, 11Suppl2:S479-S483.

浅谈抗结核药物的进展情况 篇6

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 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是链霉素, 而对氨基水杨酸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 链霉素加对氨基水杨酸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1]。发现异烟肼后, 有人单用异烟肼和联用异烟肼加对氨基水杨酸或链霉素进行对比治疗试验, 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2]。20世纪70年代随着利福平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的重新认识, 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 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4]。当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 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利福霉素类: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 利福霉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随着利福霉的发现, 世界各国出现了研制本类新衍生物的浪潮, 相继产生了数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 但杀菌效果都不如利福平, 利福平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其衍生物有利福布丁, 它的亲脂性、透过细胞壁和干扰DN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利福霉, 使之能够集中分布在巨噬细胞内而具有较强的活性;但其也有不足之处, 利福布丁的早期杀菌作用不如利福平[5], 可能与其血浆浓度低有关。其它的衍生物还有苯并:嗪利福霉素、利福喷丁等, 其中利福喷丁是一种高效、长效抗结核药物。

氟喹诺酮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有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 对非结核分支杆菌 (鸟-胞内分支杆菌复合群除外) 亦有作用, 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氟喹诺酮产生自发突变率很低, 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优点是胃肠道易吸收, 消除半衰期较长, 组织穿透性好, 分布容积大, 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适合于长程给药。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 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 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氟喹诺酮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 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 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 显示了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其代表性药物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其中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已有若干报道, 尽管人体耐受量仅有中等程度抗结核作用, 但不论对鼠实验结核或人结核病治疗均有肯定疗效, 有报道称将氧氟沙星与其它可供使用的配伍药一起, 可常规用于少数耐多药的慢性肺结核病人。司氟沙星和洛美沙星是现行氟喹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 但因光毒性, 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尽管上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结核作用, 但无论如何仍不能和利福霉相提并论, 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影响年幼动物的软骨发育, 对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至今尚无定论, 原则上暂不考虑用于这二类人群。

此外, 还有氨基糖苷类抗结核药物, 其中的阿米卡星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 但阿米卡星对年老患者的肾脏和第八对听神经的毒性较大;多肽类中有结核放线菌素-N;氨硫脲衍生物中较引人注目的是2-乙酰喹啉N4吡咯烷氨硫脲;吩嗪类是一类用于麻风病的药物, 近年来也开始试用于耐药结核病;β-内酰胺酶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中, 结核分支杆菌也产生β-内酰胺酶, 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在单用时并不能抑制结核分支杆菌的生长, 而是通过抑制β-内酰胺, 使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免遭破坏, 当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不耐酶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联合使用时, 能大大增强这类青霉素的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新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的是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主要用于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以上仅仅是罗列了部分药物在抗结核研究方面的进展, 但应该认识到这些只不过是抗结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的序幕。因为开发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既需要财力和时间, 还要评估其在临床使用的效果, 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目前伴有HIV感染的结核病发病率增加和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出现, 以及预料今后耐利福霉菌株的发生率将会增高, 所以导致急需迅速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抗结核药物研究除直接开发新药外, 还要认识到随着靶向释药系统的发展, 利用脂质体或单克隆抗体作载体, 使药物选择作用于靶位, 增加药物在病变局部或细胞内的浓度, 以改进疗效。

摘要: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 (简称化疗) 的基础, 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 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 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关键词: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Medical Research Council.A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vestigation: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streptomycin andpara-aminosalicylic acid.Br Med J, 1950, 1073-1085.

[2].Medical Research Council.The treatment of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isoniazid, an inter-im report to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bytheir Tuberculosis Chemotherapy Trials Commit-tee.Br Med J, 1952, 735-746.

[3].Fox W, Mitchison DA.Short coursechemotherapy for pulmonary tuberculosis.AmRev Respir Dis, 1975, 111:325-353.

[4].Fox W.Whither short course chemotherapy?Bull Int Union Tuberc, 1981, 56:3-4, 325-353.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或结核菌培养等结果,选取我院肺结核患者801例,抗结核治疗开始前,均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HIV抗体等检查。肝功能正常患者有769例,男542例,女227例;年龄9~81岁;分为HBs Ag (+) 组98例,HCV抗体 (+) 组23例,HIV抗体 (+) 组46例,阴性对照组602例。治疗过程中应用了其他药物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者不列为研究对象。4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化疗方案

抗结核化疗方案主要有: (1) 2S (E) HRZ/4HR; (2) 2S (E) HRZ/7HRE; (3) 2HL2ZE/7HL2E (H:异烟肼;R:利福平;L:利福喷汀;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S:链霉素) 。

1.3 肝损害判断标准

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2×UIN (正常上限) 即为肝功能损害;ALT>2×UIN,伴ALT/ALP (血清碱性磷酸酶) >5时,提示肝细胞损害;ALP>2×UIN同时伴有ALT/ALP<2时,提示胆管损害;AST、ALT均>2×UIN,但2<ALT/ALP<5时,为混合性肝损害。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分布及肝功能异常的时间

769例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112例,HBs Ag (+) 组、HCV (+) 组、HIV (+) 组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比率分别为46.9% (46例) 、34.8% (8例) 、52.2% (24例) ,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5.6% (34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时间上,HBs Ag (+) 组、HCV (+) 组和HIV (+) 组,在抗结核开始后2周内的发生率分别为63.0%、75.0%和66.7%,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肝功能损害类型

HBs Ag (+) 组、HCV (+) 组、HIV (+) 组出现胆管损害和混合性肝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HBs Ag (+) 组,HCV (+) 组、HIV (+) 组在抗结核治疗中其肝功能损害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本组资料显示,HBs Ag (+) 组、HCV (+) 组、HIV (+) 组发生药物性肝炎时,出现胆管损害和混合性肝损害的几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提示病毒检测阳性组发生药物性肝炎时比阴性对照组肝损害更严重,预后差。如今,我国HIV感染正处于快速增长期,HIV与结核双重感染者逐渐增多。本统计显示,HIV感染者使用抗结核药物以后更容易发生肝损害。病毒标志阳性患者用药后发生肝功能异常在2周左右,而阴性对照组则发生在4周左右,提示对于上述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应尽早密切监测肝功能,注意保肝治疗。本次观察中,有79.1%的患者发生无临床症状的肝损害,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总之,入院时对患者做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IV抗体初筛和肝功能的联合检查尤其必要。对上述检查异常的患者在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时,要提高警觉,应特别慎重抑制素 (INH) 和红色荧光蛋白 (RFP) 的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春, 李大江, 张永辉.药物性肝损害10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 (11) :692-693.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篇8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护理

肺结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服用抗结核药物是当前治疗和控制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由于治疗时间长, 剂量大,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实践证明,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但只要及时发现, 防治得当, 就可以减少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使化疗过程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 我科共收治肺结核患者240例, 其中男150例, 女90例, 年龄16岁~84岁, 平均年龄52岁。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利福喷丁等抗结核药物治疗。

1.2 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肺结核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及给予的相应护理措施。

2 结果见表1.

3 护理措施

3.1 用药前的准备工作

3.1.1 做好治疗前的检测

抗结核药物化疗前检查痰涂片、肝肾功能、血及尿常规等, 了解各器官的功能状态, 肝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抗结核药。告诫患者化疗中要根据病情定期复查, 通过定期检测, 可以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2 签订用药同意书

让患者了解更多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发生了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时, 患者必须尽早停用所有可疑药物, 尽快向医护人员反馈信息, 这样既增强用药的安全性, 同时又使患者的知情权得到进一步体现[1]。

3.1.3 服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利福平宜空腹服用, 早餐前1 h或餐后2 h服用有利于吸收。服用其他抗结核药物宜在餐后0.5 h服用, 能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减轻胃肠道反应。服药期间禁烟酒, 因为吸烟可影响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使已经静止的病灶恶化。服药期间饮酒可加重肝脏的负担, 增加肝脏损害的机会。

3.2 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3.2.1 胃肠道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是抗结核过程中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 常在用药后1 d~7 d发生[2]。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均可引起, 但通常较轻, 不需停药, 少数严重者需停药。使用抗结核药物前可遵医嘱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 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鼓励少量多餐, 适当增加活动量, 促进食欲。

3.2.2 肝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药物性肝炎多发生在服药后1个月内, 超过3个月少见[3], 因此我们在用药前3个月应特别注意。首先应告诉患者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如全身乏力、恶心、厌油、黄疸、尿黄时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每月定期查肝功能1次。如发现转氨酶超过正常的3倍需停药护肝, 转氨酶小于正常的3倍且无症状者可继续服药观察, 短期 (7 d~10 d) 复查。继续加重者考虑停药, 补充水分、热量及维生素, 勿食辛辣、刺激食物。稳定患者情绪, 保证充足的睡眠。

3.2.3 高尿酸血症的观察和护理

吡嗪酰胺较易引起高尿酸血症[4]。常表现为关节痛, 波及肩胛、肘、膝关节。急性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以关节不受累为主。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尿酸, 必要时服用降尿酸药物。

3.2.4 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均可引起皮疹,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 最严重的是剥脱性皮炎。治疗上给予抗过敏药,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 勿抓伤皮肤, 勿用碱性肥皂和粗毛巾擦洗, 禁止患处贴胶布。补充大量维生素C和水分, 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2.5 神经功能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害属不可逆转性, 更应仔细观察。如患者主诉口周麻木、耳鸣等症状时要及时通知医生, 及早停药, 阻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4 讨论

抗结核药物较易引起不良反应, 而不良反应导致的药源性疾病已是现代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要仔细观察, 及时正确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帮助患者完成全程化疗, 努力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郭青, 周宇松.护士在透析病人行使知情权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05, 19 (6B) :1086.

[2]刘英玲.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1) :858.

[3]王静, 屠德华, 李波.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化疗工作的影响[J].中国防痨杂志, 2008, 30 (4) :271.

[4]付小英.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J].护理研究, 2006, 20 (11C) :3038.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篇9

【摘要】目的观察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0例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60例抗结核治疗时应用7HR/2HRES方案,并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以及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B组50例抗結核治疗时也应用7HR/2HRES方案,并且仅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其中A组患者治疗中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B组相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AB两组在治疗前其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不具差异(P>0.05);A组患者经治疗后其DNA-HBV的水平仅(3.57±1.15),同治疗前水平(6.63±2.16)与B组治疗后水平(6.46±2.43)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B组在治疗后的ALT与AST均增高,同治疗前以及A组治疗后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能够有效抑制HBV进行复制,能够预防肝功能的损害,能够支持化疗的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关键词】替比夫定;药物性肝炎;携带者;乙肝病毒;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篇10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我国的肺结核发病情况较多, 临床上多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有单药或多药联用, 采用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的方式。抗结核药物在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经过临床调查后显示, 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之后大多会表现出胃肠道消化不良等情况, 使得药物中断, 影响治疗效果[1]。为了提高临床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效果, 分析抗结核病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早期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数据, 本文对本院4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4年收治接受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400例, 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设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其中男204例, 女196例, 年龄55~80岁, 平均 (66.2±5.8) 岁。疾病类型中, 有140例初治涂阳, 有154例初治涂阴, 有40例复治涂阳, 有66例复治涂阴。

治疗方法: (1) 针对初治患者, 治疗时间半年, 前2个月其治疗方案采用2H3R3Z3E3/4H3R, 即0.3 g H, 0.45g R, 1.5 g Z, 0.75 g E, 空腹顿服;后4个月治疗药物0.3 g H, 0.45 g R, 空腹顿服。 (2) 针对复治患者, 治疗时间8个月, 前2个月其治疗方案采用2H3R3Z3E3/6H3R3, 即0.3 g H, 0.45 g R, 1.5 g Z, 0.75 g E, 空腹顿服;后6个月治疗药物0.3 g H, 0.45 g R, 空腹顿服。患者用药期间每月定期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测。

研究方法:依照药监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 主要从胃肠道反应、听觉神经损害及肝功能损害等指标上对临床用药情况、患者表现以及实验室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针对初治患者进行半年随访, 针对复治患者进行8个月的随访。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χ2检验计数资料, 多因素分析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若P<0.05则说明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4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 118例 (29.5%)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99例 (24.75%) 发生肝功能受损, 98例 (24.5%) 出现胃肠道消化不良反应, 71例 (17.75%) 出现神经系统受损, 28例 (7%) 出现血液系统异常, 如白细胞减少等, 39例 (9.75%) 出现过敏反应, 23例 (5.75%) 出现骨关节受损, 20例 (5%) 出现类似乳腺增生等其他反应。

不良反应的单变量分析:通过临床的记录和调查, 单因素分析表明, 性别对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没有影响 (P>0.05) , 但年龄、体重指数、肝病史、治疗类型、诊断类型等因素对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P<0.05) , 见表1。

不良反应的多变量分析:对影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当作因变量即否=0, 是=1, 将年龄、体重指数、肝病史、诊断类型、治疗类型当作自变量, 将年龄<65岁、体重指数<18.5 kg/m2、有肝病史、初治、涂阳赋值1;将年龄65~70岁、体重指数18.5~24 kg/m2、无肝病史、复治、涂阴赋值2;将年龄>70岁、体重指数>24 kg/m2赋值3。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和肝病史是影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见表2。

讨论

治疗肺结核疾病应有规律地、全程联合服用抗结核药物, 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之后会表现出胃肠道消化不良反应、血液系统异常、关节疼痛和异常, 更有甚者出现肝功能受损等不良情况。有研究显示Z药物在酸性状态下可杀死结核杆菌, 在治疗肺结核疾病上疗效显著, 但其对肝脏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非常大的。R、H药物对胃肠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大。其他研究也证明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其他并发症、肝病史等有关系, 其中年龄是肝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Z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过程中, 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 其代谢功能下降, 使得大量的药物聚集在肝内, 老年患者的血浆蛋白浓度变低, 无法与药物进行结合, 因此发生肝脏损害。当患者的营养处于不良状态时, 使得药物的代谢能力变弱。而疾病的治疗类型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体现是在使用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上。而诊断类型是否构成抗结核病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至今还未有确凿的证据, 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肝病史也是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 患有肝病的肺结核患者其在使用抗结核病药物治疗之后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比普通患者高出2~3倍, 这与患者的肝代谢功能有很大关系, 其高龄老年患者的肝脏血流量相对壮年患者减少, 发生肝受损的概率更高[2]。

综上所述, 影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肝病史、治疗类型、诊断类型, 因此, 临床应对患者的病史做好充分调查, 降低患者药物服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熊姿, 白丽琼.11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15, 33 (6) :12-13.

上一篇:地面自动气象观测下一篇:中成药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