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处方

2024-10-14

中成药处方(精选8篇)

中成药处方 篇1

口服中成药由于服用方便、药效稳定, 近几年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欢迎。临床允许西医开列中成药, 但很多西医临床医生缺少中医理论的系统教育, 缺乏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知识, 对一些复方中成药组分不了解, 导致很多不合理用药, 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收集我院门诊部分口服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 点评不合理使用的处方, 报道如下:

1 处方选择及方法

通过医院H IS系统, 在2010年1-6月我院门诊处方 (不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中草药处方) 中, 每个门诊科室随机抽取500张, 通过H IS系统过滤掉没有使用口服中成药的处方信息, 然后按科室分类对使用口服中成药的处方数量排序, 选取前五位科室含中成药的处方信息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卫生部《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6月颁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中西药配伍禁忌等为标准, 对是否辨证用药、用法用量是否合理、临床诊断与用药有无相关性、对特定人群有无禁用或忌用、联合用药是否适宜、有无重复给药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

2.1使用口服中成药前五位科室分布及不合理使用情况使用口服中成药处方数量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中医科343张, 骨科337张, 心血管内科277张, 消化内科215张, 妇科189张;各科室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分别为19张 (5.5%, 19/343) , 35张 (10.4%, 35/337) , 33张 (11.9%, 33/277) , 19张 (8.8%, 19/215) , 15张 (7.9%, 15/189) 。各科室使用口服中成药处方数及不合理应用情况见表1。

由此可见, 我院非中医类科室使用中成药已相当普遍, 骨科的中成药使用率已经接近中医科, 对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非中医类科室也明显高于中医科。

2.2不合理用药类型分布 (表2)

由表2可见, 不合理用药类型中主要是中西药联合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其次是重复给药、诊断与用药无相关性或选药不适宜, 其中未辨证用药主要集中在非中医类科室。

2.3典型不合理用药情况

2.3.1未辨证用药苁蓉通便口服液合用三黄片治疗便秘, 苁蓉通便口服液属温下剂, 三黄片属于寒下剂, 二者联用不符合辨证用药原则。感冒清热颗粒和银翘解毒片合用治疗感冒有矛盾, 因为感冒清热颗粒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银翘解毒片适用于外感风热证。

2.3.2用法用量不合理腰痹通胶囊、七叶神安片、天舒胶囊、附桂骨痛颗粒饭前服用与药品说明书不符, 建议饭后服用。六味地黄丸饭前空腹服用为佳。驱虫药乌梅丸应空腹服用或临睡前服用。冠心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应舌下含服。通心络胶囊“每次口服0.52g, 每日3次”, 服用剂量过小, 建议每次服用1.04g。热淋清胶囊“每次口服4g, 每日3次”, 服用剂量过大, 建议每次口服1.2g。

2.3.3未按诊断用药即诊断与用药无相关性或不适宜。强力定眩片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 用于脑外伤所致眩晕是不适宜的。胚宝胶囊用于腹痛、尖锐湿疣患者, 人参健脾片用于血小板减少症, 银杏叶片用于高血压一期, 茵栀黄口服液用于反流性胃炎, 参麦地黄丸用于肾结石, 骨康胶囊用于软组织挫伤, 有无适应证用药嫌疑, 属于超常处方。

2.3.4对特定人群禁用或忌用人参健脾片、仙灵骨葆对于感冒患者不宜使用, 百咳静糖浆、急支糖浆、大活络丸对高血压者忌用, 强力枇杷露儿童禁用, 法半夏枇杷膏糖尿病患者禁用。

2.3.5中成药联用不适宜百咳静糖浆中含半夏,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含附子, 半夏和附子属十八反。因此, 二药不宜合用治疗老年常见病咳喘、风湿寒痛。

2.3.6中西药联用不适宜中西药联用不适宜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中西药联用降低疗效, 比如逍遥丸中含柴胡, 经水解有槲皮素产生, 与含金属离子的药同时使用会形成络合物而影响吸收。因此, 逍遥丸与铝碳酸镁片不宜联用。葆宫止血颗粒与左氧氟沙星胶囊同服治疗上环后子宫出血, 因葆宫止血颗粒含牡蛎, 牡蛎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锌、铁、钙, 与左氧氟沙星可形成络合物, 会影响胃肠道对左氧氟沙星的吸收而降低抗菌效果。第二种情况是中西药联用增加毒性。比如麝香保心丸含蟾酥, 蟾酥为中华大蟾蜍或黑框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 经加工干燥而成, 主要功用为解毒、消肿、强心、止痛, 与地高辛合用能导致强心苷中毒。排石颗粒含滑石, 主含钙、镁, 与强心苷合用增加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

2.3.7重复给药通滞苏润江胶囊与秋水仙碱联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由于通滞苏润江胶囊中含秋水仙, 重复使用易导致腹痛、腹泻。珍菊降压片中含盐酸可乐定, 与可乐定片合用属于重复给药。

3讨论

结果显示, 我院非中医类科室使用中成药已相当普遍, 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集中在非中医类科室。不合理用药类型以中西药联用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给药、未按诊断用药或选药不适宜, 未辨证用药多见于非中医科室。

我院采用中成药放在西药房的模式, 优点是对药师发药审核时发现不适宜的中西药联合和重复给药情况提供了条件。但是, 西药师多缺少中医药理论知识, 不能很好得理解“辨证施治”, 对审核未辨证用药、不适宜的中成药联用有一定难度。因此, 还需要加强药师对中医基础理论和具体中成药的掌握和了解。此外, 也可尝试设立由中、西药师共同组成的集中审方处来对所有中西药处方进行审核。

中医强调整体, 注重治本;而西医侧重局部, 注重治标。合理的中西药联用, 可以达到取长补短、标本兼治的效果。选择中西药联用前, 临床医生必须要考虑相互之间有无配伍禁忌和不良的相互作用, 对中成药的组成成分也要了解清楚, 防止重复用药引起毒副作用。

中成药处方 篇2

近来人们常常听到非处方药这个名词。非处方药,顾名思义,是不经医生处方即可购买的药,英文缩写为OTC,意为可自主在药店购买的药品。非处方药的推出,是我国适应医疗卫生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之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为医政和药政的分开,对医院和药房更有效的管理打下了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都把OTC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我国已在199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地规定了它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已在2000年起施行。

OTC是一种提高国民自我保健水平和保健意识的重要措施。美国在50年代即以施行。它顺应了人们自身健康的需求,满足了快节奏,高效率的客观现实。

OTC无需医生处方,由消费者自我判断即可,但是,它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药性柔和,不良反应较少,几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

2.作用确切,疗效无争议,起效迅速;

3.一般用于较轻微症状,如感冒、腹痛、咳嗽等疾病;

4.无须特殊保存,如低冷等;

5.剂型方便简单,通常是片剂、胶囊、口服药及软膏等,很少有注射剂。

一般的说来,OTC包括解热镇痛药,止咳祛痰药,中和胃酸药及止泻、缓泻、消炎、抗真菌和维生素等类药物。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OTC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确定、审批、发布和调整。

2.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严格符合规定,用词科学,语意明确,适于消费者进行判断。

3.非处方药必须印有专用标识,小单位剂量也应带有用法说明,还必须方便储存和使用。

4.非处方药分为二类,甲类药物必须由具有经营许可权力的单位销售,而乙类药物一般的商场即可销售。

5.处方药只许在专业性医药报刊上进行广告宣传,而OTC可以在任何传媒上进行宣传。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OTC在我国的实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时期已经到来。“小病自己看,买药去药店”的自我保健模式将会成为现实。目前,国家指定的非处方用药共有200多种西药和200多种中成药。 (刘姝倩)

冠心病人如何选用中成药

各种资料表明,冠心病是危及老年人生命的重要疾病,并且需要长期的治疗。患者需了解一些有关的药物常识,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以下是冠心病人选择中成药的原则:

用药个性化

要根据年龄、性别及个人的体质状况等选择用药。如心元胶囊、养心片、参脉饮等药物适合于体质虚弱的患者,滋阴补气口服液适合于气血两虚的患者,心可舒、山海丹、速效救心丸、步长脑心通等药物适合于性格急躁的患者。

根据地域的差异性选择用药

由于南、北方的气候温差较大,选用的药物也应有所不同。如心元胶囊和参麦饮适宜居住在南方的人选用,心宝、冠心苏合丸等重在芳香理气的中成药适合居住在北方的人选用。

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用药

有的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如心绞痛患者在夏季应选用活血化瘀、通脉为主的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四季均可服用的药物有金泽冠心胶囊等。

根据病情的缓急选择用药

由于有些中成药起效较快,可用于急症的治疗,如速效救心丸、参脉针、复方丹参滴丸等。

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用药

很多时候,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往往有许多并发症,如高血压、中风,如用脑心通可达到治疗的效果。

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调查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3月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900张。

1.2 方法

依据中医药理论知识, 参照“处方管理办法”、2010年颁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 ”、2008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以及药品说明书的相关内容, 对我院抽查的900张中成药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分析和统计[1,2,3,4]。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900张中成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112张 (12.5%) , 主要包括重复用药、超剂量超疗程用药、未辨证施治用药等问题 (见表1) 。

2.2 不合理用药分析

2.2.1 重复用药

这类处方中多出现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情况。药物的成分、功能主治大同小异, 没有合用的必要。并且重复用药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如脑血康和脉血康, 由于两者主要成分都是水蛭提取物, 同时服用会增加意外出血危险。儿科外感处方中多将小儿解表口服液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或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治疗风热外感的中成药联用, 此类药物中大都含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药物, 如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等, 同时服用会造成此类药物用药量的叠加, 有可能超出安全用药剂量。另有部分患者已经开具中草药方剂, 又加服同类中成药。如某更年期女性患者中草药处方为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茯苓、山药、黄芪、甘草。同时开具女珍颗粒, 成分为女贞子、墨旱莲、地黄、紫草、酸枣仁、柏子仁、钩藤、珍珠粉、茯苓、莲子心。两者功效相近, 审核处方时提出由于中草药处方可以根据患者病情于方中加减, 如无特殊需要, 不必加服中成药的意见。

2.2.2 超剂量超疗程用药

这类处方多发生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由于中成药大多存在不良反应, 特别是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方面缺乏研究, 故某种药品长期或者超出规定剂量使用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潜在的用药风险。如大活络胶囊中的南星、全蝎、细辛、 (制) 草乌等药物有一定的肝肾毒性, 并且含有铅、铜等重金属元素, 虽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效果, 但不可久服。临床处方中经常出现1个月或3个月的长期用药医嘱, 应提示患者连续用药的风险, 两疗程之间应有一定的休药期。又如复方阿胶浆、生血宝合剂、黄芪颗粒等补益剂在用法用量上常随意加量。部分西医师习惯性地认为中成药, 特别是中药补益剂不良反应少, 增加用量可以快速起效。事实上, 超疗程超剂量使用此类药品易生内火、阻滞肠胃, 或者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2.2.3 未辨证施治用药

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5]。在临床上某些医师使用中成药时常“望文生义”, 只看病名, 不辨证型, 不按照中医药理论用药, 将中成药简单的当作化学药物使用。如治疗风寒感冒常开具苦甘颗粒、山腊梅叶颗粒等清热解表药;儿科治疗咳嗽都开具止咳橘红合剂, 而咳嗽在中医可以分为风、寒、燥、热、痰等证型, 止咳橘红合剂只对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有效果。又如外感开具感冒药的同时开具参芪十一味颗粒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表邪未解即服用补益类中药有“闭门留寇”之嫌, 儿童就更不可轻易服用, 此类补剂大多辛热温燥, 可滋补肝肾, 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2.2.4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临床门诊处方大部分都是中成药与西药联用, 单纯开具中成药的处方较少。中西药联用出现的问题很复杂, 在本次处方核查当中也有所体现。如大黄利胆胶囊、六味能消胶囊等含有大量鞣质的中成药不可与酶制剂、金属盐类制剂、四环素等抗生素联用, 因鞣质可以和化学药物结合, 使后者减效或失效;含有大量有机酸的中成药如保和丸、乌梅丸不宜与碱性西药联用, 以免产生酸碱中和作用而降低疗效;功效主要为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不宜再与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集药联用, 以免增加意外出血的危险[6]。

2.2.5 超适应证用药

超适应证用药主要表现在随意扩大中成药的治疗范围, 或者将中成药当作化学药物使用, 只注重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如热淋清颗粒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要用于湿热蕴结、小便黄赤、淋漓涩痛之症, 以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以上证候的患者。某些处方中却将之用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 虽然前列腺病变也会出现排尿不畅、淋漓不适的症状, 却不是由湿热蕴结引发, 使用热淋清颗粒治疗并不适宜。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 反映出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类似问题在各级各类医院都比较常见。为规范中成药的临床使用, 建议如下: (1) 目前绝大多数中成药处方是由西医师开具, 西医师与药师对中医药理论理解不透彻, 对中医药辨证不准确的问题比较突出。建议卫计委应当建立中药处方权制度, 只有经过规范化培训, 对中医药理论和诊断有系统理解的西医师方可开具中药和中成药处方, 以规范、改善目前中成药滥用的状况。 (2) 加强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在临床药师的培养制度方面, 中药临床药师一直是一项空白, 直接导致临床中药药事服务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要跨学科的高素质人才, 不仅需要掌握传统中医药理论, 还需要与时俱进, 认真学习现代药物的临床使用与研究方法, 积极与西医医师联络配合, 才能做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 (3) 规范中成药说明书。长久以来, 中成药说明书内容不够详实、研究不够透彻等现象一直存在。国内药学工作者多次在文章中探讨并呼吁过这一问题[7,8,9]。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药理毒理作用、禁忌、老年人与儿童用药、服药时间 (餐前或餐后) 、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缺失严重, 多用“尚不明确, 请咨询医师药师”等含混不清的语句草草带过, 临床上无法准确指导医师或药师用药。而进口或合资药厂所生产的中成药的说明书则更加详实, 临床试验等研究数据也更充分。在此再次呼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更具强制力的法规, 敦促药品生产厂家切实投入, 积极完善、补充中成药说明书缺项内容, 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和患者使用中成药。

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门诊中成药临床使用情况,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3月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900张, 进行处方审核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0张中成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112张 (12.5%) , 主要包括重复用药、超剂量超疗程用药、未辨证施治用药、中西药不合理联用、超适应证用药等问题。结论 我院的门诊中成药使用存在问题较多。需要药师加强中医药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对接, 把好处方审核关;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临床医师特别是西医师有必要进一步学习传统中医药知识, 遵循中医理论, 更好地使用中成药。

关键词:药物处方,中成药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20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中医药医政发, [2010]30号.

[3]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4] 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S].卫医政发[2008]71号.

[5] 李灿东, 吴承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7.

[6] 詹亚梅, 聂浩鸿, 陈琦, 等.临床药师需重视的中西药配伍禁忌浅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6 (1) :110.

[7] 郭晓辉, 赵夕秋, 张玉萌.117份中成药说明书内容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 2011, 20 (2) :8-9.

[8] 陈伟, 穆秀珍, 马金兰.110份中成药说明书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师, 2009, 12 (5) :676.

中成药处方 篇4

1 材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6月的处方每月5 d, 对其中应用中成药的处方进行调查分析, 分析项目包括处方书写规范情况和药品使用合理情况。

2结果

共抽取30 d的门诊处方89 124张, 其中应用中成药的处方为26 388张, 占总处方数的29.6%。分析结果为不合理处方共7 338张, 占所有中成药处方的27.8%。包括的不合理项目有处方缺项、涂改后未签名、剂型剂量缺项、用量不正确、重复用药、用药不对症等。见表1。

3 讨论

3.1 处方缺项和涂改后不签名是处方不合理的原因中最容易避免的项目, 这些多是由于医师粗心大意造成的。

3.2 剂型剂量缺项, 有一部分是由于医师对一些药品的规格剂量不熟悉, 擅自省略, 而大部分却是由于医师的粗心, 例如“炎琥宁针剂”只写了“炎琥宁”。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相当高, 也是这一项目在所有不合理原因中占有61.4%的高比率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这一项不合理是极其容易避免的, 可以大大提高处方合格率。

3.3 用量不正确, 例如益脑胶囊, 应该1 d 3次, 1次3粒, 却开成1 d 2次, 1次1粒;伤科七味片, 应该1 d 3次, 1次2粒, 却开成1 d 2次, 1次2粒;血府逐瘀胶囊, 应该1 d 2次, 1次6粒, 却开成1 d 3次, 1次5粒。虽然中成药的药性大多缓慢温和, 但是用量不正确, 也会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发生过量反应。

3.4 重复用药, 例如伤科七味片 (祛瘀、消肿、活血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骨断血淤) 和伤痛宁片 (散瘀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闪腰挫气) 联合治疗创伤;小金丸 (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瘿瘤、乳岩、乳癖) 和乳癖散结胶囊 (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乳腺增生病) 联合治疗乳腺增生;金果饮 (用于急慢性咽喉炎) 和穿心莲胶囊 (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联合治疗咽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还可能因为药效、副作用的相加造成不适。

3.5 用药不对症, 例如穿心莲胶囊, 清热解毒, 用于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却用来治疗结膜炎、外耳道炎、带状疱疹、皮肤感染;玉屏风胶囊, 用于表虚不固, 自汗恶风, 面色白, 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说明书中注明过敏体质慎用, 却用来治疗过敏性皮炎、副鼻窦炎;银杏叶片, 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 中风, 半身不遂, 舌强语塞,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脑梗死见上述症候者, 却用来治疗高血脂、创伤;金果饮, 用于急慢性咽喉炎, 却用来治疗腹泻;生血宁片, 用于缺铁性贫血属气血两虚证者;痛血康胶囊, 用于跌打损伤, 创伤出血;丹参滴注液, 用于冠心病, 胸闷, 心绞痛, 却都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这一项所占比率也较高, 而且其后果的严重性要高于其他几项不合理情况, 不仅不能治疗本身的疾病, 还可能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引起新的疾病。

4 结论

从统计中可见, 有29.6%的处方中用了中成药, 说明临床上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已经相当普遍, 此外, 还有患者主动要求开中成药, 长期服用以求防病健身的情况。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中、西药“双管齐下”治疗疾病的, 很多西医对中医理论不熟悉, 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无副作用, 多吃无害, 因此对中成药的开具比较随便。只有加强西医的中医理论学习, 准确把握好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指征和禁忌, 同时提高责任心, 认真完成每个工作细节,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医合理应用中成药方面存在的问题。

摘要:目的促进我院中成药的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6月的处方每月5 d, 对中成药的开具、使用进行分析。结果有27.8%的中成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 不合理类别有处方缺项、涂改后未签名、剂型剂量缺项、用量不正确、重复用药。结论处方分析对从根本上解决医师使用中成药的不合理现象有重要作用。

中成药处方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调取了南通地区启东、海门、通州、如皋、海安、如东等六县 (市) 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共十二家二级医院2007年7~12月的处方, 随机抽取每月一天的处方共计21508张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如下。

1.2 中成药分类

参考《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2005年版) 》中成药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目录外的中成药按说明书主要功效进行分类。

1.3 方法

对含中成药处方进行逐一查询统计, 并应用Excel进行分析, 统计指标包括:中成药处方数比例、中成药功效分类使用情况, 中成药出现频次, 使用中成药科室、中成药使用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中成药使用剂型情况, 中成药处方平均使用药品品种数, 中成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等。因各家医院药品价格各不相同, 本次调查没有对中成药的金额进行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 总况 本次调查共查阅处方21508张, 平均处方金额为92.58元。如果按医院汇总, 调取最多处方的医院处方数4127张, 最少585张。其中含中成药处方8216张, 占总处方数的38.2%。

2.2 各家医院各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各不相同, 相互之间差距很大。每家医院中成药排名前10位的药品品种类型有较大差异。由于中成药的组方的差异造成各种各样中成药的药名繁多, 各家医院使用的不同厂家的中成药药名不尽相同。如果按《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2005年版) 》中成药分类方法进行汇总, 总体频次排名见表1。

2.3 各家医院使用排名前列的中成药各不相同, 在一家医院排名前列的中成药在另几所医院根本不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在超过半数 (6家) 医院处方中存在且出现频次汇总排名前10位的中成药排名见表 (2) 。

2.4 按开具中成药处方的科室进行统计, 最多的是内科, 其次是儿科、外科、妇科。

2.5 中成药使用人群比例, 55岁以上人群最多占48%, 15岁以下人群最少, 占11.2%。15-35岁及35-55岁人群分别占17.8%及22.0%。

2.6 中成药按剂型分类, 使用前3位的是胶囊剂 (片剂) 、注射剂、颗粒剂, 分别占44.2%, 22.4%, 16.7%。

2.7 在所有含中成药的处方中, 69%的处方上同时含有西药。1张处方只有1种中成药的比例是30%, 含有2种中成药的处方占67%, 含3种或3种以上中成药处方有3%。

2.8 中成药处方中存在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不合格中成药处方典型问题有:诊断不写或不清楚、药名剂量用法书不规范 (如炎琥宁写成延琥宁) 、使用剂量偏大时间偏长、同类药重复开具 (如伤科接骨片与接骨七厘片合用) 、大处方 (如一张处方开配六味地黄丸20瓶) 等等。

3讨论

3.1 通过本次调查, 表明中成药在治疗百姓疾病的过程是起着非常重要在作用。不管是综合性西医医院还是中医医院, 医生喜好使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有报道称[1,2], 中医师喜好开草药方, 而95%的中成药由西医师开具, 这也是中成药普遍与西药合用的原因之一。

3.2 本次调查表明, 中成药品种繁多, 同类型的不同组方的中成药往往的多个, 各家医院都有不同的使用习惯。一种中成药在不同医院的使用量差距很大, 甚至有的品种在一家医院使用排列前列, 而在另一医院根本没有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中成药市场管理相对混乱, 品种鱼目混珠, 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与整治。

3.3 一些疗效确切, 组方经典的中成药在各家医院占有一定的使用率, 从表 (2) 可以看出排名前列的药品都是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 深得人心的中成药, 在治疗一些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种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丹参、银杏叶用于心脑系统疾病, 喜炎平用于小儿呼吸系统感染, 都经过长时间的验证, 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认可。

3.4 中成药注射液的使用率在大幅上升, 临床中成药注射剂使用越来越广, 从注射剂使用情况看, 存在滥用现象, 使用剂量偏大, 使用时间过长, 特别是儿科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剂量普遍大于说明书用量, 应引起重视。虽然中成药相对较为安全, 但超量、长期的不当应用也可以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马兜铃酸事件""小柴胡汤事件"就是中成药滥用引起的严重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 极大地影响了中成药的使用和声誉。所以, 对中成药的用法用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防止滥用现象的发生。

3.5 中成药的主要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群, 一方面是因为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慢性疾病比较多, 中成药治疗慢性疾病的功效得到肯定。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与中成药的剂型创新不足有关, 特别是符合少年儿童用药的剂型明显偏少, 这应该是以后中成药剂型改革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茅渊, 高小坤.2004-2006年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14 (9) :103-104.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中药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成药处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67236张中成药处方, 根据药剂型分类、药品的功效、患者的年龄分布, 进行统计学分析, 分析中成药的使用情况。

1.2 方法

Excel统计分析, 中成药使用情况指标:功效分类、剂型情况、年龄分布、开具处方的医生背景、药品的品种数量[2]。

2 结果

开具中成药处方的中医专业背景状况:根据处方医生是否具有中医专业教育背景, 以使用处方数、总金额、总金额比例形式反映。总处方数67236张, 总金额433.6万元, 无中医专业教育背景医生开具有65992张, 约占总数的97.87%, 金额393.7万元。具有中医专业教育背景医生开具有1248张, 约占总数2.13%, 金额39.9万元。

患者不同的年龄段的中成药使用情况:主要中成药使用者为39~70岁。具体如表1所示。

中成药的功效分类使用情况:在中成药的10个功效分类中, 前10位品种数量约占总数的58.13%, 具体如表2所示。

中成药的药剂型分类情况:传统剂型处方占总量16.68%, 品种数占总量11.13%。现代剂型处方占总量83.32%, 品种数占总量88.87%。具体如表3所示。

3 讨论

出现使用误区, 而致使过度用药。因中成药是由天然植物、动物成分、自然矿石的合理组合制作而成, 其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药、矿物药与植物药成分, 若使用不合理, 就会导致不良作用。例如, 某例患有肾虚患者, 服用六味地黄丸时间较长, 全年共服用60瓶, 一瓶有240丸。通过分析得知, 六味地黄丸属于甘温性药物, 功效治疗肾阴虚, 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下降、胸膈气闷、大便溏泄、脘腹胀满等, 因此消化不良与胃功能较弱者, 应慎重使用, 而肾阳虚者, 应该禁止使用[3]。

重复使用, 导致功效累加, 由于使用的中成药功效相同或相似, 而导致功效累加, 同时也诱发并症, 使药效加重。例如, 服用天麻丸与大活络丹, 由于两者含有附子, 导致有毒药物的含量增大, 极大增加了服药的危险性。因此, 联合使用中成药时, 应考虑到增量的因素。

联用配伍应禁忌, 由于中成药的成分较为复杂, 同其它药物进行配伍时, 容易出现沉淀、变色与氧化等反应, 影响了疗效, 发生不良反应。因此, 为确保患者安全、科学的用药, 必须的尽可能防止联合用药[4]。

使用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例如, 心宝丸与咳痰请片, 心宝丸属于扩张冠脉药物, 咳痰请片由于含有盐酸麻黄碱, 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的化学结构较为相似, 对心脏有兴奋作用, 可增加心肌的收缩力, 增加心肌的耗氧量, 若同时联用两者, 可产生一定的拮抗作用。因此, 使用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时, 应禁止使用成分相同的中成药, 或者随意将中成药剂量加大, 防止用药过量、重复使用。另外, 联用其它中成药时, 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疗效的降低。

总而言之, 针对中成药处方使用, 我院门诊主要存在用药时间过长、无中药专业背景医生使用中成药、不合理合用中成药等问题, 基本处于合理状态, 但仍需努力改进。

摘要:目的 调查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分析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67236张中成药处方, 根据药剂型分类、药品的功效、患者的年龄分布, 进行统计学分析, 分析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经过分析后发现, 97.87%的中成药处方由无中医专业背景的西医开具, 主要中成药使用者为3970岁。在中成药的10个功效分类中, 前10位品种数量约占总数的58.13%, 使用金额约占79.68%。传统剂型处方占总量16.68%, 品种数占总量11.13%。现代剂型处方占总量83.32%, 品种数占总量88.87%。结论 针对中成药处方使用, 我院门诊主要存在用药时间过长、无中药专业背景医生使用中成药、不合理合用中成药等问题, 基本处于合理状态, 但仍需努力改进。

关键词:中成药,不合理,处方,使用

参考文献

[1]何书华, 李丽, 王薇, 等.我院2006年度中成药处方调查与问题分析[J].中国药房, 2007, 18 (33) :2637-2640.

[2]郭小兰, 王湘玲, 汤萍, 等.对1417张中成药处方基本指标的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 (20) :1636-1640.

[3]关玉琴, 周彩虹, 刘建宁, 等.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3) :61.

中成药处方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9月~2015年8月本院开具的中成药处方随机选取4780例, 其中内科510例, 外科470例, 妇科1770例, 产科380例, 新生儿科120例, 儿童门急诊1270例, 其他260例。

1.2 研究方法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规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 》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对处方进行分析和点评, 分析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的表现和干预方式。

1.3 数据处理

将随机抽取的4780例中成药处方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临床诊断、处方用药的种类、用量、剂型等项目准确录入到Excel软件中, 并采用Excel软件的统计功能进行归纳总结。

2 结果

4780例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00例 (6.28%) , 其中不规范处方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医师签名或签章不规范, 药师未签名或盖章, 单张处方药品>5种, 药品规格、剂量及数量书写不规范, 婴幼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日龄或月龄) 76例 (25.33%) , 不适宜处方 (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给药途径及药品剂型不适宜、重复给药) 183例 (61.00%) , 超常处方 (无适应证给药、超说明书给药、开具高价药) 41例 (13.67%) 。见表1。

3 讨论

3.1 不合理原因的分析

3.1.1 不规范处方的分析

不规范处方中的主要问题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点评结果显示, 大多数西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中无中医诊断, 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第八条第二款规定, 中药处方中须清晰、完整地填写中医诊断 (病名和证型) , 且应与病历记载一致[3];医师签名不规范和药师签名不规范多因不重视。此外, 单张处方药品>5种、药品规格、剂量及数量书写不规范及婴幼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日龄或月龄也是不规格处方中常见的表现。《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单张处方上的药品不得超过3种, 药品用法用量要严格遵照说明书, 若患者病情特殊需超剂量使用药物时, 应在处方上注明原因并另外签名, 婴幼儿处方须清楚注明体重、日龄或月龄, 以免药物剂量过大造成不良反应。

3.1.2 不适宜处方的分析

适应证不适宜的问题多见于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患者的处方。西医师多缺乏中医理论方面的知识, 不能辨证施治, 使用中成药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中成药的使用原则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即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和辨病, 以最好的原则和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4]。用法用量不适宜是因为中成药中的某些药品含有毒性, 不适宜长期服用, 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 因其免疫力低下, 服用中成药时尽可能从最小剂量开始;即使年轻人身强体壮, 也应在合理、科学用量的基础上, 给患者选择合理的药品,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给药, 超剂量用药时须在处方中注明原因并签名确认。联合用药不适宜多因医师对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把握不准确所致,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是在“十八反”、“十九禁”的基础上, 以增强疗效、降低毒性为原则对药物进行配伍的, 联合不当反而会降低疗效[5]。给药途径或药品剂型不适宜主要体现在中药注射剂滥用的问题上, 此外中成药剂型的选用以能口服给药, 不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 不静脉给药为原则。重复用药是指成分基本相同的药物叠加使用, 不仅浪费了药物, 还会使相同药物超剂量, 引起不良反应[6]。

3.1.3 超常处方无适应证给药多是医师疏忽, 忘记写诊断多引起的。超说明书给药以超剂量给药较多见, 以患者认为中成药无不良反应, 要求医师多开药导致的。开具高价药的现象较少, 是个别医师为了自身利益开出的不合理的处方。

3.2 干预方式

①加强处方点评, 每月对中成药处方进行一次点评, 药师就点评中的不合理现象与医师进行沟通, 并嘱咐医师开具处方后要进行检查和确认;②将处方点评结果与医师的考核挂钩, 对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表扬, 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批评, 必要时给予经济处罚;③西医师须加强学习中医理论, 并掌握中成药的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主要成分及功能主治, 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 保证合理应用中成药。

综上所述, 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书写不全、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给药途径或药品剂型不适宜等方面, 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可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 为患者的有效、安全用药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黄如显, 董玲, 何丹丹.专科医院门诊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析.中医药导报, 2015, 21 (6) :59-60.

[2]杨樱, 容颖慈, 何小敏, 等.我院2013年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概况及不合理问题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5 (5) :106-107.

[3]李文华.2012-2014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14) :85-86.

[4]金锐, 王宇光, 薛春苗, 等.中成药处方点评的标准与尺度探索 (四) :适应证不适宜.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 (13) :1161-1167.

[5]牛丽辉.我院门诊1200张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干预与分析.现代养生B, 2015 (4) :225-225.

中成药处方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利用医院信息系统 ( HIS) 抽取我中心2015年1 ~ 3 月门诊中成药处方17 559 张, 整理出单张处方中含有两种及以上中成药的处方6329 张。

1. 2 方法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 试行) 》、《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对处方进行合理性点评。

2 结果

2. 1 一般资料6329 张中成药联合应用门诊处方中, 妇产科占6. 81% , 全科占48. 79% , 中医科占44. 40% 。

2. 2 中成药门诊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17 559 张中成药处方中, 联合应用中成药处方占36. 04% , 各科室均以二联处方为主, 其次为三联处方。具体见表1。

2. 3 处方合理性分析结果对抽取的中成药联用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 不合理处方占36. 37% , 见表2。

3 讨论

分析不合理用药主要是为寻找根源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从而规范临床药物治疗行为, 促进合理用药。根据点评结果分析, 我中心中成药联用处方全科和中医科分别为3088 张和2810 张, 而妇产科只占431 张。其中不乏单张处方存在两种及以上不合理情况。

3. 1 仅根据西医诊断用药全科中成药联合使用处方高达86. 21% 的处方是不辨证型, 仅根据西医诊断用药, 而《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明确指出临床使用中成药时, 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2]。

3. 2 重复用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指出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减毒增效原则, 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3]。而有些中成药如骨伤科中成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含有多种毒性饮片, 包括川乌、草乌、马钱子、水蛭、地鳖虫等, 这些药品的药性、偏性及潜在的毒性较剧烈和明显, 临床使用时对患者证型和机体状态选择性更强, 不对症使用时, 更易出现不良反应[4]。对于这类高风险药品应严格按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 不应随意超量或联用类似药物。

3. 3 适应证不适宜处方前记中的临床诊断是判断适应证是否适宜的主要依据, 但门诊处方临床诊断往往过于简略, 如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只记录上呼吸道感染, 无法通过处方去判断上呼吸道感染类型, 这对处方点评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 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项用语及措施不规范, 不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有些过分夸大、面面俱到, 有些随意增加现代药理学内容, 易造成滥用、误用[5]。

3.4用药剂量不适宜有些超用法用量是可避免的, 如电脑录入的失误, 也可能是医师对药品说明书不太了解所致。但有些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6], 只标注成人一般用法用量或遵医嘱, 未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具体情况说明, 未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也给儿童用药造成没有尺度感。

3.5配伍禁忌本次点评中的配伍禁忌主要是指中成药联合使用时成分涉及十八反、十九的处方[7]。药剂师将本中心成分涉及十八反、十九畏的中成药制成提示卡, 发放给每位临床医师和药师, 以便随时查看, 及时避免中成药配伍问题, 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3. 6 遴选药品不适宜本次点评发现在妇科用药中有遴选药品不适应现象, 如将复方黄松洗液用于孕妇, 而本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项下规定用于清热燥湿, 祛风止痒, 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部瘙痒, 或灼热痛, 带下量多, 色黄; 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及外阴炎[8]。但禁忌项下明确规定经期、孕期妇女禁用。经与医师沟通, 发现是医师不了解说明书所致, 后及时换用其他无禁忌的洗剂以避免用药风险[8]。

综上所述, 中成药联合使用存在一些问题, 但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对于不合理用药行为, 医院应重视并尽快规范用药行为, 医师也应遵守相关规定, 加强责任感, 药师为处方点评的主要技术力量, 更要充分发挥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审方能力, 共同确保用药安全规范。但中成药说明书信息的规范性也有待加强, 说明书内容常缺失或为无效信息, 不利于临床有效应用和实际操作, 也影响到其作为处方合理性标准的权威性[9]。

4 展望

中成药处方点评是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技术保证[10], 处方点评工作是对处方合理性监督的有效方式, 通过点评了解用药现状, 发现临床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不足之处,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提高医院处方质量和医疗质量, 保障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何芬芬.我院门诊药房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的合理性分析[J].海峡药学, 2015, 27 (4) :216-218.

[2]徐琴.某院门诊2013年中成药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 (19) :131-133.

[3]张鹏.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应用情况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27) :154, 155.

[4]王宇光, 李红燕, 孔祥文.基于处方点评的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要素探讨[J].中国药房, 2014, 25 (11) :970-972.

[5]芮春兰, 蒋琴.236种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12) :2542-2543.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EB/OL].http://www.sda.gov.cn/WS01/CL0844/10612.html, 2006-10-20/2014-8-18.

[7]张梅.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 (10) :138-139.

[8]杨媛.我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 2012, 38 (6) :448, 450.

[9]韩仁勇.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干预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 (16) :2209-2210.

上一篇: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下一篇:茶叶品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