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质

2024-10-14

茶叶品质(共8篇)

茶叶品质 篇1

1 多环芳烃的来源

1.1 工业工艺过程

PAH就是指多环芳径不充分燃烧后所遗留的无知。它广泛由三大工业进行排放。这三大工业是指: (1) 焦化煤气; (2) 有机化工; (3) 石油工业。这三种工业几乎囊括了所有的PAH排放。众多周知, 如果不将PAH进行妥善处理就会对人和其他动物造成危害, 而且, 这种危害是属于相当的持续性危害。相关数据表明, 焦化煤气工业所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而不同类型的PAH。在这里面, BAP的基础含量可以高达25.4~到46µg。我国相关规定是控制在0.03µg。不言而喻, 这是远远超出了我国相关的基本规定, 其超标高达1500多倍。这种生产工业如果不严格进行处理, 将会有大量的PAH外放, 这样的后果简直无法估计。而另外的有机合成工业, 它的排放废水BAP在1.8µg左右, 相比起来是少了很多。但是相对于国家标准来说, 仍旧超标很多。至于最后一种的炼焦工艺, 它的高温干馏工业会产生480中以往的多环芳径, 这些危险物质一定要进行妥善的相关处理。否则就会造成PAH外溢。

1.2 食品制作

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 有许多制作方法是不可取的, 例如油煎, 油炸、烟熏、烧烤等, 因为脂肪高温状态下可裂解产生Ba P及其它衍生物, 煎炸食品中油温较高, 有时超过200℃, 这时会分解出大量的杂环胺、多环芳烃等强致癌物。冰岛居民喜欢吃烟熏食品, 填埋的胃癌标化死亡率达125.5/10万, 有人做过实验:经过烟熏达数周之久的羊肉, Ba P的含量达2~46µg/kg。用它在动物身上作试验也发生恶性肿瘤[1]。

2 多环芳烃的毒性

2.1 致癌性

PAHs致癌性研究最多的是苯并 (a) 芘, 它可使多种动物种属, 多种器官致癌, 不同接触途径均可致癌, 其致癌发生率不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而且存在加速效应。

2.2 致突变性

P A H大多为间接致突变物, 其中苯并 (a) 芘是一种强致突变物。常作为致突变试验的阳性对照。

2.3 遗传毒性

对小鼠和家兔, 苯并 (a) 芘能透过胎盘屏障。造成子代肺腺癌和皮肤乳头状癌。

3 多环芳烃与环境

3.1 植物与PAHs

植物体内的P A H s, 除自身生物合成10~20µg/kg外[2], 还有两种途径。土壤-植物体是PAHs通过受污染的土壤和植物根系之问的分配进入植物体;空气-植物体是PAHs从空气通过气态和颗粒态沉降到叶片的蜡质表皮或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一般来说, 当大气和土壤中PAHs污染浓度大时, 植物叶和根中PAHs含量就大。在相同条件下, 叶片表面积大、腊脂量高, 根的脂肪量高, 富集效率就高。当然还与植物的种类有关, 阔叶植物PAHs含量比窄叶植物高, 植物地上部分PAHs含量高于地下部分,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PAHs含量差异也很大。

3.2 土壤中的PAHs分布

土壤是PAHs的贮存库, 土壤中PAHs主要来自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和污泥等废弃物的使用。一般情况下, 土壤中9 0%以上的P A H s均来自于大气沉降。从土壤中P A H s浓度的空间结构分析得出, PAHs随着大气运移能进行长距离的迁移。最终经沉降等过程累积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P A H s含量不同。王学军等研究表明, 天津地区PAHs总含量在不同土地类型中的顺序是城市绿地>污灌农田>普通农田>荒地>山区, 这说明土壤中PAHs含量与工业、交通和家庭供热关系密切。

4 多环芳烃的降解

4.1 植物修复

许多研究证明了植物可用于修复PAHs。这是由于, 这是植物可直接吸收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并在其组织中积累非植物毒性的代谢物。

4.2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代谢PAHs的方式有两种[3]: (1) 以PAHs为唯一碳源和能源; (2) PAHs与其他有机质进行共代谢。近年来人们对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筛选出常见的能降解P A H s的微生物有红球菌、假单胞菌属、分枝杆菌、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拜叶林克氏菌属、棒状杆菌属、蓝细菌、微球菌属、诺卡氏菌属和弧菌属等。但是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 且高环多环芳烃稳定较难降解, 为加强生物降解作用, 常采用加大量的优势微生物种群、表面活性剂、施用适当氮肥等措施。

4.3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现阶段研究较多的降解方法是生态的降解方法。在这种方法里, 植物和微生物两者相关的研究已经非常的充分。在各自领域都有所突破。当人类将这两种物质放到一起研究的时候, 人类发现了惊喜。该种方法可以在保持生态的情况下进行降解处理。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关于植物与微生物联合的降解技术, 而且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已经可以完美将两种方法的有点进行相关性融合从而从实际角度来解决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问题。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植物和微生物在相互而形成的环境中得到了相互促进, 形成了一个和谐的促生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 微生物进行降解的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最高提高效果可以达到4.7%。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 找出了黑麦草的具体科研作用。这对于相关微生物与植物联合降噪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又近了一步。总之, 利用生态的方法进行降解处理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也是比较环保的做法。

5 多环芳烃与茶叶

各种茶叶所含的HAP的含量是不一致的, 以下是目前茶叶上的研究:Artur Ciemniak[5]利用GC-MS分析了得到48.27 mg/kg (芙蓉茶) 17.03 mg/kg (绿茶) 。最高级别的HAP的被发现在酸橙茶74.2 mg/kg。

通过水培试验, 研究分析了两种多环芳烃 (PAHs) 物质 (菲和芘) 在茶树体内的吸收、累积和转移, 以及对茶叶体内几种有效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营养液中菲和芘处理浓度为1.00 mg/L和0.10 mg/L时, 茶树须根中菲和芘浓度最高, 为2.21×10-3mg/g干重 (Dw) 和1.07×10-1mg/g DW;菲在茶树茎中最高含量7.0×10-3m g/g D W, 叶片中含量为3.1 0×10-4m g/g鲜重 (Fw) , 芘在茎和叶中则均未检测到。菲和芘对茶树乌牛早品种叶片内化学成分影响显著, 菲和芘单独处理后, 茶树叶片内儿茶素总量最高分别上升35.13%和46.56%;菲和芘的混合处理中儿茶素总量最高增加48.23%, 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也有明显升高。然而, 菲和芘处理后茶树叶片内氨基酸含量下降。

摘要:多环芳烃C、H化合物的不充分燃烧和高温裂解的副产品, 有毒且具三致作用。主要沉积于土壤中, 不同环境条件土壤所含的PAHs量不同, 植物除可自身合成也可从环境中获得。当然环境是可以降解PAHs, 可通过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及他们的复合作用等。经研究, 茶叶中含有PAHs, 且经两种PAHs (菲和芘) 处理的茶叶其多酚和咖啡碱增加, 氨基酸下降。

关键词:多环芳烃,分布,降解,茶叶

参考文献

[1]王桂山, 伸兆庆, 王福涛.P A H (多环芳烃) 的危害及产生的途径[J].山东环境, 2001 (2) :41.

[2]M artin K, W olfgang W.Atmospheric versus biological sources of polycyclic arom 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en vironment[J].Envi~onmental Pollution, 2005 (135) :143-154.

[3]邢维芹, 骆永明, 李立平, 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根际修复及其研究方法[J].土壤, 2004, 36 (3) :258-263.

[4]高彦征, 凌婉婷, 朱利中, 等.黑麦草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4 (3) :498-502.

[5]Artur CI.Rocz Panstw Zakl Hig, 2005, 4:317-22.

茶叶品质 篇2

关键词:信阳毛尖茶;感官品质;化学成分;香气;滋味;综合品质;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TS272.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342-02

“淮南茶,信阳第一。”河南省信阳地区地处大别山腹地,位于秦岭至淮河地理分界线以南,山势起伏,云雾迷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信阳毛尖丰富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内质素以“汤色嫩绿明亮;熟板栗香高长;鲜浓,滋味鲜爽,余味回甘;叶底嫩绿匀整”著称,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本研究对不同级别的10个春季信阳毛尖茶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2],分析其相关性,以期为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茶样由信阳农林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供。

主要试剂:蒸馏水、碱式乙酸铅、盐酸、硫酸酒石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茚三酮、丙酮、谷氨酸标准品、咖啡碱标准品、无灰滤纸等试剂(每张灰分0.103mg)。

1.2仪器设备

FA2104型分析天平(感量0.1mg),微型植物试样磨碎机,坩埚(瓷质,高型,容量30mL),布氏漏斗,SHB-Ⅲ型循环水真空泵,HH型数显恒温水浴锅,756m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2型电热恒温干燥箱,DRI-12型箱式电阻炉等。

1.3方法

1.3.1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水分含量测定:GB8304—2002《茶水分测定》中的103℃恒重法(仲裁法);水浸出物测定:GB/T8305—2002《茶水浸出物的测定》中的全量法;茶多酚测定:GB/T8313—2002《茶茶多酚的测定》中的酒石酸亚铁显色法;氨基酸测定:GB/T8314—2002《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中的茚三酮比色法;咖啡碱测定:GB/T8312—2002《茶咖啡碱测定》中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总灰分测定:GB/T8306—2002《茶总灰分测定》中的恒重法测定;叶绿素测定:混合液萃取法[3-4]。

1.3.2感官审评方法

取3g茶样放入150mL水中5min。由于本研究所测化学成分主要体现茶叶内质,所以从汤色(10分)、香气(25分)、滋味(30分)、叶底(10分)等4因子进行审评[5-6]。

1.4数据处理

利用Excel软件对茶叶化学成分和感官审评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信阳毛尖茶样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

根据GB/T22737—2008《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中对信阳毛尖的规定,结合表1、表2中信阳毛尖茶样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本研究所选10个茶样符合该标准中对信阳毛尖的各项规定。

2.2信阳毛尖感官品质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对10个信阳毛尖茶样的生化成分与感官审评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2.2.1汤色、叶底与化学成分的相關性分析

茶叶色泽是判断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干茶色泽、汤色、叶底色泽,根据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汤色(10分)、叶底(10分)。茶叶汤色和叶底色泽与鲜叶色素含量和加工工艺相关,而茶叶色素主要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这2种色素都是构成干茶色素的主要物质,其中水溶性色素是构成汤色的主要物质,而脂溶性色素是构成叶底的主要物质。脂溶性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水溶性色素主要包括花黄素类、花青素类及加工过程多酚氧化形成的色素。构成汤色的主要物质是多酚类中的黄酮醇、黄酮、儿茶素氧化形成的橙黄色物质以及极少量悬浮于茶汤的叶绿素[7]。从表3可见,信阳毛尖茶汤色得分与多酚类含量相关系数最高,为0.989,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而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多酚含量随鲜叶嫩度提高而提高,而叶绿素含量随鲜叶嫩度提高而降低。构成叶底色泽的主要是叶绿素和儿茶素氧化物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从表3可见,叶底得分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为-0.973;其与茶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71。

2.2.2香气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茶叶香气是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并对嗅觉神经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茶叶特有的香型。鲜叶中香气物质大约有80种,绿茶中有260余种,主要包括醇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其他类物质,茶叶香气主要在加工过程中形成,低沸点香气挥发,高沸点香气物质显露出来,香气主要是通过萜烯类化合物的生成、Maillard反应以及脂类氧化降解等途径形成。由表3可见,在几种化学成分中,香气得分与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的相关系数相同,均为0.948,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2.2.3滋味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滋味在茶叶各项审评因子中分值最高,根据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构成滋味的主要物质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多糖类等物质,茶多酚是构成滋味浓度和强度的重要物质,其中儿茶素占多酚总量的70%左右。儿茶素分为酯型儿茶素和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苦涩味重,简单儿茶素先苦后甘。在加工过程中,酯型儿茶素降解为简单儿茶素,使茶汤苦涩味降低,同时部分简单儿茶素会被氧化成有色物质。本研究测定的茶多酚含量相差较大(26%~29%),茶多酚含量与茶叶滋味得分极显著相关。氨基酸构成滋味鲜味,降低苦涩味,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参与茶叶香气的形成(Maillard反应)。鲜叶越嫩,氨基酸含量越高,且春茶氨基酸含量高于夏秋茶,所以氨基酸含量可以作为判定茶叶品质的生化指标之一,茶叶氨基酸含量与茶叶滋味得分极显著相关。咖啡碱构成茶汤苦味和缓解茶汤涩味,增强茶汤爽口度,它对茶叶滋味起到协调作用,其含量随鲜叶嫩度提高而升高,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比较稳定。鲜叶越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越高,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与茶叶品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

nlc202309032136

2.2.4综合品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规定,茶叶感官品质主要包括外形和内质,外形又包括形状、整碎、净度、色泽;内质包括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由于外形中形状、整碎、净度主要与鲜叶质量和加工工艺相关,与化学成分关系不大,而干茶色泽在汤色和叶底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未对外形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所测的7个指标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与综合品质极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主要是因为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含量随鲜叶嫩度提高而逐渐增大;灰分、叶绿素与综合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主要是因为灰分、叶绿素含量随鲜叶嫩度提高而逐渐降低;水分与茶叶综合品质基本不相关。

3结论与讨论

茶叶的感官品质是人们视觉、嗅觉、味觉对茶叶的色泽、香气与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8-9]。本研究表明,茶叶氨基酸含量与感官品质的相关系数最高,由于占茶叶氨基酸50%左右的茶氨酸在茶树根部合成,而秋冬季节茶树根系活力逐渐加强,氮素得到积累,为春茶生长提供丰富的氮元素,所以春茶氨基酸含量高于夏秋茶,幼嫩茶叶氨基酸含量高于粗老茶叶,可将氨基酸含量作为判断茶叶质量的一个化学指标。本研究中茶叶感官品质与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也呈极显著相关,主要是因为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随鲜叶嫩度提高而逐渐提高,但由于茶多酚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其主要成分儿茶素也分为简单儿茶素和复杂儿茶素,各种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作用不同,而咖啡碱主要起到协调作用,所以茶多酚、咖啡碱都不能作为茶叶质量的判断标准。一般鲜叶越老,灰分、叶绿素含量越高,所以灰分、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鲜叶嫩度的一个判断标准。在GB/T22737—2008《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中,茶叶水分含量≤6.5%[10],一般茶叶水分含量与茶叶品质基本不相关。

本研究检测的化学成分和茶叶样品较少,信阳毛尖茶感官品质与化学成分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宛晓春,龚淑英,龚正礼.中国茶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郭桂义.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与品质关系初探[J].茶叶,2000,26(4):228-233.

[3]彭昌亚,李永飞,任枫,等.不同溶剂对绿茶中叶绿素的萃取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17,1254.

[4]刘绚霞,董振生,刘创社,等.油菜叶绿素提取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62-63.

[5]陆松侯,施兆鹏.茶叶审评与检验[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審评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7]宛晓春,黄继轸,龚正礼.茶叶生物化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施郁荫,刘宝林.冻干速溶绿茶粉工艺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269-271.

[9]陈学林,黄阳.发展茶食品加工,拓展江苏茶产业发展空间[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8-10.

[10]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22737—2008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茶叶品质鉴定计算系统的开发 篇3

1 茶叶品质的鉴定

传统的茶叶品质鉴定,一般靠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进行分析茶叶品质的好坏,但是人的感觉器官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而出现判断偏差。如何快速、准确鉴定茶叶的品质,是推广茶叶分级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所以,深入研究茶叶的品质鉴定,提出鉴定方法和构成途径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其要求辨别的标准也越来越趋向细致化、精确化,人的感官已无法满足现代化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的客观需求,运用科学的计量方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1.1 茶叶香气的鉴定

茶香是茶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未见其茶,先闻其香”指的就是茶叶固有的茶香独特风味。假如茶叶失去了其独特的香气,这些茶叶将失去饮用的价值,所以茶叶香气的浓郁程度关系到茶叶的品级高低。消费大众往往根据自己的心理接受限度,而挑选不同香气和香气浓的茶叶。例如:普洱茶由特级到九级茶叶的香气,就由陈香浓郁型逐渐转变为平和型。如果将不同香气或者斑杂的茶叶混合在一起销售,就会降低其茶叶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使得茶叶难以被大众喜爱。茶叶中含有的芳香物质,在制茶工艺中使茶叶的香味多元多彩。比如:清香、果香、花香、焦糖香等类型。鉴定茶叶的香气并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区别茶叶的类型和品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方法。

1.2 茶叶化学成分鉴定

茶叶中化学成分具有种类多、含量不均的特点,而茶叶所具有的药理作用和营养效益,多是取决于茶叶中固有的茶多酚、咖啡碱以及茶多糖等。特别是茶多酚拥有消除人体中自由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防辐射等功能。茶叶中化学指标同茶叶的外在特征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联。然而,茶叶的制茶方法和加工工艺,使得茶叶中各类化学成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茶叶在发酵前后因为生物转化和化学反应造成茶叶中的成分不断变化。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等含量也不同。而茶叶中的各种成分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茶叶的品质,通过系统化的测量分析,划分不同等级的茶叶。了解影响茶叶品质的各个化学成分的含量的因素,可以有效开发为生产各类茶的生产方法。

1.3 茶叶感官的鉴定

辨别茶叶的品质高低的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是茶叶的感官效果。无论是茶叶的外形、色泽、滋味,还是不易辨别的茶叶干湿度、氧化程度、微生物富集情况等,都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茶叶感官。茶叶形状上的圆、扁、尖,色泽上的绿、红、褐、黑,茶叶汤底的甘冽、醇和、浓烈等。这些都和茶叶在栽培、炒茶的技术有关。不同的茶叶感官的详细记录,给茶叶的种植、制茶提供方法指导,为辨别茶叶的不同等级的品质和影响因素起到关键的作用。

2 计算机系统鉴定茶叶品质的设计

为改变传统的茶叶辨别方式,计算机系统在茶叶品质的鉴别中应运而生。特别是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生物医学技术、化学仪器、网络技术都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毫不例外地影响到茶叶市场的发展。在茶叶品质的鉴定方面,计算机系统的运用使得整个鉴定过程体现了省时、高效、精确等特点。

2.1 茶叶类别与茶叶分级标准的建立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茶叶的品质鉴定都是呈现出智能化、程序化的特征。在检测和验证茶叶品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立茶叶的种类、产地以及级别的高低准品。这对茶叶的鉴定过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照,使得茶叶的品质鉴定结果更加准确。例如:茶叶有生茶、熟茶、发酵茶、半发酵茶,或者根据茶的其他品质的高低进行细致的分级。在这个环节中,一般会邀请众多的评茶师观看、品尝茶叶来进行茶叶品质的最初分级,然后再使用成像系统对茶叶分级图像采集与处理。

2.2 茶叶“指纹图谱”的建立

茶叶的有效分级使得各等级中的茶叶品质得到标准化,接着我们需要对已分好类的茶叶进行“指纹模式”方式的特征记录,以便随后进行的实际应用或者样品的检测。而“指纹模式”具体是指对各级别茶叶进行理化性质、图像信息方面的图谱采集,针对体现茶叶品质的不同指标。比如:茶叶香气、化学成分、感官等方面,施加不同的图谱模式。一般使用色谱、光谱、成像技术、化学计量模型分析等解决实际生产中茶叶的品质问题。此外,在茶“指纹图谱”的建立的过程中,还要对图谱进行最细微的优化、除噪处理,使得图谱能有效的应用于实际过程中。

2.3 识别软件的开发

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茶叶进行茶叶品质的鉴定。在进行茶叶的指纹图谱设计之后,应该在计算机系统上加载识别软件,这样能让整个鉴别过程更加智能化。开发一套可以对茶叶参数识别的软件,对茶叶的生产、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软件开发时,不仅需要设计一套计算机可识别的逻辑语言,而且还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在茶叶的生产、加工中,识别软件根据检测后提供了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筛选,最终得到满足参数指标的茶叶产品。这体现了计算机时代程序语言和数据库的智能输出。调查表明:使用现在手机系统上常用的二维码查询功能,通过图像的对比分析,简便地得到以六安瓜片为研究对象的显著鉴定结果,初步提出由消费大众自我操作的简便鉴定。

3 计算机系统在茶叶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常生活与生产工艺中,不断涌现出各种计算机系统对茶叶品质鉴定的一些成果。无论是在初步的检测分析阶段,还是在已深化的生产过程中,都得到了生产商、消费大众以及技术人员的肯定。

3.1 常规检测手段与计算机联合应用

3.1.1 固相萃取与色谱分析

固相微萃取与色谱(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毛细管色谱等)的结合,集齐前处理的优点和分离检测的优点,使得整个检测分析过程具有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并且可以运用于各类茶叶的分析,这是茶叶品质的鉴定所需要的重要方法。目前,固相萃取与色谱分析已经成功的用于茶叶的香气审评,欧阳石光等人利用GC-MS对青茶的香气挥发性物质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得到不同地域包括闽北、闽南、广东等地的青茶的香气总体情况,并有效的进行鉴定。

3.1.2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越来越受欢迎,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上。近红外光谱通过其较为特殊的电磁波普段和较强的特征吸收频率,能够有效的对茶叶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茶色素等化学成分进行辨别。同时,经过化学工作者在近红外的数据分析上钻研,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校正的方法,使得茶叶的品质的鉴定过程达到定性、定量的结果。吕海鹏等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普洱茶品质的化学成分进行光谱采集,并结合校正模型使得鉴定的结果更为客观有效。

3.2 化学计量学与成像技术的结合

除了上述的一些谱图类的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的结合,对茶叶的品质进行鉴定外,化学计量学模型和成像技术的结合,在茶叶的感官评审中的地位是不可估量的。在理性的数据和感性的辨别相互融合,使得鉴定的结果趋于进一步的完善。一方面,提高我国的茶叶行业的检测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让更多的茶叶厂商和消费大众对计算机系统鉴定的茶叶有所青睐,也让更多的研究人员在茶叶的品质鉴定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更大的兴趣。计量模型对检测的数据进行校正和除噪让结果更加准确,而成像技术则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茶叶的感官特征的记录、整理、分析。这两个技术的结合让客观的数据,能够准确地与主观的视觉图像匹配,给整个鉴定过程带来便利性和可靠性。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茶叶的外貌品质进行系统的表征并转换成像,结合特定变量下的模型十分正确地对碧螺春茶叶的各个级别的茶叶进行有效的鉴定。

4 结论

茶叶的品质鉴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分析过程,同时受到内在成分和外在环境的影响,给鉴定的过程带来巨大的困难。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化学检测仪器的研究给茶叶的品质鉴定带来了福音。无论是对茶叶的品质进行分类、分级处理,还是在茶叶的品质(香气、色泽、形状、化学成分)的各个方面的鉴定都取得了进步。

摘要:茶叶作为富有营养价值与药效价值的日常主要饮品之一,合理地品茶有利于身体健康和身心舒悦,而茶叶的品质高低则决定了茶叶的营养特性。因此,在茶叶生产以及包装的过程中,往往会依据茶叶的感官特质、香气、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等级的划分,并以此衡量茶叶的价值和价格。本文通过阐述鉴定茶叶香气、化学成分、感官等方面品质的方法,总结出现阶段我国在茶叶品质检测、鉴定方法上的缺陷。根据计算机相关联技术在茶叶生产的应用成果,优化和整合目前应用广泛的指纹图谱、计量模型、成像技术。这对建立合理、可靠的茶叶品质鉴定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茶叶品质,鉴定方法,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吴瑞梅.名优绿茶品质感官评价的仪器化表征研究[D].江苏大学,2012.

[2]林杰.茶叶香气的图谱分析及在茶叶品质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

[3]葛迪,李绍稳,魏同等.基于移动溯源与图像分析的茶叶品级鉴定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26):261-265.

磷素对茶叶品质影响的探讨 篇4

一、磷素是茶树各器官必不可少的物质组成部分

茶树全株含磷量约为0.3%~0.5%。茶树各器官中含磷量呈芽高于嫩叶, 嫩叶高于根, 根高于茎。而且随着生长季节不同, 茶树各器官的含磷量也有异。春茶芽叶含磷可达0.8%~12%, 秋后老叶及落叶则在0.5%以下, 生长季节地下部分的根系含磷量仅0.6%左右, 休眠期地下部分的根系含磷量达0.8%~1.2%。磷在茶树体内以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磷酸盐等形式存在。其中, 有机磷约占80%, 无机磷约占20%磷。

二、磷素在茶树生理过程的重要作用

适量的磷才能保证茶树的生理过程正常有序的进行, 为形成茶鲜叶丰富的内含物质提供基本前提条件。而优质成茶的形成是茶鲜叶丰富生化成分在正常工艺条件下有序变化的结果。因此茶叶品质的高低, 首先取决于鲜叶原料的物质基础。品质良好的茶鲜叶离不开磷素。

目前就磷素在茶树体内的生化过程研究成果还不是很详细。但可以明确的是:磷是核酸、核蛋白、磷磷脂以及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ADP) 和遗传物质 (DNA) 的组成元素。磷在茶树体内的含量虽然不是很高, 但作用相当明显。茶树的许多生理过程都需要有磷参与, 如光合作用和植物碳代谢, 除了二氧化碳、阳光和水分外, 影响最重要的因子是磷。尤其是体内的各种酶促反应降低和能量传递与磷素的关系很大。磷素还参与了茶树体内蛋白质、糖类和单宁等主要成分的合成和转化, 它会有效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的增加, 从而提高茶叶中的营养价值和香气浓厚度。茶树缺磷时, 根系生长不良, 吸收根提早木质化, 导致植物体内游离氨基酸和酰胺含量的急剧变化, 地上部的嫩叶逐步出现暗红至黄白色。

三、磷素对茶叶品质的重要影响

1. 茶叶品质的描述

茶叶品质是经过评茶员审评之后运用评茶术语描述表达出来的。其主要由5个方面构成分别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外形包括:造形、嫩度、色泽、匀整度与净度, 其中造型、嫩度、色泽是描述的重点, 造形可以表明这个茶的风格, 嫩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质量的高低, 色泽两者兼而有之;而汤色主要是看茶汤色泽的种类、明亮度与有无沉淀, 色泽种类变化很大, 从蜜绿→蜜黄→金黄→橙黄→橙红, 由绿为主过渡到由红为主;香气主要是闻香气的类型, 从“香型+高爽持久→高→尚高→纯正→平和→低→稍粗→粗”变化, 来确定滋味的类型;而香气高低 (浓淡) 与持久性, 主要通过品尝来浓淡、厚薄和爽涩从“甘醇爽→醇爽→尚醇爽→平和→稍粗涩→粗涩”变化来确定;叶底通过叶底的嫩度、色泽和均匀度可知道叶底从嫩到老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大致为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嫩匀成朵、尚嫩绿明亮→嫩匀绿明亮→尚嫩匀、尚绿亮→尚嫩欠匀、尚绿明→欠嫩匀、黄绿明→稍粗老、黄绿尚明→粗老、黄稍暗→粗老薄硬、黄暗。然而传统认为茶叶品质是由色泽、外形、香气、滋味四大要素构成。茶叶品质成分的含量与组成都影响茶叶品质, 衡量茶叶品质的化学指标主要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是不够的。

2. 磷素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

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是氮、磷、钾的含量与比例。从黄旦鲜叶氮 (X1) 、磷 (x2) 、钾 (x3) 含量与成茶品质 (y) 的多元回归方程y=41.6194+68.4123X1+61.6358X2+11.3692X3 (Se=0.9615, F=4.3156, 复相关系数为0.56180) 中总结可得虽氮 (X1) 、钾 (x3) 对成茶品质比磷 (x2) 有更显著的影响, 但是磷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据全国茶园复合肥试验网的资料表明, 随着在N肥基础上施用的磷肥用量的增加, 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即茶叶品质也相应地提高。

根据何电源的研究, 土壤速效磷以及无机磷中的含磷酸盐 (A1-P) 与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全磷和有机态磷与茶叶品质成分无明显相关, 茶树对难溶性磷的吸收要高于一般作物。磷素对间接提高茶叶品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红茶。据研究结果表明, 凡是品质好的红茶当中磷的含量也比较高。相反绿茶中磷的含量却不高仅为0.05%。磷对提高茶叶品质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香气和滋味两个方面。A.H泥涅拉杰研究表明, 在每公顷施磷120kg的情况下, 红茶的香气和滋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18分和0.43分。鲜叶中的类黄酮物质是决定红茶品质的重要物质基础, 若磷含量低可以通过施肥或根外追肥来提高, 而磷与类黄酮物质的形成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对茶叶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磷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1) 茶氨酸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来源, 氨酸不仅能提高茶汤鲜爽还能降低茶的苦涩味, 还具有焦糖香对红茶的香气也有很好的影响。Gamkrelidgc曾观察到在施磷、钾肥后茶树叶片中氨基酸减少。其后就针对磷对茶树新梢中影响茶叶品质的游离氨基酸和酰胺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其中茶氨酸的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对茶叶品质形成和茶叶碳氮代谢的调控与平衡影响很大。Hewitt和Smith认为, 在磷素缺乏条件下蛋白质可能分解造成酰胺的积累, 促进茶氨基酸的形成, 进而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优良性。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茶氨酸含量对茶叶香气作用不大, 已有试验报道施磷肥与橙花醇 (正、反) 的氧化产物产生有关, 而后者对茶叶香气形成有利。它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高达0.787~0.867, 而它的形成需要ATP供给能量。

(2) 儿茶素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都是碳氢氧三元化合物, 是由糖类经一系列酶的作用, 通过磷素与莽草酸途径, 形成苯环化合物, 最后合成为儿茶素在新茶中的质量分数 (以干叶计) 为12%~32%。儿茶素具有明显的酚的特性, 能使重金属和蛋白质沉淀, 进而直接影响到红茶茶汤的色泽品质。虽然茶叶中的涩味成分主要是儿茶素类, 特别是酯型儿茶素, 以及黄酮类、酚酸类等多酚类化合物, 但它们是茶类茶汤浓度、收敛性、爽口味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分, 是决定着茶汤品质优劣的主要成分。对红茶的香气和滋味也均有良好影响, 因此要降低儿茶素类的有效成分提高茶叶品质。

(3) 咖啡碱茶叶中咖啡碱的形成, 与磷素密切相关。而咖啡碱主要是嘌呤碱。通过检测, 在茶树不同部位咖啡碱含量也不同, 芽和嫩叶中咖啡碱含量最高 (81%) , 老叶和茎、梗中含量最低 (17%) , 因此加强磷素的含量对减轻茶汤的苦涩味和粗涩味具有重要的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茶叶品质对磷肥敏感程度差异较大。就崔思真和吴洵的相关研究报告, 不同施磷水平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各品种茶树对磷肥反应都十分敏感, 磷肥的生物学效应和增产提质效果都十分明显, 在低磷条件下, 不同品种的生物产量顺序是苹云>福鼎大白茶>毛蟹>浙农121>龙井长叶>浙农113。在低磷条件下, 对磷肥反应敏感的茶树, 由于茶树生长快, 增产效果好, 吸收的磷很快被生长的干物质所稀释, 致使单位干物质磷含量较低。因此对于这些品种不及时供磷, 对茶叶品质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对磷肥反应较迟钝的品种, 由于茶树生长缓慢, 增产效果较差, 吸收的磷被干物质稀释速度较慢, 致使单位干物质含磷量反而较高。因此对于这些品种应放缓供磷速度, 仍可保持一定时间的增产效果和茶叶优良品质。

四、讨论

微波处理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 篇5

微波技术问世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通讯领域广泛应用。二战期间,雷达的诞生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当时由于雷达设计的原因,微波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常发热而造成无用能量的损耗,但当时以为是雷达的原因,并未考虑是微波在绝缘介质中传播会产生热量,只是设法改进雷达的设计方案,直到美国伯西·史班赛的出现。

1921年,伯西·史班赛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城,18岁时参加海军,半年后因伤而退伍,这就奠定了他的微波发明之路。退伍后进入美国潜艇信号公司工作,接触了各种电器,接着又进入了专门制造电子管的雷氏恩公司,从事无线电技工工作。二战期间,雷氏恩公司为国防工程的承包商,负责制造有关雷达装置的磁控电子管。此时史班赛的工作是负责磁控电子管的改良和生产。1945年的一天,史班赛正试验新改良的高能量磁控电子管,然后发现放在自己口袋里的巧克力溶化了,这引发了他的思考,是磁控管的能量所致?接着他做了个试验,他将玉米放在磁控管的前面,扭开电波,没过多久,玉米成了玉米花,证明了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后来他又用鸡蛋做实验,将生鸡蛋放在一个只开了一个小口的茶壶里,然后放在将磁控管电子管的微波对准茶壶的小洞,扭开电波,一段时间后,蛋居然爆开了,蛋黄由小孔喷出来。两个试验都证明了微波能够使像玉米、鸡蛋类的物质发热并足以让它们煮熟,说明微波具有很大的能量。

雷氏恩公司受史班赛试验的启发,与史班赛一起研制用微波进行烹饪的炉子。很快取得成功,史班赛用饼做试验,效果也很好。1946年申请专利,1947年雷氏恩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商业专用型的微波烤箱,1955年家庭微波炉正式上市。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出现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各式各样的微波炉。

2 微波炉的特点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玛射线等等)。微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频率一般在300MHz~300GHz,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更高,能量更大。除此之外,微波还有其自身的特点:(1)微波遇到金属器物时会发生反射,就像光照射到镜面一样,所以它不会在金属器物中传播,能量也不会被金属器物吸收。(2)微波能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材料,而且能量不会被消耗。(3)对于水和食物,微波不仅能顺利的穿过,而且能量会被吸收,使水和食物发热。

3 微波加热原理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有电场,放在微波中的介质,受到微波电场的作用会发生极化,变为有极分子,原来杂乱无章的有极分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沿着外电场的方向运动,当外电场的方向不断发生改变,有极分子也不断的改变自身的转向,在不断的转向与移动过程中,与其他分子发生高频率的碰撞,从而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热能,使介质的温度升高,简言之即为介质反复快速取向转动而摩擦生热。

微波对物质加热的快慢跟介电常数有关。介电常数是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极化程度高的介质就更容易被微波加热。微波的穿透深度主要决定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磁波的频率。在微波频率下对一般物体其穿透深度可达几厘米。水在微波条件下的介电常数和损耗比一般物质大很多,因此较容易吸收微波能量而被加热。茶叶含有大量的水分,这足以用微波来对茶叶进行快速杀青。

4 微波在茶叶生产中应用的特点

4.1 杀青短时、均匀、保质、保色

微波杀青是微波使茶叶中的介质(主要是水分子)在电场中发生极化现象,极化了的水分子在不断变化的电场中做高频率的往复运动而发热。微波杀青不像传统的杀青方式,需要一个高温热源,通过辐射和传导,先使物体的表面加热,然后再由传导和对流在物体内部逐渐向里加热。微波杀青没有热传递和对流过程,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使茶叶内外同时迅速升温,及时杀死酶的活性,茶叶中的叶绿素不被酶氧化,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泽,同时减少茶叶中维生素、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的保持了茶叶的原有风味。微波加热是通过影响茶叶中水分子的运动,水分子在运动中剧烈碰撞发热,因此,茶叶内部受热均匀且迅速升温,茶叶品质较快固定。微波对介质材料是瞬时加热升温,能耗也很低。另一方面,微波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介质温升可无惰性的随之改变,不存在“余热”现象,极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需要。微波杀青后,出叶时不需要吹风冷却,避免了茶叶闷堆过程叶绿素的破坏,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色泽。所以微波杀青适合于绿茶的制作以及各茶类品质的固定。

4.2 保留孔隙、利于窨花

微波杀青、干燥是利用传送带输送茶叶,使茶叶相对静止,无摩擦、无碰撞,很好的保持茶叶表面本来的孔隙,同时由于水分蒸发速度快,容易形成多孔性。而花茶的窨制是利用茶叶的吸附能力吸收鲜花香气的过程。茶叶的吸附能力与茶叶表面的孔隙数目和大小成正相关。利用传统锅炒杀青的茶叶,受热不均,红边、焦边、碎茶多,甚至形成大量的细小粉末,这些粉末会在茶叶表面沉积并堵塞茶叶表面的孔隙,由于茶叶与茶叶、茶叶与炒锅间的挤压与摩擦,使茶叶的孔隙进一步缩小或堵塞。微波杀青则大大保留了茶叶原有的空隙。

所以用锅杀青的茶叶比微波杀青的茶叶更难吸收鲜花的香气,利用微波杀青更适合窨制花茶。

4.3 改善茶叶品质

茶叶利用微波干燥,水分由内向外迁移速度快,干燥速度明显快于热风干燥。由于茶叶表面温度不太高,焦边焦叶少,叶绿素变化少,色泽绿翠而耐藏,香气损失少,干燥均匀,同时由于水分蒸发速度快,容易形成多孔性,产品复水性好,泡茶时内溶物易溶出。而传统筒杀青、温度高且不均匀,操作人员难以掌握,易产生焦叶、焦叶等不良品质。

另外,微波处理还可改善陈茶品质。2004年郭雅玲等通过调节不同的微波发射火力级,对中低档乌龙茶复火干燥,发现经适宜频率处理的低档乌龙茶基本达到去陈、涩的效果,中档乌龙茶干茶色泽转润、汤色转浅转亮、去陈去涩甚至有转醇的效果。这表明,微波在茶叶干燥过程中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发展。

4.4 茶叶更安全卫生

微波具有杀菌的作用,其杀菌是利用电磁场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的热效应是细菌体内的水、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高速反复旋转摩擦、碰撞发热,致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死亡。微波的非热效应是指细菌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细胞膜点位分布不均,细胞透性增强,细胞结构功能紊乱,细菌因此营养不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亡;微波还可影响遗传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氢键松弛、断裂或重组,使其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或断裂,进而阻碍其繁殖。微波对细菌的杀灭彻底,因此,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将更安全、卫生、无污染。

5 小结

微波以其热效高、加热速度快、受热均匀、耗电量少等优点,符合经济原则被应用于茶叶生产;它无油烟,使茶叶更好的保持自身香气特点,香气更纯正;同时还可利用不同波段的微波发展茶叶的香气,去除乌龙茶的陈味与涩味,改善品质。微波对茶叶进行加热,清洁卫生、无油烟、无明火、无菌、节能、省时,较好的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泽和品质,是茶叶制作过程一个比较理想的器械。随着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还出现了变频微波炉、光波微波炉、转波微波炉、烧烤微波炉等新型微波炉,它们在保持食物营养成分和色泽等方面都有所改进,若它们的作用效果也能在茶叶中体现,则茶叶品质将进一步提升,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波炉正朝着智能化、复合化方向发展,将来很有可能在茶叶连续化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不要空“烧”,因为空“烧”时,微波的能量无法被吸收,这样很容易损坏磁控管,使微波炉寿命变短。另外,人体组织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定要在磁控管停止工作后,再打开炉门,提取茶叶。

摘要:茶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同时它又是一个不断更新的产业。在科技高度应用的今天,茶产业要能在这高技术时代蓬勃发展,它不可避免的要与高新技术融合,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改变茶叶的品质。微波炉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通过微波加热的特点,分析其对茶叶物理特性、香气等品质的影响,使其更好的在茶业领域中应用。

茶‖巨桉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篇6

巨桉是四川茶园常见的间作树木之一, 具有生长快、干形好、耐寒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近年来, 又有研究显示, 由于巨桉根系生长快、分布深, 造林密度不适当会使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降低, 从而严重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也有研究显示桉树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 它会释放某些化学物质以抑制林内其他植物的生长, 从而导致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单一、林下植被稀少, 生态功能低下。巨桉成为一种颇受争议的树木, 是否适宜在茶园中间作也没有定论。本文对同一季节、同一品种, 同一生态环境下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茶园的茶树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茶叶品质做了一个综合比较, 以探明茶‖巨桉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春夏两季, 分别在四川名山县、峨眉山市同一地点选取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茶园, 按同一品种同一采摘标准 (一芽二叶) 取样, 蒸青 (蒸青-摊放-烘干) 固样供生化成分分析, 并按相同加工工艺 (摊放-杀青-揉捻-炒二青-做形-干燥) 制成成品茶供感官审评。

1.2 茶叶生化成分测定

水浸出物按GB/T 8305-2002《茶水浸出物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儿茶素总量及组分采用ISO 14502-2:2005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多酚采用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中的福林酚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采用GB/T8314-2002《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中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咖啡碱采用GB/T8312-2002《茶咖啡碱测定》测定;可溶性糖测定采用FB/LH007-2010测定。

1.3 感官审评

对各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的炒青茶样, 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5名审评专家采用密码审评与权分法进行评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巨桉间作及对照茶园茶样主要内含生化成分分析

绿茶是四川省的主要生产茶类, 而且春季的名优绿茶经济效益高, 因此, 春季茶叶品质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4月在四川名山县、峨眉山市取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茶样, 进行生化成分分析, 其主要内含成分含量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 峨眉山市与名山县取得的茶样其品质有一定差异, 可能是取点时各点的地理条件及管理模式等不一致所致。但同一地点的茶‖巨桉间作茶园与裸露对照茶园茶样内含成分差异明显。巨桉间作下的茶样的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高于裸露对照茶园。茶‖巨桉间作茶园茶样游离氨基酸含量较对照茶样有所降低, 虽然两地所取茶样的茶多酚值变化不同, 但酚氨比值差异明显, 间作茶园茶样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茶园。

夏季因其气温高、光照强度大, 茶园间作的遮荫效果最能得到体现。2012年8月在春季取样的同一地点采摘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茶样, 进行生化成分分析, 其主要内含成分含量见表2。夏季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茶样的主要内含成分含量与春季有较强的一致性。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高于裸露对照茶园。而夏季茶样的茶多酚含量茶‖巨桉间作的样品明显高于对照茶样, 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升有降, 但是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酚氨比值仍然高于裸露对照茶园茶样。

综合春、夏两季, 多个取样点作为重复, 茶‖巨桉间作茶园及裸露对照茶园茶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比较见表3。比较春、夏茶样主要内含成分含量, 虽然具体变化比例不同, 但其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均是巨桉间作下的茶样的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酚含量高于裸露对照茶园, 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对照茶园。

2.2 茶‖巨桉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水浸出物是茶叶中可溶性成分的总和, 其含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叶品质和饮用价值的高低。茶‖巨桉间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水浸出物的含量, 起到改善茶叶品质的作用。由于巨桉林的遮阴作用, 漫射光所占比例增加, 影响茶树体内碳氮代谢, 间作茶树叶片主要含氮化合物咖啡碱含量有所上升。而间作茶样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高于对照茶样, 茶园间作改善了茶园的光照条件, 避免了茶树在强光照射下超过光饱和点而产生光抑制, 有利于茶树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提高了茶叶品质, 这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 前人的研究也显示, 茶园间作适度遮荫, 减少了阳光直射, 增加了漫射光, 这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的积累, 而光照有利于茶多酚及儿茶素的积累, 在遮荫的环境中茶多酚含量应该有所下降。前人的研究多表明, 遮荫环境中有利于降低茶叶的酚氨比, 有利于形成绿茶滋味鲜爽醇和的优异品质。而本研究中, 在巨桉间作下的茶样, 茶多酚含量有所上升, 氨基酸含量有所下降。茶氨酸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和等级呈正相关 (r=0.789~0.876) , 可作为评价绿茶品质的重要标志。故巨桉间作下的茶样, 制作绿茶品质低于对照茶样。众所周知, 茶多酚、氨基酸与茶汤的苦涩味之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曲线关系, 酚氨比可以用来分析绿茶的滋味品质, 只有在多酚类氨基酸含量高且比值低时, 味感才浓而鲜爽。本研究表明巨桉间作下的茶叶不适宜用来加工绿茶。

2.3 茶‖巨桉间作茶样感官分析

茶叶感官审评不仅能快速地鉴定茶叶色、香、味、形的品质特征, 而且能评出其他检测手段难以判明的茶叶质量上某些特殊状况, 因此感官审评也是评定茶叶品质优次的重要方法之一。茶‖巨桉间作和对照茶园夏季茶样感官审评结果见表4。名山、峨眉两地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得分都低于裸露茶园对照茶样。特别是茶叶的滋味这一因子中, 间作茶样苦味明显。这也与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一致, 当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时, 酚氨比虽然低, 但是味淡而鲜爽;当茶多酚含量高, 氨基酸含量低酚氨比高时, 则味浓而苦涩。综合各感官审评因子表明, 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感官品质低于裸露对照茶园茶样。

2.4 茶‖巨桉间作茶树长势及主要病虫害情况调查

调查了春季和夏季巨桉间作茶园中茶树长势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 在峨眉山市的巨桉间作茶园中特别是夏季发现茶树普遍长势差, 叶片干焦, 偏黄, 芽头小而少, 显著表现为营养不良, 长势明显不如裸露茶园中的茶树。春季的差异虽然没有夏季明显, 但趋势是一样的。名山县的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茶园中的茶树长势没有峨眉那么明显, 其主要原因是名山县进行了茶树修剪, 但趋势是一样的。在茶园病虫害方面, 在夏季对间作和裸露茶园发生的主要害虫 (包括茶假眼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茶跗线螨、茶尺蠖、茶银尺蠖、茶细蛾、茶角蜡蚧、茶椰圆蚧共8类) 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茶银尺蠖、茶细蛾和茶椰圆蚧3种虫类的虫口数高于裸露茶园, 其余虫类都低于裸露茶园。而此时期的主要病害茶饼病和茶碳疽病在两类茶园中均未发生。两类茶园主要天敌的调查结果表明:茶‖巨桉间作的茶园内蜘蛛的种群和数量明显高于裸露茶园, 捕食螨却低于裸露茶园, 而瓢虫和寄生蝇类的数量没有差异。这说明了巨桉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 这可能与巨桉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有关。

3 结论

茶叶品质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及品种

试验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 地点选择在旺苍县五权镇, 该茶园于2003年建设, 目前正是盛产期。供试土壤类型为黄壤, 土壤农化性状如表1, 供试茶叶品种为龙井43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 分别是配方肥区和常规施肥区,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40 m2, 小区规格5 m×8 m, 常规试验用肥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 每个小区施用200 kg农家肥作为基肥。试验设计及养分用量见表2。

1.3 施肥方法及样品采集

施肥方法采用条施, 施肥前在茶树两侧距离茶树20 cm处开约20 cm深的沟, 将肥料均匀撒在沟内, 再用土回填覆盖。全年施肥时间如下:10月中下旬施基肥, 2月下旬施春茶肥, 5月下旬施夏茶肥, 7月上旬施秋茶肥, 具体施肥情况见表3。春、夏、秋在各处理区按照独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3个标准分批采摘, 并计算产量, 第一次采摘春茶时统计记录新梢长度、芽头密度和百芽鲜重。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茶叶均取3月6日芽头茶测定茶叶品质成分。茶叶样品各项品质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检测。

1.5 试验数据计算与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 用LSD多重比较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土配方肥对茶叶生物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 (表4) 表明, 配方肥区的各小区平均的新梢长度、百芽重和芽头密度与常规施肥区各小区平均数相比, 分别增加0.23 cm、14.4 g、141.5个/m2, 两处理间新梢长度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 而百芽重和芽头密度则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配方肥区茶叶的新梢长度、百芽重和芽头密度等指标明显好于常规施肥区, 配方肥能显著改善茶树生物性状。

2.2 测土配方施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采集一年中春、夏、秋季茶, 采摘标准按独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3个标准, 由试验结果 (表5) 可得, 配方肥区采集的独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产量及总产量每公顷比常规施肥区平均高出30 kg、172.5 kg、232.5 kg、435 kg, 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配方肥对茶叶产量增长和品级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3 测土配方肥对茶叶品质影响

我们取配方施肥区处理A样和常规施肥区处理B样送中测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测试, 试验结果 (表6) 可以看出:与B样品相比, A样品22种氨基酸组分的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 分别增加22.9%、18.4%, 干物率略有提高;8种必需氨基酸中, 苏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均未检出, A样品中缬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高于B样品, 仅亮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低于B样品;与B样品相比, A样品咖啡碱含量降低14.9%, 降低幅度较为明显;A样品中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茶多酚总量略低于B样品。可见配方肥区茶叶品质明显好于常规施肥区。

2.4 配方施肥对茶叶经济效益的影响

对茶叶投入产出进行分析:配方肥区产值145 560元/hm2, 肥料投入3 639元/hm2, 收益141 921元/hm2;常规施肥区产值120 450元/hm2, 肥料投入3 468元/hm2, 收益116 982元/hm2, 配方肥区收益比常规施肥区高24 939元/hm2。注:鲜茶叶:独芽160元/kg, 一芽一叶80元/kg, 一芽二叶28元/kg, 尿素:2元/kg (N 4.3元/kg) , 硫酸钾:3.5元/kg (K2O 7元/kg) , 普通过磷酸钙:0.4元/kg (P2O53.3元/kg) 。

3 结论

施用茶叶配方肥能够显著改善茶树生物性状, 增加产量, 提升茶叶品级。

施用茶叶配方肥, 能够显著增加22种氨基酸组分总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 提高缬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 明显降低咖啡碱含量, 但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茶多酚总量略有降低。

茶叶品质 篇8

1 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1.1 光照对茶树代谢的影响机制

茶树有喜光耐阴、忌阳光直射的生长习性。茶树与其他植物一样, 其机体内具有光感受器, 能检测到光的存在及光照特点、强度和波长, 如果改变光谱变化, 茶树的光合反应、形态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并进一步影响其代谢与生长等。20世纪90年代后, 学者王利溥针对茶树代谢问题进行了研究, 发现光照强度高, 红橙光多, 对于茶树碳代谢和糖类物质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还能提高茶叶多酚类含量;但如果在茶叶采摘前, 光照时间减少, 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就会增多, 这是因为氨基酸主要是在茶树的根部合成, 在输送到叶部过程中, 如果光照过强, 氨基酸就会发生分解。另外, 光波长对于色素代谢产物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并能调控植物挥发性分子产生, 已有文献以矮牵牛花、番茄、草莓和蓝莓等为研究对象, 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证实。此外, 蓝光和红光能显著上调9/13脂氧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萜类合成酶的表达水平, 优化茶叶香气, 如果能合理应用蓝光与红光, 将能生产出多种茶叶产品。

1.2 光抑制与茶树遮阴补光

光照是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 但当光能超过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时, 光合效率就会呈现下降趋势, 进而发生光抑制。如果光抑制时间过长, 就有可能引起植物光合机构的光氧化破坏。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C3短日照叶用经济作物, 茶树具有耐阴、喜湿的习性, 对于光质要求较高, 对于光强的需求则相对偏低, 在自然条件下易发生光抑制现象。为解决此问题, 人们一般采用遮阴技术, 来减少太阳直射光照度, 降低地表太阳总辐射量, 改善光质。在实践中, 可应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膜对茶树进行遮阴补光, 以有效缓解光抑制现象。遮阴技术能调节光质与光强, 保证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 有利于优化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提升。

2 光调控与茶叶加工研究

2.1 光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机制

茶叶的香气是在光照诱导下形成的, 新摘的茶鲜叶经过日照后会发生萎凋, 多酚氧化酶 (PPO) 、过氧化物酶 (POD) 等内源酶活性提高, 茶叶的香气也从青草气转变为清香。内源酶与醇类香气物质和蛋白质、多糖结合后, 就会生成游离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 进而增加氨基酸总量。根据研究, 太阳光中含有不同波段的介质, 在这些介质的导入作用下, 叶内细胞的酶系活动就会相应地出现变化, 从而诱导茶香前提物质生成。因为茶鲜叶还属于植物活体, 萎凋过程中仍然能够进行呼吸、蒸腾和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在研究中, 董连源比较了不同季节日光萎凋与加温萎凋制成红毛茶的品质, 经过综合分析之后, 认为温度30℃、相对湿度70%时, 毛茶品质春茶品质要优于加温萎凋制作的品质;夏季制作的日光萎凋毛茶品质则降低;秋季因光强度低于夏季, 2种红毛茶品质相差不大。江丽萍认为, 与自然萎凋相比, 日光萎凋能提高白茶的品质。

2.2 茶叶加工光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乌龙茶制作要求比较高, 其中, 日光萎凋对其品质和香气具有重要影响。春茶期间, 因南方正处于梅雨季节, 茶叶无法进行正常晒青, 此时制作的茶叶青气比较重, 而且泡后滋味苦涩, 茶汤呈现浑浊、暗淡。20世纪80年代, 有研究者采用远红外光萎凋乌龙茶, 以改善乌龙茶的品质, 将茶叶叶温控制在30~40℃, 经过萎凋后, 减重率达到10%~30%, 在这种条件下制成的茶叶, 与日晒和无光照萎凋的茶叶相比, 其香气和口感都得到大幅改善。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远红外辐照升高了茶叶叶片温度, 加快了叶片水分蒸腾, 酶活性和萎凋叶内含物积聚得到显著提高。后来, 杨贤强、王金贤等采用白炽灯, 以不同光照强度来照射鲜叶, 发现在特定光强范围内, 如果光强增大, 鲜叶的氨基酸总量也会升高。这表明科学的光照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中高档茶的香气, 改善茶叶的香气和滋味。王登良等采用不同的滤光材料, 对乌龙茶进行晒青试验, 认为光照强度为13 725~16 774 Lux, 波长大于520 nm的黄光波段对乌龙茶香气提高程度较大。

3 LED光在茶叶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LED属于冷光源, 主要是将化学能转换成光能来实现光照。LED光具有能耗低、无污染、波长稳定、低发热等优点, 其所发出的单色光可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如果将各种颜色的LED单色光进行组合, 就能生成接近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谱。目前, 这种技术在苗圃育苗、大棚蔬菜栽培及温室补光等实践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茶树栽培过程中, 可以使用红光和绿光来照射茶苗, 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 而且不会产生污染, 可以培育出高产、生态、营养丰富的茶叶。实践研究表明, 经过红光照射的扦插苗的总根长最长;而经过蓝光照射的粗根 (直径大于0.5 mm, 小于1.0 mm) 率比较高。在治理茶树病虫害方面, 应用LED单色光也具有积极的效果, 能高效专一地防治茶树虫害, 降低对茶树虫害的误杀率。比较常见的茶丽纹象甲对420 nm的单色光表现出强烈的趋向性;黑刺粉虱对360、385、420 nm的3种单色光, 表现出强烈的趋向性;茶尺蠖对385 nm的单色光反应最大。另外, LED光茶叶萎凋中应用价值突出, 如LED蓝光可以降低酚氨比, 提升乌龙茶净光合速率、萎凋叶水浸出物、可溶性总糖含量, 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黄光、红光及橙光处理的红茶香高持久, 品质优。LED光在红茶发酵中也有应用。

但是, 目前LED光源还不能完全模拟太阳光, 但可以预见, 在茶树栽培育种中应用LED光, 可以实现对茶树生长进行专一调控, 从而培育出多种具有高茶多酚的茶树, 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创新发展。很多文献研究都表明, 光伏大棚茶园可以有效延长茶树生长时间, 减少茶树病虫害, 促进茶树产量提高。同时, 其还能利用光伏结合LED光补偿技术, 控制环境四大因子, 提高茶树内含物。与露天茶园、普通大棚茶园相比, 其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都非常显著。

摘要:光是茶树生产和茶叶加工制作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光对茶树代谢、茶叶加工品质的影响及研究进展情况, 并以LED光为例, 对光在茶树生产与茶叶加工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以期为改善我国茶树栽培和茶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光,茶树,茶叶,品质

参考文献

[1]孙立涛, 王漪, 薛庆营.光伏大棚设施环境下茶树生长情况研究与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 201 (531) :40-42.

上一篇:中成药处方下一篇:启动引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