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农残(精选4篇)
茶叶农残 篇1
在茶叶生产中, 目前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水平, 还必须要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除少数有机茶园外) 。然而, 随着农药在茶园中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严重影响各种农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茶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常有发生, 不断发生的茶叶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 对茶叶贸易产生严重影响。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茶叶农残检测应注意技术要点。
1 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 一般以㎎/㎏表示。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既农药残留超标, 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因此, 国内对农药残留也越来越重视, 农业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新标准以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此前涉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6项国家标准和10项农业行业标准同时作废, 新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将达2293个, 和原有标准比, 增加了1400多个, 其中有的农药品种新规定的残留限量比出口日本茶叶上新规定的更严格。其中, 对茶叶类别的最大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由原来的9种增至25种, 菊酯类由以前的5项增至8项。
2 农药残留形成因素
2.1 环境因子
作物和土壤中农药残留可因吸收环境中的农药或通过食物链富集造成;也能通过生物或非生物分解而消失。
2.2 国内农药的生产现状
农药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有较多的环节, 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农药产品原药的纯度、乳化剂、溶剂的污染、分装车间及分装线的交叉污染等, 乳化剂、溶剂在不同农药厂、助剂厂生产, 农业部没有要求检测杂质污染, 故农药产品不排除其它杂质污染的可能。
2.3 滥用农药
大多数农药按照推荐的剂量、方法和时间施药, 在农畜产品中不会有残留毒性问题。农药残留毒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滥用农药所造成的。
2.4 施药方法、用量、时期
不同施药方法对残留也有影响, 如:内吸杀虫剂用不同的施药方法, 残留期相差很大, 喷雾于叶面, 原始药量高, 但残留期短, 土壤处理或根茎处理, 则农药被慢慢吸收, 残留期长。
2.5 故意添加隐性农药成分
农药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农药产品的防治效果, 经常故意在农药产品中添加隐性成分, 制成一些“茶叶专用药”。
2.6
生产者为了销量和利益往往不顾国家标准, 而迎合消费者的标准, 目前农药产品的两个“标准”:国家标准——重视纯度和生产的标准化;使用者标准——重视效果、忽视纯度, 农药纯度不足是造成农残超标的重要原因, 其实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出的农药品种, 只要科学合理使用是能达到防治效果的。
3 农药残留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 (pesticide residues analysis) 是指对待测样本中微量农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农药残留进行分析和检测, 是为了评价农药残留的危害性、保障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包括两方面内容:
3.1
残留试验和残留分析, 为新农药开发登记提供其在作物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资料, 用于制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合理使用准则;
3.2
农药残留检测为评价农药对农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 茶叶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分为目标物的提取、分离、净化和检测以及对残留农药的确证等步骤。对于农残分析来说, 每一过程都非常重要, 具体要求如下:
3.2.1 样本采集:
样本采集的标准化是获得准确数据的基础, 采样必须是随机的和有代表性的。田间农作物不同部位上农药分布差异很大, 环境样本如土壤不同层次中农药残留量也不同, 因此必须采集能代表试验群体的样本。
3.2.2 样本制备:
多数农药集中在茶叶成品中。如测定农产品中人们食用部分的农药残留, 因此样本制备应根据试验目的的要求进行。
3.2.3 样本储存:
采摘后的样本一般应立即进行分析, 如要保存, 必须放在-20℃的低温冰箱内, 以防止残留农药在样本中代谢降解。
3.2.4 提取和净化:
从样本中提取微量农药的方法。应根据检测农药的性质、检测方法和样本组成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振荡提取、组织捣碎提取、索氏提取和超声提取。提取完全与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提取溶剂的选择虽与农药性质、检测方法有关, 但主要由样本性质决定;含水量很高的样本, 选择与水相混的溶剂如丙酮、甲醇等;脂肪和油含量高的样本则需要用非极性溶剂或乙腈等, 也可用混合溶剂, 净化的目的是要将农药和杂质分离, 常用的方法有液液分配法、吸附柱色谱法、吹扫蒸馏法、磺化法、固相萃取法、凝胶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凝结剂沉淀法等。
3.2.5 检测方法:
目前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为主。在使用气相色谱法时, 有机氯农药和含卤素的拟除虫菊酯类使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最小检测浓度可达飞克/千克级。有机磷和有机硫农药则选火焰光度检测器, 分别使用526nm和394nm波长的滤光片, 方法的专一性强, 杂质干扰少, 可简化净化步骤;含氮农药使用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 性能稳定, 专一性好;也可将有机氮农药衍生化, 使之转化为热稳定、可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的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仪通常使用紫外检测器, 其灵敏度不如气相色谱检测器, 但使用荧光检测器可提高灵敏度, 适用于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灭幼脲、定虫隆等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取代脲类、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等的残留量分析。
3.2.6残留农药的确证:
由于最常用的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都是以保留时间定性。而农药种类很多, 往往几种农药或农药与样本中干扰物的色谱峰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 必须对色谱峰进行确证。常用的方法很多, 可以使用色谱-质谱联用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等进行结构鉴定;农药残留量很少时, 可以采用共同色谱法, 如多柱定性, 用几根不同极性固定相的色谱柱测定, 其保留时间分别与农药标准品相同;如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不同溶剂系统展开, 其Rf值分别与农药标准品相同;以气相、液相或薄层色谱法相互确认。早期将残留农药用化学方法生成衍生物后, 与农药标准品确证, 但方法烦锁已不常用。现在已普遍采用MS/MS进行农药残留阳性结果的确证。对上述步骤都必须按照规定方法进行, 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随着对农药残留危害的日益重视, 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 也对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虽然有比较成熟的方法, 但是, 这些方法比较费时, 方法本身也有诸多缺陷。农药残留检测向着快速、简单、准确的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活体检测法、化学速测法是目前正在研究中的热点方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仪器也在积极地研发和探索中。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精确度为目标的新检测器开发也是研究的重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技术将日益成熟。
不是问题的茶叶农残问题 篇2
今年四月份某环保组织发布茶叶农药调查报告称,抽检的国内九大品牌茶叶企业的18种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少的含有3种农残,多的有17种,总共检出的农药有29种,不少样本检测出违禁农药残留,引发社会公众“还能不能喝茶”的又一轮争议,更有甚者认为喝茶等于喝农药。茶叶的农药问题是顾客关心,也是我们茶叶营销人员经常面对、必须解答清楚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比较和分析,我认为:茶叶农残根本就不是问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理解:
一、茶叶“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不同的概念,农残只要不超标就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问题,在全球禁用杀虫剂DDT数十年后,2008年美国研究人员仍检测出南极企鹅体内含有这种毒物。原因可能是大气环流、水循环、洋流等原因 ,将有毒物质带到南极,储存到冰川中。海鸟专家海迪·盖兹称:目前在企鹅体内检测出的DDT含量,不足以伤害它们。生活在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南极的企鹅尚且如此,茶叶有农药残留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我国是全世界产茶国农残标准较多的国家,如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中涉及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有15项,我国已制定27项标准,而印度只有5项标准。从世界茶叶产大于销的总体格局看,目前尚属买方市场。欧盟本身不生产茶叶,为了拿“棒子”打人,他们参照世界产茶国标准制定更严格的欧盟标准好比是个“紧箍咒”,成为向产茶国施压的砝码。须特别强调的是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是脂溶性的。现在采用的有机化学检测方法,是为了检测农药残留量。用水浸泡茶叶时,农残浸出量只是有机化学检测量的10%~20%,所以我国现行的检测标准很不科学,我们应该检测茶叶的水浸出物农药含量!另外,我国检测标准太高,束缚自身行业发展的手脚。是时候我们该修改茶叶检测标准啦!
三、茶叶的农药摄入量与蔬菜水果、米面主食对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假设茶叶和蔬菜水果、米面喷洒相同剂量的农药,还假设茶叶和蔬菜水果、米面只喷洒一次的农药(实际上后两者喷洒的次数往往会更多一些);另外,一般的农药残留与喷洒收获间隔期成反比;我们从日平均食用量、摄入方式、喷洒收获间隔期三个方面列表对比(见上表)。
通过上表累计对比值,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喝茶摄入人体的农药大约仅为蔬菜、水果的三千分之一,米面主食的一千五百分之一,因此茶叶的农残和蔬菜水果、米面主食对比,可以忽略不计。
四、茶叶本身具有排毒、解毒功效。
传说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为有突出的解毒功效,茶叶被发现利用至今。科学研究表明:喝茶可以增强人体心血管的活力,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茶叶中的单宁酸能与金属或碱类物质结合沉淀 ,如误食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或铅、钴、汞(水银)、 砒霜等金属盐类毒物,或半夏、天南星、马钱子、洋地黄、乌龙、奎宁、毒蕈等生物碱类毒物,在未被胃吸收时喝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毒物结合沉淀,让毒物先行排出,推迟毒发时间;茶叶中的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白质,杀死细菌;醉酒时喝茶,茶多酚、咖啡碱可以中和酒精解除毒害;烟民喝茶可依靠茶叶中的咖啡碱的抗制解除烟草尼古丁的毒性。所以,喝茶本身可以解毒。
茶叶农残 篇3
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全球主要茶叶消费国都是发达国家,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主要茶叶生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双重身份, 既是茶叶生产国又是茶叶消费国。消费国与生产国制定茶叶农残限量标准难免在侧重点、技术水平等制订原则上存在差异, 消费国的限量标准涉及的农药种类多, 且限量要求不断提高, 生产国在出口发达国家的茶业中则表现的较为被动。
国内外制订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的原则
(1) FAO/WHO风险性评估原则。该原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的安全性评价原则, 根据人体接触化合物量和对人体或动物的毒性制定的标准。人体可能摄入量较大和对人体毒性大的化合物制定农残限量标准较严, 反之较宽松。 (2) “零风险”原则。该原则不考虑化合物的毒性, 只根据自己的考虑点制定。 (3) 不同国家、地区在茶叶生产技术、农残检测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些发达国家为本国利益, 人为设制贸易壁垒。
一直以来, 农药残留都是我国茶叶出口的棘手问题。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严控, 使国内出口茶业一直都忙于被动式应对。
CAC标准涉及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CAC (食品法典委员会) 制定的标准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标准, 其在国际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中作为仲裁依据并具有准绳作用。CAC采用的是风险性评估原则, 标准中涉及茶叶农药最大残留标准共有15项, 见表1。
美国茶叶农残限量的法规与标准
美国茶叶农残限量的法规与标准采用的是风险性评估原则, 仅对三氯杀螨醇、唑酮草酯等8项有限量要求, 见表2, 未列出的采用最低检出限。检测方法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在具体执行时给出, 这些检测方法通常最灵敏。
日本茶叶农残限量的法规与标准
日本采用的也是风险性评估原则, 《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 涉及茶叶的检测项目有近300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对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业化学品, 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超过规定的限量后, 禁止此类食品在市场上销售。对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业化学品限量按照该列表制度中的一律限量规定统一标准限量为0.01 mg/kg, 超过一律限量则禁止在市场上销售。
欧盟茶叶农残限量的法规与标准
欧盟一直以高水准保护人类生命和健康为政策目标, 采用“零风险”原则, 针对茶叶农残限量标准自2000年的200多项, 陆续增至400多项。如同欧盟食品监管部门的名称——欧盟食品安全局, 欧盟十分重视农药残留的安全问题, 欧盟对农残限量标准的调整最为频繁, 基本每年都会增加或调整几类项目, 其中多为加严指标。2010年初发布的《食品和植物或动物源饲料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对茶叶的农残限量共453项, 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业化学品限量检出限标准一律为0.01 mg/kg。
2014年, 欧盟法规EU 87/2014:将茶叶中啶虫脒、异丙隆、啶氧菌酯、嘧霉胺的限量均由0.1 mg/kg加严至0.05 mg/kg。
2016年, 欧盟新规对中国茶叶中啶酰菌胺限量由0.5 mg/kg加严至0.01mg/kg, 醚菌酯双辛胍胺、环酰菌胺、甜菜胺和甜菜宁的限量由0.1 mg/kg加严至0.05 mg/kg, 硝磺草酮限量由0.1mg/kg加严至0.05 mg/kg, 甲基立枯磷由0.1 mg/kg加严至0.05 mg/kg, 福赛得 (乙磷铝) 的最大残留由5 mg/kg加严至2 mg/kg。另外欧盟针对来自中国茶叶预备增加氯酸盐的限量可能在0.75 mg/kg。
中国茶叶农残限量的法规与标准
中国采用的是风险性评估原则。《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3-2014) 中规定387种农药在284种 (类) 食品中3 650项限量指标, 但针对茶叶类的农残限量要求只有28项, 且在这28项以外未设限的农残限量缺乏相关规定。由此可见, 中国茶叶标准设限种类明显低于日本和欧盟, 但是与CAC和茶叶生产国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中茶叶农残限量相比, 仅从设限数量的角度出发, 我国茶叶农药限量标准的严格程度在国际上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表3列出我国GB 2763-2014所列的28项茶叶农药残留限量与日本、欧盟标准中相应的农药残留限量的比较。与日本标准相比, 表3中9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与其相同, 有13种农药限量要求比日本严格, 但是由于我国对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药残留限量没有具体规定, 而日本则执行一律标准。因此, 日本茶叶相关标准比我国严格很多。与欧盟标准相比, 我国国家标准茶叶农药的残留限量除硫丹、草甘膦的限量比欧盟低外, 其他限量等于或远高于欧盟。加上欧盟对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药残留限量检出限规定一律0.01 mg/kg。而我国对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药残留限量没有具体规定。所以, 欧盟茶叶相关标准远高于我国的茶叶标准。与美国标准相比, 我国主要的28项农残限量要求中, 仅有草甘膦和硫丹在美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中有要求, 但由于美国对非设限农药残留采用一律标准, 实际要求也比我国严格。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现状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贫富上的差距, 更是生产水平、技术控制、人口数量、人群观念等多方面的差距。有专家认为:“面对14亿人口, 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填饱肚子的问题”, 但茶叶与粮食不同, 并非是填饱肚子的必需品, 反而有降脂消食的功效。“盛世茶叶”通俗点讲, 就是人们吃饱喝足, 物质生活得到满足, 从而饮茶解腻, 顺道修心养性。所以, 在茶叶的品控上可再提高标准。
在茶界, 也不乏有一些追求高标准、严要求的茶企, 即便不出口国外, 国内自销, 也希望能按照国际较为严格的标准, 如检测几百种农残的, 判定合格与否, 以证明产品的优越性。我国现行茶叶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水平等都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但根据现行茶叶相关标准, 28种以外的农残限量缺少具体限量的规定, 使检测结果无法判定, 生产者、消费者只能得到相关的测试数据, 但缺乏依据说明合格与否。以上是积极的一面, 在无法规强制要求的情况下, 茶企主动检测标准以外的多种农残以证明产品的优越性;但消极的一面是, 28种以外的农残限量缺少具体限量的规定, 28种以外的农残种类是否可以在茶叶中随意残留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 制定低标准有助于多数企业准入市场, 带动现阶段整个市场的经济效益, 但对于原料、加工、包装、运输等成本高意在打造高品质产品的茶企, 不利于市场竞争, 如打开“某宝”, 同样是某区域的普洱古树茶, 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且有可能都是合格产品。久而久之, 可能会打击一些立志做高品质的茶企的自信心。很难培养、树立起属于国家的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强企。
面对茶业安全, 尤其是标准限量问题上, 是继续保持现状, 还是找到一个适用性较强的过渡性方案值得探讨。例如, 在现行标准生效的基础上, 参照日本、美国等国家一律标准, 对28种以外的农残种类作出规定, 限量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再考究, 或再制定出一套严苛的高标准做为选用标准。从国家监督执法的角度, 可暂时继续沿用现行标准, 对于一些对自身产品质量有要求有信心的企业可以选择性使用加强标准, 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可以选择性购买。在执行的过程中, 国家或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可出台一些鼓励政策, 如茶企可在国家检测机构主动采用高标准, 更多农残种类检测合格, 适当减免检测费用等。
结语
茶叶农残 篇4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是名茶的故乡, 早在唐代就有“施南方茶”的记载, 在清朝康熙年间, 芭蕉就研制出享誉四海的“恩施玉露”。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是恩施富硒茶的重点产区和主产地。茶叶自然品质优良, 含硒量适中。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测试, 芭蕉茶叶平均含硒量1.068ppm, 符合富硒茶0.25~4.0ppm (NY/T600-2002) 的要求, 茶汤含硒0.01~0.052mg/kg (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名茶志》第488页) 。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给恩施茶叶题辞“茶以硒为贵”。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通过历任领导把绿色和富硒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视和不懈的坚持, 现已建成高产茶园基地0.69万hm2 (其中采摘面积0.6万hm2) , 2014年产干茶6500t, 产值近4亿元, 茶叶已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
2 生产管理现状
2.1 肥水管理
随着茶园面积不断增大和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增多, 及社会工资不断上涨等原因, 茶农对茶园管理越来越粗放, 主要表现在:施肥方法简单, 普遍采用撒施;施肥品种单一和过量, 农户普遍重施氮肥, 不用或少用有机肥, 经调查, 有的茶户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亩施尿素超过500斤以上;土壤长期不翻耕, 土壤肥力下降;滥用农药。综合以上原因造成我乡茶园普遍存在肥料利用率低、肥需失衡、茶叶品质下降、茶树抗性降低, 成本不断增加, 部分田块土壤酸化严重等现状。近几年来, 通过测土配方和“猪—沼—茶”生态种植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增施茶叶专用有机肥技术为茶农所接受。
2.2 茶叶采摘
根据芭蕉侗族乡的茶类品质风格, 对鲜叶采摘标准的要求, 差别很大, 归纳为2类:“恩施玉露”、绿针等名优绿茶采摘标准为新稍生育将成熟, 顶叶开展度约80%左右时, 采下带芽的一、二片嫩叶;炒青茶采摘标准等到新稍快成熟时, 采摘一芽三、四叶和对夹叶;这样较粗老的采摘方法, 全年只能采二、三批, 产量较高, 而产值则较低。芭蕉侗族乡的茶开采期宜早不宜迟, 以略早为好, 特别是春茶, 这时茶树体内贮藏物质丰富, 气候温和, 温度条件优越, 茶树萌芽力强, 新稍生长旺盛, 高峰期明显, 如开采期掌握不当, 易造成顾此失彼, 养在采老, 不仅使茶叶品质低劣, 受益降低, 而且会影响树势和全年茶叶的增产。
2.3 病虫防治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农业服务中心以科技推广补助资金项目为依托, 全乡建立了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农业服务中心以科技推广补助资金项目网络, 聘请茶叶、农机等首席专家3名, 技术指导员10名, 100户茶叶管理及加工科技示范户。进村入户, 广泛宣传茶叶病虫害防治安全、经济有效的植保技术, 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黄, 绿诱虫板杀虫等绿色防控技术, 效果显著。茶树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茶毛虫、小绿叶蝉、茶蚜虫等。对茶毛虫、小绿叶蝉可用白僵菌菌粉0.5kg/667m2, 加水50L或用苏云金杆菌乳油每667m275~150g, 加水稀释成500——1000倍液喷雾。
3 相应对策
3.1 加强宣传
加大茶叶质量监管宣传教育, 向农资经销商、茶叶种植户和茶叶加工厂家逐户发放《告全乡茶农书》等形式;乡政府组织召开茶叶加工厂家会, 各村 (居) 委会组织召开群众会;在芭蕉公众信息网发布公开信内容, 让茶农掌握相关知识, 并将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到家喻户晓。
3.2 健全农残检测机制,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严格检测准出管理, 基地农产品上市前须经生产者自检或当地监管站抽检合格后准出, 检出农药残留超标的要推迟采收上市, 经延迟采收、在上市时必须逐批次检测准出;检出含有禁用物质或已采收的农残超标农产品, 应责令并监督生产者自行销毁, 对拒不销毁的要强行收缴后集中销毁;加强对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的质量安全抽检, 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流通消费市场。对杀虫灯、诱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项目倾斜和物化补贴, 达到全覆盖, 从而杜绝或减少茶园用药, 达到控制茶叶农残, 提升茶叶品质的目的。
3.3 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
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 取缔非法经营。争取上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支持, 将茶叶农残控制从源头抓起。加强巡查监督, 严厉打击违规经销禁用、限用农药和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等违法行为;督促农药经营者规范建立进销台账, 在门店内公示高毒农药目录、禁限用农药品种、使用安全规定, 指导生产者合理购买农药、肥料等投入品。
茶叶产业是芭蕉侗族乡的重要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坚持以富硒茶叶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不动摇, 不断巩固“中国名茶之乡”、“湖北省无性系良种茶叶第一乡”、“湖北省茶叶十大名乡名镇”和“恩施玉露”被评为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的成果,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走“以茶兴乡、以茶富民”之路。
摘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生产茶叶的历史悠久, 现在把绿色和富硒相结合, 主导“既要青山绿水, 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加强茶园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