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茶叶经济

2024-07-09

特色茶叶经济(共7篇)

特色茶叶经济 篇1

摘要:县域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位, 具有地域特色且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舒城小兰花茶业成为舒城县特色产业, 是强化农林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 要认清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用科学的措施加以解决, 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创新增长为方向, 把县域品牌资源加以清点整合, 变成要点、重点, 然后加以打造, 促成亮点、特点, 产生优异的连动和共赢效应, 为县域突破聚集能量。

关键词:县域经济,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舒城小兰花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打造县域品牌的过程就是提升产品竞争力, 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舒城小兰花产业在舒城县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发扬其产品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业的竞争效应与可持续发展效应, 从而与产业所在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

一、特色产业及其品牌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由于各地人文环境、政策方向、自然地理环境等不同, 各地的特色产业以及其联动产业发展方向也各有不同。舒城茶叶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包括林业、加工业以及旅游业等发展, 带动了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拉动就业。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 继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使得岗位需求增加, 拉动就业。舒城小兰花产业发展为各层次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就业空间, 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舒城茶叶产业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采摘业、加工业及服务业等发展, 有利于促进资本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 增加国民收入,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县域竞争力。舒城茶叶产业合理利用自然、地理、政策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 通过特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效应等发挥作用, 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树立县域形象。舒城茶叶产业是围绕地域特色形成的, 集中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舒城小兰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志, 对提升县域文化内涵, 展示县域形象有着积极作用。

二、舒城县茶叶产业现状

据统计, 舒城县2015年财政收入11亿元, 比2008年增长一倍, 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安徽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其中茶叶产业在创收中占一定比例。

(一) 品牌建设

有“舒城小兰花”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 省十佳名茶1个, 市知名商标1个, 其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 舒城小兰花品牌价值由2010年2.2亿元人民币增至2014年5.8亿元, 并呈增长趋势。

(二) 茶叶产业规模

舒城县21个乡镇中有15个产茶, 约5万户、20万茶农, 现有6.6万亩茶园, 均通过无公害茶园产地认证。据统计, 年产茶2000吨, 产值1.2亿元, 其中700吨名优茶, 产值8000万元。

(三) 产业化水平

全县有2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 1个省级龙头企业, 2个市级龙头企业, 13个县级龙头企业, 20个茶叶企业产值达100万以上。全县有180多家小兰花加工企业, 700台套现代化茶叶加工机器, 执行“舒城小兰花”茶省级地方标准, 年加工茶叶1500吨。

(四) 产品开发

近年来, 舒城县通过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舒城县农业局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 增加小兰花产品科研、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 着力于开发茶叶新品种和拓宽茶叶深加工范围。

(五) 经营销售

全县6处茶叶初级市场, 约130家茶叶经营企业和个体户, 1000多人从事茶叶销售。县内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茶叶企业85个, 拥有出口权企业2个, 年精制出口绿茶4000吨, 创汇1000万美元。

(六) 政策引导

毛泽东主席和温家宝总理曾分别视察舒茶人民公社和舒城县茶业生产, 并给出指导性意见。舒城县及各镇政府也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 以各种形式的政策调控来积极促进。

三、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互动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要使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对县域经济呈正态影响, 就要使地区特色产业的自身特点、发展需求与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目前舒城小兰花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融合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品牌意识薄弱, 知名度不高

虽然舒城小兰花创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 但一直缺乏品牌保护意识, 直到2008年, “舒城小兰花”证明商标才正式得到核准注册, 而一直以来, “舒城小兰花”对品牌宣传不足, 严重影响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二) 龙头企业少, 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舒城茶叶产业是舒城县传统产业, 多数茶叶加工企业是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 受传统习惯以及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 导致现有企业大都理念旧、实力弱、规模小、技术落后、自我发展力不强, 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小。由于龙头企业少, 很难进行产业的市场调控, 也无法站在产业链角度审视和预测自身发展, 使得舒城小兰花产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不能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三) 技术落后、设备简陋, 质量良莠不齐

相比于国内外知名的茶叶企业, 舒城小兰花产业运营的组织化、标准化和清洁化程度都较低。大部分茶农文化水平不高, 对茶叶的生产制造缺乏科学知识来指导, 大量家庭小作坊加工设备简陋, 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 没有系统的制作规范, 导致各作坊与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出来的成品质量良莠不齐。

(四) 产业链不完整, 茶叶深加工不足

目前, 舒城县极度缺乏专门的茶叶深加工、茶叶产品开发企业, 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舒城小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茶叶产业带来的花茶、红茶等深加工产品占据了茶饮料的市场份额, 对传统茶叶产品带来了一定影响, 所以深加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效益低下、产值不高。

(五) 产品定位不明晰, 特色不明显

对一个产业的定位, 有利于产业长远发展, 而定位既包括生产环节也包括销售环节。舒城县对茶叶成品的定位不明晰, 区分度较小, 导致同质化现象较严重。此外, 舒城小兰花产业在包装宣传上也没有突出地域特色, 甚至不同的企业在包装上宣传自有品牌, 导致品牌效应发挥的作用较小。

四、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加强舒城县茶叶产业品牌建设需要茶农、加工企业、经销商以及政府等同步努力, 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茶叶品牌建设, 同时以品牌建设带动质量和销量的全面提高, 真正使茶叶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一) 树立品牌意识, 进行品牌建设

安徽有着丰富的茶叶种类, 但随着各地茶叶加工水平提高, 茶叶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所以发展舒城小兰花产业必须以独特、鲜明的茶叶品牌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舒城小兰花茶因兰花般的形态和香气成就了其独一无二的特质, 要围绕“舒城小兰花”这一注册品牌, 制定细致的品牌推广方案, 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严格按照省级地方标准规范生产技术, 遵守产品质量标准和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 进行生产、加工、经营, 实行“标准、品牌、标识、监管、宣传”统一监管制度, 从根本上进行品牌建设。

(二) 重点发展龙头企业, 带动产业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要求下, 茶叶分散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茶业发展, 所以舒城县必须扩大现有企业规模, 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的“四位一体”生产经营体系, 形成茶叶产业链, 在每个环节确保茶叶的优良品质。同时融合舒城县茶业企业中影响力较大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形成具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茶叶集团, 以品牌为推动点, 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推动茶叶产业高效、有序的发展。

(三) 加大技术支持, 引导产品品牌纵深推广

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产品销量是品牌建设的目标。要在全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 要切实增强包括茶树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的规范化意识, 做到茶树种植良种化、茶园管理科学化、茶叶生产无公害化、茶叶加工机械化、生产厂房清洁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以及营销网点化。同时, 加大技术、管理及营销等知识的培训力度, 培养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促进舒城县茶叶生产水平提高。

(四) 延长品牌产业链, 推动茶叶深加工及第三产业发展

积极拓展茶叶深加工领域, 优化茶叶产品结构, 使产业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以茶叶产品深加工产生的附加值推广茶叶品牌, 进而提升市场占有额。同时大力发展茶文化, 举办各类茶事活动、发展茶旅游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普及工作, 向外宣传推广舒城特色的小兰花茶。

(五) 加强政府调控, 为茶叶产业品牌建设护航

政府要做好服务保障角色, 积极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 做好招商引资, 必要时采取政府调控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保护行业和消费者利益, 引导市场有序发展。同时, 政府应该充分调动资源, 采取各种形式, 如提供展会、博览会、交易会、研讨会等平台,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途径, 积极推广小兰花品牌, 增强外界对舒城小兰花茶的了解, 并带动茶叶销售, 增加产值。

品牌建设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舒城小兰花区域品牌是发展舒城小兰花产业, 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可以看到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及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还需要长期科学的谋划、合理开发建设, 才能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与积极的影响,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琴.对县域经济特点和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8) :74-77.

[2]李贤葆、袁先宏.舒城小兰花中国名茶之乡——安徽省舒城县[J].中国茶叶, 2010, 11.

[3]管曦.以品牌大宗茶推动茶叶消费[J].中国茶业, 2011, 10-11.

[4]袁先安.舒城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茶业通报, 2013, 02:69-70.

特色茶叶经济 篇2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 地处川、滇、黔3省结合部, 属山区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2 977hm2,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 土地资源丰富, 土质肥沃,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生态环境优越, 是四川省茶树生长最适宜区之一。茶叶种植区域远离城市和工厂, 无环境和化学物质污染, 生态优势明显, 开发潜力大。县内北部浅丘区茶园开园早, 在常规种植条件下, 比川北茶早5~7天, 比江浙茶早15天以上, 是特早名茶的理想生产区域。县境南部海拔800m以上的茶区, 土壤有机质丰富, 终年云雾缭绕, 为名优绿茶的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四川省特色效益农业重点产业和区域布局中, 属于川南优质早茶区优势规划区。

近年来, 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经营管理, 依靠科技兴茶, 实施品牌战略, 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截至2010年底, 全县茶园总面积2 340hm2, 其中无性系茶园1 500hm2、绿色生态茶园134hm2, 茶叶总产量193万kg, 总产值9 140万元。以叙永镇红岩茶、向林乡跃龙早茶、后山镇高山生态茶以及震东乡黄草坪科技示范场为中心的四大茶叶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带动周边发展, 辐射全县。茶类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茶叶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名优茶比例得到较大提高, 茶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后山牌”花茶是农业部、四川省优质产品;“后山翠芽”曾获四川省提名名茶和特优农产品称号;“红岩迎春”多次评为省优名茶, 扁形名茶“草坪翠芽”获国际茶博览会银奖两次、西博会名优农产品称号、《世界农业》红榜产品以及峨嵋杯名茶评比金奖。另外, 还有“九鼎春辉”、“定峰毛尖”、“天河春露”、“后山春螺”等一系列省、市优质茶叶精品。其中“草坪翠芽”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后山”、“草坪翠芽”牌均成为泸州市知名商标, “后山翠芽”正在申请有机食品认证。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农户种茶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 为促进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低

现有茶园绝大部分为20世纪八十年代建设, 建园基础较差, 品种比较混杂, 良种化程度偏低, 平均树龄在25年以上, 树势普遍衰弱。大部分茶园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 产业化、专业化、科技化意识淡薄, 茶园管理粗放, 广种薄收, 重种轻管、重采轻培等小农意识依然广泛存在, 导致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含量不高, 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茶园管理不规范, 茶叶的产量和内在品质不能真正反应其茶叶种植区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 严重制约了叙永茶叶产业的发展, 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产业带。

2. 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我县茶叶专业人才匮乏, 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 观念比较落后,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 仍然习惯于只负责技术指导、不管产品销售的旧有技术推广方式, 造成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低, 市场拓展力度不够,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够, 缺乏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核心技术, 缺乏核心竞争力, 严重影响了叙永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 茶叶产业既缺乏基础性、公益性财政投入, 又缺乏引领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我县虽有注册茶叶企业8家, 茶叶加工作坊40余户, 但总体上茶叶加工设备落后, 仅少量拥有较先进的名茶制作设备。多数茶叶加工厂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加工设备简陋、陈旧、老化等问题自动化程度极低, 加工技术落后, 茶叶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还有部分产茶乡镇农户, 没有加工设备, 几乎全为锅炒、手揉、笼烘的手工加工, 即使是1kg价值数百元的高档名茶, 也存在烟、焦、糊、红梗等质量问题, 无形中造成茶叶资源的极大浪费。

4. 缺乏核心品牌

我县茶叶虽然品质优异, 风格独特, 但由于长期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 更缺乏相应生产标准、宣传推荐和高素质营销队伍, 茶叶生产一直处于一种初级化状态, 基本上是各茶叶种植区对茶叶生产、产品、品牌和包装各自为政, 自产自销, 难于形成一个拳头品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实力弱、带动力不强, 品牌开发和整合力度不够, 名牌产品少。如“后山”牌花茶、“草坪翠芽”牌名茶被评选为泸州市知名商标,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前者因企业老化与改制, 新业主重视程度低, 在外销市场已销声匿迹;后者因规模小, 商标权属关系未理顺等原因发展受阻, 严重制约和削弱了叙永茶叶产品品牌开发和市场开拓。

三、思考与建议

1. 建基地, 夯实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

加强茶园基础建设, 整合国家相关项目, 配套完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 坚持“打生态牌, 走绿色路”, 优化品种结构, 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 做到茶叶的良种化、规模化和生态化。改造与新建并举, 连片改造现有低产茶园, 淘汰现有生产能力低下的零星茶园,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高标准建设新植茶园。

2.育龙头, 增强茶叶产业发展的动力

充分利用我县已注册的“后山牌”、“草坪翠芽”、“定峰毛尖”等茶叶商标的优势, 按照市场拉动、政府扶持、企业自主的原则, 整合、兼并小型茶厂, 组建1~2个有一定经济实力, 会经营、有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在依法、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下, 鼓励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 推行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 (农户) 的带动模式, 把分散在千家万户中的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 提高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组织化程度, 发展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增强茶叶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创品牌, 提升叙永茶叶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充分挖掘和整理具有叙永特色的茶文化, 深入研究我县原有的“后山茶”, 现有的“红岩茶”、“草坪翠芽”等注册商标的市场效应, 加强我县茶叶品牌创建的科学论证。根据茶类标准、要求, 将全县范围内的茶叶品牌整合, 以市场认知度高、区域特色鲜明、具有推广基础的品牌作为全县茶叶产品的统一品牌, 并严格按照统一质量标准进行生产, 以集中资源优势, 树立叙永茶叶品牌, 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

4. 强保障, 创造叙永茶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精心规划, 完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投入。将扶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向茶叶产业倾斜, 进一步加大对优质茶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 扩大基地建设范围和规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吸引民间资金投入茶产业, 鼓励、引导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和茶农增加产业投入, 通过项目整合, 建立起国家、集体、企业、民间资本以及外资等多途径、多元化投资结构和投资机制。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引进、选拔、使用、激励科技人才的机制, 积极引进高层次的茶叶科技人才, 稳定和壮大茶叶技术队伍, 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院校的联系,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四是积极创新技术推广机制。探索与科技示范场、科技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新模式, 实现茶叶先进技术的本土化。五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 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茶叶技能培训, 培养乡土人才, 着力提高茶农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到位率。

5. 重监管, 确保叙永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叶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篇3

1 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测算

1.1 茶叶生产调查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5户茶农,其中较好茶农1户,中等2户,较差2户。调查结果:种植面积8.34 hm2,总产量5 075kg干茶,总收入675 500元,总成本457 055元,净收入218 445元,总成本中直接费用368 080元,间接费用88 975元。直接费用包括化肥农药111 800元,电、汽费用37 530元,销售费用13 750元,人工费用198 000元,其他费用7 000元;间接费用包括机器设备折旧61 500元,茶山开种和茶苗待摊费用22 475元,广告费用900元,其他费用4 100元。从调查中可得出:种植茶叶产量609kg干茶/hm2,产值8.11万元/hm2,总成本5.48万元/hm2,纯收入2.62万元/hm2,平均收入133.10元/kg干茶,需成本90.06元/kg干茶,纯收入43.04元/kg干茶。

1.2 种植茶叶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

以上5户茶农种植茶叶的具体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情况如表1~2所示。

(元)

注:人工费用包括师傅工时和茶园锄草、喷药、采茶等管理雇工和家人投入工时,工价按市场现行价。

茶叶的经济指标分析:

土地生产率=农产品产值/土地面积=8.11万元;

土地盈利率=(产品产值-生产成本)/土地面积=2.62万元;

劳动生产率=产品产值/活劳动时间=6.76万元;

劳动盈利率=(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活劳动时间=2.18万元;

成本产品率=农产品产值/农产品成本×100%=148%;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农产品成本×100%=48%[1]。

通过以上指标分析得出,土地种植茶叶可创产值8.11元/hm2,可获盈利2.62万元/hm2,每个劳动力年可创产值6.76万元,年可盈利2.18万元,每百元的资金投入可创产值148元,可获利润48元,可见茶叶的经济效益相当高,根据预测,茶叶的投资只需2.8年就可完全收回,而且以后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2 茶叶生产与水稻和地瓜的经济效益比较

茶业生产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是开展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很好的项目。自1999年,屏山乡引进台资创办全县第1家茶业台资企业———大方广茶业有限公司以来,截止2007年底,全乡种植茶叶面积达668hm2,户均茶园面积1 867m2,产量达500多吨,产值6 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290元,农民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得到的人均收入2 20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7%。种植水稻产干谷6 375kg/hm2,按市场价2.0元/kg计算,产值12 750元/hm2,成本11 460元/hm2,实际盈利1 290元/hm2。种植地瓜产量3t/hm2,按市场价0.4元/kg计算,产值12 000元/hm2,成本10 650元/hm2,实际盈利1 350元/hm2。种植茶叶与种植水稻和地瓜相比较,产值相差68 310元/hm2和69 060元/hm2,实际盈利相差24 930元/hm2和24 870元/hm2;同样的一个劳动力年所创造的产值相差4.8万元和4.76万元,年实际盈利相差19 868元和19 550元;同样的100元投入,产值相差37元和36元,利润相差37元和35元。从以上数字可见种植茶叶完全合算,大田县可以把水田和地瓜山用来种植茶叶,这是调整优化土地利用模式,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3 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途径

3.1 推行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现代组织形式,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是加快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是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在进行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也必须加强引导。不断探索完善制茶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基地、农户的联结带动机制,在稳定发展生产的同时,突出资源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积极发展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的经济作物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增特色,产业发展上档次。

3.2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必须有机结合

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和商品特点,在研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忽视生态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所得到的效益是不巩固不持久的;离开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去谈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取的。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生态效益为基础,同时注意社会效益。

3.3 加强茶园管理

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取决于茶树鲜叶的产量和质量,而鲜叶的生产又取决于茶园管理。实践证明对茶园投入较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实行精细管理,其产生的经济效果明显不一样。调查表明单位面积产量越高,茶叶质量就越好,纯利润就越大,利润指数表明高产茶园的经济效益优于一般茶园。

3.4 强化科技应用

立足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进、繁育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加大茶叶新品种培育和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猪-沼-茶”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切实做好全乡茶叶品种的提纯复壮、改良更新工作,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技术,推进实用型、实效型新技术进村入户。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充分发挥农民科技夜校的培训功能作用,对农技人员、村干部、农民进行茶产业方面实用技术培训,培育科技示范户,推进实用型、实效型新技术进村入户,培养一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使培训人员在生产经营中当好领头雁,指导和服务于生产第一线。

摘要:调查分析了屏山乡农民种植茶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并与种植地瓜和水稻的经济效果进行对比, 对其进行评价分析, 阐明了种植茶叶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并对屏山乡发展茶叶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茶叶,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关乃孚.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9.

茶叶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篇4

1我国茶叶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茶叶资源非常丰富, 茶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发展茶产业, 对于促进我国茶叶经济发展, 改善茶叶质量, 具有广泛的影响。当前, 我国茶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茶叶资源丰富, 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的茶产业资源丰富, 形成了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与再加工的花茶、紧压茶、保健茶 (药茶) 等品类齐全的茶叶种类体系, 分布地域之广, 品种之多, 为世界之最。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普洱茶、白茶的生产国, 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国, 出口量大, 具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1.2茶产业结构健全

过去20年间, 中国的茶叶产量增长高达400%, 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茶叶大国。据公开资料显示, 2014年, 全球茶叶产量502.6万t, 我国茶产量209.2万t, 占全球茶叶产量的41.6%。尤其是新型茶区异军突起, 成为具有特色的茶叶新产区, 如:贵州、云南、福建、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已经成为我国茶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点。在多年的发展之下, 茶产业模式日趋合理, 形成“企业+基地”的多种经济合作模式, 实现了规范化运作。同时, 茶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各类名优茶均在稳步上升, 正在不断拓展外延, 向创新的方向发展。

1.3茶叶出口总量正在扩大

自2009年以来, 我国每年茶叶出口总量一直高于30万t, 出口至126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数量基本保持在全球第二位。出口品种中数量最多的是绿茶, 占出口总量80%以上, 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档茶为主;红茶的出口正在复苏, 出口地相对集中于浙江、湖南、安徽、福建等处。

2茶产业经济绿色生态内涵

生态经济时代, 茶产业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充分发挥茶叶绿色环保内涵, 扭转依靠牺牲环境、健康来发展的老路, 恢复茶产业经济绿色饮品的本质, 在高水平上促进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遵循两个基本原理, 即:竞争共生原理和循环再生原理, 在茶区形成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由传统茶叶生产向现代茶叶生产转变, 依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 复用茶园的自然资源, 实现茶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其内涵拓展可以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点:

2.1全新的架构和体系

茶产业经济生态化是全新的架构和体系。它以特定地域下的茶叶经济组织形式或龙头带领企业为切入点, 全面实现对茶叶的绿色研发、设计、包装与贸易, 以茶文化旅游等形式, 提高茶产业的附加收益。

2.2产业发展新模式

茶产业经济生态化还是一种产业发展创新模式, 它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茶园为基础, 进行区域化综合布局、专业化生产、生态化经营和产品化服务的综合发展体系。

2.3系列化的茶产业

茶产业经济生态化又是“茶产业系列化”, 它是将茶叶作为一种系列产品, 包括茶叶产品的开发、种植、加工、包装、销售、文化等, 以循环经济原理为基础, 实现生态型的经济产业发展。

3茶产业经济生态化绿色发展的模式对策研究

在现代农业生态化建设的进程中, 茶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 正在逐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缓解自然资源生态破坏的紧张局势, 为实现我国农业“两高一优”的目标, 创建一条可行的绿色发展路径。将生态茶业与优质高效茶业相融合,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茶, 使茶叶回归其纯真的绿色本质, 是我国茶产业经济生态化的必然战略选择。

3.1重构生态理念, 创建有机茶园

在保持人类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理念下, 要发起一场深层的思想革命和观念革命, 要摒弃纯粹化的经济利益观念, 替之以综合效益共存的统合路径, 尤其是在茶产业经济的生态化进程中, 要在设计、生产、流通、销售等全过程, 贯之以生态的理念, 开通茶叶经济产业的“绿色通道”, 积极培育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 为茶产业的绿色产业发展, 开辟道路。

基于上述生态理念, 创建有机茶园, 要从空气、土地、灌溉水源、土壤环境、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 加强对有机茶园的标准化控制, 要保证有机茶园的土壤深厚、养分充足而平衡, 要选择抗病虫性强的茶叶品种, 禁止采用基因改良工程生产的种苗。同时, 创建有机茶园, 还要借助于现代化的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举措, 从有机茶园的生态环境入手, 从多个方面促进和生成有机茶园的生态绿色氛围, 如:化学农药的禁用、运用有效的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采用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等, 从而增加有机茶园的土壤微生物活性, 提高土壤的肥力。

3.2优化茶叶的产品结构

要加快茶园的科研开发体制改革, 运用现代化技术, 大力推广和普及优质茶树良种的培育, 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耕作和采摘技术, 着眼于茶园的病虫害生物防治, 剔除一切有可能影响茶园生态绿色开发的因素, 提升茶园的整体水平。同时, 还要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 以市场为导向, 重点研发茶饮料、香味茶、速溶茶、高Y—氨基丁酸茶等, 提高茶叶的综合经济效益。

茶叶要以科技为依托, 进行结构调整和开发名优茶, 要以区域特色为前提, 注重不同地域条件的茶叶生产。例如:在高山区域要开发绿色茶叶和高档名优茶;在中低海拔区域, 要生产和开发名优早茶、机制名优茶;在特定区域, 如陕西泾阳, 依托国家“一带一路”, 大力发展“泾渭茯茶”的开发。还要优化出口茶的结构, 优先发展无公害绿茶、红茶, 减少低档茶的比例, 并对生产的茶叶进行深加工, 以卫生、保健、便利为优势进行加工, 合理补充茶叶中的各种功能成分, 以增加其销量, 例如:茶药品、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 这些新开发的茶产品绿色、环保、附加值高, 利润产值空间较大, 可以较好地改变茶园的经济产业结构, 实现茶叶的服务延伸, 诸如:茶馆业、茶文化旅游、茶叶包装等。

3.3开发茶叶“绿色市场”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茶产业在市场的拓展, 有很强的阻遏作用, 同时, 我们自身对于茶叶的标准却存在缺陷或缺失, 导致茶产业在市场竞争之下变得无所适从。在绿色食品市场的拉动作用下, 茶产业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有机茶要加速发展, 提高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 开发其潜在的经济效益, 从而推动茶产业经济生态化、绿色发展的光明前景。

一方面, 我们要大力发展茶园的“绿色”茶叶生产, 从质量源头上保证其生态化。要依照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 创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完善检测技术和手段, 避免有害生物和重金属对茶叶的伤害。另一方面, 还要做好绿色食品市场营销, 创立生态化创新品牌。绿色食品营销要成为茶产业的代名词, 要开创茶叶绿色品牌, 实施绿色推销, 有效攻破绿色壁垒, 缩短中国同其他国家茶叶企业之间的差距, 开拓更为宽阔的空间, 利用“绿箱”政策, 对茶园的生产条件加以改善和优化, 推动和支持绿色营销的有效实施。

3.4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经济

茶文化旅游作为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的旅游产品, 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茶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活动, 又是一种经济现象。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典型的成功案例, 依托当地特色的茶产业园区或茶叶文化园区, 以茶叶生产和茶文化为主题, 建成以生产体验、文化欣赏、品饮香茗、茶道鉴赏等内容丰富的旅游产业园区, 形成集生产体验、旅游观光、娱乐、饮食、购物等为一体的特色化茶文化旅游, 不断提高茶产业的内在附加值, 健全茶产业体系的发展, 不断提高茶产业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发展茶叶经济产业, 要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衔接, 形成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融入茶叶经济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当中, 优化茶叶经济产业的生态化环境, 形成绿色茶叶生产模式, 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冲突的经济行为, 提升茶叶经济产业服务水平, 增强茶叶绿色生态化发展竞争力。

摘要:茶叶与现代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传统的茶叶产业需要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国际市场, 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态势下, 以生态、绿色为主题, 对茶园进行经济结构转换和优化, 能够使茶产业的生态化内涵与科学化内涵相协调, 不断完善茶产业体系, 提高茶产业的经济附加值, 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茶园,生态化,发展模式,茶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李园, 毛丽玲, 钟雪珍, 孟现云.基于绿色视角的青海茶园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金田, 2013, 03:293.

[2]吕军, 刘声传, 梁远发, 王家伦, 胡华健, 陈正武, 段学艺.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 03:250-254.

[3]王景洲.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汪婷.黄山市屯溪区茶叶产业化发展对策[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5]郭亚军, 刘东南.信阳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效益综合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4:42-46.

[6]童浦高, 徐中会, 章中良, 方长金, 王华建, 童西川.千岛湖茶区生态茶园发展模式的思考[J].中国茶叶, 2015, 02:6-7.

特色茶叶经济 篇5

中国近代茶叶经济走向衰落是诸多因素、多层次叠加的结果。本着详人所略的研究旨趣,本文探讨近代罂粟种植对茶叶经济的影响。罂粟广泛种植,在收益和烟毒的双重驱使下,茶农弃茶种烟现象普遍,大面积种植罂粟对茶叶的农业环境影响巨大。近代茶叶经济走向衰落与罂粟种植不无关系。

一、福建种植罂粟情况复原

史料记载,福建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鸦片传入,在漳州月港货物输入税单中有进口鸦片如何征税的记载,漳州月港对鸦片 “税银二钱”[1]216。清雍正七年,葡萄牙人“输入鸦片二百箱,自高牙所运来,输之厦门漳州泉州一带”,此时鸦片已绝非仅作为药材使用,而是吸食之用[2]155。这是福建吸食鸦片较早的记载。福建种植罂粟的历史稍晚一些。通过查阅地方志和民国相关著作,福建罂粟种子来源途径有两种可能:其一,福建试种罂粟始于乾隆十五年, 罂粟种子来自印度,福安“清乾隆十五年,福安从印度引进鸦片种子栽培试种”[3]268,规模有限;其二,有学者研究指出,福建最早罂粟种子来自香港、广州,“罂粟种子沿海洋道,由香港、广州运往闽江浙各地”[4]229,商人为了牟利,走私鸦片同时带来广州、香港的罂粟种子,种植并传授制作鸦片的方法。两种传播途径皆有可能。

嘉庆后福建沿海地区的罂粟种植多了起来。嘉庆十二年,外国鸦片从海上进入福建省,逐步向福安、霞浦等县渗透,罂粟广泛种植。道光朝进士庄俊元,在厦门曾“又禁止种植鸦片,赈济饥民, 禁止官吏乱抓百姓”。建阳县志记载,福州港在光绪年间开始转运国内生产的烟土。水吉一带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毒贩仔从福州运来大批的四川、云南鸦片。云南烟土来路断绝后,改从江西运进烟土,本县亦零星种植。

鸦片战争前,福建漳州诏安一带是鸦片输入的主要地点,诏安县与广东饶平县之柘林、黄岗及澄海县之汕头接壤,这三个地方都是福建重要的水路码头,商品贸易极其发达,更是鸦片走私商人囤积鸦片的理想地点,然后通过小船或肩挑背扛运往各处销售。光绪年间,福建罂粟种植已较为普遍,“福建沿北半省,农民好利,大半栽种罂粟为衣食之谋,近日有加无己,连畦接畛,几如丰台芍药,无处不花,而好烟者亦传染愈众”,福建省南部情况更为严重,晋江、安溪等地,“土药因种植者见其大可获利,故田亩之专用以种罂粟而不种米谷”,“昔日种植薯菜之田,年来亦见长满罂粟”[3]461。1901年,据统计全省罂粟种植“面积达到160万亩,鸦片产量突破二万担”,特别是福建北部县区、闽东山地以及闽东南丘陵,“产量足万担,占闽省之泰半”。光绪二十八年据海关统计,具体产量如下“同安生产罂粟2130担,安溪318担,晋江300担,南安294担,惠安186担,永春462担,长泰780担,漳浦300担,共计4771担”。至于全省种植罂粟情况,光绪末年,闽浙总督松寿上奏朝廷,估计全省罂粟种植面积37500亩,三都澳海关十年简报初步估计全省产土烟三万余担[3]187,与闽浙总督奏报朝廷的罂粟产量相差无几。

二、种植罂粟对茶叶经济的影响

福建种茶历史悠久。自宋朝起福建便以盛产名茶而誉满天下。近代以来茶叶种植分布于福建各县,茶业逐渐成为经济支柱。福建茶叶种植传统历史分布区和近代罂粟种植的县相互交叉,两者存在交集。福建茶叶和罂粟种植在特定历史时期相互交融在一起。

1.挤占茶园土地资源,挤压茶叶种植面积,耗费地力。罂粟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农业的经济结构,不仅打乱了麦稻的种植,而且影响茶等经济作物种植。罂粟种植首先侵占原茶叶种植的田亩。罂粟的经济收益是稻麦的数倍不止,“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稻”,“今鸦片之利,数倍于农,小民无知,殊不知弃稻而趋利呼”[5]。清末福建罂粟种植仅限于山岭丘陵偏僻处,但产量很是可观。《清朝续文献通考》载,1909年“闽省产罂粟15007担,占地四十万亩”,可见良田耗费之巨。

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罂粟种植更为普遍,鸦片已经成为本省的一种产品。种植罂粟的土地到处可见,禁止种植罂粟的规定名存实亡。厦门《江声报》报道上海召开全国国民拒毒会的盛况,提到“全国最大种烟区域为川、滇、皖、闽、热五省,而福建实属第一”,地方军阀强迫福建茶农弃茶而改种罂粟,是此时期罂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如省防军陈国辉部强令“晋江、南安、惠安8县强迫种罂粟达百万来亩”,张贞部在“云霄、诏安、平和、漳浦等县山区,交通偏僻之地”,与土匪豪强相互勾结,强迫种罂粟[6]446。烟田占茶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安溪县方志记载,“近来茶山颓废, 茶树隐蔽之处,杂种罂粟”,“茶树荒废,烟苗茁壮”;“万山深处皆有罂粟花”;盛产红茶的武夷山地区“自各国通商始,商民偶沾其利,逐争相仿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政和县“县膏腴地十之二三栽植罂粟”;“土药因种植者见其大可获利,故田亩之专用以种罂粟而不种米谷茶树者,日有所增”[6]265。

随着罂粟种植面积的扩大,福建产茶区经济逐步走向衰败。 据茶史学者陶德臣研究,19世纪七八十年代,茶利益大大减少,此时期福建茶叶经济慢慢陷入困境,茶叶时常滞销,亏本现象屡见不鲜,到八十年代,福建茶农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访察茶叶情形文件》记载福建北岭一带,茶园“十荒其八”,茶农哀叹“种茶者勤劳艰苦,大受茶累矣”,闽南产区历来盛产乌龙茶,也是“抛荒多矣”,“茶获之利不若烟花之二三”[7]447。种植罂粟影响到茶叶价格。 1887《闽茶减厘示》载福建茶“较昔贱至数倍”,北岭茶价“比前低有大半”,1890年海关关册记载,福建“茶市迷茫,种茶者无不亏本,茶市衰颓,小民困苦惟望”[3]165。为求生机,茶农首选便是改种罂粟,因为罂粟获利是茶叶数倍不止。茶园逐步被挤占,茶园面积逐渐萎缩,伴随而来的便是产量下降,1887年,厦门港茶叶贸易量九万担,一年后减少了两万多担,并且逐年下降,1901年贸易量七千多担,仅是1887年贸易量的7%,在此期间除1891年出现短暂贸易量上升外[7]315,均呈现一片颓废态势,足见茶园面积减少之严重。

2.罂粟与茶园争夺水肥资源,耗费地力。罂粟喜丰腴膏地,极好肥沃田地。在选择种植罂粟的田亩上,茶农首选“上等田地”种植罂粟,以保证罂粟的收成。茶农把仅有的良田用于种植罂粟,把农家肥料施于罂粟园,如晋江县志记载“茶农集农肥,投之与罂海,以求好利”。更有甚者进口硫酸盐肥料用于罂粟田,据1928年 《福州海关年度贸易报告》记载,福建海关每年进口高级的硫酸盐肥料,不是施肥于茶园,而是多半被用在罂粟种植的田亩上,“由于进口了大量的骨肥和豆饼用于施肥,据说鸦片的质量已经大为提高”[1]153。反观茶树园,既得不到充足肥料供给,也无从谈起精细管理,尽量节省茶园费用,降低成本,《访察茶叶情形文件》文献记载“不用肥地物料”,更“不去地下野草”,“忽略茶枝修剪”。缺少肥料和管理的茶园,其结果必然是产量逐渐降低,茶园亩产毛茶仅仅数十斤。茶叶质量也难以维持,茶叶价格下跌,福建卖茶变得艰难无比。

3.罂粟种植引起农村劳动力资源再分配。傅建成著文指出“在近代中国农村经济逐渐走向萎缩衰微的过程中,鸦片种植的确是一个有影响力的重要因素”[8]。土地和劳动力是农业发展的根本。 罂粟的广泛种植,分流了很大一部分产茶区的农村劳动力。千百年来,中国茶叶制作仍沿用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工时。茶业多年来在省内占据重要经济地位,在这期间开始衰落。据《闽海关十年报》:“人们没有花费很多的劳力费用于耕作茶树,而每年要花很多时间去搞其他活计,比如罂粟。茶叶贸易一直处于衰落状况。”据崇安县志记载,每逢罂粟收割之时,“三五成群,穿梭于山间,不分昼夜”,“任茶园生长,无人搭理”;建安“罂粟熟时,方见农户田间劳作,农闲际多斜躺横卧,吞云吐雾”,“似不知茶园事”[2]241;泉州流传种植与吸食鸦片的民谣:“人吸鸦片,鸦片吃人, 种罂粟,耗地力,吸鸦片,耗财力,十亩茶五亩烟。鸦片入骨髓,未死先成鬼。新鬼瘾小故鬼大,新鬼面焦黑,旧鬼无人色。”[3]291闽海关税务司记载“农民放弃这个一度他们喜爱的行业,以前生产名茶区出现痛苦的景象,种茶被忽视了”[1]316。伴随着罂粟种植面积的普遍,农民沾染烟毒的影响,茶农种茶的积极性明显出现了衰落。

总之,福建近代茶叶贸易在19世纪八十年代后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复杂的,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诸多因素多层次叠加的结果,罂粟种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近代罂粟种植区与茶叶传统产区相互交叉,罂粟种植的影响是消极的。在近代福建茶叶经济贸易逐渐下降的过程中,鸦片种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罂粟种植是农业经济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要:福建近代罂粟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攀升,近代茶叶经济却逐步走向衰落。种植罂粟间接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导致福建茶叶贸易的衰减。茶叶经济走向衰落与罂粟种植不无关系。

经济新常态下的茶叶企业发展研究 篇6

1 经济新常态下茶叶企业面临的新现象分析

首先, 人们对茶叶的品质要求较高, 更加关注饮茶对人体的健康。茶叶是一种农产品, 以往我们在选择茶叶和饮用茶叶时, 并不关注茶叶是否含有农药等, 但新的市场环境中,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茶叶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说, 如今一旦某一茶叶品牌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那么这一品牌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再者, 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 从以往的红茶、绿茶两元消费, 如今逐渐变化为多元的茶叶消费结构。随着人们消费态度逐渐理性, 日益成熟, 当前对茶叶的消费方向逐渐倾向于大众化。

此外, 销售渠道中电商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多,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通过电子渠道来购买产品, 而这也是以往所不具备的新要求。现在无论是各大电商平台, 还是较大规模的茶叶企业都在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展现自身企业的实力和形象。而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也日益关注, 以往人们在选择茶叶时, 更多选择的是茶叶所属的类型, 而今天人们所关注的则是茶叶的品牌, 这成为了更多消费者选择的前提。

2 经济新常态下茶叶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整个茶叶行业发展状况, 加上对当前多数茶叶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研究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质量不够, 市场意识不够, 品牌战略意识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其体系化表现为:

2.1 茶叶质量不一, 产品安全问题隐患大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应的茶叶质量标准, 但很多企业一方面为了降低运行成本, 就在茶叶病虫、茶叶质量提升方面使用相关农药, 这就使得一些茶叶存在农药残留的现象, 而茶叶产量较大, 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关注茶叶产品的质量, 多数企业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 而一些茶叶企业的茶叶原料是从市场上收购的, 因此其是否为无公害原料, 很难得到保证。

2.2 茶叶企业缺乏精品意识, 优质茶叶量不足

目前很多茶叶企业的规模并不大, 无论是其产品, 还是茶树都依旧停留在以往状态, 并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 同时也未做出合理性调整。随着人们茶叶消费不断成熟, 其对茶叶的品质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大多数较次茶叶就无法满足人们需求。此外, 对茶叶企业来说, 树立精品意识十分必要, 只有构建精品产品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茶叶需求, 才是解决新常态下, 产能过剩但需求无法满足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

2.3 产品内容单一, 忽略融入茶文化元素, 与市场互动不足

从当前茶叶企业发展状况看, 多数茶叶企业的产品内容极为单一, 多数茶叶企业都未能形成差异化的产品体系, 无法供市场和客户统一挑选。如今很多茶叶企业由于自身资金实力不足, 同时在生产技术革新上缺乏足够投入, 因此很多茶叶企业都未能形成统一的产品内容体系。同时, 随着人们对茶文化关注度不断提升, 开发与茶文化相关的产品内容成为茶叶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和重要突破口, 但事实上很少茶叶企业认识到这一新的消费需求和趋势, 因此茶文化元素普遍缺乏有效融入, 未能形成茶叶产业链条, 就使得整个茶叶产业的附加值不能被充分挖掘, 其产业优势就很难得到发挥。最后, 当前茶叶产品开发建设过程中, 忽略了与消费者和市场的充分融合, 因此多数茶叶企业的产品很难得到市场认可。

3 经济新常态下茶叶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3.1 茶叶企业必须加强产品内容开发, 提升产品质量, 树立精品意识

客观上讲, 造成茶叶供销矛盾的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品内容不全面, 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产品生产的初级阶段, 尽管茶叶产量大, 但是产品单一, 产品内容不丰富, 因此很难满足人们的丰富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茶叶产品内容开发, 从基础茶叶产品到多元产品, 构建融入茶文化的层次化、多样化茶叶产品, 使得茶叶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而另一方面, 就是产品内容未能融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当前整个消费市场中, 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不断丰富完善, 相较以往, 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 这一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因此, 茶叶企业要想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就必须融入市场, 提升自身与客户的互动, 充分听取客户需求, 实现自身产品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匹配度。此外, 如今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质量日益关注, 人们选择茶叶, 本身就是基于茶叶的健康、保健因素, 所以我们必须强化茶叶产品的质量把控, 从产品源头开始, 做好自身质量的安全防范。

3.2 茶叶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推行生产流程标准化, 管控科学化

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为茶叶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对茶叶企业来说, 要想应对不断加大的竞争压力, 就必须从提升自身实力出发, 除了要优化自身产品内容和结构, 也要对自身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发展。目前多数茶叶企业的管理是混乱的, 其不仅缺乏健全的成本管控机制, 同时在财务管理流程等方面也是缺乏的, 而关系产品质量的生存标准化工作也未能得到有效确保, 因此影响了茶叶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和状况, 茶叶企业必须从管理内容, 管理模式、成本管控, 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 细化管理机制建设, 切实有效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通过推行生产流程的标准化, 实现科学生产, 同时切实有效维护产品质量。通过科学管控, 有效降低产品运营成本, 提升产品经营利润, 从而为构建现代茶叶企业提供重要支撑。

3.3 茶叶企业必须重视品牌建设, 完善推广机制, 重视与电商销售的融合

如今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 其对产品的品牌有较大依赖, 产品品牌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依据, 而任何茶叶企业都只有选择构建自有品牌, 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从国际市场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诸多茶叶企业都不如“立顿”一个品牌的影响力, 这与我们长期缺乏品牌意识有很大关系。因此, 在当前发展环境中, 茶叶企业必须注重自身品牌建设, 通过有效提升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而让更多消费者知道品牌内容和特点, 为其选择品牌提供基础和前提。此外,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良好的市场占有率需要有必要的宣传推广, 市场知晓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影响力,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完善市场宣传推广。

互联网经济发展不断成熟, 电商逐渐成为产品销售的主要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 必须结合电商特点推出一系列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购买心理的产品, 通过丰富的电商活动, 加深产品体系与电商销售活动之间的融合, 从而实现茶叶企业发展。重视电商销售, 不仅是茶叶企业销售渠道的有效拓展, 更是对企业自身营销思路的重要革新和突破, 当然这也是新经济发展环境下的要求。

3.4 政府要加大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 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事实上, 茶叶通常是具备茶叶生产条件的地区所有的, 因此茶叶企业往往呈现出集中性, 而茶叶产地往往是山地, 其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茶叶产业成为其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此外, 茶叶产业也属于基础的产业, 因此综合其一系列特征都决定了多数茶叶企业并不具备体系化开发茶叶产品的实力, 同时茶叶产业在建设过程中, 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而多数茶叶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 因此政府要针对其存在的困难给与有针对性的帮助, 提升茶叶企业开发的能力。

此外, 目前在茶叶产地, 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结合, 往往存在一系列恶性竞争, 不仅损害企业竞争力, 同时也使得茶叶优质产地的产业生产集中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所以政府要组织牵头, 将区域内各相关茶叶企业进行有效结合, 通过体系化开发茶叶产品, 从而提升该地区整个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而政府在出台相关扶持茶叶产业开发和建设的政策优惠时, 要及时传达给各相关企业, 并切实提升该地区茶叶的政策惠及力度。

4 结语

我们要认识到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发展状况,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多数茶叶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脱节现象等等, 因此深度研究经济新常态下, 茶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巨大的发展压力在为茶叶企业带来新挑战的同时, 也为其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期, 只要茶叶企业能够充分融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那么整个茶叶企业必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 茶叶企业必须对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进行充分了解, 通过有效嫁接, 高度融合, 实现自身成熟发展。

摘要:如何才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实现茶叶企业自身发展值得我们研究。对茶叶企业来说, 我们还应该看到,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饮茶和品茶充满了需求, 茶叶市场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事实上, 这一市场运行状况并不好, 主要是由于我国茶叶企业数量多, 且茶叶产量大, 但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茶叶并不多, 多数茶叶产品无法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本文拟从经济新常态下茶叶企业面临的新现象入手, 结合多个茶叶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新要求, 从而深度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 茶叶企业如何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茶叶企业,发展研究,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双玉.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研究[J].科技产业.2014 (11) :159-163.

[2]蔡列东.安溪乌龙茶产业发展中的融资研究[J].生态经济.2014 (17) :113-115.

[3]陈进火.提升安溪茶叶产业化水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茶叶.2013 (4) :42-43.

[4]粟本文.论中小茶叶企业发展对策与措施[J].茶叶通报.2015 (13) :126-129.

特色茶叶经济 篇7

1循环经济及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循环经济, 就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尔丁于上世纪中页提出的经济概念, 主要指的是经济主体、生态资源、科技等因素在企业生产及消费、资源的投入等过程中, 将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立足生态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以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 推崇自然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将经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循环经济是主要以加强产业管理, 将生产的原材料最大化转为实际产品, 从而提高对能源的利用, 实现生产中的降耗、节能、减污、治污的成本。在我国的传统茶产业活动中, 物质的主要能量流动属于单向性的流动, 茶产品从外界获取能量物质, 并依靠系统生产将其转化为茶产品, 同时向环境中排放相关废弃物。但是循环经济通过科学设计将不同的物质在茶叶的生产系统中充分的循环利用, 最大程度地依靠本土环境的客观条件,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循环的经济原则, 让茶叶生产下产生的污染物在生产中多次循环利用, 从而实现茶业的经济价值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 循环经济还把环境保护和茶业经济的增长结合在一起, 立足于经济、生态、社会的整体利益, 最大程度的对可再生茶资源综合利用开发, 在生态规律的前提下, 有效合理地依靠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承载力, 实现茶产业经济的生态化, 促进茶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直至2014年, 我国有机茶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万公顷, 产量也超过3万吨, 出现了多个有机茶大省, 如福建省有60多家茶企业, 34个产品种类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 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 我国仍存在诸多问题。

从我国茶叶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 茶企业的规模和资源把握是茶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保证。然而虽然我国部分省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但却难以形成茶叶的产业规模化。如福建这个茶叶大省, 多数茶企业存在着“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的特点, 多数企业经营包括茶叶种植、采摘、制作、销售等多个范围, 导致茶企业常常在生产和销售两端疲于奔命, 顾此失彼。更严重的是, 我国较小规模企业经营模式让茶叶种植及生产过分注重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技术, 为生产率放弃技术投入, 导致茶叶资源滥用, 茶叶的生产环境及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另外, 我国茶叶发展存在严重的技术障碍。我国多数省份的茶叶生产工艺仍以初级加工为主, 如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茶叶生产技术的含量很低, 影响了茶产业链中产品的增值率。如我国福建的茶叶出口只能作为外企生产的原料, 大大的影响了茶叶的经济效益。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茶企业在市场利益分配中处于绝对的弱势, 也难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利益。其次, 由于茶产业生态化涉及多学科的技术综合运用, 是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构建过程, 而我国绝大部分省市, 如安徽、浙江等地的茶农缺乏足够理论知识及相关经验, 也无法对系统进行合理科学设计, 导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的可能性较低。

我国茶叶生产存在严重的效益障碍问题。虽然福建等地采用传统的茶园管理, 采用人工除草、绿色肥等方式进行可持续化管理, 但我国多数省份茶叶生产过分急功近利, 在生产中经常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成分的药物, 虽然提高了茶叶产量, 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做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茶叶的有机质含量极度下降, 茶品质难以保证。除此之外, 部分茶企业为打造新奇的包装形象, 在包装中使用化工品, 影响了茶叶的卫生及品质, 单纯为品牌而伤害应该具有的清雅意境, 不但伤害消费者健康还让茶叶丧失绿色本质, 导致我国茶叶的畸形化发展。

我国茶业发展存在深层次的服务障碍。服务相对于技术也是茶业生态化的必不可少因素, 但是我国多数茶产地还欠缺有效而健全的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 很难向茶农提供全面优质的生态相关技术支持, 包括品种选择、幼苗管理、信贷及销售信息等。例如, 我国茶业中对茶多酚没有足够的技术服务支持, 难以让茶产品高效的转化为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同时, 我国茶叶省份在生态茶叶相关政策制定上, 没有形成对茶业的管理、参与及激励机制, 甚至在标准检测方面仍存在漏洞, 导致茶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流于形式, 难以落实。

3我国茶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战略构想

当前, 我国茶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尚处于试验阶段, 必须从法律、科技与服务体系多方面入手, 推进我国茶业循环经济环境的健全。

3.1健全相关法律, 促进茶叶循环经济环境的发展

要想在茶产业中, 甚至整个农业产业中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产业的生态化持续发展, 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体系予以保障, 让茶叶产业形成明确的法律导向和行为准则。完善和发展现有的循环经济的综合性母法, 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做出实际操作性的法律准则, 对茶业的生态生产、资源回收利用、再利用等茶叶市场各项法规在经济活动实践中予以衔接, 对茶叶市场发展的循环经济的方针、原则和思想予以明确规定, 体现出茶叶资源生态综合利用开发原则, 把茶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发展作为总目标。同时为保证茶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加强对茶叶市场的执法力度, 并为适应和发展茶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生态的执法、监管、处罚机制, 以严格的具备资质执法人员选拔, 提高茶业持续发展的政治素养环境。

3.2注入科技动力, 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新的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 科学技术是茶业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 茶叶循环经济模式也离不开必要的科技注入。结合我国茶业发展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趋势, 我国茶业必须走高效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以科技来提高茶叶资源实用率, 减少污染量, 保护环境, 尤其是生态化的清洁茶叶生产相关技术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尽管我国自2003年已经提出清洁化的茶叶生产, 但是只有福建、安徽等大省真正接近国际化的茶叶生产水平, 总体情况不太好。在循环经济中必须将清洁化的茶叶生产看作系统的科技工程, 囊括了茶园、种植、加工、包装、销售、运输、储藏等多个环节的清洁化处理。除此之外, 在茶树种植栽培技术上应该以循环经济为目标, 推广高质量的技术提高、改善措施, 让茶树的优良基因得以广泛传播, 发挥茶树的内在基因潜力。此外, 我国茶叶应加大对有机茶肥料领域的开发力度, 以肥料来提高茶叶的有机含量, 并改善化肥等原料对环境的破坏, 提高茶叶肥料吸收利用率。在生态包装技术上, 我国茶叶市场必须积极的采用与自然环境充分和谐的、能够发挥茶叶包装特性的现代商品包装技术, 这就要求从茶产品包装的生态设计入手, 既要保证茶品运输、储藏过程中的保护功效, 也要减少对特殊材质的使用, 减少一次性或过度包装, 尽可能延长包装的寿命, 实现重复回收使用。通过回收包装技能减少污染, 也能减少新包装的加工生产成本。

3.3以产业的综合化服务, 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茶产业的综合化社会服务体系是茶产业积累、发展最主要的途径, 要想推动我国茶叶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就必须改变以往无偿服务或者办企业化的服务模式, 向服务体系企业化发展, 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一方面, 我国的茶叶协会或者学会必须发挥其在茶业发展中的作用, 为茶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推广, 组织相关茶企业参与茶叶质量培训、评比等社会活动, 并为政府提供相关数据, 让政府从协会或学会获得对茶产业最有利的资讯或者政策基础。另一方面, 茶叶协会或学会应该积极开发组织茶业的咨询网络平台, 提供茶叶的服务咨询资源, 实现资源、市场、生产、技术的产业共享, 在为企业指导培训同时, 解决茶叶售后问题, 形成产供销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在茶产业中实行产业化的服务体系, 让服务机构与茶企业共担风险, 共享利益, 实际上形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 从而让企业获得更大技术支持同时, 改善以往劳动密集型企业模式, 让技术深入加快茶叶企业的社会化、科技化分工,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

4结语

茶产业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是对环境和茶叶资源的保护, 也是我国社会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尝试。虽然目前我国茶产业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循环经济模式尚未完全的建立,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必将代替传统的茶园经济及无序化生产模式, 而这种茶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也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摘要:茶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 其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的农业、农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循环经济和我国茶业发展现状, 本文认为要想实现我国茶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生态化道路, 从法律、科技、服务多方面为我国茶业注入循环经济发展因素, 实现我国茶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茶叶,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江帆, 谢向英, 徐清, 李灵.福建茶叶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 2008.06

上一篇:印刷高科技下一篇: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