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济

2024-08-07

特色经济(精选12篇)

特色经济 篇1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决定了促进青海经济发展不仅对本地, 而且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 有必要从青海实际出发, 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 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 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 与外省趋同, 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 青海地域辽阔, 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 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 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 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 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 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 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 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资源, 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 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 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 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 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 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 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 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 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 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 中藏药生产基地, 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 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 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 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 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 (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 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 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 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 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 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 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 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 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 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 种植高产优质牧草, 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 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 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 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 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 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 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 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 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 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 这对保护生态, 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 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 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 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 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 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 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 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李战奎.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特色经济 篇2

杭州特色经济的形成杭州简介

面积、人口据“杭州地名网”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8月24日(注:部分面积数据与《简册》有所不同),杭州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82个街道、88个镇、30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67个街道、29个镇,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6075件,专利授权量1550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0.6%和57.7%。2009年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02家,累计达到1236家;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521家,其中省级182家;企业技术中心454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132家。年内新增12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已达78个。

科技

杭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滨江天堂硅谷”,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等六条“产业链”正在做大做强,有12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企业”行列,15家企业进入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行列,14家IT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安家落户,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打造“动漫之都”。杭州还有先进的IP宽带网,2006年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通数字电视,率先实现“模转数”。环境

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和清静”工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整体生态环境继续改善。2006年,全市用于环保的资金投入达65亿元,相当于杭州市生产总值的1.9%。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综合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4.0%和92.0%。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达5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9天,优良比例达81.9%。市区全年扩绿地面积468公顷。至年末,市区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45.16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5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3%、15.3%。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近代杭州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 墅区。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11.8亿元;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也突破8万元,约合12380美元。全市生产总值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相比上年增长10.1%。

财政收支

2010年,杭州市财政总收入1488.93亿,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人均收入

2010年城镇人均收入达到45025元,农村为23678元,位居全国前列。农业

杭州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崇山峻岭起伏,中部丘陵河谷相间,东部水网平原广阔,构成了“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格局。全市耕地面积 18.6 万公顷,其中水田 16.0万公顷,旱地2.51万公顷。

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红壤分布于丘陵山区,水稻土分布在东北平原区。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一260天,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农业发展具有多宜性,杭州盛产各类农产品,是全国著名的农作物高产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叶之都”、“花果之地”的美称。

当前,杭州农业正按照市委市府“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新一轮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轨。重点发展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六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五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粮油、生猪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化基地初具规模,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52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5.5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3.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3.02%下降为2.99%。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64元,比上年增长11.5%。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8595元,比上年增长11.2%,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年的38.3%下降至37.5%。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22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065元,增长7.3%。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9%下降至33.8%。

发展

综合以上几方面分析,可以得出2005年杭州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主要优势:

1、经济发展效率高,相关指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2、农业基础设施具明显优势;

3、通讯基础设施优势明显;

4、规模以上工业节能降耗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存在的不足:

1、公路基础设施薄弱,公路网密度还处于落后位置。

2、城市化水平偏低。杭州城市化率距领先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非农人口比例还比较低。

3、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杭州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还比较高,二三产业比重相对发展较好城市还有一定差距。

4、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较低,落后于其他城市。

杭州市除继续保持现有优势外,未来还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

1、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交通西进”、“东网加密”骨架性工程和干

线畅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市区、郊区、郊县和农村公路网建设。

2、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率。深入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都市农业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转移,农民就业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坚持城乡和区域统筹,加快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步伐,提高对外来适龄劳动力的吸引力。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与城市服务功能,推进服务业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提高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游憩购物天堂的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新型流通组织,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4、促进工业生产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业兴市”发展战略。努力减少和克服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城市荣誉

依靠深厚的文化及历史底蕴,旅游资源;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杭州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地位也与日攀升。浙江政府提出了要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第二大中心城市的目标口号。

2001年,杭州在公安部评比的“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中名列第一。

2001年,杭州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世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

2002年,杭州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的美誉。2003年,杭州在“世界银行”公布中国的120个城市投资环境中排名第一。2004年,杭州加冕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04年,杭州在人民日报社评选的“中国十大协调发展城市”荣登榜首。

2004年至2008年,杭州市连续五次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荣登榜首。

2006年,杭州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

2006年,杭州被“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授予当年“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2007年,杭州获“国际旅游联合会”颁给的“国际旅游金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城市。

2008年,杭州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名列第一。这是自2004起,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0年,杭州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奢侈城市”。

2010年,杭州获得了首批“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

2010年,杭州再次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1年,杭州再次蝉联“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首。

杭州还得过以下荣誉称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合作成员:

特色经济成就腾飞之势 篇3

该镇镇长吴昌梅向记者介绍,高沟的发展格局已经被有识之士称为“高沟模式”。高沟的经济近年来之所以取得突飞猛进,这种“模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表现在:

坚持灵活的经营机制。高沟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机制灵活,形成了内部买卖制、生产定额制、分配级差制、用人合同制、决策风险制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企业制度。

保持稳定的销售队伍。现在全镇已有4000多名专业营销员,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走南闯北,跑遍千山万水,为企业传递信息、拿回订单。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近几年来,高沟民营企业日新月异,规模日益壮大。企业在争取金融部门资金的同时,一是注重自身积累;二是注重民间融资,引导企业的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投资入股,既融入了资金,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重视科技和专业人才。高沟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注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二是广泛集聚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除此之外,镇党委书记吴德炳还对记者表示,高沟党委、政府一班人一直注重对经济环境的优化,努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一点,高沟的企业家们也形成了共识:高沟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保驾护航息息相关。

据吴镇长介绍,在对高沟企业的管理中,政府一直坚持院墙内的事企业管,院墙外的事政府管,赋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同时注重为企业营造外部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累计投资达4800万元;坚持制止“三乱”,实行收费登记许可证制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定加快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新区征地,镇财政补贴6500元/亩的办证费用;成立了高沟电器电缆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制止互相压价倾销等不正当经营行为,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总之,政府正在努力让高沟形成一个产业集聚的强大磁场。

虽然高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但高沟党政领导班子和企业家人士却表现出了过人的远见,他们认为,居安必思危,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高沟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隐藏着潜在的危机。突出表现为交通、融资、税收(全国4%,高沟8%)、土地、规模(结构)、智力(科研、理念、能力)“六大瓶颈”,而在这六大瓶颈中,资金压力尤为突出。

为此,高沟的党政部门以及企业家们正戮力同心寻找着乡镇保持高歌猛进的良方。据了解,目前全镇主要着力做好科学规划、规范竞争、抓住重点、加强协调、创新品牌、优化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希望能得到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以期让高沟的经济更加茁壮成长,具体包括:

1、高沟工业园近几年来虽发展较快,但无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不畅,建议无(为)繁(昌)公路建设加快进度,争取早日通车。

2、高沟工业园区虽然被冠之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安徽省特种电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省级民营科技园”,但没有实质性优惠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内税负较高,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高沟工业园给予资金支持。

3、建议每年从高沟工业园区新增税收地方分成中按一定比例返还工业园区用于硬件建设,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要在扶贫贷款发放上和其它资金投放上,继续倾向于高沟民营企业,真正体现扶贫贷款的“造血功能”,实现以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脱贫的目标。

特色经济 篇4

一、走出“全能经济”误区

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 县域经济的特色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区位以及该区位的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 一个县 (市) 的财力、行政调控能力、资源利用率都是有限的, 产业定位不在多而在精和特, 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不可能“全面开花”。需按照“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路, 在众多的产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知名品牌优势。因此, 对于一个县 (市) 来说, 发展县域经济要多一些冷静和理智, 少一些激进和盲从。

同时, 发展县域经济要善于利用比较优势, 率先发展优势产业。县域经济不可能是“全能经济”, 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 应坚持特色型原则,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不搞“零散式”经济。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从区域经济特色化演进而来, 是与当代生产能力加速增长、市场出现特色商品偏好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形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的生产能力空前增长,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国民经济已由短缺快速走向过剩, 各地都在探寻发展出路。在产业结构趋同的碰撞中, 发挥地方经济特色的诉求应运而生。特色商品、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特色资源, 均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目前, 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主要有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和区域市场运作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回答县域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问题, 回答发展定位的问题, 就是根据各自的比较利益和优势, 在分工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土壤。这一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 强调“特色就是优势”, 即所谓的“一村一镇一产品”或“一县一区一业”。根据县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特点, 从与区域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 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突破口。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注重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 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 加快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县域经济的规律性就是“特色性”。如果发展县域经济没有特色, 没有创新意识,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 其结果只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复生产, 不可能实现百姓增收, 小康社会也不能建成。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应当拓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所谓“特色”经济概括起来, 识别与判断特色经济的价值标准一般有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独有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无我有”;二是产业规模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小我大”;三是产业专业化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泛我专”;四是产业效益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弱我强”。这样, “独、大、专、强”就成为识别与判断特色经济的基本标准。“特色”就是优势, 就是专长, 也是市场竞争力。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基本态势大背景下, 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选择。

三、在特色经济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经济”

培育区域特色, 归根结底在于产业竞争力。在全球竞争的环境里, 想要跻身于成功区域的行列中, 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自己所拥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的优势。生产活动全球化不仅加剧了地方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因此, 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 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产业氛围, 这也是其他区域最难复制和模仿的。

所谓产业集群, 是指在某一行政区域内, 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比较集中, 并形成产业链, 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也被称为“地方特色经济”。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把“产业集群”定义为产业区, 并指出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群能够产生扩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模仿学习效应、产业拉动效应, 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五种路径, 即依托专业市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化园区和区域品牌。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 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 把本地生产系统和国际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380个地方产业群的产值达到全国总产值的60%, 印度约有350个中小企业集群, 出口产品占全国6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加速发展产业集群是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四、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县域特色经济

各个县 (市) 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形成了各自发展的区域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可以发展旅游产业特色;矿产资源丰富, 则可以发展矿业经济特色;水能资源储量丰富, 则可发展以水力发电为主的产业特色等等。可见, 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区际比较优势。从内容上看, 区域经济优势主要包括经济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和政策环境优势等等。从表现形态上看, 区域经济优势可以分为单项优势和综合优势、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等等。在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方面要有新思路, 实现新突破, 尤其是在投资减少、市场发育不足、科技人才储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 依托优势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升竞争优势, 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更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一个地区要发展, 关键是要发挥长处, 放大优势。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即使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也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在这一原理的指导下, 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 首先要确定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重点发展那些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以此积蓄力量,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逐步由“冰冻地带”步入“阳光地带”。在我国, 浙江、珠三角、海南省等地区, 就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腾飞的。

特色经济 篇5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③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

二、国际经济-开放经济之经济全球化练习题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说法正确的有( )。

A.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内在的微观基础是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国际间流动更加便利;

D. 由于经济规则制度的制定权和解释权被操纵于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应该反对经济全球化;

E.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笪桥:特色经济强镇富农 篇6

过去,笪桥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南路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在这片土地上牺牲了烈士126人,被杀害群众31人,“五老”人员180多人,是茂名市牺牲人数最多、贡献最大的革命老区镇,留下彭中英、罗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如今,笪桥已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特色产业镇。笪桥黄瓜、笪桥甘蔗、笪桥香蕉、笪桥隔水蒸鸡远近闻名,这么多特产都以镇的名字来命名,其中笪桥黄瓜种植历史悠久,加工制作工艺巧夺天工,被评为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周边的客商上门收购,还畅销港澳、粤桂琼等地,笪桥镇也赢得了“黄瓜之乡”的美誉。

昔日笪桥老区的革命历史让人感动,今天笪桥老区的发展面貌更令人振奋。通过立足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笪桥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势头,全镇经济不断壮大,群众收入稳步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笪桥镇先后被评为茂名市镇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先进单位、茂名市文明镇、广东省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六年获得化州市先进党委和化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笪桥镇的高志塘村还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殊荣。

特色农业是笪桥的一个响亮的品牌,化州市老促会一位老同志曾用过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一根甘蔗致富一方百姓,一条黄瓜带动一个产业,一条香蕉走遍全国南北,一只水蒸鸡带动一个市场。

笪桥镇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出发点,引导群众发挥地域及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以香蕉、甘蔗、黄瓜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带动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去年,全镇的农业总产值3.52亿元,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3379元增长到4087元。笪桥镇镇长陈世忠粗略算了一笔帐,全镇甘蔗、香蕉、黄瓜这三大块的总产值接近2亿元,这些钱全部都是落入农民的口袋子,也即是说,如果没包括成本,仅是这三项收入,全镇群众人均收入就有4000多元。“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银行的存款额上。”陈世忠说,笪桥镇虽然只有4万多人口,但是其信用、邮政两大行的储蓄存款额却相当于其它8万人口的乡镇存款额。

——“黄瓜之乡”香飘四海。笪桥镇是闻名的“黄瓜之乡”,黄瓜种植面积9000多亩,产值7000多万元。笪桥瓜农种植黄瓜历史悠久,据说最早可追溯到明朝。这里种植生产制作的黄瓜素来以“清甜、脆口、芳香”而闻名。目前,笪桥黄瓜种得又多又好的有西埇、瑶埇、良埇、山埇、榴村、笪桥等6个村委会,其中西埇、良埇、笪桥3个村委会种植的黄瓜面积均超过千亩,这些村庄几乎户户种植黄瓜,人人都是种瓜能手,个个都是加工制作黄瓜干的高手,生产制作的黄瓜干不但受到本地人青睐,而且还引来了外地客商上门收购,产品畅销港澳、粤桂琼等地。

来到笪桥圩镇,大街小巷卖黄瓜干的店铺比比皆是,现在黄瓜干每公斤卖到130多元。笪桥黄瓜干的制作工艺被评上了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越做越大。目前,在笪桥镇正集中精力抓好黄瓜深加工项目的引进,以带动全镇黄瓜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甘蔗生产茂名第一镇。笪桥素有茂名“甘蔗之乡”的美称,全镇种植面积1.65万亩,产值5200多万元。笪桥镇把发展甘蔗作为强镇富民的经济产业来抓,制订了“挖掘潜力,开垦荒山,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的方针,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镇种蔗9800多户,占总户数90%以上,形成了基地化、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甘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目前笪桥镇的甘蔗无论是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名列茂名市镇级“三个第一”。

——全镇农业商品化超九成。10多年来,笪桥镇坚持“因村制宜,各具特色”的特色经济理念。全镇做到“地无闲地,人无闲人”。全镇有耕地面积1740.6公顷,山地3117.67公顷,但无论村边还是山头,只要能种上作物的地方,都种满了香蕉、甘蔗、黄瓜等经济作物。据笪桥镇镇长陈世忠介绍,虽然笪桥镇外出经商务工的人员不少,但是这里的土地却是寸土必种,没有一分地是丢荒的,因为笪桥人民深深地树立了“耕田有作为,务农有可为”的观念。“山上甘蔗、坡地香蕉、垌里黄瓜”,笪桥镇形成了立体农业的布局。一年四季,山上山下,村边路旁,农作物都是生机盎然,一片绿色的海洋。

据陈世忠介绍,笪桥镇以商品农业为主,农业商品化超九成,这在粤西乃至全省都有代表性的。据了解,在笪桥镇4000多公顷的耕地和山地面积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只有200公顷左右,仅占总面积的5%,其余土地都是种植甘蔗、香蕉、黄瓜等经济作物。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发展文明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笪桥,一座幸福城镇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筑巢引凤,打造宜商环境。为实现工业强镇战略,笪桥镇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鼓励企业不断加强技改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将旧207国道瑶埇至禾仓角路口2公里的路段作为笪桥工业大道,扩大周边的工业和商贸用地,逐步完善园区的征地及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通过筑巢引凤,通过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去年,引进广东金枫光电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生产小家电,首期投资1.5亿元,厂房占地面积220亩。同时,该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动员外出乡贤返乡投资置业,从事农产品运输、销售和加工,活跃农产品的流通。

——茂名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笪桥镇的高志塘村是茂名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先后获得全国、广东省和茂名市的文明村称号。“但是笪桥镇不仅仅只有一个高志塘村”,笪桥镇的镇干部如是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因村制宜、各具特色”的建设理念,笪桥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繁荣农村文化生活。2012年3月,笪桥镇的华中堂村被评为茂名市文明村。

走进笪桥,看到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村道,鳞次栉比的楼房,今日老区展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

——抓基础促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为方便了村民的商品交易流通,笪桥镇除了建成两个大型圩镇综合农贸市场外,还致力抓好村级农贸市场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了仓背、横岭、柑村、良埇、硃砂等村级农贸市场,目前全镇13个村委会就有6个村委会建起了农贸市场,这在化州乡镇中是独一无二的。同时,笪桥还大力推进乡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及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切实抓好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构筑社会保障体系。

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是推动老区建设的不竭动力。如今,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笪桥镇再次吹响了发展的号角,按照“工业大提速、城镇大变样、农业大发展、社会大和谐”的发展战略,笪桥正朝着 “综合实力强镇,特色产业大镇,生态宜居村镇,争创一流乡镇”的发展目标迈进。

特色经济 篇7

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及不足之处

1.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

(1) 解决的主要问题, 焦点不同。生态经济主要解决由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要求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积极按照生态发展规律去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发展环保性产业, 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则是考虑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食物链的法则, 构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体系, 提高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经济则是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保障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公平、和谐,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实施绿色发展[1]。

(2) 价值取向不同。生态经济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控制污染, 倡导发展环境友好产业, 实施清洁生产, 建立环境与生态重建保护体系;循环经济则倡导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让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 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零排放;低碳经济则是要求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多利用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绿色经济则是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 让人类与自然实现共同发展。

(3) 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不同。生态经济侧重于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经合起来, 以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以期实现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态发展体系的共振;循环经济侧重于利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 运用生态物质循环的基础理论 (食物链理论) 来指导建立闭合循环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构建资源在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利用的闭合系统;低碳经济侧重于将能源经济学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能源利用结构调整, 着重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绿色经济侧重于将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 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4) 本质内涵表述相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内涵表达, 都倡导发展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四者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 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 针对的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

(5) 最终的发展目标相同。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

1.2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不足之处

每种经济形态都是为解决针对性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 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狭隘性、内涵目标的重复性以及实践发展的模糊性三个方面。

(1) 研究视角的狭隘性。纵观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提出的背景不同, 理论基础不同, 解决问题不同, 但是本质内涵和发展目标确是相同的。这些经济形态都是随着发展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 存在“时效性”。几种经济形态总体上是针对不同问题产生, 实质上则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性问题。不同的形态从不同角度去表述, 去提出解决这一主要问题的措施。所以, 研究视角是存在狭隘性的。

(2) 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一是都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人类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条件;二是都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特别是稀缺性资源;三是都要求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使得经济发展的废弃物排放在生态环境的自我溶解能力范围, 以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四是都要求经济发展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人类发展健康与生态发展健康的相统一。

(3) 实践发展的模糊性。由于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表述导致实践中存在模糊性发展问题。严格说来, 几种经济形态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渠道、不同程度。但是, 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找不到具体的方向, 而没有真正实现某种经济形态的发展, 实质上, 无论发展哪一种经济, 都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化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经济发展实践需要统一的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能够有效反应不同经济形态的具体内涵、原则与目标, 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统一性。

2 超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

2.1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 (Hyper cycle) 理论是曼弗雷德·艾根 (Manfred Eigen, 1927-) 结合分子生物学、信息论、进化论、非平衡热力学的成果而提出的, 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论齐名的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艾根侧重考察了生物化学中的各种循环现象, 他把循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循环。即在反应循环过程中, 存在反应物S, 通过催化物E的作用, 生成了产物P。在反应过程中, 催化物E先与反应物S形成中间产物ES, 然后进一步反应后转化为产物EP, 最后催化物分离出来, 剩下产物P;这样一个循环称为反应循环。第二层次:催化循环。作为比反应循环更高一级的循环, 化要求反应循环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环节是自催化反应, 即至少有一个中间产物是自催化剂, 而自催化系统或者说是简单的自我复制单元的循环, 就是一种催化循环。第三层次:超循环, 即由小循环构成的大循环。简单的说, 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就是超循环。在这个超循环组织中, 每个单元既能够自我复制, 也能够催化其他单元的自我复制[2]。

总之, 超循环理论认为, 反应循环是一个自我再生的过程, 催化剂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又再生出来;催化循环是一个自我复制的过程, 产物自身作为催化剂又指导反应物再生出产物来;超循环不仅是自我再生、自我复制, 还能自我选择、自我优化, 从而向更高的复杂循环形态进化。超循环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适用, 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 艾根将“超循环”作为其理论名称, 认为是“一个自然界里的自组织原理”[3]。

2.2 超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超循环理论有三个层次: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 每个层次都是严格有机的联系着, 是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整体。由此,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基本要求, 提出超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超循环经济就是以超循环理论为依据, 以高效、互动、健康、和谐为价值取向, 合理调控人与自然的复合矛盾运动, 科学规划、组织和管理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的循环活动, 持续满足人与自然健康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2.3 超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包括三个层次的循环: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

(1) 经济内循环。即反应循环, 指经济生产体系中将资源、土地、设备、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运作, 进而产生产品, 作为催化剂的要素如设备、土地、人力等投入又转化出来, 即催化剂本身不实际进入产品, 完成一个经济内循环。农户、企业的独立生产过程即是规范的经济内循环。这一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是超循环理论的反应循环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本质与超循环理论广泛的应用性及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内循环中, 完成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到还原的整个过程, 每个过程都能够实现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健康的目标, 也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4R原则”组织生产 (图1) 。

(2) 经济中循环。即催化循环, 根据定义催化循环是若干反应循环构成的, 反应循环本身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催化的循环, 还能够实现催化其他循环体, 即反应循环本身又是催化剂。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经济中循环可表述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经济体, 在实现自我生产型循环的同时, 作为其他经济体的催化物, 引起其他经济体的自我循环性生产。表现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园区) 的发展, 不同区域的经济体由于功能划分不同, 形成集聚效应, 资源共享、互为影响, 经济体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食物链关系 (图2) 。

(3) 经济超循环。即超循环, 在超循环理论中指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那么, 在超循环经济理论中, 指由经济内循环耦合而成的经济中循环, 即经济超循环。在现实中, 经济超循环主要体现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问题, 在经济超循环中, 则重点是三个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循环问题。由于三大系统不断的矛盾循环运动, 使得三个系统有向着良性互动、共生繁荣发展的可能性与趋势性。从超循环经济的内涵来看, 可调控生产、流通、消费和还原几个阶段的具体行为, 在制度、技术与环境的合理安排下, 实现三大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协调发展 (图3) 。

2.4 超循环经济运行的原则与特征

2.4.1 超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

超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 还有“再创新”的特殊原则。第一原则:减量化 (Reduce) 。从传统的、自经济活动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理念, 扩展到降低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 使之合理化;第二原则:再利用 (Reuse) 。从传统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一物多用的理念, 扩展到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以他处废弃物为原料的“再制造”产业、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短缺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当代留给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原则:再循环 (Recycle) 。从传统的生产中的废物被利用为生产原料的理念, 扩展到把传统工业经济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开放链孤立产业体系, 改造为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的循环产业体系;第四原则:再创新 (Reinnovation)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 往往可以使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要求。一是对投入物能耗、效率和环保性质的再思考再创新;二是对循环过程的效率作用进行再思考再创新;三是对循环结果 (产品) 品质、健康水平、产出水平的再思考再创新;四是对废弃物水平、品质的再思考再创新。总体上看, 经过多次内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系统往复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理论上应该“刚好”处于生态系统融解能力范围。超循环经济完全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动、繁荣发展。

2.4.2 超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特征

(1) 超循环经济发展突显的“两低一高”特征。在运行中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两低一高”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超循环经济也具有这一特点。实际运行中, 特别是处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两个阶段, 两低一高特征表现尤为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效率 (是经济学概念上的核心内涵) 表现在经济内循环和经济中循环过程上, 要求投入物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少使用化石能源, 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尽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同时尽量多次循环使用资源, 建立“资源1-废弃物1-资源2-废弃物2-……资源n-废弃物n”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多次使用、多次循环、多次创新, 最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废弃物实现最小化、生态化、绿色化。

(2) 超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性特征。系统性特征是超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从超级循环经济的内容包含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经济超循环三个层次, 并且小层次内容经过耦合催化而形成相对高级的层次内容。可以看出, 超循环经济体系是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极强的概念;内循环耦合而成中循环, 中循环耦合而成超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又不断进步发展, 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进步。超循环经济的几个层次不仅反应经济过程, 也反应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 需要实现经济过程、社会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循环健康发展的态势, 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全面进步 (图4) 。

(3) 超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突变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体系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有机性和整体性, 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实体。在一定技术和制度环境下, 超级循环经济体是相对稳定的, 由低层次循环体构成高层次循环体, 稳定循环下去;但是, 当外界条件改变的时候, 必然会引起某一层次循环体发展路径的改变, 进而产生循环式改变, 形成超循环经济体的整体突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漫长的, 也可以的短期突变。关键在于引起变化的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作用力较强, 则突变时间短, 反之, 突变时间长 (图5) 。

超循环经济路径的螺旋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三个层次的循环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着, 低层次的循环会影响中高级层次循环发展, 三个层次的循环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互之间影响且联系, 并有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能量流的流动, 但是各层次的循环不断转化:即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只能从一个级别上升到另一个级别, 但是循环类型不能相互转化。根据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经济是呈螺旋形状发展升级的 (图6) 。每个超循环经济系统中, 包含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三个系统复合而成超循环经济系统,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螺旋式共生、繁荣、发展。

3 超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三个层面推进超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3.1 超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

超循环经济系统开始于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清洁化生产行为, 然后扩大开来发展到较高一层次的超循环经济园区以及超循环经济网络, 进而可建立最高层次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一体化的复合循环系统。超循环经济系统是生态化的发展系统, 由企业、超循环园区、区域性超循环经济网络和广域超循环系统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构成;循环空间由小到大、循环层次逐渐提升, 总体上是由企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矛盾运动。

第一空间, 由企业组成的经济内循环系统。这一空间发展的实践路径是要求实施清洁化生产, 这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清洁生产的实施程度应该达到“无公害产品”的初级清洁水平、“绿色产业”的中级清洁水平, 进而实现高级清洁化生产水平, 如“有机农业”。但是, 鉴于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 清洁生产是在满足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施的[4];第二空间, 由区域经济中循环园区构成。其发展实现路径是建设生态化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部分地要求园区进行技术改造、试点超循环经济产业园, 也可构建新的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原则, 在“W模式、G模式、H模式”[5]的指导下, 构建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产业园区;第三空间, 广域性超循环系统构成,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系统。这一空间的发展要求三大系统构建复合式循环机制, 保证三个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往复, 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和耦合功能、循环功能。实现超循环经济系统“两高一低”的运行标准, 满足人类社会与生态健康的互动发展需求。

3.2经济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企业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实现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从源头、过程来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根本性途径, 同时清洁生产是超循环经济实现的载体。农业领域的清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属于较新的课题。本质上讲, 农业领域的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存在污染, 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健康的影响都不亚于工业污染, 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过工业[6]。清洁生产则是解决面源污染、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 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3 经济中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超循环产业园区建设

作为超循环经济系统的第二层空间构成内容, 产业园区的循环发展路径是改造现行 (传统) 园区为超循环产业经济园区, 按照新标准建设超循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由企业加工商 (生产者:企业组织) 和服务业构成的一种企业化社区。在这个社区之中, 各成员通过共同管理环境有关事宜和经济事宜, 来取得更大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获得整体大于个体的规模效益。对于超循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要遵循链结性、区域性、高效性和循环性原则, 包括主体选择、系统集成设计、配套服务三个方面。1明确园区的主体类型。要明确园区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还原者) , 及其在园区中的作用与位置;2选定关键种企业, 按照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最大化原则, 确定中心地位的关键种企业, 位于产业生态链的核心, 发挥着稳定园区的重要作用;3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按照产业生态学中的有关理论, 根据物质流、能量流、信息物、资金流的流动关系, 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 使物质在系统中最大限度的循环流动与使用, 让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增值化、无害化。

3.4 经济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产业超循环园区网

作为超循环经济的第三空间结构,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层面的循环发展路径实质是建立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生、共荣、和谐的关系。总体上看,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为背景, 按照产业生态学有关理论与方法, 合理界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以资源 (原材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等) 的消费纽带形成具有“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废弃物 (无害化) ”的发展共同体, 由一条条仿真的“生态食物链”组成, 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三个系统间的循环流动, 实现三个系统的共生繁荣、互动发展。一般来说,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有两种形式来组建, 一是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二是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6]。

(1) 区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这种组建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也不同于一般性副产品交换。而是将一个园区视为一个企业 (或者不动产) 来开发并加以运作, 与其他资源 (产品、废弃物) 互补性、替代性园区一起, 寻求更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或几个园区可加入一个网, 一个网也可能包含传统园区、一般企业和新建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网内成员相互合作, 可增强其绩效并表现创建共享的服务与设施 (图7) 。

由图7 所示, 独立的企业、现代园区和传统园区共同构成了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在这个网中, 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能被另一个企业利用为生产资料, 而这个企业的废弃物又被其他企业利用, 就实现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 极大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实现废弃物的最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 广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指导按照产业生产区域、发展区域的实际情况, 根据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 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建立起大组团、大特色、大分工的园区发展模式。各大组团的园区之间又存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动的交换, 以取得更大范围、更多程度、更大可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种模式一般要求产业特色互补、交通便利、按照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的功能进行组团式发展。各园区组团也是形成共荣、共生、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同时, 广域性水循环、大气循环都带有极大的外部性, 小区域的产业循环经济网络很难实现良好改变, 必然借助大范围、大区域、大合作的模式下, 有较强的融合协同能力, 才能在一定时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摘要:系统研究了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几种经济类型的异同与缺陷, 认为几种经济形态存在视角狭隘、目标内涵的重复性表述、实践指导性不足、发展界限模糊等问题;结合超循环理论中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概念, 提出了超循环经济的概念模型、内涵特征、系统结构、运行原则, 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与经济超循环三个层面, 提出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构建超循环经济园区和区域性超循环经济园区网”的三大实现途径。超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杨运星.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前沿2011 (8) :94-97.

[2]沈小峰, 曾国屏.超循环理论的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4) :185-194.

[3]艾根·舒斯特著.曾国屏, 沈小峰, 译.超循环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4]方淑荣, 游珍, 蒋慧, 等.生态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31 (1) :43-46.

[5]朱玉林, 何冰妮, 李佳.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4) :48-50.

特色经济 篇8

在生态危机困扰整个人类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危机的感受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质疑, 并逐渐演变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环境保护主义著作, 如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的《寂静的春天》 (1962) 、巴里·康芒纳 (Barry Commoner) 的《封闭的循环》 (1974) 、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1979) 等。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断反思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探索一种新型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模式就是这一探索的结果。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 (Kenneth E.Boulding) 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 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鲍尔丁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也是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 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 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垠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船 (即宇宙飞船) 。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 终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有限的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后会污染“飞船”舱内的一切, 就像污水充满整个污水池一样。到那时, 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因此, 人类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消耗型”经济, 建立起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 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 (Pierce) 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有浅绿色思想和深绿色思想两类。浅绿色思想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 是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思想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 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 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 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2007年9月8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 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 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联系

理论基础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 立足于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 以三大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 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 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能够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节约能源资源, 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生态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生态技术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这是生态技术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协调性具体是指技术的使用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并且进一步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优化作用;生态技术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技术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近代工业技术是以物理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动力和材料来源。而成熟的生态技术则以可再生资源为主, 因而十分强调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在技术的建构和使用方式上, 则注重对生态系统方式的模拟;生态技术系统遵循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技术不是以某一环节技术的开发和效益为目标, 而强调技术系统的建构能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最优化。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 不仅注重技术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 搭配合理, 而且注重整个技术系统与外界自然系统的协调;生态技术是一种人道的技术。这是生态技术在技术伦理上的特征。技术本来是追求自由、幸福, 更好地利用自然的手段, 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却使人感到技术在不断把人束缚在庞大的机器体系上, 在不断威胁人类整体的存在, 在不断使人和自然相对立、隔离, 产生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在本质上是反人道的, 生态技术由于是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因而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异化”。

追求的目的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 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 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使其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让碳排放量达到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

从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看,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 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 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在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 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核心内容不同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特色经济 篇9

一、内蒙古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

本文认为, 转变资源观念要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看待资源, 从生产生活领域不同价值视角确定资源形式, 把资源观念视为一种综合性观念。树立综合资源观念就要以新的资源视角审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 以新的资源价值、资源经营理念看待资源, 全面评估内蒙古传统资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依托资源发展经济的新聚集点、着力点和结合点, 即更加关注发展特色经济, 以新的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式凸显内蒙古资源优势, 实现新型资源经济发展模式, 切实把内蒙古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首先, 内蒙古丰富而富有特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软环境资源等, 为其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奠定了客观基础。

其次, 强调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是为克服内蒙古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再次, 内蒙古传统资源型经济的资源意识存在局限性, 集中表现在狭隘的传统资源意识和资源经营观念。其二, 资源统筹、产业结构和布局问题。内蒙古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及资源产品粗加工, 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 集约化程度较低, 经济增长整体科技含量及贡献率不高, 市场持续核心竞争力不足。其三, 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内蒙古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缺乏优势, 资源利用科技含量或附加值较低, 经济运行产业链条形不成良性循环,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其四, 资源循环利用及资源效益问题。内蒙古经济总体产业规模不够大、技术含量不够高, 产业链比较短, 资源消耗大, 单位资源效益不佳, 长期来看制约着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其五, 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保护问题。内蒙古因地质、地理气候等因素, 大部分地区生态植被状况比较差, 生态环境脆弱。然而, 内蒙古资源型经济不可避免造成相当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可见, 转变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内蒙古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困境, 实现资源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最后, 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是由内蒙古产业经济发展基础决定的。

1.资源型产业经济内在蕴含着不可持续的因素。内蒙古经济基本上依靠资源型产业驱动, 而资源型产业对经济增长一方面表现出积极影响, 但同时也会对外来资金、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产业要素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 从而削弱提升产业持续竞争力的动力。

2.资源型经济仍是内蒙古经济发展之路。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 这三个因素决定经济的总体有机构成, 决定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而内蒙古产业经济这三方面都比较弱。因此, 突出地域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发展则不失为可行之策。

内蒙古经济是整个中国市场经济乃至世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要关注培育内蒙古经济竞争力, 就要客观面对内蒙古资源型经济现代化素质较低的现实。随着资源型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内蒙古经济呈现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功能格局僵化和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下滑趋势。事实说明, 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走出传统资源型经济面临的困境, 内蒙古经济发展就要另辟蹊径, 即以特色求发展是内蒙古资源型经济优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二、内蒙古资源基本状况及内蒙古特色产业优势

(一) 内蒙古矿产资源与矿产特色产业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矿产资源, 成为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 尤其是煤炭化工类、有色金属类、建筑材料类资源和稀土资源等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从内蒙古近年来经济拉动及贡献比例看, 矿产资源产业在内蒙古产业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布局政策的调整, 内蒙古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 但也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环境压力的现实问题。因此, 转变内蒙古传统矿产产业经济发展路径, 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资源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 走节约、集约化资源产业经营的路子, 是内蒙古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从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情况看, 能源类矿产及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类、稀土及稀有金属类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内蒙古应该依托能源、冶金资源、材料资源和化工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冶金产业、材料产业、化工产业、稀土产业、能源产业等, 积极培育内蒙古特色资源型产业优势。

(二) 内蒙古新能源与特色能源产业优势

随着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开发新能源工艺技术水平日益成熟, 变革传统能源生产结构已经成为能源发展大趋势。事实上, 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太阳能、风能逐步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化, 相关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内蒙古虽然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资源, 国家也把内蒙古确定为西部能源基地, 但传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着眼于内蒙古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 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是调整内蒙古能源经济结构和转变能源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之一。

(三) 内蒙古农业资源与农业特色产业优势

内蒙古虽然耕地面积大, 但总体来看,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 平均土地单产比较低, 农业生产布局不平衡。但内蒙古土地广袤, 各地土壤条件、光照、雨水等农作物生长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性, 形成了内蒙古鲜明的农业资源地域特色, 并由此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产业经济, 造就了地方经济富有竞争力的潜在区域经济支柱。客观上讲, 内蒙古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并不充分, 核心环节上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极其有限, 农业产业化产业升级、农业产业经济功能布局及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还需作出更大努力, 即从区域性农业经济到区域性农业产业经济还需要一个过程。总之, 内蒙古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潜力巨大, 未来要以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统筹农业产业化发展, 着力做好农业特色产业功能区规划, 以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带动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

(四) 内蒙古渔业资源与渔业特色产业优势

地理气候条件、水域、水质及渔业物种是决定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内蒙古由于地域广袤, 各地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且多数地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然水域面积与其整个土地面积相比比较小, 渔业可利用面积不足其水域面积的3/4, 而且水域分散、总体水质较差。这就决定了内蒙古渔业发展按照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在规模和产量上都不可能有很大作为。但另一方面, 由于内蒙古地域广阔, 各地地形地貌植被环境及地理气候条件存在巨大差异, 由此也形成各地的水生动植物生长环境不同, 渔业条件差异性较大, 各地渔业的地方区域特色比较明显, 而且内蒙古各类适合渔业水域污染情况较少。因此, 总体来看, 内蒙古具有发展绿色、特色渔业优势。充分利用内蒙古地理气候的差异性, 着力培育特色、绿色渔业品牌, 发展特色生态渔业产业是内蒙古渔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渔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五) 内蒙古畜牧业资源与畜牧业特色产业优势

从内蒙古草原植被和地域面积条件看, 生态和地理气候环境的多样性、差异性形成内蒙古畜牧业不同地域种群和品质的多样性。从事实来看, 虽然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但区域多样性、差异性是其畜牧业资源优势的核心。所以, 长远来看, 发展区域生态特色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才是内蒙古畜牧业优势的根本所在。从目前来看, 内蒙古牧业经济发展并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畜牧产业特色资源功能区域不明显,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全区总体畜牧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比较低。因此, 内蒙古畜牧业如何通过特色功能区域建设、特色产业化经营推进区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 以实现整体畜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发挥整体优势, 是内蒙古畜牧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六) 内蒙古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产业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 森林面积居全国之冠, 而且森林树木种类繁多。但内蒙古发展森林产业必须面对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 总结过去森林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 转变森林资源观念, 尊重和顺应森林生态发展规律,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森林经济相结合方针, 关注和研究森林经济的特点, 变革森林经济发展路径。核心要以生态经济理念为指导经营森林, 培育品牌森林产业产品, 增加森林资源利用附加值, 提升森林生态资源效益, 发展森林生态产业经济。

(七) 内蒙古生态物种资源与发展特色种养加产业优势

内蒙古广袤的地域及各地迥异的气候地理环境, 造就其植被物种及动物物种的多样性, 形成丰富的生态物种资源。内蒙古的生态物种资源在我国的生物资源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为内蒙古发展地方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奠定了基础条件。目前, 内蒙古利用特色物种资源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经济范例不在少数。因此, 内蒙古培育特色种养殖业及发展相关产业经济潜力巨大, 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丰富的物种资源势必成为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八) 内蒙古旅游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优势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内蒙古地域几乎横跨中国北部东西, 从西到东丰富的自然景观、民族历史文化及名胜古迹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同时,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众多, 各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劳作和交流融合使民族文化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不同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 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经济的精神宝库, 它成为内蒙古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厚基础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点。

(九) 内蒙古区域环境资源与发展特色经济优势

其一, 内蒙古具有对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结合的区位优势和产品物流资源优势。首先, 内蒙古横跨祖国东西, 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 内跨三北依托京津, 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其内联条件和区位口岸条件优越。其次, 内蒙古不仅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而且近年来又依托铁路、公路建立起来各种专业物流园区。这就形成其打造国家级边贸区域的独特区位优势和物流优势, 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其二, 区域软环境资源与发展特色经济优势。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具有民族自治的政策、法规等政治优势;同时, 内蒙古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功能性战略基地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具有享受国家经济和生态双重政策优势。

三、优化资源开发利用, 着力推进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优化资源开发利用,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是加快内蒙古构建现代多元产业体系、建设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发展战略。

如何落实这一战略,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转变传统资源观念, 明确特色经济发展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调整, 即明确特色经济发展战略, 统筹兼顾, 合理布局:以有利于转变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促进资源转化、资源综合效益增加和发展力提升为指导思想, 以培育区域经济功能区为基础、特色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特色产业集群为纽带、特色企业为龙头, 规划落实内蒙古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

(二) 努力实现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整体部署, 切实培育发展区域经济功能区、特色经济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特色龙头企业

首先, 突出地区经济功能特色, 以区域经济功能区为基础, 优化内蒙古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经济功能区是区域经济协作, 实现地区乃至自治区经济资源优化的组织形式。目前, 内蒙古资源型经济仍呈现区域互补协作发展不足的状况, 整体经济优势得不到发挥。因此, 立足优化资源配置,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整合效益, 从区域经济基础条件谋划区域发展, 着力以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功能,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同时, 区域经济应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 推动资源富集区和经济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区域经济功能区间分工合理, 区域协作有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打造经济功能区域不是各自为战, 而是要整合内蒙古经济资源, 核心是建立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协调机制, 形成区域经济资源合理流动格局。区域协作需要政府及政府之间积极协调, 但绝不能搞“大一统”, 区域协作要更加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树立互惠互利联合发展的双赢思想, 加快割除区域协作体制障碍。

其次, 发展特色经济园区, 以特色经济园区为平台, 发挥产业规模效应。区域资源特色需要产业化经济园区作为转化平台。特色经济园区是实现产业规模化、产业集约化组织形式, 是区域功能区的重要支撑和打造特色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内蒙古经济基本表现为传统资源型产业经济特征。但资源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延伸性, 可以延伸为相当长的产业链, 形成产业规模, 成为培育带动经济园区发展的基础。打造产业经济园区要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差异进行。发展特色产业园区要重点处理好几个关系: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 在重大项目上鼓励跨地区合作共建园区, 避免地区产业重构和过度竞争现象;加强自主创新, 形成依靠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品牌;加强园区产业集群内部分工协作, 形成集群集聚竞争力, 发挥产业集群内部规模经济效益;强化关联产业横向联结, 培育产业联合社会化服务体系, 有效推动产业集群成长壮大;通过引进国内外资本和技术有效推动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等等。

再次,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突破单产业的边界, 形成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竞争力效应。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必须从资源利用持续性、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产业经济要素整合效益及对环境影响等进行多方面考察, 坚持收缩集中、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循环合理, 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思想进行经济园区产业集群规划设计, 解决企业产业链循环发展及单位资源效益提升问题。内蒙古应抓住上升为国家经济战略区域的机遇, 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 以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 巩固提升能源、钢铁建材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 大力推进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装备制造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围绕促进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构筑大型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最后, 培育特色品牌龙头企业, 发展支柱产业, 示范带动特色经济发展。企业是产业园区的基本要素, 特定产业由同类企业构成, 园区发展能力与产业构成密切相关, 而龙头企业是产业园区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领头羊”。内蒙古工业发展要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冶金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目标, 合理统筹调整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 加快产业升级, 优化生产要素空间结构配置。但调整产业结构和统筹产业布局都要以提升经济发展力和竞争力为出发点。因此, 实施品牌战略, 通过培育发展品牌龙头企业, 形成支柱产业, 示范带动产业园区发展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应有之义。

(三) 立足特色文明发展,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特色经济 篇10

一、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产业型经济

安达市境内油气丰富、农牧富足、风能巨大, 围绕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以“凡事不先考虑做不到, 首先考虑能做到;凡事不先考虑现在做不到, 首先考虑将来能做到”为理念, 放大优势, 立足长远, 科学制定了《安达市产业发展规划》, 着力引进大项目、集群项目, 强力构建以油气化工为主导产业, 以乳肉食品、现代物流、生化制药、建筑建材、机械制造、风电能源、文化旅游、绿色蔬菜、牧草饲料等为优势产业的“一主九强”高端化大产业发展格局。目前, 以清华大学化工技术支撑的40万吨改性塑料项目为引领的油气化工产业正在高端推进;以亚洲最大的贝因美10万吨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代表的乳肉食品产业正在规模升级;以安瑞佳运输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正在急剧扩张;以国际领先的迪龙制药为代表的生化制药, 以立宏风电为代表的风电能源, 以亚泰水泥为代表的建筑建材, 以劳力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等产业正在加快提升。2011年,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10亿元, 增加值实现74.3亿元, 在全省县级处于领先位置。

二、放大园区优势, 发展异地区经济

安达市充分发挥罕有的大盐碱地优势, 打破地域闸限、突破行政区划, 全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共建的黑龙江省安达高新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建设, 实现平台共用, 资源利益共享, 推动异地经济发展。提出全力整合园区, 打造面向乡村的项目集中区, 面向绥化的异地经济区, 面向全省的产业集聚区, 面向全国的高新化工区。推行市属乡村异地入区项目、市县异地入区项目、辟建异地专属园区、共建异地园区四种运作模式, 在税收分成、政策扶持和项目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 强力推进异地项目发展。今年已与大兴安岭地区、清华大学、华西村、台湾中小企业协会等地区、高校、企业和经济组织签署了一系列异地园区和项目共建协议。目前, 园区入驻的大部分企业都属异地项目。此外, 制定了异地项目入区管理办法和节约用地规定, 出台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异地项目税收分成等入区企业优惠政策, 形成了“企业成长、政策支撑, 财税增长、项目支撑”的成长性、永久性优惠政策, 从异地项目的引进、认定, 税收比例分成和对异地项目主体引进的奖励等方面强化对项目的规范和管理, 极大地提高了对异地项目的吸引力, 保障了异地经济健康发展。

三、立足区位优势, 发展都市圈经济

安达市地处哈大齐、哈大绥、大松吉三大都市圈汇集区, 是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距省城哈尔滨120公里, 北距齐齐哈尔160公里, 毗邻石油名城大庆,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绥化市委提出发展都市圈经济后, 安达市立足市情、结合实际, 研判形势, 提出了与大都市同城同业、同区同体发展思路, 遵循“你有我无, 借势发展;你有我有, 造势发展;我有你无, 强势发展;你无我无, 抢势发展”的原则, 积极承接大城市要素辐射, 研究项目, 发展产业, 全力推进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 力争早日建成哈大齐都市圈卫星市、绥化中等城市群明星市。尤其是, 充分发挥与大庆毗邻优势, 结合自身区位、资源优势, 重点推进与大庆合作共建。目前, 以大庆石化产业为依托, 引进了安瑞佳70万吨碳四芳构化、年产11万吨MTBE项目、年产8万吨碳五树脂等几十个超亿元以上石化项目落户高新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基础化工区。此外, 以北湖生态新区建设为牵动, 推进面向大庆的安庆商贸小镇建设, 与大庆形成了“10分钟经济圈”。

四、发挥政策优势, 发展乡镇村经济

安达市坚持健全完善市乡两级财政分税体制, 完善激励奖励政策, 制定出台了《村党组织书记重点管理和招商引资上项目奖励暂行办法》、《后备干部包村抓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八大招商主体奖励办法》、《关于创新强化全党抓发展的组织领导机制的实施意见》、《市级领导包抓乡镇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强化了基层组织领导, 激活了乡镇村单元活力, 在全市掀起了全民抓招商的热潮。仅2011年以来, 就发放项目建设奖励资金400多万元, 有4名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为副处级, 14名村书记上挂为副乡镇长或享受副科级待遇, 30名村书记被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年初以来, 全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新成立6个招商分局, 抽调百名后备干部协助乡村招商;启动了开放式、集团式大招商“五五”工程, 即面向市内外5方面群体组建5支百人招商团队, 依托开发区打造5个项目建设基地, 力争三年引进超5000万元产业项目500个, 全力推动乡镇村招商引资上项目, 实现以项目大突破激活乡镇村经济大发展, 目前, 以招商引资为主体的乡镇村经济已成为安达独具特色、最具魅力的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 全市乡镇村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 总投资85.2亿元, 其中村级引进项目32个, 总投资40.67亿元。乡镇财政收入实现7.16亿元, 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3.1%, 超亿元乡镇3个, 乡镇平均财政收入超过51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签约产业项目92个, 其中乡镇村签约项目42个, 总投资额达99.3亿元。全市已集中开工项目58个, 其中乡镇已开工项目30个。

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问题;措施

一、前言

不同县域的特色不同,只有充分利用本地特色,才能更好地调节市场结构,保证县域特色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阶段在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无法使县域特色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为了使其能够得到解决,促进地方经济更好的发展,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本文就在阐述县域经济特色概念、分析当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培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措施。

二、县域特色经济概念

县域特色经济主要就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通过行政划分地理空间,使县域特色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配置,从而将县域功能和地域特色更好的融合起来,带动县域的经济发展。换言之,县域特色经济就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发展的纽带,在发展过程中兼容了城市和乡村,借助地域特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城乡的经济能够实现共同发展。通常情况下,县域特色主要包括人文历史特色、地理位置特点、环境资源特点等。基于此县域特色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同县域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经济,因此在发展方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效果取决于当地资源特色,如果当地资源具有较大的优势,县域特色经济也会有更好发展前景。

三、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现状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特色经济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现状主要为:一是以主导产生划分,现阶段主要有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不同,县域特色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使每一项产业在经济增长中都能够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使不同产业能够与较强的产业产生关联,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根据空间地域进行划分,现阶段主要分成区位视角、地域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中又包括以园区化模式为主的县域特色增长点、以城镇化模式为主的县域特色增长点以及以集权化模式为主的县域特色增长点,不同模式的增长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四、培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县域特色对经济发展点的重要作用,也能够看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提出三点解决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县域经济布局

产业结构是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因素,要想培植出发展更好的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其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县域特色板块建设,按照“调优品种、调大县域特色规模、调高相应的效益”的主要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县域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能够起带头作用,为优化县域经济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结合县域当地特色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在此过程中就要综合当地区域的科技水平、资源特点、产业结构和交通特点,打造出县域自己的特色,使县域能够能够更好地调整产业的整体结构,从而在传统产业的带动下,做好县域特色产业工作,保证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发展。

2.依托县域特色,扩大经营规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改变,逐渐呈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县域政府和相关部门就应该依托县域特色,扩大经营规模。首先,在上文优化县域布局中已经提出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方法;其次,在县域特色产业的引导下,相关部门就应该结合的当地经济条件和其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不断优化产品,并开发新产品;最后,县域特色就是县域品牌,就是县域发展经济增长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按照“提高综合效益、拉长产业链条”的发展思路扩大县域特色的发展优势,放大县域特色的强势,使其能够实现县域特色经济的增长。

3.完善优惠政策,发展市场主体

政府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增长点的主体,在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政府就要加大支持力度,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政府就要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优惠政策,为市场中相关的主体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使其能够高效的发展。首先政府可以出台一些融资、用地、用工的优惠政策,使市场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解决在实际发展县域特色产业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促进市场的壮大和发展;其次政府应该通过优化周围环境,建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的有效机制,使市场主体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政府还应该简化一些在办事过程中不必须的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从而使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发展得到更好的支持。

五、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县域更好地发展,首先就要促进经济的增长,解决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本文的全面分析和提出的相关培植措施,希望能够使县域特色得到更加深入的挖掘,从而在县域经济得到更好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泽炯,吴滨兰.县域经济竞争力、特色经济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12(06) .

[2]赵淑敏.论强势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北方经贸.2012(06) .

[3]梁杏飞.论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施秉县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11(09) .

[4]李剑波,张焕祯,赵星洁,陆小青.河北省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 经济论坛. 2006(17) .

[5] 徐珺洁,王兴业.上海特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2) .

作者简介:

浙江特色经济的考察与启示 篇12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13万人,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自然条件看,浙江资源贫乏,95%以上的工业资源靠省外输入,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小省通过大力发展以“块状经济”为主的特色经济,形成了“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经济特色,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经济大省。

据统计:2013年城市GDP排名前50名中浙江占据6席,占全省地级市的一半以上;2014全国民营经济500强浙江占据118席,连续16年高居榜首。2013年全省GDP达到3.75万亿,居全国第4位。这些数据直观地反应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吸引我们去探寻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二、浙江经济的区域特色

提到浙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民营经济发达、专业市场众多,经济的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集群效应突出,“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是其最为典型的特征。

(一)义乌小商品市场

义乌市小商品市场,现有营业面积470万平米,商位7万个,从业人员21万多人,日均客流量21万余次,市场经营4202个种类、170万个单品,年出口57万个标箱,业务遍及219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市场成交额683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二)海宁中国皮革城

海宁中国皮革城总面积约100万平米,以经营皮草、皮具、箱包及原辅料为主,业态覆盖设计、加工、销售、物流全产业链,经营商户3500多家,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年交易额200亿元以上。目前市场更是将触角延伸到全国,在辽宁佟二堡、江苏沭阳、河南新乡、以及成都、哈尔滨、武汉等城市开设了海宁皮革城专业市场。

(三)绍兴柯桥轻纺城

柯桥轻纺城位于古城绍兴,总面积208万平方米,经营者10000多户,经营面料3万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次,产品销往173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市场成交额1105.03亿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四)快递桐庐帮

桐庐是杭州市下辖的山区小县,但却是名闻遐迩的“中国快递之乡”,从这里走出的陈德军、赖梅松、喻渭蛟等人先后创建了“四通一达”,即圆通、申通、中通、汇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占据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半壁江山。目前桐庐快递从业人数超过21.6万人,年销售额达到215亿。

(五)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

杭州是当前全国电子商务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全市共拥有网商47万个,电商网站总数占全国的1/7;2013年网上销售额高达1739亿元,接近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远高于全国水平;在网站数量、B 2B、C 2C、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均居全国第一。众所周知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就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仅2013年阿里巴巴一家企业的主营收入就超过400亿元,纳税逾70亿元。

(六)其他

除去上述几个典型外,浙江区域特色经济还拥有温州皮鞋、宁波服装、东阳木雕、横店影视、永康五金、诸暨袜业、嵊州领带、台州杜桥眼镜等一大批杰出的代表。

原本块状分布的特色经济区域近年来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了一批全国性的制造中心和重要的产业基地。目前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的区块就有14个之多。

三、特色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探索

(一)独特的人文环境

江浙地区历来有重文重商的传统,千百年来出现过数不胜数的商贾巨子。从红顶商人胡雪岩到前首富宗庆厚,再到新首富马云,先后在这个地方书写商业传奇,这些商务巨子集中出现在某一个地方,这并不是偶然。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江浙人信奉穷则思变的变通哲学,敢闯敢干,善于先行先试,有灵活的商业头脑并善于捕捉商机。

(二)贫乏的自然条件

浙江虽然地处东南沿海,但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其地理情况基本可以形容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尤其是浙西南土地稀少,资源贫乏,农业经济发展受限,严酷的自然环境激发出当地人强烈的创新求生欲望,塑造出敢于吃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换而言之,正是因为农业耕种无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才迫使人不得不走出去,催生出江浙人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

(三)高度发达的专业市场

数量众多、高度发达的专业市场是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崛起的重要推手。其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有的是产业催发市场,有的是市场诱导产业。专业市场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在发展初期对市场信息、技术依赖,起到较好的市场导向作用。依托专业市场,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个体联合起来,在一个地域形成以一类产品为主导的经济特色。目前,全省交易额超过亿元的市场已有633家,总量位居全国榜首,专业市场的地域已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从有形延伸到无形,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四)专业化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区域特色经济”的主体,具有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和经济活力。浙江是小微企业大省,2012年全省工业小微企业(单位)总数达88.7万家(其中含个体工业户68.4万家),占全部工业单位数的99.4%。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化分工为纽带的地方生产体系,围绕主导产品往往形成涵盖设计、加工、制造、销售、原材料供应、机具、售后服务完整的产业链条。

(五)活跃的民间资本

浙江的民间资本历来较为活跃,民间借贷在这一区域颇为盛行。起初,民间借贷行为中较多地含有亲朋好友间互相援助的因素,进而慢慢进化为资本的逐利行为,大举进入到实体工业制造中,打破了中小企业起步阶段的资金瓶颈,推动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收紧的情况下,民营小企业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民间资本的灵活便捷、低门槛便成为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首选。

四、困局与出路

(一)区域特色经济所面临的困局

1、“低、小、散”的格局客观存在

浙江特色经济虽然总量大,但从构成上看“低、小、散”的格局客观存在,以温州打火机、台州塑料、绍兴印染为代表的许多区域经济走的依然是技术模仿和低价竞争的路子,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且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2、一拥而上造成恶性竞争

从特色经济涉及的领域看,基本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投资小、技术简单、产品易于模仿。加之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创新能力较弱,一拥而上导致恶性竞争在所难免,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并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资源优化配置。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不惜采取违法手段降低生产成本,肆意污染环境、偷工减料、制假售劣、偷逃税费。

3、国际贸易空间缩减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国际市场作主要市场,然而这些企业又基本上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没有掌握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环节,以贴牌生产、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低价竞争,生存越来越艰难,许多产品几乎接近成本价。长期的低价竞争,既影响对外商的谈判力和出口效益,又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如前些年名躁一时的温州打火机欧盟反倾销案。

(二)区域特色经济的出路

1、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

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推进产业升级就变得刻不容缓,要将企业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将企业的产业链条从单纯生产向原创研发、品牌打造、原材料销售、加工机械制造等上下游环节延伸,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如作为浙江区域经济代表的绍兴化纤,原先以聚酯和涤纶长丝为产业主体,目前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在各个加工制造环节均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

2、腾笼换鸟,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企业升级入园,实施产业集聚和技术升级,进行“二次创业”,较大程度改变了区域经济“低小散”的格局。

就是要通过企业入园实现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在技术上的提档升级,在运作模式上的更新换代,真正从区域特色到产业集群的跨越。2013年全省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高达2962.6亿元,占同期制造业总投资的50.4%,这些工业园区的兴建促进的不仅是企业空间位置的转移,带动的更是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3、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商换市

浙江有全国最好的电商基础,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打通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将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是破解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困局的有效途径。电子商务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内企业的协作分工,形成区域内全新的经济生态系统,使以往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经济生态系统,将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衍生出1+1>2的价值网络。

目前,义乌小商品市场、柯桥轻纺城等一大批成熟的专业市场主动“搬”到网上,开办了“义乌购”、“网上轻纺城”等电商平台,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重新拓展业务,其中“网上轻纺城”日访问量达230万次,发布各类产品信息540多万条,网站注册会员数达192万人,建立网上商铺近60万家,2013年实现在线交易额近60亿元。

五、启示

(一)环境和资源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许多人会以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为理由,认为经济发展不上去,主要是客观环境太差。然而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义乌地处山区内陆却做起了全球生意,绍兴不产棉花却成了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基地,海宁不产牛羊但皮革业却引领全国,这些都启示我们资源是可以流通的,交通是可以改善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资源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二)人是核心竞争要素

浙江地少人、无煤无矿,经济发展的速度却远超其他资源大省,这其中人是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天生不安分,生来敢闯敢干,“宁愿摆三份钱的花生摊也要当老板”,正是这些人文内涵成为浙江区域特色经济风起云涌的源动力。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的温州人靠“五把刀子”走南闯北,不仅把生意做到全国,更把遍及全世界,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力量。

(三)充分发挥的市场主体作用

在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只负责进行引导和规范,而不对经济发展的具体事务指手划脚,让市场引导信息的交换、促进资源的流通、人才的聚集、甚至资本的融合,对一些新出现的经济现象不是惊恐,而是千方百计保护,充分相信和依靠市场,不贪大求强,不盲上产业高端,鼓励竞争、鼓励创新,通过市场进行优胜劣汰,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特色化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方民生等.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4期

[3]陈建国.专业市场制度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全国两大专业市场制度发展的比较研究[J].学术交流,2009(11)

上一篇:中韩服饰文化下一篇:提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