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区域经济(精选12篇)
特色区域经济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一方面它坚持和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另一方面它并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理论和原则教条化, 而是不断地进行着理论的创新, 在经济方面的特色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日起, 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他们并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并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生产力标准”原则, 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发现虽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改善劳动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有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答案就是只有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分配方式使之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所以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解放生产力, 而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去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他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的严峻局面,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 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使中国在三十年内取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 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等, 都证明了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 他们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 并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代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是越“公”越“纯”越好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定的经济制度, 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构成的。所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也就是说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但是,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首先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 是所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非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 甚至没有经历过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 生产力十分落后、积贫积弱,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多, 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一公二纯”的完全的公有制, 在建国初期, 我们曾经试图实行完全的公有制, 但事实证明, 要想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尽快地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只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与生产制度相适应的特定的分配制度。而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首先,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消除了个人凭借生产资料获取收入乃至剥削他人的分配关系, 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不能再像私有制社会那样, 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他们能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 只能凭劳动获取收入。其次, 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 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着智力和体力, 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而且劳动还仅仅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就要求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别。再次,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它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原始氏族社会, 不能再实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不得不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阶段。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第一次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指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阐发。
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主要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决定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中还规定,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
四、通过一部分人的先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所以说, 全体劳动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是社会主义的旗帜、灯塔,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同时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
可是, 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 更不是说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马上达到共同富裕。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多, 生产力发展落后, 所以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时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让那些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者说有条件致富的地方和个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实现共同富裕, 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和结果。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相互关系, 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三者统一起来。
五、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个伟大创举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 强调它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 与社会主义是相对立的, 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平行的市场来对待。
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 形成的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 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不可否认,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能够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 对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 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凸现, 并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这就使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以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最终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大胆设想, 突破理论的束缚, 提出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最终认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实现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础上, 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邓小平时代相比, 现在的国际和国内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却益发鲜红, 2010年世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
摘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参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有关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难以千字一一论述, 因此, 本文仅就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分析》, 人民出版社。
[2]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特色区域经济 篇2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在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对外交往方便等有利条件,通过设置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东部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一系列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由模糊的概念变成了现成的模式。
(一)区域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首先,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在中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在原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的基础上,在东、中、西部相继建立起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一定经济基础的新经济区,如辽沈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发展。其次,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等大大小小的经济区集聚了全国的主要工业产业,其经济总量在全国范围占有绝对多数的比重,广大的内陆、边缘地区和欠发达的中小城镇经济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落后。因而,各经济区代表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了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深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区域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家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国家战略政策的扶持下,广大中西部新建立的经济区获得了政策、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有利于新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展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区域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良好局面,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2)区际分工弱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当前,我国在东中西等各个方位都建立起了新的经济区,区域经济结构趋同,各经济区之间相互竞争,冲击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区域经济结构的这种趋同化,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3)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具有强烈的政策依赖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缓慢,根本上也反映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不足。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规律
(一)区域经济由点带面,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首先是由工业城市这些一个个“点”的发展带动起来的,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能例外。建国初期,我国利用原有一些工业城市的基础,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合理布局工业产业,实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工业城市布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随着这些工业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向前迈进。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在这些经济特区的带动下,加之东南沿海原有大中型城市广州、上海等的经济辐射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群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上述城市群的出现,迅速凝聚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在此基础上,各城市之间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进行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生产要素实现了最有效分配,推动了上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国家逐步开始布局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此,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各地区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以期望通过经济区的成立和发展,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内陆各经济区成立之后也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经济建设,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工业园区遍地开花,一大批有实力的内外资企业纷纷入驻,内陆的经济区开始迅速崛起。在它们的辐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了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呈现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态势。
(二)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均衡向逐渐均衡转变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出现阶段,区域内的大中城市总是凭借其基础和政策优势迅速崛起,把区域内的资源都吸收到自己附近,一定程度挤压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核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饱和,其产业必然向周边进行辐射和转移,因而也带动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区域内城市之间发展的联动效应大大活跃了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是东南沿海强,中西部地区落后。建国后,国家实施了“一五”计划,在内陆地区合理布局工业产业,以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加大。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广大中西部地区却长期徘徊不前,为扭转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等,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产生了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广大中西部地区凭借自身资源和人力资本优势及国家政策扶持,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实现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由差距进一步扩大向逐步缩小差距方向转移。
(三)区域经济发展由政策推动向内力
推动转变无论是建国后国家在内陆城市进行工业产业布局,平衡东西部地区工业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成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实现率先发展,还是新时期国家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建立经济区,实现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区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直接结果。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区有严格的条块分割,各生产要素得不到自由的流动,也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得空谈。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交通、通讯、厂房、设备等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入,而这些投入地方政府很难承担得起,因而也就有必要依靠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来建立发展起来。各经济区发展的初期阶段无一不与国家政策紧密扶持分不开。国家的支持,为各经济区的发展破除了体制和政策障碍,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利于推动经济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国家的扶持容易使得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出现懒惰的心态,认为仅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去发掘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孰不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缺乏内在竞争力的产品必将为社会所淘汰。当前,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大量小企业倒闭正是没有注重培养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早就以战略的眼光注意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直鼓励、支持经济区的企业采用和发展高科技,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的做强做大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化也对我国各经济区的企业进行大浪淘沙,一大批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成本的不断上升而纷纷倒闭破产,或者向内地转移。部分采用高科技,注重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运用的企业则通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从而也推动了区域内其他企业采用高技术、发展高科技。例如:当前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在区域内则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不断增强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区域经济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而不断深化建国初期,我国在西部内陆省份布局工业产业,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与我国当时正大张旗鼓进行工业化建设是紧密联系的。建国后,党和国家面临着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富强的工业国的艰巨任务,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工业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实现工业化的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而我国则由于长期的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未能有效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国家在东南沿海成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则是为了更便利的吸收和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区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特色区域经济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现状;对策
一、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均衡
国家十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的步伐,如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以十一五国家的经济建设为例,随着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中、东、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正在逐步减少,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构想逐渐实现。
(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初步完成了“四大板块”的总体战略布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2009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多个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和促进有关省市或重点地区发展的意见。作为国家战略的新一轮区域发展规划,始终围绕着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重点地区发展、促进特色区域板块崛起、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条线索展开。这些新的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使我国区域发展格局逐渐得到细分和优化,有助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升中国经济的综合实力。
(三)区域经济合作速度加快
第一,就国家内部而言,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和合作会议不断召开,这些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加深各个区域之间联系的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2011年为例,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一次市長联席会议在江苏镇江举行,22个成员城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城市合作(镇江)协议》,批准继续深化长三角园区共建合作、农业合作和城市群重点领域合作。就国家外部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区域合作也保持健康发展的事态。能源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国家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稳定的能源供应,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加紧和能源富有国展开一系列的投资与合作。相继开工建设连接中亚国家的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到大庆的输油管道、新加坡至昆明的泛亚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
二、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尽管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长期建设也暴露了诸如,区域经济管理政出多门、区域发展规划遍地开花、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本文主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完善法规,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中国区域经济的建设起步晚,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域经济建设的经验我们有必要去借鉴,这会少走很多弯路。纵观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不难发现完备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区域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区域立法可以为实现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动力和长效机制,有利于实现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法制化,可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区域管理体制。因此,有关政府要转机完善立法工作,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二)深化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因此,国家一直倡导各个区域建立合作的关系。但是,各个区域处于政策的保护,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明显。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政府要承担起领导层的关键角色。打破现有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打造区域合作平台,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促进城市间同城化建设,推动国内区域一体化进程。
(三)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有所不同,它们的优势产业也是不尽相同的。要根据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特色,调整当前的产业发展局,争取在东、中、西、东北部建立起合理产业分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淘汰一些与环境保护相违背的粗犷型产业,促进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三、结语
总体而言,中国的区域经济建设基本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面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深化改革,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使得中国的区域经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东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特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4
旅游业的繁荣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更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且集吃、住、行、游、购和娱乐为一体, 在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 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增加区域就业岗位, 吸纳大批的劳动力就业。
旅游需求具有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这一特点使得小桥流水、大漠草原和繁华都市同样具有吸引力。在这种背景下, 区域旅游的差异性越大, 越具有吸引力, 旅游开发就要抓住区域特色, 突出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定位和风格,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比如,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民族传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民族地区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纷纷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 并且以民族风情游为基础, 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往往是民俗风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可以以此为一个突破口,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开发的相得益彰。又如, 在开发特色旅游方面卓有成效的常州就非常善于抓住机会, 挖掘区域特色, 借助其主办的2013年第八届花博会, 在“以花为题”推动常州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更“以花为笔”描绘了苏南城乡生态环境, “以花为媒”传播了常州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花博园成为常州独特的旅游资源, 花博游带动了旅游业的增长。
清涧发展县域经济突出特色 篇5
清涧县今年继续依托红枣、粉条、石材等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路子。红枣产业进一步壮大。在政策有效推动下,“土地集中流转、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得到广泛推广,红枣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精深加工能力提升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建红枣基地6.8万亩,改造低产园7万亩,全县枣林面积突破80万亩,其中盛果林达45万亩,正常年景产量达20万吨,新建红枣烤炉300座。“清涧红枣”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全县267个红枣加工企业实现产值8亿元;2户枣木企业加工工艺品5000余件,实现产值1500万元。陕西省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清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10多名专家常年在清涧开展红枣科技研究推广工作。枣业战略开发思想体系全面形成,产业文化不断出新,并成为清涧枣业的两大亮点。
石材和粉条产业稳步发展。清涧装饰石板和文艺石雕加工业蓬勃兴起,全县53户石材企业加工石品10万立方米,实现产值1.5亿元。清涧粉条由作坊生产转向机械化生产、品牌化包装和网上订单销售,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全县23户粉条企业、2000余个个体加工户实现产值1亿元。
能化产业开发有序推进。按照“探明储量、合理规划、有序开发”思路,该县加强与延长、长庆油田公司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加快了地下资源的开发步伐。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1亿元,新布能源探井、评价井31口,其中4口天然气井、2口石油探井已完钻,15口岩盐探井已完成前期工程。
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依托境内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县上积极构建以“两河峡谷风情休闲游、红枣之乡生态度假游、历史文化之乡人文民俗游、红色革命之乡经典教育游”四大板块为重点的旅游产业体系,精心打造枣乡“双红一日游”线路。目前,高家洼毛泽东诗词园项目已完成征地、土地平整及圈墙修建;枣林则沟红色旅游景点改造项目已完成,正在进行布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预计实现文化旅游增加值560万元,同比增长37%。
特色区域经济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制药工程;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47-2
0 引言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企业争相林立,站在同一个平台共同展开竞争,促使市场竞争越加激烈,这就对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度越来越高。制药行业在发展中,对新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人才的技术水平还是其他素质,都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战略。故此,如何能够从源头上培养更具创新力、创业型生物制药人才成为特色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内容。
1 医药工业发展现状
医药产业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以及高效益的行业,同时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朝阳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竞争的关键所在。我国制药行业在“九五”期间,总产值年均增长为17%,并且这个幅度还在不断增长。河北省是我国的医药工业大省,将医药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相应促进了制药工程专业发展,以此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1]。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大大促进了医药消费水平提升,制药行业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制药工程行业由于缺少足够的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医药行业长远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制药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竞争,如何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开发新技术,改善新产品研发条件,应用更多社会前沿技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朝着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向转变,成为当前制药行业建设发展的工作重点。实现这一目标,根本上在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高等教育,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备丰富医学知识,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来满足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2]。
2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制药工程专业中涉及内容较广,涵盖了中药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药物制剂技术等众多内容,是一种社会较为前沿的学科专业,经过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渐成为制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根基。但那是由于制药工程专业自身性质和目标定位不清晰,无论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都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很难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人才。由于教师更多的是化学工程和药物化学学科专业出身,所以对于这种新型学科认知水平偏低,即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教学能力偏低,所以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缺陷[3]。就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始终存在着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同很多学科专业一样,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加之教学方法较为陈旧、不合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式学习的地位,缺乏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由于高等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学生学业负担较重,缺少足够的时间去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寻求自身发展的机会。
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深化,迫切地需要更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提出寓教于研、研教融贯的理念,促使校内外产业互补,根据市场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力和实践能力[4]。教育观念逐渐从以往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社会需求的能力培养,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朝着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教学模式从以往实验教学继承型教学转变为科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朝着综合素质培养方向转变,应用更多先进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构建更为现代化的教学课堂,鼓励人才培养和创新,提升教育成效。
3 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培养更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该加强制药工程实践重心和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场所。引进更多先进的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构建高校自身的分析检测工作重点,为制药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坚实的产学研实训基地。高校该应该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自身特色,朝着制药工程特色专业方向建设[5]。
4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高校应结合当前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实际情况,优化选择人才培养方案。同校外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多种角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专业特色培养,构件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生能力培养模型,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情况;构建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毕业生的跟踪机制,结合制药工程特色专业特点,健全和完善毕业生质量监控体系,为制药行业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为制药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5 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式技术层出不穷,应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教学中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利用网络技术,学生就可以在网络上模拟实习,尽管不似在工作岗位上实际操作,但仍然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效解决学生缺少实践操作机会的问题,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提升实践能力,这样在以后到工厂中实际操作仪器设备时就更加得心应手。
多种现代技术的融合,形成更加立体化的教学,将传统单一的文字知识用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多媒体教材的非线性网状结构优势,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式学习模式,师生之间交流更加密切,在密切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6 师资队伍建设
在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除了最根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队伍老化问题,结合制药行业实际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教学科研为重心的教学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吸收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人才,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之间的竞争,促使教研整合,不断优化和改善教研环境,以更高的素质来满足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需要。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制药行业市场竞争越加激烈,为了促使我国制药企业能够占据更大优势,为市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就需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强化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学科专业建设,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为制药企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陈振华,徐彧瑜,郑鹏武,等.地方性普通高校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13,22(19):140-141.
[2] 尚振华,赵莹,于奕峰,等.面向区域经济的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J].考试周刊,2011,16(33):198-199.
[3] 张泰松,邵伟,臧恒昌,等.发挥综合性大学特色与优势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建设[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0(4):519-521.
[4] 颜雪明,肖新荣,谭倪,等.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实践与发展[J].药学教育,2011,27(4):26-28.
特色区域经济 篇7
关键词: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面向区域经济
河北省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化学原料药产业基地,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重要的医药工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医药产业超常规发展,形成了包括化学药、中成药、农药、兽药、药材、中间体等生产、加工、流通、研发和服务在内的医药产业体系,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居全国首位、世界前列。对制药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十分旺盛,未来的发展过程将对医药产业给予更大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持。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其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为我校的制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契机。
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创新型、创业型生物医药应用性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大学本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制药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朝阳产业,在“十二五”及长远的未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非常大,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应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内涵,充分整合、集成各方面优势和资源,更好地与河北省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搞好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从而为建设医药强省作出贡献。
一、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背景
制药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1998年开始正式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结合国内外情况,在原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的专业基础上进行调整。最先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除了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几家重点院校以外,河北科技大学是最早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一所省属院校。河北科技大学在1993年依托有机化工和发酵工艺专业建设了化学制药和微生物制药专科专业,1995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化学制药和生物化工本科专业。1998年,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根据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将化学制药和生物化工整合为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本科专业,2009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面向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紧密结合河北经济建设特色,我院创立了课内外“验证—开发—综合”内容互补、“启发—指导—交互”方法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找到了工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切入点,提出了“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理念,形成了校内外基地互补、产学研基地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新模式,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教育观念由单纯注重理论的知识传输转变为注重面向社会需求的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由化工制药的单一工科模式向理工、药化结合的复合模式转变;教学模式由验证式实验教学的继承型向教学、科研结合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理念由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型教育向重实践、重能力的素质型转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由单向灌输的传统型向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现代型发展,实现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由墨守成规的封闭式转变为鼓励创新的开放式。
三、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我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建设了“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践观摩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为基础建设的化工制药实验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还建立了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500M)、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大型检测仪器的分析检测中心,并建设了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等多个稳固的产学研产基地。我院将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服务。
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2]。我院通过与地方制药企业的结合,在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结合企业实际,突出做好人才的专业特色培养;建立学生培养成熟度能力模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构建毕业生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实施综合评价;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机制,与企业共同寻找教学与应用的实际结合点,实施并完善毕业生的质量监控体系。
五、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展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智能指导评分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入,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3]。通过现场实习与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学生首先在网上模拟仿真实习,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了到工厂只能参观不能动手操作的问题,模拟训练后,再到工厂实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种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有利于形成“课堂授课—听觉、网络和人机交互—视觉、实验室操作—感觉、任选开放实验—综合”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文字教材的线性信息组织结构改变为多媒体教材的非线性网状结构,使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和单一的表达方法得到根本的改变,对于加强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调动联想思维,进行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起到的作用。
六、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师资队伍建设中一度出现的队伍老化、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的具体情况,我院本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科研环境、建立激励竞争机制,积极引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通过公开招聘和自主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具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提高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通过积极引导、调整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政策等办法,强化学术梯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按需择优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使其发挥作用。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指导并参与我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各种形式到国内外进修、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通过以上途径,我院凝聚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工学、药学及化学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工程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七、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成果
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建设近几年取得一系列成果:(1)先后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2项,成果分别于2005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具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河北省高校化工中试基地、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河北省药物化工的重要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已形成药物中间体制备等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制药工程专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3)在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成果取得了一批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特色的成果。2008年化工制药实验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生物制药教育创新高地入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007年药物化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07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目前本专业《药物合成反应》、《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波谱解析》及《工业药剂学》等5门课程入选河北省精品课程,2009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药物合成反应》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于奕峰, 刘方方, 赵莹等.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 2007, 3:35-37.
[2]于奕峰, 赵莹等.化工制药类技术基础实践平台建设.首届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摘要集, 2006:228.
特色区域经济 篇8
一、内蒙古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
本文认为, 转变资源观念要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看待资源, 从生产生活领域不同价值视角确定资源形式, 把资源观念视为一种综合性观念。树立综合资源观念就要以新的资源视角审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 以新的资源价值、资源经营理念看待资源, 全面评估内蒙古传统资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依托资源发展经济的新聚集点、着力点和结合点, 即更加关注发展特色经济, 以新的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式凸显内蒙古资源优势, 实现新型资源经济发展模式, 切实把内蒙古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首先, 内蒙古丰富而富有特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软环境资源等, 为其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奠定了客观基础。
其次, 强调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是为克服内蒙古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再次, 内蒙古传统资源型经济的资源意识存在局限性, 集中表现在狭隘的传统资源意识和资源经营观念。其二, 资源统筹、产业结构和布局问题。内蒙古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及资源产品粗加工, 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 集约化程度较低, 经济增长整体科技含量及贡献率不高, 市场持续核心竞争力不足。其三, 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内蒙古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缺乏优势, 资源利用科技含量或附加值较低, 经济运行产业链条形不成良性循环,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其四, 资源循环利用及资源效益问题。内蒙古经济总体产业规模不够大、技术含量不够高, 产业链比较短, 资源消耗大, 单位资源效益不佳, 长期来看制约着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其五, 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保护问题。内蒙古因地质、地理气候等因素, 大部分地区生态植被状况比较差, 生态环境脆弱。然而, 内蒙古资源型经济不可避免造成相当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可见, 转变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内蒙古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困境, 实现资源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最后, 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是由内蒙古产业经济发展基础决定的。
1.资源型产业经济内在蕴含着不可持续的因素。内蒙古经济基本上依靠资源型产业驱动, 而资源型产业对经济增长一方面表现出积极影响, 但同时也会对外来资金、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产业要素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 从而削弱提升产业持续竞争力的动力。
2.资源型经济仍是内蒙古经济发展之路。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 这三个因素决定经济的总体有机构成, 决定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而内蒙古产业经济这三方面都比较弱。因此, 突出地域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发展则不失为可行之策。
内蒙古经济是整个中国市场经济乃至世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要关注培育内蒙古经济竞争力, 就要客观面对内蒙古资源型经济现代化素质较低的现实。随着资源型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内蒙古经济呈现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功能格局僵化和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下滑趋势。事实说明, 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走出传统资源型经济面临的困境, 内蒙古经济发展就要另辟蹊径, 即以特色求发展是内蒙古资源型经济优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二、内蒙古资源基本状况及内蒙古特色产业优势
(一) 内蒙古矿产资源与矿产特色产业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矿产资源, 成为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 尤其是煤炭化工类、有色金属类、建筑材料类资源和稀土资源等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从内蒙古近年来经济拉动及贡献比例看, 矿产资源产业在内蒙古产业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布局政策的调整, 内蒙古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 但也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环境压力的现实问题。因此, 转变内蒙古传统矿产产业经济发展路径, 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资源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 走节约、集约化资源产业经营的路子, 是内蒙古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从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情况看, 能源类矿产及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类、稀土及稀有金属类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内蒙古应该依托能源、冶金资源、材料资源和化工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冶金产业、材料产业、化工产业、稀土产业、能源产业等, 积极培育内蒙古特色资源型产业优势。
(二) 内蒙古新能源与特色能源产业优势
随着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开发新能源工艺技术水平日益成熟, 变革传统能源生产结构已经成为能源发展大趋势。事实上, 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太阳能、风能逐步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化, 相关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内蒙古虽然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资源, 国家也把内蒙古确定为西部能源基地, 但传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着眼于内蒙古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 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是调整内蒙古能源经济结构和转变能源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之一。
(三) 内蒙古农业资源与农业特色产业优势
内蒙古虽然耕地面积大, 但总体来看,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 平均土地单产比较低, 农业生产布局不平衡。但内蒙古土地广袤, 各地土壤条件、光照、雨水等农作物生长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性, 形成了内蒙古鲜明的农业资源地域特色, 并由此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产业经济, 造就了地方经济富有竞争力的潜在区域经济支柱。客观上讲, 内蒙古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并不充分, 核心环节上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极其有限, 农业产业化产业升级、农业产业经济功能布局及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还需作出更大努力, 即从区域性农业经济到区域性农业产业经济还需要一个过程。总之, 内蒙古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潜力巨大, 未来要以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统筹农业产业化发展, 着力做好农业特色产业功能区规划, 以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带动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
(四) 内蒙古渔业资源与渔业特色产业优势
地理气候条件、水域、水质及渔业物种是决定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内蒙古由于地域广袤, 各地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且多数地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然水域面积与其整个土地面积相比比较小, 渔业可利用面积不足其水域面积的3/4, 而且水域分散、总体水质较差。这就决定了内蒙古渔业发展按照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在规模和产量上都不可能有很大作为。但另一方面, 由于内蒙古地域广阔, 各地地形地貌植被环境及地理气候条件存在巨大差异, 由此也形成各地的水生动植物生长环境不同, 渔业条件差异性较大, 各地渔业的地方区域特色比较明显, 而且内蒙古各类适合渔业水域污染情况较少。因此, 总体来看, 内蒙古具有发展绿色、特色渔业优势。充分利用内蒙古地理气候的差异性, 着力培育特色、绿色渔业品牌, 发展特色生态渔业产业是内蒙古渔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渔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五) 内蒙古畜牧业资源与畜牧业特色产业优势
从内蒙古草原植被和地域面积条件看, 生态和地理气候环境的多样性、差异性形成内蒙古畜牧业不同地域种群和品质的多样性。从事实来看, 虽然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但区域多样性、差异性是其畜牧业资源优势的核心。所以, 长远来看, 发展区域生态特色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才是内蒙古畜牧业优势的根本所在。从目前来看, 内蒙古牧业经济发展并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畜牧产业特色资源功能区域不明显,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全区总体畜牧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比较低。因此, 内蒙古畜牧业如何通过特色功能区域建设、特色产业化经营推进区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 以实现整体畜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发挥整体优势, 是内蒙古畜牧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六) 内蒙古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产业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 森林面积居全国之冠, 而且森林树木种类繁多。但内蒙古发展森林产业必须面对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 总结过去森林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 转变森林资源观念, 尊重和顺应森林生态发展规律,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森林经济相结合方针, 关注和研究森林经济的特点, 变革森林经济发展路径。核心要以生态经济理念为指导经营森林, 培育品牌森林产业产品, 增加森林资源利用附加值, 提升森林生态资源效益, 发展森林生态产业经济。
(七) 内蒙古生态物种资源与发展特色种养加产业优势
内蒙古广袤的地域及各地迥异的气候地理环境, 造就其植被物种及动物物种的多样性, 形成丰富的生态物种资源。内蒙古的生态物种资源在我国的生物资源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为内蒙古发展地方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奠定了基础条件。目前, 内蒙古利用特色物种资源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经济范例不在少数。因此, 内蒙古培育特色种养殖业及发展相关产业经济潜力巨大, 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丰富的物种资源势必成为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八) 内蒙古旅游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优势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内蒙古地域几乎横跨中国北部东西, 从西到东丰富的自然景观、民族历史文化及名胜古迹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同时,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众多, 各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劳作和交流融合使民族文化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不同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 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经济的精神宝库, 它成为内蒙古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厚基础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点。
(九) 内蒙古区域环境资源与发展特色经济优势
其一, 内蒙古具有对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结合的区位优势和产品物流资源优势。首先, 内蒙古横跨祖国东西, 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 内跨三北依托京津, 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其内联条件和区位口岸条件优越。其次, 内蒙古不仅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而且近年来又依托铁路、公路建立起来各种专业物流园区。这就形成其打造国家级边贸区域的独特区位优势和物流优势, 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其二, 区域软环境资源与发展特色经济优势。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具有民族自治的政策、法规等政治优势;同时, 内蒙古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功能性战略基地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具有享受国家经济和生态双重政策优势。
三、优化资源开发利用, 着力推进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优化资源开发利用,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是加快内蒙古构建现代多元产业体系、建设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发展战略。
如何落实这一战略,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转变传统资源观念, 明确特色经济发展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调整, 即明确特色经济发展战略, 统筹兼顾, 合理布局:以有利于转变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促进资源转化、资源综合效益增加和发展力提升为指导思想, 以培育区域经济功能区为基础、特色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特色产业集群为纽带、特色企业为龙头, 规划落实内蒙古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
(二) 努力实现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整体部署, 切实培育发展区域经济功能区、特色经济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特色龙头企业
首先, 突出地区经济功能特色, 以区域经济功能区为基础, 优化内蒙古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经济功能区是区域经济协作, 实现地区乃至自治区经济资源优化的组织形式。目前, 内蒙古资源型经济仍呈现区域互补协作发展不足的状况, 整体经济优势得不到发挥。因此, 立足优化资源配置,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整合效益, 从区域经济基础条件谋划区域发展, 着力以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功能,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同时, 区域经济应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 推动资源富集区和经济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区域经济功能区间分工合理, 区域协作有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打造经济功能区域不是各自为战, 而是要整合内蒙古经济资源, 核心是建立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协调机制, 形成区域经济资源合理流动格局。区域协作需要政府及政府之间积极协调, 但绝不能搞“大一统”, 区域协作要更加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树立互惠互利联合发展的双赢思想, 加快割除区域协作体制障碍。
其次, 发展特色经济园区, 以特色经济园区为平台, 发挥产业规模效应。区域资源特色需要产业化经济园区作为转化平台。特色经济园区是实现产业规模化、产业集约化组织形式, 是区域功能区的重要支撑和打造特色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内蒙古经济基本表现为传统资源型产业经济特征。但资源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延伸性, 可以延伸为相当长的产业链, 形成产业规模, 成为培育带动经济园区发展的基础。打造产业经济园区要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差异进行。发展特色产业园区要重点处理好几个关系: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 在重大项目上鼓励跨地区合作共建园区, 避免地区产业重构和过度竞争现象;加强自主创新, 形成依靠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品牌;加强园区产业集群内部分工协作, 形成集群集聚竞争力, 发挥产业集群内部规模经济效益;强化关联产业横向联结, 培育产业联合社会化服务体系, 有效推动产业集群成长壮大;通过引进国内外资本和技术有效推动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等等。
再次,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突破单产业的边界, 形成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竞争力效应。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必须从资源利用持续性、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产业经济要素整合效益及对环境影响等进行多方面考察, 坚持收缩集中、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循环合理, 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思想进行经济园区产业集群规划设计, 解决企业产业链循环发展及单位资源效益提升问题。内蒙古应抓住上升为国家经济战略区域的机遇, 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 以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 巩固提升能源、钢铁建材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 大力推进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装备制造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围绕促进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构筑大型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最后, 培育特色品牌龙头企业, 发展支柱产业, 示范带动特色经济发展。企业是产业园区的基本要素, 特定产业由同类企业构成, 园区发展能力与产业构成密切相关, 而龙头企业是产业园区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领头羊”。内蒙古工业发展要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冶金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目标, 合理统筹调整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 加快产业升级, 优化生产要素空间结构配置。但调整产业结构和统筹产业布局都要以提升经济发展力和竞争力为出发点。因此, 实施品牌战略, 通过培育发展品牌龙头企业, 形成支柱产业, 示范带动产业园区发展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应有之义。
(三) 立足特色文明发展,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特色区域经济 篇9
一、走出“全能经济”误区
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 县域经济的特色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区位以及该区位的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 一个县 (市) 的财力、行政调控能力、资源利用率都是有限的, 产业定位不在多而在精和特, 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不可能“全面开花”。需按照“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路, 在众多的产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知名品牌优势。因此, 对于一个县 (市) 来说, 发展县域经济要多一些冷静和理智, 少一些激进和盲从。
同时, 发展县域经济要善于利用比较优势, 率先发展优势产业。县域经济不可能是“全能经济”, 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 应坚持特色型原则,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不搞“零散式”经济。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从区域经济特色化演进而来, 是与当代生产能力加速增长、市场出现特色商品偏好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形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的生产能力空前增长,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国民经济已由短缺快速走向过剩, 各地都在探寻发展出路。在产业结构趋同的碰撞中, 发挥地方经济特色的诉求应运而生。特色商品、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特色资源, 均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目前, 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主要有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和区域市场运作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回答县域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问题, 回答发展定位的问题, 就是根据各自的比较利益和优势, 在分工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土壤。这一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 强调“特色就是优势”, 即所谓的“一村一镇一产品”或“一县一区一业”。根据县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特点, 从与区域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 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突破口。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注重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 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 加快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县域经济的规律性就是“特色性”。如果发展县域经济没有特色, 没有创新意识,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 其结果只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复生产, 不可能实现百姓增收, 小康社会也不能建成。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应当拓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所谓“特色”经济概括起来, 识别与判断特色经济的价值标准一般有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独有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无我有”;二是产业规模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小我大”;三是产业专业化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泛我专”;四是产业效益标准, 形象地说就是“你弱我强”。这样, “独、大、专、强”就成为识别与判断特色经济的基本标准。“特色”就是优势, 就是专长, 也是市场竞争力。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基本态势大背景下, 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选择。
三、在特色经济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经济”
培育区域特色, 归根结底在于产业竞争力。在全球竞争的环境里, 想要跻身于成功区域的行列中, 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自己所拥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的优势。生产活动全球化不仅加剧了地方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因此, 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 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产业氛围, 这也是其他区域最难复制和模仿的。
所谓产业集群, 是指在某一行政区域内, 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比较集中, 并形成产业链, 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也被称为“地方特色经济”。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把“产业集群”定义为产业区, 并指出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群能够产生扩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模仿学习效应、产业拉动效应, 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五种路径, 即依托专业市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化园区和区域品牌。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 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 把本地生产系统和国际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380个地方产业群的产值达到全国总产值的60%, 印度约有350个中小企业集群, 出口产品占全国6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加速发展产业集群是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四、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县域特色经济
各个县 (市) 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形成了各自发展的区域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可以发展旅游产业特色;矿产资源丰富, 则可以发展矿业经济特色;水能资源储量丰富, 则可发展以水力发电为主的产业特色等等。可见, 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区际比较优势。从内容上看, 区域经济优势主要包括经济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和政策环境优势等等。从表现形态上看, 区域经济优势可以分为单项优势和综合优势、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等等。在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方面要有新思路, 实现新突破, 尤其是在投资减少、市场发育不足、科技人才储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 依托优势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升竞争优势, 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更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一个地区要发展, 关键是要发挥长处, 放大优势。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即使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也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在这一原理的指导下, 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 首先要确定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重点发展那些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以此积蓄力量,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逐步由“冰冻地带”步入“阳光地带”。在我国, 浙江、珠三角、海南省等地区, 就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腾飞的。
特色区域经济 篇10
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 高校与其紧密联系, 高校科研工作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最为有效方式。高校图书工作正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人才资源支持, 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十分重要的影响。
1. 高校图书资源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第一, 高校图书作为重要管理要素参与到区域特色经济建设中, 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管理和经济管理水平。高校图书信息资源作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决策重要依据,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也是知识共享的载体。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 要想科学作出决策, 就必须以全面、真实、客观的信息资料为基础, 确保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第二, 高校图书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进入到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和产品化生产过程, 获取丰厚的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图书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门, 完全可以和其他信息资源联合或者独立形成市场中十分紧缺的信息产品和资源。扩展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 推动区域特色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特别是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中, 科技创新人员对于特色产品和新产品的研制, 为了少走弯路、缩短研制周期, 就必须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信息资源,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2. 高校图书资源成为推动区域科技进步的推动力。
当今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 必须要以具有高度复杂性和跨学科性的科技为基础, 任何一个创新和突破必须要以充分占有区域经济发展的学术信息、借鉴已有科研成果为基础。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 需要有以服务高效、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平台为基础, 而高校图书是信息资源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缺少高校图书资源支持, 科学决策就难以进行。高校图书为其提供完整、客观、公正的事实依据, 发挥凭证和查考作用。高校科研工作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需要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不断总结, 而这些总结经验对于区域特色经济而言, 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高校科研项目和区域特色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高校科研成果只有更快转化成为商品, 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如果科研人员能够将科研过程和结果都客观记录下来, 后来的科研人员对形成的图书档案资源进行进一步研究, 将可以使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全面体现,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图书工作在服务区域特色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认识存在着偏差。
高校图书管理部门以及区域政府职能部门对于高校图书在区域特色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上还存在偏差。由于高校图书独特作用和意义没有得到体现和广泛认识, 导致区域特色经济建设中高校图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 由于图书作用难以得到高度重视, 高校图书管理技术较为滞后, 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高校图书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一致, 例如高校图书业务经费不足, 部分图书馆人员不足, 这些都严重制约高校图书工作的发展, 也严重影响高校图书服务区域特色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2. 意识较为薄弱。
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 有的单位和部门对图书价值和作用认识的不足, 导致科技项目档案积累难度较大。普遍存在高校图书档案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问题;有的院校对图书资料搜集不齐, 该搜集的没搜集, 不该搜集的搜集了一大堆, 甚至有的图书管理人员将工作中所积累的有价值资料没有及时进行归档, 图书资料散失存放, 没有进行统一存档和管理, 导致图书遗失问题严重, 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出高校科研工作全貌。
3. 高校图书电子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
许多高校图书管理部门由于领导没有充分重视和办公经费缺乏等方面原因, 未能采用现代化图书档案管理技术和设备, 导致高校图书管理在服务网络化、检索自动化、存储数字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难题, 图书档案资源共享更是难以提起。主要表现在, 第一, 电子政府和图书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难以实现一体化管理;第二, 对来自不同形式、不同渠道、不同单位的图书数据缺少有效整合, 无法有效发挥图书的规模化效益;第三, 传统图书数字化程度较低, 特别是在全国高校的图书综合性信息中, 难以实现资源全面共享。
三、全面强化高校图书档案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要充分重视高校图书的高度。
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必须要对其高度重视。第一, 高校管理者和政府职能管理部门要对高校图书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 要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责任感, 全面增加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要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图书档案管理方面的管理条例, 确保图书存储安全;第二, 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充分重视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图书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 只有依靠区域内各个政府部门和高校图书档案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 才能真实记载着高校科研和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才能够更好总结成功经验, 才能够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更好服务。高校图书档案的保管和使用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 也是政府各单位各个部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 要通过宣传活动, 在整个区域内掀起图书意识, 服务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氛围。从而使更多的人对高校图书的重要性加以认识, 才能够在整个社会形成人人都关心高校图书发展的良好局面。
2. 高校图书资源要突出区域特色。
高校图书要想更好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服务, 就必须要突出其区域特色。首先, 高校图书要能够在服务于区域特色生产建设等方面的选题方面有突出地位。高校图书管理部门要能够从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特征出发, 从高校图书资料中发掘一些有利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信息提供给部门和领导, 供其决策时进行参考;其次, 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需要大量关于人口普查、水利、土地、气象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这也是政府部门编制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而这也是高校图书档案资料的重要内容, 如果高校图书档案能够在此方面作出一些汇编, 形成一些重要数据, 将有利于服务区域特色经济建设目标的发挥。
3. 要突出高校图书的服务性。
服务意识是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根本属性, 而服务意识更是高校图书案管理工作的主导思想。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 乃至整个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可利用资料。长期以来, 由于传统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限制, 高校图书档案在区域特色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经济建设者难以对图书档案资料进行最大限度利用。而在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条件下, 高校图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要从现代化角度来探索管理工作的创新, 建立高校图书网络服务, 通过网络为经济建设者更好提高综合性档案信息服务。因此,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 主动完善高校图书服务体系、拓宽服务范围、开拓服务领域, 突出有效服务, 使现代服务意识成为高校图书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服务的不竭动力, 开创高校图书信息服务新局面。
4. 要提高高校图书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要想更好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服务, 就必须要使其图书档案信息更快、更新、更精, 而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必须要提高高校图书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首先, 要实现高校图书管理手段的信息化, 只有在信息技术管理、计算机管理、定量管理、激励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等综合管理方式中, 才能实现高校图书管理的现代化;其次, 要实现高校图书管理的现代化, 就必须要做到高校图书管理计算机的网络化。要加强图书的网络化和计算机建设, 实现高校图书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 就必须要充分重视馆藏数据化建设, 要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档案的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 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共享数据库;再次, 要逐步实现高校图书馆藏资料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藏内容不仅要有缩微品、印刷品, 而且还要有磁带、磁盘、光盘等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所需要的电子信息媒体;最后, 要逐步实现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现代化。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现代化设备技术应用能力和扎实的图书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只有具备相应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才能够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提供图书信息资料。
总之, 图书不仅是昨天科研和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的积累, 更是今天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是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借鉴资料。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发展对高校图书管理也产生重要推动影响力, 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不仅影响着高校图书管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而且也推动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高校图书管理部门和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图书的管理、搜集、整理工作, 才能够对其更加充分、有效、完善保护和利用, 才能够更好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继明.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浅谈[J].档案时空, 2007 (11) .
[2]张月研.做好档案工作对区域经济服务的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4 (5) .
[3]童云.充分挖掘高校档案资源更好为地方经济服务[J].镇江高专学报, 2006 (9) .
[4]马秀云.浅谈档案工作服务区域经济[J].云南档案, 2007 (6) .
凸显云南特色 助力经济腾飞 篇11
入刊理由: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超前眼光及超凡智慧的领军者。为大力推进云南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把云南旅游商品和装备推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催生相关工业园区、批发交易中心,大力提升云南的旅游产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顺应了我国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可谓是顺势而生,也是旅游业协会强化职能、推进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彩云之南,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蝴蝶泉边,歌声流淌,泸沽湖畔,心仍荡漾……”这熟悉的歌声总能勾起人们对彩云之南的深情向往,也反映出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云南的一大特色。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的成立,将致力于发掘云南的特色旅游资源,改善云南旅游经济的面貌,促进旅游经济再创新高,这一新举措,将令云南的旅游业“穿上新装”。和风吹遍高山峡谷,轻抚云南的土地,遍地绿树繁花,一切都昭示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又到了关键时期,云南将继续打造一张享誉世界的名片……
竭诚尽智求发展
凝心聚力显特色
2013年4月25日下午15时30分,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盛大举行。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段跃庆,云南省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和润培,云南省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莫泰尧等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云南省旅游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曹昊男,分会会长蔡超,分会副会长袁兵、张新晖、刘红、张军、白世超、李崔昆、夏滨、李忠燊 、和昆花、莫泽新等11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此外,还有会长单位,常务副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等相关单位也出席了该次成立大会。
会议由云南省旅游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曹昊男主持。
首先,会议相关代表对云南省旅游业协会筹备工作进行了工作汇报,对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管理办法进行了现场宣读。会议上,参会会员单位对第一届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的领导班子、理事单位进行了现场民主举手表决,云南五維健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超当选为会长,云南民族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兵、大理旅游集团董事长张新晖等人当选为副会长。此外,并在现场所有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对协会会长、副会长以及10余家理事单位颁发了牌匾。
会上,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首任会长蔡超在《就职讲话》中表示: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确立,中国的旅游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旅游商品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地位不断上升,但目前中国旅游商品业依旧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上,缺乏行业标准,更无从监管,建立一个能对旅游商品生产、标准考核和流通过程中实行监管的部门迫在眉睫,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也因此应运而生。
段跃庆在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产业链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旅游商品是旅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业辐射性广、融合性高、带动性强的特点。旅游商品的发展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水平,体现着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水准。我省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云南省旅游商品开发与旅游购物业发展”的建设工程。
段跃庆同时在讲话中表示,云南旅游商品种类繁多,包含茶叶、花卉、咖啡、玉石、民族工艺品多种特色产品,但云南开发设计能力不足,资金缺乏,导致云南旅游商品在创新、开发、设计能力上普遍滞后。按照国际标准,旅游商品收入应占旅游收入的30%,若低于该水平说明旅游产业结构层次存在一定问题,而云南24%的旅游商品收入不仅低于国际标准还低于全国水平。很多本应该是云南最有优势的商品,设计、生产却在广东、福建等地,没有形成云南旅游市场中的经济优势。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不乏大量有特色有价值的旅游商品,普洱茶、斑铜、纺织布艺、玉石等都是游客喜爱的商品,但是云南旅游商品同质化高,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缺乏一个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缺少一批有创意能力的旅游商品研发机构和人才;旅游商品开发理念还受到传统思维的局限;资源整合利用率较低等。他说成立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有重大而深远意义。主要表现“三个小、三个大”:一是小协会,大产业。二是小商品,大市场。三是小协会,大家庭。协会是市场间信息的提供者、竞争和调和者、规划的制定者、活动的组织者,在行业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的成立将会成为市场对接的“好桥梁、好助手”。
段跃庆要求,分会成立后,能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统一设计,争取在一个总品牌下做出多个子品牌,并在规范市场、制定行业标准起到重要的作用。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要建设成广大参会企业之家,要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为企业开发和生产商品出谋划策,为商品的销售做宣传。分会要主动加强与各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协调解决行业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做好服务工作,使协会真正成为旅游企业的主心骨。
为了加强对云南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生产和推广的引导和服务,促进旅游商品市场快速健康发展。蔡超还根据分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纲领做了阐述:首先展开市场调研,搜集、挖掘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商品与装备,从设计、开发着手,提升云南旅游商品和装备的品质;为此,分会专门设置了“设计开发中心”,由资深设计开发的副会长单位负责,并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共同推动云南旅游商品和装备的开发设计水平。第二,推动创建云南自己的旅游商品和装备品牌,不仅要把云南的旅游商品和装备在云南旅游市场做大、做好、做强,而且要将云南旅游商品和装备向省外、国内推广;为此,分会专门设置了“旅游商品和装备推广中心”,准备联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推动“云南国际旅游商品和装备交易博览会”的举办和“旅游商品装备工业园区”的建设。第三,规范旅游商品装备市场,树立云南旅游商品和装备的良好形象;为此,分会专门设置了“法务和标准中心”,一方面引导、规范协会会员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意识;另一方面参与或主导制定“旅游商品与 的相关标准”。第四,集中各方资金,推进旅游商品和装备的快速发展;为此,分会专门设置了“创新基金中心”。将采取多种融资手段,整合政府、金融机构、会员、其他投资人等的资金资源,采用“互助资金池”、项目担保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为旅游商品和装备的开发、加工、推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nlc202309030056
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会长蔡超强调,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成立后,将紧跟时代,实现在线服务,为游客推荐旅游商品,为游客指导旅游装备,为企业开发商和生产商出谋划策,为商品的销售做宣传并提供渠道,推进旅游商品工业园的建设,同时结合各个地州和景点自主开发的旅游商品、旅游装备等,以一个中心,多个点面的方式形成一个市场,随时随地为游客提供服务,为商家和游客搭建桥梁。
建言献策为企业
勇担责任谋飞跃
据有关资料显示,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的成立,必然要承担起规范旅游商品市场,引导旅游商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责任,要逐步制定行业标准,对好的商品给予奖赏和宣传,对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家给予规劝和帮助。同时要探索加强行业自律的路子,要杜绝和自觉抵制行业违规经营,对违反行业公约者进行监督和约束,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成立大会上有关领导还强调,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成立后,要紧紧围绕服务于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展开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特别是要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我省旅游商品业发展形势,深入分析研究我省旅游商品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比如旅游商品企业的恶性竞争,旅游商品特色、旅游商品企业的做大做强等,提出切合我省实际的行业发展意见和建议,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将以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优化行业市场环境,充分整合旅游商品和装备行业的资源,推动旅游商品和装备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为云南省在旅游商品方面提供一个信息沟通、经验借鉴、资源整合、资金利用、宣传推广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推广渠道,制定行业标准,使旅游商品和装备的发展更加适应云南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此外,分会还将积极组织研讨会、推介会和产品评比等活动,把云南旅游商品和装备推向全国和国际市场,催生相关工业园区、批发交易中心的建立,大力提升云南的旅游产业。
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协会职能和作用,更好地推动云南全省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段跃庆希望,协会一头联着政府、一头联着企业、一头联着市场。协会要成为政府联系企业的纽带,成为企业反映意愿的渠道。协会要广泛听取会员意见,把企业的正当要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政府。政府各部门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符合政策的要迅速解决,形成良好互动的局面。分会的成立,意味着旅游商品部门和个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娘家”,要按照确定的职能,把“服务”的理念贯穿到分会的各项工作中去,在感情上贴近会员,在工作上服务会员,及时倾听和反映会员的呼声,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要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开展信息、法律、政策、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根据旅游业的需要,适时开展培训服务和研讨交流活动,帮助会员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真正把分会建成会员信得过的“会员之家”。
在这个新兴的行业组织内,开发建成云南自己的旅游商品品牌,进一步繁荣云南旅游商品市场,为推进我省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还强调云南旅游商品开发一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软肋。针对这块短板,云南旅游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就专门提出,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要大力推进云南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加大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培育形成若干旅游商品开发龙头企业。
2013年4月25日下午18时,会议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降下帷幕,圆满结束。
展望未来,分会还会遇到不可预知的困难。但是,相信在省旅发委和省旅游行业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它将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一步一个台阶奋力登攀,共同繁荣云南的旅游商品市场,将成为我省由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步伐中强劲有力的又一条腿。
立足云南,放眼世界,这是一种情怀与远见,挖掘本土特色,扶持企业发展,这是一种责任和无私。
2013年,我们期待不一样的彩云之南绽放在世人面前。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将引领云南迈向新的未来,实现旅游经济增长的既定目标,这是云南旅游业经济实现大突破,云南樹立新形象的最佳时机和助力。
责任编辑:张 超
特色区域经济 篇12
一、紧贴市场需求, 科学设置专业
学校在认真学习研究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同时, 积极开展产业发展前景, 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在“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岗位”的思路引领下, 抓住昌图农业大县特色, 并根据地缘优势, 结合自身办学特点,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以市场为导向, 设置学校各个专业。学校立足县域经济发展, 确保专业设置紧随产业结构调整而变、人才培养紧随市场需求而变, 在变中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做到“专业设置瞄准产业、专业建设紧贴产业、专业拓展跟踪产业、专业服务适应产业”。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畜牧兽医、现代农艺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专业为特色, 以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学前教育专业为重点,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专业为补充的专业体系。学校先后投资1200万元, 用于各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中, 学校将紧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在办好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 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动态调整, 开设有利于学生就业、升学的“非主流”专业, 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二、加强师资建设, 增强发展后劲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内涵的关键。学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要求教师要根据专业转变角色, 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全盘统筹、合理配备, 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 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 采取“培、送、引、聘”的方式, 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学校注重各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 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各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发展前沿, 熟练岗位技能, 明确岗位标准, 体验岗位情境, 从思想上转变用人观念, 完成从书本到实践的转变。几年来, 学校通过岗位带教、现场锻炼、兼职外聘等方式, 提高了各专业教师素质, 培养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在, 学校专业课师资力量雄厚, “双师型”教师达百分之六十。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 深化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学校是学生的练兵场,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专业技术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践能力。学校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要, 打破了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文化课、专业理论课、职业技能课的“三段式”模式, 采用体现“做中学”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即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历计划、检索、决策、实施、评估、反馈等完整的行动过程。学生在完整的行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综合专业能力的提高、关键能力的培养、专业意识的形成的有机结合。
四、完善基地建设, 走“产教结合”之路
昌图职教中心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点工程。学校将企业管理引进实训基地、实训室, 创造类似企业的工作环境、安全的职业场所, 实现技能育人、环境育人, 提高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几年来, 学校先后投入600余万元, 建设了生化实验室、动物医院、生猪饲养场、黄牛饲养场、花卉大棚、汽车运用与维修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电焊车间、画室、舞蹈室、钢琴室等实训实习基地, 同时还积极协调确定一些养殖大户、周边农户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使理论和实践实现了一体化。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能为种植户、养殖户提供了技术服务, 一举两得。学校通过充分利用实训实习基地, 实现教学、实践实习、生产经营三者融为一体, 走产教结合之路, 培养出真正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五、拓宽办学渠道, 实行多元化培养模式
学校运用多种形式提升办学。畜牧兽医、种植专业教师经常送教下乡, 足迹遍及了38个乡镇场, 把“课堂”设在农村, 向广大农民传授种植、养殖实用技术, 促进了种植业、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在提高农民素质、增收致富上发挥了突出作用, 受到了社会的欢迎。
随着我县农业、工业的不断发展, 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 学校抓住这一机遇, 培养创新人才, 力争校企深度合作, 联合办学, 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学校先后同沈阳市化学工业学校、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等签订“1+2”办学协议, 同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民航管理学院签订“1+3”办学协议, 加盟“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同时, 在北京、青岛、深圳、沈阳、大连、天津新经济开发区等地建立就业基地。学校紧紧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立足本地经济发展需要, 依托当地行业优势, 不断寻求校企合作机遇。学校先后与北京宏福集团、天津三星通讯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连峰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祥运服装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歌尔集团、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沈阳华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辽能协鑫风力发电技术有限公司、东大饲料公司、老四平工业园区等2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 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 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 实训、实习教学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
六、适应企业需求, 积极服务社会
【特色区域经济】推荐阅读:
区域特色农业08-28
区域特色农产品06-09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09-11
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09-02
区域性特色教育的典范08-13
努力开拓有区域特色的老年教育05-18
特色茶叶经济07-09
特色经济08-07
特色农业经济07-08
特色宏观经济理论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