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色

2024-05-10

体育特色(共12篇)

体育特色 篇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各种新颖的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更加注重生活的健康性,为此人们也注意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在生活的社区里开始推广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兴起了社区体育,并且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社区体育融入了地域的特色文化,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展示了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特色。社区体育把社区里的居民组织起来参与各种健身活动,集体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鼓励人人健身,人人锻炼,还可以丰富地域文化体系,从而推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水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的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养成的体格和个性也不一样。如中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方,北方人耐寒,体格比南方人强壮。同是水上运动,北方盛行滑冰,南方盛行游泳,气候的不同也会影响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这些地域特色文化不仅丰富了社区体育的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以继承和发扬,积极推广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地域特色体育文化的内涵

我们知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代表着这个地方的生产特色。同样地,体育文化也孕育在地方的特色环境中,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这些特色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生活习惯

在城市里,人们多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白天工作繁忙,多把体育锻炼安排在晚上,且由于一天工作的辛劳,城市的居民倾向于选择平缓的“静运动”;而在农村里,村民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把体育锻炼安排在早上或者在生产劳动中,在田间劳动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而且比较倾向于消耗体力较大的运动。可见,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人们的锻炼情况也不一样。

2、传统习俗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也会影响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取舍。如有的地方舞狮技术高超,在平时锻炼时比较注重手脚的灵活协调性;有的地方比较流行举办龙舟赛,在锻炼上比较注重手臂手腕的力量训练。根据地方的需要,体育锻炼也会有所侧重。

3、地理环境

我们国家地形地貌各异,气候多样,人们依赖于地理特色发展体育运动。如有的地方瀑布河流较多,或者近海,可发展漂流或者游泳项目;有的地方崇山峻岭,森林密布,可发展攀岩、爬山等运动项目。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可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发展各种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

三、推广地域特色体育文化的途径

1、传承民间地域文化特色

每个地方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是地方发展的水分与营养。中国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流传至今,分布在各个地方,有的地方以剑术著称,有的地方以舞蹈见长,还有的地方以骑射出名,都是地域特色体育文化的表现。因地制宜地开展地域特色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发扬地域文化,还能够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技艺得以继承和发展,世代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加入时代元素,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家也在逐步与世界接轨,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开放的城市不仅吸纳了投资资金,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上海、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时尚潮流更新快,各种交谊舞、瑜伽、健美操等一些外来的体育运动吸引了城市人的目光,丰富了我们的体育文化生活。如今流行的广场舞则体现了中国特色,在学习外国舞蹈的基础上自创舞步,穿上民族服饰,编上喜爱的民族音乐,成为社区体育的一大特色。

3、发挥体育名将效应

有些地方体育人才辈出,造就了一大批体育名将,带动起了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如“跳水皇后”郭晶晶活跃在体坛后,家乡河北也逐渐兴起一股跳水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跳水运动中来,推广大众化跳水。此外,还有NBA名将姚明大力支持篮球运动事业的发展,在上海也掀起了一股“篮球热”。还有中国金花、网球好手李娜,更是开创了中国的网球历史,在家乡甚至在整个中国都出现了一股讨论网球的热潮。因此,体育名将也能发挥效应,将自己取得的体育成就推广到家乡,为家乡的体育事业做贡献,丰富家乡的体育文化。

4、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说到底,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必须基于相关体育设施条件的完善配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政府要做好硬件支持工作,继续增加对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各社区居民添置足够的健身器材,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各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尤其是一些具有体育锻炼设施的学校和单位,要求定期、定点对所在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开放,扩大活动区域,方便居民进行锻炼,防止居民因场地设施问题而放弃锻炼的现象发生,从设施配套的完善上支持居民的健身活动,使全民健身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推广地域特色文化。

四、结语

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与地方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密切相关,彰显各地方的体育特色,体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具有历史艺术价值,还具有兼具健身、养生、保健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因此,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在社区里推广当地的特色体育文化,丰富社区体育文化的内容,把地域特色体育文化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来,能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兴趣,增强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提升人们的爱国情结和民族意识,有效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造和更新,注入时代活力,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体育资源得到了更多的开发和利用,各显特色的地域体育文化也被推广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地方特色体育发展的变革,丰富了社区体育的内容,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广地域特色体育文化,更新体育锻炼的形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体育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还有助于构建地方特色文化体系,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社区体育,地域特色,体育文化

体育特色 篇2

协议书

甲方:宁乡五中(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丙方:(被录取新生、以下简称丙方)

为贯彻宁乡县教育局关于招收体育特长生精神,该同学经我校体育组测试,成绩优异,特录取其为我校体育特长生。教育局在对乙方年终考核及其它的评价上,该生的录取情况,按体育特色高中取生评价。经甲、乙、丙三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丙方经宁乡县体育特长生测试,被我校录取。

第二条甲方责任与义务

负责按照国家普通高中教育的要求及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对丙方在校期间进行培养和日常管理。

第三条乙方责任与义务

负责并协助丙方自签定协议后按甲方工作安排及时入学接受培训和学习。

第四条丙方责任与义务

(一)按照《宁乡五中新生入学注意事项》的规定按期缴纳元预交学费。按时到校报到,及时缴纳学费、书费、住宿费及其他各项费用。

(二)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加训练,力争选拔参加09年9月份的省传统校田径运动会。

第五条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叁方共同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丙叁方各执壹份。本协议从叁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丙方:(签字)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体育特色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 拉丁舞 终身体育

1前言

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学校体育及其目的任务,国内有关论述很多,由于从宏观上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因而由此反应出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在观点及其内容上不尽相同。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界“终身体育”教育目标的确立,构建校园特色体育文化再次被推到最前台。校园体育文化能够有效的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及教师特点来开展体育活动,构建校园特色体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赋予学校体育新的意义。

2相关概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发展起来的。高校体育文化是在高校育人的环境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群体活动等体育形式,在大学校园里流通和传播,以提高全员文化,并促进学生成长,目标是提高审美情操和身体素质,成果是全体员工、师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精神。拉丁舞男女舞者搭档,穿着亮丽的赛服,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完成节奏感鲜明动作优美的舞蹈套路,包括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五个舞种。

3 拉丁舞

3.1拉丁舞的多元审美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化,人们对舞蹈所蕴含的没的成分、价值追求已深信不疑。当他们在欣赏和享受这一运动时,可以得到某种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受到美的启发。拉丁舞除了要求男女伴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着重强调举止潇洒,充分体现青春活力。这些技术要求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欣赏价值,而且更体现出了积极向上与催人奋进的精神风貌。

3.2拉丁舞的教育功能

拉丁舞是体育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它充满了生活激情,是一种反映人们生活变化的运动。通过拉丁舞可以改善型体,使体态丰满、匀称、和谐,使形体符合一定的健美标准。有资料表明,拉丁舞可以使人的心肌发达,从而使心脏功能加强。同过学习了解拉丁舞,可以提高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参与力。拉丁舞作为以人体为工具的一种艺术体育,它是一种排除语言而主要依赖富有节奏韵律的形体动态。它具有特定人体造型和形象 ,表现出来的形象常常是一种抽象物,这种抽象物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解释,因此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艺术鉴赏力是不行的。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文化知识,否则,无法了解拉丁舞所具备的时间、空间和力的特征,也无法了解到体育普遍规律和舞蹈艺术特殊规律,也就无法享受到完美人生。

4.拉丁舞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体育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这样,整个校园体育文化运作起来才能全面开展。而拉丁舞即是体育文化的扩展与补充,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拉丁舞在体育课堂的出现 , 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将体育课价值最大化。拉丁舞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提升其道德素质,陶冶其情操。

5 建设校园拉丁舞特色体育文化

5.1 开设体育舞蹈课

拉丁舞作为一种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健康个性的空间。把拉丁舞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已把拉丁舞列入选修课或必修课内容,并且深受学生的喜欢。

5.2 组建拉丁舞社团

高校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渴望接触 和学习更多更新的拉丁舞知识。而学校有较好的师资和场馆设备,可以组建体育舞蹈社团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爱好舞蹈的学生参加,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5.3 加大拉丁舞的宣传力度

举办比赛。拉丁舞比其他舞蹈更具有比赛性,多增加比赛不仅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还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5.4 加大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于校园其他建设来讲,场馆等教学设施建设的 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行政部门应转变观念,加 大对拉丁舞的扶持力度,增加投人,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跟上教育改革的 步伐。

6 结束语

大学是继承和弘扬世界先进体育文化的主阵地,是孕育先进教育思想的 温床。每所高校都应该结合自身办学目标、人文精神、特定条件,建设富 含其特色文化内涵的体育文化,从而提升学校人文教育深度,实现对学生 “终身体育”的教育负责。

【参考文献】

[1].张祝平.以郑州大学荷球文化为例论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

[2].于平.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3].邵纪淼,左铁儿,王金城,等.体育美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5.

[4].蔡云.校园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5].汪美芳.浅谈学校体育文化建设[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

[6]张瑞林,王浩,陈向阳.《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7]王玉真.《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高校体育舞蹈的研究》[J].2011(3):116-117

体育课堂“图”显特色 篇4

一、化难为易

新课改进行到今天, 运动技能的学习已成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线之一。对一些年纪较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体育教师来说, 在教授一些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技术动作时, 很难完成连贯的动作示范。这时, 就可以巧借挂图来实现整个技术动作的连贯示范, 从而轻松实现教学目标。比如:进行跳远技术教学, 当各个分解动作的学习都完毕, 学生要进行完整练习时,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挂图将“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缓冲”各个环节很好地串联起来展现在学生面前, 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同时, 再辅以教师针对性的讲解和对衔接要领的细节提示“怎样舒展身体”、“怎样用力”等, 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跳远的连贯技术动作, 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繁为简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经常采用情景教学, 有些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 学生还不一定能够理解。若是结合挂图来讲解就简单明了。比如:在进行自然地形跑的教学中, 首先, 跑动的路线只靠教师口述讲解很难使学生清楚记得;其次, 跑动路线涉及各种地形, 通过各种地形时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动作技巧, 什么方法能让学生短时间内清晰地理解这些呢?挂图!教学挂图中的简笔画和要点提示说明, 能够使这些路线, 要求简明生动地体现出来, 从而能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一来, 既节省了课堂组织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从而使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得以轻松地突破和实现。

三、集思广益

新课标中对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较高的关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可以结合挂图进行课的讲授。这样既能通过挂图来展现一节课的完整内容及组织过程, 还可以利用挂图进行巧妙的设疑,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大胆创新。然后, 教师集思广益采纳学生的灵感火花, 再融入到学练中, 这样一来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又能刺激学生的表现欲。举个例子来说, 在“贴烧饼”的游戏中, 可以先利用挂图来展现游戏的方法技巧, 使学生解读游戏, 按照挂图的意图去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 给每一组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和要求, 让学生进行创新游戏。每一组发一份纸板, 要求学生将自己小组的想法集中表现在纸板上, 各个小组的纸板收集后,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理, 重新在纸板上表现出来, 然后让学生根据新的图例提示再来进行游戏学练,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也使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得以拓展。

四、直观明了

在集体运动项目进行战术演练时, 挂图直观明了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比如, 小篮球比赛中的战术配合, 利用挂图就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跑动路线、传球路线、掩护方法、抢篮板球、回防等, 使学生能够很快明白战术配合的要点。举个具体的例子:半场的区域联防。通过图板来展示5位运动员的站位, 在防守时怎样来“关门”、怎样来协防、防守时负责的区域在哪儿。当进攻方投篮时怎样卡位、抢前场篮板、保护好篮板球、发动快攻等。结合图示, 使场上的同学很快明了自己的责任及角色转变。

五、“图”简意赅

体育特色村申报 篇5

色村申报材料

××镇××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西北端,在××镇的西南。地处天目山余脉东北峰下,生态环境极其优美,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山林面积2295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875亩,耕地面积2690亩,森林覆盖率86%。

××村在村规模调整中,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辖有14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801户,2596人。随着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增强,村民在物质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希望在精神方面有所追求。因此,借着创建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的机会,村班子成员努力为村民打造一个舒心、快乐的文体活动场所并在组织、队伍、机构、设施、宣传等多方面打造一个体育强村,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现将我村创建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一项重要内容,村委班子成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大省的决定》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主导、村级引导、舆论倡导、队伍辅导、考核监督”的办法,把体育工作列入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

划中,纳入村两委的工作议事日程中,努力营造体育工作发展的平台。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1、组织领导建设。我村党委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把体育工作提上了一个高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入到计划之中。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拟定了《××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实施意见》,且制定了创建的计划,落实了工作措施,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把创建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2、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创建工作计划要求,我村建立了各项关于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从工作人员规范到比赛赛程的规章制度,从细节出发,维护体育工作的正常运转,构建健康的健身服务体系。

3、加大对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2009年以来,在村级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村党委坚持安排近15000余元的体育活动经费,达到人5.62元,预计2010年人均将达到7元以上,递增约12%以上。

二、机构健全

为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村建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体育辅导站,分别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负责村级群体活动的指导和开展。2009年××村还成立了篮球队、腰鼓队、象棋队,并制定了相关章程,配套成立了村体育辅导站,落实了体育指导员,使群众体育组织进一步完善健全,有利地推动了我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全村的体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建立了一个长期性和实效性的群体活动层次和群体活动

三、场地设施

2009年村委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针对村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的情况新建了3个健身点,共有健身设施40余个,方便大家健身。新建室外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场室内室外各一个,新建老年活动室1个,免费向老年人长期开放。新增活动面积2700平方米,人均活动场地面积达到1平方米以上。各个健身点的健身器材有专人管理,确保健身器材不被损坏,改善健身点的周边环境,给广大村民创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健身娱乐环境。

在文体活动室内、老年活动室、篮球场等场所内,都张贴了相关的制度,由专人保养和管理。

四、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倡导全民健身,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增强村民身体素质,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村全民健身了能够到小组还开展了乒乓球、象棋、跑步等比赛,建立了篮球队、腰鼓队、锣鼓队、象棋队等体育运动队,其中腰鼓队还参加了2010迎新年及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开业典礼等活动,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村村民积极参加镇里及村里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凭借自己勇于拼搏的精神,他们在一些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的在

比赛中努力拼搏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让我们为之振奋。2009年村委还组织了50余名村民参加了镇体质测试。

五、注重培训和宣传

创建杭州市体育特色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把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列入为民办实事,着重在完善和提高上下功夫,在丰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上下功夫。按照“三化”(园林化、人性化、人文化)和“三位一体”〔健身点、篮球场、乒乓球室(场)集中放一处〕的要求,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村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本村是山区地形,在人口集中,地势较为平坦处建健身场所,设置体育健身器材,可以与镇文化中心联合开展各类活动,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类多种多样的为题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2009年本村加大对体育创强及全民健身等重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宣传窗、标语、横幅、网络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学习典型经验,订阅体育健身方面的报刊、杂志等,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对于本村相关的体育工作台帐资料,建立健全体育档案及资料的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对体育活动的文件、秩序册、成绩册等相关资料进行归档。

以上是我村关于创建杭州市体育特色村的相关工作汇报,在这一创建过程中,我村的体育工作有了骄人的发展,“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我们要按照“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把“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创建活动推向深入,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我村体育工

作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特色”的体育商业化 篇6

伦敦奥运会自开幕以来,我几乎天天熬夜看比赛,因为在日本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饕餮体育盛宴:不但中央电视台有3个频道同步直播奥运比赛,上海本地的五星体育频道也能看到一些直播。

我估计,中国观众的这项“福利”在全球所有国家中独一无二,因为在大多数国家,电视台是要竞争奥运转播权的,拿到转播权的电视台又要竞争频道资源,还要受赞助商牵制,导致观众难以很“爽”地看一场自己喜爱的比赛。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出巨资获得了奥运会的美国独家电视转播,但因为过度“照顾”赞助商的要求和利益,很多非常精彩的比赛都没有转播,就连开幕式也没有同步直播,遭到美国民众的一片唾骂。

在日本也有类似的问题。奥运会转播权同样是被少数电视台买断的,没有转播权的电视台在播报关于奥运会的新闻时,甚至不能使用有转播权电视台的画面,即使是自己国家队的运动员得到了金牌也不行。而买下转播权的电视台有时因为缺乏频道资源,有比赛也来不及转播。近几年网络能解决一些年轻群体的观赛需求,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到普通大众层面。

现在,赞助商之间的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前大企业认为,只要能成为国际奥委会的TOP全球合作伙伴,就等于分到了奥运会的一块蛋糕,万事大吉。但随着媒体多样化和网络传播的猛速崛起,光拿下国际奥委会已经远远不够了。在像中国这样的巨大市场上,如果有一家企业成为买断转播电视台的首席赞助商,那么它可以花较少的钱,却达到比国际奥委会赞助商好出几十倍的广告效果。

正因为如此,全球赞助商们开始挖空心思,使用各种方法与本地赞助商争抢出镜率,甚至连他们所赞助运动员的出镜次数都要严格把关,甚至不管运动员的体能极限,迫使他们达到商家的营销目的,非常可悲。

在中国,体育商业化虽然并不体现在争夺转播权上,而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人——上至政府部门,下到普通民众——似乎对自己国家能拿奖牌的项目和个别运动员有极高的期待值和关注度,对其他“冷门”项目和运动员则几乎不闻不问。

本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媒体也花费了巨大投入进行报道,但在一片慶祝欢呼声中,有多少人注意到更多默默艰苦训练的“普通”运动员?又有多少媒体在奥运结束后还会去跟踪“陌生”的体育项目?

媒体厚此薄彼的背后,归根到底也是商业利益作怪。

体育需要钱、需要赞助商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但如果金钱和利益侵蚀了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另一个商家必争的战场和媒体获得广告的手段,那就不免让人悲伤了。

只怕在不远的将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口号,不再是激励运动员的,而成了赞助商们的座右铭。这也是伦敦奥运会留给我的最大担忧。

特色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篇7

一、环境的创设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

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是开展好户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我们根据园所的实际, 充分利用自身条件, 因地制宜, 合理划分活动场地, 开展好体育游戏活动。

我园地处近郊, 环境优越。户外有两千多平方米的运动场地, 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宽敞的空间。室内有二百平米的阳光大厅, 弥补了因为天气和季节的局限而停滞活动的不足。为使每个班级的活动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展, 我们科学地划分活动场地, 交叉安排好活动内容和时间, 投放适宜的活动器材。如:投掷场地的小垒球、小飞镖, 平衡场地的不干胶贴成的独木桥, 钻爬场地的泡沫垫、呼啦圈, 跑跳场地的20米跑道、小跨栏等等……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快乐地游戏, 平衡能力、掷远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耐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充足的用具是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

要开展好体育活动, 形成全员性的活动氛围, 充足的活动用具是必备条件。我们挖掘身边教育资源, 收集废旧材料, 自制体育活动用具, 配合体育活动的开展。

(一) 发动家长提供原材料

向家长发出倡议, 号召家长把平时积攒的废旧材料带到学校。在家长的支持下, 那些废弃的布条、布角、瓶瓶罐罐、塑料铁丝、纸箱鞋盒等等, 很快集中在了每个班级。教师们将这些废旧材料进行了清洗、消毒、晾晒和分类整理。

(二) 对废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老师们根据活动所需将它们变成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体育玩具。制作的玩教具有:布角布条做成的毽子、沙包、绳子等;易拉罐做成的举重器、小高跷、梅花桩等, 大纸盒制成的钻筒、滚坦克、运动箱等;蛋糕盒纸边做成的套圈、小方向盘;用塑料药瓶制作了拉力器等等。这些自制的玩教具, 大大弥补了幼儿户外活动材料的不足, 满足了幼儿户外自由游戏的需要。

三、不断探索创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手段

法国著名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 “运动能代替药品, 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运动能满足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 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

体育玩教具的制作, 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注重体育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 并在活动中探求活动用具的新玩法, 丰富活动内容, 调动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一) 踢跳为主, 开展活动

跳绳和踢毽子是人们最熟知、最喜爱的体育运动, 我们以此为活动入手, 展开活动。根据 《纲要》中的目标要求及幼儿年龄特点确立活动专项训练目标, 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中小班以毽子为主进行踢毽训练, 大班幼儿以绳子为主进行跳绳训练。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从未接触, 有些难度, 为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 教师从一招一式教起, 并设置了班级活动记录表, 对孩子们的活动成绩进行记录。看着自己成绩由0个到1、3、7……几十个的提高, 孩子们锻炼的劲头十足。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技能后, 我们趁势开展了跳绳和踢毽子比赛活动, 并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更加调动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有效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

(二) 活动拓展, 培养能力

陈鹤琴先生指出, “儿童的世界, 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 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 才是他的真世界。”所以, 我们在踢跳活动的基础上, 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和启发, 不断创设体育活动新玩法, 使活动内容由单一引向多样。

1.一物多玩

一物多玩的游戏活动, 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是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教学游戏活动中发挥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 鼓励引导幼儿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

如“好玩的绳子” 游戏活动, 启发幼儿探索出绳子不仅可以跳着玩, 还可利用它玩“绳伞、跨栏跑、钻洞洞、捉尾巴”等各种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 也可以把绳子绕成团变成绳球, 进行投、传、踢等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的钻爬、跳跃及身体协调等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多功能键子”, 孩子们可以玩系扣子比赛、数数、移动小箱传键、保龄球等游戏, 还有顶、夹、运等多种玩法。开发幼儿的潜能, 锻炼幼儿的体能, 大小肌肉、关节得到协调发展。

2.内容多样

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能够刷新孩子们的视野, 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使他们身体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因此, 我们充分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多种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如:小班的跳跨栏、过小河、踩小高跷、跳布袋等;中班的滚坦克、赶小猪、传送带、打保龄球、掷飞盘、钻箱子等;大班的踩梅花桩、过独木桥、舞长龙等。

3.引向纵深

体育活动的开展, 使师生创新思维更加活跃, 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 把几种活动用具进行优化组合, 生成新的游戏活动, 把活动内容引向纵深。如把小高翘、套圈、布绳、荷叶等组合在一起就可以生成“拼花”“青蛙荷叶跳”的游戏活动, 小车轮、呼啦圈、垫子、山洞、皮球、纸箱组合生成“勇往直前跑”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 开发了幼儿的智力, 锻炼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 提高了幼儿的耐力。

四、家园共育是推动特色活动的桥梁和纽带

《纲要》 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很好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 使户外体育活动形成园内外的一种合力、一种运动氛围, 扎实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我们搭建各种平台, 展现户外体育活动, 调动家长、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内化家长孩子的自觉参与行为, 推动特色体育活动的开展。

“趣味体育运动会”是展示孩子们体育技能的独特舞台。我们从幼儿兴趣、体能及运动技能出发, 设置各种体育比赛项目, 如:二人三足跑、四脚着地爬、龟兔赛跑等游戏活动, 促进幼儿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 并通过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等良好品质。亲子联谊会上, 通过“亲子运球”“亲子踢毽”“跳绳接力跑”等活动, 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感受体育活动的快乐, 增进了亲子之情, 密切了家园联系。体育活动成果展示是家长开放日中一项必不可缺的活动内容, 每到此刻, 家长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参与孩子们的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特色 篇8

1 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全国体育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表演专业 (体育表演艺术方向) 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体育表演艺术理论基础, 熟悉表演理论和体育理论, 比较熟练地掌握体育表演的知识与技能,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够在各级各类的专业表演团体、表演性组织、学校、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从事体育表演、教学、编导工作的艺术的专门人才。其培养要求是:掌握体育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并具有扎实的实践运用能力, 能够从事体育比赛的组织、体育表演的创编和高等院校的教学、训练和研究等工作。

1.2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 艺术类的主要课程为:表演基础理论、艺术概论、文学修养、中外美术欣赏、美术史、外国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体育技能、体育艺术美学、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团体操、身体塑形、表演技巧、形体舞蹈等。

1.3 体育院校艺术类就业方向

体育院校艺术类就业方向为:体育表演性组织、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学校、专业表演团体、健身俱乐部等部门。

2 体育院校体育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

2.1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

目前, 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状态, 问题是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录用之间存在鸿沟及错位现象。体育院校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如建立有效的模拟实训基地、建立大学生自我测评体系等方法, 培养出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人才, 来增加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不足。毕业之后, 他们应对的工作岗位与学校学习的课程脱轨, 学校教育脱离了对市场培养人才。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的是具有一定的技能与经验, “就业力”强的人, 并包括诚实、勇于进取、承担风险、积极创新、心态好的、有上进心, 踏实肯干的大学毕业生。因此, 学校的培养方案要应对就业市场对复合型综合人才的需求。

通过对体育表演专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 以此为依据开设相应课程, 保障此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大学生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就业需求的状况做以分析, 面对用人单位的需求, 透露出市场的需要, 即上岗就能工作的合适人才。如何解决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使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通过调查了解到企业需要能够有实际工作能力强的毕业大学生, 需要对实际工作有掌控能力的大学生, 需要能胜任工作的大学生。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对实际工作一无所知企业都是不欢迎的。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极少符合企业这些并不高的招聘条件, 企业真心招聘人才, 我们并没有按照企业需要的人才去培养。因此, 造成了企业用人单位和我们培养人才错位, 大学生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错位。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学制定没有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 更多的是按老一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等到大学生毕业时把他们推向市场, 这样的毕业生, 企业能需要吗?企业需要的是有实际工作能力, 对企业实际工作状态有所了解的大学毕业生, 具有就业能力的员工, 我们院校并没有注重社会和企业需求来制定育人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在培养过程中忽视了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对接, 因此, 我们体育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可想而知是少之又少。

2.2 增加综合素质培养课程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有塑造自身素质的可行愿望和进取心, 有较明确锻炼身体动机和认识。教学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教学条件, 还一味不舍抛弃“注入式”教学方法, 这与大学生已具有的能力和心理需求是不适应的, 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自我锻炼身体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 既要传授技术又要抓重点、难点和关键。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 最终实现教师今天的教, 为了明天的不教, 让学生走上具有自学、自练、自评和自控的自我教育轨道。

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入, 体育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终身化, 在课外活动管理体制要符学生个性发展, 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 把重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模式, 充分体现在教学中。在课程布局上, 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 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 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 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体育院校增加一些针对企业实际项目了解的课程和对社会实际岗位培训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 剪掉陈旧的不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 积极应对市场企业的需要,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而, 让他们有机会涉猎多种学科领域, 了解各个领域的思维方式。同时, 这种包含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综合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具有宽阔的视野, 立体的思维。

2.3 依据社会的发展趋势

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规律, 这是任何教育的首要的最高规律。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而言, 要摆脱以往的传统教育方式, 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教育的方式, 一、二年级要注重其各个方而的全面发展, 到二、三、四年级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需求来制定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学生在求职前要正确面对就业形势的社会环境,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评价, 看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在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基础上, 全面正确地把握自己, 正确处理好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的就业观。如何弥补教学和企业实际录用存在的差距, 调整改变现状就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2.4 课程要动态设置

课程动态设置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成为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价值取向。要建立开阔的姿态和广阔的视野, 遵循市场规律, 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改变以往课程设置多年不变, 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要求及时更改某些广域课程, 建立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某些有前瞻性的课程, 加强课程设置的市场导向, 使学生毕业后具有更好的可塑性。

3 体育院校体育特色人才培养构建核心课程体系

3.1 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内的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校服务, 同时还给大学生们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 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尽早与社会接轨、与用人单位接轨。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建立以校园生活为主的健身房, 设置管理层、教师团队、销售队伍等部门, 做为学生一个体验生活的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按照合理的工资分配给学生。

我们培养的方案实行实训培养的新模式, 这将有效的架设起学校和市场、企业间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我们培养的人就是上岗就能工作的人, 即就有工作能力的人。学校依据实际建立体育表演艺术实训基地操作实践中心, 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际工作的状态, 在模仿真实的企业环境状态, 按照真实的企业流程和职业标准, 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职业素质, 养成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强调不同行业就业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从个人特质、工作技能、团队技能等多方面定义职业人所需的各项基础技能, 包括商务礼仪、时间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所做的就是通过实训, 弥补这种错位, 这样, 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过一个模式检验, 知道学生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通过培训可以及时发现缺点、弥补不足, 使学生成为能够为社会服务的合格人才, 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有没有补充的课程, 让学生全面的接受实践活动。从学校的角度来讲, 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 就是市场上企业所需的人才, 而不能低头不看市场按照老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 我们学校所做的是如何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错位填平。

通过这样的实训, 完成了塑造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的手段, 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平台, 成为学校的好帮手, 企业的好伙伴, 学生的引路人。

3.2 校企合作教学课程体系

搭建校企合作教学平台, 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现有艺术实践类教学只是一种放羊式的实习制, 学生独自外出实习, 学校并未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体系内, 学校在实践教学上缺乏正确的引导, 拘泥于传统教育做法, 致使实践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未能符合需要, 实践课功能无法彰显, 学生职业能力建设未得到质的变化。在办学主体单一的情况下, 将教学主体扩展到企业, 以企业作为实践教学课堂, 走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 将教学触角延伸到校外、课外, 走校内、校外一体化、专业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外延式发展道路, 构筑校外工作教育平台, 是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直接对话的有效机制, 它可以更敏锐地反映出最新的动态, 实现专业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搭建校企合作教学平台的教育价值在于为受教育者创造一个职业实践发展平台。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一步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体育特色 篇9

一、精心设计, 展现“以研促教”的高效风采

翻开本次特色项目教学研讨活动的会务手册, 回顾活动的整个过程, 可以感受到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活动的精心设计是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内容丰富、高质高效的基础。

在开幕式上领导讲话的内容是精炼的, 目标定位是精准的, 现场效果应该是精彩的, 体现出本次活动始终围绕着“特色体育项目”进行研讨的本质。团体操表演的内容是学生常玩的, 形式是常态的, 现场效果应该是不平常的, 应该给观摩者留下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与拓展思考的空间。开幕式之后, 与会代表在竹行小学的田径场、篮球场、三门球场, 观看了该校各个项目社团活动的展示, 主要有:足球、三门球、小篮球、跆拳道等。

在室外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中, 6位教师能够紧扣“三门球”这一个新兴球类项目的特点, 抓住三门球的基本技术特征, 以技术动作的学习为主线, 以发展学生的体能和基本运动能力为辅线, 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加以串联, 并设置相应的情境。6节课给观摩教师带来了不少值得学习的内容, 同样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在室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戴老师将“小小三门球”与“悠悠国学情”紧紧联系在一起, 国学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之中, 突出了体育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 学生领略了本土体育的创新意蕴, 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深度评课, 凸显“以研促教”的研析风尚

本次研讨活动的评课教师是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组成, 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视角进行了别具匠心的课例评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建宁小学校长吕恒莱对竹行小学的校园文化进行了评价。吕校长从情境教学切忌片段化、器材资源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需要示范等方面对相关的体育课进行了深度评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州市襟江小学的郭建明老师从氛围、层次、预设与生成、价值观与规则四个方面点评了史燕老师执教的水平二 (四年级) 《三门球—单手肩上投准》一课, 提出当教学中达不到好的效果时, 应该即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主题性, 运用逼真的情境进行教学等。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樱花小学的魏伟老师则用了简短、精炼的打油诗表达出她对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感悟和对室外体育课的评价, 这样的精心准备、精致简短的语言蕴含着独特的点评韵味, 其观点清晰明确、特色鲜明, 让与会代表一听即懂、一想就通。

江苏省江阴市体育教研员沈菁老师评价陆勇欢老师的课是朴实无华的, 能够做到精讲多练, 组织形式也实用。还指出陆老师要更加自信一点, 体现出体育教师的“精、气、神”;场地设计方面还需要改进, 因为队伍比较长、管理的战线也就比较长等。此外, 还有两位来自一线的体育教师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细小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回顾整个评课过程与内容, 笔者感觉特级教师的点评是高屋建瓴, 是一个面;教研员的点评是全程把脉, 是一条线;一线体育教师则源于实践, 是一个又一个点。从这三个层面上讲, 本次研讨活动的评课具有一定的深度, 能给授课教师、观摩教师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提升的空间, 有利于他们的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又体现了本次活动能够有效利用好教师这一资源, 让特级教师、教研员在特色教研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去指导与帮助一线体育教师, 并与一线体育教师一起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相互吸取、共同促进的平台, 在实践的操作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建共享、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提升了本次特色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三、专家引领, 拓宽“以研促教”的本真风景

本次特色教研能够践行育人的理念, 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角度入手,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为教师搭建一个较为宽广的学习与交流、提高与发展的高层次平台。

刘旻航博士从文化学的视野谈民俗体育文化, 深度解读三门球运动应用的意义, 可谓是站在高处去看“体育”。

刘成兵老师对中英两国学校体育教育进行了对比与思考, 可以说是跳出国度去析“体育”。

施建平副所长从关注学生的一生的角度谈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 应该是跳出“体育”看教育。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孟文砚教授在总结报告中结合了江苏省开展的两次特色教研会议, 提出了对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创建的独到见解。孟教授从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突出校本教研的模式构建、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运行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 解读的同时更是一种引领, 一种生长。围绕着特色教研、特色学校、特色发展等关键词, 江苏省内外的专家采用了讲座、看评课、大会报告、个别交流等形式引领着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 拓宽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长度、宽度、厚度与深度。

乡土特色中的快乐体育 篇10

一、挖掘自然资源,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器材

我国老一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初看看与你所教的没有关系,仔细研究研究看,也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只有充分开发出适合幼儿体育活动的农村常见用具,才能实现开展好体育活动,提高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我园的孩子都来自农村,对于农村,他们有着独特的感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们跳草绳、爬竹梯、在蛇皮袋上打滚……我们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及资源本身的特性,筛选出适合的、自制的一些体育活动器械和玩具。

例如,我们老师积极动手动脑,利用身边的资源———竹,制作了许多“竹体育玩具”,瞧:两个大大的竹篓倒放在地上,小朋友可以玩跳山羊的游戏;几张竹梯拼搭在一起,可以玩走平衡木;在一个竹簸箕画上眼睛、嘴巴等,用线在周围围上一圈,再加一些布连接改制的“竹狮子”,一下子就激起幼儿的兴趣,都在抢着舞狮子呢!而用几个圆圆的竹匾中间用渔网连接的“龙”,更让幼儿爱不释手,玩起来像模像样,真像个“龙的传人”。稻草搓成长绳,可以供幼儿跳长绳,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另外,把稻草长绳绕成团,上面再绕上红色的线,变成了草球,可以供幼儿投掷、踢等。稻草还可以做成草垫、草环等,供幼儿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

总之,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和利用这些近在身边的丰富资源,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更多适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器材,使其发挥独特的教育价值,从而促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更有效地开展。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唤醒他们对农村资源的良好认知,同时也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根据地理条件,组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

相对于城市幼儿园的场地局限,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给了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广阔天地,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地理资源,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使幼儿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获得锻炼。

1.根据幼儿园周围的文化资源,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材料简单、内容易学、种类丰富、玩法多样的特点,它不受场地、人数、幼儿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不同的教师由于学习经历、生活经验的不同,儿时所玩过的民间体育游戏也不同,我们正好可以借此将教师孩提时玩过的民间游戏收集起来运用到活动中,如,40岁左右的老教师会滚铁环,30岁左右的会玩各种橡皮筋的跳法,还有跳房子、抛石子等,让他们学生玩民间游戏。如,“跳房子”,锻炼腿部肌肉及跳跃能力;“编花篮”,培养幼儿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滚铁环”,锻炼幼儿的控制能力及自主创造能力;“跳皮筋”“手推车”等游戏则锻炼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还有“马兰花”“贴膏药”等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拉近了师幼的距离。

2.充分利用田间地头,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农村广阔天地为幼儿准备了很多天然的健身器材:田野间窄长的田埂可以练习平衡能力;纵横交错的沟渠可以练习跨越和上下跳;田间散落的土块,是练习投掷的最佳设备;一簇簇的草垛,可以用来捉迷藏、堆草垛等。我园有着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幼儿园紧靠小黄山公园,这些都是幼儿活动和获得发展的天地,我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带幼儿去爬山、远足……让幼儿融入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活动环境,提高幼儿活动兴趣。

春天来了,油菜花开了,我们带着幼儿去欣赏田间遍地黄油油的油菜花,带领他们开展走田埂比赛,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夏天来了,我们可以带幼儿到小竹林里,玩爬竹竿、捉迷藏等,锻炼他们的灵敏性;秋天来了,带着幼儿来到稻田里的平地上,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助跑跨跳、立定跳远等一系列跑跳的动作;冬天来了,教师可以带幼儿到麦田里,玩跳房子、单脚跳、双脚跳等,锻炼幼儿跳跃的能力等。

体育特色 篇11

关键词: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体育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一、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简介

1.江西省舞龙以及龙舟的文化

舞龙江西省地方特色体育文化之一,在江西境内舞龙起源于宋代,又在明清的时候又慢慢的走向成熟,所以至今为止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江西舞龙的种类很多,比如说草龙,板龙,竹龙等等。从江西舞龙的文化特征中能看出一种百姓追求娱乐以及幸福的思想。

龙舟也是江西省的特色体育文化,龙舟最能体现赣文化的特色,每年江西的端午节,必定少不了龙舟比赛,江西竞龙舟十分的盛行,花样百出,也慢慢的开始向娱乐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的龙舟是让人们达到一种健康欢乐,节日里庆祝和竞赛的文化特点。

2、 江西特色体育文化与全名健身

随着经济的蓬勃增长,好多民俗体育活动也随之成为大家健身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太极拳、武术、打腰鼓、广场舞等等。调查了部分江西城乡居民学习武术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都参加武术活动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快乐,一般都在早晨的公园里见到他们练习一些简单的拳,剑,太极拳等等。

二、“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

首先要保证有场地器材,但是从我国来看,各地方的经济不平衡,导致每个地方的场地器材配备的水平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充分的发挥作用,努力開发它的潜在功能。

1.体育设施器材的多功能

比如说社区活动中,没有足够的器材,那么我们可以自制,可以用一些废弃的绒布缝成一个大口袋,里面填充一些棉花之类的东西,然后在把口子缝起来,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多功能的球。我们可以用它来打排球,踢足球,打篮球,踢毽球等等。这种体育器材现在是好多地方开发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和实用性,在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锻炼的价值,比如锻炼了大家的协调性,灵敏性,柔软性等。这种多功能的大布球,大部分会消除大家对球类的恐惧感,能充分激发大家对参加运动的渴望,也能让大家学习到一些球类的基本动作,使大家对球类有了更加深的认识。

橡皮筋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用于跳橡皮筋,其实它的作用不局限于这一方面,另外我们可以用它当做跳绳的绳子,跳高的棒子等等。在当做绳子的时候,大家可以利用它跳出各种花样的动作,这时候就能提高大家的体能,锻炼大家的弹跳力,灵敏度,协调性,也能促进运动器官的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同时能提高自身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跳绳不单单可以单跳也可以双跳,也可以一伙人一跳,在这种练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家的组织能力,体现的大家的合作和万博拼搏的精神以及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关系。在作为跳高的棍子的时候,这时候对于有些对跳高有恐惧感的人来说是一件最好克制自己恐惧的办法,不用担心棍子混断或者打到自己了。所以好多体育器材都有它多方面功能的时候,只有等待大家去多发现,多利用,多开发。

2.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

在国内肯定还有一些相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对于体育的热爱,但没有足够的体育器材或者体育设施来利用,那么我们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或者设施,比如说利用一些废旧的汽车轮胎制作跑步中的障碍物和标志物。用空的塑料瓶做接力跑中的接力棒。用一些袋子装些傻子可以做成练习中负重物等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就是没有足够的人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而让它们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废物。所以,大家可以好好的利用它们,这样就可以使偏远的不够富裕的地方也能享受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三、基于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在地方的体育中,我们可以改造场地,更加有利于大家的体育活动或者更加合理的分布场地器材。

1.改造场地,有利于提高场地的价值

我们可以把一些标准的比赛场地改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活动的场地,例如我们可以把篮球框架调矮一点,毕竟小朋友的升高有限,那么高的篮球框压根就不能突破,所以我们可以调矮,让他们从小就对这样运动充满兴趣,还有排球网,羽毛球的网同样都可以适当的改变,这样就可以提高一些不专业的爱好者对其运动的热爱。现在好多地方都有一些运动的场地,所以我们就要把它好好的利用,开发。让着写场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让大家更加喜欢投入到这体育活动中来。

2.合理的分布体育场地器材

在地方上开设体育场地,我们应该合理的分布体育场地器材,必然的我们不能把体育场地开设在一些喧嚣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因为,我们要避免一切危险,人群密集的地方发生危险的系数比较高是,所以我们应当把有体育场地开设在一些社区或者是公园的一角,要靠近体育器材,附近呀有水和电源设备,场地的周围要有一些阴凉的地方,这样夏天可以避阳,冬季可以遮挡风。这样的条件下有利于大家开展以下体育活动。总之,我们要在合理的地方建设合理的体育设施器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也在不断的雄起,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对于地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逐渐被大家重视,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地方体育资源,改造一些体育设备以及合理的分布体育场地器材,要让老百姓们都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就能带给大家快乐以及身心健康,使大家之间的友谊更加的深厚。

总之,地方体育需要更多的人去开发与利用,加速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使地方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起来,不要让一些资源到最后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废物,所以就是需要更多的人去发展以及开发这些好的资源,让一个地方的已经蓬勃起来,首先利用好这个地方的体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晋裕,《采取有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能》《中国学校体育》2002.

[2]于玲玲,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本质新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3]张涛.影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常州市中学特色体育研究 篇12

特色体育就是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 因陋就简, 坚持开展某项群众性的体育锻炼, 培养体育尖子, 逐步形成体育成长特色。

特色体育对于学校而言, 意味着更强烈的理念标榜和个性展示, 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智慧。通过创建体育特色的学校不仅在体育方面树立了学校品牌, 而且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创建体育特色实践过程中, 创建和发展学校体育特色的过程是一个持久地追求办学独特性和优越性的过程, 它也是需要不断去总结、积淀和升华的一个过程。

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校制宜地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通过对常州市中学特色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客观的评价体育特色模式对常州市中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影响,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以进一步促进常州市体育特色中学的建设。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常州市具有特色体育项目的中学为研究对象, 从中抽取6所学校为研究样本。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查阅了近三十年来有关特色体育和创办体育特色学校方面的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200份, 实收回176份, 有效问卷为164份, 回收率为88%, 有效率为82%, 了解常州市中学目前开展特色体育的基本状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项目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1) 学校开展的特色体育项目由基础项目 (田径、乒乓球) 和新兴项目 (国际象棋、模型类) 组成,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特色体育项目的繁荣发展的景象。各个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项目大多数都有侧重, 以一个项目为主。

(2) 新兴项目的兴起, 表现出了学校的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国际象棋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棋种, 也是开展得最广泛、拥有爱好者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国际象棋不仅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 它也是人类智慧的“磨刀石”。

国际象棋能锻炼人们的逻辑思维, 培养人们分析推理、判断计划、精确计算的能力。所以许多国家的教育学家们, 建议在中学开设国际象棋这一门课程。

事实上, 已有许多国家这样做了。有的把它列为必修课, 有的把它列为选修课。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甚至认为:不借助于国际象棋, 难以充分开发孩子们和智能天赋和记忆力, 而他的这一观点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前苏联勃良斯克市一所中学在开设国际象棋课程后,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而且遵守纪律的风气也蔚然形成。乌克兰共和国某市一所中学的教师们普遍反应, 开设了国际象棋课程后, 学生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都增强了, 特别是外语和数学两门学科的成绩提高得更快。

实践证明:国际象棋的作用归纳为十六个字:“增进智力, 培养意志, 调剂身心, 交流文化”。科技模型主要指陆、海、空模型。科技模型活动融科学和竞技, 动手和动脑为一体, 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其最主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因此, 在世纪之交深化改革,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 积极开展科技模型活动,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虽然这6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兴项目的开展比较突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基础项目:如田径、球类项目, 在学校特色体育中还是占主流地位的, 它们在学校体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2 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模式的分析

3.2.1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模式

分析结果表明 (见图1) , 课外活动是各个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最常见的模式, 占52.3%。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等又不同于课堂教学, 因此, 又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

体育课也是特色体育的主要形式。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学校体育课应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为指导, 以提高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学校通过组织教学研究活动, 定期组织研究课, 探索体育课教学改革, 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课题, 进一步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业余训练的比率占19.3%。通过业余训练这种模式, 一方面可以选拔出色的专项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学校体育特色主要通过以上三个途径开展, 值得借鉴。

3.2.2 特色项目开展全校性比赛的频率

从图2可知:一学期1次和一学年1次的特色项目开展全校性比赛的频率最为多见, 分别为73.8%、19.3%;1个月1次为2.8%;2个月1次为4.1%。根据以上调查可知, 目前学校开展特色项目的模式和学生的参与度都使得开展频率受到一定的影响;每个学校对于特色项目认识以及重视程度也会导致这种不同开展频率的出现,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无论是一学期1次, 还是一学年1次, 学生都在参与运动, 学校都在注重特色项目的推动和发展。但是总体来看, 学校对于特色项目开展全校性比赛的频率不太频繁, 学生们因此对于某些项目的参与度也不太高, 所以建议: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特色项目的比赛, 增加比赛频率。

3.3 体育特色项目的管理状况及问题的分析

3.3.1 学生对特色项目管理的满意度

可以看出, 人们对特色项目管理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占总体的42.1%;比较满意的占23.4%;认为一般的占33.2%, 不满意占1.3%。因此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参照其他兄弟学校的管理制度, 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制订出符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条例和章程。为了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使各项工作能正常运转, 学校要狠抓内部管理, 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制度, 制定教师管理、课堂教学、教研科研、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学生俱乐部等各种规章制度, 形成制度管理。

3.3.2 学校特色项目开展存在的问题

由图4可以看出:

(1) 从学校方面来看, 场地、器材少 (占47.6%) 是制约特色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体育场地器材不能达到学生锻炼的需求, 导致了有些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活动却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设施, 致使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不高。建议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 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适当添置一些可以开展生活性、时尚性、健身性、趣味性的体育项目的器材;安排合理运动场地;要注重多元化场地器材建设、开放和管理, 尽可能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2) 从学生方面来看, 参与运动的时间少 (占54.3%) 是阻碍特色项目开展的主要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业压力, 为了考上重点学校, 不惜放弃自己的课余时间投入到“题海战”中去, 虽然对体育运动抱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实际上可供自己支配的运动时间很少, 建议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必要的运动时间,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可采用强制性的手段, 如开展全校性的大课间活动, 推广特色项目。

4 结论与建议

各个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项目数量少, 学生参与度不高, 女生对于身体对抗性很强的项目比较排斥, 而男生不太愿意参加比较休闲的项目。

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模式过于单一, 一般不超过四种组织形式;虽然有针对特色项目固定的比赛时间, 但是举行比赛的频率不高。

学校对特色项目的管理比较规范和完善, 人们对于学校的特色项目的管理满意度比较高;学校在开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学校的重视度不够、专业师资力量不够等。

建议学校应根据男女生身心发展的不同, 安排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层的体育项目,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 在活动中促进体育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注重开展模式的多样性, 可以几种形式交叉组织进行;针对特色项目多举行一些比赛;学校要加强对特色项目的管理,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1]沈兵.普通中学如何办出特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5 (02) .

[2]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J].教育导刊, 1997 (Z1) .

[3]李会增.河北省农村职业中学体育现状及特色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01) .

[4]郭志禹, 谢建平, 韩雪.试论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 .

[5]闵健, 陈伟.关于体育院校办出特色的理论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4) .

[6]李保强.试论特色学校建设[J].宁波教科网, 2005.

上一篇:中国社会管理的未来下一篇:本地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