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特色

2024-06-18

成就特色(通用12篇)

成就特色 篇1

摘要: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为我校积极推进特色课程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一校一品,小学教育,特色课程,育人功能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办出学校特色,打破“千校一面”的局面,是学校追求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农村学校各自有着独特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深入挖掘、认真提炼、精心设计,就能为学校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是在新一轮课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背景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特色课程。基于以上原因,2014年秋季,我校正式启动了新课程改革,首次把特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一年来,我校以教育特色课程为突破口,并以此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得到了培养,学校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日趋形成。

三、现实情况分析

白沙七坊镇中心学校占地面积2579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842平方米,33个教学班,专任教师89人,在校学生1433人。学校始终坚持“强化课程改革,内化常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全新育人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是立体的,除了必修的基础知识课程教学之外,学校的办学还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在生活实践、艺术修养、学习思考、思维发展、技能锻炼、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的潜能,而非单一的学业成绩。住校学生每周有五天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统一时间睡觉、统一时间起床、统一时间学习、统一时间就餐,等等。长时间过多的整齐统一,会让学生感到寄宿生活过于呆板、单调、乏味,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鉴于此,学校构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特色课堂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以克服学校寄宿制带来的弊病。根据我校的教育环境和师资条件,学校依托所处农村的地理优势,结合地方文化的积淀,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功能。并设置以下特色班:书法、国画、泥塑、中国象棋、文娱艺术、趣味体育等。让有特长发展的学生参加各个兴趣班的活动,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的需求,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培养具有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我校学生农村户口居多,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我校教师队伍总体上学历和素质较高,但存在年纪轻、经历少等问题。在学习成绩不能很快提高的情况下,师生都需要放眼未来、怀抱梦想、增强信心、奋力拼搏。另一方面,我校有绘画、音乐、泥塑、象棋、体育方面的师资,通过不同种类的课程融入教学内容,实现学校课程的特色化。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确定的特色课程开发的纲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明确目标,领导保障

学校始终把特色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特色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特色班规划、实施方案、对特色活动的考察指导、定期组织比赛,每学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促进特色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五、特色课程的实施

书法课程设计为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两大类。主讲教师:符永孝,教室分为硬笔书法教室和毛笔书法教室各一间。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发现有书法兴趣浓厚的学生,便组合成一个20人的书法课程小组。书法课程组的学员主要为学校的书法活动及县、省一级的活动提供个人作品。

绘画课程分为国画班和绘画班,国画班课程设计为国画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初步学习。主讲教师:符秀平,教室一间。教师物色20名学生组班。绘画班课程为彩笔、水粉水彩类初步技能的训练。主讲教师:符玉娟,教室一间。教师物色20名学生组班。

泥塑课程设计为造型艺术初步感知的学习,雕塑是一种空间立体造型艺术形式,是以形体的构建垒积为语言来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泥塑的学习会让孩子们获得造型艺术的熏陶。七坊镇中心学校的红泥浆是上等的泥塑材料,这样便利的教学资源,让我们在泥塑教育的版块可以做大做强。主讲教师:梁日,配备专用教室一间。教师物色20名学生组班。

中国象棋课程设计为中国象棋基本技能的初步学习,唤醒学生的逻辑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格局,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社团设置十个棋盘,可以收纳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小组成员在学校的活动中进行中国象棋擂台,扩大中国象棋的兴趣影响。主讲教师:黎明珠,课堂教学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授课。

文艺课程设置为合唱、舞蹈、电子琴演奏三个门类。主讲教师:杨彩妹、胡海燕。文艺功能室设定大教室一间。课堂教学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授课。文艺小组的任务负责为学校节日、少先队活动、县、省一级的汇演活动准备节目。

趣味体育课程设置为太极拳、集体跳绳、体操、田径等。体育教练:林凯、杨梅萍、刘莉莎。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组负责培养体育苗子参加运动会。

六、强化音乐、书法、泥塑、绘画、剪纸、体育等兴趣小组

定期检查特色课程教案、活动进展情况,向特色课程兴趣小组要成果,要作品,并进行展评,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第二课堂稳定、协调发展。

每学期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元旦开展全校性文艺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每位学生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利用“六一”儿童节、“体育节”,进行歌咏大合唱、体育比赛、学生象棋比赛、泥塑作品展演、学生书法、绘画比赛及各类文艺节目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一份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七、体验收获,彰显特色课程成效

特色课程的实施使得学生在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将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1.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学习欲望提高。

(1)在积极引导下,我校全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入“乐学”的境界。在日常的教学中,各班课堂的氛围悄然发生着质的变化。教师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看、动、做、摆、想的过程中自我发现知识,感悟知识,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学生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2)特色课程开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学生自身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以形成、个性得到张扬,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自然提高了学习欲望。

(3)开发的特色课程主要以活动类为主,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腿、动脑,促进了学生协调发展,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自主提高。学校呈现勤于工作、钻研业务、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和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我们的专业也得到了很好发展。

(2)特色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为本,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在特色课程开发中边开发、边学习、边提高,在教会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深深感到,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3.特色课程开发体现学校特色,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生素质,并在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

(1)学校荣誉:2015年我校在全县中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白沙县小学田径运动会优秀组织奖;舞蹈《赵钱孙李》获得省舞蹈比赛三等奖。

(2)教师荣誉:我校符永孝教师获得2015年海南省书法比赛三等奖,杨彩妹老师指导的舞蹈《赵钱孙李》获得省比赛三等奖。羊进光、林凯老师获得白沙县第九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教练员。

(3)学生荣誉:陈美娥获得白沙县小学田径运动会跳高第一名;唐世源获得跳远第一名;刘雅诗、张子烟、叶丽雅、陈美娥获得4x100女子组接力赛第一名;岑佳佳获得400米第二名;覃区伟、胡智裕、王峰、符海圳获得男子组4x100米接力赛第二名;张子烟获得100米第三名。

(4)各兴趣小组学生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泥塑作品在全县校长论坛会上做样品展示;书法、绘画数幅作品获得省级、县级奖项;象棋特色班培训出百余人的象棋高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体育成绩更为显著,在2015年全县中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展给学校带来了无限乐趣与青春活力。

八、反思与展望

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活动时间略少,个别学生对自己的校本课程兴趣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还需要教师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一些教师对特色课程低于正规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观念上还没完全转变。

3.在活动中,部分学生还无法与别人合作,加上生源少,有些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开展。

今后,我们要加大研究力度,研发出更加适合我校特色及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要继续加强特色课程规范性建设,在实效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展望未来,特色课程开发路还很长。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关爱和指导下,立足学生实际和学校现状,进一步开发新的适宜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发展的特色课程,充分发挥学校课程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

成就特色 篇2

无棣棣丰街道中心小学谢秀明

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教师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今年我县举办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教师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次培训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特色建设与教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是学识和知识,还要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富有激励和想象的激情……..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对教学的有效设计和把握是每一位新教师首先应该学习的,因为这些直接影响到我们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和教学质量。

脚踏实地,厚德博学应该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不竭动力。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要有责任心、耐心、真心去热爱自己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做好长征的准备,做到脚踏实地。虽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但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这就要求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要认真审视自己所言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包括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的活动场地主要是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努力做到全面、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发现学生长处的时候,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积极行为,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以父母之情,手足之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慢慢地前进过程中,用自己的博学才识,不断尝试新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专注学习,学以致用是构建教育特色建设的基础。这需要教师把课本中汲取的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转化为课堂中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这一方面不仅是教师专业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还要求了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中,洞察学生心目中的所闻、所想,做到新课标三维目标所要求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整合三维目标,从而实现课堂中自己制定的目标,把握整堂课的节奏,从而使自己专注于学习,也能致用于课堂。

学会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途径。尤其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应该每天都写写自己上课的的感受与体会,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反思自己、反思学生、反思课堂。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要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认识程度,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到知己知彼;教学中要发挥注意的分配性,观察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程度,这样就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教学后,教师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改变这种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特色香花糕 成就大事业 篇3

经过调查,杨达得知原来“香花糕”是精选3种上等花瓣、花粉、蜂蜜等其它特殊食材精制而成,口味酥软适口、花香宜人,非一般其它糕点所能比拟,真是美食小吃中发掘的活化石,立刻引起杨达的极大兴趣,

杨达尝了大妈做的“香花糕”后赞不绝口,深感发掘和宏扬这一食品的重大意义,原本在当地就有一家茶厂的他觉得如果把美味的“香花糕”推广到全国,绝对有市场。于是他花巨资买断了“香花糕”的独家配方和制作技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向阿阳多老大妈的学习,杨达还逐步对“香花糕”进行了深化改进,并不断研发完善,大手笔的投入使得产品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

“香花糕”独特的口味和魅力,激发了杨达的研究保护特色物质遗产的极大兴趣。通过近百次的研发,他硬是让该产品在保质期限和口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检验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杨达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大理、楚雄等地,一连开了6家直营店,由于是独门生意,无人竞争,其他人只能望洋兴叹,所以家家生意兴隆,人潮涌动。

杨达在产品销售上更是不断创新,他把产品集零成整,打包装卖,每盒10元,10盒即100元,销售100盒即1000元,地段好的商场内或旅游景点销售更是火爆,一天卖几百盒没问题,每店日营业额从开始时的2000多元,发展到3000元左右,因为所经营的直营店都经过仿古、仿民俗的包装,再加上所经营的“香花糕”是古法制作,制作工艺新奇,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就为杨达挖到了第一桶金。

发挥优势成就特色 篇4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这就为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健全的心理和健壮的体魄的高素质公民。为了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 “发挥优势, 成就特色”就势在必行。俗话说“凡事都要有所创新, 有所建树”, 那么我们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的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就, 就应该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良好契机, 大胆地进行改革实践。当然, 我们的改革不是反对学习别人的“精华”, 而是在“发挥自己优势”的情况下, 最终达到“成就特色”的效果。

那么, 在现有的教育形势下, 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质量要求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那种“一视同人”的教育理念, 以“发挥优势, 成就特色”为前进的助推器, 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劈山开路。那么, 如何实践“发挥优势, 成就特色”的理念呢?

一.针对学生而言,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优势, 成就学生的特色”

未来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 培养自学能力应成为重中之重。自学能力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 只有让学生自由学习、思考, 他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就如魏书生的定向教学法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总结) , 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 (读读、讲讲、议议、练练) ,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等都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作为引导者, 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 如何查找资料, 如何阅读、分析、理解文意, 而不是以“填鸭式”的教学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成就自己的特色”。

二.针对教师而言, 要改变陈旧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优势, 成就教育的特色”

在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满堂灌,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 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综合发展。记得2000年秋天我刚参加工作, 因为是新手, 总害怕自己教的成绩不如老教师, 所以我每天都给孩子讲很多, 总怕有什么讲不到位的, 可以说每天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但事与愿违, 期中考试的成绩退步了不少, 这犹如当头一棒, 让我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 后来我找老教师、找学生了解, 发现我在前半学期没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观念去教学, 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课堂, 这样学生缺乏主动性, 成绩当然不会好了。从这以后我开始改变教学方式,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虽说这样给自己备课增加了难度, 也有被挂在黑板上的尴尬, 但我看到学生的学习劲头, 还是感到很满足。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很有天赋, 如王荣的基本功扎实、张慧的作文有文采、刘永的思维独特、刘平的理解能力强等等, 因此我在教学中就有意培养他们的长处, 使学生乐意学。结果当然是学生成绩进步了不少, “发挥学生的优势, 成就教育的特色”。

三.针对学校而言, 要打破一概照搬模式。“发挥自身的优势, 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对于各类先进的教育模式, 学校不能一切照搬, 更不能全盘否定, 需要的是在借鉴中不断的创新。杭锦旗中学是一个旗县中学, 可以说是没有“天时、地利” (生源质量差、地理位置没有优势) , 那么在如此的劣势下该如何做呢?是在墨守成规中被淘汰, 还是在改革中求生存呢?于是杭锦旗中学在“提供一个平台, 只会产生一个冠军;提供一百个平台就会产生一百个冠军”理念的指引下, 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挥自身的优势, 成就特色品牌学校”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不可能把人人都培养成全才, 这就如韩寒所说的“现代社会要求‘全才’, 就好像穿着棉袄洗澡一样”不符合实际。为了使学生成才, 为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改变了以文化课成绩看学生优劣的做法, 决定给学生搭建更多平台, 来调动他们的成功欲, 让他们有信心去学, 去创造奇迹。教育理念的改变, 带来了可喜的成绩:美术生、音乐生、体育生在高考中专业课本科过关率年年创新高;竞技体育柔道、跆拳道、武术、中国式摔跤等项目, 多项获得国家级、区级、市级的第一、二名, 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同时被评为“百姓口碑金奖单位”。实践证明“发挥自身的优势, 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成就精彩人生 篇5

---方山县城内二小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实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进而促成师生的长足发展,成就师生的精彩人生,形成教育特色。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整体规划,打造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孟母三迁”的故事诠释了环境育人的真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①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看来打造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头戏之一。

(一)挖掘学校内涵,彰显学校特色。

1、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学校应该在充分挖掘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努力加强校园环境的硬件设施建设、改造、更新,使学校的环境更适合教师、学生的成长,基本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使校园环境达到美丽和谐,有特色。比如,我校创办于1998年,现已是一名老校,学校多年办学历史积淀了底蕴厚重的“和谐包容,襟怀天下”的学校文化。基于此,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提出初步方案,经专家论证认可,形成特色校园环境建设方案。

(1)提到多年名校,我们自然回想起它的校训,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校训恰恰反映了这些名校的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念以及发展的特色。所以,学校根据发展历程以“传二小文化 导精彩人生”为特色主题,以“和谐包容、襟怀天下”为主题思想,让学校的特色主题深入人心。

(2)学校建筑的风格,主体颜色为白色,红色镶嵌,(白色代表洁白无暇,心底无私天地宽,大气、包容,红色代表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牺牲的革命志士的鲜血),彰显“和谐包容、襟怀天下”的主题思想。

(二)抓好阵地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1、充分利用橱窗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教室图书角、展示台、雏鹰争章栏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2、班级设置文化展示牌,班级命名体现学校文化主题。如我校的“海纳百川”、“和谐发展”、“风正心齐”等班名在学校主题思想的引领下应运而生,既大气又意境深远。

3、各功能室布置体现功能特点,温馨、舒适。如,图书室命名为“百科全书”,室内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营养品”的至理格言;微机室命名为“现代科技”,室内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书山有路网络为径,学海无涯电脑作舟”的醒目标语。科学实验室享有“科海拾贝”的美名,“探知识海洋,摘科学明珠”、“实践出真知”的标语很具吸引力。

4、教室走道布置主要以与学校有关的名人画像、师生作品、学校活动剪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我是学校的主人,同时让学生感受“今天我为学校而自豪,明天学校因我而骄傲”。现在我校的走廊上悬挂古代诗人名家画像,伟大领袖毛主席,革命烈士黄继光,刘胡兰等画像;学校的艺术活动剪影若干。

5、校园内楼道等均有温馨提示语,真正达到了让每一堵墙说话,让每一棵树育人的境界。通过向全校师生征集以上温馨提示语,我校在楼道上有“校园你我他,环境靠大家”、“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珍爱生命、有序活动”等关于安全、卫生的提示语。

二、以人为本,形成特色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但以校园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要树立、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关键在于加强校园管理,使各项规章制度内化、吸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高雅素质,最后上升为学校精神。

(一)狠抓师德建设,发挥主体作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智慧的开发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师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是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关键所在。

1、学校认真组织了全体教职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张桂梅、杨建忠、沈浩等师德标兵学习;还加强了政策法规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使全校教职工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牢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处处能以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怀,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2、开展了“讲师德、讲奉献、争先进”等师德活动,进一步弘扬优良的教育风气,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3、坚持间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每年一次的暑假学习的制度,精心组织学习和培训,牢固树立“李庄教育,我的责任”的意识、“领导即服务、教育即服务”的意识,弘扬“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干劲、讲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淡名薄利,形成了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创建的合力。

(二)规范学生行为,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1、利用班队课狠抓《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从具体的生活细节开始,晓之以理,付之以行,让孩子们明白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如:怎样听课、发言,如何进办公室,上学离家、放学回家;如何向长辈打招呼,怎样做客,怎样待客;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等等。

2、同时,还以“星级学生”评比活动、“班级流动红旗”评比制度为载体,使“人人为班级争光”、“人人争当文明学生” 逐步内化到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讲文明、讲学习、讲礼貌、讲卫生、讲团结的良好风尚。

(三)特色活动,让师生共同成长。

常规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开展的活动应主要以常规为突破口,以班、队、家庭为单位,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以每年各重大事件、节日及李庄古镇发展活动为契机,做小事、品大德,养习惯、塑思想。特色活动创新开展,在设计每次队活动时,都要力图让所设计的活动或节目能有生动活泼的形式(生动),深入浅出的内容(深动),感人肺腑的设计(感动),心向往之的信服(心动),行之有效的践行(行动)。比如,我校的特色活动主要有:

1、我校开展的“小阵地、大舞台”活动,创新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模式,期初每个班抽签定时间、定内容,让每个班60%以上的学生能走上舞台做精彩表演,提升了学生素养。

2、课前3分钟“唱出风采、诵出韵味”的主题活动,或诗歌、或名言、或朗诵、或古诗等,整个校园文化味浓。

3、为提高教师素养,开展了“会前30分钟属于我”的交流活动。期初抽签定交流时间、定主讲人,内容围绕学校发展自定,每周一的教师会都先由3名教师做精彩交流,主持人做精辟点评。

4、各班利用班(队)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如“走进名人”、“我为学校而自豪”等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内容主题均以古镇文化为核心。

5、为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开展9个特长班培训活动,有美术班、合唱班、舞蹈班、书法班、乐器班。每个兴趣班均定了主讲人,定了培训室,培训教师要备课备查,这些活动均与绩效工资挂钩。

6、小导游团的培训活动,小导游培训从兴趣特长班逐步普及到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理论培训——实践演练——再培训——再演练,力争人人成为合格的小导游。

7、艺术节是学校的传统,所以学校在每年的“六一”都要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大型艺术节活动(包括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和文艺节目),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各项活动质量很高,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8、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教师运动会,以及学生“春季运动会”和“冬运会”,增强体质,健全体魄,并在参加上级的学生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学校创建艺体特色的亮点。

9、建设好学校小记者站,面向广大同学征稿,定期出版校报校刊并向网站投稿多篇,促进了我校学生文学修养水平的提高。

10、特色教研,助推课堂教学改革。

11、工会活动。为放松心情,缓减压力,工会经常组织一些趣味活动,让教师们在欢声笑语中劳逸结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这是教师的精神家园,更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有效法宝。

依托“管理文化”成就特色校园 篇6

教师管理——教风正、学风浓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能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管理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是香河七中的宗旨。学校本着以全面发展、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目的,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量化考评细则,使全体教师干有劲头,学有标兵,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在香河七中,教师考评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教师们的拼搏与奋斗变得自然而纯净。无需谨小慎微,无需阿谀奉承,只要愿努力,只要肯付出,教师就受尊重,就得赏识。没有“费力不讨好”,不会“无用武之地”,香河七中的教师忙碌并快乐着。

建立教师常规教学的量化制度,正确评价教师工作 在教师考评方面,综合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因素来评价教师。从教学常规、教师成绩、教研成果、学生家长评议、教师考勤、班级管理、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但做好这项工作,只靠校长一人去评价教师既不公平,也会手忙脚乱。因此,香河七中推行了民主管理、共同评议的原则。学校主张将工作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要求分管人员日查、周结、月评,检查有记录,量化评比有记录,校长定期检查教师的分管工作,定期公布量化积分,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思想,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让教师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形成了“学先进、讲奉献、比干劲、争第一”的良好教风,涌现出一批先进教师典型,使学校发展迅速,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井然有序,呈现出了教风正、学风浓的新局面。

教学管理——寻“支点”、强教研

寻找教学管理“支点”,扎实教学专业水平 在香河七中的教学管理中,校长张克文试图寻找一个“支点”。教学管理者要寻找的“支点”是什么呢?校长张克文解释,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处于“苦而不知,累并快乐着”的忘我境界。作为学校管理者,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支点”,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就能撬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喷涌的阀门,使学校管理臻于上乘的艺术境界。而这个“支点”,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鉴于此,张校长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做好青年教师的自培管理工作,做到“三个随机”。即随机听青年教师的随堂课,听后及时进行点评;随机抽查教师的教学设计;随机检查作业或教学现状。通过“三个随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

加强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15年刚刚开学,七中就积极筹备了教学研讨活动。以说课、优质课、撰写教学设计、教师基本功等方式,把教学活动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学问题作为校本研修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开展校本培训,把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教学表现与课后教学效果结合起来,将课前、课中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校以教研活动这一平台,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形成钻研业务、研究问题的习惯,达到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加强教师教学自培工作 学校鼓励青年老师外出听课,参加省、市、县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创设平台,拓宽了老师的眼界,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以培养“骨干”为重点,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扎扎实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和骨干带头作用,积极推荐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和评比,给予他们充分展现自己舞台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大。两年中,七中教师共外出听课100多节,特别是组织教师每周到结对学校进行听公开课、观摩课,并亲自讲公开课、观摩课,学校谦虚好学,蔚然成风,教研气氛深厚。

德育管理——重感情、注关怀

在学校管理中,香河七中校长张克文说,“作为校长,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服务管理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而这种幸福不仅有人文的关怀,职业的成功,更有缺点和错误被指出并纠正后的喜悦,这些会让教师迸发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感情。”

爱育浸润心灵,帮后进生迎头赶上 2012年11月,香河七中八(四)班王凯歌家长曾给学校赠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教者父母心,师恩重泰山”。记者了解到,这位学生曾经非常调皮,疏于学习功课,上小学时因惹大祸差点进了管教所。进入七中学习后,校长、老师找他谈心,持续关注他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他辅导功课,经过老师悉心付出,王凯歌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紧追直上,而且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巨大的进步让家长甚感欣慰,所以才送来了这面锦旗。情感是领导和教师之间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对人们的行为可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校长,校长张克文致力于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为全校师生搭建一个美好的情感平台,将心比心,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行使权力的威严。

多元管理—— 多角度、全覆盖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所能达到的,它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层面的教育网络。为此,香河七中从学校、班级、家庭、社会几方面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立体的实行层层渗透。

学校教育 香河七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目之所及、足之所进的宣传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处,渗透育人观念。本着活动开展的“长期性、系列性、实效性”原则,创新精品活动,统领全校的德育工作。每学期开展月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为各班开展德育工作确定了主题,提供了指导,使学校教育学生工作,每月都有了侧重点。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班会。例如3月份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4月份,组织七年级学生290多人到天津蓟县盘山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并以此为开端确定该月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5月份,组织八、九年级近500名学生到北京参观清华大学,并到怀柔游览慕田峪长城,以此进行励志教育。

班级教育 依据抛锚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结合晋级评星活动,在班级里开展了“我的事情我做主”、“小岗位大舞台,小主人大作为”主题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单一走向多元。小到地面洒水,大到图书角的管理,激励学生毛遂自荐,竞争上岗,进行高效能的班级自主管理,使班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队员们有的成了图书管理员,有的当上了校园卫生监督员,有的成了帮助别人学习的小老师……学生寻找一个岗位,获得一种感受,养成一种品质,把做人的基本道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

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同样,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学校教育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七中的“管理经”笃信,必须要密切家校联系,使学校与家长达成“成长大于成绩”的共识,除了用不同形式的家访沟通之外,七中结合 “评星活动”把活动的方案发放到每位家长的手中,邀请家长也参与学校活动,在家对孩子进行星级评价,从孩子的上学、读书、孝敬长辈、锻炼身体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得星,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得到父母及时客观的评价,不再是催着起床、看着吃饭、哄着去上学、盯着写作业,减少了训斥和打骂,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班每周布置德育作业,如“给家长洗脚、帮父母做顿饭”等,这样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并付诸实施,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 篇7

1马莳医籍训诂的时代背景及其学术源承

在我国传统语言学上,宋元明时代的训诂成就并不大。宋代由于唯心主义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两宋学术几乎被其统治。大部分学者都追随二程朱陆,认为训诂是束缚主观想象的桎梏。宋人喜欢根据自己的体会,任意发挥,好逞新奇, 摒弃古训,往往以己见臆说违背作者本意。到了明代,受理学的影响仍然很明显。因为宋元明学风的痼弊,使得这一时代训诂学发展几近停滞不前,训诂被视为玩物丧志之途。 但于医籍训诂领域,虽亦受时代空疏学风的影响,仍能遵循汉、唐训诂的严谨传统,出现了一些训诂大家,如北宋学者林亿,其注释校勘医书成就卓著;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于训诂多有创见,马莳即是其中一员。

马莳医籍训诂的突出成就具体表现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上。《素问》在唐代有王冰注,《灵枢》在其之前无人注释,只有晋代的皇普谧以《针经》名之。这就导致后世各种医籍但凡引用《灵枢》,皆不云《灵枢》而说《针经》。但是“针经”二字,却仅见于本经首篇,虽然本经每篇必用其针,但是其所说的营卫腧穴,各经络病证,包罗万象,绝不局限于用针。马莳认为以《针经》之名无法代替《灵枢》,正如他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卷一中所说: “自后世易《灵枢》以《针经》之名,遂使后之学者视此书止为用针,弃而不习,以故医难入门,术难精诣,无以疗疾起危,深可痛惜。”[1]1由此可见,马莳全文注解《灵枢》,正在于扭转世人对《灵枢》 的偏见。马莳在注解《素问》、《灵枢》时,经常引用《难经》的原文来帮助解释词义,例如在解释“间者并行,甚者独行”[2]149时,引用到“七传者死,间脏者生。”[3]143“七传者,传其所胜也,即此所谓甚也。间脏者,传其子也,即此所谓间也。”[2]149说明《难经》对马莳医籍训诂有一定的影响。

2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

2. 1首创篇名注解

《素问》九卷,每卷分为九篇,共九九八十一篇。马莳对所注经文,几乎每篇的篇名之后都紧跟有一简明扼要的题解,开启了注释篇名的先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这对指导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颇有助益。如释《四气调神篇》云: “此篇应是岐伯所言,发前篇修道未尽之意。篇内以春夏秋冬四时异气,当有善养生长收藏之道,及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皆调神之要道也,故名篇。凡言道者七。”[2]15言简意赅地提出此篇主旨,说明主要内容。又如《灵枢·营卫生会》马莳注: “论营卫所由生会,故名篇。《难经》将篇内与营俱行之营字下多一卫字,故后世不知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又不分前后三焦,及不知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之义,惜哉! ”[1]159,他不仅解释了篇名,也提出了前人所注释的错误。

2. 2敢于指出前人错误注解

《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2]75,王冰将“气”解释为“卫气”。马莳认为此解不合理,他说道: “盖温之以气,以卫气为解,则补之以味,岂人身亦有味乎? 然气为阳,故曰温; 味为阴,故曰补。神圣之立身有法也如是。”[2]76如此解释“气”,倒是比王冰单独将其解释为“卫气”要合理的多。

2. 3理论联系实际

马莳在注解《生气通天论》中“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时,详细说道“人之阳胃必有二层,心气太过,土气亦有余,故胃乃作胀而反厚,不能纳受水谷,宜用清火收敛, 如芩、连、乌梅之类。今人不识此证,以为饮食不进者,多是胃气已弱,仍用参、术等类,则胃邪亦增,饮食凡减,愈补愈胀,病终不愈矣。”[2]35不仅把苦伤心,母邪乘子,脾气不能濡泽,胃气反厚的因果关系详细解释,还联系临床,告诉世人, 饮食不进不一定是胃气弱,更有可能是心气太过。又如《阴阳应象大论》中对于“壮火”和“少火”的解释: “气味太厚者, 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 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而益壮矣,如用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2]52如此解释“壮火” “少火”不仅没有沿袭旧人之说,反而紧密联系临床,并举例说明,让后人一目了然。

2. 4见解独特

如在《热病》中谈及对热病的治疗,“所谓五十九刺者”, 马莳根据上下经文的推断,一一标明穴位的具体位置,并提出此五十九穴与《素问·水热穴论》篇所言的五十九穴不同,“要知彼之五十九穴所以刺水病,而此则刺热病,病有不同,故穴因以异”[1]194由此可知,马莳对于《灵枢》的注解已经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马莳精通针灸经脉理论,并长于实践,因此对四时取穴机理的注释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看法,这是他注解《灵枢经》 的一大特色。如他对《灵枢·四时气第十九》篇 “春取经……夏取盛经孙络……秋取经输……冬取井荥”[1]166注释时说: “春取经之经,当作络,义见《素问·水热穴论》。春取络穴之血脉分肉间,如手太阴肺经列缺为络之类。夏取盛经孙络处分间。盛经者,如手阳明大肠经阳溪为经之类。孙络者,即《脉度篇》所谓‘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也。秋取各经之输穴,如手太阴肺经太渊为输之类。冬取井荥,取井以泻阳逆。则阴经当刺井穴,如手太阴肺经少商为井之类。取荥以实阳气。( 则阳经当刺荥穴,如手阳明大肠经二间为荥之类。) ”[1]166-167四时邪气侵犯人体时,邪气侵犯深浅必各有不同,这便造成了针刺选穴时便有井、荥、输、经、合的不同。

3结语

马莳医籍训诂上承王冰,下启张志聪,对《内经》的注释发挥颇多,在注释篇名、分节注释、剖析医理、紧密联系临床等方面,见解独特。马莳善于针灸经脉,故对于《灵枢》的注解,远比《素问》注解水平要高。他的注本成为历史上第一部《灵枢》的全注本,尤其是对经脉、腧穴的注释,受到后世很大的推崇。汪昂在其《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里评价说: “《灵枢》从前无注,其文字古奥,名数繁多,观者蹙额颦眉, 医率废而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可谓有功于后学。”[4]2-3纵观全书,马莳的注释并不是完美的,比如有些地方反复注释,过分详细,给人重复多余的感觉。虽然马莳在训诂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他的杰出贡献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当取其精华,这样才能在中医训诂道路上走得更远。

摘要:马莳为全文注释《灵枢》的第一家,也是继王冰之后注释《素问》的第二家。他所注释的《内经》版本,是承前启后的所在,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研究马莳医籍训诂的特点,可以促进当前医籍训诂理论的进步和完善。本文通过对《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的研读及其训诂时代背景的研究,在充分了解其学术源承的基础上,总结出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创篇名注解、敢于提出前人错误注解、理论联系实际、见解独特。

成就特色 篇8

迄今, 学校已经投入近1000万元, 建成了高速光纤接入且无线有线融合的校园网、校园直播系统, 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陆续添置了8间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通用技术实验室、2间多功能教室, 成立了校园广播电视台, 架构了数字化校园管理服务平台。

聚奎中学一直坚持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课堂的策略, 从教师培训、课堂应用、效益评估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细致的措施。自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后, 学校更是加大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范围和力度,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网络选课、师生电子档案袋评价、互动作业、家校互通等数字化应用, 减少了师生的重复劳动, 节约了知识传授的时间, 帮助学生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学校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 2011年5月入选重庆市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 2011年8月学校网站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网站。同时, 学校教师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每年有近10篇相关论文公开发表。

从纳兰词的情感特色看其艺术成就 篇9

在明清这样一个古典诗词创作无可奈何地走下坡路的时代里, 有一位词人却以赤子般纯净、敏感的艺术心灵, 新鲜、深沉地感受天地万物, 创作出了许多真挚、清丽、凄婉、深情的作品, 使词的创作重新焕发出了异彩。他就是清初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根据题材的差异, 纳兰词可划分为爱情词, 赠答词, 悼亡词, 边塞词, 以及其他表现日常生活中生命感悟的词, 等等。由于题材的不同, 纳兰词表现出的情感特色也就有相应的区别, 比如《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 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既有文人词的婉丽, 又有民歌的清新, 将初恋少女的微妙心情和举止写得栩栩如生, 生机盎然。

而他的边塞词则大多苍凉雄浑, 如《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边塞风景之荒凉, 历史意识之深沉, 完全可以跟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媲美。所不同的是, 范仲淹的《渔家傲》是宋词中罕见的描写边塞风光的佳构, 而纳兰词中优秀的边塞词却并不稀有。纳兰的边塞词中的一些佳句, 如“落日万山寒, 萧萧猎马还”, “塞马一声嘶, 残星拂大旗” (, 都能令人想起盛唐的边塞诗。

当然, 纳兰词在情感方面占主导地位, 并且前人都注意到了的特色应当是感伤。这突出表现在悼亡词中, 如那首著名的《金缕曲》: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 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 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 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 一片埋愁地。钗钿约, 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 年来苦乐, 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 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 他生知己, 还怕两人俱薄命, 再缘悭, 剩月零风里。清泪尽, 纸灰起。

这首悼亡词, 感情之凄婉、真挚、深沉, 足以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相媲美。纳兰一生写了大约五十首悼亡词, 每一首都那么真挚、缠绵、感伤。但纳兰词的感伤风格并不仅仅限于悼亡词。比如: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潇潇, 雨也潇潇, 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晚来风起撼花铃, 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 那更杂、泉声雨声。无凭踪迹, 无聊心绪, 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 又何必、催教梦醒。 (《太常引》)

实际上, 无论是外在的自然景物, 还是内在的心灵世界, 在他的笔下往往都染上了一种感伤、悲凉的色彩, 以至于张预说纳兰词:“沉幽骚屑之思, 婉丽凄清之体。工愁善怨, 均感顽艳。” (《重刻纳兰词序》) 扬芳灿则说:“哀怨骚屑, 类憔悴失职者之所为。” (《纳兰词序》) 顾贞观对纳兰词的感伤风格及其美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说:“非文人不能多情, 非才子不能善怨。《骚》《雅》之作, 怨而能善;惟其情之所钟为独多也。容若天资超逸, 翛然尘外, 所为乐府小令, 婉丽凄清, 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 如听中宵梵呗, 先凄婉而后喜悦。定其前身, 此岂寻常文人所得到者?” (《通志堂词序》) 陈维崧说纳兰词:“哀感顽艳, 得南唐二主之遗。” (《词评》) 现代学者梁启超也说:“容若小词, 直追李主。” (《饮冰室文集》卷七十七) 这些评论都说明了纳兰词确实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感伤美。可见, 纳兰词具有足够的情感纯度与深度。在明清的词坛, 可谓是独树一帜, 难怪它获得了那么多读者的喜爱。据徐釚《词苑丛谈》上说, 纳兰性德二十二岁时写的《金缕曲·赠梁汾》一出, “都下竞相传写, 于是教坊歌曲间, 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我们认为, 纳兰的情感之所以具有纯净、新鲜的特色和形而上的感伤意味, 最应当从他的个性气质和民族背景去寻找。从总体上看人类的情感体验是极其丰富的, 但又有极大的个体差异。在芸芸众生中, 感觉迟钝之辈固然多, 但也永远有敏感、深情, 富于诗人气质的个体,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一个人是否具有诗人气质, 跟其身世不一定有太大关系, 一个锦衣玉食的人可能具有它, 一个辛酸坎坷的人可能缺乏它。而纳兰性德无疑具有高度的诗人气质, 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词作者。

满族身份也是他能够获得那种纯净真挚的情感体验的重要原因。本来, 情感体验虽然有个体差异, 却不能说有民族差异。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敏感、深情, 富于诗人气质的文学天才, 这是被各国文学史证明了的。但如我们前面所说, 一个民族在其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 情感体验却有差异。汉民族在汉末、魏晋时代, 不是有过“以悲为美”的文学风尚么?其时诗文创作多“忧生之嗟”, 并往往富于形而上的意味, 但到了明清时代, 这种“以悲为美”的风气虽然不曾消失, 却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满族本来是东北的一个游牧民族, 入主中原以后, 虽然受到高度发达且成熟的汉文化的影响, 但毕竟他们的文明发展程度比汉民族落后了数百甚至上千年, 因此他们的情感尚未深染汉民族的暮气。换言之, 初入中原的满族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当于汉民族文明的蓬勃成长期, 因此, 满族的文学天才, 依然能够如汉民族上古和中古时代的诗人一样, 通过自己的心灵, 获得那种纯净并富于形而上气质的情感体验。这就无怪乎况周颐说纳兰词“纯任性灵, 纤尘不染” (《蕙风词话》卷五) 了。形而上的情感由于直指生命本源, 而生命又只是宇宙间的一种偶然的时间性的存在, 具有本质的悲剧性, 因此纳兰词在清新、婉丽的同时, 还具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气质, 也就不奇怪了。

纳兰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特殊的。在中国古代社会末期的明清时代, 一方面是专制、僵化, 另一方面又由于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商业化的兴起, 使得社会日益世俗化, 这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 从中晚明开始, 就出现了一股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要求突破禁锢, 表现真情、反对假理。如李贽所主张的:“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2]P98“天下之至文, 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2]P99许多现代学者总是不吝于对明清时代反传统的浪漫派作家给予很高评价, 但这种评价并不一定都很公允。

我们必须看到, 这股浪漫主义思潮的作用是两面的:一方面, 它促成了《牡丹亭》、《红楼梦》这些表现个性觉醒的旷世杰作的出现, 另一方面, 却让不少诗人沉迷于声色, 陷入了世俗享乐的泥潭, 使其创作也染上了一些庸俗情趣, 比如袁枚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袁枚自谓“郑孔门前不掉头, 程朱席上懒勾留” (《遣兴》) , 颇具反传统精神, 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人格中庸俗的一面。比如袁枚诗主性灵, 认为“诗者, 由情生者也” (《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答蕺园论诗书》) 。在其诗歌理论与创作里, 男女之情是一个重要内容, 就如他所主张的:“情所最先, 莫如男女。” (《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答蕺园论诗书》) 本来, 男女之情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 表现它无可厚非。但问题是, 袁枚在两性关系上并非严肃之人, 以好色自诩, 甚至好男色, 其《随园诗话》、《子不语》中对于纳妾、狎妓、同性恋等话题津津乐道, 颇让人反胃。而在两性关系上持何种态度, 是严肃还是游戏对之, 其实最能反映出一个人情感体验的高度、深度与纯净度。这一评判标准用在袁枚身上应当也是恰当的。虽然如清代学者章学诚一样将袁枚斥之为“无耻妄人” (《遗书》外三《丙辰札记》) 、“倾邪小人” (《书坊刻诗话后》) 未免过甚其词, 但在两性问题上的态度之不严谨确实说明了袁枚的人格境界不高, 也说明了其情感体验缺乏足够的高度、深度与纯净度。

王国维先生曾说:“‘昔为娼家女, 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 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 3軻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 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 以其真也。”[3]P16其实看似“淫鄙之尤”的《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感动无数人, 不仅是“以其真也”, 更重要的是它们表现了人性的痛苦, 表现了深沉的生命意识, 是一种具有深度的情感。王国维说得好:“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 非淫与鄙之病, 游词之病也。”[3]P16所谓游词, 就是缺乏高度、深度与纯净度的浮泛之词。游词可谓是诗歌及一切文学创作的大忌, 原因在于淫词与鄙词之病都可以补救, 而游词之病由于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 是无法补救的。客观而言, 袁枚并不缺乏过人的才气, 他在反对诗歌创作的模拟复古之风方面也不乏理论建树。但或许正是人格境界不高和深邃情感体验的缺乏, 限制了袁枚的诗歌创作成就, 其诗歌理论虽主张性灵, 但其诗歌作品总给人“纤佻浮薄”之感。关于袁枚诗歌创作的缺点, 前人已经有过诸多批评, 兹不赘述。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 人格确实就是一切。”[4]P229用于评价袁枚实为恰当。其实“纤佻浮薄”并非袁枚诗歌创作的独有缺点, 明清时代许多风流自赏且以“性灵”为标榜的诗人词人, 其创作大多染有类似的弊病。

纳兰词虽然也被人认为“纯任性灵”, 但其词尤其是爱情词有一种高尚、纯净的精神性的东西在里头, 从一首首悼亡词, 可以看出他心地的纯洁和对亡妻感情的真挚、深沉。如果与明清时代那么多卑俗、肉欲的东西相比较, 就可知纳兰悼亡词中所表现的男女之情是多么可贵。纳兰其他的词也大多都洗去了尘秽之气, 有纯净的精神性的东西在其中。德国哲学家尼采曾深刻指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5]P2“是对自然现实的一种形而上的补充。”[5]P105纳兰词就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气质, 犹如一股涓涓清流, 坚持了文学的理想性。袁枚曾说:“诗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随园诗话》卷三) 但实际上, 袁枚最多只能说是不虚伪做作, 敢于不顾世俗毁誉任性而行的名士, 离赤子境界还差得远。像纳兰性德一样, 以个体的心灵去毫无遮蔽地感受天地万物, 又以一支笔毫无遮蔽地倾吐心灵深处最真挚、深沉、缠绵、哀婉的情感, 才真正称得上赤子。纳兰的词创作似乎也在告诉人们, 以“性灵”自我标榜的某些诗人词人们在其诗词作品中表现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那些小小情趣其实未必就是性灵, 只有像纳兰一样毫无遮蔽地倾吐心灵深处最真挚、深沉、哀婉的情感, 才是真正表现了性灵。而且纳兰词表现的不仅是一己的性灵, 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性灵, 所以它总能使一代复一代的痴情儿女产生心灵的共鸣。

所幸, 在清代这样一个相对停滞的时代里,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却未受到烂熟的汉文化过多的负面影响, 依然以赤子之心感受天地万物, 写出了那么多真挚纯净深沉的优秀词作。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 ‘大江流日夜’, ‘中天悬明月’, ‘长河落日圆’, 此种境界, 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 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 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 《如梦令》之‘万丈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3]P12并且认为:“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 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 未染汉人风气, 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 一人而已。”[3]P13可谓准确道出了纳兰词的情感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摘要:文学是情感的产物, 诗词尤其如此。判断一篇诗词作品的艺术成就, 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传达出的情感的高度、深度、纯度和广度。在明清这样一个情感日趋老化、形而下化的时代里, 纳兰性德依然能够以一颗赤子之心感受天地万物, 获得纯净、新鲜, 并富于形而上气质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 写之于词, 就形成了“纯任性灵, 纤尘不染”的风格。这是纳兰词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纳兰词,生命体验,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托尔斯泰.什么是艺术.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章安祺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明]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3]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4][德]爱克特辑录.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成就特色 篇10

一、压力

2002年初, 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员要求全县各中小学要为下一学期的比赛准备一套特色操, 而学校创编操的任务自然落在了笔者的肩上。当时, 笔者也是毫无头绪, 本来期待校长能够请一些专家进行指导, 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自己进行创编。静下心后, 笔者进一步梳理了思路:第一, 创编的新操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第二, 要符合操的特点, 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第三, 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保持一定的特色, 要能够使师生都产生新鲜感。基于这三点, 笔者综合考虑了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 并经过与校长和同事的多次探讨, 最终确定了主题与方向:呼啦圈器械操。

二、动力

正是由于有了上述压力, 笔者才有了动力, 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具体地讲, 在确定操的主题之后, 笔者首先借鉴广播体操, 从中了解操的基本节次;其次, 从班级中挑选了几个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 并带领我们不断地对新创编出的每节操进行试练, 然后再改进、推广。在此期间, 笔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周六日时间以及路上时间等, 进行想、编、练, 画动作简图, 写动作说明。经过两个星期之后, 终于初步创编完成了呼啦圈操, 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三、再创新

最初创编的呼啦圈操仅供单人练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笔者从学校挑选了12名学生, 并组成一个呼啦圈训练小队, 每天利用早、晚、课余时间不停编练, 最终创编出了现在学校推行的“呼啦圈特色操”。由此看来, 只有实干才能有创新, 才能有发展。

四、价值

让文化建设成就特色学校 篇11

建校初期,学校领导如何利用就现有资源和师资特点,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办学水平的问题,邀请了彭贤智教授来校进行校园文化策划,为全体教师做了“依托科学家文化,打造特色学校”研究的专题讲座。把科学家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主题,力求把正确、合理的科学家奋斗理念植入受教育者的生活、学习之中,使其思想与行为具有科学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科学家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

依托课题研究构建  小学科学家文化在全国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为了把这一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学校把它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并申报了市级立项,用科学的制度来保证课题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认真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同时教师在学校《实施小学科学家文化,打造特色学校实践研究》课题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小课题,用课题来引领科学家文化的实施。

依托主题文化设计构建  为了真正做好“文化落地”,保证师生处处感受到科学家文化的氛围和实践的空间,学校投入20多万元进行了校园环境的布置。在一楼低年级的教学区,结合低年级科学家文化的主题,布置了科学家的小故事;二楼中年级教学区是科学家名言;三楼高年级教学区楼道内以感受科技的力量为主题,让学生感受现代化科技力量的魅力。所有楼层楼梯口都分别有巨幅雕刻画面。同时学校还投入50 多万元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和专用教室建设。通过参观、探究、动手操作,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及自主创造、实践的快乐。

依托行为文化设计构建  学校以科学家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系列化活动和有效措施,让师生在活动中规范行为,反映学校的主题文化。

开展科技大赛,培养创新意识  每年四月学校开展师生创新活动。创新比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开展教师的创新题征集活动,教师现场出题,学生现场发挥,评委团现场评比。如“有趣的圆形”“运水工”“纸的延伸”等比赛内容;第二层次是选拔吸管桥和四驱车比赛,选拔参加市区创新大赛人员。这项活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活动,创造探究空间  每个年级的教材都编排了多姿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

依托选修课程,发展个性特长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发了15门选修校本课程,并逐渐形成了一些精品课程。

科学家故事人人讲  学校每学期举办两次科学家故事会,每周的国旗下讲话都有科学家的故事,每天的红领巾广播站也播放科学家小故事,每月的手抄报也是以科学家为主题,电子报刊小组设计的也是与科学家相关的内容。以此使得科学家的故事走入每个学生心里,让科学家奋斗的历程激励着师生的成长。

打造高效课堂

建立合作、善思的教师团队  学校借助山海关区联合体教研、“快乐教师团队”平台,以骨干教师带动为抓手,通过区域大团队的引领带动、校内小团队的研究切磋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学的管理与调整,着力渗透科学家文化思想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广大教师的文化自觉,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规律,提炼和挖掘科学家思想。通过思想的渗透,树立起孩子对科学精神的追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注重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推进校本课程文化建设

学校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写了一套共6册《科学家文化》教材。全体教师通过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拟订课程纲要、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教师们从教材文字内容的选择到图片的搜集,都力争每一课的内容都适应小学生的发展。

科学家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依托科学家文化,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视角,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科学家文化实施过程中,教师都积极参与到环境的设计、制度的创建、教材的开发、课堂教学的理念渗透等各个环节,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育人观念也逐渐更新,教师们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学会用创新的思维管理、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展望未来,学校将对科学家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力争培育出更加全面、健康、积极向上的长城学子,致力于打造出长城小学独有的特色校园文化。

成就特色 篇12

舞蹈课竟然还可以这样上?

专业院校之所以专业不仅仅是因为拥有舞蹈专业的班级, 还因为汇聚了专业的教师, 拥有专业的教学。每一所专业院校都有它的特色精品课程。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专业院校中, 舞蹈课还可以这样上。

课程介绍:拉丁舞课程选手班

舞蹈来源于生活。大连国际舞蹈学校的拉丁课上, 老师会用生活的方式来教学生们跳舞。开门、关门、搬椅子、坐下穿鞋子、起床、脱衣服、走路……这些生活中大家习以为常的动作被老师用到拉丁舞课堂中, 让学生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个学生所使用的动作和舞蹈种类都会很不一样。

在赛场上经常能听到舞者们发出嘿、哈的声音。受到这一点的启发, 老师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站成一排, 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意发出一个声音, 然后挑一个学生站出来用任何一支舞蹈的方式来表达每个声音相对应的动作。

很多课堂的情形是这样的:老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而这堂课却很不一样。老师会根据学生们的思路备课, 吸收学生们的意见之后, 再教他们想要学到的知识内容。当上课时老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们无法理解时, 老师会找出一个学生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讲一遍。

教师展现:李钊

舞蹈与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让学生们用生活中的方式去舞蹈, 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思想。而且当他们把生活中的动作表现得更加自然的时候, 他们的舞蹈表现就会更加真实。

赛场中很多音乐的鼓点较为平和, 这让学生们很难抓到音乐的重拍, 也很难做到舞蹈中的延伸等各个动作。让学生用舞蹈来表达每个人发出的不同声音, 能够让他们更理解音乐, 训练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提高他们在舞蹈现场的反应能力。

我不需要让学生像机器一样, 我讲什么, 学生记什么。这样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 不知道自己的舞蹈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不希望我的每个学生跳得一模一样, 我希望他们跳出不同的舞蹈风格。我会按照他们的思想, 以及一段时间内他们需要的舞蹈内容教课, 帮助他们发展。

这个课程中老师采用了“亲和力”战略, 对待学生不是特别严厉, 并且注意保持课堂的轻松的感觉。具体包括:老师会保持与学生恰当的距离, 不能太近, 也不能太远。太近会让他们感受到压迫感, 太远又会让他们感受到疏离和陌生;老师会掌握好语速和语态, 语速要稍慢, 语态要柔和;在眼神上老师会经常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对于刚入校的孩子们, 老师在教授内容上选取了很多他们已经熟悉和了解的知识, 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自信, 更快地接受更多的知识。

每隔20分钟就有一个休息时间, 让学生们有一个放松的机会。例如老师会让大家一起聊一聊对于舞蹈的看法、个人经历、逸闻趣事等等,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 老师也鼓励他们踊跃发言。

教师展现:梁思源

刚入学的孩子们对于专业学校的氛围还不是太适应, 在课堂上显得较为紧张和束缚。尽可能保持亲和力有助于让他们感觉课堂没有太大的压力, 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融入学校。

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都处在10-12岁之间,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刚刚入校, 虽然入校之前他们都有一些拉丁舞基础, 但是还处于初学者阶段。此时的课堂教授内容应根据他们的具体能力而定。教学生们已经知道的知识有助于让业余与专业相衔接, 实现更好的过渡。

嘉峪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芭蕾也可以融入到拉丁舞教学中

课程介绍:拉丁舞课程基础教学

嘉峪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拉丁舞特色基础教学贯穿于中专的各个年级。每个年级的学生都需要并且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不同于很多拉丁舞课程的是, 它把芭蕾练习融入到了拉丁舞练习中去, 像芭蕾一样在把杆上训练, 有一套完整的基础练习教学系统。

首先课堂进行的是拉丁舞把杆的训练。即通过把杆练习拉丁舞的擦地、踢腿、走步等各个基础动作, 每一个舞步都像芭蕾一样细化成一个个小部分进行强化练习, 简单明了, 能够达到整齐划一的课堂效果。其次, 把杆练习结束之后, 拉丁舞进入到地板练习。这里的地板练习同样使用芭蕾训练的方法做斜线运动、擦地等各种身体训练。此外, 拉丁舞中的一些特殊技巧也会通过把杆来实现。例如转圈, 老师会让学生们在把杆上做各种旋转练习, 效果较为明显, 一学年结束之后, 学生能够旋转3圈, 甚至有的学生能够旋转4-5圈。

教师展现:杜威

在大班学习课堂上, 很多学生会出现重心上的问题, 表现在舞蹈上就是塌腰、撅屁股等现象。通过把杆进行拉丁舞分解练习能够帮助学生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另外, 把杆练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很好地定位手脚的位置。包括手型、手的位置高度等等, 让学生做到身体很正。

通过这种训练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是:学生们跳舞的时候, 他们的小腿以下特别漂亮, 芭蕾的脚背、芭蕾的出脚方式等完全体现出来, 腿部练习功底特别扎实。但是学生们必须通过常年的训练才能够达到整个身体的松弛。

上好一堂课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1目标。

目标。

舞蹈课与文化课程一样,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堂课他们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要让学生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态度, 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来达到学习目标。如果课堂只是漫无目的的教学, 学生的知识就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

2知识和技术。

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习到舞蹈的知识和技术。这就要求老师掌握科学的、正确的、符合规范的知识理论、舞蹈技巧。如果不正确, 老师要及时纠正, 并且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3方法。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不同舞蹈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舞蹈教学方法。初级班课堂老师要注意保持课堂的趣味性, 调动他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中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老师进行更严谨规范的教学, 以提高他们的舞蹈技术和能力。

4气氛。

舞蹈课堂应自始至终在老师的带领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不仅有助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专注于课堂, 而且有助于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和内容。

Tips

世界上你不知道的那些“特色课程”

爬树课。

康奈尔大学户外体育部给学生提供爬树课, 根据大学课程目录介绍, 这门课程将教会你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树, 并在上面自由移动, 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

英国开设王妃培训班。

在伦敦的王妃培训班上, 这些8到11岁的小女孩要学习成为王妃所必须的各种核心课程, 如何行屈膝礼, 如何挺胸抬头地走路, 如何骑马, 如何优雅地饮茶。

千里眼炼金术课程。

欧洲唯一的魔法学校Azraald学校2010年在法国里昂成立, 学校开设的课程包括占卜、符文、仪式、塔罗牌、千里眼、水晶魔法、炼金术和草药学等。

Lady Gaga课。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为学生开设一门名为“Lady Gaga和名人社会学”的课程, 这门课将从Lady Gaga的音乐、录影带、时尚以及其它艺术作品等方面来研究其成名的社会学意义, 还会探讨商业推广策略、新旧媒体的角色、粉丝及演唱会等主题。

美国纽约专门训练女间谍学校。

上一篇:非电专业下一篇: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