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取得的成就

2024-07-01

所取得的成就(精选11篇)

所取得的成就 篇1

随着历史的发展, 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必然, 中共一大的召开,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国家危难之时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抵御外敌, 在人民深受苦难之时中国共产党为贫苦人民谋取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下, 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方面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一、经济方面的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 会上对于当时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限提出改革。

1. 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完善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2. 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得到逐步完善,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 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 国家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走上了以市场经济为主, 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改革发展道路。这一体系的建成, 有益国家掌控大局, 正确处理好国家经济的发展, 提升经济活力, 使各种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统一发展。

4.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年11月5日公布, 改革开放以来, 1979至2013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8%, 而世界同期为2.8%, 对世界GDP贡献率超过20%。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 居世界第二。2014年, 我国GDP同比增长了7.4%。30多年,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平均约为3%左右, 我国比它们高7~8个百分点。

经济的发展直接带来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嫦娥”工程的顺利完成,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2010年国庆大阅兵。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新科技革命浪潮这一历史时机, 顺应全球化趋势, 积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

5. 农村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改革开放让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 并逐渐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改革逐渐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6.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深化就业体制改革, 实现了由政府统一配送到工人自主选择的就业制度转变。多元化的就业渠道, 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各类劳动者平等的市场竞争, 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越来越明显。

7.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有了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从1978年到2013年, 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26955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8896元。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 比上年名义上增长了10.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居民家庭拥有的财富也在快速增长, 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 城乡居民就有更多的剩余收入用于必需品之外的地方, 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 中国端正了党内的指导思想, 开始了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经过30多年的努力,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必须转变党的执政方式, 才能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所以在执政方式上, 党经历了以政策为主到高度重视依法治国的转变, 并且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种基本的执政方式。30多年来, 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各项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目前的政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项制度并没有能够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 因此在这几十年之中, 国家不断的对各项政治制度进行完善, 充分发挥各项政治制度的功能及其优越性。

3. 政治参与逐渐全民化

公民权利的保障不断加强, 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更是得到了尊重与开放,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体现。全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参政权利等在一系列制度的完善中得以进步。

4. 权力结构日趋合理

通过政治改革和调整, 我国政治权力结构已经日趋合理。党政机关的权力不再像之前一样过于集中, 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使得整个政治机构能够有效合理地发展。

5. 利益关系更加和谐

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得政治在运行中的利益矛盾不断得到调整并且日趋和谐, 保障了政治体制的有效开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化, 对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三、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也加速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也伴随着文化管理部门自身的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基础目标。

四、社会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最终是要保障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的运行。但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深层次社会问题, 迫切需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来解决。只有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各项制度的健全完善最终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使我国有了强大的领导核心, 使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正确的思想及理论指导, 让我国能够正确及有效的进行并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上的改革。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且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 使得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具有竞争力。

摘要: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 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感慨之情。党在这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领导着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参考文献

[1]陈成文, 李萍.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与实现社会和谐[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3) .

[2]赵丰.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03) .

[3]胡锦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做十项工作[J].群众, 2005 (09) .

[4]杨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3 (05) .

[5]李生荣.试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6]叶再春, 杜梅萍, 林小波, 顾崇华.文化体制改革生机勃勃[J].前线, 2009 (01) .

[7]王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意义[J].福州党校学报, 2008 (03) .

我国稀土新材料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篇2

本刊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报告,到目前为止,我国稀土工业已基本形成由冶炼分离向高新技术材料领域延伸的生产体系;稀土永磁、稀土发光、稀土研磨、稀土贮氢和稀土催化等新材料生产已由跟踪模仿国外阶段进入我国自主创新阶段,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稀土的真正价值在于应用。过去由于技术研发水平落后,拥有绝对资源优势的我国稀土产业,多年来基本停留在廉价供应原料的阶段。近年来,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国家发展改革委稀土办选择对稀土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当前急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稀土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磁制冷等其它功能材料的科研攻关。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国产300公斤快冷厚带炉,制备出高质量的钕铁硼快冷厚带,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自主研制出性能优良的PDP(等离子平板显示)荧光粉和LED(发光二极管)稀土荧光粉,并进行了涂屏试验和小批量的工程化研究,表明稀土荧光粉的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应用总量由2003 年的2.95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6.2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6.96%。过去,我国稀土应用主要集中在冶金、石化、农业等传统领域,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不足50%,到2006年,国内稀土应用量已经达到6万吨以上。稀土新材料研究和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由稀土生产大国向稀土材料制备与应用大国的转变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篇3

一、当前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总方针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促进就业做出了贡献,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抓好职业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职业教育,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当作今后教育的工作重点来抓。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的总原则:

第一,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第二,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第三,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第四,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第五,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争取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 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 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

———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职教改革发展进展方面,职普大体相当格局基本形成,年均培养千万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制度和条件保障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新兴行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

高职内涵建设进展方面,据统计,央财投入44亿建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投入20亿支持977校1 816个专业建设;建设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监控与管理;完善质量年报制度,形成国家、省、校三级发布体系,接受社会监督。

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推进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健全投入长效机制;据相关统计,央财投入78亿支持4556个实训基地建设;三年培训30万骨干教师;央财投入3亿支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逐步完善。近年开展60余次产教对话,出台5个行业职教专项政策。组建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建设职教集团。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职教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据统计,一是发布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覆盖1 261个职业资格;发布230个中职标准,覆盖820个职业资格。二是对接产业开发教材,遴选5 000余种优质教材。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家资助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中职免学费覆盖近90%学生,助学金覆盖近40%学生,标准从每生每年1 500元提高到2 000元。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助学贷款标准从6 000元提高到8 000元。

参考文献

[1]李林会,李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5).

所取得的成就 篇4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 谢艺

2009/12/8

中国六十年来的成就,仅凭文字的叙述是难以言表的,那些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是多少人的奉献积累了这些硕果累累的辉煌!在回顾中国六十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之后,我内心激昂充满感激,激昂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感激则是想到了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

浅谈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

城规071 谢艺 200705101

3中国六十年来的成就,仅凭文字的叙述是难以言表的,那些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是多少人的奉献积累了这些硕果累累的辉煌!在回顾中国六十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之后,我内心激昂充满感激,激昂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感激则是想到了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所以,在论文之前,在谈及那些祖国现在的辉煌成就之前,我想首先应该衷心地感谢那些成就背后奉献的人们,是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丰衣足食,安定和平的生活。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风雨兼程60年的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惊人跨越。建国初,中国一穷二白;如今,六十年一个轮回,中国经济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

中国六十年来获得的成就太多太多,主要归结于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金融事业、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党政建设。六十年,说是弹指一挥之间,但是期间却记忆了多少伟大的历史成就!从各方面谈中国六十年的建设,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作为一名平凡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有不少的成就是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不到或者了解不到的。所以,我想就从改革开放这个主要方面谈谈这些成就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感受。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

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中国六十周年的成就之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想。(由于中国六十年间取得的成果辉煌丰富,我的见解有限,所以参考了必要的资料,忘老师指正错误)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有所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仍未开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又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年4月,设立海南省,并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

2001 年12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

目前,全国共有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2008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创造地区生产总值占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8.5%,出口总额占14.4%,进口总额占15.9%,实际利用外商

投资占全国的20%以上。

二、货物贸易规模由小到大逐年扩大,增速由慢到快实现快速增长,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小、贸易伙伴少、贸易方式和外贸商品单一。建国初期,主要是通过对前苏联、东欧和亚洲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货物贸易。之后,中国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经济贸易往来。在此期间,中国的出口贸易主要以对外援助为主。同时,通过中国银行在香港、澳门吸收外币存款和在对外贸易中使用延期付款的方式,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技术设备。70年代,伴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建交,对外货物贸易伙伴迅速增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商品日益丰富,贸易结构逐步改善。

三、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多种方式、内容丰富、覆盖较广的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国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基本上没有对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货物贸易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旅游,开展国际间经济、科技以及学术文化等合作与交流,既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把中国元素推向了世界,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对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做出了广泛而深入的承诺,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当前,基本形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基本没有利用外资,也没有企业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大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既为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金,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提升了综合竞争实力。2000年,“引进来”战略实施20年之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并初步具备了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能力的基础上,我国实

施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面向世界互利共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我国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很少。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有所转变,中国的国际交往有所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倡导和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为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认真履行大国义务,面向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声音日益被国际组织和世人所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不断提高。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新中国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新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中国积极兑现“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积极组织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区域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涵盖了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

对外开放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和活力,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新中国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展望未来,推进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对外开放的路线方针,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所取得的成就 篇5

孜孜不倦地追寻实现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追寻实现中国梦的历程。尽管我们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为了这个梦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和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时代。为了这个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建设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之梦。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我国国民经济损失巨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果断地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1997年,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目标。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概念,指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关键词表达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明确中国梦的现阶段具体指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提出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可见,中国梦中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不仅将邓小平在上世纪提出的小康社会设想由“建设”阶段推进到“全面建成”阶段,也明确了发展目标的具体实现路径。

中国梦是一种理想,也是重要的激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按照制定的战略部署,一步一步地实现着既定的目标。也正是如此,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

1992年初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途经武昌、长沙于19日抵达深圳、23日到珠海、31日到上海视察,2月21日返回北京。沿途与当地领导人作了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一系列重要谈话。他谈话中的中心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他指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年的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1周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新的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的社论,指出经济建设是中心。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住这个中心,一百年不动摇。如果要问当今中国什么是最大的政治,那就是经济建设;如果要问当今中国什么是最大的难题,那就是经济还比较落后;如果要问党中央国务院正在集中精力想什么、干什么,那就是如何使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

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始于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实践表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将“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后的首次地方调研选定为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在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后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是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实,我们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30多年的发展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为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所取得的成就 篇6

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尤其是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几万合格人才,尤其是在当前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而又能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据统计,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朝鲜族中小学在职教师中80%以上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其中2/3 以上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几十年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管理体系,为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奠定了基础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不同部门、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合理划分人才培养规格,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坚持“按需培养,学以致用”,学校、函授站密切配合,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与引导了大批实用型,能在社会施展才华的人群,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严格执行教育部发布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具体质量管理细则,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学生的教育质量。多年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实行主办地方高校与校外函授站相结合的二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分布于全国多个省及城市的校外联合办学单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基本具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和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建设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作用显著

高校继续教育思想既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革新和突破。高校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继续教育研究人员的不懈研究和继续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断实践,使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了解放和更新,有力地推动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社会的主导教育思潮,它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领导和人士们理解和认可。目前,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参加各类非学历教育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和突破,也表明人们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呼唤和需求,是终身教育思想在社会上的成功实践。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

以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新时期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现时期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对的有利形势,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终身教育给予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以新的功能定位

由继续教育的发展可知,继续教育起源于普通高校教育功能在校园外的发挥。从假期讲习班开始,是由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导致普通高等教育的功能延伸,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尝试性扩展。之后,伴随社会的发展,成人的学习提高成为稳定的社会需求,范围扩大,形式增多,非学历教育也应运而生。但高校继续教育只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普通高校“挖潜”的基本定位并没有发生变化。

(二)信息技术赋予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以新的活力

高校继续教育从历史走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国际上看,夜大学教育、函授教育都经历了上百年时间。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的信息传递方式倍受教育领域的青睐,并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如今的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语言传输媒体在继续发挥作用,文字传输媒体也经久未衰,幻灯、电话、电影、录音带、录像带、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在不断升级,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以上各种教学媒体都可以独立支撑一种教育形式,而其应需要整合、优势互补的走势,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教学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多元化信息传递技术大大提升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系统功能,赋予了新世纪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

(三)社会发展拓展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

继续教育的定位与教育手段创新,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仅有这些条件还不够,还需要有利的社会环境。今天,这有利的环境集中体现在教育的全球化、大众化、市场化、多元化。拓展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全球化、大众化、市场化、多元化走势,从需求的维度赋予了新时期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以强大的动力和生命力。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实践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哪一项都离不开继续教育,根据继续教育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其规律。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定位进一步凸现

确定了岗位培训为继续教育的重点,对在职从业人员的高层次岗位培训中高校继续教育的重点地位越来越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在大力发展多层次学历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大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行业、部门和项目在不断涌现,社会对在职从业人员知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次转换职业对其知识结构、能力都有新的要求。所以即便是大学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如果不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样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强化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功能。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与市场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以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办学的方向,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作为培训、培养的基本内容,以提高人的能力作为根本定位,这是近年来倡导的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基本原则,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是其基本特征。一方面地方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不仅提高了学习者知识和工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而且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展自身和不断改革、调整,促进了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基于上述认识,可以预见,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与市场的供需关系将更加密切。

(三)网络教育将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学习途径和学习手段等方面极大地拓宽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道路。网络化的远程教育是未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一种重要形式。

所取得的成就 篇7

问:“十二五”时期,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综合国力有何变化?

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始终处于深度调整之中, 复苏进程曲折艰难。面对比以往更加复杂混沌的情况, 我国坚持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 充分发挥规划的综合导向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投资消费促进政策的关键作用, 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是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二五”前4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年均增长8.0%, GDP总量增长到63万亿元。总体上看,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从2001年~2007年的年均10.8%, 下降到2008年~2014年的年均8.8%, 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 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 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同时,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 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危机后, 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德国年均增长分别只有1.1%、0.1%、0.7%, 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分别也只有3.6%、3.0%、1.3%、6.9%。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震荡下跌, 股市汇市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并在不同市场之间共振回馈,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 上半年我国依然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这充分说明,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而不是风险源。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逐步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从要素结构看, 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转变为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前提下, 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2014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了53.1%。从需求结构看, 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了51.2%, 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50.2%。从供给结构看, 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 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 2014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8.9%。从城乡区域结构看, 城乡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三是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十二五”以来, 我国综合国力大跨步增强,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持续提高。从经济实力看, 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 占全球比例为13.4%, 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从产业竞争力看, 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 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 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从科技实力看, 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 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从设施看,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从国际竞争力看,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 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与美国、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是我国长时期的战略任务。“十二五”以来,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十二五”以来, 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领的双重作用下, 我国产业重大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 新的增长动能逐步形成, 新旧动力有序转换, 长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 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1.2万亿斤, 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11连增”;今年夏粮增收, 秋粮增产可期, 全年有望实现“12连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 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流转率提高到30%, 家庭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是国家间经济角力和竞争的主战场, 彰显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近年来, 我们一手抓淘汰落后,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一手抓转型升级, 改善品质质量, 取得了良好成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开始兴起, 成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脱颖而出, 带动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水平提高, 拉动了产业整体素质提升。

三是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服务业取得大发展, 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8.2%, 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49.5%, 自2012年起超过二产, 成为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维持市场地位、产业越来越趋向服务引领制造的新趋势下,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有所改善。

四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由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催生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 经济新增长点生机显现、千枝展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4.8%。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能源和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海洋生产总值相当于GDP的比例提高到9.4%。

问:近年来, 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并出台了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体系, 效果如何?

答:近年来, 我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 以健全教育体系培养人才, 以打造人才队伍支撑创新,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催生发展新动力的源泉, 是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针对创业者面临的准入限制、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 初步建立了“双创”扶持政策体系, 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 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依托我国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活跃的互联网经济, 以及快速成长的互联网骨干企业, 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发展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 2014年R&D经费投入达到1.3万亿元, 占GDP比例达到2.09%,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成果产出持续扩大,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85件, 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 特别是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

三是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提高, 自2012年起稳定在4%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模日益扩大。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成效,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四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理念, 最大程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规模快速扩大, 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逐渐增强, 人才流动制度障碍逐步破除。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 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问:2013年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4年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意味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城镇化战略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新型城镇化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投资需求的加速器, 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 特别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 我国围绕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人、地、钱等多个领域, 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文件, 启动了2个省和62个城市 (镇) 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城镇化进入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今年, 围绕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 重点实施了“一融双新”工程, 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 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4.8%, 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城镇化布局与形态不断优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3大城市群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成渝、长江中游等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问:近年来, 我国启动实施了“三大战略”。到目前为止, 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目前, 相关规划已在陆续出台, 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文相通, 正在带动国内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启动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范项目, 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 产业升级转移有序进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编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撑作用凸显, 上中下游要素流动性增强、产业分工协作更为紧密。

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这几年来, 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什么?

答: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十二五”以来, 我国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 行政、财税、金融、价格、投资、国企、科技、开放、城乡、民生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特别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后, 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 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 一些多年想改未改的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大量制度红利。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传导作用, 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可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 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各有千秋, 但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优势互补、各扬所长、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十二五”以来, 一方面, 从更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 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 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弥补市场失灵。

问:“十二五”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取得了哪些新的成绩?

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 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特别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把“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 助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稳定出口、增加进口, 努力保持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201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3万亿美元。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8%。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6.5%,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高到36.4%。

二是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保持。坚持“3个不会变”: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 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 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 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今年前8个月, 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0.7%, 终止投资的企业数同比下降22.4%, 这“一升一降”表明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所取得的成就 篇8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 “十一五”期间, 我国畜牧业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标志性成就。一是扶持畜牧生产的政策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出台和强化了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 中央财政扶持资金从27亿元增加到170亿元, 5年增加了5倍多。二是稳定产业发展的调控机制初步建立。2009年国家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实现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三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有了质的飞跃。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快速提高。预计2010年生猪出栏50头以上、奶牛存栏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将分别达到66%和47%, 分别比2005年提高29个和20个百分点。生鲜乳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 比20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饲料企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优化, 4 000多万头牲畜由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 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具体, 各负其责的机制基本确立, 监管力量明显充实, 保障手段显著强化。五是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 按国务院要求, 多部门、多省份开展联合调研, 总结各地的经验, 取得丰硕成果, 明确了草原生态优先的功能定位, 确立了草原牧区“转人、减畜、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 我国畜牧业实现了生产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 850万t、2 760万t、3 740万t, 比2005年分别增长13.1%、13.2%、31.0%, 有力地保障了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目前, 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58.8 kg,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禽蛋占有量20.7 kg, 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所取得的成就 篇9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珽研究员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政教授团队合作,并联合南京大学、新加坡科技局先进制造研究所、以及美国杜克大学,通过五方全面合作,在该领域取得突破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高质量硫化镉(CdS)超薄纳米片薄膜(厚度2~3纳米,即3~5个晶格厚度)。并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原位表征技术,对硫化镉超薄纳米片材料的垂直方向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与系统研究,发现超薄硫化镉纳米片在垂直方向具有3倍于体相材料的巨大压电常数(~33pm/V),并且理论模拟很好的验证了这个结论。这些结果为构筑超高精度的驱动器及新型高灵敏压力、位移和应变传感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验的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说,仪器的精度决定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极限,其中高精度的压电材料不可或缺。为一窥原子,需要利用压电材料在亚原子精度上移动探针;为验证小尺度下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关系,需要对实验部件精确定位感知;甚至为了“倾听”黑洞的合并瞬间释放出的响彻宇宙的引力波,需要对无数元件严丝合缝的组装定位驱动,消除哪怕一丝一毫的机械偏差。这一切,压电材料功不可没。短期来说,高性能的超薄压电材料对于制造高精度传感器、先进机电元件大有裨益,包括降低尺寸,增加集成度,改造为柔性电子器件等等。长远而言,超薄压电材料甚至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DHL:差异化“成就所托” 篇10

自成立以来,DHL将国际航空快递业领导者的丰富经验联袂中外运集团总公司在中国外贸运输市场的经营优势,为中国各主要城市提供国际和国内的文件、包裹和货物的快递和物流服务,成为为数不多入主中国的国际快递公司(此外还有FEDEX、UPS、TNT等)中的佼佼者。其在中国建立了最广泛的快递服务网络,服务覆盖全国318个城市,近几年平均每年以35%~40%的速度增长。在2006年中外运敦豪成立20周年之际,DHL还宣布启动“中国优先”战略,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可以说,DHL是中国快递业的最大赢家和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见证者。

谈到远景目标,DHL给《成功营销》记者的答案是:做到空运业全国第一,海运业第二,物流业前三名,做中国快递物流市场的市场领袖,并保持全面领先优势,在国际快递行业中提供最佳服务给客户。超强的市场前瞻能力、清晰的战略定位匹配上优质的服务品质,DHL想不成功都很难,这也是《成功营销》记者在采访中外运敦豪全国市场总监李佩青女士后最大的感触。随着其今年“一路成就所托”品牌形象的更新,DHL也在加快其本土化创新能力和开拓疆土步伐。

All the Way:开启服务营销新时代

《成功营销》:服务营销体系是现代市场营销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品牌与产品的形象,促进企业与消费者的相互沟通。而DHL2007年的第一季度在整个亚太地区启动“一路成就所托”(“All the Way”)的全新品牌精神中,体现了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加强,请问你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市场战略来考虑的?

李佩青:我们对客户的需求非常了解,而且做了大量的工作追踪客户的需求。最近,我们做了客户差异(Customer Differentiation)的调研,主要对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客户进行调查,并予以系统整理。通过调查我们就会更加了解客户并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比如说纺织行业的客户和高科技行业的客户对我们的要求就不一样。有些人对速度要求高,有些人在安全上要求更高,有些人对运输成本更敏感。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实行新的产品组合,或者创造新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成功营销》:DHL在世界杯期间的品牌推广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中贵公司快递小伙子“爱足球、爱速递”的形象已经深植人心了,得到了很好的传播。那么为什么现在推出全新的“一路成就所托”的品牌精神呢?2007年是DHL的品牌年吗?

李佩青:如果说2006年是我们为品牌推广进行铺垫的一年,那么2007年DHL的品牌推广活动则是在亚太地区全面铺开,并以中国为主导,配合企业的战略发展。

我们企业的品牌更新是从去年的足球世界杯开始亮相,毕竟足球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运动。而今天大家能通过电视看到的新的CEO广告篇则很好地阐释了我们通过创新和高品质服务为客户“一路成就所托”的精神:在台风密布的艰难环境下,DHL排除万难进行快递服务和运输,保证了那个CEO还是能够哼着小调、安枕无忧地收到快递,而把烦恼留给了我们自己。从2006年的足球篇到今年新的品牌广告CEO篇,这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的企业形象有很严肃的一面,同时我们也有很轻松的一面。其实每天的生活当中都充满了体育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这也是我来到DHL工作以来尝试做的一些新的改变吧——突出人文化的色彩和轻松愉悦的工作风格。其实“一路成就所托”很好地阐释了DHL的远景。作为以B2B为主的快递服务供应商,我们并没有具体销售什么产品,而是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客户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快递和物流需求,这正是为客户“一路成就所托”。

差异化战略打造广阔市场

《成功营销》:其实在服务行业中可能有“二八原则”在起决定作用,那么在DHL这个领域中,“二八原则”也在起作用,如“高尔夫速递服务”就是针对高端商务客户推出的,那么作为市场总监,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

李佩青:每个行业都有“二八原则”,比如说我们有很多大客户,跨国企业有英特尔,也有在路边设有门市的小型贸易公司。我们主要是做B2B业务,虽然中小型客户对我们营业额的贡献没有大客户大,但是他们也会有需求,我们也会满足他们的需求。其实,DHL在中国最强大的优势恰恰就是中小型客户的贡献上。这得益于我们是最早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快递公司,我们对当地的客户需求也最了解。所以我们很多客户其实都是中小型企业,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他们才是“二八原则”中重要的“八”。

《成功营销》:那这80%比例的客户主要是一些什么类型的企业呢?这是中国特色还是亚太地区的特色?

李佩青:DHL在中国的一大特色就是我们的中小型客户是最多的,这领先于其他行业竞争对手。中国的特色是私营企业家特别多,因为大家充满着冒险和创业精神,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看到了潜力。在亚太地区也是如此。快递这个行业历史其实不是很久,大概在三四十年左右。其实,一开始也没有大型的客户,企业都是从小公司开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相信中国这么多的客户中一定会有企业成长为大公司。

在亚太地区,DHL拥有最大的供应链网络和市场占有率,而亚太地区市场除了日本以外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还在成长、发展之中。在中国,我们的网络已经铺到世界屋脊,而我們一些竞争对手的网络大部分还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去年,DHL在中国新开设的17家分公司中,有6家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世界屋脊西藏和乌鲁木齐等城市。我们很早以前就很看好西部市场,更是首先涉足西南市场。正如20年前,当大家还不了解中国市场的时候,DHL已经开始看好中国并投资中国了。所以,DHL的精神是永远走在前面—“First In And Last Out”。

《成功营销》:与日本以及德国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是否有很大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多级的市场,对于DHL来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市场营销战略是不是不一样?

李佩青:DHL全球的品质都是一样的,包括我们服务中心作业的流程都是一样,不同的是我们在不同市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市场战略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德国和日本等成熟市场,我们的市场增长是每年个位数的百分比,但是在亚太地区就是十位数的百分比,中国则达到30%~40%的增长。这就像一个家庭中有老有少,中国就像一个青年,大家对他寄予厚望。对于DHL来说,我们是用全球的资源来经营中国市场。2005年整个国际快递市场的规模是100亿美元,而我们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名列榜首。

谈到不同地区的市场策略,我们在品质和服务保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会结合区域特点对不同的行业区别对待。比如说长三角地区主要是以高科技为主,高科技企业担心产品损坏,我们就更注重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我们的服务设施达到TAPA(TAPA是高科技协会做的一个安全认证,DHL在中国已经有20个服务设施通过TAPA安全认证,居行业之首)的要求。同时对这个地区的客户,我们会更加注重安全性和整个供应链中的安全评估;珠三角地区有比较传统的纺织业和家具业等,他们注重的就不太一样了,我们则会在营销策略上、在促销和定制化的服务上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说,我们为客户安排一些Seminar(研讨会),让同一个行业的客户集中在一起,我们邀请这个行业的专家与他们交流速递物流行业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成功营销》:您以前是做快速消费品领域的市场营销工作,而现在服务于一个主要针对B2B的服务性行业,您的感触是什么?以前工作的经验,比如在麦当劳时的经验,是如何运用到现在的工作中的?

李佩青:加入DHL以来,我更多地从客户和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我将FMCG工作经验与现在的工作进行结合的过程。举个例子,我很喜欢打高尔夫球,到不同的地方出差,我都喜欢带着球具打打高尔夫球。但旅途中行李太多成了一个问题。其次,我虽然是周末去打球,但是我背着球杆到办公室或者去开会,别人就会觉得我是不是严肃地在工作。其实,我身边很多的朋友和客户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时我就在思考,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我们是不是能够提供一种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呢?其实为客户运送物品不是一个新的服务,而是要结合他们的需求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就是高尔夫快递服务诞生的缘由。

所取得的成就 篇11

(1) 病虫草鼠发生面积逐年加大“十五”期间, 山西省病虫草鼠发生面积在1亿~1.4亿亩次 (1亩=0.067hm2, 下同) , 到“十一五”期间病虫草鼠发生面积稳定在1.5亿亩次以上, 最高达到1.8亿亩次, 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防治情况见图1。

(2) 危害损失加重各级植保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和全省广大农民, 同农作物病虫草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但仍有较大损失。

(3) 过去局部发生或发生较轻的病虫种类上升为主要危害种群, 同时出现了新的并造成作物损失的病虫种类。如稀点雪灯蛾、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根茎葵粉蚧等。

(4) 病虫抗药性水平提高根据全省对棉铃虫抗药性测定, 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水平已由原来的低抗上升为高抗。

2. 主要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

(1) 小麦病虫发生情况 小麦每年播种面积稳定在73.33万hm2左右。发生的主要病虫有小麦锈病、麦蚜、麦红蜘蛛、小麦吸浆虫、小麦白粉病、小麦黑穗病、小麦地下害虫、小麦全蚀病等。小麦病虫年发生面积在2 900万亩次左右。“十一五”期间小麦病虫害的总体发生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 但病害呈上升趋势。小麦蚜虫年年偏重至大发生, 发生面积在500万~800万亩次;地下害虫在晋南麦区年年严重发生, 年发生面积超过300万亩次;麦蜘蛛在运城、临汾、晋城、长治的丘陵旱地及扩浇麦田逐年偏重, 局部大发生, 发生面积33.33万hm2左右;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锈病等病害在高水肥、大种群麦田流行。

(2) 玉米病虫发生情况 “十一五”期间, 山西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3.33万hm2, 玉米田病虫发生面积逐年增加, 年发生面积达2 000万~4 000万亩次。不仅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 而且已控制的病虫, 又开始回升, 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病虫。除常发性的病虫如玉米红蜘蛛、玉米螟、玉米蓟马仍严重发生外, 玉米矮花叶病开始回升, 黑麦杆蝇、玉米疯顶病等病虫在不同地区时有发生, 稀点雪灯蛾在阳泉平定县0.67万hm2玉米田暴发成灾, 玉米条纹矮缩病在中部地区普遍发生, 玉米根茎葵粉蚧在临汾个别年份发生较重。

(3) 暴发性害虫发生情况 飞蝗在运城市沿黄6县 (市) 的黄河滩上仍保持常发生态势;土蝗基本年年在北部发生, 全省发生300万~400万亩次。草地螟处在我国第三次猖獗危害末期, 主要在山西省中北部发生。黏虫在个别年份的个别县区发生较重。小地老虎总体发生较轻。但是2008年突然在全省10个市76个县 (市、区) 大发生, 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是山西省30年最重的一年, 发生面积达28.53万hm2, 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20.4%。

(4) 棉花病虫发生情况 棉花在“十一五”期间种植面积一直在7.33万hm2上下, 病虫发生面积近千万亩次。棉花黄萎病多年始终偏重发生;棉蓟马逐年加重的趋势;棉花铃病几乎年年偏重发生;苗蚜年年发生, 一般发生面积占到种植面积的65%以上。棉叶螨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棉盲蝽象个别年份发生较重, 2007年发生5万hm2, 是近年来危害最严重的一年。

(5) 油料病虫发生情况 山西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每年在11.33万hm2左右。其中:胡麻、向日葵占油料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花生、油菜占油料总面积的10%。发生的主要病虫有胡麻枯萎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列当、油菜菌核病、花生线虫病、花生病毒病、油菜病毒病、草地螟、蚜虫、地下害虫等。每年因向日葵锈病等病虫的为害, 损失达2 000~7 000 t。“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油料病虫共发生891.82万亩次。

(6) 其他粮食作物病虫发生情况 山西小杂粮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80万hm2左右, 发生的主要病虫有谷子粟叶甲、谷子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粟灰螟、高粱蚜、地下害虫等, 每年病虫发生面积780万亩次上下。“十一五”期间, 常发性病虫谷子白发病、禾谷类黑穗病、粟灰螟、高粱蚜等病虫轻于20世纪90年代。但地下害虫发生逐年加重, 缺苗率10%~30%, 严重的高达50%以上。谷子粟叶甲在各地均有发生, 且发生较重。

(7) 薯类作物病虫发生情况 马铃薯播种面积在20万hm2左右。发生的主要病虫有马铃薯疫病、马铃薯环腐病、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豆元菁等。马铃薯疫病, 特别是晚疫病在山西省东西两山和北部地区常年发生, 只要在7月—8月遇到高温高湿天气, 就会流行, 造成损失。二十八星瓢虫在各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 如2008年中等, 全省发生面积12.2万hm2, 比2011年增加1.47万hm2。发生特点为始见期早, 危害时间长, 面积大, 程度重。豆芫菁在吕梁、忻州、大同、朔州等边山丘陵山区局部多有发生, 但轻于20世纪90年代。马铃薯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在忻州市局部地区中等发生。

(8) 蔬菜病虫发生情况 山西省蔬菜种植面积在“十一五”期间达到了40万hm2。特别是设施蔬菜达到了百万亩, 由于设施蔬菜的生态条件好, 引发保护地蔬菜病虫种类较多、发生较重。如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疫病、番茄病毒病、灰霉病、瓜类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瓜类炭疽病、蔬菜棉铃虫、小菜蛾、粉虱、地下害虫等病虫均常年较重发生, 发生面积达33.33万hm2左右。黄瓜霜霉病仍是设施黄瓜生产的首要病害;病毒病是番茄、青椒、西葫芦上的主要病害;灰霉病是大棚温室各种蔬菜上的主要病害;粉虱在运城、临汾等地虫棚率高达100%, 危害株率达95%。小菜蛾年年普遍发生, 2009年在运城、临汾、长治、大同等地大发生, 发生面积97万亩次, 是近5年发生较重的年份。黄瓜黑心病由于种子带菌, 常在山西省个别棚室发生, 蛞蝓在太原、临汾等老棚室发生普遍, 并有上升趋势。根结线虫不仅在老菜区发生较重, 而且在3~5年的新菜区也普遍发生。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山西省蔬菜病虫共发生5 787.49万亩次。

(9) 果树病虫发生情况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的水果面积基本稳定在55.33万hm2左右, 各种果树病虫共发生9 868.43万亩次。苹果是山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 果树腐烂病近年发生较为普遍, 且发生严重。食心虫类在果园管理较差的果园和开放式果园发生回升较重, 虫果率达3%~5%。叶螨在各果园普遍发生, 是果园最重的害虫。金纹细蛾在南部果区发生较重, 现已蔓延到中部果园;果树蚜虫普遍发生, 局部发生较重, 2009年发生461.35万亩次, 是近年来发生面积最高的一年;介壳虫在大部分果园普遍发生;斑点落叶病一般年份发生危害较重, 苹果褐斑病、轮纹病、病毒病、果树白粉病一般年份发生危害较轻, 个别果园发生较重。

(10) 鼠害发生情况 2006年—2010年春夏季的全省农田发生鼠害平均密度为2.2%~9.5%, 基本稳定在轻发生状态, 但中华鼢鼠在吕梁山区仍为高密度。农舍鼠害相对发生较重, 平均鼠密度为7.2%, 最高为10.22%, 最低为2.2%。2008年新发现北方田鼠在山西省南部的芮城、永济发生严重, 主要危害果树和芦笋。“十一五”期间共发生鼠害4 184.19万亩次。

(11) 草害发生情况 “十一五”期间杂草发生面积总体变化不大, 总发生面积13 321.87万亩次。杂草的危害程度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年份麦田、棉田和玉米田的杂草发生较重, 平均1 m2有杂草30~50株, 危害损失率达10%左右。“十一五”期间节节麦、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已成为晋南麦区优势种。2006年在运城、临汾、晋城等地调查发生面积达3.53万hm2;到2010年已发展到16万hm2。2007年山西省发生人为种植我国禁止入境的哥伦布杂草超过200 hm2, 这在全国是首例, 分布在6个市20多个县。

3.“十一五”病虫防治取得好成效

“十一五”期间,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全省植保技术人员共同的努力下, 指导全省广大农民在加强防灾减灾能力,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危害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 取得了防灾减灾胜利 “十一五”期间, 山西省农作物病虫累计发生面积达到8.48亿亩次, 防治面积达到8.11亿亩次, 共挽回粮食损失591.8万t;挽回棉花损失15.2万t;挽回油料损失5.6万t, 挽回果品损失297.44万t, 挽回蔬菜损失379.13万t, 经济效益达到206.26亿元。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见图2。

(2) 保证了重大病虫不成灾 “十一五”期间重大病虫连续在山西省大发生, 如2006年、2007年小麦条锈在我省南部发生超过6.67万hm2, 土蝗2006年在山西省北部发生面积39.73万hm2;玉米丝黑穗于2006年和2007年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偏重发生;玉米红蜘蛛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发生面积32万hm2, 百株玉米有螨量都在50万头左右, 达到100万头以上的面积有4.67万hm2;2008年小地老虎是山西省三十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 发生面积达28.53万hm2;二代草地螟在2008年是继2003年以来的又一个大发生年。成虫过境面积42万hm2, 二代幼虫发生30万hm2, 其中农田发生18万hm2。农田杂草年发生面积200万~300万hm2。农田鼠害发生面积一般在13.33万hm2左右。针对上述重大病虫的发生, 山西省植保站坚持早发现、早准备、早报告制度, 一经发现, 立即指导广大农民大力开展防治, 组织各地植保专业化机防队开展防治, 确保了重大病虫不成灾。2007年山西省人为种植我国禁止入境的哥伦布杂草, 接到报告后, 山西省植保站立即派遣人员调查种子来源、发生分布范围, 及时开展技术人员培训, 组织铲除销毁工作, 当年收缴销毁哥伦布杂草种子超过5万kg, 连续三年对全省进行监测, 2009年确认该杂草被根除, 扑灭了该草疫情。

(3) 省、地、县三级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完善 在中央、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山西省构建的网络化的病虫害监测与控制体系运行正常。共建设了20个病虫预警与控制区域站, 加上山西省10个病虫测报中心站, 形成的省、地、县三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体系, 建立了小麦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 初步实现了植物检疫审批的网络化管理, 全面提升了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植物疫情监管阻截能力和重大病虫防控能力。病虫监测对象种类由15种增加到35种。我们利用电台、电视台发布重大病虫害的趋势预报, 覆盖了60%以上的农村。同时, 还广泛利用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发布病虫发生、防控信息, 提高了植保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中长期预报准确率提高5%~10%, 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普遍达到90%以上。

(4) 大力推广无害化生态防控技术 2005年农业部在山西省菜果检测农药综合平均超标率为11.9%, 居全国倒数第五名。为此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在全省加快开展了病虫无害化生态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研究制定出以频振灯、性诱剂、黄蓝板等非化防技术为主, 辅以无公害化学农药取代高毒农药技术的现代综合防治体系——病虫害无害化生态控制技术。2006年山西省菜果农药综合平均超标率下降为9%, 2007年超标率下降到3.9%, 2008年超标率为3.4%, 2009年为3.1%, 达到了全国前五名的水平, 2010年为3.4%。充分说明了无害化生态控制技术推广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企业人员培训工商管理下一篇:水电站安全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