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人生的(精选14篇)
成就人生的 篇1
成就人生的17则
1、做你做的事,然后把它做到最好,你一定要做自己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正确寻找工作的方法,把自己和的工作条件列出来。
2、要以成为行业中的世界最顶尖为。不要把赚很多钱当做是你最重要的。只要你能够成为最好的人物,最好的事情也就会发生在你身上。当你想要得到一切最的事物,你必须把自己变成最好的人,以成为行业中的世界最顶尖为你的最终,这样的话,你一定可以实现你所有的。3、成功的人要有远大的,但要有合理的。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伟大的。大成功是由小成功所累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在达成无数的小之后,才实现他们伟大的。不,就一定有成功的,如果你,就已经了。
4、你到底是想要成功,还是一定要成功?成功有三个最重要的:1、要有强烈的2、还是要有强烈的3、还是要有强烈的。
5、每一天都要不断地检讨自己的做法和成效。做对的一定要不断地加强,做错的一定要立刻改正。因为,同样的错误千万不要犯第二次!每一天一定要检视自己的进度,我检视下属进度,每一礼拜开会做讨论,发生何事(错、对)。
6、一定要跟成功的人学习,尤其是世界级的成功人物。你一定要学习成功的榜样,让自己进入成功的环境当中,跟着成功者学习。一个人要成功。有几个方法:1、他必须帮成功者工作2、当他们开始成功的时候,也开始跟更成功的人合作3、当你越来越成功的.时候,要找成功者来帮你工作。依照这三个方法,按步就班去做,你一定会非常地成功。
7、要成功。要先研究成功学。要成功,一定要研究成功。一个人的产生的三个要素:1、成功者不断地搜集资讯,他们相当善于掌握新知。记住!永远要不断地搜集新的资讯2、一个成功的人会不断地学习别人的。3、一个有的人,会不断地自我反省。
8、要成功就要采取行动。世界最顶尖的业务员成功的: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昏倒为止。销量永远是一个数字的游戏,你只要越勤劳,拜访越多的,一定就会有成交的。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的时候,他们找寻下一位;当拒绝时,他再问他们:你到底要不要?当不买时,他问:你为什么不买?记住!永远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动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知道了多少。
9、要不断地请教成功者,询问他们成功的方法和意见,
一个人要成功,需要不断地历练,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然而,最快的方法就是向一些成功者询问,请他们给你一些意见,给你一些回馈,请他们告诉你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让他们用他们和指导你,这样的话,比你看任何的书籍都要来得有效。你永远看不见你自己的盲点。问成功人士: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我还需要改进?
10、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要,一定要享受过程。推销宗旨、理念:提供最好的服 务,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
11、要设立高的标准,绝对不要接受第二流的表现。你做事的品质和你个人的成就成正比,跟你服务的人数成正比,跟你的成正比,跟你的知识成正比,跟你的标准成正比,成功者都拥有高的标准,者的标准都不高。凡事零缺点。一定要求第一名。
12、自我的心像。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可以籍由自己的不断想像,而成为自己中的人物。你必须想像自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非常富有的人,非常积极的人,非常热情的人,非常有动力的人,你必须每天不断地花一些,想像自己成功的景象。你必须想像自己是一个天生的羸家。
13、潜意识的力量。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运用潜意识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地想像,自我内在的一个影像和图片;第二个方法,也就是要不断地自我暗示,或是所谓的自我确认。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我会很有钱,我会很有钱,我一定会很有钱。
14、把你的录在录音带上,每天不断地重复播放,来输入你的潜意识。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方法简单,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尝试,不尝试,铁定没有效。
15、听潜意识录音带。影响潜意识最重要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反复的次数。
16、运用潜能开发机。要潜意识,世界上最快的方法,就是运用催眠。新的东西总是容易受到排斥。成功者,勇于尝试新工具。
17、不断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每年平均阅读400-600本书或杂志。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用最短的,采取最大量的行动。所有的者都是阅读者。每会必到。学习才会让你更成功。你必须花30%的收入来不断学习。成功是不断持续累积的,就像学习也是一样。想赚得更多,一定要学得更多,你的专业知识,一定要是你行业的顶尖。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别人你,别人你;别人凭什么你、你,因为你懂得的比他们多,他们觉得跟你在一起有希望。他们觉得跟你在一起可以学到东西。
成就人生的 篇2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努力保持“无日不动笔”的创作习惯, 使他用雄壮的音符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爱因斯坦说得更直接:“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也可以说, 成功的事业和人生, 其实是好习惯延续的必然结果。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话足令听者自危:“要断送一个人, 只须叫他染上一种嗜好。”失败的事业和人生大抵是坏习惯导致的恶果。所以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 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教育事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该以怎样的习惯来守住这人类灵魂的事业呢?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学陶行知先生,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 为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 奋斗终身。他始终如一奉献精神已经给子孙后代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让后人敬仰铭记。陶先生自幼聪明好学, 一生求知, 广为学习。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 学习, 学习, 学到人所不知, 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 跟先生学, 跟大众学, 跟小孩学, 跟朋友学, 跟大自然学, 也跟大社会学, 要学得专, 也要学得博。”他一生都在学习。正是他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了他, 成为了我国近代乃至全世界都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一个最简单的行为准则:说了算, 定了干;一不做, 二不休;少说多干, 养成习惯。按规则和计划的行事习惯, 使他的教育事业如顺水行舟, 轻松前行。他说:“尊重学生个性, 就等于尊重教育。”他对学生的尊重和个性的保护, 让他走进了学生的心理, 让多少教育工作者效仿学习。“少抱怨环境, 多改变自我。”的乐观态度让多少迷茫和苦闷的教师们豁然开朗。这两位教育界的大师的习惯已成为当代教育的精髓, 指导着教师们前行。
如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和在网络信息中长大的个性飞扬的孩子们, 教师们的人生也异彩纷呈。李桂林夫妇扎根山区, 在最寂寞的悬崖边, 用19年的坚守和操劳, 点燃希望的火把, 用知识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北大毕业的范美忠, 在地震来临的危难时刻, 弃生独自保命, 并直言不讳向外宣称, 只有为了女儿才肯牺牲自我, 这是个人追求的个性自由, 获外号“范跑跑”被开除教师队伍, 如今只能游离四海。不是不管是早已习惯不敢管, 管等于不管的“杨不管”, 让我们痛心。不同的行为形成了他们不同的习惯, 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理念, 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一位哲人说过:“改变你能改变的, 接受你不能改变的。”现在课改的呼声波澜迭起, 势在必行。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很多新问题, 无论遇到多么纷繁复杂的情况, 以德执教, 依法执教都是教育者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坚守前辈们的精神, 奉献、执著, 养成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在大山深处, 还是在繁华的都市都可凝练出丰硕的果实和精彩的人生。
大山的深邃和厚重是因为有默默坚守的习惯, 大河的浩瀚和广阔是因为有海南百川的习惯。
成就人生的价值 篇3
假如你只是一碗米饭,不必去羡妒一旁的酒。因为你不过忍了10分钟,酒却不得不经受数月甚至数年的磨砺与等待。假如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不必眼红他人的成功与光鲜,因为他可能经历过你不曾想象过的失败与痛苦。
我们要从一碗米蜕变成美酒,就需先做好忍受长时间磨砺与痛苦的准备,让时间助我们褪去米粒的青涩,酝酿出美酒的醇厚芳香。
世间的事,人生的事,何尝不如此呢?晴天若不经历风雨,便不会有彩虹的绚烂;毛毛虫若不经历破茧的痛苦,就不会有展翅化蝶的美丽;雄鹰若是畏惧跌下悬崖的危险,就不会有展翅翱翔的自由。动物尚且要经受相当的磨练,何况人呢?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对这一点的诠释可谓鞭辟入里:“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欲破茧化蝶者,就必须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难。
反之,有些人一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最终碌碌一生,更有不少家境优越的纨绔子弟纵情挥霍,浪费青春……他们没有接受磨砺的意志与心性,所以只能简单地被生活煮成一碗米饭,而真正能忍受痛苦、微笑地接受生活考验的人,才会散发出美酒的醇香。我们难以想象,如果当年的苏东坡不曾经历乌台诗案,只是平稳地在京城当一个文官,也许后人真不知“东坡者何人也?”我们更无法想象,如果当年的曹雪芹不曾遭受家庭没落的变故,不曾体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窘迫,他写出的《红楼梦》会是怎样的苍白无力,稀松平常。
有一座寺庙,寺前的台阶与殿中的石佛是出自同一座山的花岗岩。台阶们质问佛:“我们原来是一样的,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
凭什么呢?
佛说:“你们只经历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却经受了长久的精雕细刻。”
名师点评:
梦想成就人生的作文 篇4
今年寒假,我读了《成功故事》一书,书中的一个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州长的小拇指》的主人公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你可知道?这样一位杰出的市长,少年时代的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混混。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贫民窟,每日里旷课、斗殴。在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会平庸一世时,小学校长的一句话“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会是纽约州的州长”改变了他的一生。正是这看似不可思议的鼓励的话,让罗尔斯树立了一生的梦想。
有了梦想的罗尔斯,说话时不再夹杂着污言秽语,学习时加倍努力,时时刻刻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梦想成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一样,曾有过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家,然而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太多的苦和累,使我多少次想放弃,然而,妈妈总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我:“梦想要能持久,才能成为现实。”于是我坚持了下来,我相信我一定会像罗尔斯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将来我也一定能够学有所成,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
人生的成就需要磨练作文 篇5
人生的蜕变伴随着痛苦,需要我们积蓄,坚持,隐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是取决于途中的磨练和坚持。人生的成就不是你望天想想就能得到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可当我们经历磨练时,有多少人能忍受呢?但在我们心中都应该持有一个观点:人生的成就需要磨练。
因为磨练,她尽情舞动。 邰丽华,一个聋哑人,却成为我国第一位在世界两大顶级艺术殿堂演出的演员。雅典奥运会留下她舞动的身姿,春晚,她的“牵手观音”感动了中国13亿观众。在她的背后,是膝盖被磨的流血红肿;在她的背后,是数九寒冬不喊一声累。邰丽华用她无声的舞姿告诉着我们“不经历一番寒的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因为磨练,他留下辉煌。 为了写《红楼梦》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下勤奋耕耘,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部数百年辉煌不灭的巨著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创作,忘记饥饿,忘记艰苦。翻来他人生的阅历,我们看到的是他在磨练中奋斗的痕迹。如果没有一番艰辛他能成为一颗旷世的珍珠吗?
因为磨练,他化身蝴蝶。 达芬奇付出四年的心血与汗水潜心创作,回报他的是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之花,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雪雨;破茧之蝶,都留下了拼搏的印迹,挥洒了努力的汗水。
坚持梦想,成就人生的大美 篇6
抛却浮华,固守淡泊
很所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选择,需要学会放弃,把浮华和喧嚣拒之窗外。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幸福一般,它的作者塞林格也有维系一生的守望。塞林格每天在只有一扇窗的斗室中辛勤写作,却又像果戈里那样烧掉手稿,他写下卷帙浩繁的作品,却等待在死后出版,为了躲开人们的视线,甚至不惜动用法律手段,至于这,只因他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被璀璨的聚光灯所左右。
坚持梦想,塞林格收获了人生的厚重,成就了人生的大美
甩掉包袱,收获成功
他是一介农夫,却有着消除全人类饥饿的梦想。为了坚持梦想,他甩掉了国外专家嘲笑的包袱,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工作中,数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着,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历尽挫折只为坚持自己的梦想只为拯救世界!
坚持梦想,袁隆平收获了满目的金黄,成就了人生的
大美。
忘掉痛苦,赢得未来
还有坚持改革的秋瑾,坚持变法的谭嗣同,不惧挫折的乔布斯,,,,,,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成就了人生的大美。
坚持自己的梦想,别因走的太久就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高三作文
王六六
立志点亮人生创业成就梦想 篇7
☆☆☆年幼“创业”, 点燃创业梦想
何恩培来自贵州省金沙县的一个贫困村庄, 是一个地道的草根创业者, 小时候一家6口人务农全年收入不到2000块钱, 经济状况十分拮据, 他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想买一根1毛钱的辣条, 一个星期钱也没拿得出来。因此, 他自幼励志改变命运, 12岁就去山林里捡灵芝, 用卖灵芝的钱倒卖圆珠笔芯, 每支赚6分钱。之后, 他还在地摊上卖过水果、在林业局包过零活。
☆☆☆夯实基础, 坚持创业理想
2010年9月, 何恩培考入黑龙江科技大学, 有着一颗时刻创业之心的他在大学做过校园代理, 开过平面设计培训班、DIY蛋糕店、电脑维修店、外卖餐厅等等, 虽然创业之路并不顺利, 但他却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 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朋友。
2012年9月, 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创业团队的认真思考, 何恩培创办了快e秒微物流, 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微物流配送和电话订餐系统, 主要做外卖和超市的微物流配送服务, 在学校全面铺开市场。那时候, 他和团队白天送餐, 晚上加班改程序, 刚成立对市场不够熟悉, 没有品牌, 连续几个月都是亏本运营, 团队成员都把自己的生活费都投到了项目里去, 但他们没有放弃、认输。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期间他们得到省级“大创”项目资金的支持, 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 终于挺过一道道难关, 使企业逐步走上了正轨, 2014年正式注册了哈尔滨快伊秒科技有限公司, 团队开始公司化经营, 现有营业网点3个, 员工共85人, 2014年平台年交易额达到180万。2014年9月黑龙江卫视都市频道“光荣梦想栏目”专题播放“e路上有你”, 讲述他和快e秒团队的创业故事
☆☆☆勇往直前, 拓展创业渠道
2014年11月, 企业面对美团、饿了么等在线外卖订餐平台和学校周边外卖餐馆双重压力, 公司发展遇到瓶颈, 无法继续做大。为了解决企业难题, 刚走出校门的何恩培毅然将公司交给团队管理, 走遍了深圳、厦门、福州、武汉等8个城市大学城, 他一边在餐饮公司工作, 一边考察学习餐饮公司的先进管理模式和营销策略。2015年2月, 他回到团队研究出了一套符合最新商业模式的微物流系统及APP客户端, 该微物流系统主要特点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蜂客”配送员, 学生有钱可赚, 又扩大企业知名度, 有效的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困难。
2015年4月, 何恩培到大庆市参加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创业大讲堂”, 他的创业项目得到中关村“大促会”有关领导的好评, 大庆市高新区也为他们提供了办公场地和设备及各方面政策、资金的支持, 他又在大庆创办了大庆市快亿秒科技有限公司, 并获得中关村“大促会”的天使轮融资, 意向签约20万元, 由此开始了他两地创办创业的新局面。从今年4月到现在的短短几个月时间, 何恩培在大庆市的快亿秒科技有限公司用最小的成本迅速扩展市场, 已占八一农垦大学外卖和超市的微物流配送市场份额的75%, 下一步他们将复制扩散的商业模式, 预计在今年年底打开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其它高校市场, 争取拿到A轮融资。
☆☆☆回顾历程, 分享创业体会
生活中处处充满商机, 若没有发现, 是因为你缺少一双发现商机的眼睛。创业, 最需要的不是资金, 也不是人才, 而是一个好的思路;没有资金, 可以筹集;没有人才, 可以召集;而没有一个好的思路, 就很难找来资金和人才, 创业思路决定企业的出路。
勤奋和激情成就的人生 篇8
1940年8月,张俐娜出生于福建光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张国熊毕业于清华大学。受家庭熏陶,她五六岁时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并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但是她少年时代的志向是做小学老师,而不是当科学家。初中毕业时,张俐娜打算报考师范学校。这时,她的班主任马叔南提出了一个改变她人生轨迹的建议:“报考高中,成为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奋斗。”于是,张俐娜改变报考志向,考入高中,之后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学习。
1963年,张俐娜以优秀毕业生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但她的出身太特殊了,父母都是“臭老九”,堂伯父是张国焘,她的档案被打入另册,毕业时她没能留校,而是被分配到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多年后她才辗转回到母校。46岁时,这位武汉大学昔日的高材生职称还是一名讲师,但她终于从做衣服棉被、下“软而不烂、色香味俱全”的面条的琐碎家务中解放出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实验团队。
1985年,她获日本政府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赴大阪大学做访问学者。在日本访学的那段经历使张俐娜开阔了眼界,而且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生物质研究。
在生物质研究领域,纤维素的溶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传统方法主要是靠高温加热,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张俐娜带领自己的团队,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经过12年的潜心研究和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水体系低温溶解法——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做溶剂,预冷至零下12℃,将极难溶解的纤维素丢进去,一两分钟便化为粘液。用此技术,蔗渣、蟹壳等废弃物很容易变为舒适的面料、日用品和生物医学材料等。张俐娜因此获得2011年度安塞姆·佩恩奖,这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
回首过往,她始终相信“天才出于勤奋”。在她看来,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同时用心做事,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勤奋,而勤奋固然很重要,“激情更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达人探微:
1. 人生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没有班主任建议张俐娜改志向,她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而非化学家。虽然以她的好学和韧性,她在任何领域都能取得成就。但是没有了她,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必定会少一片独到的风景。
2. 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张俐娜勤奋、刻苦,但最重要的是有对化学的激情。没有激情,勤奋和刻苦就没有了动力,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没有激情,就不会有新的纤维素水体系低温溶解法的发明。
成就人生的 篇9
——《读书成就名师》心得体会
杨爱玲
双阳区齐家镇长岭中心小学
2014.9
《读书成就幸福的教育人生》
如果人生的丰富可以用色彩来比喻,书就是透射五光十色的水滴;如果世界的广阔可以用无垠来形容,书就是普照大地万物的阳光。教育就是一本书,它用有声的文字印证了文明的进程,以不断生成的理念彰显着精神的升华;教师就是一支笔,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描画出知识的浩瀚,只有拥有深沉的人文积淀,才会勾勒出事物复杂的关系。因此,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教育是创造的教育,教育是教师与书籍共同谱写的教育!
翻开张贵勇的《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一书,我开始醉心于书中那一个个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典型事例,感悟着12位名师的自我追求,聆听着他们深邃的教育思想,品味着他们真实的教育情怀„„12位名师,他们虽然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起点,不同的读书方式,不同的阅读主张,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和收获——那就是做一个终身阅读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汲取丰盈的思想,为生命涂抹厚重的底色。在他们身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阅读的美丽,阅读的力量,阅读的神奇!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爱读书,喜欢与书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温暖的阳光,在阳光中收获人生的真谛。读名师的书,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可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可以让自己始终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始终牢记: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格的塑造。读书促我自省,让我时时扪心自问:今天上的课有哪些新气象?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今天处理问题时是否有了新的方式?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从一名刚走
上讲台、缩手缩脚的新教师成长为一名有教学自信、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快乐的教师。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我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带给了我成长的喜悦!
一、读教相长,教书育人
都说“教学相长”,我说是“读教相长”;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却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不管有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那不是你的。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老师更多的是读课本、看教案、学教参,岂不知功夫在书外。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没有知识的滋养,没有文化的积淀,作为教师,教学就不会那么精彩。要想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自由翱翔,不读书怎么能行呢?陶行知老先生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这桶水始终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必须要不断地给予补充使之成为活水,读书就成了变死水为活水的源泉。陶老师指出了教师成长所必须的基本要素——读书。曾经在网上阅读了王三阳老师所著的《做幸福的老师》一书,此书就怎样减轻教师负担、改变教师生存状态、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做个幸福的老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全书共有十章,我特别喜欢第二章“微笑教学”—— 亮出最佳的‘名片’。王老师把微笑称为老师最好的“名片”,主张“微笑教学”。他说:“教育应该是在微笑中进行的一项事业,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把自己最美丽的微笑奉献给学生”。王老师结合生动的案例,为读者从四个方面解读
了微笑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让我体会到了微笑的价值。一个好的老师明白应该在什么时候给孩子适当的鼓励。老师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就是老师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当我们每天带着甜甜的微笑跨进教室,学生一定相信为师的是带了一份好心情来上课的,而学生也会是有着一份好心情来听这堂课,教学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拥有与众不同的精彩教育生活;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才能更加享受教育的幸福感。
二、读写结合,搭建学生与自我成长的桥梁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你要想把学生和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你首先要做这样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本人不爱读书家里也没有几本像样的藏书的教师,能够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和孩子。读书,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教师要点亮学生心中阅读的那盏灯,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导师,自己就得先读书。唯有如此,教师的世界才会更加辽阔,教师的生命才会更有活力。当教师将自己读书的喜悦、读书的体验、读书的收获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时,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怎么会不喜欢读书?教学之余,我经常阅读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的书籍,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把学到的新理念和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应用到自己的音乐教学中去,并及时写下总结、反思,还先后在教育理论书籍上发表了《浅谈提高小学音乐教师能力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两篇论文。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我收获的是一种快乐。经验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搁置写作,我们要学生写作文,我们必须做出表率来,写下读书的感悟,写下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便为学生与我们自身成长搭建了一座桥梁,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三、为终生的幸福奠基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潜移默化中,它让我们的人生阅历更丰富,让我们的生命积淀了更多,也让我们更出色地担负起教育的使命。智者的片言只语,就能启迪我们的心灵;书写教育故事,就会让我们的生命拥有更多精彩。
成就人生的 篇10
时间悄然飞逝,高一阶段就这样过去了,无论是乐观还是悲伤或遗憾,都注定标记在我们的人生轨迹上。回味我们彼此之间的生活中喜怒哀乐,回味我们彼此之间的学习上刻苦求真,回味我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上师生之爱。
在夏日的梧桐树荫下有我们赶往学校路上青春的身影,在熟悉的教室中有我们爽朗的读书声。那已经过去了的日子,仍旧伴随着欢乐、笑声、伤感萦绕在你我的心绪中,老师们语重心长的教导使你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人,最不能忘怀的是父母那近乎平淡的日日呵护的言语。
经过一次次考试的磨练我们成长了。我们即将告别高一,我们的人生历程即将迎来新的序曲。那有些青涩的高一生涯,终会在我们人生道路上成为不能忘怀的一幕。不要讲自己曾有多么辛苦,不要讲自己曾有多少付出。我们不能再用旧的观念去理解和思考,我们不会再沉浸于昔日的成绩,也不会再悔恨以往的惆怅。所有这一切成就了我们的往日岁月。
高中三年,年年是关键,年年不一般。高一只是我们迈向理想的起点,高二正是我们筑起信念的基石。
我们即将进入高二,我们应该用新思维去面对新的学年,我们将继续鼓起青春斗志去刻苦学习,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未来。现在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让我们用青春的激情去营造我们的高二生活吧!
乐观、积极、勇于向上的`心态永远属于我们,日渐成熟的我们在高二一定会获得学业知识与人生见识双丰收。老师在关注着我们,家长在关注着我们,我们对新的学年充满信心,高二必将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继续紧跟老师的步伐,认真遵照老师的教诲,坚定信念努力学习。是龙就要腾云驾雾,是鹰就要翱翔苍穹,让我们去征服那理想的天空,去培养那驾驭理想的翅膀吧!
新学年,新目标,新希望。
谦退成就的温暖人生 篇11
千年已逝,虽然音容不再,但是“阴丽华”这个女子却活在时光的深处,也活在今天,与光阴并存。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因为她的美德。
刘秀评价她“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性贤仁,宜母天下”,第五伦评价她“友爱天至”, 史书描述她“性仁孝,多矜慈”。通过这些评价,我们看得出,这是一位生性善良、性格温和、心胸开阔的女性,也许是战乱痛苦、亲人离散的经历给了她更多的人生智慧,也许是受刘秀的君子之风的影响,让她得以用从容平静的态度面对数十载的波澜人生。
懂得謙卑退让,这是阴丽华的美德,也是成就她巅峰人生的智慧。
在刘秀的新皇朝建立近一年的时候,中宫后位的人选也提上了日程。刘秀希望能够立原配阴丽华为后。可阴氏却坚辞不受,认为自己担当皇后之位不够资格。这也是阴丽华做出的决定她今后人生轨迹的最重要的选择。
阴丽华虽是刘秀的原配,又有刘秀的推重,但她以国家大计为重,权衡轻重,坚决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后位,而是决定将后位让于前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刘秀与郭圣通的政治联姻在刘秀走向帝位的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且当时对稳定朝堂和国家形势也具有重要意义。
刘秀最终不再坚持立阴丽华,接受了她的辞让。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六月,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其子刘疆被册封为太子。
阴丽华以原配名分让出后位成为刘秀后宫特殊的存在。刘秀得以有嫡子作为正式继承人稳定朝堂,郭圣通得到皇后之位,不得不说,在当时的形势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从国家角度考虑,这个决定是三个人最恰当、最顺理成章的选择。
而郭圣通性情像“鹰鹯”,无后妃之德,怨恨嫉妒,最终失去了刘秀的宠爱,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决定废皇后郭氏,立贵人阴丽华为后。
但郭圣通在被废之后即被封为中山王太后,移居皇宫北宫居住。刘秀给了郭氏一个“王太后”的身份而不是将她废为庶人,并且给其娘家诸人封侯,赏赐他们大批金钱,亲自莅临郭府,后来又给郭圣通的儿子们增封。
这些都和阴丽华的宽厚慈悲分不开。
刘秀和阴丽华用理性、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废后易储,也让东汉后来的三位废太子皆得以保全,甚至汉顺帝刘保被废太子后又重新登上帝位。
阴丽华的美德使得刘秀的后宫风和日丽,一派祥和。
阴丽华的作为固然与自身的品性有关,更与家风有关。阴丽华的品行深受其弟阴兴的影响。
阴丽华的弟弟深受光武帝赏识与信任,除了担任黄门侍郎之外,还担任了守期门仆射,掌管刘秀的亲卫队,在建武九年之时被提拔为侍中,并赐爵关内侯。后来,光武帝又欲封赏阴兴,召阴兴入宫,置印绶于其前,阴兴坚决辞让说:“臣未有冲锋陷阵的功劳,而一家数人一起蒙受爵位封地,确实是皇恩满溢了。富贵已经到了顶点,不可复加了,臣诚恳地请求陛下不要加封。”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顺遂了他的心愿。彼时尚为贵人的阴丽华对此感到不解,问其弟缘故,阴兴说:“贵人不读书吗?‘亢龙有悔’,外戚家苦于不懂得谦退,嫁女儿就想配王侯,娶妻就想着公主,我心里实在不安。富贵有尽头,人应该知足,浮夸奢侈更是被舆论所讥笑的。”
阴丽华对这一番话深有感触,严格约束自己言行,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取官爵。而正是阴丽华的谦退才日渐铺平她走向后位的道路。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皇帝驾崩,刘秀与阴丽华夫妻相伴走过三十四载峥嵘岁月,历经乱世离别、皇朝建立、屈身为妾、位正中宫,阴丽华作为最理解、支持刘秀的人,始终伴随着刘秀。刘秀也将自己千辛万苦建立的皇朝基业交到了他们的儿子手中。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在阴丽华去世十年之后,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明帝,梦到父母生前快乐幸福的样子,以为回到了年少时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从梦中高兴得醒了过来,之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又难过得无法入睡。斯人已逝,音容犹在,由此可见刘庄对父母深深的依恋之情,直到年老仍然怀念在父母膝下备受疼爱的那段美好时光。
梁好:反思力成就精彩教育人生 篇12
经常浏览教育报刊的老师, 对于“梁好”这个名字大概不会陌生。“梁好”的字名常见于国内30余家报刊, 他的时文或讴歌, 或批驳, 或鞭笞, 或立论, 宛如鲁迅先生如刀之笔, 十分辛辣。从其眼光的敏锐, 语言的犀利, 视角的独特, 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力与洞察力上去判断, 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位驰骋教坛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其实不然, 就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初识梁好时也是深感意外其“竟如此年轻。真是‘有志不在年高, 名人就在当下, 名人就在我们普通民众中, 他们皆发于畎亩之间’”。
十五年前的他从师范毕业, 在一所乡村的特殊教育学校走上特殊教育岗位, 面临着一群不会言语的聋哑学生;十五年后的他, 是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教育局的教研员、专职督学, 在各类教育报刊发表千余篇文字, 出版三部教育专著。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华丽的转身, 是什么因素让这样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的学者?是反思力。正是这种反思力成就了梁好老师的专业发展, 成就了其精彩的教育人生。
在教育故事中捕捉理性的灵光
一天晚上, 梁好老师又不厌其烦地给女儿讲起故事来。哪知, “龟兔赛跑”的故事刚刚讲完, 乖巧的女儿猛然间问了一个问题“爸爸, 乌龟为什么要跟兔子赛跑呢?”。
乌龟为什么要同兔子赛跑呢?陆上爬行是乌龟的弱项, 却是兔子的长项, 拿乌龟的弱项与兔子的长项相拼, 比赛结果哪还有悬念?虽然结果乌龟侥幸跑赢了, 我们却并不能说乌龟比兔子跑得快, 在跑步的技能上, 兔子永远是第一名。乌龟与兔子赛跑, 绝对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 比赛没有开始, 就已经注定惨败的结局。乌龟就应当是乌龟, 兔子就应当是兔子, 教育应当为乌龟提供游泳的池塘, 为兔子提供奔跑的绿地, 而非将乌龟与兔子硬拉在一起, 进行着并无实际意义的比赛。
由龟兔赛跑的故事, 梁好老师反思当下的教育。他说:学生就如同森林里种类各异的小动物们一般, 有擅长跑步的兔子, 也有擅长游泳的乌龟, 他们性格各异, 每一位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 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发达, 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有的学生身体运动协调能力较突出……对于这些潜在的优势智能, 教育者唯有因材施教, 充分挖掘, 才能让他们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成为多元化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我们的这个社会机体才能正常运转, 才能和谐与稳定。
不同凡响的解读, 得出了一番让人叫绝的经典性反思。《狼来了》也是众所周知的传统故事, 故事中大人们气愤, 责怪孩子说谎, 以至于孩子一而再, 再而三时, 大人们放弃施救, 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故事讲给过几代人, 没有多少不同的意见。梁好老师对于故事却有另类的解读, 他认为, 孩子哄骗源于内心空虚的玩笑, 是大人们漠视了孩子的心灵“暗区”。
从平凡的故事中辨析教育, 反思人生, 梁好老师独特的视角, 常常给予我们全新的思想体验。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心中长留一种创新的反思力———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闪耀着理性的灵光。正是这样的反思力, 让梁老师的教育思想充满着鲜活的魅力, 让梁好老师对教育专业有着较高的领悟力与创造力。
在生活的细节中思辨教育的真伪
梁好老师善于发现生活, 善于从生活的琐事之中反思教育, 探索教育的真谛。在一期综艺节目上, 第一位出场的是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 一身黑色西服, 戴着礼帽, 提着一根手杖, 演唱了一首无比深情的歌曲, 那有板有演的手势, 那男性十足的姿态, 那沙哑的颤音, 感动了在场无数观众。
对于这样的电视节目, 或许老师们也会同大多数现场观众一样, 为孩子的表演而鼓掌叫好, 而在学校里也会着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是, 梁好老师却不以为然。他说“每每看到台上的这些‘小大人’, 穿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衣服, 做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举动, 唱着充满着情爱的靡靡之音, 我真的感觉到周身不自在。”
孩子毕竟是孩子, 孩子的天性在于天真烂漫, 在于他们的童真童趣, 童年应当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如果童年之时, 孩子不像孩子, 俨然一个个“小大人”, 那么快乐的童年岂不彻底地在人生的轨迹上消失了吗?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 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梁好老师对“小大人”的反思, 与卢梭的理论不谋而合, 这样的反思力直达教育的真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实现“最好的自己”, 做“最真实的自己”, 做到知行合一, 德才兼备。
梁好老师无论在学校讲课, 还是给教师做讲座, 他常常拿这样的生活细节作为“靶子”去剖析, 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 经由梁好老师之口, 便多了份思考, 多了份禅意, 多了份魅力。梁好不断用思考呼唤教育回归真教育。他的第三本著作《回归真教育》中收录的一百余篇自己平时的反思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 用朴实的话语, 让教育理论家的看似高深的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希望学校“以生为本”, 尊重每一位学生, 信任每一位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 要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 更要让学生成人, 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写的“真人”。希望教师成为真实的教师, 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牢记自己的使命;要树得起师者形象, 行为示范, 万世师表;要经得起清灯黄卷, 坐得了冷板凳, 甘做书生教师, 具有“真水平”。希望教育是真实的教育, 守住教育的常识, 遵循教育的规律, 顺应学生的成长, 不浮躁, 不虚华, 不功利, 不势利, 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 真实自然。
在课堂的审视中探寻教育的真谛
十年的特殊教育生涯, 对于聋校的语文教学, 梁好老师可谓游刃有余, 独树一帜。学生虽然不能开口说话, 但是, 却可以与梁老师无障碍交流, 这得益于梁好老师高超的手语表达能力。
在学校, 梁好老师曾是手语翻译, 不仅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经由梁好老师之手向学生传递信息, 而且梁好老师还是当地电视台手语节目的主持人, 派出所友情手语翻译, 更承担了全市残疾人代表大会的手语翻译工作。手语能力的突出, 让梁好老师的聋校语文课堂绝不亚于普通教育, 他用手指口吐莲花, 给学生呈现一节节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也正是因为其在教学专业领域突出的表现, 梁好老师被选任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初入教研室, 步入普通教育领域, 梁好老师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也再一次见证了他反思力的魅力。
一次, 教学视导十来节语文课下来, 梁好老师听到类似的一句话常常挂在老师的嘴边:“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用你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此等现象引发了梁老师的深度审视:学生喜欢的方式就是科学的吗?就是高效的吗?就语文课而言, 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 诸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合作对读等, 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阅读方式, 固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但是, 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的同时, 却不要忽略教学目标, 以及不同阅读方式的教学训练侧重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特别是低学段阅读能力尚不足的小学生, 是否会偏移语文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效果是否会大打折扣呢?
经过一番研究与思考, 梁好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阅读方式的选择一味追求学生的“喜欢”是欠妥的, 在考虑学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 不仅要考虑学段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 适时对学生阅读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还要考虑教学环节的需要, 对应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式, 这个问题, 语文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脱离语文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学习能力的所谓“自主性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伪自主学习”。
在管理的角落中寻找高效的管理
2011年, 梁好老师被调剂到督导室工作。顺利完成其角色改变的还是因为梁好老师那非同一般的教育反思力。到一所小学视导, 学校的课间操颇具特色, 而自编自导的“扇子舞”更可谓是一处绝妙的风景。红色的扇子, 绿色的场地, 交相辉映, 可爱的孩子们, 在音乐的舞动中, 轻柔地摆动着扇子, 活动着腰肢, 展示着青春的光彩。孩子的展示令同行参观者大为赞叹, 然而, 梁好老师却有了另一种感觉:“扇子舞”的柔美, 以及集体绽放的那种整齐与恢宏, 确实能让观者心受震撼。但是, 教育是理性的, 对于孩子的每一项教育活动的设计, 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之上, 而应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审视与思考。“扇子舞”的设计本身, 只是一些简单动作的重复, 运动量太小;舞蹈固然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这种“美”仅仅指向形式与外观;柔美的“扇子舞”对于优雅的女生是合适的, 可以塑造女孩子淑女的形象, 而对于那群阳光好动的男孩子来说, 这样的舞蹈对于他们又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影响呢?
梁好老师在督导反馈会上指出:让孩子的身体得到更有力的锻炼, 才是课间活动的真正意义。柔美的“扇子舞”虽然美的精致, 却并非教育意义上的“大美”。如若管理者只指向学生的活动设计, 没有“生本意识”, 那么, 必然会产生偏颇, 以至于误入歧途。真正的教育, 需要适应孩子, 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孩子天真无邪的脸颊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评判, 才是对教育者最真实的检验。被人称道的“扇子舞”, 或许还有改进的空间与必要。
梁好老师的这番见解一语中的, 击中了学校的管理者心里早已觉察出的“隐痛”:“我们管理中, 确实存在许多追求形式上的唯美, 而忽视了学生本体的自由发展。有时也有所觉却又为了某些什么而违心地做着”。梁好老师敏锐地察觉, 高屋建瓴的思考深得许多学校领导的敬佩, 因此身为教育督学的梁好老师又成了学校管理者争相邀请的对象, 出谋划策的参谋。
成就高境界的人生-古文读后感 篇13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经典古文名篇犹如一朵朵亮丽的奇葩,深深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司党总支向全司同志推荐的《出师表》、《陈情表》、《进学解》、《报任安书》、《正气歌》、《岳阳楼记》、《前赤壁赋》等七篇文章,正是这些名篇中的经典。今天的我们重新读来,犹然百感交集,禁不住掩面涕泪。 从《出师表》,我们读到了一个“忠”。本是躬耕山野、不求闻达的农夫,为报一代明君的三顾之恩,为之“驱驰”几十载,“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夙夜忧虑”,惟恐“托付不效”;作为承载先帝托孤重任的老臣,在出征前对后主做着事无巨细的叮嘱,披肝沥胆,语重心长,表明自己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一个“贞亮死节”的忠臣形象跃然于眼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诸葛亮的事业虽然失败了,但他这种忠君爱国的情怀,却让一代代中国人为之流涕。 由于时代的局限,诸葛亮的“忠”仅仅是忠于汉室,忠于刘氏一家,甚至也可能仅仅是为了报答先主的三顾和托孤之恩,然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今天,我们再来读《出师表》,应该将这种“忠”升华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自己的职业。党对我们的培养,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养育,这种恩情远胜于封建统治者对其臣僚的三顾和托孤之恩。为外交事业做好财务保障,则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因此,今天的我们,应该比诸葛亮做得更好,不仅要忠于这份职业,更要以这份职业为荣,不仅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夙夜忧虑”,惟恐“托付不效”,更要主动开拓、进取、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陈情表》,我们读到了一个“孝”。古人云:“读《出师表》不流泪者,谓之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者,谓之不孝”。作者在自述幼年的命运如何坎坷时,你可以不同情;作者在自述面临的抉择如何艰难时,你可以不感动;但是,当作者表达自己与祖母命运共牵一系的情怀时,你却无法不为之动容!“臣无祖母,无以致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在忠与孝之间两难的他,首先选择了孝。他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在这种感天动地的孝心面前,任何统治者都不能不理解他的苦衷,所以后来晋武帝同意了他留在家乡赡养祖母的请求,而且大力表彰了他的孝道。 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首先善待自己的父母尊长,才有可能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只有首先对父母尊长尽孝,才有可能尽忠于国家或组织。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万千中华孝子对于父母尊长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宣称以“孝”治天下,君王的谥号中也经常出现“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等)凸显其人格的伟大。 曾经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孝”被当作封建礼教而冷落。然而今天,我们的社会更加懂得了“孝”的重要性。我们可喜地看到,在一些学校开学的第一课,老校长能在全校师生的面前为自己的母亲洗脚,以身示范我们民族渊远流长的孝道。我们可惜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孝”是考察的重要一环。一位哲人说:“一个社会对于老年人的态度,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做到“老有所养”,尤其需要弘扬“孝”。古云“忠孝不能两全”,然而今天,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忠”和“孝”却可以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从《进学解》,我们读到了一个“勤”。文章全篇是国子先生(也就是作者韩愈自己)和弟子们的一段对话,全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自嘲,处处都是反语,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用人不公,表现了一位有理想的儒家士大夫在黑暗现实中永不妥协、追求进步的精神。作者借弟子之口道出了自己做学问时所下的苦功夫:“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我们看,口勤、手勤、脑勤,贪婪地吸取知识,夜以继日,皓首穷经,如此种种,正为文章开头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做了最好的注脚。正是这种勤,造就了韩愈这位“攘斥佛老”、中兴儒学的一代宗师;也正是这种勤,造就了韩愈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大家。 “勤能补拙”、“一生之计在于勤”、“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些传统格言都深刻地揭示了“勤”在人生成长中的意义。今天的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应该做到“勤”,要处处勤、时时勤、事事勤。只有勤,才能做到“业精”;只有平时勤,才能厚积薄发,在组织需要的关键的时刻顶得上。“德能勤绩”,我们欣慰地看到,“勤”也成为了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 从《报任安书》,我们读到了一个“韧”。这是司马迁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是一份“舒愤懑”、“感愤伤激”的血泪控诉书。作者在这封信中回顾了自己遭受李陵之祸的惨痛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昏聩残暴的封建君王和当时人情冷漠的无限愤慨。在非人的屈辱面前,是一死了之,“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无异”,还是忍辱负重,著书立说,“藏诸名山”,“以待来人”?司马迁以惊人的勇气选择了后者。他用“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信念来鼓舞自己,他用众多古人遭受磨难而后成就事业的例子来勉励自己,毅然选择在痛苦和屈辱中迎难而上,勇担历史责任,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光耀千秋的著作。从这种意义上说,《报任安书》更是一封表达自己意志的决心书和宣言书。 今天,我们的一些同志,一旦遭受挫折,便灰心丧气,一旦身处逆境,便意志消沉,一受点刺激,便寻死觅活,将自己身上的使命忘到九霄云外。归根结底,都是缺乏一股“韧”劲。要知道,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坚韧不拔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这样的人,读了《报任安书》,是不是该好好掩卷反思? 从《正气歌》中,我们读到一个“正气”。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敌人的狱中写下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名篇。当蒙古人的铁骑南下、自己的祖国风雨飘零之际,作者变卖家财,招兵买马,转战四方,以纾国难,直至兵败被捕;在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之下,他坚守节操,慷慨赴死。如果我们想要深究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那么《正气歌》就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是在序还是在正文中,我们都可以从作者的笔下看到监狱生活环境的恶劣,但作者却乐观地告诉我们,因为他胸中有一股正气,所以他能“以孱弱之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两年,“幸而无恙”,仿佛生活在“安乐国”一般。他就是以这种乐观从容的心态慷慨赴死的。在正文中,他也像司马迁那样,历数先贤,以明心迹。从他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数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历史。不断涌现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使我们的民族屡仆屡起,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文天祥自己,也像他列举的先贤一样,成为了其中最光彩的`一员。 今天,我们虽不必如文天祥一般以生命为代价来坚持正气,然而,存养胸中的一段正气,塑造自己的信念,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有了正气,我们就会坚持信仰,永不变节。有了正气,我们就不会蝇营狗苟,畏首畏尾。有了正气,我们就可以襟怀坦荡,昂首阔步,傲然立于天地。有了正气,我们就不怕背后被人戳脊梁骨,就不怕半夜鬼敲门。有了正气,我们就不会被人称为“病夫”。有了正气,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就会为之一新,社会会更加和谐。 从《岳阳楼记》,我们读到一个“胸怀”。在文中,作者想象了一般的“迁客骚人”在登楼望远时的两种情怀,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己而悲”之情,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之情。作者认为,超乎这二者之上,更有一种胸怀,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是无论“居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在心忧天下的胸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有一句哲言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是的,不同的胸怀决定了做人不同的境界。今天的我们,虽然每天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但是,我们不能放弃砥砺自己的心胸,我们要培养一种悲天悯人、为苍生计的胸怀,培养一种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胸怀。有了这种胸怀,我们就不再是满脑子只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整天打着自己小算盘的凡夫俗子。有了这种胸怀,我们就不再是那种追逐蝇头小利、计较个人得失、为一时的荣辱而悲喜的市井小民。我们的人生境界就会上一个台阶。 从《前赤壁赋》,我们读到一个“超然”。这篇文章与前面几篇风格都不同,它更像一篇美文,作者苏轼在这里记载了自己与友人在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的所见所闻所思,文笔优美,哲思隽永。但是,我们更能从文中读到一种超然物外、豁达开朗的气质。我们知道,当时作者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的冤狱而被谪贬到黄州,命运的坎坷和公务的繁忙并没有让他整日深锁愁眉、长吁短叹,相反,他通过寄情山水来寻找安慰。山、水、风、月,扣舷而歌,纵论古今,一切的一切,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美,那么清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这种开朗乐观的心态和辽远旷达的胸襟,让今天的我们依旧为之叹羡不已。 李肇星前部长就曾经教导我们说:“我们提建设和谐社会,其实更要懂得自己与自己相和谐。要懂得生活,学会放松,保持身心健康愉悦。”说的多好啊!努力工作,并不是叫我们都做苦行僧。任务越是繁重,我们越要懂得休息。工作压力越大,我们越要懂得放松。心情越是烦闷,我们越要懂得排遣。只有懂得休息的人,才会懂得工作。只有身心健康愉悦,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前赤壁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超然和豁达中找寻一些启示。 七篇古文,揭示了成就一个高境界的人生所必不可少的七种元素,这七种元素
读书成就精彩人生 篇1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今天的升旗仪式上,我想谈谈读书这个话题。
人为什么要读书?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一万个人,可能会有一万种答案。但也由此可见,我们有超过一万种的理由去读书。在这一万种理由中,有一种理由是最根本的,那就是:因为我们是人。是人就要读书,也只有人才会读书。我们知道,在人类还没有被文明开化之前,在人类逐渐由愚昧走向文明的漫长过程之中,许多人没有读书或者说没有书读。但是我们清楚地看见:正是人类本身,发明了文字、开发了语言,这才进化了大脑、进化了社会。读书,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并用它来不断进化自己的最高明最伟大的手段!
读书,在今天,对于人来说,实在是一件不需要提倡的最基本的生存手段。读书,对于年轻人来说,实在是一件不能用其他任何事情做借口来推脱的日常功课。
读书,对于学生来讲,实在是一件值得用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来交换的本色行为!
读书,对于不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可以和损失生命相提并论的最大失策!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看待读书人。如果一个人向我介绍说,这个人读了很多书,那么,无论他是什么身份,无论他是怎样的穿着,哪个种族,什么性别,何种职业,我都会肃然起敬,引之为老师,想像他的高尚和伟大。对于读书人,我们之所以敬佩他,是因为他精神的强大,思想的强大,不可估量;是因为他代表着智慧,而智慧能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受益。我们怎么会不敬佩他?但是如果有人介绍说:这个人很有钱。我也许会说:不错,那又怎么样呢?
英国文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还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们几乎可以说:读书是万能的,不读书是万万不能的!
我想,如果我们学校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了成功人士,他回忆说,当年我在母校最大的收益,就是我读过许多书。这就是学校莫大的荣誉了。热爱读书吧,同学们!读书,要带着兴趣去读,带着好奇去读,带着疑问去读,你就会被书中的知识吸引,被书中的情节感动,你就会发现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只要你用心读书,你就会发现,不出家门就能领略自然界的美丽风景;未曾谋面却获得了与伟人、精英对话的机会。高尔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你浮躁飘忽的心态会趋于平静;因为读书,你粗俗鲁莽的言行会走向文明;因为读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读书热情,本学期我校将开展诵读活动,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将进行各种读书活动的评比,这将为同学们阅读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交流的平台。
【成就人生的】推荐阅读:
自信成就人生的作文09-26
成就幸福人生的69法则07-19
奋斗成就人生07-04
成就职业人生11-14
规划人生成就梦想05-19
工作责任成就人生07-04
成就精彩人生作文11-03
技能成就精彩人生11-15
态度成就人生作文11-25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成就幸福人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