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2024-08-02

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精选6篇)

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篇1

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摘要:香港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开放度极高的现代工商业城市,其对外贸易不仅仅对本港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日益突出。本文将重点阐述了香港回归中国后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并对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另外,通过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借鉴

一、引言

香港位于广东省的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宽阔的珠江口以外东侧,部分土地与大陆相连。而在面向中国南海的一边有岛屿拱卫,成为珠江口具有战略价值的进出据点,更可以说是南中国的门户。

香港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货柜港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另外香港是世界第十四大银行中心,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香港的股票市场也是亚洲第二大市场。香港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可自由兑换兼且稳定的货币、稳健的财政储备,以及低税率的简单税制。所有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使香港对外贸易推广的巨大优势!

二、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香港对外贸易跃居全球第五,目前香港的对外贸易占亚太地区贸易总值的20%,在世界各大贸易地区中,紧随欧洲联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5位。香港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香港地处经济增长迅速的亚太地区中心,又是通往庞大中国市场的大门,因此成为亚洲地区的贸易枢纽。另外,和亚洲其他国

家比较,本地资金在香港的作用相对地较外来资金小,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香港的外资银行无论在数目或实力上都压倒性超越华资银行,而英资在电讯、航空及其他公共事业方面均有垄断地位,这和香港的殖民地历史不无关系。香港的工业是以“三头向外”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天然资源的贫乏、人力及租金成本之高涨和本土市场之细小并不足以支持工业完全依靠本土,于是香港被迫发展为极度依赖外地进口加工工业的地区。

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香港在2005年到2010年的五年间,总体的商品交易是逐步上升的,无论是进口、出口还是转口商品,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2011年首五个月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较2010年同期上升17.0%。其中转口货值上升17.2%,而港产品出口货值亦上升9.0%。同时,商品进口货值上升15.8%。2011年首五个月录得有形贸易逆差1,593亿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的10.7%。2011年首五个月与2010年同期比较,输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均录得显着升幅,尤其是泰国(升46.4%)、印度(升34.6%)、台湾(升28.3%)、德国(升20.8%)、韩国(升20.8%)和内地(升16.8%)。同时,输往一些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则录得跌幅,尤其是英国(跌3.7%)。

三、香港对外贸易推广的经验

香港拥有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港口管理和港口设备齐全,采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方式,香港金融和投资自由,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金融市场完全开放,本地银行与外资

银行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港币和外币兑换十分自由。在投资上,香港对公司建立的标准低,限制少,外国公司与本地公司平等竞争。

其次,香港离岸贸易不断发展,香港上市的离岸公司不断增多,由于离岸法区对离岸公司没有任何税收,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且离岸法区与发达国家有很好的贸易关系,例如:根据离岸法区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获得免税待遇。如果该企业拥有一个海外离岸公司,由企业向离岸公司出口产品,再由离岸公司向美国出口,就可以避开关税壁垒和出口配额限制。

此外,香港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对其对外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香港实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政策,是世界上最大最开放的自由港,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进出口贸易手续十分简便,香港的税率低,税种少,除烟酒,高档化妆品等少数商品征收很低的消费税和进口税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且内外税率一致。另外香港政府清廉,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教育投资大,劳动力素质高、充满活力的自由企业制度和明细的产权制度等因素也是香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香港对外贸易推广前景分析

在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并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下,都为香港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种种利好香港经济发展的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香港的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但是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弱点和困难。一是香港出口

和转口贸易市场机构集中于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二是来自韩国,新加波,台湾等同类产品的竞争日益剧烈;三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和运费(石油)价格的上升令对外贸易成本不断增高。

面对竞争,香港商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灵活性。必须利用新的科技革命为香港的工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强大动力。另外为扩展业务和持续发展,出口商更需要重视对“买家组合”的监管和风险管理。中小型企业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在中介贸易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运用电子商贸等技术,减少成本。港商在采购、设计、服务、对客户的快速反应方面互相配合,建立中小型企业的策略联盟。

五、香港对外贸易推广对中国大陆的借鉴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实现稳定增长,货物贸易将重新进入相对比较快的发展通道,服务贸易也有望迅速复苏。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善将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回复到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贸易相互依存,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香港的自由港对外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

程,已经有几十年、历史,而且法制十分完备。而大陆还只是刚刚起步,因此在对外贸易发展上要向香港的自由贸易学习经验,拓展优势、进一步明确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种类;整合资源,不断在先行先试上深化创新。特别要在综合配套改革上大胆探索,按照积极、稳妥、有序的原则不断推进,形成开放程度更高、各种功能齐全、投资贸易便利、专业化与综合型并存的试验区。

参考文献:

[1]毛艳华.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局信息网

[3]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我国自由贸易发展的启示,2009年.

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篇2

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价格也较为低廉, 因此我国在纺织品贸易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2011年- 2015年间, 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其占货物贸易的比例却逐年下降。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18986亿美元, 同年纺织品出口总值为2479.6亿美元, 占比13.1%。2015年, 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较2011年上涨了23.4%, 同期纺织品出口也上涨了20.4%, 达到了2984.94亿美元, 占货物出口的比例为12.1%, 但这一比例较2011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 这是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为我国纺织品的贸易发展带来了挑战。

欧盟作为目前纺织品贸易最大的市场, 无论在进口还是出口方面, 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纺织品贸易的不断发展, 纺织品贸易面临着转型, 更倾向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我国一直是欧盟重要的纺织品来源国, 据中国海关统计, 2015年1月- 10月, 欧盟进口中国纺织服装总额总计440亿美元, 其中纺织品进口99亿美元, 服装进口340亿美元。其中, 英国、爱沙尼亚、芬兰希腊、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呈现上升趋势, 其他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纺织品产品结构不合理, 原料成本过高

较欧洲国家的纺织品而言, 我国的纺织产品普遍技术含量较低, 属于低端商品, 产品的附加值低, 利润较小。虽然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较大, 但是主要依靠价格优势, 结构过于单一, 缺乏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除此之外, 我国纺织品还面临着原材料成本日益增加的困难, 这都给我国纺织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2.劳动力成本优势日益下降

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劳动力成本也日益增长, 优势日益弱化, 逐渐失去“世界工厂的称号”2000年- 2014年间, 中国平均劳动力工资每年增长11.4%, 比墨西哥劳动力成本高出一半, 是越南工人的2.5倍。除此之外, 我国劳动力转移现象较为明显,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从业人数正在大幅减少, 这就需要通过增加员工资来稳定从业人数, 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

3.管理与技术水平低

我国纺织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数目虽然众多, 但普遍不成规模。而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为低下, 不成体系, 造成纺织业的生产效率较低, 竞争力不强。除此之外, 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纺织品技术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对外出口, 降低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提升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创新品牌, 调整产品结构

我国纺织品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 但过低的价格并不适合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我国纺织企业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出口产业链, 应该积极与外国知名企业合作, 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资金的合理运用和品牌的推广。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原材料成本压力, 为此,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技术的创新力度, 实现纺织品生产和制造的机械化, 降低和改善纺织品的生产和制造成本, 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 使产品能够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加强与国内、国外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学习其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发出我国特色的纺织品牌, 从而能在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

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市场更加多元化, 各个国家分工也彼此不同。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 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 尤其是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传统的营销方式必须做出改变和调整。电子商务兴起, 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选择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展开。纺织品是我国传统产业, 其产品特点非常适合网络营销这种方式。除此之外, 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从传统的实体店向网店转变, 这也为我国纺织业的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应该进一步注重科技创新, 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利用好现有的国际网站, 做好自己的品牌推广, 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系统, 完事我国纺织服务产业链。

3.促进纺织业的国际化

纺织业的国际化要求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 利用股权关系使国内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紧密联系起来, 这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企业走出去了, 实现纺织业的国际化, 可以丰富我国纺织品的销售渠道, 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纺织业的国际化不仅会促进我国纺织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会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2.

[2]王晓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1.3.

[3]梁婷婷.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2.

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篇3

新加坡气功协会成立于1987年,由于受到政府支持和协会不遗余力的推广,很快就有了近万受众。2005年开始与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共同推广“易五六八”功法,受到了广大新加坡中老年人的广泛喜爱,现已经发展为有20000名健身气功爱好者,有近千名健身气功义务指导员和180个推广站点的骄人成绩。以北区推广最好的兀兰花园气功站点为例,受众平均年龄55岁,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45岁;其中男性10%,女性90%,每天习练不同功法,每周6次,队员参加过国内比赛一次,国际比赛两次。由于新加坡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强烈,健身气功在国内开展形势良好,也为广大国民所接受。

从调查数据来看,在新加坡受众认知健身气功的首选渠道是从健身气功的表演、教学中获得,这属于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形式,也是大家认可的主要传播渠道。其次是来源于自己周边接触较为亲密、频繁的人,这属于传播学中人际传播的方式,人际传播的感官参与度高,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多,信息反馈的量大和速度快,因而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其传播的广度、频度等则受到较大局限。再有是从公园等健身场所中获得。第四是从健身气功书籍、刊物中获得。第五是从新媒体信息中获得,值得注意的是健身气功推广正逢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时期,不少受众的习练信息来源与微信、QQ等新媒体,由于和国内的信息渠道一致,所以信息来源快捷、准确、质量高。

新加坡健身气功协会现有教练员近2000名,属于义务教学,由于协会组织健全,机构较为成熟,层次分明,只有经过协会每年3月份的考核合格,即能成为健身气功示范员。经过3个月实践教学,积累相关经验后参加协会举办的为期六个月提升班学习,并通过每年9月的考核合格方能成为健身气功指导员。

笔者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中心外派新加坡教学机会,对新加坡健身气功开展的环境氛围、宣传报道、习练功效等诸多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进行调研。在新加坡,全民健身是重要国策。新加坡政府明确了大众体育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提出以全民体育为基础,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倾斜,以保障基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活动开展,政府通过建立各种奖励计划与机制,如参加体质测试的居民有权参加幸运抽奖活动,充分调动居民体育参与热情,稳步推进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健身气功在新加坡发展迅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受众在习练健身气功后都普遍受益较快,对习练的要求和预期效果也越来越高,通过教学发现,新加坡的健身气功习练水平很高,群众基础较好,对于“易五六八”四套功法,他们更愿意多练、练精、练细。

启示

健身气功在新加坡推广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国已有健身气功站点180个,习练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同,并且认为健身气功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帮助,这为健身气功的后期在东南亚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习练健身气功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人际传播是健身气功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易五六八”四套功法能够满足习练者的需求。但是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新功法的传播上我们不能还是沿用老的、单一的“师徒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已经成为广大健身气功习练者获取功法信息与健身气功发展动态的重要途径。

健身气功在新加坡的传播离不开习练者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等方面地位的全面提升和当地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得健身气功在新加坡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统筹协调、通力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宣传中国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外宣合力。

健身气功的功法适合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习练者占80%以上。新加坡习练者认知健身气功的首选渠道是从健身气功的表演、教学中获得,其次是从家庭、朋友传授中获得并取得良好的健身、养身效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兴传播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新加坡社交媒体中使用微信、QQ的民众为多数,与国内的文化交流基本同步,有部分习练者正是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功法习练信息和健身气功发展动态,“互联网+健身气功”的时代已经来临。

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教练员交流互通模式,健身气功推广不仅仅是推广功法技术动作,而应是中国健康理念、养生文化的传播,这些内容的对外推广需要不同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新加坡的教练员等级进修制度是健身气功海外开展不为多见的硕果。应吸纳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练员培训开设健身气功文化讲授,同时邀请他们来国内交流,提升当地教练员对健身气功传播的全局观和演练水平。

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篇4

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东北振兴规划实施以来,辽宁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辽宁省在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对外贸易额占东北三省贸易总额的七成。

辽宁省坚持依靠深化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特别是坚持科技兴贸, 依靠结构调整,夯实了外贸发展基础, 使得对外经贸发生了四大显著变化: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开放型经济有了良好的基础;利用外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力量;对外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 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有力拉动因素;走出去 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成为辽宁省开放型经济的新亮点。

辽宁省外贸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 以及辽宁省外经贸结构的转轨, 使得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辽宁省对外贸易现状的贸易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进口增势缓慢, 加工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一)贸易产品的依存种类变化

辽宁省出口贸易产品由初级产品转向工业制成品。

(二)贸易伙伴国别(地区)的变化

近三十年辽宁省对外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比较集中和稳定,其主要贸易伙伴是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亚洲,其中欧洲国家中德国的比重最大,而亚洲国家中新加坡的比重最大。

(三)省内各地区贸易差距的变化

辽宁省贸易总额中各地区的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沈阳占10% ~ 20%,大连占60% ~ 70%,其它地区只占20% ~ 30%。近年来,以沈阳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群的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略快于省内的其他沿海城市。

二、辽宁省的贸易产品结构的特征分析: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依存转向工业制成品依存。

1.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

纤维、化工、家电等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优势明显提高

2.信息技术产品

辽宁省的手机数码相机、集成电路、电脑等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辽宁省出口份额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电子产品的相关产业聚集及其出口份额变大所致。因此,辽宁省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在迅速降低,其相关产品出口竞争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特别是电脑类产品的出口份额降低非常明显。

3.重工业产品

重工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产业现已形成产业集群,近年来技术改造和产业提升,机电产品的出口份额增加非常明显;以钢铁、汽车、机床为代表的重工业产品的出口份额不断扩大,其竞争力也在不断上升。

三、出口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辽宁省外贸进出口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 其增长速度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而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 特别是出口。出口情况是一个省对外经贸的晴雨表。高低之间的变化, 是辽宁省外贸实现结构形态转变的必然。原油、钢坯、铁合金、微机、镁砂, 出口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影响辽宁省出口增长7.8个百分点。而去年前4 个月, 辽宁省出口增长速度高达57.8%, 高于全国23.8个百分点, 强势增长主要靠钢材、钢坯、铁合金、镁砂、成品油拉动。

分析出口下降的原因, 一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随着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这两高、一资型产品出口的控制, 逐步加大了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取消退税商品范围。二是外贸出口统计方法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辽宁省丹东的出口贸易量2006年将影响出口3至4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对辽宁省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影响较大;此外, 个别出口企业倒闭也制约着辽宁省外贸出口。辽宁省出口大户沈阳三宝电脑公司因为韩国总部破产。三是出口名牌产品少, 产品结构存在深层次矛盾。2006年辽宁省被列入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仅有大连冰山集团的 冰山牌 等5个品牌, 年出口额仅为1.5亿美元。而江苏省出口名牌有25个之多, 2004年出口高达39亿美元。广东、浙江、山东的出口名牌分别

是29个、51个、32个, 都远远高于辽宁省。四是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化, 初级原材料商品出口比重仍然很大。尽管多年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使得外贸出口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仍不占主导地位。

四、发展辽宁对外贸易的对策

(一)以区域创新促进外贸新的发展

辽宁省重点加快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 建设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 大力发展以石化、钢铁、大型设备和造船为重点的临港工业,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海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海滨新区。工业兴则外贸兴。用地缘、产业、资源优势来创造出对外开放的胜势。为了加快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 还采取措施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推进沈阳中部城市各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依托沿海资源优势, 将在开放的前沿实现滨海公路与空港、海港的贯通, 大力发展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果蔬、汽车五大物流业, 形成产业特征明显和竞争力强的临港产业集群。这些地区将成为辽宁省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

(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让出口实现版本升级

转轨的阵痛和发展的机遇同时存在, 国家政策调整也是个动态的过程。为了尽快扭转不利局面, 必须集中力量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产品结构调整, 努力完成省定出口目标和缩小与发达省市的出口距离。同时, 加强重点行业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建设, 扶强做大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使之成为辽宁省出口支柱产业。此外, 还要加快沈阳、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基地建设, 选择重点产品, 培育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群;加快加工贸易发展步伐, 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拉长产业链, 提高配套能力。改变增量不增利的出口局面,提高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产品的经济效益,让出口实现版本升级,增加出口的社会效益。严格限制资源性产品和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开展加工贸易。兴办加工贸易园区, 提高加工贸易结构和档次, 推动辽宁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三)培育发展新的出口产品品牌

品牌是增强出口能力的重要保障。要积极推进出口品牌体系建设, 加快实施

名牌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制定品牌建设发展规划、开发出口品牌, 在境外注册商标、宣传品牌、申请专利, 进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和产品准入认证。设立支持出口品牌产品建设发展专项资金,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企业出口的新产品研发、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国外注册商标、产品品牌和专利申报及发布信息、境外市场广告宣传、参加国外专业博览会及产品推介会等国际性专业展览活动等项开支给予资助。积极实施自主出口品牌便利措施,在进出口许可证、重大展会展位分配、技改资金使用、通关、检验检疫、融资、出口退税、境外投资等方面, 为出口品牌企业提供便利。

(四)实施新的科技兴贸战略

为了改变出口产品的低层次, 全面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未来五年必须坚持科技兴贸战略,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落实科技兴贸的各项鼓励政策,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 以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营销为重点, 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尽快提高辽宁省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对机电产品扩大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 注重培育和扶持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重点出口企业。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重点扶持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规模。(五)吸引外商新的投资拉动出口

要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联动效应。辽宁省五点一线 对外开放重点地区已经凭借自身的地缘、资源和服务优势, 把外资吸引进来。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已经决定在丹东投资, 企业可以解决1万人就业, 同时拉动辽宁省外贸出口。辽宁省辽东森林资源丰富, 同时木制品加工技术能力雄厚, 俄罗斯与辽宁省合作开发30万吨纸浆厂, 并且通过购买俄罗斯原木, 由沈阳等地加工复合板等产品。同时利用东北东部水运的优势, 在东港设立木材加工区。

(六)加快实现贸易伙伴以及贸易主体的多样化和分散化,提高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

香港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经验启示

一、引言

香港职业训练局简称职训局, 它成立于1982年, 是香港法定的机构之一。它为相关职业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已经发展成为香港地区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机构, 拥有较为先进的职业人才培训经验, 每年的培训人数都超过了数十万人。因此, 虽然说香港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 但是, 它仍然成为了国际贸易中心与金融中心, 拥有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与它拥有完善、发达且高效率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

二、香港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特色

香港职业教育目前来看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体系, 主要由就业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这两大部分构成。其中, 前者是香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所在, 基本上可以分为预备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四个层次的教育, 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成为操作工、服务生, 也可以成为普通技术工人, 或者担任技术人员以及白领, 甚至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员。后者则是由遍布各社区的社会办学机构承担, 它们基本上分为由志愿团体主办的职业教育机构, 由专业社团组织主办的职业教育机构以及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办学机构等。应该来说, 香港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在不断增加的, 并确保了香港职业教育的健康与稳定发展。那么, 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殊地区, 其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色, 具体分析如下:

(一) 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香港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就是为就业市场培育出合适的劳动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 香港职业教育的主要承办机构制定了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招生规划、课程设置方案以及职业教育训练内容等。这是因为香港职业训练局会定期进行市场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摸排工作, 从而对自身的职业教育目标进行及时的修正与更新, 还会以书面的形式展示给公众。因此, 这样的职业教育目标不仅明确细化, 而且更具针对性, 可以帮助求学者制定出合适的人生就业规划, 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还可以为办学机构提供办学指导意见, 能够培养出香港就业市场上所需的职业人才。

(二) 市场化的经营理念。

香港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的高度市场化的社会, 它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具有高度的市场化特性。在香港, 他们的职业教育理念就是从市场机制的规律出发, 让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中真正体现和发挥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具体来说, 香港的职业教育机构高度精简, 兼职工作人员较多, 教学场地很多都是租赁的, 其办学布局也非常社区化与网络化, 遵循着市场竞争的机制, 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因此, 香港的职业教育遍布各个社区, 有着很多教学点, 是一种统一决策、分散经营的职业教育网络体系。此外, 香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更为灵活多样化, 涵盖了更为全面的教育区域, 采取了多层次、大跨度的办学形式, 从而让职业教育更具生命力。

(三) 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 香港具有了东方和西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它不仅保留了中国特色的学以致用的东方教育传统, 而且还大胆吸收并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是一种既重视传统又力求改革创新的职业教育榜样。从这个角度来看, 香港职业教育具有了尊重传统原则性, 同时又尝试着不拘一格的办学方式的双重属性, 这实际上也是香港职业教育如此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香港职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力求让教学情境与实际的工作环境一致或接近, 并形成了一个行业化的资格确认体系, 具有考试的专业水准与公开公正性。此外, 香港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也是较为灵活便利的, 很多情况下政府都不会随便介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但是, 香港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和财政资助来实施一定的影响, 最终确保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人才输出服务。

三、香港职业教育对内地职业教育的启示

虽然说香港与内地的社会制度不一样, 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但是, 它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很多具体做法不仅很好地服务了香港的实际人才需求, 更是对内地职业教育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启示。具体阐述如下:

(一) 政府应该定位好自己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 发挥出应有的指导性功能。

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特殊地区, 它仍然实行的是以自由竞争为主的市场经济政策, 并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去。因此, 香港的职业教育领域中仍然会奉行市场经济规律。但是, 这并不是说香港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就失去了地位与作用。事实上, 香港特区政府应该在职业教育中重新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即发挥出自己的指导、监督和服务、资助作用。然而, 我国内地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政府仍然起着决策、领导和管理的作用, 具有较为浓重的行政色彩。在很多情况下, 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课程设置都是由政府全面包办, 无法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了改变这样的职业教育现状,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 我国内地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自身的身份, 对职业教育做到管理有度, 尤其是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确保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 重新明确自己的职业教育目标。

我国内地的职业教育目标仍然以就业前的教育目标为主, 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依靠政府的拨款来进行维持。而就业后的在职培训工作规模相较于就业前的教育规模来说小很多, 而且培训的费用主要依赖于自筹。那么, 由于我国内地的经济发展仍然不够发达, 很多国民收入在总体上仍然偏低, 真正能够用于职业教育的消费性支出就变得非常有限。因此, 我国内地的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仍然较为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内地的职业教育工作就应该重新界定自己的教育目标, 学习香港职业教育目标, 对就业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工作给予同样的重视, 设立多个灵活性强的教学网点, 并确立一个长期性的战略教育目标, 加强自身与国际社会的职业教育接轨工作, 让终身教育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 这样, 才能够真正解决当前内地职业教育目标单一化的问题。

(三) 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我国内地的职业教育中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依靠政府部门, 当然也有民间办学的形式。总体上来说, 内地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采取的是政府计划性配置方式, 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职业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香港的职业教育则是先实施教育, 然后根据情况再提供资金资助, 这就极大地激发了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热情, 提高了他们的办学质量。因此, 我们内地的职业教育也应该重新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让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出主要的作用, 并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宏观教育方案与决策, 要真正从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 采取有利于提高全民教育素质的职业教育方法, 教授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职业教育内容, 最终真正提升我国内地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小刚, 王旗.香港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俄罗斯对外语言推广政策及其启示 篇6

政策制定的背景

在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时期,其政府都曾向各少数民族地区强力推行过俄语。为了加强统治,沙俄政府确立俄语是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唯一国语。十月革命后,苏联党和政府宣布各民族平等,确认各民族语言平等和自由发展的原则。但在斯大林时期,该原则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38年3月,苏联政府通过关于各民族共和国和州必须学习俄语的决议,规定在各民族学校开设俄语必修课,要求中小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能自由运用俄语,能独立阅读俄文报刊和书籍。此后,苏联加快推广俄语的步伐,俄语成为各民族的主要交际语言,将俄语作为国语掌握的人数达2.86亿,几乎每一个苏联公民都掌握俄语。

苏联解体后,俄语在原苏联加盟国的地位被严重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法律地位下降。俄语仅在白俄罗斯具有国语地位,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为官方语言,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摩尔多瓦和土库曼斯坦,俄语为族际交际语,在土库曼斯坦,俄语实际上仅是一门外语,俄语在乌克兰为少数民族语言,在波罗的海三国和高加索三国,俄语均为外语。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随着俄语地位的下降,俄语的使用范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绝大多数独联体国家对教学语言、媒体语言、公文事务用语做了明确规定,严格限制使用俄语的比重。例如,由于对教学语言的限制,使用俄语学习的人数骤减,在白俄罗斯学习俄语的人占75%,哈萨克斯坦占41%,乌克兰占25%,吉尔吉斯斯坦占23%,摩尔多瓦占21%,阿塞拜疆占7%,格鲁吉亚占5%,亚美尼亚仅占2%。三、一些主体民族语言的文字实行拉丁化改革,“去俄罗斯化”的倾向非常明显。苏联时期,许多加盟共和国主体民族的文字拼写从阿拉伯字母转为拉丁字母,后来又转为基里尔字母。苏联解体后,很多新独立国家进行文字改革,放弃基里尔字母,改用拉丁字母。土库曼斯坦是较早完成字母拉丁化改革的国家,1993年通过关于土库曼语从1996年初开始向拉丁字母过渡的决定,2000年起则完全改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土库曼文字。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国家的文字拉丁化改革只是脱离俄罗斯文化影响的手段之一。

俄语首先在原苏联加盟国和东欧各国被排挤出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领域,境外学习俄语的兴趣也随之下降。不过,近几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学习俄语的兴趣呈上升趋势。盖洛普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在摩尔多瓦,人们认为孩子学习俄语非常重要的比例从2006年的27%提高到2007年的39%,格鲁吉亚则从43%增长到64%。应该说,人们学习俄语的热情提高,既是对以往俄语受到排挤的某种不满情绪的宣泄,也是保留下来的“俄语情结”的表现,还是受客观经济利益驱使的结果。这不仅与俄罗斯政治经济地位的加强有关,而且与俄语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有关。据统计,目前在不同程度掌握俄语的五亿人中有三亿多人生活在俄境外,在学习俄语的一亿八千万人中约有一千四百万人在俄境外,其中近邻国家有一千二百万人,远邻国家约有两百万人。境外学习俄语的历史和现状表明,向境外推广俄语并提高俄语水平具有非常可观的潜力。

俄罗斯通常把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称为“近邻”,并认为该地区是自己传统的“特殊利益地区”和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伙伴。保障近邻国家的俄罗斯侨民和众多俄语居民的权益,一直是俄罗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2000年出台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就将“保证俄语居民在常住国的权利与自由,保持并发展与他们的全面联系”作为俄罗斯外交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对外推广俄语既是俄罗斯外交政策涉猎的范围,也是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范畴。2000年12月,俄外交学院召开题为《扩大俄语作为世界语言的使用》的学术会议,提出支持境外俄语应该成为俄外交的战略方向。 2008年6月,对外政策构想得到补充和完善,明确规定“(俄政府)在国际法和双边协议的基础上,保护俄罗斯公民和境外同胞的合法权益,关注几百万俄罗斯侨民,包括扩大和加强俄语与俄罗斯文化的空间,‘俄语世界’基金会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要)促进俄语的学习和普及,因为俄语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族际交际的手段。”

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制定和实施对外俄语推广政策既有现实的必要性和有利的条件,也有特殊的重要性,俄政府在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发展和完善对外俄语的思想和政策。大体上说,这一思想和政策的确立经过了两个阶段:

从1991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明确的对外俄语推广政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1.俄罗斯的各项语言法令均没有明确的发展境外俄语的规划。1991年10月俄联邦最高法院通过的《关于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声明》《俄罗斯民族语言联邦法》和1992年6月俄联邦最高法院民族委员会通过的《保护和发展俄联邦各民族语言的国家纲领思想》,特别强调保护和发展作为国语和族际交际语的俄语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俄语是俄联邦各民族族际交流的基本工具,在俄罗斯联邦全境具有国语地位”。而在俄语推广很具优势的苏联时期,政府却从未用国家法律来规定俄语的国语地位。另外,1997年12月31日,联邦政府通过1674号决议,决定“为发展和推广俄语”在“联邦政府内设俄语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制定和维护作为俄联邦国语的俄语的措施,扩大和提高人们掌握俄语并用于族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的办法,通过大众传媒促进俄语知识的普及等等。2.支持境外俄语发展与保护境外同胞利益分不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开始关注境外同胞问题,并时常涉及发展境外俄语的问题。1994年8月31日通过的《俄联邦对待境外同胞国家政策的基本方针》明确指出:“在双边协议的基础上,(俄联邦)参与解决近邻国家组织俄语教育和教授俄语的问题。”1994年10月20日,俄国家杜马独联体事务及同胞关系委员会要求国家杜马“在1995年俄联邦的预算中分配一定资金用于支持境外俄语语言和文化及俄罗斯侨胞”。在1996年5月17日的《支持境外同胞措施纲要》、1999年5月24日的《关于俄联邦对待境外同胞的国家政策联邦法》等文件中,都有关于支持境外俄语发展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把发展俄语视为保护境外同胞权利的一项内容和手段。

nlc202309090403

从 2001年至今,这一阶段形成明确的对外推广政策,《联邦“俄语”目标规划(构想)》是其重要体现。2001年6月,俄政府颁布《联邦“俄语”目标规划(2002—2005年)》(下文简称《俄语规划》),目的是保护俄罗斯的精神、艺术、科学和文化财富,其任务是除了在俄境内大力发展俄语外,还支持境外俄语发展,如竭力满足境外同胞的语言和文化需求、增加用俄语接受教育的人数、为近邻国家的居民提供畅通的俄语电视广播等,明确指出“在境外推广俄语是俄联邦对外政策的重要方向”。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国家共投入1.6518亿卢布。2002年,俄国家杜马通过《关于将俄语作为俄联邦国语的联邦法案》,该法案要求俄境内各族人民、各联邦主体居民把俄语作为国语来掌握,提倡在各生活领域使用俄语,要求公职人员提高俄语水平,而且“要珍惜作为俄联邦国语的俄语,要保护作为俄罗斯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的俄语的独特性、丰富性和纯洁性”,要 “将俄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来推广”。《俄语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分阶段实施的系列文件,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俄政府在2005年底又出台了《联邦“俄语”目标规划构想(2006—2010年)》,共投资15.805亿卢布,强调该规划是解决国语和民族语言使用问题的重要基础,普京总统为保持、加强、发展和普及俄语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俄语是团结俄罗斯社会、独联体国家一体化和俄罗斯进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空间的重要手段。在此规划实施期间,俄政府于2007年7月成立“俄语世界”基金会,将其作为实施规划的重要机构。2010年底又出台了《联邦“俄语”目标规划构想(2011—2015年)》。

对外推广和普及俄语的措施是与该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进行的。目前,从事支持境外俄语发展的组织和机构主要有俄联邦外交部及其境外机构、“俄语世界”基金会、莫斯科市政府、境外同胞事务政府委员会、普希金俄语学院、国际俄语教师协会等,其中,外交部、“俄语世界”基金会和国际俄语教师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发挥着主体作用。

一、外交部及其境外机构

1.发表各种关于境外国家使用、学习和教授俄语的情况以及俄语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的言论。如:2003年俄外交部长И.伊万诺夫做了题为《世界俄语》的报告,内容涉及俄语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律地位、在教育和大众传媒中的使用状况等;2008年外交部副部长А.В.雅科文科在题为《保护、使用和发展境外俄语》的主题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外交部将继续对境外俄语的使用、学习和教授情况、俄语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予以关注。

2.与其他机构和组织合作,共同实施支持境外俄语发展的措施。“俄语世界”基金会由外交部和科学教育部共同建立;2007年的世界俄语年由外交部与教育科学部、文化部、外交部境外中心、俄语发展中心等共同实施。

3.设立俄罗斯国际科学文化合作中心。作为外交部的下设机构,该中心积极在境外推广俄语。2008年9月,该中心由新建独联体、境外同胞事务及国际人道主义合作联邦代办处接管。

4.以互办语言年的方式与境外国家合作发展俄语。例如,宣布2009年为中国俄语年、2010年为俄罗斯汉语年;2011年为意大利俄语语言文化年和俄罗斯意大利语言文化年等。

5.参与建立境外俄罗斯高校分校。2004年通过的《俄外交部发展与境外国家文化联系的主要工作方针》认为:“在国外建立俄罗斯高校分校特别重要”,而且“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是俄对外文化政策的优先事项”。在这一方针下,目前在独联体成员国已建成了41所俄高校分校。

二、“俄语世界”基金会

1.开设俄语中心。这是由基金会实施的一项国际文化方案,也是其在支持境外俄语发展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目标是推广作为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俄语语言和文化、支持境外俄语学习计划、发展跨文化对话并加强各民族的相互理解。目前,该中心已经在俄境外许多国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爱沙尼亚、美国、比利时、保加利亚、匈牙利、日本等)蓬勃发展起来,其中在中国已设立了4个俄语中心。

2.设立“俄语世界”基金会奖金。该奖金属竞赛性奖金,用来实施传播俄语语言和文化的各种方案和计划,包括支持原苏联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俄语学校、境外俄语学习班、境外高校俄语教师、将俄语作为一门外语的远程教学和在线学习计划等等,如资助召开“俄罗斯文化在拉脱维亚300年”研讨会等。

自2007年6月俄语世界基金会成立以后,俄罗斯的对外俄语推广工作主要由该基金会承担,外交部、莫斯科政府等相关部门配合基金会的工作。截至2011年1月,俄语世界基金会已开设66个俄语中心、召开四次俄语世界大会,资助878个旨在推动俄语及文化发展的项目(如举办教学法讨论会、开办教师进修班、出版教科书和参考书、举办展览和竞赛等活动),成效显著。

三、国际俄语教师协会

该协会成立于1967年9月,是一个非政府性质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它联合俄罗斯语言、文学、文化教师以及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在俄联邦境内外从事推广、保护、发展和研究作为世界文化一部分的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活动,并为此而支持在其他国家创立分会和支持各分会的工作。

在支持境外俄语发展的各项措施中,2007年“世界俄语年”无疑是一项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活动。俄语年是以俄外交部为主力计划实施的,遍及76个国家,包括约890项活动,其中600多项活动是在境外国家举办的。时任俄语年组委会主席的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认为:“举办俄语年有利于在俄境内提高对俄语的尊重程度,有利于向世界推广俄语。”应该说,通过这次活动俄罗斯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俄罗斯语言和俄罗斯文化,还向世人显示了俄罗斯支持境外俄语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nlc202309090403

对外语言推广的特点及其启示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纷纷以推广本国语言为切入点,力图通过推广本国的语言和文化来赢得世界的理解,传播文化和价值观,以期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使本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英语为例,英国的英国文化委员会,美国的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都在借助对外语言推广和教育的方式,进行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俄语世界基金会是俄政府对外语言推广的最重要机构,肩负着支持境外俄语发展、传播俄罗斯文化的使命,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尽管俄罗斯的对外语言推广工作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资金投入不到位、国民的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但在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频繁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对外俄语推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对我国的对外汉语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一、将对外语言推广政策纳入强国战略体系中。俄罗斯将俄语的推广和它的整个外交政策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俄罗斯将俄语的推广作为其软实力的最重要内容。苏联这一特定历史和独联体的现实状况使俄罗斯将世界划分为两部分,即近邻国和远邻国,生活在近邻国的众多俄侨既是俄罗斯制定对外俄语政策的推动力,也是实施这一政策的坚强基石。一方面,俄罗斯支持境外俄语的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保护境外同胞的利益,当然这也是境外同胞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将对外俄语政策与境外同胞的利益结合起来,既为俄罗斯名正言顺地支持俄语在境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也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俄语是俄罗斯的国语,是国家形象的象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对外俄语推广工作的重点是近邻国家,其次是远邻国家,这种有重点、有步骤的推广战略与俄罗斯的总体外交战略完全一致。以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的发展是中国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汉语推广无疑是增强软实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的汉语推广虽然有50年的历史,但汉语向外传播的速度与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相比明显滞后,“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的认识显然还没有将汉语的对外推广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全面调整汉语推广政策和方针,使之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已是当务之急。

二、 将语言发展和推广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相结合。在俄语世界基金会开展的活动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每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俄语世界”基金会大会,而且在固定时间召开,即每年的11月2日至12月4日。之所以将大会定在这一时间,是因为11月4日是俄罗斯的民族统一日。俄语是俄罗斯的国语,目前俄语的发展问题不仅涉及对外推广,境内的俄语也遭遇到一些民族地区 “去俄罗斯化”和民族语言代替俄语的窘境。因此,在意识形态出现混乱的当下,俄语自然被用作国家和民族的显性认同标志,境内和境外的俄语传播与推广事业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基金会还策划和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国际行动,如《太空第一人》(尤林·加加林)《俄语世界——心灵的记忆》(保存关于卫国战争的珍贵记忆并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等,这些活动无疑为境内外俄语地位的提高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和吸引力,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有助于团结境外侨胞,还可以提高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从而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

三、 组织和实施形式多样化。基金会采取“国家支持、民间运作”的方式,不仅扩大了资金来源,而且弱化了对外语言推广的政治色彩。基金会设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席为圣彼得堡大学前任校长(现任名誉校长)、世界俄语学会会长维尔比茨卡娅女士,成员包括塔斯社总经理伊戈纳坚科、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院长科斯托玛洛夫及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等15人。基金会的执行主席为尼科诺夫,管理委员会另有4名成员。基金会采取赠送图书、设立奖学金、提供赴俄留学名额、设立境外俄语中心、与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设立境外高校分校等多种形式,使俄语推广工作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目前,该基金会的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并且在每年的工作结束之后公布年度工作报告,便于公众了解和监督。

四、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采取不同的语言推广策略。虽然俄罗斯采取先“近”后“远”的战略,但即使在近邻国家,由于不同国家对待俄语的态度及需求差异很大,俄罗斯采取不同的语言推广策略。对待语言的态度和需要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是否制定积极的语言政策,是否支持民族语言的发展,是否具有宽容的态度,国家是否支持俄语的发展等等。因此,俄语世界基金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做的工作也有差别。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等国家和地区,基金会的主要工作是支援师资力量,出版教科书、专著、教学法参考书、词典等,旨在提高学习质量和增强俄语的功能。而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俄语和俄罗斯文化地位大大下降,所以基金会的主要工作是推广俄语和俄罗斯文化,建立关于俄罗斯的文化阵地,举办文化节、竞赛等活动,以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中学生和大学生关注并喜欢俄罗斯文化。格鲁吉亚的语言政策明显排挤俄语,因此基金会资助任何与俄语及俄罗斯文化有关的项目。目前,中国的对外汉语推广也应该根据国家利益和不同地区的特点等多方面情况多层次、有重点地展开,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汉语推广政策和策略。

五、 与境外相关机构合办大型语言文化活动。2007年“世界俄语年”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令世界瞩目,此外,在俄境内外举办的大型俄语研讨会不仅为及时发现和解决俄语在境外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良好途径,而且为俄语语言文化的传播拓宽了平台,加深了对国外学术界、外国居民的影响力度,这其中不乏俄罗斯的机构与其他国家的机构联合举办的研讨会。其议题涉及俄语语言政策、语言历史、教学法、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跨文化交际等等。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已举办十届,除第六届(1999年)在德国汉诺威外,其余均在中国举办,且内容仅限于汉语教学。将语言推广和文化推广相结合是俄罗斯和发达国家对外传播本国语言时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或基本经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完全可以将中国文化纳入研讨会的议题,可以与国外的分会加强协作,扩大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上一篇:高中关于奋斗的作文800字下一篇:成就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