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代大师

2024-07-18

成就一代大师(精选6篇)

成就一代大师 篇1

“鲁迅”一提到这个名字, 脑海里便可以在这个名字前冠以太多的修饰与头衔, 伟大、成功、针砭时弊等等。可以说鲁迅在我们心中早已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名, 他背负着中国的历史, 当代文学的进程。鲁迅与我们的学生时代早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从小学的《少年闰土》, 到初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以及高中时代的《呐喊》《祝福》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他的作品陪我们走完我们学生时代。鲁迅的作品成为每个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坦然的讲, 虽然学了好多鲁迅的作品, 但对他仍是“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只是熟悉“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却道不出他内心的呐喊。只是熟悉“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却想不明他人生的轨迹。鲁迅虽然已故, 但他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一直都在。所以我认为, 时代造就了鲁迅, 鲁迅谱写了时代。

一、时代造就鲁迅

鲁迅, 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 但在他13岁那年, 他的家庭发生巨大变故。他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 父亲又长期患病, 终至死亡, 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衰败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 上有孤弱的母亲, 下有幼弱的弟弟、妹妹, 所以他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在此期间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从前他享受着别人对他的“爱护”与关切”而现在早已物是人非, 从前的笑脸相迎, 变成面无表情, 冷眼相对。当时的他早已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虚假的奉承, 缺少对人真正的关心与爱心。所以鲁迅在《呐喊》中曾经写到“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 我以为在这途路中, 大概可以看见诗人的真面目”。

他因为躲难, 来到了农村, 住进了他的外婆家, 体会到了农村人的质朴纯真, 有幸认识了少时的伙伴——闰土。因为闰土, 他在农村留下了难忘珍贵的回忆。他用文字记录、展现给我们一幅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 在那个地方, 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划船去听社戏, 偷着煮毛豆吃, 等到冬天用竹匾抓麻雀, 还可以听闰土讲他捉獾猪的经历。

后来的鲁迅了解并阅读了国外的著作, 开阔了视野, 给鲁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东渡日本, 为了让国人不在像他父亲被庸医所害, 开始学习医学, 挽救国人。鲁迅在当时一直想通过医学使国人觉悟, 但后来他发现这种志向, 被现实粉碎。他再也受不了被人说中国人是低能儿, 他在国外深深体会到作为弱国国民的悲哀, 使他认识体会到精神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他想要改变中国的现状, 他意识到, 一个人, 一个民族, 想要生存, 想要发展, 就要自立自强, 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 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鲁迅在他的《呐喊小序》中说过“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于是鲁迅弃医从文, 翻译外国文学、创办文学期刊, 发表文章, 从事文学活动, 。他明白中国国民最缺乏的是什么, 把个人的人生同中华民族所联系在一起, 为新中国而“书”。

二、鲁迅谱写时代

读过鲁迅的作品, 可以发现, 鲁迅笔下的形象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甚至是社会底层的人。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没有新奇的人物形象。只是用最平常的话语, 最贴近社会的故事情节, 却通过犀利的笔锋, 细腻的心理描写, 将社会的病态生活状况描写出来, 针砭时弊。在他的字里行间, 充斥着对造成民众的愚昧、无知、麻木、冷漠下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批判, 在他的笔下, 把这个国家, 这个民族的病症一针见血的表露出来。

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在这篇小说里, 鲁迅彻彻底底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利用一个普通“狂人”说疯话的表现形式, 道出鲁迅心中对当时吃人礼教、腐朽制度的深恶痛绝。小说中把具体的肉体吃人, 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吃人上。文中的狂人代表着当时封建礼教、麻木的国人, 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 便对么?”的严厉质问, 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表达了对变革的迫切, 以及向封建旧制度的强烈批判, 宣传新的五四精神。在小说《药》中, 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 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 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 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 “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 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 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 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 麻木不仁、愚昧无知。我们熟知的《祝福》里鲁镇的祥林嫂, 是当时旧社会一个封建妇女的典型形象但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 当她被虐待、被迫再嫁时, 面对人们的嘲弄时, 默默承受。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冷嘲热讽中, 她由原来的反抗到后来的而默默承受。这使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 最终走向死亡的深渊。而鲁迅笔下的阿Q, 以及衍生的阿Q精神早已成为一类人的代名词, 他是一个经济上受剥削, 政治上受压迫, 思想上受毒害的的一个农民典型代表。阿Q的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 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在失败与屈辱面前, 不敢正视现实, 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自我安慰, 自我麻醉, 或者即可忘却的病态的精神状态。

法捷耶夫就《阿Q正传》说:“鲁迅, 是短篇小说的名手。他善于简短地、清楚地, 在一些形象中表达一种思想, 在一个插曲中表达一件巨大的事变, 在某一个别的人物中表达一个典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鲁迅所刻画的人物所具有的代表性, 典型性, 以及时代性。鲁迅善于用平凡的生活, 写出不同反响的作品, 从他的小说人物中就能清楚的看到:孔乙己, 单四嫂子, 子君等等。通过对小人物缩影的描写刻画, 反映“大家庭”的环境, 使鲁迅小说的韵味愈来愈浓。

鲁迅不光在小说创作中是时代楷模, 他的散文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比起他的小说《呐喊》的尖锐、犀利, 多了一丝温存, 柔情与感动。鲁迅的散文是鲁迅用来回忆他生命中值得怀念的人与事。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一壶烈酒, 当酒流入身体, 渗入血液, 便使人热血沸腾, 那么, 他的散文酒好比一杯清茶, 浓郁, 清香, 细细品下去, 耐人寻味。他用细腻绵长的文字, 真挚动人的情感, 生动的把我们带入了他的回忆。记得《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碧绿的菜畦里读书的日子, 还有课桌上那个勉励自己的“早”字。记得对他疼爱有加, 给他讲故事, 送他山海, 愚昧可怜而朴实善良的长妈妈, 记得给他关心给他帮助的唯一不歧视他是中国人, 对他友爱给他尊重的《藤野先生》。记得那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的, 给他童年带来童真美好的少年闰土。它真实地记录了鲁迅从年幼到青年的生活历程, 追忆过往的那些难以忘记的人和事, 抒发了对以往亲友和师长的想念之情。鲁迅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 与那个冷酷万恶的旧势力绝缘一样。那个世界充满了爱也希望, 是一个温暖明亮的地方。鲁迅就像是一个魔术师, 总是在某一时刻给人带来新奇的事物。但鲁迅终究是鲁迅, 虽然他的散文是淡然的, 但他仍然没有忘记他的初心, 肩负着民族的重任。仍有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憧憬:记载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 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正如他说的“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

曾经我总是在想,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鲁迅那些“枯燥”的文章, 为什么鲁迅离开的时间那么久, 当时的中国与现在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仍然有好多的名人研究鲁迅以及他的作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 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慢慢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鲁迅的认识更加深刻的了解, 明白了鲁迅就好比是一盏明灯, 总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鲁迅的精神就像好似燃烧的火焰, 在黑暗中, 给我们重新崛起的希望。每当我们绝望、无助、迷茫时, 总是给我们最坚强的力量。这就是鲁迅精神。一颗星是一个人的灵魂, 拥有不灭的灵魂的人, 才会成为不朽的星辰。我觉得这便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先生是一个很明确的人, 他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存在的人, 有救国的赤子之心, 有敏锐的眼光和锋利的批判主义精神, 敢于站在腐朽社会的对立面, 用笔杆来唤醒麻木的国人, 同腐朽的社会做斗争。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周家这位树人, 身上凝结了何止百年中有志之士的精神与力量, 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之中所有爱国之人、有心之士所凝聚而成的结晶, 一束引领着中国青年向前, 向着未来急速飞驰的强光。他在黑暗中用笔铺成一条走向光明的五彩之路, 用纸垒成一堵排开黑暗的坚实之墙;他在困顿中用心中的利刃劈开一道道明亮的缺口, 用手中的盾牌抵御一次次邪恶的反扑。他, 鲁迅, 是真正的革命战士, 一位不朽的树人, 一点不灭的光源!

成就一代大师 篇2

八4班龙苏铭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在小说和杂文领域的巨大成就至今无与伦比,其代表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被翻译成40多种不同的文字,为中国文学赢得了崇高的世界。作为主人公的阿q也被人们所熟知。一个不务正业,依靠精神胜利来掩耳盗铃的人。但却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出自一个享誉国内外的名家之手这真是对鲁迅的作品的一个讽刺啊!鲁迅是一个十分善于用反语来讽刺人的文学大家,语言总是“大词小用”却总是恰到好处的形容出当事人的愚昧,和社会的黑暗。鲁迅就是故意放大人们的可笑,从中暴露反动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

鲁迅常常能在最恰当的时候让普通的文字变得生动诙谐让人不自觉的捧腹大笑像当初阿q在赵老爷家一样被人打了便说“儿子打老子了”。在《阿q正传》里鲁迅的精准用词,戏弄性地创新词也可见一斑。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称阿q为“q哥”以示亲近,称谓的变化,充分暴露了统治阶级害怕革命的心理和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而阿q对“老q”、“q哥”之类的`美称,无动于衷,他只习惯于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可悲。文中阿q还有一次中发史。这段文字描述的我最为欣赏:腰间的硬币把腰带都压弯,一抓就是一把。在发达了之后,众人的态度转变也很快。看当初阿q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一样的地位,但在去了举人家帮忙后。地位如坐火箭一样的飙升。就体现在赵老爷的态度上。用他人的态度体现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这篇小说有许多经典对白,令人读后忍不住发笑,笑后又心忧其人甚事。例如阿q到尼姑庵偷萝卜,当场被老尼姑捉住,阿q说了两句话,“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阿q的狡辩叫人忍俊不禁,同时,暴露了其性格中无赖和死不认帐的一面。此外,鲁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白描的技巧,特别擅长于“传神的写意画”,其特点是“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精神毕肖”。鲁迅深谙此道,往往数笔传神,将人物置于戏剧舞台之上,形成戏剧表演效果。如审讯阿q一段话,阿q说:“我本来要……来投……”这断断续续的一句话,根据前文可知,阿q是要来投革命党,审讯者:“那么,你为什么不来(投)呢?”反动官员武断地认定“投”是“投案自首”的意思。阿q:“假洋鬼子不准我!”一语道破天机,原来是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审讯者:“胡说!此刻说也迟了。现在你的同党在哪里?”意在定罪不容分说,这样,答非所问的两码事就戏剧性的结合在一起,冤耶,恨耶?于是无辜的阿q胡里胡涂地被送上断头台,这样的戏剧效果,在令人觉得好笑的同时,不能不说包含着欲哭无泪的辛酸――阿q如此愚昧让人痛惜,革命如此被扼杀叫人愤慨。

钱穆:一代国学大师 篇3

钱穆在治学方面与胡适抵触颇多。胡适继承传统的说法,认为老子略早于孔子;钱穆则创立新说,认为老子略早于韩非,晚于孔子。一次,两人不期而遇。钱穆说:“胡先生,《老子》成书的年代晚,证据确凿,你不要再坚持你的错误观点了!”胡适说:“钱先生,你举出的证据还不能说服我。如果你能够说服我,我连自己的亲老子也可以不要!”

钱穆与胡适具体的学术分歧是表象,深层原因是钱穆对胡适的“新文化”主张不以为然。他后来甚至认为,中国思想界“实病在一辈高级知识分子身上”,“新文化运动,凡中国固有(文化)必遭排斥”,贻害深远。当年北京大学讲坛上最叫座者就是胡适和钱穆。钱穆称“大凡余在当时北大上课,几如登辩论场”。

问题8:钱穆与胡适的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1949年秋,钱穆在九龙开办了一所夜校。1964年,香港政府将这所学校与另外两所学校合并,成立了今天的香港中文大学。

问题9:你知道钱穆开办的那所学校叫什么名字吗?有什么寓意呢?

(阅读材料见2011年10月“读写版”)

如果有一次作文的题目叫“秋风与黄叶”,你会写什么呢?是不是仅仅写秋风席卷大地、落叶飘飞的景象呢?有一个人,她另辟蹊径,写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最后在作文大赛中得了一等奖。

问题10:你知道她是怎么处理这个题目的吗?

(阅读材料见2011年10月“读写版”)

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至今已举办了三届。三届大赛涌现出了一批文字功底扎实、思路开阔的文学少年。其中,有一位选手曾蝉联特等奖。

问题11:请写出该选手的名字及其所在学校名称。

一代大师齐白石 篇4

qi bai shi

齐白石 (1864一1957) , 汉族, 湖南湘潭人, 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2 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 《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2011年5月22日, 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 5 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齐白石生平简介

齐白石1 8 6 4年1月1日 (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 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 1 9 5 7年9月1 6日 (丁酉年八月廿三) 病逝于北京, 终年9 3岁。他宗族派名纯芝, 小名阿芝, 名璜, 字渭清, 号兰亭、濒生, 别号白石山人, 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珍贵照片及画像 (2 0张) 齐白石出身贫寒, 做过农活, 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 8 7 7年, 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 次年改学雕花木工, 从民间画工入手, 曾习古人真迹, 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他学诗文书法, 游山川名胜, 作幕僚寓客, 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 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 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 工书俱佳, 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

在他的笔下, 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 无一不新, 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 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 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 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 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 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 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齐白石于1 8 8 8年起始学画, 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 8 9 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 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 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 离乡出游, 五出五归, 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 饱览名山大川, 广结当世名人, 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 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 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 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 9 2 6年, 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1 9 4 9年7月、1 9 5 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 9 5 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 9 5 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 9 5 5年1 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 9 5 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 9 5 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9月举行授奖仪式;1 9 6 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 表示“画不卖于官家”。1 9 4 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 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 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七十四岁游蜀, 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 共有七子五女。1 8 7 4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 1 8 8 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 育有三子 (良元、良芾、良琨) 二女, 1 9 4 0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1 9 1 9年聘四川籍胡宝珠为副室, 1 9 4 1年扶正, 育有四子 (良迟、良巳、良年、良末) 三女。1 9 4 3年胡宝珠病殁。

齐白石是我国2 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 9 5 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 9 6 3年诞辰1 0 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 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艺术特色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 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 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 开红花墨叶一派, 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 兼及人物、山水, 名重一时, 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 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 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齐白石8 0岁之后, 画虾技术颇为精湛, 令人叹为观止。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 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画鸟, 笔酣墨饱, 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 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 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 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 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 蔚为大家。

齐白石的画, 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 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 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 为百鸟张神, 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 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 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 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 官袍楚楚通身黑。”

其篆刻, 初学丁敬、黄小松, 后仿赵撝叔, 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 篆法一变再变, 印风雄奇恣肆, 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 广临碑帖, 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 尤以篆、行书见长。

诗不求工, 无意唐宋, 师法自然, 书写性灵, 别具一格。

一代大师吴冠中 篇5

百雅轩版画院是国内最大的版画生产基地,吴冠中先生的版画都是这家机构制作完成的。先生曾有一个心愿,他希望自己的画能够为更多的人欣赏到,而版画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如今,吴冠中版画仅仅完成了一部分,这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大师,便匆匆离开了我们。当他把这九十余载的人生画卷徐徐掩上的时候,多少人因为失去了尊长、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艺坛精神支柱而悲痛难抑。

吴冠中一生崇敬鲁迅,生于五四运动那年的他视鲁迅为精神之父。他曾说,“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过一个鲁迅,尽管不好比,但我觉得齐白石少几个,对这个国家关系不是很大。没有鲁迅,这个民族的心态就不行。”

同样,对我来说,吴冠中先生也是我的精神之父。我是一个传媒人,本与艺术无关,然而吴冠中先生却给了我一片令人意想不到的精神家园。我曾在一封信中写道,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请来一位在玻璃上作画的画工,专门给家里的房门玻璃做装饰。那段时间,我被这位画工迷住了,在他走的时候,我死活要跟着他学画去。后来父母告诉我,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供我学画,但是可以教我写作,当一个作家。

就这样,我放弃了最初令我着迷的艺术梦,转而走上了文学道路。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当成作家,但是成了一名媒体人,写作成了我谋生的职业。

很多次机会,我都想重新拾回我的艺术梦,再到学校学画去。然而,听了几堂课,观摩了几次素描,也拜访了几位画家,却发现当下这种以技法为核心的绘画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东西。那段时间,我非常迷茫,当年那位画工在玻璃上挥洒自如的情景常常出现在我脑海里,我却找不到方向。很多人告诉我,算了,你这个年龄再去学画,晚了。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了吴冠中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看到现在很多画家的功夫都着眼于技法的更新,学人家,学古人的技法,然后力求创出自己的独特技法,从颜料,纸张,笔法到题材,写实抽象……都在尝试探索,他们将功夫用在画内,却失去了感人的力量源泉。怎样才能画出感人的作品呢?“拿出你的心,首先自己要有感受,如能不择手段的表达你的感受,哪怕你短于辞令,甚至有些口吃,留得真情在画图,代代知音不绝。”

为了更清楚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吴冠中先生还讲了一个故事,当年在杭州艺专,有用功的学生拿着极为严谨的作品去请教校长林风眠,和蔼可亲的林校长看后摇摇头,说“乱画嘛”,让学生不要这么严谨,尽可大胆“乱画”。

吴冠中先生的这篇文章,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的,不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吗?由这篇文章开始,我彻底喜欢上了吴冠中。他的每一篇文章,我必细细研读,他的每一个观点,我必用心揣摩,我如同随时面对这位慈祥的老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些文字或情真意切,或坦诚炙热,对读者观念的影响完全可以和他的绘画作品媲美。难怪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说,单凭吴冠中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在浙江大学代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书时,遇到了杭州艺专的朱德群,参观了艺专,立即着了迷,发疯一般抛弃珍贵的浙大高工学籍,考入艺专预科年级从头开始学起。就这样,他“爱上了美术并与之结了婚”,在此后波涛起伏的人生中,“身家性命都属美术了”。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不去用心作画?2007年,吴冠中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一次新作展,在展览前言中,他写了这样一段文字,“老人走向遥远,虽渐远渐小,却背影清晰。有人追去摄其影,老人猛回首,被摄了前胸。他笑说,我的衣饰及肌肉都是透明的,你恰恰摄了我的心肺。这里展出的,是其血淋淋的肝胆心脏。”

正是因为这样一颗心,他才能画出感动人心,震撼人心的作品,才能创造出独树一格的生命意境。

吴冠中先生的老师,四五十年代前后威震巴黎的重要画家苏弗尔皮曾经把艺术分为两路,说小路艺术娱人,而大路艺术撼人。这种艺术观给吴冠中带来了重要的启发,所以,当很多人一生都在用技法雕琢自然风景的时候,他却用心之赤诚渲染出了人生风景的凝重。

越是了解吴冠中,越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先生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同时他穷毕生之力与陈规陋习、偏见时弊作斗争,以鲁迅的斗士精神在艺术领域进行着孤独的拼争。可以说,他就是艺术界的鲁迅。

他于1992年写下的“笔墨等于零”,提出了“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引发了美术界旷日持久的大争论,直到今天,还有人无法理解这一论述的真正含义,他奉清代大画家石涛为“世界现代艺术之父”,对石涛的“一画之法”进行了精彩解读,给那些唯古人为上的画家以当头棒喝:而2007年“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的言论,更是激起轩然大波。

“国家不需要花钱去养画家,从美国到俄罗斯,全世界没有养画家的,我们花那么多钱来养画家,养出来还可以,要是养不出来呢?”“当下很多画家千方百计进入美协,获得一个头衔,目的就是为了把画价炒上去。”

在吴冠中先生看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起来的。诗人、画家是“养”不出来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波动不可能成长起来。

他说,“我90岁了,我要把想说的话说完,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而在给百雅轩的一个题辞中,他则说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推翻成见。

先生画过一副名为《野草》的油画,画面中,各种鲜亮颜料画成的野草包裹着鲁迅的遗像,尽管鲁迅的面目模糊,但是神情却充满了不屈和力量。凝视着这幅作品,我们更能理解吴冠中先生,他如鲁迅一样,在燃烧这短暂的生命,去完成对对艺术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眷恋。

吴冠中先生生前留下遗愿,逝世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举行追悼活动,骨灰撒人大海。为了纪念这位艺术大师,2010年7月8日,“不负丹青一一吴冠中纪念特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那些怀揣着对先生无限敬仰的人们,以这样

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位艺贯中西的艺术家最深切的缅怀。

李长春在这次展会上,做了这样的发言:吴冠中提倡艺术家要尊重传统,但不要盲目迷信传统,提倡要为我所用地吸收外国现代艺术长处,反对照搬洋人的艺术,主张中国人要挺直自己的脊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融通中西,古今,把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具象与抽象有机融合起来,为我国当代艺术的开拓创新和多元发展树立了典范。

从一介名伶到一代大师 篇6

“梅先生就是死学,学得瓷实”

1904年,北京前门外肉市街路东广和楼茶园,一个孩子被一双大手抱上椅子,踏上舞台。这是他第一次登台,串演昆曲《鹊桥密誓》中的织女。面对台下乌压压的观众,他又紧张又兴奋,口里唱得顺溜,心中不知何味。这一年他才10岁,家境已窘迫到了他必须出来谋生的地步。

他姓梅,出生于梨园世家,本名澜,字畹华,又字浣华,兰芳是日后的艺名。祖父梅巧玲是一代名伶,饰演杨玉环极具风情,“能使全场春意盎然”,进宫演戏时讨得慈禧的欢心,被戏称为“胖巧玲”。伯父梅雨田,武场文场、胡琴月琴样样精通,有“六场通透”的美誉。父亲梅竹芬兼通昆曲京剧。

梅家由伯父梅雨田掌管,他一生只好技艺,不擅管家,家景衰落。兰芳4岁丧父,15岁丧母,却是两房惟一的男孩,自然肩负重望。

“畹华幼年时,受尽了冷漠,生活在阴森的气氛当中,在家中得不到一点温暖。在他10岁以前,有段日子,他几乎成了一个没人管束的野孩子。”姑母对幼年梅兰芳下的八字批语是:言不出众,貌不惊人。“他幼年时相貌很平常,一个小圆脸,两只眼睛,因为眼皮老是下垂,眼神不能外露,而且见了生人还不会说话。”

畹华8岁时,家里为他请了老师开蒙,教的是《三娘教子》一类的老段子。谁知教了多时他还不能上口。老师索性撂挑子不干了,扔给他一句话:祖师爷没赏你这口饭吃!第二年,畹华师从名旦吴菱仙。

梨园内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但也有一套准则,归结起来,一是血缘关系,二是师生关系,讲的是江湖情义。吴先生常对畹华念叨他的祖父梅巧玲是圈内有名的“义伶”,无法唱戏时,他宁肯举债告贷,也不肯委屈戏班里的人。吴菱仙曾受其恩惠,所以誓将畹华培养成角。

14岁时,畹华搭班“喜连成”。刻苦演戏过程中,悟出学戏要先看戏。看不同行当、不同好角的戏,用心揣摩、分析。久而久之,“一招一式、一哭一笑都能信手拈来”。

他跟姑父秦稚芬、丑角胡二庚学花旦;跟名角茹莱卿、路三宝学刀马旦;跟有名的架子花脸钱金福学武生;跟青衣代表人物陈德霖与名净李寿山学昆曲;最后又师从王瑶卿学习“花衫派”,来者不拒,博采众长。这一年,他改艺名为梅兰芳。

早期京剧旦角并不受重视,青衣表演观众多是听戏,外行人才称“看戏”。当年祖父梅巧玲做了各种尝试,拓宽旦角戏路,增加上演戏目,从身段、表情、神气、台步、扮相各个方面革新。

王瑶卿则突破京剧行当的分工,融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特色开创了“花衫派”,即行内人所称的“大青衣”。梅兰芳继承祖父衣钵,在王瑶卿的悉心指导下,表演风格定位于“大青衣”,并渐而完善发扬光大。

梅兰芳17岁那年发生3件事:“倒仓”(京剧男演员青春期的变声现象,表现为声音低粗,是演员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过渡不好嗓子就“废”了,再不能唱戏)、娶妻、唱响新腔《玉堂春》。

《玉堂春》第一次演出在文明茶园,那夜伯父梅雨田亲为侄儿操琴。看他唱着自己亲授的本子,台下一片叫好声,伯父喜上眉梢,胡琴也拉得格外轻快,甚至即兴“拉出了一个新鲜的牌子”。

“畹华从18岁起,也真奇怪,相貌一天比一天好看,知识一天比一天开悟。到了20岁开外,长得更水灵了。同时在演技上,也打定了后来的基础。”姑母惊奇过。

“梅先生就是死学,不取巧,学得瓷实。为了成角,他能忍啊,他一生受的刺激大着呢,有些不为外人所知罢了。”琴师姜凤山说,梅兰芳向路三宝求学,“路先生一见到他,开口便道,瞧你这德性,癞眼边,招风耳,还唱戏呢?他磕头作揖,央求人家。人家说他哪儿不好,他就去改。”

通过养鸽子极目远眺,梅兰芳改变了眼皮下垂的毛病,到老眉目仍传神。后来他在路三宝的相片下标示“恩师难忘”。他说没有别人的刺激,他就成不了角儿。

《梅兰芳传稿》中说,“当他于民国二年在北京怀仁堂唱‘思凡’时,华北为之轰动。上自总统,内阁总理……在前三排席位里,你可找到蔡元培,一代文宗梁启超,状元总长张季直……”

也是这一年,梅兰芳以一出《穆柯寨》在上海打响第一炮,获“寰球第一青衣”的美誉。此后他小心摸索传统戏曲与“五四”思潮的结合点,古装时装的尝试就发生在那段时期:将旦角传统化妆术“三开脸、一点红”丰富改革;新编了《俊袭人》、《晴雯补裘》、《黛玉葬花》等戏目;改良舞台灯光设计,由此带动了行内一片改革。

1930年左右,上海《戏剧月刊》举行了几次“四大名旦”评选活动,几次名旦评选,梅兰芳始终名列榜首。

表演平平的人为何风头这样劲?

章诒和感叹,梅兰芳能有如此成就,“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无数能人、高手无条件地把自己的眼光、独到的智慧和强大的财力输送给梅兰芳。恰逢梅本人又是个绝世天才,在这个天地里,梅兰芳是艺术的主宰”。

这些“能人高手”云集于梅兰芳在北京的书斋,外人称为“梅党”。冯耿光是梅兰芳的“贵人”之一。冯国璋代理总统时,他出任中国银行总裁;蒋介石当政,他是中国银行董事。历来好角儿都是银子堆出来的。梅兰芳14岁时与他相识,冯使得银行“就像为梅开的库房”。

“花衫派”创始人王瑶卿,海外归来的编剧齐如山,梅兰芳的“文案班头幕僚长”李释戡等则是“梅党”里的艺术顾问。

1955年,齐如山出版回忆录,其中详细交待了与梅兰芳的相识与合作,以及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齐如山长梅兰芳19岁,其父是晚清翰林。他就读于北京同文馆,学习德法两国文字,毕业后游西欧各国,广泛接触西洋戏剧,回到中国后致力于改革中国戏剧。

1911年秋,一批梨园伶人感染民主维新气息,组成“正乐育化会”传播时代新潮,旨在增强伶人文化水平。他们邀请齐如山介绍西洋戏剧在服装、布景、灯光、化妆上与东方之不同。梅兰芳也在此会,但他没意识到这个相貌普通、高谈阔论的中年人日后与他缘分非浅,他在齐如山眼里也仅是京城伶人“菊榜”中的“ 探花”。

一次,育化小学筹款,在大栅栏广德楼演出义务戏,全城好角尽行加入。大轴子是谭鑫培,倒数第二是名武生杨小楼,倒数第三是梅兰芳与人合演《樊江关》。当天梅兰芳赶赴3家堂会,加上此处共有4处,该他唱时还未赶来。观众料定没戏了,大声起哄,要求退票。直到有人报告说梅兰芳已到,一场风波才终了。就是在这时,齐如山注意到梅兰芳的。他感兴趣的是,一个表演平平的人为何风头这样劲?

事后分析,京剧界前辈说,成好角有6个点:嗓音、唱功、身材、身段、面貌、表情。嗓音、身材、面貌以天赋为重,梅兰芳“天才太好”,为同时的旦角所不及。彼时他的唱功、身段、表情虽还不够水准,但这是后天努力可以改良的。

于是齐如山就想多看看他的戏,也帮帮他的忙。梅兰芳演出《汾河湾》后,针对这出戏历来青衣表演上的不足,他给梅写了封3000字的长信。“过了十几天,他又演此戏,我又去看,他竟完全照我信中的意思改过来了。”齐如山来了兴致,其时梅在北京可以算是最红的演员,“竟肯如此地听话”,“便想助他成为一个名角”。

由此齐如山每看一戏必写一信,写了百十来封,“我怎么说,他就怎么改”。信写了两年多,之后二人成为至友,梅兰芳能取得后来的成就,齐如山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

下星期你们每人做件新衣服,梅兰芳要来了

1919年、1924年梅兰芳两次访日,大获成功。1926年美国驻华公使约翰·麦克慕雷请他赴美演出。他感谢着,心动,却未贸然行动。之后美国公使保尔·芮恩施在卸任回国前的饯行会上表示:“要想使中美人民的感情益加深厚,最好是请梅兰芳往美国去一次,并且表演他的艺术,让美国人看看,必得良好的结果。”

梅兰芳、齐如山获悉后十分振奋。但出访首先需要美国发出邀请。最终是胡适、张伯苓、梅贻琦等人在美国发起的“华美协进社”发出了邀请。该组织的记录里说:

在那时的纽约城,中国人是以经营手工操作的洗衣作坊和供应杂碎式的中国菜的小餐馆而闻名的。为着猎奇而去唐人街参观的旅游者,总是耸人听闻地传播关于鸦片烟馆和赌窟的神话……至于谈到他们毫无所知的中国戏剧和音乐,则被视为取笑中国人的机会,他们认为花钱欣赏如此喧嚣的打击乐和刺耳的假嗓音,真是有点莫名其妙,正是因此,我们希望“华美协进社”能够通过演出一台既有艺术魅力、也有教育意义的中国戏剧,改变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偏见。

至于经费,齐如山的亲戚李石曾联合银行界的友人,与齐如山、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等四处奔走,筹得5万元。同时,冯耿光也在上海筹得了5万元。

齐如山在回忆录中说,“彼时所有的好角,谁也没有这种思想,这种眼光。当然也有人想去,担了好名外,还有赚钱的性质,万无一个人肯赔钱出去的,当我筹备的时候,梅竟垫了四五万元钱,并未在外宣布,而且结果也没有回来,这在其他角色是没有的……”

旅费凑齐,齐如山忙起了赴美前的宣传:将梅兰芳的照片资料寄给美国新闻界;通过在华的美国上层人士介绍梅兰芳;编撰《中国剧之组织》、《戏剧目录说明书》等数十万字的资料;委托国乐大师刘天华将《梅兰芳歌曲谱》里的工尺谱一一改为五线谱。因担心外国人不明白京剧的行业术语,又将剧场、行头、冠巾、胡须、扮相、脸谱、角色等共分15类,画图两百幅,编成画册。

这一忙活就到了1929年的10月。11月,梅兰芳正式对外发布赴美消息。次年元月,他率老生王少亭、花脸刘连荣、武旦朱桂芳等人先抵达上海。齐如山这才向梅兰芳呈上了两份美国打来的电报,大意是:美国正值经济危机,市面不振,请缓来。齐如山说:“我怕军心涣散,所以没有早拿出来给你看。”梅兰芳半晌无语。冯耿光说:“这件事你得拿主意,如果在美不上座,你就破产了。”梅兰芳手拿电报,进退两难。

不管怎样,一行人还是登上了轮船。几番辗转,2月8日他们抵达纽约。恭候梅兰芳的,除已故总统威尔逊遗孀组织的欢迎队伍,还有来自《纽约时报》的负面消息:“你们要看东方的戏剧,就要不怕烦躁,看烦了,朋友,你就出去吸几口新鲜空气……梅氏扮成女人,但全身只有脸和两只手露在外面。”同时期赴美的还有日本以及西欧的艺团,但梅兰芳格外受媒体关注。美国经济危机蔓延,银行倒闭,企业破产,人员失业,如此情境下,会有人欣赏一个东方伶人咿咿呀呀演唱他们全然不懂的唱词么?

梅兰芳征服了纽约观众。《刺虎》完毕,“贞娥”在台上谢幕15次之多。进去卸装,掌声依然不断。“她”只得穿着长袍马褂,再次出来谢幕。观众冲到台上将他团团围住,不自然地叫着他的名字:梅兰芳,梅兰芳。

《纽约世界报》说:梅兰芳在舞台上出现3分钟后,你就会承认他是你所见到的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另一家报纸说:美国观众欣赏到的是梅兰芳这位演员特殊的体质,他对身躯绝对的掌控能力,他那对异常敏感的眼睛和一双灵巧的手,他那完整的表演特色,和他那一直深入角色的情绪。

纽约49街的首场演出大获成功后,“梅兰芳”3个字风靡整个纽约,剧团原计划在纽约献演两周,后增加至5周。

“下个星期你们每个人做一件新衣服,梅兰芳要来了,我们美国妇女不能输给他。”在旧金山,市长向全市妇女号召。彼时梅兰芳还在芝加哥。之后他在旧金山待了两周,又去了洛杉矶、檀香山。

在洛杉矶,派拉蒙公司为梅兰芳拍摄了一部有声电影。一次酒会上梅兰芳迎面遇到了卓别林,两人饮酒交心。6年后,在上海再遇新婚旅行的卓别林。卓按着他的肩风趣地说:“在洛杉矶见面时,你我的头发都是黑的。可你看,现在我的头发一大半白了,你却还找不出一根白发,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美国之行的意外收获是,两家大学要授予梅兰芳博士学位。起先他婉言谢绝,自称“实不敢当”。梨园子弟从来只许圈内学艺,不得求取功名。一介优伶,纵使盛名又如何?

临了是齐如山劝梅兰芳接受这一头衔。他说,政学界人向来都鄙视唱戏的,称呼都成了问题,若有博士头衔,称呼起来又自然又大方。梅兰芳遂欣然接受。

5年后,梅兰芳又登上了苏联特派过来的“北方号”轮船,同船的还有大明星胡蝶。在苏联,他与老作家高尔基相聚,与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切磋技艺,还与大导演爱森斯坦合拍过一天的《虹霓关》,虽然最终没获得官方批复。随后,梅又游历了波兰、比利时、意大利、法国,并在英国拜访萧伯纳、毛姆等著名戏剧家。有人问当时的驻苏大使颜惠庆,你们中国为什么让男人演女人?颜答曰:如果让女人演女人,哪还有什么稀奇?1940年代郭沫若访苏回来后说,“苏联人只知道鲁迅与梅兰芳。”

“这个口子真是开不得”

1931年9月18日晚,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前门外中和戏院订了3个包厢,专听梅兰芳的《宇宙锋》。梅兰芳注意到,当演到张学良平时最喜欢的一场时,张竟匆匆离去了。这让他有点纳闷。

第二天,报上登出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因为预感北平也要不太平了,第二年梅兰芳举家迁居上海。

然而还是避之不及。“一·二八”淞沪战役后上海被日军占领,事业处于鼎盛时期的梅兰芳,面临为侵略者唱戏的窘境。

他与日本渊源颇深。两次访日,日本皇室成员特订第一号包厢观看他的演出,日本歌舞伎名演员们向他讨教,媒体报道他的技艺是“天斧神工”。正因访日成功,他在北京的府第才成为名流云集的所在。

但眼下的形势,日本人成了侵略者。

“我们家的主意都是大爷自己拿。”1957年,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回忆说,“那一回我可是插了句嘴。我悄悄地提醒他,‘这个口子可开不得。’”梅兰芳站起身来,大声地说,“我们想到一块去了,这个口子真是开不得。”

1938年,率团到香港演出后,梅兰芳一人留下了。但如影随形的日本军又占领了香港,为了不给日本人唱戏,他蓄须明志。1942年他回到了上海。但上海的政治气候比香港更紧张,除了与极少的老朋友来往外,梅兰芳在家中韬光养晦。

为了让梅兰芳重新出山,有人为华北驻屯军报道部部长山家少佐献上一计,“他说他年纪大了不能再登台,那就请他出来讲一段话,他总不能再找理由推辞了吧?”

梅兰芳让私人医生吴中士为他注射了3剂伤寒预防针。随后他如愿病了。山家发电报给日本驻沪海军部,让他们派人去梅家打探。军医回复说,梅兰芳果然病了,高烧42度,还有伤寒,恐怕需要长期休养。

总算逃过一劫。可是,身为一家之主、一团之主,好几十张嘴等着他。“梅先生为人仁厚啊。不管什么时候,要是几天不唱戏,他就该想了,戏班子的人还指着他呢。他身边的人没受过一天气,再困难他也没辞过一个人。”琴师姜凤山说。

为了生活,梅兰芳变卖起了家中的古玩玉器。上海各大戏院的老板都找过他,“一次演出就能让他支撑一年半年”,他却决定卖画。他曾师从齐白石等名家,擅画仕女、佛像以及花卉。1945年4月,朋友们为他与人合办一个画展,销售他的作品。

就在这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梅兰芳也重新站上舞台。

我不挂帅谁挂帅

1959年5月,为给建国10周年献礼,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人民剧院演出,一连数场,场场爆满。这把胡琴即是当日的见证。姜老爷子摸着琴杆,那出戏的换戏、落板、好些唱腔,他都参与设计。

“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1958年,梅兰芳将豫剧《挂帅》改编成京剧《穆桂英挂帅》,除了保留这两句台词外,其余重新编写。解放后,这是他惟一编排的新剧,最后也成了他的绝唱。

1949年10月1日,梅兰芳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加开国大典。他说,“这是我们戏曲界空前未有的事情,也是我的祖先们和我自己梦想不到的事情。”

1953年,梅兰芳被推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次年又当选为政协常委,中国京剧院成立后又任院长。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左”的力量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纯娱乐性的剧目应当被禁。梅兰芳却撰文《谈谈不演坏戏和反右派斗争问题》,以他特有的风格,含蓄地反驳,温和地反抗。

1960年,他的左胸开始疼痛。再过一年,疼痛加剧。演完最后一场《穆桂英挂帅》后,他被确诊患有心脏病。

1961年8月8日凌晨,梅兰芳辞世。

上一篇:职业生涯训练营下一篇:作业成本法与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