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一代

2024-06-25

垮掉一代(精选6篇)

垮掉一代 篇1

摘要:寒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他的诗歌可以说与中国唐朝文学诗歌的传统格格不入, 在中国唐朝时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崇。然而, 寒山诗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漂洋过海, 在欧美国家的沃土上深深地扎下根来, 受到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的欢迎。本文试图从寒山本人的生活经历、人物性格, 寒山诗歌的诗体风格、诗话传统, 以及欧美人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讨, 得出寒山诗歌在异国他乡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寒山诗歌,“垮掉的一代”,风格

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提到寒山这一人物, 当代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 更别提寒山诗歌了。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他的诗歌却漂洋过海到达日本和欧美地区, 在那里生根发芽, 获得了欧美人尤其是“垮掉的一代”的极高赞誉。他在欧美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以和中国文学诗歌上的李白、杜甫的地位齐名, 他的诗歌被奉为“圣典”。是什么原因使得寒山诗歌没有在中国唐朝时期受到重视和推崇而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这还得从寒山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说起。

寒山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一位僧人, 他出生在官宦人家, 早年参加科举考试, 但是屡次不第。当时盛唐选官的标准是相貌堂堂, 然而寒山天生丑陋、瘦小, 因而无法做官。年轻时的寒山再努力, 其外在条件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标准。他曾想参军, 谋得一官半职, 但是都没成功。由于多次的失败, 遭到妻子和朋友的鄙视和唾弃, 寒山毅然离家出走, 遁入空门。他三十岁时便隐居到浙东天台山国清寺。可以推测出寒山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挣扎, 放弃了科举考试之路, 走了与当时文人不同的人生之路。寒山隐居天台山时, 衣衫褴褛, 打扮怪异, 以残羹冷炙为食, 他的行为举止不为常人所理解。幸好有好友拾得为伴, 他们俩云游山水, 以山水为伴。寒山一生淡泊名利, 修身养性, 享年100多岁。了解了寒山的人生经历, 寒山的诗歌风格也就不难理解了。

寒山的诗歌主题复杂多变, 主要有几种类型。一种是寒山本人对自己早年人生经历的记录, 一种是对现世的各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讽刺和挖苦, 一种是消极遁世、山林风景隐逸之趣的吟诵, 另外一种是他的诗歌中透露出佛学中的对尘世的超凡脱俗、因果轮回的佛理思想。他的诗歌是他人生的写照, 寄托了他人生的理想和愿望, 同时诗歌中也表达了他对现世的不公平制度的不满, 以及尘世间的世态炎凉的思考。他的诗歌总体上酣畅淋漓, 明白晓畅, 直抒胸臆。他的诗歌不受诗的韵律规则的制约, 属于现代的白话诗。寒山的诗歌当中透露出佛教、道教、儒教三家杂糅的思想, 他的诗歌既有佛家思想的因果轮回、超凡脱俗、救世苍生、修身养性的佛家色彩, 又有道家的摆脱尘世间的烦恼与束缚, 归隐山林的隐士精神, 还有儒家的和文化的风度。这三者的思想杂糅在一起, 形成了寒山诗歌的独特风格。在唐朝贞观年间奉行格律严格的年代, 流行的是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诗歌。在正统的思想的统治下寒山的诗歌不受重视就不足为怪了。虽然寒山诗歌在唐朝时期不受重视, 但是寒山去世后经人整理诗集出版后, 它便以独特的方式在宋明清时期在名人雅士间流行开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在战后大发横财, 三大支柱产业迅猛发展, 给美国人民带来了物质上的充盈, 然而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和物质上的丰富的表象背后隐藏着四分五裂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二战后, 由于受冷战思维和反共思维的影响, 五十年代, 美国政府实施了严酷的麦卡锡主义的政策, 在国内镇压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 引发了国内多数知识分子的愤怒和不满。美国政府试图从思想上消除日益膨胀的个性和自由。然而, 这时的政策和形势使得美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变得保守与沉闷。美国的文学界也变得静悄悄。由于当时的美国年轻人崇尚自由, 然而美国政府对有违正统的思想和行为给予压制, 因此美国年轻人对美国当时的思想权威失去信心, 对于传统的道德价值感到迷茫与困惑。于是便出现了“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的代表, 他们的文学主张对美国社会生活影响深远。“任何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 而一个符号的真正意义往往并不在其本身, 而是在它所属的符号系统中显示出来”。[1]“垮掉的一代”在生活上性放纵、酗酒、吸毒。他们精神上离经叛道, 与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念格格不入。他们行为乖张、穿着怪异, 对美国社会上存在的有价值的东西不屑一顾。然而他们这样的荒诞的行为是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平政策与制度的反抗与宣泄, 他们通过这样荒诞的行为方式追求他们所需的精神自由和精神解脱。“他们在这场漫长的精神苦旅中沉沦挣扎, 寻找新的宗教价值观, 求索新的精神偶像”。[2]就在这时, 由于历史的机缘, 美国诗人斯奈德选取寒山诗歌中寒岩诗译24首, 通过对寒岩诗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翻译策略, 把寒山诗歌中传达出来的佛教禅宗之意展露无遗, 在“译诗中也可发现斯奈德的译诗中已融入了美国的文化, 特别是嬉皮士文化”, [3]这使得寒山和他的诗歌经过过滤很快渗透到美国的文化中。这样, 美国诗人翻译的寒山诗歌漂洋过海, 在欧美地区遍地开花, 结出硕果。寒山的诗歌在欧美人心目中, 尤其是“垮掉的一代”的心中可以和李白、杜甫的诗歌媲美。在“垮掉的一代”的眼中, 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寒山背离了当时中国传统的社会的文人轨迹, 虽经努力, 没有得到一官半职, 科举的落寞和人生的挫折接二连三地袭来, 因而遁入空门, 以山水为伴, 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而且寒山本人的穿着打扮、行为方式都与“垮掉的一代”的穿着打扮和生存方式有类似之处, 使他们对“垮掉的一代”产生了心理共鸣和认同。寒山的诗歌当中的超凡脱俗的禅者形象, 不为尘世间功名利禄而奔波, 心性自由, 有着道家的归隐山林的文化情愫, 纵情山水间, 内心深处有着自己的一片空灵干净的天地。这些诗歌传达出来的信息与当时“垮掉的一代”精神上追求自由, 不受物质的羁绊与束缚有共通之处, 当时的美国年轻人还有保护生态的意识, 这与寒山的归隐山林的情怀也有共鸣之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体现了“垮掉的一代”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渴望与追求。[4]所以, “垮掉的一代”在与正统思想离经叛道之时, 找不到一种通往精神自由之路时, 用大麻、致幻剂来麻醉自己, 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安慰。然而寒山的诗歌恰逢其时, 他的诗歌意境远远高于“垮掉的一代”的求得暂时心里平静的境界。他们从诗歌里找到了他们的原型。寒山的幽深思辨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垮掉的一代”, 因此, 他们把寒山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唐朝高僧的诗歌奉为“圣典”, 成为他们思想的心灵家园。寒山的人生经历和穿着打扮, 以及他的诗歌内涵深深地打动了美国的“垮掉的一代”。因此, 寒山的诗歌成为“垮掉的一代”精神滋养和失落精神家园的寄托。

综上所述, 寒山这一人物在唐朝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因为他的诗歌与当时盛行的正统格律的浪漫主义诗歌背离, 寒山的诗歌不受严格的韵律制约, 属于现代的白话诗。寒山的诗歌中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的精华, 既有儒家的和的精神, 又有道家追求心灵自由, 不受万物的困扰, 归隐山林的情怀, 还有佛家的精深玄妙、超凡脱俗的拯救苍生的气度。这三者加在一起, 经过斯奈德的翻译漂洋过海, 符合“垮掉的一代”的精神追求的内涵, 所以也是寒山诗歌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肖明翰.二十世纪文学——垮掉的一代的反叛与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 2000, 2.

[2]王维倩.寒山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禅宗精神的契合[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1.

[3]叶理.论寒山诗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的接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9, 5.

[4]杨锋兵, 孙雪雷.寒山诗被“垮掉的一代”所接受之原因探赜[J].社会科学论坛, 2010, 3.

“房奴”会否成为“垮掉的一代” 篇2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意画卷在脑海中倏忽而过。但也仅仅是闪念而已。在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里尚无蜗居之所,谁还敢奢望千里之外的海景房?

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样,城市应该是实现年轻人理想的地方,而不是房地产商囤积财富的场所和投机者的乐团。“安居”方能“乐业”。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居所,是每一个年轻人走上人生道路的第一追求。但是,城市里接市如烈火烹油,房价几乎耸入云端、高不见顶,年轻人天天在为攒够首付款而疲于奔命,或者整日算计着付完月供是否还有余钱可供度日,理想便具象为一所“蜗居”进而再幻化成一场“垂梦”。

李敖曾说过,恋爱是喜剧,结婚是悲剧,离婚是闹剧。年轻人“理想”和“蜗居”的结合就像是一场悲剧,不仅是年轻人理想光芒黯淡的悲剧,也是社会价值迷失的悲剧。

这场悲剧制造的“噩梦”有多么惊悸?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一份题为《城市差异对青年购房者幸福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中,对深圳市部分20~55岁的购房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相关数据显示:90%的深圳购房青年认为“自己属于中等收入阶层(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但购房后是‘房奴’!是无产阶层!”

有人因此而担心:“房奴”会否成为“垮掉的一代”?这真是一个误会。因为美国的“垮掉的一代”其实并没有垮掉,他们只是从外表上看貌似垮掉,内心却是不乏理想的。而中国当前社会的“房奴”的问题,却真正是:“当高房价照进生活,理想便退却了。”

仍以上述报告中对深圳购房青年的调查情况为据:

“生活状况,在吃方面,深圳82.6%的人在购房后去饭店吃饭的频率减少;女性76%买衣服的开支明显缩减、逛街的次数减少;在休闲方面,69.2%的人高档休闲次数减少,旅游次数减少且持续时间变短,旅游地点也以就近为主。

家庭状况,深圳购房青年在代际关系方面,74%的人因父母支持自己购房而非常愧疚。45%的人購房后明显减少在父母面前尽孝(买东西给父母);在夫妻关系方面,70%的人购房后夫妻关系恶化,双方的脾气变差、争吵较频繁。

工作与社交状况,86%的深圳购房青年认为购房后工作的重要性明显增强;63%的人与朋友聚会的频率减少;85%的人认为购房后的经济压力使个人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89%的深圳购房青年认为购房后自己或家庭的压力明显增大,其中75%的已婚夫妇5年内没有生育小孩的打算。仅有15%的深圳购房青年认为购房后比以前更幸福。”

这不禁让人想起热播电视剧《蜗居》中海萍的一段经典台词:“我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甩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变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正所谓“梦醒即记还房贷,劳碌都为蜗居谋”。现实生活中,迫于生计心为形役的“房奴”和立志于成为“房奴”的年轻人,终日奔波在债重道远的人生旅途上,却往往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丢掉了生活的乐趣。就此而言,如果中国要出现“垮掉的一代”,首先是高房价先“垮掉”,然后年轻人才能摆脱羁绊,怀揣理想上路,去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笔者相信,即便是已经成为“房奴”,他们心底也会默诵着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垮掉一代 篇3

关键词:日本教育,宽松教育,传统教育,教育改革

2005年6月,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教育文化中心以市内19所公立中学的3092名三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例行的“学习意识调查”[1]。该调查自1965年开始实施以来每隔5年进行一次,2005年进行调查时,中心根据新进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原有的14个调查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8个新的内容,总计22项内容,采用的是无记名方式,对象为即将毕业的中学生。

根据回收到的学生们填写的答案,“课堂学习理解”一栏由于对2000年调查时的项目进行了分解,完全理解的人数显得比2000年的10.2%有所回升为14.2%,但与最高峰的1975年的21.5相比其差距依然极其明显。学生“回家后学习时间”一问35年来持续下降,每天维持2小时学习的人数仅有7.8%,比2000年的13.8%有了进一步下降,与1975年的29.1%相比则连零头都不及了。而“学习信科书通过国家检定发表了讲话,声称经过专家学者组成的检阅委员会遵循“宽松教育”宗旨的原则反复磋商,并在吸收各方面意见的修改完善,体现新教育方针的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并将于2002年春季开始交付教学使用,他强调新版教科书重视“心的教育”,既能养成儿童丰富的人性及社会性,也能让学生形成真正的学力和思考自学能力,相信它会有效地在青少年身上培养起作为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事务自主活动的自觉性和素质。但有更多的意见却与町村大臣的高度评价和期待相反,认为新教育方针和新版教科书附低就劣,不仅不可能培养出栋梁英才,最大可能是造成学校非学校、学生非学生,导致日趋低下的学理水准进一步大幅下降,让肩负日本未来的年青一代变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新时代文盲。

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状况日益严峻的状况,似乎也对

心”的19.7%和“对学习的集中度”的3.1%都是35年来的最低,“宽松教育”的施行亮起了红灯。据日本法务省的调查[2],继1951年、

24.8%“还想学习更多”虽然不是最低,但也仅比最低的2000年23.8%高1个百分点,2/3以上的学生表示“需要多一点自由”。在1995年后增设的“在学校中最重要的事情”设问中,回答“结交朋友”的高达71.7%,回答“学习”的仅有8.8%,不仅是历年最低,甚至比“兴趣活动”的10.8%都还要低2个百分点。

对这个多少出乎意外的调查结果,当初藤泽市教育文化中心一方面表示“实际的状况并不完全相同,有必要对此进一步分析研究”,但也不否认它反映了学生的心声,将调查报告书印刷了上千部部,送给市内各中小学校及神奈川县内相关教育机构,供其用于进行教学指导。

然而,藤泽市例行调查反映出的现象绝不仅仅只是这个人口不足40万的小城所独有的情况,应该说它是现在日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的教育整体情况的一个缩影:学生本人普遍希望能得到更大的自由但学力呈明显下降趋势。也许是对这一现象无可奈何的“因势利导”,当然也不排除是对迄今教育机关种种差强人意做法的“矫枉过正”,日本统括教育的最高机构文部科学省借合并之机大烧“三把火”,称2001年为“教育新生元年”,新年伊始便公布了题为《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的新世纪学习指导要领,将自1987年开始实施至今的“统一主义”教育方针改变为“宽松主义”,提倡实行尊重学生个性创造力的“宽松教育”的具体主要措施,文部科学省宣布中小学从2002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同意将现行的周六学制改变为周五学制,同时检定通过了自1999年3月开始酝酿编纂,将迄今为止的教学内容消减删除了30%的新版教科书。

日本文部科学省时任大臣町村信孝特别就教育指导要领和教1964年和1984年三次青少年犯罪高潮后,从1997年中小学校园内暴力事件发生31055起,比前一年增加了1384件,为有统计以来历年最高的;2000年被警方逮捕的青少年人数达到了2120人,1998年起连续四年都超过了2000人。

日本教育评论家尾木直树认为“如果真能将空余出来的时间用于综合学习调查实验,由此增宽知识面,掌握真知实学,那'宽松教育'倒不失为一种能提高教育水准的新教学方式”,但是,他强调指出:“有人说学校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减少后上私塾补习的孩子会增加,其实这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若是在10年前这也许还有可能,最近10年来,以往看重学历的价值观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评价人不是单纯说有什么学历,而是要看会什么东西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旨在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给与学生更多时间和自由的呼声和尝试日益层出不穷。

不过稍微比较一下,不难看出我国基础教育教改和日本新生教育实施的“宽松教育”所描画的是同样的轨迹。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价值重构阶段,如何在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和谐基础上建立起适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新模式,毋庸赘言,日本“宽松教育”的施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教改参照物,启发我们更实际地反思并思索究竟什么才是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藤泽市教育文化中心.第9回“学习意识调查”报告书[Z].2006,3.

垮掉一代 篇4

关键词:反主流文化 《垮掉的一代》 杰克·凯鲁亚克 60年代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垮掉派作家之一。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他的从未公开发表的剧作《垮掉的一代》写于1957年,完美体现了“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体的思想观念和创作技法。本文将从历史学和文化学角度着力分析这部剧作所蕴含的反主流文化特征。

一 “垮掉的一代”作家与60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关系

二战结束后,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试图建立一个文化新秩序,用以稳固并维持其在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然而在文化领域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坚决抵制这种僵硬的文化秩序,对现有的文化规则和文化秩序持反叛态度。“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体就是这一文化反叛力量的代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动荡不安,学生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互相交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嬉皮士们以其独特的方式反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掀起了一场文化领域的反叛运动——嬉皮士运动。嬉皮士运动反叛精神承袭于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作家。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1970)一书中称60年代的吸毒者为“酸派人物”,并把它与50年代的“垮派”合称为嬉皮士运动的两大策源地。嬉皮士是“垮掉的一代”的延续,他们蓄长发、穿奇装异服、吸毒、群居、性放纵、听摇滚乐、沉溺于东方神秘的禅宗和主张非暴力的对抗方式。(黄鹂,2007:112)

二 《垮掉的一代》蕴含的反主流文化特征

1 反主流文化的定义

反主流文化也称反正统文化。美国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

斯扎克1969年在他的《反主流文化的诞生》一书中,最早使用了“反主流文化”(counterculture)一词。反主流文化运动主要指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反叛与抗议运动。通常地,反主流文化运动可大致分为:以学生造反为特征的“新左派”政治运动;以“嬉皮士”文化为代表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瞿张婷,2003:78)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主要特征有崇尚享乐主义,酗酒、吸毒、群居、听摇滚乐、性解放、穿奇装异服、蓄长发,推崇东方禅宗思想、质疑主流的清教伦理,追求种族和民族平等,反对物质至上等,它们都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妥协主义,反叛并挑战美国的主流文化。

2 《垮掉的一代》所具有的反主流文化特征

《垮掉的一代》是一部三幕剧,讲述了一群“垮掉的一代”普通的一天的生活经历。第一幕的场景是一个简易厨房,五个铁路工人一边喝酒,一边聊赛马、宗教、音乐;第二幕的场景是赛马场,几个人讨论赛马投注;第三幕的场景是客厅,一群朋友和一位主教聊天,探讨宗教与人生。《垮掉的一代》试图展示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凯鲁亚克认为戏剧“不要做情景的事先构想……没有特别的情节,没有特别的‘含义’,人们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该剧本没有什么明显的戏剧冲突,剧情也没有什么主线。从剧情到对话,都是在还原生活的原始状态:真实、随性。《垮掉的一代》很好地诠释了凯鲁亚克作品的形式特色:崇尚感性、随意而书的自发式写作和多种碎片的拼贴等后现代主义色彩(何兰,2009:1)。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变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观念的符号载体,在烙上历史时代印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态度和行为模式。(滕永琛,2009:3)《垮掉的一代》反映的是50年代以凯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派”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反叛态度。《垮掉的一代》的反主流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崇尚享乐主义

《垮掉的一代》里的人物过着一种有悖于传统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崇尚及时行乐,典型再现了“垮掉的一代”所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只想勉勉强强混日子,追求麻醉、安慰和娱乐”。(文楚安,2002:364)“垮掉的一代”将寻欢作乐、消磨时光看成人生的真谛。例如,戏剧刚开场,五个人清晨就开始喝酒,聊女人、赛马。巴克十分享受“一天里第一壶酒的清纯……根本没法子再制造你早晨醒来时喝的这第一杯垫底酒的力度。”(2007:2)他们没有什么工作的概念,厨房仿佛就是他们的工作场所。几个人推杯换盏,第一幕结束时还意犹未尽,朱尔说道:“太平洋底到底有多少沙子要搬掉,每一回你在全部空间的空旷里倒进百万加仑的酒,也不会有什么反响。”(2007:49)除了享受美酒以外,剧中人物烟不离手,甚至吸毒。第二幕中米洛、巴克、曼努艾尔一起来到赛马场,三人喝完了啤酒后开始吸烟,米洛认为“咱们手可不能闲着”(2007:63)。第三幕中以主流文化代言人身份登场的主教也是烟不离口,认为“那也没什么不好”(2007:119)。除了香烟以外,剧中还提及了吸食毒品,例如欧文说米洛曾在他家里卷起了大麻烟;巴克说一位老汉在那边的屋子里吸食鸦片;朱尔对维基打包票说想办法给她弄点海洛因。总之,《垮掉的一代》里的人物很好地演绎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他们想弄懂的是如何生存,而不是为何而生存的问题。

(2) 推崇禅宗思想

凯鲁亚克对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教的禅宗思想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从神秘的东方文化中吸取了创作的精华,给当时僵化的美国主流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创作出了《达摩流浪者》、《孤独天使》、《达摩点滴》等诸多充满佛教色彩的作品。霍尔姆斯曾说:“他想要沉迷到佛教中去。就我所知,没有任何人对佛教的领悟有杰克这么深刻。”(2000:239)剧本中佛禅术语俯拾皆是,例如:施粥、寺院、羯磨、静修、克利须那、超度、涅 、投胎、不放逸、普茹阿玛达等。以第三幕为例,一群朋友和主教畅谈宗教与人生。当巴克问主教为什么人要分级才能进入天国和如何得到上帝的恩宠的问题时,主教解释道:“你作为信仰佛教的人知道,或者在书上看到过,菩萨的级牵扯到不放逸……就是说要精神忍耐……精神忍耐那是需要的,此外还要有热情。”(2007:111)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以主流基督教文化的代言人的身份出场的主教深谙佛理,对禅宗的理解甚至高于另外几人。此外,第三幕的对话过程中,凯鲁亚克对一些细节的描写体现了其对基督教的质疑和嘲讽。例如:当着主教的面,保罗问欧文主教跟小妞待在一起是否脱衣服;保罗问主教是否了解手淫,早晨走在马路上看到女孩子的屁股心里是否感到喜悦;他们针对“XX是神圣的吗?”的连续发问把主教难倒了,气氛相当尴尬。《垮掉的一代》完美体现了凯鲁亚克所代表的边缘的、非主流的垮派作家对美国主流的基督教文化的嘲讽。

(3)反对物质至上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实现了真正的“丰裕社会”。传统的新教伦理和清教主义在工业化、城市化和消费主义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冷漠。凯鲁亚克和其他垮派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这种缺乏精神实质的“丰裕社会”,以各种不同的“荒谬”行为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人生的价值。《垮掉的一代》中的第一幕人物中,米洛、斯利姆和汤米都是火车制动工,而火车作为以技术手段彻底改造社会的方式就是工业化的标志和象征。但是米洛等三人在整个戏剧中,不是喝酒、吸烟,就是谈论赛马、女人和宗教,根本没有提及工作的事情,仿佛他们已经忽略了自己火车制动工的本职工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凯鲁亚克用这样的独特描写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被机器和技术所主导。但是,人类不应该丧失自我,要同这种物质至上的世界进行斗争,背叛这种缺乏精神实质的物质世界。《垮掉的一代》的第二幕发生在赛马场,几个朋友讨论如何投注赢得丰厚的奖金。令人意外的是,在第二幕的结尾,米洛却表达了对物质社会的成功标志——金钱的蔑视,“我们连钞票都不知道怎么用……很可能我拿到钞票不知道怎么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要发生的事情就注定要发生的,我们都要乐一乐……因为我知道,上帝支持我。”(2007:94)可见,是否能够赢得赛马奖金对这几个人其实毫无意义,米洛等人追寻的是一种过程,一种体验,精神理想远高于物质利益。凯鲁亚克笔下的剧中人物试图超越传统生活方式,用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与传统社会范式决裂,怀疑并试图摆脱物质文明的束缚,用自己的方式找寻自由的精神家园。

(4) 追求种族平等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推崇白人至上,白人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有色人种和少数民族属于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居于从属地位,受到白人的歧视和排挤。以凯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派作家对有色人种和少数民族持同情态度,拒绝种族歧视,认同并接纳少数民族文化。例如,《垮掉的一代》第一幕中主人公之一朱尔就是一名黑人,朱尔的妻子维基是白人。朱尔同其他几名白人火车制动工关系甚笃,一起喝酒、吸烟,谈论赛马、女人、音乐;巴克曾经提及自己因为醉酒,睡在朱尔家里;朱尔甚至在喝酒过程中能够引用波斯学者、诗人的诗句来赞美酒的香醇。凯鲁亚克笔下的朱尔生活在一个没有贫困、苦难和种族歧视,所有种族的人一起和平相处的理想世界。第三幕中登场的主流基督教文化的代言人主教说自己是捷克斯洛伐克人。20世纪50年代正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高潮时刻,捷克斯洛伐克当时是东方阵营里的社会主义国家。凯鲁亚克显然是有意这样安排,为的是淡化人类的政治冲突,追求不同种族、民族的融合和认同,对抗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

三 结语

反主流文化运动在上世纪60年代达到了高潮,它对权威和传统的反抗精神、批判态度深深震撼并影响了美国社会和传统文化。但是,反主流文化的起源却更早,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垮掉的一派”作家的思想。尽管“垮掉的一派”是纯粹的文学流派,但其作品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蕴含着那个时代社会主体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取向。凯鲁亚克的剧本《垮掉的一代》成书于上世纪50年代,典型诠释了垮派作家对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和权威的态度。剧本所表达的思想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社会运动和反主流文化运动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其影响一直持续到70年代。因此,“垮掉的一派”作家对待主流文化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了后世的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他们的文学作品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强大而深远。

注:本文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基金项目《20世纪6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对美国文化的影响研究》(编号:2011Q22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鹂:《论美国六十年代嬉皮士运动的意义》,《安徽文学》,2007年第1期。

[2] 瞿张婷:《浅论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

[3] 何兰:《“垮掉”背后的希冀——凯鲁亚克创作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 滕永琛:《试析“黑色幽默”与60年代美国的“荒谬世界”》,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 文楚安:《“垮掉的一代”及其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杰克·凯鲁亚克,金绍禹译:《垮掉的一代》,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7] 巴里·吉福德、劳伦斯·李,华明、韩曦、周晓阳译:《垮掉的行路者:回忆杰克凯鲁亚克》,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垮掉一代 篇5

1、美国年轻人垮掉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二战后, 美国国力强盛, 经历发达, 物质上充裕, 但物质的增长并没有使人的精神上得到满足, 年轻人感到灵魂的空虚, 感到被忽略, 被无视, 在物质爆发的时代, 他们深深地感到了迷惘, 感到生命失去了意义, 他们的行为放荡不羁, 酗酒, 玩女人, 流浪, 但他们的内心是没有垮掉的, 一直寻找生命的价值, 一直在寻找拯救他们灵魂的信念。

2、中国年轻人垮掉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相比那时的美国,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90年代以后, 商业大潮涌现, 物质主义膨胀, 整个社会呈现出极其浮躁的状态, 人们追名逐利, 追逐金钱、权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年轻人逐渐迷失了自己, 他们不再有年轻人应坚持的理想主义, 反而变得越来越现实和实际;他们不再谈论哲学、电影、摇滚乐这些文学艺术层面的东西, 反而每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们丧失了生命最原始的活力, 不去一个人旅行, 不去看经典的书籍, 更不会在一起吟诵诗歌, 而是宅在宿舍, 刷着微博, 玩着网游;他们不再关心文艺, 不再重视精神的修养, 而是变得浮躁, 看娱乐节目, 哈日哈韩;他们树立不起来自己的个性, 没有独立的思想, 而是变得人与亦云, 随波追流。

中国的年轻人亟待拯救, 中国的年轻人正在变成“垮掉的一代”。

二、不同的处境——美国的垮掉一代与中国的垮掉一代

1、美国垮掉一代的表现和精神处境

《在路上》里展现的垮掉生活, 是有其很深的时代原因的。这是一批经历经济萧条、二次大战的年轻人, 他们失去过太多, 一个中产阶级的富裕家庭在经济大萧条时破产, 抑或一个家庭在二战中失去了很多亲人, 这些痛苦伴随着他们长大, 战后他们有了新的开始, 但面对这个开始他们找不到方向, 找不到意义, 变得迷茫和无助, 但他们的精神上有着至高的追求, 他们的精神没有垮掉, 灵魂没有垮掉, 所以他们选择了一种垮掉的生活来和这个时代抗争, 去追求自由, 追求快乐, 追求个性, 追求信念。小说的主角, 萨尔和迪安选择公路旅行、选择毒品、选择酗酒, 选择不同的女人发生性关系, 看似堕落的生活, 但是在他们的心中是有信念的, 是有灵魂的, 他们选择这样的生活, 是因为在他们看来, 这样的生活有价值, 有意义, 让他们感悟到活着的热烈, 活着的力量。

2、中国垮掉一代的表现和精神处境

而当代中国年轻人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背景下, 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便有着良好的物质条件, 他们最大的磨难就是没有经历过磨难, 他们没有像美国垮掉一代痛苦的经历, 在社会浮躁, 物质至上的时代, 他们的迷茫是精神的迷茫, 灵魂的迷茫, 理想的迷茫, 这有着他们自身的原因, 也是整个社会把他们年轻的激情、理想通通扼杀, 这是中国年轻人的悲哀。从目前情状来看, 中国年轻人, 尤其大学生, 大多数人变得现实, 在学校时已经想着如何挣钱, 怎么建立人脉, 而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追求理想上。毕业后, 也急于服从世俗的标准, 尽快的结婚, 尽快地找到稳定的工作, 尽快地可以让生活工作稳定下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公务员、教室等稳定的工作, 而放弃了曾经哪些疯狂的梦想。他们变得世俗、功利, 不再那么单纯, 不再那么理想主义。许多年轻人, 带着中年人的心态, 过完了本该年少轻狂的青春。

三、中国垮掉一代的崛起

1、中国自身80、90年代与当今对比

中国的年轻人需要崛起, 中国的“垮掉一代”需要崛起, 中国的年轻人需要嬉皮精神和理想主义。在美国垮掉一代中, 以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的迪安·莫里亚蒂做代表, 他的原型是凯鲁亚克的朋友, 垮掉派文人卡萨迪, 在小说中, 迪安是一个快乐的人, 自由的人, 极具个性的人。

当代中国年轻人, 甚至是中国人, 幸福感是很低的, 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是快乐的。中国年轻人也被各种势力束缚和绑架, 教育、家庭、社会 (表现) , 年轻人的自由在80、90年代, 那个时代西方的思想涌入, 人们谈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谈论海子、西川的诗歌, 有机会在影院里看西方文艺片, 人们谈论着崔健、魔岩三杰的摇滚, 那是自由的时代、理想主义的时代, 但90年代后中国的年轻人和乌托邦说再见, 在超女、好莱坞大片、哈日哈韩的狂轰滥炸下, 没有多少人在阅读经典, 没有多少人在谈论哲学, 诗歌, 在中国的大银幕上, 只能看到低智的国产片和视觉奇观的好莱坞大片, 偶尔像《艺术家》这样经典的艺术电影也会遭遇冷淡票房。每个家庭都给予孩子厚望,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他们父母做的许多父母愿为孩子做任何事, 除了让他们仅成为自己。

年轻人的个性源于年轻人自己的独立的思想, 偏激也好, 温和也好, 成熟也好, 幼稚也好, 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呈现什么样的个性。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思想极度匮乏, 他们接触的东西无法让他们拥有更深刻的思想, 他们做的事情也无法打开他们的灵魂, 没有经典书籍的阅读, 没有一个人在路上的修行, 而是在学校里过着象牙塔的生活, 在电视上看着娱乐节目, 在生活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是令人担忧的, 他们亟待拯救, 需要理想主义的滋养, 需要自由灵魂的树立, 需要一种信念的建立。

2、垮掉一代对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启示

当代中国年轻人需要回归那个理想主义时代, 就像垮掉一代, 追求个性, 追求自由, 追求快乐。他们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而自己最大的个性就是自己的那独一无二的梦想。他们可以选择和垮掉一代相似的生活, 只要去除其糟粕, 吸取其精华, 在生活中热烈地生活, 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传统的中国人生活, 平静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默默地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另一启示是, 永远要把人的自由放在首位。只有灵魂自由了, 才能发现人生的真谛, 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是快乐, 而不是那些虚无的易逝的世俗的金钱、权力等。最后启示是, 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快乐的标准不同, 但有点是共同的, 物质是不会带来持久的快乐的, 只有精神的升华和提高才会带来真正持久的快乐。垮掉一代没有物质财富, 甚至很多时候都是面临生存的压力, 但依旧不妨碍他们那热烈地燃烧地生活和信念。

四、结论

在中西不同时期的两代人的对比中, 看出垮掉一代是精神实质是, 一要保持人的个性, 二要追求人的精神自由, 三要理解人生快乐的真意。这也是《在路上》和垮掉一代带给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启示, 这些启示富有启发性和现实性。越来越多的中国“垮掉一代”要真正从垮掉的堕落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就需要这些醍醐灌顶的启示, 如果他们明白人生是选择是多样的, 意义是多样的。世俗的评判标准并不代表他们的内心, 而他们没有勇气去反叛它, 去勇敢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个性缺失、信仰缺失、自由缺失、快乐缺失, 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精神现状, 借助垮掉一代的启示, 他们会找回那些缺失的闪光的东西。

摘要:国内外对美国垮掉一代和《在路上》的研究从未间断, 许多学者分析迷惘一代和垮掉一代的异同, 解析《在路上》的精神实质和主题, 分析《在路上》主人公的精神困境, 阐释垮掉运动和《在路上》的影响和意义, 得出垮掉的一代对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启示, 使他们在学习垮掉一代精神的同时, 结合时代背景和我国国情, 更好的认识自己, 更好的了解自己想过的生活, 更好的追求自己认同的价值。

关键词:在路上,垮掉的一代,美国,中国,年轻人

参考文献

[1][美]杰克凯鲁亚克, 著.一群美国奇男女的漂泊纪实[M].陶跃庆, 何晓丽, 译.漓江出版社, 1990.

[2]吉尔伯特·米尔斯坦.评《在路上》[M].文楚安, 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8.

[3]文楚安.“垮掉的一代”、凯鲁亚克和《在路上》[J].当代文坛, 2000 (03) .·

[4]Kerouac, Jack.On the Road.On the Road:Text and Criticism, 1979.

垮掉一代 篇6

【关键词】《在路上》 美国 垮掉的一代 社会文化

杰克·凯鲁亚克被称为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也突破了传统美国文学形式的束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狂野散文,这种创作手法在《在路上》这部作品中有着较好的体现。事实上,《在路上》的创作,与美国当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重要关系,因而透过作品也可以较好的分析当时的美国社会文化面貌。

一、《在路上》与“垮掉的一代”概述

1.《在路上》作品简介

《在路上》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小说,主要描写的是杰克·凯鲁亚克和他“叛逆的朋友”们一起几次横穿美国的旅行故事。故事中,无论是杰克·凯鲁亚克,还是他的朋友们,都十分追求自我,蔑视权威、蔑视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在路途中,他们疯狂饮酒,并且吸食毒品,而且在旅行过程中也并不追寻目的地,而是细心所欲。旅行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但是整体来看都较为分散,遇到了一些人物,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杰克·凯鲁亚克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书中广泛涉猎了美国的风俗面貌、地理面貌、文化面貌等等。同时,在这部作品中,虽然不断的在否定现有价值,但是也在追寻一种新的价值,并不是完全的颓废消极,在颓废消极中也试图寻找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2.“垮掉的一代”简述

“垮掉的一代”主要是指美国在二战期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与战争中成长,受到紧张社会氛围的影响很深,在这种影响下,逐渐虚弱了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使得一部分年轻人极度追求自我,完全放任自流。反应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便是酗酒、吸毒、滥交、违法等方面。同时,这一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当时期的美国社会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战争结束后,功利文化盛行,主流社会价值观念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很多人都处于迷茫的状态,失去了信仰和价值观念,不知道未来社会将要怎样发展。可以说,战争给美国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床上,也是造成“垮掉的一代”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在路上》背后透射出的“垮掉的一代”社会文化

1.颓废与消极文化

从《在路上》作品中可以看出“垮掉的一代”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颓废与消极,他们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所作的工作也不会很长,在旅行过程中杰克·凯鲁亚克所遇到的很多人都由此共性。杰克·凯鲁亚克出发去旅行的时候,身上只有50美元,这些钱并不足以他到达目的地,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出发了。在路上大多数时候都依靠搭车旅行,杰克·凯鲁亚克并不认为这种旅行方式有什么不妥,而是怀着一种放任自流的心态,只想行走在路上。旅途过程中,杰克·凯鲁亚克还遇到了很多人,他们在一起喝酒、抽烟、吸毒,讨论着各种各样的话题。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的一个共性,便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颓废和消极的,并不主动追求主流价值。

2.战争对年轻人所带来的心理创伤

从“垮掉的一代”形成背景来看,战争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二战并没有对美国本土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战争的乌云依然笼罩着当时期的美国社会。战争对于年轻一代所带来的心理创伤被较好的反映在了《在路上》这一作品中。杰克·凯鲁亚克本人成长于战争年代,战争给当时期的美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在战争结束后,这种影响依然没有立即消失。在这种影响下,杰克·凯鲁亚克和他的朋友们失去了价值方向和信仰。

3.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

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主要是指当时期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中所存在的矛盾,一方面是战争战结束的后继影响,包括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当时期的功利文化。事实上,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在路上》和“垮掉的一代”所代表的社会文化,都对“美国梦”文化形成了一定的讽刺。自由文化与消极文化的界限在当时期已经逐渐模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也难以找到一致点。《在路上》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念冲突,很大程度上便是杰克·凯鲁亚克对于权威和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控诉。

结论

杰克·凯鲁亚克所著的《在路上》是反映美国“垮掉的一代”这一社会群体的经典代表作,而杰克·凯鲁亚克本人也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在路上》较好的展现出了美国“垮掉的一代”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以及背后所代表的社会文化。如颓废与消极文化,战争对年轻一代所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价值观念冲突等等。

【参考文献】

[1]肖明翰. 垮掉一代的精神探索与《在路上》的意义[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64-69.

[2]李岩. 试析“垮掉一代”的精神困境——以《在路上》为例[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89-92.

[3]司梦云,章玉龙. 用解构主义解读克鲁亚克的《在路上》[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92-94.

上一篇: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下一篇:心理暗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