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2024-06-08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共10篇)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1

电视剧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播力。国产电视剧在探析出较成熟的叙事模式后, 亦开始实行“走出去”战略。回溯近三十年来的优秀外销电视剧, 不难发现它们都有着极强的文化表达欲望和明确的人文立场, 如《大宅门》《渴望》等。《一代枭雄》剧创作者充分把握了中西文化大融合的趋势, 着力捕捉到了大变革时期中的人性, 并以现代意识表达了主人公何辅堂的锐意眼光和善良勇敢。据CSM媒介研究资料显示, 浙江、江苏、天津等几家省级卫视, 和爱奇艺、乐视等网络媒体都成为了该剧的播出重镇。2014年1月1日《一代枭雄》剧登陆荧屏首播, 当日占据市场份额2.54%, 收视率达到了0.946%, 之后更是勇往直前, 于1月10日达到收视率最高值1.212%。《一代枭雄》剧的大热体现着艺术工作者自觉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担当意识。本文仅限于在文化交流与文化转换的视域下对其进行探析。

《一代枭雄》剧主人公何辅堂即颠覆了传统电视剧文本中忠、侠、义、艰的符号化英雄, 而成了立体化的“生存”式的英雄。符号化的英雄是国家为宣传而打造的“特种英雄”。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电视剧中随处可见保家卫国的英雄、救死扶伤的共产主义者和抛却儿女私情的帝王将相。长期处于这种审美主体地位的电视观众对此充满了“愤懑”与“无奈”。我们知道, 在两种文化的交流过程中, 物态文化较高的一方对较低的一方形成了强力的压迫, 但后者并非被全盘改造, 而是进行主动的“呼吸”和“革新”。90年代后期, 作为物态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一方, 美国好莱坞电影和港台无厘头作品都强力影响着大陆的艺术创作, 随之带来的是人物塑造的立体化和审美的多元化。无论是顽皮嬉闹民间格格, 还是绿色军营中的孬种兵王, 都预示着一个以观众、收视率为核心, 力求人物真实、丰满的时代正在来临。这些剧中更多的是“小英雄”“成长中的英雄”和“枭雄”。这些英雄摒弃了空喊空号式的“谆谆教诲”, 而采用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宏图伟业。《一代枭雄》剧中的何辅堂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命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也曾为了风雷镇的发展呕心沥血。不难发现, 当代电视剧文本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存”式英雄和“小英雄”, 其核心是起点低和有残缺。《士兵突击》《麻辣女兵》《甄嬛传》《杜拉拉升职记》等近年热播电视剧中的主人公无疑都开启了“小英雄”模式, 即主要表现主人公的成长而不是直接渲染其丰功伟绩。

究其原因, 电视剧的制播分离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 “胁迫”电视剧创作者塑造出多元、立体和生活化的人物形象。我们一方面抛弃了传统作品中的“高大全”, 但又无可奈何的落入了“物”的崇拜。“物”的崇拜一方面表达了人的物欲, 即金钱的渴望和攫取;又隐含着人们在金钱社会中被异化的悲哀。波德里亚说则认为我们的周围存在了一种不断增长的物和服务所构成的惊人的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受到物的包围已经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了。受合力作用, 艺术创作者们创造出了“中和”的英雄或人物形象。他们既高大又渺小、既骄傲又卑微。《一代枭雄》剧中的何辅堂颠覆了传统的英雄形象, 他杀人、抢劫, 亦住过监狱, 但也大义、仁慈和聪明, 如此枭雄不禁让人耳目一新。

文学作品作为精英文化的艺术形态, 吸引力有限。但如果其转化成大众文化的代表即电视剧, 就会展示出其更多的审美价值。《一代枭雄》剧改编自陕西作家叶广苓长篇小说《青木川》, 并完成了从高雅文化到通俗文化的转换。文化转换, 即不同的文化相遇时, 产生的吸收和更新为新文化形式的过程。文化转换的参与者一般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进而主动迎合目标受众的文化习惯, 使其艺术作品更加符合其审美诉求。在时间维度上, 文化转换可以表现为高雅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 亦可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叶广苓”三个字, 共找到十二条结果。但其作品被改编搬上银幕却不只一次, 除了《黄连厚朴》与《谁说我不在乎》, 其长篇小说《采桑子》 (获矛盾文学将) , 被导演林汝为拍成同名电视剧。另外, 短篇小说《学车轶事》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红灯停绿灯行》。叶广芩小说《全家福》被改编成话剧, 并成了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将名家文学作品搬上银幕, 并由精英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 使其情节紧张, 悬念丛生, 这些都是电视剧《一代枭雄》创作者的过人之处。

那么这种文化转换又是怎么被认同的呢?第一, 我们认为文化认同的关键即在于影片所传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换言之, 一部影片具有普世价值才有可能让观者认同。综观近些年脍炙人口的电视剧, 如《闯关东》《大染坊》和《走西口》, 都是家国同构, 即把个人经历和家族兴衰与国家患难“融”为一体, 并构建起了平民传奇和励志神话。《一代枭雄》剧将何辅堂的个人命运“捆绑”于国家命运, 在展示其个人恩怨的同时, 亦构建了一个归国游子的赤诚之心。建设风雷镇的信念更是从未改变。主人公何辅堂面对残缺的家庭和情感, 选择的是和、公、仁。第二, 要有一种柔性的“吸引力”, 即软权力。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使用该词, 并认为软权力是国家的第二张脸, 并由该国家的文化和制度等产生, 通过吸引力来实现目标的能力, 而绝非军事等强制力。说到底, 软权力的实现要基于接受者的主动行为。美国的企业和美国高度的物态文化都极大的提高了其软权力。另外, 美剧所体现出来的人类共同美和普世价值更为其增添重要砝码 (如《生活大爆炸》《兄弟连》《老友记》) , 这两者相得益彰, 最后达到了文化认同。同理, 观众对《一代枭雄》剧的认同既来源于我们国家的软权力提高而产生的强大吸引力, 也来自于该剧主人公所携带的至纯至上的价值观。创作者唯有秉承这种创作理念和文化使命才能让我们的电视剧走出国门。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2

7月18日,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大王镇的新景象,青岛科技大学赴广饶县大王镇调研团的11名成员到广饶县对环保自行车进行了调查。

上午10点,调研团的11名成员来到乐安公园附近的绿色、环保、公用自行车厅,对广饶县的绿色自行车进行了一番调查。经了解,该市市民可以持身份证到指定机构,办理公用自行车使用卡。使用绿色、环保自行车需刷卡,自行车使用在1小时之内属免费时间段,1小时之后,按每小时1元收费,费用直接从自行车使用卡中扣除。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经济”,于是,出现了公用自行车,经济实惠又方便,最为重要的是符合国家倡导的“环保”这一主题。群众在使用绿色自行车时,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护了环境。

范敬宜:一代知识分子的传奇缩影 篇3

他的人生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纪录——第一个以“右派”身份入党,后来成为正部级官员;古稀之年,执教清华,成为全国新闻院系年纪最大、级别最高的院长……范敬宜跌宕起伏的人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理想追求,充满了传奇色彩。

名人之后非常少年

1931年,范敬宜出生于江苏吴县,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第28世孙。范敬宜小时候,虽没有奢侈的享受,但书是从来不缺的。父亲范承达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与邹韬奋(当年名邹恩润)是同班同学,母亲蔡佩秋出身书香门第,曾师从章太炎、吴梅,她工诗词,擅音律,品格高洁。外祖父蔡晋镛是晚清举人,也是新式学堂——苏州草桥中学(今苏州一中)的首任校长,后来的文学家叶圣陶、俞平伯,历史学家顾颉刚,杰出画家吴湖帆,都是该校第一期学生。出生在这样一个诗书世家,注定了他一生与诗文结缘。尽管祖上显赫的名分,范敬宜常常避而不提,可家族血脉中的基因与禀赋却明白无误地在范敬宜身上显现出来。

少时的范敬宜天分颇高,却又体弱多病,是家人的宠儿。他7岁刚刚念小学一年级,抗日战争爆发,苏州遭日军空袭,全家连夜逃至60多里外的光福镇,这个曾以邓尉山香雪海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一夜之间成了人满为患的避难所。苏州陷落,他们家被日军洗劫一空。大病初愈的父亲忧愤交加,吐血身亡。那一夜的情景范敬宜终生不忘:隔壁是鬼子烧杀抢掠后在茶馆里狂呼乱叫,这边是祖母和母亲搂着两个浑身颤抖的孩子,守着年轻父亲的遗体,不敢点灯,不敢哭泣。这样一直熬到天亮。范敬宜将家仇国恨埋在了心底,救国、报国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与信念。

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范敬宜跟随祖母、母亲与姐姐,一起迁往上海,与留美归来、终生未嫁的两位姑母住在一起。范敬宜即被查出患有肺结核、心脏病和肾病而辍学,医生预言:这个孩子至多活到20岁,但绝不能上学。

休学在家的日子里,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母亲向他传授中国古典名著,曾留学美国的姑母则当了他的英文老师,传给他西方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培育出范敬宜的文学才质,13岁时就写出了这样的题画诗:“罢钓归来宿雨收,一溪绿水泛轻舟,诗情只在斜阳里,莫向云山深处求。”

15岁时,范敬宜进入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创办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到17岁时,范敬宜的作品不仅有古体诗、近体诗和长短句,还有了散曲,他深厚的国学修养就此奠定。

投身新闻,把诗情画意都轻放

从禀赋来说,范敬宜当是古人所谓“三绝”式人物——诗、书、画无不精妙。但范敬宜却谦虚地说,自己不是画家,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诗人,只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诗、书、画,“余事”而已。这虽是谦言,却也道出了新闻在他心中的分量。他自己则解释说,弃画而从新闻,是缘于自己从小对报纸的热爱,当时他休学在家,为打发寂寞难耐的时光,他学着《申报》和《大公报》自办了一张家庭手抄小报,标题、内容、版式,看起来像模像样,起名《静园新闻》,报纸的内容为邻里小事,读者也是左邻右舍。这份报纸给一个病困家中的少年带来了许多快乐和希望。当一名记者,去深入社会,感受现实中鲜活的一切,成了他的一个最大心愿。

1949年,18岁的范敬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中文系,鉴于他的实际水平,学校特准其直人三年级。在圣约翰的日子里,范敬宜更喜欢到新闻系上课,新闻系主办的校报,还聘请范敬宜当编辑。这份对新闻的热爱,竟使他后来放弃了名师看好的绘画前途。

1951年,范敬宜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受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影响,进了当时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开始了党报编辑的生涯。1975年10月,他随一批农村干部到大寨参观,路过北京时进城到王府井大街的人民日报社看望老同志,当时天色已晚,他望着报社灯火通明的窗口,心想:在这里工作的人该有多幸福啊。

范敬宜没有想到,18年后,自己竟然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身份在此工作。

当繁华落尽,古稀之年的范敬宜站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台上,面对台下一张张稚气的脸,他讲的第一堂课,就是“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

20年风霜都付笑谈中

1957年,26岁的范敬宜被打成“右派”,并被送往辽阳种马场接受艰苦的劳动改造。两年超负荷的劳动锻炼,反而使体弱多病的范敬宜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变得越来越健康、结实。谈起这段往事,范敬宜幽默地说,当年名医预言我最多活到20岁,经过这一番劳动改造竟然能活到了今天,这倒是始料未及的意外收获。

但厄运才刚刚开始。1966年,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开始。范敬宜再次受到冲击,被流放到辽宁西部最贫困的建昌县插队落户,这一次的下乡,不但艰苦程度超过了辽阳种马场,而且一去就是10年。

建昌县一个非常贫瘠的偏僻山村,山头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土屋成了范敬宜的家——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完全与世隔绝。因为没有电,冬季天一黑一家4口就早早上炕,屋内天寒地冻,屋外朔风凛冽。他天天和农民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担粪锄草样样都不落下。1971年范敬宜在《浣溪沙·夏锄》中写道:“一袭轻衫锄一张,清风拂面槐花香,燕山脚下麦初黄。难得书生知稼穑,犹堪明目辨莠良,喜看遍地绿如洋。”在他的眼里,举步维艰的下放生活成了悠闲的田园别居,充满了劳作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利用农闲,志向不改的范敬宜还是不断地写作,一如既往地向党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当地一位县委书记,偶尔路过范敬宜所在的公社,发现了这位颇为“面善”的年轻“右派”,就千方百计地把他借到县里农业办公室。这期间,县委许多重要的报告、文件几乎都出自他之手。

范敬宜在近天命之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1984年,组织上将他调京担任国家外文出版局局长,不久,又转回本行,成为《经济日报》的总编辑,1993年,又被任命为《人民日报》总编辑。当我们问起几十年来他从事新闻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只是动情地说了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到农村社会调查8天,写出了3万余字的《乡村八记》,通过对一个家庭收支状况的剖析,客观地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体现了一个大学生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范敬宜看后,当晚就写了1000多字的评语,推荐给全院老师,还把它寄给了温总理。没想到总理百忙中专门写了一封信,对关心国家前途的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2005年6月16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版刊登了温家宝总理的这封回信。

此事一出,轰动一时,还引出了一场热烈讨论。《乡村八记》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使这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范爷爷”的范敬宜再次广被社会所关注。对于外界的评价,范敬宜处之淡然,他说:“过去说我是资产阶级的黑笔杆子,现在又说我是大师、权威,其实过去我没有那么坏,现在也没有那么好,我还是范敬宜。”

采访结束,范敬宜拿出一本《敬宜笔记》,认认真真地在扉页上签了名送给我们,随后,在我们吃惊的目光中,这位年逾古稀的新闻界大家,不慌不忙地骑上一辆半新的自行车,慢慢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我们不由得想起学生写给他的一句肺腑之言:叫我如何不敬他!

相关链接: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4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 它首先承担着“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大纲》) 的任务。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学目标单一, 方法刻板, 内容也相对陈旧, 考试也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的倾向, 致使有些在中高考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 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 说不好, 读不快, 写不出。由此看来,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这里, 我们首先应该十分重视英语教育中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

总体来说, 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语言教学的目的来看,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 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 即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语用能力 (pragmatic mpetence) 。语言能力主要指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 能辨别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它强调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语用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即席表达能力和话语能力, 它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得体性。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 从而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 比较重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强调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即席表达能力指在真实的 (而不是模拟的) 情景中即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填补信息沟, 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比较强调交际情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 交际才具有实际意义和有效性。话语能力指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 得体地使用上下文意思连贯的话, 而不仅是孤立的句子, 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连贯性。

培养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通常, 教师在英语课堂里使用汉语太多, 再加上课下缺乏英语学习环境, 有些学生不得不使用汉语语音去标注英语单词的读音。造句时, 学生往往依照汉语表达习惯去造英语句子, 结果说出来的句子不伦不类。学生在实际表达中, 由于情不自禁地寻求汉语的帮助, 先把要表达的想法在大脑中通过汉语译成英文, 然后再说出来, 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近年来甚至有媒体反映, 我们有些英语高考试题, 连地道的外国人也感觉别扭。可见这方面问题的复杂和深远。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 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 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第二, 用英语教英语, 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 直接用英语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 尽量使用英语, 但必要时使用汉语。适当使用汉语是必要的, 进行适当的汉英对比也是必要的, 但是不宜过多。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 又是教学的目的。四者相辅相成, 在交际中缺一不可。四者的功能各不相同, 听、读是输入, 说、写是输出。若要实现高效的输出, 一定要有大量的输入做保证。因此, 让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大纲》规定:“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这种做法已经被证明是符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的。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更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在课堂上, 教师应当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变换课堂角色,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比如, 在教学语法时, 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 使学生在试图理解新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去悟出语言规律, 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 一个挑战性的尝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应当有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主动预习, 发现问题;课堂上专心听讲, 积极思维, 解决问题;课下主动复习, 总结和归纳, 加强记忆;学习单词能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听英语要勤听、多听、会听;说英语要勤说、多说、敢说;读英语要多读、快读;写英语要多写、常写等。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刀切, 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 充分培养个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天赋各有不同, 学习方法、目的和动机也不一样。因此, 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 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此, 教师必须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帮助。课堂上, 表扬学习进步的学生, 同时更要关心和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其次, 教师还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教师应为他们设计一些交际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 如角色扮演、调查、解题、讨论、辩论、采访等。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并且充分挖掘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那么, 英语这门课程就必然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巨大的效用。

当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外语学习的作用和效果可能就会更好一些。

摘要:学习外国语不仅仅是学习外国语言, 同时还要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对于外来文化, 既不可盲目崇拜, 也不可以谈虎色变。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也要这些因素。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5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现阶段工作总结

自全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会议召开以来,区文化局高度重视,根据区委烟牟发【2008】14号文件要求、活动部署及我局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现将这一阶段来的工作汇报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思想重视,责任到位

区动员会议结束后,我局立即召开了动员会议,号召全局上下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的实践成果和重要意义,增强解放思想的坚定性、自觉性,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发展“两大一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依据及动力即为解放思想,引导机关干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增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研究制定了大讨论活动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对大讨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做到严格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有力地促进了我局此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二、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进程

建立专题例会制度,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列入各单位的议事日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周密的学习配档表,确保工作学习两不误。以推动文化建设“两大一新”为主题,坚持集中学习针对文化发展的七个关系,并紧密结合文化工作实际,找准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开展学习讨论,并做好学习讨论记录,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确保学习不走过场。实-1-

行督促检查制度,不定期督促检查学习情况,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带头抓、部门领导靠上抓,集中精力推进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6

所以我一直觉得“90后”挺有戏的,很高兴最近的媒体报道也开始一脉吹捧“90后”了。我们这期也就跟风。但是我们喜欢“90后”还是有点理论根据的。最主要的理由是“90后”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当代意识。

先说审美吧,我开始做杂志的时候,“70后”还是很淑女的,对名牌的追求几乎是绝对的。当时我很崩溃,觉得我跟他们差的太远了。记得有一次我在自己工位上放了一排老的酸奶瓶子,就是那种很厚的白瓷,大肚子的北京酸奶瓶。我把这些瓶子洗干净了当花瓶用,结果被七零后笑话说,你至于嘛,这么装穷酸。

被人家笑话我很不爽,而且铭刻在心。当时美国有一本书——《 Shabby Chic》, 我买了回来,秀给七零后看,他们说那是外国人,在中国破烂就是破烂。

最近碰到一个做陶瓷的设计师,把最普通的蓝边碗做到极致,材料比一般商业上的蓝边碗要好很多,设计上只是把碗做成厚瓷、高座,没有别的,至于图案还是在碗边两道蓝,很简单。当然比我的酸奶瓶从质量上要好多了,但是审美是异曲同工的。这个品牌叫“痣”,一个很大胆、很酷的名字。这个设计师,也是编辑部里面的“90后”推荐给我的。

从2006年我的酸奶瓶到今天的“痣”蓝边碗,我感觉到了审美的变化。倒是越来越合我的口味了。

这倒不是说蓝边碗就比APEC会上精雕细刻的国宴陶瓷要好,但是必须承认“痣”的简约,似乎更有当代意识。

我们这期的标题是《90后 vs 90后》,这也是“90后”最大的特征:包容性。我们把做手工成像摄影的“90后”和做手机相机APP的“90后”放在一起,发现他们的包容性超过中国任何一代人。“90后”对其他行业的尊重和互动能力很强。这是社会的进步。曾几何时,少年的定位是跟着父母的——老子英雄儿好汉,或者是跟着单位的——比如大院生活之《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期杂志中的“90后”已经打破了这些边界,他们以自己的兴趣、专业组成了圈子。

最后这一点也许不太好说,“90后”喜欢的网络语言里面有“屌丝”这么一说,这个词不好听,但是大家都认可,得屌丝者得天下。实际上,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当代的民主意识,屌丝不过就是被统治者,老百姓。Francis Fukuyama 在他《政治秩序和政治腐败》一书里指出,当代政治的最大趋势就是屌丝化,民主体制的国家从二战前的六十几个翻了一倍,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民主政治体制了。

屌丝化说明“权威”的地位必须被屌丝认可,你自封为达人是没用的,互联网时代,你的粉丝数字是公开的,就是你有钱买粉,转发和评论也能说明你大概有多大的影响力。“90后”不信邪,应该是最有主见,不太容易被忽悠的一代了。

总而言之,看了“90后”,让我想起食指一句诗:“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7

美国能源部下属阿贡国家实验室纳米尺度材料和能源系统分部的化学家杰夫·伊拉姆和纳米科学家赛思·达宁开发出了一种名为“连续渗透合成 (SIS) ”的技术, 使用该技术, 科学家可以用一块由嵌段共聚物大分子组成的薄膜作为模板, 制造出具有各种形状和图案的材料。

这种新方法是原子层沉积 (ALD) 技术的扩展, ALD是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合成技术, 可以将物质以单原子膜的形式一层一层地镀在基底表面。而SIS不需要像ALD那样层层铺设不同纳米材料组成的薄膜, 只需使用嵌段共聚物作为基座即可。

科学家指出, 新技术的成功要归功于嵌段共聚物独特的化学性质。每个嵌段共聚物由两个化学性质不同的子单元组成, 例如, 一个子单元可能具有亲水性而另一个单元可能排斥水, 因此, 嵌段共聚物可被看成一对分子“双胞胎”, 其中一个分子在说话, 而另外一个分子在安静地倾听。如果将很多这样的分子“双胞胎”放在一个房间内, 物以类聚, 谈话的分子会靠近谈话的分子, 而倾听的分子会接触倾听的分子, 但它们不可能完全隔离开, 而是分群聚集在房间的不同角落, 正是这种“行动”让研究人员获得想要的几何形状。

使用这种嵌段共聚物作为原始衬底, 再加上新研发的SIS技术, 就能形成具有不同形状的材料 (从球形到圆柱形再到曲面) 。新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嵌段共聚物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如何与ALD技术的化学性质相互作用, 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采用比之前更精准的方式来控制材料的合成。不过, 尽管存在着多种嵌段共聚物, 但通常它们的应用不如无机材料那样广泛。科学家面临的挑战是将这些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特性同无机材料的功能性结合在一起。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8

凭借《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的徐皓峰曾在2006年出版一书《逝去的武林》, 该书以形意拳传人李仲轩的习武之路为原始材料, 清晰记录了李仲轩将武术从争强斗狠的工具, 逐渐演化为礼节与操守的过程, 阐释了“武以养德、德以载武”的理念, 为清末民初真实的武林世界提供了珍贵的佐证。显然, 徐皓峰将这一武学理念延伸至《一代宗师》中, 所以有影评人称, 该片不仅是王家卫的武林, 也是徐皓峰的武林。从最后的公映版本来看, 《一代宗师》并未大篇幅渲染帮派斗争的血雨腥风, 更未浅薄地表现“武术强国”的夙愿, 它通过解剖叶问重要的人生际遇, 展现其不断提升的武德修为和思想境界, 圆满阐释了他成为一代宗师的必然历程, 为武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可能

一、兼容并蓄, 宗师之境

影片开始不久, 便迎来时任中华武士会会长的宫宝森之退隐仪式, 宫老一生的功绩之一, 便是合并了形意门和八卦门, 并联合北方各门派将北拳南传。此番南下佛山, 欲寻一位南派拳师“搭手”, 传继会长之位, 完成南拳北传的心愿。所谓“搭手”, 在武林中是比武较量之意。一时南北之间, 剑拔弩张。多数功夫片会将这类高手对决处理成高潮点, 一般认为不打个酣畅淋漓不足以回馈观众。而《一代宗师》中这场备受瞩目的对决, 被处理为举重若轻的“掰饼戏”。这场戏时长不过3分钟, 看似平淡无奇, 其实暗藏玄机。叶问先后用“阳”阳手、阴手试探, 宫宝森微转方向巧妙避开, 叶问转而改用“听桥”、“寻桥”之法, 几经角力, 终于握住了“饼”的边缘。事实上, 宫宝森既采用“掰饼法”比武, 本就有效仿当年大师兄李存义让贤之意。掰饼, 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 仅是拳法上的推敲, 他更在意的是思想境界的较量。真正折服宫老的是叶问其后的一番话, 即“其实天下之大, 又何止南北, 勉强求全等于故步自封, 在你眼中, 这块饼是一个武林, 在我眼中, 这是一个世界, 所谓大成若缺, 有缺憾才能有进步, 真管用的话, 南拳又何止北传呢?”叶问的这段话, 将武术南北融合的心愿又推向更高的境界, 即与世界融合。而“大成若缺”的提法更是点出了叶问心中不畏得失、开放宽容的理念。这些想法, 正顺应了清末民初除旧革新、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叶问言罢, 此饼应声落地而裂。能掰而不掰, 这是叶问对长者的礼让, 而宫宝森最后说: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 这是对后辈的提携。“掰饼”一战, 不能说就此看出叶问的拳法一定高于宫老, 他胜的不是“武”, 而是“德”, 是思想境界。这为后来叶问成为一代宗师打下了心理基础。

二、宽厚隐忍, 宗师之德

影片的另一次重要对决发生在叶问和宫二小姐 (宫若梅) 之间。宫若梅本着一句“宫家没有败绩”, 执拗地邀叶问在金楼一战, 此次邀约的挑战意味更为强烈, 然而, 王家卫把这场比武处理成一段微妙的感情戏。叶问与宫二于人生中的第一次相逢便是拳脚相见, 人言“不打不相识”, 而他们是“不打不相惜”。和“掰饼戏”的微言大义不一样, 这场戏的武打场面处理得极富诗意。两人的身形在精致的金楼转闪腾挪, 一个儒雅持重, 一个灵动飘逸。手法在切磋, 眼神在交汇, 贴面而过的慢镜头不难看出:这不是比武, 而是言情。这场对决以叶问脚步微乱踩裂楼板而告负, 但他对宫二的呵护与礼让, 宫二已看在眼中。叶问与宫若梅的情感, 是人生理念上的心意相通, 是武学修为上的相互仰慕, 这种知己式的情感, 与叶问对于妻子的尘世爱欲又有不同。当然, 两人均非轻薄孟浪之辈。暗暗滋长的情愫不过化为一丝遥远的牵念, 仅有片言只语可以佐证。叶问说, 想再见识宫家六十四手。宫若梅答:你来, 我等着。并说:一约既订, 万山无阻。叶问赴东北的皮袍都已做好, 然而战事迭生, 终未成行。皮袍也最终入了当铺, 仅留下一枚纽扣权当念想。叶妻无疑是敏感的, 但思虑也许多余。即使东北之约成行又如何, 抛妻弃子, 这与叶问德行不称。说到底, 叶问与宫若梅之间的情缘就像那枚扣子, 穿得过扣眼, 锁得住心, 但失了皮袍, 扣子便什么都不是了, 仅能握在手中, 成为掌心痣、眼底泪、心底的一点疼痛。

宫二这个人物的设置, 不是为了给叶问增添什么花边新闻, 而是以她的人生选择为镜, 使叶问反观其身, 明了抛却执念的重要性。宫若梅本也是有资格成为宗师的。宫宝森一生绝学, 其大徒弟马三得其刚, 独生女宫若梅承其柔。宫家六十四手, 是她的独门绝技, 虽在片中仅是惊鸿一瞥, 却更让叶问念念不忘。甚至叶问到香港之后, 听闻宫宝森师兄丁连山也在, 连忙赶往拜会, 以求赐教, 然而无论宫若梅还是丁连山都不再使出门派绝活, 宫家六十四手终成绝响。叶问叹息宫若梅:只差一个转身。但时势使然, 心性如此, 宫若梅并没有别的选择。马三卖国投敌, 并重伤师傅致其身亡。宫二这样一个刚烈之人, 不可能“不问恩仇”。无德之人不配有武, 她要代表宫家废马三的武功, 而马三却以其有婚约在身拒不承认她是宫家之人。这是逼宫若梅以个人幸福换心中信念。宫家的尊严, 国人的气节, 是宫若梅心中不可侵犯之地。于是她奉了道, 承诺不结婚不生育不授徒。其后火车站马三与宫二对决的那场戏处理得特别悲壮。风声呼啸, 火车轰鸣, 宫二以父亲试图点化马三的最后一招“老猿挂印”废了马三, 扑倒在雪地中的马三至此方知, 原来当时不是师傅慢了, 是他留了慈念, 盼其“回头”。但一切为时已晚, 形意八卦这门, 两位宗师之材, 一个武功尽废, 一个奉道终老。究其因果, 不是武艺不高, 只是修为不到。马三德行极恶, 不足为论。而宫若梅也无法完全做到其父的教诲:见自我, 见天地, 见众生。叶问说她只差一个转身, 然而一切都不可回头了。

三、忍辱负重, 宗师之道

叶问真正的顿悟是在流落香港之后。叶问说, 他的人生在四十岁前都是春天。四十岁之后抗战爆发, 国土尽在日军铁蹄之下。那个时代的武林中人都面临着武术救国和技艺传承两大命题。许多导演在处理“武术救国”时喜欢设计中外拳师打擂的情节, 最后中国拳师的胜利总能极大刺激观众的爱国情绪, 使他们获得短暂的虚荣心满足。王家卫当然不会用如此肤浅的表达方式。他的镜头野心是“众生相”。有人投敌卖国, 例如马三及其徒众。有人慷慨赴死, 如金楼的寿哥和灯叔。有人加入暗杀组织, 如张震饰演的一线天。一线天是国民党军统成立的爱国暗杀组织成员。他的戏仅有三场。其中一场是他暗杀日本人失败负伤后, 逃到火车上却巧遇宫若梅, 后者与他假扮情侣逃过追捕, 其实两人素不相识。那个时代, 女人的贞操还是致命珍贵, 宫若梅的主动相拥, 可证其勇气和爱国心。

然而, 耐人寻味的是, 影片没有安排任何一个叶问正面对敌的情节, 甚至像宫若梅这样侧面助力的镜头也没有, 只是表明了他不食日粮的明确态度。对于武术救国, 这位武林高手是否考虑过呢?关于他的想法, 还得谈谈丁连山这个人物。丁连山是八卦形意掌门宫羽田的师兄, 年轻时也曾是门派中的头号人物。1905年前后却因一桩牵涉中日关系、北洋政府的命案逃亡南粤, 从此与宫宝森人鬼殊途。彼时东北正在张作霖的操控中, 但日本人在东北的势力已不容小觑。为斩杀革命党并隐晦地向日本人示好, 张作霖于奉天街头设了一个局。他找来一个曾与革命党人牵涉颇深但已近精神失常的日本浪人, 此人外号薄无鬼。薄无鬼于地上画圆表示日本领土, 有人近前便挥刀斩杀, 然后扩大圆心。此人不除, 便有更多爱国志士被牵扯出来。宫宝森本欲先出手, 丁连山便问了如下一番话:杀人负罪而逃, 与独撑门派将一门武艺发扬光大, 哪个更难?宫宝森说当然是后者, 丁连山说, 那好, 我做前面这件容易的, 更难的交给你。这就是叶问在香港欲向丁连山讨教宫家六十四手之时, 丁连山所述的面子和里子的关系。

在外敌入侵, 民族危亡的时代, 很难分辨面子和里子谁易谁难?杀身取义、慷慨赴死的里子是需要的, 而忍辱负重、传继文化的面子也是必需的。叶问的高瞻远瞩、隐忍淡泊注定了他应该成为“面子”。所以, 失去家人的痛苦他忍了, 吃金楼剩饭的窘迫他忍了, 这才有了后来香港的开馆授徒、光大咏春的事迹。这也应了当年宫宝森对他的教诲:“凭一口气, 点一盏灯。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这对于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 不是更大的功绩吗?

言罢回望, 电影当中, 有三个人本都有望成为宗师。只是最终, 只有叶问成就了宗师之路, 他的功绩, 是际遇、是境界、是德行。而一线天变身理发师, 宫若梅便只成了武林的传说、绝响。

参考文献

[1]徐皓峰.逝去的武林[M].南海出版社, 2009.

[2]余水清.中国武术史概要[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9

然而, 源于自上世纪末开始出现“自上而下”的方法已经难以挑战“摩尔定律”物理尺度极限的担忧, 人们便转而寻求“自下而上” (bottom-up approach) 的方法, 从微观层面构筑分子尺度甚至纳米尺度的器件。

化学专业可操纵原子和分子的专业特点, 使得由化学家们来发展“自下而上”的策略顺理成章, 也成为最理想的选择。面对这项挑战, 化学家们已经开始运用合成和分子组装等手段, 来设计创造各类功能性体系和材料以运用于不同的目标。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的青年研究员朱亮亮, 便是为该目标不断奋斗的科研工作者之一, 也是本文的主角。

化学, 第一志愿

2001年, 朱亮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谈到当年专业的选择, 他表示由于其在中学阶段便对化学和分子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化学科目的考试成绩也往往相较于其他科目更优异, 因此,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把化学专业当作了第一志愿。

不过, 和很多大学生一样, 大学伊始阶段他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不是非常清晰。他当时更多地是想多学点化学类的专业知识, 毕业后能够回家乡当个中学化学教师就很不错。渐渐地, 受浙江大学化学系优良的科研风气的影响, 他萌发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想法, 并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本科阶段, 他先后跟随方卫民副教授和滕启文教授从事了无机复合磁性材料的研究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面的工作。虽然这些内容跟后来从事的研究主题关联性较小, 但那时培养起来的科研思维方法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高产的博士生

本科毕业后, 朱亮亮以推免研究生的身份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博连读, 师从田禾院士, 开始了有关功能超分子与合成分子机器方面的课题研究, 这也是他科研生涯的正式起点。

由于本科阶段打下了良好的知识背景基础以及对科研创新的热情与豪情, 刚开始朱亮亮的课题便做得顺风顺水, 很快就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欧洲化学》上发表了他在研究生生涯的第一篇文章 (Chem.-Eur.J.2007, 13, 9216) 。然而, 在这之后由于研究方向的转型, 他的课题逐渐陷入了瓶颈。

幸运的是, 2008年他获得了一个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进行有关分子传感器的项目交流的机会。走出国门以后, 在与其他国家学者接触的过程中, 他不但拓宽了国际视野, 而且在课题创造方面也吸收了新的“养分”。经过不断努力, 又成功完成了多项高质量的原创研究工作, 并在诸如Langmuir、Chem.Commun.等国际一流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

2010年, 入选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后, 朱亮亮继续加强了工作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整个研究生阶段, 他以第一作者或主要贡献者的身份共发表了10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在有机功能材料化学领域中是少有的“高产”博士生。

海外继续深造

2011年博士毕业后, 朱亮亮先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深造。他对博后课题的选择是在研究生阶段的工作的基础上交叉并拓展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因此, 他不但通过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非共价作用的方式创造了多种新物质新材料, 而且在分子有序性、微观排列、精细结构的调整以及材料状态的控制方式上也开展了进一步的强化研究。

国外的潜心研究, 使得他的科研成果和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成回国前, 他已经在包括J.Am.Chem.Soc., Adv.Mater.和Angew.Chem.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 SCI引用700余次。多篇工作被审稿人做出了top 5%的高度评价, 一些工作被选为封面或亮点栏目进行专题介绍。

朱亮亮研究员 (右三) 和他的课题组团队

新的征程

在四年的国外博后阶段的历练告一段落之后, 朱亮亮于2015年5月毅然回国, 加盟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分子科学系开始了独立的研究工作。

创业伊始, 由于身份和工作性质的转换, 事情接踵而来 (办手续、装修实验室、购买仪器设备、招生招聘、申请项目、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其他事务等) , 真所谓“千头万绪”。好在朱亮亮延续着读研和博后期间干练高效的工作节奏,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 课题组的前期建设基本完成, 一支由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的年轻团队也逐步组建起来, 并且已经开始有独立的成果产出 (例如Macromolecules2015, 48, 5099) 。

当然, 独立研究工作最核心的内容还是研究方向的把握。为此, 朱亮亮提出运用有机合成和超分子组装双管齐下的材料制备方式。一方面, 尽可能利用合成的手段开发新颖独特并具有包含相应功能的π-共轭体系的分子;其次, 利用超分子组装或者分子自组装的手段实现分子以上层面的化学体系的制备。分子组装的技术不但能够运用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力使多种材料和成分形成一个统一的化学整体, 适当地简化有机合成步骤节约成本, 很多时候由于导向和排列的独特性能够带来体系化学与物理性质的改进和调节, 以满足相应的应用需求。该项目整个研究方法是材料设计和学科研究中的“自下而上” (Bottom-Up) 策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从而为打造一个以新一代智能材料为特色的系统工程服务。

新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 篇10

我们先来看看李彦宏这封公开信主要引起争议的部分:

虽然百度的盈利能力仍然骄人,但李彦宏信中提到百度内部松散的管理状况在业界也早有传闻。百度在早期创业时,倡导的是简单、平等的文化,李彦宏也会参与到许多产品的直接开发中来。据说那时李彦宏在食堂吃饭,都不会有人给他让座,开会也不会给李彦宏专门保留一个位置。

但百度上市以后,员工总数迅速膨胀,一度每年新增的员工超过100%。2012年1月,百度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1.5万人。许多员工不熟悉公司的文化,李彦宏也开始离公众视线越来越远。在2008年的年度员工大会上,李彦宏曾说:“这个公司好像有点不像我创办的公司了,大家做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话、问出来的问题,让我感觉陌生了。很多我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家不明白,很多我觉得是这样的事情,大家以为是那样的。”

业内人士曾分析,百度因为搜索引擎业务比较单一,组织架构也相对扁平。虽然百度已经有庞大的员工数量,但组织架构仍然以项目小组式的部门构成。李彦宏曾经自己形容公司是一个“庞大的事业部”。但一个1.5万人组成的事业部,可想而知对基层员工的监督有多难。

这样的部门也难免有大量的“闲人”存在。据百度内部的员工透露,公司许多部门、包括研发部门,打卡制度形同虚设,许多人上午11点才来到公司,也不会被问责,员工整体缺少进取心,但公司对激励员工向前缺少办法。

膨胀的业务、丰厚的利润和朝不保夕的危机感,是许多IT公司的通病。在对李彦宏的内部信件反应调查中,IT业的同行对李彦宏的行为抱有更多理解。腾讯的一位员工说:“李彦宏只是把别人不愿意说的IT公司的一些现象和想法说了出来。”企业决策人和领导者对李彦宏的做法普遍肯定,但不少观察家认为,李彦宏想淘汰“小资”,只是大企业老总一厢情愿的做法。公司规模越大,文化也会越多元,大公司的管理方式需要更多柔性和弹性的方法,更需要培养强有力的中层,而不是直接向多数员工喊话。让员工在“大树”下生存,还能保持创业公司的活力,领导者会感觉隔山打牛,力无所施。

从员工角度看,对李彦宏“淘汰小资”的说法表示不认同的人占多数比例。凤凰网对2125名网友开展了在线调查,对李彦宏表示不认同的网友占59.2%,认同的人占到35.4%,持无所谓态度的有5.4%。

之所以一个看似合理的“呼唤狼性”的要求会受到如此多的情绪反弹,也因为如今企业家管理的员工已经与过去大有不同了。李彦宏成功创业时领导的员工以70后为主,他们的服从性和责任感都要更强,但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方式能对80后、90后有效,恐怕不只是“集体荣誉”和金钱激励所能打动的。

TIPS

网络名人和菜头基于李彦宏的内部信,写了一篇题为《放开那些员工吧》的博客。文章发表后,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转发和赞赏,认为这代表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工作观,值得企业领导者去思考。

上一篇:疑似仔猪水肿病诊治下一篇:强化学生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