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教育(精选12篇)
文化知识教育 篇1
孟建伟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 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的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知识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将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 教师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从教师和课本那里获得知识。这种知识教育模式造成了知识与文化的分离、教书与育人的分离、读书与做人的分离。
随着科学观从知识论向文化论的转变, 教育观也面临着重大转变, 新的教育观倡导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 即文化教育。文化教育将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文化的转播者, 其职责不仅是教书, 更是育人;学生收益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 更是文化的熏陶。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 将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 而且将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辟充满希望的未来。
文化知识教育 篇2
中国的节日可谓丰富多彩,每一个节日,皆有它特定的含义和来历。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对本民族的节日,本当追根溯源,了解熟谙,特别像国庆这样的重大节日,是新中国的伟大生日,是全民族的盛大庆典,其意义非同一般节日,照理尤其应该重视。
然而,现在不少人只知这些日子放假,却不知与节日相关的知识。更令人惊诧的,连有些在校学生也讲不出个所以然。值此国庆、中秋即将来临之际,笔者认为,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发此议论,事出有因。记得去年10月1日,笔者在公园里遇到几名游玩的小朋友。攀谈中试探着问:今天是什么日子?不料都笑着摇头,惟有一名学生答:新中国成立。且不问,这些学生就读何处,就反映的现象而论,犹如吃着蛋糕不知母亲的生日。说明了学校在放长假前夕,偏重于布置书面作业,忽略了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节日知识。
特别像国庆这样的重大节日,是新中国的伟大生日,是全民族的盛大庆典,其意义非同一般节日,照理尤其应该重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更要将谈巨变、唱红歌、忆往昔、思感恩,成为时代主旋律。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在国庆来临之际,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或诗歌朗诵,讴歌伟绩丰功;或邀请老军人讲述战斗故事,了解革命历史;或举行升旗仪式,瞻仰五星红旗,歌唱伟大祖国,激发爱国热情……所有这些,不但加深对国庆的理解,且营造节日的气氛。
至于长假里,不妨把接触社会作为作业。诸如春节为传统大节,可让学生观察民风习俗,体味人间真情;“五一”当组织学生参加净化环境、敬老助老的公益劳动;而“十一”国庆,则更应开展反映城乡变化,新人新事的采风活动,汲取创作营养,谱写绚丽篇章,可以这样说,这是素质教育的大课堂。
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 篇3
创新问题应该以一个国际视野和时代胸怀来看待,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步入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以知识革命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有人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将会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因此,我认为创新问题具有国际性也有时代性。但是,我们对创新、创新体系应该有一个全面、科学的理解。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些学者的学术观点包括媒体的报道把创新简单的理解为科技创新,这是不够的。有人正确的指出,创新精神应该是一个民族的主体精神,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兴旺前程的。在这里我可以同样说,创新制度应该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一个不保护创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未来的。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发展到今天,最开阔的创新体系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创新,二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包括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制和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又分为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问题。
其一,文化竞争是当代国际竞争新的发展态势。根据国际当代竞争理论,国家与国家的实力较量已经从过去的硬实力竞争扩展到软实力竞争,国家的硬实力包括基本资源、科技力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等可以直接支配的实力。软实力包括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文化创新力和文化产业经济。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软实力的提升,这也表现为不断的提升本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争夺国际文化市场。这就显示出,当代的国际文化形势依然是欧美文化的一统形象,美国占到世界份额的56%,欧洲占了33.1%,南太平洋国家是19%,剩下的5%由100多个国家分享,南太平洋的19%的份额日本拿到10%,韩国占有3.1%,也就是说,中国在这19%的份额已经非常有限。经济全球化的展开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这就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一个风险文化的时代。风险文化时代是英国著名学者纳斯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国际文化市场美国文化构成一个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就可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上必须考量的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问题。
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实力的竞争,表现为文化、科技、经济实力的竞争,这些实力在法律层面就表现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对此,英国政府白皮书曾经这样表述过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它认为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些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能够稳定获取超额利润,明显优于竞争对手,并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无形资产。这个无形资产就是知识产权。我们看到发达国家或者创意型国家都是把自己文化科技的优势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演绎成为产权优势,最终形成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文化竞争、文化产业的竞争也是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视察山东的时候说,世界未来的竞争也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大家都知道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霍金斯在上世纪末提出来的,它是把知识产权与这个新兴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指的创意产业是以脑力劳动占主导地位,其劳动成果拥有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根据我的理解,霍金斯所讲的创意产业应该包括两部分,既包括了工业创意产业也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相当于美国人所讲的版权业,也构成了中国所说的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
具体说来,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表演、工艺美术、广告设计、计算机软件和文化信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所不同,它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是文化和技术、商业的紧密联系,是头脑经济,它不会耗费原材料也不会污染环境。基于这个意义,很多人把它称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该说,发达国家或者创新国家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放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四个国家:首先是美国。美国曾宣称,创新是美国政策的基础,保护知识产权是美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政策。正是在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有效的产业政策推动下,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全球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最能够产生影响力、支配力的是美国三大支柱产业:电影、音像和软件。美国生产全球6.7%的电影,但是享有全球80%的票房收入,美国控制全球3.2%的软件市场,同时生产和控制了75%的电视节目制作。有一位学者讲,美国是靠三大产业来影响全球的文化产业:以麦当劳为代表的美国饮食业的土豆片;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业;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片。这三大“片”都有知识产权。
第二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意大利。意大利在欧洲国家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在20世纪末期十分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它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创意产业齐头并进。现在意大利三大设计在全球创意产业界都非常具有影响,那就是汽车设计、家居设计和时尚设计。像都灵、米兰分别称为汽车设计之都和民族文化产品设计之都,应该说都是非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第三个是日本。日本属于一种特殊类型,从技术来说,它不具备优势,从文化来说比不上意大利,日本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文化产业,一是动漫产业,第二是游戏产业。特别是电子游戏,在它最辉煌的时候,它的硬件占到全球份额的50%,软件占到20%。
第四个是韩国。韩国虽然起步晚于美国,但是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当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风暴刚刚结束的时候,韩国就提出了创意韩国的理念,于1999年提出了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现在,韩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游戏生产国和输出国。韩国的软件足以在本国对抗微软。在韩国的电影界,本土电影占到市场份额高达62%。以上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三,创新文化产业。今年国家发表了文化产业战略性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之后的战略性发展规划以后的文化产业战略性发展规划。要继续完善文化发展体系,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的建设。实施这个规划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这也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从目前来看,不管是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都存在着以下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是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品牌缺乏。自主文化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维系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砝码。其实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产业,像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像日本的动漫,巴黎的时尚设计,韩国的网络游戏等,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产业。因此,首先第一个问题就要提高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文化品牌。
第二是文化产品本土化水平不高,文化版权贸易逆差严重。中国现在工业品行业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制造工厂,2007年,中国有172种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国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版权贸易逆差。据统计,2005年版权和许可证的出口是1.57亿美元,同年版权和许可证的进口是53.21亿美元,进出口的比例是33.9:1,可以说是典型的版权贸易逆差。这就使中国的文化生产、文化产品的本土化相当低。资料显示,新浪网曾经做了一个统计,中国的青少年最喜欢的20个动漫形象,中国本土的只有一个就是孙悟空,除此之外,像樱桃小丸子、铁臂阿童木、蓝精灵、米老鼠、唐老鸭等都是外国的动漫形象。中国原产的动漫产品(包括港澳台地区)只占世界动漫产品份额的11%。还有网络游戏,据统计中国有3-4亿人都喜欢网络游戏,但是这个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外国游戏,我们每年要大概支付相当于15%的产值,以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形式支付给海外。图书出版方面,畅销书依然是进口书或者是中外合作出版,像《时尚杂志》、《商业周刊》、《计算机世界》等等。
第三是版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文化产业发展受阻。从长远来看,盗版侵权行为不利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盗版消费或者是购买侵权复制品不能成为我们的主流消费文化。以版权软件为例,根据商业版权联盟的统计,2008年盗版软件率达到41%,美国居然也有,但是不到20%,日本是21%,台湾地区是39%,俄罗斯大概达到68%。据互联网实验室统计的数据,中国的软件盗版率从2007年的56%降到2008年的47%。这就说明,盗版是一个国际性现象,但是中国的版权界、音像业和电影业的发展必须打击盗版。
最后,就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动和保护这四大战略,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构建创意产业群。当前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键的文化产业、重点的文化企业作为突破口,来构建和形成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群,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提高文化创建能力。我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中国的软件产业、动漫产业,同时要大力振兴中国的电影产业、音像产业,要大力促进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和图书出版业。其实,在国外很多国家是采取一种激励政策来推动某一个特定地区形成创意产业,像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斯特堡地区等都是采取这种做法。
第二,以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为重点,构建创新政策体系。现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比较先进的,关键问题在于运动制度的经验不足,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国际知识产权总局官员波顿教授认为,国家知识产权的发展不在于法律制度的本身,而在于运用的经验。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提升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健全的公共政策体系。除了知识产权法律以外,还应该包括我们的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文化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等等,这些都应该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知识教育 篇4
关键词:知识,文化,灌输,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问题, 在教育理论界争论很大, 是教学实践难题。分歧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实质是对这个课程的质性理解的差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知识还是文化, 是信仰文化还是科学文化, 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论及其具体方法。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问题,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厘清知识与文化的差异、信仰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异问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与文化双重视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视角与文化视角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但是长期以来, 我们更认同知识的视角, 因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作知识课程传授。知识, 是指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里, 不论是哲学这样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思维发展的概括和总结, 还是道德法律修养这样的人文社会成果, 都是以知识形式出现的。在知识范畴内谈思想政治理论, 就是假定其为真、是科学和真理的同义词, 因而是应该无条件接受的, 由此生发的方法就知识灌输、牢固记忆和考试检验。学生获得这样的知识以后, 应当坚信不疑。但是, 在实效上, 则往往造成知识与思想的脱节, 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知识、一些观点, 这些知识可以与思想无关, 甚至往往与思想无关。何以如此, 因为在知识教育的同时, 我们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视角。
文化, 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分为形上和形下两个层面, 其形下者大致包括知识 (理论) 、制度和器物 (技术) 三个领域, 其形上者为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在这里, 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的形而上决定着知识、制度和器物等形而下, 在文化中处在灵魂地位。
文化与知识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知识教育把知识作为教育的内容、把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 把知识授受作为教育的目的。文化教育则以知识为标、以人为本, 让学生在人文氛围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感受知识的魅力、成为有知识有情感的创造者。
人文学者很早就看到了知识与文化视角的差异性, 由此获得关于两种视角对于教育的不同影响, 认为“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 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随着科学观从知识论向文化论的转变, 教育观也面临着重大转变。新的教育观倡导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 即文化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 将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走出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的困境, 而且还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辟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1)
怀特海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 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 (2) 马克斯·韦伯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 提出了人文主义的“理解的方法”。人文主义的文化教育观点, 是后现代重要的教育理念, 为思政教育的文化教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 信仰文化视角下灌输教育的偏颇
文化是一个十分杂芜的系统, 如上所述, 其形上者就包括了精神、理念和价值观, 笼统地在文化视阈谈思想政治理论, 就会泥沙俱下, 良莠杂陈, 不仅老师可以胡言乱语, 而且学生可以胡思乱想, 这是最危险的。
这种危险性不是杜撰的臆想, 而是现实的问题, 其表现突出者, 是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当作信仰教育的观点。
信仰和科学是有严格分界的, 我们在文学的语境谈信仰, 如电视剧《潜伏》、《悬崖》中主人公说的那样, 他们之所以出生入死, 是因为有“信仰”, 但是, 在哲学和科学语境谈信仰, 就已经涉及到了真理问题, 即所谓信仰既可以为真, 也可以为假, 可以是宗教信仰甚至迷信, 也可以是科学理论和信念。因此, 笼统说信仰, 把思想政治理论当作一般信仰对待的文化视角, 是一种模糊的思想路线。在这样的路线下, 必然造成偏颇的教学方法。
灌输, 就是信仰观念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站在灌输的立场上,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讲究课程的知识性、政治性和老师的主导性, 讲授是主要教学形式, 逻辑和经验是基本论证方法, 授受知识是教学目的。灌输是应试教育的基本形式。这个方法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信仰观。如刘芳认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 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个转化”, 其中, “在教学目标上”, 是“从知识传授、政策宣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 (3) 更早一些时候, 杜君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4) 近至2013年, 周文华在《思想教育研究》发文, 重复了这样的观点, (5) 仿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信仰教育已成共识。
信仰问题讲究无条件信赖和无原则的仰慕,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知识向信仰的转变, 不仅是复古, 更是一种世界观上的倒退。由于信仰不需要实证、不需要逻辑与科学理论, 因此不仅内在紧张、不能自恰, 而且外部抵触、无法通融。在信仰观点下灌输, 思想政治理论课就难免被认为“洗脑”。而科学是可以实证的。
3 科学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质
诚然, 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信仰, 也不排斥灌输。但是, 信仰和灌输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并存在于信仰氛围之中, 其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召唤也充满信仰意味, 但是,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指出,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 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 即所谓自然科学, 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 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 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 (6) 马克思没有表白自己的理论为哲学, 但他认为自己正是在研究并构建“历史科学”。正是基于此, 我们在表述马克思主义的时候, 要重视其科学的属性, 避免与宗教信仰一类理论等量齐观。今天的学者正是这样做的, 在一般能够用别的词汇代替的时候, 他们是不用“信仰”这个词汇的, 更早的时候, 就用信念、理想或崇高理想。虽然信仰和信念的相同处也不少, 但毕竟学者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信仰区别对待的自觉。就算一定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性、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科学的辩证统一性, 我们也必须使用“科学信仰”这样概念。科学信仰, 就其本质来说不是信仰的, 而是科学的。与此相适应, 对于科学理论的传播, 就不能是简单的灌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忌讳“灌输”的概念。在《德法年鉴》一书中, 马克思把工人阶级掌握科学理论的灌输过程比喻为思想的闪电射向人民的园地, 他认为, 灌输使无产阶级获得“精神武器”, 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一条必然途径。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一文中也表述了灌输的思想, 他在文中提到画家许希纳尔描绘西里西亚织工的一幅画, 认为这幅画“从宣传社会主义”的角度看, “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列宁在《怎么办?》更明确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但是这些灌输的前提是这个理论的科学性而不是宗教性。
马克思认为唯一的科学就是历史科学, 这是与他的实证主义态度相一致的。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我们能找到马克思实证主义思想的脉络。马克思曾经受到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圣西门的秘书孔德, 正是实证主义哲学的鼻祖。和孔德一样, 马克思从圣西门出发也走到了实证主义, 同途同归。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通常所说的信仰。但是信仰这个不明确的文化概念在我们的脑海里太过深刻, 在我们的语言里太过习惯,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者虽然实际上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一般信仰混同, 但却仍然要把思想政治理论采取信仰教育姿态的原因。
解决这个认识上的误差、表述上的含混, 早有规范的文本。在习惯上, 我们的学术语境将马克思主义并由此扩展到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我们使用“信念”一词, 如共产主义信念。考虑到人们的语言习惯一定要用“信仰”时, 要在“信仰”前缀“科学”, 使之为“科学信仰”。如此, 在文化视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就不仅是文化的, 而且是科学文化的。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做科学文化, 不单是一个称谓的问题, 更重要的, 它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那就是科学的方法。
站在科学立场,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不应该是技术性的知识传授, 也不应该是信仰意义的理论灌输, 而应该是从传授、到理解, 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的科学方法。这就是“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所在。在这一轮改革中, 实践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因为科学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 而且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注释
1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 2001 (1) .
2[英]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2 (1) .
3刘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2) .
4杜君.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型教学向信仰型教学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8) .
5周文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1) .
古文文化知识 篇5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风、化:教育感化。4.课:考核、督促、征收。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知:主管。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
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 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贬连州刺史。”②降职并外放。“贬永州司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
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刚毅、周密、宽厚、、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耿:光明。狷介:正直或拘谨小心 耿介:正直 埂:正直。骨鲠:刚直或刚直之人 鲠切:刚正率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荒:荒年,收成不好。府:古代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成了同义词。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忤:违反,抵触。牾:逆。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诅:诅咒。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责备,追问。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恚:恨、怒。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w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文化遭遇与知识网络 篇6
如今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植物学(Botany)、动物学(Zoology)等学科的分类,在清朝中期之前的中国语境当中是不存在的,它们传入中国并取代中国原有的分类方法,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角力过程。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伴随着中、西方人员、机构甚至观念的彼此冲撞,发生了一连串精彩而又新奇的故事。
从文化接受的角度来看,受众的不同必然会要求写作者视角的转变,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中国博物学(natural history)的历史发展当中。博物学在科学史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占据过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在当代学科分类法定型之前的“大科学”(big science),成为当时西方科学界、政府部门、对外贸易公司甚至官员们所关注的一个中心学科。近些年来,博物学史开始成为国际视野下科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之一,国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比如说程美宝的《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载《社会科学》二○○六年第八期)等。但总体而言,从文化遭遇和知识网络的关系角度对中国科技史加以探讨的著作在国内却还无迹可寻,在我们习惯了以自身主体视角看待中国近代博物学的发展之后,换种思路,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博物学的发展的话,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进行回答呢?范发迪的这本《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British Naturalists in Qing China: Science, Empire, and Cultural Encounter.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就力图为我们展示这方面的新内容。
这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求索之路的结晶,而博物学的研究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自身学术背景的最好展现。作者最初的学术经历是在台湾完成的,当时所学习的是自然科学,到美国之后,本打算学电影,但不久之后就发现了历史的魅力,遂乐在其中,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又远赴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在那里进一步完善了他对博物学的思考。正如作者在该书中文版序中所说的,这本书主要是为西方读者而写的,所以其中关照的一些议题,中国的读者不一定熟悉,但是这些论题对于反思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一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史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了人的具体活动在科学研究当中的重要意义,而其中最突出的则是“科学实作”(scientific practice)。作者正是通过对这种科学实作的深入探究,既避免了对既定的科学史题材的重复研究,又可以将视线转移到主要科学人物与机构之外的地方,而在这种转变的过程当中,科学行动者本身在知识生产、判定、传播过程当中的复杂互动就得以展现,而与此同时,又将对博物学研究的视野拓展到了原先未曾涉及的区域,进而在中心-边缘之间的互动竞争当中去理解博物学的发展轨迹。如作者所言:“一旦我们超越以帝国中心为主的史学框架,就可以较灵活地去追溯各地人员与机构在科学事业的功能,探讨他们如何制造与审定科学知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科学知识体系怎样影响他们在帝国系统与世界各地的立场与行为。”可以说,有意识地避开之前的中心本位研究倾向,转而从更为边缘的传教士、海关机构甚至对华贸易公司的角度去追寻中国博物学的奥秘,并特别关注了当时的下层中国民众在西方在华博物学研究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使这本书变得新颖而值得一读。
在笔者对此书中译的过程当中,曾与作者就一些名词的翻译范围有过深入的交流。以本书的英文名称当中的encounter为例,当初笔者曾试图将之译为“冲突”,但在与作者沟通之后,最后确定译为“遭遇”。作者对此曾特别强调,“文化遭遇”与“文化冲突”两种观念的内涵是很不相同的,文化冲突预设了两个或多个文化,这些文化之间壁垒分明,在彼此相遇时,往往会产生冲撞;而文化遭遇则没有这种含义,它所凸显出的是文化的多元性与适应性,在文化遭遇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种可能的后果,冲突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完全可能会出现混杂、调适甚至融合的局面。
正是在这种“文化遭遇”的理论基础之上,作者一步步将产生这种文化遭遇的地点(place)——对外贸易港口的科学实作的具体内涵清晰地展现出来。作者不仅将之看成是田野工作的场所,这些港口同时还是讯息交换的枢纽、进行文化互动的接触区域(contact zone)。这些港口为博物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社会与物质空间,而在这样的空间当中,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们建立起了他们进行研究的知识网络与话语权力。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伴随着西方力量的侵入,英国人的博物学研究也得以拓展到内地,而这种拓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大英帝国的势力扩张同步进行的。与大英帝国的政治军事机构等正式组织相比,英国的“非正式帝国”(informal empire)依据诸如传教士、外交机构成员甚至商务人士而形成了对中国社会的另一种认识,在这种认识当中,就包括了对于博物学的体认。而在另一方面,通过汉学考证与博物学传统的互补融合,并经由具体的田野工作,越来越多的英国博物学家开始确立起他们在中国知识社会当中的优势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这种话语优势地位的确立并不全然以其一己之力达成,而是在诸多中国人的帮助下实现的,其中不仅有诸如画师、猎手等下层民众,甚至还包括了当时著名的行商。正是在这些人的鼎力帮助之下,这些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们才真正获得了重要的在地知识(situated knowledge)。
以这种“在地知识”为中心,中国自身的知识系统与西方科学体系成为位列兩端的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而通过对这种在地知识的分析,研究者就将中国博物学中的自身知识与西方话语贯通了起来,并且使汉学传统从单纯的语文学考证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研究,从而使博物学的视野大为拓展。正是基于此,作者认为:“我们将更能打破中、西科学史的隔阂,有效地把十八九世纪中国科学史置入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脉络中,而不再使其沦为西方科学的‘他者’,也不再重复将晚清科学史等同于引进西方科学的陈年故事。”
可以说,作者在书中花了巨大的心力去实践这种宏愿,在很多方面,试图从作为西方人在华博物学研究的重要一环的中国人的协助那里去挖掘新的信息,但问题是如何将之从一种想法贯彻到实践之中,实际上,这里的问题就像当初重写中国思想史一样,对于底层的信息存量做了过高的估测。从下层的中国民众那里能够发掘出多少有效的信息,而这种新的信息的可靠性如何,这些都是有疑问的,这就决定了作者新解释路径的某种限度。而正是由于这种信息的不确定性,作者在文中的诸多想法还需要后续研究的验证,但毫无疑问的是,从文化的遭遇及知识网络的背景去探寻在华英国博物学家的生活与研究,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未曾走过的门径,或许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文化知识教育 篇7
关键词:阳光体育,素质教育,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目标是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医学研究的目标是防治疾病, 维护健康, 这说明体育与医学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 共同担负着提高人类健康的素质的任务。因此,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体育教育既对他们体质健康的教育又是他们学习的专业课。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是否重视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决定了社会医学人才的专业水平。
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接触新知识以及接触多少决定的。医学生欲构建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应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予以拓展以更新, 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1 医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医学专业学制与其他4年制专业相比较长, 但与西方的医学教育相比, 我国医学专业学制往往是5年或7年而美国为14年。这给人我国在医学教育方面有点速成的印象。我国医学专业教育模式“短”、“快”的特点, 使得学生利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临床专业技能, 淡化了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这很容易导致医学生对体育文化素质的缺失。
从我国医学专业课程结构上看, 基本上都是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同时兼修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计算机、英语等课程。体育在这样的课程结构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的低, 国内大学只要求在大一、大二上体育必修课, 另外对于体育有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加于相关的体育社团和选修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程的不足。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远远达不到锻炼自己身体的目的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质去指导自己或他人进行身体锻炼。这与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的要求不符, 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学的需要。
2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的含义及其开展的意义
2.1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的含义
所谓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是指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沐浴阳光的温暖, 享受运动的快乐, 满足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快乐与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 且对学生智育发展的补充, 扩大知识面, 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种素质教育。
“阳光体育”中的“阳光”不但是指“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让青少年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走进阳光中的阳光, “阳光”还指科学地有计划地自我参与和指导他人进行体育锻炼。
2.2 开展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我国市场专心和科学发展呈全球化、科学化, 学科交叉和综合化的今天, 高校必须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为社会新时期全面发展, 培养德才兼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这些人才踏入社会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由于受传统医学培养模式的影响, 我国医学专业的课程主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课程为主干。这些课程占据总课程的绝大部分课时。但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具备自我保健和治疗疾病的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指导他人进行体育锻炼, 防治疾病的能力, 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学好临床治疗疾病技能的同时, 还应学习一定的体育文化素质, 不仅是自己走出教室, 沐浴阳光, 还应该带领他们的患者走到阳光下, 走进大自然, 享受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大学体育教育是我国学生阶段最后一次接受体育教育, 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实施关系到大学生是否树立自觉健身的终身体育思想, 医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医疗体育的认识产生影响。
3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的重要性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是以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新一层面上的素质教育,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培养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医学生, 在构建新型知识结构时, 应该把阳光体育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未来祖国医疗事业的后备军, 医学生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 合理的知识结构, 广阔的知识面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的质量。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与强健体魄紧密结合的重任。医生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生活健康的特殊群体, 医学生要做的不仅仅是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因此, 针对医学生以后从事医疗事业的特点以及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疾病的预防与身体的保健, 根据医学专业特点进行具有与体育很好结合的大学体育教育, 特别在医学院校中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
知识结构作为人的知识系统内部各种知识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的方式, 新型知识结构是指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加以更新与扩展, 吸收相关学科的特点成为适应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知识体系。体育和医学都是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同属于人体科学范畴, 有共同的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结构。在我国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体育锻炼对治疗和防止疾病有着很大的作用。如东汉时期华佗编制的“五禽戏”, 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 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 所谓“超乎象外, 得其寰中”是也。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 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 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 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 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 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再到后来的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保健运动也起到了既病防变的作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 体育已经成为了临床疾病康复的一种措施, 显示了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构建新型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
4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作用
4.1 扩展在校医学生的就业道路
从医学上自身角度出发, 他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同样面临毕业以后的就业, 高等学校不断扩招, 医学生同样面临就业岗位的激烈竞争。残酷的现实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同时还应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扩大知识面, 弥补专业课程的局限性。学校对学生进行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医体结合的重要作用, 培养自觉的意识,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有意识学习, 掌握与医相关的体育知识, 科学的锻炼方法及认识参与体育锻炼对治疗疾病的影响。在治疗疾病时与体育结合能更好地起到治疗效果, 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就业机会。
4.2 指导患者及亚健康人群优化生活方式, 更好地治疗和预防疾病
临床患者欲参加体育活动, 要经过临床主治医生的同意, 并且体育锻炼的方式、强度、时间均要遵守医嘱。按照医生的运动处方的内容和方法配合临床用药更好地治疗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耐力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以及太极拳、医疗体操等。糖为肌肉运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 经常的耐力运动可增强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功能, 改善组织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 以便能在胰岛素浓度较低时保持较正常的血糖代谢, 即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如果医学生具有这些体育保健知识就能很好地指导患者参与体育锻炼, 从而遏制病情发展, 甚至康复。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亚健康人均急剧增加, 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体育锻炼是治疗亚健康的有效方式, 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呼吸功能, 还能缓解压力。在体育锻炼之后, 人们心情舒畅, 全身轻松。这样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远离亚健康, 防止疾病发生。
5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构建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措施与对策
学校对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构建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采取措施, 关键在与分析体育和医学知识的结构,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学习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康复医学等课程强化体育文化素质, 从而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了解体育锻炼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把医学与体育互相融合和渗透。
5.1 重视体育的教学质量
医学生在校学习学习任务繁重, 课外时间更多地用来复习与临床见习。除了学校规定的体育课程可以学习体育技能, 参与体育锻炼之外, 课外时间用来参加体育运动也很有限。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少而精”, 使学生在短暂的体育课上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逐步提高他们的阳光体育文化素质。这无疑给大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 改变授课方式及内容, 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医疗行业在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医生作该行业的主体。医学生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之前应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质, 才能在临床治疗疾病之外自己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以良好的健康从事医疗事业, 并且能更好地指导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驱逐疾病早日康复。因此, 在对医学生实施体育教学时要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医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结构知识, 在教学某一动作时, 教师要告诉学生该运动具有哪些临床的保健功效, 每个动作完成需要哪些肌肉协调完成。在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强化医学生阳光体育文化素质, 并且应用到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中去。
5.3 结合学校特色体育项目, 积极参与体育实践
学生具有了的阳光体育文化理论知识之后, 一定的实践才能巩固他们的知识。浓厚的学校体育氛围对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 在校园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给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在我国中医院校, 往往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特色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武术、八段锦、健身气功等有很好的传承, 这些体育项目在古代就是因为强身健体, 防治疾病发生而创编的。因此, 这些“阳光体育运动”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中应该积极吸取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成明祥, 吴峰山, 袁胜利.“医体结合”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卫生教育, 2007, 43.
[2]何平, 沈时明.阳光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影响[M].内肛科技, 2010 (4) :152-153.
[3]岳金莲.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与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J].艺术教育, 2009.
[4]丁玲, 李忠云.论当前的高等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M].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8 (4) .
[5]雷亮.对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注重“医体结合”的思考[M].医学期刊, 2008 (8) .
[6]张乃正, 康美娟.医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研究[M].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4) .
[7]王鲜萍.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M].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
文化知识与阅读教学 篇8
1 文化知识与阅读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产生了语言与思想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学研究领域。古德曼 (1977) 一直持有一种心理语言学的阅读观点, 阅读是语言与思想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根据柯迪 (1979:7) 的观点, 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包括三个因素:理解能力, 背景知识和阅读过程策略。换而言之, 要想获得阅读成功, 一个人必须拥有基本知识, 常识和阅读策略。例如:熟悉音韵学, 图表常识, 和词语等。长久以来, 阅读趋向于强调最后一点, 即过程策略。正如柯迪 (1979:9) 指出, 一个典型的阅读课包括阅读文章后要有相应的理解问题, 词汇练习和语法联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上, 学生可能阅读5~10分钟, 然后用50~100分钟做语言练习并加以分析纠正。然而, 阅读不仅仅是符号式的解读, 而是学习者个人背景知识与课文内容相互交融的一个过程, 因此就要从新估价阅读课的传统教学活动。本文目的是考察阅读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即: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 并由此建议阅读教师要在几个方面关注这一重要因素。
卡罗尔和爱斯特霍而德 (1983:556) 在他们的图式理论和阅读教学中讨论到:“理解课文就是读者背景知识和课文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有效率的阅读就是有能力把课文材料和个人知识联系起来。”有充分的证据显示, 严重影响外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2 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 有必要确立教师在阅读中的作用。正如爱斯凯 (1983;3) 指出, 学生基本是通过阅读来学习阅读。因而, “阅读课重点一定是阅读—而不是强化口语技巧, 不是语法或者讲解分析, 不是新词汇的掌握。”关键是阅读课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纳特尔 (1982:22) 谈到, 阅读课教师有两个基本任务:第一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原文;第二开发并实施学生关注文章的活动。下面依次来说明这两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合适的原文呢?传统的答案是原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 是否难度适中。然而, 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必要的背景知识, 教师有必要确定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去正确理解原文。
但是, 原文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 这种文化信息能够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原文的文化内容可能与学生现有的价值观和信仰发生冲突;原文的文化信息可能也可能不代表一种准确的文化观点。这些潜在的问题向阅读教师建议了两件事情:首先, 选文章时, 教师要确定文章中有哪些文化背景知识, 以及这些文化信息与学生的文化信息有什么样程度的不同;其次, 教师需要明确这些文化信息在所描述的社会中代表的程度如何。
无论是外籍教师还是本土教师都具有优势。由于外籍教师熟悉原文的文化信息的代表意义, 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讨论语言中文化信息的含义和代表的社会意义;本土教师具有和学生同样的文化背景, 他们能更好地明白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和自己的文化信息的冲突, 并从中作出合理必要的说明解释。
显而易见, 选择一个原文, 阅读教师需要评估原文中的文化内容和与学生文化冲突的程度。此外, 重要的是, 教师要努力确定原文是否对所描述的社会的代表性观念进行了恰当的描述, 以便学生可以得出准确的文化阐述。
3 阅读教学的有益活动
在选择好原文的基础上, 阅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活动, 帮助他们关注课文和其中的文化信息。
哪些活动是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用来帮助他们理解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呢?教师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问题法。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能认可的, 不是教师强加的。亨利 (1984:29) 归纳了一些问题发的技巧, 可以用来鼓励学生理解原文。
(1) 首句提问式:将原文的第一句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写出和它有关的十个句子。
(2) 主题提问式:让学生设计出与阅读主题有关的一些问题。
(3) 图片提问式:使用一些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提出一些与阅读主题有联系的问题。
(4) 阅读提问式:让学生就原文的各个部分或全文提出问题。
利用学习者自己生成问题的优点在于, 正如亨利 (1984:29) 指出, 这个方法会鼓励学生将阅读认为是发生在学生和原文中的信息互相影响的过程。总之, 在课外的阅读环境中, 学习者总是脱离教师提供的文章去获得一些新的信息, 并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那么, 教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就是使这一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或许答案就在阅读的原文之中。
另一个学习策略就是学生要明白自己的文化与原文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4 文化差异问题
如果阅读障碍在于原文中的文化现象, 自然要求阅读教师应当选择特定文化倾向的原文。首先, 要想完全突出原文中的文化信息的典型性是极其困难的。第二, 理解原文文化内容的差异有许多优点。马歇尔 (1979:33) 发现, 当她帮助学生克服原文中的困难时, 她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提高了, 对学生的文化内涵更尊重了。正如她指出的那样, 使用与学生文化具有许多微妙差异的文章有时会促进教师和学生文化上的认同。因此, 不要回避使用文化上有差异的文章。教师最好明智地评估原文的文化信息的意义, 并与学生一起去欣赏它。
出于当前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 阅读课要反映如下事实:阅读不仅包括过程策略, 还有文化背景知识。外语学习者缺乏文化知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因此, 阅读教师要通过设定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 特别是对另一种文化的最好理解。
摘要:本文认为语言阅读教学与学习者的文化知识密切相关。文章从国外已有的先进教学理念中, 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及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法, 对于教师在阅读中的作用进行了描述, 重点指出了长久以来阅读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如何考虑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文化信息之间的呼应关系, 从阅读的本质上去把握阅读教学。
关键词:文化,知识,语言,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1]Carrel, patricia, Joan eisterhold.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 1983.17, 4:553~73.
[2]Coady, James.A psycholinguistic model of the ESL reader.In 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ed.Ronald mackay, Bruce Barkman, and R.R.Jordan.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79.
[3]Eskey, David.Learning to readversus reading to lear:Resolving the instruc-tional paradox.English Teaching Forum, 1983, 21, 3:2~4.
[4]Gatbonton, E., and G.R.Tucker.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the study of for-eign literature[J].TESOL Quaterly[M].5, 2, 1971, 5, 2:137~43.
[5]Goodman, Kenneth, ed.Miscue analysis:Application to reading instruction.Urbana, III[J].ERIC Clearing-house and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1977.
[6]Henry, Rick.Reader-generated questions:A tool for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J].TESOL Newsletter, 1984, 38, 3:39.
[7]Johnson, Patrica.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 complexit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a text[J].TESOL Quarterly, 1981, 15, 2:169~81.
[8]Kuhn, Thomas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2nd.Chicago, III[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9]Marshall, Madeleine.Love and death in Eden: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ESL students[J].TESOL Quarterly, 1979, 13, 3:331~40.
文化知识教育 篇9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一经提出便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83年,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1996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再后来, 比尔·盖茨创办和发展微软标志着知识产业的兴起。此时期的各家学说和各项研究都在说明,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文化创意产品与知识产品
文化创意自英国首倡, 近年来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各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不同的具体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我国自2008年以来, 也着力发展和振兴文化产业, 并提倡以创意为核心, 依托知识产权, 强调第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目前, 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品指文化创意产业中能批量生产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组合, 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审美情趣,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它经过商业化运作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形态, 产品注重内容、艺术形式及文化价值, 比如表演、戏曲、文学、电影、音乐、动画等。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大多数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内容, 这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1]。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是创意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即其创意来自于文化的产品设计[2]。
知识经济学的核心必然是“知识”, “知识产品”作为经济的主体, 直接参与生产、流通、交换。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 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消费) 之上的经济, 并将知识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张守一等将知识产品分为六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用报告、论文、专著等形式发表;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研究取得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 如技术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等;咨询服务, 包括律师、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教育、保健、预测、管理咨询;文化产品, 如小说、剧本、电影、电视等;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物质产品等[3]。苗建军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知识劳动, 依靠知识或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形成的成果。”[4]高洪深等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支出脑力劳动, 依靠知识、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成果, 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就。”高汝熹等认为知识产品为:其一, 知识的一种结构, 如论文、原理等所谓“软知识产品”;其二, 承载了知识的一种物质产品, 如高技术产品等所谓“硬知识产品”[5]。
同时, 还有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对“知识产品”的概念下了定义。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是一种由智力劳动获得的成果, 因此, 无论从哪一种定义来讲, 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确定无疑的。这种讲究创新性、所有权的无形知识性产品, 是文化创意领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然而,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情况下, 文化创意产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同的门类分成图书产品、影像产品、动漫产品等, 也有的根据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分为五个层面: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期望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延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潜在产品[6]。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从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来理解文化创意产品。以广告、栏目制作、建筑等产业为例, 产业链条示意图如图1所示, 前三个阶段为能够产生创意产品的环节, 每个阶段都会有产品出现, 后面两个环节主要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和收益的过程。前三个阶段都能产生文化创意产品, 但是所产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又各有区别。从法律保护的层面来看, 适用于整条产业链的法律有:著作权法 (版权法) 、商业秘密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著作权从作品完成时就自动产生, 无需取得。所以在第二阶段, 著作权才能形成。也就是说, 在第一阶段产生的知识产品尚无著作权的保护, 因为它只是一个理念, 并未将其物化。然而, 到了第二阶段, 虽然在法理上获得了所谓的“著作权”, 但是因为没有公开发表, 所以如果之后产生了著作权的纷争, 却没有可靠的证据判定“著作权”的归属。只有在第三阶段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文化创意的最终产品之后, 完成第四阶段的发表、传播之后,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相对完善。
对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有版权产品和无版权产品。有版权的产品又分为能够受到法律保护产品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产品。无论是否拥有有效保护的知识产权,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生经济性活动时, 流通的未必是成型的产权商品, 无论是否有形成的权利保护属性, 都是知识产品。所有的交易活动未必属于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却必然属于知识交易的范畴, 并兼具知识产品的创造性、非物质性、价格不确定性等特点, 能够通过脑力劳动获得成果。
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性
如图1所示, 在阶段一产生的知识产品相对来说十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不稳定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 这类的知识产品还不够完善, 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和补充;同时环境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它的存活时间和效用;再次, 阶段——所产生的产品更多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创意”层面, 没有物化下来, 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也很容易通过交流等其他方式被抄袭。所以, 不对此类进行探讨。
阶段二即为所谓脑海中的“创意”物化下来的过程。它可能只是一张简单的草图, 也可能只是一句带有启发性质的语句。由此即可进行知识交易,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在第三阶段完成之后再进行交易。当第二阶段完成时, 接下来进行的是跟甲方提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 即甲方邀约2-3家 (或者更多) 广告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进行比稿, 在比稿过程中各自进行方案阐述。当甲方和3家以上乙方共享商业秘密时, 存在甲方将其方案或创意剽窃、抄袭、擅自使用的可能, 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 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由于创意作品存在无形性、不易控制性、交易使用的一次性以及容易复制性等特点, 创意人员无法有效保护创意且无法拿出著作权归属性的证据, 导致在运用商业秘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权时存在证据不足而无法胜诉的情况。晶立中国副总裁林展贤提到, 他曾经给香港某超市做过广告, 因为当时提案客户不是十分满意而没有执行, 而后来一个与其一样的广告创意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了奖。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
不可否认, 在第三阶段完成了所谓的发表、专利申请之后, 知识交易的过程更容易控制, 交易产品更加确定。但是, 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有自己的优势, 同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这种知识交易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交易方式。
首先, 它能够使创意得以产生并直接呈现的可能性最大化。例如, 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高校大学生, 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在平时的功课、作业中能够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但是, 这些作品往往因为制作周期、经费等原因而被搁浅。这个时期的知识交易可以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提供机遇, 资金的引入以及优秀的制作团队的配合使得优秀的创意点得以放大, 最终呈现给普通受众, 同时也为学生或自由职业者带来继续从事创作的动力。因此, 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 是一种肯定和收获。
其次, 它能够解决文化创意类公司挑选优秀原创作品的需求。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 各种制作技术也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和日本。但中国动漫作品却差强人意, 不断有观众反映中国动漫作品与日本或者欧美某些动漫、游戏作品在人物设定、故事、分镜等方面极其“相似”, 即使是原创作品也难以摆脱日漫、欧漫的影子, 经常被冠以“仿日系漫画”、“仿欧美漫画”的头衔。所以, 国内大量的文化创意类公司呈现出“等米下锅”的局面, 发行作品水平也流于一般。若能够早期进行知识交易, 就能够为公司的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资料, 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 对于文化创意类公司来说, 是一种素材的积累和创作的提示。
再次, 它能够刺激优秀作品的产生。将大量创意点投入生产, 必然会激励从事相关行业的人群积极工作, 并从他人大量的创意作品中获得启发, 促进自身或所在团队的创意产品创作, 产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从而形成行业间的竞争, 良性循环, 形成行业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 能够形成良性发展。
最后, 它能够使大量文化创意产品在社会上投放。大量文化创意作品涌入市场, 充盈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必然会整体地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 文化产品的丰富也会促进文化理论、文化批评的同步发展, 从而能够使普通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社会来说, 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产出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获得的,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富有创新性、创意性。好的创意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或者带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好的影视剧作品、音乐还是精彩的活动策划、节目编排, 抑或是图书、旅游安排, 这些从一开始产生创意概念到最终形成产品, 其间产生的一系列的知识产品都可以进行交易, 并产生无限的价值。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因为它的知识特性会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也会成为未来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1]魏鹏举.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与特征[J].文化月刊, 2010 (08) .51页
2[2]白雪艳.我国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 2012 (06) .59页
3[3]张守一, 葛新权.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5页
4[4]苗建军.知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1) .43页
5[5]高汝熹,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91页
文化知识教育 篇10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企业文化,竞争价值模型
1 引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在2003年9月召开的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上, 正式通过《经修订的2004—2005 年计划和预算草案》, 首次提出“建立一种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WIPO 认为, 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文化是各国的共同需要, 它可以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战略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知识产权可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有力手段。知识产权文化在我国也渐受重视, 一些学者相继作出相关探索。
许多学者尝试定义“文化”, “文化”的定义至今也难以统一。“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概念, 更是难以界定。一些学者的定义颇有“中国特色”, 如郭民生 (2005) 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经过人们继承、丰富和发展而来的, 在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潮流中逐步形成的新型文化形态;宋亚勋和徐君义 (2006) 则定义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 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 能够凝聚全国各民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 促进国家 (区域) 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们的定义都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当前发展, 把知识产权文化视为具有传统特性和时代特征的文化。还有一些学者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进行界定, 如杨信 (2005) 将知识产权文化理解为, 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 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及学说理论共同构成的复合有机体;马维野 (2005) 指出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 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信念。他们的定义围绕知识产权, 综合考虑与之有关的文化要素, 这类定义更能揭示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文化,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 人本、科学、民主、学习、诚信、和谐、创新、创业、创高是其主要要素 (郭民生, 2005;宋亚勋、徐君义, 2006) 。
Quinn等人 (Quinn, 1988;Quinn 和Rohrbaugh, 1981、1983) 构建了竞争价值模型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简称CVF) , 该模型用两个维度将企业文化分成四大类, 如图1所示。第一个维度作为纵轴, 上方是适应性和自由决策 (flexibility and discretion) , 下方是稳定性和控制 (stability and control) ;第二个维度作为横轴, 左方是关注内部和结合 (internal focus and integration) , 右方是关注外部和区别 (external focus and differentiation) 。两轴将图分成四个象限, 每个象限代表一类文化。左上方是团队文化 (clan) , 左下方是层级文化 (hierarchy) , 右上方是灵活文化 (adhocracy) , 右下方是市场文化 (market) 。
知识产权文化具有创新、竞争、学习、超越、开放、交流等特征, 灵活文化具有创新、适应、动态、开放、竞争等特征, 两类文化都属于关注外部、强调变化的文化, 有很多内在的相似性。竞争价值模型划分出的四类文化中, 灵活文化与知识产权文化最接近。如果企业的文化属于灵活文化, 无疑将有利于创建、维持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 探索我国企业当前的主要文化特征, 分析我国企业创建知识产权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2 中国企业文化的实证分析
2.1 样本与测量工具
本研究在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发放问卷, 调查区域以江苏、上海为主, 还包括广东、安徽、山东、浙江、北京等地。因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 无法统计发放问卷份数, 收回问卷498份, 其中有效问卷422份, 回收问卷的有效率是84.74%。
本研究采用Cameron和Quinn (1998) 开发的组织文化评价量表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sessment Instrument, 简称OCAI) 。OCAI是基于CVF开发的量表, 原量表由24个条目构成, 回答者根据描述与企业的相符程度在1分到5分间评分 (1=很不符, 2=比较不符, 3=不清楚, 4=比较符合, 5=很符合) , 从企业的显著特征、领导风格、组织凝聚、战略重点、员工管理和成功标准六个方面来识别企业文化的倾向性。
2.2 研究结果
将总样本随机地分成样本Ⅰ和样本Ⅱ两部分, 样本Ⅰ (N=211) 用于各概念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样本Ⅱ (N=211) 用于各概念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总样本 (N=422) 用于分析中国企业的文化倾向。
对样本Ⅰ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份因子分析法。删除因子负荷量小的条目和划分结果明显不符合CVF的条目, 最后保留18个条目。分析所得数据矩阵的KMO=0.907, Bartlett’s球形检验显著 (Chi-Square=1788.943, df=153, P=0.000) , 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文化呈现清晰的三因子结构, 总体方差解释率为57.974%, 量表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均大于0.8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负荷系数小于0.45的数据没有显示) 。
因子一包含的6个条目均测量团队文化, 因子一命名为团队文化。因子二包含的7个条目来自于测量灵活文化和市场文化的条目, 虽然涉及两种文化, 但这两种文化均在CVF图的右方, 属于关注外部型文化, 因子二命名为外倾文化。因子三包含的5个条目均测量层级文化, 因子三命名为层级文化。对样本Ⅱ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重要的绝对拟合指标均达到了较好的拟合水平, 符合基本要求。因此, 本文将中国情景下的企业文化划分为团队文化、外倾文化和层级文化三类。
表4是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各类文化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列, 依次是层级文化、团队文化和外倾文化。得分最高的层级文化与得分最低的外倾文化相差0.295分。
注:** 表示p<0.01;* 表示p<0.05。
3 研究结论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文化深受地理、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之中, 一面临海、三面陆地交通不便, 形成了与外部相对隔绝的大陆民族文化;中国早在约六千年前进入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 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文化;中国的奴隶社会是宗法奴隶制, 封建社会是宗法封建制, 氏族社会的解体完成不充分, 形成了重视血缘种族、内部关系的宗法制度文化。因此, 传统中国文化偏向于关注内部, 对外部关注不足, 为培育团队文化、层级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社会在近代发生了巨变, 中国文化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积极探索和消极渗透中广泛而深入地吸纳世界文化。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经济战略, 自此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世界交流。当代中国文化正积极地开始关注外部, 为孕育外倾文化提供了新鲜的土壤。本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情景下企业文化可被分成团队文化、外倾文化和层级文化。新的划分方式不同于CVF, 原因是:绝大多数企业关注内部, 并可根据强调变化或稳定进一步划分成团队文化和层级文化;在新的经济环境中, 一些企业通过倡导关注外部而逐渐形成了以外部为导向的文化, 但这种文化根基浅, 同时糅合了灵活文化和市场文化的特征, 难以进一步划分, 只能将其重新命名为外倾文化。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主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在中国情景下, 企业文化可被分成团队文化、外倾文化和层级文化三类;
(2) 中国企业具有较强的层级文化特征;
(3) 中国企业具有较弱的外倾文化特征。
知识产权文化与灵活文化具有相似的特征, 而在中国情景下, 灵活文化与市场文化难以区分, 只能将两者归为外倾文化;并且, 外倾文化得分最低, 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外倾文化非常弱。这些结论都说明, 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创建知识产权文化的良好氛围, 不但不能支持知识产权文化发展, 还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银行知识员工的文化管理 篇11
知识员工,即“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是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0年代中期主要针对经营管理者提出并定义的。这类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其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加拿大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因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员工。参照表1的界定,无论从阶层、还是从职业、学历、工作内容上划分,目前银行大多数员工都可以称为知识员工。然而,由于银行知识员工具有特殊的职业、个体和需求特征,对传统银行管理范式提出了巨大挑战,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棘手问题。
企业文化最早由美国管理学者提出。美国管理学家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各部门所拥有的共通的文化现象。著名管理学者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美国企业文化专家埃德加?沙因认为:文化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积淀下的约定,是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系列全体成员都认可并遵守的原则、政策和价值观,是企业理念、经营战略、产业架构、产权关系、治理结构、分配机制、规章制度等管理要素的综合反映。它使全体员工为了企业共同的目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并在企业内部规定了行为方式和表现方法。优秀的企业文化淡化了员工单独处理信息的要求,补充了企业正式的行政控制系统,减少了内部监督和协调成本,弱化了企业内个人偏好的倾向,使员工更趋于合作并认同企业价值。所以,文化管理是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必须手段,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全体员工实施自我管理及内部组织高效运行的主要力量,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还应注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国外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不断消化、吸收和创新。事实表明:有效的文化管理能够降低成本,增进经营绩效,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实现基业长青的持续动力。
银行知识员工的特征
从银行知识员工的职业特征来看,由于多数银行工作是通过脑力劳动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创新并形成知识成果,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复杂,它体现在工作的内容、程序、结果和方式等各个方面。首先,银行工作的内容复杂多变,过程难以控制,指标难以量化,结果难以考核。其次,银行工作的方式呈团队趋势:一是由于分工的高度专业化,完成现代商业银行工作一般都需要各个领域知识的配合;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工作步伐节奏加快,完成任务的时间周期大大缩短,个人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开放式讨论和全方位合作,对塑造团结合作的企业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和知识员工本身都越来越重视相互之间的文化契合程度,否则严重影响个人发展和组织绩效。
从银行知识员工的个体特征来看,尽管其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由于能力和工作上的共同特征,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共同点。银行知识员工的界定规定了他们都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专业人士,具备某一专业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有很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银行知识员工拥有的知识具有深奥性、分析性和难以替代性等特征。此外,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悟性、自主性和进取性。
从银行知识员工的需求特征来看,有效管理员工的关键是通过满足他们的需求达到激励、开发员工的目的。其实,银行知识员工相对普通员工的需求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由于银行知识员工接受了更多的教育,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因此会在物质、精神上产生更多、更高、更新的需求。而且,由于他们具有自主性、进取性等个性特征,因而在职业发展前途、职业技能提高、影响范围和力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比较强烈。
银行企业文化的管理范式
与传统企业中普通员工劣势者、受雇者的地位相比,银行知识员工特别是核心知识员工则成为优势者、投资者和合作者,改变了传统的雇佣劳动关系。所以,如果仍沿用传统管理范式,效果往往只能适得其反。从文化管理视角,银行知识员工的管理思路可以重点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以组织文化引导人
从现代商业银行企业层面,隐性的组织文化已经取代显性的制度控制成为新的组织要求。事实上,组织文化不仅对银行知识员工具有较强的引导力,更是一种强有力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代表了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体系。美国管理学家蒂尔和肯尼迪指出:管理者不只是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他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思考文化的价值观上,引导员工支持和塑造组织文化,并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因日常工作的起伏而引起的价值观冲突上。这样,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根据潜在的组织文化规范进行自我管理,管理者对于整个组织系统的控制就更加容易。并且,这种管理范式充分体现了对银行知识员工的尊重,他们在自己认可的理念和制度下工作,就会自觉遵守、积极执行,而不会敷衍工作,也迎合了他们自主性的个体特征要求。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不只是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知识员工的行为,而是引导他们建立和银行一致的文化约束力。银行可以通过设置企业文化管理部等机构,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阶段,选择和设定科学、合理、持续的文化管理目标、计划和方法来引导员工自发去做正确的事,提高文化情商,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以团队文化规范人
在银行部室等团队层面,还有相对组织文化更具体、更微观、更具特色和约束力的团队文化。管理研究者巴克发现:随着企业内自我管理团队的组建,团队成员在一定范围内还形成了一套基于价值观的规范化规则,即团队文化,来更有力、全面地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即协和控制。团队成员,不管身居何职,只要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和惩罚。协和控制并没有将员工从韦伯所说的“理性控制的铁笼子”,即传统企业中的官僚控制中解脱出来。相反,随着这种协和控制系统的逐步建立,慢慢将铁笼子越束越紧,更加有力地约束着组织中的成员。因此,在现代商业银行中,知识员工能够直接感知的团队文化已经取代规章制度成为最有影响力、最具约束力的控制手段。当团队中知识员工的价值观具有相当程度的共识和高水平的协调时,团队文化便开始取代制度等显性控制成为对成员最大的约束力。和显性控制相比,团队文化是以观念的形式,从非计划、非硬性的因素出发来调控银行知识员工的行为,是一种影响更为强大的组织规范。一旦他们的个体价值观融入了整个团队文化,便会潜移默化地按照文化的隐性要求来协调工作、规范自我。
以教育培训开发人
结合文化知识促进英语教学 篇12
第一, 我想指出的是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当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会感受到一种来自于熟悉的母语文化的冲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很努力, 可他们却很难摆脱来自中文的强大影响。对中国学生来说, 长时间地学习英语会使他们感到疲倦, 这就是学习者最初遭遇到的文化冲击的信号。那么,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应该把学习英语当作一种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入文化知识的教学。
尼尔森·布鲁克斯, 这位20世纪60年代顶尖的语言教学理论家, 是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加入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最主要的著作———《语言和语言学习》包含了一章“语言和文化”, 其中他特别强调说, 为了发展语言教学, 必须要正视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文化和语言不可分割, 在教语言的同时不带入文化知识是不可能的, 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必要内容。总的来说, 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一部分。但是, 目前在英语课堂上, 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仍然极其有限, 这一部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弱点。
那么, 到底什么内容应当包括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呢?
英语国家使用的礼貌得体的语言和举止是有必要教给英语学习者的。因为英语学习者仅仅依靠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就掌握得体的语言和举止的, 而是需要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可以被理解成一个专业的概念———文化能力, 是指对社会准则、行为规则和大众价值观这些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正确掌握。
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正确地使用, 具体地说, 指的是在正式及非正式的场合, 用英语应对不同的情况。因此, 学生要学会一些涉及社交领域的表达, 例如, 如何与人打招呼, 如何给予或接受称赞, 如何道歉, 如何礼貌地提出请求。另外, 学生还需要明白一些非口头形式的语言, 注意适合于不同场合的语音、语调等,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隐藏的文化”。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英语国家的正确的言行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是社会准则的基本组成部分。角色扮演、示范、影像资料等都是教授这些社交技巧和表达的好工具。
理解和诠释英语文化是英语教师的重要工作。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 所运用的教学理念应当与学生的教育背景相符, 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文化程度、知识范围以及英语能力等因素, 进而选择相应的材料帮助他们理解。材料可以包括图表、图片、多媒体材料等。这些材料可以使得英语学习者能更容易地理解英语中的文化, 进而接受文化信息, 把复杂的信息变为自己的知识。学生们不应当仅仅被教给文化本身是什么, 教师还应该仔细地教给学生在不同的情形下如何作出正确的反应。依我所见, 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方面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素质:具有文化影响着语言获得和行为的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见解;对于自己本国文化的尊重态度;规划有效文化教学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训练, 英语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多样性的文化, 并且获得文化影响着语言获得和行为的意识。此外, 还能加深学习者对自己本国文化的见解以及学习到帮助解决文化困惑的方法。因此, 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能力。
总而言之, 双语及跨文化教育是有效改进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途径。英语学习者需要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联系起来, 建立起英语和文化之间的联系。理解隐藏的文化、解决文化困惑是在英语学习中攻克文化障碍, 学到地道英语的方法。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帮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文化的大门, 与此同时, 又加深了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