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知识论文

2024-06-21

民族文化知识论文(精选12篇)

民族文化知识论文 篇1

一、从国家战略和政策方面来看呈良好的发展趋势

从立法方面来看, 2008年, 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其中第四部分特别制定了专项任务, 并且明确提出涉及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保护相关的几个任务, 就有对遗传资源、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 这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福音。除此之外,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给了一个确切的界定。该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们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务和场所, 并明确对其进行了分类, 包括口头文学、传统技艺、医药、传统礼仪等民俗。可以说这部法律的颁布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举足轻重的, 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意义。这也和联合国关于世界范围内各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谋而合。这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知识的权益得到公权力的重视和保护, 有利于其发展。

二、少数民族内部本身的保护不够

众所周知,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且大多居住于一些偏远的地区, 信息相对闭塞, 少数民族自身掌握的很多技艺都源于生活的需要, 当地人把之当成理所当然的东西, 作为生活必备的一项技能, 或者某些民族所独有的特色产品。而当前旅游业发展迅猛, 更多的外来人口接触到了特定社区才具有的东西以后就带走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盗用, 以此为商机用于工业生产, 更有甚者抢先注册成为商标或者申请专利用于谋利, 而真正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对此却全然不知, 只有在使用受限时才意识到此项权利已被他人恶性抢先掠夺和占有。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比如美国迪士尼公司找准商机以我国民间故事花木兰从军为蓝本, 并把其制作成为动画电影以后, 获得不菲的票房, 而中国不但没有任何收益却要向美国支付高额版权费才能取得动画花木兰的播放权。这样的例子属跨国性的例子, 国内其他团体或者组织盗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并从中获益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的。这里, 笔者举一个曾经在一个讲座当中从发言人那里听来的例子作为例证:大概是这样的, 在云南某某地区有一个逢年过节的习俗就是敲一种当地特有的鼓, 并有专业的表演团来敲锣打鼓以表示庆贺, 然而有人从中找到了商机, 并把此种表演抢先注册。一旦此鼓声响起, 此人便找到敲鼓者要求付给其使用费。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情况在少数民族地区必定不止这一例, 这首先源于少数民族本身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 才给别人有机可乘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少数民族自身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少数民族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产出诸多的文化瑰宝, 却在保护方面做得不够。我们擅长于生产知识, 但是我们却没有很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让其在异国他乡得到了茁壮生长, 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正如前面第一、二点所说, 就我国当前形势来看, 传统文化知识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机遇在于当前国际上和国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度不断加深, 人们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且作为一个国家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组成部分, 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因此能够得到很高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此外, 从我国国家战略的整体方向也不难看出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升国际话语权。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当中不可不提的民族医药也是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国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的民族医药畅销海内外:如云南的三七、天麻, 还有我国贵州的苗药、侗药等, 在经济上都给我国的GDP做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 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巩固和提升。然而我们都知道, 事物的发展是具有两面性的, 随着互联网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这些对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正如大家所看到的, 信息的全面开放化就带来了信息复制率的上升, 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假冒民族特有的产品或者是未经许可就私自使用具有文化特征的事物的现象, 这应建全相关对真正的传统文化知识产权拥有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因此, 国家应建立相关法律。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众多, 由于各民族自身的特点和属性的不同致使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迥异, 并在历史长河不断发展和传承当中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给我国的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现状

民族文化知识论文 篇2

一、学校概况

甜水中学位于辽阳县东部,学校占地面积23600平方米。学校现拥有教职工37人,其中2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占教师总数57%,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100%的教师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学校在校学生308人,设11个教学班。201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建起了2200平方米的崭新教学大楼,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二、几项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民委《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大力开展民族知识进校园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做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精心部署。我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及时进行研究部署,把民族知识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组织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实施计划,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同布置、同指导、同检查、同考核。根据我校各个年龄段学生特点,在学校校本课程、乡土课程中专门安排民族知识教育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还将民族知识教育有机融入到社会、思想政治、音乐和美术等相关学科教学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民族知识教育真正入眼、入耳、入心。

二是创新载体,拓宽渠道。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分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教育。通过班会、团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宣讲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广大学生从小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平台,介绍各地民俗和民情风情,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是开展活动,提高实效。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的原则,结合传统节日,组织观看以民族团结、民族发展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举办民族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组织民俗和民族风情文艺节目展演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关心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并通过他们辐射全乡所有家庭,加深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全力营造有利于民族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

以上是我们做的几项工作,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还有不足,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创新思维,拓宽渠道,把“民族知识、文化进校园活动”生动活泼的开展起来。谢谢大家!

辽阳县甜水满族乡中学

文化知识集锦 篇3

许多国际知名作家都有着自己的创作特点,各有其在写作时鲜为人知的浪漫行为,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载文予以介绍,读来颇为有趣。

奥尔罕·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谈起创作过程,奥尔罕·帕慕克说他经常会把小说的第一句话写上50或者100遍。“最难的事情莫过于第一句话——这很痛苦。”帕慕克说。他习惯在方格纸笔记本上手写创作,在一页上写作,留下下一页用来修正,他常常会在修改部分画上气球形的对话框。接着,帕慕克会将笔记本交到打字员那里,由他们打成手稿;然后,他再在上面作标记,送去重打。这个过程要重复三四次。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知名作家。她从小喜读神话故事和童话,后来她的许多诗作都从中获得灵感。当被问到她是从哪里获得小说创作灵感的时候,她说,当灵感袭来时,她会在纸巾上、餐馆的菜单上、报纸的空白处草草写下短语和笔记。她通常会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路线有个大致的概念。“但往往却是错的。”她说。接着,她会在手写和电脑写作之间来来回回。当一段情节开始成型,她会打印出有关章节,然后在地板上把它们整理成堆,接着通过移动不同堆的内容决定先后顺序。

石黑一雄,1954年11月8日生于日本长崎,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1989年,石黑一雄因小说《落日余晖》获得了在英语文学里享有盛誉的“布克奖”。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称其常会为一部小说花上两年的时间做研究,然后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创作。由于他的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叙事的腔调尤其重要,因此他会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写上几个章节,对叙事者进行“试听”。在开始写草稿之前,他会编制笔记文件夹、流程图,不仅策划故事情节,而且也关乎情节展开后更为微妙的层面,比如人物的情感或者记忆。

太阳的代称

一、以“乌”“鸦”为标志的代称

传说太阳中有只三足的乌鸦。《淮南子·精神训》曰:“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张衡《灵宪说》:“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象,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古人据此传说,便用“乌鸦”这种飞禽作为太阳的代称(有时把叫鸦”拆开单用)。如:“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亦乌相趁走。”(白居易《长庆集·劝酒》)另有:乌、踆乌、阳乌、金乌、旸乌、晨乌、九乌、织乌、东乌、乌焰、鸦、金鸦、红鸦、赤鸦、踆鸟等。

二、以“钲”“盘”“镜”为标志的代称

“钲”“盘”“镜”是人们常见常用的器皿,且多为圆形。又因太阳初升时像红色的盘,柔和美观;到了中天,又似金色的钲、镜,明亮耀眼。古代文人便用这些器皿的形状,敷以色彩,作为太阳的代称。如:“东方动光彩,晃晃金钲吐。”(范成大《石湖集·晓出古岩呈宗伟·子文》)另有赭玉盘、铜钲、红镜、宝镜、火镜等。

三、以“轮”字为标志的代称

太阳像圆圆的车轮,悄无声息地滚动,从东到西,周而复始,亘古不变。古代墨客便以车轮之状,敷以颜色,作为太阳的代称。如:“恨君不上东峰顶,夜看金轮山九幽。”(苏轼《韩太祝送游泰山》)另有:乌轮、飞轮、红轮、火轮等。

四、以”羲”字为标志的代称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神仙羲和是太阳的驭者,专为太阳驾车巡游天界。古人因用神话人物作为太阳的代称。如:“羲和誓不留,重阴润万物。”(曹植《赠王粲》)此外还有:朱羲、羲轮等。

五、以“阳”字为标志的代称

此类代称,或源自古文字解释,或以相关的事物互相替代而形成。《后汉书·丁鸿传》:“日者,阳精,守时不亏。”后人因以阳精作为太阳的代称。如:“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阮籍《采薪者歌》)另有:旸、阳曜、阳灵等。其他方面的代称还有不少。如:亦羽、赤盖、赤烧、赤焰、金虎、暖红、太昊、玄晖等等。

唐代文人的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唐人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此体为之,大诗人李白、杜甫等都写过不少。

唐代诗人孟浩然,苦学多年,进京赶考,名落孙山。他给丞相张九龄写了一首五言律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期求得到援引推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八月湖水,碧波荡漾,水天相接,混为一体;湖面之上,雾气升腾,波浪翻滚,撼击岳阳。后四句转入抒情,言明心迹。想渡湖而无舟楫,圣明时代却不能有所建树,心感愧耻;看着别人垂钓,多想一展自己的身手。诗歌委婉地表达了希望为圣朝干一番事业的急切心情。

另一位唐代诗人朱庆余,在临考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探听虚实:“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洞房花烛夜后,早晨要拜见公婆,精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此诗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张籍看过,大为赏识,回诗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民族文化知识论文 篇4

1 翻译的“重新创作”过程

将蒙文译成汉文的难度显然就是这个“重新创作”过程。也就是说, 学蒙文的人拿汉语构思文章难度比较大。尤其是语言组织方面与汉族作家相比绝不是一个层面。这不是水平的差距。而是民族思维的区别。可以说, 将蒙文译成汉文的难度取决于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蒙古学校都开设“蒙, 汉, 英”三语课。据了解, 蒙古学生学蒙语的成绩往往超于学汉语和学英语的成绩。同样汉族学生学汉语的成绩往往超于学英语的成绩。这不奇怪。每个人从小接受的是本民族的文化熏陶。因而, 任何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必然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文化对“个人”已经根深蒂固不可改变。所以, 人就是民族文化的化身。这是不可否认的真理。所以, 民族文化决定民族思维。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正因为民族思维体现于“个人”, 之所以学蒙文的人拿汉语构思用汉语组织语言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其实, 将蒙文译成汉文主要把握两点就能解决难题。一是调换思路;二是语言的运用。因为蒙汉两个民族生活习俗, 风土人情, 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不同却造就了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所以, 将蒙文译成汉文的过程中必须调换思路。也就是说, 拿汉语的思路取代蒙语的思路。按照汉族人的思维方式重新构思。可前提是必须确保原文的核心内容。如果, 经过翻译改变了原文的核心内容那就不属于翻译而属于篡改。一篇文章里从头到尾贯穿着民族思维。可翻译当中必须抛开原来的思维模式而采用另一个思维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整地表达原文核心内容的同时凸显出另一个民族的思维特点。可是一个人的民族思维根深蒂固难以取代。不过, 要把一篇蒙文成功地译成汉文首先了解汉族文化内涵和掌握汉语法基础知识。这是翻译者必备的功底。把蒙文译成汉文的过程中文字的把握也是个关键。汉字和蒙字属于两种语言体系。蒙字属于音节文字, 而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所以这两种文字运用上各不相同。两种文字在句子成分上正相反。蒙语句子成分顺序是名词前面动词后面。而汉语的语句成分顺序是动词前面名词后面。所以, 把蒙文译成汉文必须抛开蒙文语法规则而遵循汉语的语法规则。语言和语句的翻译也属于重新创作。如果翻译过程中还是按照蒙语语法规则那必败不可。因为, 蒙文造句和汉文造差距很大。要是把蒙文按照依次一字一字地译成汉文, 那肯定驴头不对马身前言不搭后语, 导致语句不通顺的毛病。如果不遵循汉语语法的造句规则翻译文章。那译文中会频频出现病句, 用词不当或者语句不通顺等毛病。这些毛病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蒙文和汉文表达同一个内容的语句结构互不相同。例如, 蒙文造句上把“吃饭”表达为“饭吃”。这说明, 两个民族的思维正相反。有人翻译的科尔沁民歌“丹纳巴拉与金香”这首歌词中有这么一段译文《高大的梧桐树根子烂掉了后莺歌鸟在哪儿坐落呀》。这段译文读起来很滑稽。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用汉词造了蒙句。用的是汉词, 造的是蒙句。作者完全是按照原文的语句结构一字一字地翻译出来而没有遵循汉语语法的规则把这段话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缺乏了重新创作的过程。所以, 这段译文听起来很别扭。语句上也不通顺。其实这段歌词的原内容是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丹纳巴拉当兵走了。他心上的人美丽漂亮的金香妹妹感到孤独。原文上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这段难以割舍的恋情。梧桐树是莺歌鸟的栖身之地。年轻小伙子丹纳巴拉是美丽姑娘金香的情感依托。如果梧桐树遭到暴风雪袭击折断了。拿它当栖身之处的莺歌鸟就没地方坐落了。亲爱的丹纳巴拉哥哥要当兵走了。心上的人金香妹妹就失去了情感的依托。

2 把原文的意思能充分地再现出来

翻译过程中必须抛开原来的思路打乱原文的语句结构按照汉语表达的要求重新组织语言。还有一件不可忽略的环节是通过精读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这是翻译文章的底线。也就是说, 充分理解原文内涵后才落笔。其实, 翻译一篇文章好比在别人的娘胎里生出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娘胎”指的是原文的框架。文章里自然包含着作者的思维, 感情和思想倾向。这些作者主观的因素限定了文章的框架。在原定的框架里把原文包含的主观意识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表现出来就等于生自己的孩子。

3 蒙汉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尊重蒙汉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当今社会, 文学翻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读者能不能正确的理解一篇文章的真正含义并不全在于语言的逐字翻译。在很大程度上, 它取决于蒙汉文章文意的整体性把握, 这样才能够传递正确的信息。在翻译实践中, 文章的文化背景是翻译必须考量的一个因素。因此, 翻译者在进行蒙汉翻译时, 要从蒙汉民族的地域角度上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民族差异, 从而进行正确理性的翻译工作。

3.2 翻译时应遵循蒙汉文化的适度原则

在进行蒙汉翻译时, 有些翻译者会选择归化的方法, 而有些翻译者会选择异化的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 它们都对译文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归化法就是要丢掉注释的策略, 而采用异化法就是对难以理解和翻译的地方进行注释。其实, 在蒙汉翻译中, 两者可以兼顾使用。换言之, 在翻译工作中, 采用哪种翻译都是不被否定的, 但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与场所, 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手段进行翻译, 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

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它连接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以及群体的思维模式。谚语的翻译能够丰富的传达民族文化寓意。因此, 翻译者在做蒙汉翻译时, 应了解蒙汉民族文化的内涵及文化差异, 并且灵活、准确的瞄准信息, 这样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希腊文化礼仪知识 篇5

相见

希腊人见面告别时习惯握手。如握得紧,则表示友好。亲朋好友之间也常拥抱亲吻,不分男女。初次见面的人应交换名片。希腊人的称呼方式沿用英语习惯。只能对熟人朋友直呼其名。对于长辈要用尊称并优先招待。希腊人对约会不太守时,但最好还是提前用电话通知一下。不要对希腊人的某样东西赞不绝口,因为主人可能会以为你非常喜欢,而非要坚持送给你,他们的真诚和慷慨可能会使你不知所措。去做客时可给女主人带鲜花或蛋糕。

餐饮

希腊人的饮食一般是面包、乳酪和烤鱼,喜食牛羊肉。其口味清淡,不爱油腻,常以柠檬汁、番茄汁和橄榄油为调料。他们爱喝酒,微醉为止。喜欢吃凉菜,喝冰镇白葡萄酒,一年四季都饮冰水,爱喝浓咖啡。男女老少都爱抽烟。

服饰

在社交场合,男人穿深色西装,女士穿套装,整齐大方。平时穿着随意。民族服装在庆祝和表演活动时才穿。外出散步时,喜欢将手帕夹在白色短衫的中央,在社交场合,男子常在深色西装上衣的左侧口袋里插一方手帕,只露出一角。希腊人跳舞时也爱挥舞手帕,但千万不要当众用手帕揩鼻涕。希腊人喜欢将蓝色和白色相搭配,也喜欢鲜明表示积极向上的颜色,如黄色、绿色。

习俗

圣诞节准备工作

随着圣诞临近,准备工作也开始。房屋精心打扫,很多希腊主妇还会在节前几天准备圣诞饼干,在圣诞当天食用。饼干分为两种,蜜蜂饼干(melomakarona)和糖饼干(kourabiedes),这两种都会是圣诞节时希腊家庭的装饰一部份。

另外,在希腊,圣诞节前40天左右是斋戒日。斋戒主要是因为宗教原因,很多人也认为这有利于身体健康。圣徒在这段时期不能吃任何肉类或相关产品,比如肉蛋奶。

圣诞船和圣诞树

希腊圣诞节有两种特点:一是宗教和严肃气氛,另一面则充满了节日的欢乐。两种特点都有自己的魅力。根据希腊圣诞节传统,节日的守护神也是水手的保护神圣尼古拉斯。因此,人们会把船用彩灯装扮起来。但现今更多的希腊人更倾向于购买并装饰圣诞树,不论是真的还是人工的,通常在圣诞节前几周开始着手装饰,一直保留到主显节。

希腊圣诞歌

传统习俗保留至今的其中一项就是希腊圣诞歌,希腊语称calanda。孩子们两三个一组站站在屋子里送出祝福并唱圣诞歌,通常还会伴有铁三角器,手风琴,或口琴伴奏。

孩子们还会一家一家地串,然后敲门问道“我们可以说么”。如果房子的主人回答可以,孩子们就会唱圣诞歌然后送出祝福称“明年会很幸福”。几年前,房子的主人会送给孩子们一些甜品或蛋糕,但是现在他们会给一些零钱。

风俗禁忌

1.马蹄铁、大蒜、石榴都被视为避除邪恶的吉祥之物,蛇被视为神灵、盐被当成祭神的圣物,鼻孔被视为灵魂的通道,打喷嚏会使灵魂不安甚至出窍。而猫却会引导人下地狱。黑色象征死亡。忌讳“13”和“星期五”。在希腊是不能随意拍照片的,也不许拍照古迹。

民族文化知识论文 篇6

新版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必须的语言文化意识与知识。因此,任何将英语文化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一项教学任务。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了解这个民族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英语教学与学习,离不开学习英美等国家的文化。

一、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很多的英语单词源于文学名著、神话传说、语言故事或历史事件、风尚习俗,带有丰富的文化涵义,是语言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归纳、对比、渗透英语词汇文化的涵义。如,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把自己比做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愿望。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因而,英美译者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颜色词汇不仅仅是自然色彩,不同国家对颜色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喻指人的品德、情绪及对事物的看法,如,英语中:green hand (新手),see red(怒火万丈),black sheep(败家子),black day(发生不愉快的日子),white elephant(大而无用的东西),white lie(善意的谎言),blue blood(贵族出身),Mr. White is a white(忠实可靠)man. I was tickled pink (欣喜若狂)when I got the chance for further education. 等。这些文化涵义丰富的词汇,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铺垫,从字面上难以领会。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切忌忽视文化差异,望文生义或者逐字对译引起的误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make food(做饭),make tea(沏茶),make money(挣钱),make progress(取得进步),make mistake(犯错),make a decision(做决定)。相反,汉语中同一个“看”字,在英语中根据语言习惯翻译为,watch TV(看电视),see a doctor(看病),read the book(看书),go to the theatre(看戏),look at the picture(看图)。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最能体现时代或社会的变化的一个要素,应而它不仅受到文化的制约,而且也能生动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或内涵。因此,英语词汇学习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在对话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

文化的差异最能体现在交际活动中。对话是体现语言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和功能项目,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如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规范用语,提醒学生对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要慎重,对别国社会习俗要尊重,社交礼仪要得体。例如:人们在告别时,汉语则除了“再见”外,主人还会说“慢慢走”、“走好”、或“小心点!”“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若用英语说:Please walk slowly!Be careful!Take care of yourself!外国人就会感到困惑。在此场合主人只要说: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 或Bye Bye!See you next time 或It is nice talking to you 就得体了。

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A代表age,R 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或吸收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文化教学阅读材料,这为开展文化知识学习创造了条件。例如,与英美文化知识关系密切的阅读材料有:The British Isles,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ew Zealand,Australia,Festivals等很多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内容的阅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拓展教材中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中文化内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Festivals一单元时,我们列举中西的主要节日。为了使学生对西方其它重大节日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中西节日在时间、庆祝的方式以及表达的文化涵义,达到对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在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积累有关的文化知识,体会和感悟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而且能提高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只有比较才能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其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学习文化知识的活动。如,学习一些英语谚语、俗语、格言和成语,像as strong as a horse, as stupid as a goose, 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 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luck。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这些内容能反映出西方民族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播文化的任务,所以,一个语言教师同时又是一个文化教师。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播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语言则赋予文化内涵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也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其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为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必要。

民族文化知识论文 篇7

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 (Del Hymes, 1972) 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 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 (Cenale&Swain, 1980/1983) 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 丰富了焦急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 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 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 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 (高永晨, 2006) 中, 调查者发现如今学多原因导致今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现状。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不够了解, 因此就不能准确地道地应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 较为系统地进行语言学习的地点莫过于课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也必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 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2.1 文化错误影响语言学习的纯粹性

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造成这些语言学习的障碍时多方面的。其中一重要原因就需要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是传递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因此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也是同样不能孤立开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文化错误, 这些文化错误大大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流畅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影响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成为学生犯文化错误的原因之一。不同于汉语语句, 英语句子中的语法成分有其独立作用, 以谓语为核心来控制句内各种成分。涉及动作含义的句内其它成分要以非谓语形式或从句按规则与主谓结构相连。但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句子并不少见。

(1) I have many companions dream of going abroad.

(2) Although I tried, but I still failed.

这样的句子正是由于中国的思维习惯而生成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如果不改变汉语的思维方式, 像这样不伦不类的句子会继续滋生, 学习地道、纯粹的英语将面临巨大障碍。

2.2 母语文化干扰

文化干扰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下意识地强加到所学的目的语上去, 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 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形态的载体, 习惯于某种文化的人往往不把自己的习以为常的行为看作受某些内在的符号规律所支配。一种文化观念越是强大, 这种文化符号及其表意功能就越是不为人所自觉意识。如果我们把语言这个最典型的符号系统作为模式, 我们就必须努力排除视非语言符号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习惯, 把注意力引向它们的内在结构及其约定俗成的基础。这样学生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少, 进而不出现以下尴尬对话所导致的交际障碍。

(3) —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No, no!Where, where!

当然,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程度, 要避免由于过于强调目的语文化导入而造成的在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 这样才能更好地兼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2.3 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够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学习能力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成正比。这即是“高分低能”的表现之一。很多学生对于跨文化方面知识、对西方习俗的了解程度、对非语言交际了解程度都不够深入, 因此与外国人交往时就很被动, 这些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表现。美国外语教学协会 (American Counci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在其编写的外语教学大纲中把社会文化能力列入交际能力中, 这样跨文化能力就成了与语言运用能力并行的另外一种能力。在外语教育界, 有一股更强大的动力促使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影响文化知识学习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培养文化意识。教材中不符合文化现象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 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目的语的把握和运用。因此教材选编上要兼顾知识性和文化性, 同时还要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采取出国培训、文化讲座、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有效利用教学设备, 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生动地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 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 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 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承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这样才能了解文化差异汇中较多的隐形因素。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灵活性。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采取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来学习文化知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培养学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能力, 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 这都要求学生掌握精准的文化知识, 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及其准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

[2]顾嘉祖, 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刘纪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错误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

民族文化知识论文 篇8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一经提出便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83年,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1996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再后来, 比尔·盖茨创办和发展微软标志着知识产业的兴起。此时期的各家学说和各项研究都在说明,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文化创意产品与知识产品

文化创意自英国首倡, 近年来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各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不同的具体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我国自2008年以来, 也着力发展和振兴文化产业, 并提倡以创意为核心, 依托知识产权, 强调第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目前, 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品指文化创意产业中能批量生产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组合, 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审美情趣,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它经过商业化运作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形态, 产品注重内容、艺术形式及文化价值, 比如表演、戏曲、文学、电影、音乐、动画等。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大多数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内容, 这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1]。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是创意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即其创意来自于文化的产品设计[2]。

知识经济学的核心必然是“知识”, “知识产品”作为经济的主体, 直接参与生产、流通、交换。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 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消费) 之上的经济, 并将知识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张守一等将知识产品分为六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用报告、论文、专著等形式发表;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研究取得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 如技术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等;咨询服务, 包括律师、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教育、保健、预测、管理咨询;文化产品, 如小说、剧本、电影、电视等;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物质产品等[3]。苗建军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知识劳动, 依靠知识或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形成的成果。”[4]高洪深等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支出脑力劳动, 依靠知识、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成果, 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就。”高汝熹等认为知识产品为:其一, 知识的一种结构, 如论文、原理等所谓“软知识产品”;其二, 承载了知识的一种物质产品, 如高技术产品等所谓“硬知识产品”[5]。

同时, 还有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对“知识产品”的概念下了定义。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是一种由智力劳动获得的成果, 因此, 无论从哪一种定义来讲, 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确定无疑的。这种讲究创新性、所有权的无形知识性产品, 是文化创意领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然而,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情况下, 文化创意产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同的门类分成图书产品、影像产品、动漫产品等, 也有的根据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分为五个层面: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期望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延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潜在产品[6]。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从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来理解文化创意产品。以广告、栏目制作、建筑等产业为例, 产业链条示意图如图1所示, 前三个阶段为能够产生创意产品的环节, 每个阶段都会有产品出现, 后面两个环节主要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和收益的过程。前三个阶段都能产生文化创意产品, 但是所产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又各有区别。从法律保护的层面来看, 适用于整条产业链的法律有:著作权法 (版权法) 、商业秘密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著作权从作品完成时就自动产生, 无需取得。所以在第二阶段, 著作权才能形成。也就是说, 在第一阶段产生的知识产品尚无著作权的保护, 因为它只是一个理念, 并未将其物化。然而, 到了第二阶段, 虽然在法理上获得了所谓的“著作权”, 但是因为没有公开发表, 所以如果之后产生了著作权的纷争, 却没有可靠的证据判定“著作权”的归属。只有在第三阶段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文化创意的最终产品之后, 完成第四阶段的发表、传播之后,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相对完善。

对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有版权产品和无版权产品。有版权的产品又分为能够受到法律保护产品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产品。无论是否拥有有效保护的知识产权,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生经济性活动时, 流通的未必是成型的产权商品, 无论是否有形成的权利保护属性, 都是知识产品。所有的交易活动未必属于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却必然属于知识交易的范畴, 并兼具知识产品的创造性、非物质性、价格不确定性等特点, 能够通过脑力劳动获得成果。

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性

如图1所示, 在阶段一产生的知识产品相对来说十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不稳定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 这类的知识产品还不够完善, 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和补充;同时环境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它的存活时间和效用;再次, 阶段——所产生的产品更多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创意”层面, 没有物化下来, 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也很容易通过交流等其他方式被抄袭。所以, 不对此类进行探讨。

阶段二即为所谓脑海中的“创意”物化下来的过程。它可能只是一张简单的草图, 也可能只是一句带有启发性质的语句。由此即可进行知识交易,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在第三阶段完成之后再进行交易。当第二阶段完成时, 接下来进行的是跟甲方提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 即甲方邀约2-3家 (或者更多) 广告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进行比稿, 在比稿过程中各自进行方案阐述。当甲方和3家以上乙方共享商业秘密时, 存在甲方将其方案或创意剽窃、抄袭、擅自使用的可能, 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 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由于创意作品存在无形性、不易控制性、交易使用的一次性以及容易复制性等特点, 创意人员无法有效保护创意且无法拿出著作权归属性的证据, 导致在运用商业秘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权时存在证据不足而无法胜诉的情况。晶立中国副总裁林展贤提到, 他曾经给香港某超市做过广告, 因为当时提案客户不是十分满意而没有执行, 而后来一个与其一样的广告创意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了奖。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

不可否认, 在第三阶段完成了所谓的发表、专利申请之后, 知识交易的过程更容易控制, 交易产品更加确定。但是, 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有自己的优势, 同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这种知识交易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交易方式。

首先, 它能够使创意得以产生并直接呈现的可能性最大化。例如, 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高校大学生, 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在平时的功课、作业中能够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但是, 这些作品往往因为制作周期、经费等原因而被搁浅。这个时期的知识交易可以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提供机遇, 资金的引入以及优秀的制作团队的配合使得优秀的创意点得以放大, 最终呈现给普通受众, 同时也为学生或自由职业者带来继续从事创作的动力。因此, 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 是一种肯定和收获。

其次, 它能够解决文化创意类公司挑选优秀原创作品的需求。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 各种制作技术也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和日本。但中国动漫作品却差强人意, 不断有观众反映中国动漫作品与日本或者欧美某些动漫、游戏作品在人物设定、故事、分镜等方面极其“相似”, 即使是原创作品也难以摆脱日漫、欧漫的影子, 经常被冠以“仿日系漫画”、“仿欧美漫画”的头衔。所以, 国内大量的文化创意类公司呈现出“等米下锅”的局面, 发行作品水平也流于一般。若能够早期进行知识交易, 就能够为公司的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资料, 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 对于文化创意类公司来说, 是一种素材的积累和创作的提示。

再次, 它能够刺激优秀作品的产生。将大量创意点投入生产, 必然会激励从事相关行业的人群积极工作, 并从他人大量的创意作品中获得启发, 促进自身或所在团队的创意产品创作, 产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从而形成行业间的竞争, 良性循环, 形成行业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 能够形成良性发展。

最后, 它能够使大量文化创意产品在社会上投放。大量文化创意作品涌入市场, 充盈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必然会整体地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 文化产品的丰富也会促进文化理论、文化批评的同步发展, 从而能够使普通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社会来说, 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产出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获得的,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富有创新性、创意性。好的创意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或者带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好的影视剧作品、音乐还是精彩的活动策划、节目编排, 抑或是图书、旅游安排, 这些从一开始产生创意概念到最终形成产品, 其间产生的一系列的知识产品都可以进行交易, 并产生无限的价值。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因为它的知识特性会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也会成为未来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1]魏鹏举.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与特征[J].文化月刊, 2010 (08) .51页

2[2]白雪艳.我国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 2012 (06) .59页

3[3]张守一, 葛新权.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5页

4[4]苗建军.知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1) .43页

5[5]高汝熹,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91页

巧用文化背景知识记单词 篇9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深深扎根于文化这块土壤, 是文化的结晶, 是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的一面镜子。因此,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就应深入地了解该目的语所属的文化。词汇, 作为语言的构成基础, 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利用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和记忆词汇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人类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都给语言留下了丰富而生动的词汇, 给词汇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所以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如能兼顾一下词汇出现的背景及其引申意义, 则对于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其含义及用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容易激起对目的语浓厚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动力。

一、词汇与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好比一座大厦, 词汇是建筑大厦的砖块。这比喻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语言与词汇的关系。所以,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 在很多人看来, 学英语, 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 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 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 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掌握了这些, 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 如果学习者只是把单位按字母意义串起来, 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 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是无法做到理解正确的。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如按字面意思理解是:约翰一向不吃鱼, 而且经常玩游戏。其实“to eat no fish”出自一典故, 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 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所以, “to eat no fish”是“忠诚”的意思。“to pl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同义, 是“举止光明正大”的含义。由此可知, 上面句子的正确翻译应是:约翰为人可靠, 他既忠诚又正直。

可见,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离不开文化, 文化依靠语言, 两者相辅相成。所以, 英语词汇学习作为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当然也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时, 遇到的障碍并非是语言知识本身所造成的, 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如, 在笔者的一堂英语课上, 学生所面对的文本是一篇难度适中的关于美国“淘金热”的文章。文章本身不难, 几乎没有生词, 而且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是, 大多数学生对文章都似懂非懂, 究其原因是, 出现了两个拦路虎:“pulling up stakes”和“fix someone’s wagon”, 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要理解这两个短语确实是存在困难的。其实, 美国许多今日仍在用的成语是由当年去西部淘金的拓荒者创造的, 他们离开美国东部家乡, 去西部边疆寻找美好的生活。他们把不能由马车带走的东西卖掉或者送人, 如果他们无法把土地卖掉, 就把钉在地里以示疆界的木桩拨出来, 以示放弃土地, 远走他乡。所以, 短语pulling up sticks便由此而来, 意思是离开家园到别处定居。时至今天, 当人们要离开家乡, 到别的地方去谋生居住的话, 仍然会用“pulling up stakes”这一短语, 例如一位朋友可能会对你说:“

am going to pull up sticks to take a job in the United States.”马车

是拓荒者拥有的财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要承载着一家大小及所有家当, 千里迢迢, 奔向西部, 若是有人想加害于某个人, 则会将他的马车钉住, 使之在路途中出现故障。因此, 产生了短语:fixing someone’s wagon, 意思是为加害某人或报复某人, 而去伤害他或者破坏他的财产, 损害他的名誉。

由此可见, 相关背景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词汇、掌握词汇是非常有意义的。像pulling up sticks这些短语单纯从字面去理解和猜测, 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其真正的内涵。即使从词典查到释义也会感到难以记忆。而一旦了解了其产生的背景, 学习者便有豁然开朗之感, 既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 同时也增加了对目的语的兴趣。毕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从这一方面来说,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习英语词汇时应注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首先, 作为学习者本身, 必须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学“活”。因为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 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知识面够广, 视野够开放, 才能游刃有余, 信手拈来。再则, 可以结交外国朋友, 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笔者认为,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一些用英语写的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书籍阅读, 因为这些书一则可以提供文化背景知识, 帮助学习者扩充视野, 增长见识;二则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效率。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 作为初学者而言,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动画片欣赏, 因为动画片面对的群体是儿童, 所以语言简单, 发音清晰, 对初学者大有帮助。另外, 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也是了解外国文化的一个好渠道。倘若是学生的话,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 还有一个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老师。一名合格的英语老师, 应该是一名懂得教育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的老师, 能结合学生所学语言的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英语的文化特点, 尤其是能真正反映该民族生活方式和思想的背景知识。另外, 老师在授课时也需兼顾讲解一下词汇出现的背景及其引申意义, 对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其含义及用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会激起学生对目的语浓厚的兴趣。所以, 作为学生, 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尽可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结语

词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 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词汇时, 如能兼顾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学习, 那对于学习者掌握词汇、记忆词汇是有相当必要的。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习者才能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集领会到词的涵义, 并能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 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1999.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结合文化知识促进英语教学 篇10

第一, 我想指出的是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当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会感受到一种来自于熟悉的母语文化的冲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很努力, 可他们却很难摆脱来自中文的强大影响。对中国学生来说, 长时间地学习英语会使他们感到疲倦, 这就是学习者最初遭遇到的文化冲击的信号。那么,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应该把学习英语当作一种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入文化知识的教学。

尼尔森·布鲁克斯, 这位20世纪60年代顶尖的语言教学理论家, 是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加入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最主要的著作———《语言和语言学习》包含了一章“语言和文化”, 其中他特别强调说, 为了发展语言教学, 必须要正视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文化和语言不可分割, 在教语言的同时不带入文化知识是不可能的, 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必要内容。总的来说, 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一部分。但是, 目前在英语课堂上, 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仍然极其有限, 这一部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弱点。

那么, 到底什么内容应当包括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呢?

英语国家使用的礼貌得体的语言和举止是有必要教给英语学习者的。因为英语学习者仅仅依靠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就掌握得体的语言和举止的, 而是需要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可以被理解成一个专业的概念———文化能力, 是指对社会准则、行为规则和大众价值观这些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正确掌握。

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正确地使用, 具体地说, 指的是在正式及非正式的场合, 用英语应对不同的情况。因此, 学生要学会一些涉及社交领域的表达, 例如, 如何与人打招呼, 如何给予或接受称赞, 如何道歉, 如何礼貌地提出请求。另外, 学生还需要明白一些非口头形式的语言, 注意适合于不同场合的语音、语调等,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隐藏的文化”。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英语国家的正确的言行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是社会准则的基本组成部分。角色扮演、示范、影像资料等都是教授这些社交技巧和表达的好工具。

理解和诠释英语文化是英语教师的重要工作。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 所运用的教学理念应当与学生的教育背景相符, 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文化程度、知识范围以及英语能力等因素, 进而选择相应的材料帮助他们理解。材料可以包括图表、图片、多媒体材料等。这些材料可以使得英语学习者能更容易地理解英语中的文化, 进而接受文化信息, 把复杂的信息变为自己的知识。学生们不应当仅仅被教给文化本身是什么, 教师还应该仔细地教给学生在不同的情形下如何作出正确的反应。依我所见, 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方面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素质:具有文化影响着语言获得和行为的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见解;对于自己本国文化的尊重态度;规划有效文化教学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训练, 英语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多样性的文化, 并且获得文化影响着语言获得和行为的意识。此外, 还能加深学习者对自己本国文化的见解以及学习到帮助解决文化困惑的方法。因此, 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能力。

总而言之, 双语及跨文化教育是有效改进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途径。英语学习者需要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联系起来, 建立起英语和文化之间的联系。理解隐藏的文化、解决文化困惑是在英语学习中攻克文化障碍, 学到地道英语的方法。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帮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文化的大门, 与此同时, 又加深了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诗题中的文化知识 篇11

诗题中的许多词语与古代诗人吟诗的一些文化习俗等有关。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岑参有一首《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诗题理解的难点是“得青字”、“得秋字”。原来,古代文人聚会作诗,有时事先做好韵签,拈得或分得某字,就用此字为韵。看来,王维在送赵都督赴代州的宴席上拈的是“青”字,岑参在送李判官使赴晋绛的宴席上拈的是“秋”字,于是便分别用青字韵、秋字韵做了诗歌的韵脚。诗题中还常出现“和”字和“酬”字。“和”是依别人诗的内容及韵作诗,如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酬”则是别人写诗给自己,自己写诗回敬别人,如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至于“赋得”,是指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杂诗是记录各种观感的组诗,如元好问的《山居杂诗》。口占是随口吟诵而成的诗,如史可法的《燕子矶口占》。歌、行、乐、曲、引、吟、叹、怨、弄、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于后代。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王维的《渭城曲》、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孟郊的《游子吟》、皮日休的《橡媪叹》、金昌绪的《春怨》等。

科举考试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科举有关的一些词语也走进了诗题。清末诗人黄遵宪有一首诗《赠梁任父同年》,郑板桥有《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同年”、“年伯”如何理解?原来古代称同年考中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长辈称年伯。唐代诗人孟郊有首诗《登科后》,黃巢有《不第后赋菊》。何谓“登科”、“不第”?科举时代称考取进士为“登科”,也叫“登第”。如果是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则叫“不第”、“落第”。与科举有关的词语还有一个“失解”。因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因此未通过乡试考试考取举人的,叫失解。苏轼有首诗叫《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我国古代节日很是不少,这些节日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诗题中。唐代诗人薛道衡有一首诗《人日思归》,高适有首《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是古代的一个节日,在正月初七这一天。《西清诗话》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这天天气晴朗,这天所主之物在一年中生育繁茂;如果天阴,则所主之物就遭灾或歉收。社日是指古代祭拜土地和五谷神的节日,春秋两季各有一次,春季的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叫春社;秋季的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叫秋社。王驾有首诗叫《社日》,指的是春社。寒食是指阴历清明节前两日。古俗,节日前后三日不生火,吃冷食,故名“寒食节”。如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端午,在五月初五日。传说屈原在这天投江,人们划船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杜甫有诗《端午日赐衣》。七夕在七月七日,传说这天晚上牛郎织女相会。杜牧有诗《七夕》。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王安石有诗《元日》。

佛教对我国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诗题中就有些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山水诗人谢灵运有首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精舍,原指读书的书斋,后来也用以指佛寺。韩愈有首诗《听颖师弹琴》。颖师,是宪宗元和年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的僧人。师,对和尚的通称。这样,颖师,直译就是一个名叫颖的和尚。柳宗元有首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京故》。上人,佛教称有道德的人为上人,后来用作僧人的代称。

诗题中还有与官职升迁调动贬谪等有关的词语。韩愈有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指贬官。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触怒皇帝,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南行至蓝田关时,侄孙韩湘由洛阳赶来相见,他写了这首诗给韩湘。元稹有首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李师道派人刺死力主削平藩镇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直言极谏,力主缉捕凶手,为当权者所忌,由左善赞大夫贬为江州司马。看来,这里的“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授予官职,而是贬官的委婉说法。

诗题中出现的数字名也值得一说。杜甫有首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李白在本家族弟兄中排行十二,故称李十二白。柳宗元有首诗《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他在兄弟辈中的排行。韩愈有首诗《早春赠水部张十八员外》。张十八员外,即张籍,他曾任水部员外郎,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

古代诗歌题目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很是不少。本文所说挂一漏万,并没有穷尽。还望大家在此基础上,阅读古诗时给以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起来。

英语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 篇12

1 利用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 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众所周知, 只有对作家作品有基本的了解, 熟悉作品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 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才能去欣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 背景知识的介绍对于能否透彻地分析和鉴赏文章是相当重要的。

以托马斯·哈代 (Thomas Hardy) 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Tess of the D'urber Villes) 为例, 小说讲述了苔丝, 一个美丽的乡下女孩悲剧性的一生。而只有通过关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文化知识介绍, 才能让学生赏析到苔丝不幸命运的真正原因。其一, 故事所处的时代19世纪英国农村正经历着痛苦的质变, 农民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之下流离失所, 被迫成为失去财产的廉价劳动力, 受雇于城里的资本家, 他们备受生活的煎熬, 走投无路。苔丝只是这些受苦大众中的一员。她悲剧命运的产生, 在无情的制度下有其必然性。其二, 作者的背景。本文作者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 在他人作品中, 真实呈现了当时社会全貌, 尤其是在他目睹了当时地位低下的小人物所遭受的种种困苦, 而无能为力时, 他的小说会始终笼罩在一种消极、感伤的气氛之中。所以苔丝这个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就赋予了阴郁的预兆和注定的命运。

正是背景知识的引入, 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分析、欣赏文章的目的, 深刻体会人物的经历、性格, 并在感知艺术形象的同时, 增加了藉以创造艺术形象的语言手段的赏析。象文章中苔丝的最后一句话“‘I′m ready.’She said quietly”不仅帮助学生的理解语言描写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 又可通过精彩的语言把握文章的主题, 从苔丝这句坦然而解脱的话语中, 更深刻体会到女主角坎坷辛酸的一生面临结束时那为之心碎的哀伤, 使其悲剧效果达到顶点, 从而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因此,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可使学生受到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 以心灵去学习、去思考和感受文章, 从而培养了欣赏英美文学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实现美育教育的目的。

2 利用比较东西方文化知识的异同,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

由于东西方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发展经历、传统习俗的不同, 两种文化之间必须存在着诸多差异。而缺乏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就会在理解方面产生歧义、迷惑甚至笑话。所以在英语教学中, 介绍文化知识的差异, 会帮助学生克服理解方面的障碍。

我们知道, 汉语中用动物比喻人的句子、词汇比比皆是。例如, 引狼入室、为虎作伥。而英语中用动物比喻人的词汇也毫不逊色。但两者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如You're a lucky dog. 在东方, 狗是用来攻击别人的咒骂。而在西方, 人们都视狗为忠实的伙伴和宠物, 甚至把它当作家庭一员。所以lucky dog在英语中是一种赞美的语言, 表示“幸运儿”。同样由于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象as mute as a fish我们却用“噤若寒蝉”来表示, “猫哭老鼠”在西方却说成crocodile tears 可见, 我们只有掌握了文化上的差异, 才能正确学习和理解文章。又如, shrug 这个动作, 对于东方人来说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动作, 可对于西方人来说“耸肩”的学问就不小了, 它可以表示爱莫能助, 可以表示毫不在意、无所谓等等。这是一个表意极为丰富的肢体语言。当然, 这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西方人多开朗外向, 更倾向于借助手势、表情表达, 有时甚至会很夸张。而东方人则较含蓄、内向, 常喜欢旁敲侧击。所以, 对于东西方语言习惯、文化差异的学习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 跨越文化上的鸿沟, 提高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能力。

当然, 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 除了各自的个性之外, 还有它们的共通之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就可启发学生运用自身的东方文化知识去寻找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共性。这不仅会帮助学生更加感性、迅速地理解文章, 也会在学习英语同时, 复习汉语语言的知识。例如在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十课《赞美的益处》 (Profits of Praise) 一文中, 有这样一句话“When one thinks of the speed with which spiteful remakrs are conveyed, it seems a pity that there isn't more effort to relay pleasing and flattering comments”。教师可让学生熟悉一些英汉互译的习语, 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帮助学生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共性, 然后启发学生在汉语中找出适当的习语来替换上面的长句。经此过程, 许多同学都能脱口说出“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而这种传统文化知识的引用, 使学生在汉语简练的诠释之下, 更易理解文章。又如:在学英语第二册第八课《诚实, 是否已不合时宜?》 《Honesty: Is It Going out of Style?” 一文中“catch enough to spread the word”曾令许多学生在理解方面大伤脑筋, 可一句“杀一警百”就会令他们茅塞顿开。所以, 利用共性, 让学生在理解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文化, 不仅会使学生积极调动思维, 创造性地参与英语学习, 更能借此达到文化上的融合, 中西贯通, 更迅速、更准确地理解作者意图, 把握文章之美。

3 利用赋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知识,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英语文化知识, 不仅仅意味着繁多的历史事件、艰涩的文学理论、复杂的社会背景, 它还包括我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风俗习惯, 生动新奇的地方轶事、趣闻, 甚至还包括日新月异的时事新闻。而这类知识的介绍, 犹如为英语教学注入一针强心剂。通过学习这类学生们容易接受, 并且愿意接受的文化知识, 不仅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还会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如, 在学习西方所倡导的绅士、淑女风度时, 可向学生举出具体的表现绅士风度的例子。如上楼时绅士的后面, 下楼时绅士的前面, 防止淑女跌倒;走在街上, 绅士要在外侧, 为淑女挡住马车上溅来的泥点。所有这些随着历史所形成发展的传统, 都吸引住了学生注意力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类似的情况还有, 在学习“A Merry and Miserable Christmas”一课中, 可教学生们唱一些诸如“Silent Night, Jingle Bell” 等简单、轻松的圣诞歌曲, 并适时介绍有关圣诞节的一些活动和风俗, 甚至可在此基础上扩充介绍其他一些西方的重要节日。如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Easter (复活节) 、Halloween (万圣节) , 以及它们的传统和活动。这样即可改变一贯的就事论事的旧式教学方式, 又可扩充了学生的信息量, 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 促进了美育的教育。

生活中, 我们周围的事物往往更令人易于接受认同。从这些大众化的知识中, 随时注意有目的、有选择地汲取养料, 提取文化精神去与学生分享, 对于学生能力和智力的提高, 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 开阔知识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利用相关的文化知识, 启发学生触类旁通

在此基础上引发一定的思考, 使其接受一次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洗礼, 将学生心理引向更高的境界。在学习Garden of Eden一文中, 其简单的情节和大致的内容学生早已熟知, 而引入John Milton的著名诗篇“Paradise Lost” (失乐园) 就可使学生全面了解到伊甸园之前之后发生的故事, 产生更深一层的思考。如果此时再向学生提问Adam亚当和Eve夏娃失去乐园, 对他们来说是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时, 掌握了故事来龙去脉的学生则能大胆地提出,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提出 snake撒旦的化身, 不是魔鬼而是敢于抵抗专制的自由斗士, 是他帮助了亚当、夏娃认清了自己, 认清了世界, 变成了真正的有意识、有思想的人。通过讨论, 学生们各抒己见, 这不但使他们加深了对于文章的记忆, 同时培养了他们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 开始学会用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和人生经验来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这对于我们现代教育中所重视的情商的培养是十分有帮助的。

同样的课文The Making of Surgeon中, 文章反复强调“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一主题。如引入文学作品及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正凭着自信而成为有用之才这一事实, 来进一步说明文章, 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一次心灵的启迪。从而通过大量例证, 自己总结出生活中一条有益的规律:自信是成功的关键。这无疑也是对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一次及时、感性的人生观教育, 从而实现我们德育教育的目的。

以上从几个角度论述了英语文化知识笃于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再能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 引人入胜的方式来引入介绍的话, 无疑会锦上添花。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鉴赏水平, 陶冶学生品德、开阔知识视野, 产生更加良好的美育、德育效果。例如, 在Lessons form Jefferson一文中, 开场白可不采用平铺直叙地介绍Jefferson大量生平背景材料的方式, 而是提出一个看似毫无联系的问题, What does the Statue of Liberty hold in her hads? (自由女神像手持何物?) 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当有的同学凭印象说出一只手所持为象征自由、光明的火炬, 而另一只手拿着一书, 坚持着提出第二个问题“Do you know what the book is?”然后告诉大家那本书就是《独立宣言》, 而它正是由我们文章中的将要介绍的主人公——托马斯·杰弗逊所起草的。藉此方式, 学生不仅迅速牢记住Jefferson的主要贡献之一, 而且学习到了关于美国人文地理方面的小常识, 这种引入文化知识的方式, 十分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同样, 如果利用一些大众化的媒体手段、文学作品来引入文化知识的介绍, 也会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其中电影、电视这些较为深入人心的媒体当属首选。例如, 在讲到“Queen Cleopatra”一文时, 本来对于文章一无所知, 不感兴趣的学习, 只要对其稍加提及Tyler主演的影片《埃及艳后》, 学生们就会很快联系电影情节主动融入文章的阅读当中, 尽管生词较多、句法结构复杂, 但他们都能很快理解文章大意。可见, 巧妙地借助通俗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总体说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应再是一个机械的语音、语法的复读器, 而应做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载体, 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创造性地把英语课堂教育融入浓厚的文化知识氛围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角, 培养其日后独立学习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并同时通过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达到我们教书更要育人的目的, 为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会发展科技下一篇:电缆噪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