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意识

2024-09-27

民族文化意识(共12篇)

民族文化意识 篇1

英语除了是小学阶段学习当中的一个重要考察科目之外, 更多地是一个文化符号和形式, 教师们一定要挖掘生活因素, 将文化意识渗透于小学生们的学习意识当中。

一、开展文化比较, 渗透文化意识

想要让学生有意识、有效果地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教师们首先要做的是在学生头脑当中建立起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也就是说, 首先要让学生们注意和认识到, 文化因素在英语当中是真实普遍存在的。在这个过程当中, 将英语与中文进行比较是一个简单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确定了将要教授的文化内容之后, 可以在相应的中文表达当中找到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异点之所在, 并共同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们得以清晰地看到英语所独有的文化迹象。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单元时, 学生们接触了beside, between, in front of等表示位置关系的介词表达。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 我将其同中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中文中说“在她面前有三只熊”, 英语表达则为“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 介词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

通过这样的比较, 学生们明确地看到, 原来, 英语与中文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之处, 这也引起了学生们关注热情。也正是在比较的过程当中, 该不同之处会给学生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也更加便于学生对相应的文化内容进行理解与记忆。与此同时, 这样的不同之处也让学生们的学习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本身之上, 更将西方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内容带到了学生眼前。

二、加强词汇学习, 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汇、句型、语法等, 而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内容当中, 词汇教学往往能够成为文化意识渗透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切入点。以词汇学习带动文化意识的好处在于, 词汇与其他知识内容相比, 短小精悍, 易于操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随处插入对某个带有典型文化色彩的词汇的教授, 既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实间, 又能够在文化教学当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 巧妙选择代表性词汇, 并以之为入口, 挖掘蕴含在英语当中的文化因素, 便成为了教师们设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工作。

例如, 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单元中, 出现了很多关于食物的词汇。其中, 我重点围绕pie, hot dog等词汇进行了介绍, 因为这些是西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食物。通过这些词汇, 我还向学生们进行了西方人生活模式的介绍, 同时结合中国较为常见的dumplings, noodles等食物词汇进行了拓展讲解。

通过在课堂教学当中巧妙加入词汇教学, 并重点强调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一, 这样的方式极大激发起了学生们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热情。在很多学生看来, 词汇是英语知识内容当中十分不起眼的部分。然而, 正是在一个个不起眼的词汇当中, 蕴含如此巨大的文化内涵。英语在学生们的眼中一下子变得神奇与厚重了。第二, 以词汇为抓手, 学生们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效率也显著提升了。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选取出的代表性词汇, 学生自然会实现快速记忆。在这之后, 很多学生还会模仿教师的样子, 有意识地在其他词汇当中寻找文化的影子, 词汇学习的路被有效拓宽了。

三、借力歌曲练习, 渗透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除了要以教学内容为重点, 还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特别的活动设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不适合对其采用过于死板和僵硬的教学手段, 否则容易拉开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 造成小学生们学习热情的降低。因此,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都会适时地运用小游戏等活动形式, 以达到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目的。实际上, 除了小游戏之外, 歌曲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形式。同时, 歌曲当中还能够反映出很多西方的文化现象。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At Christmas”单元之后, 教材中提供了一首名为“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的歌曲。这首歌的曲调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 因此, 我利用很小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 带领学生们学习演唱了这首歌曲。与此同时, 我向大家介绍了这首歌的文化背景, 即在圣诞节当中, 这首歌会在何时被演唱, 大家在唱歌时候都会进行哪些活动来庆祝节日等。在歌声当中, 圣诞节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与鲜活了, 英语当中的文化内容也生动了很多。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当中, 出现了不少简单而又动听的英文歌曲, 为教师借歌曲练习来渗透文化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基础资源。很多教师都没有对于教材中的英文歌曲引起足够重视, 总是认为歌曲环节可有可无, 而忽略了对之的应用。其实, 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 很多英文歌曲当中都自然而然地散发着西方文化的气息。当然, 教师也可以从课外寻找合适的歌曲进行教学。

四、融入现实生活, 渗透文化意识

在很多时候, “文化”这个词总会给人高端的感觉, 在英语文化教学当中也不例外, 似乎如此高深的知识是不适合小学生来学习的。其实并不尽然。文化存在于生活当中的每个角落,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生活中的文化剥离出来, 展示到学生眼前, 注重点滴渗透与引导, 让他们看到文化的存在, 从而靠近文化, 接纳文化, 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How many”单元时, 学生们学习了一些数字的表达方法。数字当中也是蕴含着西方文化的。尤其当大家学到“thirteen”这个数字时, 我将其同大家在生活当中常会提到的幸运数字联系到了一起。平时, 我们总会将6 和8 视为幸运数字, 避免使用4, 而在加拿大, 人们的幸运数字是7, 在英美, “thirteen”则是最被大家所厌恶的数字。随后, 我向学生讲述了这个文化现象背后的故事。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 学生们发现, 在实际生活当中, 处处都有文化的身影。这样一来, 学生们内心当中与英语文化因素的距离顿时拉近了不少, 英语对于学生们的影响也扩大了很多。既然英语文化在实际生活当中随处可见, 学生们在生活的过程中自然也会联想到文化知识。因此, 只要教师们勤于在学生生活中加强文化意识渗透, 对于推动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也是很有好处的。

五、举办主题活动, 渗透文化意识

在西方的课堂教学当中, 常常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当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让学生们仿佛在过节一样。其实, 这并不是时间的浪费, 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多次采用主题活动的方式,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中, 课后内容里介绍了西方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Christmas。学习过后, 我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 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举办了一次圣诞主题活动。活动当中, 不仅加入了圣诞树、帽子、袜子等道具, 还播放了圣诞音乐, 学生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 气氛十分热烈。活动结束后, 学生们很自然地写出了“People 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s before it comes.”“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West.”等句子进行描述。

在主题活动当中, 每个学生都被活动气氛所吸引, 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也正是这种参与热情, 让学生们的注意力十分专注, 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活动当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内容, 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 很多活动的主题本身就是根据西方文化而确立的, 因此, 学生们在参与主题活动时, 本身就是对英语文化的感知。

英语在其存在的同时, 便与生俱来地带有文化的痕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交流工具的这一属性便被决定了, 它的变化是随着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而展开的。英语当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 记录了历史的痕迹与西方的理念。因此, 如果能够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将隐藏在英语背后的文化因素向学生们进行渗透, 那么, 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当中所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 而是整个平面的语言体系。与此同时, 学生们对于与英语相关的文化知识内容往往具有很大的兴趣。因此, 在课堂教学当中适当加入文化内容, 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很有好处的。总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 既是全面学习英语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前英语教学方式创新的整体趋势, 应当引起每个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民族文化意识 篇2

通过集团公司最近的几次讨论会,大家也逐渐形成了大致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质量以及管理的落实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员工、包括一些管理者的意识和素质。这其实已经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因为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意识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今年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年,我想就公司企业文化构建方面的问题略谈浅见。

企业文化是公司看不见的软件,当他真正渗透到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中时,对整个组织绩效的提升,能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

企业文化或者组织文化首先是创始人、核心领导人的文化哲学、价值观、甚至是个人风格。这是很有道理的。华为的“狼”文化更多的是任正非本人性格的外化;海尔的企业文化更多体现的可能是张瑞敏本人的个性。不是说企业文化由最高层的领导所左右,而是说在组织文化的构建中更多体现领导者的优良个性、价值观和管理哲学,能使其在贯彻执行中更好的融入到员工思想和行为。所以要构建组织文化,核心领导者要在基于公司性质需要和经营环境的前提下负更深层次的责任。

二、不要让企业文化变成口号

企业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并在行为中体现的深层次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等。如果只使企业文

化停留在口号上,使这一概念仅仅成为上层管理者对管理理论“追求时尚”,这样的组织文化最好没有。例如:一家洗衣粉企业奉“洁白”为其企业文化,而它的厂区尘土飞扬,办公地点随地烟头,那么“洁白”就只是一个口号而不能算是企业文化。如果一家医药企业以“健康”为其企业文化,那么他们的员工代表公司去应酬至少不能吸烟,不能酗酒,否则企业的文化也就是一句口号。杜邦以作火药起家,他们奉行安全谨慎的文化,公司甚至规定:“员工路遇劫匪,要主动放弃抵抗,避免伤害,所有损失,公司负责”。我想这就是把企业文化进行渗透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的例证。这就要求在企业文化构建之初,应当让其渗入到制度的细微和员工的日常行为当中,哪怕是工作之外的行为当中。我们公司现在也提出了文化,而下面真正要做的就是提炼、渗透,只有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改变员工的意识、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企业文化应从招聘中有所体现

所有企业文化最终落脚在人,体现在人,在员工进入公司的开始就应该用企业文化去考量,这会使其在适应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步伐更快,节省的是公司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成本。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在新员工融入公司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构架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是单单通过培训教育和媒体宣传而达到效果,真正意欲构建企业文化的公司,我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全面覆盖,层级渗透”的过程。“全面覆盖”就是针对全体员工的培训教育和宣传,而“层级渗透”更为重要,这种渗透是自上而

下的,管理层身体力行,不破坏规矩是对下属最好的教育,基层员工的渗透要更多借助重大事件和典型案例的成功运作来实现。而基层员工的认同感则是是重中之重,因为面对顾客创造利润的更多的是基层员工。

民族文化意识 篇3

一、培养民族文化归属意识

培养青少年民族文化归属意识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选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让学生去感知,如儒家思想的发展、四大发明、书画领域的代表成就、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秉持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当然,让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只是面的铺陈,更要注意点的透析。如分析儒家思想就得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并让学生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统治者施政的理论基础,也是当时普通民众的行为准则;对于四大发明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理解四大发明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使学生深切意识到这是中华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而增强学生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还应避免厚古而薄今,毕竟民族文化不完全是传统的东西,它还包括当今文化的一些优秀成果,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今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归属意识也应该重视现、当代重要文化成果的教学。

二、培养民族文化危机意识

培养青少年一代民族文化危机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四大文明古国曾经盛极一时,然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早已成为历史尘封的记忆,这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民族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会走向灭亡。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民族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如儒家文化的发展就经历了很多曲折,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儒家文化几近灭绝;南北朝时期佛学的盛行也使得儒家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唐时儒学不仅有来自佛学的·挤压,更有因皇帝为与老子攀亲而大力扶持道教所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压力;明清之际由于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儒家价值观开始受到明显的挑战,如李贽对儒家思想的否定;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儒家思想面临新的危机;现代史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了“批林批孔”,儒家思想再次受到冲击。学生从儒家思想面临的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可以切实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着太多太多的危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感知当今中国文化状态来体悟民族文化的危机,如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在影视方面;文化更多与经济利益挂钩而忽视自身的社会功能等。

三、培养民族文化创新意识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脉,而又时常面临危机,如何才能保持其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呢?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它,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保持其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创新意识。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华古文明延续至今并融入现代文明的竞争激流,这里我们无法去作全面的原因追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驻留于某一时空,而是因时就势,不断调整和创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民族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展示一些文化现象让学生感悟。

如历经秦时浩劫的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创新发展重新焕发生机;明清之际带有封建沉暮气息的儒家思想经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创新发展而再现活力。由此可以看到文化领域的创新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近现代史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一步步向前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创新意识,可以让青少年一代自觉担当起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保证民族文化的兴旺发展、生生不息。

四、培养民族文化开放意识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文化也无法抗拒这股潮流。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开放意识也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因为开放推动文化发展的史实不胜枚举,我们可以从中选取一部分让学生去体会。如唐朝政府派玄奘赴天竺取经,对外来文明采取开放的态度,进行主动的吸纳和改造;另外将本民族文化进行积极的外传,广泛地接受日本、朝鲜等地区的外来学习者—一正是由于有了如此的文化政策,唐代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大度,且明显呈现出多元化色彩。

除了政府开放的文化政策带来民族文化的繁荣外,还有一些文化流派自身的开放也可带来本流派的发展。如儒家文化在汉代因吸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学说而获得发展,在宋明时期因吸纳佛道思想而臻于成熟。在近现代史上,我国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我国民族文化向现代转型。通过这些史实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开放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另外,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一些负面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文化的专制闭塞会阻碍文化的发展。如秦时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空谈义理都造成了思想学术界的死气沉沉、万马齐喑。当然,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开放意识应注意让学生扎根于本民族文化,理解文化开放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本民族文化,切忌文化开放之下对本民族文化的妄自菲薄,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就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民族文化意识 篇4

一、提高对文化及文化主权的重视,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作为当今各国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力量, 但又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天,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政治学中, 对于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很多学者关注文化领域的变迁, “文化主权”的概念就出现于这一时期。谈到主权, 人们往往会想到领土、领海、资源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这些都只是躯体, 文化主权却是她的精神。一个人的身体遭受伤害还可以修复, 精神上的损害是永远难以弥补的。因为文化主权体现着国家的文化个性与品格, 代表国家的文化核心利益, 它与政治主权、经济主权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家主权整体。“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 文化主权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 要求人们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国际形势及国家关系、文化现实, 确定不同时期的文化主权建设重点及主要任务, 使之更好地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服务。”[1]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祖国文化, 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二、学习西方的同时, 要注意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近代的许多运动和革命, 一个严重缺陷就是过于迷信西方文化和制度, 也就是崇洋媚外, 这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欧美文化中心主义的蔓延和扩张。在今天, 西方国家更是把文化霸权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政治资源, 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其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予以运用, 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去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并且, 在全球化背景下, 他们为了维护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使用文化霸权来进行干涉的做法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本土文化正受到压抑, 失去“活性”, 处于被西方文化吞噬的危险境地。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每一种文化都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结果。诚然我们要学习西方, 但并不是要放弃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陷入到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之中。今天我们担忧文化主权的丧失, 并非杞人忧天,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曾指出:“信息革命全球化的结果, 是以牺牲地球生活的丰富性来换取人类精神的解放……现在, 我们必须找到有助于本土文化幸存和繁荣的办法。”[2]

因此, 在全球化过程中, 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吞噬”, 维护文化主权将是我们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中国的崛起, 以及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 中国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巨大阻力, 也正因如此, 中国被西方世界推到攻击和遏制的风口浪尖。中国在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的条件下, 如何在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自然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中国以及所有第三世界广大国家都应该思考并始终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如果任由西方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单一化, 那将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三、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出现的争议使维护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会受到一些冲击, “如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受到市场经济功利主义冲击, 传统的‘中庸之道’受到竞争观念的冲击, 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受到西方文化‘贫富差异’的冲击, 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节俭观念’受到西方新消费观的冲击, 与市场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本意相悖”[3], 这使得今天一些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 而醉心于学习西方。于是我们看到麦当劳、肯德基等饮食文化, 网络游戏、动漫, 国外影视作品等休闲文化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而与此同时, 我们也看到咄咄逼人的邻国对中华文化的觊觎, 它们抢注汉服、中医、端午。在07年曾引起巨大争论的, 是一则题为“中国神话源自韩国”的消息, 这进而在网上引出“韩大学教授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的言论。虽然这些新闻不断出现又被不断否定, 但它提醒了我们:一些有着共同文化因子的国家在对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已经出现了争议, 这使得我们重视和维护本国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 在韩国某些人大肆渲染中医、针炙来自于韩国, 混淆视听, 以至于世卫组织不得不就韩国针灸成国际标准言论向中国致歉, 而在这一年中国正出现着大规模的要求“废除中医”的网上签名。———这样的对比令我们深深感叹一些中国民众,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 对国家文化主权的忽视。因此, 一些来自民俗、法律、互联网界的专家指出,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 以防遭遇流失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只有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保持自身应有的特色, 并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此,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 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们要走出国门, 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让中华文化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产品贸易、文艺展演等形式走出国门, 与全球文化境外对话, 扩大影响力;加快在海外建立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的文化实体, 如建立电台电视台、创办报纸杂志、建造学校及中国城等, 实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无距离宣传, 决胜境外。同时, 争取在我国建立各种国际文化组织、中心、论坛, 承担文化大国的责任, 履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应有的责任、义务, 维护并推行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建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强化对优秀遗产的国际性保护与利用, 增强文化自信力、自豪感、自尊心。

(二) 加大请进来力度

我们要吸引留学、就业、旅游、学术研究、文化产业投资等方面的人员来华学习、考察、开发中国文化及其资源, 培育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最大限度地缩小国际文化反华、排华活动的空间。但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外文化交流政策、法规, 牢牢把握文化引进的主动权, 严禁腐朽文化、庸俗文化、殖民文化入境, 加强对外来文化经营活动和文化产品的管理。

(三) 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文化主权意识的认同感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主要建设者, 他们的思想和心态, 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对国家利益的认同, 将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前途和方向。关注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主权意识, 树立国家利益观念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但又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应提高大学生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担当起传承和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任务。”[4]学校教育应该坚持核心价值观与审美观, 继承与固守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 发展符合国家利益的主流文化, 抗拒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粉碎他们和平演变的战略。

总之, 重视国家文化主权,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有重点、有规划、有措施, 争取主动, 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吸纳又排斥、融合又斗争、渗透又抵御的历史条件下,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加强网络建设, 恪守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品质, 在建设中维护和发展国家文化主权, 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振兴, 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庚胜.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主权建设[J].西北民族研究, 2006 (1) .

[2]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

[3]郑文静.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输出战略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 (2) .

[4]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民族文化意识 篇5

公民意识与民族宗教意识--兼析法治观念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作用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性质容易确认,是敌我矛盾,必须高压严打.但是,他们借口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混淆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总是不择手段地煽动宗教狂热,为其分裂活动铺垫心理基础,增加了反分裂斗争的难度.出于战略主动和持久功效之动机,就应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的研究和教育“内化”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中,发挥法治观念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作用.

作 者:丁守庆 作者单位:刊 名:实事求是英文刊名:SEEK TRUTH FROM FACTS年,卷(期):2002“”(2)分类号:B9关键词:

民族文化意识 篇6

新版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必须的语言文化意识与知识。因此,任何将英语文化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一项教学任务。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了解这个民族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英语教学与学习,离不开学习英美等国家的文化。

一、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很多的英语单词源于文学名著、神话传说、语言故事或历史事件、风尚习俗,带有丰富的文化涵义,是语言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归纳、对比、渗透英语词汇文化的涵义。如,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把自己比做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愿望。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因而,英美译者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颜色词汇不仅仅是自然色彩,不同国家对颜色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喻指人的品德、情绪及对事物的看法,如,英语中:green hand (新手),see red(怒火万丈),black sheep(败家子),black day(发生不愉快的日子),white elephant(大而无用的东西),white lie(善意的谎言),blue blood(贵族出身),Mr. White is a white(忠实可靠)man. I was tickled pink (欣喜若狂)when I got the chance for further education. 等。这些文化涵义丰富的词汇,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铺垫,从字面上难以领会。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切忌忽视文化差异,望文生义或者逐字对译引起的误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make food(做饭),make tea(沏茶),make money(挣钱),make progress(取得进步),make mistake(犯错),make a decision(做决定)。相反,汉语中同一个“看”字,在英语中根据语言习惯翻译为,watch TV(看电视),see a doctor(看病),read the book(看书),go to the theatre(看戏),look at the picture(看图)。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最能体现时代或社会的变化的一个要素,应而它不仅受到文化的制约,而且也能生动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或内涵。因此,英语词汇学习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在对话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

文化的差异最能体现在交际活动中。对话是体现语言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和功能项目,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如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规范用语,提醒学生对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要慎重,对别国社会习俗要尊重,社交礼仪要得体。例如:人们在告别时,汉语则除了“再见”外,主人还会说“慢慢走”、“走好”、或“小心点!”“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若用英语说:Please walk slowly!Be careful!Take care of yourself!外国人就会感到困惑。在此场合主人只要说: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 或Bye Bye!See you next time 或It is nice talking to you 就得体了。

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A代表age,R 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或吸收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文化教学阅读材料,这为开展文化知识学习创造了条件。例如,与英美文化知识关系密切的阅读材料有:The British Isles,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ew Zealand,Australia,Festivals等很多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内容的阅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拓展教材中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中文化内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Festivals一单元时,我们列举中西的主要节日。为了使学生对西方其它重大节日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中西节日在时间、庆祝的方式以及表达的文化涵义,达到对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在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积累有关的文化知识,体会和感悟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而且能提高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只有比较才能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其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学习文化知识的活动。如,学习一些英语谚语、俗语、格言和成语,像as strong as a horse, as stupid as a goose, 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 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luck。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这些内容能反映出西方民族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播文化的任务,所以,一个语言教师同时又是一个文化教师。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播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语言则赋予文化内涵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也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其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为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必要。

英语文化意识巧渗透 篇7

一、 利用课堂教学, 进行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 即指导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 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 致使学生不懂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课堂也是学生模拟社会交往的舞台。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注意正确的语言形式, 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知识用英语表达自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创造一个语言文化环境,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出发点是他对“语言习得”的认识。他认为“语言习得”是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他只是在自然交际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第二种语言。因此我们通过课堂模拟交际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教”语言的同时, 也“教”了语言的运用, 在用中学, 在用中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交际的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多种真实的生活情境, 使课堂教学的“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交流”。如在教学“Nice to meet you.”的时候, 可用多媒体演示一家三口在家中生活的真实情景片段, 出示一个可爱的外国小男孩的照片, 让他和学生交流“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昂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手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做不但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继续学习打好基础。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英语环境, 采用科学的英语学习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力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丰富课外活动, 了解异国文化

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西方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Tell me, I will forget.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me, I will understand.因此 , 教师应通过课外活动, 让学生亲自参与, 在真实的情景中,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 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让学生多了解外国的文化、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 增加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 通过听来培养语感, 拓展学生的知识储蓄量。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第九单元时, 介绍的是国家, 只凭教师口头说说, 看看图片, 学生兴趣不浓, 而且还容易混淆。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让学生观看介绍各个国家风景的影片, 欣赏各个国家的民歌, 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不仅让学生知识学得扎实, 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渗透了文化意识, 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网, 加强文化交流。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缩小了时空距离, 加大和方便了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的交流,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文化”已经形成。网络能为学生提供足够量的、多渠道的、有意义的及可理解性的言语输入, 为学生提供接触大量真实语言的机会, 学生能感受到美丽、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 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 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提供丰富的信息,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异国的文化。只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 扩大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 才能使他们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文化意识与翻译教学 篇8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而传统的翻译观往往将翻译局限于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 忽视了翻译是跨文化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本质。Juri Loman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 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这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必须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因此, 我们在进行翻译时, 应从跨文化的视角, 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避免翻译信息的走失, 确保译文的原汁原味。

在翻译的过程中, 仅仅掌握一些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完全不够的, 毕竟我们所翻译的内容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 而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很复杂, 主要包含群体成员共享的知识、信仰、道德、风俗等。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是蕴含在语言层面的小文化, 即一些词语、惯用法等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而这些都是可译的。良好的双语 (母语和第二外语) 文化修养和综合知识功底会帮助我们译出好的作品。因此, 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 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化障碍, 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比如, 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 表达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推崇直截了当, 清晰明了。因此, 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 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信息的失真和走失。

1. 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在地理、环境、气候作用下而形成的文化。莎士比亚有一著名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莎士比亚有把自己的情人比做美丽的夏日, 我们如果从中国文化出发, 将很难理解这样的柔情。由于英国属于高纬度国家, 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只在20度左右, 正是凉风习习, 好不浪漫的时节。因此, 这样的比喻也就是情理中的了。此外, 南北半球的差异, 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在中国, 河水东南流, 所以就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 而西方河水一般是向西北流入大海, 那么汉诗“功名富贵若常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的英译就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对“西北流”可以做变通处理, 译为“backwards”就解决了双方的理解难题了。

2. 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形成了我国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譬如, “佛法无边”、“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得道升天”。而西方信仰基督教, 相信上帝创世之说。《圣经》极大影响了西方语言,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家徒四壁) , “Judas’kiss” (死亡之吻) 。当处理这些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时, 简单的直译是不够的, 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文化典故加以意译。那么, 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 把佛教用语“阿弥托佛”译为基督教中的“Godbless you!”则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风俗差异。

最为典型的是针对“龙”的文化内涵上, 中西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国, 龙被视为神物, 我们为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古有龙袍、龙颜一说, 而现今我们又用“龙飞凤舞”、“生龙活虎”来形容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而在《圣经》当中, 龙 (theGreatDragon) 代表了黑暗势力, 那么如把“望子成龙”死译为“expectingone’s childto bea dragon”则完全丧失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意象。因此, 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把“龙”译为“Loog”而非“dragon”。同样, 对于一些英语词汇的翻译也应兼顾到中国文化。比如LAN-COME兰蔻、Ardor雅黛、VICHY薇姿、Avon雅芳等诸多国外品牌译名采用了“芳”、“黛”、“雅”、“姿”等汉字, 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文化意识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而对于翻译教学而言, 目的并非在于教会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转换, 而在于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翻译规律和技巧,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 从而实现语言间“保真”转换。因此, 文化原则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加强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恩格斯曾说:“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 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所学的语言。”重视母语的作用已经成为外语界的共识。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增加学生语言学习的安全感, 并大大提高他们对外国语的理解力。在翻译过程中, 学生总会以母语为参照对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与比对。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 也会帮助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于真正好的翻译, 熟悉文化甚至比掌握语言更为重要。

2. 增加学生文化信息量的摄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相关的文化知识, 而没有饱含热情地主动涉猎一些有关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历史、民风民俗、典故传奇等方面的信息, 结果就造成了翻译教学成了无米之炊, 无源之水。而学生也只有在进行翻译演练的时候才意识到捉襟见肘的事实。为此, 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翻译素材, 激发学生对未知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 再辅以必要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给予肯定。此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 扩大文化信息的涉猎面, 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3. 改进翻译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局面, 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 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或者利用新闻报道、电影、音乐等音像资料, 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 把西方国家的生动文化带入教室,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 从而增进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锐性, 并作用于实际的翻译学习中, 实现语言间的顺畅转换。

摘要: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 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 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 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 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 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关键词:文化意识,翻译教学,母语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2]梅忠波.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语言转换与文化信息传递[J].江西教育科研.2006. (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4.

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篇9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多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规则, 认为只要学会语音、词汇、语法就算掌握了英语。然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 语言反映文化;另外一方面, 语言的形式又受到了文化的制约,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所以, 英语语言的使用规则在近些年得到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 即决定使用英语是否得体的各种因素, 实际上就是英语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

由于中西方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不同, 使得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体现

(一) 社交往来的差异

1. 问候。

在现实生活中, 中国人多用“吃了没有?”“去哪儿啊?”这样的话来打招呼。而在英语国家, 如果有人被问到:“Have you eaten yet?” (吃了没有?) , 被问者恰好未吃过饭, 他会认为问话的人要请他吃饭。但实际上这只是打招呼, 并无请人吃饭之意。如果有人被问到:“Where are you going?” (去哪儿啊?) , 他会产生不安或者不高兴的感觉, 认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这不关你的事) , 感觉好像受到审问或者隐私被窥探。

2. 赞美。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时的反应也有很明显的区别。中国人听到此类话语后会作出一些谦虚的回应, 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教学中, 我给学生讲过这样一则笑话, 在一次舞会上, 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这位中国女士赶忙谦虚地说:“Where (哪里) , where (哪里) 。”而这位美国人感到非常奇怪, 然后只好说了句:“Everywhere (到处) 。”根据西方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者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人则比较谦虚、谨慎, 即使心里非常高兴, 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3. 称谓语。

称谓语一般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前者指对亲属的称呼用语, 后者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可谓丰富, 甚至因地域差异还会出现特殊称呼。这些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 常用于非亲属间, 例如:对长辈称“叔叔”“阿姨”, 对平辈称“大哥”“大姐”。而在西方人的生活中, 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祖母外, 大多数情况下对其他亲属称呼其姓名。而社交场合中, 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以示关系亲密。对于Sir (先生、阁下) 、Madam (夫人、女士、太太、小姐) 、Mr. (先生) 、Mrs. (夫人、太太) 这一组敬称用语, 一般适用于人际关系不亲密或者对对方个人信息不了解的情况。

(二) 有文化内涵差异的词汇

词汇是语音的基本单位, 也是语言的组成部分, 词汇的使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含义有所不同, 因此, 在教学中注重贯穿此类差异的介绍, 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更深更牢。

1.“龙”文化。

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 长着翅膀, 身上有鳞, 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 能够从嘴中喷火。圣经故事中, 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而“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是一种能行云降物的神奇动物。在古代, 龙还作为皇帝的象征, 汉族人民以“龙的传人”自称。

2.“颜色”文化。

(1) 在中国文化中, 黑色是“悲哀、恐怖、神秘”的, 而在英语中, 黑色却有“严肃、庄重”的含义, 如:“a black tie dinner”表示“正式聚餐”“black figure/in the black”表示“盈利、赚钱”。 (2) 白色在中文中表示“恐怖、不吉利”等负面含义, 但在西方文化中, “white”却又有“纯洁、善良”等正面的含义。 (3) “blue”在汉语和英语中其语言意义是相同的, 但其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蓝色一般表示“宁静、和谐、美好”, 但在英语中“blue”的文化意义却不同, 它既可以表示高贵、权势, 如:She comes from a real blue blood (她是贵族子弟) ;也可以表示不快、倒霉甚至色情。

二、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 只注重听说读写技能训练, 忽视跨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失去了内容就变得枯燥乏味, 教学会显得呆板, 学生对英语学习会慢慢失去兴趣。由于跨文化知识的欠缺, 导致谈话不得体, 交际不成功, 教学目的也很难达到, 这不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 我们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素养的观念。

(一) 培养学生用西方思维方式和视角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形成固有的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 很难理解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西方文化现象。英语背景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等级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西方人具有互尊互让、平等待人、谦虚谨慎、尊重老人和妇女的文化背景, 就不难理解西方人喜欢恭维对方、称赞对方, 而对方也乐意接受的现象了。

(二) 减少中国文化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干扰

英语中许多词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交际意义, 缺少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势必受到很大限制。而在英语学习中, 人们经常称不地道的英语为“Chinese English”, 实际上这就是英语受中国文化思维模式干扰的一种表现。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喜欢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语言组织, 然后转化成英语表达出来, 这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影响的典型现象。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过程中, 加强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英语语言结构的学习, 便能减少这种干扰。

民族文化意识 篇10

在讨论文化工业以前, 先界定一下本文讨论的文化的定义。在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中将文化的各种概念划为了9个大类:哲学的文化概念、艺术的文化概念、教育的文化概念、心理学的文化概念、历史的文化概念、人类学的文化概念、社会学的文化概念、生物和生态学的文化概念。

本文中文化的定义比较倾向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文化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 可以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这个定义是从历史的文化概念来看的。从人类学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则可以发现, “文化或文明, 从其广泛的民族意义上说, 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会成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陆扬和王毅在《文化研究导论》一书中把“复杂的综合体”理解为“一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 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一切外在的和内在的活动, 而成为信仰、信念、知识、法律、礼仪系统、伦理乃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然而, 就在文化定义众说纷纭的时候, 文化研究对传统的文化形成了挑战。在传统的观点里, 文化概念主要定义在文学、艺术及美学方面, 他的特征是创造力。文化研究中发现, 这是受传统的精英意识影响产生的, 其中蕴含了阶级压迫, 传统的文化将社会分为了有文化的精英分子和没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

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中, 文化一分为二:一面是抵制商业化的高雅精英文化;另一面则是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不等于文化工业, 但却是文化工业的出生地。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丧失了批判功能, 文化已经不能通过抵制工具理性来彰显真理, 堕落为商品法则的傀儡。

“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 是与大众的利益根本对立的。“文化工业”则是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标准化、模式化的制作完成的, 采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大众通俗文化是自然天成的, 体现着大众趣味的多样化。“文化工业”是在资本驱使之下所进行的文化生产, 通过不断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 使大众在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诱惑中放弃思想, 大众在轻松的享乐中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情联系”。当文化的命运变而由资本来决定、文化的兴衰存亡系于投资意向的时候, 人们从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资本这只无形之手在背后的操纵作用——“欢笑在娱乐工业中成了骗取幸福的工具”。

文化工业是指文化行业利用现代化的制作和传播手段, 对文化符号进行大规模的流水线复制, 使传统的文化走下了神坛, 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消费的商品。大量成为商品的文化符号充斥人们的视野, 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让人们陷入无止境的追求里面。

在精神的符号上, 各种粗制滥造的流行音乐听来还不如田间地头的农民在逢年过节时的敲敲打打;大量以获利为目的充斥着商业元素的连续剧和电影在迎合消费者胃口的同时, 却促使了消费者的堕落, 文化商品成为了文化娼妓, 只要有利可图就有求必应。文学上, 名人出书、先锋文艺之类的噱头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更是一切为了钱。早已不复曾经一生立一言而终, 却青史留名的真知灼见。

从物质上的符号来说, 例如一套成本价只有500元人民币/平方米的乡间小楼, 在被冠上了诸多文化符号和意义概念之后, 成为了1.2万元人民币/平方米的郊外别墅。一块瑞士的手表从计时功能延伸出了无数的意义。手表在现代生活中, 时间的功能被淡化, 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要吸引力, 而让顾客趋之若鹜的是时间或者说表的内在品质以及其所代表的时尚元素。企业的策划对品牌形象、顾客认可价值度以及顾客分类、购买力变化做详尽的分析论述, 从全方位将消费者包围。通过广告彰显商品具有的内在品质。正是这些被加冕上的各种概念给人民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二、从意识形态的产生看文化工业的控制

(一) 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感觉——意识来自于感觉

人自出生以后, 就开始接触外部世界, 外部世界的种种都会在人身上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应, 感觉引导着我们认识世界。意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感受环境形成。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其认为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恩格斯指出:“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 这对机械论来说, 是纯粹偶然的事件, 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处是一步一步的必然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 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 是物质的本性, 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

意识的基础是客观世界, 他的源泉和内容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意识不是人的头脑中生而有之的, 只有当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并通过神经中枢传达大脑才会产生意识。意识现象是由客观世界引起的。意识形态的调控作用, 主要表现为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控制和调节个人、社会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社会功能。

在商业社会中, 人们被成为商品的文化符号包围, 陷入对物质无止境的追逐, 其意识已经被商品符号所重塑。

(二) 统治意识形态的普遍化

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关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这样的论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 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因此, 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 这就是那些使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 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思想。”

实际上, 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不是铁板一块, 内部的争论和来自外部的冲击是一直存在的。控制物质生产的阶级同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精神生产, 但是这种控制并不是滴水不漏的。马克思在研究中就充分地认识到统治内部思想的重重矛盾和利益分歧, 而导致的物质资源、思想和文化上的严重冲突。“这就出现一个现象, 统治阶级的思想越来越抽象而普遍化。也就是说每一个取代旧阶级的新阶级,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 但是在抽象化和普遍化的表象下, 实质永远是分歧而不是统一。”这种普遍化在资产阶级的后工业时代中则表现为文化工业, 一种隐藏在商品和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

人们所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用已经沦为商业傀儡的文化符号描绘的一个不切实际的美好未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很狡猾地隐藏在了这些消费符号的背后。文化工业从全方位包围着人们, 表面上看是为人们贴身制作, 实际上这是在表面个性的虚像下用统一标准、整齐划一的形式灌输统治阶级标准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三、文化工业的实质

文化工业的实质就是一种巧加包装的塑造意识形态的手段。文化工业将经济、政治、文化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控制体系后, 人类理性沦为压抑人、统治人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文化工业与市场结合, 艺术和文化从属于商品的属性、资本的逻辑;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的协同下, 携带着意识形态把商品形象转变为文化符号, 大量生产并将这种标准化、模式化的文化符号加以普遍化, 以刺激公众的消费欲望, 从幕后控制流行的习俗风尚, 逐渐改变社会价值观念, 进而将影响渗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构成。

文化工业一方面掩盖物质化的社会中已经异化的人性和统治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大批量的生产千篇一律的各类消费符号, 让人们在自以为充满个性化的时候被纳入一种统一的形式。人们最终被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 彻底丧失掉自己的个性。曾经具有唯一性的艺术创造,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已经失去了光环。例如摄影作品, 一张底片冲洗出无数的成片, 哪一张才是正版?对艺术品大规模的复制使得精英文化中唯一性的特征消失了。这个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人是有真正的需要的, 如创造的需要、独立的需要、自由的需要, 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需要。文化工业为人们创造了一种虚假的需要并将之满足, 用大量的商品符号来刺激人们产生消费的欲望, 而使得人们忽略了自身真正的需要。人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真正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资产阶级正是通过把这种虚假的需要施加在人们身上, 使得他们的欲望被刺激放大, 看似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但是实际上造成了人性的压抑和痛苦, 因为这种需要并不是人的本性。资产阶级通过这种虚假的需要从实际中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流行的广告、商品、流行音乐等都可以归入虚假需要的类型, 在大众传媒全方位的轰炸下, 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都无处可逃, 陷入一种无止境的追逐。

文化工业在这里成为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双刃剑, 一方面, 他的确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但是, 另一方面他又把项圈隐藏其中, 犹如一个制作精巧的陷阱。充斥于都市的商业广告, 引导着人们的购物趋向, 并从精神上塑造着人们关于完美生活的构想。在《管子·牧民》里有句话是“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这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 再次关注管仲这段有关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论述, 读来却有别样的味道——吃饱了饭就别再做刁民。

四、总结

人类在思想启蒙以后, 却陷入了工具理性的误区。人终究是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论争看似已经水火不容, 但是现代主义的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都值得借鉴的。在物质文明空前丰富的今天, 人不应该陷入工具理性误区。殊不知当你以为你是完全理性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误区。

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先驱葛兰西为我们揭示了,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暴力的统治越来越让位于这种意识形态的控制。阿尔都塞指出, 传播机构、学校以及各种党派组织, 甚至包括家庭, 都是生产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以强制的但又是无意识的方式将统治阶级所需的思想和意识输入人们的思想, 从而使人们只能在一个限定的层面思考问题。

国际经济活动与文化意识 篇11

[关键词] 国际经济活动 文化因素 跨文化交际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等字眼触目皆是。不可否认,在科技与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愈来愈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大。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文化特征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这一事实盲目无知导致的代价是沉重的。与旅游者在国外因不注意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产生的问题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无视文化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要顺利地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加大合作力度,提高合作效益,了解他方的文化特性,改善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国际经济活动中文化意识的缺乏与产生的原因

由于对文化给国际经济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认识不足,在频繁的国际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文化意识淡漠或缺乏这一现象。许多国际经济合作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有个误区,他们片面地以为经济合作只是相互谈判、签订协议,然后大家一块共事。在他们看来,只要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在一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相互学习,雇员就会变得多元化,各自文化中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其实不然,多项研究表明,跨文化团队里,在有压力的情况下,队员会更趋于本国化,如中国雇员会变得更加中国化,美国雇员会变得更加美国化。许多管理者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他们雇员的行为均受到他们各自社会文化的背景、经验和习惯的制约,以至于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己方文化的行为导向模式系统地带入跨文化交际中去,由此产生的价值观、行为目的和行为解释方面的“文化交叠”现象或“不和谐”现象会使双方的合作面临失败的危险。有调查表明,在不少的合资企业中,中外人员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对他方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与审视。对己方和他方企业文化的不同理解不但会加大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相互合作的难度,而且还会因此减少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国际经济合作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参与交际的双方通常至少有一方必须使用外语作为交际媒体,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无非是一门专业外语的使用,只要找到懂专业外语的人,谈判、合作便能顺利进行。这一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专业语言常常被错误地等同于专业词汇,并且在我国大专院校里,大部分经济外语课程也正是按照这一思路来安排教学的。这一思路存在着严重缺陷,因为国际间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跨越文化界线开展的经济活动只是在一个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是借助于专业术语进行的。国际间的经济活动首先意味着,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员为了某一商务目的相汇于一个对其中一方来说是陌生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交际环境。交际的双方并不纯粹是某个不带文化色彩的企业经济计划的实施者,他们是一个特定文化和社会的代表,是某种特定企业文化的代表,就是作为个人,同样也带着相关文化的烙印。所以,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商务谈判不是说有一名或几名精通外语的人就行了。因为对一名讲外语的人来说,他的外语掌握得越好,另一方对他按有关异域文化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和控制自己言行的期望也就越高。而事实上,外语水平的高低并不一定能够同时说明交际者对有关异域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如果交际双方仅以己方文化眼光来看问题,很可能对相同的交际情境和交际行为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判断,因而导致交际的困难或失败。

出现这些误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同外国人交往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习以为常的活动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看不到跨文化交际情境隐含的风险。

第二,我们的日常活动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正在日趋国际化,这使很多人产生了一种以为各种文化均大同小异的错觉,从而看不到实际存在的文化差异。

第三,人才开发中的诸如动机、独创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软性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让位于开发尽可能完美的、因而“自有说明力的”商品所作的种种努力。

第四,在解释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时,人们往往将这类冲突归因于个人的性格或交际伙伴的民族特征,而忽略了文化差异。

因此,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企业应充分意识到目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不足,了解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并尝试接受针对国外经济商务活动的咨询,以期通过掌握那些对谈判或合作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来应付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方面的紧急情况。

三、文化因素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在国际经济活动以及商业谈判中,不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削弱国际合作的经济效益。据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间的隔阂”也在不断扩大。合作双方相互间的依赖性越大,就越可能使合作的双方感到对方在心态和导向方面的那种似乎无法逾越的、令人迷茫的异样性。只有了解并理解了对方的有关行为模式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才能使双方的合作得以顺利开展与进行。在跨国经济交往中,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无数失败的教训。2001年,当华立集团进军美国,收购飞利浦在美国CDMA研发中心的时候,华立集团第一次直接面临了美国文化的冲击。在华立集团收购的研发中心里,由一位美国员工Dennis负责CDMA核心技术的研发,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为了表示对其工作的重视,按中国人的习惯,每隔两天就给他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工作进展。然而,没过十天,该员工便提交了辞职报告。汪力成大惑不解,该员工说:“你每隔两天就发邮件给我,这说明你对我不信任。”经过再三解释,汪力成与Dennis最终消除了误会。90年代初,摩托罗拉韩国公司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后来来自美国的Donald Jerome先生出任摩托罗拉韩国公司新总裁和总经理,他确信该公司通过改变其管理文化会有新生命。他和人力资源经理开始把焦点集中于重塑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和领导行为,并制定了长期实施计划,这意味着摩托罗拉公司结合韩国文化。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很快摩托罗拉韩国公司又成为世界上一个模范生产厂商,他们的这个项目也成为在任何地方跨文化管理的一个蓝本。国外管理学家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以失败而告终的跨国经营中,有70%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海尔实施本土化战略,不仅到国外去办厂,更注重运用国外当地人才,尽可能让经营与管理融入到国外本土文化之中。“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和、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抵触情绪。

文化差异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提高文化意识,改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就能对异域文化中的不同观念和管理风格多一些理解与尊重,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员工进行良好沟通,消除误会,并根据不同的文化特征确立相应的制度与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在权力巨大的墨西哥企业中,员工对上司的尊重表现为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上司也不愿意授权给下属。美国行政人员通常认为墨西哥人屈从权威是一种缺乏主见和不幸服从的表现,而墨西哥人把美国行政人员的坚持公平竞争和委派的愿望看成是没有能力接受与职位相联系的权力。这种不同的观念与管理风格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非常普遍,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理解这些不同于自己文化的观念与管理风格。

不同的群体对类似的事件有着不同的文化反映。例如,很多美国人认为如果公司雇员提高工作效率,提前完成工作,就应该被允许提前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因此,尽快完成工作是一件受到人们褒奖的事。而在日本则不同,日本人普遍认为公司雇员应在整个工作时间内都坚守工作岗位,即便完成了计划中的工作,也不应该提早离开工作岗位。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为了达到相同的目标,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法国员工是典型的“社会人”,十分注重生活的享受,若采取加薪、发奖等物质上的激励方法,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而中国人相当程度上是“经济人”,对物质的追求重于闲情逸致与浪漫生活的享受。又如,即便是奖励,对以个人取向为主的美国人和以集体取向为主的中国人或日本人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奖励方法,分别以奖励个人或集体为主或二者相结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个人奋斗精神和团队精神,为公司创造最大效益与财富。

文化差异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在国际交往中完全照搬本土做法,势必遇到无法跨越的文化障碍,延缓或彻底导致国际合作的失败。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并有效地利用各种不同文化优势,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穷的活力与新鲜血液,帮助企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四、结论

经济交往与合作会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异域文化范畴的渗入,要扩大经济合作,提高双方合作的经济效益,就应该促成本土文化与渗入的异域文化之间的协调。有人做过实验,当公司的职业队伍刚刚组建的时候,多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效率不及单一文化,但是随着业务性质的复杂化,业务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多元文化的优势就愈加明显。所以,我们应抓住发展的机遇,在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同時,努力开展跨文化交际培训,帮助有关人员对理解异域文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系统的准备。在培训中,可以借助于举办异域文化班、小型跨文化交际冲突情境分析、文化适应模式、文化简介、角色模拟演练等各种不同的媒介与手段,增强相关人员对异域文化行为准则敏感性的感知练习,全方位提高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yram, M: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In: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1, 1988, 15~31

[2]Paige, R. Michael: Cross-cultural Orientation. New Conceptualizations and Applications. Boston 1986

[3]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32~272

[4]姚大伟:对外经济贸易谈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206~207

历史意识与传统文化 篇12

关键词:历史意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

一、历史意识是传统文化的积淀

历史意识最原始的形成, 就是追本溯源, 祭祖祈福, 这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本能, 也是种族生聚、延续的原动力之一。中国人从祭祖仪式中创造礼器, 表现群体的认同和交流, 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的原初形态。

进入文明社会后, 历史意识伦理化、政治化, 资政成为治史的重要原则, 历代的圣君贤相、哲人高士, 无不以史为鉴, 进行修齐治平。寓教于史的传统使得史学读物普及民间, 历史故事家弦户诵, 从上到下近乎全民性重史的国风, 使得史学成为最为重要的学问, 它不仅以浩如烟海的资料独步世界史坛, 更以至高的地位为其他学问所不及。所谓“千古纲常名教、经济学问, 皆从经史而出” (郑观应语) 和“六经皆史” (章学诚语) , 充分反映史学著作主导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 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如果说古代西方以哲学思辨为智慧的最高成就的话, 那么说中国史学是古代伦理政治智慧集大成之学, 也不为过举之词。这一文化特质渗透民族心理, 使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

二、历史意识与传统文化的培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智慧的培养, 非常重视从历史意识中加以寻找和探求。通过历史的教育, 启发和培养人的智慧, 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从商、周开始, 国家就设有专门的史官, 负责保管和整理国家的历史档案, 记录先公先王的世系和重大的活动。传世的最早史书, 是经过孔子整理的《春秋》, 它上起鲁哀公元年, 下至鲁哀公十四年, 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到战国以后, 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相继发展起来, 隋唐以后更将编修前代的历史当成是国家的一件大事, 常常以宰相组织文人学士来修国史, 因而更从政治上强化了历史意识。

古代中国对官吏的考核与任命, 也将历史意识放在重要的地位。秦汉时期选举官吏, 都将“明《春秋》”、“好经学”、“博通书传”等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 考试的内容无论是“六经”抑或“五经四书”, 历史知识都占很大的比重, 即使是“策论”和八股文, 历史意识缺失也是很难完成的。

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层中, 都将历史意识的高低看成是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的表征, 对历史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的人, 往往会受到世人的嘲笑。对历史研究做出过贡献的人, 则会取得崇高的地位, 受到后人的尊敬。

三、历史意识与民族文化认同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就存在着很多语言、风俗习惯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统合, 在历史上有两种寻求认同的方法———同祖法和异祖法。

同祖法大多产生在中原地区的政权相对比较强大的时期。这时, 中原地区汉族政权的统治者为了拉拢和团结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 往往就从历史的意识中寻求与这些民族的同祖根源;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 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 加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也愿意接受这种同祖的说法, 通过同祖得到互相的认同。两汉时期, 中原地区的统治政权认定匈奴是“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史记·匈奴列传》) 五代时期, 在北方建立辽国的契丹族, 也称“太祖之先, 出自炎帝”。 (《辽史纪事本末》卷1) 。共同的祖先在历史意识上得到了认同, 当然就没有理由互相发生冲突, 而应该统一和团结在一起。

异祖法大多是在中原地区的政权比较软弱, 受到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一再搔扰时采用。统治者为了激发中原地区人民对少数民族的仇恨, 抗击他们的侵扰, 就通过异祖法, 加强内聚的力量:从历史意识中取得排外的文化认同。东汉末年大批少数民族开始迁移入居中原地区。到魏晋时期, 中原地区的统治政权日渐衰落, 少数民族的反抗日益加深。为了巩固中原地区的统治, 人们就在历史意识中强化了异祖法, 去论证华夷之分的必要。江统《徙戎论》是其代表, 其曰:“戎狄志态, 不与华同”、“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故必须把他们驱出中原, 迁往边疆故地。宋金对峙时期, 作为坚决抗金派首领的岳飞, 就声称自己要“餐胡虏肉”、“饮匈奴血”。他的这种民族复仇的情绪, 就来源于华夷不同祖的历史意识。清末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反对清朝统治时, 也提出了“驱除鞋虏, 恢复中华”的口号。

从历史意识中寻找文化认同, 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长期延续和发展, 并逐步向四周弥散的主要原因。不管是从中原地区去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 还是从少数民族地区进入中原地区的人, 他们在历史意识上都认同一种文化传统, 才给这种文化不断地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可见, 历史意识的自我认同,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四、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主流, 是历史情感的表现。一个国家的成就只有通过共同历史意识的鉴定才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只要有民族的生聚就有共同的回忆, 历史是不可替代的使万众凝聚的同心团, 众志成城的火种。在民族危难之秋, 同舟共济的历史意识会燃起救亡图存的火炬, 在建设现代化的潮流中, 历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又会成为民族振兴的契机。

上一篇:特征判别论文下一篇:模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