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民族意识(精选7篇)
美利坚民族意识 篇1
公民意识与民族宗教意识--兼析法治观念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作用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性质容易确认,是敌我矛盾,必须高压严打.但是,他们借口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混淆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总是不择手段地煽动宗教狂热,为其分裂活动铺垫心理基础,增加了反分裂斗争的难度.出于战略主动和持久功效之动机,就应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的研究和教育“内化”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中,发挥法治观念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作用.
作 者:丁守庆 作者单位:刊 名:实事求是英文刊名:SEEK TRUTH FROM FACTS年,卷(期):2002“”(2)分类号:B9关键词:
美利坚民族意识 篇2
华旗自1993年成立以来, 营业收入每年增长70%, 2005年的营业收入已经高达人民币二十亿元 (约合新台币八十一亿元) 。十多年前, 当华旗还是中关村批发鼠标、键盘的小公司的时候, 三星、新力就早已在中国摊开市场、打出品牌。在2003年华旗的爱国者MP3上市仅一年, 就实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是三星的两倍, 新力 (Sony) 的十倍。在爱国者的带领下, 移动存储和MP3成为国产品牌首个超过洋品牌的领域, 随身碟、MP4等数字产品也都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头把交椅。2005年, 华旗成功为“神六”提供自主研制的146小时不间断运行的高清晰录音系统, 发布了全球首款带有数码水印功能的800万像素数码相机, 被国家“863计划”确定为重点研发项目。2006年, 爱国者再次成为国内移动存储行业的第一名, 市场占有率连续5年保持第一。靠自主创新, “爱国者”研发出的能够通过点读发声的高科技产品“妙笔”, 获取了28项专利。通过“妙笔”的成功大桥及多方努力, “爱国者”一口气成为北京奥运会5个方面的合作伙伴。2009年1月底, 国美电器数据显示, 华旗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国产数码相机“爱国者T60”也跃居北京数码相机销量第一, 这也是国产数码相机销量首超日本品牌。同时, 华旗也开始了国际化布局, 在英国, 它的MP3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曾排名第二。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 拿着爱国者的数字相机四处拍摄, 对英国大使和记者说:“这是我用过最好的相机。”2007年11月22日, 一件标“aigo”字样、能识文断字的高科技“妙笔”, 正式进驻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 博物馆纪念墙上清清楚楚地刻上了:“aigo爱国者”。现在, 英国、新加坡、法国、印度、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的消费者都已可以买到打着aigo logo的数字产品。
华旗之所以崛起, 除了其“六赢”理论以及独创的“国际象棋”理论, 主要靠的是一件国际公司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民族意识。
二、华旗鼎力培育和树立民族品牌
1、设计、研发紧扣中国文化, 以中国元素打造世界品牌
(1) 创业伊始, 冯军就给自己的公司注册了一个商标“华旗”。“华旗”就是“中华旗帜”的意思, 希望成为全中国一面旗帜在国际上高傲飘扬。他认为, 一个企业的成功, 必须把自己的定位、发展跟民族、跟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并不认为强调民族情感会给公司发展带来障碍。所有成功走向国际的日本企业都有个共同特征, 都是日本民族缔造的民族品牌。Sony是来自sunny, 代表日本国旗;松下是一个日本的姓氏, 最早的名字叫民族牌;富士通是日本精神的图腾-富士山......如果我们放弃了与民族的关联, 那就是丧失了对自己命运的追求。从“华旗”这两个字里, 我们强烈感受到当年风华少年书生意气和振兴民族企业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看到了冯军高瞻远瞩的品牌意识。
(2) “爱国者”的名称与“华旗”的理念一脉相承, 依然延续着冯军做民族企业一面旗帜的品牌理想。1996年, 当大家争相起洋名字, 都说自己是原装进口的时候, 而冯军推出了“爱国者”, 所有人都不理解。对中国而言, 13亿人口, 全世界最大的根据地就在这。所以爱国者的名字定位非常清晰, 要立足本土, 最后成为国际品牌。最终, “爱国者”这个民族品牌终于进入了世人的视野。
(3) 借着和消费者共同的文化背景, 引入中文品牌。在MP3混战时代, 冯军发现, 无论是三星还是索尼等, 都存在一个漏洞, 就是都没有一个好的中文品牌。他大胆的将mp3命名为“月光宝盒”。“月光宝盒”是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经典, 尤其是那段让每个人都能熟记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月光宝盒完全符合中华民族的理念, 它含蓄地表达了美好的情感, 在每一个华人心里引起共鸣。这样“爱国者”在mp3产品上打败了韩国三星, 成为市场第一。
2、与国际企业竞争如同赛马, 永远要领先对手六个月
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冯军领导华旗担当起中国IT行业的先行者, 一步步地引领着国内IT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对于华旗的国际之旅, 冯军坚持“别人在想, 我们已经在做。”
与国际企业的战役中, 冯军的秘诀就像是齐国大夫田忌的赛马经:始终用“好马”与对手的“劣马”竞争。对手做窗口MP3, 华旗就做MP4......只要始终领先六个月就够了。作为推广“爱国者”这个民族品牌的激情大师, 华旗人以执着的精神, 带领众多民族品牌一起走出国门, 最终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纵横驰骋的“中国名牌”, 开创全球IT产业的中国时代。
3、亏钱也要做相机, 誓言扭转中国既有产品印象
品牌的经营塑造如同挖井。冯军引用八十年代高考作文题目中关于挖水的寓言:有一个人挖了好多口井, 每次都浅尝辄止, 结果还是没有挖到水, 其实水就在挖过的地下不远的地方, 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挖到水。他认为, 树立品牌就和挖井一样,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因此, 在华旗, 曾经有个项目连续三年在亏损, 估计已经亏损近亿元, 但冯军坚持做下去, 这就是数码相机。
2003年的时候, 中国本土公司看到数字产品赚钱, 很多厂涉入这个行业。因为不赚钱, 大多企业都先后成为了产业的“先烈”, 在民族品牌巨头纷纷放弃数码相机的时候, “爱国者”是现在中国本土品牌中唯一一家还坚持做数码相机的企业。为何亏损也要做?主要是冯军的民族意识在主导。因为有爱国者的存在, 所以中国消费者赚大了。没有中国品牌的时候, 日本商会联合起来, 对中国市场进行垄断, 高像素数字相机奇贵无比。有了爱国者八百万像素相机之后, 日本品牌相继平均降价一千元以上, 如果中国人一年采购日本四百万台相机, 由于爱国者的存在, 即使消费者没有买爱国者品牌, 也为中国人节省了人民币四十亿元。而冯军认为, 我们干活这么有劲就是要改变老外对中国的印象, 那我们这辈子都享用不尽, 这比赚多少钱都有意义。最终在不断的坚持下, “爱国者”终于使得T60数码相机在比国内价格高20%的基础上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品牌, 也成为第一款成功收回研发成本的民族品牌数码相机。中国需要有自己的民族品牌, 不只是中国少付出多少亿那么简单, 而是对整个民族自信心都有影响。可见, 在企业家中, 冯军算得上是数码消费产业界的“民族主义者”。
不过, 中国品牌产品依然难免会被认为是廉价的, 要改变产品的形象的确很难, 但是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走上这条路, 大家一起来努力就容易了。
4、中国的民族工业要强大起来, 一定要做品牌
华旗所有产品都是由其它公司来代工生产。例如爱国者由华旗设计好, 交由台湾的代工厂制造。冯军认为, 工作是研究市场, 设计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在制造环节上, 如果我们自己做的话, 肯定赶不上台湾的专业工厂, 况且管理工厂不是说你今天建个工厂就能学到的。
三、成立“民族品牌联盟委员会”, 保护支持民族品牌
中国在资源、研发、市场方面条件好, 运营成本低, 有高质优价的基础, 但中国在IT产业上却没有几个自己的品牌。2005年8月15日, 在冯军的倡导下, 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联合起来, 成立了一个“民族品牌联盟委员会”, 号召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打群架”。目前中国的国际品牌还很少, 靠一两家企业单打独斗是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而40年前的日本品牌能够风靡全世界, 实际上是以索尼为首带领的一大批日本品牌, 靠高质优价, 打群架才取得了成功。冯军从不将华旗作为个人的事业, 而以发展民族品牌为己任, 也希望通过自己能带动更多的企业来发展民族品牌。
因此, 我们要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向冯军学习, 更多的企业能以华旗为标杆, 以打造和发展民族品牌为使命, 创立和培育越来越多的中国民族品牌, 让我们的品牌走向世界, 走向国际。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 我们的企业要期望成功, 但我们不惧怕挫折。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摸索道路, 为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唱响主旋律提供宝贵经验。
摘要:目睹民族品牌的丧失, 我们发现树立和保护民族品牌的责任相当重大。当然, 我国也存在一些民族责任感强, 并成功树立和发展民族品牌的榜样。本文通过了解华旗公司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及分析其如何积极的打造和保护民族品牌, 呼吁我们要以华旗为标杆, 一起树立和保护民族品牌, 把我国的民族企业发展到国际, 推广到世界, 把我国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大国。
“美利坚民族”的矛盾和统一 篇3
从幼年学英语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英语中人们的名字是倒着写的——名字在前,姓氏在后。而中国人的习惯则是将姓氏置于名字之前,甚至以传统的取名方式来看,三字姓名应该先是姓氏再是辈分最后是名字。因此当时的我对把“刘洪涛”这么气势磅礴的名字读成“Hongtao Liu”(红桃六)的西方文化充满了好奇。后来直到我学到了英语书信的格式,了解到老外们就是喜欢把收件人的姓名写在最顶端,之后按由小至大的范围书写格式,才猛然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原来有着如此天壤之别。其实细加琢磨后便不难发现,较之中国文化先大局后细节的思维方式,这正是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的醒目写照。
IndividualismVS. Teamwork
随处可见的辩论。“美利坚民族”的文化以西方文化为基石,从中秉承了大量个人主义的风格,并将其无限扩大,使美国人成为了世界上最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一切从自我出发的观念)的民族之一。这种观念与其从小所受的教育有着一定渊源——美国人从就接受启发性教育,被训练成为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思维的个人,因此几乎在任何场合,辩论都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从夫妻间对一个问题看法不同而引起的辩论(可谓是世界上最莫名且最具学术性的)到国会中的驴象之争,其间都充斥着美国人individualism的本性。放眼世界各国的政府最高会议,也不难发现美国的两院会议也当之无愧是争论最为激烈也最为混乱的——这或许就是美国人所崇尚的民主与自由吧。
民族精神之团队合作。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却将teamwork推崇为其民族的代表精神。虽然这个19世纪20年代发明的词汇是整个西方社会的特色,而今每每说到团队合作,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最看重这一精神的美国公司。美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便将孩子分成若干个团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某一个任务从而获得学分或奖励,这种教育模式促使美国人在思维中将团队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以体育运动为例,中国人多擅长个人运动:乒乓球、羽毛球,即使是排球也只是一个六人合作项目;而看看美国人擅长的运动就不难发现,这些几乎都是团队合作型的集体运动:棒球、橄榄球,而西方人对于足球中的合作观念也明显强于中国球员,这就是他们所谓的teamwork。
精确VS.模糊
精确的食谱。西方人有着精确的观念,美国人也不例外,也许这来源于该国3亿人口中有德国血统的人吧,尽管其并没有德意志民族如此严谨,不过与中国文化相比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世人眼中,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可谓是世界民族中的佼佼者,然而中国人的食谱却从未见有美国的食谱那样精确细致——“食盐少许”、“花椒若干”——这些模糊的语言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流传了上千年依然如故,“意会”便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了。恐怕在食谱上写满“一汤匙”、“半茶匙”、“1/4盎司”字眼的美国人是一辈子都领悟不到这“少许”、“若干”各是多少,而正是面对这些模糊的字眼,美国人更无法感悟到中国人在这每一道菜上所花的功夫。这或许也是油条在唐人街仍能卖出1美元的天价,而Gongbao Chicken(宫保鸡丁)如今仍深受美国人喜爱的秘诀吧。与精确的食谱一样,将一切都量化的美国人在工作生活上的循规蹈矩也都归功于其精确的文化——例如:在进行某项具体操作前,他们会将每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备案、设计各项可以预见的处理过程,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可照其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最后必定达到预期结果。也许各项高科技成果就是美国人的精确带给世界的福音,所以以后打开美国人的浓缩鸡汤罐头时别忘了看一下说明,那上面一定会告诉你再加入一罐头的水来稀释鸡汤,便可得到最佳美味。
模糊的称谓。如此精确的美国人,有时候却出乎意料的模糊:例如一个“uncle”就涵盖了叔叔、舅舅、伯伯、姑父等等无数关系,也怪不得美国人一般都互称姓名以免混淆。而就语言本身的精确性而言,英语较之法语、德语也相去甚远。例如:英语在其发展过程(尤其是美国成立以来的英语发展历程)中,语法就一直在不断模糊化,这个现象可从“you”这个人称代词的变化上窥见一斑——莎士比亚文学中还曾用到类似德语语法中dich(你,直接宾格)、dir(你,间接宾格)、du(你,主格)、ihr(你们,复数)的thee(你,宾格)、thou(你,主格)、ye(你们,复数)、如今已统统清一色地使用“you”一个词代替,这一切也导致了语言的模糊化进一步加升。
自由VS.限制
议会中的“无稽之谈”。美国人的自由观念超脱了英国人的保守、德国人的严谨、中国人的儒家文化……使其成为美国人最有象征意义的文化之一。作为一个文化大熔炉,要想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消除这种自由精神恐怕很困难,然而美国人的自由观念有时着实让世界觉得有些莫名和过火。且不说美国人所尊崇的Freedom of Speech中居然还包括焚烧国旗这一项,单说美国政府中所存在的“filibuster”这一特殊角色就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Filibuster直译可称作“阻止议案通过者”,在我们的想像中估计也就是个投反对票的议员,其实不然。美国人所说的filibuster是在议案即将被投票时,因为发现己方没有胜算而充分发挥“言论自由”这一权利的议员。例如,该议员可以申请自己在投票前进行发言,在发言过程中甚至可以谈论任何话题——从家常谈到人生,从菜谱聊到宪法,从家谱说到历史……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如此无限制地说下去,并通过这种手段使议案的投票受到搁置从而失效。我们完全无法想象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要员会在政府大会上开如此玩笑,这种行为恐怕只能用“儿戏”或“无赖”之类的词来形容,然而在美利坚这块被赋予“自由”的国土上却完全可行——在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某议员足足自说自话了1天又18分钟的非官方记录,甚至还有团体作为filibuster、交替演讲了75天的史实,实在骇人听闻!
影片中反映的现实。美国人是否真的完全自由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一个公民得到过分自由的同时必然会与对其他公民的自由形成威胁,产生矛盾与冲突。《刮痧》(以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探讨文化与传统的继承与进化为主题, 2001年在中国内地公映,由蒋雯丽、梁家辉等人主演。)这部影片便是对这种自由与限制所造成的矛盾的精确刻画。美国人的自由使他们有权利对看不惯的事物进行投诉,甚至可以对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行为举止等进行无礼投诉。而这种投诉完全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投诉者通常会认为自己就是执法者,自己就是仲裁者,从而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因此自由之间的碰撞有时反而形成了一种限制,甚至当两者间不平衡时,这种限制可以使人窒息——影片中的父亲因为内疚回到中国,一个人独守晚年;大同(男主角)因为被儿子的医生怀疑自己虐待儿子(大同让自己的父亲给儿子“刮痧”,而在其背上留下似被鞭笞过的痕迹),而被当地有关政府拒绝与妻儿见面,于是他只好在圣诞节晚上扮成圣诞老人沿着下水道爬上十几层的高楼与妻儿相见;妻子明明知道丈夫没有过错,却只能一个人带着孩子,偷偷与丈夫联系……《刮痧》这部影片是根据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圣路易斯市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它无疑是对美国这种自由与限制的矛盾提出的最大挑战和最有力抗争。
矛盾VS.统一
简单地说,熔炉的本质造就了美利坚的矛盾和统一。事实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矛盾和统一:中华民族通过“以和为贵”的精神协调矛盾;日耳曼民族通过精确严密的思想限制矛盾;而“美利坚民族”则希望通过矛盾来使民众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来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模式。我们不是哲学家,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哪种方式才是最行之有效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要调和其矛盾而达到统一,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简介:
美利坚民族意识 篇4
走 向 海 洋
——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摘要:海洋以其丰富而且潜力巨大的资源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必将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本文将以时间为轴,浅析中国的海洋历史,通过介绍当今世界各国海洋战略,剖析我国的海洋政策,进而从认识海洋价值、开发保护海洋、增强海洋科技创新以及参与国际立法四个方面来警示国民全面树立海洋意识,最终实现海洋强国。
引 言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的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艇,在北极点附近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一面高约1米的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加拿大随即表示将捍卫它在北极地区相关海域的领土主权。美国,丹麦,挪威等濒临北冰洋的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加入这场北极地区的权益之争。专家评估说,随着全球变暖进程,北极地区可能成为全球四分之一未开采石油能源的储存地。冰层消去之时,也是沉睡在北极冰川下面的丰富资源日益显露之日。谁控制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的新走廊。冰雪尚未消融,群雄已未雨绸缪。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中国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海洋战略,又该如何梳理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呢?
一、纵观古今海洋之路,浅析中国海防历程
“我有点金,有点银,有几条海船在海上,有一个漂亮的老婆,我还要什么呢”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在西方人看来,他们的财富幸福来源于海上,在他们的寓言中,海神波塞冬是仅次于太阳神宙斯的第二大神灵。而在喜马拉雅山脉东侧,古老的中华民族一直信奉幸福来自脚下的土地,来自辛勤耕耘,“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一直未曾觉醒呢
(一)商周时期
在河南安阳殷墟127甲骨坑发现的龟骨卜词中,我们发现商朝不仅可以造船,而且还有舟兵,据考古发现,商朝的外族夷人曾飘洋过海,到达过南亚大陆。在武王兴周灭纣之后,曾把领土扩至太平洋沿岸,可是黄土地优沃的土壤早已让周王朝脱胎换骨,凝重而浑厚的农耕文化战胜了如飘萍般散漫的海洋文化。从炎黄开始中华文明的初铸到秦始皇中央集权的统一,慢慢绵长的三千余年中,虽然海洋给过我们数不尽的惠赠,但是中国的先民从来都只是把海洋当做底色。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和浩荡的太平洋就这样带给了华夏儿女几千年从容不迫的繁衍生息。
(二)秦汉至唐宋元时期
中国海军的最早记录是汉武帝的楼船军。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很发达,曾有万余人出海航行到达夷州(今台湾)。在白江村海战中,唐朝水军凭借坚船利器,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击溃了十倍于己的日本舰队,确立了大唐在东亚的中心地位。发展到宋代,政府已经拥有当时世界上力量最强的海军。1128年,海外贸易所得已经占据国库收入的20%,发达的海上贸易带动了制造业、加工业、服务业和运输业的兴盛。凭借着无可比拟的科技优势,中国的船长不仅牢牢掌握了印度洋航运的控制权,而且将贸易航线延伸到非洲的东海岸,中国不仅给贸易伙伴带去了丝绸茶叶等商品,也带去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工艺等,为建立在商业经济基础上现代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最终,元朝灭掉了在海上流亡了3年的南宋小朝廷,随后,隋唐以来以运河运“漕粮”的方式改为由海运完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在《元史新编》中记载到,“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在元朝,通过海洋,世界被连为一体,中国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权利,而公平的自由贸易是第一原则,相比之下,后来崛起的地中海海上霸权,则显得狭隘和局限。
(三)明清时期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道路有两条,一条在内陆,一条在海上,海上丝绸之路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航线之一,它形成于秦汉,繁荣于唐宋,然而随着明朝的建立,这条贯通于中西方贸易的纽带却戛然而止。明洪武四年,朱元璋的一纸禁令使得民间航海和自由贸易趋于窒息,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普通百姓被硬生生的阻隔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当“开国禁海”成为祖宗定制延续下来,成为明朝长期执行的国策时,中华民族也就开始从海洋退缩,变得更加封闭而内敛,而此时欧洲的航海家们却在中国罗盘的指引下一步步逼近富饶的东方世界。公元 1566年,政府迫于压力,虽重新开放海禁,但是此时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有西方专业的海上贸易公司,还有专业的海上殖民军队,中国已被排挤到了海洋贸易的边缘。中国海商被迫与海盗连为一体,随着明朝政权的坍塌,这最后的希望之火也随之被扑灭。
不论是明还是清,统治者始终摆脱不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此影响下,乾隆皇帝将多口贸易改为一口贸易,即只留下广州一个口岸进行对外贸易,这是中国近代海洋政策极其重要的转变。虽然这一政策对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经济掠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原本可以通过正常贸易解决的矛盾却因此慢慢累积了下来,中国失掉了贸易自主权,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
(四)近代时期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出不了外洋就守不住近海,而失去近海,必将会失去家园。荷兰人走了,中国不会平静,更多有恃无恐的欧洲船只正向东方驶来。从此,中国的近代史成了中华民族最沉重的叹息。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东西方不同文明间的矛盾集中爆发,并且以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即使如此,统治者仍然没有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直到1874年,近邻日本登陆台湾,企图染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指中国领土时,清朝统治者才如梦方醒,匆忙筹建海军。在日本将马汉的“海权论”作为发展建设海军的指导思想时,北洋水师却被用来保护封建体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正是因为缺乏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北洋舰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彻底沉没。随着仅有的海防力量的瓦解,中国陷入了支离破碎中,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这艘腐朽不堪的大船在欧风美雨的侵蚀下,已经濒临沉没的边缘。
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0多年间,中国遭受到世界列强近四百七十九次的入侵,入侵舰船一千八百六十多艘,兵力四十七万多人。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港口、港湾、岛屿几乎屡遭列强蹂躏。如何守卫漫长的海岸线,成为中国现代海军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统览当代海洋局势,促进海洋意识觉醒
2013年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已成功从日本近海地层蕴藏的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并规划在2018年为可燃冰进入商业化开采确立技术基础,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含大量天然气成分的“可燃冰”取得天然气,标志着日本可燃冰开采商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日本周边海域可燃冰的天然气潜在蕴藏量相当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气消费量。日本先发制人的行动进一步说明了海洋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都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海洋已经成为世界各个沿海国家争相开发的“蓝色疆土”。据有关专家预测,全球海洋上的资源总量要超过陆地上的资源总量。大体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一是海洋的物质资源,二是海洋的空间资源,还有一个是海洋能源。
1、海洋物质资源
海洋的物质资源又可以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海洋蕴藏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海洋动植物就有20多万种以上,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种类更加难以估计。海洋中的非生物资源,包括油气资源和各类矿产资源。据目前估计,海洋的油气资源占全球石油储存量的45%,最后探明海洋的油气资源总量有可能占全球的70%,57%的海底大陆架都有可能是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的沉积盆地,可见海洋蕴藏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全球海洋石油开采量最多的地点是墨西哥湾、巴西近海以及非洲安哥拉和尼日利亚近海。现在预计前景最好的还有两地,一个是北冰洋,还有一个就是在我国南海。海底还蕴藏着各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金属结核资源总量就超过陆地。
另外海水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通过淡化,可以作为饮用水,以及沿海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的工业用水和冷却水。并且海水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也有其利用价值。
2、海洋空间资源
由海底、海洋水体、海洋上空和海岛组成的海洋空间资源对未来人类生存和拓展具有巨大价值。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以建海底仓库、海底隧道、跨海桥梁和海上机场,甚至建设海上城市。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人类的生活空间可以从大陆向海底延伸。现在已经提出“海底世界”、“海底社会”的概念,指在海里建各种各样的海洋空间站,并在海面建立漂浮辅助平台,依托海底可以建设资源基地。此外,海洋也是重要的国际海运通道,国际贸易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来实现的。我国80%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的,其中85%是要经过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可见海洋的重要性。海水的强大浮力可以把几十万吨的船舶托起来,船舶就可以在海上航行,这种借助浮力在海上航行所消耗的能量是最小的。只要对运输速度要求不高,它的运输成本比汽车、火车、飞机低得多。所以海上自由航行和安全对今后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3、海洋能源
海洋能源是21世纪人类值得重视的替代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等。海洋能源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可再生性。风不会停,波浪也不会停,太阳是客观存在的能源。二是能源清洁度高。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水分子中氢和氧分解后,氢也可以作为燃料,也是核能的重要原料。在现今世界能源紧缺之际,世界各国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依然保持上升趋势,而且,各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传统能源,海洋能源的环保优势、经济优势及巨大开发潜力不断推动未来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海洋能源的开发必然会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发达国家的海洋策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陆地面积急剧变小,以及近年来社会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使用,资源短缺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各国将目光转向了蕴藏着巨大资源的海洋,期望从海上获益。
世界强国美国一直十分重视海洋经济的开发,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就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在2000年成立了由总统任命的海洋政策委员会,从2001年开始正式全面审议美国海洋政策和法规,将对海洋的开发和管理上升至法律的层面。近年来海洋运输和滨海旅游业已经成为美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海洋油气业也成为其支柱性产业。然而美国并没有停下开发海洋的脚步,一直着力于发展海洋科技,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海洋科研机构。由于美国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资金投入的逐步加大,使得美国在海洋科技研究的许多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岛国日本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海洋规划,结合其优越的海上区位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优势,建立起四通八达的海上运输通道以及巨大的海洋资源库。21世纪以来,日本的海洋开发正在向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全方位推进,已形成近20种海洋产业。日本历来重视科技的发展,在海洋开发中也不例外,其海洋科技涉及海洋环境探测技术、海洋再生能源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技术、海水资源利用技术以及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十分注重对海洋的保护,颁布《海防法》防止海洋污染,并且日本民众对海洋有着强烈的保护意识。这种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做法值得借鉴。俄罗斯的海洋开发也一直快于他国,2007年8月,俄罗斯的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艇,在北极点附近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一面高约1米的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俄罗斯的这种做法,说明其已经率先看到了北极地区蕴藏的巨大资源,并最先采取了行动。俄罗斯利用其阳光、沙滩、海水、优良的环境以及海边岛屿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正在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
三、剖析中国海洋政策,寻求崛起之路
(一)海洋深远的战略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对陆地资源的开发竞争日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海洋,寻找新的突破。在全球范围来看, 这既是海洋开发的世纪, 也是海洋争夺的世纪。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纪潮流, 我们必须跟上这个潮流。海洋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全方位的和深层次的。海洋问题表面上是对渔业、油气开发、海上通道等方面的争夺,实际上是国家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综合实力的比拼,更是21世纪新一轮国家战略竞争的直接表现。为了确保我国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中国必须重视海洋战略,国民必须树立海洋意识。
海洋意识是制定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的前提,海洋政策、海洋战略又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海洋经济则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更是未来新的生存空间。由此可见,具有现代性、前瞻性、行动力的海洋意识的树立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华民族需要强化自身的海洋意识,进而通过有效渠道在全民族树立海洋大国——海洋强国观。
(二)当代中国海洋政策
海洋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和实现海洋事业发展的行动准则和规范, 主要表现在有关海洋事业的战略原则、法令、措施、办法、方法和条例等方面的制定与实行上。海洋政策与海洋事业发展紧密相关,在海洋发展全局中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目前在我国,对海洋政策给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将从法律法规、政治外交以及经济建设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阐述。
1、法律法规层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涉海事务日益增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陆续出台。1996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次在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性文件中把海洋提到重要地位;同年5月15日,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8年,中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开创了中国对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依照国际法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历史;2003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海洋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制定了《海洋技术政策(蓝皮书)》、《“九五”(1996—2000年)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实施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多项海洋科技发展规划;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多项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此外,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前提下,中国政府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解决手段,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为自身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2、政治外交层面
海洋主权一直是各国存在争议的焦点,为了维护我国的领海,中央政府在政治外交方面不断积极努力地与他国进行磋商。2000年12月25日,经过长期艰苦谈判,我国与越南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定,这是我国根据新的海洋法,与邻国划定的第一条海上界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示范作用;2002年,我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不采取使争端复杂化的行动;2010年,中国外交白皮书增设新章节,专述边界海洋问题,提出“安全外交”的理念;2012年12月1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处提交了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2013年3月15号,为保障我国海洋权益,中国海军第14批护航编队开始在亚丁湾护航。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海洋外交方面,一直给予很高的重视,海洋外交政策也正在逐渐趋于成熟,这对扩展国家管辖海域范围和未来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经济建设层面
近年来,为了满足在经济建设中的能源需求,我国的战略手段正在不断的向海洋延伸。2005年3月,我国的中海油与越南、菲律宾的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协议,同年8月正式启动了海上作业,为逐步实现南海海域的共同开发创造了一个好的开始;2005年底,我国与朝鲜缔结海上共同开发石油协定,商定在两国毗连海域共同开发石油资源。这是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在争议海域进行油气资源实质性共同开发的第一例。而且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海洋上地位和对海洋的投人都有显著的提高。我国海上石油产量, 已经超过全国总产量;造船的吨位,已经多年位居世界第三。深海大洋方面, 从太平洋的资源调查,南北极的科考察,到南海的大洋钻探,我国都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并且已经取得国际瞩目的成果。但是各个项目、各个行业的进展,并没有形成合力,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一级的海洋计划。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三)完善海洋战略之建议
1、全面认识海洋价值,树立海洋发展意识
纵观我国的海洋发展史,从商周起步,秦汉至唐宋元发展,宋元时达到了一定规模。但这样的发展趋势并未持续下去,而是随着明清政权的消亡而再度沉寂。近代之前,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成熟的海洋意识并未真正形成。政府对海洋的重视一直滞后于对农桑的关注,只将海洋作为农耕文化的补充,对其的开发利用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思想。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海洋变幻莫测,惟有对其敬畏有加,才可以安稳生存。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的开发已势在必行。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全面认识海洋价值,树立海洋发展意识,是把握今后发展时机的先决条件。要加强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充分挖掘、整理海洋文化历史遗产,提炼、总结海洋文化内涵,弘扬、提升优秀海洋文化。
2、开发与保护并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对海洋的开发,关于海洋污染的报道也屡见不鲜,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海洋保护的警钟。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令人类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海洋开发尚在起步阶段,我们应重视对海洋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海洋环境,更要保护海洋资源,维持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资源枯竭之日也是人类灭亡之时。所以在树立海洋发展意识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政府对海洋的开发方式要坚持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路子,防止把海洋经济发展简单化为“大开发”、“拼资源”,避免急功近利的开发倾向。要强化海洋功能区划和专项规划的控制性管理,既要保障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的用海需求,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要素支撑,又要切实防止盲目围填海现象。要建立健全海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运输和消费体系,减少海洋资源消耗。通过发展生产和消费中的替代技术,节约稀缺性资源。依靠技术进步,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研究和制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监督和管理。要改善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市场环境,制定配套的财税、投资、价格和外贸政策,形成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长效机制。
3、增强科技兴海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海洋的开发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巨大的人财物投入,所以国家必然是海洋开发的主体。除了提高综合国力之外,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政策法规来鼓励海洋技术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海洋意识,做好海洋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一是要坚持陆海统筹,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层次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海洋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矿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海洋资源研发利用,以此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加快推动海洋科技产业化。抓紧建设海洋与水产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海洋科研成果中试基地。采用支持和奖励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海洋与渔业科技攻关招标,引导企业成为海洋科技创新主力军。三是加快突破海洋科技重点领域重点技术。
4、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立法,正确面对海洋争端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上争端必将愈演愈烈,现存的一些海洋公约必然会存在局限性,新的海洋开发规则也将尽快建立。我国应利用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在国际海洋立法上的话语权,为我国在海洋开发上争取主动权。此外,我国应该正确面对现存的海洋争端,政府要积极运用国际法赋予的海洋权利,从不同的层面斗争,做到有理、有力、有节。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应理性看待海洋争端,用妥当的方式表达诉求,不被一时的愤怒侵扰,以免被居心叵测的人趁机利用。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是多么重要。面对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海洋,发展海洋,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不断警示着我国勿忘“背海而亡、向海而兴”的历史经验,敦促我国建立海陆统筹、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海洋战略,呼吁我国普通民众都能树立起保护我国海洋的意识。深蓝,是中华民族的底色;海洋,必将是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走向海洋——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
好讯网
http:///
美利坚民族意识 篇5
杨云 刘颖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意蕴
李华明
一、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现状。
青海有30 多个民族,少数民族种类全国较多、五大宗教俱全、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多样,宗教关系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与青海为邻的新疆、西藏、甘肃,同样也是民族成分众多,宗教信仰复杂。在青海有3个世居民族跨省而居,民众在日常经济交往的同时,这3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等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与周边同民族鲜明的共性特征。历史上,青海、西藏、四川等省是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向内地传播的重要通道。如藏传佛教,即是由印度本土向东传到青海,再经青海而传至甘肃内蒙古及其它地区的。
在地理位置上,青海与毗邻的省区山水相连;在人文环境上,青海跨省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区同民族同宗教现象十分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将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变为殖民地,并试图以此为跳板向中国扩张,西藏和青海则首当其冲。西方列强直接利用宗教进行软性渗透。当前,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加快的国际背景下,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参与渗透的有美国、英国、韩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据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涉嫌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境外组织达80个之多。①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和“藏独”分裂组织活动最为频繁,影响也较为恶劣。②。
总之,青海藏区宗教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交织、地域性与多样性结合、日常性与功利性融合等较为显著的特点,在整体上使青海藏区宗教具有特殊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与周边省区复杂的社会和民族宗教形势相重叠,使青海藏区成为境外宗教渗透的前沿阵地。随着青海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抵御宗教渗透工作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为青海藏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挑战,必须高度重视且采取有效对策。
二、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性。
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主要作为一种信仰资源而被宗教组织或个人所使用。宗教交流是以宗教自身作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友谊、加深理解的文化友好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是一种良性的文化资源。而宗教渗透则是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政治破坏活动,其目的不在于争取更多的个体信仰者,而是消融异质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信仰基础,是针对异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进行的渗透活动。宗教渗透不是服从宗教目的而是服从政治目的。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首先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而向社会领域全面扩散,如同恶性肿瘤不及早切除,必将引起整个肌体的全面病变。
1、大力宣传宗教,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各种迹象表明,当前境外宗教渗透的重点在意识形态领域,方式更为多样,手段更为狡猾,目的更为隐蔽,“直接渗透”、“硬渗透”也逐渐转变为“间接渗透”、“软渗透”。有紧密配合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加大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白领阶层等“社会精英”进行所谓的“洗脑工程”;有针对基本信教群众的所谓“松土工程”;有针对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所谓“福音西进计划”;有针对云南跨境民族的所谓“哈尼撒种计划”等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宣传宗教思想,与我争夺群众,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2、制造分裂,挑战中华民族认同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政策,一是对中国发达地区的“西化”,一是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化”,“西化”和“分化”都拿宗教做文章。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省份,也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反动势力制造民族矛盾、祖国分裂的重点地区。民国初期传教士编写的拉祜文《圣经》读本第一句话就是“上帝,汉人来了,我害怕”;③在带有政治倾向的外国传教士宣传下,部分少数民族教徒“只知道英国人好,上帝好,八莫、密支那好”。④解放初期,云南跨境民族中一些基督教教徒公开响应传教士的号召,要求与中国割土分界,隶属英国;一些教徒在国内外反动传教士的鼓动策划下,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发动武装叛乱和集体叛逃活动。一些渗透分子毫不隐讳的提出“把教徒组织起来,与共产党和政府对抗到底,不要听共产党的,要听神的”。1994 年,泰国清迈基督教会在一些西方国家宗教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全世界文蚌族同盟会”,企图利用基督教统一各民族的信仰,建立包括我国景颇族、傈僳族、怒族等在内的“克钦独立国”。⑤一些信奉基督教的景颇族群众私自越境到缅北进行宗教活动,有的还参加了克钦独立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果我们忽视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工作,必定削弱我国边境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社会主义认同。
3、散布反动言论,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境外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散布反动言论,企图借以诋毁党的形象,离间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信教公民中的影响力。如云南边境某县的农村党员中有 224 人信基督教,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22%,其中 179 人是入党后信教的,而另外的45 人入党前就信教,但入党后始终没有脱离宗教活动。由于境内宗教活动的蔓延和境外宗教势力的宣传鼓动,使一些具有境外宗教势力背景的宗教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很有影响力,一些信徒不接受政府工作人员领导,而是听从宗教权威人士的安排。同时,一些境外宗教势力极力向我信教公民灌输基督教起源于西方,只有接受西方教会领导,才能受到上帝保佑的思想,还千方百计篡夺合法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领导权。由于受境外教会的影响,个别近期信仰基督教的公民把本民族的传统风俗统统视为邪魔外道,不参加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等活动,不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挑起群众纠纷,制造民族矛盾,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在信教与不信教的群众间形成隔阂,破坏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4、危害正常宗教秩序,削弱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宗教渗透不仅以直接形式挑战一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还通过控制现有宗教来间接实现这一目标,对宗教界的正常活动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宗教渗透不仅是人民的公敌,而且也是宗教的公敌。宗教渗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我国教会,破坏我“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爱国方针”,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危害宗教正常秩序,使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干扰,引起信徒宗教生活的混乱,侵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境外渗透活动往往直接与我国现有宗教争夺信徒,由于宗教渗透往往以丰厚的物质利益为诱饵,加之极具煽动性、迷惑性的说教,也使一些辨别力不强的公民和正统宗教信徒转向渗透进来的宗教,这对我国宗教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转向渗透宗教的信徒会被境外敌对势力强行洗脑、改造和控制思想,并被利用来做出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这些被控制的教徒,很难再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
如果宗教神圣性总是为各种罪恶的政治活动所利用,那么,宗教在信徒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不乏以虔诚之心传播基督教的友好传教士,但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基督教还是被利用为侵华工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所以,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名誉是不好的。在鸦片战争之前传教士就在“为基督征服世界”口号的激励下开始为武装侵华制造舆论,搜集情报,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战争,成为殖民者的“特种部队”,起到了辅助帝国主义侵华的作用。鸦片战争后,基督教获得在华公开传教的特权,从“非法偷渡者”变为拥有诸多特权的“外来文化传播者”了。他们开办的医院、学校等各种“慈善机构”也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其根本目的,用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话说就是为了“盗窃中国人的心”。⑥1877 年举行的在华传教士大会上便有人说:“传播基督教的工作很适当地被比作军队的工作。军队的目的不单是尽量杀伤或擒获敌人,乃在征服全部敌人……基督教的工作目标也是一样,它不单在尽量招收个别信徒,乃在征服整个中国。”⑦旧中国的不少基督教徒长期在“洋教”的影响下,接受奴化思想,原有的民族意识减弱,以致社会上流行一句痛心的话“: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⑧。
些境外基督教组织在云南进行渗透活动时,抓住我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较低等特点,大肆渲染“世界末日论”,给社会造成极大恐慌,有人听信以后,抛弃财产或变卖家产,不工作、不劳动,吃喝玩乐,坐等世界末日到来。一些地方因为出现了境外渗透活动,原来的堂点班子被分裂,信徒形成了派别闹不团结,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宗教秩序。如果我国的宗教界不能站稳立场,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政治渗透的工具,危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它将很难获得自身的独立和正常发展,宗教一系列积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势必日渐凋零,逐渐失去社会的信任,失去信徒,势将危及宗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宗教渗透对宗教这一社会意识形态本身的最大危害。
怎样看待意识形态问题
作者: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求是网: 2015年04月23日 16:33:59
来源:《红旗文稿》2015/08
近期以来,有一种误解,以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回到“左”的年代。于是,一些人对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够理解,甚至产生一些困惑。针对这些困惑,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为什么不能回避?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如何判断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必然反映。经济基础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见解、信仰、追求,以及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史学、文艺学、宗教学、伦理学,包括经济学中涉及生产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等,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利益和立场不同的人们,其意识形态的倾向也会有所区别。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便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结构与倾向也会有所区别。不能把世界上一切矛盾和斗争都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归结为意识形态斗争。但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利益群体的个人,其意识形态价值取向,肯定有区别,甚至尖锐对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汇、交融、交锋的今天,无论是观察、思考、处理国际问题,还是国内问题,试图不加分析地“去意识形态化”的做法,都是一厢情愿的。这样做的结果,安抚不了别人,只能麻痹自己。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变革时期,这种反作用尤为巨大。引导得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不好,也会起巨大的破坏作用。君不见,从杜勒斯“和平演变”政策的提出到美国“西化分化”战略的实施,从纸介传媒、电台、电视台的仇共、反共、丑共宣传到互联网的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恶意炒作,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煽动“颜色革命”,从台湾的“太阳花”**到香港的违法“占中”,某些西方政治势力,无不倾力发动意识形态战。他们在意识形态战中的常用手法是,炫耀西方价值观,颠覆传统思想体系,抹黑当局的历史和现状,混淆是非判断标准,造成意识形态纷争,打乱社会心理平衡,最后达到制造政治**的目的,以推翻他们不喜欢的政权或其认为是自身潜在对手的政权。
上述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纷争,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意识形态问题是个真命题,并非人为炒作的伪命题。
二、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兴亡盛衰,忽视不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他还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江泽民则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告诫全党:“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做到警钟长鸣。”习近平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在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它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兴亡盛衰;一个没有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的国家,难免一打就败;而一个没有意识形态防线的国家则会不打自败。即使在非重大政治变故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也非常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工作导向失误、措施不当,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风气歪;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工作导向正确、措施得当,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风气正。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启动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常态化时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时期,西方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空前复杂。当此之时,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认识不到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有害信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对涉世不深和荒于历史学习的青年的误导,认识不到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否定,认识不到民族虚无主义对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消解,认识不到崇洋媚外心理对“全盘西化”的鼓动,认识不到新自由主义对私有化的鼎力支持,认识不到西方“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的双重标准及其与“颜色革命”的内在联系,认识不到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迎合低级趣味等精神垃圾对青少年的毒害,那么,未来高校难免会培养出令人担忧的一代:缺少信仰、没有追求、狭隘肤浅、胸无祖国、缺少正气和智慧、缺少胸襟和远见。果真如此,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因为必须清楚,青年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决定着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此必须高度警醒。否则,我们国家也难免有“颜色革命”、改旗易帜之忧。
三、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好,但存隐忧
正确判断形势,总要一分为二。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判断也该如此。
首先必须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明显向好。总书记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拥护,成为指导理论武装工作的利器,赢得了广泛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效果十分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式多样,随处可见,日益深入人心,“最美人物”光照神州大地,感人精神净化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提供思想保证、道德滋养、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新闻传媒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宣传好中国的价值观念、树立好中国形象的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作品,在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等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奉献出美好的精神食粮。显然,看不到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就会导致形势判断的片面性,显然也与实不符,不利于我们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应该高度重视的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由于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版权界限分明,以及长期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相对来说不易被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利用来兴风作浪。值得注意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它们信息量大、即时互动、无界无域、传播迅速。其双刃剑的“正锋”,虽释放正能量的作用正在加大,但其“反锋”的破坏性仍在持续发酵。现在绝大多数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都是借助互联网在不断地炒作、放大和扩散,释放出不容忽视的负能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假借考证历史,杜撰故事,危言耸听地“揭秘”所谓的党史逸闻轶事,编造莫须有的情节,以假乱真,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抹杀党的丰功伟绩,质疑党的执政合法性。
二是削弱国家意识,嘲讽英雄模范,消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宣扬极端“民主”和绝对“自由”,刻意夸大和渲染当前我国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误导人们“看破红尘”,淡化党的意志、理想信念、爱国意识、组织纪律、敬业精神。
三是炒作花边绯闻,冲淡思想舆论宣传的主旋律。一些违背传统道德、社会伦理甚至是淫秽污浊的传闻,经常被炒作成“头条新闻”,转移网友对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重要精神的关注,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四是扭曲热门话题,夹带错误观点的私货。评点“打虎灭蝇”的反腐斗争,不是强调我们党的反腐决心和力度,而是渲染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问题,企图将反腐败斗争涂抹上所谓“权力斗争”的色彩。
五是抹黑和围攻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敢于旗帜鲜明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专家学者,使他们因“污名”而被孤立,使党的理论队伍受到削弱,使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受到挤压和蚕食。
上述互联网传播的有害信息,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知识精英,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具破坏性。对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高度警醒、加强防范,并进行积极引导和有效管控。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毛泽东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科学指南。这一信念,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这是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和凌辱,几近濒临亡国灭族的边缘。一批又一批忧国忧民之士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于是,五花八门的“主义”都被拿来试过,如无政府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互助运动、新村主义、合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等。但是,所有这些“主义”都是昙花一现,都成了中国思想史上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科学指南。
1992年,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时,国际国内有不少人开始担心,甚至悲观失望,他们怀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邓小平坚定、从容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的坚定和睿智在20世纪结束之前得到一次颇有说服力的印证: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搞过一次千年伟人网上评选,评选结果是马克思遥遥领先,高居榜首。
为什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十年后,马克思仍然被绝大多数人所推崇?就是因为马克思的学说不是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产物,而是站在了以往科学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的学说立足于19世纪中叶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精华,充分接受了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和化学划时代进步成果的启迪。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时代风云、实践活动与科学进步的空洞学说,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的生机勃勃的科学真理。尽管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出现许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远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能具体预见的;尽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曲折和挫折后,尚未走出低谷,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始终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仍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至于那些散布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甚至宣称“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对过”的人,那些断言“马克思主义哲学误区重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虚构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科学”的人,要么是对历史无知,要么就是对现实存在偏见,因为他们无视近现代以来中国沧桑巨变的基本事实,无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中华民族振兴所做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决不能放弃。
五、必须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生命在于运动,理论贵在发展。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其实,只要理论之树深扎生活的沃土,与实践同生共长,理论同样可以长青。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历经世事沧桑、风云变幻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就是因为它总能被信仰它的共产党人不断结合变化的实际、与时俱进,从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前所未有地正确回答并解决了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而根本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道路等重大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回答了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当前历史阶段,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
六、要从战略高度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务求实效
战略管全局,战略管长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谋划布局。
1.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研究与宣传。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紧密结合当代实际,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研究,以分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哪些是需要丰富发展的理论内容,哪些是需要修正的结论,哪些是过时的应当放弃的具体论断。
2.必须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除语言学、逻辑学、考古学、体育学等少数学科外,绝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但在政治立场和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必须发挥指导思想的作用。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第一要务。
3.必须确保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否则,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就会方向不明、判断不清、思想混乱、是非不分,就不可能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课堂、讲台、论坛和出版社、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否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能是句空话。
4.要旗帜鲜明地批驳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地带,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交锋、相互交融属于常态。阵地的争夺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尖锐激烈的;有时是非分明、简单易判,有时阵线交织、复杂难断。一旦认准是错误有害的思想观点,必须敢于亮剑,理直气壮地批驳那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高校的讲坛决不允许传播违背宪法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要力戒暧昧和误导。
5.要把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近现代史观教育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课。“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些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夸大我们党在历史上的失误,丑化我们党的领袖,目的是否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以迎合西方某种政治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因此,必须加强历史观教育,用事实说话,以坚定干部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6.要抓好抓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宣传教育。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围绕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四个全面”,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能搞私有化,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等问题,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
7.要树立大意识形态工作观念。不要把抓意识形态工作仅仅看成是宣传部门的职责,全党都要抓意识形态工作。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各级党委都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关注,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大局中去思考,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研究。要在深入了解各种舆情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和杂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噪音和杂音为什么会有传播渠道,为什么会有传播市场。其中哪些是不可避免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有严重的现实危害,必须尽快解决;哪些危害不明显,可以冷处理;哪些需要公开批评,哪些需要个别引导;哪些是意识形态工作本身的问题,哪些是由相关地区和部门政策或工作失误引发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宣泄;哪些需要靠说服教育来统一思想,哪些需要靠改进工作来化解矛盾。对相关工作要及时形成决议,抓紧贯彻落实。
美利坚民族意识 篇6
调查人: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汉语言文学131班 调查方式:走访交流
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2013年12月5号——2013年12月20号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等。随着中西文化的日益密切,一些西方文化也被人们所接受,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然而,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节日,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太过死板,像一些年轻人知道西方的情人节,而对中国的情人节却一无所知。此种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减弱,因此,我们成立的一个课题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对“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并设计了实践报告。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有效方案增强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意识。
二、调查方向及过程
方向:1 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程度
调查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
分析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看法 课题研究方法:
1上网调查及查资料。
2上图书馆查资料。
3问卷调查.访问。
4小组讨论。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课题选定后,我们对研究有地序调查进行分工!
2查阅资料:为这次研究获取丰富材料获得好的成效,我们分工查报,找书,另外一些
同学去图书馆,网上获取资料!
3实地调查:我们为获得研究结果更实际更真实的情况,制定了调查问卷!在学校里分发!活 动期间同学都有配合我们的调查,调查中西方节日在同学们心中的分量与了解!同时也 可以进行比较!
4小组讨论:我们将几天来所获得资料综合整理,筛选不必要的资料让调查结果更加明了!最后整理成文章!
三、研究结论
1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程度
本周末我们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了解程度的调查”。据统计,79%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其背后内涵不是很了解,4%的大学生不了解,只有17%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但是大多数大学生都本着学习的态度,想要了解中华传统节日及其背后内涵。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传统节日蕴涵着中华民族历史的点点滴滴,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对此,我们的设题中包含大学生对一些传统民族节日的调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春节和中秋节的了解程度最高,分别是83.3%和58.3%。端午节和清明节次之,两者分别占45.8%和45.6%,而大学生对重阳节知之甚少,仅占8.3%。由此可知,对于传统的春节和中秋等节日,大学生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了解程度较高,因为放假的原因对清明节有所了解,但是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没有集体庆祝节日的活动,也没有节假日休息,所以大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关于大学生对中西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我们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进行了调查。其中20%的大学生更愿意过中国传统七夕节,4%的大学生更喜欢过西方情人节,42%的大学生表示两个都过,还有3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男(女)朋友。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中西方传统节日表现出兼容的态度,而中国传统七夕节并没有位居榜首。可能由于发放问卷的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因此单身比例相对较高。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近日,就大学生对春节重视程度发展趋势做了一系列调查,据调查显示,将近百分之八十的的同学认为对春节的重视在逐渐减弱,仅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觉得重视程度加强或没有变化。由此可见,春节虽然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而且有着假期和集体庆祝,但其本质内涵却逐渐被大家所遗忘。过春节已经变成了一种形式习惯而非发原本自内心的对过去一年和新一年的欢庆。
针对目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节日认同感的现状,我们应当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从点滴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认识的程度,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及节日的教育,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民族节日的传承。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
通过对“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这一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认知状况如下:
对于圣诞节:75%的大学生仅知道日期;
10%的大学生不知道圣诞节;
10%的大学生填写其他状况;
5%的大学生了解其来源。对于情人节:80%的大学生仅知道日期;
10%的大学生填写其他状况;
9%的大学生了解其来源;
1%的大学生不知道情人节。对于万圣节:70%的大学生仅知道日期;
15%的大学生不知道万圣节;
12%的大学生了解其来源;
3%的大学生填写其他状况。对于愚人节:85%的大学生仅知道日期;
9%的大学生填写其他状况;
3%的大学生不知道愚人节;
3%的大学生了解其来源。对于母亲节:50%的大学生仅知道日期;
30%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节;
15%的大学生填写其他状况;
5%的大学生了解其来源。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相当高,不知道的很少,能够说明其准确日期的比例也非常高。但是,对于这些主要的西方节日的来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则知之甚少。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对西方节日是持接受态度的,认为西方节日也是世界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放松自我,娱乐生活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这一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我们得知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如下:
有50%的大学生认为其娱乐性强,很新鲜刺激;
有35%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趋势;
有10%的大学生认为是受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
还有其他各种原因占20%。
由上述数据分析得知,大学生受西方节日的影响大多是趋向益处的,但是更多的是受其娱乐方面影响较大,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节日的内在。因此,我们在追逐西方节日脚步的同时,要有一定的章法,发挥其有益的一面,促进大学生思想进步,丰富业余生活。总结——向我们冲来的西方文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华文明,我们借鉴创新思维科学的同时,也遭受各种挑战,例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西方节日。
自古有名的寒食节,知晓者寥寥,那忠君子介子推在历史火焰中燃燃雄起时,我们大学生却迷失在不知所爱的西方情人节里;自那时起的重阳节,孝子遍天下,却不知“六阴九阳”的阴阳两重天。在历史银河边悠悠漫过时,我们大学生却憧憬在不知河源的圣诞节中。自那年后的端午节,自知屈夫子兮,而那汨罗江上下翻滚的历史碎片点点拼凑时,我们大学生却欢乐在不知所综的万圣节里。
悠悠岁月,在这次调查报告中黯然失色。其中对“万圣节”“情人节”“圣诞节”的知晓人数高达60%,难免其中有跟风者,但也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冲击和挑战。究其原因:除了打开国门,使得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自身原因里,我们传统节日背负的历史责任感过强,使节日氛围过于凝重,而西方节日大众化、娱乐化,很轻易进入一个大众环境,扩散传播推广。当然,不乏一些跟风者,这些跟风者大多在于新奇的节日形式里,觉得很好奇,很刺激,于是人云亦云参与形形色色的西方节日。西方节日的广泛流行还在于部分国人的崇洋媚外情结作怪,无法理智分析新事物。即黑非白的分析方法,盲目判断西方引进的一切都是优秀的这一错误思想,使得这一部分人格外追捧外来节日。
虽然追捧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对于西方节日到底是有何由来,却知之甚少,这不仅仅在西方节日中,中国传统节日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盲目空白区。这也暴露了大学生了解新事物的肤浅程度,使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停留在外在形式。
综上所述,对于新事物的了解,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而放弃认知,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喜恶而忽略鉴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忘记内涵,“任重而道远”。经过这次调查问卷,我想,组里各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深度准确地了解比盲目跟风崇拜更重要。西方文化踏着他急促的步伐向我们奔来,让我们拿起思想武器接受挑战。分析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看法
我们小组于2013年12月15号作了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节日意识的对比及其结论建议”的调查,调查了近百名同学。在被调查同学们填写表格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得到如下内容。
一、相对于西方节日,你认为传统节日是否更有意义或内涵?100%80%60%40%20%0%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哪个更有意义的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同学认为,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节日意义一样重要;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相比更有意义;较少的同学认为,西方节日比中国传统节日更有意义;极少数同学认为,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意义问题与其无关。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一半左右的同学较为平等的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意义重要性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西方节日的重要性是不对等的;少数同学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认识,合理看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取他之长,补己之短。
二、你怎样看待中国人过度追捧西方节日?
是否二者一样与我无关赞成反对无所谓与我无关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反对中国人过度追捧西方节日;少数同学认为此现象无所谓或与自己无关;极少数同学赞同中国人过度追捧西方节日。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应该理性的对待西方节日,既不过度追捧,也不完全抵制,合理对待西方节日。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西方节日相较于我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西方节日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被人们边缘化的尴尬局面,甚至有很多传统节日正慢慢被人们淡忘。正是由于外来文化大量入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交融,以及现今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改变、娱乐至上等理念的兴起,这种现状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西方节日普遍被大学生所接纳,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了解一些西方节日,学生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西方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也更加突出,寒食节、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已鲜有人提起,传统文化正日渐被西方文化所同化。
大量西方文化的渗入已成不可改变的现状,由此也带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弱化和民族意识的削减,我们应该明白,应正确认识不同文化间的影响和融合,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保护并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加强我们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四、总结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79%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其背后内涵不是很了解,4%的大学生不了解,只有17%的大学生选择比较了解,这说明大学生的民族传统节日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大学生的民族传统节日意识的薄弱不仅在于大学生自身问题,还在于西方节日的冲击和国家教育问题。但在调查中,88%的大学生还是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只有12%的大学生不喜欢。这说明民族传统节日在大学生心中还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唤醒大学生的民族传统节日意识,让传统民族节日有效的延续下去,并获的长久的生命力,已越来越成为我们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五、建议及措施
1国家重视
在西方圣诞节几乎全国放假,在两周及以上的时间内,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而整个城镇也装饰一新,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包括万圣节、感恩节等。中国的节日首先是假期不足,使人们无法有时间与心情去感受节日。
2赋予节日新的内涵
可能现在的人已经不关心屈原是谁,甚至有人觉得屈原性格方面的原因,必然导致其在政局上的不得意。况且因此原因而自杀,也不是值得赞扬的事情。所以,他的很多精神在今天已很难推广,我们应该为这些节日赋予新的意义,在年轻人对节日感兴趣的前提下去了解屈原,而非标签化的给屈原和这个节日一些内涵,强迫年轻人去接受。
3配套行业的发展。
美利坚民族意识 篇7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坛上有极大成就的作家之一。他出生在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旧中国,自幼跟随乡村保姆的生活,让他有机会接近并熟悉农民的困苦处境,更使得日后的从事文学创作中倍加关注受封建旧思想、旧观念影响最深的农村社会,对广大农民的生存疾苦倾注了最深切的关怀和最炽热的同情。鲁迅是一个善于把农民问题放在重大社会事变中表现的作家,创作了很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反映农民深受剥削压迫和急需革命又缺乏民主主义革命意识间的矛盾,提出一个摆在革命者面前的现实问题: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而言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欢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材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包括在高级学校深造的人才)。
二、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现行教材一般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安排内容;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有总结“学到了什么”。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
2. 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3.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何把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国农民从混沌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总能看到一幕幕“吃人”与“被吃”的人生悲剧,尽现旧中国“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1),激发人们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2),体现了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下面就以《故乡》为例来看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强烈民族忧患精神。
《故乡》是一篇描写20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生活和精神现状的作品,写于1921年1月,发表于5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作品取材于1919年返乡举家北迁时与童年时的农民朋友章运水见面的亲身经历。以进步知识青年“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透过二十年间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性格的巨大反差,对比出两个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同时又将这种差异加以烘托和渲染,反衬出现实故乡的萧条和惨败,揭示了动荡社会中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深刻社会根源。
从“致同学们”、“引言”,到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想想忆忆”和“学到了什么”等内容,教材不断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4. 教材难度明显降低。
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声现象和原子能知识,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却有所拓宽。
5. 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
现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和实验性习题明显增多,感性认识的积累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勤于动手和按科学办事的良好习惯。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现行教材的特点.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显然不行了。现行教材编者用心良苦,突出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扩大教学效果,而不能以偏题怪题让学生钻“牛角尖”;漫画或插图内涵丰富,相关的物理知识尽在其中,切不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现行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上述种种,宏观上属教学方法的范畴,教学中非如此不可。至于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具体教法,当因人、因教学内容而异,应该是百花开放,各显其能。但是,具体教法不能与基本教学原则相违背,否则又会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小说一开始就是两段景物描写,营造出弥漫全篇的环境氛围。家道中落,“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也已经变卖,不得不搬家,于是“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却看到“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勾勒出旧中国农村破产后的衰败景象,让“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这与“我”记忆中那个有着“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西瓜”的童年故乡完全不一样了。童年故乡是美丽的,“但要我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言辞了”,或许是儿童纯真心灵的直接感受,只因有着“我”和闰土孩提时代难忘的稚趣生活而异常的美丽,深植于心底。作品通过“我”对儿时美好回忆的概述,呈现出一幅童年唯美的意境画,是作者对真、善、美理想世界无限渴求的自然流露,更是对儿童天性与成年世界认识间矛盾冲突的揭示,体现了鲁迅对儿童问题的深切关注。
小说写“我”回到家里,见到了许多亲属和故人,尤为着重描写儿时的伙伴、贫苦农民的典型———闰土。相隔二十年后再见闰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粗又笨而且开裂似树皮样”。二十年前的闰土,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焕发的“小英雄”,“他见人很害羞,只是不怕我”,“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眼前这突然呈现的外貌变化不仅再现了一个人由稚嫩到衰老的生理过程,而且暗含着一个纯朴农民可悲的精神裂变。小说有两处细节描写揭示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这巨大精神变化之后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一是二十年前的“我”与闰土是哥弟相称,但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在与闰土见面后仍旧称呼他“闰土哥”时,他的表现却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没有出声,态度终于是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刹那间的神态变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心活动。原本两个童年挚友几十年后的重逢,喜悦与兴奋不言而喻,本可以尽情释放的情怀,在此刻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二是写闰土不但以“老爷”这样称呼“我”,而且还让其子水生也这样“给老爷磕头”,对此“我”打了一个寒噤,说不出话来。“我”的母亲让闰土随便一些,与先前那样“哥弟相称”,闰土却绝对不肯答应,说:“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现在则不成”。小说正是通过这些朴素无华又细致传神的描写,让读者清醒地看到封建制度所形成的礼法关系及维系这种礼法关系的封建等级观念已深深扎根于这个被压迫、被奴役农民的精神和思想,成为不可动摇、无法改变的生活准则。
小说里写闰土,并没有细致地描述他二十年来的辛酸经历,只有寥寥几笔,将他前后两个时期的两幅肖像和两种性格展现了出来,让人物漫长的生活道路和辛酸历程高度而集中地压缩在这外部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之中,如:在“我”搬家剩下的东西中选香炉和烛台等细节描写,看起来虽只是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却正好表明了闰土受封建旧思想侵蚀的程度和无法与自己命运抗争的悲哀。生长在旧中国的农村,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因循守旧、没有文化,使得成年闰土对社会现实和个人苦难不能正确地认识,只好将社会动荡和苦难困境归咎于天地鬼神,希望用服从和祭拜的方式来感动“神灵”,寄予“神灵”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封建宿命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写闰土不仅承认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最根本的制度,相信阶级地位的不可动摇,上下界限的不可逾越,尊卑观念的不可破坏,而且还依赖于统治阶级愚民政策最得力的工具———鬼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主观必然性,深化了人物的悲剧色彩,让读者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人物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
此外,作者还试图透过闰土这样一个普通农民前后二十年的巨变来找到复杂社会变迁及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根源。闰土的悲剧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过失,也不是因为他比别人特别不幸,和其他农民一样,他辛苦繁忙地劳作着,诚实安分地生活着,却仍免不了遭此惨变。闰土他不到四十岁就有了六个孩子,并且“孩子们都会帮忙了”,但全家还仍是“不够吃”,“种出的东西都折了本”。小时候的闰土戴着银项圈,童年生活也有着天真活泼的欢乐气氛。可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的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日益锐化,军阀混战连绵不断,地主阶级加紧剥削,处在社会低层的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童年那个有生命力的闰土也伴随着成长的磨难消逝了。所以作品在写二十年后的闰土时完全没有了田园牧歌式的轻快笔调,而是换以低沉伤痛的笔触抒发出自己的愤恨与忧虑。如对四十来岁闰土的景况是这样描写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通过对人物环境的客观分析,得出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像闰土这样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并非他个人所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欺压所致,且这种悲剧命运具有很明显的普遍性。因此,作者在讲述回乡故事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向读者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解决亿万贫苦农民困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并不是他们个人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想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就必须先解放被压迫在最低层的农民阶级。
小说最后以“我”在离开故乡的船上的思考作为全篇的结束。在想起与闰土隔绝般的相见时,“我”希望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闰土之前数辈农民的生活境遇不能再这样一代代的延续下去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废除旧制度、打破封建枷锁束缚的革命斗争迫在眉睫。这种亢奋情绪的大胆流露不正是鲁迅强烈民族忧患意识最纯粹的表现吗?他跨越了历代文人对百姓关注只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的思想局限性,选择了一条从精神层面为苦难百姓探寻解放的新路。尤其是小说结尾那句经典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力图唤起像闰土一样的旧中国低层百姓的觉醒,“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践踏和开辟出一条路来”(3)。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4),在黑暗中前行,在风雨里战斗的猛士,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是“在高的意义上写实主义者”(5)。在他看来,“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第一要著就是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6)。因此,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专心于对人的心灵剖析和疗救,不仅是《故乡》,而且还有《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等,都不同程度地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惨败景象,揭露当时的“吃人”社会,痛斥旧思想、旧礼教带给农民精神上的伤害。正是因为有着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他选择东渡求医、治病救人;正是因为有着对中国社会现状深刻的思考和大丈夫救国救民的宏图伟愿,他后来又做出了弃医从文、拯救灵魂的惊人之举。在鲁迅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影响和激励着无数有志于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的人们,他是我们民族旧思想斗争中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不愧为“二十世纪最忧患的灵魂”。
注释:
(1)(2)鲁迅.坟·灯下漫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鲁迅.杂文选.纪念刘和珍君[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5)鲁迅.集外集拾遗·(穷人)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6)鲁迅.呐喊·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①②鲁迅.坟·灯下漫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③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④鲁迅.杂文选.纪念刘和珍君[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⑤鲁迅.集外集拾遗·(穷人)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美利坚民族意识】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