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文化

2024-06-10

民族舞文化(精选12篇)

民族舞文化 篇1

一、为什么要进行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4年全球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创建以来, 中国文化与中国民族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已提至文化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不论从国家文化的发展需求, 还是从艺术学的学科建设角度来看, 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与传播都势在必行。此时的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文化贸易的经济层面, 而被看成是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与沟通以及相互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1因此, 中国民族艺术在本土之外的推介, 尤其是西方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态度与评价, 其意义早已被放大到单纯的艺术和艺术市场效应之外, 而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塑造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 文化艺术各领域、各门类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以汉语为桥梁, 以民族艺术为文化载体向世界范围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国家和平崛起、构建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文化战略。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格局中传递中国文化声音, 自主构建、修正中国“形象”和中国“面貌”, 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和对话, 实现文化的融通与共享;同时, 民族文化、艺术的输出与传播也是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背景下,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寻求多元文化的自主互动, 增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随着近年北京舞蹈学院在英国成立了第一所舞蹈孔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在丹麦成立的音乐孔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在美国成立了戏曲孔子学院, 文化部设立的海外各国中华文化中心;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四所高校联手协作的“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的艺术研究院力推民族艺术的海外传播等等着力有效的国家行为来看, 我们有努力把中国民族艺术带向世界的祈望, 通过艺术输出为中国文化、中国形象与中国艺术做出自主的文化解读、在世界艺术文化之林确立自我的文化地位。

当下的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新形式、新途径, 其意义早已超越了民族舞蹈传播本身, 她指向的是更深层次跨文化的人类共同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沟通。朱光潜先生曾指出:没有其它东西比文艺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关照和了解。2中国民族舞蹈在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中有着不同于语言和其他门类的民族艺术而独特的传播价值与传播优势:

(一) 跨越语言障碍

语言文字是跨文化传播的首要障碍, 舞蹈则由于其自身的非语言文化符号本质顺利地绕过了这个礁石, 它利用身体语言承载文化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念, 跨越了表层的语言障碍, 易于被文化背景不同的族群所接受和把握。

(二) 美的教育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感受生活。”3艺术教育一直以来被世界各国视为完善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我国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 拟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 联邦政府更以行政手段颁布法令承认艺术是一门核心学科, 在教育中具有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样的重要地位。可见艺术教育在国际教育格局中具有普世性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地位。

(三) 艺以载道, 一举多得

中国民族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视为一种中国文化的全息元, 与其他文化信息与文化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可以说, 中国民族舞蹈在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全部信息的同时, 也反映、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学习和了解, 不仅能够直观、便捷的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更能对中国各民族地域、人文、风俗、音乐、服饰有一个整体而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二、中国民族舞蹈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什么

中国民族舞蹈作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文化关照下的艺术产物, 从舞蹈姿态、动律步法、伴奏音乐、服饰道具、表演时间、表演目的、表演场地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以天地为本”和道自然的艺术理念, 以舞蹈形态反映出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人们信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将自己所面对的一切看成是具有生命、具有灵性的有机体, 无论是“万物有灵”观念下的“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 还是“物我相融”艺术关照中的“我看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无不体现着人们以“天人合一”、“物尽其性”的艺术态度和文化思维在创造艺术。早在西周时期, 古代宫廷即用《六代乐舞》中的《云门》祭祀天神、《大咸》祭祀地神、《九韶》祭祀四望、《大夏》祭祀山川、《大濩》祭祀妣祖姜嫄、《大武》祭祀周始祖, 人们期冀用最高礼制的乐舞形式礼祭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以求得“天地之和”。中国古代乐舞服饰中的“天冠地履” (出自:司马迁《史记·日者传》) 更以“天地之象”为冠履, 把人立于“天地”之间, 通过服装配饰的审美追求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文化影响。

中国民族舞蹈擅长以舞明心, 借以人格化的自然山川、花鸟虫兽影射人生与大自然的生命哲学, 通过舞蹈描绘天地万物、四季更替所潜藏的自然之道, 以舞蹈“体道”自然、生命和宇宙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从而激发人的“向善”向美”“向仁”之心。这种超越高蹈的精神追求是保证中国民族舞蹈实现跨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 也是实现中国民族舞蹈从技术层面的实践体验走向舞蹈文化意义共享的目标所在。在这种“取道自然”又“极天地之和, 融万物于身”的有机宇宙观的支配下,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充满变化, 又错落有致的“阴阳”美学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维, 以这两组为基础的整体、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国民族舞蹈最基础、最本质的哲学观与艺术观。中国民族舞蹈以艺术的形式凝结、体现着“阴阳推荡”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维, 它们凝聚着中国民族舞蹈中最具文化意义的美学追求与思维方式, 符合中国民族跨文化传播所要传递的文化精神。

三、中国民族舞蹈怎样进行跨文化传播

当逐步厘清“为什么传播”和“传播什么”后, 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正是一种“转向他人”的传播行为, 它所指向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共享, 而是通过“对话式”的传播共同创造一个更大的人类认识的空间。在这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对话过程中“传播主体”和“接受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绝对概念, 而是一个互为主体、互为受众的动态而开放的角色观念, 我们不仅需要“说”出我们的舞蹈和文化, 同时需要根据受众的信息反馈“听”到她们的文化声音, 以调适自我的传播经验, 达到文化“交响”的理想状态。

首当其中, 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合格的传播主体——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Gatekeeper) :他需要摒弃单一的民族化情节, 用全球化的视野关照中国舞蹈的文化输出, 通过对舞蹈艺术形式的筛选和再编码, 将有文化价值的舞蹈形式打造成有文化吸引力的舞蹈形式。

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大致可以为三类不同的传播主体:1.以舞蹈编导主创和演员为传播主体, 通过专业性质的舞台表演或与跨界艺术家的实验合作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定位于有较高艺术修养、审美鉴赏力和经济实力的受众;2.以国家公派舞蹈教师和所在国本土教师为传播主体, 通过提炼、加工、整理后的中国民族舞蹈教材作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定位于对中国民族舞蹈有学习和实践兴趣的受众;3.以所在国舞蹈爱好者为主要传播主体, 通过节庆表演、健身性质的广场舞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为所在区域的广大民众。通过上述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传播定位, 实现中国民族舞蹈多极化的传播路径。详见下表:

其次,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 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 没有受众的反应和评价, 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效能和效率。”4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最终是否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受众的定位与分类至关重要。只有将目标受众群体定位准确,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中, 首先需要明确受众群体不是传统意义上消极、被动的学生或“靶子”, 而是积极参与到整个交流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对话人, 我们的传播不是单项的文化传递行为, 而是双向的文化沟通与互动。受众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所习得的不同文化立场、文化价值观、文化理解度各不相同, 同一社会环境的受众又因知识结构和心理构造的殊异呈现出独特的个人差异。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应针对群体差异、个性差异和不同的艺术需求, 对“现实受众“、“预期受众”和“潜在受众”调整出相对应的舞蹈传播内容与演出形式。

跨文化传播隶属庞杂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既与社会中其它系统相联系, 又具有其自身相对的独立性, 它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与社会系统有着互动的关系。研究跨文化语境中的有效传播途径必须将传播活动放置于整体社会系统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这一“系统研究模式”, 不仅需要关注传播活动内部的微观环节和传播要素, 更需要注重考察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 将传播活动放置社会系统整体环境中加以研究, 重视外部环境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可以说, 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是一个多变量系统的互动过程。

在综合借鉴赖利夫妇“系统研究模式”和邵培仁教授“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的基础上, 为考察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新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视角。这一全景式的研究模式要求我们既重视舞蹈传播活动的各个主要环节, 同时注重考察传播系统的整体与局部、要素与因子、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的有机结合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整体互动, 有意识地把各个环节与要素始终归并到社会整体的互动之中。譬如: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历史背景因素有哪些?影响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外在条件是什么?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舞蹈时, 怎样利用“意欲传播”的舞蹈信息去吸引受众、刺激受众, 使目标受众产生好感并最终形成文化认同?怎样利用社会宣传的舆论力量, 在舞蹈消费时, 促使个体系统产生从众心理强于个体的主体抉择?由此, 笔者依傍前学, 绘制出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图:

(C=传播者;M=舞蹈信息;R=受传者)

如图所示: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在社会系统互动模式中的子系统, 它既有自身的独立性, 又与社会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以“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需求”的社会背景为舞蹈传播的外部动因,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海内外华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为内部驱动力, 以中国民族舞蹈为主体传播内容和中华文化之载体, 以舞台、教学、广场等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向目标受众传递“符码化”的舞蹈信息, 并积极利用市场的反馈机制, 及时调整、完善舞蹈传播的技巧与策略, 在全面考察和审视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同时广泛而密切地与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最终顺利地完成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这一模式强调了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能动性与双向性, 昭示了舞蹈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不同的传播环节相链接构成了社会活动的整体形态, 而社会的整体形态又会随着传播的流动而逐渐地改变与发展。

传播模式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传播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构建跨文化传播模式不是为了再现传播活动的全景过程, 而是帮助人们以简便、清晰地方式把握传播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与机制, 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揭示它、研究它, 从而更好地实施传播活动。深入传播实践才能检验传播模式架构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这一模式架构将在实践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以检验批判为手段, 以有用有利为旨归, 不断完善、修改、调整以更加有效而准确地引导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切实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联, 从而正确、积极、主动地干预与控制跨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 使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得以更加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2]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 1998.

[3]姜飞.《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新闻大学》.2006 (1) .

[4][俄]尤里·鲍列夫周启超译.《文化范式的流变与世界文学的进程》.《文学评论》, 2013 (3) .

[5]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

民族舞文化 篇2

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们民族地区的社会也正在快速的发展,却也同时面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失的问题。在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从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现代化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那就是面对快速而强烈的民族社会变迁,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拒绝发展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缺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发挥和利用民族地区教育功能,寻求民族教育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与互相促进是一种理想的理论,而榕江县实施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便是将这一理论付诸于现实的可贵尝试。积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挖掘、整理、继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当地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舞蹈、体育、绘画、文学、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引进教学活动,培养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研究意义:

目前,关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文献不少,但是,对某一个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对民族文化传承意义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主要从文化地理学、民族地理学的角度去对榕江县民族中学关于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教育现代化与保护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从当地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与教育现代化入手,使民族民间文化与教育的现代化得到很好的融洽,同时又能够很好的保护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此次研究主要从学校引进的苗侗文化在课堂的运用,苗侗文化引进课堂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探讨如何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

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现有研究中,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相和民族地区教育多元化的研究较多,而对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对民族文化传承影响的关注较少。此外,国内现有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中,:主要从家庭传承场、社区传承场和学校传承场进行研究。国内研究综述以民族文化传承为主线,对民族文化在各文化传承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曹能秀,王凌于2010年3月发表的《试论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文章主要是从两方面研究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一种是“向书本学”与“做中学”的结合,以解决民族文化传承脱离生活与实践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时间和速度的问题。“向书本学”是指学生和社区居民主要通过教材等媒介和成人的讲解,在了解和掌握本国主体民族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习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中学”是指学生和社区居民在了解和掌握本国主体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直接从各种活动中学习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一种是学校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教育、社区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教育和家庭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教育三方面去研究。民族地区学校要借助教学设施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民族地区社区要依托学校和政府设立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文化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无意识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取领先作用,让年幼者通过耳濡目染的学习逐渐掌握有关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年幼者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家庭、学校和社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场。因此,社会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三者的文化传承功能。

民族舞文化 篇3

关键词:民族舞;民族文化特色;现代美学价值

民族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具有表现生活、抒发感情以及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由于受到独特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民族舞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借助民族舞蹈可以对不同的民族进行区分。民族舞蹈特点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民族舞中融入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生产生活方式。例如,我国北方的蒙古族由于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中,在此影响下,他们的舞蹈往往具有刚劲英武的特点。另一方面,民族舞通常带有一定的虔诚意识,表现出欢快的气氛,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总之,民族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其具有突出的现代美学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民族舞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民族舞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民族舞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体现,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民族舞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1.1 内容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民族舞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意蕴,必须予以重视。一般来说,当少数民族遇到重大节日时,通常会表演本民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通过这种舞蹈,可以了解到该民族很多的文化信息,如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历史发展等。就拿彝族来说,其火把节世界闻名,可见他们对火的崇敬。在这一节日中,彝族人民通过舞蹈进行庆贺,表达对火神的重视。在各民族中,通过舞蹈来表达信仰比较常见,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也是重要的代表形式之一。总之,民族舞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深入观赏民族舞,能够加深我们对一个民族的了解。

1.2 形式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所谓民族舞形式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在民族舞表演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凭借物。地域不同会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性在衣服样式、运输工具生活方式上都有体现。在我国的湘西地区,生活着苗族、土家族这样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族舞蹈也受到了地域的显著影响。例如,摆手舞、花鼓子、跳丧舞、八宝铜铃舞等,除了需要用到人们摆胯、屈膝、哈腰、绕手等手脚动作外,有时还需要用到民族的交通工具,即马的雕像,尤其是在进行八宝铜铃舞表演时,需要完成下天坑、摆郎、上马、喂马以及牵马等一系列动作,在这一舞蹈过程中,马作为重要角色贯穿始终。总之,在民族舞的形式中,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舞,其形式不同,蕴含的文化也具有差异性。

2 民族舞中所体现的现代美学价值

由于民族舞历史渊源深厚,它也是一种审美艺术,从民族舞蹈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审美感情最原始的状态。同时,民族舞蹈也具有非常强的现代美学价值。下面笔者将就民族舞中所体现的现代美学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形式美感营造出了陌生化的效果

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在进行形象与人物塑造时,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常理相违背,这就让接受者会有一种疏离感。将这一理论与民族舞中的形式美感联系起来,是因为在舞蹈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民族舞会给现代审美设置一种屏障,在这种屏障的作用下,审美效果就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审美是民族舞的重要目的,借助各种动作进行审美刺激与表现,受众在欣赏民族舞时,通常受到个人审美经验的影响。而民族舞在形式上来源于民族生活,借助炽热而激烈的形式进行展现,这就在观赏者中形成了障碍。因而,将陌生化应用于舞蹈审美是合适的。民族舞和现代舞不同,现代舞对压抑、欢喜、焦躁等情绪的表现具有主观性,它通过表演者的极限动作来营造出可供观赏的景观,对主题进行表达。而民族舞除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外,其中还蕴含着民族渊源与历史概念,审美观念也在舞蹈中有所体现。民族舞对本民族有着一定的尊崇,这就使得其在现代审美体系中能够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可以说,民族舞也是对史诗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它需要对原本的事物进行加工,象征手法的使用较为常见,它来源于民族生活,却超越了民族生活,从艺术的视角对主题进行传达。

2.2 超越技巧追求去挖掘审美主题

对于民族舞的审美来说,史诗化为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就民族舞的发展来说,它强调叙事情节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和戏剧、音乐进行融合之后,对整体化叙事尤为强调。在这一影响下,技巧已经不是民族舞的核心问题。在形式美感逐渐走向次要地位时,其审美野心就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音乐的连续性、剧情的完整性,丰富了民族舞的动作内涵,使得民族舞不仅能够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记叙民族的生活。正是因为民族舞拥有这些丰富的内涵,进而使得其能够取得更好的审美效果。总之,民族舞所强调的并不是技巧,其更为重视对审美主题的挖掘,这对现代艺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3 借助史诗性的表现将历史的厚重感营造出来

在民族文化中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而民族舞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其必须将宣扬民族文化作为重要任务,这一使命使得民族舞在艺术效果上营造出一种历史厚重感。随着民族舞的不断发展,其对民族生活日益关注,希望通过舞蹈的形式将民族生活呈现在舞台上。在试图将民族生活变成舞蹈形式进行展现时,必然要求其能够进行整体化表达,在这一要求的作用下,民族舞必然会蕴含丰富的历史味道。民族舞从艺术角度出发,在审美方面对民族生活与文化进行表现,从更高层次出发让民族生活能够表现得更为丰富与激烈。观众在欣赏民族舞蹈时,不仅能有心灵的愉悦感,而且还会观赏到民族全体成员创造历史的过程,将这些不同的审美感受进行结合,可以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塑造新的事物。

民族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善,它反映了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通过民族舞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能够对民族文化进行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也体现着其民族独特的文化,并且在今天的发展中也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我们相信,通过各位舞者的不断探索与不断努力,我们的民族舞蹈将会不断发展与创新,中国民族舞将会被世界各地的舞者所了解、认可。就当前民族舞蹈的发展趋势而言,中国民族舞终究会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倩.艺术院校民间舞“风格性”教学探究——以云南艺术学院为研究对象[D].云南艺术学院,2012.

[2]李长昊.浅谈如何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中国培训,2015(12).

[3]王静.传统与现代的撞击——探讨现代舞与民族舞[J].音乐大观,2012(04).

[4]刘洋.浅谈民族民间舞对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通俗歌曲,2016(02).

[5]马丽莎.透过舞蹈《邵多丽》谈民族舞与现代舞[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6]张志.浅谈中国舞、民族舞、现代舞对力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3(09).

[7]旦争卓玛.当前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趋势探索[J].大众文艺,2015(09).

民族舞文化 篇4

一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

1. 民族文化建设是响应党号召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 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胡锦涛同志指出, 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以对人的文化造就, 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 并以文化为机制建立的文明实体, 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文明存在。”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的中心, 日益影响着民族的进化和进程。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党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引导各族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祖国培育优秀人才。

2. 民族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和谐相互融洽的美好社会。民族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实现民族和谐, 需要弘扬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既包括民族物质文化的内容, 也包括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容。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国家 (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 如中华民族文化。狭义的民族文化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 如藏族或回族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和谐共处、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共构的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 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都有相互借鉴和吸收的文化内容, 同时也都有接纳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来自于不同的民族, 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促进高职院校院校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民族文化建设是抵抗西方文化渗透的需要

国际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他们所谓的“优势文化”, 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 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 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 甚至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 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在民族文化建设中, 要通过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有效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参与到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去, 以有效抵抗西方文化渗透。

4. 民族文化建设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具有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 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和资金大力扶持下,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取得了喜人的进步, 促进了社会民族经济向前发展。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 我国的城乡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 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 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 而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在告别过去的时候, 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 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培育技术型人才, 同时也应该注重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

1. 进行民族文化整合教育, 构建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族文化建设, 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整合教育, 即对全体民族学生 (包括主体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 进行多元一体文化 (包括主体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的教育和学习, 并以主流文化的教育为主体, 规范、改造、吸纳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形态、不同形式的非主流文化教育, 使之纳入统一的教育体系的过程, 使大学生在有鉴别、有选择地接受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的基础上, 接受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的教育, 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2. 进行跨文化情感熏陶, 培养师生自尊、自爱、平等、开放、互尊的文化态度

民族文化传承关键是情感的熏陶。通过民族文化建设各项措施, 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自觉实践, 融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中, 既能领悟民族文化的真谛, 升华爱国情感, 还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民族文化建设能使各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粹的同时, 也具有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宽容与接纳意识, 既不沉醉于本民族文化而盲目排外, 也不羡慕其他民族文化而崇洋媚外, 养成自尊、自爱、平等、开放、互尊的文化态度。

3. 组织系列实践活动, 培育师生掌握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能力

在多民族的高职院校中, 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师生难免存在冲突。在民族文化建设中要在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的民族文化建设活动来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意识, 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增强各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 培育他们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在民族文化建设活动中可组织一系列体现多元文化且学生自主性的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群体意识, 陶冶情操, 提升素质;提高各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与冲突的局面下调整自身观念与行为的全面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掌握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能力, 逐渐克服文化封闭, 融入民族的大家庭中。

4. 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塑造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而且是唯一一个文明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但19世纪,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全方位落后于西方, 以一种耻辱的姿态进入近代社会。自此, 民族复兴成为每一个深爱自己祖国的中国人萦绕不去的伟大梦想。胡锦涛曾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族复兴这支火炬, 目前正要传递到身负历史使命的高职院校各民族大学生手上。文化是民族的向心力, 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进行。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论述认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式。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使学生胸怀民族精神, 培育他们的民族品格, 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一,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准则。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概而言之, 爱国主义在新时期包括: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权益;二是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主分裂, 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 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为目的的精神特征。团结统一既是中华各族人民精神追求的共同理想, 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保持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合作。但是目前, 国际敌对势力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 处心积虑的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 加紧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内团结各民族、对外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长远大计。

第三, 爱好和平。历史证明, 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对内重视社会道德教化, 主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对外重视睦邻友好, 主张各个国家和平共处。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形成除了自然地理因素外, 主要得益于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 弘扬和培育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依然非常必要。我国一向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反对狭隘民主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和平崛起。但是同时要教育学生, 我们爱好和平, 并不是惧怕战争。在迫不得已时, 动用武力捍卫祖国和民族的安全和利益, 一定能得到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的支持和同情。

第四, 勤劳勇敢。勤劳勇敢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 体现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部中华文明史, 就是中华民族用勤劳勇敢写成的一部艰苦奋斗史。首先, 要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其次, 要加强对大学生质朴俭约的教育, 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

第五, 不息精神。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 激发了民族斗志, 培育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竞争、开拓、进取、创新。今天, 高职院校要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培育大学生继承并发扬自强不息精神, 使其成为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品质。

三结束语

“文化发展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在全球化浪潮迅猛扑来的今天, 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 不仅担负着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 还要担负起传递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高职院校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加强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教育, 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大学生, 从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良好, 招生规模扩大, 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增多, 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校园文化局面。各民族大学生,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其民族中的精英, 是民族文化的继承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须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民族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构建。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分析, 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意义,目标

参考文献

[1]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张正芳.浅析我国民族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9 (4)

[3][美]法里德·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A].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7:210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篇5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义龙试验区雨樟镇交乐学校郝飞,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我在的学校位于雨樟镇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交乐方圆几公里内居住着很多苗族、布依族村寨。那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汉墓群,先后出土了8件一级文物,其中“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曾参加了北京“中国文物精品展”。文化底蕴浓厚、人性纯朴、热情好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电脑、广播、电视等家用电器广泛进入农村,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由于这种改变,村民们茶余饭后的山歌对唱、舞蹈娱乐、捻线刺绣逐渐被看电视、上网等替代,纯朴的山歌、民族舞蹈逐渐被遗忘,被丢弃,从而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优秀文化,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改变而失传。因此,拯救、保护和促进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导,整理,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就会被慢慢的遗忘,就像前几天雨樟镇镇政府举办的“魅力义龙,美丽之城”文艺汇演活动,村里面组织的参赛队伍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凭着自己的舞蹈天赋,自编、自演了他们民族的舞蹈,可是不是太规范,有穿高跟鞋去表演的,发型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村里没有专业的人指导他们,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难道就让这些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吗?因此,我就叫我们学校的老师去指导他们。

在交乐除了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古文化。在交乐村汉墓群里,出土了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带盖提梁铜壶、铜镜、铜车马、镇墓兽、陶鸡、陶灶、水田模型等1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在14号汉墓出土了一枚鎏金的“巴郡守丞”印。由此可见,交乐汉墓是考察汉代军事、政治、农耕、文化的重要处所,很多考古学者把交乐和古夜郎连系在一起。交乐汉墓时期虽晚于夜郎灭国约100年左右,在当时条件下,一个拥有如此先进的农耕技术、发达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巴郡守丞”印所表明的政治中心,没有三两百年是不能形成的,因此可以小心推测的是,在夜郎时代,这里便应当已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夜郎灭国后,经济、文化没有断裂,才有可能在东汉墓中保留下如此精美的文化。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好的载体,学校可以做的有:在宣传栏进行宣传,让学生都了解他们优秀的文化,编写成校本教材,让学生在学校课程上进行学习,录成视频资料保存等,学校可以组成校本教材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就需要深入农村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内容、渊源、现状、分布、结构、表现形式等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具体情况,再编写成乡土教材。因此,这些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我认为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上历史课的时候可以说说身边的文化,考古学家就是通过出土的文物了解以前的历史的,教师如能对其有效开发和利用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不仅能激活历史课堂活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历史。学生通过了解这些会想我们的祖先也有这么牛,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好的人生观。

(我们开展的活动,宣传,学生的收获,心情,爱家乡)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是,是古老的,也是丰富的。我们应该为民间传统文化流传至今而感到自豪,也该为传承中华文化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正因为它的广博才让我们欣赏她,并由衷的热爱它。

生肖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篇6

生肖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源远流长,距今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生肖也称为属相,或称为相属,简称属。按照汉字的解释,“生”指“出生”,“肖”义为相似、类似。据考证,生肖的最初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纪年的象形物。东汉《除余从考》一文中,史学家赵翼对生肖纪年学说进行了完整的解说。此前,战国时期的《太岁纪年法》中,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许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与之相配,为此便有了我国劳动人民借以生肖纪年的萌芽,继而有了生肖年的约定。由此可见,十二生肖纪年的出现使人类在年与年之间的区分上第一次有了形象化的界定,是对人类纪年法则的一个创新,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文明进步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生肖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自然也应当引起广大官兵的关注与了解。在军营传播生肖文化,可以说是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是加强和丰富节日传统教育内容、提高官兵民族光荣感和自豪感的需要。我想,一个不懂民族历史文化的军人,就难以迸发出为民族而英勇献身的崇高荣誉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的态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错综复杂,各种伪科学和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在社会上形成了精神污染。军营也非世外桃源,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与交织中,经受着洗礼和考验。

倘若不能利用源远流长并极富民族特色的生肖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因子,给广大官兵精神世界中增添新的活力,给军营传统的节日教育中赋予民族特色品质,就容易使一些同志将生肖文化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分不清鲜花与毒草,进而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怀疑,缺乏必要的鉴别力。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对生肖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付诸于研究。

记得1996年春节前,窗外风雪交加,寒风习习。室内春意融融,一片寂静。我第一次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军人大会上就《鼠年说鼠》进行节日教育。从民间传说的老鼠排位在十二生肖中争得第一把交椅,到世界上1700多种老鼠形形色色的特征,从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到出自著名书画大师创作的有关老鼠妙趣横生的作品;从我国少数民族的“熏鼠火”、“送鼠节”等民俗活动,到鼠年对老鼠客观辩证的认识,以及对老鼠机灵本性的借鉴与思考,引导大家树立以勤补拙、以巧对拙的意识。许多官兵听了我的讲述后,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明白了,纷乱如麻的思绪理清了,兴奋地說,没想到生肖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老鼠的特点也能给我们一些正面的启迪和教育……悦色的笑容中,揣摸到了生肖文化在官兵头脑中的“真空地带”,感受到了官兵对生肖文化的渴望。由衷的欣慰和兴奋,愈加坚定了我研究探索生肖文化的信心和勇气。

此后,不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抓紧点滴业余时间,关注生肖文化的发展走向,并将生肖文化与时代精神、部队使命紧紧结合起来,相继在春节前进行了《牛年说牛》《虎年说虎》《兔年说兔》的专题辅导。当我调到第二炮兵某基地和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之后,又在官兵中进行了《龙年说龙》《蛇年说蛇》《马年说马》《羊年说羊》《猴年说猴》的文化交流。每次交流,我从官兵心理和生肖文化中得到刻骨铭心的收获和体会,也听到官兵们不同程度的积极反响。也有不少同志向我索要讲稿,或找上门与我商榷部队生肖文化教育的路子和模式,我无不为之感动。

少数民族报纸与民族文化宣传 篇7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重要标志,民族的一切形式和表现都带有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在信息异常发达、全球化浪潮早已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现实。大众传媒与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以笔者工作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本民族文字报纸为例,做好民族文化报道肩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推动本民族的繁荣发展。

2 少数民族报纸的长与短

2.1 少数民族报纸的优势

第一、报纸更具权威性。新闻的权威性是媒体持续稳定的新闻质量在受众中形成的一种公信力。目前为止,报纸仍是传媒行业里最主要、最权威的新闻内容制造者和提供商之一,拥有大量优秀的传媒人才,可以达到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深度和精度,从而建立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网站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应属小众,直接的消息来源有限,而且语言文字的使用、翻译存在准确性不高的现象,需要受众去从网络上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的内容中筛选真实有效的信息。

第二、少数民族报纸的贴近性、地方性更强。宣传报道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报纸有先天性的优势,那就是使用本民族文字。这种民族文化血缘般的亲近感和贴近性是其他文字语言无法替代的。从传播学角度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依次为:与自己相关的事、身边的事、社区的事、所处的地区及行业、全国和国际上的事。有调查发现,读者多数喜欢读的报纸是具有地域关怀特点的本地报纸。地域性强是少数民族报纸的一大特点,这种内容实用、贴近生活的报纸能够迎合读者的需求,当它们来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宣传报道的时候,对于本地的读者而言更有说服力。

第三、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虽然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信息,在检索方面更有优势,但用户通过搜索得来的信息更加碎片化,要想准确找到符合目标需求的有效信息比较困难。此外,利用新的媒体渠道,传统报业通过网络报纸的形式,整合了大量信息内容,对读者而言有较高的重复阅读率。

2.2 少数民族报纸的劣势

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极大冲击了报纸的生存空间,读者不断分流到其他介质的媒体中去,报刊业的发展逐步走向低谷,2015年上半年,报纸行业广告下跌30%以上,出现了近年来的新低。少数民族报纸作为一个小众的存在形式,在同新媒体争夺用户的过程当中,资金水平、经营能力和人才力量等都有所欠缺,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此外,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办报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强调了民族的亲近感,更容易培养忠实受众,但这也将报纸的读者限制在了只懂得和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人群当中,加之我国不少民族地区还存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欠发达地区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客观条件的不足限制了报纸的读者人群,使得生活在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很少有机会接触民族报纸。

3 如何加强民族文化宣传报道的效果

3.1 民族文化报道要以内容制胜

笔者认为,对于受众来说,好内容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尤其考虑到报纸本身的特点优势和阅读人群需求,做好内容还是报纸的第一选择。要做出好的民族文化宣传内容,首先应注意报道的选题,要更多地选取能够突出本民族特色的内容,要选取好报道的角度和深度,多层次多侧面反映本民族的特色,从民族内涵上下功夫,发觉和提炼出最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其次要做有贴近性的报道,一是要将报道与时代相结合,时代特色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作为时代发展的一部分,要将民族性和时代感统一起来并融合为一体,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报道才是优秀之作。

3.2 搭建融媒体平台

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所有传统媒体都在思考如何实现多种媒体载体的深度融合。一次采集,多媒体渠道生成产品的方式听来诱人,也使得多种工具传播成为可能,但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笔者认为要冷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集中力量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首先是上文曾经提到的电子报纸或网络报纸,这种媒介形式不仅实现了纸媒的二次传播,还可以融图画、文字以及音视频为一体,并能够无限扩大信息量,拓展了报业的内涵外延,当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可逐步建立起少数民族文化素材库。此外,要充分利用移动媒体的优势,使“两微”成为推广民族文化宣传的有利途径。

3.3 培养一支高素质新闻队伍

一切脱离开主体人来讨论的方法和途径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培养出一支业务素质水平过硬的少数民族新闻队伍,才是少数民族报纸做好民族宣传的根本。其一,少数民族报纸及其他类型媒体都亟需真正具备专业素质的新闻人。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对于从业者的本民族语言和汉语造诣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导致部分民族语言的从业者更侧重于双语人才,对其本身的学科背景有一定程度上的忽略。行业内对于懂语言、有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十分迫切。其二,新媒体环境下,我们更需要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从事民族宣传工作,既要有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也要适应新时期的传媒环境,能够用全媒体观念来指导实践,推动纸媒的媒体融合步伐,为未来少数民族报纸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作为一个特定的报刊种类,担负着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本文中,笔者将视线聚焦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报纸如何做好民族文化宣传的问题,通过对现实情况以及少数民族报纸的自身属性等方面的分析,从内容报道、宣传渠道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民族舞文化 篇8

一、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源泉

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是深深地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之中的,它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绚烂文化,对于民族声乐的创作者来说,学习演唱不同地区的民歌和戏曲,把握不同地区民歌和戏曲的风格特征,将是创作民族声乐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2015年6月在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上,以《发扬“鲁艺”精神,挖掘生活中的音乐艺术瑰宝——陕北民歌民间音乐之风采》为题,谈到我国民族音乐创作的问题时说,“民族音乐的创作要采用“两手”并用的方针,就是一手要伸向传统技法,一手要伸向生活,学习民间”。伸向传统技法是说,在作品的创作上,离不开对音乐大师的学习,如果没有大师流传下来的技巧技法,很难创造出技术含量高的优秀作品。伸向生活,学习民间就是要大力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要让音乐工作者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重视,去民间采风,向民间学习,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近些年来,在声乐作品创作方面,出现了创作风格弱化的问题,作品数量在增长,但质量却不精,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现象层出不穷,解决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的创作者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去,认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声乐作品。

二、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

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天,从作品风格上大概可以分为古曲、民歌、创作歌曲和歌剧四大类别,对于这些作品的演唱,不论是唱腔、咬字、还是情感体验与表达上,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积淀,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可以说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方方面面。

(一)唱腔:

我国民族声乐唱腔的发展,不仅吸取了历史上许多文献对于唱腔的独到见解,而且还沿袭了传统戏曲唱腔的字声审美要求,形成了音域宽广、咬字发音清楚感人、声音亮丽圆润的特征。关于对唱法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文献《礼记﹒乐记》中就早有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入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短短几句话,正是对早期声乐演唱审美要求及特征的真切描述。此外,我国传统戏曲唱腔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比如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演唱中,就吸取了河北梆子的唱腔,歌剧《红珊瑚》就运用了河南豫剧的唱腔等。

(二)咬字:

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融合了民族的语言、情感、审美、音乐风格等,它的特点就是以汉语语言为基础,以民族情感为主线,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字领腔,腔圆字正,另加韵味浓郁、神情兼备,可谓是具有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明代魏良辅所著《曲律》中言:“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这里的“绝”是指歌唱的绝技,他将“字清”列为三绝之首,充分体现了咬字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又如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日无日,听曲之人,慢讲粗精,先看有字无字”,再一次说明了咬字在演唱中有多么重要。可见,中国民族声乐理论中的有关咬字、以字领腔的论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三)表演: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表演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虚与实”及“程式化”。“虚与实”这对美学范畴,不仅是中国各项传统艺术中最具特色、最具民族个性的艺术精神体现,也是艺术创作和评论的基本美学原则,这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所追求的独特审美标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戏曲中“程式化”的表演也早已经被运用到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中。比如,演员在舞台上利用双手的姿势变化就能表达出开门关门的动作,运用身体不稳定的站立姿势就能表达出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乘船的场景等。

三、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声乐教学的根基

随着当今音乐教育观念的全面转型,声乐教学存在的意义和方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是在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和审美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根深深地系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追溯我国当代的声乐教学,它大约开始于上世纪的“学堂乐歌”时期,伴随着西洋唱法和教法的传入,又经历了“土洋之争”时期,时至今日,历经百年,基本上形成了独具特色、韵味浓郁的演唱风格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和作用。在今天的民族声乐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民间歌曲和戏曲的演唱者被邀请到艺术院校的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学习,各大专业音乐院校已经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曲、民间歌曲和戏曲的演唱作为声乐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在声乐教材的编订方面,也更加注意体现民族精神、文化气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演唱水平等原则,确保其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训练价值的充分体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创作手法和审美趋向,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它根系民族传统文化,离开了文化本体,这种声音艺术就得不到深刻的感受和阐释,难以得见其底蕴和活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声乐艺术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使之焕发出更加浓郁的民族韵味和时代风采。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古国,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伴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谈了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声乐创作、演唱和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族声乐,民族传统文化,作品创作,声乐演唱,声乐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虎.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民族声乐的特点[J].艺术评论,2006(10).

民族文化——美国企业文化的起源 篇9

一、美国民族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在美国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带到了美洲,再加上新大陆的自由空气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最终陶冶了美国民族的性格:崇尚自由、热爱自由、向往自由。民主自由的环境为才能和幸运开辟了道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的才能决定富裕的程度。个人主义的平等观念要求同一个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同,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大家也不能剥夺个人的权利,同时,作为个人主义的自我保护,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它要求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些权利上控制个人。社会上权利与义务的界限非常明确,而且是客观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

2、个人主义价值观

北美大陆除土著之外的居民都是来自欧洲各国富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美国成立后,西部尚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没有开垦,冒险家们纷纷离开家乡,单身出走或举家西迁,以寻求致富之道,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这就造成了美国民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个人能力主义及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历史在美国国民性格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个人主义的典型表现有为人处世干脆直爽,敢于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美国人自信、乐观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3、冒险和创新精神

美国人视安分为浪费生命,停滞不前为罪恶,一个敢于开拓创新、敢于冒风险的人才是个理想的人才。美国人把冒险探求新大陆看作寻求生存的机遇,因为探险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极限的考验,是好奇心的强烈驱使,更是创造力出众的体现。他们相信努力总会带来好处,开拓总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这种信念既改变着美国经济的面貌,又改变着美国文化的面貌。

二、美国企业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决定公司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美国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有很明确的价值观或信念,这些价值观或信念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所主张的文化,它不仅是企业制定政策和措施的前提,还是员工的行为指针和精神动力。价值观构成了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而当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相一致,与企业务实精神相统一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激励着企业员工为个人利益和企业价值的实现去拼搏、奋斗。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它为企业员工规定出成功的标准和方向,企业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讲究公私分明、公平合理、自由民主、平等竞争、自觉守法、尊重人权、突出个性、富于进取、讲究实效、不安现状、勇于创新和富于冒险精神等。

2、个人主义价值观铸就个人能力主义和实用主义文化

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不仅是企业的价值观,也是员工的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个人能力主义的文化首先表现为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其次是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决策是以个人为主,较少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最后表现为奖励也是针对个人。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创新、竞争、冒险的精神。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引发出美国文化中注重实用和务实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在美国哲学中,实用主义一度占有绝对优势。任何一项发明或发现能否被美国人接受,关键在于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效应。这种务实的特点也反映在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模式中。美国企业用人不把职工的资历、学历、地位、职务等作为衡量人才的砝码,只是注重职工的表现和个人对企业贡献及绩效的大小。

3、冒险和创新精神孕育出提倡竞争和奖励创新文化

竞争能够提高企业效益,竞争才能发现人才,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而在于参与竞争的过程更能使企业进步。美国企业重视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美国很多企业是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保持领先地位的,员工的创新能得到奖励,奖励大多是物质方面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加速其发展。

摘要:二战之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其中美国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美国的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的民族文化, 美国的民族文化是民主、平等、自由的代名词, 同时, 企业文化也拥有这些特点。

关键词:美国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起源

参考文献

[1]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民族舞文化 篇10

广西作为一个拥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众多地区, 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和艺术审美情趣, 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精美绝伦的民族技艺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年轻人进入了开放时尚的生活环境中, 逐渐受到现代文化教育的灌输与熏陶, 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都发生了颠覆, 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工艺的价值所在也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缺少对本族服饰、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导致传统的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工作的青黄不接, 纺织、印染、制衣和刺绣等服饰技艺的传承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 大大提升了广西的知名度, 其蕴含的无限商机给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广西本地的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全面发展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 这些都为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民族服装与服饰行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对人才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该行业目前急需一批熟悉区域民族文化, 精通民族服饰技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基于本地服装市场对服装人才的特殊需求, 将区域民族文化和服饰技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重点, 满足广西地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

2 主要目标

培养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服饰的认同感, 培养他们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良好氛围。

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并完善“产训融合, 同基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一个适应广西民族服饰企业需要并具有民族服饰特色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 建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建立一个民族服饰产学研工作室———民族绣织坊, 形成集“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4大功能为一体、管理规范的多功能民族实训基地。

以本专业教师为依托, 引进民间工艺大师、行业专家, 共同研究民族服饰类课程的内涵建设, 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 开发《民族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等校本教材和教辅资料。

3 工作过程

3.1 本地区人才需求调研

广西处于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 通过对广西本地区内的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工作室进行大量的调研, 了解广西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以及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的良好氛围。

3.2 开发课程体系

本着以“服务地方”为指导思想, 将体现区域特色的课程地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铺开,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 开设渗透本地区民族特色服饰文化与技艺的课程:《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技艺》、《民族手工饰品制作》和《东南亚语种》等民族特色课程为辅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3.3 校企共建民族绣织坊

民族绣织坊是一个民族服饰产学研工作室, 主要是与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 产训融合, 开发民族文化产品, 设计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服饰产品;广西各民族服饰文化及技艺展示和民族织绣染技艺培训。

3.4 打造一支民族化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北京进行民族礼服传统手工工艺高级定制培训;双师型教师到服装企业培训电脑绣花;聘请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手工艺人到学校举办民族织绣讲座。建设了一支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和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师队伍。

3.5 建立具民族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建立了向社会公开的服装设计与工艺示范性专业专题网站, 共建共享大量的民族类课程的课件、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库和素材资源库, 并在学校教学源库平台上供校内外学生使用。

3.6 设立民族服饰文化长廊

民族服饰文化长廊主要展示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实物和文字图片, 为专业营造民族文化氛围, 展现民族文化精华, 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服饰, 展示民族服饰魅力, 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吸收本地民族文化和技艺的精髓。

3.7 举办各类服装展示活动

通过举办各类服装展示活动, 传承民族文化。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在本地传统节日时, 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采风, 到民族服饰、服装工作室进行调研, 实时为专业教学提供服装专业的职业岗位新技术、新设备、新流程和新技能要求等信息服务;举办体现民族风情的“服饰文化节”和“师生技能作品静态展示”等大型活动,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对作品进行评价, 优秀的作品拿到校外参加比赛或展演。

4 条件保障

4.1 制度保障

为了保障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根据学校出台的《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

84

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文件, 做到目标明确, 责任到人, 为专业建设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4.2 师资保障

聘请广西织绣协会会长贺卡等企业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共同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负责民族服装与服饰教学内容确定与创新, 对教学内容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组织实施, 确保教学创新的实现。

4.3 经费保障

学校建立重点专业建设资金管理制度, 按项目总体规划, 分年实施。资金投入到位。

4.4 场地设备保障

按照企业流水线生产模式, 并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需要, 合理设计实训室的环境、设备工位、操作规程和人员配置等, 提升实训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校内实训室有:服装制版实训室、服装特种设备实训室、服装展示实训室、服装电脑设计实训室、数字化仿真实训室和服装绣织纺, 每个实训室引进工艺一体化同步摄放实训教学系统。

5 主要成果

通过开设渗透本地区民族服饰文化与技艺的课程, 培养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中等技能人才。更多的学生加深了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对本地区民族服饰的认同, 在本地区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大有好转, 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

校企合作开发民族文化产品设计对民族服饰文化与技艺起到很好的创新作用。把广西主要少数民族服饰技艺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搭建课改与民族文化技艺相互融合的创新之路;学生通过开设民族特色课程, 设计并制作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配件, 将民族元素和时尚结合起来, 进行大胆的创新, 通过民族元素来点缀时尚。

2013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参加在天津市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民族技艺比赛, 作品《民族进化论》获得荣获二等奖;2014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广西民族织锦及服饰表演”活动中展示, 学生们身着自己设计制作的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 以T台走秀的形式, 配以民族元素创意文化产品展示, 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民族服饰盛宴”, 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高度称赞这场民族服饰秀是一场展现了民族与现代相融合、传承与发展相对接的民族文化盛宴, 彰显广西民族文化魅力的民族服饰技艺;2014年6月, 本校学生赴南宁清川小学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民族服饰, 让小学生感受到了独特的民族优秀文化魅力, 深化了本土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增强了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意识。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教学改革, 积累大量的经验, 专业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民族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 以后还需通过成立专门的编撰委员会公开出版这本教材, 将它推向市场。

6体会与思考

如何开发更多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的中职民族织绣染特色课程, 将这些课程以及民族织绣染技艺向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实施推广, 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从小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真正实现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如何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 开发民族文化产品, 设计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服饰产品。

如何能更多地挖掘民族绣织坊的功能和发挥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开发。

摘要: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基于本地服装市场对服装人才的特殊需求, 将区域民族文化和服饰技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重点, 满足广西地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 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对把握本地区民族服装服饰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及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行之有效的作用。

传媒文化责任与民族文化传播 篇11

文化传播因为具有“不动而屈人之兵”的强势的思想意识渗透作用,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与直接的、显性的传播效果相比,文化传播的效果是间接的、潜在的,同时也是深层次的、持久性的。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由于传媒和记者的文化责任意识还不够明确,以至于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疏漏和偏差。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我国传媒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积极有效的文化传播,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实现文化建设,从容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坚持以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核为支柱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每一个环节都保持清醒的文化责任意识

记者的文化责任之所以更能够显出其“知识、思想、业务等综合功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以及文化传播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普遍深入性。

文化是什么?“除了自然科学之外,‘文化’这一术语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上被使用:艺术及艺术活动(文化意义之一),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和特质(文化意义之二);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文化意义之三)。”②由此可见,从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到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与个体普遍的历史发展过程等,文化由内而外、由精神到物质,无所不在,纷繁复杂。这就使得“传媒和记者在文化构成的每个环节中都在起作用。我们平时看似简单的一个传播行为,实际在完成积累、批判(鉴别)、创新(表扬)、推广四个动作。”③换句话说,记者的每一个传播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并完成的,因此都与文化传播、文化建设不可分割。

但是,由于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传媒和记者在职业化的工作状态中,往往首先意识到的是自己的传播责任和政治责任,而对隐含在每一个传播行为中的文化责任缺乏足够的重视。文化传播,并不仅仅指媒体对文化信息的传播,它同时还包括传媒与记者的职业行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含量。比如传播内容的选择,报道语言的运用,评论事实的观点,舆论引导的设置等,从内容到形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元素都能够影响受众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就拿语言的运用来说,语言是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容的,它是民族文化最明显的标志。规范的语言运用就是记者文化责任的一种表现,但是有些报纸在新闻事件的叙述中随意夹杂网络语言、英文缩写字母,采用暴力化用语以及历史名词、成语的滥用等,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严谨。如果说文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那么传播过程中处处都能够显出文化的印记。因此,记者在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责任意识。

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保持充分的自信

现代生活中,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有着最广泛的影响力。但是,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传媒和记者因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缺乏充分的自觉与自信,在文化传播方面出现了一些导向性失误。例如对西方节庆信息爆炸式的大幅報道,对国外人造美女炫耀式的详尽介绍,对“小资”行为方式的崇尚,对富豪生活的膜拜,对流行文化的追风——受众长期受到这一类报道的浸染,加之美国大片、韩国电视剧、日本动漫等多国文化产品的输入与作用,纵横交错,潜移默化,无形中动摇了其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对民族文化传统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而受这种影响最深的就是青少年一代。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中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用本民族的文化产品去熏陶青少年,用本土的文化传统影响青少年。但是,我国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在文化的交流传播中,接触到大量的外来文化并形成思想观念上的接受认可,因此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产生了严重的危机。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信仰。所谓“儒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观。我们可以批判传统文化的弊端,但是必须尊重和维护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一个文明如果要存在和延续,就必须保证它的关键信息和元素得以传承。”④传媒和记者的文化责任就在于:确立文化传播的导向,保持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充分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播过程中自觉做到传承与创新并重,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延续华夏子孙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用好媒体话语权。

注重对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阐释

“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的。政治系统的障碍会给社会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系统的失调会引起经济危机,文化系统的紊乱会造成社会成员的思想、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混乱,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都是妨碍社会发展的因素。”⑤文化和经济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二者互渗互动,关系密切。而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因此,我国传媒也越来越重视以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建设。但是,目前文化传播还存在哗众取宠、重名不重实、片面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的浮躁之风。

例如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这恰恰反映出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装饰作用,是为经济发展和商业交流“搭台”服务的。文化传播的终极目的不在“文化”,而是借助于文化的魅力创造经济效益。因此,所谓“文化热”,看上去热闹,但实际上“热”的中心不是文化,甚至本末倒置,抛弃了文化本身。

理念的偏差带来的是运作的失当。例如媒体关于地方各种文化节的一些报道,重名目形式而缺乏实质性内容,最终是以经贸宣传为焦点,以招商引资的成果为考量的,“文化”这个台子上的主角不是文化而是经济。再如媒体关于各类文化活动成果展示类的报道,社区文化、群众文化、广场文化、娱乐文化等名目不一,内容相同,看上去给人以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感觉,但大多报道仍然仅仅着重于形式,并没有深入到文化本身。另有一些报道,牵强地将各种报道贴上文化的“标签”,用以显示对文化传播的重视。例如报道地方政府对企业家的奖励,标题为“亲商文化”;报道社会组织的商业拓展,标题为“营商文化”等。事实上,文化的无处不在使它并不需要时时处处都贴上标签,这就像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家,只言片语便可见其深厚。假如不是饱学之士,越是手举文化的标牌反而越会显示出自己的浅薄。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涵养,不能只是靠对活动名目和活动过程的浏览,它是需要媒体传递出实实在在的民族文化的本质内容的,如果仅仅是冠以文化的名目而文题不符,反而会消减文化一词的原有分量。

总之,记者在文化传播中责任重大。“文化决定了你的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了你使用的语言、你的非语言行为和你与他人的联系方式——文化是复杂的、多维度的和无所不在的;它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⑥就像是牛仔裤、麦当劳、跆拳道,作为具体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形态,带给人们的其实是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传播也必须重视对具体的民族文化形态、文化内容的选择报道,否则,所谓文化传播,就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方向的喧闹的空壳而已,记者的文化责任也就无从谈起了。

注释:

①③梁衡:《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新华文摘》2007(9)。

②阿雷恩·鲍尔德温[英]:《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④⑥拉里·A·萨默瓦[美]等:《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民族舞文化 篇12

一、价值认同: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

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社会成员纵向交接 (代际间的纵向传递) 的过程, 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表现出强制性和模式化的要求, 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 受内在机制的支配, 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并在不断传承中呈现出再生的特性的过程”[1]。

认同的核心问题则是价值问题。在农村社区场域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依赖于村落社群中的成员是否具有一致性的看法以及感情基础, 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社区中, 村民们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和行动取向, 换言之, 这也是某一特定农村社区的成员是否拥有稳定的集体观念的重要标志。同时, 农村社区中世居的村民,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在群居生活中通过身份的澄清与确认, 从而来正确认识个体、群体及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村民身份感的确立, 是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来源:“当人民在确立自己身份感时……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相近似的东西, 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对‘他者’的评价问题”[2]。

在现代性所开启的价值世界中强调的是“获取性”的发展, 缺少对传统原生态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之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审视和关注;自然、生态主义的发展观, 则更强调乡土价值世界中人的“生存性”价值的体现。以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为例, 农村文化价值在以对物质利益的诉求中整体性退却、边缘化甚至贬值。因此, 基于价值认同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激活并蓄养住乡土社会自身的永恒性价值。

二、价值困境: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两难选择

对于民族农村社区里的村民而言, 在本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境主要表现为:特定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延续”与“颠覆”的选择性价值观博弈中得以留存?由此, 本文将基于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将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类型分为保护性传承和破坏性传承两种类型。保护性传承在选择传承路径时, 主要依据社会现实发展的要求, 在保留本民族文化原有精神内核和发展根基的基础上, 充分吸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元素, 实现融合式传承与发展;破坏性传承, 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颠覆, 即最能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核未能在传承中得以较好保护, 其结果将有可能给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性影响, 同时也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和谐共生局面的营造。由此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性传承, 选择保护性传承的路径进行。诚然, 在实然状态下, 农村民族文化传承过程所涉及的来自社群中的个体、群体对不同传承途径的看法以及可接受程度无疑都是多元、多层的, 并非可截然区分为这样理想的两种状态, 往往是交融性的存在。也就是说, 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实现当地现代化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3]。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 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 在以何种价值为导向的传承路径选择问题上, 我们大致可对这样两种成问题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

(一) 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趋同化模式中消退

在我国目前政府主导的社会变革模式中, 普遍存在社会价值的预设化和固化的现象。即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承过程中, 政府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导向性政策中已然起到最决定性的作用。因其在这个社会文化演变的过程中主导价值观念处于核心位置, 这同样会给农村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消退埋下了不易直接辨识的隐患, 甚至一度演化为城市取向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例如,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下, 给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善, 但究竟少数民族同胞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认同这样的改善呢?

例如, 云南L地区W族同胞聚居地, 政府主导的村屋改造项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可是当改造完毕后, 房顶再次有漏雨现象发生时, 村民们的应对策略竟然是找到房屋的对口援建单位告知:“你们的瓦坏了。”

类似的社区民族文化消退得太快!不仅如此, 还有传统的服装工艺、建筑设计都一同消失。表面上看村民们的物质生活较之以往是有所改善, 但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品质却并无太大改善……由此, 我们不难反省到:民主生态的传承策略应是在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需要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决策, 以反映民族同胞的需要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毕竟, 只有政策支撑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 少数民族同胞才会更为之而感到自豪。

(二) 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的不当保护中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边缘化, 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要么无人问津, 要么就是在盲目的文化开发中丧失了文化本真, 流于形式, 甚至走向毁灭。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异化现象主要指的是政策在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机制中经济人假设人人都为追逐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为维护自身利益, 少数民族在构建和发展各自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期望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能够成为民族发展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代表不同个人、群体、社会阶层利益的价值观念。一些决策权力主体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的个人、群体或是社会阶层, 而往往那些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人、群体、基层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在此价值选择博弈中胜算更大, 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价值取向被迫发生异化。民族文化传承的最理想主体应是文化的持有者。进而, 决策过程中尊重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传承过程中的意义, 才是最需要考量文化传承成本之关键所在。

譬如, 为保护一些濒临销声匿迹的传统民族文化或民间工艺, 人们开始逐渐选用数字化技术再现一些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但数字化呈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存在的价值显然是较为有限的。也有学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藏传唐卡进行数字化修复与再创造是对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且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但笔者认为传统唐卡在创作中的线条、色彩经过数字化方法处理后早已丧失了创作的灵性。换言之,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到底数字技术给唐卡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音?

就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考量, 传统手艺人的价值没有了, 而民间艺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价值是数字化技术所替代不了的。尤其在艺术创作中, 要求最为严格的就是创作者的心境, 那是一种即时性的灵感体验与捕获, 没有了创造的心态, 批量制造和生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一样会失去灵性。所以, 从此种意义上分析, 不顾创作生态的民间工艺文化传承, 缺少了传承的灵性与文化。

又如, 云南腾冲农民画是20世纪70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 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及手工艺术品如剪纸、面塑、泥人、皮影、窗花、版画、年画等一脉相传, 其整体艺术价值较高。在自然、淳朴的自然状态下的农民画创作是一种心灵对身处意境感知的释放, 每一次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时下各地发展旅游业, 有的地方主管部门也鼓励把民间艺术开发为旅游产品和树立地方文化形象, 农民画创作纯粹为了“画”而画, 那么, 此时虽然也是在作画, 但缺少了创作的基本态度和心境。

综上, 民间艺术在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中的影响, 也就是其不可替代性, 正是体现在未知性、不可重复性中, 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 因为创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境是绝无仅有的。

因而民族民间文化的多元、多形态存在, 只有先保护才谈得上传承, 而真正生态与和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在保护中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过程中所秉承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尊重多元价值是以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多元需要作为价值选择的基础从而进行融合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政策导向与社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生态与需要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传承, 教育成为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路径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本身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于是有学者提出“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华人教育路向, 首先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与它文化交融发展”[4]。“当前在对待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 没有重视‘人’, 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的情况出发考虑教育, 而只是把教育定位为工具层面的‘脱贫致富’的手段, 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共生教育理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把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的东西融合成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去培养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对自然是尊重的, 对其他文化是尊重的。他既知道自己的特点, 又能吸取人家的长处”[5]。

三、文化自觉:价值认同视野下的文化传承路径思考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任, 它要以怎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这是当下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而迫切的问题。

根据文化传承场域的不同, 可分为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等三种[6]。学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学者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 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突出培育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等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7]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理应由民族地区青年一代来承担传承的重要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迷失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情感与责任感, 与民族传承文化之间产生的疏离。归根结底, 民族文化传承还得靠村民自己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发展中的保护, “承”是保护中的传承。教育之所以被视为能够承载文化传承的路径, 其根本也正是看中了教育在提升文化承载主体自身传承能力建设方面。

(一) 家庭教育:增强青少年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家庭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必需性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家庭除了具有繁衍后代, 绵延种族这一人口再生产的功能之外, 就还要承担促使其成员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8]。因此, 家庭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创造让青少年具有耳濡目染父辈祖辈文化行为的天然的“心理场”, 而且各不相同。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传承途径相比, 家庭教育是通过文化行为支撑起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之认同的。笔者在走访云南昆明D乡S村一户村民家中从村民口述了解彝族 (白彝) 民族服饰制作的传统工艺:“我们的衣服和羊毛毡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羊毛用的是我们自己养的绵羊毛做的。自家搓线, 织布, 做一套衣服要花一年多时间 (农忙时节要忙地里活) ……哪家有姑娘出嫁时就要带着妈妈给她做的衣服一起嫁出去, 带得越多就表示这家人越有本事 (能干) 。在家里的姑娘都还是会学着做呢, 出去 (打工) 呢么, 会的就不多了。”

当询问到服饰上的图案有何特殊含义时, 家中主人解释道:“我们衣服的脚边要用双线缝制, 表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这跟一个传说有关系, 听说我们是从外地搬来的, 在当地一直有个做法:老的不在 (去世) 了就要用线绑成一个十字架, 以便以后遇到来寻亲的亲戚有个认亲的凭证。不管到什么时候, 亲戚一看到这个用线绑的十字架就晓得不在的人曾经是亲戚了。衣领上缝上的五颜六色的, 层层叠叠的布条, 象征着我们民族团结、奋斗……”当再次问及能否讲得清楚白彝这一支系的历史时, 年纪最长的家长都表示讲不清, 至于村子里谁能讲得清楚更是无从知晓了。

由此我们所反思到的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途径存有诸多困境:其一, 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普遍, 客观上导致家庭本位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存在时空的屏障。少数民族青少年长期外出打工, 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包括亲子之间的沟通也出现了关系上的断裂。其二, 文化传承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 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与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目前家庭教育内容中设计文化传承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具体。进而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礼仪礼节、文娱活动的了解是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的, 也缺乏家庭教育本身承担有本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认识, 很容易导致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

(二) 村落 (社区) 教育:引领社区少数民族实现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无论其族群规模有多大, 居住分散还是相对集中, 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过程是不会停止的。当一个文化共同体内部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遇到新的生存危机或是信仰危机时, 必然会突破其传统的思维方式, 从传统习俗和文化惯例之外, 在冲突与融合中去寻找新办法, 即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民族节日与习俗中沉淀为民族信仰, 寄托特殊的民族情感, 满足着文化共同体复杂的心理需求。民族社区是规范和引领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传承与发展的外层结构, 由于少数民族的居住地长期与外界隔离, 外出成本较高,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促成了许多民族农村社区风貌的变化。然而外来的价值观, 是一种强加的价值观, 简单粗暴地割断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 而非引领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选择合理扬弃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民族社区从一定意义上分析, 隐喻并代表着民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的共同体。民族社区有责任引领社区中的绝大多数人做到文化自觉, 理解和认识到集成与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只有是本民族同胞, 只有族群中的同胞才能真正关心民族文化在融入现代性元素后是否有出路, 是什么样的出路, 也才能够真正抓住地方政府依托经济与文化政策上给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帮扶的契机。

当笔者在访谈云南省昆明市六哨乡传承民族文化的社区传承模式时, 村长说道:“平时文化传承活动很少, 在参与县或乡的大型活动时才会集中组织一下。平时村民们自发地会集体跳一跳广场舞。其他村里的要过节的时候才跳……”民族社区肩负着启发、引领和培育少数民族同胞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主体的文化使命感, 从全局视角来预警外来价值观的影响, 预防村民对传统价值观的抛弃或是决裂等方面, 可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区利用国家政策环境和发展契机, 规划、拓展并引领村民拓展传承路径。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主张依托社区学习中心建立能够为社区居民充实力量并为促进社会共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 这样的组织旨在为社区发展提供多种学习机会, 鼓励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方式发展并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在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 提升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自主传承能力俨然也就成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

具体以提升农村社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能力为例, 就可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 建立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地提升家庭成员多元文化传承与教育能力的培训方案, 周期性地对村民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 指导村民了解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对象、内容范围、具体的要求和行动策略都做出明确规范和引导;或是通过开发家庭民族文化传承指导手册等方式, 以提高村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此外, 学校、社区共同联合建立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及研究组织;农村学校中的教师、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艺人等均可借助社区资源提高其民族传统文化素养, 以期望能够引导少数民族用民族自己的方式弘扬本民族文化。综上, 如果说商业化浪潮对农村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 那么, 社区组织何不着力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发展契机, 引领村民们心甘情愿来学, 靠文化产业来带动起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以及民间工艺术品的开发与制作等。

(三) 乡村学校:提升人力资源系统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外来文化不断冲击, 家庭和社区中的“随境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已难以为继, 学校作为民族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而长期受到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家们的关注。

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及未来少数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组织参观学习活动, 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更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教育之文化传承功能, 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然而, 当前许多中小学校以“升学考试”为其主导价值, 特别是学段越高的学校, 几乎很少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学生在学校中更多获得的是以国家课程为主的主流文化价值。

虽然在一些中小学仍会组织和开展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活动, 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许多传承活动缺乏规范性和持久性。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因素, 若不对其进行再次开发与转化, 是较难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传承的。例如,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就有较大难度, 因为“其演唱难度大, 其音域跨度可达14-17度之多”[9], 节拍多变, 大小嗓音交替使用, 同时还伴有歌唱性音调和叙述性说唱交替使用等演唱技艺。如此演唱风格和技巧如若不经过再次开发是很难在学校中转化为可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 同时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校园还得兼顾考虑传承内容载体是否积极健康向上等原则。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多元文化筛选与实施整合式教学的能力, 也是该课题有待持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17.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1) .

[3]李辅敏.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5) .

[4]倪胜利, 张诗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 2006, (7) .

[5]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1) .

[6]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 2007, (3) .

[7]和少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

[8]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6) .

上一篇: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技术下一篇:重组人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