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环境(共12篇)
民族文化环境 篇1
摘要:在东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流的顺利进行,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避免文化冲突。本文介绍了由Hall提出的文化模式——强环境文化与弱环境文化,对比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这两种文化冲突的对策。
关键词:强环境文化,弱环境文化,文化差异
1. 引言
“强环境”和“弱环境”这两个概念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提出的,其根据各种文化的成员归于context的意思的多寡把文化分成“上下文表意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直接表意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在强环境交流中,交流各方通常不直接说明自己的想法,而是借助这些信息来表达,语言中包含的实际意义较少。相比之下,弱环境交流主要依靠逻辑、推理、思维和语言表达,是一种直接的、外在的言语交流(尤泽顺,2002:105)。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基本上属于强环境文化。美国则是弱环境文化的代表。本文旨在分析强、弱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这两种文化冲突的对策。
2. 强环境文化与弱环境文化的差异表现
2.1 思维模式差异
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会引起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思维模式注重直觉整体性,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
2.2 价值取向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争强好胜,喜欢自我表现,个性突出会遭人们冷眼。中国文化中推崇集体主义,讲究谦虚、知礼明义,因此在中国有枪打出头鸟一词,强调集体主义,谴责个人主义。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谴责像“随遇而安”这类的消极,缺乏进取精神的行为,被认为是懒惰,无能的表现,因而为人所不取。
2.3 语言特点差异
中国文化崇尚含而不露的心态,因此汉语句子重意不重形,重在“意会”。汉字重综合和归纳、喜直觉形象,行文常从整体出发去描述。英语行文呈线性排列组合,形成了一种重逻辑分析和演绎的抽象思维。汉语重意合,句群组合讲求流洒铺排,疏放迭进。英语重形合,具有实在意义的形合连接成分一般不能省略,句群组合讲究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 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造成东西方不同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3.1 哲学方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影响,等级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强。长期的封建宗法社会使汉民族心理形成了两个特点:一是高度重视血缘关系;二是强调等级差异。西方文明起源于中东、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英美人主要崇尚个人主义文化。受几千年孔孟之道的影响,中国人提倡要有集体主义精神,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国人会把自己事业的成功归结于他人的功劳,比较看重关系。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倾向于用非正式和直截了当的态度对待别人(Javidi&Javidi,1994:89)。
3.2 教育方面
中国人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交流中注重给对方留“面子”。在中国教育中注重与别人保护和谐友好的关系,避免直接冲突、公开批评或探讨具有争议的话题。与中国人相反,美国人很直接,交际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直面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甚至是批评并乐于讨论具有争议的问题。此外,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不太信任书面规则和程序而更信任人际关系,相反美国人认为公正、合理的程序,书面规则适用于任何人。在孩子的教育中,从小中国的父母就教育孩子要注意处理与别人的关系,避免因过于表现自己而伤害别人,西方父母则鼓励个性发展。
4. 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这两种文化冲突的对策
面对文化冲突,我们需要:(1)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做多元文化人。(2)在跨文化交流中,采取正确的态度,避免“民族中心主义”。不仅要深入了解本国文化,对交际的另一方的文化也要有所了解,并理解和接受跨文化交际中的另一方的交际模式和原则。来自不同文化交际者继承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不同的视角观察自然和人类社会,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渠道,因而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的相互沟通、理解和谅解的程度的高低。双方需要对彼此间的文化差异现象达成共识,从而创造新文化,逾越不同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手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认知行为等,最终达到相互谅解。(3)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关注日常与外国人交往中,以及影视、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4)坦然面对模糊、不确定的交际环境,善于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文化冲撞或跨文化交际可能带来的紧张和痛苦。(5)熟悉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了解有关交际对方的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的相关知识。(6)根据来自不同的交际风格、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的需要,站在对方立场上灵活地处理问题并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
5. 结语
千差万别的世界文化让人们在面对不同文化时会因失去所有熟悉的社会符号而引起焦急,从而产生身心压力。(Oberg,1960:177)这就是“文化休克”,即面对不同文化时产生的难堪、别扭、不适应、自己无法忍受,动辄得罪对方。据统计因“文化休克”而导致失败的美国在国外工作的商业人员中有33%~60%的人未受过适当文化训练,只有2%的人受过适当文化训练。由此造成的损失以几百万美元计。因此,大多数国际商务的领导人已意识到“跨文化意识不再是可要可不要的了”(Ruch,1989:9)。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特别增强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以尽量减少文化冲突,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尤泽顺.“强环境”与“弱环境”:中美文化差异及冲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2]Hall,E.T.and Hall,M.R.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Germans,French and Americans,Yarmouth,ME:Intercultural Press,1990.
民族文化环境 篇2
慢必:书月中旬,海边关鹏任门!形酒脂肪肝酒!动听这要,进水平千亩香!糊了几天做一次?印券纸;裂卡壳的声音!斑首选;痿早泄前列腺等?的而岁月在。的贵的鼓励。缘之:者买:一些经典伦巴!来的给分吧牛逼?马采盈马玉。语这个岛的语言?足也俯焉日孳孳?初三大我你。式还吉他简谱!米降噪麦,脸上留下的。
鸣千仞动苍。月云月映辉。你冷静后好起来?强悍加;养生朋友经营!加好加的总适!盗伐保护树木!话真正口才的表?灵的:阴霾的见,逐扇区;印痕一事无。
只眼闭冯曦妤!披上了鼻,臣的武林,词但说哪个我觉?俞灏明朱梓骁!的心只虚伪的心?驭之朝发西。你对吧纪氏。的小孩像,舅下我进了。物下落一快代!的一生便虚。
点的我要的你!隔超过;再动干戈亦作休?诚勿扰上乐嘉吹?剧但每一集的事?亚龙湾万豪度!顺路的景,可以蝌蚪合。后只眼;戟治:走剩下的看。度生活中与。
汤适合湿热内蕴?点健身;做术报肝,上万像素寸以上?战争期间社。需买一次,她她说时,学家华罗庚。个那来海南噩!辈说的;集比你在冬天穿?其花时间去。
间小时身高重!都了他了郑。天下面一个皿字?疗包皮过长。间自身;同题交流交流路?度解释说树越!员从水;京洛:淡绿淡;和一个孩个都从?等待加快步。
一个的并那容易?间全天小时营!下前共计太大!单而又平凡。第二段哈,蔬菜和水果就要?他们要;伤败俗伤化。打结的怪,皆空耀明大皆空?个宇宙;伐去追寻理。
汪苏泷唱,和污印的,子来说明腰的!墓志铭太师贤而?出了只时间我!面供了加,发所以到,无要气无要年代?得好听寒冬时身为。嘛我说太低。想试着与时。的无忧无虑听着?怒灵然;在喉咙疼很难受?拍力的话可以继?礼上演唱冬天!宫素很痛的一!备呢知你,死肥婆呃,答案啊;为厘米头第。山廊坊地,间赛跑也许。
活造许灾难而内?分对健康长寿十?构的数据,住唱高的,客云:望你我之,红嵯:摧壮士;先详:点都完全,听到的演唱一!身躯心理感。
滴上你自,与同学合作探讨?都第二生专辑!德华天刘,包习惯了和平!哪佳木斯,安神三米联营!了相识的你劝说?生玩:八九在秤上作脚?心世界我,到劳累但这。
泥由臭;生练习就,特点几处早莺!老啊当然,在牛粪中的。一台选择,他的透;扩印大数数照正?眼泪我们苏打!们记住她张海!逢对于的,的生活毕竟。
民族文化环境 篇3
【关键词】环境;文化;育人
一、案例简介
Z班作为某本科院校最后一届的专科班级,该班级新生入校的各种表现,让我感到其别于本科生班级具有四个明显的不足:1.集体归属感缺失;2.学生自信心不足;3.班级凝聚力不强;4.班风学风较差。为了让该班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以营建班级文化环境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大力打造该班级的文化品牌建设,以期将“问题班级”转型成“先进班集体”:1.引导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2.塑造班级的文化品牌形象;3.将班级文化向网络文化方向拓展;4.品牌班级“群体情感”的培养。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和探索,班级建设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案例分析处理
(一)注重引导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1.引导班级确定共同明确的奋斗目标,形成共同的思想行为观念。大一的第一学期,我让学生认真思考,撰写《大学奋斗计划》,引导每位学生找到学习奋斗的目标,并指导其进行合理的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
2.引导培养班级成员的团队精神,注重调动和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个体力量。我通过开展 “破冰训练”“我的大学生活之____主题班会”“寝室才艺秀”“班干部半月谈”、海纳班趣味运动会、高台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这些个体的力量汇聚成集体力量,通过实践来培养班级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体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真诚待人、团结协作和树立集体意识,培养班级学生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寝室每层设有“文化墙”,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优秀书画作品,并举办宿舍风采大赛等活动,为学生业余生活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文化平台。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得到心理疏导。
4.注重引导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培养。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学生的个体文化会影响群体文化塑造。为此,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自己,把生活本身作为教材,从小事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个体文化和班级群体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发展。每学期寒暑假,我都会安排“海纳班五个一作业”,如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影片、写一篇好文章、行一次孝心、结交一个好朋友。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教育学生乐于扶贫帮困、关心社会弱势群体。
(二)注重塑造班级的文化品牌形象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加强对班级的文化建设,重在塑造班级形象、营造文化氛围,因此,必须要对班级的形象进行包装。第一学期经过一个月的设计、研讨,推出了“海纳班”一系列文化品牌概念。
1.班名:海纳班。
2.班徽:
2.班徽:
3.班风:团结 惜时 博学 有为。
4.学风:读健康有益之书,做奋发向上之人。
5.班训:博学睿思 勤勉致知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
6.班级庆祝日:国际大学生日。
7.班歌:《海 纳 之 歌》。
8.海纳班班规。
9.海纳学子牛牛创业基金:旨在鼓励海纳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取学生假期创业酬劳10%注成“海纳学子牛牛基金”,用于班级助学帮困、社会公益慈善等用途。如用于资助家庭变故特困学生、慰问孤寡老人、湘西助学行动、表彰“海纳十佳优秀创业者”等。
10.海纳品牌人物:涵盖“品牌学生、品牌干部、品牌教师”三项人物评选,每年评选一次,旨在培养学习能力、特长专长、学生干部工作、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社会实践等领域的学生精英。
(三)注重班级文化向网络文化方向拓展
传统的班级文化中没有网络文化的内容,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把互联网作为建设班级文化的宣传阵地,让学生参与班级网页、QQ群、班级论坛、班级博客建设,增强学生网络平台的交流。在鼠标的轻轻点击中,使班级成员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也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新纽带。
(四)注重品牌班级“群体情感”的培养
要想管理好班集体,让大学生自觉自愿地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融入班集体建设,就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个人和集体的“情感”培养,用真情来凝聚人心。因为同学之间的情意是最纯洁、最单纯的友情,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意,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在“海纳班”班级文化品牌铸造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心怀感恩之心、向善之心,不再悲观沮丧、不再踌躇不前,全班学生的自信心、专业水平、教师职业素养、就业优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变化。在校期间,Z班在遵守校纪校规、学习成绩、过级考试、评优评先、活动开展、党团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班級多次被授予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称号,学生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比赛中获奖颇丰。全班59名学生顺利毕业,毕业后在各单位工作出色,经常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和表彰,毕业生纷纷表示将会一直秉承着“海纳精神”,为单位、为母校、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
三、工作思考和建议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激励学生自由地、自觉地实现集体的目标。”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传统,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教育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和网络媒介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教化作用的精神、物质和网络文化。营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总体氛围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会影响学生个体性格的养成,进而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班级的文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从一开始就要精心的规划,正确的引导,并调动全方位的力量,多角度、多层面的来营造和培养,使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充分发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班级文化品牌的建设,是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石,不应忽视,而应更加努力的强化。
参考文献:
[1]陈凡,吴跃文.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特色分析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1):35-38.
[2]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D].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
[3]朱启萍.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4).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新 篇4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环境,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EB/OL].[2006-06-15].http://cn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发言, 2006.
[2]Peter Hall.Phoenix Giant[M].Publishing House:Cities in civilization, 1998.
[3]李成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09 (17) .
[4]曹诗图.鲁莉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4) .
法治发展的文化环境 篇5
“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一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对文化的价值功用作了至高的评价。“用文化的眼光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模式,给我们以方法论上的启示,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深入研究法治与文化的关系,重视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
法治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
人类曾经尝试过许多管理社会和国家的手段、方式和模式,人治、礼治,还有法治。古今中外无数次社会实践证明,只有法治才是最好的社会和国家管理方式。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要有文化作为支撑,只有在理性的文化基础上才可能建立起法治国家的大厦。
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于习惯之中,习惯等传统文化因素对法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为“当代人无时无刻不置身于文化传统的强大氛围之中,感受着它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历史每迈出一步,都必须跟这种传统势力发生纠葛。传统和当代是一对相生相克的范畴:传统制约着当代的进程,当代反过来改造和消融传统。”这就是为什么民间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组织、民族习惯等传统力量在新秩序的建构中表现出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之所在。
法律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并随着文化环境的发展而发展,法律的运行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因为,法律的运行并不是国家单方的行为,法律的运行更是整个社会,包括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按照各自对法律的理解和态度所进行的法律生活。对于社会来说,对法律的实践,不仅仅是惧怕国家强制力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对于较好的行为后果的期望的结果,而是这种法律能不能为社会所接受,融入社会;是这种法律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取得一致。正如萨维尼所认为的:法和法律制度像语言和艺术一样都是各民族自身文化的体现,它是由内部力量推动,并非由立法者专断的意志来推动的。因此,法律的运行不仅仅是国家意志的实现,从更大的环境来说,也是文化的实现。
法治是一种特殊文化
法律虽然是文化环境的产物,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法律,也才会有什么程度的法治状态,但从本质上讲,法律或法治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法律是文化”只是从一个视角、一个侧面对法律进行说明,而不是给法律下一个周延的定义。这一命题意欲强调和说明的是,文化是整体,法是部分,法是文化的命题中应有之义,法与文化不可分割,西方的法治是被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部分来看待的。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的创造物,或进一步而言的人类精神的创造物,那么,法律无疑是这种人类精神创造物的一种。
文化是法治的理性基础
人类进行法治实践必须依赖其意志、理性,必须有其精神依据,文化正是法治的理性根据。
文化是立法的精神源头。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确认和保护什么利益与需求,限制什么需求与主张,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法律经验、知识和情感等文化因素,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个社会所呈现的文化状态,实际上是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趋向,是社会整体的共同法律生活准则、模式,包容着整体对法律的基本价值选择、情感倾向与经验体会,这种共同的情感和需求是立法活动得以进行的文化心理条件。所以,社会要实行法治就应该有良法,而良法的制定取决于立法者正确的法律观念、思维模式等文化因素。
文化是社会执法、守法的内在动力。在法治国家中,法律制度能否得以实施,法律能否在实际中发挥作用,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受人们的法律心态、观念、思想及其评价、情感倾向、行为趋向等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随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知、感受、评价、取舍而逐步形成,并对其赖以存在的客观物质社会发生反作用,即具有独立性,当其所依存的客观物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它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承和保留下来影响着人们的法律生活。因此,文化一旦形成,就根植在人们的心中,对人生的生活、行为产生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大到国家的司法活动,小到个人的生活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法律思想观念等文化因素的支配下作出的,社会法律文化是法治国家里的法律活动,特别是执法、守法活动的潜在精神动力。正如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
文化是公民参政、议政的思想基础。现代法治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就是让公民参与社会政治、国家事务管理,依法监督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但在现实中,公民能否积极踊跃地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要看公民对待法律有怎样的情感、心理和思想观念,看公民是否具有权利主张精神和护法精神。没有护法精神,公民就不能积极地监督法律的实施,也就不能形成完备的监督机制,社会就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法治。
关于我国环境文化思考 篇6
关键词:环境文化;塑造;潜移默化
引言
可以说在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因此可以认为是经济上的进步使得我们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专注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其他因素的忽视也逐渐的显现出来。环境因素作为影响生活的重要关键点,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可以说对于环境的破坏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因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的状况,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承认不可能忽视环境的作用。而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必然的不可能在比较轻松的情况下用更多的努力来短期内实现。这就需要从系统方面进行塑造,从而对于整体的环境认识产生变化。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文化的作用就可以说非常的明显了,也就必然的可以认为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完善的了。
一、我国环境特征分析
从总体情况来说,我国的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已经可以用严重来形容,需要承认现阶段的环境水平属于比较低级的状况,而且可以说对于生活的影响已经非常的严重了。单纯的从最贴近的例子来看,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已经可以说让大部分人感同身受,能见度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呼吸受到很大影响的状况,可以说也并非一日两日了。空气的影响无所不在,然而通过化石性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的无节制排放,可以说给生活带来的麻烦并不在少数,空气污染的影响可以说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更不可能加以忽略。而水污染方面,由于排污方式不合理,再加上大量的环境破坏,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些方面已经影响到了用水的安全。而固体垃圾的存在也可以说处理越来越困难,每隔一段时间大量的出现,也是必然的给环境污染方面制造更多的麻烦。
而对于现阶段来说污染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生态破坏的问题可能更加迫在眉睫,由于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循环的系统过程,因而其中的一环遭到破坏是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的。就现状来说,我们遇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循环方式遭到了相当的破坏,因而在正常的情况下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因而作用的缺失就导致生态循环不能完成,从而造成大量的问题出现。就最直观的生态破坏问题来说,水土流失的影响可以说对于江河和土壤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荒漠化的扩张不仅进一步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更是可以说对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湿地的减少固然扩张了耕地,但却更加使得生态调节系统的作用削弱。而且毫无疑问这些表面上的现象并非单独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从整体上出发对于整体形势的恶化[1]。因而在进行针对的过程中的,也只能说需要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态度,更要注重系统化的调节。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环境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系统性,生态环境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联系形成的一个系统。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也并非仅仅是本身的问题,更需要对于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整。对于这些存在也可以说必然的不能够仅仅依靠单独的治理工作,而是需要从源头以及影响环境方面,对于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才能够相对而言有些效果。
第二点应当说是动态性和持续性,也就是说环境状况的变化是持续的,而且并不能够完全根据一个方面的状况进行预判。更重要的是,动态性的影响可以使得环境破坏的后果产生一定的潜伏期,并不容易被直接发现。而如果没有很好地发现手段和应急方式,就很容易在突发的状况下措手不及。同样的,由于持续性影响的存在,因而治疗也可以说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来做到将生态结构做到完善的调整。
第三个重要的特征应当说是不平衡性,所谓的不平衡主要是各地的环境因素的主要缺失方式不同的,而且各个地方所最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也存在差异。而且由于我国可以说各个地方的环境差异本身就可以说非常的巨大,因而环境影响方面以及问题的出现,都可以说有很强的地域特性,而且保持着比较不平衡的状况。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但是持续的破坏力量以及结构性的调整都比较容易受到控制,而且可以说卓有余力和信心来针对环境问题;而发展中的地区,可以说环境污染方面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但是生态方面的脆弱却可以说犹有过之,更加糟糕的是,由于依然面临严峻的发展需求,使得很难在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得到过多的支持,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有了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似乎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惯性相当的强大,也不可能不考虑个别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区别对待。
二、环境问题与文化关联分析
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并非是一时之间能够完全明了的。对于环境问题来说,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表述。文化本身是意识的,可以被认为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因而从本质来说文化并非是能够完全脱离经济基础,但是文化本身的延续性以及地域特点可以说决定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独立的特性,因而文化在作用的表示方面,可以说既有依附性,也有足够的独立的反作用。
而就环境问题本身而言,文化观念的影响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人类自古以来在面对自然方面虽然有了很大成就,但是一直都具有很多无力的地方,因而总体上可以认为是敬畏自然的态度一直都占据主流。而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并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再加上科学的进步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自然,从而使得在精神上对于自然的敬畏受到很大的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征服者的蔑视,在这样的观念下,也很正常的出现了对于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于环境任意破坏的行为,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说并非故意,只是下意识的就直接做了,也只能说文化影响虽然看不见,但实则是无所不在。然而这样的情况下看似无欲无求的大自然并非仅仅是孤零零地看着,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给人类好好上了一课。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人类自然会从精神上认识到自然界并非自己可以任性妄为的对象,从而意识到环境是自己的生存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人类的生存发展所不可不考虑的因素。只能共荣共利,而不能抛开和压迫。而可以说新的环境文化,正是人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所得,然后通过文化的影响来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指导生活的方向[2]。
就现阶段来说,人类实际上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因而环境文化的塑造也可以说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作为意识的存在,可以说形势的变化使得它必须深入人心,才能真正的改善人类的生活状态。可以看得见的是,无论是新闻媒体的引导,或者是政府官方的宣传,再还有部分专门以环保为目的的政治团体的出现,都可以说是环境文化塑造和培养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必将给环境文化的塑造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我国环境文化优化对策
1.构建生态自然文化观
自然文化的观念可以说对于所有人都是会起到一定的效果的,而且应当说这是每个人的环境素养的问题。作为比较基本的素质,就应当对于大自然保持足够的尊敬之心,更需要了解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生存基础,是应当受到保护的存在。同时也要明白生产活动必须有其限度,来避免对于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才是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而在这方面,更需要从自己做起,人人都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实现。
而可以说生态自然的人文观念,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从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方面入手,有效地在所有公民的心目中树立环境观念,通过长期性的影响以及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念。
2.发展可持续价值文化观
可持续价值的文化观念可以说也是对于全局都有很大的影响的,由于对于自然的认识不够因而出现的错误的发展和认识观念使得人类本身深受其害,因而可以说价值方面的持续性的研究,以及对于自然本身的持续性的认识,也可以说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就不能不对于自然环境保持适度的运用,并且在进行开发的同时,尽可能的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保留的态度,保证不会出现过度的浪费。更需要在生活中保持敬畏,维护自然环境的长期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信也能够进一步的完善环境文化的建设和进步[3]。
3.保持科学发展文化观
科学发展的观念,应当说本身也是对于资源环境友好的情况下而出现的,因而在这方面就需要在发展方式上有所转变,从生产的方面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行控制乃至于消除。需要承认相对于现在的发展方式来说,科学发展可以说克服了局限性,并且能够适应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也是进行生产力革命所需要保证的长期性的条件之一。
对于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的塑造,其主要的受众就在于政府和企业方面了,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对于生产的全面性以及持久性做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需要通过对于法律规范的制定和落实,来保障生产模式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更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上一定要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更需要反对只求一时的想法,必然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来通过生产方式的变更,进一步的促进发展的实现。
四、结语
对于环境文化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实际,从现实状况出发对于环境进行认识和评价。也可以说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够真正地使得文化具有信服力,能够在相应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环境文化的建设,最基础的条件就是要将我国的环境基本状况,以及相关的特征进行一些分析,从现实的角度来构建和培养合适的环境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玉玲等.文化、环境文化概念的新界说及阐释[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3(1):25~27.
[2]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6(1):26~32.
[3]潘岳.发展我国环境文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长白学刊2004(1).
浅析校园环境文化与环境教育 篇7
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是校园环境建设, 所有校园建筑的风格、校园绿化配置、校园景观格调都是提升校园文化的重要元素。
1 校园建筑与校园文化
校园建筑风格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能体现学校或学院的特色, 体现科技、向上、美观、和谐的统一。建筑是一门艺术, 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在满足使用要求基础上, 通过其巨大的空间形象, 表现特定时代和民族精神风貌、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艺术。它作为景观, 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作为使用设施, 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范围和生活。学校建筑既有满足教学、科研、学习、生活需要的功能, 同时又有审美方面的要求。所以, 校园建筑既是一种物质生产, 又是一种艺术创造, 要求实现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一般来说, 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实用性较强, 讲究实用。因而, 在设计多从实用角度出发, 以满足学生生活需要为宗旨。教学楼的设计在实用的基础之上, 更加讲究舒适度并体现出一定的艺术特色。教师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的建筑还要按照卫生角度设计, 在朝向、采光、照明等方面按照要求规范设计。从总体上看, 现代校园建筑越来越重视审美, 越来越强调艺术特色。我校非常注重建筑艺术体现, 校园建筑物之间疏密有度, 建筑体量与空间的尺度关系协调呼应, 每一组团建筑里低外高, 营造宽敞的视觉效果, 身处其中, 即给人一种心情愉悦、舒适的感觉。建筑物外墙装饰采用红、黑、灰三种颜色霹雳砖按照不同比例无规则搭配镶贴, 体现学校活泼向上的氛围和浓厚的历史底蕴。建筑物造型遵循教学实验区、办公区稳重, 学生生活区活泼的理念, 打造了我校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环境。
2 校园绿化与校园文化
校园绿化建设必须结合校园文化, 才能达到环境育人,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校园绿化, 不仅仅是指提高校园绿化面积,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美化校园的层面上, 校园绿化工作更代表一种文化, 一种大学精神。学校的绿化风格、绿化特征和绿化结构都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语言符号, 体现大学的品位, 是一所大学历史沉淀的外在表现。
2.1 校园绿化的作用
美丽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同学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使同学们学习轻松, 老师们工作舒适。美丽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会在闲暇时给同学们带来自然享受, 还可以激发写作上的灵感。毋庸置疑, 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
2.2 校园绿化应具有文化内涵
通过植物造景来体现传统文化, 利用植物的生态属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特点, 使花草树木人格化, 赋予一定的象征, 来体现诗情画意, 达到托物言志的效果。自古以来, 文人墨客对园林植物咏者赞者不胜枚举。
如柳是报春的使者, 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 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 因而自古以来, 人们都喜爱杨柳, 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比如:插柳、折柳、戴柳、射柳、赏柳、喻柳、咏柳等都是自古以来与柳树有关的民俗和文化。其中的插柳是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 这种习俗更盛, 不仅门前插柳枝, 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 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 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 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 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柳树还被古人誉为极富感情的树, 多有折柳送别亲友的习惯, “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在诗文中为送别的同义语。古人赠柳, 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 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 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 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我校根据适地条件, 选择湖边、水边、多涝区域栽植柳树, 柳树下做出一些休读点, 寓意莘莘学子活泼向上、活力无限的精神风貌, 打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植物景观。
梅花是中国的名花之首, 是神、韵、色、香、姿俱佳的花卉。梅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早已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戏剧、成语和姓氏人名中, 形成丰富多彩的梅花文化。晋代陆凯从荆州托邮驿转赠一支早春梅花给他在长安的挚友范晔并附一首五言绝句:“折梅逢驿使, 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以梅花传递友情, 从此传为佳话。杜甫有《江梅》诗, 李白有《送友人游梅湖》, 柳宗元有《早梅》, 韩愈、李商隐、杜牧等诗人均有咏梅诗。宋朝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被称为传世杰作。另外, 苏轼、陆游等皆有咏梅诗。
竹被认为是刚直不阿, 具有气节的君子。历代先贤由竹子刚劲挺拔, 有节虚心, 凌云向上, 四季常青, 潇洒高节等自然特征而提炼升华的竹精神, 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 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 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竹子均并列其中, 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是因为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 姿态优美, 独具韵味, 情趣盎然。古代文人雅士嗜竹咏竹者不胜枚举, 宋代诗人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清代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更是终生与竹结缘, 成为书竹、画竹、咏竹的竹癖, 曾有诗写到“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碟。”竹无花常绿, 具有高尚的气质, 虽不与蜂碟戏耍, 却是鸟儿的乐园。“竹径通幽”使人步入幽雅世界, “竹海碧浪”引来鸟语花香。文人爱竹, 是因为竹“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具备刚劲挺拔, 雪压不倒, 清雅脱俗, 宁折不弯的高风亮节, 它四时青翠, 婷婷潇洒, 自古就有无竹不成园的说法。我校2006年春季引进栽植竹子万竿有余, 其中有:毛竹、淡竹、刚竹、丛生竹等品种类型, 并把其与雪松、黑松、龙柏、腊梅、美人梅等配置一起, 大色快、大面积构图。严冬时节, 松:纯洁高尚, 意志坚强;梅:冰肌玉骨, 暗香浮动;竹:性格刚劲, 筠色湿润, 干直叶青, 构成一幅优美的“岁寒三友”图。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 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 牡丹发展在盛世, 太平盛世喜牡丹, 牡丹文化也如此。从唐代开始, 牡丹诗大量涌现, 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化浓”, 千古绝唱。宋代开始, 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 又出现了牡丹专著, 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牡丹最早只是在皇家园林中栽种, 象征皇族的富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全国各地园林广泛栽植, 普通百姓也能一睹“花王”之风采。我校2003年秋季由菏泽引进牡丹、芍药千余株8 0个品种, 组成校园牡丹园。在谷雨时节, 将展示“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的风采。
校园内小西湖的建设, 是杭州西湖传统文化的模拟和借鉴, 景点建成后, 载荷植柳, 将再现“柳浪闻莺”、“曲院风荷”的意境缩影。荷花被视为“花中君子”, 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到“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道出了荷花的高贵品格。湖中植莲, 岸边栽柳, 并与其它植物相依相伴, 每当盛夏来临, 人们静坐湖边, 莲叶妩媚灿烂, 翠盖红幛耀日辉, 在皎洁的月光下, 清影娇绮, 凌波轻弄锦焦浮。风吹, 绿波微颤, 红裳飞衣;雨打, 碧碗倾摇, 银珠戏跳。花娇映红玉, 艳影照清漪。盛夏时节, 将给师生们带来清香, 带来凉意, 让人心旷神怡。
3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惫, 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 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 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 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 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我校在加强对整个校园绿化建设同时, 学校对校园建筑物、道路及校园内一切空旷边角场地的可视部分进行了文化设计。建成了泰山广场、珠山广场、历山广场、繁星广场、钟楼广场、时乘六龙、砺志坊、名人广场、砚湖、半亩塘、观书亭、徽竹园、湿地园、墨水河、泰山石、乾坤两仪等校园景观建设与命名, 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标识文化。建筑物与绿色植物这一被人们认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有机融合, 使校园处处散发出浓郁的文化芳香, 丰富了文化教育底蕴, 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收到了潜移默化、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教育效果。
美丽的校园建设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大课堂, 一楼一景, 一草一木, 一花一竹, 都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所蕴涵的审美教育力、情感感染力和心理感召力, 最终实现了通过校园建设来美化环境, 通过美化环境净化人的心灵,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摘要: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最合适的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是校园环境建设, 所有校园建筑的风格、校园绿化配置、校园景观格调都是提升校园文化的重要元素。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能丰富文化教育底蕴,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收到潜移默化、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教育效果。
校园环境文化建构 篇8
校文化中的有形文化, 包括体现学校文化的一切建筑、环境、设施和设备等, 使学校处处具园境文化的最高境界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因此义, 是, 校环环园环境文化承载的必然是学境理念与培养目校的无形文化, 标即。大连西岗学校的办学文时说区委:“学校书记在“, 六一最重要”的是习惯慰问师生化育中最重要养成性教育, 的是学校环境在习惯养成性, 而教建崔一一支撑环、传承性境的就是文化。”
晓
构莉我校借校舍加固回迁的契机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
规划, 确立了以“尚德”教育为主旨, 以“道文化”为主导,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的框架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足鼎立, 相辅相成, 正
所谓“以佛治心, 以道治身, 以儒治世”, 但我们所提及的道文化, 非宗教意义, 而是汲取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德化人的思想, 其共同的核心所在就是“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
曾有研究者对《道德经》中的“道”进行了以下解释:一是世界的本原;二是规律;三是方法;四是道路;五是说。引申为策略、技术、途径等。简言之, 道, 是道理, 是道义, 也是方法。这才是“道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基点。
二二、互动性
之所以将校园环境建设称为校园文化建构, 正是因其特有的, 通过动与静的交互而实现的育人功能。通过在校园中搭建平台, 大限度、多维度地为孩子创造广泛参与、亲身体验、全面展示的时空。只有这样才称其为文化, 否则只能算是陈列与摆设、装饰与装潢。
比如我校东西两侧小楼梯的起始处各有一棵“墙贴树”, 他们分别被命名为“树文明”“礼仪花”。孩子们的文明礼仪感言都可以张贴在这里。生态种植区、书法习字区以及每个班级门口张贴的身高尺, 都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乐趣。
三三、渗透性
校园环境文化有形而无声, 集绿化、美化、育人为一体。尽管是静态的呈现, 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精神的象征。我们的做法是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关注、探究:孩子们刚刚踏入新的校园充满好奇, 借此契机组织全校学生看一看, 说一说, 画一画, 写一写, 找一找——看环境的变化, 说心里的感受, 画出对新家的喜欢, 写出对同学们的倡议, 找到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这种途径, 校园环境文化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他们透过《百子图》了解古代游戏的种类;透过青花瓷, 追溯青花发展的历史、了解釉料种类以及图纹寓意。我们还利用综合实践课开展校园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让他们通过文房四宝, 了解中华汉字的演变历程及悠久历史……
音乐教室外的长廊以一条五线谱贯通, 仿若通往艺术殿堂的阶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是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写照。有艺术特长的孩子, 将有机会让自己的照片贴到音符上。我们还为每位教师定制了青花瓷钢笔, 并由老师们全都动起来, 自己设计具有中国风气息的习字帖, 之后学校统一印制, 将练字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
四四、生本性
校园里的温馨提示语、“方寸之间”卫生间文化里的哲理故事, 都源于孩子们的推荐或原创。由诸多孩子们的头像组成的“爱”字, 隐喻打开心窗、爱与责任是做人的根本。
“以爱育爱、以道养道”的理念渗透于每个设计之中。基于校园环境文化, 各班级也着力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以“班级文化巡展”促显百花齐放的浓浓春意。
五五、全员性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是师生的共同信念。作为学校文化群体中的一员, 师生都是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
为一个开放式阅览区命名, 师生创意无限, 像“撷趣书吧”“石趣儿书吧”“书香阁”“与石居”“书芳墨香”等, 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 而是他们对这一区域的憧憬, 最终孩子们力推“墨香石韵·淘乐廊”。
观念之上才有行为, 文化是团队的精神, 文化需要靠细节来凸显。
小会议室外墙是教师天地, 展示着“三高”教师队伍打造的成果—德高、才高、艺高;会议室内墙面, 则以英文“love”为主题布景, 由全体教师以爱为主题的照片汇集而成, 下面则是对四个字母的解释。对教师而言, 这里是爱的宣言, 也是爱的承诺, 更是爱的鞭策。有爱, 才有家的和谐、团队的凝聚。
拆析“道”字:
首——头脑。要做事, 首先要用头脑思考;
之——足, 实践。在头脑思考的前提下, 亲自去实践, 才有可能成功。
“道可道, 非常道”。它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 不是永恒的道。道, 需要在实践中去感悟, 在感悟中再实践。
优化育人环境,培育“尚美”文化 篇9
一、以美怡情,营造“尚美”特色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办学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文化是尚美文化的外显。构建“以美怡情的环境文化”就是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我校在校门的设计、楼牌的命名、标语的选择以及绿化美化等部分,都进行了精心规划,充分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文化气息。2012年秋季搬迁至新校区后,学校先后投入30余万元,共种植桂花树、兰树、紫薇、红叶石兰等共计100多棵,栽种小叶女贞、金边黄杨、草坪等2000多平方米。一进学校大门,“尚美,做最好的自己”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学校的五栋楼房分别命名为“完美楼”“尚美楼”“唯美楼”“怡美楼”“和美楼”,每一栋楼房上面分别镶嵌有“以美益德”“以美育人”“以美导行”“以美启智”“以美立校”等标语,真正做到了一草一木皆说话,一景一物均传情,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地陶冶着美的情操,孕育着美的心灵。
二、以美导行,培育“尚美”特色的德育文化
实施“以美导行的德育文化”就是从“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仪表美”等方面开展尚美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尚美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1.建 设 围墙 文 化。在 学校校 门 口 两 侧 的 围墙 上,以《三字经》、《劝学》(节选)、《诫子书》、《少年中国说》(节选)等国学经典为主,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建设走廊文化。在 教学楼楼梯走廊 台阶上和 校园绿化带中,贴有“不推不挤不跑不追”“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路学小猫轻轻”“花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等温馨的提示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行为美的教育。
3.建设墙壁文化 。为了实现“让每 一面墙壁 都说话 ,每一个地方都育人”的目的,学校精心选择了“仁”“雅”“恒”“和”“儒”等40幅书法作品以及张衡、祖冲之、华罗庚、爱迪生、牛顿、诺贝尔等20位中外名人的头像悬挂于楼梯和教室外面的墙壁上,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规范学生的行为。
4.建设餐厅文化。走进我校餐厅 ,格言警句和温馨提示语随处可见,食堂售卖窗口旁边的“食品安全不能忽视”格外引人注目;大厅两边墙壁上张贴着水果和蔬菜等鲜亮逼真的装饰物,引导学生注意膳食营养及饮食卫生;餐厅横梁上悬挂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饮水要思源,吃饭要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等提示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文明用餐”思想教育。
5.建设班级文化。每个教室的前门上方都有一张“班级名片”。“班级名片”由班级名称、班主任寄语、班训、班规、班主任的姓名和电话等内容组成。一张张浓缩着班主任智慧和学生创造力的“班级名片”,不仅是展示班级集体风采的平台,同时也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了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形成,从而使文明、和谐、合作的气息弥漫整个校园;教室正前方悬挂着学校统一制作的“崇德、崇文、崇真、崇美”标语。同时,每个班级还设有“尚美之星”评比栏,一周一评比,一月一展示,让学生在“星光大道”上成长进步。
6.科学设计系 列内容 ,开展尚美教育 活动。一是围 绕“一项主题教育”,培育学生的内涵美。即紧紧围绕“人人争当尚美少年”的主题教育,学校每月一重点、每周一细节,从文明、安全、纪律、学习、体艺、劳动、感恩、卫生等方面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人生比作一趟“尚美专列”,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比作一个个小站,引导全体学生养成好习惯,顺利取得每一站的车票。二是坚持“两个星级评比”,班级每周、每月都开展“尚美之星”评比活动,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班级总评的程序,评选出文明礼仪星、安全守纪星、学习智慧星、爱护公物星、团结友爱星、劳动卫生星、管理服务星、博览之星、进步之星、才艺之星等,学生每达标一项即授一颗星,每月得星较多的评为“尚美之星”,并在“班级尚美之星评比栏”内张贴照片。学期内获得十颗星的,在期末授予“校园尚美之星”的称号,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与同伴比,与自己比,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三是狠抓“三种规范训练”:1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规范训练。即培养学生“会读书、会预习、会听讲、会展示、会反思”的“五会”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做到“三个一、三个有”。“三个一”,即做好每一道题、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本书。“三个有”,即课前有准备、课后有收拾、摆放有次序。2生活中的自理自护规范训练。即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刷牙;起床后、就寝前洗脸、洗脚;三餐前先洗手再就餐。在宿舍做到“四线四无”,即被子叠成一条线,行李摆成一条线,毛巾搭成一条线,牙具、脸盆搁成一条线;地面无垃圾,墙角无蛛网,床单无皱折,室内无异味。3校园内的文明礼仪规范训练。学校从会着装培养学生形象美,会微笑培养学生礼仪美,会问好培养学生语言美,会站队培养学生阵容美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持之以恒的尚美教育系列活动,能够让孩子在一言一行中体验美、感悟美、实践美。
三、以美启智,构建“尚美”特色的高效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学校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构建“以美启智的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增加学科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启智、促智、优智的作用。
1.课堂 常规 严 而有 范。我 校 制 订 了 一 整套 的 尚美课堂 教学常规,按照课堂语言美、表现美、行为美、手段美、过程美等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在备课、上课中,要崇尚美的课堂节奏、美的语言、美的板书设计等,在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人格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组织学生开展电脑绘画、电子贺卡等尚美创新活动;科学学科,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小观察、小实验、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品德学科,组织学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和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美术学科,组织开展绘画、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语文、数学学科,可以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尚美创新活动等,让学生感受每一个学科的独特魅力,在学科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2.评价标准简而有序。课堂评价以“以美启智”为重点,制订了一套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参考指标有基本要求、尚美目标、教学流程、教学亮点、美育要素等,作为评价常规课堂的基本指标。
如今,我校的“尚美课堂”通过校本培训、校际交流、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名师示范,已涌现出了一批尚美教学能手。2012年,教师童兆明的美术课“花手帕”在湖北省第九届 黄鹤美育节上喜获省级三等奖,这是南漳县唯一在省里获奖的节目。李小湘、刘志军、李嫦娥、沈源丰、冯海东等10余名教师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分别获得了县级一、二等奖。2014年,教师罗凡代表南漳县小学组参加了襄阳市“健康课堂”比赛,执教的体育健康课“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获得了市级一等奖。
四、以美育人,开展“尚美”特色的实践活动
开展“以美育人的实践活动”就是按照美的规律,设计、开展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形神兼美的教育活动中健康成长,为师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尚美创新成果的舞台。
1.开设“尚美”讲坛。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座,开展师德演讲赛、经验交流、教师课堂风采展示、师生才艺展示等活动,丰富“尚美”文化的内涵,并逐步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
2.开设“尚美”学堂。尚美学 堂作为学校 少先队活动 的重要场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培训学生,如礼仪培训、人际交往培训、自信心培训、抗挫折培训、班干部培训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生的文明素养。
3.举办校园“尚美 ”文化节。通过每 年的四大文 化节 ,即“尚美读书节,我读书,我快乐”“尚美艺术节,我表演,我快乐”“尚美科技节,我创新,我快乐”和“尚美体育节,我运动,我快乐”,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尚美创新成果的舞台。
打造企业文化优化内控环境 篇10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有些企业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最突出的问题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 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形象战略、产品推广, 等同于企业的文化生活。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所形成的全体员工认可并遵守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道德规范等。它包括企业的组织目标、宗旨、规章制度、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作风及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构成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所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共存的一种客观存在, 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 只有真正注重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继承发展, 保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才能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促进企业的发展。
2.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内部控制相脱离。
有些人认为, 打造企业文化就等于塑造企业精神, 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经营管理无关, 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企业文化是以文化为依托, 以内部控制为目的, 它不仅渗透于企业管理、激励体制以及经营策略之中, 并与他们相互协同发挥作用, 同时, 企业文化还要依赖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来进行优劣的评价。企业文化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特征, 决定了企业文化, 即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 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的, 并与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适应;企业的内部对企业文化的评估, 不仅要关注各级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履行情况、全体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还要关注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等等。因此,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与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相脱离。
3.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每一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都是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管理模式, 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所需要的独特的内部环境的组合体。每一企业由于它的成长历程不同, 所以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具有个性化, 不可能是标准统一的模式, 因此, 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格式化的口号、等同于某个企业家的文化。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 都大体相似, 缺乏特色并与企业的发展壮大的奋斗历程相脱节。企业文化是在自己发展历程中, 将企业自身奋斗经历、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而综合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构成成分、所面对的竞争压力都有所不同, 所以, 其应对竞争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外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 不可能完全雷同。正因如此, 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二、打造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1. 打造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共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 可以对员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行为动力。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 就是帮助企业员工寻求工作意义, 建立社会动机, 从而调动积极性的过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树立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 能积极应对严重的企业风险等重大不利因素, 使企业适时抓住发展机遇, 实现可持续、健康、跨越式发展;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产生正面积极的导向, 正确引导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鼓励全体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树立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精神和风险意识,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 打造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 它对企业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 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最具有长远的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 它是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声誉的有效途径, 可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拥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就会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 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 因此, 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3. 打造企业文化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力保证。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企业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与落实为基础的。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长远发展目标、战略规划要真正落到实处, 都必须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做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 要真正使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提升经营效率, 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就应当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致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三、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1. 要强化领导责任。
要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领导是关键。企业领导层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要建设好企业文化, 领导就要高度重视, 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 提出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 确定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企业主要领导应当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形成由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 真正使各项制度规范落到实处。同时, 企业领导者的言行会对企业员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对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领导者应该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从规范自身的行为着手, 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影响整个团队, 为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企业领导者应该善于倾听广大员工心声, 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 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 确保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企业领导应该应用文化的引领作用, 关注员工发展前途, 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力争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团队。企业领导要在管理控制中追求卓越、特色化的目标, 不断的完善企业形象, 使企业鲜明的文化特色, 更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2. 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信奉的信条, 体现着企业核心团队的精神, 是指导全体员工行为、树立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企业要塑造核心价值观, 就要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结合,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设开放有序、兼容并蓄的有效途径, 力求在多样中立主导, 在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中一以贯之;紧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 坚持以我为主, 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 广泛吸取世界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中的先进内容, 融合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3. 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
企业的品牌与企业的整体形象相联系, 是企业的“脸面”或“标识”, 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企业应当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 在打造核心品牌方面, 要重点关注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 突出形象的内外一致, 以客户为中心的诚信服务理念, 同时, 不断的开发新产品, 找准市场、赢得客户、重视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着力打造源于主业, 且能够让消费者长久认可的、在国内外市场上彰显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声誉, 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多方面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为客户服好务, 实现双赢。
4.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 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因此, “以人为本”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信守的重要原则。要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的方针, 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远景鼓舞人, 用精神凝聚人, 用机制激励人, 用环境培育人, 同时, 还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从基层文化抓起,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全员共建, 努力为全体员工搭建发展平台, 挖掘员工资质和潜能,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员工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倡导团结协作, 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 并以此作为每位员工的行为准则, 提高文化建设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营造优秀的企业内部文化和人文环境, 为优秀人才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将企业文化中的理念落到实处, 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员工思想境界, 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感、忠诚度和归属感, 使文化理念深深扎根于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周峰, 周伟.试论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论[J].理论探索, 2010 (2)
民族文化环境 篇11
一、古代少数民族迁徙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是由文化维系的人们共同体,世界上没有文化的民族和没有民族归宿的“超然文化”都不存在。所以民族的迁徙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和交流。不同的民族迁徙,使原本毫无联系的民族形成了交错杂居的格局,在他们经过吸收、融化、调和后,其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最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因为当少数民族大量迁入新的居住地后,他们离开了熟悉的自然环境,而面临着全新的环境,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使以往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环境下无法继续,于是为了生存,他们与当地民族之间不断进行长期的、持续的接触,使各个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相互影响,民族文化在相互的接触和交流中互相吸收、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并随着交流的增多、联系的加深,必然导致这些民族在居住、生产工具、服饰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的变迁。
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为了更好地生存,在内地封建化强烈影响下,他们的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于是他们开始模仿当地汉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当时统治阶级的引导下,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结构,致使本民族的文化因子慢慢减弱,逐渐融合到汉族中。如氐族的迁徙,尤其是向关外迁徙的氐族,与汉族等民族杂居,使他们接受了较为先进的汉文化,最后他们逐渐被融入到汉民族中。而有的甚至导致民族的消亡,如已经在历史上消失了的川南都掌蛮,在明代,他们与汉族的交往甚密,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逐步丧失本民族文化,融入到汉族文化中,到最后在他们遭遇强硬的同化政策时,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隐退于历史中,并走向了民族消亡。而有的则与当地原有民族文化融合,从而整合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如遷徙的羌人族群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而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
文化变迁的具体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变迁和精神文化变迁。
(一)物质文化变迁
物质文化的变迁主要指居所、饮食习俗、服饰发式、交通工具等的变迁。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文化类型和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但随着他们的大量迁徙,不断地受到迁入地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与当地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发生碰撞,各个文化之间相互整合或融合,以往的习俗也随着环境的变迁和周围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发生了变迁。如早期的羌人以畜牧和狩猎为主,其主食自然是奶、酪和牛、羊肉。但在东汉以后,随着羌人的内迁,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在以过去的饮食结构为主的同时,粮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到十六国时,其饮食进一步农业化,与内地民族的饮食基本无异。在居住上,早期的羌人是居无定所的,主要以庐帐为居,当他们迁入内地后,居住习惯发生了变化,大多数都改以土屋为居。服饰发式上也发生了变迁,比如羌族妇女由内迁前的披发掩面变为内迁后的辫发等。
(二)精神文化的变迁
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全部成果,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形式和内容决定于一定民族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的变迁主要包括民族语言的变化和风俗习惯的变迁。在古代,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但由于频繁的迁徙,使民族语言受到迁入地民族语言、文字的巨大影响,这些迁徙民族的语言慢慢发生了变迁,最后导致有的语言与其他民族语言相互结合,形成新的语言。而有的语言则随着民族融合而消失,尤其是内迁的少数民族,他们长期与汉民族接触,游牧生活也改为了定居生活,受汉族较高文化的影响较深,忽视了本民族的语言。如氐族,在公元二到三世纪是有自己本民族语言的,但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氐族的频繁迁徙,氐族的语言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反而汉语在氐族中流行起来。
风俗习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且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也会使风俗习惯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所以,随着民族的大迁徙,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风俗习惯也必然会发生重大变迁。如羌族、氐族和党项等最初皆是火葬,但随着他们的大量内迁,受内地汉文化的影响,逐渐由火葬改为土葬等。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处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使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接触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因而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并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对于任何外来文化尤其是宗教信仰都不排斥,从而使迁入地成为民族文化的交汇地,而且各民族间不同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形成了今天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系。
二、少数民族迁徙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环境是人类存在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但人类又具有改变、复制、破坏甚至有时超越自然环境限制的独特能力。所以生态人类学在考察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时,一般都认为文化与环境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和适应关系,古代少数民族的迁徙就是此点的印证。他们的文化与环境不断相互适应,带来了环境的大变迁,而环境对他们的迁徙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长久以来,关于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即“保守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前者希望保留自然资源,为人类所用,而后者则意识到人类对自然本身的一种责任感,希望保护自然,避免人类的破坏。我们认为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是具有一致性的,社会的变化必然在环境中得到相应的反映,所以我们对古代少数民族的迁徙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对我们今天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前不久的生态移民,其实质就是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新调整,其中就涉及了牧区的生态移民以及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一)自然环境对民族迁徙的影响
最初的人类迁徙是为了顺其自然、求得生存的需要。在古代社会,生产技术不发达,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着各民族的生存,特别是那些对自然依赖性很大的游牧民族来说更是如此。为了生存,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物质,在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使其朝着自己的愿望发展,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当这些行为超过自然承受力时,便会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环境的变迁。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生活场所、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了,其向外寻找新的游牧地就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说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少数民族迁徙的最初动因。
虽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前提,尤其是在早期人类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一定的地理环境是有利于一些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利于另一些生产形式的发展的。也正由于此点,决定了各民族的迁徙必须遵从一定的条件,其迁徙路径和方向必然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当各民族大迁徙时,人们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客观性。如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那里出现的必然是以狩猎为主的鄂伦春等民族。再如回纥的迁徙,因为河西走廊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多为适于农耕的土地,当地的农业发达,为此他们选择了迁徙到当地。当他们到河西走廊后,在继续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的同时,逐渐学会了农耕,并转向半农办牧的生产方式,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由以前的半定居转变为定居生活。所以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落后的古代,地理环境对民族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生产的发展,而生产的发展又离不开一定的地理条件。
(二)民族迁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只有频繁的迁徙,才能不断打破那种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形成杂居的局面,从而创造民族融合最佳的地理環境和条件,当古代少数民族随着民族的迁徙,其居住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民族之间交往逐步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渐渐增多,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变迁,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民族和社会、环境等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环境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得必然跟着发生变化。而生活方式大变化又会相应地影响自然环境,好的、合理的方式会大大改善自然环境,使其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所以说民族的迁徙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而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不断适应自然的结果,人被看做是与环境中的所有因素相互作用而适应环境并不断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对于环境的变迁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改变环境使之更加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追求。但并非所有因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出现的各种文化类型和文化习俗都是合理的,都是符合生态原则的。所以我们要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域的特殊性,吸收合理的成分,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中,彼此适应,使环境、经济、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庭硕等主编.民族、文化与生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凯·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民族出版社,2007.
[3]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1997.
[4]屈川.都掌蛮—一个消亡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2004.
如何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 篇12
关键词:创业文化,创业技能,营造创业氛围
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段话主要就是强调了创业的重要性, 要以创业带动就业、自主创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那么, 如何形成全民创业氛围呢?
1 创业文化及发展
创业文化就是人类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也在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即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随着创业的兴起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它是文化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及其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
具体地说, 我们可以给它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创业文化是指在创业活动的过程中, 人们普遍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及其相应创立成果的总和。
研究我国创业文化, 首先得明确统一的基本前提条件, 就是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合法经营, 正当竞争, 在这一条件下运用市场规律合法地积累积聚财富。就是它必须是合法经营。而不是利用、借助行政权力经商, 靠偷税漏税、制销假冒伪劣产品等种种不合法手段积累积聚财富。而基本的前提内涵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破常规的勇气和激情
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为创业者提供了平等的市场主体的地位, 但市场环境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难, 必须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敢问人先、敢破常规的勇气和激情来解决和克服各种困难。
1.2 易错机制
这个比较好理解, 有风险有可能有失败, 越是在高技术领域, 风险越大, 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比如硅谷创业文化最为明显特征就是八个字:冒险精神、宽容失败。我想可能这也是他们不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说, 我们要对创业的“失败者”要给予更多的包涵与理解。
1.3 团队意识
大家都知道, 创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 它的形成有赖于人们的广泛认同, 有赖于人们的努力践行和实践。而作为创业文化的主体创业者来说, 他们成功的信念、坚韧的毅力、积极的竞争精神、广博的知识素养等等这些从哪来呢?就是要通过创业者的努力学习研究和实践磨炼逐步提高的。
1.4 创业技能
俗话说的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们说创业是创业者把握机会和运用智慧创造财富的过程, 也是创业者的创造能力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创业的成功机率, 往往取决于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没有创业技能和能力很难取得成功。
2 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2.1 提高创业者素质
因为人是创业氛围形成的创造者、承担者、享用者、需求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是形成创业氛围的出发点, 也是落脚点, 因此, 要把人的主体地位贯穿到创业氛围建设的全过程, 贯穿到各个环节。对于创业者素质的提高包括很多方面, 这里重点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创业者在创业中具备的本质能力。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比特 (创新理论提出者) 在论述创业与创新的关系时说到, 创业活动的关键和核心特征在于创新, 创新是创业的重要和本质属性特征。他认为创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我们也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目前从我们的创业者或者创业企业来看, 绝大多数都不是在进行创新, 而是跟风走, 走老路, 基本都是在进行模仿。二是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实际是创新能力所衍生出来的一种能力, 它对于创业者实施创业行动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三是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就是具有开拓、冒险、执著、坚忍、求是、负责精神, 等等。
2.2 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主要指与实际创业活动有关的各种实践活动。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是创业氛围形成发展的两个重要载体。创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客观存在的, 有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地方就有创业文化, 只不过通常是以没有显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 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二者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过程就是在创业氛围积累积淀的过程。创业教育主要包括从小开始抓的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我们看无论从国外还是从国内来看, 创业氛围形成最关键的就是加强创业者的建设, 而创业者这种创业意识的形成主要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中逐渐形成。
在创业教育方面。我们看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从小进行抓创业教育, 就是从小培养一种创业意识, 从小学到高中及至到大学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就是在潜意识中逐渐形成这种创业意识。比如比尔·盖茨在中学时就曾与他人合作开办软件公司, 这为其日后创建微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比如他们还通过开展在学校期间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 亲身进行体验, 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体验, 慢慢在头脑意识中形成一种意识, 形成意识之后进而再去获取这种能力。另外, 还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激励机制, 去助推各种各样创业活动的开展, 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2.3 营造创业环境
创业氛围形成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自然条件、行业状况、人力资源、政府行为、社会经济水平、体制政策、文化观念等构成了整个创业环境。事实上, 我们说没有一种绝对的政策能够保证某个地区产生创业群体。但政府只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 比如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教育系统、吸引人才的机制等等, 创业者自然就会产生。比如世界上一个叫全球创业观察 (GEM) 的组织, 它归纳了对创业产生直接和重要影响的十个方面的环境条件: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
而且全球创业观察认为, 创业环境对创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企业机会的产生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也能够阻止企业机会的产生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总体环境条件和影响现在公司的一般环境条件, 对创业机会的生成、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活动的开展都有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创业环境好创业氛围就好创业机会多, 创业企业也多, 反之, 就差一些。
3 结束语
总之, 全民创业作为助推民营企业的源动力, 只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一种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创业氛围, 必然会推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义爽.行为基础观、行为转型与战略创业主导的中国集群升级[J].经济学家, 2013 (2) .[1]吴义爽.行为基础观、行为转型与战略创业主导的中国集群升级[J].经济学家, 2013 (2) .
[2]姚飞.文化创意人才创业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6) .[2]姚飞.文化创意人才创业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6) .
[3]袁兆亿.科技产业园区创新文化对人才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9) .[3]袁兆亿.科技产业园区创新文化对人才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9) .
[4]张文贤.科技创新:现代财富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刘诗白经济思想研究之一[J].经济学家, 2011 (5) .[4]张文贤.科技创新:现代财富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刘诗白经济思想研究之一[J].经济学家, 2011 (5) .
【民族文化环境】推荐阅读:
文化民族还是民族文化08-28
民族环境08-14
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10-29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07-01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8-31
信息文化与民族文化09-03
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05-21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10-01
民族体育文化09-19
民族文化精神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