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民族文化

2024-09-26

设计教学民族文化(精选12篇)

设计教学民族文化 篇1

《胡同文化》是一篇描绘北京胡同文化的风情散文。作者通过对胡同命名、习俗、居住在胡同中的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胡同的衰败等的描述,赋予了胡同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封闭文化。在对北京胡同文化进行描绘的同时,文章还表现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厚感情及作者对胡同之没的淡淡伤感。

一.导入课文

口头作文(题目:北京印象。师可提示学生“什么最能代表北京的形象”)。教师在总结学生口头作文的基础上即兴导入教学。

导语设计:刚才两位同学的口头作文很好,内容涉及到了北京很多名胜古迹。但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作为历代故都,以其极快的发展速度,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关注的眼球。它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时尚。也有着历代王朝留下的美轮美奂、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出类拔萃的建筑,星罗棋布,魅力独特。而有一位睿智的文化老人,却把深邃的目光投放在了京城中普通平常的小胡同上。他,就是著名作家汪曾祺。胡同虽小,这位文化老人却看到了其中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一起来深入《胡同文化》。

二.介绍作者

此内容由学生借助相关资料自行解决。

教师特别提示: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杂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三.速读文章,整体感知

在学生开始阅读前让学生看一组有关胡同的照片(多媒体)目的:从视觉冲击的角度,引导学生更直观地胡同文化进行了解。

主问题设置:

1、胡同的特点是什么?

2、胡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以文本为本,筛选信息

(一)要求学生找出本文每段的关键句。(教师示范两段)(重点)

(目的: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总结信息的能力)

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第1-4段,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关键句: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数量之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环境安静

(二)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

长期生活在方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呢?为什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6-12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教师明确:

封闭———舍不得挪窝破家值万贯

北京人讲究处街坊———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三)引导学生总结胡同文化的特点。

(略)

(四)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师可明确:随着旧城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五.教师总结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文化的意义上,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

六.拓展思考

本文作者认为,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而目前,但北京市正在投入巨资(10亿元)打造、保护北京的胡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两者有矛盾吗?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七.作业:

写出你自己眼中、心中的胡同。要求:200—300字。(目的: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写作能力。)

新版“中专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强调“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而提取、总结或概括信息的能力是每个人尤其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概括要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本文中心比较含蓄,内容要点不易概括,而利用提取段落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要点,然后梳理段落间的关系,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学习目的。

设计教学民族文化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一些区域存在着“方言”和地方节日,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一些地方节日和当地的环境、资源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一些区域的“方言”和地方节日,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感受我国文化的区域性;知道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富裕。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区域存在着“方言”和地方节日,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我国地域性节日的图片和资料。

2.侯宝林的相声“戏曲与方言”。3..搜集有关“方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说两句话,但这两句话与众不同,你一定要认真听哟,看自己是否明白它的意思。教师用方言讲话,学生认真倾听。

教师用方言表演“老师(si),我腿(tei)疼。”“你的鞋(xiai)子呢?”“我投(tei)出去了。”

教师导入新课:前几课,我们了解了祖国各地不同的衣食住行,今天我们来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节日文化。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二、新授课

(一)谈方言

1.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了有关方言的资料,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方言?(大屏幕出示方言的定义,并指名读)

2.谁能说一说本地有哪些特色方言?(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3.师讲述一些外地方言引起的笑话。

4.然后出示书本上的案例:我们班有同学嘲笑新转来的郭化,嫌他说话有口音,太难听。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做?

师生互动、讨论、小结。

明确:中国各地方言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不能歧视地方方言,对同学的乡音不能嘲笑,要真诚交流、帮助,同时要知道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我们要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二)欣赏相声《戏曲与方言》

1.通过刚才一系列围绕方言的活动,大家对方言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2.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讨论“方言”的利与弊。(利:体现家乡人的亲情,海外游子倍感乡音的亲切。弊: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4.教师小结:乡音,体现了家乡人的亲情,但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5.那么推广普通话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后回答)

6.教师小结: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3-

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地域性节日

1.学完了普通话,我们现在就可以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有什么特色节日?课前,老师留了作业,让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我国不同区域特色性的节日,不知同学们搜集的怎样,现在把小组资料汇总分类一下。

2.小组讨论,汇总资料。

3.(大屏幕出示地方性特色节日的情景图片:龙舟节、风筝节、冰灯节等)提问:知道这是哪里吗?

4.根据大屏幕图片与查找的资料对号入座,并介绍该节日。(师随机给予表扬、肯定和补充。)

5.把这些节日放在一个统一的地方,那肯定玩儿得很痛快呀!这样做,行不行呢?

这些节日能不能成为全国性的统一节日呢?(不能,地域性节日和当地环境、资源有密切关系。)

6.学生讨论回答。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呀?(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不同地域的方言:

利:体现家乡人的亲情,海外游子倍感乡音的亲切。

弊: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

设计教学民族文化 篇3

文本设计类型:

(一)文艺理论性文本

人的思维方式包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他们的思维开始偏向理性,喜欢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问题,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训练他们的理性思维。依笔者看来,研读一些文艺理论性强的“文化论著”文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面对各种文学现象时,他们能自觉地拿起理论武器进行分析。可以说文艺理论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而目也能知其所以然。当他们不明白语文教师为什么要强调作文离不开真情和虚构这四个字时,读到“文学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理论,疑结就会解开;当他们鉴赏诗词作品,不知从何入手时,读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理解其“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等观点时,就能找到鉴赏的入口。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艺理论学习就是通过理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提高观察生活、鉴赏艺术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去学习和生活。

(二)经典性文本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的同时,坚守住自己的经典?笔者欣然地看到,作为传递文化重要途径的高中语文教育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职责。语文新课标提出: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因此,“文化论著”文本注重经典性是毋庸致疑的。让学生阅读西方经典文化的论著文章,培养他们鉴别吸取西方经典文化的能力;阅读有关中国儒家民本主义、道家人、力、物和谐共存的思想文本,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大量接触中西经典文化,并从文化层面上去鉴别、欣赏、理解、认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逐渐养成他们“有容乃大”的胸襟气度,由此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人格,对自身和社会都是有益的,相反,舍弃任何一种经典文化,都会造成学生文化视域的偏狭。

(三)大众性文本

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报刊、流行音乐、电影和广告等形态。作为教师,应意识到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各种各样的大众文化形态:如早晨上听着流行歌曲吃早点,逛街时看到路边的美人广告,晚上进入网络游戏空间里狂欢。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能杜绝现在的高中生看《大话西游》、欣赏日剧韩流、听后街男孩吗?因此,在开设“文化论著研读”这门课程时,选择大众文化文本就不言而喻了。笔者以为对待大众文化文本,应怀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思想来看待。所谓的“入乎其内”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大众文化形态中,培养他们从中发现文化问题的能力。大众文化是一种满足欲的消费,学生涉世不深,缺乏鉴别能力,因而教师在引导他们“入乎其内”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懂得如何“出乎其外”。首先,要求学生对大众文化的两重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进行评估,使之趋利避害;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作用在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只有把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建立在经典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使该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经典文化中的观点对大众文化的各种形态作出分析和解释,让经典文化肩负起价值引导的职能。

设计建议:

(一)文艺理论性文本

1.龚鹏程的《文学散步》。此书是一本享誉多年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这本书中摆脱一般文学概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而是让读者在闲庭信步中明白什么是文学意义、文学功能,如何欣赏文学作品等等。该书的理论阐述系统简明清晰,对高中生来说很实用。

2.吕叔湘的《语文常谈》。作者在此书中采用家常式的语言、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地阐述词义、句义、古今语言变化、汉字读音等问题,是一本适合中学生的通俗读物。

3.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作者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对美、美感、美的规律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学生能在阅读中滋养起自己的审美观念。

4.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该书是重要的近代文艺美学论著,也是古代诗词曲鉴赏的典范之作,阅读此书应有重点的加以研读,学会运用其中的理论观点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雅、俗等,帮助学生欣赏诗词曲作品,提高运用理论观点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

(二)经典性文本

1.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此书是作者于1938年9月应约为中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常识的书。此书不是经典之作,但作者却能将经典大义融会贯通,娓娓道来,是古籍“切实而浅明的导言”。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作者向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阅读此书,有利于学生认识我们民族自身,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以理性思维和务实态度守住经典,创造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3.陈佛松《世界文化史概要》。作者在此书中对世界文化的起源、发展、繁荣、吸收、创新等过程进行了翔实的描述。阅读此书,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从而有利于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大众性文本

大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笔者认为该类型文本设计要注重两大原则:一是内容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二是文化功能上应注意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使学生在休闲中得到思想的启迪、知识的熏陶。

总之,教师要透过作品内容,向学生传达或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品质教育,把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为培养丰富个性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培养,感情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发展。

《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 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利用多种资料, 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农牧文化的交融”是人教版《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要求通过汉族与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 体会农牧文化的融合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到农牧文化交流的主要过程和融合的方式, 也是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的特点是跨度大、政权多, 需要注意讲解清晰王朝的更替顺序。通过学习,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的“分”“和”规律以及各民族在特定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的相互影响。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他们缺乏历史的理论基础, 也缺乏历史知识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八年级学生来讲, 宋元的历史毕竟太过久远, 要理解“多民族政权对峙”“北宋局部统一”这样的内容时, 理解上会有很大障碍, 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帮助他们突破。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 主要考虑的是农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主要从导入新课、农牧文化的交流 (战的过程) 、农牧文化的融合 (和的过程) 、自我归纳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主要围绕文化的如何交流与如何融合展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在图上能正确找出辽、北宋、西夏、南宋、金、蒙古政权的大致位置以及理清各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B.了解元朝的建立的过程, 能说出元朝中央政府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A.通过北宋和西夏、辽之间战争的学习, 使学生形成正确评价民族战争的能力。

B.通过列表写出宋元时代各个政权名称、建立的民族、地理位置, 让学生具备比较能力和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感受民族战争的基础上, 能意识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边疆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B.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分裂是暂时的,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结论, 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的对峙;元的统一)

教学难点:

理清从两宋到元朝的王朝兴替线索、正确认识和评价民族战争对文化的交流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把学生分成六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营造情境, 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的纪录片, 提问:你知道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影片中记载的符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2.结合教材, 了解该时期人们战与和的大致过程, 并完成学案的“基础填空”部分。 (见学案)

(从学生熟悉的影片入手, 营造情境, 凝神、起兴、点题。)

二、农牧文化的交融 (战的过程)

1.宋元时代王朝的更替顺序及时代特征

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课前预习, 试绘制宋元时代的王朝更替简图, 并说说每个朝代的特点。

(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王朝兴替的流程”,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多个政权更替的基本过程。)

2.多民族政权对峙

(1) 北宋的建立及与辽、西夏的对峙

展示《北宋、辽、西夏对峙图》, 分组完成如下问题:

A.绘制简图:

按照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 绘制简图, 并标明建立政权的民族。

(直观、易懂)

B.看图说话:

找出三个政权中, 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地理环境最为险峻, 易守难攻的是哪个?土地最为肥沃, 适于耕作的是哪个?并简要介绍契丹族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自然条件的了解, 理解战争的社会根源。对契丹族的介绍, 为后面的“澶渊之盟”做铺垫。)

C.场景再现:模拟“澶渊之盟”谈判过程。

将全班分为两部分, 分别代表辽和北宋, 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陈述战争经过、各自优势、希望达到的结果。

D.小组交流:“澶渊之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盟约?并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通过戏剧性的场景再现, 使学生了解到战争的目的、结果。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对北宋的影响。)

(2) 南宋的建立及与金的对峙

小组合作讨论:试述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过程。谈谈这段历史中你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

(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体会王朝的更替。通过评价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A.“成吉思汗”是谁?他有什么功绩?是谁建立了元朝, 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B.展示《元朝疆域图》和《唐朝疆域图》, 分组完成以下问题:

(1) 比较两幅地图, 说出中国疆域的变化。

(2) 说一说, 元朝在疆域管理上, 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元朝首次实现了对哪些区域的有效管辖?

(通过比较地图, 使学生认识到元朝是古代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在国家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行省制, 首次实现了对台湾、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三、农牧文化的交融 (和的过程)

1.展示《契丹文大字碑残石》《西夏木活字印本》《契丹刻龙镀金银冠》《金国的塔林》《金章宗书法》等图片。

(让学生感受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 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2.小组交流合作:农牧文明是如何进行融合的?

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契丹的影响。

(通过列举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 正确认识和评价战争对文化的影响。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自我提炼

(通过学习, 让学生能真正理清政权更替的线索, 并理解战争对农牧文化交融的促进作用。)

五、当堂反馈

完成学案的反馈与检测部分。 (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文化创新教学设计 篇5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能够举例说明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情景讨论法、课堂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教材分析

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则在于创新。文化传播与文化继续,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本框主要阐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造的主体和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逻辑上,是对第三、四课的文化的传播、继承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同时也为下为第三单元打好了基础,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好地高擎中华文化的火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达到发展中华文化的目的,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结合实际、导入新课

《爸爸去哪儿》开启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时代,各种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占据荧屏。以明星老少搭配穷游欧洲为特色的《花儿与少年》,延续亲子热、大秀明星父子私生活的《爸爸回来了》,还有去年开播的《奔跑吧,兄弟》,一经播出,收视率节节走高,带领着全国观众进入火热奔跑季。这种没有脚本、彩排,采用纪实手法的录制方式,让人们耳目一新。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节目如一阵热风,刮过之后很快就冷却,寿命不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跟风严重、缺乏创新,这是电视剧市场多年不治的顽疾,也是国内综艺节目的通病,急功近利的电视荧屏跟风并不能如愿换来长久的高收视率。

所以,文化要有生命力、要长久,必须创新,那么文化创新源自何处,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环节二:基础梳理,新知自学

【自主学习】请大家自主看书,完成学案基础梳理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4、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什么?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哲学上讲的发展和实践指的是?

【学生回答】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活动。

【教师归纳】非常好,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创新,那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一、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板书)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板书)【教师总结】一些影视节目迅速刮起一阵热风之后却销声匿迹,被观众遗忘,就在于一味模仿抄袭,节目本身缺乏创新,节目要想长久地保持高收视率必须创新。所以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板书)教学环节三:结合材料,重点探索

【展示资料】

材料一:莫言作品走向全世界的原因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作品的评语是: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年轻时代的个人经历。(小学5年学历、农民、临时工、当兵等)。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它们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作品的艺术风格。材料二:莫言不同时期作品简介: 《檀香刑》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红高粱家族》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

《丰乳肥臀》讲述母亲,含辛茹苦、艰难的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 《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题材 【学生思考】

1、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材料二表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又有什么关系? 【提问、回答】略

【归纳总结】(1)莫言进行文化创作,离不开他的个人经历,离不开家乡的各种文化素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板书)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状况,分析了不同的社会问题。正是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为莫言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推动了文学创新之路。动力(板书补充)

【继续探究】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完当代文学,我们再来回顾感受一下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之美。首先请同学来朗诵一下这两首诗词:

山居秋暝 唐代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诗词俊秀,真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教师提问】请哪位同学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谈一谈当时文化繁荣创新的原因?

【归纳总结】隋唐以来,我国封建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也不断改善和提高,这都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依然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所在。

【过渡】社会实践决定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有什么作用呢?

三、文化创新的作用(板书)

教学环节四:合作讨论,突破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事业迅猛发展

【展示数据】1978年经济数据 2014年经济数据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2、这些部分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

3、总结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得出结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得出结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板书)

辩证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和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启发再探】当前欧美文化抢滩登陆、日韩文化强势来袭,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受到空前的挤压,每个有文化自觉的人都应当认真思考,我们的民族文化怎样才能突出重围呢?也许我们能从下列材料中获得启发:

【展示图片资料】我国中药萃取技术获重大突破、女子十二乐坊日本演唱会、听“宝”字辈儿艺术家聊相声、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向市民开放参观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50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中医药技术的突破、女子十二乐坊的走红、传统相声的形式创新、电子版的《清明上河图》这对于民族文化的繁荣有何启示? 提问、回答

【总结】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板书)

教学环节五:提炼升华,实现意图

【承上启下】文化创新意义深远,当今时代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现代传媒体系的建设,积极发挥现代传媒的强大传播、沟通功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并采用更多的创作形式和手段;不断完善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表明我们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那么文化创新,是文化工作者的事情?还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谈到自己所获得的成就时,莫言表示要感谢自己成长的这片土地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对于今后自己的创作方向,莫言称将继续脚踏实地,站在人的角度写作。【思考】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要遵循什么要求?

四、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板书)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应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的文化需求、虚心想人民学习,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又能反过来指引和推动社会实践,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因此,在文化创新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发挥作用,尤其是当代文化工作者,更要向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学习,实现文化创新。

作业

有人非常羡慕电影明星,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电影明星。殊不知要想成为电影明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必须要亲自到基层体验生活,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欢的作品。(1)演员为何到基层体验生活?

(2)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板书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三)文化创新的作用

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四)、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1、文化创造的主体

2、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洛阳市高中优质课比赛

参赛课题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感悟心愿 品味文化》教学设计 篇6

教师将电子书包作为学习工具与光谷四小微信平台搭载,指导学生利用微信平台展开“感知文化”“品味文化”“探究文化”“传递文化”四大板块的专题探究学习。学生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中国的风景名胜,感受风景名胜的魅力。同时,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在微信平台上发表学习感受,以及如何在微信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所获。课上,教师采用小组交流和全班分享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物品的魅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基于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3课《心愿》,借助信息技术而形成的一节整合课《感悟心愿 品味文化》。《心愿》一课主要讲了一个法国人对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迷恋,进而产生了搭建中法两国友谊桥梁的心愿。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点,引入了大量网络学习资源,如视频、图片、微课、网站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化,从而明白法国人迷恋中国文化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中国灿烂文化的强烈情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究、感悟品读、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能力,同时具备了运用网络展开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自己搜集、发布、交流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具有可行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品味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表达能力,能够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表达对文化的解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微信平台中展开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环境与准备

1.硬件环境

电子白板(双白板)、电子书包(一对一平板)、无线网络、教学服务器。

2.教学平台、学习工具或软件

微信公众平台、腾讯微云、纬创智慧教学平台、基于无线网络的学习终端。

教学过程

1.感知文化

教师要求学生登录自己的微信,并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回答)是的,今天我们就在光谷四小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教师播放视频“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标志”)你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新的平台中进行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观看中国代表性物品的视频,使其初步感知中国文化。

2.品味文化

教师出示第23课的第18段。学生读一读。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学生阅读并思考。

教师出示物品图片。

师:这些物品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吸引着维勒尼克的爸爸呢?要解答疑问,有哪些方法?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物品,借助网络寻找答案。

课后,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并整理制作PPT。

师:课前,每位同学已经搜集好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相关资料,且以PPT的形式呈现搜集整理信息的成果。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腾讯微云下载自己的PPT,在组内分享成果,并对照评价表点评组内同学的作品。

学生们一一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根据评价表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听了几位同学对作品的介绍,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收获。

师:请同学们课后利用百度搜索资料,回答“维勒尼克的家里还会收藏哪些中国特色物品”。(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正是通过这些物品,维勒尼克的爸爸感受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因此,他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些物品,喜欢上了中国。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进行相关文字和图片的搜集、整理、筛选,做成PPT,并利用微云存放、下载。这些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创作成果的能力,也教给了学生云端存储的新方法。同时,学生自己在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物品的魅力,从而明白维勒尼克的爸爸迷恋这些物品的原因。

师:维勒尼克的爸爸是不是只喜欢中国的特色物品呢?出示第20段内容。

学生阅读内容。

师:故宫、桂林山水、洛阳的龙门石窟又美在哪里呢?我们可以怎么了解?

学生用百度、二维码扫描等方式了解北京的故宫、桂林山水、龙门石窟。

师:你了解的是哪里?有什么样的感受?观看、学习“怎样在微信平台发表学习感受”的微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发表自己学习的感受。

学生观看微视频,在微信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展示交流。

师:假如维勒尼克的爸爸来到了武汉,你们会建议他去哪些风景名胜看看?还会买哪些武汉的特色物品呢?同桌分工合作,运用网络(利用百度搜索)解答这两个问题。

学生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介绍维勒尼克的爸爸在武汉的见闻。

教师小结:深深吸引着维勒尼克爸爸的,就是你们刚才所说的中国美丽的山水、古老的名胜。

设计意图:在当今社会,扫描二维码已经是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方式了。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会用二维码扫描的方式来了解中国的风景名胜,感受风景名胜的魅力。教师让学生借助电子书包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在微信平台上发表学习感受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由探究的空间。同时,运用微信平台发表自己学习的感受,可以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学生的想法。这打破了在课堂上一问一答的旧模式,也改变了在纸上书写的传统方式。

3.探究文化

师:中国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还有不少有特色的文化,除了特色物品文化,风景名胜文化外,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网站链接,分别讲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服饰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国戏剧文化、中国茶文化,等等。课后同学们可以借助这些链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并继续在微信平台上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能够使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并分享所获。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一个终点,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节课都是一扇学生进入新的、后续学习的大门。因此,每节课都要让学生继续保持对相关知识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传递文化

学生观看法国文化视频。

教师提出希望:希望学生做文化的使者,架设友谊的桥梁,这是我们所有人心中共同的心愿。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介绍法国文化,传递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做传递友谊的使者的愿望,呼应本课主题。

教学反思

从语文课《心愿》到以教材为基点借助信息技术形成的整合课,《感悟心愿 品味文化》这节课不仅突破教材,而且突破学科,与其说它是一节语文课,不如说是一节文化课。这次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教语文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基本隐退,学生完全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自主分享学习成果。

本节课在课程建设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内容上,补充了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相关学习;在实施上,增加了选学、选做的内容,使课堂富有弹性和活力。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网络的使用。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实践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让他们获得直观感知,深深感受到中国特色物品的魅力,从而明白维勒尼克的爸爸迷恋这些物品的原因。二是微信平台的使用。例如,与同学进行讨论、与教师进行交流、小组协作学习,等等。这些学习的交互活动,都可在微信平台上得以体现。另外,教师也利用微信看到了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学会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了解中国的风景名胜,感受风景名胜的魅力,有观才有真实的所感。让学生借助电子书包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在微信平台上发表学习感受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由探究的空间。

本次教学的尝试让我感受到: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内涵和资源,改变了学习内容和方式,改变了学习环境和系统。网络教育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真正成为可能。另外,信息技术使教师的职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表达学习成果的方式多元化,充分体现了一种“在做中学”的教学观念。总之,我们必须多角度、多方式地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实现语文教育的华丽转身。+

点  评

技术使生活便捷的同时,也使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程华老师的《感悟心愿 品味文化》是网络学习和面对面学习并存的混合式课例,也是具备学科意识,将教材重构并整合的课例,更是教育信息化运用于教学活动的教学创新。

首先,程华老师把电子书包作为学习工具,运用微信平台展开感知文化、品味文化、探究文化、传递文化四板块探究学习。借助网络帮助学生形成了真实、深刻的感受,较好地将教学难点化难为易。

其次,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了信息技术,如微信公众平台、腾讯微云、纬创智慧教学平台,基于无线网络的学习终端等学习方式丰富了课堂资源,让网络服务于学习,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而具有延续性。

再次,教学中,师生、生生间通过微信平台发表自己学习的感受,各抒己见,将“品味文化”的实质贯穿于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的思想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最后,课例不局限于学习语文,而是将学会运用学习工具、了解学习方法、拓展学习范围深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运用技术工具搜集、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新的平台进行学习交流,用百度、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去了解北京故宫、桂林山水、龙门石窟等。

设计教学民族文化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最后一课,从了解到爱是升华,从制度认同到文化认同也是升华。而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无时无处不渗透着文化的特点,所以,使学生学好本课,也有利于理解我国的大政方针。本课由文化了解入手,提升出文化精髓,再到民族精神,层层深入。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学情分析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一些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了解民族精神特别是其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巨大的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地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要消除这些影响,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就有必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加以弘扬。所以我们采用视频、讲故事、MTV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知识的奥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明确中华民族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当中;感知中华文化对今天的中国人具有深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从中华文华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结合各个民族对中华文化所做的独特贡献,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从今天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上,能够感受中华文化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环境与准备

PPT课件;多功能互动平台;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整合资料;课上利用多种媒体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设疑激趣

师: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外国友人Bobo来山东观看,并且买了一个十艺会的吉祥物“凤舞东方”,但他实在搞不明白,这个美丽的吉祥物到底是什么动物(出示图片),哪位同学能帮他解答疑惑?

生:是一个载歌载舞、欢乐喜庆、吉祥美丽的“凤凰”形象,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的一种鸟,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生物,实际并不存在。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就和外国友人一起来了解这节课的内容——《灿烂的中华文化》。

2.感受文化,升华碰撞

(1)小导游谈“文化”

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外国友人不了解也是正常的。那接下来,Bobo要继续游览,想要了解我们中华文化,假如你是小导游,你将怎样对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搜索的中华文化的资料(文学艺术、科技工艺、衣食住行、名言警句、格言等)。(视频、PPT、图片、文字、诗歌等形式)

(2)自主感悟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师系统地整理关于中华文化的图片、视频,并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师:你看了上述视频有何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传颂文化,激扬美德

教师讲身边的、历史上的名人的或自己的传统美德故事。(可以用网络搜索、电话采访、QQ交流、博客查询等方式搜集)

播放临淄实验中学的“一分钱工程”视频、图片,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

师: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对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4.思维碰撞,辨析明德

教师组织小组辩论会:当今社会,中华传统美德是否需要继承和发扬?(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通过辩论感悟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并且充分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5.视频欣赏,情感升华

教师播放视频MTV“好人就在身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学生欣赏视频感受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6.践行拓展,文化传承

教师播放“齐文化”视频。学生利用地域优势,搜集、了解齐文化,通过网络、QQ、微信等方式交流齐文化,弘扬并传播中华文化。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多种手段获取知识,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探究、体验,通过践行促进健康发展。

●设计亮点

1.思路清晰,板块明了,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通过问题导入、设疑激趣,感受文化、升华碰撞,传颂文化、激扬美德,思维碰撞、辨析明德,视频欣赏、情感升华,践行拓展、文化传承六大板块构成课堂主体,实现学生从对中华文化的感受、传颂、辨析升华到对中华文明的思维碰撞、激扬美德、践行拓展、文化传承的引导转变。

2.充分利用网络多种方式辅助学生学习

通过网络搜集科技、文学、艺术、中华名家、文化遗产、吃文化、穿文化等某方面内容,自制PPT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灿烂;通过电子相册赏析,进一步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通过微信、QQ群传播身边学生的美言善行,让学生明白,美德就在你我的身边;通过观看视频“好人就在身边”进行思想升华,弘扬中华美德。利用网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3.课堂设计、情景选择符合“三贴近”原则,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教学设计选材取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学生在感悟、体验、反思中受到教育。通过临淄实验中学“一分钱”工程的节俭、助人等美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人魅力。通过“齐文化”资源的利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更好地践行中华文明的要求。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教学设计 篇8

1. 材料启思, 合作探究

【探究一】材料一:2014年, 《熊出没》票房三天过亿元, 刷新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新纪录。它的创作过程不管是故事设定还是角色设计, 创作团队都一直坚持走出去, 贴近生活, 贴近采风创作。材料二:有如传统的动画片, 《熊出没》剧中也是每天上演着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之间激烈的对抗战, 但是剧中并没有完全采用传统的那种天敌模式, 没有讲述熊和猎人之间的故事, 而是将光头强的职业设定为伐木工。这样一来, 他和熊的矛盾冲突就聚焦在“环保”这个新兴主题上。

(1) 分析上述材料:《熊出没》走红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2) 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 在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时, 我们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直接展示图片和材料,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 主要是让学生在感悟材料的过程中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结合材料进行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针对学生的答案, 教师进行点拨、补充和归纳。

【探究二】对于《熊出没》及中国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 产生了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中国动漫产业没必要借鉴外国的动漫, 应全部采用中国的传统元素;观点二: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 有着很成熟的技术, 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应把它全盘照搬过来。

议一议: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两种不同观点的?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不同观点的比较, 使学生自觉地感悟到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 我们应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探究三】视频一:针对《熊出没》的主旨, 有人提出质疑:“该动画片处处充斥砍伐、狩猎等非法行为, 各种打斗暴力行为不绝于目, 体现对人或对动物的戏谑与欺侮虐待, 还有枪支滥用、武器至上等不良行为的引导。”要求央视禁播该片。视频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谈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结合两段视频, 试从文化创新的角度, 谈一谈如何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一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感悟到在文化创新中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要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通过视频二与时政链接, 让学生及时领悟到时政信息, 与时俱进, 同时结合教材总结出我们应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 教师点评, 总结梳理

对于本框的内容, 学生通过读教材、悟材料、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已基本掌握, 但是所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因此,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拨, 围绕着“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这一主题, 师生共同构建框架结构, 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框的知识体系。

3. 巩固训练, 学以致用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会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文艺创作所取得的成绩, 但是也一针见血地指出, 文艺创作方面, 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有数量缺质量、抄袭模仿等, 缺乏生机与活力。

议一议:假设你是一名文艺工作者,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谈谈如何让中国文艺迎来新的春天?

设计教学民族文化 篇9

授课时间:2016年10月26日;40分钟

指导专家:丁薇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研训部英语教研员

吴晓威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研训部英语教研员

一、教学分析与整体设计思路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是以万圣节为背景的阅读课。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万圣节的文化介绍、Fear Is Soft短文阅读以及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并引导学生克服恐惧, 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作为美国重要的节日之一, 万圣节以其神秘与恐怖的气氛吸引着学生。本课从万圣节的时间、由来、主要的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具体介绍, 使学生对该节日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阅读文章Fear Is Soft讲述了一位名叫Tina的小女孩在朋友的帮助下克服恐惧, 重获快乐的故事。内容以万圣节为背景, 贴近学生生活, 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中有部分生词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本文的阅读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二) 学情分析

本篇阅读文章寓意深刻, 篇幅长度适中, 内容稍难, 有一定量的生词。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文章和段落大意。另外, 学生应在阅读文章时积极思考, 利用关键信息进行英语表述。本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被分为四个部分, 阅读前要求学生运用“猜测”的阅读策略推断下一步的情节发展。七年级学生对于阅读策略还不熟悉, 因此, 对于生活中自己害怕做的事情的讨论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 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文化背景的介绍、阅读策略的训练、文本的解读、学生思维的生成等四个方面入手。

1. 文化背景的介绍

英语教学不单单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 更多的是文化背景与内涵的渗透, 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节日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课的教学重视对万圣节相关知识的讲解。

2. 阅读策略的训练

将短文分为四个部分呈现给学生, 训练学生运用“猜测”的阅读策略来推测故事下一步的发展以及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意的能力。

3. 文本的解读

在介绍万圣节的过程中融入对生词的解读,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以短文的情节发展为线索, 引导学生抓住细节、理解主旨大意, 通过阅读文章获取正能量。

4. 思维的生成

学生运用阅读获得的信息对相关问题作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将新获取的信息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 进行语言输出。结合生活实际, 谈论害怕的事情, 并提出战胜恐惧的合理化建议。

二、教学目标

第一, 学生对万圣节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 学生将阅读获取的信息整合、内化, 并与已有知识相联系进行语言的输出。

第三, 学生勇于面对恐惧和迎接挑战。

三、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Activities:

1.Start the class by showing some pictures and talking about some festivals.

2.Show some symbols of Halloween.Ask students what they know about it.

3.Introduce more details about Halloween and show some picture taken in America to help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festival.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谈论万圣节, 笔者在学生即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通过展示笔者本人在美国过万圣节的相关照片, 让学生对该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Reading a story

Activities:

1.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first part of a story happening on Halloween.

a.What is Tina afraid of?

b.Do her parents help her?

2.The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at happened.

3.Show the student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ory.

a.Who can help Tina?

b.How does the blind girl help Tina?

4.The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at happened then and show them the third part of the story.

Why can the blind girl help Tina?

5.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their own endings of the story and share their endings with others.

6.Show the original ending and talk about the best title of the story.

a.Halloween b.Two Girls c.Fear Is Soft

【设计说明】笔者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获取文章的细节信息和主旨大意。同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猜测故事下一步的发展。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理由, 笔者协助学生进行表达并纠正其出现的错误。然后把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发给学生, 通过回答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续写自己设计的故事结尾。学生基于之前的语言输入进行语言输出。让学生读完整篇故事后猜测文章的标题, 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

Step 3:Doing a survey and giving advice

1.Talk about what the students are afraid of in their daily lives.

2.Choose some of the survey results and ask students to give advice in groups.

【设计说明】学生阅读Tina克服恐惧的故事,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论自己害怕的事情。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给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克服恐惧。

Step 4:Summary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to give advice

【设计说明】讨论活动既能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巩固, 又能将学生以往的知识激活并与本课内容相关联。学生在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 完成了对新知识的迁移和在运用中进行语言输出。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结合生活实际, 解决如何面对恐惧的问题。笔者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名言“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来进行情感的升华, 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战胜自我, 勇敢地克服恐惧。

Step 5:Homework

1.Make a jack-o-lantern or some other symbols to celebrate Halloween.

2.Talk about the things you are afraid of with your friends and ask for help.

【设计说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延伸。让学生为万圣节设计南瓜灯或完成其他与万圣节相关的手工制作, 并为自己恐惧的事情寻求解决方法, 旨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两大学习方法,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 笔者从亮点与不足两方面进行反思:

(一) 亮点

1. 本课的选材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谈论节日导入新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对目标语言的掌握也比较牢固。

2. 多媒体的应用有效调动了课堂的气氛, 拓宽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增添了学习乐趣。

3. 文本解读之前设置了悬念,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给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通过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说、读、写环环相扣, 使学生能够在课内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

(二) 不足

1. 在文章的选择上还应该更多地考虑七年级学生的学情, 尽量选择难度较低、生词较少的文章, 以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

2. 在续写文章结尾的环节, 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句式, 让学生进行仿写, 以降低写作的难度。但这样做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 教师还需探索更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3.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 阅读策略还仅仅是一个概念, 应该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逐渐渗透,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基于文化层面的阅读教学设计 篇10

一、挖掘文化元素,体会文化意蕴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元素,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隽永清新、深邃厚重。

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可以从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挖掘。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就是在课文的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讨论等整个阐释系统中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开掘作品内在的文化意蕴。

其次,要善于在教材丰厚的材料中找准恰当的切入点,充分挖掘文本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的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以及世界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情感、精神品质、思维方式等,学习中华民族、人类世界的优秀文化。

第三,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尤其是汉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一般可以从音韵、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入手进行操作。《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文化层面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1)感悟景美。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黄鹤楼”的壮美及“烟花三月”的柔美,然后把它们放回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细细品读,初步体会李白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向往。(2)感悟情深。抓住关键的词句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进一步感知李白对离别的伤感对孟浩然的敬仰,以及他的豪爽和他对扬州的向往、对未来的渴望。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可凸显“孤”字,让学生感受“孤”字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体会李白内心世界及对大诗人孟浩然饱含的深情。(3)引导想象,升华情感。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并产生共鸣,可以更好地体会文化意蕴。

二、整合文化资源,营造文化氛围

基于文化层面的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与表现形式,是五千年文化血脉的延续,包括适合学生诵读的一系列诗、词、曲、散文、小说等经典作品以及母语文化。二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包括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和风俗、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三是国际视野下的多元文化,以达成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学生搭建国际性平台,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

这三个层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文化资源,又要有机整合所开发的文化资源,积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文化濡染。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中。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有机整合,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激活学生思维。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文化氛围的营造还可以借助教学语言。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要能妙语连珠,博古通今。要能琴棋书画,说笑嬉骂。语文课堂上教师丰富多彩的点评,抑扬顿挫的诵读,深情并茂的讲解,诙谐幽默的发问,无不折射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品位,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流淌。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由于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境时空跨度大,再加上五年级学生对“知己”的内涵不可能真正理解,对盛唐时扬州的情况也不了解,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对扬州产生向往之情呢?备课时我紧扣“黄鹤楼”“扬州”“孟夫子”“李白”“送别”等关键词去开发文化资源,并整合成多媒体课件,适度地把课外文化资源引入课堂,如李白、孟浩然的阅历、诗作以及诗作的语言风格、诗作蕴含的深邃意蕴,都给学生以文学的濡染和文化的浸润,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丰厚文化积淀,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文化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积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一新的理念强调致力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于漪老师说:“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学语言,必然与文化血肉相连。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力。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这个形体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聚焦在文化认同上》)教育情境下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文的学习既是教育发挥传递、选择和创新文化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激发、意识觉醒、思维拓展以及民族精神建构的过程。

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的文化思考 篇11

单波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的前沿领域中探索,一直持守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注视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每一步走法。走偏了一步,或走歪了一步,他都会及时发出守护的警示,促进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探索的深入发展,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警醒人和富有实践智慧的引领者。他对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的文化思考以及语文课堂问题

的文化反思,给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探索以深层性的文化启示。

一、语文课程设计的文化渗透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标准和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①从文化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创造发展的人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对文化的选择、传递、创造与反思的文化活动,是根据文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的文化活动。”“其目的在于唤醒个人的意志,并使个体具有创造新文化的勇气和信念”。②因此,单波老师认为,课程实际上就是在一定价值标准的指引下所进行的一种文化选择。语文的课程设计应该始终坚持文化的渗透。

第一,语文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要坚持文化本位,立足于学生发展。单波老师指出,语文教育旨在通过文化活动来实现人的发展,所以语文课程设计目标既应考虑社会意义,要能够实现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要重视个体生存发展的价值,要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文化需要,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性生成。

第二,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文化呢?单波老师认为,最有价值的文化就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文化内容在一定的课程体系中主要以知识经验的形态来呈现,知识的价值主要体现为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意价值。

单波老师指出,认知价值反映在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两方面。就认知结构而言,认知结构包括“量”和“质”两个层次。首先,课程所选择的知识要满足“量”的积累,要全面而精要。其次,课程所呈现的知识要能够实现“质”的提升。要注意所给知识的基础性和层次性的辩证比例,知识与知识间应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能够完整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就认知过程而言,所给的知识应该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结论性的知识结果,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动机、兴趣、注意、联想、想象等各种心理机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迁移价值,也叫应用价值,是指学生学过课程所给的知识后,不但能很快掌握,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很快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去。单波老师说,假如语文课程中给出关于应用文的知识,应让学生不仅了解什么是应用文,而且还要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能对学生具体写作应用文具有指导价值,以便于学生很快地学会自己写。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只是个例子”便是此意。

情意价值,对语文教育来说尤其重要。单波老师认为,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应突显语文教育中文化对理性与感性的沟通、融合。所以,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突出情意性、文学性的特点,不仅应该向学生展示人类生活中丰富的情意内容,还应展现生动的情意过程,让学生在生成性的情意过程中体察涵泳,产生共振,加深情感的理解和意志的历练。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情意价值中的审美价值,美是人精神发展的最高境界,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在唤醒学生审美感觉、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等方面多下功夫。

结合语文的文化特性,单波老师认为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应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指导下,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语文文化,即语文所蕴含的本体文化,包括汉字、汉语、修辞、文体、文学常识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2)民族传统文化,即反映着民族文化传统,承载着民族文化精神,流传至今,并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华。比如,儒家以仁为本,义重于利的道德文化,道家追求自然本色,崇尚自由的创造精神,以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等。(3)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文化。现代人所处的是一个文化多元开放的信息时代,教育作为联系传统和现代的纽带必须与社会时代同步。语文教育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密切联系生活,及时反映现代社会的文化成果,汲取现代文化的精华来满足学生敏锐的文化需要。(4)多元异质的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运用,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便捷和频繁,人们的文化视野也日益广阔。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只给学生一种文化的教育是既不明智,又不合时宜的。单波老师认为,学生在面对新颖纷繁的流行文化现象时,一方面由于思维活跃,观念开放,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又往往因为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容易良莠不分,盲目追从。课程中多元异质的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分辨力,避免学生对流行文化的盲目追从。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让多元异质的文化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语文课程内容应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单波老师指出,从文化和人这两个维度出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条途径来呈现课程内容: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挖掘和丰富语文教材的文化底蕴。语文教材的编写应注意这样几方面:(1)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我国传统的语文教材给人的印象就是白纸黑字,和一般的公文没什么区别,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语文课本的形式更是日趋单调。实际上,感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感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应反映在形式上,特别是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文化内容,如果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将更利于学生学习。比如,同样是古诗《敕勒川》,在我国的语文教材上只是几行单调的铅字,而在日本的教材上则配着一幅美丽而意境深远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放牧图,图画与诗歌交相辉映,直观而意蕴无穷。显然,日本的教材更易于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在融和感性和理性上多花些心思。不仅如此,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以其传输迅速、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开发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将课程内容直观、生动、亲切地呈现给学生。(2)教材内容的编排应该注意阶段性、层次性,呈现的内容和呈现的方式要与学生的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因此,教材编排的内容和方式都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譬如,初中生的思维水平是感性胜于理性,宜于记叙文的学习;高中生理性思维渐强,论说、思辨性强的文章宜于编排在这个阶段。(3)教材内容的编排要系统化。教材的编写要有明确的逻辑主线贯穿,要符合文化知识本身的结构体系,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要尽可能地注意联系性和相关性。还可以尝试按专题编排文化内容,把相似、相关、相近甚至相反的内容放在一起,以便于学生对照、比较。

其次,以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单波老师认为,课程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采用多种课程形式来反映课程内容。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等课程形式的恰当选用将会使语文教学的天地更宽广。以隐性课程为例,隐性课程主要开发学生周围环境中一切可利用的、有教育性的因素,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文化浸润,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以达到教育的目的。隐性课程的内容广泛,贴近学生生活,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班级风气、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都属于隐性课程的范围。这些在语文教育中都大有用武之地。

二、语文教学策略的文化体现

单波老师认为,教学策略是对教学的规律性把握,语文教学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离不开教学策略的恰当使用。语文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发展,重视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学策略也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文化生命活动。

(一)情境—体验

体验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人生是体验的人生,情感是体验的冲动,智慧是体验的发现,人的情感和智慧只有在体验中才能生成。体验是语文的重要特点,没有人的体验就没有语文的生成。单波老师指出,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以感性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要在语文教育这个文化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建构,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体验。

单波老师认为,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是体验的诱因。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为配合教学任务,通过语言、图像、音乐等手段创设出一定外在环境,这一外在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某种情感,使外在环境与学生的内在情感产生对接呼应,融为一体,构成情境。情境教学具有的形具、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能够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使用,对于激发学生的体验感受,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等方面作用巨大。因此,单波老师强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情境—体验”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情境是由我们的信念、态度、期望和行为折射而成的;它必然蕴含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意愿、旨趣和个体所特有的方式”③,是影响学生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力量。教学情境也可以称为教学氛围,好的教学情境应该充满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氛,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体验到求知的乐趣,体验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和宽容,体验到合作与和谐,能够激发学生的向学之心和创新意识,使其主动地产生探索未知之境的渴望和勇气。因此,单波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应该从大处着眼,在深刻理解学生和教学的基础上,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情境。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形象性、情意性是语文的典型特点,而这两大特点恰恰是情境教学的重要条件。单波老师认为根据语文形象性和情意性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譬如:(1)言语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或是饱含激情,或是慷慨激昂,或是温婉细腻,或是低沉深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之中。语文教学以“情派”著称的于漪老师在这方面的功夫可谓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堪称典型代表。(2)实物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场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等方式创设情境。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就可以选择适当的时节和恰当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物与神游。(3)活动情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课本剧、朗诵会、辩论赛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主动亲身体验。(4)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创设声音、图像、动画一体化的多媒体情境。

单波老师强调,对于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体验必须是学生主动的体验。体验有被动和主动之分,学生是体验的主体,体验终归是学生的体验,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应当准确把握、恰当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受体验,并为他们进一步的体验创造条件。(2)关注体验活动的内部效应。体验的最终目的是引起个体内部的心理情感的变化,没有内部心理过程的体验不能称其为体验。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有内在价值,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内部心理活动,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注意、知觉、思维、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参与,以保证学生的心理真正发生变化。(3)将体验定位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高度。要求教师能以多元的视角来看待学生不同的体验,能因材施教并能尊重和接受学生的不同体验,不搞一刀切,使“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这样的感受得到认可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活动—探究

单波老师认为,活动是探究的手段,探究是活动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对问题不倦的探究是个体成长的必经之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如果没有对某一项活动较为持久的投入和倾注,那么心灵的疆域就不能得以拓展,也不能发展出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单波老师指出,语文课程“活动—探究”教学的一般结构是:(1)激发探究欲望,形成问题情境;(2)展开探究活动,建立问题假设;(3)深入阅读实践,收集探究材料;(4)交流发现结果,综合比较筛选,取得发现认同,继续深层探究。

单波老师强调,在策略的具体运用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有目的地选择最有文化价值的内容和材料提供给学生。教师应该精挑细选,将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适合探究的内容和材料提供给学生,向学生提出最具激励性、挑战性的问题,以保证学生既少走弯路,又能实现自主、深入的探究和发现。(2)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情境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将情境引入活动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在优化的场景中受到激发,从而实现情意活动和认知活动的统一。探究型活动教学方式中的情境主要是问题情境,也就是说应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达到求其通而未通,也就是孔子的“愤”、“悱”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探究发现。(3)鼓励多种探究方法的运用。活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探究活动的价值更在于学生探究的过程。殊途同归,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而不同的方法则体现着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4)引导学生将探究深入下去。探究有两层意思,一是“探”,二是“究”,也就是说,在活动中,探究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星点获得,而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求个究竟,要将其不断深入和深化下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会理性地把握。要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文章的主旨,将认识提升到理论和审美的层面;要将探究的结果从知识的获得,扩大到兴趣意志、情感态度、人格理想等各个方面。

(三)对话—交流

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采用对话—交流的教学,单波老师从其文化体现的角度提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单波老师强调,对话以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为前提,没有民主平等的氛围,对话就无法开展。因为,对话不仅仅是狭义上言语的一问一答,而且是对话双方向对方精神的敞开和彼此接纳。在“惟师是尊”的教师权威下和“惟书是尊”的知识权威下,都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对话交流和沟通合作。所以,要真正在教学中实现对话交流,首先必须致力于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师不仅应该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还应该教会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人和文本对话交流。

第二,提供对话的时间和空间。单波老师指出,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交流偏少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多向的对话交流,必须从时间和空间上予以保证。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之外,还应该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阅读和思考,自由地就所学内容与同学展开讨论。从空间上,教师可以探索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各种空间中开展对话交流活动,例如,课外讨论小组、读书会等。

第三,达成沟通合作和互动交往。单波老师认为,基于民主平等的对话必然会走向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④;互动和交往则是在沟通、合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行为。沟通合作和互动交往可以说既是对话的状态、手段,也是对话的目的指向。任何一种不能达成沟通合作和互动交往的对话,都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交往与合作,教学中只有实现真正的对话,才堪言人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控,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在对话中达成沟通合作和互动交往。

(四)反思—建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单波老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思”除了思考的意思外,还有一个重要意思——反思。学生的反思水平、反思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建构有重要影响。自主建构“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⑤在反思和建构中,一方面个体的潜能、天赋、个性、创造力和审美水平得以显现、表征,对事物的意义形成了建构;另一方面,在对事物意义的建构中,个体的潜能、资质和素养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实现了对自身的建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反思—建构策略,让学生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查漏补缺、自我完善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

单波老师指出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建构:(1)反思所学的知识内容,建构和完善知识结构。学生的反思首先从所学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查漏补缺,实现知识与知识的有效链接,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2)反思学习策略,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就学习内容进行反思,还应该指导学生从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上进行反思,完善和发扬好的学习策略,摒弃和改进差的学习策略,并总结归纳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更有效地开展学习。(3)反思情感体验,完善自身的情感态度。反思包括理性和感性两个层面,在对学习的过程性反思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反思。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既反思受所学内容激发而产生的感情,又反思自己对学习本身的情感态度体验;既反思情感体验的结果,又反思情感体验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力和甄别力,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深化情感体验,在知、情、意各方面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建构。

(单波,任职于山东枣庄市教研室,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

————————

注释:

①廖哲勋:《课程发展规律与育人为本的课程设计观》,《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5期。

②于洪卿:《论课程的文化内涵》,《教育评论》1997年第1期。

③肖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参考》2000年第5期。

④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⑤肖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参考》2000年第5期。

设计教学民族文化 篇12

●共同性:紧扣课程特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两份教学设计均能紧扣课程特性,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导向,紧密联系实践、联系生活,以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

两团队设计的教学目标均能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要求,目标预设都较为妥当。A团队的教学目标设计,层次性强,条理清晰。

两团队选择的具体教学内容,均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自身生活。A团队结合学校所在的城市(南京与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所在的区域(城乡结合部化工园区)的特点和所在学校最近的活动(青奥斐济代表团来校交流)来选取课堂内容,B团队则结合所在省份(山东与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地域文化(齐文化)和学校活动(“一分钱”工程)来组织内容,都是注重实践、关注生活的体现。

两团队实施教学的方式也符合现代青少年的特点。B团队设计了小导游展示、美德故事会、小组辩论会、视频鉴赏等课堂环节,A团队则采用了电子相册、微视频、计时竞赛、课堂分享等方式,均能激活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在共性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份教学设计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上还有诸多相同之处。这或许与本届比赛未能断网有关,两团队参考网络文案较多。教学设计可以参考他人的成果,但参考时要注意取舍,要突出自身团队的理解和特点。

●差异性:在求同存异中借鉴和完善

1.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差别

在具体设计前,两团队都进行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环境分析,此外,A团队还进行了教学策略分析,这值得B团队借鉴。A团队这样的分析显得相当全面,更切合“网络教研团队”这一赛项名称,突出了“网络”和“团队”。

2.教学过程设计的差别

A团队的教学过程设计突出环节,而B团队的教学过程设计则突出课堂结构。前者注重节点上的活动说明,后者注重课堂的系统性。两者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板,因而在过程设计上有差别。

3.教学评价设计的差别

上一篇:缝合方法下一篇:山区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