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1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南石门中心大贾乡完小 甄丽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介绍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名不虚传 气势磅礴 广袤无垠 干戈扰攘 浑然一体 捍卫忠贞 慷慨悲歌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课堂练习
出示问题(小黑板)
比一比,组词语。
嘱 泳 抢 员
瞩 脉 沧 贞
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铮 铮 响 嗬 渤 海 嘉 峪 关 纵 缰 驰 马
广袤 盔甲 干戈 扰壤殷红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板书设计:
城楼
2、山海关 地理位置
历史作用
现在的作用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2
教学过程:导入,引领学生走进情感。1.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讲神秘莫测的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吗 ?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了这篇《阿长与〈山海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2. 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文中鲁迅表达内心对阿长情感最直接的句子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齐读)
明确:既是对阿长的祝福,又是对阿长的怀念、感激之情的流露。(补充资料)《阿长与〈山海经〉》,以及整部《朝花夕拾》都是表达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
(阙开源《鲁迅回忆性散文中人物建构》)
一、读阿长买《山海经》段落,品味情感
1. 阿长与《山海经》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了解之间的波折?合作朗读19-29小节,请学生说说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曲折故事。
明确:——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罢,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结果:“我”深受感动,对长妈妈发生了新的敬意。
2. 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什么心理?明确:“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明确: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明确: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补充资料)“别人”……是指家长、老师、学者等等,他们掌握了教育权力,并且负有教育责任,但从来没有想过,儿童应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想象的世界,那里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他们根本不懂得,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和培育孩子的好奇心。反倒是阿长……就是从心底里爱她的“哥儿”,“我”那副坐立不安、丧魂失魄的样子,她看了心疼,就要想方设法满足“我”的愿望、欲求,而且她想到做到:“我给你买来了!”
3. 原来,正是阿长为“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我对她有了深深的怀念。读第22-26小节,想象阿长买书的种种不易,品味其中的怀念之情。明确:阿长看到“哥儿”日思夜想,很是心疼,不管有多费事,她是一定要买来的。怀念阿长对孩子的真心理解,“我”“全体都震悚起来”是最最真切的情感,感念之情溢于言表。
二、读其他部分,体悟蕴含的情感
1. 说说文章前半部分还写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阿长身上还有哪些特点?明确:愚昧迷信、粗俗、无知、非常向往幸福生活
2.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 把标志着“我”对长妈妈的情感发展和变化的关键词找出来。明确:“憎恶”“讨厌”——“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完全消失”
3. 这样一系列的情感和“我”对阿长产生的怀念之情矛盾吗?读读相关细节,体悟蕴含其中的怀念之情。明确:“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在写法上是欲扬先抑,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更加真实可感。也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这篇文章是成年后回忆所写,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阿长的“真”——真实、真心、真情、真诚、真爱。这些正是成年的“我”所怀念的。
读细节,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1阿长的睡相不好,让“我”很是难受。母亲婉言相问,可是“她不开口”,也没改。不开口,是羞于开口。不改,是不能改。阿长出身低下,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真实
2阿长教的道理,无一不是对“我”的悉心教养,是对“我”的真心爱护。——真心
3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听来虽是无知的,但阿长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从她“严肃”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其实跟她讲美女蛇故事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是在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告诉孩子,因而童年鲁迅和听美女蛇故事一样有了一种神秘感。——真诚
三、再品细节,升华情感
1. 品味“特别的敬意”和“新的敬意”情感的不同。明确:同样的词语,因为有不同的语境,因而表现的情感也不同。“特别的敬意”是幽默的调侃,而“新的敬意”是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2. 读第1、2小节,品味其中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明确:阿长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是前一个女工的名字,说明她没有自尊,流露了作者对她的深深的同情。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3
关键词:教案;教材;电子课件;板书设计;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70-01
教案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引和重要依据。备课对于教学开展来说是前提条件,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案是教师对备课中所做的各种课堂教学设想的最后酌定过程,是使教学内容系统、科学、完善、条理、深化的过程。备课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教学态度的重要体现。
一、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篇非常完备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教案的编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编写教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教案的编写主要分为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计划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编写等等过程。
(二)教案是教学督导的重要依据。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监控可发挥积极作用,它具有监督检查、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参谋咨询等功能。教案的主要作用是检验教师是否对课堂的教学内容熟知,教学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学方式是否和现实相匹配的最重要的标准。
二、教案的基本环节
为了顺利的完成一节(双节)课,首先要准备好教案,写好教案的基本环节如下:
(一)要掌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
(二)了解学员。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员。
(三)课堂开始的半个月内完成。需要在前两个环节完成之后开展,将教案写好,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三、教案的编写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 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为了方便教学目的的检查和执行,制定的时候要考虑其明确性,具体性,教学目的要紧紧的围绕着教学大纲、学生的素质情况、教材、教学的方法等实际开展,将全部的因素考虑进去。
2.对于制定教案的课程内容的重要性要有所熟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同时对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整个教材来研究重难点部分。
3.教学的选择是依据教学的原则以及教材的特点开展的,选择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硬件条件等来考虑和选择的,选择应该倾向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向。
(二)教案的设计。
1.教学板书的设计工作。教学板书在课堂教学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重点,所以在教案的编写当中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2.教案的一般内容和具体的要求:
具体到教案的内容是否需要详细是没有要求的,例如课堂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可以简写教案,而课堂经验相对不够丰富的新教师则需要详写方案。通常的情况下,教案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 (1)教学题目;(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及难点;(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
3.教案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说明。(1)教学目的。主要是用于表达教师课堂实施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2)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部分。这部分在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点,教案当中重难点突出,对于学生掌握教学的整体性,师生共同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有利的。(3)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课堂的授课内容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来选择,要充分的考虑实际情况。 (4)教学内容的引入。这部分是课程开始的导语,导语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进行设计,导语内容要能够对新课的导入起到积极的作用,导语要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尽快的加入到学习的行列当中。 (5)教学内容。这部分是整个课堂的核心部分,上面所说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为它的有效实施打好基础和服务的。
4.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要做好教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要处理好学生认知结构的问题,所以教案的编写工作不仅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罗列,而是要将教案内容与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在一起,将教和学二者的关系处理好。(2)教案的设计不仅需要围绕着大纲进行,同时还需要在内容上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做到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3)教案的环节、结构、思路等都应该具有科学性及严谨性,要能够确保对教学活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的填写要齐全、教学环节要完整。教案项目包括题目、教具、教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任课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等,这些内容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有固定的格式的,所以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所填写的内容要规范,若出现变动需要进行注明。
2.重难点内容的突出。这些必须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并且教学的开展需要和课堂的内
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围绕着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来开展,重点内容要做到重点强调,难点内容要注重分析透彻。
3.板书设计要有创新性。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很多创新点的劳动,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能够在板书当中展示其个性及创新的地方的。
4.教案的内容要不断的进行充实及完善。在教案编写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内容进行充实及完善。(5)电子课件。电子课件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的一个工具条件,它直观、容量大,许多用讲授法难于实现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的展示、演示、模拟得以实现,还可以节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板书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4
1.读熟《一朵云》并成诵,感悟诗歌的音韵美。
2.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识记生字8个。
3.掌握新笔画撇折,学习书写“云”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对诗歌音韵美的感悟力和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母卡片、生字卡片、云朵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当你见到他们时要用宏亮的声音读出来,发音要准确。
(出示声母卡片)
二、创设情境,观察板书,激发兴趣。
导: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洁白的云朵,他们有的互相追逐着,有的正在听太阳公公讲故事。可是有一朵云,却躲在角落里发呆。
画:一朵云彩的简笔画。
问:你们猜猜它在想什么呢?(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诗歌中去看看这朵云在想什么。
板书:一朵云
三、初读诗歌,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一)指名优秀学生读题目,再指名反复读课题,巩固对“朵”字读音的记忆。
你怎么认识“朵”字的?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利用拼音;向老师、同学请教。)
(二)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
(三)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点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采取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记忆字形。)
(四)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指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五)尝试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
(六)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1.同桌轮流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
2.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3.同桌练习合作读课文。(接读、齐读、轮流读等形式。)
(点评:从学习的起步阶段就注意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很好。)
(七)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好。
四、有针对性地识字。
1.四人小组读生字表,选代表带读生字拼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遍,读一读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识字、记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说又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4.用生字组词。(出示字卡)(接龙游戏)
5.游戏:摘云朵
指名到黑板上摘取一片云朵,认一认背面的字,然后当小老师带读手中的生字。
五、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巩固识字。
1.熟读诗歌,尝试用手打拍节读诗歌。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演诗歌。
(点评:采用打拍节、加动作表演,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教学方式生动、活泼。)
六、指导“云”字的书写。
1.课件出示:
明确笔顺:“云”字真神奇,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云”。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在书写“云”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边书空“云”字边说说笔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七、评价
同学评议这节课的表现,老师总结(表扬、鼓励为主)
八、作业
你想给自己留一项什么作业?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5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â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凤
凰
选 好
树 杈
垒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稳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粗 糙
不 仅
而 且
三、听课文录音,思考预习题2
四、读懂课文内容
(一)提问:“群鸟”指的是哪些鸟?向谁学艺?学什么?
1.“群鸟”指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2.群鸟向凤凰学艺。
3.群鸟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
(二)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为什么?)
1.猫头鹰仍旧不会搭窝,没有窝住。因为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凤凰讲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读有关课文。)
2.老鹰、乌鸦、麻雀搭的窝很粗糙,因为他们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
老鹰听刚说要在树上搭窝,就想,原来就是找个树杈,就飞走了。所以老鹰的窝只是几根树枝搭成的。(读有关课文。)
乌鸦听说要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以为自己会搭窝了,就飞走了。所以乌鸦的窝是用许多树枝垒成的。
麻雀虽然把窝搭在房檐下,却不舒服,因麻雀只听凤凰说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样就飞走了。他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窝为什么这么好?)
小燕子认真地听完凤凰讲怎样搭窝,学到了本领。
小燕子很虚心,从头至尾都认真听凤凰讲怎样搭窝,听完还向凤凰表示感谢,他真学会了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四)谁能给这些鸟的学习态度,按从差到好排排队,并说出排队的理由。
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了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他没学到本领,不会搭窝。
老鹰、乌鸦、麻雀都是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他们搭的窝都很粗糙。
小燕子学习态度认真,搭的窝最漂亮、结实又暖和。
五、按课文内容填表
六、教师先指导填一行,再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订正
七、小结·提问: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唯独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同上表)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提问:小燕子学习用泥垒窝一共有几道工序,按顺序说说各是什么
先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再回答问题,并用带点的词说话。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1.叼、拌;2.垒;3.铺。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学习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虚心就学不到本领。
(二)不认真学习,就学不好本领。
(三)要耐心地学完,才能学到本领。
(四)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习,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出各种鸟的不同语气。
(一)凤凰: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教,它的话要读得亲切而耐心。
教师示范:“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学生每人自己练习,只读凤凰说的话,然后指名朗读。
(二)提问:读猫头鹰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猫头鹰不虚心,认为凤凰“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应读出骄傲的语气。(读猫头鹰的话。)
(三)提问:读老鹰、乌鸦、麻雀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1.老鹰、乌鸦、麻雀只听了一部分就以为学会了,也表现很不虚心,应读出洋洋得意的语气。
2.课文中三、四、五小段写凤凰的话时,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号?
这里表示凤凰的话还未说完,这些鸟就不耐心地打断凤凰的话,朗读时这些鸟的话,要和凤凰的话紧紧接上。
练习这三段朗读时,只读对话,不必读提示语。对话的连接要紧凑。
3.分角色朗读练习。
(1)一人读凤凰的话,三个小组分别读一种鸟的话,注意语气和对话的衔接。
(2)指名4人练习朗读。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6
2、初步学会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点。
3、能语句通顺、连贯地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懂例文,能按方位顺序通顺、连贯地介绍一个地方。
教学难点: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点写。
教学准备: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懂例文,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它们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朋友们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笔来把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按方位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能写清楚每一个方位主要有什么?语句通顺、连贯就行了,对自己有信心吗?
二、学懂例文《我的小房间》
1、读例文,讨论:(1)读了例文给你什么感觉?
(2)例文的哪几句按方位顺序在具体介绍。
2、结合插图再读例文。
(2)用“○”标出每个方位主要介绍了什么?
(3)例文除了写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还写了什么?(告诉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描写,这样就能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你的介绍对象了。)
3、例文的开头、结尾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4、小结写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顺序写——有条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样的(或有什么用)——写清楚。
(3)有开头、结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确定习作内容,交流。
1、确定介绍什么地方(学生对自己的房间和教室比较熟悉,可任选其一,但不必硬性规定)。
2、在草稿本上写写习作大纲,打算按方位顺序介绍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纲补充具体内容,注意:
①尽量说出每一处物品的特点、用处。
②有开头和结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独立作文,反复修改。
教学过程:
一、独立完成习作。
要求:有条理、写清楚、写完整。
教师巡视、点拨。
二、反复修改。
1、将写好的作文念出来,边念边改。自己要学会修改文中病句,如语意重复、词语搭配不当、用词不确切、语序颠倒、错别字、添漏字等。
2、师选择几篇例文,评改修正,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文章,再度修改。
(1)按习作的3点要求,学习别人的长处,进行补充整理。
(2)说说自己哪一处写得比别人好。
三、抄写习作。
抄写过程也是一次修改过程,写文章要精益求精。
板书:
有条理按方位顺序
写清楚什么地方有什么(怎么样,有什么用)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读、写分数。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 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并能正确地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圆纸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这多彩的秋天, 有两位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郊游, 在秋游中还有数学知识呢?看图上的两位同学都准备了哪些吃的呢?他们在说什么? (播放录音: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各分到多少?)
二、操作交流, 感悟新知
1.直观操作, 初步感知。提问:从图上看, 他们带了哪些食品? (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 , 怎么分才公平呢?什么是平均分呢? (每人分得的数量一样多) 。游戏:要求大家用拍手的方法表示每人分得的数量。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几个? (学生拍2下手) 。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几个? (学生拍1下手)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几个?追问:分一个蛋糕怎么不拍手了? (学生议论:每人只能分得半个, 不到一个, 不能拍手) 提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半个。 (出示图) 这半个蛋糕能用整数表示吗?那么又可以怎样表示呢?讲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半个, 这半个就是2份中的一份, 也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写作:。提问:另半个蛋糕也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份都是它的。揭题:这个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2.操作理解, 深入认识。折纸:我们认识了, 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先折一折, 把它的涂上颜色。 (学生动手折纸) 交流:学生边展示折出的各种形式的, 边介绍折纸的方法。小结:无论怎样折, 只要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 每份都是它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折的动手实践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含义:只要平均分成2份, 其中的每份就是它的, 与一份的形状没有关系。)
3.联系生活, 丰富认识。谈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份可以用表示。那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用分数表示的实例。如, 一块黑板的一半可以用表示, 一本数学书的一半可以用表示……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 每份就是它的
4.认识几分之一。 (1)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 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学生议论) 。操作:请大家从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纸片中, 任意选取一张折一折, 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展示不同折法的情况:交流:结合折纸的过程, 说说它们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一?展示不同形状的纸片, 涂色部分都表示的情况:提问:为什么形状不同, 涂色部分都是它的?小结:虽然纸片的形状不同, 但它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 所以每份都是它的。 (2) 教学各部分名称及写法。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写法和读法, 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写一写、读一读。小结:我们写分数时, 应先写分数线, 再写分母, 最后写分子。 (3) 做“想想做做”第1、2题。 (投影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请学生完整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4) 猜一猜, 涂色的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投影想想做做第3题) 追问:几个纸条一样长, 平均分了以后都涂一份, 涂色的部分怎么越来越少?小结: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每份就越少, 说明分数是有大小的, 我们就选几个分数来比一比。 (设计意图:用猜一猜引起学生的思考, 初步感知分数的大小, 进一步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并为大小的比较埋好伏笔。)
三、课内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要注意的想提醒同学的?
四、游戏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8
【教材简析】
《月球的自述》是六年制四年级语文的一篇说明性课文。通过自述的方式来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使学生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能用第三人称来介绍月球的各种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一起去一个神秘的星球看一看,好吗?(登月资料)
2、刚才你们看到的星球就是(月球),是的,这个遥远却又亲近的星球,寄托了我们许多的幻想。而今,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能够近距离的了解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月球的自述
(板书)
二、初读课文
1、什么叫自述?
3、同学们刚才在读的时候也许有些词语还不太理解,请同学们再读文,同时可以点击词语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4、谁来说说,你从月球的自我介绍中知道了什么?
板书:美称 大小 光亮 气象 地貌 思乡 盼望登月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同学们,月球向我们介绍了那么多,接下来请同学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内容,小组合作学习。
2、出示合作学习卡:
合作学习卡:
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是。
我们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1、读课文,用第三人称介绍月球的情况。
2、读读课文,试着把课文的意思画出来。
3、读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我们小组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3.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提示:(1)小组里意见要统一,确定好合作学习内容
(2)选择适当的方法。
(3)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
4.交流学习卡片,讲读课文。
四、获取信息并交流
1、同学们从课文中了解了许多月球的知识,肯定还想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内容,老师在每个内容后面都链接了一些网址,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看一看,还可以在电脑上做个摘录卡,把感兴趣的知识摘录下来。(内容粘贴、做成powerpoint等)
2、交流
五、小结: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9
(1)了解“淇淇”的艰难生活经历。
(2)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3)引发人们对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深深思索
教学重点: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难点: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阐释道理
一、导入:
长江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导致许多生物生存危机,白鳍豚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介绍白鳍豚的文章。
二、讲新课:
1.交流资料:
1980年1月11日,渔民在长江洞庭湖城陵矶捕到了这只体重36.5千克、体长1.45米的雄性幼豚,取名为“淇淇”。
补充资料:,7月4日,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去世,人们了解白鳍豚的生活的这一窗口就这样关闭了。“淇淇”由人类成功是养了22年,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4头淡水鲸类之一。去世前,“淇淇”已体长2.07米,重达98.5千克,约25岁,在淡水鲸类已属老龄,相当于人的70 岁高龄。
2.交流字词
微薄bó 白媪ǎo 孑遗jié 趋势qū 树蕨jué 庇护bì
弥补mí 奢望shē 容纳nà
3、交流探究
(1)、这篇文章用许多方法来介绍“淇淇”,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2)、对白鳍豚这样的孑遗生物造成生存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和乱捕滥捞。)
(3)、如果白鳍豚灭绝了,那么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4)、为了保护仅存的这些白鳍豚,你认为长江流域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自然地理环境?
(5)、除了白鳍豚之外,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濒危动物?你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三、展开联想
据有关报道,“淇淇”已经死去,想一想“淇淇”去世前的生活情景,写一写“孤独的淇淇”。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10
1.1 人口老龄化的背景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 占总人口的10.41%, 其中, 65岁以上人口达到8 811万, 占总人口的6.96%。依照人口结构的标准,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家庭人口结构带来的生活压力, “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 “空巢老人”现象愈加明显, 传统的养老模式正在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化。居住建筑的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 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 已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所以一种新的养老方式———社会集中养老的老年人集中供养中心和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各种形式的老年人住居形式应运而生。
1.2 我国与国外老年公寓的对比研究
1) 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达到支持老年住宅全速发展的程度。一些养老院的设计缺乏细节与尺度感, 还有一些老年公寓就是用办公楼改建的, 根本没有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缺乏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另外, 养老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 人们往往认为老年公寓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敬老院”, 常将其和子女不孝顺、无依无靠联系起来, 旧的传统观念, 成了制约老年公寓发展的一大障碍。
2) 法国的老年之家。
法国的老年之家设计一方面考虑老人的自立性, 包括他们长期生活阅历所形成的所有要素———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及相应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当老年人要加入团体进行集体活动时, 应能获得一个空间及适宜的社交环境, 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依赖性。比如在已有建筑形象和轮廓的基础上, 利用平瓦屋顶、悬挑构件以及凉廊等建筑元素提供了视觉上的尺度感, 建立了房间和周围的关系, 促进了老人近距离交往活动的发生[1]。
2 对山海关老年集中供养中心调研与分析
1)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住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特征。
以环境行为学为依据, 分析老年人的心理、行为以及对交往空间的需求。进入老年后, 人的生活结构发生了重大转折, 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3,4,5], 影响了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判断、理解。在生理特征方面, 老年人的各种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退化, 感觉能力、观察能力、行动能力等逐渐下降或丧失。因此, 老年人的行为空间和环境设施要补偿他们各种能力的降低, 并应维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的生活能力。这些变化和需求对居住条件、住区环境、城市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2) 集约化发展对城市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影响。
集约化住区作为一种重要的都市居住形态, 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我国, 集约化住宅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大中城市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6,7,8]。一方面, 它大大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与居民持续增长对住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节约了城市土地, 改善了混乱拥挤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 由于长期忽视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 对集约化住宅的居民生活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8], 如居民生活缺乏安全感, 隔离了人与自然的接触, 人际交往的淡漠, 不利于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健康等。在集约用地和居家养老的发展趋势下, 满足老年居住者的心理和行为需求,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环境的沟通成为集约化居住景观环境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实际调研。
基本特征:山海关老年集中供养中心, 位于西关大街的北侧, 与大街村隔道相邻, 东侧为北后街村, 西侧与北侧均为农村的温室大棚, 临近附近的城中村, 为新建而成的现代化供养中心, 作为老年公寓的养老场所。
调研分析:
a.山海关老年集中供养中心的东侧毗邻北后街村, 南侧为西关大街沿街商店, 建筑坐北向南, 呈三合院的形式, 主入口在西侧规划路进入。中心分南北两栋四层的主楼间距30 m通过东侧的三层楼链接, 高13 200 mm, 建筑外观为灰白色高级外墙砖。东南北三面围合向西主入口方向形成一个大的庭院, 绿化较多, 公共设施配套齐全, 能满足老年人休息、聊天的需要。另外, 建筑东侧三层的平屋顶设计为屋顶花园。
b.由于是新建, 所以房间的开间与进深以及走廊宽度、楼梯设计等等方面都比较符合老年人的建筑设计规范。室内呈集体宿舍状和套间式, 老人不容易互相打扰, 每户设单独的卫生间, 并且设置公共浴室。
c.全面配备图书室、棋盘室、活动室等老年人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
3 山海关老年集中供养中心的建筑设计
1) 山海关老年集中供养中心基本原则是“以老年人为核心”, 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利用完善的公共设施, 将建筑与室内设计共同协作同步进行, 创造一个安全、方便、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
2) 绿化设计。考虑到建筑日照间距与防火要求, 外庭院设计化整为零, 将大尺度空间划分为若干尺度的小空间, 如庭院硬地、步行道、荷花池等;步行道边缘加双扶手, 满足自助型老人散步、逗留的需要。靠近入口门斗处设置两片方形草坪, 并安放木质座椅, 形成领域感, 为老人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户外环境。庭院地面设地灯, 夜晚灯光闪烁, 形成动人的艺术效果, 可以鼓励老人走出室内到户外环境中去。老人喜欢在水边散步、驻足、小坐, 夏秋季节, 跌水喷泉、流水等周围是老年人聚集的重要场所。在庭院的平面布局中, 水景有效的分隔了空间, 同时也调节住区的微气候循环, 如调节气温、丰富景观效果等。
3) 楼梯与走廊。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空间, 适当加大这里的面积, 即可促成交流的场所。另外, 楼梯照明注意隐藏光源, 设置地灯, 不能直射入眼, 以防止踏步表面出现阴影或自身的投影。根据老年人行走需要, 踏步高应在150 mm以下, 且一个楼梯内踏步的高度应保持一致[9]。另外, 踏步的颜色在顶面与立面应区分醒目, 方便老人识别高差和转折的位置。
考虑到老人碰面聚会、聊天娱乐等活动, 走廊在设计上常采用扩大宽度的设计方法。首先, 将走廊宽度设计为2 400 mm, 并设置外挑1 800 mm的凸窗, 凸窗旁设置座椅, 形成交往空间, 方便老人休息与交谈。另外, 在走廊的两个尽端大面积开窗, 形成穿堂风, 加强空气流通。墙面上高低不同的小窗户不仅有利于通风, 而且在建筑外观上也与凸窗形成虚实对比, 丰富了建筑外立面。
4) 屋顶花园。屋顶花园的设计, 不但增加了绿化面积, 扩充了老人休闲娱乐的空间, 同时也解决了屋顶的隔热和保温问题。首先, 在屋顶两侧用规则的几何形的花草点缀, 地面铺防滑面砖, 中间用疏密有致的花草进行呼应, 丰富景观轮廓。用高度超过1 100 mm的钢木结构作为屋顶花园的栏杆, 花园内放置几排带遮阳伞的座椅, 满足老人聊天、下棋的需要。另外, 将建筑西立面设计为玻璃结构, 楼梯的进深与宽度加大, 并通过一个玻璃连廊与屋顶花园相通, 从而构成一个疏散通道。
5) 活动室。活动室的多样性是鼓励老年人使用的条件之一。另外, 由于室内活动空间属于半公共地带, 所以, 活动空间的位置与其他空间的视觉联系也决定着室内活动空间使用率的高低和老年人的交往程度。
山海关老年集中供养中心活动室主要在二层, 主要种类有阅览室、棋盘室、游艺室等, 满足不同兴趣的老人自由选择。另外, 在每层楼中间设置一间公共活动室, 作为传递信息与集会的需要。老年公寓通过走廊上的窗户与外庭院保持视觉上的联系, 可以吸引室内的老人加入到户外活动中来。
6) 医疗室。老年人经常处于疾病突发的情况, 山海关老年集中供养中心在底层靠近入口门厅处设计有医疗室及值班室, 24 h值班并和120指挥中心可直接联系, 方便急救, 每栋公寓内设紧急呼叫按钮, 直接接通医疗值班室, 医疗室内设有一般急救设备, 医疗服务是现代化老人供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7) 老年人卧室与窗户设计。老人卧室不仅要满足通风与采光等“住”的需要, 而且要试图营造“家”的温馨, 提高老人居室的品味。老人患白内障的较多, 容易把青色与黑色、黄色与白色混淆, 因此室内色彩的处理应使界面交界处色差明显。二楼某老年卧室兼有书房与起居室的作用, 设计上主要考虑床、书桌、休息座椅以及活动空间等因素。如老人睡床左右两侧均不靠墙, 有利于上下床方便, 也有利于护理人员帮助护理时操作, 床边要设置把杆和扶手, 并根据需要增加斜倚功能, 使老人起床更省力。床头灯易于调节照射角度及光线强度, 便于老人按照需要时随便调整。另外, 针对老年人健忘、懒散, 习惯就近拿取常用物品的生活习性, 床的两侧需适当设置格架来放置常用物品, 如药瓶、眼镜盒、收音机、衣物等。
窗户是观察室外景色的“眼睛”, 其位置应能给老人向外观望的机会。在设计时要考虑有充分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让老人躺在床上能看到窗外的景色为好[10]。根据老年人身高, 推算出其居室窗台高度最好在750 mm左右, 老人可以坐在窗台前看到室外的情况;如考虑长期卧床的老人坐在床沿观望室外的需要, 窗台还应放低400 mm~450 mm, 这样平卧时也能看到街道上部景色。窗台的宽度宜适当增加, 一般不少于250 mm~300 mm, 以便放置花盆等物品或扶靠观景, 矮窗台里侧均应设置900 mm~1 000 mm的安全栏杆。
4 结语
现代老年公寓设计, 应充分体现“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宗旨, 融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只有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式的需求, 才能创造一个安全、方便、亲近自然的体现老年人生活规律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晓东, 钟声译.老年人居住建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洪涛, 赵伟韬, 吕研, 等.基于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J].北方园艺, 2008 (1) :163-164.
[4]刘碧英.老年人心理特点与心理保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 (3) :237-374.
[5]李德明, 陈天勇.认知老年化和老年心理健康[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4) :560-564.
[6]鲁慧敏.浅谈超高层建筑环境心理问题[J].山西建筑, 2007, 33 (5) :39-40.
[7]张卫东.都市老年人居住环境心理初探[J].心理科学, 2005, 28 (3) :681-682.
[8]马以兵, 刘志杰.我国老年居住环境的现状与发展[J].中外建筑, 2008 (10) :23-24.
[9]周燕珉.住宅精细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0.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11
2.学习课文是怎样把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具体的。
能力目标 3.总结围绕一个意思写好场面片段的方法。
情感目标
热爱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1.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活动场面写具体。
教具 投影、每人发一张纸(画方位图)、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学生写文章往往部分重点,部分主次,像记流水账。通过学习本课,失学生在写作方法上得到指导。
教学体会学生基本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一、教师启发谈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读词语卡片,理解词语意思
四、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五、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六、小结写活动场面的方法
七、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八、练习找中心句
九、再次总结把场面写具体的方法
十、多音字组词
同学们在学校里每天要度过好几个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玩耍、做游戏、聊天,做各种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课间十分钟带给了同学们欢乐和幸福的童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同学们是怎样度过他们的课间十分钟的。
(一)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
(二)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在书上标出课文中的同学们课间做了哪些活动。哪是详写,哪是略写,(板书: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是详写;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玩“老鹰捉小鸡”等活动是略写。)
(一)读词语卡片。顿时沸腾喝彩小将回合胜负纵身一跃敏捷迅速张望密切合作沉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轻巧海底捞月欢畅丰富多彩
(二)理解词语,学生查词典。顿时:立刻。沸腾:指情绪高涨。喝彩:大声叫好。回合:指双方较量。敏捷:迅速而灵敏。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一)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方位词组。(校园的东墙边;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操场的西边;操场中间。)
(二)在老师发的纸上,根据方位词组画一张简单的活动分布图。因各人的绘画水平不同,可以画出简单的人物动作和景物,也可以只把活动的名称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一),思考这三段的开头都先交代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交代了各种活动的位置,这样写清楚、明白。)
(一)要有详有略,抓住两三个小的场面作为重点来写,其它的一带而过。
(二)写活动场面不光要写参加活动的人是怎么做的,还要写出周围观众的表现和情绪,这样才会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活动场面时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
(一)投影打出第一组句子,进行删词比较。
1.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一抬腿,沙包从裤腿边飞了过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组句子,找一找哪里不一样,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轻巧地”和“嗖”两个词。“轻巧”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动作敏捷、灵活。“嗖”这个象声词说明沙包飞过来的速度很快,还带着风声。如果没有这两个词,这个句子就没有了生气,就不够具体。)
(二)投影打出第二组句子,进行比较。
2.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两头丢包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发动进攻。(第二句少了“密切合作”,“猛攻”变成了“进攻”)“密切合作”说明了两头丢包的同学配合得非常好。“猛攻”说明了他们丢包时速度很快,来势凶猛。这两个词突出了丢沙包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一)本课写了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是围绕课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二)读一读这句话的上文和下文,它在这里起着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概括写出了活动场面的特点。)除了前面总结的以外,还要注意:
(一)抓住场面的特点来写。本课就是围绕“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展开写的。提到的七种课间活动说明了“丰富”。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得比较具体,写出了活动非常有趣,表现了“多彩”。
(二)要把句子写具体,可以用比喻及准确的动作词语、形容词、象声词等。从本课中找出三个多音字练习组词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指名读词语卡片,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本上画出方位词。听三个同学分别读2、3、4自然段学生讨论,说说你学会了怎样写活动场面。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句子,进行比较。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达标测评回答问题:课文中都写了哪些活动?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针对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16*课间十分钟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12
2、学会新笔画竖弯,会说出名称,会书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复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si。
2、用卡片“开火车”读基本笔画:¬;熟字:
一、五、土、玉、日。
二、自学课文。
1、要求:看看图想想意思,读读音节认清字形。
2、各自轻声读音节。
三、看图说话。
1、图上画着什么?
(可以这样说:一只小熊手里拿着4个气球。)
2、数数说说:花儿旁有两只蝴蝶,“两”数数时说“二”。天空中飞着3只小鸟。地上有5朵花。
三、字词教学。
1、用拼音出示新笔画名称:shù wān(竖弯)。鼓励学生自己学习新笔画。
2、指名学生读字音,说笔顺。“四”可让学生边看课本上的笔画笔顺边书空。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在音节下摆出生字卡片,让音节与生字对上号。
2、击掌听音找出卡片。如:教师击掌四次,学生找出卡片“四”,并正确读出。
五、作业指导
第1题,练习书写,难点是“四”。注意要写得扁一些,先里头,后封口,里面的“l”要写在竖中线的右面一点。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13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 经过国家有关机关明令核准并公布的, 城市中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 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都面临着重大的变化, 如何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现有的区域中进行保护性开发, 既要保留它的原始风貌, 又要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山海关古城为例, 首先对它的历史和自然地理环境, 以及在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以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为理论依据, 结合山海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对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 提出一些保护性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 总结了这种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开发的方法, 及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二、山海关古城的概况及发展
山海关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绮丽、气候宜人,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旅游胜地。山海关古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是集军事防御和城市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是目前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 、山海关古城概况
山海关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 境内长城26公里, 古称榆关, 也称渝关。明朝洪武十四年, 徐达奉命在此修建山海关, 因其倚山连海, 故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北临燕山山脉, 东傍渤海之滨, 地处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 是文化的交汇点, 并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平时, 它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 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的城池是一座周长约4公里的小城, 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 以城为关。城高14米, 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 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 全长26公里的长城线上, 分布有129座城堡、关隘、敌台、城台、烽火台和墩台, 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 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长城建筑, 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城中最具山海关独特地域文化的微弧形顶的民居, 被称为山海关古城的瑰宝。
历经千年的风雨与战争的洗礼后, 山海关古城及城内破旧不堪的建筑极不协调。几处古建筑摇摇欲坠, 低矮的民宅拥挤不堪, 曾经固若金汤的城墙满目疮痍。由于岁月的侵蚀, 加上近百年来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 使山海关古城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城墙多处出现大面积倒塌, 未塌毁的城墙也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结构性的墙体变形。绝大部分墙面都存在着风化剥落的问题。古城内居民各家各户任意改造古院落和古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很多古建筑已经濒危。临街商铺更是杂乱无章, 不仅破坏了古城风貌, 而且达不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要求, 所以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 及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在山海关古城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造热潮, 对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二) 、山海关古城区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山海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是秦皇岛这座著名旅游度假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但是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 山海关古城已失去明清鼎盛时期的辉煌, 古城内众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古城布局日渐破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 山海关提出“以关兴城、以城促关”的城市建设原则, 这是立足于山海关的客观实际, 对山海关城市发展的客观总结和科学定位, 是山海关当前与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山海关近几年大力推进实施东罗城内的工程建设, 在深度挖掘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大明城军事体验区、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四合院商住区等五大功能区, 山海关古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以旅游业六大核心要素为主体的休闲体验及度假式复合型旅游文化产业园, 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并组织专人编撰《山海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在“旅游立市”方针的指引下, 加速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山海关是历史文化名城, 其城内的明清建筑与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人文风貌, 具有重要保护意义。但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对原始的建筑或多年历史形成的风貌产生破坏, 因此, 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就成为重中之重。下面就简述一下山海关古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建设性破坏。
建筑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经济特点, 深刻揭示历史现实生活的本质, 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大兴土木, 这就会破坏城市中原有的需要保护的历史遗迹。
2、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在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 设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仅仅以文物数量和历史价值作为标准, 而忽略了整体保护, 例如整个街区。单对其中的个体进行保护, 而任由区域内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或景观自由发展, 破坏了区域的整体效果。
3、保护资金紧缺。
在山海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 整个规划的预算大概是总投资20个亿, 预计工期12年 (2003年-2015年) 。但是在如何保证整个项目的可持续运作、资金的可持续投入、收益情况, 和如何吸引投资、招商引资上, 还缺乏必要的长效机制、保障措施与对策。
三、“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一)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有机更新”理论, 是由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文化发展历史和规划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 对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经过长期研究后提出来的。
(二)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
介绍“有机更新”理论具体内容之前, 我们先认识一下“有机性”。“有机”字面上是有生机有生命。有机体是有生命的物体, 城市的有机体就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个体。将“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 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而与自然的结合, 则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活的”有机体对待,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更新”一词包含了改造和重建, 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中需要保护的地段的形态结构进行优化, 对社会经济发展内容进行调整, 并且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名城中被保护的地段适应当今生活的需要, 而进行的一系列改变。
“有机更新”就是从原有的城市结构,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进行的一种更新活动。
“有机更新”是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 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 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 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使每片区域的发展达到相对完整, 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 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达到有机的更新。“有机更新”理论认为, 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布局, 像生物体一样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 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城市结构,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 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 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还包括许多旧城, 切实可行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 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吴良镛老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主张对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 例如在什刹海地区的规划设计中, 他主张, 首先质量较好、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 房屋部分完好者加以修缮, 已破败者拆除更新;其次, 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再次, 新建住宅将单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结合, 探索“新四合院”体系。
(三) 、“有机更新”理论提出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结构处于转型阶段, 现代化进程中对旧城改造的需求很大, 同时新区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增长, 这使有些旧城逐渐走向没落, 甚至成为城中村。古代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建造都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提倡城市应融入到自然当中。随着现在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 不再崇尚自然, 不再追求这种统一, 人们要改造自然, 在城市建设中, 人们就忽略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环境与历史的保护。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新事物的建立, 而忽视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从原有事物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正是这种既要遵从时代发展、紧跟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又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逐步形成了这种在“保护中求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
(四) 、“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和保持历史人文因素, 而且还要将美学和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 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根据吴良镛教授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论述和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来看, 在总体上, 可以认为“有机更新“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1) 城市整体的有机性
作为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 城市从总体到具体细节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和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一样, 彼此不仅相互关联, 同时还能和谐共处, 形成整体的秩序与活力。
(2) 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
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 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 (如供居民居住的四合院) 和城市组织 (如街区) 也要不断的更新, 这是必要的, 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新的城市细胞仍应当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
(3) 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城市的更新也应该如此。
四、结合“有机更新”理论的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对山海关来说,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完全保护古城原始风貌是不行的。古城区许多的旧民宅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应该加以改造, 求得新的发展。只有一手抓改造, 一手抓改善, 提高保护水平, 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才能在实施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中进行积极、审慎、渐进的有机更新。
(一) 、对山海关古城保护的意义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山海关, 其古城区是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 它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 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 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 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 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 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整个环渤海经济区来看, 山海关居于整个经济区域的中部, 经济区位优越。主要体现在:山海关地处环渤海大都市密集区、大北京地区边缘圈层, 位于京唐秦城镇发展轴和沿海产业经济带交汇处。而山海关所处的秦皇岛市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出海口和亚欧大桥北方桥头堡群之一, 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 西南距天津220公里, 北距沈阳400公里, 东与大连隔海直距200公里。因此山海关的外部经济区位非常发达, 而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资源也存在着强劲的外部需求。山海关山、海、关、林等极好的资源组合完全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前景广阔。
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1) 一般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我们本着从原有的城市结构出发,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更新, 坚持按照“有机更新”这一理论为指导思想。首先, 尽力保留和延续原有城市空间规律和社会网络结构。
长期的发展使传统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情味, 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这些特色和规律, 将其作为更新的基础和源泉, 融汇在新的空间组织中, 使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保持和谐一致。保存和延续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网络, 即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联系, 挖掘旧城生活的丰富内涵, 从而创造出宜人的城市空间。
其次, 挖掘和保护历史街区丰富的内涵。城市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造就了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只有挖掘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才能在历史街区更新中体现出城市的内在神韵, 并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城。当然, 这种城市文化的延续并非照搬旧城的模式, 而是在对旧城文化充分体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再创造。
再次, 激发历史街区的社会活力, 以维持持续的经济繁荣。
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略的, 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住可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共同进步的因素, 激发城市潜在的社会活力, 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城市土地使用价值, 以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
最后, 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污染的加重, 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各个领域都在做一些希望不是亡羊补牢的挽救工作。加大环境改造的力度, 使城市的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建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空间宜人的新型社区。
(2) 山海关古城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
对于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采取的措施有强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度假相关产业的发展, 弱化其工业职能, 可以通过搬迁关城内零星工业用地来实现, 例如, 关城内用地以居住和商服为主, 西关以居住用地为主。不仅如此, 要保留古城的规模和结构, 应该尽量减少山海关古城区人口, 控制山海关的人口规模。保护山海关古城, 开拓新区。
(3)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保护古城“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二城为峭、一线逶遣”的城防体系平面布局特征;延续古城关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 东西大街为横轴, 南北大街为纵轴的典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特征;强化关城和东西罗城以群山为背景, 形成了高 (角山) 、中 (城楼、城墙) 、低 (民居、商业、府第) 三个层次的空间轮廓;延续和强化古城中轴线:威远楼—钟鼓楼—望洋楼及其延长线上的山海关火车站钟楼。
(4) 对古城区风貌的保护
古城区风貌保护可分为古城区整体风貌保护和文物古迹、景观环境保护两个体系。保护范围涉及关城及东、西罗城, 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确定需要保护的内容, 比如东罗城有保存较好的城墙, 关城内有典型的四合院民宅等。根据他们存在的环境、价值, 来划定保护的范围。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在古城区内的道路结构受到严格的保护, 对新建的建筑物要与历史景观相辅相成, 并控制好其高度, 以免破坏原有的轮廓线。加强古城区内的绿化, 杜绝污染源的出现, 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文物古迹及景观环境包括三类:各级政府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体现古城传统风貌, 对古城风貌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东三条至东八条及东大街沿街这些历史街区。具体的保护措施应该包括:保持现有街道的比例尺度;加强街道两旁的绿化工作;街道应该具有连续的建筑界面;建筑形式应该具有山海关地方的传统特色, 同时不同大街应该遵从其各自的历史风貌。
(5) 对古城其他方面的保护
在保护山海关古城现有城市结构, 和几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 顺应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潮流, 做好对上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对山海关古城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建设用地区域。包括保护区外围允许建设的区域, 要严格控制其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 注意要与保护区内和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受保护建筑相互映衬, 有机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长城及关城以西区域;长城及关城以东区域;威远城、边墙子烽火台、孟姜女庙等;保护区周边区域;角山周边区域。具体包括古城区空间景观结构的规划和社会生活场所的规划。规划区内建筑形式要与周边环境相统一;通过一些标志物来体现特色;对区域内的原有建筑, 进行保护性修复, 以展现其原有风貌;修建主题文化景观区, 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为建设区内居民提供足够的绿化空间和休憩场所;进行文化广场的建设, 突出其展现传统文化的作用。
此外, 控制古城区人口数量, 做好住宅建筑容量规划,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 对古城区的保护性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古城保护与更新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是城市设计的基础;更新部分的城市设计应体现对传统空间设计手法的继承关系, 也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继承的关系。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 其形态和结构必然是这些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总之, 在充分研究古城区经济文化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还是对古镇和老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在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中, 如何保证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 使城市具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留待今后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规划.2003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冀教版山海关教学设计11-12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优秀教案设计06-10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的教学设计11-06
七年级下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07-2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反思09-13
李东卫: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实录07-10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两课时09-13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1-07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教案10-21
山海关课文原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