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2024-07-01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通用12篇)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1

徐梓, 本名徐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 一脉相承, 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 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徐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 又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作为一名学者, 我将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 学术原因归结为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百年来, 我们的传统文化充当了经济落后的“替罪羊”, 主流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的是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针对这一情况, 有人说“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自己的心, 用自己的双手割断了自己的脐带”。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 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 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做得这样决绝, 和自己的传统过不去, 和自己的祖宗过不去。我们一直是在激烈地反传统, 将我们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我们的传统, 把我们今人的不作为诿过于我们的祖宗, 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传统的“根”上, 是传统文化造成我们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种种不如意。然而, 20世纪60、70年代, 属于汉文化圈的亚洲四小龙兴起,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 我国经济大踏步式地高速增长, 跃居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这时, 我们发现将经济落后归罪于传统文化的外部条件消失了, 激烈地反传统实在过于鲁莽, 因而很多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也就是势所必然。

第二, 持续地、极端地、无条件地反传统, 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种植下这样一种意识, 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 是现代文明的绊脚石。在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下, 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完全否定, 传统文化的地位被彻底贬斥, 传统文化的面貌被全盘抹黑, 造成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 后继乏人, 以至于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分子, 无论拥护还是反对国学教育, 大都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的素养可言, 很多人甚至连祖国语言也不能有效地使用。现在, 我们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也是出于弥补百年来激烈地反传统所造成的鸿沟和传统文化的断裂。

第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并逐渐深入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现今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社会结构深层处的变化派生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方面, 旧有的社会规范对很多人已经失去控制力, 但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 新的社会规范正在建立, 但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势下, 官民之间、贫富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医患之间的各种社会冲突经常发生, 政治上的行贿受贿、贪污腐败、滥用职权, 经济上的制假造假、弄虚作假、欺瞒诈骗, 道德上的不孝父母、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社会失范现象频发。要想解决当今社会的乱象, 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就有必要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奠定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 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立足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 人们才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有共同的愿景和追求。而这个基础中最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 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第四, 科技, 特别是通信领域科技的迅速进步, 使得经济全球化或世界一体化已初现端倪, 各个国家的开放、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 更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而且, 我们要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之间并不必然是对立的关系。相反, 越是民族的, 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一体化, 正在于民族的多样化。如果全球化的终极指向是各民族文化的完全一致, 那将是可怕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挑战时人类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 都有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价值, 都应该受到尊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涵的“文化自尊”, 与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尊重其他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尊重”同样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遗存, 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如果我们只是向外国学习, 从国外引进, 而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贡献, 两手空空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是与我们的悠久历史、丰富遗存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西化, 就是美国化, 可以不顾历史文化传统, 也可以不顾现实环境而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是一种其他文明都必须降服的主流文明, 中国靠上去、贴近它、融入其中就行了的看法, 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放弃, 更是对这种独特价值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放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表达出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应该也能够作出贡献的心声。

从学术方面来说, 我认为传统文化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经典文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对教育而言, 就是要教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那什么样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呢?在我看来, 就是各个民族, 并且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因为民族文化的经典是那些历史上具有最聪慧的头脑、最伟大心灵的人们的产物, 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四书五经》的内容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今天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 国学经典教育就是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教育, 是博雅教育, 是通识教育, 是人文教育, 是素质教育, 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二法门。我在演讲中经常强调这样的一个观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 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 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使我们的后代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亲近、认同这个家园, 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将自己生命的根须, 扎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 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 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中国教师》:在教育领域, 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怎样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

徐梓:无论在大、中、小学, 我认为经典诵读就很值得提倡。根据甘阳先生的说法, 美国的通识教育有两门核心课程, 一是人类文明, 二是经典研读。人类文明课程会讲述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 而经典研读课程则是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罗蒂等人的一系列经典原著的研读。作为中国人与中国学生, 我们有必要学习我们民族的经典, 即国学经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我们不但要学习民族文化、国学经典, 而且也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西方文化的经典。就我个人而言, 我对西方的文化也很感兴趣, 平时主要读两种书, 一种是外国人的著述, 一种是古代典籍。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还可以体现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对大学的通识教育, 有很多人在探索, 有多种模式, 我赞同甘阳等人的一些说法与做法, 如我们不能将通识教育完全变成概论式的 (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 流于表面。我认为有必要从经典入手, 甚至一部经典可以开设成一门课程, 能够上一个学期。10多年了, 我一直在学校给学生上一门公共选修课——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 就是将蒙学读物作为一扇了解各个时期文化风貌的窗口, 从最初的《史籀篇》、《仓颉篇》, 一直讲到后来的《弟子规》、《教儿经》。这样做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启蒙教材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了解其各种类型, 但还是太散, 不聚焦。如果就其中的某一个文本, 比如《幼学琼林》, 进行专门的讲授, 讲授一个学期, 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许会更加凸显。

《中国教师》: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的培训班或“读经”活动, 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 您认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徐梓: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的“读经”活动, 应该说对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功劳和贡献。这项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一直持续到现在, 已有20多年。对此, 我们要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 为什么家长不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体制内的学校, 而是送到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许多家长之所以会这样做, 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我们体制内的学校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或者说, 他们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失望。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传统文化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我们的民间力量在努力, 是广大的家长们在努力。它表达的是家长们对现行教育改革失望之后的一种无奈之举, 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们的一种自救与自助。

然而, 这些体制外的教育机构, 也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 没有一个整体的擘划, 没有科学的设计, 易于出现跟风、攀比的情况, 学习的计划性和连续性不强, 不能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活动。另外, 还会出现低俗化的情况。一些培训班会迎合社会上一些人的需要或兴趣, 以占卜、算命、风水、测字等为主要的培训内容。还有功利化的问题, 为了赚钱, 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无限地夸大, 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向社会宣示和传播。这不仅会给国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而且还对当前的国学教育造成严重的伤害。

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之所以有市场, 主要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 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分量严重不足。所有的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优质的教育,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文化营养, 但当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机器, 而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考试的工具, 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地学到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 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满足家长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我认为有必要改变一些现行的做法。比如, 一方面, 允许那些存在时间长、有影响, 主办者又有良好教育理念的私塾、书院存在, 使其合法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但与此同时又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 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见, 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堵死自行实施义务教育之路, 只不过是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要给予它们一定的自主权, 尊重其办学传统, 在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聘任等方面, 不必与体制内的学校强求一致。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应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 设置专门的课程, 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推广的。但直到现在, 全国只有山东省将其纳入了必修课程, 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现在主要还处于校本课程的层次, 最多也只是属于地方课程。

《中国教师》:一些学校会将《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带进课堂, 您是如何看待“国学经典进课堂”这一现象的, 您认为这些活动会给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梓:我认为这很有必要, 但现行的做法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问题的焦点不在于经典该不该进课堂, 而是什么样的经典、什么时候进入课堂, 教的对象和学的主体是谁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相应内容的问题。这里, 我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不主张学习伦理道德色彩过于厚重的内容, 如《二十四孝》, 二是不赞同孩子们过早地接触一些狭义的儒家经典, 如《周易》、《尚书》等。我认为, 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主要学习那些知识性强、具有跨越时代生命力的内容, 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和唐诗、宋词等。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组织和设计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是被传统教育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原则, 这一传统甚至比读经的传统还要悠久, 因而也被历来的教育家所强调。此外, 要遵从古代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注意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小学一、二年级时, 学生可以学习《弟子规》、《小儿语》和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三年级以后, 可以读《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字文》等。在小学阶段, 学生在各个年龄段都要读一定的唐诗、宋词。在初中阶段, 学生可以读《四书》, 是选读而非全读, 到高中阶段, 可以选读《五经》。这是我对经典诵读所做的一个基本勾画。或者说, 在小学阶段, 学生阅读的内容是蒙书、唐诗、宋词, 到了初中可以选读《四书》, 到了高中可以选读《五经》。对大学生而言, 则是要带有研究性的学习, 而且内容更加广泛, 除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之外, 还要阅读各种史书、诸子百家, 著名学者或者著名文学家的文集等。

国学经典进课堂, 我认为对学生素质的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 国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 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我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标, 就是要培养所谓的“君子”。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 大都有厚重的伦理色彩, 有很强的道德说教, 反复诵读, 引归身受, 确实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加强自我约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应用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以蒙书为例,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给人们一种很壮阔的气势, 诵读之际, 可以培养人们的气势与气韵。《千字文》只有短短的1 000个字, 内在结构非常严谨, 气势宏大, 语言精致。它1 000字不多不少, 也不重复, 四字一句, 押韵便读, 不能是文字的简单堆积, 而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可以说编《千字文》是“舞霓裳于寸木”, 在一寸见方的木头上, 跳幅度很大的霓裳羽衣舞;“抽长絮于乱丝”, 在一堆纷乱的丝中, 将一根丝线抽得很长很长。在这里, 我们可以体味到祖国语言的优雅与精致, 感受其气势的宏大。再比如, 《幼学琼林》中有“畴昔、曩者, 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 皆将曙之时”, 当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时, 就会发现它的价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开篇说:“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教以慎于接物, 推贤进士为务。”在读完《幼学琼林》后, 我们知道“曩者”就是“前天”的意思, 就会对历史文献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因此, 即便是诵读一些蒙学读物, 也可以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 感受汉语的气势和气韵, 可以自如地驾驭汉语, 可以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所以我常说, 当我们将高度凝练、爷爷辈的文言文掌握后, 浅显通俗、孙子辈的白话文就不在话下。

《中国教师》:您能谈谈当前学校校本教材的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情况吗?

徐梓:我主编过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教材, 现在有很多的学校将它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在使用。但校本教材的开发, 如果没有特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参与, 那也不具有校本教材的特质。如果校本教材面向全国, 面向所有的学校, 就会失去它作为校本教材的意义。校本教材要以学校为本位, 由特定的学校自己确定, 要有很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现在, 我正在和北京海淀区上庄学区的校长和教师合作, 共同编写一套《家训与家风》的校本教材。《家训与家风》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 上册主要讲家及修身之要, 下册主要讲家族与齐家之道, 从社会的细胞——家、家族讲起, 再讲个人修身, 讲治家原则。在设计德目时, 既注重传统的美德, 也参照西方与现代的道德, 并将中国传统的家训和古典文本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有关的知识与诗歌编入这部教材。根据上庄学区的计划, 这部《家训与家风》的教材不但学生要读, 家长也要读, 以形成家校合力。在活动课环节, 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传统的家训, 针对自家的实情, 自己编制家训, 让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此外, 还有一些学校在和我联系, 希望我协助他们编辑《中华传统美德》之类的校本教材。我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 传统文化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教师》: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渠道, 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徐梓:在现阶段, 语文课确实是体制内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但靠这种渗透的方式, 依然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以, 我主张将中华传统文化单独设科。就当前的情况来说, 除了在语文课中加大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外, 再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 使他们从偏重白话文教学, 进而有能力从事文言文教学;从主要讲述表浅的知识, 转向知识背后文化意蕴的挖掘。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是高度浓缩、高度凝练、意蕴丰厚的文言文, 而进入民国后, 我们强调直观教学, 在启蒙教育阶段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小鸟飞, 小狗叫, 小儿追, 小狗逃”、“大公鸡, 喔喔叫, 小朋友, 起床了”之类的内容, 这与“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相比较, 显然人文意蕴淡薄, 就像白开水一样, 王财贵先生形象地称这样的内容是有知识没文化。我和一位老师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海外听众讲《千字文》, 1 000个字, 足足讲了40讲, 每一讲要近半个小时, 这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可以挖掘, 才可以讲解这么长的时间。语文教师在教学时, 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和记忆, 也不能只是解释其表层意思, 而是要尽可能地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此外, 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兴趣的培养, 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对古代的文本产生兴趣, 而任何单纯的背诵和机械的记忆都会让他们对这些文本有畏惧感。教师除了适当的讲解之外, 还要通过一些别的方式, 如与经典文本切近的故事、能够启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诗歌, 增加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中国教师》:那么对普通科任教师来说, 他们应如何在自己所任科目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徐梓:每个学科、每门课都有它特定的功能, 不能将其功能泛化, 泛化之后, 其自身的功能可能就发挥不了了。在现阶段, 在传统文化还没有单独设科之前, 在各个学科中加大传统文化的比重, 是一种可取的做法。比如说, 很多学校会在综合实践课中, 带学生去学校周边开展调查, 参观名胜古迹或名人故居,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这些古迹的历史, 了解名人的成就, 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重要的方面。再比如说, 一些体育课, 也有诸如踢毽子、放风筝等儿童传统游艺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渗透或体现传统文化, 但要想通过这种偶尔的“体现”、零星的“渗透”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说这些课的任课教师做得不好, 而是说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功能, 要着力于自己的主要目标, 不能也不应该舍本逐末, 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本来不属于本课的任务上。

《中国教师》: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寄语?

徐梓:我现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 一直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为己任, 就是想让人们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这可以权作我对《中国教师》读者的寄语吧。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2

教学目标:

一、把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二、学会辨证地认识思考问题。

三、学会正确对待文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把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二、学会辨证地认识思考问题。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正音正形

媲pì美箝qián制自戕qiāng攻讦jié污垢gòu一蹴cù而就威慑shè蜕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二、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分析。

四、课文探讨

1.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

定义:不死的民族魂,产生于民族手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实质是民族精神

内容: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的发生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事过境迁,后人应辩证的批判吸收。

特征时代性、民族性缓慢性、惰性、民族性、共同性、主导性、兼容性、选择 性,聚合性、变化性 性质实虚

形成历史上产生过的带有过去时代烙印创 成于民族祖先历代存在过的积累

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回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补充为传统新成份;受外部世界影响,特别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也会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成份。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一变化是缓慢的。

生活在同一园地的人有同样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从而形成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这种为这同一群人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大行其道,成为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加以时日,文化传统就形成了。

交流(存在接触,交流变化)态度进行分析批判:明辨其时代风貌,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 余风遗响

联系(共性)历史性,民族性、惰性 2.如何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

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如何辨证地看待传统的两重属性? 从文中看出“惰性”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造成原地踏步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欺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五、探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1.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2.具体做法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六、布置作业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3

界定与对比、比较结合,使概念更加清晰。什么是“传统”,如果光靠概念来解释,那必定是越说越玄乎。作者则从人们在实践中懂得的真理人手,连用两个“不是……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对比,阐述“过去”的重要,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给“传统”一词进行概念界定,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这样的界定,一下就把“传统”这个学术词语,拉近到生活,拉进了人们已有的认知领域,为下面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在界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作者就是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特性等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的,界定时的这种对比和比较,将两个看似玄乎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得清晰可见,让人一目了然。谈到文化传统的形成的时候,作者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接着从反面分析不能形成共同民族心理的现象,然后再从正面分析“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在谈到“传统”的利弊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比较:“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这里先用两个“不是”进行否定,然后连用两个“是”进行正面阐述,把“传统”的本质解释得清楚明白。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论述能力,这样高深的学术概念,在作者娴熟的驾驭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阐述更为形象。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或者相当肤浅的,这就对学术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如何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浅显化、通俗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巧妙地将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形象,说理透彻。比如,为了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先从理论上诠释“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接着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类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将“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形象贴切,同时又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虽然是相同的,表面上看是语序不同,实则看内涵更不相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又如,在论述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财富与包袱”部分中,作者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紧接着,作者又以“时装”和“文物”为喻,批判了两种人的错误认识:“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把原本深奥的不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表现得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的学术问题。

思辨方式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谨。议论的力度从某种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辨性。思辨让议论处于无法攻击、不可辩驳的位置;思辨也让议论站到了令人仰视的思维高度。思辨一般表现为在广度与深度、正向与逆向等多维度的思考上。文章关于“什么是传统”有这样论述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是从时间、内容等维度进行阐述,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对立统一的维度进行阐述的。以上两个维度的表述使“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述得更为周密、严谨。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述:“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这个“曾经”“问题在于”就是思辨所在,避免了判断的漏洞,同时也增强了论断的力度。再看对于“文化传统”的有关表述:“文化传统‘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通过反反复复的漏洞填补,留有余地,让自己的观点处于无懈可击的位置。在“财富与包袱”一节中,这种对立与统一更是显现出其论辩的智慧与力量:“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这拿捏有度的智慧正是文章思辨论证的严密所在,也使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长句与整句联用,严密与雄辩共生。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斥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必须在保持其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仅在论证时运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入浅出,使论证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还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句式的选用与变化,达到严密与雄辩共生的效果。首先是长句或长短语的运用,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达得更为丰富。比如,对于“传统”的表述,作者用了一个长长的偏正短语“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不仅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维度之中去审视,而且在内涵上揭示出这种传统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实质和作用。内容丰富,判断严谨。再如,在论述文化传统也会因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观点时运用一个并列带顶针的长复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以叠加与渐进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流变过程表达得十分到位。其次,许多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所要阐述的理由,从不同的侧面与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势不可挡,产生气势恢宏的论证力量。请看:“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一气呵成,将传统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走向与结局罗列得一清二楚。再看:“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一系列的近义动词所构成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等维度充分论证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这样的气势,非一般散句能达到。

议论,有时需要严肃的面孔,有时也需要轻松幽默的表情,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用他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严谨与形象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写作借鉴

关系型议论文的观点与表述

如何将一组相关概念的关系弄清楚?如何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标题、观点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接用两个概念来命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财富与包袱”“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捧与挖”“平凡与平庸”“得与失”“逆境与顺境”“自信?自满?自负”。也可以用陈述的方式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标题中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名师出高徒”“先成人,后成才”“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继承中创新”。虽然标题的呈现方式不同,但写作之前必须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求同存异,或寻找本质联系,或采取区别对待。而在区别概念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论证方法就是在比较中作对比论证。

二、结构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两个或几个概念往往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结构。比如“文化传统”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是文化传统—,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当然,这并不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这里用的就是对比结构。同理,若要论证“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这一观点,可以从“好言似蜜,沁人心扉,美化人情关系”“恶语如刀,剜人心肉,割断你我情义”正反论证。“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顺境可能使人丧失斗志”“平庸者一定平凡,平凡者未必平庸”“名师出高徒,高徒未必出自名师”,正反对照的结构,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用在句段内,也可以用在段落之间。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4

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之相近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特定的民族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对人体生理特征进行改造的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它前面有两个限定词, “民族”是第一个限定词, “传统”是第二个限定词, 它首先是民族的, 然后才是传统的。它是即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传统性的体育活动。如果平常单独说“民族传统体育”或者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话, 应该理解为:它既包括了国内的, 也包括国外的, 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的, 应该把它延伸到国外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去, 虽然在国外人的认识中, 他们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这一说法, 但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中, 它是存在的。这有利于将国外的与国内的进行比较性研究, 更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现在在研究中通常把“民族传统体育”默认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比如, 题目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的研究中, 作者所研究的就是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产生一种误解, 影响了后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拓展性认识, 是不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的。应该在“民族传统体育”前面加上“我国”或者“中华”二字来进行限定会更加贴切一些。因此, 民族传统体育应包括国内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和其他国的民族传统体育 (可称为其为“国外民族传统体育”) 。

在周伟良主编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一书中, 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 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他还提到:“由于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民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 居四方之中, 故名为“中国”, 亦称为“中华”, 后来又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用来指代中国各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集合体[1]。由此可知,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专指国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它包括武术、舞龙、舞狮、风筝、高脚马等在我国各民族产生和发展的, 并对现在产生一定影响的体育项目。

1.2 民族传统体育相近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很多文献和著作中, 还会看到“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这几个常见和主要的与“民族传统体育”相近似的概念。民族体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独有的,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所创造和享用的特殊的体育文化。如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体育, 乒乓球是英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相对现代体育而言的, 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现代体育转型。如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 他是英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现在已经被国际化了, 属于现代体育的范畴, 传统体育首先是一个或几个民族的, 然后才是传统的。民间体育相对于宫廷体育或者是官方体育而言的, 是指在民间产生和发展并广泛流传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它无高度组织化、制度化。民俗体育, 顾名思义是指人们用来庆祝某一节日的体育运动, 如抢花炮就是我国侗族和苗族用来庆祝丰收体育活动, 另外端午节的划龙舟, 春节的舞龙舞狮都是民俗体育的代表。

2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内涵、学科性质及其上属、平行、下属学科之间的关系

2.1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 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 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性学科[2]。要理解此概念的内涵, 需要重点理解一下几点:第一, 其研究对象是“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 而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体育活动规律和现象, 因此如果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就不要把国外的给忽略掉, 否则你的研究是不完善的, 并且会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发展, 这是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工作的人所必需要铭记和弄清楚的问题。第二,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与本民族或地区、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第三, 它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和探寻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 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 折射出的各民族发展的轨迹;挖掘、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及其规律;研究传统体育 (项目) 与现代体育 (项目) 2个不同文化系统的密切联系;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范围所起的社会作用及其价值, 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第四, 它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研究、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实践问题和规律是其主要的任务和宗旨, 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其研究方法体系由其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3个层次构成。

2.2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与其上属、平行、下属学科之间的关系

1997年研究生专业目录修订, 将体育学作为一级学科, 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借助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丰富自身学科特色与体系, 对拓展体育学的学科领域和完善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起到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学既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渗透与拓展, 又是体育学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体现与延伸[3]。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这3门学科的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民族传统体育学所研究的领域, 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教学与训练就需要运用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理论与方法, 武术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能量消耗及供能特征也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来解释, 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人文精神也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由此可知,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学科, 它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需要依赖于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做辅助, 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研究范围内也包含着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是相互渗透的。

民族传统体育学又设立了以武术为主的3个下属学科, 也可称之为三级学科:武术、传统养身、民族民间体育。健身气功、太极拳都属于传统养身的范畴, 太极拳也属于武术中的一种拳术, 也是一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它们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可得出以下结论: (1) “民族传统体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国外民族传统体育”。 (2) 可将“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即:“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 (3)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4)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需要依赖于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做辅助, 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研究范围内也包含着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是相互渗透的。 (5) 武术、传统养身、民族民间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下设的3个专业, 也可称其为三级学科, 我们常提到的健身气功、太极拳都可归属于这3个三级学科中的内容。

摘要: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思辨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辨析, 完善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国外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是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 他们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等等。

关键词:传统体育,概念,相近关系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

[2]王亚琼.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1.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5

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这就是文化传统所起到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全称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时代性是指文化是应运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存在时间长短,只要存在过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过的,就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隐形的或显性的存在,就成为民族性,即文化中带有民族特征的因素。

文化传统的惰性。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固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弘扬民族文化 欢庆传统佳节 篇6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不由的想起了孩童时代学过的一首歌谣:“粽子香、香满堂,艾叶香、香出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遍地小麦黄,风吹麦味香,这也端阳,那也端阳,处处都端阳。”岁月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而端午节的习俗仍记忆犹新。每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包粽子采艾叶摘桃枝插在门上,老人和孩子带上香荷包等等,节日气氛很浓,十分热闹。但当时却不知道节日的起源和这些习俗的由来,只是听老人说是用来祭神灵,去邪魔、保平安。长大以后才从书本上和民间传说中知道了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之职,参与国政。一生主张彰明法制、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遭佞臣馋毁而去职,被长期放逐沅、湘流域。后来秦国灭了楚国,他悲愤万分,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沉。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怀念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在他所作的《离骚》和《九章》中深刻揭露了贵族的昏庸,感叹抱负不申,而又眷恋国家、欲去不能,抒发了爱国者的高尚情操,表现了对黑暗势力的愤恨,对故乡的思念。人们对屈原的死十分悲痛,竟相划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也有投米作祭之说。此后逐渐相沿成习,且内容日渐丰富,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挂艾叶和番蒲等。借以表达对诗人的哀悼和怀念。当然也有一些其它的说法,但是悼念屈原一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后来这一活动逐渐变成了欢乐的民间节日,以此歌颂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承文化。特别是龙舟竞渡成为显示力量、信心,富有民族特色的竞赛活动。被列入了体育运动的比赛项目。

古人创造了这些节日来纪念那些忧国忧民为民族献身的人,非常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然而我们现在却有不少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追求西方文化,而对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却淡漠了,知之甚少,甚至忘记了。当然也有不少人可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但是却很少知道吃粽子划龙船的文化内涵,更不用说继承发扬了,如果这样下去将有失传的危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据说外国人要把端午节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我们中国人却在渐渐的淡忘,这是一种悲哀,令人痛心。我感到不仅仅是端午节,包括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民间传统节日都应该重视起来,更多的给与关注和了解,特别要在青少年中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引起全民族的重视。从每一个中国人做起,把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7

1. 首先, 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与统一相结合的特征。

美国的人口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各个民族、种族, 是一个多种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国家, 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文化在这里相遇, 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的文化类型。美国之所以形成今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独特精神与文化传统, 与其外来殖民者以及独立历史是分不开的。多种文明在美国这样一方独特的土地上得以相互融合、相互同化、相互吸收, 当然, 也有一些学者例如亨廷顿认为文化本质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但不管怎样, 在当时美国这片广袤土地上, 多种文化共存是不争的事实。直至今天, 仍有多种文明在不断地被吸入美国多元文化中。

其次, 美国道德教育深受宗教传统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美国的历史始于宗教改革, 美国的文化传统始于新教的清教徒的理想。”“美国清教徒们的主要遗产就是清教伦理观念。清教徒们宣扬禁欲苦行, 对天生原罪进行众生的忏悔和洗刷, 笃信宿命论, 对奢华和懒惰风气严加惩戒, 提倡勤奋、诚实、勤俭、前辈和节制等伦理观念。这是一种强调个人动手、个人自律和个人责任的伦理观。”将宗教教育纳入学校日常道德教育领域范围内, 或许这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 并不是无宗教信仰的旁观者所想的, 具有特殊的目的或意图, 但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

2. 美国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三大特点, 深刻影响着美

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与结果, 现代美国道德教育呈现出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注重实用性等特点。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 德育是将学生看作为独立的个人, 目标就是培养完整的、有道德的人。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科目,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教学和教师。老师教导学生, 学生也在选择老师, 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性格和生活的价值观。自美国小学开始除了必修课之外, 学校安排了选修课, 年级越高, 选择性越大, 到高中阶段, 选修的分量已达50%左右。同时,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 依照各年龄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安排课程。其次, 提供条件,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在教育教学中, 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并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运用方法, 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 参与讨论、参与实践, 在实践中得到道德的自我提升。第三, 美国德育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宽容, 美国的课堂学生可以更为轻松地参与讨论、行动。

以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为传统, 受现代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现阶段的美国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呈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已故主席欧内斯特·L·伯耶对许多所美国高中进行调查总结的观点, 认为高中教育要达到如下四个基本目标: (1) 通过语言教学, 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 (2) 通过核心课程, 帮助所有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人类文化遗产、认识相互依存的世界。 (3) 通过选修课程, 为所有学生参加工作或继续接受教育做好准备, 培养个性特长和兴趣。 (4) 通过学校和社区服务, 帮助所有学生履行社会和公民义务, 即使学生学会“公民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 以应用为目的, 满足实际的需要。

3. 了解美国的文化传统以及德育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德育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我们必须承认美国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与美国不同, 我国德育教育设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德育课程以显性为主, 同时进行间接道德教育渗透。但目前看来,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没有完美地达到培养“道德成熟的人”的目标, 没有发挥其维护、建立社会道德体系的作用。笔者认为, 中国学生对于学校道德教育一直漠不关心甚至反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显性教育与直接灌输, 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二是高考体制的必然后果;三是意识形态宣传脱离实际生活。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一个很奇特但是很普遍的现象, 就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大多数都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 学生用于答卷, 老师用于课堂讲课;另一条思路, 是学生和老师真正地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这种独特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显性的德育课程过于注重意识形态的宣传, 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 人们不得不“说一套、做一套”, 使得德育与现实脱节。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我们有先进的德育理论作指导, 有着宏大、美好的德育目标, 但是理论归理论、目标归目标, 他们像是一组平行线, 并没有完好地结合。针对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从美国道德教育方式中得到许多有益启示。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8

作为语文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活动方案的一系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去领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感悟传统道德风尚。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我分别引导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开展“戏曲知识擂台赛”综合性学习活动

戏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有着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魅力。开展此次活动前两周, 我就安排部署, 让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戏曲剧种、派别, 戏剧的表演行当, 著名的戏曲人物及戏剧片段等相关知识。在活动中, 同学们开展戏曲知识竞赛, 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脸谱, 学唱戏曲著名唱段, 整个活动沉浸在戏曲文化氛围中, 以说唱脸谱将活动推向高潮, 通过此次活动, 同学们对戏曲文化知识有了基本了解, 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情操。

二、参加“少年儿童书信文化征文活动”

借助我省书信文化征文活动的契机, 鼓励每一位学生进行书信写作, 以此来增强青少年儿童与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情感沟通, 并养成规范书信写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对每一位学生的书信习作悉心指导并写出评语, 并选出优秀篇章报送年级备课组长处, 参加校内评选。然后将优秀作品推荐上报。通过此次活动, 学生们感受到了书信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虽然没有手机、电子邮件等快捷方便, 但他能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流泻于笔端, 说真话诉真情, 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许多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述说了真话, 流露了渴望与期待, 表现了真实的自我, 所以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姚江奇同学获得了陕西省级二等奖。衡艺馨同学获得了汉中市级三等奖。吴来奇、赵子涵同学获得了城固县级一等奖。

三、以手抄报形式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 自办了手抄报, 手抄报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有“古诗阅读与鉴赏”“诗词千古名句”“诗文趣味问答”“诗词配画、谱曲”等。学生开展活动兴趣高涨, 活动效果显著, 有不少学生的手抄报已在学校报栏予以展览。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 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诗文化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了搜集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利用传统节日,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这些年, 国家对传统节日规定了公休假, 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传统节日, 传承民族传统精神, 培养爱国情怀, 不仅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 多渠道了解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

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的途径, 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典故。另外结合课文诗词等作品, 了解传统文化。如学习《雷电颂》一课, 在了解主人公屈原的生平经历时, 渗透了“端午节”的来历,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精神。关于中秋节, 有大词人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通过学生们探究学习, 背诵, 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也了解中秋节寄寓着一种团圆、美好生活的意义, 学会了在节日前夕向亲朋好友送去问候、送上祝福来表达感情。

2. 多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在春节来临之际, 我告诉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和热情感受新春气息。同学们利用寒假搜集春联、拟写春联、大扫除、贴窗花、贴对联、吃饺子、吃元宵, 亲自感受了节日的气氛, 感受了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 进一步知悉了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清明节时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与家人共同祭拜死去的亲人, 表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家乡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都体现着一种传统文化, 它是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也是我们将要探究的内容。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 篇9

而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被动的、坎坷的, 是在一系列外部冲击下实现的痛苦的转变。同中国现代工业发展一样, 中国现代设计并不是从传统造物观念和社会生产关系中自然降生的顺产儿。

中国开放几十年, 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风貌巨变, 而且这种变化还在持续、加快。人们被各种新的观念、潮流、时尚所裹挟, 来不及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 更顾不上反省我们的过去和传统精神。

简单的模仿、抄袭、符号化的拼贴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现状。

本文仅就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对现在设计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一、浅释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中凝结下来, 具有特殊的中国文化识别性的那些要素。

那么哪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呢?提到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会轻易想到那些独特的器物、图案、景观、音乐以及诸多文化现象都具有“中国元素”的特征, 如梅兰竹菊、明式家具、兵马俑、长城、龙纹、斗拱、剪纸、京剧、风水先生、阴阳皇历等等。它们都曾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功能性的, 也是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寄托。

二、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性

在国际背景下, 西方进入工业文明已一个多世纪, 而我国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则是交叉进行的。在中国的文明进程中, 我们得到了很多, 也失去了很多。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 但越是远古的文化其同比性越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人与人的本原性差别减小了, 文化的多样性滋生。但是, 文化发展到现在又开始走向大融合, 文化的多样性面临危机, 经济可以国际化, 但文化作为具有独特象征性的东西需要多样性和民族化。在中西文化走向“大同”的今天, 我们必须保持住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 构建在全球文化交融状态下的特色民族文化圈, 只有这样才有文化的特殊性和特色。

当代设计师要学会读古人, 读传统, 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 自己的传统, 自己的艺术, 今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

尽管丰富的传统资源是我们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 但一味沉溺于符号化的表层应用会使我们迷失在昨天与今天的断层之中。就像脸谱作为一种带有文化意义的视觉符号被广泛使用的滑稽效果一样, 传统符号很难简单拼贴到今天的工业化产品中。

所谓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绝不能够只做表面文章, 因为文化是一种互补共通性很强的东西, 中国的文化更是如此, 触目可及的中国式传统元素有很多, 而将如此众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是需要极其深厚的文化积累的, 不是走马观花就可以手到擒来的。以服装设计为例, 中国的国画其与生惧来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积, 其中所表达出的神韵和精髓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来的。燕尾服上印上中国的国画就算是传统文化的运用了么?在我看来, 这不过是缺乏深度的生搬硬套。

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的设计必须建立在自身传统的土壤上, 对外来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以拿来创新我们的的中国当代设计。

在中国现代设计中, 许多优秀的作品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并将之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体现了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神韵。

例如, 2008年申奥标志和2008年奥运会标志就是成功的设计案例。申奥标志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中国结”、“太极拳”与西方现代极富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融汇于一身, 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运动精神的巧妙结合。2008年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利用中国传统印章的形式和中国红烘托出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那似人、似龙的造型, 既生动地表现出中国人热情与真诚的气质, 又准确传达了奥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

勒埭强设计公司的标志便巧妙借用了“方胜”基本框架, “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图案, 它包含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 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此标志体现了公司与客户、公司与员工合作沟通、互诚互信的理念, 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与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范例。

服装设计师武学伟设计的高达百万元的“中华衣王”,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龙与风, 龙鳞状皮子和柔美羽毛的独特搭配, 柔美跃动, 曲线流畅, 动静之间, 刚柔兼济, 将龙的高贵、霸气与凤的华美、灵秀, 演绎得淋漓尽致, 展现出独具西方风情的神秘与性感!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的精神, 用西方的塑型手段达到东西方美学相融相结合的意境, 同时融入了中华传统建筑“以繁为美”的精神。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古, 而是正视传统, 提炼出那些具有恒久光芒的价值因素, 让它伴随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展下去, 让这种传统的文化资源在设计产业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让我们传统的艺术元素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刘新:“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装饰》2007.12[2]刘新:“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装饰》2007.12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文化宣言 篇10

我们“全国高等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论坛”的全体与会者, 愿借此机会向社会各界表达我们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强烈愿望。

百余年来, 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一种强劲的势头。我们并不否认西方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但是, 我们也不得不警惕其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与挤压。文化的世界性与时代性, 应当建立在民族性与传统性的基础上。诚如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一样,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由于起源、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 所形成的体育文化也必定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各种不同形态的体育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灵动的结晶, 体现着不同族群的精神信仰、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主张, 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体育文化之间要互相尊重, 加强对话, 减少偏见和冲突, 促进交流与合作。既反对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 也反对庸俗的民族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消极保护态度来避免流失, 还是以积极创新态度来促进发展;是在交融中消蚀自我, 还是在竞争中保持自立, 都是当今中国体育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特别是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 其深邃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技术内容, 对本民族乃至整个世界, 都具有久远价值和深刻意义。对待民族传统体育, 我们应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应该走出西方体育运动的思维定势和实践范式, 回归到固有的文化发展轨道中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合理地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体育文化, 使其成为当代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华夏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文化, 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醇厚的文化滋养。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近700项, 汉民族项目已有300余项。如此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改造和推介, 不仅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当代义务, 而且具有繁荣世界体育文化, 造福于人类的历史责任。以太极拳运动为例, 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 人与人和谐的伦理观, 人自身身心和谐的养生观, 十分符合当今人类社会的需要。我们相信, 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 能够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生与希望,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新的时期,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应当有所作为!

我们呼吁, 要坚持文明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的思想理念, 理解与尊重诞生于不同文明体系下的各种体育文化形态, 实现不同形态体育文化间的对话、融通与共享。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 而是要站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将其置放在一个宏阔的社会文化与历史长流中加以透视, 探讨其自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机制, 并以此进行改造、发展与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要站在世界文化的潮头,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它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等历史使命。

文化的进步,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还有待于伟大的创造和成功的实践。我们希望, 体育工作者以及所有热爱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的各界人士, 共同携手, 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而不懈努力。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拥有一个灿烂而崭新的明天!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 篇11

首度传承民族文化的是穿戴中国清朝服饰的壮壮和美美,“壮”体现中国力量,“美”体现中国内涵。官方也表示在未来还会推出身着其他朝代服饰的形象,并开发与故宫相关的其他文化创意产品,使传统与科技相结合。对此网友众说纷纭,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赞美方

@布乐BULA:赞一个,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纳兰沛蓉:蛮好看的~吉祥物做得越来越精致了。

@诗人龙飞凤:龙,是中华的图腾,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凤,是百鸟之王,更是一种吉祥和喜庆。龙凤呈祥,祖国安康!龙凤呈祥,祖国富强!

@Thimfone:看起来好萌,好可爱,很和善友好,很喜欢。愿祖国吉祥繁荣昌盛!

@soy珠珠:我觉得这两个小玩意儿的形象倒是蛮可爱的,美美很傲娇啊~

@肉肉张小咩:我觉得好看的~凤凰的小胖脸和眼神都喜欢。

@B大胡大队队长:真是众口难调。只有设计师知道其中每一个细节的灵感有多来之不易吧。挺好的!

@小狐俐在修炼: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同意用清朝的,满族就不是中国的吗?用汉服难道就不片面了吗?

@纯洁小清新就是鸭叔:我觉得不错,挺可爱的。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人家不是说了吗,以后其他朝代的形象也会做的。

中立方

@浮力酱:除了名字土,样子还真不错……

@spixiilili:在纸上挺好看的,很精美。可是变了手办就不知道为什么不好看了……颜色问题?

@秋小双:能不能做两个版本?一个清朝一个明朝?个人还是偏好大明汉服。

补刀方

@鸡汁菠萝味: 这是东海龙王和华妃吗?

@倦眼书生:清宫戏的毒一时半会儿是解不了的。

@-朱云海:我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为什么非要以满清形象展示?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探析 篇12

一、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

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以及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枢纽,其主要表现在国家意志以及民族的行动之中,是民族身份得到认同的有效标识。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神命脉,是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特殊的生产生活形式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文化氛围中产生的,进而逐渐作为我国民族凝聚力以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体育文化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迹,例如骑类竞技、射弩等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陶冶情操”、“坚韧不拔”、等观念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修身养性”、“修身养性”等观念大致相同,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关键标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表达形式,也是文化遗产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文化不是单一的叠加形式,它的范畴相对更加广泛,包括汉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并针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的探究,以期能够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以及拓展。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的文化特性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

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有效制约以及影响,社会中开始出现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文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下,开始逐渐形成自身独立并且较为独特的文化,民族性作为民族文化之间的区别标志,使民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体育文化中武术受到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及道家观念的影响,子啊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影响下,人们通过对一些鸡、螳螂、熊、猴、虎、蛇、鹰等动物之间的相互搏杀进行仔细观察时,逐渐创造出来象形拳。这些集不同民族文化于一身的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其自身较为独特的民族标识,并且文化气息相对较为强烈,也包含着较为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较为代表的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影响下,进而逐渐成为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民族符号”。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地域性

地域是我国民族长期进行繁衍以及生存的基本空间要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养成的生活习惯就不同,因此这就成为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原因。简而言之,地域特点的不同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现阶段地理环境的不同,南方的生存方式仍然以渔耕业为主要耕作方式,但是北方的生存方式则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基于这样的状况,就逐渐形成了南方人们善于竞渡,擅长游舟、北方人们善于冰嬉,擅长骑射经济的形式,在这样的影响下也逐渐形成力南拳北腿的主要形式。以上这些都足以证明我国的地理环境不同以及生活方式不同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的特点。

(三)民族传统文化具备传承性

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延续传承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继承性以及延续性就是传承性的良好展现,人类生产以及生活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在进一步的进化以及完善,这就是本身文化具备传承性的有效体现。例如我国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中的抢花炮,花炮其实是对火药发射法的沿用体现,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后来创设出电动发动炮。这样就有效的体现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以及创新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了民族性、体育性以及传统性三个不同的层面性质,其不单单包括一个民族在过去对文明的创造成果以及文化的创造成果,并且涵盖了民族文化未来的趋势走向。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相应的探究,有助于促进民族体育传统的传播,并且进一步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进行有效拓展。

参考文献

[1]杨海晨,王斌.范式转移:从“民族体育”到“族群体育”——人类学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1):11-17,66.

[2]万仁山.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206-206.

上一篇:办公自动化的数据发布下一篇: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