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2024-07-30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共12篇)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1

民族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反映了民族文化精髓, 在新时代仍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民族装饰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相似的风格, 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因此, 研究民族装饰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加深对民族装饰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的认知和理解, 对推动民族装饰艺术的弘扬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简介

1.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设计形式, 它的改造对象是人们所处建筑的内外空间, 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应用。除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和围合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之外, 以图案、雕塑和水体等装饰元素的配置作为主要内容的装饰方法的应用也让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出了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 进而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及审美需要。

2.民族装饰艺术

“装饰”一词表明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性的艺术形式, 也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创造方式。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 壁画、配饰、雕塑等装饰元素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累, 由中国各民族汇集而成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民族装饰艺术的发展基础。在题材、工艺、技法等方面, 现代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多变的风格适应了不同地区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中国传统的民族装饰艺术一直深受设计师的喜欢, 而其中又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装饰元素最能体现出人们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民族装饰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交融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历经世代的积累, 仍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但其中还缺乏一些对应于现代新思潮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艺术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 这要求艺术设计不能只局限于千篇一律的传统形式, 而应该向着新的空间拓展。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内, 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代表的新型价值观代表着较为现代的艺术思想, 这对于传统的民族装饰艺术是很好的补充。其次, 在人们迅速适应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 精神世界的改变和风俗习惯的适应则是滞后的, 因此现代化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传统元素的充分调动之上。第三, 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着可转化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的来看, 现代是由传统变化而来的, 因此受到了传统的限制。而现代的事物又将会成为未来的传统, 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 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成为我们必经的道路。

广西苗族的度假村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绝佳例子, 它在当地自然景观特色和民族风俗文化的基础上, 引入了现代的环境设计理念, 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贯彻到了园林的建设中。另一方面, 度假村的传统气息并没有被商业气息所掩盖, 生态化的贴近自然的人文情怀在苗家的寨门、吊脚楼阁和飞檐镂窗等装饰景观中得到了延续和发扬, 苗绣和金属饰品等元素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这使得园区的景物都打上了深深的苗家烙印。传统的苗族装饰艺术在点滴细节中同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紧紧联系在一起, 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展。

三、美学中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环境艺术范畴内的设计美学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装饰是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 在设计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 民族装饰艺术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在丝丝缕缕的内在联系。

1.自然性

民族装饰艺术的审美风格、表现语言和构成元素均来自于人们生活的环境。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在未经充分开发的地带, 他们同大自然的联系更为紧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在装饰艺术中的体现较为普遍, 这与环境艺术设计所强调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取向是相适应的。透过自然性, 人们能看到艺术家的创作多是从自然中取材, 多层次的借景为巧让传统装饰同环境设计表现出了“人工天成”的艺术美感。

作为民族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理白族的木雕和石刻闻名于世。其中木雕大多取材于山林, 经透雕和深雕等多种处理工序之后被用于民居的装饰, 精巧雅致, 自然清新。而石刻多依托于石材的本来形状, 简单的加工保留了石头的本来面貌。典雅大方的木雕与石刻因其浓厚的自然气息而受到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喜爱, 传统的装饰艺术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2.视觉性

将装饰艺术同环境设计的视觉性联系起来,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两者在美学特点上的交叉和相似之处。就来源来说, 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印证着各民族的视觉感受在美学上的积淀, 由装饰而产生的美感与人的感受经验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而满足着人们的观感。而环境艺术则是通过改造生活环境, 从视觉上为人们带来舒适和畅快的体验。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 装饰艺术来自于人们的视觉感官, 它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表现。就视觉上的功用来讲, 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之一, 民族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整体下的变化和调整。例如, 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非常重视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多种多样的纹饰。以鱼鳞纹、石纹、如意纹、回纹和万字纹为代表的图案在视觉上颇觉美感, 它们不仅富于内涵, 还精致生动,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因此被广泛运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装饰环节之上。

四、结语

艺术设计是一门不存在国界和种族界限的学科, 但要想在世界设计领域中保持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 就要回归到本国的实际国情中去领悟和传承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的体系中, 传统的装饰艺术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形成富于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品牌, 环境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要扎根到本国的民俗文化中去发掘传统民族装饰艺术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刘辛夷, 刘小雪, 王学刚.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崭新诠释[J].包装工程, 2012 (10) .

[2]王莉.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 2011 (6) .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2

“共生”是融合的意思,文化与室内外环境相结合,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技术没有国界,是可以在全世界传播的,而建筑精神确实有明显的国界,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失去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无疑就像枯竭的河流没有了水源和树木没有土壤的根基一样。如果全世界的建筑都是一张雷的面孔、一样的表情,文明的世界便失去了缤纷的色彩,各个国家的建筑文化也就消失在所谓的“国际模式”之中。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不能使全球化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的文化对立起来,而应当使两者共生、互补、交融,并不断进行再诠释再创造。

当代室内设计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相整合的呈现,

资料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3

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在现代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中更需要传统的民族文化以满足日益凸显的精神需求,本文以贝幸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为例,解读大师在其中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并运用,最后把握其设计理念,展望未来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之路。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元素 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27-02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涉及诸多学科并需要设计者整体把握,其中包括建筑设计、设计美学、环境生态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在现代设计中仍然有着传统民族吉祥观念的意识痕迹,具有幸福、美好意义的象征元素广泛应用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今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越来越多地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

民族元素是当今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象征。民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不能仅仅是对其模仿甚至简单的照搬,因为如果这样只会是仿古与复古,只能是走向僵化,我们主张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深入探求其精髓,并以此基础进行再创造。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元素。大到宫殿庙宇、园林等传统建筑内外的各种装饰,小到建筑内部的家具陈设、生活用具及案头摆设,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本体维护,更在于效用发挥,把文化资源用起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要能充分的注重对于民族元素与文化的相互接纳与融合,民族元素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素材,而民族文化是背后深厚的底蕴与内涵,随着当代环境艺术设计飞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如此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习俗、感情、宗教、地域特色与与现代的设计诉求、生活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不盲目照搬又不牵强的新的创新形式,这样保留本土的文化以及象征意义,将民族元素以及文化中的那份宁静,祥和之感融入进现代设计的理念中,让人们既喜爱又尊重。以下阐述民族传统设计元素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

如今我们一般所说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通常指运用在建筑、服装、绘画之类上的意象。然而这些表面元素其中的深意更值得当代设计师们去发掘,例如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以及讲究无谓的道家思想,都是民族文化区别于现代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地方,体现民族的形象和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对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的改造与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能够将城市中公共环境艺术发展并营造完善也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外在标志,在城市快速“建设”中不断地用现代化、国际化、模式化的设施和与其对应的高效、便捷、简单的设计理念几乎完全取代了我们原有的传统的、有民族气息的、有温和如意之感的城市烙印。物质的流通与财富的快速积累冲淡了城市居民的民族情感与文化的记忆。因此,我们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历史与现代法治融为一体。另外,我们要时刻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用传统的民族的人文气息来装点城市,通过文化的交流来熏陶城市居民。所以,被逐渐取代和摒弃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元素应以新姿态出现在当代设计中,适应现今的社会潮流与设计诉求,当其能够重新回到设计师们的思维体系,出现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再次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使现代艺术作品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性。让民族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这样便会折射出一种人文的力量,令人内心澎湃。Ⅲ

二 民族文化与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经典应用

环境艺术的构成可一分为二,一是物质层面的,即植物树木、景观小品、水、假山石等具体构件;二是思想层面的,即场景中的文化底蕴、潜在内涵,只有二者的完美统一才能构成宜人的环境空间。笔者持学习和探讨的态度,现以苏州博物馆的新馆为例,试着在贝聿铭大师的封山之作里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究竟如何把握民族文化与元素在其中的归属。其实早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贝聿铭老师就曾做过这样的提案,同样,在苏州博物馆中我们也在追求如何“在一个现代化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1 物质层面中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

博物馆新馆的总体上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将粉墙黛瓦进行新的诠释,又保留了苏州建筑温和、秀气的特点。造型上也尊崇苏州古建筑的斜坡屋顶,但更多的是呈现代感的几何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元素的具体表达是结合了新材料新技术,通过全新的媒介传递到人们的内心,例如构成整个屋顶的灰色的小青瓦被一种俗称“中国黑”的花岗岩取代,这种石材质地强韧,寒冷天气下也不易裂开,弥补了需要定期更换的不足;白色墙体虽样貌与民间建筑没有区别,但内部用轻质钢化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梁架结构,令墙体更轻薄坚固;更有玻璃围栏,平静的水体,光栅形状的屋顶,“让光线来作设计”,在光影交错中,处处有清新空灵之感。(图1)

2 精神层面中对传统民族内涵的传承

外在的物质表达固然重要,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更重要的是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现代方式的演绎,对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

其一,在博物馆新馆中,贝老师将传统的造景手法通过现代方式进行运用,传统的苏州园林中用窗的造景方式,在新馆中咖啡吧墙面的海棠窗中得以丰富,在中间增添了同是传统窗景中的冰裂纹路,较传统海棠窗中间完全通透四周纹路的方式更具层次感。冰裂纹被赋予冰清玉洁,自傲高冷的文化内涵与海棠窗象征的富贵堂皇看似冲突,实则是和谐统一的,一方面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持守高尚其志的处事之道,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再有,主庭院北部的片石假山,以拙政园的白墙为画纸,结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布局“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层次感强,而且山石更有色彩的过渡,整个“画作”的比例恰到好处,蕴含着传统国画中“留白”的艺术,通过曲桥来进行隔断,仿佛假山石水中渐渐浮现的一般,呈现清晰的轮廓和剪影的效果,打造出山水画中“平远”的意境。

nlc202309030103

水面的分割借鉴了传统园林中理水的手法,通过桥、亭的划分是水面有聚有散。室内的水面结合着屋顶透过的光线颇有灵动又宁静之感,博物馆屋顶与窗的几何风格硬朗的线条以白墙为背景融化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配合水中植物小品亦有画作的神韵。

“老虎天窗”对自然光线的处理,使人漫步其中时犹如穿越至用竹帘为窗为门的古代。如此诸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其中,为当代的环艺设计民族化现代化的结合贡献了范本。苏州博物馆新馆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更为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新的—页。

三 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转化与再诠释

1 在苏州博物馆中对民族元素发展的预见

民族文化起源于民间,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充分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更体现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剖析,我们应借此展望未来民族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何去何从。

在当下中国的环艺设计中,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呈现出一种错层的结构,要么全无民族符号,效法国外的现代设计,或者将民族的符号完全复制粘贴式的照搬,没有灵魂。相对而言,具有长期性质的展览馆、博物馆等能够很好地通过自身展示的内容与当地的民族地域特色相结合,很好地体现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通过对民族艺术的使用,通过将展览主题与展品所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相结合,很好地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民族归属感,能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贝聿的苏州博物馆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再诠释树立了典范:民族传统的运用应结合现代手法,不能由一些元素符号机械的堆砌成为僵化不变之物,而是要与现代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地结合。

2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特殊性分析其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相对于其他类别的艺术(如绘画、雕塑等),生理上的舒适程度是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美感的一大特点,这是其他类别的艺术无法比拟的,所以像迎合人体的尺度、健康需求、光线以及颜色所渲染的气氛等生理需求的满足在环境艺术审美中具有超出其他艺术审美的重要价值,更值得注意的是生理需求对人的影响相对直接,只要在所处的环境中就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这对设计者也是更高的挑战,然而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巧妙地迎难而上,由于民族文化的独特适应性,使得在面向广大群众的环境设计中恰到好处地迎合了民族民间文化与大众内心民族气节相通相容的特点。因此,民族传统并非是老旧与亘古不化的,它并不是现代设计与创新的枷锁,相反,民族的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留给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贤对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的思考是基于传统设计观中对这个世界内在逻辑的尊崇,能够把握这一核心,就能将民族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令其运作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民族民间艺术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环境艺术其实是与民族民间文化相通的,都来自于最淳朴的人民大众的生活,通过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在装点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平添了一种归属感,更是对人们将传统、民俗、民风与文化延续下去的这种情怀的尊重。

四 结语

近年来,绝大多数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在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建设热潮中被“开发”或“改造”,面对如此文化冲击,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将传统民族文化理念融入环境建设中,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情趣,只有能够在其中探寻设计之道,才能坚持对民族传统文化理念的秉承。

纵观贝聿铭老师在国内的设计之路,如果说北京香山饭店为新时期我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师的创作起到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作用,并且为寻找民族元素介入当代设计的试探性提案的话,那么苏州博物馆新馆这一倾情之作就使得苏州民居风格和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使古代民族文化和现代的科技相辅相成。正如1976年设计香山饭店时说的“我的真意是寻求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的道路。”能够看出,贝老这一完美的收关之作,指明了将来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要走自己的特色,要契合人们心中深层次的心理诉求,要对民族文化深刻理解后产生自然的情感流露,用有内涵有深度的民族语言与世界设计进行交流。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4

在中国西南地区聚集着众多少数民族, 其建筑形式以及建筑周边的环境都有着不同文化艺术的设计美学的特点。在一次云南丽江之行的过程中对当地纳西民族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接触。丽江古城历史悠久, 古朴自然, 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 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它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 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纳西族的风格, 城市布局错落有致, 其建筑特征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 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 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 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 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 一般正房一坊较高, 方向朝南, 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 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 多用砖石铺成, 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 居民将它作为铺面。

此外, 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 不论城乡, 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 (即外廊) 。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 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城内, 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 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 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 城中建筑体与河流流向同步, 构成一条土木瓦屋的建筑长廊, 这是古城建筑布局的基本格式。建筑沿河走, 临街为铺, 临河为楼, 前铺后楼, 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特征。水渠东家进, 西家出, 穿墙过屋, 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水城景观。在水的利用上, 古城建筑与水若进若离, 主街傍河, 小巷临渠。城内居民引水入院, 此时的水也形成了自家建筑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然更便于引用灌溉。

长期以来, 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 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并且形成纳西民族特有的建筑设计美学。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 装修精美雅致。

纳西人民崇尚自然文化是他们设计美学的标准, 喜好养花鸟虫鱼等, 对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充满向往和追求, 在房屋构建上, 除讲究结构布局之外, 在结构装饰方面, 往往要融入许多自然界的元素, 追求雕绘装饰, 门楼斗拱重叠, 照壁飞檐出角, 外廊宽敞明亮, 特别是门窗隔扇都雕饰各种精美图案, 大都以自然界动植物图案为主。天井花坛栽种梅花、桂花、菊花、兰花一类品性高洁雅致的花卉, 整个庭院古雅秀丽, 采用鹅卵石、五花石等为原料铺装, 图案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 内容涉及花鸟鱼虫、八卦阴阳、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 手法古朴, 布局严谨。占地大、院落多的宅院, 普遍由两坊一照壁、花台、水池等构成。一般民居屋基本采用石头砌成, 墙用土坯砌起, 有的四角用砖修饰, 上段则用木板围封, 屋架强化穿斗功能, 增强了抗震能力, 使房屋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屋面都用筒板瓦覆盖, 前后出檐, 人字面坡交接处装饰“垂鱼”, 以禳压火灾的侵害。独具地方民族特色。

在民居建筑的材料运用方面所谓的“就地取材”, 是民居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地取材”的材料构筑的建筑, 显然带有截然不同的地域特点。丽江地区气候适宜, 植物茂盛, 有丰富的适于建筑的木材资源, 更有充足的石材资源。丽江民居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工艺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典型的意义。

行走在丽江古城, 我们的亲切感不只是来自于古城建筑的形式, 也来自其大量木质材料的使用。丽江民居中的木材大都是不刷油漆的, 保持原色, 使丽江民居素朴真实、清晰明确。丽江附近的剑川一带, 木匠工艺远近闻名, 六合门是重点雕刻的部位, 通常有图案性花格, 也有象征吉祥的动物、花卉、琴棋书画、博古器皿等。雕刻是民居的共性之下的个性发挥之处, 所以家家户户各不相同, 体现了主人的喜好品位。除了木材之外, 丽江产自玉龙雪山脚下的角砾岩, 是丽江民居主要的建筑用石材, 也是丽江最具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材料之一。用长条五花石铺的路面, 这种石材路面具有“旱季不飞灰, 雨季不泥泞”的效果, 路面经过长时间的踩踏而变得非常光滑, 磨光的表面露出的天然的纹理, 朴素的表达了材料的自然之美。这种石材还用来制作庭院中的石凳, 石桌, 放花盆的短石柱, 石花盆等等。风格朴素, 淡雅, 与天井环境十分协调。砖在丽江民居中常常被用在重要的部位, 例如门楼, 墙体的边缘转角位置。作为面材的砖, 也用在重要的位置, 例如厦子, 天井铺地。用在某些特殊部位的一些印花砖, 有如春、夏、秋、冬和福、禄、寿等吉祥体裁。也是丽江建筑装饰建材使用的地域特性的代表。瓦在丽江民居中的使用, 有一种纳西民族独创性的特征, 瓦不仅能用在屋顶, 还能出现在铺地图案中, 用瓦渣拼出各种图案, 瓦的质感和排列出的机理得到了强调, 成为丽江民居建材运用的典范特征。

纳西民居自上而下都是由地方材料建成的, 因材施用, 物尽其能。地方的物产不仅决定了建材的选择和建筑的样式, 也决定是民居建筑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设计美的特点。

近年, 随着丽江古城旅游的不断发展, 成为人文旅游一部分客栈如雨后春笋般的增多, 客栈建筑及建筑内外的装饰成为行业的主流。继承并发扬纳西中的人工美学与自然美学相结合是丽江古城客栈设计美学发展的趋势。

在客栈建筑设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桃花岛、万子小坊、神农寨。

桃花岛是一间建造在半山坡的休闲咖啡餐吧, 其建筑以砖木结构和预制的水泥垒砌而成。木材选用当地风化干裂的胡杨木, 以及从当地乡村木制的废弃的农具和老旧的宅院中收购的一些结实老木, 作为露台、观景台的栏杆以及房屋建筑的房梁门窗等建筑、装饰以及家具的主要材料。

由于地形特点的限制在建筑设计的整体布局上以大面积的敞开式露台作为休闲咖啡餐吧营业区域, 让在此驻足的客人在用餐品和尝咖啡的同时并能远眺和欣赏丽江古城优美的景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桃花岛休闲咖啡餐吧的设计中虽然没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纳西民居设计的建筑设计条件, 但是保留了“就地取材”, 的最基本的特征, 但仍然体现了人工设计美学与自然美学相结合的特点。

万子小坊是古镇内一间普通的客栈, 虽然普通但是建筑布局上仍然保留了三坊一照壁的形式, 然而在院落和室内房间的设计上突出客栈的商业功能例如:并把城市酒店中的酒吧, 网吧和茶庄等休闲娱乐的设施搬进了客栈的设计之中, 在满足现代人对客栈的使用需求的同时, 院内的园林小景;室内陈设的设计处处体现纳西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然而在材料的选用上采用了市场上能够购买的普通的建材如:杉木板材、马赛克、木制的中式风格的花格玻璃窗、青砖与鹅卵石以及片瓦镶嵌铺设的地面等等, 但是在客栈的梁、檐、门楣的装饰上还是保留了纳西文化的木雕和石雕, 这些装饰雕刻大多是以自然环境的动植物为元素, 有着较为突出纳西装饰艺术风格。

因此它较为直观的展现了丽江客栈建筑设计美学的现代发展方向———人工设计美学与自然美学相结合发展的趋势。

神农寨是一个旅行者俱乐部, 位于拉市海旁边的村庄里, 开门见海, 是一位台湾的客商租下的农舍, 经过自己对丽江纳西文化的深入理解并对农舍建筑其进行了原生态的改造设计, 保留了原生态的纳西建筑设计美学的特征, 并且赋予了粗狂、纯朴、乡土气息浓郁的人文设计风格, 这恰恰迎合了大部分游客带有猎奇心理的审美心理。在室内的装饰上;家具的造型上;室内的配饰上;材料的质地上采用当地粗糙老旧的木制建材、农具或雕刻有纳西装饰图案石材, 使建筑由内而外给人粗中有细, 琳琅满目, 目不暇给的视觉效果。

由此可见在丽江客栈建筑内外的设计美学形式是可以随着不同环境因素而改变的, 但是其古朴、取法自然的设计美学精神不会变。

丽江的民族建筑是纳西风俗文化的一部分, 是纳西族人民长久以来通过劳动生活过程中观察和积累美好事物而形成的独特建筑设计美学, 也是西南民族建筑设计美学的一部分, 值得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摘要:做为从事环境艺术和空间设计的工作者和研究者, 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它是我们实践工作的理论基础。因为设计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设计师只有通过欣赏美的事物或者从美的事物中得到启发, 从而设计出更美的作品, 本文在研究西南民族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 通过设计美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和理解西南族建筑的文化及艺术形式如何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 成为重要的理论方向。

浅析地理环境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篇5

浅析地理环境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民族融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必然出现的一种规律性现象,它强调的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渐进的过程合于另一民族;某一民族丧失民族特征是在与它族长期的共处中,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由此可见,实现民族融合的方式是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其先决条件是民族的.迁徙和流动,以此造成民族间的杂居态势,为相互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而地理环境正是通过影响民族融合的条件、方式及进程来实现对民族融合的巨大影响.

作 者:张济容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710069刊 名:历史学习英文刊名:HISTORY LEARNING年,卷(期):“”(10)分类号:关键词: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6

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在办学发展历程中,我校始终秉承着创新与发展的原则,伴随着教育改革而不断前行,用智慧和汗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我省制定了《吉林省少数民族教育条例》,通化县朝鲜族中学和通化县东安朝鲜族小学两校也相继被列入标准化建设学校的行列,民族教育的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两校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面对机遇,我校全体人员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更新了观念,确立了创办民族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明确了“和谐发展,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在新的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发展方向,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里焕发勃勃生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创办特色的民族学校,首先要改善学校的外部环境,几年来,我校的环境建设得到了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2009年开始县政府给通化县朝鲜族中学和通化县东安朝鲜族小学整合工作,2011年10月完成整合,两所合成通化县朝鲜族学校。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目标,学校建设了标准化教室和传统文化教室,各级行政部门及社会友好的支持,在改善校园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对民族教育多元扶持的良好局面,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领导集体。我校现任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务实,开拓创新,领导集体坚持校长办公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使得学校的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实施制度化管理,从制度化的管理中要效益,从精细化的管理中求发展。

二、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两年来,我校加大了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培养力度,积极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不断向书本学、向专家学习、向社会、向家长学习,培养了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

学校大力提倡课题研究,自2011年以来,我校承担过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现场会5次,鼓励教师参加学术团体及学术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展示课等研修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年来,我校按照上级要求,按时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班,每个假期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信息技术培训、师德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校的中考升学率更是逐年提高。升学率、平均分位通化地区前列。

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发展了,学校才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我校在创办特色民族学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坚持了少数民族学校“四语”教学,适时举办朝鲜族中小学生“三语”读诵会,有力地推进了“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开发少数民族特色的礼仪教育、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等校本课程。今年通过青山实业资助,建设了“民族文化教室”,有效地促进民族学校礼仪教育的开展。

三是坚持在各学科、各项活动中贯穿民族团结教育。在办学上要求突出民族办学特色,在课堂上要求传播民族文化,对于教师,要求在各自的学科中挖掘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扩展综合教育的优势和效果。

四是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差异,注重课程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师生共同发展模式。

两年来,学校的特色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奖”“市级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县级“爱国卫生文明单位”,县级“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健康生活示范单位”“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女排在通化市中学生排球赛中获五连冠,在通化县第一届中学生排球赛中女排获一等奖、在通化市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跳板”获第一名。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朝鲜族学校)

浅析地理环境与民族性格 篇7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群岛国家。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英国全境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终年湿润,灾害性天气很少见。温和湿润的气候使英国人的心理趋于稳定,英国人温文尔雅,带雨伞、穿西服的绅士形象无疑受到了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近现代史上,四面环海的岛国环境成为英国的一道安全屏障,使英国多次免受欧洲大陆战争灾难的影响,英国人形成了对岛国环境牢固的安全感和优越感。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还为英国发展航海技术、对外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16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岛国的优越地理环境和辉煌历史给了英国人无比的骄傲和自信,形成了对外界排斥和看不起的孤傲性格。

英国人的孤傲体现在感情不外露,不爱和陌生人交谈,在礼貌的外表下有一颗自大的心。如果外界对英国有些微词,很少听到他们反驳,在他们看来,外国人怎么看无所谓,我们自己觉得好就行了。英国人的优越感和自信还体现在尊重英国古老传统方面,有人说,英国人尊重传统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在火箭能上天的今天,王室成员还动不动就坐马车;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运动员不穿传统的白色运动服就不让比赛。还有那些伦敦街头近百年的老电话亭、人们手上拿的大雨伞、法官戴的假发等等,无不透露出英国人性格中保守又自信的一面。

日本和英国一样,也是一个群岛国家,但自然环境却比英国恶劣的多。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5%,平原面积狭小而分散,最大的关东平原,其宽也不过200公里左右。日本的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4.6%,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日本的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发展所必须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等都大量依赖进口。

恶劣的自然环境使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日本人认识到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只有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日本人勤劳、节俭的民族性格就来源于此。强烈的忧患意识还使日本人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人认识到要发展就必须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日本古代曾全力模仿和学习我国的隋唐文化,近代又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片废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勤于学习,又善于学习。

日本还是一个台风、海啸、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习惯了大自然给予的灾难,养成了忍耐、顺从的性格。多年的灾害教育还培养了日本人在灾害面前的淡定和有秩序。2011年,日本人在大地震、海啸、核电危机面前保持着良好的秩序,互帮互助,不偷不抢,耐心地排长队等巴士、买食物,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忍耐意味着能量的积蓄,积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要求释放。因此,日本人的性格结构中包含了忍耐和突发的双重特征。日本电影中最经典的男子汉形象是这样一种类型:平时沉默寡言,表情冷淡,忍受着压抑和委曲,内心深处却蕴藏着非凡的激情,一到紧急关头猝然发作,身手不凡。

另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性格的是俄罗斯人。俄罗斯横跨欧亚两个大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处于东西方的交界处。革命家托洛茨基曾说过:“俄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社会上和历史上都介于欧洲和亚洲之间……在不同的时期,有时接近这一边,有时接近另一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碰撞必然会影响到俄罗斯人的性格,使俄罗斯人性格表现为明显的缺乏理性、易走极端的特点。如我国刚建国时曾受到过苏联人大规模的无私援助,不到10年的时间里帮我国建设了150多个项目,而两国关系破裂后苏联人撕毁合同,撤走所有专家,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土地,广阔的空间造就了俄罗斯人的“大国意识”和豪放直爽的性格特点。俄国有句谚语说:“炉里有什么,桌上有什么。”反映了俄罗斯人待客时倾其所有、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春秋时节转眼即逝,降水偏少。漫长又严寒的冬天容易让人感到肃穆和压抑,这样的气候在造就俄罗斯人忧郁性格的同时也磨炼了他们的忍耐力和顽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全世界看到了俄罗斯人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民族精神。

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创新研究 篇8

关键词:环境审计制度创新,经济学分析,民族地区

当环境问题成为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立斯剑”,开始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比如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征收环境税、使用“环测”等方法来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用制度来治理环境,需要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管,审计的本质属性即为控制,没有比审计更有力的监控工具了,我国的环境审计实务工作始于1998年,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了近二十年的环境审计现状如何,我们又将如何以理论出发从制度层面对环境审计进行创新呢,这就是本文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在民族地区,我国的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属于我国第6类生态脆弱区,即“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承载着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服务任务,肩负着重要的生态保育使命,是名符其实的生态屏障区。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审计的治理功能的矛盾在这里也显得特别的突出,这就意味着在这里为环境审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

一、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现状

当前环境审计工作主要围绕现阶段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进行,比如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审计、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资金审计等,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审计学术研究也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就1999~2011年期间在“中国期刊网”检索到的712篇相关环境审计的论文数据显示而言,对环境审计概念、意义等表层研究居多,占到论文总数的81.79%;而针对具体环境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仅占所有理论研究中的13.45%。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不仅属于生态屏障区,还属于非优先和重点开发区域,生态极其脆弱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村扶贫、生态保护等多种任务使得我国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环境审计特有的监督、控制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在民族地区开展并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但笔者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环境审计制度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一)环境审计制度经济环境缺失

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年代,国民经济核算和GDP产值,以及各单位计算收入、成本和盈利,多以直接付出的材料、工资、费用作为产品成本,而忽视了环境成本,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成本,对环境污染破坏所付出的代价。这也就造就了在考察环境审计制度的设计理念时,不仅要考虑审计以收抵支的当期盈利,还要考虑审计的长远利益,乃至子孙后代的利益;不仅要审计单位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还要审计其他单位,乃至社会经济效益;不仅要审计本单位微观经济效益,还要审计国家宏观经济效益,所以经济环境的变迁是环境审计制度缺失的一大特征。

(二)环境审计制度自然环境缺失

自然环境与环境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自然环境形势是比较严峻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性影响。现在我国已对企业的“三废”排放及空气质量制定了标准,禁止对自然森林采伐,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对这方面的管理监控与核算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环境审计的制度设计除了考虑经济环境的变迁,还应该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三)环境审计制度政治法律环境缺失

就审计数据而言,通常情况下审计机关得到的数据大多仅限于财务数据,而环境审计特殊的历史使命注定了环境审计人员要关注更多的数据,比如环境业务数据、政策制定执行追踪数据等,在这些数据的获取过程中,需要赋予审计机关更多的权限才能顺利执行环境审计工作。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还先后加入了一些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际公约、协议和议定书。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四川省审计厅仅在2004年发布了《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尚未对藏区等区域制定环境审计指南和准则,没有操作性强的指南进行引导,环境审计人员只能借鉴一些以往的审计案例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执行环境审计工作。当然,由于审计人员大多专业背景以财务、会计专业为主,而拥有环境管理、环境经济、政策分析、环境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较少,这也使得四川民族地区环境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环境审计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环境缺失

通过笔者对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品质的问责制会带来更优质的环境审计报告。众所周知,没有足够、可靠、及时的数据做支撑,就难以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自然也就很难在一个缺乏知识和信息环境系统的领域中做出科学客观的管理决策。此外环境方面的一些指标的不可量化,将使得审计机关在获取环境审计数据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审计成本,而且往往还得不到全面的环境审计评估数据。譬如我国民族地区的许多天然资源(国家森林、生物多样化、鱼类种群和淡水等资源)数据不够准确,再加上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造成据此得到的环境审计数据缺失,使依据环境审计报告体系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环境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经济学告诉我们,环境问题的本质在于经济因素,即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期望。因此,假如环境问题没有经济指标的存在,那么这仅仅是生物学和化学的研究领域。

(一)环境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原理

环境经济学理论应该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多学科交叉的特殊经济学理论。环境审计作为特殊的审计模式,关注于污染治理及环保资金监控等审计问题,环境审计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环境审计据以产生、完善和发展的制度理论体系,随着人们对于未知领域的掌控,客观研究环境的变化,环境审计制度的理论也会呈现动态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属于特殊的公共物品,因此环境审计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原理可以从以下三个经济学角度得到合理诠释。

1. 不完全竞争。

当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生作用,就会出现市场失灵,这时需要政府来进行干预。环境审计制度存在的一个角色就是防止市场上过度的力量集中,因为出于谋利的目的,环境这样的公共物品污染很有可能会加剧。再加上环境质量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很难对其进行费用化,企业和个人对此无法获取利润,因此市场机制也就无法激励其自发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换取干净的清新空气这样的公共物品。所以我们认为当自发的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政府审计的存在可以确保一家特别企业的垄断地位(限制新企业进入),并且环境审计可以控制其价格,在垄断定价的情况下保护消费者。换句话说,没有得到环境审计许可证的企业,是不可以进入市场的。

2. 不完全信息。

显然环境这样的公共物品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所以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摄取中的“搭便车”行为,从而滥用环境资源。经济学家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时政府的介入对不完全信息进行补偿被认为是正当的,应运而生的环境审计制定出相应的环境责任规则来鼓励提供保护环境安全的控制体系,这里承担的角色就是“不插手”类型的干预。适当的环境审计制度的制定,比如环境保护责任规则等的制定可以引导企业在整个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在有效水平上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护质量。

3. 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当整个市场上存在“公共性”的元素时,市场失灵,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制度和规则来规定这样的公共厌恶品的提供。环境审计此时的角色就是提供一套环境保护的管制规则来限制污染生产,一旦企业触犯了污染排放的法律法规,除了受到应有的行政、民事及刑事处罚外,还将失去环境审计报告的许可证,政府可以通过赋予环境审计报告更多的权利来确保这一方案的实施力度。

(二)环境审计制度的经济学模型

环境审计是政府管制控制的工具之一,其目的是政府引导制造污染企业从社会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行为,这从表面上并不符合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但政府不能对生产企业施加精确的控制,政府只能控制企业所能制造的污染水平在什么程度是最佳的。污染过程中存在政府、企业、消费者/市民共同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图1中政府分为三个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计机关和司法机构。人大通过法律规定审计机关在控制污染的过程中的任务,审计机关承担人大制度的细节执行,审计机关的活动同时也受到司法机构的管控。

有学者认为经济外部性理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而且,经济外部性更为关注的是环境效益与环境费用的计量,它对环境审计制度的构建将产生直接影响,故它也就是环境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

三、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发展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的环境审计是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其复杂度远远超过单纯的财务审计工作。具体来说,依据经济学理论,笔者认为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推进民族地区环境审计问责制的法制化建设

完善和健全环境审计问责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环境审计有效实施的保证。“不完全信息”原理建议增强现有法律之间的协调性,修订省级《环境保护条例》和《审计法》,使其相互协调一致。立法过程中充分重视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包括各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等参与,弱化部门在立法中的作用,减少各法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建议出台“环境审计问责制”,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不仅要追究相关区域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依法追究政府部门和责任人的监管责任。

(二)完善环境审计制度的协调机制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告诉我们,环境审计制度的机制协调应该着眼于如何协调部门矛盾和地区矛盾。在机构和法律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前,环境审计的机制建设可以作为解决跨行政区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举措和优先行动。

首先确定领导人的目标环境责任,然后审计领导人目标环境履行情况。在实施环境政策审计的过程中,对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率效果进行全程的追踪监督,即跟踪审计。此外,审计我国民族地区改善生态状态的各项措施,关注生态系统的时时变化,同时全程跟踪我国民族地区各项目和工程的环境效益效果审计,以期实现环境审计工作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独立的环境审计信息自我完善和对外合作机制

通过完善机构设置,制定政策和法律保证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采取手段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完善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的准则体系和指南体系,加强与各省、自治区政府和审计厅的协调合作等措施,增强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提高环境审计能力和水平。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9

一、19世纪末出现的实业救国论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精神内驱力

1890年, 帝国主义侵略进入了新的关键阶段。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随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气氛弥漫全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一些爱国人士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法, 殊途同归, 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实业救国论”成为共同的选择。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 “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 张謇也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 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 ……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康有为把振兴实业、讲求物质说成是“救国至急之方”, 梁启超也竭力宣扬“苟实业更不振兴, 则不出三年, 全国破产, 四万万人必饿死过半”。到辛亥革命前后, “实业救国论”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五四运动前后, 民族资本家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捍卫民族利益, 继续倡导“振兴实业”, 并积极付诸于实践。1895年到1908年是私人投资的高潮时期, 这些企业家不管背景如何, 都怀揣着“实业救国”的共同信念, 成为企业在困难条件下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二、民主与科学思潮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思想环境

近代以来, 从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论到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对科学的追求已露端倪,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维新派在大力倡导政治变革的同时, 也强调兴办科学事业、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严复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中明确提出“名、数、质、力四者皆科学也, 其公例通理, 经纬万端, 而西政之善本斯而起”。从20世纪初开始, 几乎所有的新式学校都把科学列为必修课, 先进的中国人还创办各类科学杂志旨在普及科学技术。辛亥革命后, 一大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 组织各种科学团体, 更加注重传播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思想。与崇尚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 摆脱封建愚昧与落后相呼应的是, 饱受封建专制压迫的先进中国人也积极追求西方的民主思想, 并在梁启超立倡的“新民说”基础上, 将民主落实到了人权。被视为观念形态革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将民主与科学结合起来, 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准则。在民主和科学大旗下, 一切违背科学精神和平等人权的观念意识、纲常名教、金科玉律、偶像崇拜、风俗习惯全都踏倒[2]36。在这样思想激荡的大社会背景下, 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家在管理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秉承科学精神, 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二是以人为本, 提升员工的各项福利。尽管并不是所有民族资本企业管理都呈现上述特点, 但这种趋向足以说明民主、科学的思想对当时民族资本企业家改变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政府企业法规的不断建立、完善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

辛丑条约签订后, 在内外交困中, 清政府推行新政, 为奖励实业在1903年7月成立了商部。商部成立后, 先后颁行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商律。这些法规虽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 但在法律上承认和保护了工商业者的合法社会地位, 为工商业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营造了较为有序的经商环境, 也为他们诉诸法律手段解决商事诉讼创造了条件,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格局, 大大鼓励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据统计1902年至1910年的9年中创办604家, 占清末工矿总数的63.1%, 资本额13452万元, 占清末投资总额的65.45%[3]262。辛亥革命后, 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 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 特别是北洋政府陆续颁布了100余项经济法规:逐步建立近代专利制度;明确公司受法律保护的法人地位;利用国家财力给企业三年筹办期以补助, 改变企业在筹办期间因无利润而出现的创办企业热情低落的状况;保护华侨回国投资兴业;发展新式金融业, 解决实业发展资金困难问题;鼓励新办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对工艺技术进行创新;加强对外贸易, 开拓市场;规范外商来华投资、营建与华商有序的竞争环境。辛亥革命后一系列促进实业发展的立法虽还存在很多缺陷, 但推动了当时“群知非实业不足以立国, 于是有志于实业者项背相望”的社会风气, 据《农商部统计报告》提供的数字, 1912年至1914年所设工厂总计4003家[3]349, 显示了辛亥革命后实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在民族资本企业自身羸弱的条件下, 政府的制度性支持对于其成长起了雪中送炭的关键作用。

四、对商人阶层看法的改变及商人群体意识的萌生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社会意识环境

19世纪后半期, 在城市出现了称为买办的新式商人, 他们广泛接触西方思想文化, 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新经验、新方法, 再加之投资工业企业带来的丰厚利润, 以及与官僚千丝万缕的关系, 带动了传统商人、官员、士绅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 到1900年, 作为社会主流成员的官员、士绅纷纷从商, 不仅壮大了商人队伍, 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对商人的看法, 有助于在意识形态上重新确立商人的社会地位。1903年商部成立时, 上谕宣称:““自积习相沿, 视工商末务。国计民生, 日益贫弱, ……总期扫除官习, 联络一气, 不得有丝毫隔阂。”[4]27这道上谕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变化。随后商部所颁布的一系列商律, 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商人的地位, 特别是1907年颁行的《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和《奖励华商公司章程》明确指出工商业者凭借资财即可获爵, 富则贵, 显示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剧变, 观念的变化总是会映射于现实。“由是国人耳目, 暂然一新, 凡朝野上下之所以视农工商, 与农工商之所以自视, 位置较重。曾一度出现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5]87的局面。随着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 商人开始从分散走向联合, 群体意识逐步形成, 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商会的设立, 1904年, 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之后, 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纷纷设立商会, 到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到794个, 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3]280。商会是20世纪初年出现的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其建立从内部使商人组织有序化, 从外部保护商人权利, 帮助商人在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慈善救助等社会事务中彰显自身实力与存在价值, 进而增强商人的政治发言权和确立其政治身份。政治地位的提升又为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扫清了社会性障碍。

五、以“公共意见场所”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力量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舆论环境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公共意见场所”概念, 并探讨了民间团体、报刊杂志、电影等发表公众意见“场所”的历史, 这些公众意见“场所”是公共舆论空间的重要触媒。在近代欧风美雨的浸润中, 19世纪90年代是近代民间媒介兴起的开端时期, 具有现代意义的诸如报刊杂志、民间团体、电影等公众意见“场所”纷纷出现, 对近代民族资本企业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性的商会, 以发展、进步和竞争为主旨, 传播经济信息, 出版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合编的专业评论杂志, 为企业提供现代经济部门的活动、破解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 还关注对外国市场的研究, 为中国企业能在世界各种经济力量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提供指导。工商业者更相率以挽回利权为标榜, 组织“国货维持会”、“维持土货会”等团体, 一时间“提倡国货, 挽回利权之说, 洋洋溢溢万口同声”, 正是在这种风气下, 国货日盛, 许多企业绝处逢生。报纸、电影、社会性公共活动等通过刊发企业产品广告为企业作宣传, 直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南洋烟草公司不仅创办自己的报纸, 还在各地报刊上刊登大量的广告, 南洋公司的字样还出现在所有放映的影片中, 1915年南洋公司还获得在广东飞行表演场地的广告宣传独家发布权, 无孔不入的广告极大的扩大了南洋公司的知名度。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依托方兴未艾的新型信息传播渠道提升社会影响, 使近代企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资本企业蓬勃发展得益于当时社会文化的新气象,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文化环境的构建, 这也是对现代企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4]《光绪朝东华录》二十九年三月.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10

一、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已建立的比较完备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但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具体表现为: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问题等等;有一些专家认为, 目前, 中国环境污染已经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 已经影响到区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制度原因表现为因财产权引发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资源的手段引发的环境问题。“市场经济存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冲突,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所有制、所有权的利益冲突更为复杂。中国财产权印发的利益冲突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尤为剧烈, 国家队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引起资源使用者的抵触, 这在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上表现尤为明显。”[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问题主要有: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剧, 草场退化严重, 草场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加剧, 天然水域缩小, 河道断流, 水资源锐减。中国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 而西部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 而在这12个省区中, 包括了5个民族自治区, 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聚居的地区, 其土地面积是538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56%, 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是不容乐观的。中国已经成为荒漠化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 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是中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 总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沙化面积的71.7%。中国仍有393万公顷农田, 493万公顷草场, 2 000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 其中90%以上都在西北地区。荒沙危害着西部262个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恶化, 其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土地开发和其他经济开发活动范围扩大, 二是超载放牧和草原垦荒导致草场退化, 加速了草原的沙化, 三是乱建水库和盲目打井使水库下游河段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为了发展农业, 西北各省、区相继建造了各型水库, 其中一些建在仅能供给生态用水的河流上, 把生态用水转变为农业用水, 结果, 使水库下游河流断水, 造成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沙化, 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甚至危及到这些地区的生存环境。此外, 一些地区盲目打井, 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使这些地区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 并且更易遭受旱灾的侵袭[3]。

二、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实践存在的问题

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立法意识仍然不够, 民族地区

关于环境保护立法相关的变通和补充法规明显不足, 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甘肃省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到2009年年初, 共制定自治条例9个, 单行条例45个, 仅从数量上看是绝对不足的。由于少数民族相关环境立法本身所具有的自治性、高度的综合性、全面的协调性等内在特征, 立法必须在充分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民族政策, 在真正吃透本民族、本区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的基础上方能进行, 其难度大于一般的地方立法, 对其的修订也难以快速完成, 导致了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4]。

2. 民族地区立法缺乏针对性, 缺乏地方特色;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缺乏统一性, 效力层次不高, 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零散单一, 法律冲突时有发生, 民族地区之间立法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虽然环境保护的规定在各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中都有所体现, 但依然是原则性的规定居多, 具体的变通、补充规定却非常匮乏, 立法缺乏针对性。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立法而立法, 照搬照抄的内容过多, 自己的东西很少, 使得法律由于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极少被适用。

3.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 制裁方式以行政制裁为主;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法律规定存在矛盾, 如果不能很好的体现法对当地文化的吸收、融合及转变, 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就很难做到对法律的遵守[5], 由于环保执法力量薄弱, 尤其在西北边远地区, 环保机构不健全, 环保专业知识缺乏, 执法装备普遍落后。目前, 这些地方所采用的环境资源管理的手段中, 命令控制型行政手段的运用比例大大高于经济手段, 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规定的十分频繁,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力度不足, 也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法律保护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

三、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的思考

1. 重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习惯法与地方环境立法的互动, 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

西北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规定和风俗习惯, 在这些制度、规定和习惯中, 包含着大量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环境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往往对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深远的意义, 其中有不少的环境习惯法规范和制度, 经过改造, 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中要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 把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中传承的优良部分吸收到民族地方环境立法中去。

2. 规范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执法, 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的立法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

依法确立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理顺执法部门的权限, 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层次管理体制。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建立比较完整的执法监督体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增强威慑力。要加强责任体系, 要将破坏环境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使法律的安排最终具有可操作性。

3. 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加大对生态环境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使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和执法实践中来。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中国专制传统的影响, 公民法治意识更为淡薄, 要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 必然面临公民法制意识不足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力度不够的困难, 这无疑制约着该地区法律的实施力度和结果。公众参与是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价值在于促进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民主化, 提高西北少数民族环境意识及保障西北少数民族公民环境权的实现[6]。一方面, 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另一方面,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 为实现生态环境法治化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

4.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将环保法律规范内化为西部民族地区主体的素质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必须在西部民族地区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制观念, 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 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的对话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观念, 形成了很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和规约, 其中很多习惯和规约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不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统一原则的基础上, 借鉴这些资源, 在经济和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西部民族地区, 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性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珂.中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6) .

[2]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3]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4.

[3]赵遵国.浅议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修订工作[J].人大研究, 2008, (8) .

[5]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 2001, (1) .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11

一、当前农村金融需求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狭窄,未能全面发挥支持“三农”的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只发放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而在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兴生物资源等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被推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多种因素,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全,现代信用工具欠缺,有限的资金规模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显得独木难支、力不从心。

(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金融支农职能受到削弱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大客户”战略,县级银行网点收缩、权限上收、业务逐步萎缩,欠发达地区乡镇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基本撤销,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有的乡村甚至出现金融服务盲区。

(三)农村信贷资金风险大,银行债权维护难,制约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其主要原因是:“三农”包括了最大的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投资周期长、效益低、收贷款难;小额贷款主要是为农户的种植、养殖业服务的,这些行业受天气、市场的影响很大,农村金融机构很难抵御大规模的气候异常、大面积的病虫害等风险;农村信用环境较差、支农风险补偿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这些都制约着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四)金融服务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发展需求

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集群化领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既有普通的存贷款服务需求,也有各类银行卡等电子支付结算和理财等服务需求,这就要求金融服务品种丰富、服务手段多样、服务方式便捷,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在这些方面显然还存在不足。

(五)金融知识宣传不深入,金融电子产品普及应用不到位

由于机构数量,人员素质,交通、通讯条件等制约因素,对边远山区宣传活动开展较少,存在金融知识普及不均衡,新产品普及率低等问题,如金融机构对电子产品发放推进力度很大,存在重发放、轻管理,对电子产品实际应用效果未建立有效地监督考核机制,没有积极引导客户持卡、用卡,部分农户担心使用信用卡费用过高,加之使用缴费业务有限,部分惠农支付服务点有名无实,农村银行卡使用率較低,大量的银行卡成为“睡眠卡”。

二、改善农村金融需求服务环境的思考

第一,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三农”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金融合力。一是农业发展银行要在政策性金融为主的基础上,拓展开发性金融业务,拓宽扶持对象、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性贷款支持的力度。二是采取窗口指导、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增加支农投入。三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健全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规范监督管理行为,提高信贷、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扩大信贷覆盖面。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两个金融产品,并将成功经验用于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四是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

第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良好信用环境。一是完善农业保险立法,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鼓励商业性保险开办涉农保险。二是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担保组织和担保方式。三是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严厉打击金融逃废债行为,加大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行为的惩治力度,采取措施打击背信行为,建立农户和农村企业信用记录数据库,并按信用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贷款优惠政策,有条件地区,逐步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同时加强诚信宣传,弘扬信用观念,净化社会信用环境。

第三,不断开发和创新适应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向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多样化、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努力发展结算、代收代付、信用卡及理财服务等中间业务。二是简化贷款及担保手续,扩大抵押品的范围和类型。三是注重对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更新改造落后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硬件设施,提高结算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是继续广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两个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在继续做好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贷技术的创新方法,扩大小额农户贷款覆盖面,并将成功经验用于农村小微企业融资。

第四,立足“三农”和县域特点,创新降低县域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差别化、独立于城市金融的信贷管理制度,赋予县域分支机构更大的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批流程,对有市场、有技术、发展前景和信用记录良好的小微企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提高信贷审查和放贷速度。

第五,积极推广普惠金融。通过惠农支付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延伸,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不足,群众取现支付不便的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惠农支付缴费项目,结合当前农村信用社推广的“金碧惠农卡”和农行推广的“金穗惠农卡”,使其具有普通借记卡现金存取、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基本金融服务功能。

民族环境艺术设计 篇12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现存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特殊的地域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特色化档案资源。就现有情况,依据有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研究资料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指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以及民俗等的社会历史情况,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文物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历史记忆具有深远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源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而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则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赖以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系统循环,促进全社会共同发展的真实需要。加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不仅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主观要求。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是指少数民族赖以从事文化创造、传承文化活动、培育民族文化以及其民族特性的条件,主要包括云南少数民族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语言文字生态环境三个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当地相关部门对于云南各地区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利用的意识不足,导致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从而抑制了其在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工作等方面的顺利进行。

(一)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现状。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较为湿润,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导致众多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濒临消亡。大部分存储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库房设施简陋,档案保护技术水平落后。作为衡量物质冷热干湿程度重要指标的温湿度,在档案库内的波动会导致档案纸张随温度的忽高忽低带来胀缩变形的影响。另外,档案库内的相对潮湿会造成有害档案文献的生物及微生物的迅速生长繁殖,进而加剧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档案文献制成材料产生损毁。再者,云南地区大多数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由于年久失修,库藏架子腐蚀、文本档案纸张变质等情况屡屡出现,对档案文献资料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

(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现状。云南省地处西南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偏远地带,经济发展缓慢,经济需求的不足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就少数民族自身来看,保护工序简陋,载体陈旧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档案的保存,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对少数民族记忆、文化构建的缺失断层;就国家少数民族档案建设研究的角度来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完整性的建设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经济生态作为基础性建设的必备,因意识欠缺、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三)语言文字生态环境现状。云南省现有学校当中,已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并对少数民族同胞就其自身文字的教育、学习进行扫盲。然而受传播媒介、文化影响等,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少数民族子女从小说汉语,不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虽然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推行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但就现有情况而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还满足不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传承保护的真实需要。

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少数民族档案内涵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现状造成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仍旧处于粗放状态。

(一)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为尽量避免自然生态环境对档案文献的破坏,应积极施行相应的对策以保护少数民族珍贵档案资源。首要要选择正确的档案库地址,档案库要禁闭,周围空地需要绿化。档案文献入库前应进行防尘处理,定期检查做好库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和通风防潮工作。防止或减少光对文献破坏作用的方法,比如档案库的窗子要小,东西向不宜开窗,南北向的窗子要小而窄。在窗上加上遮阳设施,档案库的玻璃应采取一定的防紫外线措施。档案库内使用白炽灯及普通钨丝灯泡的人工光源。为了避免虫害,应对害虫进行预防,比如改善书库建筑,避免昆虫进入,档案文献入库前进行检查和杀虫处理。调节档案库温湿度,使得温湿度控制在不利于虫类生存的范围内,达到预防的目的。数字化档案需求和高速传递逐渐深入人心并且势在必行,成为逐步取代传统纸质档案的姿态。首先要彻底整顿基础管理工作,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工作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实现高水平档案资源保护。数字化档案具备了传统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信息共享与利用率高,传播速度快,存储与检索方便。因此用光磁盘存储法数字化手段保护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是最有效的方法。

(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作为基本保障的经济生态建设是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的必须因素,成为一种档案的记忆载体,是在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生态域境内的共有价值认同,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经济投入也成为其良好发展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经济生态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改善现有条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进行及时地抢救与保护,使其更好地发挥地域性文化、民族记忆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能动性效果,改善物质基础进而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档案保护意识。其次是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同胞的专项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对现有档案资源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从民族档案、记忆存续化的长久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同胞或对少数民族档案感兴趣的同胞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培养新时代下的民族精英,成为民族文化、民族档案的传承者。进而带动地区性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档案,传承我们的文化。

(三)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建设对策。随着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少数民族档案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这就需要国家以政策为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保护政策体系,对少数民族档案进行全面保护。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领导部门的权威性、能动性,加大政策引导,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自身民族档案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中来,不断加强档案环境保护意识修养。转变旧有观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真正从实际出发,为现实与长远利益打算。政府部门要带好头,加大对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的基础保障投入,转变工作职能,真正从切实、合理的角度考虑,为存续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得少数民族同胞在与环境进行自洽共生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用于本民族记忆的多种载体形式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例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经、傣族贝叶档案、摩崖石刻等。面对此,如何对特有档案资源进行合理、正确地保护,这就需要国家针对档案资源生存地域的特殊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别于其他档案资源建设但切合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方案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摆正态度,端正思想,从而更好地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档案资源。

一个失去了档案的民族,就会是记忆不完整的民族,有记忆才有文化,有记忆才有文明,有记忆才有未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少数民族积累了浩瀚的档案资料,这是对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郭胜溶.变“藏”为“养”——加强档案环境建设的思考[J].云南档案,2016(1):49-51.

[2]徐梅,李朝开,李红武.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环境变迁与保护——基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31-36.

[3]华林,张若娴,杜昕.基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变迁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政策保护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4):51-55.

[4]张雷.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5.

上一篇:弘扬传统文化下一篇:钙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