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环境

2024-08-14

民族环境(共12篇)

民族环境 篇1

一提到民族性格,许多人会想到英国人的孤傲,日本人的勤奋,中国人的中庸,俄罗斯人的极端与顽强。如此鲜明的民族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影响民族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如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历史文化等等,其中,地理环境因素在民族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群岛国家。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英国全境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终年湿润,灾害性天气很少见。温和湿润的气候使英国人的心理趋于稳定,英国人温文尔雅,带雨伞、穿西服的绅士形象无疑受到了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近现代史上,四面环海的岛国环境成为英国的一道安全屏障,使英国多次免受欧洲大陆战争灾难的影响,英国人形成了对岛国环境牢固的安全感和优越感。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还为英国发展航海技术、对外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16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岛国的优越地理环境和辉煌历史给了英国人无比的骄傲和自信,形成了对外界排斥和看不起的孤傲性格。

英国人的孤傲体现在感情不外露,不爱和陌生人交谈,在礼貌的外表下有一颗自大的心。如果外界对英国有些微词,很少听到他们反驳,在他们看来,外国人怎么看无所谓,我们自己觉得好就行了。英国人的优越感和自信还体现在尊重英国古老传统方面,有人说,英国人尊重传统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在火箭能上天的今天,王室成员还动不动就坐马车;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运动员不穿传统的白色运动服就不让比赛。还有那些伦敦街头近百年的老电话亭、人们手上拿的大雨伞、法官戴的假发等等,无不透露出英国人性格中保守又自信的一面。

日本和英国一样,也是一个群岛国家,但自然环境却比英国恶劣的多。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5%,平原面积狭小而分散,最大的关东平原,其宽也不过200公里左右。日本的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4.6%,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日本的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发展所必须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等都大量依赖进口。

恶劣的自然环境使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日本人认识到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只有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日本人勤劳、节俭的民族性格就来源于此。强烈的忧患意识还使日本人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人认识到要发展就必须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日本古代曾全力模仿和学习我国的隋唐文化,近代又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片废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勤于学习,又善于学习。

日本还是一个台风、海啸、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习惯了大自然给予的灾难,养成了忍耐、顺从的性格。多年的灾害教育还培养了日本人在灾害面前的淡定和有秩序。2011年,日本人在大地震、海啸、核电危机面前保持着良好的秩序,互帮互助,不偷不抢,耐心地排长队等巴士、买食物,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忍耐意味着能量的积蓄,积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要求释放。因此,日本人的性格结构中包含了忍耐和突发的双重特征。日本电影中最经典的男子汉形象是这样一种类型:平时沉默寡言,表情冷淡,忍受着压抑和委曲,内心深处却蕴藏着非凡的激情,一到紧急关头猝然发作,身手不凡。

另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性格的是俄罗斯人。俄罗斯横跨欧亚两个大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处于东西方的交界处。革命家托洛茨基曾说过:“俄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社会上和历史上都介于欧洲和亚洲之间……在不同的时期,有时接近这一边,有时接近另一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碰撞必然会影响到俄罗斯人的性格,使俄罗斯人性格表现为明显的缺乏理性、易走极端的特点。如我国刚建国时曾受到过苏联人大规模的无私援助,不到10年的时间里帮我国建设了150多个项目,而两国关系破裂后苏联人撕毁合同,撤走所有专家,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土地,广阔的空间造就了俄罗斯人的“大国意识”和豪放直爽的性格特点。俄国有句谚语说:“炉里有什么,桌上有什么。”反映了俄罗斯人待客时倾其所有、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春秋时节转眼即逝,降水偏少。漫长又严寒的冬天容易让人感到肃穆和压抑,这样的气候在造就俄罗斯人忧郁性格的同时也磨炼了他们的忍耐力和顽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全世界看到了俄罗斯人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民族精神。

此外,俄罗斯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矿物、土地、水资源等都居于世界前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给了俄罗斯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养成了他们懒散的习惯。俄罗斯人无须勤劳节俭就可以生活得不错,这一点正和勤奋工作的日本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民族环境 篇2

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75%,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分布于甘南、临夏、祁连山北麓和张家川等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3.20%,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对中国西部乃至全国都有重大影响.

作 者:白薇  作者单位:合作师专国资处,甘肃合作,747000 刊 名:农业科技与信息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2) 分类号:X3 关键词: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  

民族环境 篇3

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在办学发展历程中,我校始终秉承着创新与发展的原则,伴随着教育改革而不断前行,用智慧和汗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我省制定了《吉林省少数民族教育条例》,通化县朝鲜族中学和通化县东安朝鲜族小学两校也相继被列入标准化建设学校的行列,民族教育的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两校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面对机遇,我校全体人员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更新了观念,确立了创办民族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明确了“和谐发展,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在新的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发展方向,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里焕发勃勃生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创办特色的民族学校,首先要改善学校的外部环境,几年来,我校的环境建设得到了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2009年开始县政府给通化县朝鲜族中学和通化县东安朝鲜族小学整合工作,2011年10月完成整合,两所合成通化县朝鲜族学校。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目标,学校建设了标准化教室和传统文化教室,各级行政部门及社会友好的支持,在改善校园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对民族教育多元扶持的良好局面,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领导集体。我校现任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务实,开拓创新,领导集体坚持校长办公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使得学校的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实施制度化管理,从制度化的管理中要效益,从精细化的管理中求发展。

二、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两年来,我校加大了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培养力度,积极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不断向书本学、向专家学习、向社会、向家长学习,培养了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

学校大力提倡课题研究,自2011年以来,我校承担过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现场会5次,鼓励教师参加学术团体及学术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展示课等研修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年来,我校按照上级要求,按时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班,每个假期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信息技术培训、师德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校的中考升学率更是逐年提高。升学率、平均分位通化地区前列。

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发展了,学校才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我校在创办特色民族学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坚持了少数民族学校“四语”教学,适时举办朝鲜族中小学生“三语”读诵会,有力地推进了“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开发少数民族特色的礼仪教育、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等校本课程。今年通过青山实业资助,建设了“民族文化教室”,有效地促进民族学校礼仪教育的开展。

三是坚持在各学科、各项活动中贯穿民族团结教育。在办学上要求突出民族办学特色,在课堂上要求传播民族文化,对于教师,要求在各自的学科中挖掘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扩展综合教育的优势和效果。

四是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差异,注重课程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师生共同发展模式。

两年来,学校的特色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奖”“市级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县级“爱国卫生文明单位”,县级“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健康生活示范单位”“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女排在通化市中学生排球赛中获五连冠,在通化县第一届中学生排球赛中女排获一等奖、在通化市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跳板”获第一名。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朝鲜族学校)

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创新研究 篇4

关键词:环境审计制度创新,经济学分析,民族地区

当环境问题成为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立斯剑”,开始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比如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征收环境税、使用“环测”等方法来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用制度来治理环境,需要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管,审计的本质属性即为控制,没有比审计更有力的监控工具了,我国的环境审计实务工作始于1998年,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了近二十年的环境审计现状如何,我们又将如何以理论出发从制度层面对环境审计进行创新呢,这就是本文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在民族地区,我国的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属于我国第6类生态脆弱区,即“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承载着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服务任务,肩负着重要的生态保育使命,是名符其实的生态屏障区。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审计的治理功能的矛盾在这里也显得特别的突出,这就意味着在这里为环境审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

一、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现状

当前环境审计工作主要围绕现阶段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进行,比如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审计、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资金审计等,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审计学术研究也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就1999~2011年期间在“中国期刊网”检索到的712篇相关环境审计的论文数据显示而言,对环境审计概念、意义等表层研究居多,占到论文总数的81.79%;而针对具体环境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仅占所有理论研究中的13.45%。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不仅属于生态屏障区,还属于非优先和重点开发区域,生态极其脆弱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村扶贫、生态保护等多种任务使得我国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环境审计特有的监督、控制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在民族地区开展并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但笔者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环境审计制度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一)环境审计制度经济环境缺失

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年代,国民经济核算和GDP产值,以及各单位计算收入、成本和盈利,多以直接付出的材料、工资、费用作为产品成本,而忽视了环境成本,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成本,对环境污染破坏所付出的代价。这也就造就了在考察环境审计制度的设计理念时,不仅要考虑审计以收抵支的当期盈利,还要考虑审计的长远利益,乃至子孙后代的利益;不仅要审计单位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还要审计其他单位,乃至社会经济效益;不仅要审计本单位微观经济效益,还要审计国家宏观经济效益,所以经济环境的变迁是环境审计制度缺失的一大特征。

(二)环境审计制度自然环境缺失

自然环境与环境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自然环境形势是比较严峻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性影响。现在我国已对企业的“三废”排放及空气质量制定了标准,禁止对自然森林采伐,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对这方面的管理监控与核算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环境审计的制度设计除了考虑经济环境的变迁,还应该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三)环境审计制度政治法律环境缺失

就审计数据而言,通常情况下审计机关得到的数据大多仅限于财务数据,而环境审计特殊的历史使命注定了环境审计人员要关注更多的数据,比如环境业务数据、政策制定执行追踪数据等,在这些数据的获取过程中,需要赋予审计机关更多的权限才能顺利执行环境审计工作。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还先后加入了一些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际公约、协议和议定书。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四川省审计厅仅在2004年发布了《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尚未对藏区等区域制定环境审计指南和准则,没有操作性强的指南进行引导,环境审计人员只能借鉴一些以往的审计案例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执行环境审计工作。当然,由于审计人员大多专业背景以财务、会计专业为主,而拥有环境管理、环境经济、政策分析、环境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较少,这也使得四川民族地区环境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环境审计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环境缺失

通过笔者对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品质的问责制会带来更优质的环境审计报告。众所周知,没有足够、可靠、及时的数据做支撑,就难以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自然也就很难在一个缺乏知识和信息环境系统的领域中做出科学客观的管理决策。此外环境方面的一些指标的不可量化,将使得审计机关在获取环境审计数据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审计成本,而且往往还得不到全面的环境审计评估数据。譬如我国民族地区的许多天然资源(国家森林、生物多样化、鱼类种群和淡水等资源)数据不够准确,再加上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造成据此得到的环境审计数据缺失,使依据环境审计报告体系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环境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经济学告诉我们,环境问题的本质在于经济因素,即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期望。因此,假如环境问题没有经济指标的存在,那么这仅仅是生物学和化学的研究领域。

(一)环境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原理

环境经济学理论应该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多学科交叉的特殊经济学理论。环境审计作为特殊的审计模式,关注于污染治理及环保资金监控等审计问题,环境审计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环境审计据以产生、完善和发展的制度理论体系,随着人们对于未知领域的掌控,客观研究环境的变化,环境审计制度的理论也会呈现动态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属于特殊的公共物品,因此环境审计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原理可以从以下三个经济学角度得到合理诠释。

1. 不完全竞争。

当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生作用,就会出现市场失灵,这时需要政府来进行干预。环境审计制度存在的一个角色就是防止市场上过度的力量集中,因为出于谋利的目的,环境这样的公共物品污染很有可能会加剧。再加上环境质量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很难对其进行费用化,企业和个人对此无法获取利润,因此市场机制也就无法激励其自发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换取干净的清新空气这样的公共物品。所以我们认为当自发的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政府审计的存在可以确保一家特别企业的垄断地位(限制新企业进入),并且环境审计可以控制其价格,在垄断定价的情况下保护消费者。换句话说,没有得到环境审计许可证的企业,是不可以进入市场的。

2. 不完全信息。

显然环境这样的公共物品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所以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摄取中的“搭便车”行为,从而滥用环境资源。经济学家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时政府的介入对不完全信息进行补偿被认为是正当的,应运而生的环境审计制定出相应的环境责任规则来鼓励提供保护环境安全的控制体系,这里承担的角色就是“不插手”类型的干预。适当的环境审计制度的制定,比如环境保护责任规则等的制定可以引导企业在整个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在有效水平上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护质量。

3. 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当整个市场上存在“公共性”的元素时,市场失灵,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制度和规则来规定这样的公共厌恶品的提供。环境审计此时的角色就是提供一套环境保护的管制规则来限制污染生产,一旦企业触犯了污染排放的法律法规,除了受到应有的行政、民事及刑事处罚外,还将失去环境审计报告的许可证,政府可以通过赋予环境审计报告更多的权利来确保这一方案的实施力度。

(二)环境审计制度的经济学模型

环境审计是政府管制控制的工具之一,其目的是政府引导制造污染企业从社会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行为,这从表面上并不符合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但政府不能对生产企业施加精确的控制,政府只能控制企业所能制造的污染水平在什么程度是最佳的。污染过程中存在政府、企业、消费者/市民共同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图1中政府分为三个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计机关和司法机构。人大通过法律规定审计机关在控制污染的过程中的任务,审计机关承担人大制度的细节执行,审计机关的活动同时也受到司法机构的管控。

有学者认为经济外部性理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而且,经济外部性更为关注的是环境效益与环境费用的计量,它对环境审计制度的构建将产生直接影响,故它也就是环境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

三、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发展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的环境审计是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其复杂度远远超过单纯的财务审计工作。具体来说,依据经济学理论,笔者认为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制度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推进民族地区环境审计问责制的法制化建设

完善和健全环境审计问责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环境审计有效实施的保证。“不完全信息”原理建议增强现有法律之间的协调性,修订省级《环境保护条例》和《审计法》,使其相互协调一致。立法过程中充分重视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包括各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等参与,弱化部门在立法中的作用,减少各法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建议出台“环境审计问责制”,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不仅要追究相关区域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依法追究政府部门和责任人的监管责任。

(二)完善环境审计制度的协调机制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告诉我们,环境审计制度的机制协调应该着眼于如何协调部门矛盾和地区矛盾。在机构和法律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前,环境审计的机制建设可以作为解决跨行政区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举措和优先行动。

首先确定领导人的目标环境责任,然后审计领导人目标环境履行情况。在实施环境政策审计的过程中,对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率效果进行全程的追踪监督,即跟踪审计。此外,审计我国民族地区改善生态状态的各项措施,关注生态系统的时时变化,同时全程跟踪我国民族地区各项目和工程的环境效益效果审计,以期实现环境审计工作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独立的环境审计信息自我完善和对外合作机制

通过完善机构设置,制定政策和法律保证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采取手段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完善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的准则体系和指南体系,加强与各省、自治区政府和审计厅的协调合作等措施,增强我国民族地区环境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提高环境审计能力和水平。

民族艺术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影响 篇5

1.少数民族色彩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幼儿对于生长的环境色彩需求很重要,能使他们在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长。调查发现,幼儿偏爱明亮的暖色调系列,能给他们以美的视觉享受。因此,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以诱发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且更易使他们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和借鉴。此外,通过设置明快的色彩对比,还可以使幼儿从中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各少数民族的色彩各具特色,如维吾尔族色彩:维吾尔族的服饰色彩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面,绚丽而悦目。维吾尔人通过对各种色彩的巧妙运用,大大地增强了服饰的艺术感染力。他们追求的是鲜明、强烈、多层次的颜色。例如,维吾尔族妇女的头巾颜色就异常丰富:有海棠红、荔枝红、绛红、蜜黄、九月菊、水仙穗子、桔黄等红黄系列色,此外还有果绿,水蓝等。维吾尔族妇女常用来制作筒裙的艾德莱斯绸,色彩绚丽、明快,常用翠绿、金黄、黄桃红、黑色等色。和田、洛浦等地的艾德莱斯丝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色彩简洁明快,常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红白、黑白兼配以小块金黄、宝蓝、草绿、桔红作点缀,使色彩变化多端,形成了一种色彩互补的审美效应。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其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通过欣赏各民族漂亮的图片,和幼儿一起去发现色彩的美,感受和欣赏色彩的美,引导他们说出各民族色彩的特点等。教师可以直接从民族色彩中直接提取图案色彩,并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去。

2.少数民族图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当中的应用。

图案既具有审美功能,也标志着某种信仰的涵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汉民族的服饰和饰物上发现可爱的小动物图案,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服饰和饰物上,是禁止绘带眼睛的动物图案的,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之故。因此,在引导幼儿探究少数民族图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这些事项,使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以更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民族图案。以维吾尔族为例,聪慧爱美的维吾尔人对美的追求转向对以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也因为维吾尔族曾信奉过的萨满教、祆教、拜火教等对大自然的崇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维吾尔族把以大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发挥到极致。他们以各种花卉纹样,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案纹样,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坛、琴等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并以直线、曲线、弧线构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锯齿形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尽情装点着维吾尔族生活,无不展示着独具伊斯兰浓郁风格的维吾尔族服饰、建筑之美。在探究维吾尔族图案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接触维吾尔族特色布料———爱的莱斯绸,结果发现全班幼儿都非常喜欢。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理解,“小朋友看见爱的莱斯绸上有什么样的图案,这些图案像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后得出:巴达木形、石榴形、梨子形等水果类;周期性的链条、锯齿形等多种几何类型。接着,教师再要求幼儿发挥想象,组合更多的造型,并用扎染的方式制作爱的莱斯绸,且为此创设了主题墙,以不断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实践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对于同样的物体,他们的想象各有不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能束缚他们的思路,不能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接受,而应该打破常规,鼓励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表达自己的体验,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样才不会压抑他们的创造性,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以实现其思维的有效拓展。

3.利用地方民族节日创设幼儿园环境。

热烈、喜庆、欢快的节日活动环境氛围,不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能给孩子一种愉快、健康的心理影响。回顾各种各样的节日,不难发现,不管是物质上的追求还是精神上的信仰,人们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求得生存的主题。生存空间就是生活环境,每一个节日即是一个大的教育环境,民族地区的节日很多,教师应充分利用节日创设宽松、愉快的节日氛围,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题墙。例如,天山天池哈萨克族的各种重要节日,包括肉孜节、古尔邦节、纳吾鲁孜节等都是宝贵的哈萨克族节庆的教育资源,每一个节日活动都是幼儿分享、感受哈萨克族节日氛围的好时机。教师与幼儿一起穿上漂亮的哈萨克服装手拉着手、和着欢快调子,踏着节奏的舞步、幼儿不但可以听到乐器声,还可以参与打歌活动,通过为孩子创设了欢乐的节日氛围,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使之在欢乐的节日环境中体验生活的美好,从而萌发其对大自然、大社会、对生活中人、事、物的热爱之情。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很有特点,教师、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民族特色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发挥它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4.利用民族乐器和玩具创设幼儿园环境。

在生活中,幼儿初步感知了身边的社会现象,对生活中的民族乐器和玩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乐器、玩具创设环境,在走廊和室内的墙壁上、在幼儿容易触摸到的地方挂一些民族乐器,如维吾尔族的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在区域角里摆放各类民族工艺品,如维吾尔族的英吉沙手工刀、彩绘葫芦、铜器、地毯、哈萨克族的骨制项链、骨制手链、牛角类、戈壁玉饰品等,小朋友们不但可以看到、摸到乐器,而且还能进行乐器演奏,能够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互相说说乐器的特点。这样的环境创设,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了表演创作的空间,创设了轻松、快乐的活动环境。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最丰富、优越的环境创设资源就是地方民族特色,创设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使幼儿从小就开始接触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母语修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土地上播下民族意识的种子,为未来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亲身体验有特色的民族环境为他们未来的多元文化习得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1-01

近代以来,中国长期闭关锁国,与外界沟通减少,遭到列强的长期侵略,不仅使得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也导致了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走出困境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创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促进我国体育的长久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微博,微信,博客这些都属于新媒体范畴。

(二)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2013年,中国4G移动通信的正式启动和一3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渗透为新媒体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既有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弱关系新媒介的广泛覆盖和高效应用,又有微信、陌陌等强关系互动型新媒介的迅速普及,新媒体强大的移动性、融合性、动员性和渗透率空前显现。新媒体的发展正在改变当前中国的现状,以及中国体育的现状。

根据2015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新媒体稳步发展,移动化趋势明显,微信发展火爆,成为年度标志性特征,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新闻接触新入口,社交媒体成为政治传播新平台,大数据驱动互联网应用加速推进,4G技术开始商用。根据调查显示,中国新媒体用户增长已走过高速发展时期而进入稳定增长期。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人,年增长率19.1%,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

二、新媒体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提高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效率。在古代以及近现代,由于交通的限制,技术的落后,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法使每个人都接触的到,而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能无时无刻传递信息,真正实现了信息的零距离传播,每个受众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这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也拉进了大众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距离,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随时观看世界各国的文化。

(二)新媒体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跨地区传播。从一定程度上说,民族传统体育并不是大众文化传播,而是小众文化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可以跨越地域的阻碍,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共享文化盛宴。

三、民族传统体育新媒体传播对策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推广。近年来,新媒体传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每个赛事主办方关心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配合新媒体的时效性,使得体育赛事得到广泛传播,实现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在2015年度先后拿出数件作品到外省参展,在参展的过程中,不仅进行文物展览,而且媒体记者拍照,把体育文物的图片发到微博,微信公众号,一些无法到现场参观的受众,就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去了解这些文物。一方面,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可以调动大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由被动的接收变成主动的参与。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可以调动大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公众愿意去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在文物进行展览以后,可以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在文物展览期间,进行话题讨论,在微博上制造话题热点,增加关注度,更加调动大众积极性。

(二)通过政府搭建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官方网络平台具有信息传播的权威性,稳定性,官方网络平台还具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因此,通过政府搭建官方网络平台是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载体。依托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宣传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宣传的一个捷径。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图片视频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进行宣传。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依托政府建立起来的平台,在增加传播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能增加传播的可信度,得到政府官方以及经费的支持。

(三)多媒体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微信为例,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代表性产品。微信的广泛应用,冲击了所有的人际沟通方式,为现代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体验,引发了人际沟通领域的革命。微信打破了传统网络交流的固定范围,这样的跨平台交流更加便捷,用户使用一种工具就可以与不同平台圈子的用户进行沟通,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沟通效率。微信可以通过实时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使不同阅读或收视习惯的受众都能得到满足。微信综合运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得传受双方可以充分有效的自我表达,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

(四)优化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机制,增强传播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现在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一些传播人员还没有认识到新媒体的传播效力,由于当地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在传播上存在很大的瓶颈。因此,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如何让传播人员使用新媒体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提高传播人员的传播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政府越来越重视我国体育的发展,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应该扩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渠道,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弥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上的瓶颈。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瑾.斯图亚特.霍尔“编码与解码”理论的研究[D]西师范大学;2014.105-106

[2]张艳.戴维.莫利的电视文化理论[D].新疆:新疆大学;2012.12

[3]冯剑侠.受众如何解码《新闻联播》[D]四川:四川大学,2007.221-224

民族环境 篇7

一、19世纪末出现的实业救国论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精神内驱力

1890年, 帝国主义侵略进入了新的关键阶段。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随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气氛弥漫全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一些爱国人士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法, 殊途同归, 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实业救国论”成为共同的选择。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 “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 张謇也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 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 ……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康有为把振兴实业、讲求物质说成是“救国至急之方”, 梁启超也竭力宣扬“苟实业更不振兴, 则不出三年, 全国破产, 四万万人必饿死过半”。到辛亥革命前后, “实业救国论”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五四运动前后, 民族资本家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捍卫民族利益, 继续倡导“振兴实业”, 并积极付诸于实践。1895年到1908年是私人投资的高潮时期, 这些企业家不管背景如何, 都怀揣着“实业救国”的共同信念, 成为企业在困难条件下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二、民主与科学思潮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思想环境

近代以来, 从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论到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对科学的追求已露端倪,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维新派在大力倡导政治变革的同时, 也强调兴办科学事业、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严复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中明确提出“名、数、质、力四者皆科学也, 其公例通理, 经纬万端, 而西政之善本斯而起”。从20世纪初开始, 几乎所有的新式学校都把科学列为必修课, 先进的中国人还创办各类科学杂志旨在普及科学技术。辛亥革命后, 一大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 组织各种科学团体, 更加注重传播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思想。与崇尚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 摆脱封建愚昧与落后相呼应的是, 饱受封建专制压迫的先进中国人也积极追求西方的民主思想, 并在梁启超立倡的“新民说”基础上, 将民主落实到了人权。被视为观念形态革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将民主与科学结合起来, 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准则。在民主和科学大旗下, 一切违背科学精神和平等人权的观念意识、纲常名教、金科玉律、偶像崇拜、风俗习惯全都踏倒[2]36。在这样思想激荡的大社会背景下, 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家在管理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秉承科学精神, 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二是以人为本, 提升员工的各项福利。尽管并不是所有民族资本企业管理都呈现上述特点, 但这种趋向足以说明民主、科学的思想对当时民族资本企业家改变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政府企业法规的不断建立、完善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

辛丑条约签订后, 在内外交困中, 清政府推行新政, 为奖励实业在1903年7月成立了商部。商部成立后, 先后颁行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商律。这些法规虽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 但在法律上承认和保护了工商业者的合法社会地位, 为工商业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营造了较为有序的经商环境, 也为他们诉诸法律手段解决商事诉讼创造了条件,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格局, 大大鼓励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据统计1902年至1910年的9年中创办604家, 占清末工矿总数的63.1%, 资本额13452万元, 占清末投资总额的65.45%[3]262。辛亥革命后, 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 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 特别是北洋政府陆续颁布了100余项经济法规:逐步建立近代专利制度;明确公司受法律保护的法人地位;利用国家财力给企业三年筹办期以补助, 改变企业在筹办期间因无利润而出现的创办企业热情低落的状况;保护华侨回国投资兴业;发展新式金融业, 解决实业发展资金困难问题;鼓励新办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对工艺技术进行创新;加强对外贸易, 开拓市场;规范外商来华投资、营建与华商有序的竞争环境。辛亥革命后一系列促进实业发展的立法虽还存在很多缺陷, 但推动了当时“群知非实业不足以立国, 于是有志于实业者项背相望”的社会风气, 据《农商部统计报告》提供的数字, 1912年至1914年所设工厂总计4003家[3]349, 显示了辛亥革命后实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在民族资本企业自身羸弱的条件下, 政府的制度性支持对于其成长起了雪中送炭的关键作用。

四、对商人阶层看法的改变及商人群体意识的萌生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社会意识环境

19世纪后半期, 在城市出现了称为买办的新式商人, 他们广泛接触西方思想文化, 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新经验、新方法, 再加之投资工业企业带来的丰厚利润, 以及与官僚千丝万缕的关系, 带动了传统商人、官员、士绅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 到1900年, 作为社会主流成员的官员、士绅纷纷从商, 不仅壮大了商人队伍, 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对商人的看法, 有助于在意识形态上重新确立商人的社会地位。1903年商部成立时, 上谕宣称:““自积习相沿, 视工商末务。国计民生, 日益贫弱, ……总期扫除官习, 联络一气, 不得有丝毫隔阂。”[4]27这道上谕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变化。随后商部所颁布的一系列商律, 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商人的地位, 特别是1907年颁行的《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和《奖励华商公司章程》明确指出工商业者凭借资财即可获爵, 富则贵, 显示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剧变, 观念的变化总是会映射于现实。“由是国人耳目, 暂然一新, 凡朝野上下之所以视农工商, 与农工商之所以自视, 位置较重。曾一度出现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5]87的局面。随着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 商人开始从分散走向联合, 群体意识逐步形成, 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商会的设立, 1904年, 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之后, 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纷纷设立商会, 到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到794个, 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3]280。商会是20世纪初年出现的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其建立从内部使商人组织有序化, 从外部保护商人权利, 帮助商人在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慈善救助等社会事务中彰显自身实力与存在价值, 进而增强商人的政治发言权和确立其政治身份。政治地位的提升又为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扫清了社会性障碍。

五、以“公共意见场所”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力量是民族资本企业成长的舆论环境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公共意见场所”概念, 并探讨了民间团体、报刊杂志、电影等发表公众意见“场所”的历史, 这些公众意见“场所”是公共舆论空间的重要触媒。在近代欧风美雨的浸润中, 19世纪90年代是近代民间媒介兴起的开端时期, 具有现代意义的诸如报刊杂志、民间团体、电影等公众意见“场所”纷纷出现, 对近代民族资本企业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性的商会, 以发展、进步和竞争为主旨, 传播经济信息, 出版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合编的专业评论杂志, 为企业提供现代经济部门的活动、破解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 还关注对外国市场的研究, 为中国企业能在世界各种经济力量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提供指导。工商业者更相率以挽回利权为标榜, 组织“国货维持会”、“维持土货会”等团体, 一时间“提倡国货, 挽回利权之说, 洋洋溢溢万口同声”, 正是在这种风气下, 国货日盛, 许多企业绝处逢生。报纸、电影、社会性公共活动等通过刊发企业产品广告为企业作宣传, 直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南洋烟草公司不仅创办自己的报纸, 还在各地报刊上刊登大量的广告, 南洋公司的字样还出现在所有放映的影片中, 1915年南洋公司还获得在广东飞行表演场地的广告宣传独家发布权, 无孔不入的广告极大的扩大了南洋公司的知名度。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依托方兴未艾的新型信息传播渠道提升社会影响, 使近代企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资本企业蓬勃发展得益于当时社会文化的新气象,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文化环境的构建, 这也是对现代企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4]《光绪朝东华录》二十九年三月.

民族环境 篇8

一、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已建立的比较完备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但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具体表现为: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问题等等;有一些专家认为, 目前, 中国环境污染已经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 已经影响到区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制度原因表现为因财产权引发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资源的手段引发的环境问题。“市场经济存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冲突,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所有制、所有权的利益冲突更为复杂。中国财产权印发的利益冲突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尤为剧烈, 国家队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引起资源使用者的抵触, 这在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上表现尤为明显。”[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问题主要有: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剧, 草场退化严重, 草场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加剧, 天然水域缩小, 河道断流, 水资源锐减。中国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 而西部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 而在这12个省区中, 包括了5个民族自治区, 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聚居的地区, 其土地面积是538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56%, 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是不容乐观的。中国已经成为荒漠化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 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是中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 总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沙化面积的71.7%。中国仍有393万公顷农田, 493万公顷草场, 2 000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 其中90%以上都在西北地区。荒沙危害着西部262个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恶化, 其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土地开发和其他经济开发活动范围扩大, 二是超载放牧和草原垦荒导致草场退化, 加速了草原的沙化, 三是乱建水库和盲目打井使水库下游河段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为了发展农业, 西北各省、区相继建造了各型水库, 其中一些建在仅能供给生态用水的河流上, 把生态用水转变为农业用水, 结果, 使水库下游河流断水, 造成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沙化, 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甚至危及到这些地区的生存环境。此外, 一些地区盲目打井, 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使这些地区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 并且更易遭受旱灾的侵袭[3]。

二、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实践存在的问题

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立法意识仍然不够, 民族地区

关于环境保护立法相关的变通和补充法规明显不足, 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甘肃省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到2009年年初, 共制定自治条例9个, 单行条例45个, 仅从数量上看是绝对不足的。由于少数民族相关环境立法本身所具有的自治性、高度的综合性、全面的协调性等内在特征, 立法必须在充分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民族政策, 在真正吃透本民族、本区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的基础上方能进行, 其难度大于一般的地方立法, 对其的修订也难以快速完成, 导致了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4]。

2. 民族地区立法缺乏针对性, 缺乏地方特色;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缺乏统一性, 效力层次不高, 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零散单一, 法律冲突时有发生, 民族地区之间立法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虽然环境保护的规定在各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中都有所体现, 但依然是原则性的规定居多, 具体的变通、补充规定却非常匮乏, 立法缺乏针对性。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立法而立法, 照搬照抄的内容过多, 自己的东西很少, 使得法律由于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极少被适用。

3.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 制裁方式以行政制裁为主;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法律规定存在矛盾, 如果不能很好的体现法对当地文化的吸收、融合及转变, 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就很难做到对法律的遵守[5], 由于环保执法力量薄弱, 尤其在西北边远地区, 环保机构不健全, 环保专业知识缺乏, 执法装备普遍落后。目前, 这些地方所采用的环境资源管理的手段中, 命令控制型行政手段的运用比例大大高于经济手段, 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规定的十分频繁,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力度不足, 也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法律保护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

三、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的思考

1. 重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习惯法与地方环境立法的互动, 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

西北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规定和风俗习惯, 在这些制度、规定和习惯中, 包含着大量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环境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往往对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深远的意义, 其中有不少的环境习惯法规范和制度, 经过改造, 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中要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 把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中传承的优良部分吸收到民族地方环境立法中去。

2. 规范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执法, 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的立法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

依法确立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理顺执法部门的权限, 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层次管理体制。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建立比较完整的执法监督体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增强威慑力。要加强责任体系, 要将破坏环境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使法律的安排最终具有可操作性。

3. 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加大对生态环境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使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和执法实践中来。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中国专制传统的影响, 公民法治意识更为淡薄, 要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 必然面临公民法制意识不足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力度不够的困难, 这无疑制约着该地区法律的实施力度和结果。公众参与是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价值在于促进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民主化, 提高西北少数民族环境意识及保障西北少数民族公民环境权的实现[6]。一方面, 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另一方面,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 为实现生态环境法治化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

4.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将环保法律规范内化为西部民族地区主体的素质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必须在西部民族地区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制观念, 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 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的对话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观念, 形成了很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和规约, 其中很多习惯和规约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不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统一原则的基础上, 借鉴这些资源, 在经济和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西部民族地区, 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性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珂.中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6) .

[2]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3]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4.

[3]赵遵国.浅议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修订工作[J].人大研究, 2008, (8) .

[5]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 2001, (1) .

民族环境 篇9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现存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特殊的地域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特色化档案资源。就现有情况,依据有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研究资料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指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以及民俗等的社会历史情况,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文物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历史记忆具有深远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源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而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则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赖以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系统循环,促进全社会共同发展的真实需要。加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不仅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主观要求。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是指少数民族赖以从事文化创造、传承文化活动、培育民族文化以及其民族特性的条件,主要包括云南少数民族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语言文字生态环境三个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当地相关部门对于云南各地区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利用的意识不足,导致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从而抑制了其在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工作等方面的顺利进行。

(一)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现状。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较为湿润,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导致众多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濒临消亡。大部分存储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库房设施简陋,档案保护技术水平落后。作为衡量物质冷热干湿程度重要指标的温湿度,在档案库内的波动会导致档案纸张随温度的忽高忽低带来胀缩变形的影响。另外,档案库内的相对潮湿会造成有害档案文献的生物及微生物的迅速生长繁殖,进而加剧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档案文献制成材料产生损毁。再者,云南地区大多数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由于年久失修,库藏架子腐蚀、文本档案纸张变质等情况屡屡出现,对档案文献资料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

(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现状。云南省地处西南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偏远地带,经济发展缓慢,经济需求的不足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就少数民族自身来看,保护工序简陋,载体陈旧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档案的保存,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对少数民族记忆、文化构建的缺失断层;就国家少数民族档案建设研究的角度来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完整性的建设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经济生态作为基础性建设的必备,因意识欠缺、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三)语言文字生态环境现状。云南省现有学校当中,已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并对少数民族同胞就其自身文字的教育、学习进行扫盲。然而受传播媒介、文化影响等,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少数民族子女从小说汉语,不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虽然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推行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但就现有情况而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还满足不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传承保护的真实需要。

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少数民族档案内涵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现状造成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仍旧处于粗放状态。

(一)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为尽量避免自然生态环境对档案文献的破坏,应积极施行相应的对策以保护少数民族珍贵档案资源。首要要选择正确的档案库地址,档案库要禁闭,周围空地需要绿化。档案文献入库前应进行防尘处理,定期检查做好库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和通风防潮工作。防止或减少光对文献破坏作用的方法,比如档案库的窗子要小,东西向不宜开窗,南北向的窗子要小而窄。在窗上加上遮阳设施,档案库的玻璃应采取一定的防紫外线措施。档案库内使用白炽灯及普通钨丝灯泡的人工光源。为了避免虫害,应对害虫进行预防,比如改善书库建筑,避免昆虫进入,档案文献入库前进行检查和杀虫处理。调节档案库温湿度,使得温湿度控制在不利于虫类生存的范围内,达到预防的目的。数字化档案需求和高速传递逐渐深入人心并且势在必行,成为逐步取代传统纸质档案的姿态。首先要彻底整顿基础管理工作,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工作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实现高水平档案资源保护。数字化档案具备了传统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信息共享与利用率高,传播速度快,存储与检索方便。因此用光磁盘存储法数字化手段保护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是最有效的方法。

(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作为基本保障的经济生态建设是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的必须因素,成为一种档案的记忆载体,是在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生态域境内的共有价值认同,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经济投入也成为其良好发展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经济生态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改善现有条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进行及时地抢救与保护,使其更好地发挥地域性文化、民族记忆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能动性效果,改善物质基础进而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档案保护意识。其次是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同胞的专项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对现有档案资源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从民族档案、记忆存续化的长久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同胞或对少数民族档案感兴趣的同胞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培养新时代下的民族精英,成为民族文化、民族档案的传承者。进而带动地区性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档案,传承我们的文化。

(三)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建设对策。随着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少数民族档案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这就需要国家以政策为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保护政策体系,对少数民族档案进行全面保护。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领导部门的权威性、能动性,加大政策引导,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自身民族档案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中来,不断加强档案环境保护意识修养。转变旧有观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真正从实际出发,为现实与长远利益打算。政府部门要带好头,加大对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的基础保障投入,转变工作职能,真正从切实、合理的角度考虑,为存续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得少数民族同胞在与环境进行自洽共生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用于本民族记忆的多种载体形式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例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经、傣族贝叶档案、摩崖石刻等。面对此,如何对特有档案资源进行合理、正确地保护,这就需要国家针对档案资源生存地域的特殊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别于其他档案资源建设但切合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方案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摆正态度,端正思想,从而更好地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档案资源。

一个失去了档案的民族,就会是记忆不完整的民族,有记忆才有文化,有记忆才有文明,有记忆才有未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少数民族积累了浩瀚的档案资料,这是对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郭胜溶.变“藏”为“养”——加强档案环境建设的思考[J].云南档案,2016(1):49-51.

[2]徐梅,李朝开,李红武.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环境变迁与保护——基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31-36.

[3]华林,张若娴,杜昕.基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变迁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政策保护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4):51-55.

[4]张雷.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5.

民族环境 篇10

一、基本概念简介

1.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设计形式, 它的改造对象是人们所处建筑的内外空间, 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应用。除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和围合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之外, 以图案、雕塑和水体等装饰元素的配置作为主要内容的装饰方法的应用也让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出了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 进而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及审美需要。

2.民族装饰艺术

“装饰”一词表明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性的艺术形式, 也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创造方式。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 壁画、配饰、雕塑等装饰元素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累, 由中国各民族汇集而成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民族装饰艺术的发展基础。在题材、工艺、技法等方面, 现代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多变的风格适应了不同地区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中国传统的民族装饰艺术一直深受设计师的喜欢, 而其中又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装饰元素最能体现出人们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民族装饰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交融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历经世代的积累, 仍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但其中还缺乏一些对应于现代新思潮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艺术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 这要求艺术设计不能只局限于千篇一律的传统形式, 而应该向着新的空间拓展。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内, 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代表的新型价值观代表着较为现代的艺术思想, 这对于传统的民族装饰艺术是很好的补充。其次, 在人们迅速适应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 精神世界的改变和风俗习惯的适应则是滞后的, 因此现代化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传统元素的充分调动之上。第三, 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着可转化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的来看, 现代是由传统变化而来的, 因此受到了传统的限制。而现代的事物又将会成为未来的传统, 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 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成为我们必经的道路。

广西苗族的度假村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绝佳例子, 它在当地自然景观特色和民族风俗文化的基础上, 引入了现代的环境设计理念, 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贯彻到了园林的建设中。另一方面, 度假村的传统气息并没有被商业气息所掩盖, 生态化的贴近自然的人文情怀在苗家的寨门、吊脚楼阁和飞檐镂窗等装饰景观中得到了延续和发扬, 苗绣和金属饰品等元素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这使得园区的景物都打上了深深的苗家烙印。传统的苗族装饰艺术在点滴细节中同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紧紧联系在一起, 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展。

三、美学中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环境艺术范畴内的设计美学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装饰是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 在设计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 民族装饰艺术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在丝丝缕缕的内在联系。

1.自然性

民族装饰艺术的审美风格、表现语言和构成元素均来自于人们生活的环境。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在未经充分开发的地带, 他们同大自然的联系更为紧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在装饰艺术中的体现较为普遍, 这与环境艺术设计所强调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取向是相适应的。透过自然性, 人们能看到艺术家的创作多是从自然中取材, 多层次的借景为巧让传统装饰同环境设计表现出了“人工天成”的艺术美感。

作为民族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理白族的木雕和石刻闻名于世。其中木雕大多取材于山林, 经透雕和深雕等多种处理工序之后被用于民居的装饰, 精巧雅致, 自然清新。而石刻多依托于石材的本来形状, 简单的加工保留了石头的本来面貌。典雅大方的木雕与石刻因其浓厚的自然气息而受到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喜爱, 传统的装饰艺术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2.视觉性

将装饰艺术同环境设计的视觉性联系起来,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两者在美学特点上的交叉和相似之处。就来源来说, 中国的民族装饰艺术印证着各民族的视觉感受在美学上的积淀, 由装饰而产生的美感与人的感受经验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而满足着人们的观感。而环境艺术则是通过改造生活环境, 从视觉上为人们带来舒适和畅快的体验。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 装饰艺术来自于人们的视觉感官, 它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表现。就视觉上的功用来讲, 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之一, 民族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整体下的变化和调整。例如, 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非常重视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多种多样的纹饰。以鱼鳞纹、石纹、如意纹、回纹和万字纹为代表的图案在视觉上颇觉美感, 它们不仅富于内涵, 还精致生动,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因此被广泛运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装饰环节之上。

四、结语

艺术设计是一门不存在国界和种族界限的学科, 但要想在世界设计领域中保持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 就要回归到本国的实际国情中去领悟和传承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的体系中, 传统的装饰艺术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形成富于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品牌, 环境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要扎根到本国的民俗文化中去发掘传统民族装饰艺术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刘辛夷, 刘小雪, 王学刚.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崭新诠释[J].包装工程, 2012 (10) .

浅谈幼儿园民族文化环境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 民族文化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52-01

幼儿园《纲要》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总和,是幼儿发展的资源”。由于环境在教育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民族传统教育,就可以通过环境创设这个教育的载体,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民族环境,把那些显形的和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系统化、具体化,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参与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身心素质获得发展。

我园在开展幼儿民族文化教育过程中,尝试以民俗文化为依托,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让孩子每天在自然的环境中时刻备受民族文化的气息熏陶。

一、构建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空间、墙面

首先,在我园的整个楼梯墙面分别布置着“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服饰及图腾”,让幼儿耳濡目染的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初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其次,我们充分利用园区的走廊、楼梯口、天花板等等,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在每一层的走廊上,我们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一方面体现民族特色,一方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美观精致,富有童趣。如三楼走廊布置了以汉族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环境,有国粹京剧戏曲脸谱墙、剪纸文化墙、青花瓷韵墙、古扇文化墙等,二楼以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为主,布置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建筑、艺术作品的墙画,让幼儿去感知去了解,引发了幼儿热爱祖国妈妈的情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构建民族艺术特色的活动区环境

创设环境一定要有目标,要结合各民族艺术教育目标和内容,把各民族艺术渗透到各个活动区中。

1.幼儿民族教育活动室。为促进民族文化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我们创设了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室,活动室内设立了纸趣吧、茶艺吧、民族手工作坊、民族歌舞表演、民族风味小吃等活动点,随时提供着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动手、动口、动脑身体力行中,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民族小作坊,有的孩子在穿针引线地学绣一块手帕,有的孩子在制作民族服饰,还有的孩子在编花绳、缝香包等,充分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

2.班级民族艺术环境。我园各班走廊的墙上开辟了具有浓郁风味的民族艺术作品展览区,有民族艺术画、剪纸、手工制作以及亲子制作等。如小班侧重泥工、撕纸区域创设,中班侧重剪纸、手工制作区域创设,大班脸谱面具、编织、绘画区域创设等。在各活动区域提供了幼儿进行民艺活动的操作材料,幼儿可以随时看、玩、说、想、做。这样有利于引导幼儿更适宜、更广泛积极地参加各种民族艺术特色活动。

3.走廊区域环境。我园利用走廊两端开阔的场地,创设了系列区域活动环境,如民族小舞台、民俗工艺坊、刺绣吧等,为幼儿提供易于接受的色彩鲜艳的民族文化艺术图片、剪纸和各种手工作品,还准备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和道具,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满足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而操作材料丰富,又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构建、丰富和完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中的园风、活动形式与人际关系。

1.构建幼儿园民族教育课程。把民族内容渗透于语言、健康、科学、艺术、社会等幼儿园各学科中,通过老师合理地组织学科教学,给予幼儿粗浅的民族知识。如:各民族的饮食、服饰、生产技艺、生活礼歌谣传说、传统节日等都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经过老师的创编、加工成为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歌舞、童谣、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有效引导幼儿加深了各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同。

2.形成民族系列活动。我园先后开展了民族课程观摩评比活动、两届武术文化节活动、首届民族艺术节活动、民族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民族手工制作评比活动、教师家长幼儿民族歌舞展演及每月开展的民族文化活动教育等,通过这些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幼儿对民族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民族情感的建立和发展。

3.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组织教师不断学习研究,使我园教师在民族教育方面技能技巧有了一定提高,民族意识明显增强。如:我们收集民族资料,了解民族风情;在课题教研中学习各民族的知识、风俗习惯,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及文化特色;通过讲座、视频等形式学习相关的民族艺术技能技巧、手工艺制作等,以点带面,打开教师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总之,创设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幼儿不断探索,为民族艺术注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涂华英:《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的发展》,深圳机构刊物,2003年.

[2]《民族文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民族环境 篇12

一、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定性分析指标体系

(一)地区金融人文发展指标体系

1.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理念指标

主要评价民族地区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及关注程度。该指标的评价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2.金融发展意识指标

主要评价民族地区金融深度、银行部门竞争、金融信用意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观念创新情况等。该指标的评价以实地调查方式进行。

3.金融企业凝聚力指标

主要评价金融机构分配制度、内控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有利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是否形成了市场化的劳动用工机制。该指标的评价以实地调查方式进行。

4.经营者素质指标

主要评价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业务骨干成长率和流失率,基层业务人员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敬业精神面貌、业务能力等。该指标的评价以统计分析和座谈调查方式进行。

5.地区社会安定团结状况

主要评价民族地区社会综合治理手段,民族团结思想的贯彻状况,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该指标的评价以实地调查方式进行。

(二)地区金融运行环境指标体系

1.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指标

主要评价民族地区GDP增速、地方固定资产增速、价格水平、收入与就业水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该指标的评价以调查分析形式进行。

2.政策环境对金融的影响指标

主要评价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政策和税费等方面对金融的扶持力度,是否因地制宜出台了支持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影响金融运行和信贷资产质量的事件能否及时处理;本地投资政策是否能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遇。该指标的评价以调查分析的方式进行。

3.执法司法环境指标

主要评价相关金融立法的完善,金融执法的效率,金融案件司法执行力度,社会对司法检查部门维权的满意度等因素。该指标的评价以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方式进行。

4.社会诚信环境指标

主要评价地方信用文化、政府信用、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度及信用状况、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还款情况、小额农贷还款情况、社会中介机构诚信水平和服务水平、金融秩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情况等。该指标的评价以统计分析方式进行。

5.产业政策及企业经营环境指标

主要评价本地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否利用民族地区特点发展特色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情况、新增出口企业情况、龙头企业竞争力及盈利水平情况、企业存贷情况等。该指标的评价以统计和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6.金融监管环境指标

主要评价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者素质,监管当局能否处理好教育、预防、惩处的关系,监管环境被从业者公认的程度等。该指标的评价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三)地区金融生态修复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1.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指标

主要评价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能力;金融机构是否实行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金融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风险防控能力;金融机构是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该指标的评价以调查统计相结合方式进行。

2.金融机构自我发展潜能指标

主要监测金融机构的效益情况、资产质量和发展潜力;重点评价资产利润率、盈利增长速度、不良贷款率等。该指标的评价以统计分析方式进行。

3.金融机构技术创新活动指标

包括金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金融企业产品增加值、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项。该指标可用金融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来衡量。该指标是评价金融企业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以统计分析方式进行。

(四)金融主体内外部环境的和谐性指标体系

1.金融主体内部环境的和谐性指标

主要评价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资金供应者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需求者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供应者之间、金融机构内部的和谐性。该指标的评价以统计分析和座谈调查方式进行。

2.金融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性指标

主要评价外部环境是否能够为金融主体正常金融活动提供行为规范和各种必要的条件,金融主体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外部规则和维护良好外部环境。该指标的评价以统计分析和座谈调查方式进行。

二、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定量分析指标体系

定量分析以民族地区经济环境水平、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社会信用及法制政策保障水平三层次指标总体反映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

(一)地区经济环境水平

经济是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地区经济质量好坏是金融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反映经济环境水平的指标由9个层面构成,基本上可较大程度综合反映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

P1=ΣSetPet =Se1Pe1+ Se2Pe2+Se3Pe3+ Se4Pe4+ Se5Pe5+ Se6Pe6+Se7Pe7+ Se8Pe8-Se9Pe9

上式中,P1表示一个区域金融经济环境水平综合的分值;9个变量(Pet,t=1,…,9)分别表示经济环境水平选定的9个层面的综合得分值:经济总量Pe1;产业布局及集约化水平Pe2;价格水平Pe3;可持续发展能力Pe4;经济群体竞争度Pe5;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水平Pe6;农村人口比重Pe7;人均资源消费Pe8;本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差异度Pe9。9个系数(Set, t=1,…,9)依次分别表示上述9个层面的权重系数,且ΣSet=1。

一个区域P1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环境水平相对越高,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 P1的数值越小,结果则相反。

(二)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水平

金融资源是金融机构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决定着金融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益。反映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的指标由8个层面构成,基本上可较大程度综合反映一个区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

P2=ΣUbrPbr=Ub1Pb1+Ub2Pb2+Ub3Pb3+ Ub4Pb4+ Ub5Pb5+ Ub6Pb6+ Ub7Pb7+ Ub8Pb8

上式中,P2表示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综合得分值;8个变量(Pbr,r =1,…,8)分别表示反映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的8个层面的综合得分值:商业性存款货币机构发展水平Pb1;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Pb2;政策性金融发展水平Pb3;民间金融发展水平Pb4;合作金融发展水平Pb5;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水平Pb6;金融机构盈利能力Pb7;金融业竞争度Pb8。8个系数(Ubr,r =1,…,8)依次分别表示上述8个层面的权重系数,且ΣUbr=1。

一个区域P2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高,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P2的数值越小,结果则相反。

(三)社会信用及法制政策保障水平

良好的社会信用及法制政策保障是金融稳定运行的根本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的空间结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反映民族地区社会信用及法制政策保障水平的指标由4个层面构成,可较大程度综合反映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和法制政策环境的脆弱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

P3=-΢VznPzn=-(Vz1Pz1+Vz2Pz2+Vz3Pz3+Vz4Pz4)上式中,P3表示本地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水平及法制政策环境逆向综合得分值(扣分);4个变量(Pzn,n=1,…,4)分别表示一个区域选定层面的逆向综合得分值:商业与社会信用逆向Pz1;银行信用逆向Pz2;法制环境逆向Pz3;政府信用及民族地方政策逆向Pz4;。4个系数(Vzn,n=1,…,4)依次分别表示上述4个层面的权重系数,且΢Vzn=1。

P3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社会信用及法制政策保障程度越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也就越大;P3的数值越小,结果则相反。

参考文献

[1]黄庆安.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J].福建金融,2005(10):12-14

[2]海西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办法(试行)[EB/OL].新法规速递网站,2006-05-17

上一篇:购物价值下一篇:税收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