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饮食文化

2024-10-13

民族饮食文化(精选12篇)

民族饮食文化 篇1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 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大, 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较好的起点,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我国各个民族, 由此而形成的多元民族文化背景,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族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信仰、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 就是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我国民族文化现象, 既要保持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特征, 又要坚持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既要勇于吸收非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民族虚无主义思想。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塑造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一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

1. 民族文化建设是响应党号召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 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胡锦涛同志指出, 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以对人的文化造就, 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 并以文化为机制建立的文明实体, 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文明存在。”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的中心, 日益影响着民族的进化和进程。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党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引导各族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祖国培育优秀人才。

2. 民族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和谐相互融洽的美好社会。民族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实现民族和谐, 需要弘扬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既包括民族物质文化的内容, 也包括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容。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国家 (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 如中华民族文化。狭义的民族文化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 如藏族或回族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和谐共处、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共构的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 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都有相互借鉴和吸收的文化内容, 同时也都有接纳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来自于不同的民族, 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促进高职院校院校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民族文化建设是抵抗西方文化渗透的需要

国际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他们所谓的“优势文化”, 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 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 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 甚至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 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在民族文化建设中, 要通过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有效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参与到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去, 以有效抵抗西方文化渗透。

4. 民族文化建设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具有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 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和资金大力扶持下,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取得了喜人的进步, 促进了社会民族经济向前发展。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 我国的城乡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 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 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 而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在告别过去的时候, 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 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培育技术型人才, 同时也应该注重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

1. 进行民族文化整合教育, 构建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族文化建设, 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整合教育, 即对全体民族学生 (包括主体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 进行多元一体文化 (包括主体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的教育和学习, 并以主流文化的教育为主体, 规范、改造、吸纳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形态、不同形式的非主流文化教育, 使之纳入统一的教育体系的过程, 使大学生在有鉴别、有选择地接受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的基础上, 接受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的教育, 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2. 进行跨文化情感熏陶, 培养师生自尊、自爱、平等、开放、互尊的文化态度

民族文化传承关键是情感的熏陶。通过民族文化建设各项措施, 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自觉实践, 融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中, 既能领悟民族文化的真谛, 升华爱国情感, 还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民族文化建设能使各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粹的同时, 也具有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宽容与接纳意识, 既不沉醉于本民族文化而盲目排外, 也不羡慕其他民族文化而崇洋媚外, 养成自尊、自爱、平等、开放、互尊的文化态度。

3. 组织系列实践活动, 培育师生掌握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能力

在多民族的高职院校中, 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师生难免存在冲突。在民族文化建设中要在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的民族文化建设活动来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意识, 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增强各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 培育他们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在民族文化建设活动中可组织一系列体现多元文化且学生自主性的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群体意识, 陶冶情操, 提升素质;提高各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与冲突的局面下调整自身观念与行为的全面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掌握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能力, 逐渐克服文化封闭, 融入民族的大家庭中。

4. 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塑造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而且是唯一一个文明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但19世纪,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全方位落后于西方, 以一种耻辱的姿态进入近代社会。自此, 民族复兴成为每一个深爱自己祖国的中国人萦绕不去的伟大梦想。胡锦涛曾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族复兴这支火炬, 目前正要传递到身负历史使命的高职院校各民族大学生手上。文化是民族的向心力, 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进行。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论述认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式。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使学生胸怀民族精神, 培育他们的民族品格, 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一,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准则。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概而言之, 爱国主义在新时期包括: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权益;二是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主分裂, 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 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为目的的精神特征。团结统一既是中华各族人民精神追求的共同理想, 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保持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合作。但是目前, 国际敌对势力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 处心积虑的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 加紧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内团结各民族、对外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长远大计。

第三, 爱好和平。历史证明, 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对内重视社会道德教化, 主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对外重视睦邻友好, 主张各个国家和平共处。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形成除了自然地理因素外, 主要得益于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 弘扬和培育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依然非常必要。我国一向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反对狭隘民主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和平崛起。但是同时要教育学生, 我们爱好和平, 并不是惧怕战争。在迫不得已时, 动用武力捍卫祖国和民族的安全和利益, 一定能得到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的支持和同情。

第四, 勤劳勇敢。勤劳勇敢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 体现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部中华文明史, 就是中华民族用勤劳勇敢写成的一部艰苦奋斗史。首先, 要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其次, 要加强对大学生质朴俭约的教育, 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

第五, 不息精神。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 激发了民族斗志, 培育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竞争、开拓、进取、创新。今天, 高职院校要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培育大学生继承并发扬自强不息精神, 使其成为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品质。

三结束语

“文化发展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在全球化浪潮迅猛扑来的今天, 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 不仅担负着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 还要担负起传递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高职院校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加强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教育, 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大学生, 从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良好, 招生规模扩大, 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增多, 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校园文化局面。各民族大学生,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其民族中的精英, 是民族文化的继承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须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民族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构建。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分析, 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意义,目标

参考文献

[1]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张正芳.浅析我国民族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9 (4)

[3][美]法里德·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A].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7:210

[4]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民族饮食文化 篇2

说到哪里的猪排最好吃,大家肯定先想到的是我们中国。可是这次暑假我去了意大利的多洛米蒂,那里的猪排也毫不亚于中国的。

吃猪排要讲究色、香、味俱全。多洛米蒂的猪排恰恰都做到了。猪排还没端上桌子,香味已经飘来了,使我们都垂涎欲滴,恨不得冲到服务员端着的猪排前大快朵颐。猪排终于被端上了餐桌,我不等家长拍一张它的照片,就刀叉并用,切下一块,放到盘子里。猪排表面金灿灿的,上面点缀着棕色的调料,中间是肉色的,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我把猪排叉起,送到了嘴边,轻轻地咬下了一小口,啊!简直是人间美味。脆脆的皮,嫩嫩的肉,吃起来肥而不腻,有一种酥酥的感觉在牙齿和舌间传播,又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

意大利不仅风景美轮美奂,而且美食也不少,真是一个旅行的好地方!

珍爱民族语言 弘扬民族文化 篇3

语言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表现形式,充满了美感。法国小说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这样写到:“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从中我们能够感到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假如一个民族没有了语言,那么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同样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儿女们的骄傲,它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的象征。汉语有词汇丰富,语言清晰,音节响亮等特点,她充满了朴素美、简洁美、流畅美,充满了文化、智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汉语表达正在逐渐失去它的丰富性,正在遭受践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语言是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非文化的倾向,正在背离汉语的基本语言规则,表现出明显的随心所欲,或生造词句,或移花接木,或中西杂糅,或枯燥干瘪,不伦不类,令人费解,使原本丰富多彩,充满智慧的汉语失去了自身特有的感染力。如现在形容女孩子漂亮,只有一个字:“靓”,形容小伙子英俊潇洒也只有一个字:“酷”。漂亮到什么程度,英俊到什么地步,不清楚,看似简洁却失去了汉语的丰富表现力。再如铺天盖地的广告用语也使我们的汉语受到了挑战,商家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故意运用一些同音或谐音的词语,殊不知可谓贻害无穷。如网络公司将“一往情深”写成“一网情深”,而多功能明目器的广告语则将“一鸣惊人”写成“一明惊人”,“默默无闻”被蚊香广告改成了“默默无蚊”,“一见倾心”被汽车广告改成了“一箭倾心”,“马到成功”被打字机广告改成了“码到成功”等等,这些改写的成语很容易误导学生,不仅让做老师的教起来困难,也成为困扰家长的一道难题,更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港台词语及外来词语的大量涌入也使汉语变得不伦不类。爸爸妈妈被“爹地”“妈咪”所替代。还有一些任意生造、组合的词语,将不能减缩的词语简单化,将不能重叠的词语叠词化。如把“儿童文学”叫做“儿文”,“通货膨胀”叫做“通膨”,将“风波”叠化为“风风波波”,“牵挂”叠化为“牵牵挂挂”,生硬别扭,影响了汉语的表达。除此之外,不能正确造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语法错误也是汉语表达中常出现的问题。例如,“三位同学们”“正在上了课”“由于他的帮助,使我度过了难关”等等说法经常能够遇到。

以上一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注意,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学习国家有关汉语规范化的各项规定,要带头说普通话,使汉语规范化贯穿到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珍爱我们的民族语言,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篇4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

“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 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 特别是高中阶段, 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 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 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 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 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 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 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 课外活动内容单一, 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 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 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 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 (直接方式、间接方式) 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 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 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 但在活动里面,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 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 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 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 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 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

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 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 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 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 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 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 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 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 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 从现实状况来看, 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 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 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 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 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 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 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 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 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 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 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 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 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 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 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 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 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 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 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 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 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 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 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 立足本校实际, 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 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 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 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 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 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 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 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 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 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 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 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 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 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 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 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 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 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 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 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 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 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 培养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 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 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 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 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 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 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 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 热爱本民族文化, 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 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

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 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 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 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 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 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 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 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摘要:多年来, 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发的教育活动, 例如民族节日、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活动等。这种原生态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少数民族儿童适应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 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 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只依靠少数民族自发地传承活动是不够的, 同时还需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当前,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 2006, (4) .

[3]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2) .

[6][7]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沦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19-20

民族饮食文化 篇5

——关于对大学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调研报告

陈伟忠、沈璐、徐畅、陈新阳、张振宇

河北省保定市华北电力大学

邮箱:chenweizhongsky@163.com

摘要:年轻一代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其保护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极为重要。通过在石家庄等地对部分群众的问卷调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本文得出真实、可靠的调研结果,形成对民众民族文化教育现状的科学认识,并且发现当前“追寻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事业的缺陷与不足,探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为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其蕴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总体趋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单位和个人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未能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破坏文化遗产及其原生环境的仍现象时有发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矛盾尖锐。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被任意毁弃或流失境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民族文化需要更多人关心和参与保护。加强年青一代民族文化教育对保护民族文化具有战略意义,但目前其教育现状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亟待形成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教育模式。

一、研究方法

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其对象为石家庄文化广场,人民广场等地流动人群,主要对象是年青一代。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从统计结果来看,男女比率为42.67%和57.33%,性别比率基本平衡,且通过对比问卷发现性别因素对民族文化遗产问题认识影响不大,在对民族文化关注途径探究上性别因素可以不给予考虑。

图1 参与问卷调研者学历统计

2)、从参与问卷调研的群众学历可见,96.18%参与者学历在高中以上,其中大学生占大部分。从其他问题的回答情况统计,却反映了目前年青一代对民族文化遗产知识没有深刻全面的了解。仍需指出的是,其中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强,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无所谓的认识者。这也显示出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有滑坡现象, 缺乏一定的对传统文化素养甚至对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冷漠的态度。大学生可能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精神缺失,精神生活单调等问题。笔者从此次调研认为,加强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庆幸的是,在有关民族文化保护途径和措施的意见和建议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加强自身学习,倡导社会、政府等各方面采取措施,表达了他们乐于配合,期待能贡献一份力量的愿望。

图2 “文化遗产日”定在哪一天 图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3)、关于大学生“文化遗产日在哪一天”的调查结果如图2。可见,82.35%的被调研者不知道文化遗产日日期。而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了解调查结果如图3。该结果则反映了大概一半的参与者对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对于当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33.33%的人认为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是主要因素,而各约为20%的参与者认为民众保护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图4)。90.2%的参与者同意地方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团队举办文化活动,加大宣传;76.47%的被调研者认为应该实行奖励制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奖励。(图5)

图4 当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图5 政府应该给予的政策保护

4)、调研结果反射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问题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上。许多文物堆在库房里,保管不善,无力提请鉴定。许多文物建筑岌岌可危,亟待拨款修葺,匮乏的资金,让文物的有效保护成为空话。投入不足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问题2:现代化的冲击

一些地区对民族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许多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村落被破坏。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有形遗产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空间荡然无存,也就难谈保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也应该全球化观念的倾向日益严重,这给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威胁。问题3: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当代的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遗产缺乏重视,使得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熟悉或不感兴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文化,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造成传承脱节。同时部分遗产项目的技术和方法面临大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而原传承人又年事日高、甚至相继谢世的局面,致使部分民族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调查结果启示及探索

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针对问卷所反映出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教育现状及问题,我们做出如下探索:

(一)大学校园成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构筑学术性学生社团建设模式。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以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结合起来的团体。成立以公益性为基本标准,以保护、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大学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可以更有效的在高校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协会会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学习不同的文化项目,从而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征文、研讨、调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思考。以民族文化保护协会为依托开展的各项民族文化保护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师生关注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在增强高校师生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其进一步了民族文化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文化的责任。

(二)设置民族文化课堂教育课程,夯实理论学习基础。

目前,大部分学校课堂上鲜民族文化教育类的课程,从事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的师资队伍也严重匮乏,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编写等问题都是需要给以充分考虑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对民族文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促进高校人文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学科的转变。

(三)政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对民族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政府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宣传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制作和持续展播形象生动的公益广告,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全社会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具有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纳入学校课程,在学生中普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各级学校的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

(四)加大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政府应该认真办好各级骨干培训班,建立一支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保护工作网络。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门学科,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的研究,大力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

生肖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篇6

生肖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源远流长,距今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生肖也称为属相,或称为相属,简称属。按照汉字的解释,“生”指“出生”,“肖”义为相似、类似。据考证,生肖的最初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纪年的象形物。东汉《除余从考》一文中,史学家赵翼对生肖纪年学说进行了完整的解说。此前,战国时期的《太岁纪年法》中,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许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与之相配,为此便有了我国劳动人民借以生肖纪年的萌芽,继而有了生肖年的约定。由此可见,十二生肖纪年的出现使人类在年与年之间的区分上第一次有了形象化的界定,是对人类纪年法则的一个创新,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文明进步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生肖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自然也应当引起广大官兵的关注与了解。在军营传播生肖文化,可以说是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是加强和丰富节日传统教育内容、提高官兵民族光荣感和自豪感的需要。我想,一个不懂民族历史文化的军人,就难以迸发出为民族而英勇献身的崇高荣誉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的态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错综复杂,各种伪科学和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在社会上形成了精神污染。军营也非世外桃源,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与交织中,经受着洗礼和考验。

倘若不能利用源远流长并极富民族特色的生肖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因子,给广大官兵精神世界中增添新的活力,给军营传统的节日教育中赋予民族特色品质,就容易使一些同志将生肖文化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分不清鲜花与毒草,进而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怀疑,缺乏必要的鉴别力。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对生肖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付诸于研究。

记得1996年春节前,窗外风雪交加,寒风习习。室内春意融融,一片寂静。我第一次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军人大会上就《鼠年说鼠》进行节日教育。从民间传说的老鼠排位在十二生肖中争得第一把交椅,到世界上1700多种老鼠形形色色的特征,从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到出自著名书画大师创作的有关老鼠妙趣横生的作品;从我国少数民族的“熏鼠火”、“送鼠节”等民俗活动,到鼠年对老鼠客观辩证的认识,以及对老鼠机灵本性的借鉴与思考,引导大家树立以勤补拙、以巧对拙的意识。许多官兵听了我的讲述后,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明白了,纷乱如麻的思绪理清了,兴奋地說,没想到生肖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老鼠的特点也能给我们一些正面的启迪和教育……悦色的笑容中,揣摸到了生肖文化在官兵头脑中的“真空地带”,感受到了官兵对生肖文化的渴望。由衷的欣慰和兴奋,愈加坚定了我研究探索生肖文化的信心和勇气。

此后,不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抓紧点滴业余时间,关注生肖文化的发展走向,并将生肖文化与时代精神、部队使命紧紧结合起来,相继在春节前进行了《牛年说牛》《虎年说虎》《兔年说兔》的专题辅导。当我调到第二炮兵某基地和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之后,又在官兵中进行了《龙年说龙》《蛇年说蛇》《马年说马》《羊年说羊》《猴年说猴》的文化交流。每次交流,我从官兵心理和生肖文化中得到刻骨铭心的收获和体会,也听到官兵们不同程度的积极反响。也有不少同志向我索要讲稿,或找上门与我商榷部队生肖文化教育的路子和模式,我无不为之感动。

日本饮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特点 篇7

一、日本的饮食特色

日本的饮食特色以杂为主, 杂的原因是日本处于海岛之上, 因为陆地面积不足, 不能够拥有充足的米、面以及植物食材供给, 所以需要引进国外的食材。同时也是因为日本国内早起畜牧业不是非常发达, 牲畜一般都用于耕地等体力劳动, 而不是用于食用, 之后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之后, 因为佛教提倡吃素, 反对食肉, 所以在一段时期内, 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并且保持了很长时间, 由于肉类摄入不足, 所以在早期的日本人身高普遍低矮。

不过在近半个世纪以来, 日本已经认识到自己作为岛国的优势之处, 那就是海产品非常的丰富, 对于肉类的摄入, 日本人以海鲜为主, 所以日本人的身高和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

日本饮食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生鲜”, 作为日本生鲜食品之王的“生鱼片”, 以其鲜嫩、爽口而闻名世界。不仅如此, 日本人不仅喜欢生吃植物和各种蔬菜, 还生吃鸡蛋、鱼、和肉。日本人还提倡食物“时令”的讲究, 意思是能够生吃的食物需要在其最旺盛的时候进行生吃, 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食物中的营养, 这种饮食方式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认可, 现代医学经过证明, 处于“时令”中的食物中各种激素以及营养物质含量最高, 生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其营养, 但是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医生还是建议将其烹熟之后再进行食用, 否则就会引起消化不良, 导致胃肠道疾病。

日本饮食不仅讲究生鲜, 同时还要讲究食物的外型, 要色、香、味俱全才行, 因为追求食物的外形美, 很多日本国内的食物名称都被冠以大自然中天然植物、动物或者地点的名称, 其食物本身的形状也与自然中的实物非常相似, 这就是日本在饮食上追求的境界。

二、以杂食为主的日本饮食反映出的民族特点

1、杂食体现“兼收并蓄”的民族特性

日本饮食非常杂, 从麦当劳以及肯德基, 一直到泰国小吃、欧洲面包、法国大餐, 韩国烧烤以及牛排等等应有尽有, 在日本, 你几乎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色菜肴, 所以日本拥有“世界第一杂食族”的称号。

通过对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 一直到国内的各行各业, 特别是饮食行业, 日本人都对全世界的美好事物不加排斥, 他们对好东西好事物来者不拒, 兼收并蓄, 并且通过自己对这些吸收来的事物进行理解, 然后将其融合, 推陈出新, 这就是日本人喜欢将世界的东西纳为己用的优良传统, 所以日本能够跻身世界前列, 与这种兼收并蓄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

通过饮食就可以看出, 日本人在食物上要求不高, 因为四周环海, 本国国内的陆地面积很小, 大部分食物都要靠进口, 唯独海鲜不用, 不仅不用, 日本在海鲜上的造诣世界领先, 其饮食中的“生、鲜”特色闻名世界。

2、杂食反映出日本民族乐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特色

杂食总类最多、敢于生吃鱼肉以及大海内多种可食用物种,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日本民族乐于学习, 敢于创新。在饮食方面对全世界的美食都进行引进, 可见其容纳力度, 而对海鲜等日本国内最发达的饮食种类, 日本民族敢于创造出各种新鲜吃法, 生吃是最具特色的一种。

日本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有很响亮的名号, 其乐于学习的精神为全世界所景仰, 敢于创新是日本民族的根本特性, 不仅在饮食方面, 在政治以及经济和社会中的各个行业, 都有日本人自己的特色。在电子电器制造方面, 日本的电子产品生产技术世界领先, 全世界著名的松下电器、东芝、索尼、佳能、西门子等大型跨国公司的产品质量毋庸置疑。

而饮食作为日本的另外一种特色行业, 其杂食范围之广令世界惊讶, 很多喜欢旅游的人到了日本, 才真正见识到饮食的独到之处, 饮食中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代代流传。

三、日本饮食文化受佛教影响颇深

1、日本饮食遵照佛教以清淡为主

自从佛教传入日本之后,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佛教一直以来崇尚清静、淡雅以及吃素的原则, 以成佛为最终目标, 过程中需要对禅进行修行, 其高尚、出世的生活态度令日本人非常赞赏并且大加学习, 尤其是日本的茶道, 是僧侣们从国外带回到日本的, 当时日本的天皇对茶道非常认可, 同时也对佛教的教义在日本国内进行推广, 佛教倡导吃素, 禁止杀生食肉,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日本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度导致日本人的肉食摄入不足。

日本人清静、淡雅的生活习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佛教教义, 饮食是人之大欲, 民以食为天, 在日本体现的非常完美, 所以在日本国内, 很多菜肴都是以清淡为主, 很少用油。

2、恬静的生活和饮食习性流传至今

日本料理, 是现今日本国内非常流行的饮食方式, 料理的特色有清淡一途, 在这种饮食方式中, 主要体现的是恬静、安逸以及清雅舒适, 日本大多数食品都已清淡为主, 面食是日本从中国引进的, 中国的面食样式以及食用方法非常复杂, 同时味道也非常的鲜美, 而清淡的面食尤其为日本人所喜好。至今, 日本的面食主要以小馒头和糕点为主, 很少有油炸食品。

豆腐是中日两国人都非常喜欢的食品之一, 豆腐因为品性清淡, 非常适合日本人的口味, 很快就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日本人将豆腐从中国引入本国之后, 加以完善和创新, 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汤豆腐、蛋豆腐以及冻豆腐等多种豆腐品种。目前日本豆腐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广受欢迎的食品, 并且在我国餐桌上也经常可以见到日本豆腐这道菜。

日本人不仅喜欢料理和豆腐, 对于茶道也是非常的讲究, 通过举例可以看出来, 日本人最喜欢的食物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清淡为主, 而日本人的民族特色, 除了某些激进的政治党派之外,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真诚生活的追求上可以看出, 日本人受佛教的影响很深, 至今仍然还有很多日本人在通过茶道进行参禅, 希望能够证悟佛家清静境界, 这都与日本人的民族特色有很大的关系。

四、结语

日本的民族特色其实非常优秀, 他们在饮食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深, 一向以清淡饮食闻名世界的日本饮食文化, 折射出了日本人喜欢清静自然、和谐安逸的生活态度, 这与很多国家向往和平的心理是一样的。不过目前日本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在很多年之前的佛教影响之后, 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 加上日本人学习和模仿力很强, 在一段时期内对欧美等国家的生活方式都仔细模仿, 巨细不遗, 但是日本人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经过学习之后, 他们自己也注重推陈出新,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日本人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度非常痴迷, 但是经过学习之后, 对西方国家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认识也逐渐理性起来, 创造并且推出了具有日本自己国家特色的电子产品、饮食食材和食法等等, 总之, 在饮食方面, 日本的杂食结构是全世界最复杂的, 这一点能够充分反映出日本的民族特点。

参考文献

[1]宫田登.民俗[M].东京:大修馆书店, 1998.

[2]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石毛直道.日本の食事文化[M].農山漁村文化協会, 1999.

民族饮食文化 篇8

一、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源泉

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是深深地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之中的,它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绚烂文化,对于民族声乐的创作者来说,学习演唱不同地区的民歌和戏曲,把握不同地区民歌和戏曲的风格特征,将是创作民族声乐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2015年6月在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上,以《发扬“鲁艺”精神,挖掘生活中的音乐艺术瑰宝——陕北民歌民间音乐之风采》为题,谈到我国民族音乐创作的问题时说,“民族音乐的创作要采用“两手”并用的方针,就是一手要伸向传统技法,一手要伸向生活,学习民间”。伸向传统技法是说,在作品的创作上,离不开对音乐大师的学习,如果没有大师流传下来的技巧技法,很难创造出技术含量高的优秀作品。伸向生活,学习民间就是要大力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要让音乐工作者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重视,去民间采风,向民间学习,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近些年来,在声乐作品创作方面,出现了创作风格弱化的问题,作品数量在增长,但质量却不精,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现象层出不穷,解决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的创作者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去,认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声乐作品。

二、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

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天,从作品风格上大概可以分为古曲、民歌、创作歌曲和歌剧四大类别,对于这些作品的演唱,不论是唱腔、咬字、还是情感体验与表达上,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积淀,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可以说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方方面面。

(一)唱腔:

我国民族声乐唱腔的发展,不仅吸取了历史上许多文献对于唱腔的独到见解,而且还沿袭了传统戏曲唱腔的字声审美要求,形成了音域宽广、咬字发音清楚感人、声音亮丽圆润的特征。关于对唱法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文献《礼记﹒乐记》中就早有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入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短短几句话,正是对早期声乐演唱审美要求及特征的真切描述。此外,我国传统戏曲唱腔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比如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演唱中,就吸取了河北梆子的唱腔,歌剧《红珊瑚》就运用了河南豫剧的唱腔等。

(二)咬字:

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融合了民族的语言、情感、审美、音乐风格等,它的特点就是以汉语语言为基础,以民族情感为主线,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字领腔,腔圆字正,另加韵味浓郁、神情兼备,可谓是具有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明代魏良辅所著《曲律》中言:“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这里的“绝”是指歌唱的绝技,他将“字清”列为三绝之首,充分体现了咬字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又如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日无日,听曲之人,慢讲粗精,先看有字无字”,再一次说明了咬字在演唱中有多么重要。可见,中国民族声乐理论中的有关咬字、以字领腔的论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三)表演: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表演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虚与实”及“程式化”。“虚与实”这对美学范畴,不仅是中国各项传统艺术中最具特色、最具民族个性的艺术精神体现,也是艺术创作和评论的基本美学原则,这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所追求的独特审美标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戏曲中“程式化”的表演也早已经被运用到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中。比如,演员在舞台上利用双手的姿势变化就能表达出开门关门的动作,运用身体不稳定的站立姿势就能表达出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乘船的场景等。

三、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声乐教学的根基

随着当今音乐教育观念的全面转型,声乐教学存在的意义和方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是在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和审美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根深深地系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追溯我国当代的声乐教学,它大约开始于上世纪的“学堂乐歌”时期,伴随着西洋唱法和教法的传入,又经历了“土洋之争”时期,时至今日,历经百年,基本上形成了独具特色、韵味浓郁的演唱风格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和作用。在今天的民族声乐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民间歌曲和戏曲的演唱者被邀请到艺术院校的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学习,各大专业音乐院校已经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曲、民间歌曲和戏曲的演唱作为声乐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在声乐教材的编订方面,也更加注意体现民族精神、文化气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演唱水平等原则,确保其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训练价值的充分体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创作手法和审美趋向,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它根系民族传统文化,离开了文化本体,这种声音艺术就得不到深刻的感受和阐释,难以得见其底蕴和活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声乐艺术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使之焕发出更加浓郁的民族韵味和时代风采。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古国,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伴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谈了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声乐创作、演唱和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族声乐,民族传统文化,作品创作,声乐演唱,声乐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虎.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民族声乐的特点[J].艺术评论,2006(10).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篇9

回族是中国分部最广的民族, 东北也居住着大量的回族。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回族人在饮食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回民爱吃牛羊等反刍类食草动物的肉, 但是不吃猪肉, 他们认为猪是肮脏的动物, 也不吃食肉类动物的肉。回民在宰杀动物时要放干血液后食用, 因为动物的血液被认为是不纯净的。回民有着善于理财善于经商的传统, 在商人中经营餐饮业的回族不在少数, 这同时促进了回民餐饮业的发展。以牛羊为主要食材的清真菜受到广大东北群众的欢迎, 其中最普遍的平民美食要数羊杂汤了, 虽然羊杂这一食品外表不雅观, 但实际上做起来却内藏乾坤。新鲜的羊肺用水洗净在其中加入小麦浆在蒸好, 这就成了面肺。然后将干净的心、肝、肠、肚一起下锅和牛腿骨一起熬制, 出锅时配以香菜和辣椒油, 这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回民孩子的早餐首选了。东北地区的回民喜欢涮羊肉, 这多半是因为东北的气候寒冷所决定的。首先羊肉是最讲究的, 要选新鲜上等的羊排肉, 因为它肥瘦相间十分可口。其次是在刀工上, 用手切成均匀的薄片, 放在报纸上要能看的见字影。三是蘸料要丰富, 浓浓的一碗蘸料看似简单, 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家庭在制作蘸料的方法也不同, 大多结合地方特色加上自己家的小秘方, 口味独特回味无穷。涮羊肉特别之处在于涮, 在沸腾的铜锅里放入香菜、虾米、大枣、枸杞等锅底, 把切好的羊肉片用筷子夹住在铜锅三下, 这样吃的好处是, 羊肉不会因为煮的时间长而变老, 瞬间的高温能杀死上面的细菌, 并且锁住羊肉的营养。油香是回族人喜欢的面食, 主要是在重大节日里制作, 制作过程也是十分讲究的, 一般在制作之前要洗大、小净, 而吃油香的时候也是有规矩的, 顺着切的方向掰开, 千万不能咬着吃, 这是不礼貌的。于很多少数民族不同, 回族人是不喝酒的, 回族人爱茶, 这种饮料较为养生, 从茶本身到茶具都是十分讲究。茶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以及不同的时节来调配。茶碗下方有一个托盘, 上面有一个茶盖在喝茶时不能将茶盖拿下来等。

蒙古族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所以饮食多以肉类和奶食为主, 传统的蒙古族称之为“红食”和“白食”。蒙古族爱白色, 以白色为尊吃饭的时候先吃奶食。奶食主要有奶皮子、奶干子、奶豆腐等。奶茶作为蒙古族日常的饮料之一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用新鲜牛奶和红茶倒在锅中, 小火慢慢的煮。煮好之后, 倒在碗里, 其中加入炒米, 奶皮子等一起吃, 味道才最正宗。在蒙古族宴请宾客的时候, 会十分大方的拿出好酒好肉来招待远方的朋友。这酒是马奶酒, 肉就是手把肉。马奶酒色白, 味道醇香, 喝过后马奶的香气在唇齿间久久不能散去。而手把肉的做法也是极为豪放的, 正如蒙古族人豪迈的性格。将整只羊宰杀后切成大块煮熟, 一手抓住羊肉一手执刀割着吃, 手把肉因此得名。

民族文化——美国企业文化的起源 篇10

一、美国民族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在美国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带到了美洲,再加上新大陆的自由空气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最终陶冶了美国民族的性格:崇尚自由、热爱自由、向往自由。民主自由的环境为才能和幸运开辟了道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的才能决定富裕的程度。个人主义的平等观念要求同一个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同,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大家也不能剥夺个人的权利,同时,作为个人主义的自我保护,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它要求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些权利上控制个人。社会上权利与义务的界限非常明确,而且是客观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

2、个人主义价值观

北美大陆除土著之外的居民都是来自欧洲各国富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美国成立后,西部尚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没有开垦,冒险家们纷纷离开家乡,单身出走或举家西迁,以寻求致富之道,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这就造成了美国民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个人能力主义及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历史在美国国民性格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个人主义的典型表现有为人处世干脆直爽,敢于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美国人自信、乐观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3、冒险和创新精神

美国人视安分为浪费生命,停滞不前为罪恶,一个敢于开拓创新、敢于冒风险的人才是个理想的人才。美国人把冒险探求新大陆看作寻求生存的机遇,因为探险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极限的考验,是好奇心的强烈驱使,更是创造力出众的体现。他们相信努力总会带来好处,开拓总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这种信念既改变着美国经济的面貌,又改变着美国文化的面貌。

二、美国企业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决定公司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美国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有很明确的价值观或信念,这些价值观或信念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所主张的文化,它不仅是企业制定政策和措施的前提,还是员工的行为指针和精神动力。价值观构成了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而当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相一致,与企业务实精神相统一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激励着企业员工为个人利益和企业价值的实现去拼搏、奋斗。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它为企业员工规定出成功的标准和方向,企业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讲究公私分明、公平合理、自由民主、平等竞争、自觉守法、尊重人权、突出个性、富于进取、讲究实效、不安现状、勇于创新和富于冒险精神等。

2、个人主义价值观铸就个人能力主义和实用主义文化

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不仅是企业的价值观,也是员工的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个人能力主义的文化首先表现为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其次是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决策是以个人为主,较少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最后表现为奖励也是针对个人。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创新、竞争、冒险的精神。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引发出美国文化中注重实用和务实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在美国哲学中,实用主义一度占有绝对优势。任何一项发明或发现能否被美国人接受,关键在于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效应。这种务实的特点也反映在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模式中。美国企业用人不把职工的资历、学历、地位、职务等作为衡量人才的砝码,只是注重职工的表现和个人对企业贡献及绩效的大小。

3、冒险和创新精神孕育出提倡竞争和奖励创新文化

竞争能够提高企业效益,竞争才能发现人才,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而在于参与竞争的过程更能使企业进步。美国企业重视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美国很多企业是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保持领先地位的,员工的创新能得到奖励,奖励大多是物质方面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加速其发展。

摘要:二战之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其中美国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美国的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的民族文化, 美国的民族文化是民主、平等、自由的代名词, 同时, 企业文化也拥有这些特点。

关键词:美国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起源

参考文献

[1]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传媒文化责任与民族文化传播 篇11

文化传播因为具有“不动而屈人之兵”的强势的思想意识渗透作用,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与直接的、显性的传播效果相比,文化传播的效果是间接的、潜在的,同时也是深层次的、持久性的。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由于传媒和记者的文化责任意识还不够明确,以至于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疏漏和偏差。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我国传媒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积极有效的文化传播,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实现文化建设,从容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坚持以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核为支柱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每一个环节都保持清醒的文化责任意识

记者的文化责任之所以更能够显出其“知识、思想、业务等综合功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以及文化传播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普遍深入性。

文化是什么?“除了自然科学之外,‘文化’这一术语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上被使用:艺术及艺术活动(文化意义之一),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和特质(文化意义之二);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文化意义之三)。”②由此可见,从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到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与个体普遍的历史发展过程等,文化由内而外、由精神到物质,无所不在,纷繁复杂。这就使得“传媒和记者在文化构成的每个环节中都在起作用。我们平时看似简单的一个传播行为,实际在完成积累、批判(鉴别)、创新(表扬)、推广四个动作。”③换句话说,记者的每一个传播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并完成的,因此都与文化传播、文化建设不可分割。

但是,由于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传媒和记者在职业化的工作状态中,往往首先意识到的是自己的传播责任和政治责任,而对隐含在每一个传播行为中的文化责任缺乏足够的重视。文化传播,并不仅仅指媒体对文化信息的传播,它同时还包括传媒与记者的职业行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含量。比如传播内容的选择,报道语言的运用,评论事实的观点,舆论引导的设置等,从内容到形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元素都能够影响受众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就拿语言的运用来说,语言是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容的,它是民族文化最明显的标志。规范的语言运用就是记者文化责任的一种表现,但是有些报纸在新闻事件的叙述中随意夹杂网络语言、英文缩写字母,采用暴力化用语以及历史名词、成语的滥用等,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严谨。如果说文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那么传播过程中处处都能够显出文化的印记。因此,记者在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责任意识。

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保持充分的自信

现代生活中,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有着最广泛的影响力。但是,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传媒和记者因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缺乏充分的自觉与自信,在文化传播方面出现了一些导向性失误。例如对西方节庆信息爆炸式的大幅報道,对国外人造美女炫耀式的详尽介绍,对“小资”行为方式的崇尚,对富豪生活的膜拜,对流行文化的追风——受众长期受到这一类报道的浸染,加之美国大片、韩国电视剧、日本动漫等多国文化产品的输入与作用,纵横交错,潜移默化,无形中动摇了其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对民族文化传统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而受这种影响最深的就是青少年一代。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中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用本民族的文化产品去熏陶青少年,用本土的文化传统影响青少年。但是,我国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在文化的交流传播中,接触到大量的外来文化并形成思想观念上的接受认可,因此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产生了严重的危机。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信仰。所谓“儒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观。我们可以批判传统文化的弊端,但是必须尊重和维护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一个文明如果要存在和延续,就必须保证它的关键信息和元素得以传承。”④传媒和记者的文化责任就在于:确立文化传播的导向,保持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充分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播过程中自觉做到传承与创新并重,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延续华夏子孙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用好媒体话语权。

注重对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阐释

“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的。政治系统的障碍会给社会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系统的失调会引起经济危机,文化系统的紊乱会造成社会成员的思想、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混乱,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都是妨碍社会发展的因素。”⑤文化和经济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二者互渗互动,关系密切。而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因此,我国传媒也越来越重视以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建设。但是,目前文化传播还存在哗众取宠、重名不重实、片面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的浮躁之风。

例如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这恰恰反映出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装饰作用,是为经济发展和商业交流“搭台”服务的。文化传播的终极目的不在“文化”,而是借助于文化的魅力创造经济效益。因此,所谓“文化热”,看上去热闹,但实际上“热”的中心不是文化,甚至本末倒置,抛弃了文化本身。

理念的偏差带来的是运作的失当。例如媒体关于地方各种文化节的一些报道,重名目形式而缺乏实质性内容,最终是以经贸宣传为焦点,以招商引资的成果为考量的,“文化”这个台子上的主角不是文化而是经济。再如媒体关于各类文化活动成果展示类的报道,社区文化、群众文化、广场文化、娱乐文化等名目不一,内容相同,看上去给人以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感觉,但大多报道仍然仅仅着重于形式,并没有深入到文化本身。另有一些报道,牵强地将各种报道贴上文化的“标签”,用以显示对文化传播的重视。例如报道地方政府对企业家的奖励,标题为“亲商文化”;报道社会组织的商业拓展,标题为“营商文化”等。事实上,文化的无处不在使它并不需要时时处处都贴上标签,这就像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家,只言片语便可见其深厚。假如不是饱学之士,越是手举文化的标牌反而越会显示出自己的浅薄。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涵养,不能只是靠对活动名目和活动过程的浏览,它是需要媒体传递出实实在在的民族文化的本质内容的,如果仅仅是冠以文化的名目而文题不符,反而会消减文化一词的原有分量。

总之,记者在文化传播中责任重大。“文化决定了你的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了你使用的语言、你的非语言行为和你与他人的联系方式——文化是复杂的、多维度的和无所不在的;它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⑥就像是牛仔裤、麦当劳、跆拳道,作为具体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形态,带给人们的其实是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传播也必须重视对具体的民族文化形态、文化内容的选择报道,否则,所谓文化传播,就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方向的喧闹的空壳而已,记者的文化责任也就无从谈起了。

注释:

①③梁衡:《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新华文摘》2007(9)。

②阿雷恩·鲍尔德温[英]:《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④⑥拉里·A·萨默瓦[美]等:《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民族饮食文化 篇12

关键词:公共利益,民族文化利益,司法定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8月, 笔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开展主题为“民族风情园文化经济互动效应探究”的调研, 考察该地中华回乡文化园的文化经济双层效应。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符合前期的理论假设:中华回乡文化园对回族文化的存续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这些积极效应背后是永宁县农户因土地被征收而迁居的事实:中华回乡文化园一期工程占地300亩, 二期工程规划新增用地700亩, 因二期规划建设拆迁安置的居民约220户, 为打通中华回乡文化园—纳家户清真寺—县城利民街的道路而营建的纳家户回族商贸一条街需拆迁道路沿线180户现有农宅, 扩建纳家户清真寺前广场需拆除农宅40户。 (1)

矛盾贯穿于物质世界, 事物总存在着两面性。中华回乡文化园及其配套工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但规模化带来的征收行为, 却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根据宪法与法律, 公共利益是启动征收征用程序的实质性要件, 也是政府从事征收征用活动的最终目的之所在[1]。那么,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否能够成为征收的法定事由呢?民族文化产业辐射而来的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中是否具有与公共利益耦合的因素呢?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法律规范的切入与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重申了宪法条文, 第45条至49条规定了土地征收的具体程序以及安置补偿的办法。《土地管理法》由于其公法属性, 私权保护的气息并不浓重, 而其在安置补偿方面的规定是细致的, 实践指导意义很强。但问题是, “能否征收”的问题尚未解决, 关于“如何补偿”的规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呢?

2007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被视为私权保护的宪章, 但其仍未对“能否征收”的问题做出明确回答, 理由是:“在不同领域内, 在不同情形, 公共利益是不同的, 情况相当复杂, 物权法难以对公共利益做出具体的界定, 还是分别是由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单行法规规定比较切合实际。”[2]我们反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法律事实:公共利益的内涵与外延在立法上是个空白, 其界定成为了一个司法问题。

三、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与“民族文化利益”

(一) 民族文化发展的规模化需求

规模化指将性质相同或相似以及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 获得区位优势的一种竞争策略。规模化所带了的产业集群效应是十分显著的, 特别是对于旅游业而言, 民族文化产业是一种双重性质的产业。对外它就是旅游业, 旅游客体为民族特色文化;对内它则是民族文化的存续地和陈列馆。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都需要形成产业化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而产业化在特定经济环境中则意味着规模化。

(二) “民族文化利益”的提出

民族文化产业具有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目的。经济目的是该产业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外部因素, 文化目的则是其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最终价值。比较两个目的我们可以发现, 经济目的不能成为该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因素, 因为凡是产业都能带来经济效应;文化目的则较为特殊, 因为民族文化产业的核心与重点均在于文化, 文化效应是发展该产业的主要目的, 再者, 文化保护本身就象征一种人文主义关怀, 其人文价值不可估量。

文化效应 (目的) 要与征收的结合起来, 还需要“利益”的中介。从本质上来讲, 利益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的具体转化形式, 它表现了社会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 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3]。人们追求文化效应 (目的) 是基于他们要求文化续存的内在动因, 是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具体转化形式, 因此, 文化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利益”。这种“利益”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并利用该文化实现民族的整体利益。笔者将这种“利益”称作“民族文化利益”, 它就是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所追求的。那么, 法学理论层面的问题是, “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耦合?如果存在耦合, 法律解释在界定的过程中要扮演什么角色?

四、法律的合理性解释:“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耦合

(一) 如何对法律进行合理性解释

“在法律秩序中, 大量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和一般条款决定了法律语言的不准确性和开放性, 这也为新的事实和评价标准留下了余地。”[4]这是笔者认可的法律解释的角色。法律是具有合目的性的, 法律解释要从法律目的出发评价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 使之与法律规范映合, 形成一套评价标准。

公共利益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对公权力的限制, 但另一方面它更是对私权利的限制。当法律缺乏明确性, 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解释时, 不仅要考虑现实需求, 更要衡量公权与私权的价值。如果“民族文化利益”能够界定为公共利益, 征收与拆迁就成了必然, 而征收与拆迁又不可避免形成对公民物权和其他权益的侵犯。“民族文化利益”与“公民权利”的利益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就必须合理、合法, 不仅要分析“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普遍性耦合因素, 更要排除随意性解释, 明确禁止某些情形。

(二) 普遍性耦合因素分析

萨维尼在1840年总结了当时法律方法讨论的状况, 并提出了法律解释的四个“基本要素”, 分别是: (1) 语法要素; (2) 逻辑要素; (3) 历史要素; (4) 体系化要素[4]。笔者将从该四要素出发, 分析“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耦合性因素。

1.语法要素

首先, “利益”是共同宾语, 两者具有利益的共性。重点是, “民族文化”与“公共”关系如何?首先, 何为“民族”。一般认为, 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的共同体, 其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5]。民族是一个稳定共同体, 其利益具有公共性。在民族聚居区, 该民族的利益与该地区范围内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次, “文化”也是一个争议概念。获得较多认同的是泰勒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6]。由该定义可见, 文化也是公共的, 其主体是不特定的群体, 内容也由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共同享有。从语义上来讲, “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民族文化利益”可以界定为公共利益。

2.逻辑要素

从法逻辑上来讲, 不是所有的公共利益都能对抗私权, 只有高于个人利益的公共利益才能对抗私权, 成为征收的合法性依据。那么, 民族文化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价值如何衡量呢?

要比较两种利益, 我们必须把它们放入特定的时代环境。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要特殊保护[7]。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 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的外来冲击日渐增多, 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现象在我国很普遍。民族同化一方面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受损, 另一方面使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消退产生忧虑, 生成对其他民族的畏惧感和仇恨感。应该说, 在目前我国步入完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上述现象使得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变得极为紧迫。

所以, 从法逻辑上来看, 民族文化利益值得以牺牲部分个人利益的方式加以特殊保护。在这一点上“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是耦合的, 将其界定为公共利益也符合国家的民族政策。

3.历史要素

历史要素指的是法律与其颁布时的历史状态的相关性[4]。当我们比较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时, 要从提出公共利益概念的法律渊源的立法背景进行考量。

公共利益概念提出的立法背景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那么, 将“民族文化利益”解释为“公共利益”是否是对公共利益的扩大解释呢?是否会扩大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侵犯呢?笔者的回答是, 不会。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人, 规模化的民族文化产业不会产生像一般征收行为剥夺土地原使用人劳动对象的问题。相反, 它创造了更多劳动形式, 让失地者可以扮演民族文化的展示者。我们知道, 农民在拆迁中最关心的是安置补偿以及日后的职业生计, 在民族文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 如果能将农民的土地作价入股或采取其他措施, 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 (1)

从立法背景上看, 民族文化利益没有扩大公共利益的外延, 也符合耦合性解释的历史要素。

4.体系化要素

体系化要素要求法律解释使各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我国宪法序言:国家尽一切努力, 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第四条规定,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文物保护法》中都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规定。 (1)

如何定位“民族文化利益”才能使之与我国宪法与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相协调, 是界定该概念时应当关注的, 特别是《宪法》第四条将“民族文化利益”处在了很高的法律地位。宪法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 是法律体系的灵魂[8], 法律的适应必须从宪法精神出发。笔者认为, 将“民族文化利益”界定为公共利益是与宪法与相关法律法规中“民族文化利益”的地位相协调的法律解释方法, 符合法律解释的体系化要求。

(三) 禁止性情形

尽管“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存在普遍性的耦合,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滥用“民族文化利益”之名随意侵犯公民私权利。“民族文化利益”的司法界定要严格进行, 而且其界定也要如公共利益的界定纳入程序控制。此外, 某些情形应当排除。

1.非客观的民族文化利益

民族文化利益与民族文化是社会现象, 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假想的民族文化利益是不能被界定为公共利益的, 更不能因此启动征收程序, 侵犯公民合法权利。

2.非法和糟粕的民族文化

文化本无优劣之分, 但在目前我国民族问题较为复杂的局面下, 我们必须抵制、改造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民族分裂主义、大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应坚决被排除出“民族文化利益”之外, 而且应给予法律制裁。某些民族地区将以上这些非法思想伪装成民族精神, 要求加以宣传, 在司法认定中应予以警惕。对那些妨害或者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法律贯彻实施的风俗习惯应当予以抛弃[9]。

3.披文化外衣, 行商业之实

现代社会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交叉存在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民族文化产业也可以具有盈利性。但如果纯粹为了追求商业目的, 披上民族文化的外衣, 该行为也不能被界定为“为了公共利益的行为”。

4.没必要形成规模化的民族文化产业

某些民族文化 (如民族绘画、歌舞) 虽然是值得保护发展的, 但没有必要做成一个集群产业。这些文化利益不能被某些人利用, 成为征收的理由。这一点在现实界定中极为重要, 正如公共利益, 只有必要时才能成为限制私权的理由。如果存在其他方法使得“民族文化利益”得到保护, 就绝不能将其界定为成为征收条件的公共利益。由此可见, 笔者认为的“民族文化利益”也并非都能被界定为公共利益, 只是某些必要的“民族文化利益”才与公共利益耦合。

结语

相关法律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定义, 对司法实践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 在司法中要对公共利益进行具体的界定, 这实际上构成了对公共利益的法律解释。根据法律解释的法理, 从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出发, 我们可以将某些“民族文化利益”界定为公共利益, 从而论证了规模化所需要的征收行为的合法性依据。但在现实界定中要引进程序控制制度, 进行严格的司法认定, 禁止随意性的解释。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利益得到切实的司法保障, 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J].政法论坛.2009, (2) :22.

[2]王胜民.中华人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88) .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215.

[4]魏德士.法理学[M].丁晓春, 吴越,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96, 304, 305.

[5]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23.

[6]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87.

[7]韩轶, 刘雯.刑事政策与刑罚目的的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9, (1) :206-211.

[8]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 2006, (7) :47-52.

上一篇:团队异质下一篇: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