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2024-06-05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共8篇)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篇1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试卷

第一章 中国历史及文化小常识

出卷人:朱异璠 答卷人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20分)

1、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_____

2、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_____

3、“夏夷之辨”并不是按人种,血统来划分,而是按文化来区分。______

4、“中国五千年文明中”是从炎帝时代开始的。______

5、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尤其以在陶器上绘制彩绘而异于“彩陶文化”。_____

6、发现于河南安阳商代晚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_____

7、春秋战国时期《甘石星经》上记明120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_____

8、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_____

9、东汉司马迁写就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______

10、元朝疆域辽阔,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及贵州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_____

11、《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修订的药典。_____

12、在秦汉时期,姓和氏有不同的含义,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_____

13、在古代名人雅士的字比号更加尊重响亮。______

14、“武穆”是岳飞的谥号。_____

15、科举制度正式开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完成于明清。_____

16、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并且以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通行。_____

17、乡试,每两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在秋天,故称“秋闱”也称“礼闱”。_____

18、四象是指东方白虎,北方玄武,西方朱雀,南方苍龙。______

19、紫薇垣中的北斗星座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_____ 20、古代分一日为十二个时辰,每天24个小时,2小时为一个时辰。_____

二、选择题(每个1分,共40分)

1、成书于商周之交的《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_________著作。()A 文学 B 史学 C 哲学 D 命理

2、在我国古代医学家中,被誉为“药王”的是___________。()

A 张仲景 B 扁鹊 C孙思邈 D 李时珍

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又称明太祖,这里“太祖”是___________。()

A 谥号 B 庙号 C 年号 D 尊号

4、北京山顶洞人什么时候学会使用天然火________________。()

A 170万~40万 B 140万~70万年 C 70万~20万年 D 20万~1.8万年

5、下列哪个不是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的代表______________。()A 大汶口文化 B 彩陶文化 C 龙山文化 D 良渚文化

6、古代的“四灵”是指__________。()

A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B獬豸、骆驼、象、麒麟 C龙、凤、麟、龟 D乌龟、白鹤、狮子、白象

7、下列为儒家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A 老子 孟子 B 孔子 庄子 C 老子 庄子 D 孔子 孟子

8、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

A 《离骚》 B 《诗经》 C 《九歌》 D 《天问》

9、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兵马俑 B 万里长城 C 阿房宫 D 紫禁城

10、最早建立郡县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_。()A 商 B 秦 C 汉 D 唐

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A 商鞅 B 董仲舒 C 荀子 D 司马迁

12、下列是东汉时期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

A 《论衡》 《汉书》 B 《史记》 《论衡》 C 《史记》 《汉书》 D 《诗经》 《汉书》

13、《齐民要术》是哪一类书________________。()A 医书 B 科技书 C 天文书 D 农书

14、贾思勰的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A 齐民要术 B 神农本草经 C 文心雕龙 D 千金方

15、已知2002年为壬午年,请根据干支纪年法推算,2003年为__________年。()A 庚辰 B 辛卯 C 癸未 D 丙戌

16、科举考试中的“乡试”在________举行。()

A 县城 B 省城 C 市 D 乡镇

17、百家争鸣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_________。()

A 李悝 B 程颢 C 韩非子 D 吴起

18、张骞开拓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分别是______。()

A 西汉·唐·明 B 西汉·明·清 C 东汉·元·清 D东汉·明·清

19、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统一大业的是____________。()

A 刘邦 B 秦始皇 C 李世民 D 杨坚 20、不是南北大运河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

A促进了南北经济交通 B 促进了南粮北运 C 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D促进人员来往。

21、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唐朝的是_________。()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安史之乱

22、古代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的是哪个朝代?()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23、下列属于宋朝的科学技术是_______.()

A第一次测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B 小数点精确小数点后七位 C 发明了麻沸散 D 活版印刷术

24、手工业生产部门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朝代是________。()

A 元 B 明 C 清 D 民国

25、下列属于编年提通史的是________。()

A 《史记》 B 《汉书》 C 《三国志》 D 《资治通鉴》

26、被誉为“中国科技史的里程碑”的是_______。()A 《梦溪笔谈》 B 《授时历》 C 《水经注? D 《论衡》

2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 C 国别体史书 D 断代史

28、下列不是在书法上得名的是_________。()A 王羲之 B 欧阳询 C 柳公权 D 顾恺之

29、被尊称为“画圣”的是_________。()A 张择端 B 石涛 C 吴道子 D顾恺之 30、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书的是_________。()A 《农政全书》 B 《大衍历》 C 《水经注》 D 《天工开物》

31、官谥为“文忠”的是________。()A 韩愈 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范仲淹

32、每两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叫做_______。()A 院试 B 乡试 C 会试 D 殿试

33、哪个皇帝因为避讳自己的名号而把“玄武门”改为“神武门”。(B)A 乾隆 B 康熙 C 唐太宗 D 唐高宗

34、以干支纪年萌芽于_________。()A 春秋 B 战国 C 东汉 D 西汉

35、诸子百家中,在人与自然的看法上明显对立的是__________。()A法家与道家 B 法家与儒家 C 墨家与儒家 D 儒家与道家

36、我国古代的火曜日是星期几_______。()

A 星期四 B 星期五 C 星期六 D星期天

37、某人在乡试中考取第一名被称为________。()A榜眼 B会元 C 探花 D解元

38、今年是鼠年,在我国古代的地支中与它对应的是_______。()A 午 B 子 C 辛 D未

39、下列不属于总结性著作的是________。()

A 《徐霞客游记》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齐民要术》 40、下列不属于五代十国的是________。()A北魏 B 后汉 C 后蜀 D 南唐

三、多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近代史上那些重大事件是用干支纪年来表示的。()A甲午战争 B 九一八事变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判断季节正确的是。()

A斗柄指东,天下皆春;B斗柄指南,天下皆夏;C斗柄指西,天子皆秋;D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3、阴阳五行八卦中五行相生的是()。A 金生水 B 水生木 C 火生土 D 土生金

4、纪年方式中,为帝号纪年法的是()。

A 周平王元年B 鲁孝公二十七年 C永乐十八年 D 乾隆四十七年

5、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四种动物,就有了四象,它们分别是()。A 东方苍龙 B 西方白虎 C 北方玄武 D 南方朱雀

6、古代对星空的分区中的三垣为()。A 紫薇垣 B 天权垣 C 太微垣 D 天市垣

7、诗歌的代表作有()。

A,《诗经》 B 《文心雕龙》 C 《史记》 D《离骚》

8、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是()。

A 仰韶文化 B 龙山文化 C 大汶口文化 D山顶洞文化

9、伏羲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了哪些贡献?()。A 画八卦 B 刻文字 C 钻木取火 D 养蚕桑

10、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百家争鸣,对我国历史进程影响甚大的是()。

A 儒家 B道家 C 墨家 D法家

11、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___________建议,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

A 罢黜百家 B 独尊儒术 C 设立太学 D 教授五经

12、五行之间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相克的是()

A 金克木 B 木克土 C 土克水 D 水克火 E 火克金

13、明清时期,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著作,它们是()。

A《本草纲目》B 《农政全书》C 《徐霞客游记》D《天工开物》

14、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是()。A 深远性 B 悠久性 C 持续性 D 兼容性

15、下列属于名人的号的是()。

A 放翁 B 五柳先生 C 青莲居士 D 鉴湖女俠

16、帝王的谥号中为表扬意义的是()。A 文 B 武 C 昭 D 穆

17、中国五行论中,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 土—中---黄 B 金—南---白 C 水—北---黑 D 木—西—青

18、唐代书法是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

A 欧阳询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19、中国的四大名著是()。

A 《聊斋志异》 B 《西游记》 C 《水浒传》D 《红楼梦》E《三国演义》 20、我国帝王谥号中属于贬意的有()。

A 悼 B 厉 C 烈 D幽 E 炀

答案:

一、判断

1、× 2 × 3√ 4 × 5 × 6 √ 7 √8 √9 × 10 ×11、× 12 × 13 × 14 √

15、× 16 × 17 × 18 × 19 √ 20 √

二、单选

1、C 2 C 3 B 4 B 5 B 6 C 7 D 8 B 9 A 10 B

11、B 12 A 13 D 14 A 15 C 16 B 17 C 18 B 19 D 20 C

21、A 22 B 23 D 24 B 25 D 26 A 27 A 28 D 29 C 30 D

31、C 32 C 33 B 34 D 35 D 36 C 37 D 38 B 39 D 40 A

三、多选题

1、ACD 2 ABCD 3 ABCD 4 AB 5 ABCD 6 ACD 7 AD 8 ABC 9 AB 10 ABD

11、ABCD 12 ABCDE 13 ABCD 14 BCD 15 ABCD 16 ABCD 17 AC 18 ABCD 19 BCDE 20 BDE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篇2

动漫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

动漫文化是视觉消费时代以创意为核心、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传媒为动力支撑的大众文化。 (1) 它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 它不仅充分展示出视觉文化的图像优势, 还以轻松、夸张的文本内容对其感性、具象、娱乐要素进行了强化。与一般的视觉文化不同, 动漫文化所依赖的图像符号不是现实景观的直接投影, 而是对现实景观的创造性、艺术性改造。它根据内容情节及动漫角色性格塑造的需要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对立足于现实景观的图像符号进行简化、夸张、变形或重组。这样, 一方面动漫形象符号在线条、色彩、质感等方面追求“形似”, 与现实景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便于识别;另一方面, 动漫形象符号在把握动漫文本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力求“神似”, 强调主观想象力的释放。依赖其独具特色的动漫形象符号, 动漫文化在传播方面具有突出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动漫文化能有效降低“文化折扣”, 实现跨文化传播

动漫文化所依赖的是经过特殊艺术处理的“图像语言”, 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相比, 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迅速达到超越国籍、超越种族的传播效果。

如今文化边界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 不过由于历史的长期作用,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折扣”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受众接受程度降低) 现象仍然在相当大程度上存在。而动漫文化因其本身具有的无国籍性能在跨文化传播中尽可能地将“文化折扣”降到最低。另一方面, 大量动漫文化创造者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海外文化在创意这根“魔棍”的指挥下巧妙重组, 赋予其动漫文本混杂化的文化面貌。这样, 动漫文化的传播方与接收方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化符号系统, 都会在好奇与理解中欣然接受, 动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进一步降低。

动漫文化雅俗共赏, 便于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在英国学者费瑟斯通看来, 视觉文化的首要社会功能就是“文化的削平功能”。就动漫文化来讲, 由于其载体是鲜明、生动的动漫形象符号, 雅文化和俗文化逐渐模糊了各自的界限, 共同熔铸在充满可视性、形象性的动漫文本中。借助动漫这种通俗而生动的表达方式, 不论是文学名著、历史典故, 还是神话传说、少儿童话都能深入浅出地加以表现, 其“浅显”、“全龄”特征十分突出。当动漫形象符号的民族化特色凸显之时, 动漫文化雅俗共赏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 动漫文化就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老少皆宜的“无准备文化”。这在日本已经体现得相当充分, 各种动漫产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而带有动漫形象的服装、玩具, 有动漫角色表演的游艺活动正日益普遍地进入一般民众的生活。由此可见, 动漫文化能较好地融合各种雅俗文化要素, 便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中进行传播。

充满创意的动漫形象更贴近受众的心理真实, 促使动漫文化的传播深入人心

首先, 成功的动漫形象本身具有强大的心理召唤能力, 能有力推动动漫文化传播。动漫角色的形象塑造是动漫文本创造的核心, 也是动漫文化具有发散力的关键。独特鲜明、富有个性的动漫角色形象能迅速赢得受众的喜爱, 从而紧紧抓住受众心理, 有力地推动动漫文化传播, 使其深入人心。因而一说到动漫文化,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米老鼠、史努比等经典的动漫角色形象, 动漫爱好者的相关文化活动 (如动漫绘画展、cosplay等) 也往往围绕这些动漫角色形象展开。

其次, 夸张、变形等手法使动漫情节的表现、动漫角色性格的塑造更贴近受众的心理真实, 强大的视觉表现力使动漫文化的传播更具社会渗透力。在改编成动漫文本时, 为了对所指进行更准确、更生动的表达, 使其贴近受众的心理真实, 创作者通常会对能指进行必要的夸张、变形处理。我们往往会对这样一些动漫画面记忆深刻:跑起来两腿像“风火轮”, 哭起来立刻“泪流成河”, 怒起来头顶火苗燃烧, 五官严重变形……这些充满想象、夸张的画面与现实景观构成强烈的离间效应, 对受众的视觉和心理形成巨大的冲击, 为其带来极大的新奇感。与此同时, 结合动漫文本情节的转化和角色情绪的起伏, 受众又会对此给予肯定和认同。当抽象的、难以言表的心理感觉转化为具象的视觉符号时, 动漫文本便会与全情投入的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而这在一般的影视文化传播中是难以达到的。此时, 受众便会感受到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快感、双重狂欢, 进而达到对动漫文化进行娱乐性消费 (2) 、体验式消费的目的。夸张而富有想象力的动漫语言通过视觉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机制, 从深层次确保了动漫文化传播的活性。

综上所述, 动漫文化传播具有现实而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依托优秀的创意, 将这种文化心理基础转化为动漫产业的市场基础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本文为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重大委托项目《国内外动漫产业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建构的文化基础分析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审美文化整合

0 引言

德育工作的教育与深化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当我们目睹被应试教育训练出来的莘莘学子们无动于衷的表情和一脸茫然时,心里不仅仅是酸楚,尽管各种媒介对思想道德做不遗余力的宣传,但现代文化的影响和社会变革时期的动荡依然让我们的德育教育变得力不从心和不得其意。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文化冲撞所形成的时代背景实际上也是我们面临的德育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两种文化我们必须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文化以其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醇厚底蕴和韵致悠远的艺术魅力执着地走过辉煌的历史,而现代文化却以它扑溯迷离、五光十色的传播方式与万人簇拥、一夜风行的快捷,为人们展示了其存在的盎然生机。做为承上启下的年轻一代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冲撞中成长或成熟。因此,两种文化的痕迹十分明显地在他(她)们身上体现,两种文化的长短都被他们筛选和接受。这更让我们想起时尚文化的无孔不入和国粹京剧的微弱呼号。

1 传统文化的功能性降低

传统文化是涉及門类广、传播对象杂的文明积累。千百年来历经大浪淘沙、火烧令止,依然根深叶茂。由于其内涵与民族、地域和接受者的喜好、心态有关,传统文化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仍可笑傲江湖。谁都承认,传统文化是灿烂的,并成为历史向今天炫耀的“御赐金牌”。但是,在今日重建校园文化模式的操作中,传统文化却难以推行,这除了有传统文化本身自己如同“大家闺秀”一样从没有想过要成为邻家小妹,且在其子孙漫不经心的关照下和现代人的盲区中日渐青春鹤去。用这样的文化去影响在充斥现代文化包围下而逐渐成熟的青年学生难度可想而知。

2 现代文化的杂乱无章

假如你用心就会发现新时代娱乐形式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由于速度太快而且品种繁多,形成不了积淀的条件,但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加,择业、就业、生存等人生重大问题摆在时刻摆在面前,由此引发而形成现代文化传播速度让受众者全面吸纳并形成雷厉风行的潮流。于是新的审美观横空出世,新的审美对象扑面而来。在我们进行的学生问卷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两种文化认识浅薄的程度远远低于我们乐观的估计,但是他们对两种文化渴望认知的心理是超出预料的。这也是从事德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最矛盾的问题。

3 校园文化的载体应该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校园文化是承接历史拓展未来的空间,脉络清晰。

3.1 传统文化是根深蒂固和耳闻目染的母体文化 从母亲的摇篮曲到外婆的童谣,传统文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细致而顽强地渗透在人生的阅历中。我国各民族的民歌、精美的国画、耸立的悬檐都成为新一代青年不能排斥和拒绝的艺术。这也证明了丹纳所认同的地域、环境和种族在文化传播与延续上的重大作用。从认识世界开始启蒙而逐渐形成的审美习惯,在人的一生中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便是传统艺术得以弘场的最佳基奠,也是我们从文化角度进行德育的有力支点。

3.2 现代文化是新颖独特和奔放自如的亚文化 传统美学家对现代艺术的横空出世感到惊慌的同时也手足无措。因为现代文化以过去的审美经验从未有过的刺激让人们激动不已:摇滚的嘶声呐喊与狂轰烂炸;流行歌曲的自然亲和与简易上口;广告让你无处藏身;服装让你抬头挺胸。现代文化最大特点是突出个性突出自我。人们多方位地参与文化的改革,去展示自己的风采,不必担心高雅与庸俗,在人体语言意识等方面摆脱条条框框,充分明显了“重在参与”的时尚心态。这是让美学家头痛却让现代人争先恐后的奇异景象,实际上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和利用的最好契机。

3.3 大环境由混沌至清晰让两种文化交汇融合成为可能 如果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历史地比较,就会发现审美的历史同样婉延曲折。现代文化的膨胀虽然让传统文化成了自我放逐的苦孩子,但是透过历史发现曲线,我们仍然可以观瞻到一丝晨光。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习惯以和谐为主,而现代的生活方式以其金属般的锋锐横亘于传统审美意识这一脉千年的河床之上。它的朝出夕灭,曾让美学家和道德家痛心疾首。现代文化用随意多变的面容、洒脱的造型和媚俗的姿态,旁若无人地踏入以传统文化主宰的“皇家乐土”。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时时会感受到它的冲击但又倍感亲切。尽管它登台亮相的时候有些多动症和弄首搔姿。当这两种并行的“亚文化”来势汹汹的时候,它的受众者恰恰是肩负延续传统文化使命的青年一代。似乎有点不容乐观,表面上给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许多难度。当代人惊奇地注视着人们好象害病似的追逐着流行,新生代以其容纳百川的胸怀迎接着流行世界的一切新生事物,而且信心百倍,来者不拒。历史总要因积淀而变得明澈,多元化的时空虽如同春野上的色调时时更变,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辉煌与沉寂。作为传统文化亚文化的现代文化,让人们从共性到个性的逾越过程变得可望又可及。对于征服时间与空间的结果让人们意识到感觉世界的内容更丰富,但它也同样能助长对感官刺激的盲目追求,这恰恰是我们当代对待文化的态度的特征之一。同时受众者在瞬息万变的时尚文化面前的手足无措,很有可能对永恒的主流文化情有独钟,以不变应万变。

从审美活动的历史来看,千百年来审美活动从来都以超越作为证明来完成审美意识的丰富与提高。传统的巨大的道德理念如同审美规律一样,也同样有着自身的巨大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在我们孜孜不倦所为之奋半的德育教育中,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对各种文化包容的时代很可能就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混沌状态。人们热情地参与时尚文化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摒弃,而是对审美活动更高追求之前的“热身准备”。

4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将携手并肩比翼双飞

包罗万象的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宽容的智者。我们不能痛心指责青年人听不懂绕梁三日的京剧意味,也不能扼腕叹息青年人看不清龙飞凤舞的书法神韵,只是我们并没有给他们以足够的教育来让他们认识传统文化,是我们把他们推向敞开大门的现代文化。由于现代生活的标志是突出自我,追求个性,让人们有机会在现代文化的乐园享受创造的幸福与参与的满足,而不象传统文化的审美只是在吮吸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精化。“东墙西墙皆为墙”,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继往开来“把根留住”,但也不能排斥现代文化的勃勃生机。传统文化也有创业难的历史命运,因此不能苛求现代文化的完美与高贵。如果单纯意义上讲传统文化以美感善长、现代文化以快感为主,是有些刚愎自用。在愉悦与功利之间一味地责难哪一种文化都难逃偏颇。人类在进步中场弃,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传统的人文教育是琴棋书画,而当今社会应试教育是五证俱全,这是两个都有些极端的教育形式。人都在生存、金钱、地位、事业的压力下惴惴不安,又何能苛求人们漫步艺术神韵之中。社会终究是多元化的结构。美与丑在美学意义区别不大,因此不能用一脸怒其不争的教条思想去挖苦在现代文化中乐颠颠的人们。历史的长河千百年从容东去,它纳新吐故依然不改。由此,我们可以平和地看到一个希望,那就是传统文化将以其无以伦比的高贵博大与现代文化的洒脱随意相互交汇,形成壮丽的文化主体。在儒士和醉汉之间我们不仅仅是等待醉汉的清醒,更重要的是给醉汉灌醒酒药。也正因为审美活动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才会让两种文化相系相连,共同进步。因为审美活动不能厚此薄彼。

5 校园文化应成为现代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构筑的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以青年多元的成长环境和当代社会环境为前题,以青年学生活跃的思想为突破口,以校园文化的思想性,娱乐性为基础,打开学生德育教育的僵局是目前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经验之一。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篇4

中国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

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

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

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

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有的揉前堆积闷黄,有的揉后堆积闷黄。如:君山银会、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6、黑茶类:黑茶属后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工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褐,故称黑茶。如:云南普洱、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普洱茶:性情温和,降血脂,美容减肥等。

7、再加工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是基本茶类,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苹取茶、果味茶、减肥茶、药用保健茶和茶饮料等。第二部分 中国十大名茶 五大名泉 一、十大名茶

1、西湖龙井

2、碧螺春

3、铁观音

4、信阳毛尖

5、都匀毛尖

6、大红袍

7、六安瓜片

8、祁门红茶

9、黄山毛峰

10、君山银针 二、五大名泉

1、济南的趵突泉

2、杭州的虎跑泉

3、苏州的观音泉

4、无锡的惠山泉

5、镇江的中冷泉

第三部分 各种茶的冲泡及泡茶择水、选器

要说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法并不容易。泡茶是很有学问的,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或冲泡技术不当,冲泡出的茶汤及茶香会有不同的效果,而且差异非常的明显。

1、泡茶用水

1)泡茶用水:要想泡好一杯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

2)人们谈茶总忘不了论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这就说明泡茶择水非常重要。

3)泡茶选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如泉水、蒸馏水、雪水、纯净水、深井水等。4)在饮茶时,茶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也都是通过用水泡茶来体现的。如水质欠佳,茶叶中含的物质受到破坏,饮茶时闻不到香味,尝不到茶味,无法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5)冲泡技术:在饮茶时除了具有幽静清雅的品茶环境、优质的茶叶和高品质的茶具外,还应有高超的冲泡技术。在冲泡茶叶时不但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还要掌握茶与水的用量,泡茶水温高低、泡茶时间长长短和泡茶次数的多少等必要知识。(一般在一壶茶汤饮去 2/3时,就续水,以免茶汤清淡无味)

2、绿茶冲泡要领、绿茶是由细嫩茶芽精制而成,一般都具有“色绿、香幽、味醇、形美”等四个特点,正确的冲泡方法是让这四大特点体现出来。使人得到审美的享受。1)掌握好器皿选择 2)水温调控 3)投茶方法 4)冲泡技巧 5)选玻璃杯

6)80度—85度水温

7)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8)悬壶高冲,斜冲水使水流紧贴杯壁下来,带动茶叶旋转。

掌握好上述的环节,就一定会把茶性发挥到极至,冲泡出色正、香高、味醇的好茶来。

3、红茶冲泡要领

红茶的特性是茶性温和,溢味醇厚,广效散溶,有极好的兼容性。有两种饮法:清饮、调饮。1)清饮就是什么都不加,保持红茶的真香和纯正滋味。

2)调饮就是加柠檬、蜜糖、大枣、桂圆、奶酪、菊花、肉桂、枸杞等都能相互融合。3)泡红茶一般选择白瓷壶或紫砂壶冲泡,水温是100度水冲泡。(一般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

4、乌龙茶冲泡要领

乌龙在茶叶的顶芽发育到八成舒展后才连同2—3片嫩叶一同采摘加工而成的,所以干茶的外形条索粗壮肥厚紧实,含各种营养成分较多,冲泡后香高持久,味浓鲜醇。它的冲泡要领是: 1)择器很讲究,要领略乌龙茶的真香和妙韵必须要有考究而配套的茶具。(紫砂壶、盖碗等)2)器温和水温要双高才能使乌龙茶的内质发挥得淋漓尽致。3)冲泡用水要滚开(100度)但却不可“过老”。

5、普洱茶的冲泡要领 普洱茶原产云南省,其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记载。普洱茶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解毒等多种功效。我国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称其为“美容茶、减肥茶”。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呈乌润或红褐色,滋味醇厚回甘。冲泡普洱要领有三点: 1)冲泡普洱茶的水温要100度的沸水。

2)选择适合的器具,如漂逸杯、带过滤的玻璃壶等。3)要掌握冲泡技巧,使茶汤浓淡一致。

6、冲泡黄茶、白茶的要领

黄茶、白茶都属轻微发酵的茶叶。黄茶是“黄汤黄叶”条索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白茶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加工时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冲泡要领有:

1)选择水晶玻璃杯冲泡。2)水温在75度—80度左右。

3)冲泡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且白毫披身,荷地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冲水后一般过5、6分钟茶芽才会慢慢沉底,约须过10分钟左右饮用,才能尝到白茶的本色、真香、全味。

7、冲泡花茶的要领

花茶是再加工类茶,主要是茉莉花、白兰花、珠兰花、柚子花、桂花、玫瑰花、米兰花、树兰花等,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茉莉花茶。花茶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为一体,所以冲泡花茶的基本要领是使茶尽展神韵,使花香不散失。一般是用“三才杯”(盖碗)或瓷花壶来冲泡。高档花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泡,用80度—90度开水冲泡;中档花茶可用100度开水。

总之,在冲泡一杯好茶时,得掌握茶叶的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选择器皿、冲泡技巧。

第四部分 茶道与茶艺

1、当今茶道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这两个基本内容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华理、道德,骑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口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操雪,这才是饮茶的最高境界。

2、茶艺就是单纯的指泡茶的技术和品茶的艺术等。在这当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能谈得上品茶。而泡茶实质上就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操作问题,这是一个具有一般品质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茶艺的实质要求不仅如此,这泡茶的过程中同时要求具有 美感,泡茶之人自己要感觉到这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作为品茶者,在观看这一泡茶的过程中亦有艺术享受的感觉。

3、这也就是说作为艺茶之人,他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与心灵之美。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篇5

科教文化进社区-电脑基础知识全民培训小结

7月20日上午8点30分到10点,湖北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四进社区”红旗桥社区团队,杜陈欢、姚飘、张兰于红旗桥社区三楼会议室策划开展了科教文化进社区—电脑基础知识全民培训的活动,红旗桥社区部分工作人员、红旗桥社区部分居民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激发社区青少年对电脑的兴趣,正确对待电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帮助社区内中老年居民对电脑知识的上手,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由杜陈欢给居民介绍电脑维护小知识,并详细介绍办公室软件word和excel的使用方法及技巧。然后由张兰向居民介绍ppt的制作和放映方法及技巧。最后由姚飘给居民介绍ps等工作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及其用途,激发青少年对电脑的新认识,并介绍电脑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虽然中老年居民没能完全听懂,但每个人都给予此次活动的开展充分的肯定,我们志愿者的努力也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1 企业文化知识 篇6

(一)填空(10题)(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2、中国移动的企业使命(创无线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3、中国移动的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4、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内涵体现了承担(责任)和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

5、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组成。

6、“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

7、“臻于至善”源自《大学》,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8、“做信息社会栋梁”要求中国移动要作为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跟从者,作为专业技术的(首倡者)而不是后觉者。

9、中国移动的企业责任观是: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反映了企业对(经济)、(社会)、(环境)的三重责任。

10、中国移动的公益慈善理念是:(至诚 尽性 和谐 共享)。

(二)单选题(10题)(将答案代号填写在括号里)

1、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C)

A 阐述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B我能C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D沟通从心开始

2、中国移动的企业使命是:(C)

A 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B表达了“我们信仰是什么”C 创无线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D 移动信息专家

3、中国移动的企业愿景是:(C)

A 阐述我们的事业是什么B表达了“我们要做什么”C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D 做国际一流通信企业

4、中国移动对客户的承诺是:(A)

A 做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的移动信息专家。B 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C 服务最优秀 D 客户为根 服务为本

5、中国移动对投资者的承诺是:(A)

A 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 B 为股东负责 C 实现效益最大化 D 市场份额最大化

6、中国移动对员工的承诺是:(A)

A 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B 为员工服务 C 促进与企业的和谐 D 以人为本

7、中国移动对合作伙伴的承诺是:(A)

A 成为引领产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B 公平竞争 C 合作共赢 D 互利互惠

8、中国移动对同业者的承诺是:(A)

A 成为促进良性竞争、推动共同发展的主导运营商。B 互联互通C 科技奥运,自在移动 D 公平竞争

9、中国移动对社会的承诺是:(A)

A 做优秀企业公民。B 做好公益慈善工作C 承担社会责任 D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0、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由(C)构成A责任和卓越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 D 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

(三)多选题(5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将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A、“责任”和“卓越”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B、中国移动实施企业责任管理,努力打造“最受尊重的产业领先者”形象。

C、中国移动的卓越品质意味着企业规模庞大、效益突出.D、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是中国移动打造卓越品质不可或缺的驱动元素。

2、关于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观,可以理解为:(ABC)

A、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B、中国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三重底线是:经济、社会和环境。

C、中国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与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D、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做好通信服务。

3、关于“正德厚生”的正确解释有:(BCD)

A、沟通从心开始是正德厚生的最好诠释。

B、“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是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

C、“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指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要求、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表达了个体对自身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D、“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4、关于“臻于至善”的正确解释有:(ABD)

A、“臻于至善”源自《大学》,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者甚重的事业理念,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B、“臻于至善”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争取成为公认成功典范的自我定位。

C、“臻于至善”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制度、精神和政治内涵。

D、“臻于至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按照事物内在的标准力求达到极致的境界。追求至善至美是中国移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内在驱动。

5、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错误的说法是:(ABCD)

A、企业只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就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B、企业文化是由高层领导制定,员工的责任是记住其中的内容

C、优秀的企业文化由企业之外的优秀人物制定,由部分优秀员工执行。

D、只要把优秀企业的文化复制过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

(四)判断(5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括号内打“√”,误者在括号内打“×”)

1、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是中国移动打造卓越品质不可或缺的驱动元素。(对)

2、优秀的企业文化由企业之外的优秀人物制定,由部分优秀员工执行。(错)

3、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对)

4、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原因。(对)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篇7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一经提出便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83年,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1996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再后来, 比尔·盖茨创办和发展微软标志着知识产业的兴起。此时期的各家学说和各项研究都在说明,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文化创意产品与知识产品

文化创意自英国首倡, 近年来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各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不同的具体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我国自2008年以来, 也着力发展和振兴文化产业, 并提倡以创意为核心, 依托知识产权, 强调第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目前, 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品指文化创意产业中能批量生产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组合, 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审美情趣,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它经过商业化运作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形态, 产品注重内容、艺术形式及文化价值, 比如表演、戏曲、文学、电影、音乐、动画等。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大多数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内容, 这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1]。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是创意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即其创意来自于文化的产品设计[2]。

知识经济学的核心必然是“知识”, “知识产品”作为经济的主体, 直接参与生产、流通、交换。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 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消费) 之上的经济, 并将知识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张守一等将知识产品分为六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用报告、论文、专著等形式发表;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研究取得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 如技术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等;咨询服务, 包括律师、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教育、保健、预测、管理咨询;文化产品, 如小说、剧本、电影、电视等;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物质产品等[3]。苗建军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知识劳动, 依靠知识或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形成的成果。”[4]高洪深等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支出脑力劳动, 依靠知识、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成果, 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就。”高汝熹等认为知识产品为:其一, 知识的一种结构, 如论文、原理等所谓“软知识产品”;其二, 承载了知识的一种物质产品, 如高技术产品等所谓“硬知识产品”[5]。

同时, 还有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对“知识产品”的概念下了定义。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是一种由智力劳动获得的成果, 因此, 无论从哪一种定义来讲, 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确定无疑的。这种讲究创新性、所有权的无形知识性产品, 是文化创意领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然而,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情况下, 文化创意产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同的门类分成图书产品、影像产品、动漫产品等, 也有的根据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分为五个层面: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期望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延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潜在产品[6]。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从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来理解文化创意产品。以广告、栏目制作、建筑等产业为例, 产业链条示意图如图1所示, 前三个阶段为能够产生创意产品的环节, 每个阶段都会有产品出现, 后面两个环节主要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和收益的过程。前三个阶段都能产生文化创意产品, 但是所产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又各有区别。从法律保护的层面来看, 适用于整条产业链的法律有:著作权法 (版权法) 、商业秘密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著作权从作品完成时就自动产生, 无需取得。所以在第二阶段, 著作权才能形成。也就是说, 在第一阶段产生的知识产品尚无著作权的保护, 因为它只是一个理念, 并未将其物化。然而, 到了第二阶段, 虽然在法理上获得了所谓的“著作权”, 但是因为没有公开发表, 所以如果之后产生了著作权的纷争, 却没有可靠的证据判定“著作权”的归属。只有在第三阶段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文化创意的最终产品之后, 完成第四阶段的发表、传播之后,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相对完善。

对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有版权产品和无版权产品。有版权的产品又分为能够受到法律保护产品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产品。无论是否拥有有效保护的知识产权,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生经济性活动时, 流通的未必是成型的产权商品, 无论是否有形成的权利保护属性, 都是知识产品。所有的交易活动未必属于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却必然属于知识交易的范畴, 并兼具知识产品的创造性、非物质性、价格不确定性等特点, 能够通过脑力劳动获得成果。

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性

如图1所示, 在阶段一产生的知识产品相对来说十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不稳定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 这类的知识产品还不够完善, 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和补充;同时环境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它的存活时间和效用;再次, 阶段——所产生的产品更多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创意”层面, 没有物化下来, 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也很容易通过交流等其他方式被抄袭。所以, 不对此类进行探讨。

阶段二即为所谓脑海中的“创意”物化下来的过程。它可能只是一张简单的草图, 也可能只是一句带有启发性质的语句。由此即可进行知识交易,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在第三阶段完成之后再进行交易。当第二阶段完成时, 接下来进行的是跟甲方提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 即甲方邀约2-3家 (或者更多) 广告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进行比稿, 在比稿过程中各自进行方案阐述。当甲方和3家以上乙方共享商业秘密时, 存在甲方将其方案或创意剽窃、抄袭、擅自使用的可能, 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 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由于创意作品存在无形性、不易控制性、交易使用的一次性以及容易复制性等特点, 创意人员无法有效保护创意且无法拿出著作权归属性的证据, 导致在运用商业秘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权时存在证据不足而无法胜诉的情况。晶立中国副总裁林展贤提到, 他曾经给香港某超市做过广告, 因为当时提案客户不是十分满意而没有执行, 而后来一个与其一样的广告创意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了奖。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

不可否认, 在第三阶段完成了所谓的发表、专利申请之后, 知识交易的过程更容易控制, 交易产品更加确定。但是, 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有自己的优势, 同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这种知识交易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交易方式。

首先, 它能够使创意得以产生并直接呈现的可能性最大化。例如, 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高校大学生, 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在平时的功课、作业中能够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但是, 这些作品往往因为制作周期、经费等原因而被搁浅。这个时期的知识交易可以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提供机遇, 资金的引入以及优秀的制作团队的配合使得优秀的创意点得以放大, 最终呈现给普通受众, 同时也为学生或自由职业者带来继续从事创作的动力。因此, 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 是一种肯定和收获。

其次, 它能够解决文化创意类公司挑选优秀原创作品的需求。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 各种制作技术也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和日本。但中国动漫作品却差强人意, 不断有观众反映中国动漫作品与日本或者欧美某些动漫、游戏作品在人物设定、故事、分镜等方面极其“相似”, 即使是原创作品也难以摆脱日漫、欧漫的影子, 经常被冠以“仿日系漫画”、“仿欧美漫画”的头衔。所以, 国内大量的文化创意类公司呈现出“等米下锅”的局面, 发行作品水平也流于一般。若能够早期进行知识交易, 就能够为公司的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资料, 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 对于文化创意类公司来说, 是一种素材的积累和创作的提示。

再次, 它能够刺激优秀作品的产生。将大量创意点投入生产, 必然会激励从事相关行业的人群积极工作, 并从他人大量的创意作品中获得启发, 促进自身或所在团队的创意产品创作, 产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从而形成行业间的竞争, 良性循环, 形成行业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 能够形成良性发展。

最后, 它能够使大量文化创意产品在社会上投放。大量文化创意作品涌入市场, 充盈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必然会整体地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 文化产品的丰富也会促进文化理论、文化批评的同步发展, 从而能够使普通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社会来说, 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产出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获得的,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富有创新性、创意性。好的创意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或者带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好的影视剧作品、音乐还是精彩的活动策划、节目编排, 抑或是图书、旅游安排, 这些从一开始产生创意概念到最终形成产品, 其间产生的一系列的知识产品都可以进行交易, 并产生无限的价值。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因为它的知识特性会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也会成为未来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1]魏鹏举.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与特征[J].文化月刊, 2010 (08) .51页

2[2]白雪艳.我国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 2012 (06) .59页

3[3]张守一, 葛新权.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5页

4[4]苗建军.知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1) .43页

5[5]高汝熹,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91页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篇8

文化自“觉”必须有个对象,那就是文化资源。文化自觉肯定不是“觉”别人的文化,而是“觉”我们自己的文化。所谓自己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逐渐形成的、自成一体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这才是连接皇天后土的本土文化。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什么,或者即使知道了资源是什么,但是我们早就将这个资源抛进了垃圾堆,没有正眼瞧过,更谈不上了解,我们还能有“觉”的地方吗?还能“觉”出东西来吗?

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本土文化资源?我看主要有四种内容,一是儒学,二是道学,三是佛學,四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指的是民间社会奉行的伦理观念、道德信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相关礼仪。百年以来,民间文化还在现实生活中顽强地存活着,化育着千千万万国民。而以儒道佛共存互补为特征的精英文化,则离现实越来越遥远。它们主要以典籍的方式存在于各地图书馆中,而没有生活在广大学生的课堂上、广大学者的大脑里、广大国民的心灵中。

它们的名字可能纷繁复杂,诸如《尚书》、《周易》、《诗经》、《礼记》、《论语》、《老子》、《庄子》、《金刚经》、《无量寿经》、《华严经》等等,但是它们具有某种内在的统一性,蕴涵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用来指导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精神生活的法宝,是体现民族智慧的精神财富。

自从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法律,不许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学习以儒家典籍为主的经书之后,这些典籍在中国社会备受冷落,经过百年尘封,基本上被国人遗忘,今天已经成为专家之学,跟其他学者关系疏远。百年前中国学人言必称希腊,那是为了炫耀自己新潮、有身份。今天中国学人言必称希腊(美国、欧洲),那是因为我们一整套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只教给他柏拉图、但丁、伏尔泰、牛顿、爱因斯坦等西方文化,而没有教给他《尚书》、《周易》等等民族文化。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成为许多学人的共识之后,我们民族文化的复兴不见起色。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没有更改、调整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国民教育主体内容的文化资源。我们依然像蔡元培时代那样拒绝学习民族文化经典,所有的学校都在以国家的力量推广“他者”的文化,整个教育环境、媒体环境、社会环境都在鼓励“他觉”、崇拜“他觉”。于是,文化自觉遂成空话。

一旦文化自觉落空,其后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更成泡影。民族文化长什么样还没见过,你还自信个啥、自强个啥啊?

要想不让“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落空,办法也很简单,让国人一上学就叽里呱啦地念诵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不要只念洋文洋学。我们需用法律的方式规定,国民教育的主要文化资源,必须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学生上学,必须念诵《尚书》、《诗经》、《论语》。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重新输入到民族肌体之中,文化复兴才能够渐见起色,中华价值观才能够渐渐被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权力(话语权是其表现形式)才能得到认可和尊重。

我对那个著名的口号试着做一些补充:文化资源自觉、文化价值自信、文化权力自强。认清了自己的文化资源,并且珍视之,才有文化自觉可言。拥有了文化资源,才能从中提炼、凝聚我们的文化价值。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价值中,才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当我们充满自信地致力于自己文化价值的弘扬、传播,再加上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国力上的崛起与腾飞,才能获得话语权,才能伸展我们的文化权力。这时候,民族文化才能成为促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文化自强”不再沦为空话。

总之一句话,民族复兴必须得到民族文化的支持,文化复兴必须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重新拥有本土文化资源必须从教育资源的改革开始。只有用民族文化教化全体国民,才会拥有真正的文化繁荣和文化实力,民族复兴的理想才会有一代国民作为依托。

上一篇:幸福是什么英语作文下一篇:物业客服领班的年度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