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知识(精选12篇)
历史文化知识 篇1
笔者在上学期去听一堂乡土地理课, 发现了中学生的一个普遍现象———舍近求远。也就是说, 学生对家乡的人文地理以及自然风景名胜了解甚少, 而对黄山、九寨沟, 远则巴黎、悉尼、纽约等知识反而知之甚多。这种反差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情境1】温州市区房价3万/平米, 内蒙古3千/平米, 你长大后会选择生活在哪里?
A生:我喜欢住在温州。我们出生在南方的人长期住在内蒙古会难以适应。因为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源短缺, 冬季寒冷, 经常出现沙尘暴, 饮食与南方差异很大等;而家乡温州气候温和, 适合居住, 吸引周边山区的人集聚城内, 这就是房价高的原因。
【情境2】从同学们的回答中了解到温州是个好地方 (出示温州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图) , 请你具体说说温州好在哪里?
A生:温度适中, 全年不冷不热;雨水充沛, 今年前段时间雨水偏少, 台风雨补给了;交通海陆空便利, 地势平缓, 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福地。
B生:从来没有发生地震。
【情境3】据有关资料显示, 温州城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 名人荟萃, 名胜风景多。那么你知道古代的温州有哪些历史名人?温州地区有哪些闻名中外的景区?
生:历史名人有刘基、张璁、王十朋等;著名的景区有雁荡山、梅雨潭等。
师:“女儿绿文化”指的是什么?
从上述三个情境中, 前两个情境学生回答比较顺当, 是因为地理教材中学过此类知识, 学生春游也到过这些地方。而第三个情境是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对乡土历史的认识, 显得有点难度。由此可知, 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依赖感, 凸显视觉文化的美感, 忽视文化的质感。暴露出的癖好就是存在一味追求远地的名文化, 忽视身边的近 (本土) 文化。由此, 笔者认为, 加强学生重视乡土历史知识学习迫在眉睫。
一、在名人中寻找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今年上半年, 仙岩风景区举行了“女儿绿文化”活动、“张璁文化”, 下半年举行刘基诞辰900年的“刘基文化”等。这些人物虽然在初中语文、初中历史中没有出现, 但在学生所在的家乡, 是一种有用的教学资源。要用地理、历史资源为教学服务, 而有效的教学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仙岩因朱自清而闻名, 文成因刘基而闻名, 龙湾因张璁而闻名。这些文化成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活动的开展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创造丰富的经济价值。如2009年龙湾举行了“以张璁史实与龙湾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探究龙湾的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和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张璁”是龙湾永强人, 因他曾官至内阁首辅, 人都尊称他为张阁老, 一提张阁老, 温州人几乎是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温州市区的几处文物与张璁有关。如“三牌坊”。2011年4月, 温州市瓯海区仙岩第三届绿文化节“三环杯女儿绿”活动在仙岩梅雨潭景区内的曲水流觞广场举行。梅雨潭的“绿”, 是朱自清先生三次到此, 在他的笔下将腐朽化为神奇。《绿》这篇散文成了不朽的作品。2011年, 中国明史学会参与主办的“刘基诞辰70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 (温州) 刘基文化高峰讲坛”, 于7月14日在温州市举办。研讨会参会者除国内学者外, 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等国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毛佩琦先生认为, 当代温州人不安于现状与刘伯温一脉相承。开展这样的学术, 除了更多地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 还有利于为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拓宽历史文化的发展[1]。上述历史名人文化节的举办, 让学生知道温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还有苏步青、谷超豪等名人, 数不胜数。学生是这种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 理当了解,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反映。许多优秀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地举办名人文化节的时间里, 带领学生参与活动。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而加速价值观内化的过程[2]。
二、在故土中寻找优势, 提升学生浓厚的家乡感
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以社会的、道德的、人性的意义来衡量自己的行动, 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温州人多地少, 导致房价高。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浙江省常住人口最大的城市是温州, 有912.21万人, 杭州、宁波分列二、三位, 分别为870.04万、760.57万人;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是舟山, 为112.13万人。温州物价指数如此高, 而人口又最多,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数据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征。温州的经济发展, 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杰出人士的涌现分不开, 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加深了对文化温州、历史温州的认识, 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 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的建设联系起来, 培养了学生为建设家乡的明天而奋斗的志向。古代教育家提出“择邻而处”、“居必择乡”的教育原则, 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习得。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家乡、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激励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在反刍中体验文化, 构建学生知识的使命感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体验家乡文化。有些学生明明家住在这些文化区域附近, 习以为常, 却不太关心;而住在市区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活动, 有明确的任务, 学生格外重视。正如上述学生只知道北雁荡山, 而不知还有东南西中四处“雁荡山”。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自己连家乡的风景名胜都没有去过, 像浙江人没有到过西湖, 山东人没有登过泰山, 四川人没有游过九寨沟, 山西人没有看过云冈石窟等等, 这样的例子往往不胜枚举, 问及他们其中缘由, 最多的回答往往是:“近处的风景是容易忽略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 日久怎能不产生情愫?若是对家乡的山山水水、风景名胜乃至风土人情一无所知, 岂不会有“坐井观天”之虞?很多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是因为他们“身在此山中”。提倡学生“反刍文化”, 就是要回过头了解过去的家乡, 目的就是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通过联想、想象、感知所内含的文化底蕴,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发展求异思维。
新课程重视过程、方法的教育, 而现实中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量”较多, 但“质”不高, 主要是缺乏知识之间的联系, 知识的应用能力低。斯宾塞认为, 教育必须为“完满的生活”服务[3]。因此, 教学要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 才会抛弃舍近求远的浮躁学风, 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会帮助学生从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发展到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贤林.温州晚报, 2011-07-14 (3) .
[2]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曹宝龙.学习与迁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历史文化知识 篇2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历史知识“巧”复习 篇3
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它要有一定的条件,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或形象生动鲜明的人或事,就容易随意识记。我们要充分运用它,在学习中,用各种方法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刺激大脑来加强随意识记。
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例如将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词,将材料与自己熟悉和容易记住的事物联系起来。《辛丑条约》的内容为:要清政府赔款、要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划分租界建领事馆等,可用“钱禁兵馆”(谐音“前进宾馆”)来帮助记忆。
艾宾浩斯曲线
艾宾浩斯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步缓慢,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就是说,学习一段材料后,若过很长时间才去复习,那就几乎等于重新复习,所以,知识一定要及时、反复复习,最好当天就复习,减慢遗忘进程。
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是一种将新学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深层加工。做笔记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精细加工方法。历史知识涉及许多名词和概念,做笔记要记录重要的主题材料信息,同时留开余地,以便随时记下老师讲的关键词、例子、证据以及自己的疑问和感想。例如学习美国的1787年宪法,联系英国的《权利法案》,进一步了解掌握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以及两种政体的异同。
组织与整合
历史文化知识 篇4
时代背景的分析与阐述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之前, 只有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之后,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体验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把握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地读懂文章。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强调时代背景的重要性,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进行时代背景的讲述或利用相关视频资源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当时时代的真实情况,包括历史面貌、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等,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地读懂文章。
在学习《囚绿记》这一课的时候,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十分重要的。 这篇文章写于卢沟桥事变后,上海沦陷,战火纷飞。作者陆蠡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身处沦陷的上海,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他追忆起自己一年前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那是一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也充满着新希望的常春藤,即使生长环境恶劣,它也常常焕发的蓬勃生机,这使身处困境的作者对它起了爱慕之心,决定引为“绿友”,甚至自私地囚系它,但是作者发现常春藤有着执着的品性,“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从被囚系而枯萎的但是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生长的常春藤的身上,作者联想到祖国山河惨遭沦陷,联想到这个多灾多难然而却是那样坚忍不拔的民族。在祝福它以后能够生长得更加繁茂苍绿,又饱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
二、历史地名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中,历史地名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点。历史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指历史时期留传下来的地名,或历史时期曾使用过的地名。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出现很多历史地名,但是在很多文言文中,很多历史地名和现在的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是地域范围的变化,也或是称谓的变化,如果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不能讲古今地名有效的区分开来,将会影响其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另外,历史地名也常常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如果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或其他途径将历史地名背后的故事传授给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有效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司马迁的《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这里的“河”就仅指黄河。与现在的河南省、河北省毫无联系,若学生将这里和“河南”与“河北”误解为当代的河南省与河北省,将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误解。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在历史地名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误解的产生。
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语文阅读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要求读者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就是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想要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 如品读、赏读文学作品等,就需要读者具备与阅读客体相关的的文化常识, 因为语文阅读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需要阅读主体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参与。在语文阅读中,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是作者主观世界的一种写照,都会涉及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事件或者历史典故等传统文化等,尤其在文言文中,这些历史性的材料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我国语文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主要是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培养浅易文言文能力,提高现代汉语的理解力与表达能力; 增长历史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水平。而每个文言文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的同时,了解文言文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四、历史典故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作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文章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还需要主义文中所出现的历史典故。典故在我国古诗文的应用较为常见,而又以骈体文表现最为极端。自古文人墨客赋诗作文都喜欢用典故,运用典故不仅可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而又使诗文的语言显得凝练,风格典雅; 运用典故还能以古比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 运用典故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历史文化功底。古代作者使用的典故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明用,有的暗用,这就无疑加大了读者也就是学生对文章理解的难度,因为很多典故就是历史典故、历史故事,而这些历史典故和故事等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一问三不知,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所以,在高中语文尤其是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典故是必要的。
摘要:语文教学与历史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相关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都离不开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语文阅读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需要通过语言、语境的揣摩去感知文章的内涵,而把握具体语境里时代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地名、名人典故、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历史文化知识,对于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知识 篇5
2、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面对敌人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东北沦陷。(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
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蒋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 “卢沟桥事变” 即“七七事变”。 从此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全国性的抗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1937年8月,日军又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那里进行长达六周的屠杀,运用各种手段致使30万以上的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丧生。
5、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共通电全国,呼吁全面抗战,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对日本的侵略给予抵抗,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6、1938年春国民党李宗仁将军率军血战台儿庄,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我军发动的一次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7、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内容: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8、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放解放战争,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历史文化知识 篇6
1.通史形式与专题形式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新课标历史课本讲解历史知识时是以专题形式出现的,这种模式有其缺陷:学生的通史基础差,时间观念混乱。旧大纲历史课本讲解历史知识时是以通史形式出现的,有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中外历史发展线索,但不利于学生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古今贯通、中外联系的专题知识体系。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把通史形式和专题形式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下面,笔者以世界近代史知识为例,谈谈如何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第一条线: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第二条线:近代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第三条线: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理清世界近代史这三条基本线索后,我们就可以铺展开来,由线连成面,由面形成体,把课、单元和专题等知识构建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知识网络,实现历史知识的立体化。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用图表、专题等形式巧妙地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将错综复杂的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由面形成体。
2.重组学习内容-,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在教师指導下,学生可把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连接起来,之后重组学习内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如可以把列强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结合起来,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历史文化知识 篇7
一、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内容
(一) 历史文化资源与知识产权的概念
历史文化资源, 是指人类历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资源的总和。一方面, 它体现在有形的物质载体, 比如反映生产、生活习俗的民居、服饰、器具、用具, 具有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 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特定自然场所, 保存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区域等。另一方面, 它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遗产, 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 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技艺,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体育以及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等。
所谓知识产权, 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私权, 其私权属性根源于财产权的性质, 换句话说, 知识产权就是个人对其创造的知识所拥有的财产权。
(二) 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内容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而言, 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名称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权等。
1、商标权。
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可以直接注册商品商标, 获得商标的保护。注册人有权使用、禁止、处分、续展该商标。商标权遭受到侵害时, 商标权人可通过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等方式寻求救济, 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名称权。
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具有显著的知名度, 名称权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内容。资源所在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名称权, 受国家法律保护。当他人侵犯自己的名称权时, 有权向法院请求保护。
3、著作权。
历史文化资源的著作权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 以民间文学艺术为主。权利内容包括著作人身权、财产权以及产生的邻接权制度。
4、专利权。
历史文化资源可作为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 通过专利申请注册而加以保护。涉及专利权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
5、商业秘密权。
我国规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有国家秘密的, 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密极, 予以保护;含有商业秘密的,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主要障碍
(一) 保护主体不明确
从理论上讲, 历史文化资源一般属于资源所在地的人民, 由当地政府履行管理职能,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往往不很明确。以商标权保护为例, 我国《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 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 应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这就明确了商标注册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而政府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主体。为此, 政府往往责令由文化部门注册, 而文化部门又由于没有专项经费, 难以操作。对于非物质文化资源来说, 由于历史久远、证据不足等原因, 注册主体也容易出现主体不明、争议分歧较大的现象。
(二) 管理制度“三权分离”
历史文化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 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不力的又一原因。以旅游景区为例, 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国家, 管理权被分属于不同部门, 经营权则被交给投资商和企业去运作。在制度设计中, 商标申请者、申请费用和续展费用的承担者、侵权应对者往往没有明确, 从而造成知识产权主体的缺失。特别是作为景区的直接管理者———投资商和经营企业, 由于其经营期限有限, 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不高, 对被抢注也反应冷淡。另外, 维权时间较长, 大多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有初审结果, 再加上一审、二审时间, 可以拖五六年, 进一步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三) 知识产权意识不强
很多地方重视耗资打造文化品牌, 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却忽略了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即使遭遇抢注, 所在单位及上级管理部门大多反映平淡, 不采取应对策略。部分管理人员错误地认为, 历史文化资源是公共资源, 商标被抢注不会对资源造成威胁。很多管理单位的不作为, 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注风”。
(四) 利益驱动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进行商业炒作, 往往准入门槛低、投入小、回报高。自2001年开始, 自然人可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商标, 手续非常简单, 只需身份证复印件即可。这就给一些商标代理机构或商标炒作个人带来无限“商机”, 使职业抢注商标、炒卖商标风愈演愈烈, 催生了一条产业利益链:抢注→炒作→协迫赎回或转卖。尚未注册的地理名胜、文化品牌都成了抢注的对象。
三、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一) 明确保护开发主体
1、企事业单位模式。
即由历史文化资源的经营企业作为保护开发主体, 进行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产权经营等活动。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开发与保护主体明确、知识产权权益人比较确定的历史文化资源, 有利于发挥经营单位紧贴市场需求、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 调动经营单位的积极性, 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
2、文化部门模式。
即由文化部门发挥综合管理的优势, 协调运作, 对管辖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进行统一保护与开发。这种模式用于保护和开发具有地域性特征、归属权不明确或权利主体保护能力不强的历史文化资源, 能克服管理体制混乱的弊端, 协调好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各方的利益诉求, 实现综合保护与开发。
3、行业协会模式。
即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集体商标, 供该组织成员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或经营。这种模式用于保护和开发带有行业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 能够协调各方利益, 统一立场, 有效促进当地特定产业的发展。
4、传承人模式。
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作为保护与开发的主体, 通过申报各级文化遗产项目获得著作权、专利权或商业秘密, 并开展产业化开发。可用于传承人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即由当地政府将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作为国有资产对待, 由国有投资经营公司进行保护与开发。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防止抢注, 而且将国有资产管理开拓到了历史文化资源领域, 可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商标权保护。
(1) 注册多件商标进行防卫。对国内外知名的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注册多件商标, 并注册与其相关的典型图形、英文及其组合的商标, 对典型景点也应注册商标, 运用多件商标进行多层防卫来保护同一资源。 (2) 进行一主多辅多类别注册。注册商标总共有45个类别, 要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服务领域或功能, 进行一主多辅多类别的注册。一般而言, 历史文化资源要重点注册与旅游、食品、饮料、日用品相关的商品类别, 集中在39、43、26、28、29、30、32、33等类别。 (3) 注册主副商标进行品牌延伸。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在注册主商标的同时, 也注册副商标, 既能分享优势商标资产, 又突出系列产品之间的不同功能与个性。在资源单位的主商标名气大增时, 在不同类别的产品和服务上使用不同的副商标, 如可以在食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章上使用商标。 (4) 保护期届满的注册商标应及时续展。注册商标, 因申请时间至核准注册再到期满, 时间较长, 如不注意, 很容易造成没有续展而使商标无效, 因此要及时续展。
2、名称权保护。
(1) 普通名称权。企业应当注重对名称权的保护, 善待企业名称, 加强对名称权的价值开发, 并及时将商号、字号等注册成商标, 以获得商标法等的法律保护。对发现有侵犯企业名称权行为的, 企业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 充分利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域名权。企事业单位要及时注册与自己的商标、字号等标识相关的域名。将商标、商号、名称、品牌口号与域名实现统一注册, 尤是注意在不同的类别上注册各类主域名及其衍生或相似域名或域名组合 (如cn、.com等) , 建立一个完整的域名防御体系。对于抢注行为, 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规, 进行合法维权。
3、著作权保护。
(1) 保护著作人身权与财产权。在一切向公众传播的印刷出版物中,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著作, 均需以适当方式注明一切来源明确的民间文学表达形式的出处;民间美术、曲艺等作品, 传承人享有署名权, 以及演出、展示等商业性活动的收益权。 (2) 保护著作使用权和邻接权。随着高新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著作使用权和邻接权的范围迅速扩大, 许多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以各种形式使用后, 能够迅速地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应拓宽作品使用权和邻接权的范围, 发展文化产业。 (3) 加强非物质文化内涵保护。要防止他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意改编、歪曲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宣传与培训, 确保文化本质和内涵的继承与发扬。
4、保护专利权与商业秘密保护。
(1) 相关企业与个人应积极制定和实施专利保护战略。规范编写专利申请材料, 同时合理处理充分公开与技术保密的关系, 并配合持续开发、上下游产品开发, 积极申请专利保护。 (2) 做好商业秘密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做好预防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发生地保护工作。 (3) 提高专利技术与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 通过内外结合, 确保专利技术与商业秘密, 以便发挥其最大功效。
(三) 进行知识产权开发
1、产业化开发。
扩大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运用范围, 从传统的旅游、餐饮向商务、购物、演艺、培训、工艺品制作等延伸, 进行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产业化开发, 挖掘价值链, 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
2、产权运作。
(1) 交易知识产权。企事业单位将已经生效的商标投入市场交易, 既可以由买卖双方自由洽谈, 也可以用挂牌的形式进行交易, 还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全权代办。 (2) 竞标许可使用。可某些注册商标通过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形式, 允许他人有偿使用。商标所有人对拟定许可他人使用的注册商标, 实行招标, 通过投标、竞标, 最终确定许可给出价高的企业或个人使用, 使商标无形资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 开展商标投资。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知名商标 (品牌) 寻找合作伙伴, 用作价后的商标作为一部分股份进行投资。
(四) 健全防范侵权机制
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设立专职人员, 每月查看国家商标局发布的商标公告, 如有与本区历史文化资源单位拥有的商标相近的商标公告, 及时通知被侵权的单位和个人, 在规定的3个月内及时向国家商标委员会提出异议。对已经生效未满5年的商标及时提出复审。对复审不服的, 及时起诉到法院。对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历史文化资源商标的, 收集并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查处, 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商标不受侵权。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各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发比较滞后。为此, 文章通过分析保护开发的障碍, 提出了明确保护开发主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知识产权开发、健全防范侵权机制四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开发
参考文献
[1]、杨为国, 钟长欣.旅游景点商标遭抢注的法律思考[J].江苏商论, 2006 (2) .
历史知识失真现象初探 篇8
一、历史剧造假现象的广泛性及其危害
据统计表明, 90%以上人们接受的历史知识来自影视作品。可见, 影视作品对人们掌握历史知识的影响力是无法替代的。曾经创作过《武则天》等多部历史题材小说的作家赵玫, 谈到自己在历史题材作品创作时遵循的原则时说, 她在历史小说的创作前都要查阅大量历史资料, 在这些资料记载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掘。赵玫说, 很多“戏说”的方式也无可厚非, 但虚构的底限是必须以基本史实为构架。这就说明了历史剧应以基本史实为依据, 不可无限制地虚构。然而《霍元甲》剧中, 令霍元甲后人无法接受的“大量严重失实情节”;《至尊红颜》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毫无节制地进行虚构的做法;《大明宫词》中, 让比太平公主晚生37年的大诗人王维与其演绎了一段荒诞的情缘;《康熙王朝》中, 历史记载中比康熙大40多岁的苏麻喇姑竟然和康熙演绎起男欢女爱等。这些导致历史真实性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成了可以任意编造的“创作”, 让一些历史教育者无法忍受。特别是众多历史影视剧、小说展现的是被美化的帝王将相, 在嘻笑怒骂中一味歌颂封建王朝所谓的“太平盛世”, 在“戏说”和编造中散布被歪曲的“历史真相”。它们不但会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知识误导, 有违艺术创作的职业道德和教育责任, 而且向观众、读者传播的帝王将相创造历史这种错误落后的唯心史观, 正好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唯物史观背道而驰, 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加上影视作品本身具有极强的渲染力和灌输力, 势必会让观众尤其是分辨能力还不强的青少年把臆造的历史当成了真实的历史, 尤其是受影视作品影响的广大中小学生那种“先入为主”错误的唯心史观与学校历史教师传授的唯物史观形成鲜明的反差, 无形中加大了历史教师教学的难度。因此, 这就要求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历史题材剧本的审查力度, 让那些脱离基本史实的剧本不能上映;另一方面应加大对编剧进行教育, 让他们认清历史剧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再则就是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用辩证的唯物史观来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进而引发学生探究历史真实性的兴趣, 最终让学生明白“历史不可再现, 但也不可创造”的道理。
二、古代书籍史料真实性的疑析
马克思说: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可见, 历史的真实性作为历史学科的三大特性之一, 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然而古籍中记载的史料相当部分是真假难分了。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了, 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等。然而据考证, 这两个主角的真实历史却是:梁是明朝人, 祝是南北朝人, 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 喜劫富济贫, 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 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 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 背面详记其事。年久, 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 清正廉洁, 中年丧妻, 无子, 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 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 可是, 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 故合葬, 立碑, 黑者为梁, 红者为祝……从此诞生了动人的传说。由此可见, 连这些世人皆知的故事都存在失真之处, 如果不加以论证, 许多古籍记载都有可能存在失实之嫌。
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发展, 可能不断推翻以前的观点, 使一些史实“由真变假”。如在宁夏中卫市发现的大麦地岩画经过考古专家数年的研究, 岩画专家已发现图画文字2000多个。这一研究成果意味着人类文字历史可能将提前到7000年前至8000年前。可能是比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年代更为久远的原始文字。众所周知, 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被公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人类, 然而目前专家却对此提出疑问。因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带领的中法考古队, 于2005年11月在重庆巫山庙宇镇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现场的考古工作中, 发现了距今200多万年前的古老石器, 该结果显示, “巫山人”距今200多万年, 比元谋人还早30多万年。“巫山人”的发现不仅动摇了国外考古界坚持认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的说法, 也证实了中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三峡地区。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养成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相关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考古意识。
四、主观意识的添加让历史失真
许多史书都难免夹杂着修史者的个人因素, 特别是一些领导者的主观愿望的表达, 更加大了史实还真的难度。如高中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的配套用书《教师教学用书》 (第62页) 中明确指出, 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其实, 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的提法是错误的, 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 没有反映历史的真相。而正确的提法应当是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至10月5日结束, 历时一个半月。正如毛泽东、朱德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已作了回答, “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布结束, 蒋介石正发动反共新高潮, 我们尚须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这完全是由于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下, 对日、对蒋政治斗争的需要。可见, 百团大战并非历时“三个半月”, 而是一个半月。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还原历史的真实, 敢于质疑, 不可被权威所迷惑。
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篇9
分类归纳记忆方法指的是我们对我们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分类、总结, 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记忆, 总结他们的共同点, 减轻我们的记忆压力。如三次工业革命, 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放到一起进行记忆。还可以列一个表格, 将它们的时间、代表发明、主要任务、影响、 意义填出来, 看的时候就会一目了然。
(1) 可以减轻 我们的记 忆压力。我们之所以将这些知识点归为一类的原因就是它们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或者影响意义。所以, 我们记住了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意味着我们记住了这一类事情的背景或意义。这会让我们的记忆变得相对简单。
(2) 可以进行比较记忆。通过对这些相似内容的横向比较,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跟领悟, 比较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差异跟不同, 思考产生的原因, 分析造成的不同影响, 会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点的深层理解, 也有助于我们记忆深度的提高。
(3) 有助于我们知识结构框架的建立。其实我们的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已经有意地将相似的知识点总结到一起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起相应的结构框架, 所以我们运用分类归纳记忆方法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结构框架, 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到有张有弛, 理解会更好。
2.形象记忆方法
人的大脑中, 右脑主要负责的是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 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我们在学习中, 善于创新性地使用形象记忆的方法, 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 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 其经历时间相同, 如隋统一全国 ( 581—589年) , 安史之乱 (755—763年) ,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 ,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都经历八年时间, 所以只要记住其开始 ( 或结束) 年代, 就可推算出其结束 ( 或开始) 年代, 善于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趣味化, 人对这类事物的记忆力会比单纯的知识点要好得多。
3.时时复习的记忆方法
历史课是一门文科的课程, 根据记忆曲线可知, 人的记忆是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滑的, 如何能够学好历史, 时时复习很重要。在课余时间, 我鼓励学生们在没事的时候多翻翻我们的教材, 不要求他们背诵, 只要求他们能够做到多多回忆, 梳理一下我们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重点, 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 我们并不需要他们每天都学习历史,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学生的专业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但是我们希望学生们在课后至少要偶尔看一眼我们的历史书, 以便在下节课之前记住我们的进度, 留下印象, 将来复习的时候也会简单一些。总之, 学好历史, 时时复习的记忆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4.逻辑记忆方法
逻辑记忆方法是我们在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后的一种记忆方法, 我认为可以分为数学逻辑记忆跟思维逻辑记忆两种方法。所谓数学逻辑记忆, 在上文中提到的战争的年份记忆中, 其实就用到了这 种记忆方 法, 是以数字“八” 作为记忆的核心。又比如采用连续正整数进行记忆。如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运用对称记忆。以某个数字, 或以公元元年为对称中心, 前后对称, 具有立体感。
思维逻辑的记忆方法主要是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 找到一件事情内部隐藏的因果关系, 建立相互联系的逻辑框架,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第一次鸦片战争, 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发生背景是“闭关锁国”, 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真正原因是商品的倾销战争爆发, 造成的结果是双方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相互关联的逻辑框架的建立对我们理解教材有着巨大的帮助。
5.结语
在我们的教学中, 学生记忆方法的培养一直是很重要的一点, 可是也往往是我们不够关注的一点。希望通过我对于本问题的一点研究, 以及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 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轻松,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使之受益匪浅。
摘要:历史知识中, 有许多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的内容,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往往很难收到实效。所以, 在教学中, 可以适当地传授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的方法, 让他们养成联想记忆的习惯,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更有助于他们进行活学活用。我在教学中, 针对历史学科如何进行记忆有自己的一点体会, 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关键词:归纳记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
参考文献
[1] 张金虎.浅谈高中历史知识的逻辑化记忆J.吉林教育, 2008 (29) .
历史知识的复习方略 篇10
关键词:历史,知识,复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大脑半球皮层不仅具有保存暂时联系痕迹的性能,而且具有丧失这些痕迹的性能。复习工作越是及时、连贯、系统,这些痕迹与痕迹之间的联系就越巩固。相反,新建起来的联系,如果没有及时复习并巩固,它们原来的精确、敏锐、鲜明的程度就会慢慢消失。历史科学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复习在教学中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复习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系统,领会得更深刻。教师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时时考虑如何使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的问题。复习巩固历史知识的主要方法有:随堂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和高考之前的总复习。
一、随堂复习
随堂复习是指平时每节课上的复习。目前,中学生学习历史,主要是靠课堂上的时间,所以教师应对随堂复习给予足够的重视。随堂复习的形式很多。
第一种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复习旧知识。这种方法一般以复习上一节的知识为主,有时也要复习更早一些时间所学过的知识。例如,因为高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是按国别史从头到尾讲的,而是按社会的发展阶段横向地讲一些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所以有些节与节之间的联系就不是直接的联系,而是要与前面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述第三章第四节美国的内战的时候,就可以与第二章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拟定复习提要或问答题。
第二种是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联系旧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其方法有三:
第一,联系已经学过的历史现象,认识新的历史现象。例如,讲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可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进一步巩固统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这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探索某种历史现象的发展过程。如讲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时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史上的农民运动,领导人喊出了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口号,而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对这些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深化,因而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我国两千多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意义的理解。
第三,比较、对比不同国家中发生的类似现象。例如,在讲述法国大革命时可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以分辨它们之间的异同。
第三种是讲完新课后进行复习性的总结,将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加以综合概括,突出重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以便于记忆。比如,对某一个历史事件可以概括为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例如,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讲完之后的复习中可以按五要素、三部曲进行归纳,如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或者是影响)。
二、阶段复习和期末复习
这两种方式的复习,时间有长有短,内容也有多有少,但是,在对复习的要求和所使用的方法上都大同小异。在上复习课之前,首先要明确复习的目的,钻研教材,制定复习计划和编写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应该体现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知识系统,同时,还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既要以教科书为依据,又要比教科书的内容更集中、更凝练。在上复习课时,不仅要按照复习提纲系统地给学生串讲,还要把同一性质的历史问题加以分类综合,作为一个专题来复习。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归纳,如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衰落于明清,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在复习措施的时候又可以将监察制度、兵制和官制作为一个小专题来复习。再比如,复习到某一个朝代的赋税制度时,将历朝历代的赋税制度进行归纳。这样逐渐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高考总复习打下了基础。高考总复习的第三轮就是专题复习,在平时的阶段复习和期末复习中把这个工作做好,高考复习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轻松。
三、高考前的总复习
高考前的总复习主要分为三轮:
第一轮进行知识点复习。要求教师在复习的时候要落实每一个考纲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熟悉教材。这一轮的复习是基础,只有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复习。
第二轮是章节复习。在这一轮的复习中不仅要复习每一课的知识点,还要把各章节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各章节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前后联系有一个立体的印象,从而形成一个大的历史概念。比如,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五章三节内容,即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复习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三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巩固政权是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进一步巩固了政权,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轮是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一般在第二次阶断考试后进行。这是高考总复习的重点,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制定复习提纲就特别重要,要切实根据学生的水平、特点,结合现实、结合课标,用新的史学范式,按整体史、文明史、社会史和革命史四大史学范式将中外历史融会贯通归纳为一个个的专题,同时还要根据时政热点将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比如科学发展观可以联系到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对自然的破坏,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资源的掠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等。
文化遭遇与知识网络 篇11
如今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植物学(Botany)、动物学(Zoology)等学科的分类,在清朝中期之前的中国语境当中是不存在的,它们传入中国并取代中国原有的分类方法,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角力过程。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伴随着中、西方人员、机构甚至观念的彼此冲撞,发生了一连串精彩而又新奇的故事。
从文化接受的角度来看,受众的不同必然会要求写作者视角的转变,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中国博物学(natural history)的历史发展当中。博物学在科学史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占据过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在当代学科分类法定型之前的“大科学”(big science),成为当时西方科学界、政府部门、对外贸易公司甚至官员们所关注的一个中心学科。近些年来,博物学史开始成为国际视野下科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之一,国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比如说程美宝的《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载《社会科学》二○○六年第八期)等。但总体而言,从文化遭遇和知识网络的关系角度对中国科技史加以探讨的著作在国内却还无迹可寻,在我们习惯了以自身主体视角看待中国近代博物学的发展之后,换种思路,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博物学的发展的话,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进行回答呢?范发迪的这本《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British Naturalists in Qing China: Science, Empire, and Cultural Encounter.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就力图为我们展示这方面的新内容。
这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求索之路的结晶,而博物学的研究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自身学术背景的最好展现。作者最初的学术经历是在台湾完成的,当时所学习的是自然科学,到美国之后,本打算学电影,但不久之后就发现了历史的魅力,遂乐在其中,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又远赴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在那里进一步完善了他对博物学的思考。正如作者在该书中文版序中所说的,这本书主要是为西方读者而写的,所以其中关照的一些议题,中国的读者不一定熟悉,但是这些论题对于反思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一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史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了人的具体活动在科学研究当中的重要意义,而其中最突出的则是“科学实作”(scientific practice)。作者正是通过对这种科学实作的深入探究,既避免了对既定的科学史题材的重复研究,又可以将视线转移到主要科学人物与机构之外的地方,而在这种转变的过程当中,科学行动者本身在知识生产、判定、传播过程当中的复杂互动就得以展现,而与此同时,又将对博物学研究的视野拓展到了原先未曾涉及的区域,进而在中心-边缘之间的互动竞争当中去理解博物学的发展轨迹。如作者所言:“一旦我们超越以帝国中心为主的史学框架,就可以较灵活地去追溯各地人员与机构在科学事业的功能,探讨他们如何制造与审定科学知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科学知识体系怎样影响他们在帝国系统与世界各地的立场与行为。”可以说,有意识地避开之前的中心本位研究倾向,转而从更为边缘的传教士、海关机构甚至对华贸易公司的角度去追寻中国博物学的奥秘,并特别关注了当时的下层中国民众在西方在华博物学研究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使这本书变得新颖而值得一读。
在笔者对此书中译的过程当中,曾与作者就一些名词的翻译范围有过深入的交流。以本书的英文名称当中的encounter为例,当初笔者曾试图将之译为“冲突”,但在与作者沟通之后,最后确定译为“遭遇”。作者对此曾特别强调,“文化遭遇”与“文化冲突”两种观念的内涵是很不相同的,文化冲突预设了两个或多个文化,这些文化之间壁垒分明,在彼此相遇时,往往会产生冲撞;而文化遭遇则没有这种含义,它所凸显出的是文化的多元性与适应性,在文化遭遇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种可能的后果,冲突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完全可能会出现混杂、调适甚至融合的局面。
正是在这种“文化遭遇”的理论基础之上,作者一步步将产生这种文化遭遇的地点(place)——对外贸易港口的科学实作的具体内涵清晰地展现出来。作者不仅将之看成是田野工作的场所,这些港口同时还是讯息交换的枢纽、进行文化互动的接触区域(contact zone)。这些港口为博物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社会与物质空间,而在这样的空间当中,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们建立起了他们进行研究的知识网络与话语权力。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伴随着西方力量的侵入,英国人的博物学研究也得以拓展到内地,而这种拓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大英帝国的势力扩张同步进行的。与大英帝国的政治军事机构等正式组织相比,英国的“非正式帝国”(informal empire)依据诸如传教士、外交机构成员甚至商务人士而形成了对中国社会的另一种认识,在这种认识当中,就包括了对于博物学的体认。而在另一方面,通过汉学考证与博物学传统的互补融合,并经由具体的田野工作,越来越多的英国博物学家开始确立起他们在中国知识社会当中的优势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这种话语优势地位的确立并不全然以其一己之力达成,而是在诸多中国人的帮助下实现的,其中不仅有诸如画师、猎手等下层民众,甚至还包括了当时著名的行商。正是在这些人的鼎力帮助之下,这些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们才真正获得了重要的在地知识(situated knowledge)。
以这种“在地知识”为中心,中国自身的知识系统与西方科学体系成为位列兩端的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而通过对这种在地知识的分析,研究者就将中国博物学中的自身知识与西方话语贯通了起来,并且使汉学传统从单纯的语文学考证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研究,从而使博物学的视野大为拓展。正是基于此,作者认为:“我们将更能打破中、西科学史的隔阂,有效地把十八九世纪中国科学史置入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脉络中,而不再使其沦为西方科学的‘他者’,也不再重复将晚清科学史等同于引进西方科学的陈年故事。”
可以说,作者在书中花了巨大的心力去实践这种宏愿,在很多方面,试图从作为西方人在华博物学研究的重要一环的中国人的协助那里去挖掘新的信息,但问题是如何将之从一种想法贯彻到实践之中,实际上,这里的问题就像当初重写中国思想史一样,对于底层的信息存量做了过高的估测。从下层的中国民众那里能够发掘出多少有效的信息,而这种新的信息的可靠性如何,这些都是有疑问的,这就决定了作者新解释路径的某种限度。而正是由于这种信息的不确定性,作者在文中的诸多想法还需要后续研究的验证,但毫无疑问的是,从文化的遭遇及知识网络的背景去探寻在华英国博物学家的生活与研究,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未曾走过的门径,或许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历史文化知识 篇12
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 (Del Hymes, 1972) 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 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 (Cenale&Swain, 1980/1983) 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 丰富了焦急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 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 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 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 (高永晨, 2006) 中, 调查者发现如今学多原因导致今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现状。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不够了解, 因此就不能准确地道地应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 较为系统地进行语言学习的地点莫过于课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也必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 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2.1 文化错误影响语言学习的纯粹性
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造成这些语言学习的障碍时多方面的。其中一重要原因就需要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是传递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因此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也是同样不能孤立开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文化错误, 这些文化错误大大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流畅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影响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成为学生犯文化错误的原因之一。不同于汉语语句, 英语句子中的语法成分有其独立作用, 以谓语为核心来控制句内各种成分。涉及动作含义的句内其它成分要以非谓语形式或从句按规则与主谓结构相连。但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句子并不少见。
(1) I have many companions dream of going abroad.
(2) Although I tried, but I still failed.
这样的句子正是由于中国的思维习惯而生成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如果不改变汉语的思维方式, 像这样不伦不类的句子会继续滋生, 学习地道、纯粹的英语将面临巨大障碍。
2.2 母语文化干扰
文化干扰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下意识地强加到所学的目的语上去, 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 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形态的载体, 习惯于某种文化的人往往不把自己的习以为常的行为看作受某些内在的符号规律所支配。一种文化观念越是强大, 这种文化符号及其表意功能就越是不为人所自觉意识。如果我们把语言这个最典型的符号系统作为模式, 我们就必须努力排除视非语言符号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习惯, 把注意力引向它们的内在结构及其约定俗成的基础。这样学生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少, 进而不出现以下尴尬对话所导致的交际障碍。
(3) —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No, no!Where, where!
当然,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程度, 要避免由于过于强调目的语文化导入而造成的在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 这样才能更好地兼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2.3 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够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学习能力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成正比。这即是“高分低能”的表现之一。很多学生对于跨文化方面知识、对西方习俗的了解程度、对非语言交际了解程度都不够深入, 因此与外国人交往时就很被动, 这些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表现。美国外语教学协会 (American Counci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在其编写的外语教学大纲中把社会文化能力列入交际能力中, 这样跨文化能力就成了与语言运用能力并行的另外一种能力。在外语教育界, 有一股更强大的动力促使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影响文化知识学习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培养文化意识。教材中不符合文化现象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 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目的语的把握和运用。因此教材选编上要兼顾知识性和文化性, 同时还要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采取出国培训、文化讲座、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有效利用教学设备, 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生动地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 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 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 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承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这样才能了解文化差异汇中较多的隐形因素。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灵活性。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采取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来学习文化知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培养学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能力, 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 这都要求学生掌握精准的文化知识, 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及其准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
[2]顾嘉祖, 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刘纪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错误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
【历史文化知识】推荐阅读: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试卷07-12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历史知识要点07-08
文化类栏目历史文化07-03
历史文化09-22
历史知识08-03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06-27
历史知识体系06-26
历史复习知识05-23
历史趣味知识10-17